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监督检查会计信息论文

2022-04-16

【摘要】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人们意识到完善的财政监督体系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的重要作用。为了推进依法理财、规范财政分配秩序,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收支管理要进一步加强,使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能实现统一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有必要对财政资金的流动加以监控,其本质为一种财政管理途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财政监督检查会计信息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财政监督检查会计信息论文 篇1:

浅谈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水平

自1999年以来,我国各级财政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提出的“建立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和单位内部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的要求,探索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制度。经过十年发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走出了一条开拓创新的奋斗道路,会计监督领域不断拓宽,内涵不断丰富,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有效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维护了财经税收法纪,净化了市场经济环境,可以说是成效显著、影响深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检查工作的深入发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暴露出工作目标和规划不清晰、不系统、不规范等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这就需要财监人员从更宽广的角度、更新的视野、更高的层次来加以研究,解决问题,指导今后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

一、目前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缺乏系统性、条理性

每年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虽说都按上级的要求,选取部分企事业单位开展检查工作,检查效果也还差强人意,但远谈不上系统、条理。一是检查面低。检查覆盖面低,难以起到有效提高单位会计信息的作用。二是检查行业苦乐不均。检查行政事业单位多,检查企业性质的单位少;检查生产性企业多,检查商贸流通和服务性企业少;检查国有、集体企业多,检查私营和个体企业少。有的国有企业已检查多次,但更多的私营和个体企业因种种原因多年来一直没有接受过检查。三是检查存在盲区。部分中央、省属企事业单位,及其所设立的下属公司等,上级多年来没有检查过,而地方又无权过问,成了上级没有查、地方不能查的自由乐园,其对外提供情报的会计信息质量也无从知晓。

(二)部分财政部门对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认识不到位

会计信息是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和微观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和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意义也正在与此。然而,个别地方财政部门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重要性,而是视这一重要任务为上级布置下来的差使,为了向上级交差,只是虚晃一枪,检查一两个单位,应付一下了事,其检查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三)财政监督检查队伍难以适应检查工作的需要

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员参与。时至今日,财政监督检查力量仍然相当薄弱,专职人员相对较少,加之人员素质不高,很难胜任新形势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的要求。

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效果的途径

(一)建立数据库,搭建会计信息失真的预警预控机制

一是建立企事业单位基本数据库和违规违纪情况数据库。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首先要搞清检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每个行业有多少户数,行业现状、行业特点、营利情况,执行的会计制度,等等,这是开展检查工作的首要条件。也可利用当地统计、金财工程和税务等部门资源,设立以国有企业、重点行业(企业)为主的会计资料数据库,及时掌握企业情况,方便开展检查工作。其次,建立违规违纪情况数据库。通过检查,逐步建立企业违规违纪情况数据库,掌握易发生违规违纪问题的行业特点,使财监人员在今后的检查工作中加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效果。

二是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失真的预警预控机制。在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要在监督检查工作中逐步搭建会计信息失真的预警预控机制。一方面加强日常监管,及时分析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信息,建立会计信息失真的预警预控机制;另一方面加强与审计、税务、国资、监察等相关监督部门的信息沟通,充分利用其他政府会计监督部门的现有资源,实现对会计监督的综合治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效果和影响。

(二)科学规划,长短结合

针对以前各项专项检查工作目标不够清晰,缺乏长期规划和基层财政部门由“任务”主导的各项缺陷,现在要根据自身的检查力量和本地区特点,制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的长期规划和近期计划,公开面向社会,增强规划的刚性约束,接受公众、媒体的监督。力求在规划年度内检查覆盖所有行业,做到科学、全面、可行,增强系统性、前瞻性,减少随意性,避免重复检查,降低检查成本,节省检查资源。

(三)建立检查规范标准,引入质量约束机制

以前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检查人员只是根据自己的业务水平实施检查,没有一套可行的规范操作标准,这导致检查质量有高有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查效果。现在可以参照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审计标准,尝试建立财监人员自己的检查规范,指导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对每一个会计科目的检查,都有一定的程序和标准,对每一类违规违纪问题的处理定性,都有依据可循。引入这样的质量约束机制,对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可避免主观因素对检查的干扰或影响,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检查工作质量。

(四)严格执法,建立检查结果应用机制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其目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对检查结果如何有效利用,很值得财监人员深入思考。要注重检查结果的利用,建立结果应用制度。第一,用于加强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加大媒体曝光打击力度。第二,通过建立信息应用渠道将检查结果向与会计信息利用关联度较高的监管部门通报,调动相关监管资源,实现多管齐下,协同治理。第三,通过检查发现的会计制度方面的漏洞,及时进行有效反馈,反映情况,堵塞漏洞,实现政策落实和制度完善。

