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痈中医护理查房

2024-04-08

肠痈中医护理查房(精选6篇)

篇1:肠痈中医护理查房

中医护理查房记录

组织部门:护理部 查房类型:业务查房 查房时间:2012年3月23日 查房目的:腰痛的护理

患者姓名:耿月英

性别:女

年龄:72岁

入院时间:2012年3月17日 诊断:中医:腰痛(肾阳亏虚)

西医:

1、腰椎间盘突出症

2、高血压 管床护士:田田 记录人:许小丽

参加人:李曼 岳丹 郭倩倩 谈芳芳 马坤豪 周小元 牛丽红 吴晓缺 丁晓医 吴俊华 陈利明

许小丽 刘玲霞

一、管床护士田田汇报病情

(一)病情简介: 现病史:患者,女,72岁,于2012年3月17日以“腰痛”为诊断入院,扶入病房。T:36.0℃,P:84次/分,R:21次/分,BP:130/88mmHg,神志清、精神差、形体适中,纳食可,夜眠差,小便正常,大便干。舌质暗淡,苔白,脉沉。现症见:腰痛,双下肢后外侧放射性疼痛、怕凉,以右侧为重,直立、久坐久行后加重,行约100米跛行。

辅助检查:腰椎正侧位片示腰椎退行性变,腰3椎体陈旧压缩性骨折;腰椎CT示腰椎退行性病变,L3-

4、L4-

5、L5-S1椎间盘突出;骨密度测定为严重骨质疏松。

既往史:子宫切除术20年,冠心病10年,高血压10年,重度骨质疏松5年,腰胸椎多节段压缩性骨折5年,右手腕骨折病史5年,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史5年。

社会家庭:患者家庭关系和睦,丈夫已故,子女孝顺,邻里关系良好,无不良嗜好。

(二)辨证施治

患者老年女性,肾气渐衰,气血不足,经络瘀阻,不通则痛,故腰痛。肝肾亏虚,精血不能濡养筋骨经脉,故下肢怕凉、疼痛。舌质暗淡,苔白,脉沉,皆为肾阳亏虚有寒之像。故此患者辩证为肾阳亏虚型腰痛。

诊疗计划:针灸推拿科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卧硬板床休息,留陪护一人,活血化瘀、营养神经、补钙、壮腰健肾类药物的应用。中药塌渍、针灸、推拿疗法缓解腰腿痛麻症状。

(三)护理问题

1、焦虑:患者思虑较多,怕麻烦子女。

2、疼痛:肾气亏虚、瘀阻不通。

3、知识缺乏:对疾病的转归不了解、缺乏预防性保健知识。

4、便秘:脾肾阳虚,阳弱气微,传导无力,大肠推动力不足。

(四)护理措施

1、焦虑

(1)经常巡视病房,多与患者沟通,解除焦虑情绪;

(2)讲解有关本病的知识、用药知识、相关健康宣教知识,消除患者心理负担使其配 合治疗及护理。

(3)与患者子女沟通,闲暇时多陪伴患者。

2、疼痛

(1)遵医嘱中药塌渍每日一次。(2)腰部保暖。(3)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3、知识缺乏

(1)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讲解生活中不良姿势与本病是关系。(2)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4、便秘

(1)辨证施膳:易食温补肾阳类食物,如枸杞、羊肉、当归煲汤饮用。忌肥甘油腻之品。

(2)低脂低盐饮食,多食含钙丰富及粗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等,多饮水。

(五)效果评价

患者焦虑症状减轻,腰疼及双下肢疼痛减轻,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能进行功能锻炼,大便通畅。

二、讨论

1、李曼:患者便秘,可指导患者每日顺时针按摩腹部1-2次,每次5-10分钟。还可多食香蕉等食物。

2、岳丹: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不深入,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宣教知识应简洁易懂,让患者明白发病原因及治疗目的;应嘱患者走路时小心谨慎,避免桌角等碰伤,晚上上厕所及做治疗时应加强陪护。

