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的论文

2022-04-30

摘要:近年来,留守儿童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人们对留守儿童也产生了很多片面认识。文章列举了一些关于留守儿童的片面认识,并阐述了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见解,以期人们能扭转对留守儿童的认识,并从老师、学校及家长几个方面提出对留守儿童的帮扶策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的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的论文 篇1:

建构单元课程 践行活教育思想

近几年多次去鼓楼幼儿园,每次都能听到崔利玲园长关于继承与发展的畅想。“活教育”是鼓楼幼儿园创办人、也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奠基者陈鹤琴先生的思想,作为鼓楼幼儿园第八任园长,发扬光大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是她的使命和责任,也是她向善、向前的性格必然的追求。难能可贵的是,她不仅心向往之,而且带领她的团队通过单元课程的建构,探寻到践行“活教育”思想的有效路径。因而,走进“单元课程”,我们自然会新奇地发现“活教育”思想在鼓幼是怎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

一、从教育理念看单元课程

“活教育”理论体系是陈鹤琴留美归国后将西方先进教育思想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的产物,其核心主张是“幼童本位”,即一切为儿童。单元课程的建构应该以此为思想基础。

1.早在上世纪20年代,陈鹤琴就对中国儿童心理特征进行了十分详尽的研究,其1925年出版的《儿童心理之研究》揭示出了儿童心理的七大特征。他指出:“儿童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的预备,亦具有他的本身的价值,我们应当尊敬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陈鹤琴强调儿童就是儿童,儿童是独立的人,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评价儿童。应该说,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直是鼓楼幼儿园的办学宗旨。单元课程应该成为这种理念生根的基本载体。

2.“稳住儿童成长的脚步”。面对市场经济下商业利益驱动的社会中早教商业机构林立、“兴趣班”遍地开花的现象,作为管理者,崔利玲园长提出“稳住成长的脚步”,并站在一个幼儿教育者的立场,告诫那些“急功近利”的家长不要去催促和压缩孩子的童年,以免把他们变成“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她认为这些教育过分追求与学习相关的知识量的积累,忽略习惯、兴趣、能力的激发与培养,孩子的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性未得到充分的尊重。当孩子们跌跌撞撞被大人们推上一层又一层台阶时,大人们有没有考虑孩子是否站稳、是否做好迈向更高一层的准备?应该说,这里的“稳”,既有思想的、观念的,又有技术的、艺术的,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3.“适合儿童个性的发展”。一切为儿童,是为了每一个具体的鲜活的儿童。因遗传素质、家庭环境、性格特征、教育资源的不同,孩子们犹如在不同阶梯,在不同的起点开始起步。每一个儿童其身心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适合儿童个性的发展”就是充分尊重不同儿童在其发展进程中的个体差异性。排斥差异、不尊重差异、同质化的教育是不科学的。单元课程将其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中心,以此满足社会、家庭、个人多方需求的目标。课程实践强调教师对儿童的观察、分析与指导,通过丰富的教育环境的创设,让儿童在游戏与社会生活中亲身感受、主动学习,在原有基础上获得适宜的、最大化的发展。

鼓楼幼儿园在课程建构中秉承了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保持了单元教学当年的雏形,但是,这种守根不是停滞不前的原地踏步,而是不断创新,有鲜活的时代意义。

二、从组织结构看单元课程

1928年,陈鹤琴受大学院之聘,以鼓楼幼稚园的实验成果为蓝本,起草《全国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使之推广全国,这是鼓楼幼稚园开展中国早期现代幼稚教育研究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单元课程发展的基础。在建构过程中单元课程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可以看作当今幼儿教育课程成熟的一个样本。

1.课程结构强调“整个教学法”式的整体设计。鼓楼幼稚园课程实验初期,教师们按时令季节和幼儿实际生活的情况,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选取儿童感兴趣且又适合学习的事物为主题,制定富有弹性的课程计划,一月为一大单元,一周为一小单元,将儿童的整个教育活动用五指教育活动结成一个完整的教育网,开展融科学、社会、语文、艺术、健康为一体的教育活动,陈鹤琴将这种方法称之为“整个教学法”。鼓幼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单元课程”就是根据“整个教学法”的思想,在统一的目标下,通过以时间为节点,以儿童发展需求、发展因素为坐标体系,架构单元的目标、内容、方法、师生关系、评价等,让课程具有规定性。各活动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所有的教育活动内容均围绕单元的中心展开,而不是简单的拼凑。这种整个的、融为一体的、有系统的、渐进的课程编制思想,是十分符合幼儿期孩子的认知特点的。