(五)热情服务,将服务寓于监督检查的全过程

对违规违纪问题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是保证法律严肃性的有效手段,服务好所有企事业单位是财监人员应尽的职责。财监人员在检查工作中应将严肃执法和热情服务融于一体,努力将服务寓于监督检查的全过程。既要让检查单位知道错在哪里,又要知道为什么错,更要知道以后该怎么做。对检查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不足和缺陷,要帮助其制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行为,理顺财务手续,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和理财能力。对检查单位存在的困难,要运用财监人员的优势,积极沟通协调,帮助其解决问题,渡过难关。

作者:魏芳

财政监督检查会计信息论文 篇2: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督的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人们意识到完善的财政监督体系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的重要作用。为了推进依法理财、规范财政分配秩序,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收支管理要进一步加强,使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能实现统一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有必要对财政资金的流动加以监控,其本质为一种财政管理途径。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督;完善体制

一、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督的背景和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各单位和部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分工更细,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透明化和效率化更显迫切,监督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这些年来,国家陆续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打击贪污腐败的力度越来越强,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中财政监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财政资金的使用环节需要制定一个健全的体制进行监督,一个健全的体制是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督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各个环节使用情况,并策划、组织和协调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但是,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监督体系总体状况是:?财政管理内部机构没有设置合理的监督岗位,?容易导致职能交叉或出现管理漏洞;财政资金的拨付侧重在合规性,合理性审核不足,致使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因为财政监督一直是事后执行,?致使监督管理功能的地位被动,效率效果得不到提高;法制与信息化建设较低,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监督水平的提高;没有建立一个健康的财务支出效益评价体系,影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效益的提高。

健全的财政监督机制能有效避免财政支出的不合理现象,使资金的使用更加透明有效。财政监督与行政事业单位在其他方面的权利也息息相关,它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权力加以限制,让资金得到更好的管理。若财政监督力度不够,就会影响建立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监督评价体系,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就得不到提高。

二、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督存在的不足

1.财政监督机制落后,体系不够完善,职能界定不够清晰

一个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会对财政资金的监管水平造成直接影响,能确保会计工作有序的展开。监督制度管理不完善,会直接影响到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虽然关于财政管理的监管法规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不少,但这些法规大多数只是单一管理条文,各监管部门各自为阵,一些监管部门形同虚设、流于形式。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对财政监督较为抵触,监督人员在监督过程中承受着被监督单位的不理解、不配合等诸多压力。若没有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容易造成一定的冲突。当前的财政监督内容狭窄,监督方式单一,且着重于事后监督,财政监督主要通过对被监督单位财务资料的检查来实施,重点放在支出预算的编制下达,对事后预算执行情况缺乏应有的监督。

现行的财政监督是各级政府部门行政指导下的财政管理。也可以说是一种政府性行为,财政监督的内部与外部的关系该如何处理、侧重点该放在哪、及如何有效地展开财政监督不是很明晰,导致监督管理思路有些混乱、职能界定模糊,造成财政监督的效果不佳。

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意识较为淡薄,重财政分配、轻财政监督

日常业务中有些行政事业单位会把财政监督与财政监督机构混为一体,觉得加强财政监督就是加强财政监督机构的管理,不重视财政监督机制的建设。导致财政监督工作更多的是停留在“行为”上,财政监督的范围和力度都受到了不少限制。我国财政监督机制水平比较低,满足不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身自身监督的力度没有到位,可操作性弱,界限也不够清晰,缺乏有效的监督方案,相对应的监督力度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人员不应只受到财政部门的监督,更应受到来自本单位自身的监督管理,使财政监督的力度从里到外都能得到有效体验。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督工作起步较晚,单位领导对财政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意识较低,财政监督工作的地位得不到重视,财政监督的作用集中在财政收入的组织与分配上,没有重视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财政监督职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其监督管理的范围多集中在内审、财务收支及财政收入效率上。

3.财政监督机构手段落后、监督人员素质无法适合岗位要求

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各类财务软件繁多,但相关软件、网络本身缺乏财政监督的功能模块和操作系统,虽然财政资金运行已实现“信息现代化”,但财政监督仍然“手工化”;财政监督部门各相关单位内部也不能实行联网,导致财政监督机构不能及时掌握财政收支动态,监督效率低下,监督效果不理想。

