财政票据检查工作规范

2024-04-16

财政票据检查工作规范(通用8篇)

篇1:财政票据检查工作规范

财政票据检查工作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财政票据检查工作行为,明确财政票据检查工作程序,保证财政票据检查工作质量,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财政检查工作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财政票据检查,是指县级以上财政部门为履行财政票据监督管理职责,纠正财政票据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对财政票据使用单位执行政府非税收入及财政票据管理政策和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的活动。

第三条 县级以上财政部门依法实施财政票据检查,适用本规范。

第四条 财政部门实施财政票据检查,应当遵循合法、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五条 财政部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本规范的规定,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实施财政票据检查,依法作出检查结论或处理、处罚决定。

第二章 财政票据检查准备

第六条 财政部门应当制定财政票据检查工作计划,按计划组织开展财政票据检查,或者根据日常财政票据管理需要,组织开展财政票据检查。

第七条 财政部门组织开展财政票据检查,应当组成检查组,并指定检查组组长。检查组至少由两人组成,实行组长负责制。第八条 财政票据检查人员(以下简称“检查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

(三)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

(四)财政票据检查工作需要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 根据财政票据检查工作需要,财政部门可以聘请专门机构或者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协助检查人员开展检查工作。

第十条 检查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和回避制度。第十一条 检查组在实施财政票据检查前,应当熟悉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了解被检查单位的基本情况,制定财政票据检查工作方案。

第十二条 财政票据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财政票据使用单位领购和使用财政票据所执行的文件依据是否合法有效,是否存在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等违规收费或罚款问题;

(二)是否按规定办理《财政票据购领证》,实际领购的财政票据种类及数量是否与《财政票据购领证》记录相符;

(三)是否有专人负责管理财政票据,是否建立票据登记制度,并设置票据管理台账;

(四)财政票据使用记录是否齐全,票据所开金额与收取金额是否一致;

(五)是否存在混用、串用、代开财政票据的行为;

(六)是否存在使用财政票据收取经营性收费的行为;

(七)是否按规定及时清理、登记、核销已使用的财政票据存根,并妥善保管;

(八)是否存在擅自印制、买卖、转让、转借、涂改、伪造、销毁财政票据的行为;

(九)是否存在丢失财政票据现象,如有丢失,是否按规定及时申明作废,并向财政票据监管机构备案;

(十)取得的政府非税收入是否按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十一)是否存在违反政府非税收入和财政票据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三章 财政票据检查通知

第十三条 财政部门一般应于检查实施3个工作日前向被检查单位送达财政票据检查通知书。

第十四条 财政票据检查通知书的内容包括:

(一)被检查单位的名称;

(二)检查的依据、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

(三)对被检查单位配合检查工作的具体要求;

(四)检查组组长及检查人员名单、联系方式;

(五)检查单位公章及签发日期。

第四章 财政票据检查实施

第十五条 实施财政票据检查时,检查人员应当向被检查单位出示证件。

第十六条 检查人员可以向被检查单位询问有关情况,被检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如实反映情况。询问应当制作笔录,并签字或盖章。

第十七条 检查人员可以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有关资料,并对有关资料进行复制。

第十八条 根据财政票据检查工作需要,检查人员可以向与被检查单位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单位查询有关情况。

第十九条被检查单位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在有关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检查组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决定。

第二十条 检查组组长应当对其他检查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并对有关事项进行必要的审查和复核。

第二十一条检查组在实施财政票据检查中,遇到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向财政部门请示汇报。

第二十二条财政票据检查工作结束前,检查组应当就检查工作的基本情况、被检查单位存在的问题等事项书面征求被检查单位的意见。被检查单位自收到书面征求意见函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意见或说明;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提出书面意见或说明的,视为无异议。如有异议,检查组应当进一步核查、取证,逐项进行认定,形成书面意见,明确是否采纳其反馈意见,并说明理由和根据。

第五章 财政票据检查工作底稿

第二十三条 实施财政票据检查时,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内容与事项予以记录和摘录,编制财政票据检查工作底稿。

第二十四条 检查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编制财政票据检查工作底稿,做到一项一稿或一事一稿。

第二十五条 财政票据检查工作底稿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被检查单位名称;

(二)财政票据检查项目名称;

(三)检查期间或截止日期;

(四)实施检查过程记录;

(五)检查情况摘要,即与检查结论或者被检查单位违法违规行为有关的事项摘录;

(六)工作底稿编号和页数;

(七)附件的主要内容及页数;

(八)被检查单位签署意见并签名(盖章);

(九)编制人签名及编制日期;

(十)复核人签名及复核日期;

(十一)其他与检查事项有关的记录和证据。

第二十六条 编制财政票据检查工作底稿应当做到客观真实、内容完整、条理清楚、格式规范。

第二十七条 财政票据检查工作底稿附件是指与财政票据检查工作底稿情况摘要所反映事项相关的、必要的证明材料。第二十八条 财政票据检查工作底稿附件可包括下列证明材料:

(一)与被检查事项有关的账簿、报表、凭证等资料的原件或复印件;