2.教育活动组织呈现集体、小组、个体的渐进式发展。陈鹤琴创办鼓楼幼稚园的宗旨就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大众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道路,他将在鼓楼幼稚园开展的课程研究确定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是要适合中国国情,二是能够促进儿童发展。若干年后,鼓幼又增加了第三条,那就是幼儿园有实施的可能。在鼓幼以特级教师领衔研究的活动教育课程风生水起的时候,他们想到了国情、想到了最大化支持儿童的发展、想到了实施推广的可能性。在“中心制的单元教学”基础上,吸纳进“活动教育”课程的理念,扩大外延,丰富内涵,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构建鼓幼单元课程。为了让理念与行为逐步趋近,单元课程分别侧重集体、小组、个体,分三个阶段渐进调整、提高和上升。三个阶段的过渡,让可能变成现实。

3.课程内容以“链”“网”“云”弥漫延伸。单元课程在集体教学组织阶段,由教师根据教育规律、儿童发展需要、社会对儿童的要求、季节时令等,选编好一学期的课程单元内容组成备选单元,形成126个环环相续、螺旋形上升的单元链。到了小组教学组织阶段,126个单元演变成相互贯通、可进可退的单元网。发展到个体教学组织阶段,四处弥漫、变化莫测的“单元云”,会将单元课程带进儿童的心灵。这种基于标准、源于心灵的教育方式,能通过差异化的活动,让儿童在选择性的学习中真实地展现自我。按照我的理解,这种弥漫是源自对儿童的尊重,源自对“活教育”的追求。

三、从游戏精神看单元课程

禅宗里有句名言“活泼泼的生命”,在崔利玲园长的文章中,经常看到“视游戏为儿童的生命”类似的描述,这“生命”是鼓楼幼儿园“活教育”实践中的追求,是儿童在游戏玩耍中的成长,当然,也是教育的成就。怎样让小孩子在游戏中展示出“活泼泼的生命”呢?鼓幼的教育实践强调了以下三点。

1.喜欢游戏是小孩子的天性。我们总是强调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这里的“人”不是符号,而是一个个生命。游戏精神其实就是童年心灵与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它应成为贯穿幼儿教育的灵魂,也是审视和评判幼儿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的一把标尺。幼儿园在组织活动中,要把小孩子当做人,要把小孩子当做小孩子,要把小孩子当做是具有个性特点的生命,要把游戏当做童年的生活,把游戏当做儿童存在的方式。1837年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首创的幼稚园(Kindergarten),德文的意思就是“儿童花园”。走进鼓楼幼儿园,我们看见的是娃娃家的桌椅、小床、小厨房,看到的是开放的活动柜与琳琅满目的玩具,看到的是满处奔跑笑容满面的小孩子,看到的是满园的小花朵。这些小花朵不就是活泼泼的生命吗?我们只有把幼儿园视作花园,把小孩子视作花朵,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爱护与尊重,才能有满足儿童天性的教育活动。

2.教师要成为儿童游戏的支架。维果斯基认为,游戏是一种自主工具,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往往高于他们的实际水平。游戏就像放大镜,能使儿童潜在的能力在类似教学活动的情境中表现出来之前,首先在游戏中呈现出来,游戏让儿童释放的是本真的“我”。当然,这种释放离不开支架——儿童的伙伴:教师。鼓幼的“活教育”实践强调师生关系的处理,在实践的早期,他们甚至将师与生的主动接触比、肯定与否定评价方式比作为师生关系改善的量化指标。随着对游戏价值的认识以及对“儿童生命”的尊重,鼓幼的游戏从老师自己做变为与儿童一起做,师生共同成为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材料的收集提供者、主题的发起延续者、过程的交流分享者。游戏赋予教师教育者、朋友、玩伴的角色,也给予教师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机会。游戏保障了儿童生命的需求,让“活泼泼的生命”不断成长。如此,发展的追求才有可能实现。

3.“游戏化”是课程变革的归属。1992年,中央教科所牵头的项目IEA在研究调查中发现,幼儿园一日活动存在“六多”现象:集体活动多于自由活动,教学活动多于游戏活动,室内活动多于户外活动,等待时间多,控制时间多,班级人数多。改变“六多”现象的唯一办法,就是改变教师组织领导的方式,一日活动中给儿童游刃有余的自由度,让程序、刻板的教育“活”起来。崔利玲园长在文章《一日活动中的课程设置》中提出:“游戏的教育价值人所皆知,既然游戏中儿童的自由度最高,游戏促进儿童在原有基础上适宜的、最大化发展的可能性也最大,推进一日活动游戏化的行动迫在眉睫。在幼儿园课程变革研究活动中我们商讨:我们能给孩子更多“活”的自由游戏时间吗?一日活动时间安排可以调整吗?隐性课程的价值有效吗?我们能挑战每天游戏3小时吗?”鼓幼的课程变革将游戏化作为目标,让游戏精神成为贯穿教育教学的灵魂,在其营造的童年健康生活与快乐成长的自由乐园里,小孩子们展现的必定是“活泼泼的生命”。

