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中医护理查房

2022-07-27

第一篇:中风中医护理查房

中风病人的中医护理常规

中风病人的中医护理常规

因素体痰热内盛、阴虚阳亢或气血亏虚,遇饮食、情志、劳倦诱因等所致。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仅见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脑,涉及肝肾。脑血管意外可参照本病护理。

护理评估

1、生命体征、意识、神志、瞳孔、肢体活动、语言表达等情况。

2、生活方式及休息、排泄等状况。

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风火蔽窍、痰火闭窍、痰湿蔽窍、元气衰败之中脏腑证;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之中经络证。

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卧床休息,取适宜体位,避免搬动。若呕吐、流涎较多者,可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发生窒息;对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档保护。

3)注意患肢保暖防寒,保持肢体功能位置。

4)加强口腔、眼睛、皮肤及会阴的护理。用盐水或中药液清洗口腔;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湿纱布;保持床单位清洁,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尿失禁者给予留置导尿,定时进行膀胱冲洗。

5)伴神昏者参照神昏护理。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中风病人的中医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四肢活动等情况。

2)发生头痛、颈项强直、呕吐、呕血时,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3、给药护理

1)服中药后避免受风寒,汗出后用干毛巾擦干。

2)服药后观察患者病情的逆顺变化。

3)及时记录服至宝丹、牛黄清醒丸、苏合香丸等辛香开窍、急救醒脑之品的时间,神志清醒后立即报告医师。

4)服降压药、脱水药时,应观察血压变化,防止头晕,注意安全。

4、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易消化,以新鲜蔬菜、水果为主。

2)昏迷和吞咽困难者,可采用鼻饲,以保持营养。

5、情志护理

1)中风患者多为心火暴盛,应耐心做好情志护理。解除患者的恐惧、急躁等情绪,避免不良刺激。

2)对神志清醒患者及家属进行精神安慰,使其消除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积极治疗。

6、临证(症)施护

1)高热者,头部给予冰袋冷敷。

2)元气衰败者,突然出现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开、手撒

2中风病人的中医护理常规

肢冷、脉微欲绝时,遵医嘱艾灸等救治。

3)尿潴留者,可按摩腹部,虚者加艾灸,必要时遵医嘱行留置导尿。

4)便秘者,遵医嘱给予通便中药内服。

健康指导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恼怒、情志过激而使疾病再度复发。

2、生活起居有常,避免过劳,适当休息。随天气变化增减衣被,注意保暖。

3、饮食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宜,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豆制品,不宜过饱,忌食辛辣、刺激之品,戒烟酒。

4、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过度,以免再发脑出血。经常食用含纤维素多的新鲜蔬菜、水果,以润肠通便。

5、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时服药,注意血压的变化,定期到医院复查。

6、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参加锻炼,加强肢体功能活动。 辨证施护

临床上常将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者一般无神志改变而病轻,中脏腑常有神志不清而病重。(1)中经络:大部分患者神志清楚,少数患者有轻度的意识障碍。证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口角流涎,半身不遂,舌质红,苔白腻,脉弦细。(2)中脏腑:根据正邪情况有闭证和脱证之分。①闭证:邪闭于内,以痰浊为主,为实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禁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可见气粗,鼻鼾,痰鸣。舌苔黄腻,

3中风病人的中医护理常规

脉弦滑数;②脱证:气脱于外,以正气外脱为主,为虚证。突然昏迷,面色苍白,目合口张,手撒汗多,遗尿,四肢厥冷,舌痿,脉细弱或微欲绝。 1 中经格

(1)因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邪得以乘虚而入,引动痰湿流窜经络,至经络闭阻,气血流行不畅。证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甚者半身不遂,舌苔白腻,脉浮滑。

治则:祛风通络,调和营卫。

(2)肾阴亏损,风火上亢。症见头痛,眩晕耳鸣,突发性口眼歪斜,语言不利,手足麻木,舌苔红或黄,脉弦洪大。

治则:平肝潜阳,化痰通络。

护理:①中经络者,神志尚清醒,或仅发生短时间轻度昏迷,但患者仍有紧张,恐惧心理,担心病情进一步发展,故应劝慰患者安心治疗,并且避免一切精神因素的刺激。 ②病室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 ③注意勿使风直吹患者,可用屏风遮挡 ④口眼歪斜时,针刺的穴位有风池、太阳、下关、颊车、地仓、阳白、鱼腰等。 ⑤如患者口角流涎不严重,可给予一般饮食,但应忌食公鸡肉。因鸡属风禽,尤其是公鸡,有动风之虑,故慎用。 ⑥指导患者适当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以使其精神愉快,尽早康复。 2 中脏腑

中脏腑分闭证,脱证。闭证宜开,脱证宜固,也是中医治疗常规。中脏腑多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为特征。