(二)与被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合同、协议、会议记录、往来函件等资料的原件、复印件或摘录件;

(三)检查人员制作的与情况摘要所反映事项有关的表格和文字材料;

(四)其他与情况摘要所反映事项有关的证明材料。

第二十九条 财政票据检查工作底稿附件应当按照财政票据检查工作底稿所反映事项内容顺序编号。

第三十条 财政票据检查工作底稿附件应当有提供者的签名或盖章。未取得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的材料,检查人员应当注明原因。

第三十一条 财政票据检查工作底稿应由检查组组长或其指定的人员复核并签名,在确定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表述准确、附件完整之后,交被检查单位签署意见。若被检查单位拒绝签署意见,检查人员应当注明原因。

第三十二条 经被检查单位签署意见的财政票据检查工作底稿不得增删或修改。在形成财政票据检查报告之前,财政票据检查工作底稿确有必要补充或修改的,检查人员应当另行编制财政票据检查工作底稿,并交被检查单位签署意见认定。

第六章 财政票据检查报告

第三十三条 检查组应于检查工作结束5个工作日内,向财政部 门提交书面财政票据检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批准提交财政票据检查报告的时间可以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

第三十四条 检查组根据财政票据检查工作底稿及被检查单位书面意见或说明等相关材料,在综合分析、归类、整理、核对的基础上,编制财政票据检查报告。

第三十五条 财政票据检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被检查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检查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

(三)被检查单位执行政府非税收入及财政票据管理政策和制度的基本情况;

(四)被检查单位存在财政票据违法违规行为的基本事实及认定依据、证据;

(五)被检查单位的意见或说明;

(六)检查组对被检查单位的认定意见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建议;

(七)应当向财政部门报告的其他事项;

(八)检查组组长签名及报告日期。

第三十六条 财政票据检查报告应当内容完整,语言简练,表述准确,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格式规范。

第三十七条 财政票据检查报告应当经检查组集体讨论并由检查组组长审定。

第三十八条 检查组在提交财政票据检查报告时,还应当一并提 交财政票据检查处理、处罚建议或者移送处理建议以及财政票据检查工作底稿等材料。

第七章 财政票据检查复核

第三十九条 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财政票据检查复核制度,指定专门人员,对检查组提交的财政票据检查报告以及相关材料予以复核。复核人员与被检查单位或者检查人员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四十条负责财政票据检查复核的专门人员(以下简称“复核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核:

(一)检查事项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

(二)取得的证据是否真实、充分;

(三)检查程序是否合法;

(四)认定财政票据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依据是否适当;

(五)提出的行政处理、处罚建议或者移送处理建议是否适当;

(六)其他需要复核的事项。

第四十一条 复核人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对复核事项分别作出以下处理,并出具相应的财政票据检查复核意见书:

(一)相关材料不完整或不规范的,退回检查组补充材料;

(二)检查的有关事项事实不清、证据不真实、不充分的,要求检查组予以说明并补正;

(三)不符合法定程序的,经向财政部门报告并批准后,要求检查组采取必要措施弥补;

(四)适用的法律依据不准确,提出的行政处理、处罚建议或者移送处理建议不恰当的,提出修正意见;

(五)复核认定财政票据检查工作底稿、财政票据检查报告及其提出的行政处理、处罚建议或移送处理建议事实清楚、证据真实充分、程序合法、依据准确的,复核通过。

第四十二条 复核人一般应在收到财政票据检查报告5个工作日内提出复核意见,出具财政票据检查复核意见书。

第四十三条 财政票据检查复核意见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复核时间;

(二)复核的范围和内容;

(三)复核依据;

(四)复核结论;

(五)复核机构负责人或复核专门人员签字。

第四十四条 检查组认为复核意见正确的,应当按复核意见处理。检查组与复核人意见存在重大分歧的,经协商仍不能取得一致的,由财政部门裁决。必要时,财政部门可以责成检查组进一步核实、补正有关情况和材料或者另行派出检查组重新实施财政票据检查。

第八章 财政票据检查处理

第四十五条 财政部门对财政票据检查报告和复核意见进行审定后,应当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如下处理:

(一)对有财政票据违法违规行为的被检查单位依法作出检查结论,并作出行政处理、处罚决定;对未发现有财政票据违法违规行为 的被检查单位作出检查结论。

(二)对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依法移送。

第四十六条 财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理、处罚决定的,应当制作行政处理、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理、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一)当事人的名称、地址;

(二)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三)行政处理、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四)行政处理、处罚履行的方式和期限;

(五)不服行政处理、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作出行政处理、处罚决定的财政部门名称、日期、印章。

财政部门根据财政票据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可以将行政处理、处罚决定有关事项函告被处理、处罚当事人的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单位,并提出加强财政票据管理的建议。

第四十七条 财政部门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处罚决定书后,应当将行政处理、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行政处理、处罚决定书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第四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理、处罚不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理、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九条 财政部门应当依法对财政票据行政处理、处罚决定 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十条 被检查单位有财政票据违法违规行为的,财政部门可以公告其财政票据违法违规行为及行政处理、处罚决定。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财政票据检查工作结束后,财政部门应当做好财政票据检查工作相关材料的立卷归档工作。

