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2024-05-21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精选8篇)

篇1: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有语文味的语文课

静宁县德顺小学 雷平华

一段时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冲击下,老师们不知道新课程该怎样上。

我们学校也组织了一拨又一拨的“走出去”“请进来”等听课学习活动,着实从教师自身的发展上也提高了不少。也大概感知了新课程的上法。从外面学习回来,有好多班级就把课桌拉成四张一组,学生也是围着桌子坐一圈儿,上课时孩子们有的正对着老师,有的背对着老师,有的侧身坐着,课堂上有讨论,有合作交流,叽叽喳喳,热热闹闹,看起来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但是半学期下来,学生的能力并没有提高多少,考试成绩也不理想。

于是新学期里,桌凳又像原来一样整齐地排列着,学生也是面对着老师上课,从桌凳的排列上好像又回到传统的摆法,但是老师上课时也不能示范读,好像示范读就会把学生的读法限制了;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答对了老师的评价是“真棒”,回答的不准确也不能否定,否定了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没有对错的界限了。还有一种误区就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开课导入复习时听写词语也是错误的。记得四月份我县举行的“全县语文课赛讲”活动在我校举行,我们带语文的老师想方设法去抽空听赛讲课,有一位男老师在一开课就叫了三个学生上台听写词语,听课的一位老师一看这个形式就收起听课笔记回教室去了,我问她:“怎么不听了,不是才刚开课吗?”她说:“一看就是一节传统课,没听头儿,还是去改作业吧。”我想:“凭什么还没听就知道是一节传统的课呢?”就是因为这位赛讲教师刚开始听写了词语。如此等等的误区还有很多。诸如每堂课都声、光、电一齐上。惟独不敢上传统的词语卡片,小黑板等。

5月10日,我有幸去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听了国家级名师薛法根、吴琳、有着51年教龄的71岁教师贾志敏、吉春亚四位名师的课,目睹国家级名师的课堂风采,感受颇深。五堂语文课,三堂讲座,四位语文名师不同的课堂教学对有语文味的课堂做了最好的演绎和诠释。尤其是薛法根老师和贾志敏老师的阅读教学课真是“语文味十足的课”。在他们俩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时刻感受到他们是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他们把语文课的语文味用最高的形式表现出来,薛老师和贾老师主要引导学生凭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学生的语感和美感以及灵感,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都提高了很多。薛法根老师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一开始,老师用了足足20分钟时间进行词语句子的听写,他听写词语时是一组一组地听写,训练学生听、记、写的能力:他听写的词语是:

昆虫: 农作物: 农活:

蜜蜂 玉米 载花 蝴蝶 倭瓜 拔草 蜻蜓 韭菜 下种 蚂蚱 谷穗 铲地 … … …

老师要求学生听清楚默写;默写完后看看每组词语是属于哪类;再在每组后面写一个相同类型的词语。老师耐心地等待所有学生写好后,又说了一个词语“草帽”,他让学生判断这个词语应该放在哪一类下面。然后订正,其实“草帽”不属于老师说的任何类。所有的词语写完后老师又认真、细致、耐心地检查评价:全对的、字写的好的给“五角星”,词语写对了但是字写的不美观的只给“三角星”,这种评价上的差异体现了老师对知识的严肃性,让学生明白对就是对,有问题就是有问题,不能不分对错地一味地表扬。薛老师在评价完学生写的词语后,话锋一转,大家看看,《我和祖父的园子》里有(看着板书说)这么多的昆虫,有这么多的农作物,“我们”还在园子里干这么多的农活,这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听课老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在这20分钟的听写评价学习时间里,他已经在进行他的课的主要内容了,他在课一开始就体现了真正语文味的东西:

一、让学生扎实基础。他在让学生阅读文本时,就落实最基础的语文知识。“该听写的要听写,难认的字多念几遍,难写的字多写几次,该评价的还是评价,该解释的词还是要解释,该辨析的词还是要辨析,该品味的句子还需反复品味,该归纳的段意也有必要做一些归纳,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识、标点符号知识更是不可一溜而过。”我们当然不是在培养语言学家,但是如果学生没有基本的语文知识,那我们也就很难培养其对语言文字的感觉。

二、“听、说、读、写、书,字、词、句、段、篇”这“十字经”一开课他就念,要使语文课真正姓“语”。当然,这种训练是一种科学的、动态的、有机的训练,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纯技能的、肢解式的训练。