3、郭倩倩:病室及卫生间地板应保持干燥,夜间保持灯光明亮,睡前要协助患者上厕所。

4、谈芳芳:由于肾阳亏虚加之近日气温较低,食用水果前要注意加温。

5、马坤豪:患者年龄大且有心血管疾病,输液时要注意滴速。

6、周小元:下床活动佩戴腰围,勿弯腰负重。教患者坐、站及拿物品的正确姿势。

7、牛丽红:床上翻身或陪护不在身边时,护士要加强巡视,加床档防坠床。

8、吴晓缺护士长:患者年老体弱,塌渍治疗时要注意保暖,夜间避免受风寒;老人怕

麻烦子女,应多讲一些儿女尽孝应理所当然方面的知识,促使病人释怀。

9、丁晓医护士长:

(1)在膳食指导方面,患者肾阳虚,有冠心病病史,故寒凉类水果及动物肝脏不易多食,可食用桂圆等温肾阳之物。

(2)患者年龄大,皮肤敏感度下降,塌渍时应防止烫伤。

(3)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并注意循序渐进。要逐渐减少佩戴腰围的时间,防止肌肉萎缩。

三、护理部主任刘玲霞总结:

在查房过程中,大家讨论的很热烈,说明大家在查房前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值得表扬。以下问题仍要注意:

1、通过查看病人,了解到其对疾病的发病原因及转归不清楚。因此入院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进行疾病介绍。

2、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时,要让病人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这样病人才能接受。

3、服中药汤剂要在两餐之间,温服。

4、病人有冠心病病史,不宜多吃动物肝、肾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5、防跌倒措施:如保持病室地板干燥、灯光明亮,嘱病人动作缓慢,穿防滑鞋等至关重要。

此次中医护理查房不仅可以促进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也使病人得到更细致的护理及照顾,形式很好。下一步要加强对腰椎间盘解剖生理、病理知识的温故,尤其是新护士,对专科基本的解剖知识,要牢固掌握。责任护士要对查房过程中各位老师所提出的意见,认真归纳、总结,进一步优化护理措施。

篇2:肠痈中医护理查房

一、基本资料:要求用中医术语描述病人主要症状及阳性体征。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时主要症状、体征描述、入院方式、入院时查体(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病人的阳性体征及专科(专病)的阳性体征、既往史、辅助检查的阳性体征等)。

二、疾病诊断:中医诊断(辨证分型)西医诊断

三、中医治则;中西医目前治疗用药情况。

四、护理诊断/问题及护理措施

1、护理诊断/问题及相关因素:尽量提与中医有关的相关因素。

2、针对诊断提出预期结果,采取具体护理措施(主要体现中医特色辨证施护内容)。

①一般护理要点(病情观察、给药护理、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临证施护)

②健康指导:包括功能锻炼。③特殊指导(特殊治疗、检查等)

3、效果评价。备注:

1、给药护理方面:重点是服用中药、中成药、西药方面的用药指导及采取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治疗方法。

2、病例讨论制度: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按照护理部上次下发的范例执行,疑难病例讨论加中医症状描述,中医辨证施护的内容,突出中特色。

中医护理查房范例

一、简要病史

患者陶xx,男,72岁,因反复咳嗽、咳痰伴心累气紧16年,复发加重3天入院。入院前3天患者不慎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痰加重,咯白色稠痰,量中等,不易咯出,伴明显心累气紧,活动后加重,在家自服药及使用“舒利迭”、“思力华”以及家用氧疗及无创呼吸机通气后,心累气紧无明显缓解,且有逐渐加重趋势,伴阵发性精神异常、胡言乱语,遂来院就诊,门诊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心病”收入院。扶入病房,精神差,神清语晰,形体消瘦,慢性病容,高枕卧位,呼吸稍促,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纳食差,不寐,二便正常。测体温36.4℃,脉搏120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154/58mmHg。