随着国家财政改革的逐渐深入,财政监督部门承担的财政监督任务越来越繁重。财政监督工作在各项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对监督人员要求较高。目前,财政监督部门人员业务水平较低,难以承担繁锁的监督任务。财政监督工作涉及到的专业和学科多,要求财政监督人员不仅要有财务方面的知识,还得具备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三、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督的建议

1.建立并完善财政监督体制

财政监督的主体地位要清晰明确,并保持财政监督的相对独立性,一方面要规范财务监督内容;另一方面要理好财政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联系,强化单位内部监督机制。内部控制是强化财政监督的重要手段。并加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监督力度。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财务支出效益不高的情况,针对这种现象,财政监督机制要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的监督力度。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的效益,也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素质。

在各单位推行委派会计制度,由上级财政监督部门向下属行政事业单位派遣会计人员管理财务,会计人员便不再依附单位领导,有效避免提供虚假信息的情况发生。强化会计监督,落实会计监督责任制,确保监督到位,责任到人。委派会计要依据国家统一會计制度、上级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单位内部的预算、财务计划、经济计划、业务计划等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建立财务定期检查考核制度,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做到每半年进行一次财务交叉会审,每年进行一次常规审计。对各行政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离任进行专项审计,发现被审计单位有侵占、贪污、挪用和私分集体资产行为,或玩忽职守,造成集体经济损失的,有责任向有关部门通报,按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2.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监督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监督工作中,对各单位内部领导人做好思想工作,进一步提高对财政监督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让他们在财务的监督管理中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合理利用单位资源,在职工中定期开展财政管理、监督的知识讲座,营造良好的财政监督工作氛围。并把财政的相关信息在内部适当公开,让各员工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本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监督,从而使本单位的财务活动的管理更加透明、高效、合法、科学。把单位内部控制作为切入点,让内部控制理念渗透所执行的各个环节,实现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监督;有必要时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

3.加强对财政监督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财政监督人员的业务水平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財务人员专业能力不强,无法达到岗位要求,在工作中容易出现执行力度有偏差的情况,财政监督的效果受到较大的影响,而且,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传统的财政监督模式越来越难适应互联网模式下的监督要求,需要进一步创新与优化财政监督模式,以丰富监督手段,提升行政事业会计信息的质量。随着单位内部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把互联网技术应用到财政监督体系里。财务人员要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知识的业务培训,学习更好的检查方法,提高查账监督能力,特别要加强监督检查、财务会计、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等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还要建立财政预警机制,将财务风险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以最大程度来规避财务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高低与财政监督管理质量密切相关。所以要加强对单位会计人员的管理,加大对会计人员的违规处罚力度,要严肃处理指使或命令会计人员做虚假账目的单位领导,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及时追究刑事责任。

四、结语

财政监督工作既复杂又繁重,财政部门和各单位的配合尤其重要,制订一套健全的财政监督管理体系,能为更科学有效、更合理合法进行财政管理提供有力支撑,是各单位财政资金合理管理和合法使用的有效保障。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的好坏,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民经济,因此,对其进行监督,以使之向有利于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意义更重大。

参考文献:

[1]杜福芝.财务管理和财政监督对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的影响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6(03):112-113.

[2]唐大鹏,任少波.财政监督导向下财政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构建[J].财政监督,2016(03):11-14.

[3]王爱平.财政监督对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的影响[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8):63.

[4]刘春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督的理性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06):119-120.

作者:胡巧崧

财政监督检查会计信息论文 篇3:

科学发展观下财政经济监督的新举措探讨

摘要:财政监督作为财政管理的一部分,是国家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我国财政领域的廉政建设与经济发展,而目前我国的财政监督工作还存在许多弊端。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对财政监督工作的指导意义,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强化财政监督的新举措。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财政监督;新举措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财政在宏观经济中的调控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了财政监督的地位和作用,也给财政经济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更应该不断深化和推进财政监督,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作用,促进科学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1 科学发展观对财政监督的指导意义