第五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根据本规范制定具体规定,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五十三条 本规范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篇2:财政票据检查工作规范

各财政票据领购单位:

为加强财政票据管理,规范政府非税收入征收行为,充分发挥财政票据源头控制作用,切实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决定自年8月上旬开始至10月底,对我区票据购领单位、年度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的范围

凡在区财政局办理《财政票据购领证》,并领购财政票据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均属于检查范围。上述财政票据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罚没收入票据、捐赠票据、单位资金往来结算收据等。

二、检查的主要内容

(一)财政票据使用单位领购和使用财政票据所执行的文件依据是否合法有效,是否存在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等违规收费或罚款问题。

(二)是否按规定办理《财政票据购领证》,实际领购的财政票据种类及数量是否与《财政票据购领证》记录相符。

(三)是否有专人负责管理财政票据,是否建立票据登记制度,并设置票据管理台账。

(四)财政票据使用记录是否齐全,票据所开金额与收取金额是否一致。

(五)是否存在混用、串用、代开财政票据的行为。

(六)是否存在使用财政票据收取经营性收费的行为。

(七)是否按规定及时清理、登记、核销已使用的财政票据存根,并妥善保管。

(八)是否存在擅自印制、买卖、转让、转借、涂改、伪造、销毁财政票据的行为。

(九)是否存在丢失财政票据现象,如有丢失,是否按规定及时申明作废,并向财政票据监管机构备案。

(十)取得的政府非税收入是否按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十一)是否存在违反政府非税收入和财政票据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

(十二)票据记账联是否及时入账。

三、检查依据

(一)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省财政票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二)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省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三)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

(四)财政部《财政票据检查工作规范》;

(五)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六)市收费局《关于规范社会组织使用公益事业捐赠票据有关问题的通知》。

四、检查方式

本次检查分为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两个阶段,重点检查阶段主要采取调账检查和进驻单位检查两种方式。各票据领购单位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认真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一)自查自纠阶段。自年8月6日起至8月25日止,各票据领购单位对、两个年度已领用的财政票据使用情况进行自查,写出自查报告,填写《票据领购单位情况登记表》、《财政票据专项检查自查情况表》,于8月25日前将上述材料的`电子版、纸质材料以及收费许可证原件、复印件报送区财政局综合科,纸质材料须有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查找原因,及时整改,确保财政票据的规范使用和管理。

(二)重点检查阶段。自年9月1日起至10月15日止,财政局将组织检查组对各财政票据领用单位的票据使用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三)整改阶段。自10月16日至10月31日,各单位要针对重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巩固检查成果。

五、工作要求

篇3:财政票据检查工作规范

一、非税改革促进了政府非税收入水平的提高

武威市2010年完成非税收入12.35亿,是改革前2008年的2.4倍。其中纳入一般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1.99亿,占当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1%,是改革前2008年的2.2倍。

2011年上半年完成非税收入8.16亿,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其中纳入一般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1.46亿元,增长54%,占同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1.3%。

二、规范财政票据管理的主要做法

随着收支两条线管理、票款分离、罚缴分离改革的实施,使财政票据起到了非税收入从源头控制的作用,有效减少了腐败、“三乱”现象的发生。

(一)制定工作职责,完善票据管理细节

以财政票据管理制度为依据,明确了非税收入管理局票据管理工作的职责和内容,制定了票据验收入库,建账登记,票据领发、票据核销,清查盘点等工作程序,对票据实行专人、专库、专账管理,使财政票据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做到实物、台账、财务分别有专人管理,并定期进行三方核对,确保账、钱、物相符。为了进一步提高财政票据精细化管理,强化对财政票据的领用、库存、核销等环节的动态监控,启用了票据管理软件,对财政票据的购领、发放、核销实行微机管理,数据反映更加准确、明了。

(二)严格进行资格审核,强化票据领购管理

为了更好的对票据的使用进行监督,根据财政部制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管理规定》和《甘肃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对所有财政票据领用单位进行了梳理,对领票资格进行了审查。对不具备领用票资格的单位,停止向其提供相关票据;对具备领用资格的单位,依据其单位性质、资金性质、单位执收(罚)特点,确定其领购票据的种类、数量。财政票据实行“凭证领购、分次限量、核旧领新、定期结报”的领购核销制度。单位首次领购财政票据时,需提交财政票据领购申请和《组织机构代码证》、《执罚许可证》及相关文件依据,到财政部门办理《甘肃省财政票据准购证》,并填写《票据领发单》,领购票据。单位再次领购财政票据,应出示《准购证》,填制《票据核销表》、《票据结报单》和《票据结报手册》(包括填开项目、金额、数量、标准等内容),经审核无误并确认收入资金全部上缴后批准该单位再次领购票据。财政票据领购单位的收费项目停止或取消时,将尚未使用的财政票据和《准领证》缴销收回。两单一册一表的管理手段,形成了对票据各环节的严格监管,促使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