四、从环境资源看单元课程

皮亚杰认为,在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中,物理环境的经验和社会环境的作用是经典性因素。换言之,小孩子离开了环境的影响,无从获得经验,也就无从发展。陈鹤琴“活教育”的课程论更是强调“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反对把儿童的思想禁锢在书本中,把儿童的活动限制在课堂里。他批评那些天天把孩子关在一间小房子里,不让他们与外界发生直接接触的幼稚园为“幼稚监狱”。借助陈鹤琴的课程论,我们可以归纳鼓楼幼儿园环境资源利用的重要元素。

1.将环境作为活动的主线。在单元课程中,我发现鼓幼将环境专门作为课程的一个支点,将环境作为教育活动的主线贯穿始终。前面我们提到“整个教学法”式的课程结构整体设计,这种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选取的、儿童感兴趣且又适合学习的主题,加上弹性的课程计划,让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一下子就成为“环境”引领、“环境”支撑、“环境”影响了。当然,这里的环境,有物质的,也有人文的。这种环境是绚丽的、富有生命力的,更是儿童向往的。

2.让环境成为课程的重要元素。崔利玲园长关于《一日活动皆课程》的阐述,表达了鼓幼除教学活动外,正努力挖掘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体育活动的价值,鼓励利用生活场景开展教育活动。环境,就从静态走向动态。静态的环境老师好驾驭,无非是备好课、准备好教学具、储备好游戏材料等等。而动态的环境就考验老师了,单元课程的“活教育”要求的“鲜活的主题、灵活的方式、激活的效果”,将老师们推向课程改革的最前沿。所谓“眼观四路,耳听八方”,识别资源、利用资源、创设资源,不被教材禁锢,不被教室框住,将“渗透”“契机”作为环境资源利用的最佳方式,单元课程正发生着重大的转变。

3.以环境支持课程。鼓幼曾经开展过一场讨论:儿童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单元课程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教师如何提供环境?陈鹤琴在《论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中鲜明地表达其思想:“环境的布置要通过儿童的大脑和双手。环境的布置要常常变化。美中必须有变化,在变化中有统一,在统一中有变化,这才融合贯通,达到纯美的境界。”最近几年,鼓幼正与省教研室合作开展环境研究,他们通过调整班级布局、作息时间、材料提供方式等,给予儿童尽可能多的话语权、自主权、决策权,让儿童在自主探索中萌发兴趣、探究操作、解决问题、积累经验,满足了个体适宜发展的需求。这种体现“活教育”思想的、既含技术层面又含艺术美感的环境,必然将幼儿园变成儿童的花园与乐园。

五、从园外扩展看单元课程

陈鹤琴说:“活教育不是标新立异想自外于一般教育的主张,而是不满于传统教育的固陋和偏枯,想推动为全民幸福服务的一种教育运动。”鼓幼的单元课程也从未停止过对幼儿教育的创新与探索。他们拟定教学资源库,解决城市自然资源缺乏的困难;他们举办分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缓解入园难矛盾;他们将教育推前至0-3岁,以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受益,让活教育更多地深入人们的生活。

1.活动场所向社会、自然进发。陈鹤琴强调“儿童智力是在游戏中、作业中、劳动生活中、自然社会中获得基本知识的积累”,鼓楼幼儿园的孩子们从来都不受校园围墙的限制,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向大自然大社会进攻”。为了避免走马观花式的游玩带来的遗憾,向园外扩展的活动都变成了课程的一部分。去年参加鼓楼幼儿园建园90周年学术交流中,有两个教学活动印象深刻。两个活动都是围绕大班小朋友到农村参加社会实践的内容,第一个活动是让孩子自己讨论到农村去在衣食住行玩等方面需要准备的材料与物品,第二个活动是让孩子想象农村的样子并通过造型表现出来。之后,他们就会乘汽车到真正的农村,看农村的房子、灶台、猪圈、狗窝、大棚与田地。他们会发现猪不是粉红色的,农田里是有臭味的……一所被高楼大厦包围的城市中心的幼儿园,通过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自然的方式,让小孩子自己找到真正的“奶”和“蜜”,“活教育”的功能不言而喻。

2.家园合作支持儿童发展。2012年,崔利玲园长的专著《稳住成长的脚步》出版。在书中,她坚持“幼稚教育是幼儿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的观点,提出建立幼儿园、家庭互动机制,增强幼儿园与家庭的横向联系与沟通,倡导家庭介入幼儿园的管理、决策,帮助家长、教师、管理者走出教育的误区。崔园长把日常面对面的家长工作、网络上与家长的互动交流以及自己作为家长和管理者的经验和理性思考梳理成册,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幼儿教育的价值,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指导教师与各种家长交往时保持尊重、平等和公平的态度;进而明确幼儿园和家庭在孩子成长中应共同承担的责任。家园合作共育,播撒出爱的阳光雨露,让孩子拥有了幸福快乐的童年。