4中风病人的中医护理常规

2.1 闭证

分“阳闭”、“阴闭”。“阳闭”由肝阳暴涨,阳亢风动,气血上逆,痰火壅盛,清窍闭塞,症见突然昏仆,牙关紧闭,面赤气粗,两手握固,舌苔黄腻,脉弦大而数。“阴闭”由风痰偏盛,上壅清窍,神志闭塞,其证静而不烦,面白唇紫,四肢不温,舌苔白滑腻,脉沉迟。

治则:宜先开窍醒脑,再以平肝潜阳、熄风豁痰等法。 2.2 脱证

元气衰微,阴阳离决,症见四肢逆冷,汗出痰壅,面赤如妆,脉浮大无根,或沉虚欲绝。

治则:益气回阳,或滋阴养血、引火归元等宜固元气。 护理:①因病情变化迅速,而且多种因素均可引起发病,临床表现比较复杂,需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其变化趋势,掌握病情变化的关键,为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不失时机地进行抢救和治疗。 ②中脏腑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昏迷,昏迷的深度及持续单与病情轻重密切相关。一般持续昏迷者,多预后不良。还应注意患者瞳孔的改变和其它精神症状,如果患侧瞳孔由大变小,或两侧瞳不等大,或患者出现项背强直、抽搐、面赤、鼻鼾、烦躁不安等症状,说明病情加重;如果患者表现为静卧不语、昏迷加深、手足逆冷,应警惕由闭证转为脱症。 ③观察呼吸情况,患者常因痰涎壅盛而引起呼吸道阻塞,或出现呼吸不畅,呼吸时有间歇,喉中痰鸣辘辘等症状,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异物,防止发生意外,出现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④中脏腑而致昏迷者,伴有喷射状呕吐,应注意观察呕吐物中有无紫黑色血块或呈大口吐血,若有上述情况,并出现呃逆、抽搐、高热等,是为凶兆,应立即

5中风病人的中医护理常规

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前准备工作。⑤按病情和证型分配床位,急重患者住单间病房,室内应务有吸痰器、血压计,心电图机等抢救物品,必要时设特护。阳闭患者的居室需要安静、凉爽、光线偏暗、温度不宜过高,注意避免对流风;脱证患者的病室应温暖、安静、空气新鲜,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注意定时做好病室消毒,必要时控制探视。 ⑥中风初起不宜过多、过猛地搬动患者,使其绝对卧床休息,做好基础护理,并做好防护工作,如加置床栏、设脚踏、备拐杖等。 ⑦阳闭患者出现高热时,可用冰袋冷敷;脱证患者四肢逆冷时设法保暖,可给患者人参汤频服。 ⑧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应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⑨饮食以清淡,少油腻、低糖、易消化的新鲜米面、蔬菜水果为主。中风昏迷和吞咽困难者,可采用鼻饲法给流食,如混合奶、米汤、果汁、豆浆、菜汤、藕粉等。 ⑩骤然中风昏迷时针刺人中、十宣、合谷、涌泉、丰隆、通里;脱证加艾灸气海、关元、膻中等穴。失语者针刺谦泉、哑门、绝骨、承浆、大椎。

6

第二篇:中医护理查房总结

一、中医概念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三、中医辨证分型论治

四、病情简介

(1)病情简介(护理评估:生命体征、望:分泌物、面色、瞳孔、舌苔、体位 闻:呕吐物、口腔异味 问:主诉,神志 切:脉象) (2)中医诊断

(3)该病例所属中医辨证分型

五、护理诊断

六、临证施护 1.病室环境温湿度等 2.体位 3.呼吸道

4.消化道(胃肠功能,营养状态、有无呃逆等) 5.五官护理

(1)口腔:吞咽反射减弱、消失,分泌物残留→细菌繁殖→炎症口腔护理(2)、 耳鼻:有无颅底骨折(3)、眼睛:角膜是重点(眼睑不能闭合)护理 6.皮肤护理 7.精神症状护理 8.痫症的护理 9.发热的护理

10二便的护理(尿潴留、便秘、会阴护理等) 11患肢的护理 肢体功能锻炼

12.中医病情观察“循环、呼吸、体温、心率”“意识、瞳孔、肢体运动、感觉、反射、颅内压、血氧饱和度、舌苔、脉搏、两便、汗出、腹内压”等变化。术后并发症、引流管护理,等

七、中医特康复及健康教育指导 1.生活起居指导 2.饮食指导

3.用药指导(中药方剂) 4.调畅情志

5.功能锻炼(言语、肢体等)

第三篇:眩晕病中医护理查房

心病二科病房护理业务查房

日期:2015.6.10 下午15:00 地点:心病二科病房 主持人:*** 参加人员:***护士长、心病二科全体护理人员 入院诊断:眩晕病

患者姓名:吴行斐 性别:女 年龄:57岁 住院号:158776 护理级别:二级

查房类型:个案 临床 √ 教学

护士长:吴老师您好,今天下午我们邀请您参加我们的护理查房,谢谢您的配合。今天,我们要查的是12床吴行斐,眩晕病,头晕头胀10余年,目的是针对临床症状进行辨证施护并进行健康指导。首先请***护师进行病情介绍。