患者既往体键,10年前行“阑尾切除术”,对磺胺过敏;抽烟40年,每日约20支,大学文化。

入院后血常规:WBC:11.2*109/L,N:91.21%,RBC:4.63*1012/L,HGB:154g/L。电解质:二氧化碳39mmol/L,CL:92mmol/L。肾功:尿素氮:8.30mmol/L,肌酐:109umol/L。肝功: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4u/L。血脂:总胆固醇:5.43mmol/L。心肌酶:CK:320IU/L,CK-MB:35U/L,羟丁酸脱氢酶:201U/L。血气分析:PH:7.23,PCO2:92.2mmHg,PO2:96.7mmHg,BE:7.3mmol/L。

二、诊断:

中医诊断:久咳(风热犯肺证)。

西医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性脑病。

三、诊疗情况:

中医选用慢支Ⅱ号方以清热宣肺,祛痰止咳。

西医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炎及舒利迭、噻托溴胺、多索茶碱解痉

平喘,盐酸纳洛酮兴奋呼吸治疗,以及氧疗、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四、护理诊断/问题及护理措施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失宣降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呼吸平稳,二氧化碳储留减轻,未发生肺性脑病。护理措施:

①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② 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半卧位休息。

③ 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呼吸的频率、节律改变。

④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协助拍背,必要时吸痰。⑤ 给予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间断呼吸机辅助治疗。⑥ 遵医嘱及时、准确给药,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吸入制剂。⑦ 嘱患者保持情绪愉快,以免加重气机紊乱。

⑧ 饮食上注意营养丰富、易消化,如百合薏米粥或梨、白萝卜、生姜、冰糖适量煎汤服用,以润肺化痰,补益肺脾。忌食辛辣、肥甘厚味、浓茶、浓咖啡、及生冷食物和烟酒。

2、活动无耐力:与久病体虚,气血不足有关

预期目标:卧床期间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逐步增加活动量,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 ① 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卧位。

② 加强巡视,及时协助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

③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式呼气法。④ 病情稳定,指导患者进行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⑤ 加强饮食调护,可进食山药、大枣、薏苡仁健脾,核桃仁益肾纳气,百合、梨等润肺生津,并可间断服用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等补

益肺脾肾的中成药,以增强肺脾肾的功能。

⑥ 中药汤剂宜温服。

3、焦虑:与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焦虑减轻,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适感增加。护理措施:

① 多关心理解病人,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帮助病人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② 鼓励家属、朋友多关心患者、多参与病人的护理。③ 遵医嘱予艾条灸心俞、关元、足三里、神门等穴。④ 加强饮食调养,以补益气血的饮食为主。

4、睡眠型态紊乱 与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或痰热扰心、神不守舍有关

预期目标:睡眠质量得到提高 护理措施:

① 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休息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和护理。② 协助病人取舒适的卧位。

③ 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术,如睡前喝热牛奶;用热水泡足,按摩足底涌泉穴等。

④ 遵医嘱取心、肾、神门、脾等耳穴埋豆,每日按摩数次。

五、效果评价

经评估、提出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目前患者住院一周,病情稳定,焦虑情绪减轻,能配合治疗,睡眠时间逐渐延长。

篇3:肠痈的中医护理

1 临床资料

156例肠痈病人均为我院住院病人, 其中男87例, 女69例;50岁以上58例, 50岁以下98例;瘀滞型78例, 湿热型49例, 毒热型29例。

2 中医护理

2.1 一般护理

保持病室整洁、舒适, 空气流通, 温湿度适宜。病人应卧床休息。术前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 注意有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术后观察生命体征、腹痛、伤口愈合情况[1]。

2.2 情志护理

应着重了解病人情志活动变化规律, 有的放矢地对病人进行情志护理。病人入院后对医院环境和医务人员陌生, 对疾病不能正确认识。护理人员通过健康教育, 与病人进行有效地沟通, 帮助病人认识疾病, 了解每项检查、治疗、护理的目的、作用和方法, 取得病人的配合;指导病人如何自我调节情绪, 向病人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及患病期间需注意的事项, 正确认识疾病, 解除病人心理的负担。

2.3 病情观察与护理

严密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腹肌紧张度的变化、腹部包块 (包括压痛、范围、形态) 及神色、血压、体温、呼吸、舌象、脉象等情况, 并做好记录。