3.单元课程向家庭社区扩展延伸。10年前,鼓楼幼儿园在多元化办学的过程中,有了具有独立场所的亲子园,成立了首家幼儿园与社区联动的社区早教指导中心,成为亲子教育、社区教育“吃螃蟹”的探路者。在这里接受教育帮助的,有孩子,有家长,有教育者。幼儿园、家庭、社区的有机联系,以及综合功能发挥的运作机制,让三者形成了正向合力,幼儿园之外的家庭,也享受到“活教育”的芬芳与甜蜜。当年,陈先生在自己的家中腾出客厅创办了鼓楼幼稚园,就是想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家庭。今天,鼓楼幼儿园再次张开臂膀,将园外的孩子揽进怀中,教育的使命、教育的意义,就在这般图景中升华。

六、从开发团队看单元课程

要读懂单元教育,首先要了解陈鹤琴,了解鼓楼幼儿园,了解鼓楼幼儿园的教师团队。鼓幼的教师团队正是在单元课程的开发中得到更好的成长;也正是她们的健康成长,传承着、发扬光大着“活教育”的精神与文化。

1.坚持弘扬研究精神。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精神曾给年轻的陈鹤琴留下难忘的印象,“霍普金斯的研究精神真是好极了。教授、学生一天到晚,都浸润在研究精神之中做研究工作,而没有一点傲慢的神气、自满的心理,总是虚怀若谷、诚恳万分。”“霍普金斯的校训是‘真理使你自由’……一个人要有种种自由,就要先明白真理,得着真理。”陈鹤琴将这种研究带进鼓幼,一代代鼓幼人又将这种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传承下来。在这里,他们坚持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坚持教育创新,坚持团队合作分享。在课程研究中,也是一切以事实说话,以研究先行。幼小衔接研究科学地回答了幼儿园孩子要不要提前识字、要不要学汉语拼音的问题,游戏区域创设研究科学地回答原材料、半成品材料、成品材料的占比关系,儿童自主性研究科学地回答了如何向游戏三小时迈进……开发团队的研究精神,让课程研究有了生命的轮回,有了不断前进与发展的基础。

2.与单元课程一同成长。在鼓幼的课程研究中,老师们力图解决的问题是:孩子们需要什么?怎么给予他们?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老师从观察儿童、了解儿童开始,根据孩子的需求与发展水平,提供适宜的教学内容,并从儿童的经验出发,通过环境、材料的暗示,让儿童在活动中主动学习、积极学习。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教师需要从教学计划的实施者转向儿童发展的观察者、分析者,转向儿童活动的帮助者、支持者,转向环境材料的创设者、提供者,转向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儿童的发展”才能成为所有教育活动与行为追求的目标。单元课程研究,实现了教师、儿童的共同成长。

3.勇敢超越使命。作为中国现代科学幼儿教育的发源地,崔利玲与她的团队有个梦想:成为中国幼儿教育研究的先行者。2013年,鼓楼幼儿园成立的江苏省首批特色项目研究所——“活教育”思想研究所,让梦想增添了动力。这里,既有对鼓楼幼儿园文化轨迹的寻找,也有对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继承,更有对价值多元化时代如何满足社会和家长对幼儿教育多层次诉求的思考和探索。这些沿着“活教育”的轨迹在幼儿园文化建设、科学管理、家长工作和教师培养方面的探索,融合了当今世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论,创新了科学的教育策略,保持了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活力,实现了“让儿童活泼泼的成长”。

作为鼓楼幼儿园的现任园长,崔利玲率领的团队在单元课程的实施中,对陈鹤琴教育思想的运用不是语录式的,而是继承中有创新。她努力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场景中,创造性地运用活教育思想。她提出的“一日生活皆课程”理念,提醒教育管理者重视生活、重视游戏、重视设施设备的保障,充分、科学的活动安排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避免了单纯性知识学习能力的偏离。她提出的“家园共育101条主张”,真正实现了陈鹤琴“幼稚教育是幼儿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的愿望,帮助家长稳住了儿童成长的脚步。她提出的“层次性发展目标与指导”,帮助教师提高观察的意识与水平,让教师在尊重儿童年龄特点与发展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她提出的“每天游戏三小时”目标,挑战了幼儿园班级环境的设置,让教育者视游戏为儿童的生命……

这,正体现了其创新和超越所在。

(杨九俊,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特级教师,210013)

责任编辑:宣丽华

作者:杨九俊

关于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的论文 篇2:

浅谈对留守儿童的新认识及帮扶策略

摘要:近年来,留守儿童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人们对留守儿童也产生了很多片面认识。文章列举了一些关于留守儿童的片面认识,并阐述了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见解,以期人们能扭转对留守儿童的认识,并从老师、学校及家长几个方面提出对留守儿童的帮扶策略。