***:12床 吴行斐 女57岁,因头晕头胀10年,加重伴呕吐2天 诊断为眩晕病于2015年6月8日收入院 ,入院时

T:36.7℃ HR:88 次/分 R: 20 次/分 BP : 160/90mmHg。患者发现血压升高10余年,最高血压达220/130mmHg,有头晕,头胀发作,服用降压药物不规律,近来血压控制不稳定,2天前上症加重并有眩晕耳鸣,头痛且胀,胸闷,呕吐痰涎,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今下午14:00 T:36.5℃ HR:78 次/分 R: 18 次/分 BP : 150/85 mmHg 。辅助检查: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心肌酶谱基本正常;血常规:WBC7.35×10^9/L,RBC3.89×10^12/L,HG111g/L,;血糖:6.96mmol/L;BNP431pg/ml。心电图: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早搏,T波改变。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舌胖,苔白腻,脉滑。综合脉症,四诊合参,本病属祖国医学之"眩晕"范畴,病位在肝脾,证属痰瘀互结证。主要用药:方药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和血府逐瘀汤加减,中成药予以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以祛痰化浊、活血通络。西医予以阿司匹林解聚、阿托伐他汀钙调脂、缬沙坦降压、环磷酸腺苷葡胺改善心脑供血及代谢等对症治疗。患者口淡食少,夜寐不安,二便调。 现存护理问题

1、舒适的改变:头痛与高血压有关

2、 知识缺乏:缺乏改善生活行为以及服用降压药物的相关知识,缺乏自我监测 血压的知识

3、 睡眠形态紊乱:与环境改变有关 

4、有跌倒/坠床的危险:与眩晕有关。

护理措施

 1.舒适的改变:

(1)、观察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 (2)、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血压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给予处理。

(3)、头痛时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改变体位时如起、坐、下床动作要缓慢,必要时有人扶持。

(4)、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环境嘈杂等不良因素。 (5)、遵医嘱穴位按摩,常用穴位有太阳、印堂、风池、百会等穴。 (6)、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内分泌、神门、皮质下、交感、降压沟等穴位。隔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 (7)、遵医嘱穴位贴敷:贴敷两侧太阳穴。 (8)、目赤心烦、头痛者,可用菊花泡水代茶饮。

2、知识缺乏

向病人讲解相关知识:

(1)、药物治疗方法:中药与西药的服药时间应间隔1~2小时左右,眩晕伴有呕吐宜姜汁滴舌后服,并采用少量频服。遵医嘱服用调节血压的药物,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化情况。

(2)、音乐疗法:如《江河水》、《汉宫秋月》等以调节情志,舒缓心情。

(3)、中药药枕:将夏枯草、菊花、草决明和晚蚕砂匀量装入布袋制成枕芯枕于头部,通过药物的发散作用以达到清肝明目、息风化痰之功效。

(4)、饮食:少食肥甘厚腻、生冷荤腥。患者偏肥胖者适当控制饮食,不宜过饱,急性发作呕吐剧烈者暂时禁食,呕吐停止后可给予半流饮食。可配合食疗,如荷叶粥等。

(5)、降压药物应每天坚持服用,配合自行测量血压,根据医嘱适当调节。

(6)、指导病人学会自行测量血压,注意固定时间、固定部位、固定血压计,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3 、睡眠形态紊乱:

(1)、病室保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光线不宜过强。 (2)、眩晕轻者可适当休息,不宜过度疲劳。眩晕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减少头部晃动。

(3)睡前不宜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可喝杯牛奶易助睡眠。

(4)、养成定时作息的习惯。

(5)、耳穴压豆:神门、心、皮质下等穴位。

4、有跌倒/坠床的危险

(1)、评估跌倒/坠床风险,对家属及病人进行宣教指导。 (2)、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环境宜清静,避免声光刺激。

(3)、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4)、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若出现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眩晕加重、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者,要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5)、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神门、肝、脾、肾、降压沟、心、交感等穴位。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可选择百会、风池、上星、头维、太阳、印堂等穴位,每次20分钟,每晚睡前1次。

(7)中药泡足,根据不同证型,选用相应中药制剂,每日1次。 (8)遵医嘱穴位贴敷疗法:可选择的穴位双足涌泉穴,每日1次。

护士长: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同责任护士汇报,责任护士对该病人的护理问题明确、护理措施得当。请***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

***:

1、饮食指导:要少食肥甘厚腻、生冷荤腥。素体肥胖者适当控制饮食,饮食不宜过饱,急性发作呕吐剧烈者暂时禁食,呕吐停止后可给予半流饮食。可配合食疗,如荷叶粥等。

2、情志调理: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进行有效针对指导,学会自我情绪控制。休养环境要安静,多听听舒缓音乐,分散心烦焦虑感。