2.4 辨证施护

2.4.1 瘀滞型

证候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恶心、嗳气、纳呆、腹胀、发热、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应让病人注意休息, 适当活动。根据病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如米汤、肉汤、藕粉;禁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恢复期宜进鱼、肉、蛋、奶及新鲜蔬菜、水果。病人腹痛甚者, 针刺足三里、天枢、阑尾等穴, 伴恶心、呕吐配内关、中脘, 伴腹胀配大肠俞, 手法用泻法, 留针30 min。

2.4.2 湿热型

证候为右下腹痛甚, 有压痛及反跳痛、腹肌紧张、口渴、发热、食欲缺乏、便秘、尿黄、苔黄腻、脉滑数。让病人卧床休息。根据病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如米汤、肉汤、藕粉, 禁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恢复期饮食要求同瘀滞型。有腹痛时可针刺天枢、大横、丰隆等穴针, 手法用泻法, 留针30 min, 中等强度刺激, 发热可取大椎、曲池三棱针点刺放血后加拔火罐, 必要时可采用物理降温。

2.4.3 毒热型

证候为腹痛剧烈、腹肌紧张、高热不退、面红耳赤、呕吐不能进食、大便秘结、小便赤黄、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滑数。应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取半卧位。根据病情给予少量流质或禁食, 对于肠麻痹呕吐者应禁食, 并给予胃肠减压, 及时抽出胃内容物, 恢复期饮食要求同瘀滞型。有腹痛时可针刺双侧阑尾穴, 轻度刺激, 一旦腹痛加剧或腹痛突然减轻, 腹部压痛, 腹肌紧张呈板状腹, 全身症状加重, 应及时报告医生, 做好手术准备。

关键词:肠痈,情志,中医护理

参考文献

篇4:热敷治疗肠痈术后腹胀的护理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热敷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腹胀患者腹胀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影响因素。为探寻临床疗效确切并适合护理人员操作的治疗法,提供临床实证,并提示热敷对肠痈术后腹胀的作用机理。方法:将我科2012年9月-2013年9月住院肠痈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外科肠痈术后一般护理常规,实验组实施依据中医适宜技术制定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1)热敷治疗肠痈术后腹胀疗效确切、起效快、适用范围广、不受临床多因素的的影响。(2)热敷治疗无创安全、简单易行、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构建了治疗肠痈术后腹胀,经济、简便、高效、综合的治疗原则与方法。(3)热敷属于非介入性治疗,符合护理人员执业范围、有利于护理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运用。

【关键词】热敷 中腕 神阙穴 天枢 术后腹胀

为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后腹胀是因为手术本身的创伤,多为元气大伤、气血双亏、致气不能推动肠蠕动所致。本研究探讨热敷用于肠痛手术后减轻腹胀、促进肛门早日排气,旨在为中医护理在临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60例肠痈手术患者为对象,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12-72岁,为气滞血瘀型15例、瘀滞化热型35例、热毒炽盛型10例。

1.2方法:2组患者均在术后6小时取半卧位、翻身。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热敷治疗。组方如下:取食盐500g、莱菔子50g、木香30g、厚朴30g、青波30g、积克30g、小茴香30g炒热,用布袋包裹,温度以使局部无灼痛感为度。将药袋放在患者上腹部(中腕)、脐部(神阙穴、天枢)进行烫熨,2次/日,30分/次。分別于术后24h,48h评估患者腹胀及肛门排气情况,并进行比较。

3.讨论:

术后腹胀是胃肠道功能受抑制,肠腔内积气过多所致。为了减轻腹胀,促进肛门早日排气,胃肠功能恢复。热敷治疗有利于药物渗透,中药制剂热敷上腹部穴位,既有药物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的本身功效,使药物之气味透过皮肤、经脉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也可刺激局部深部体表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和营养供应,从而加速肠蠕动,减轻腹胀使肛门排气。此项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及患者认可,使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革新 中医护理学 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6月