关键词:留守儿童;片面认识;新认识;对策

1994年,上官子木的一篇《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重视》使留守儿童一词进入了大众的视野[1]。2004年,四川省一个独居留守儿童出现严重事故被曝光后,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开始引起广泛的关注。随着报纸、电视、网络等的宣传和报道,很多关于留守儿童的片面认识也接踵而来,留守儿童问题也成为了当下的最紧迫的研究课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2]。

一、 对留守儿童的片面认识

目前,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越来越多,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造成家庭教育断裂,缺乏情感交流,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性格、道德品行等造成很大的影响。虽然也有研究认为“留守”造成的影响目前并无定论,但绝大多数研究对留守儿童得出的负面结论更为普遍。如有研究认为,父母外出,孩子变得有些消沉,课堂听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作业完成情况也不太好,持续性的学习成绩不能上升,即使最后恢复,也无法突破以前的水平;①性格方面,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遇到问题时情绪往往无法及时得到排解,常常导致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畸形心理;②道德品行方面,许多留守儿童在家中顶撞祖辈,不听祖辈的教导, 保持沉默或行为不端,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说谎、打架、小偷小摸、欺负同学和早恋。③

二、为留守儿童正名

另一个片面认识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导致留守儿童问题频出,心理失常等。几乎所有那些强加在留守儿童身上的诸如问题学生,心理失常等不实的言论都有一个大前提就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于是,不少很多言论指出,希望家长尽可能的将孩子带到自己务工的地方上学,让父母不要错过孩子的成长,好像这样就是万能的,只要父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所有问题都能通通解决。他们认为,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通常是以父母的言传身教给孩子施加影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品格的培养以及理想抱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3]殊不知这样对于绝大部分在外务工的家长而言压力更大。城市消费水平高,花费更大,父母更要努力挣钱。把孩子接到身边陪孩子的时间反而更少,而且这样孩子也不一定能理解父母的艰辛,可能会嫌弃,憎恨父母。与同龄的城市孩子相比,他们更容易心理失衡。另外,孩子进入城市,虽然脱离了留守儿童的身份,但是由于城乡文化的差异,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差异,他们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4]一系列的不适应可能会让他们对学习,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这样反而不如在自己的家乡。还有一种情况,由于父母在城里打工,留守的儿童有机会去大城市看看,这样开阔了孩子的眼界,增长了见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机,也使他们的视野得到拓宽,求知的欲望更加强烈,这是那些父母在家的孩子很少能享受到的待遇。

学校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在学校里留守儿童也是老师和学校的心病,在应试教育的大前提下,虽然现在学校喊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关爱每一个学生;但是升学率还是放在第一位的,毕竟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生存,决定着老师的工作绩效和职称的评定。现在的学校还不能保证小班教学,一个班里最少有四五十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不太容易去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特别是那些成绩不理想的留守儿童,只要不捣乱,遵守校规校纪,老师通常都会采取“放羊”的策略。孩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会渴望关爱,在学校里老师又不闻不问,身心发展不成熟的孩子肯定会走上极端,他们捣乱、逃课等行为只是为了引起老师的关心、关注,只是他们表达的方式不对而已。由于老师和学校不太及时倾听他们的心声,长此以往,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由此恶性循环,孩子学习成绩差,也因此产生了各种关于留守儿童成绩差,不遵守纪律,问题少年等言论。虽然学校不得不面临应试的压力,但是学校也是培养人的地方,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好每一个孩子,而不应该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缩手缩脚,作为一个有智慧的教育者,应该善于发现这些问题,并迎难而上。

留守儿童身上也有闪光点。现在的孩子被父母娇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经不起一点风浪,因此被戏称为“垮掉的一代”。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大部分是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而且可能家里还不止一个孩子,绝大部分的情况是一两个老人要带最少两三个孩子,这样以来,这些留守儿童也只能自己学会自立、自理,甚至大一点的反而要照顾爷爷奶奶,他们要学会自己做饭、洗衣、收拾家务、帮助照顾弟弟妹妹。由于父母在成长道路上的缺席,家里年迈的爷爷奶奶成了他们的依靠,他们早早的就学会尊敬老人,相比同龄的非留守儿童,他们在尊老爱幼这方面是无师自通的,这难道不该发扬吗?现在好多孩子自私自利,不愿意跟别人分享,使得现在的好多幼儿园都开始教小朋友要学会分享,不能自私,但是在学校学会了,回家又被打回了原形,收效甚微。那么再看看这些留守儿童呢?家里年长的要帮助老人照顾弟弟妹妹,无形中就给家里的其他孩子树立了榜样,说的再多不如做一次,这不是现成的榜样标兵吗?现在还有许多诸如挫折教育等的活动,对于这些留守儿童来说,遇到问题、困难和挫折时会有人帮忙解决吗?一次两次他们处理不当,还是只能靠自己。面对更多的困难,他们只会越挫越勇。对于非留守儿童有父母帮忙应对指导一次次挫折、危险,而留守儿童只能自己勇于面对,不退缩,这也是一种成长。