3、适当选择舌操、降压操等进行功能锻炼,在眩晕缓解期,眩晕康复操进行功能锻炼。

护士长:吴老师,您对***护士说的健康指导满意么?吴行斐:满意。您呕吐的时候知道怎么处理么?吴行斐:知道,呕吐厉害时暂时不能吃饭,呕吐停止后可以喝点稀的东西,不能吃刺激的东西比如辣的,甜的腻的东西,戒烟酒。林:很好,请***护士补充一下。***:出现恶心呕吐者及时清理呕吐物,指导患者采取正确体位,以防止发生窒息,可按揉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以降血压止吐。呕吐甚者,中药宜少量多次频服,并可在服药前口含鲜生姜片,或服少量姜汁。呕吐停止后协助患者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林:吴老师,您听明白了吗?下面请***护士操作一遍降压操。 ***:1.预备动作:坐在椅子或沙发上,姿势自然端正,正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双手手掌放在大腿上膝关节呈90度角,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均匀。 2.按揉太阳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约做32拍。

3.按摩百会穴:用手掌紧贴百会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

4.按揉风池穴:用双手拇指按揉双侧风池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

5.摩头清脑:两手五指自然分开,用小鱼际从前额向耳后按摩,从前至后弧线行走一次为一拍,约做32拍 。

6.擦颈:用左手掌大鱼际擦抹右颈部胸锁乳突肌,再换右手擦左颈,一次为一拍,共做32拍。

7.揉曲池穴:按揉曲池穴,先用右手再换左手,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

8.揉关宽胸:用大拇指按揉内关穴,先揉左手后揉右手,顺时针方向按揉一周为一拍,共32拍。

9.引血下行:分别用左右手拇指按揉左右小腿的足三里穴,旋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

10.扩胸调气:两手放松下垂,然后握空拳,屈肘抬至肩高,向后扩胸,最后放松还原。

护士长:做得很好,吴老师,这套操需要反复练习,我们会经常来指导,直到您学会为止。吴行斐:好的,谢谢。之前患者存在服用降压药物依从性差的问题,这对老年人老说存在比较多的现象,针对这类病人我们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重视对眩晕患者的宣教,普及眩晕病知识。让患者认识到高血压降压治疗是长期的,而且是终身的,因为降压治疗只能控制血压,但不能根治。让患者了解规律服药对疾病的转归有着重要的作用。中药与西药的服药时间应间隔1~2小时左右,同时注意观察血压情况,观察用药后反应。吴老师,您以后对服药应引起重视,如果血压忽高忽低,会对您的心脑血管会造成很大的损害。吴:好的,我一定按时吃药,定期复查。大家还有什么需要讨论的问题么?***:我们对该病的辩证分析不太彻底只知道患者痰湿中阻,郁久化热,形成痰火,痰火上蒙清窍,使清阳不升而发为本病,证属痰瘀互结证,可以再进步一解释一下吗?

护士长: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肝的疏泄功能,对全身各脏腑组织之气的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血之源头在于气,肝气舒畅条达,血液才得以随之运行。若肝失疏泄,气机不调,必然影响气血的运行。气机阻滞,则气滞而血瘀。肝通过其疏泄功能对气机的调畅作用,可调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调和,情志活动正常。若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见心情抑郁不乐。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运化水谷精微以灌溉四旁。肝主疏泄是保持脾正常运化的重要条件。肝属木,脾属土,土得木而达。肝的疏泄功能,可以助脾之运化,使清阳之气升发,若肝失疏泄,肝木乘脾土,致脾运化失常,不能运化水湿,湿浊内盛,痰液生成。

今天我们学习了眩晕病的辩证施护及饮食药物指导,并巩固了眩晕康复操,大家准备得很充分,对本病的认识也很到位,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感谢吴老师和大家的配合。

第四篇:3月份中医护理查房记录

科室:康复科

主持人:徐星

报告人:陆蓉蓉 2012年03月22日

参加人:张婧 王冬香 祁琦 刑荣 患者姓名:陈言华 性别: 女 年龄: 65岁 床号: 20床 住院号: 201200522 诊断:中风 (肝肾亏虚证) 查房记录:

一、 病情介绍:患者头晕、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三月余,于2012年02月07日10时08分门诊拟中风收入院。入院时症见:神清,恶心呕吐多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发热恶寒,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弦。入院时查T:36.4℃ P:72次/分 R:18次/分 BP:160/90mmhg。

中医诊断:中风 (肝肾亏虚证) 西医诊断:脑梗死后遗症

中医辨证:因患者饮食不节、劳逸失调、情志不畅而使肝失濡养、肾降失调所致。以头晕、恶心、呕吐、言语不清、肢体活动不利为主症,本证为肝肾亏虚证。

辅助检查:颅脑CT片示:左侧颅脑梗塞。 治疗原则:1.遵医嘱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康复锻炼改善肢体活动,针灸理疗改善循环补益肝肾等治疗。