篇5:眩晕病中医护理查房

日期:2015.6.10 下午15:00 地点:心病二科病房 主持人:*** 参加人员:***护士长、心病二科全体护理人员 入院诊断:眩晕病

患者姓名:吴行斐 性别:女 年龄:57岁 住院号:158776 护理级别:二级

查房类型:个案 临床 √ 教学

护士长:吴老师您好,今天下午我们邀请您参加我们的护理查房,谢谢您的配合。今天,我们要查的是12床吴行斐,眩晕病,头晕头胀10余年,目的是针对临床症状进行辨证施护并进行健康指导。首先请***护师进行病情介绍。

***:12床 吴行斐 女57岁,因头晕头胀10年,加重伴呕吐2天 诊断为眩晕病于2015年6月8日收入院,入院时

T:36.7℃ HR:88 次/分 R: 20 次/分 BP : 160/90mmHg。患者发现血压升高10余年,最高血压达220/130mmHg,有头晕,头胀发作,服用降压药物不规律,近来血压控制不稳定,2天前上症加重并有眩晕耳鸣,头痛且胀,胸闷,呕吐痰涎,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今下午14:00 T:36.5℃ HR:78 次/分 R: 18 次/分 BP : 150/85 mmHg。辅助检查: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心肌酶谱基本正常;血常规:WBC7.35×10^9/L,RBC3.89×10^12/L,HG111g/L,;血糖:6.96mmol/L;BNP431pg/ml。心电图: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早搏,T波改变。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舌胖,苔白腻,脉滑。综合脉症,四诊合参,本病属祖国医学之“眩晕”范畴,病位在肝脾,证属痰瘀互结证。主要用药:方药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和血府逐瘀汤加减,中成药予以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以祛痰化浊、活血通络。西医予以阿司匹林解聚、阿托伐他汀钙调脂、缬沙坦降压、环磷酸腺苷葡胺改善心脑供血及代谢等对症治疗。患者口淡食少,夜寐不安,二便调。现存护理问题

1、舒适的改变:头痛与高血压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改善生活行为以及服用降压药物的相关知识,缺乏自我监测 血压的知识

3、睡眠形态紊乱:与环境改变有关 

4、有跌倒/坠床的危险:与眩晕有关。

护理措施

 1.舒适的改变:

(1)、观察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2)、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血压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给予处理。

(3)、头痛时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改变体位时如起、坐、下床动作要缓慢,必要时有人扶持。

(4)、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环境嘈杂等不良因素。(5)、遵医嘱穴位按摩,常用穴位有太阳、印堂、风池、百会等穴。(6)、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内分泌、神门、皮质下、交感、降压沟等穴位。隔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7)、遵医嘱穴位贴敷:贴敷两侧太阳穴。(8)、目赤心烦、头痛者,可用菊花泡水代茶饮。

2、知识缺乏

向病人讲解相关知识:

(1)、药物治疗方法:中药与西药的服药时间应间隔1~2小时左右,眩晕伴有呕吐宜姜汁滴舌后服,并采用少量频服。遵医嘱服用调节血压的药物,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化情况。

(2)、音乐疗法:如《江河水》、《汉宫秋月》等以调节情志,舒缓心情。

(3)、中药药枕:将夏枯草、菊花、草决明和晚蚕砂匀量装入布袋制成枕芯枕于头部,通过药物的发散作用以达到清肝明目、息风化痰之功效。

(4)、饮食:少食肥甘厚腻、生冷荤腥。患者偏肥胖者适当控制饮食,不宜过饱,急性发作呕吐剧烈者暂时禁食,呕吐停止后可给予半流饮食。可配合食疗,如荷叶粥等。

(5)、降压药物应每天坚持服用,配合自行测量血压,根据医嘱适当调节。

(6)、指导病人学会自行测量血压,注意固定时间、固定部位、固定血压计,出现异常及时就诊。3、睡眠形态紊乱:

(1)、病室保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光线不宜过强。(2)、眩晕轻者可适当休息,不宜过度疲劳。眩晕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减少头部晃动。