(三)明确适用范围,规范财政票据使用

根据各类票据的不同用途,进一步明确了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捐赠票据、社团会费票据、往来资金结算票据的适用范围,对应该使用税务发票的收费项目进行了整理公示。要求各单位依据资金性质规范使用财政票据,杜绝故意混用、串用财政票据的现象,严防因票据管理使用混乱,造成糊涂账,给“坐收坐支”留下空档。

(四)坚持票款同步,确保资金解缴安全

按照“限量领购、核旧领新,购销同量”的原则,严格限定了各执收(罚)单位单次领购数量,并对已使用的票据审核其填开项目、金额、数量、标准等内容,符合填开规定,票面金额与上缴金额一致并缴回票据存根后准许再次购领同量票据。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以票管收”的目的。

三、财政票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武威市加强了对财政票据的管理,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与税务发票管理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制建设滞后,监督缺乏约束力

一是《甘肃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的颁布,虽然对财政票据管理规定了相应的一些条款,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具体实施细则还没有出台,条例中规定的征收体系、管理体制、权限职能定位模糊,具体操作性不强。二是对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罚没票据管理的情况,规定中虽然有相应的处罚罚则,但没有细化和具体的量化,处罚跨度大,随意性很强,可谓是有章难循,由此导致了相关部门在票据管理中的缺位。

(二)“票出多门”,形成监管真空

目前,甘肃省绝大多数财政票据都是由省财政厅统一印制,并由各级财政部门逐级领用、发放和监管,但是有的非税收入,比如公务员考试报名等收费通过网上银行直接上缴省级的,却从在同级地方财政部门领用票据;而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医师资格考试考务费等收费,须就地上缴、分级划解的,却从上级主管部门领用,甚至不用票,致使地方财政部门无法掌握其票据使用的数量,更无从控制其非税收入的解缴情况,给少数单位少缴或不缴、“坐支”非税收入造成可趁之机,增加地方财政监管难度或造成监管不到的真空地带。

(三)领购单位重领轻管、违规用票现象时有发生

在票据核销及稽查中发现,部分用票单位重领轻管、违规用票据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的单位没有专人、专柜、专账管理,管理人员不稳定、交接手续不全,造成票据遗失等情况;二是票据使用种类不准确,票据混开、串用,超出范围使用和跨年度使用;三是填写内容不齐全,有的单位在收费时,对涉及多个项目的,不按规定填写项目名称、收费标准、收费数量等,仅填写一个项目,收费标准无处可查。

(四)财政票据种类过多,监督管理难度大

由于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繁杂,相比税务发票,财政票据种类、格式多样化,导致了财政票据管理复杂,混乱的现状。武威市目前使用的财政票据达37种之多,因此在领购、使用和保管过程中难免出错,部分单位长期形成的“重领轻管”的意识,导致领购票据时没有计划性,经常多报多领,造成积压、过期,不仅增加监管难度,也造成了浪费。

(五)管理手段落后,“票”“收”脱节

由于财政票据种类、格式多样,票据使用量又大,而财政票据管理部门人手少,管理手段落后,票据核销工作显得尤为力不从心,很难做到对每份填开的票据仔细审核,导致不能及时、准确的发现票据使用中存在的全部问题,使票据核销与收入征管出现脱节。票据管理工作仍然没有突破“简单供给型”的模式,使非税收入改革中“以票管收”这一着力点无法全面落实。

(六)交款人维权意识淡薄,不能及时举报违规违法行为

许多缴款人不了解票据管理政策,不清楚执收执罚单位开出的票据是否合法、规范。非税收入的收缴关系和纳税人缴纳税款不同,缴款人处于被动地位,担心办事不顺利,不敢理直气壮地索要票据或凭票举报;一些收费罚没项目标准在政策上和实际执行中有一定弹性,缴款人常常出于各个方面的考虑,只注重实际缴款数额和办事的效率,而对执收(罚)单位开具的票种是否合规和填开项目是否合法并不关心,对违规使用票据和收费行为不能及时举报,使得监管查处比较困难。

四、规范财政票据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完善非税收入管理法律体系

建议甘肃省财政厅在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注重时效性、稳定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出台《甘肃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完善财政票据管理制度,使票据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做到有法可依。由省、市、县自上而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详细制定财政票据管理配套措施和办法,包括财政票据购领、供应、使用、核销、稽查、违规处罚等多项管理制度,实现财政票据全程一体化管理。

(二)准确界定票据适用范围,规范使用财政票据

在财政票据管理上,应根据单位性质、收罚资金性质及单位执法特点,准确地界定各类财政票据的适用范围,明确财政票据与税务发票的适用范围,杜绝使用非法票据,严禁混用票据、借用票据、违规用票和不法用票现象的发生。财政票据使用必须做到内容真实、项目明确、代码准确、填写完整、字迹清晰、印章齐全、大小写一致、一次复写,确保票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三)精简财政票据种类,统一票据式样

鉴于财政票据种类过多、格式多样,应积极探索“二增二减”的财政票据管理思路,即增加通用票据,减少专用票据;增加电脑票据,减少手工票据。同时,为避免财政票据“票出多门”,省厅应该规范财政票据管理职责和管理权限,理顺财政票据发放渠道。收取的非税收入直接上缴省财政的,用票单位应从上级主管部门购票;收入就地上缴的,用票单位应从地方财政部门购票,避免出现监管上的“真空地带”。