2.予穴位注射双足三里调节胃肠功能。

二、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疼痛——与压迫神经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控制诱发因素及疾病相关的知识

3、有摔倒的可能——体虚乏力

4、忧虑——与疼痛影响活动有关

三、中医护理措施:

1、疼痛:

(1)评估疼痛部位、性质、程度

(2)安慰病人,告知转移注意力以减轻疼痛的方法 (3)予普通针刺、电针、红外线治疗

(4)饮食宜清淡、素爽、易消化、富含营养,忌食辛辣 刺激及炙煿之品

2、知识缺乏:

(1) 给患者及家属讲解脑梗死症发作的诱发因素。 (2)保持良好的情绪,切忌恼怒,发火。 (3)预防起居劳累,生活要有规律。

(4)节制饮食,饮食不宜过量,戒烟限酒。

3、有摔倒的可能:

(1)起床、站立时动作宜慢

(2)穿平底软质防滑鞋,地面保持干燥清洁 (3)饮食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增强体质 (4)起床活动、康复理疗时有人在身边陪护

4、忧虑: (1)进行心理护理,缓解焦虑情绪 (2)督促患者每日针灸理疗 (3)介绍同病患友与其交流,“看到”病愈希望 (4)保持病室安静、整洁,床单元平整、干洁 (5)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四、健康宣教:

(1)畅情志

(2)注意休息,适当活动,避免劳累,

(3)督促患者每日针灸理疗及康复锻炼改善肢体活动 (4)合理膳食:多吃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

五、中医传统技术操作应用: 穴位注射:通过刺激腧穴,激发经络之气,调节脏腑功能,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部位:双足三里

六、护理评价:通过本次护理查房并到床旁进行护理措施的落实等方面的讨论,患者对责任护士及各班护士反应良好,对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宣教工作大部分能落实到位,但对专科知识的宣教指导方面落实不够,望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和新知识,应用于临床,落实到位,把优质护理落到实处。

七、查房小结:本次查房结合病历,针对腹痛患者的护理问题进行措施的拟定,并对责任护士工作给予评价。提出存在问题并督促改进。通过查房,对相应工作有所促进。

第五篇:骨关节病科中医护理查房记录(本站推荐)

骨关节病科护理业务查房 时

2011年7月30日

主持人:程月起

主讲人 :马喜波

参加人员:姚月丽 韩晓兰 张海豫 李喜迎 任琼慧

杨喜梅

专业护士马喜波介绍病情:病人刘淑贤,女,77岁,以“双膝部肿痛,活动受限40年,加重3月”为主诉于2011-7-20 9:40入院,病人于40年前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双膝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曾在当地医院求治,给予局部外贴膏药、口服药物(具体药物不详)等治疗,症状较前稍缓解,此后症状时好时坏,间断服药,病人一般状态好,纳眠可,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二便通调。查:T 35.8℃ P:72次/分 R:18次/分: 120/85mmHg 双膝部肿胀,右膝较重,未见明显内外翻畸形,局部皮肤温度正常,

入院后遵医嘱给予骨科二级护理,普食,入院宣教,情志护理,辨证施膳指导,嘱其慎起居,防风寒。协助其完善各项检查。心电图回示:1.下壁心肌缺血2.窦性心动过缓;化验检查结果正常。入院评估时测血压145/95mmhg,3PM测135/80mmhg。遵医嘱给予牵引、中药熏洗、超声波治疗;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480mg,tid,po菠萝蛋白酶、6wiu,tid,po,桃仁膝康丸6g,bid,po,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出现膝关节疼痛,上下楼、半蹲疼加重,关节肿大,僵硬,无力,活动受限。行走困难或不能行走,膝关节内翻及屈曲畸形明显,严重不稳。 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细。该病症证属气滞血瘀,经络闭阻,治则为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根据治则给予辨证施护。心电图异常,嘱其尽量卧床休息,保持心情平静,勿紧张急躁,改变体位要缓慢、若有头晕、心慌、胸闷等不适时及时告知医生护士。入院一周以来患者神志清,精神好,胃纳增加,夜寐尚可,二便通调,未诉头晕,胸闷等不适。 护理问题: ⒈ 疼痛

⒉ 自护知识缺乏 ⒊ 有牵引失效的可能 4焦虑

采取的护理措施:

⒈ 疼痛 (多因气滞血瘀、阻碍气血运行而引起) (1) 做好疼痛评估,给予情志护理

(2) 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正确、舒适的体位 (3) 嘱其卧床休息、局部注意保暖 (4)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5) 遵医嘱给予牵引、超声波等治疗 (6) 活血化瘀中药局部熏蒸 ⒉ 自护知识缺乏