(3)睡前不宜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可喝杯牛奶易助睡眠。

(4)、养成定时作息的习惯。

(5)、耳穴压豆:神门、心、皮质下等穴位。

4、有跌倒/坠床的危险

(1)、评估跌倒/坠床风险,对家属及病人进行宣教指导。(2)、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环境宜清静,避免声光刺激。

(3)、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4)、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若出现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眩晕加重、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者,要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5)、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神门、肝、脾、肾、降压沟、心、交感等穴位。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可选择百会、风池、上星、头维、太阳、印堂等穴位,每次20分钟,每晚睡前1次。

(7)中药泡足,根据不同证型,选用相应中药制剂,每日1次。(8)遵医嘱穴位贴敷疗法:可选择的穴位双足涌泉穴,每日1次。

护士长: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同责任护士汇报,责任护士对该病人的护理问题明确、护理措施得当。请***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

***:

1、饮食指导:要少食肥甘厚腻、生冷荤腥。素体肥胖者适当控制饮食,饮食不宜过饱,急性发作呕吐剧烈者暂时禁食,呕吐停止后可给予半流饮食。可配合食疗,如荷叶粥等。

2、情志调理: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进行有效针对指导,学会自我情绪控制。休养环境要安静,多听听舒缓音乐,分散心烦焦虑感。

3、适当选择舌操、降压操等进行功能锻炼,在眩晕缓解期,眩晕康复操进行功能锻炼。

护士长:吴老师,您对***护士说的健康指导满意么?吴行斐:满意。您呕吐的时候知道怎么处理么?吴行斐:知道,呕吐厉害时暂时不能吃饭,呕吐停止后可以喝点稀的东西,不能吃刺激的东西比如辣的,甜的腻的东西,戒烟酒。林:很好,请***护士补充一下。***:出现恶心呕吐者及时清理呕吐物,指导患者采取正确体位,以防止发生窒息,可按揉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以降血压止吐。呕吐甚者,中药宜少量多次频服,并可在服药前口含鲜生姜片,或服少量姜汁。呕吐停止后协助患者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林:吴老师,您听明白了吗?下面请***护士操作一遍降压操。***:1.预备动作:坐在椅子或沙发上,姿势自然端正,正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双手手掌放在大腿上膝关节呈90度角,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均匀。2.按揉太阳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约做32拍。

3.按摩百会穴:用手掌紧贴百会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

4.按揉风池穴:用双手拇指按揉双侧风池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

5.摩头清脑:两手五指自然分开,用小鱼际从前额向耳后按摩,从前至后弧线行走一次为一拍,约做32拍。

6.擦颈:用左手掌大鱼际擦抹右颈部胸锁乳突肌,再换右手擦左颈,一次为一拍,共做32拍。

7.揉曲池穴:按揉曲池穴,先用右手再换左手,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

8.揉关宽胸:用大拇指按揉内关穴,先揉左手后揉右手,顺时针方向按揉一周为一拍,共32拍。

9.引血下行:分别用左右手拇指按揉左右小腿的足三里穴,旋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

10.扩胸调气:两手放松下垂,然后握空拳,屈肘抬至肩高,向后扩胸,最后放松还原。

护士长:做得很好,吴老师,这套操需要反复练习,我们会经常来指导,直到您学会为止。吴行斐:好的,谢谢。之前患者存在服用降压药物依从性差的问题,这对老年人老说存在比较多的现象,针对这类病人我们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重视对眩晕患者的宣教,普及眩晕病知识。让患者认识到高血压降压治疗是长期的,而且是终身的,因为降压治疗只能控制血压,但不能根治。让患者了解规律服药对疾病的转归有着重要的作用。中药与西药的服药时间应间隔1~2小时左右,同时注意观察血压情况,观察用药后反应。吴老师,您以后对服药应引起重视,如果血压忽高忽低,会对您的心脑血管会造成很大的损害。吴:好的,我一定按时吃药,定期复查。大家还有什么需要讨论的问题么?***:我们对该病的辩证分析不太彻底只知道患者痰湿中阻,郁久化热,形成痰火,痰火上蒙清窍,使清阳不升而发为本病,证属痰瘀互结证,可以再进步一解释一下吗?