(四)创新管理模式,避免票据使用交叉重叠

随着非税收入规范管理的不断推进,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的税后收益属于非税收入,要全额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因此,为堵塞票据使用交叉重叠引起的征管漏洞,从有利于财税收入监管出发,建议甘肃省财政厅允许和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票据实行单一化管理试点。即行政事业单位只能购领和使用财政票据,收取的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需缴纳的税金由非税收入管理机构代扣代缴。

(五)积极推进信息化管理的网络建设

篇4:高校财政票据规范使用问题浅探

关键词:高校 财政票据 规范使用

近年来,国家财政管理改革举措不断,国家对包括高校在内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款行为要求越来越规范,重要抓手之一就是对财政票据制定了具体的管理和使用办法。但是,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办学体制、资金来源、经费结构、资产管理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活动也更加复杂,高校在使用财政票据时就遇到了新问题,为此,笔者就高校财政票据的规范使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财政票据的内涵及作用

关于财政票据概念,《财政票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70号)有明确规定,财政票据是指由财政部门监(印)制、发放、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依法收取政府非税收入或者从事非营利性活动收取财物时,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具的凭证,是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是财政、物价、工商、审计等部门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

根据《财政票据管理办法》规定,按种类分,财政票据可以分为非税收入类票据、结算类票据、其他财政票据等三大类,按形式分,财政票据包括非定额和定额两种形式。《财政票据管理办法》还规定了财政票据票面内容,即非定额财政票据应当包括票据名称、票据编码、票据监制章、项目、标准、数量、金额、交款人、开票日期、联次及其用途、开票单位、开票人、复核人等内容。票据具有合法、真实、完整、可验证的特点。

高校开展教育活动离不开资金运动,而资金的运动通常是以财政票据来承载和反映的。财政票据是高校与外界经济活动的联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它不仅传递单位与对方发生经济活动的内容信息,而且还包含了相关内容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契约的履行证明和进展程度。可见票据在高校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二、高校财政票据的使用现状与问题

(一)高校收款活动存在使用多种形式财政票据的情况

高校属于事业单位,在开展教育事业的活动中,多数情况下使用的票据是财政票据,即“行政事业单位非税收入通用票据”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发生经营行为时使用税务票据,即“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某某市地方税务局税务发票”。

根据《财政票据管理办法》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10]1号)规定,高校收取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许可证》中所登记相关项目费用,例如接受学历教育学生的学费、住宿费、考试考务费和其他教育收费等,只能使用“行政事业单位非税收入通用票据”。学校发生暂收、代收和单位内部资金往来结算等经济活动时,如代收的教材费、体检费、水电费、供暖费、电话费等,只能使用“行政事业资金往来结算票据”。除此之外,学校取得的其他收款活动就要开税务票据。由此,可以看出,高校目前使用的三种票据,其使用都是有一定的限定范围的。非税收入票据只能用于学历教育的收款行为,资金往来结算票据只能用于资金往来结算时开具的凭证,不能用于收入的凭证,税务票据只能用于有经营服务性行为的收款凭证。

(二)高校财政票据使用时存在混乱现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不断改革和完善,高校收入来源已多元化了,除了有财政补助收入、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学校经营收入外,还有地方政府补助收入、事业单位支付的业务收入、校企联合办学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校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社会捐赠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按照《财政部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综(2010)111号)规定,高校取得财政部门拨付的资金,“可凭银行结算凭证入账”,而对非国库集中支付来源的财政资金,《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的通知》(财综2013第 57号)又规定“暂可向付款单位开具资金往来结算票据”。同为财政资金,入账的凭证却采用了两种方法,前者用“银行结算票据”入账,这种办法使高校无法通过开具的票据来传递与其他单位之间的经济事项的相关信息,资金内容的合法、真实、完整、全面性得不到体现,同时双方单位的财务部门在入账时也少了票据这一重要的原始凭证。后者用“资金往来结算票据”入账,作为单位收入的凭证,与“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仅用于“发生暂收、代收和单位内部资金往来结算等经济活动时开具的凭证”规定相矛盾,造成票据使用的混乱。还有一些非经营性的资金流入学校时,由于高校目前使用的票据都有专门的范围,使得很多资金入账时却无法开具票据。

(三)财政票据使用个别规定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存在矛盾

1996年6月17日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政部财会字19号)中“关于会计核算中的原始凭证规定”有这样的表述:“支付款项的原始凭证,必须有收款单位和收款人的收款证明,不能仅以支付款项的有关凭证如银行汇款凭证等代替。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可凭银行结算凭证入账”的新规定显然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相互矛盾。