(1) 熏蒸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不易过长

(2) 熏蒸过程中若有心慌,胸闷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3) 空腹、饱餐后不宜熏蒸

(4) 熏蒸后注意避风寒,防感冒

(5) 超声波治疗时注意灯距,防灼伤 ⒊ 有牵引失效的可能

(2)牵引重量勿随意增减,保持牵引锤要悬空位 (3)牵引绳上不搭被子或衣服 (4)牵引套松紧要适宜 5. 焦虑 该病病程长,保守治疗效果慢 ,容易出现反复,患者对预后期望太高 (1) 详细讲解该病的病因,病程及转归

(2) 介绍疗效好的患者与之交流,以增强信心 (3) 向患者解释治疗的方法及过程,使其心中有数 6.舒适度下降(与牵引导致肌肉力量改变有关) (1) 做好宣教,嘱病人尽量卧床休息

(2) 牵引完毕后嘱其加强股四头肌肌力锻炼 (3) 强调锻炼由少到多,循序渐进,长期坚持

护士长:根据护理部的安排,近两年来相继培训学习了中医的理论知识,指导开展临床护理工作,开展辩证施护,那么辩证施护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护士:

1 、整体观念是中医护理的指导思想: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有机整体,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强调“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身心统一”的整体观,“辩证施护”的护理观,现代系统的整体护理的: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护理程序的护理观与之相吻合。

2 、中医护理程序:四诊、辩证、施护、评价来进行中医临床护理工作。即通过四诊的方法全面收集病因、病位、病性相关资料,利用八钢、卫气营血、脏腑辩证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护理诊断,制定针对性强的护理措施,并根据临床效果随时修订、补充。

护士长: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结合中医辩证,该患者病情属于那种证型?如何做好辩证施护? 护士:此病属.气滞血瘀型

根据此病的症状、体征,中医将该病分为风寒湿凝结、淤血痹阻型、肝肾亏虚型三种证型。该病人属于淤血痹阻,筋脉失养,经络阻滞。

证候表现:淤血痹阻,筋脉失养,筋骨挛缩,故出现膝关节疼痛,上下楼、半蹲疼加重,关节肿大,僵硬,无力,活动受限。行走困难或不能行走,膝关节内翻及屈曲畸形明显,严重不稳。 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细。

病因病机:淤血痹阻,筋脉失养。 证候表现:有膝关节过度活动或外伤史,膝前疼痛,痛有定处或肿胀,上下楼、半蹲痛加重,舌质瘀暗,苔薄黄,脉弦或沉弦。 护治法则: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止痛,。 ⑴观察膝关节肿胀、疼痛的变化

⑵病人卧床休息,不宜下地行走,做好生活上的护理,患肢软枕抬高,协助生活护理; ⑶膝部予艾灸、热敷或推拿疗法,以达到活血通络止痛的目的。

⑷注意饮食,宜活血通络,温经壮阳之品,如参芪当归煲粥,乌鸡熟地汤; ⑸中药汤剂宜温服

护士长: 本病其他常见的证型还有那些?如何对症做好辩证施护? 护士:除了上述的证型外,还多见一下两种证型 1.风寒湿阻型:

证候表现:有受寒湿史,关节发凉,冷痛或肿胀,膝前酸重沉着,疼痛缠绵,活动不利,阴雨寒湿天气加重,上下楼、半蹲痛,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紧。有膝关节过度活动或外伤史,膝前疼痛,痛有定处或肿胀,上下楼、半蹲痛加重,舌质瘀暗,苔薄黄,脉弦或沉弦。 病因病机: 风寒湿侵袭筋脉,筋脉失养,故出现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 治则 : 宜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疏肝健脾。 护治法则:治宜除风散寒,蠲痹止痛

⑴卧床休息,膝关节制动,软枕抬高,做好生活护理;

⑵注意保暖,尤其阴雨天气,戴护膝保护,病房温湿度适宜; ⑶观察膝关节肿胀、疼痛的变化;

⑷行膝关节穿刺抽液后,要加压包扎,患肢减少活动; ⑸予祛风散寒的中药外洗患处,加强热疗,热敷;

⑹饮食宜祛风胜湿,温经通络之品,如姜蒜辣面条、防风葱白粥或牛膝、独活煲猪胰等,趁热食用,以汗出为度; ⑺中药汤剂宜温服。 2.肝肾亏虚型:

护治法则:治宜滋补肝肾,蠲痹止痛,此期采用中医后期的补法。 ⑴卧床休息,做好病情观察及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病人跌倒损伤; ⑵病房保持安静、舒适,避免噪音,保证病人得到充足的休息

⑶关节、腰部酸痛按医嘱予理疗,如干扰电、频谱照射,缓解疼痛; ⑷头晕、耳鸣明显时,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对症处理;