在他让学生翻开书读时,只选了课文中最重要的两段,他就让学生先自己读,然后老师俯身到每个学生跟前听读;自由读完了,老师就叫了一 个读书最慢的学生。老师说:看你读得慢,我相信你一定在思考着读书,请你认真把第三段读给大家听。该生读完了,老师评价他读的一般,要读好请听老师读,老师让大家一定要认真听。(他每时每刻都在给学生贯穿语文最基本知识,这里强调让学生认真听。)老师读完了让这位学生再读一遍,这位读书一般的学生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终于有了进步,然后老师又让这位学生总结自己进步的经验。真是专家呀!这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下面薛老师又让学生根据他刚才的指导齐读,当学生一开口读书时,老师感觉学生有唱读的现象,马上让学生停止,他再进行指导:读书要像说话一样。……

薛老师不厌其烦地指导,让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提高了。老师在这节课里还让学生自己发现书上好的词语,句子,再让学生自己说一些能反应园子美丽,漂亮,爷爷和孙女在里面无忧无虑生活的词语,薛老师还让学生把自己说的这些词语也写一段话。薛老师在他的阅读课上教出语文课独特的美感。薛老师从激发学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创造性及生命活力出发,改善和优化整个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和片段都充溢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突破知识体系的“束缚”,从而焕发出个体生命所特有的灵气,让语文课返朴归真,避免“表面轰轰烈烈而实际一无所获”的倾向,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有味道的课程。通过这次听课,我感受最深的是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必须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编排体系,在有关字词句篇的教学中,确保学生有大量时间去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并力求将语言训练的过程展示得妥帖自如有艺术性,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素质。这样的课堂才富有语文味。

篇2: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教师应考虑语文的本体,努力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何谓“语文味”?一是“读”味;二是“语”味;三是“文”味。

一、“读”味

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几千年来,中国百姓都把孩子上学叫作“上学读书”,它强调的是“读”。“识字、读书、做文章,中国古代教育就干这三件事。”语文课是一门“抑扬顿挫”的艺术,我们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读要贯穿教学整体。读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中,对文章的感知靠读,感悟靠读,理解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反复地读、思考着读、美美地读。让学生通过听(听老师范读)、看(默读)、读(出声朗读,多种形式的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在读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文章。从而形成正确的语感、丰富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范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也是课文教学的第一件大事。范读者绘声绘形绘色,听者入情入景动容,能使书面文学转化为口头文学,让学生欣赏,让学生陶醉。实践证明,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培养学生对阅读对象或课文的喜爱之情,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人文情感。

要上出语文味,朗读教学要把握三点:

1.把握作品朗读的总基调。任何一篇作品,都会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基调。朗读时要宏观地把握,并对其整体态度、情感进行准确处理。

2.注重朗读的语气。朗读的语气有:悲伤、高兴、愤怒的情感语气;有不同人物、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语气;还有叙述性语言,对话式语言,描写性语言等多种不同语言表达形式的语气。它不仅赋予语句以抑扬顿挫的特点,而且传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调动听者的情绪,塑造某种意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体现朗读的个性化。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体会各有不同,读出来的感情也就各不相同。因此,要鼓励个性化的多元朗读,我们不能强求学生统一的朗读技巧,而要让每个学生有所体验,真情流露,将自己的发现、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新课标强调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其基本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们要“把‘读’作为开启语言宝库的钥匙,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教学中培养默读习惯,训练诵读技巧,传授背诵方法,讲求教师的示范背诵,要求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这样学生就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披文以入情,充分地触摸语言,感受语言。

二、“语”味

语文课姓语,语文教学应该以语言为基本。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品味比较是阅读文章,悟其神妙的重要方式。语文课要关注文字,所有教学细节无一不是文本的文字引发,并紧紧围绕文字形成波澜,要“着眼于精神,着力于文字”。重视文字语言的赏析,就引入了对文本思想、情感、形象、韵味体悟的源头活水。1.品“文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透过题目,可以捕捉到许许多多的信息:文章的体裁,故事的梗概,写作的脉络,作者的观点„„文章,通过题目这一眼睛,向读者暗送秋波,眉目传情。课文教学的第一步,就要品读文题,抓住了这一点就牵住了牛鼻子。如《抄检大观园》解题——“大观园”是作者曹雪芹融中国南北园林艺术之大成,在书中设计创造出的一座精美绝伦的园林艺术形象,是《红楼梦》里众多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是一片寄寓作家美好理想、较少受封建礼教束缚浸染的净土,是女孩子们和宝玉栖息、成长的一方绿洲和乐园,是人间的桃源仙境。“抄检”,搜查并没收,是课文“文眼”所在,包含“抄检的起因”“谁抄检谁”“抄检什么”“抄检过程”“抄检结果”等问题。所有教学问题都可由文题而生。2.品“词语”