另外,支付款项没有收款单位的收款票据,也有很多的弊端,其一是收到资金不知道具体项目,只能暂入“其他应付款”账户,待明确了项目,转入单位收入账户,造成资金到了单位,却长时间得不到落实;其次是有些项目的资金额是相同的,当资金到账时,却错入了某个项目,这是因为仅凭“银行汇款凭证”入账,它不具备票据那样能表明项目、金额及付款单位那样完备的内容。这都是因为没有票据,便少了付款单位与收款单位的沟通,错入、闲挂账户的事就频繁发生。再者,有些单位在处理业务时要求先收票据再办理付款,对于非税的资金项目,单位就没票据可开。开了税务发票,就增加了税务,减少了先前认定的资金额度。开具往来票据,又与往来项目不符,于此,常让会计实务工作者莫衷一是。

三、对高校财政票据规范使用的政策建议

财政部关于票据管理的一系列文件是在本世纪初为治理社会上出现的“乱收费”现象而发布的。随着“法治社会”的深入人心,“乱收费”现象已没有市场。随着监管和审计力量的加强,“乱收费”现象也一定会得到彻底根治。因此通过票据的多样化来治理“乱收费”行为已没有必要了。况且票据只是形式上的作用,杜绝“乱收费”现象主要还是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政策深入民心,同时监管也要经常、持久、毫不松懈地进行下去,才不会让“乱收费”现象死灰复燃。所以笔者建议:

(一)简化统一票据使用形式

高校发生的非税收入或往来的财政性资金,统一使用“行政事业单位收据”,而经营性的服务则通过开具税务发票来作为某个经济活动的凭据。因为收据仅表示单位收到款项的凭证,至于是“收入”还是“往来”则根据资金的内容,通过会计审核后纳入相关账户而定。监管通过审查账户也远比查阅票据要清楚彻底的多。至此,对于收取或支付任何款项,都能应对,做到收有凭,付有据。

(二)授权高校可以自印票据

目前高校不但出具票据存在很多问题,而且领取票据、缴销票据也存在居多困难,高校收款活动频繁,票据使用量大,笔者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是否可以比照税务机关允许大型企业自印发票的做法,允许高校自印财政票据。高校是一个合法的公益性组织,且具有完备的财务机构,其印制并出具的票据表明其收款的权利和责任义务,应该具有合法性。以此来完备收款入账的凭证规范财务管理与会计账务的行为。

篇5:财政票据检查工作规范

中国地质调查局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办公室转发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中地调办发[2012]17号)文件要求,中心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单位有关人员认真学习财政票据管理相关政策规定,对本单位财政票据管理情况进行了清理自查,现将我中心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单位领购和使用财政票据所执行的文件依据是否合法

有效,是否存在自理非税收入项目、擅自扩大征收范

围、提高征收标准等现象。

(二)时都严格执行财政票据管理制度

1.是否有专人管理财政票据,是否建立了票据登记制度,设置了票据管理台账;

2.财政票据各栏目填写是否规范、准确、完整,票据填开

金额与实际收取金额是否一致;

3.是都存在财政票据相互船用或混用行为;

4.是都存在擅自印制或买卖、转让、转借、涂改、伪造财

政票据行为;

5.对使用完毕的财政票据,时都按顺序整理票据存根,并

按规定妥善保管;

6.是都存在丢失损毁票据行为,如有丢失,是否及时申明

作废,并向财政部财政票据监管机构备案。

(三)是都存在用财政票据收取经营服务性收费行为。

(四)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等非税

收入是都按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行政

单位资产出租出借收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收入是否及时上缴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五)是否存在违反非税收入管理和财政票据管理规定的其

篇6:财政票据检查工作规范

国烟办综〔2012〕164号

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关于转发 财政部关于对中央单位财政票据管理和 使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通知的通知

各省级局,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合肥设计院、职工进修学院,国家局职工培训中心(党校),《中国烟草》杂志社,国家局机关服务中心(局):

现将《财政部关于对中央单位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的通知》(财综函〔2012〕3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如有单位属于财综函〔2012〕3号文件规定的检查范围,要积极做好自查工作并将自查报告及相关报表于2012年4

— 1 — 月30日前报送国家局财务司。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三日

(可公开)

主题词:烟草

财政

通知

分送:国家局、总公司领导。

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 2012年3月26日印发

— — 2

— 3 — — — 4

— 5 — — — 6

— 7 — — — 8

— 9 — — — 10

— 11 — — — 12

篇7:财政票据检查工作规范

和使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的通知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

为加强中央单位财政票据管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等政府非税收入征收行为,切实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管理规定>的通知》(财综字[1998]104号)和《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票据检查工作规范)的通知》(财综[2009]38号)的规定,决定对中央单位2009-2010年财政票据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范围

凡已在财政部财政票据监管中心办理《财政票据购领证》,并领购了财政票据的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以下简称中央单位),均属于检查范围。上述财政票据包括在2009-2010年年使用且未审查核销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政府性基金票据、罚没收入票据、捐赠票据、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中央单位资金往来收据及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票据等。在上述财政票据使用时间段内已接受过审查核销(验旧购新)的中央单位,不在本次检查范围内。

二、检查内容

(一)中央单位领购和使用财政票据所执行的文件依据是否合法

有效,是否存在自立非税收入项目、擅自扩大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等现象。

(二)是否严格执行财政票据管理制度。

1.是否有专人管理财政票据,是否建立了票据登记制度,设置了票据管理台账;