⑸食宜补益气血,益肝肾,可用熟地、当归、黄芪煲鸡汤,杜仲、牛膝煲猪脚筋,桃仁粥; ⑹中药宜分次温暖。

护士长:中医综合治疗措施及注意事项

护士:我科开展的中医综合操作项目有:牵引、中药薰蒸、超声波理疗、中药塌渍等,作用原理及注意事项如下 牵引

1 牵引是借助外力,用牵引套牵引肌肉起到改善肌肉弹性、增加关节间隙的作用,以达到减轻或消除疼痛的目的。 2 注意事项:

①牵引前瞩病人排空2便。

②患者平卧于床上,双下肢自然放松。

③牵引带绑扎松紧适度,避免过松滑脱,影响疗效;过紧影响下肢血液循环,甚至损伤到腓神经。

④牵引时间、重量,严格遵医嘱

⑤牵引绳不能离开滑槽内,牵引绳上不搭重物,牵引锤应保持悬空。 ⑥牵引过程中,床头不能摇起,双脚不能蹬床头。

⑦巡视病房,观察患者,遇有心慌,头晕等不适,及时暂停,报告医生。

⑧牵引毕嘱其床上活动踝关节、膝关节,卧床休息至少10-15分钟。防止意外的发生。 中药熏洗

1 熏洗的作用为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舒筋通络,通利关节。 2 注意事项:① 熏洗前告知目的,注意事项。

② 熏洗前瞩病人排空2便。 ③ 温度勿高,防烫伤。

④ 空腹,饱餐后勿熏洗,以防不适。

⑤ 熏洗过程中有心慌,胸闷,头晕,过敏不适时要及时告知。

⑥ 熏洗完毕,瞩其擦干汗液及局部水蒸汽,保暖,避风寒,防受凉。

超声波

1 超声波目的是消肿止疼。 2 注意事项: ①治疗前评估患者全身情况,特别注意有无体内金属植入物,防止深层肌肉灼伤的发生。 ②注意灯距,防灼伤。(标准距离为10-20cm) ③时间输出功率严格按医嘱。 ④注意保暖。

中药塌渍:中药塌渍的作用通过药力作用达到疏通腠理、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目的 a、 向其讲解目的,注意事项

b、 防过敏,若皮肤发痒,不适及时告知 c、 应保留4-6小时,以助药力 护士长:还有那些中医操作 护士: 针刺

1针刺的作用:利用针灸针刺入穴位,以达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目的 2针灸治疗:毫针刺,每次取5-7穴,平补平泻法,每次留针20-30分钟。

取穴:内膝眼、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阿是穴、鹤顶。 肝肾亏损者:加三阴交、太溪、肾俞、肝俞; 瘀血阻滞者,加血海、膝阳关; 寒湿痹阻者,加梁丘,足三里。 3 注意事项:

①治疗前询问有无晕针史。

②治疗前做好解释工作,以减轻紧张情绪,便于进针。

③针刺及留体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滞针,弯针,折针等情况。如有意外及时配合医生处理。

④治疗完毕后,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防沾水感染,保暖。 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一穴一针,防止交叉感染。

护士长:根据筋为骨用的原理,中医骨伤科动静结合的治病原则指导患者康复锻炼。告知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瞩其循序渐进,由少到多。具体的锻炼方法有哪些?

护士: 锻炼方法:

⑴肌力训练(增强膝关节周围肌力)

①股四头肌锻炼: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锻炼,每次5分钟,一日2次。

②直腿抬高锻炼:(原则:慢抬—保持—慢放下) 保持膝关节伸直,抬高至足跟离开床面20厘米处,保持5秒左右,缓慢放下。每次5-10分钟 ,每日2次 。在不加重疼痛、肿胀的前提下,做增强肌力练习,如直腿抬高抗阻练习。 ⑵关节活动度训练

①仰卧位闭链屈膝锻炼:要求屈膝过程中足跟不离开床面,在床面上活动,称为“闭链”。或可以坐在椅子上,健侧足辅助患侧进行屈膝锻炼。 一日2-3次,一次10-15分钟。 ②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踝泵):踝关节用力、缓慢、全范围的跖屈、背伸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每日2次,每次1-2组,每组20个。

③指推髌骨:应轻微向上提拉髌骨,上下、左右活动髌骨。禁忌按压,以免加重膝关节的疼痛

护士长:

中医认为利用食物的性味归经等特性,达到辅助治疗疾病的目的。根据辩证分型分别给与行气活血、补益肝肾,强筋健骨之品,可食用芝麻、核桃仁、枸杞子等,多食时令蔬菜、水果,多饮温开水。根据证型,如何做好饮食指导? 护士:饮食处方