三、留守儿童的帮扶对策

(一)转变认识

提起留守儿童,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缺少关爱、需要帮助、问题儿童,从而用一种高姿态去施舍可能在他们看来并不需要的所谓的关爱及帮助,而是应该从理性的、平等的角度去思考该如何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坦然接受,应该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比如自立、自理、自强、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学习认真等,不能以偏概全的被那些先入为主的思想占据。在这一点上,老师和学校更应该及时发现,及早走出这个误区,这样才能采取更完善更人性化的措施去帮助留守儿童。

(二)教师先行

学生的生活应该经常是“两点一线”,家和学校。在家长不在家的情况下,老师应该是孩子接触的最多的人,在学习方面是最有权威帮助孩子的人,老师可以在班里实行“1+1”帮扶,可以让那些成绩好的非留守儿童每人帮助一个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而那些成绩好的留守儿童每人帮助一个成绩较差的非留守儿童,结合成一个个帮扶小组。对于作业情况,可以让这些帮扶小组的同学早上早来学校半个小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处理难题。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在期中或者期末考试时,哪组进步最大,就给予名誉或者物质上的奖励,因为相对于家长的物质奖励,孩子可能更喜欢来自老师的表扬。

(三)学校为主

留守儿童的问题并不是每位老师的事情,学校并不是只负责下达命令,学校更是肩负重担。学校要广泛关注每一个关于留守儿童的举措,并吸收其中的精华,回来传达给各班,并严格监督实施。必要时可以组织老师去学习别人优秀的经验,回来再在学校实行。学校可以多开一些实用性的讲座,诸如学习类、安全类、法制类的等等,要结合实际例子,必要时可以现场演示实施。在留守儿童的问题上要避免流于形式,实用最重要。学校可以设置一些奖项,在全校范围内表彰那些表现优秀的留守儿童,比如家务小能手、孝敬老人模范、乐于助人标兵、成长之星等奖项,而不是单纯的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老生常谈的奖项。这样不仅提高了留守儿童的觉悟,让他们在思想和行动上也更上一层楼。另外,假期时间,学校可以联合其他学校一起帮助那些父母无法回来接孩子团聚的留守儿童去看望父母,并可以借助媒体力量保证孩子路上的安全。

(四)联合家长

召开家长会,联合那些比较有精力的,家庭氛围良好的,自愿的非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周末时实行爱心帮扶。一个家庭可以分配一到两位留守儿童与自己的孩子一起过周末。家长和自己的孩子一定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些留守儿童,应该保持一种平等的心态,这不仅仅帮助了留守儿童,自己的孩子也在参与过程中受益匪浅。让留守的孩子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非留守的孩子也可以多一个可以交流的玩伴,学会分享。对于留守的女孩子,要告诉她们一些关于青春期的卫生知识及安全常识,以及一些生理期应该注意的事项,并给她们讲一些实例及基本的防卫措施。有调査显示,农村95%的留守儿童未接受过性知识的普及和教育,46%的留守女童不清楚“来月经意味着在性生活后有可能会怀孕”等基本的性知识。[5]近几年频发的留守儿童遭受侵犯的事件,对于这些处于懵懂年龄的孩子来说就是无知害了她们。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很长时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学校、家庭、社会等可以联合起来,用有效的、实际的行动去关心爱护这些孩子,也让他们的父母能少一点后顾之忧,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注释:

① 宗奎.孙晓军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② 世东.朱明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基于皖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2).

③ 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参考文献:

[1]上官子木.“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重视[J].神州学人,1994(6).

[2] 李宏翰,袁书.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主要不足和若干建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3] 茅海燕,吕顺,寇利.进城务工人员与子女沟通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科教文汇,2014(10).

[4] 万明钢,毛瑞.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5] 邹湘江.农村留守儿童状况及安全问题[J].人民公安,2015(10).