护士长: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肝的疏泄功能,对全身各脏腑组织之气的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血之源头在于气,肝气舒畅条达,血液才得以随之运行。若肝失疏泄,气机不调,必然影响气血的运行。气机阻滞,则气滞而血瘀。肝通过其疏泄功能对气机的调畅作用,可调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调和,情志活动正常。若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见心情抑郁不乐。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运化水谷精微以灌溉四旁。肝主疏泄是保持脾正常运化的重要条件。肝属木,脾属土,土得木而达。肝的疏泄功能,可以助脾之运化,使清阳之气升发,若肝失疏泄,肝木乘脾土,致脾运化失常,不能运化水湿,湿浊内盛,痰液生成。

篇6:3月份中医护理查房记录修改版

科室:康复科

主持人:徐星

报告人:陆蓉蓉 2012年03月22日

参加人:张婧 王冬香 祁琦 刑荣 患者姓名:陈言华 性别: 女 年龄: 65岁 床号: 20床 住院号: 201200522 诊断:中风(肝肾亏虚证)查房记录:

一、病情介绍:患者头晕、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三月余,于2012年02月07日10时08分门诊拟中风收入院。入院时症见:神清,恶心呕吐多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发热恶寒,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弦。入院时查T:36.4℃ P:72次/分 R:18次/分 BP:160/90mmhg。

中医诊断:中风(肝肾亏虚证)西医诊断:脑梗死后遗症

中医辨证:因患者饮食不节、劳逸失调、情志不畅而使肝失濡养、肾降失调所致。以头晕、恶心、呕吐、言语不清、肢体活动不利为主症,本证为肝肾亏虚证。

辅助检查:颅脑CT片示:左侧颅脑梗塞。治疗原则:1.遵医嘱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康复锻炼改善肢体活动,针灸理疗改善循环补益肝肾等治疗。

2.予穴位注射双足三里调节胃肠功能。

二、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疼痛——与压迫神经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控制诱发因素及疾病相关的知识

3、有摔倒的可能——体虚乏力

4、忧虑——与疼痛影响活动有关

三、中医护理措施:

1、疼痛:

(1)评估疼痛部位、性质、程度

(2)安慰病人,告知转移注意力以减轻疼痛的方法(3)予普通针刺、电针、红外线治疗

(4)饮食宜清淡、素爽、易消化、富含营养,忌食辛辣 刺激及炙煿之品

2、知识缺乏:

(1)给患者及家属讲解脑梗死症发作的诱发因素。(2)保持良好的情绪,切忌恼怒,发火。(3)预防起居劳累,生活要有规律。

(4)节制饮食,饮食不宜过量,戒烟限酒。

3、有摔倒的可能:

(1)起床、站立时动作宜慢

(2)穿平底软质防滑鞋,地面保持干燥清洁(3)饮食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增强体质(4)起床活动、康复理疗时有人在身边陪护

4、忧虑:(1)进行心理护理,缓解焦虑情绪(2)督促患者每日针灸理疗(3)介绍同病患友与其交流,“看到”病愈希望(4)保持病室安静、整洁,床单元平整、干洁(5)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四、健康宣教:

(1)畅情志

(2)注意休息,适当活动,避免劳累,(3)督促患者每日针灸理疗及康复锻炼改善肢体活动(4)合理膳食:多吃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

五、中医传统技术操作应用: 穴位注射:通过刺激腧穴,激发经络之气,调节脏腑功能,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部位:双足三里

六、护理评价:通过本次护理查房并到床旁进行护理措施的落实等方面的讨论,患者对责任护士及各班护士反应良好,对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宣教工作大部分能落实到位,但对专科知识的宣教指导方面落实不够,望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和新知识,应用于临床,落实到位,把优质护理落到实处。

上一篇:生命中最宝贵的品质作文下一篇:《农业技术与装备》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