财政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必然要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中,更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在具体活动中,要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理性分析,深刻领悟,运用于实际之中。财政监督作为财政的重要职能,履行着崇高的使命,从事财政监督工作的部门和人员既要感到责任重大,又要感到使命神圣。在当前形势下,必须树立“跳出财政看财政,站在更高层次看财政监督”的工作思维,进一步提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充分认识到财政监督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财政监督工作在完善法规、强化职能、创新方式等方面日趋完善,财政监督机制正在全面构建,财政监督工作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各级领导所重视,监督环境已经越来越好,财政监督的地位也越来越高,监督的作用越来越大,财政监督正处于最佳的发展时期。但客观来讲,特别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财政监督职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到位,财政监督机制建设还不是十分完善,财政监督机构和队伍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所以,要使财政监督工作向纵深发展,全面提高财政监督效能,必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对财政监督工作的认识,发挥财政监督在严格预算管理、保障政策执行、维护财经秩序、提供决策参考等方面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提高财政监督人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以及思维谋划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综合检查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创新理念,准确把握财政监督的工作方向,进一步创新思路,准确把握财政监督重点,进一步创新管理,准确把握财政监督的工作质量,特别注重把握学习的实践性,找准切入点,在解决问题的推动工作上下功夫。

2 强化财政经济监督的新举措

2.1 转换财政监督重心,创新财政监督方式

我国现行财政经济监督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例如法律依据欠缺,组织体系不完善,监督方式单一,技术手段落后等,创新财政经济监督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科学有效的财政监督方式是财政监督机制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当前的财政监督方式比较单一,监督重心有所偏失,应尽快转变财政监督由事后监督向过程监督的工作方法,建立事前审核预警,事中监督控制,事后评价反馈的多重监督模式。事前监督可以对财政经济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依法进行审核,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将其消灭在萌芽阶段,保障经济事项步入预定轨道;事中监督可以跟踪财政收支的过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促进财政工作正常进行;事后评价反馈也是十分必要的,对在监督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敢于揭露与查处,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针对财政管理和改革中的薄弱环节与热点、难点问题,有必要辅之以专项监督检查,并注意将经常性监督与集中性监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逐步形成监测、分析和矫正的监督运行方式,形成严密的财政监督控制网,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最大限度地防范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2.2 改进财政监督技术手段,实现财政监督信息化

加快财政监督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涵盖广泛、反馈及时的财政监督信息网络是强化财政监督工作的必然要求。财政监督具有点多面广、业务量大、时效性强等特点,为提高监督效果,必须加快推动财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手段与信息技术,建立全方位的、灵敏的财政监督信息系统,为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业务平台。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财政监督机构可以收集并存储各相关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提供公共服务情况、遵守财经法律法规情况的资料,通过对监督对象的信息采集、分拣、传递、处理、反馈、运用、储存等,实行数据信息共享,便于财政监督部门预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找到监督重点,制定监督计划,确定监督方式,选择有针对性的监督方法,有的放矢地开展财政监督检查。这样,既可以有效避免现实中存在的交叉重复监督、无人监督等弊端,又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实在在降低监督成本,提升监督效果。

2.3 加强收入监督、支出监督与会计监督

促进征管部门规范收入征管,实现“应收尽收”,是收入监督的基本内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规范征管、督促收入解缴执行过程的同时,还必须综合分析收入形成与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结构调整等宏观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时反馈税收形成的真实状况和财税收入的合理度,为实现收入结构的调控提供依据,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财政支出不仅是经济学意义的分配理论,也体现了分配中的政治伦理。支出监督应该体现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科学性以及公平性。这些特性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公共财政支出的本质要求。因此,在支出监督中,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准确地把握财政监督,在关注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的同时,促进经济功能与政治功能的实现。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也是财政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我们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规范性和完整性进行监督,关注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假,及其是否侵蚀了财政利益,是否扰乱了会计管理秩序。在维护会计律法严肃性、维护财政利益的同时,也要维护会计核算涉及的主体权益,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等各方的正当权益。当前企业存在的高管工资极高、普通职工工资过低、国有资本权益得不到保证的现象,应该被监督部门所关注,以维护职工权益,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这也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

3 结语

财政监督是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财政手段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和规范财政监督工作。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第一要务,转换财政监督重心,创新财政监督方式;改进财政监督技术手段,实现财政监督信息化;加强收入监督、支出监督与会计监督,准备把握财政监督机制建设的方向,促进财政监督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谦.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财政监督新思路[J].管理学家,2009,(7):154.

[2]张勇,赵轶尘.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强化财政监督[J].大连干部学刊,2005,(1):24-25.

[3]郭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财政监督机制建设[J].天津经济,2009,(4):63-64.

[4]李兰英.论构建财政监督创新机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8):1-3,16.

[5]蒋兆才.论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J].生产力研究,2009,(24):54-56.

作者:郑利洁 高云会

上一篇:电子技术下的电子商务论文下一篇:国企管理人员作风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