作者:张丽

关于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的论文 篇3:

农村初中“早恋”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摘 要] 关于农村初中“早恋”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剖析,转化“早恋”学生的主要对策有:一是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及时的关怀与尊重;二是“早恋”学生的个体的自尊和自信。

[关键词] 农村初中;“早恋”;心理问题;转化对策

“早恋”问题成为农村中学的教育难题。笔者曾经调查过一度“早恋”、旷课、逃学在外的一位读初二的农村中学的女孩子:你是如何看待青春期的情感问题和学校生活的?她说:“有人管吃喝,有人管学习,没人管我们的情感世界。我们不是小孩子,老师你看呢?”后来听该生班主任介绍,该生控制力很差,情感脆弱,对接触的事物往往做出过分的情绪反应,在班上谈情说爱,勉强接受班主任和老师的引导和教育,但又怕同学们嘲笑,受不了家长的严厉批评,离家出走,弄得学校、班主任、家长都很被动。

一、农村初中“早恋”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农村初中的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在父母或爷爷奶奶看护不力的情况下,易受外界环境各种不良影响,出现心理问题,他们情感强烈,对男女情感问题认识又模糊,一旦“早恋”,全心投入,山盟海誓,难舍难分,有的不惜向对方献出一切。

进入初中后,随着青春期悄悄地降临,农村孩子心灵深处发生了重大变化,两性意识也开始悄悄闯进了他们的心扉。他们意识到男、女异性之美,心理世界和情感变得极为丰富、多姿多彩。童年期的那种“平静的内心平衡”已被破坏,他们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由于强烈的好奇心和接触异性的欲望,男女中学生之间常常产生一种异常强烈的渴望与异性在一起的依依不舍之情,男女之间产生感情火花的碰撞,这就是中学生最初的爱情。

青春期是一个风暴期,农村初中的学生告别了天真烂漫的童年,走向成人的第一步,由于生理逐渐走向成熟,但毕竟还未完全成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但又面临着人生课题的许许多多疑问和困惑,如思想道德上对爱情的理解和认识还很不成熟,社会责任感、道德感和法律意识都很淡薄,不能理解真正的爱情,不可能很好地驾驭控制、调节自己的感情,最终只能歪曲甚至玷污了纯真而美好的感情,给双方带来痛苦;中学生事业尚未确定,经济上不能独立,使爱情失去了牢固的基础。当学生因“早恋”之爱搅动得坐卧不安时,由此产生某些不良行为,酝酿成不良悲剧。

农村初中的校园里,“早恋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他们因长期不被老师和同学们认可。得到表扬的机会很少,得到更多的是批评和训斥,所以他们大多心理上很寂寞,生生关系、师生关系紧张。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往往把“早恋生”当作班级的包袱,这对于心理伤害显而易见。这要求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首先解开他们的心理闭锁,一视同仁,除了将浓浓师爱洒向那些聪明、优秀的孩子,更要用爱心去感召、温暖这些“迟升的朝阳”,让爱的“天平”平衡。

一些农村初中,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过重的学业负担超过了大部分学生的承受能力,致使“早恋”学生出现消极悲观、不爱学习的自卑心理。部分早恋学生面对老师给予的精神奚落,面对班主任处事的武断,面对同学们的冷嘲热讽,产生自尊心理,特别在学校学习成绩或师长的评价与他们的自尊需要不相吻合时,形成了的消极的自尊心理。

一些农村初中的学生由于受父母的过分溺爱,“唯我独尊”的思想突出。俗话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一些农村初中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有些孩子开始担负家庭的责任感,表现在学校生活中,喜欢暗暗同别人比着干,如果屡次在暗暗的学习比赛中落后,往往心灰意冷,从而引起一种反向的要求和行动的一种心理现象即“逆反心理”。

农村初中,引起学生“早恋”还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元素:一是社会上青年恋爱的影响。生活环境中痴情男女如胶似漆的举动,花前月下的约会,拥抱、接吻、抚摸,不可能对正处青春期的中学生没有影响。二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开放,有关两性和爱情的种种信息不断地通过大众媒介传入农村中学生视野中,冲撞着他们,感染着他们。三是黄色书刊、影视及思想不健康人的教唆。由于农村初中学生的阅历、认同对象以及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加之自身缺乏抗诱能力、选择能力,和社会上思想不健康的人交了朋友,也是引起青少年早恋不可小视的社会诱导因素。

二、农村初中“早恋”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农村初中学生的“早恋”是美丽的错误。但我们也不必视“早恋”如洪水猛兽,只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密切配合,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就能帮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观、恋爱观。

策略一:农村初中的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务之急,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农村初中校园应该积极开展青春期的“早恋”教育,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用理解和宽容体察他们成长中的苦恼,用真诚和尊重指导他们,适时地进行科学的性教育,使“早恋”学生从性朦胧、性神秘和性困惑中解脱出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性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困扰着学生,以至于谈性色变,现实呼唤着性教育,实践证明科学、严肃的性教育对帮助初中学生尽快走出“早恋”的漩涡有着积极的意义。学校及时对学生性知识教育,打破对性的神秘感和恐惧感。要帮助他们理智地对待性冲动,促进男女同学正常交往。要适时、适度、有分寸对学生进行性心理疏导,以满足他们对性知识正常合理需要,净化其心灵;引导他们懂得必要的道德规范和礼仪方式,培养团结友爱的良好作风。珍惜光阴,勤奋学习,让性教育给所有“早恋”中学生带来一个玫瑰色的青春,使他们从性朦胧、性神秘和性困惑中解脱出来。