早期

主要证型为气滞血瘀,治疗上主要以活血化瘀止痛为主,饮食采用活血通络之品,如:香蕉、萝卜、芹菜新鲜水果及蜂蜜。参芪当归煲粥,乌鸡熟地汤。

中期 主要证型为风寒湿痹,脾虚湿滞,治疗上采用伤科中期的“和”法。以舒筋活络,健脾除湿为主。饮食采用健脾除湿之品,如山药、苡米仁、玉米、赤小豆等。姜蒜辣面条、防风葱白粥或牛膝、独活煲猪胰等,趁热食用,以汗出为度。

晚期 主要证型为肝肾亏虚,经络组织,治疗上采用“补”法,饮食采用补益肝肾,舒筋通络,可食以瘦肉,蛋类等、芝麻、核桃。熟地、当归、黄芪煲鸡汤,杜仲、牛膝煲猪脚筋,桃仁粥;

推荐食物

多时五谷类食物,新鲜蔬菜、水果,鱼类、蛋、奶类,少食糖类、脂肪。 禁忌食物

禁忌肥腻,煎炸食品。少食高甜食物,和海产品。 护士长:用药上如何做好护理 ? 护士:护理上严格遵医嘱用药,给予辨证施护(服药期间以清淡饮食,禁酸辣油腻之品,多饮温开水,胃肠功能差者宜饭后服药),给患者讲解用药剂量,不良反应,处理措施等,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合理用药知识。

1、 养血止痛丸功能主治:益气养血,行气止痛,温经痛络。用于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用法用量;一日两次,每次6g,饭后半小时温开水口服。

2、 菠萝蛋白酶片:具有抗炎消肿作用,适用于骨关节急性发炎。饭后温开水口服,一次两片,一日三次。评估患者有无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者禁忌使用。

3、 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适应症:用于治疗和预防全身所有部位的骨关节炎,可缓解和消除骨关节炎的疼痛和肿胀等症状,改善关节活动功能。饭后温开水口服,一日两次,一次一粒。六周为一疗程,每年重复治疗2-3次。不良反应;罕见胃肠不适和皮肤过敏反应。注意观察有无皮肤过敏现象的发生。

以上主要为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物,告知患者服药期间多饮温开水,脾胃功能差者可分次服用;同时注意观察有无皮肤过敏和消化道溃疡的发生,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措施。 护士长:此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患者不仅身体上受到病痛的折磨,同时心理上也有很大的压力,如何做好情志护理?

护士:

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人的精神状态,对疾病发生发展与治疗都有很大的影响,该疾病病程长,恢复较慢,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治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我们应以中医因人、因时、因地的理论为指导,运用开导式、情胜式、转移式等方法对其实施情志护理,如:①首先讲解本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急躁情绪;②及时和患者谈心,取得病人信赖,了解其心理所需;③善于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了解病人精神状态,予以开导。④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理,明之以法,从而起到改变病人精神的目的,使其安心治疗;⑤介绍治愈的病人与之交流,以树立起信心;⑥对病人应耐心讲解,有问必答,让人解除心中之虑。

护士长:由于本病不能彻底治愈,所以后期的康复锻炼可以巩固治疗效果,同时出院后的日常生活中更应该掌握保护膝关节的注意事项,我们应如何做好出院指导? 护士:

1. 保持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地心态。

2. 告知病人按时服药

3. 坚持下肢功能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 4. 适当控制体重,减轻膝关节的负担。 5. 慎起居,避风寒,膝关节遇到寒冷时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故在天气寒冷时可以戴上护膝保暖。

6. 在行走时应当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步态。走远路时要穿有弹性的软底鞋以减少关节所受的冲击力。 7. 合理的生活方式:

①在生活中尽量减少加重膝关节负担的活动,如应当避免登山,上下楼梯;②避免膝关节长时间的屈伸:久坐,久站;

③避免长时间下蹲,由于下蹲时膝关节的负重是自身体重的3-6倍。 ④避免提重物。

⑤同时也可以做些有益膝关节的室外活动,如年轻人可以每天坚持半小时游泳,骑自行车等锻炼。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当的散步。

护理专家组意见:

⑴ 疾病的分型多与医生沟通,做到详细、准确;

⑵ 最好现场查看患者舌苔、脉象,以及功能锻炼的演示; ⑶ 专业护士病房介绍太多,应简练明了;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⑷ 疼痛评分与实际不符;

⑸ 护理措施应围绕所提出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应可操作性强; ⑹ 针灸项目是不允许护士操作,是否可以采取穴位按摩;

(7)这次查房中医特色突出较好,但应注重中医辩证施护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科室反馈:

针对这次中医护理查房,全科护理人员非常重视,大家一起共同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结合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进行讨论,实施辩证施护。但由于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欠缺,又流于书面,所以书写量较大,并且措施的可操作性不强。说明我们开展中医辩证施护方面还有很大差距,还有待于我们继续能力。我们首先根据护理专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认真汇总,讨论学习,制定改进措施。并以此次查房为契机,加强中医知识的学习,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健康宣教和康复指导。

上一篇:职工代表大会操作下一篇:中共党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