2.财政票据各栏目填写是否规范、准确、完整,票据填开金额与实际收取金额是否一致;

3.是否存在财政票据相互串用或混用行为;

4.是否存在擅自印制或买卖、转让、转借、涂改、伪造财政票据的行为;

5.对使用完毕的财政票据,是否按顺序整理票据存根,并按规定妥善保管;

6.是否存在丢失毁损票据行为,如有丢失,是否及时申明作废,并向财政部财政票据监管机构备案。

(三)是否存在用财政票据收取经营服务性收费行为。

(四)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是否按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五)是否存在违反非税收入管理和财政票据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

三、检查依据

(一)《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

(二)《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

(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

(四)《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管理的通知》(财综字〔1998〕24号);

(五)《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管理规定>的通知》(财综字[1998] 104号);

(六)《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有关收费管理问题的通知》(财规〔2000〕47号);

(七)《财政部关于印发<当场处罚罚款票据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财预[2000]4号);

(八)《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综[2004] 53号);

(九)《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04]100号);

(十)《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价格「2006」532号);

(十一)《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十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十三)《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票据检查工作规范>的通知》(财综[2099] 38号);

(十四)《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

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9]192号);

(十五)《财政部关于<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补充通知》(财教〔2009] 495号);

(十六)《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和出租出借收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行[2009]400号);

(十七)《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和出租出借收入管理暂行办法>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行[2009] 567号);

(十八)《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停止使用中央国家机关后勤服务收费专用收据的通知》(财办综[2010l4号);

(十九)《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10]1号);

(二十)《财政部关于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0]7号);

(二十一)《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直属高等院校财政票据使用管理的通知》(财综[2010]53号);

(二十二)《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性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10]80号);

(二十三)其他有关政府非税收入和财政票据管理的文件。

四、检查方式和步骤

此次检查采取中央单位自查与财政部门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一)自查阶段。自2012年2月15日起至4月30日止,中央部

门按照本通知要求,组织所属单位对2009--2010年已开具且未审查核销的财政票据使用管理情况进行自查,写出书面自查报告,严格按报表设计要求,填写《中央单位财政票据专项检查登记表》(附件1)、《2009-2010年中央单位非税收入票据检查表》(附件2)、《2009--2010年中央单位其他财政票据检查表》(附件3)、《2009-2010年中央单位财政票据专项检查自查自纠情况表》(附件

4),并由各中央单位的主管部门财务司(局)审核汇总后,于2012年5月15日之前,将汇总自查报告及相关报表报送财政部(财政票据监管中心)一式两份,并附电子版。其中,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应将所属单位使用的财政票据存根集中在各省级机构,以备检查。

(二)重点检查阶段。分别对在京中央单位进行审核检查和对京外中央单位进行重点检查。自2012年5月16日起,各在京中央单位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将自查报告、所填表格及2009年和2010年使用的未审查核销的财政票据存根直接送交财政部(财政票据监管中心)进行审核检查。其中,该两年内票据使用量较大(1000本或5万份以上)的单位,可在审核检查时间内与财政部财政票据监管中心联系,财政部(财政票据监管中心)将派人到用票单位进行检查。财政部将组织检查组,对京外中央单位财政票据领用情况和自查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财政部将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下达处理决定。

五、检查要求

中央单位要高度重视财政票据专项检查工作,组织本单位有关人员认真学习财政票据专项检查涉及的相关文件和政策规定,扎实做好

自查自纠工作,并按本通知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向财政部报送自查报告和相关报表。同时,中央单位要积极配合财政部做好重点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整改,确保财政票据专项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篇8:浅议财政票据管理工作

一、财政票据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财政票据由中省两级财政部门负责设计印制, 实行由财政逐级向下发售使用。统一的管理软件先后在一些地区开始使用, 至此, 由手工操作管理到电脑操作管理转变, 由粗放化管理逐渐向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程度迈进。陕西省财政厅出台了《财政票据管理办法》, 随后又对现行财政票据的种类进行了系统的归并分类, 分为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和财政其它票据两类共计32种, 目前, 在票据印制、发放、使用、缴销、审核各个环节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整个管理办法和各种制度在票据管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管理财政票据具有管理非税收入和管理单位财务的二重性。长期以来, 财政票据在非税收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非税收入征管工作注重资金的征缴入库, “以票控费、以票管收”的职能没有得到真正落实。财政票据管理不仅仅是为非税收入监缴服务,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非税收入项目、标准的控制, 为有效落实非税收入管理政策服务。现行财政票据种类包括非税收入票据、社团会费票据、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社会保险费票据、医疗票据等其它票据, 各种票据其自身的业务特点和管理规则不同, 如资金往来结算票据就是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的法定凭证。有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 才能反映单位收入全貌, 监控单位收入行为, 规范单位财经秩序, 严肃单位财经纪律。因此, 不能简单地认为财政票据只为管理非税收入服务, 在管理单位财务中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一些收费部门和单位没有规范的票据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不严, 收款后不及时入账, 空转坐支, 导致票据金额与账面金额不符;有的单位领回票据后不设专人开票保管, 实行谁用票, 谁开票, 造成票据的存根联与收据联、记账联严重不符, 票据失真;个别部门、单位票据使用后长期不核销, 即使遗失也不及时声明作废, 有的甚至隐瞒不报;部分执收部门和用票单位存在转借、代开的现象, 开人情票, 做好人, 搞关系, 违规使用票据;一些部门和单位为了多收费, 不按票据管理的规定, 擅自增加收费项目、任意提高收费标准等。