策略二:农村初中的学校的“领头人”应大力改革单一考试制度,综合评价教师实绩,从源头抓起,发挥制度导向作用。作为农村初中的学校的“领路人”,要引导教師多研究课堂,多研究“早恋”学生的心理需求,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育学生用科学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才是明智之举;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繁荣富强打下坚实的基础。

策略三:农村初中的班主任要加强对“早恋”学生进行理性的引导,使他们正确理解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与爱情,走出“早恋”沼泽。当农村初中学生陷入最初的恋情而困惑的时候,他们需要朋友式的忠告,这就要求我们农村初中的班主任担当朋友式的角色。发现学生“早恋”了,切忌“上纲上线”、公开批评。要使学生知道,男女同学的交往甚至爱慕是正常的。不要人为地夸大这种爱,更不要有意识去刺激助长这个方面的情感。不可否认,初中学生的“早恋”中非理性和不理智的成分很突出,非理性的情绪总在挣脱理性的羁绊,去追求理想的美感境界。我们不能否认非理性的存在,更不能去扼杀情感的波动,但必须用理性来引导情感的发挥和升华,从而使初中学生走出“早恋”的沼泽,使他们正确理解友情和爱情。从友谊而言,那是一种高尚、纯真的情感,是在同伴间目标认识一致、志趣相投、互相尊重和帮助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共鸣,伴随着亲密、信赖、愉快的内心体验。与友谊不同,爱情是男女双方最真挚的爱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伴侣的强烈忠贞、专一的感情,这种感情较为热烈、奔放和激情难抑。我们一向主张在中学时代,友谊比爱情更珍贵,也更加可靠,从长远一些考虑,异性之爱若无深厚的友谊做基础,是不可想象的,而友谊关系最适合初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水平的。只有这样,才会活得轻松起来,并渐渐走向成熟。

策略四:农村初中的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丰富学校生活,营造中学生身心能够健康发展的奋发向上的教育氛围,促进“早恋”学生的健康发展。

現代教育应该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因此,班主任要让所有学生在学校中得到健康的发展。教师努力提高师德修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改进教学方法,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真做好差生转化工作。

首先,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农村教师要有务实精神,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落实新课程理念。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灵魂与灵魂对话的过程,因此,需要任课教师耐心宽容地对待“早恋”学生的习惯错误、细心处理成长困惑、热心引导“早恋”学生的人格塑造。多表扬学生,让农村初中的“早恋”学生自尊心得到满足。农村初中的“早恋”的学生一般学习成绩差,课堂表现不积极,常挨老师的批评。“早恋”学生挨的批评越多越感到自惭形秽,抬不起头;而越这样,挨的批评又会越多,从而挣扎在自卑中不能自拔。他们往往不求上进,总感到自己不如人家,自我评价过低,因此,妄自菲薄,以至怯弱自卑。

其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由于农村初中的“早恋”学生学习落后,导致集体活动不敢抛头露面,对有竞争性的活动更是怕受到挫折被人取笑而“退避三舍”。为适应不同层次的“早恋”学生的精神需要,要充实他们的生活内容,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迁移情感的注意力,打开心灵之窗,尊重他们的情感世界,切忌“暴风骤雨”,做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使“早恋”学生的自尊需要自觉内化为祖国而奋斗的责任感。

策略五:农村初中学校应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家校共舞,共同帮助农村中学的学生跳出“早恋”的漩涡。传统的农村初中,一些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常常沟通技巧不够,常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他们把学生的“早恋”问题及学习态度、生活习惯、个性品质等问题,归责于家庭教育;而家长则把其归咎于学校管理不当。“早恋”孩子的成长出现了真空。所以,新时代的农村初中的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应该蹲下自己的身子,平视自己与家长的言行,聆听家长的心声;从而共同提高教育学生的生命的质量,使教育过程“心理无痕”。这样农村初中的学生才能自觉走出“早恋”的误区,不断追求上进,遵守校纪和社会公德。

策略六:“早恋”现象已在中学时代发生,愈演愈烈,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但作为农村初中“早恋”的学生,应该认清“早恋”的危害,审时度势,自尊、自爱,要自觉把“早恋”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同社会道德规范统一协调起来,安心学习,健康地成长,做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综上所述,在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活中,爱情已经不是禁区,而是活生生的事实。“早恋”问题是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初中学生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学校、社会、家庭关注的焦点。作为农村初中的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做好“早恋”者的心理疏导和调适工作,尽快让其走出“美丽的错误”,把握爱的真谛,走向成熟的明天,适应新世纪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孙云晓,贺利娟.当代中学生隐秘解析[M].南京:江苏儿童教育出版社,1992.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刘洁)

作者:穆金甄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大学生思想教育论文下一篇:物理教学实施创造教育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