“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教学中启发学生选择课文的精湛词句与跟他相近词句进行比较,采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式,仔细解析它们在一定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序、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让学生比较,推敲感悟课文语言,对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增强教学境界的艺术美,浓化课堂教学的“语文味”极为有利。如“阿Q走近伊身旁,突然伸出手来摩着伊新剃的头皮,呆笑着,说:秃儿!快回去,和尚等着你„„”为什么用“摩着”而不用“摸着”,“摩着”是来回摩擦,用力不大,而“摸着”只是接触一下。一个“摩着”、一个“呆笑”极尽其下流相,尽显其欺软怕硬之态。词语是构筑语言的材料,品词语是学语言的重要手段,我们要重点引导学生品动词,品形容词,品副词,品有特殊含义的词。

3.品“语句”

理解性探索阅读是准确把握文章的重要一步,只有对关键句、重点句理解透彻,才能准确把握文意;只有弄清疑难句,才能扫清理解全文的障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作为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是一个常考点、必考点。品句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全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子的把握。

如《宝玉挨打》一文中,贾政有三次哭,他为什么会哭?通过品语句就能品出“泪如雨下”是绝望的泪;“泪珠似滚瓜一般滚下来”是痛失长子的剜心的泪;“跪下含泪”是孝母之泪。三次流泪,一次比一次厉害,一次比一次伤心,细究其因,不难理解,贾政和宝玉的冲突暗示着贾府这个封建贵族大家庭的行将败落,宝玉挨打只是悲剧的序幕、挽歌的序曲。4.品“语段”

品读文章要抓重点句段、疑难句段,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这样才能遵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的原则。如《宝玉挨打》中王夫人哭劝贾政中的对话:“王夫人哭道„„岂不事大。”王夫人搬出“百善孝为先”的大原则,给贾政扣了一顶不孝顺母亲的大帽子。贾政以“孝”之矛攻王夫人“孝”之盾,他强调“孝”的另一层意义:“贾政冷笑道„„以绝将来之患!”他强调生养了不孝逆子,将给家族带来祸患,这比起让母亲生气的小不孝是更大的不孝。王妇人又怎样回应呢?她说:“老爷虽然„„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王夫人从“孝”的更高一层含义向贾政发出警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说自己将近五十岁,不能再生育,大儿子又早死了,勒死宝玉,就等于断绝门庭香火。王夫人用眼泪保护宝玉,不仅打动了贾政,唤回了贾政心中的温情,救下了宝玉,也哭出了自己的心事:保护宝玉实际上也是保证王夫人在嫡庶之争上取得胜利的关键,同时也表现出贾府中的嫡庶之争的矛盾。

三、“文”味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文”字。文就是要有文采,有文采就是美。如果离开美,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将是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求美。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1.语文教师的语言之美 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艺术的语言、情感的语言、示范的语言。教师讲课时一要干净利索,精辟扼要,一针见血地突破关键性知识,不可拖泥带水,切忌说破句、说颠倒等不合语法的现象和不时插入“嗯嗯”、“那个这个”之类的衬词。二要文雅,要饱含情感,有文味、激情燃烧是语文课堂永恒的魅力。三要配合手势和表情,以恰到好处的手势和表情配合讲课,尽力做到神采飞扬,有声有色,妙趣横生,切忌动作过大,形似表演,语文教学要门道,不要热闹;语文教学要表现,不要表演。追求艺术语言的境界,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具有言辞美;②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具有旋律美;③语速快慢有间,断续适当,张弛有度,具有语声美;④幽默诙谐,妙趣横生,具有情趣美。2.课堂教学的导入之美

有人说,语文课犹如一支动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教师授课就要精心设计,审时度势,在开篇引导、课堂指导、收尾诱导上狠下一番苦工夫。开篇引导,即导入新课。导语设计既要新颖,又要简练、生动、有文采、有感情,还要富于变化。有时介绍背景,有时创设情境,有时提出问题、巧设悬念,有时直接审题、开门见山。虽有定法,但无定式,不断变化,以求激发学生浓郁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3.课堂教学的提问之美