三是财政票据管理系统与非税收缴系统之间衔接不畅。财政票据管理是非税收入管理的重要内容, 与非税收入项目和资金收缴管理构成有机整体, 密不可分, 离开任何一方都难以更好地实现监管职能。因此, 票据系统建设应考虑非税收入项目、资金收缴和会计核算等功能, 应一体化部署, 实现目标控制票据、票据控制资金。由于非税收入项目、资金收缴不属于票据管理部门的业务范畴, 在开发建设财政票据管理系统时, 会遇到不少困难, 步履维艰, 财政票据管理改革只有绕道而行, 留下了与非税收入收缴系统对接不畅、功能不全等种种隐患。

四是财政票据管理系统在推行中遇到不少阻力。改革必然涉及到部门利益和管理权限的调整, 在推行过程中也会遇到一定困难。部分执收单位票据经办人员缺乏电脑知识, 感到微机打印票据不如手工票据使用起来“方便”, 对票据电子化改革有抵触情绪;有的执收单位因尚不具备全面网络支撑或受银行网点限制, 推迟使用票据管理系统;一些不够重视票据管理工作的单位和部门认为还是老办法手工操作票据的方法好等等。

五是财政票据种类样式不尽一致。陕西目前分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和财政其它票据两类共32种, 手工票据仍占较大比重, 除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去年全国统一式样外, 其他财政票据在票据名称、格式、大小、要素、联次、颜色、防伪等方面均不一致, 给票据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财政票据管理改革的正常推进和开展。

三、完善票据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是提高认识是财政票据管理工作的基础。票据管理工作是财务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 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政府非税收入的安全征缴, 而且会直接影响到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首先, 对票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 要保证财政票据的安全完整, 有效监督财政票据的规范使用, 夯实票据管理的基础工作, 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其次, 加强票据管理既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 也是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的需要。财政票据是源头控管政府非税收入和单位会计核算的唯一合法凭证, 在深化非税收缴制度改革和规范执收行为、财务收支行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以票控收, 票款同行, 缴旧领新, 限量发放, 政府非税收入就能及时安全缴入财政, 把好票据使用审核关口, 就能保障国家政策的正确执行。最后, 加强票据管理工作是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重要手段。当前仍有少数单位为了小团体利益, 自立项目、白条收费, 存在执收的随意性, 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 增加公民的个人负担, 而且给腐败现象的滋生带来了温床。

二是完善制度建机制是财政票据管理工作的前提。当前,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一些票据管理的方法、制度已相对滞后, 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财政票据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 首先要强化票据管理的制度建设, 完善财政票据业务流程内部控制机制, 积极探索推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工作, 不断规范票据的申请、入库、出库、核发、使用、保管、核销、缴库的电子化管理模式, 实现财政票据从申请到核销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机衔接;其次要进一步强化硬件建设, 各级各执收单位积极创造条件配备电脑、打印机等相应设施。再次要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 不断提高票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最后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 细化和量化各级各单位票据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制定切实可行的违规违纪追究办法。定期通过考核结果对每个单位的财政票据管理工作情况进行通报, 并将考核结果同预算单位的资金拨付和业务人员的评先、选优、提拔等事项有机结合起来, 全面提高财政票据管理工作的水平。

三是提高服务水平是财政票据管理的根本目的。财政票据管理平台是财政部门对外服务的窗口, 直接面对的是各级各单位, 工作看似单一, 一定程度却反应了财政工作的面貌和方向。管理水平的优劣, 也是衡量财政部门工作水平的标志之一。要加强日常检查评比、总结分析, 针对发现的问题, 展开认真的调研, 提出解决方案;要对一些业务处理过程中易发或频发的问题在找出原因的同时, 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由财政部门牵头, 会同监察审计等部门定期召开执收单位和业务人员参加的票据管理工作联席会议, 促进票据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四是稽查监督是财政票据管理工作的保障。票据管理部门因受行政执法职能的限制, 对违规使用票据行为仅仅只能对执收单位采取1 000元以下罚款或暂停票据发放等轻微处理。相对个别执收单位的违规行为处罚显得力度太轻, 不能达到惩戒的目的。因此, 要加强财政部门和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的紧密配合, 建立常态化的稽查、查办、追责制度, 形成财政、审计、纪检、监察部门执法职能的有机结合, 这样, 财政票据管理工作就能在财政工作中发挥好更大的作用。

摘要:随着财政体制改革和非税收缴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 机关、事业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收入在政府非税收入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而财政收费票据的管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上一篇:大学大二心得体会下一篇:自治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