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4.课堂教学的风格之美

语文教师人格、品格、师德的高尚,是影响和制约语文教学风格的决定因素。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感的浓郁与丰富,是构成语文教学风格的基本因素。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学的表情、体态、风度,是构成语文教学风格的外显要素。语文教学风格是多姿多彩的,有的深沉含蓄,有的热情奔放,也有的是两种融合和重组,成为中间型、浑融型的教学风格。既庄雅又谐趣,既严谨又潇洒,既雄健又委婉,既蕴味又明畅,既善表演又善导演,这恰恰是语文教学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篇3:评价语也要有“语文味”

一、引发积累

语言材料的积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而教师的评价语对引发学生的积累将产生无形的影响, 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一位教师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人教版五上) 一文, 让学生先读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 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教师评价道:“当我读到高尔基的信时, 我想到了几句名言, 如: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学生再读高尔基坐在院子里赏花的段落, 谈自己的感受体会, 教师评价道:“老师读到这一段的时候, 想到了两个成语:睹物思人、触景生情。‘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高尔基看着儿子种下的花, 想起了儿子, 想念着儿子。”学生在如此熏陶之下, 不仅对文本语言有了更深的感悟, 同时也激发起了积累的热情。另一方面, 教师自身规范化的表达、富有诗意的评价语言对学生也是一种示范和促进。

二、引导品味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 离开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 是不可能尝到文学作品的个中滋味的。如果教师的评价语不能引领学生潜入词语的感性世界中, 通过对语词的比较、揣摩、推敲、咀嚼, 从而变干瘪枯燥的文字为鲜活的画面, 这样的评价语就显得苍白无力。教学《荷花》 (人教版三上) 时, 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冒’字特别美, 到底美在哪儿, 我也说不清。”显然, 这位学生已经意识到“冒”字的与众不同。如何引导学生品味“冒”之精妙呢?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 请看———“‘说不清’是正常的, ‘说得清’才是超常的。既然你‘说不清’, 那我们就更得好好地体会体会。你们觉得, 这个‘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学生纷纷举手, “露、钻、长、顶、穿、伸”等字眼浮出水面。“你们说的这些字眼尽管意思差不多, 但作者一个都没用, 就用了这个‘冒’字, 为什么?”“不着急, 美的字眼, 是需要用时间慢慢去嚼的。这样, 你们先读读这段课文, 体会体会, 你觉得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怎么样地长出来, 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争先恐后地长出来。这一朵急着要长出来, 那一朵也急着要长出来, 谁也不让谁。我们从中体会到了荷花的一种心情, 一种怎样的心情?”“是啊, 作者不用‘长’, 不用‘伸’, 不用‘钻’, 就用一个字———‘冒’, 为什么呢?因为, ‘冒’让我们嚼出了荷花的急切、荷花的激动、荷花的争先恐后、荷花的心花怒放。想不想看一看这样冒出来的荷花?”如此, 教师通过换词比较、情境想象、移情体验, 引导学生体味“冒”字的美妙绝伦, “语文味”也在教师层层深入的评价中破茧而出。

三、引领方法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师凭这个例子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的评价语要从这样的高度着眼, 注重让学生获得和运用学法。王崧舟老师在执教《亲情测试》时是这样评价学生的习作的: (1) “注意, 这是对比。晴朗欢快的一天, 留下的却是难以忘怀的泪痕。这样一对比, 马上把我们的心带入到一种沉痛的氛围当中。”明摆着, 这是教师的肯定, 但在教师肯定的言语当中, 提出了学生话语中“对比”写法的运用以及它的功用, 把教学引向作文写作的实际。 (2) “注意, 多形象的一个比喻, 就像一把锐利的尖刀在我的心上割了好几道疤痕, 每一次划去就是一道疤痕。”这里不仅是告诉学生写作文要多用比喻的手法, 更重要的是善用, 也就是这种写法能否真实地表达习作者的心声, 自然地流泻习作者的情感。这样的每一次点评都会如一把小小的锤子捶击着孩子们的心灵, 使其心生涟漪, 闪现灵光, 获取敏锐。

四、引申意蕴

德国作家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有两只眼睛, 一只看到纸面上的文字, 另一只看到文字的背后。小学生思想尚未成熟, 对于课文中深奥、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 学生未必能够完全领会, 此时教师的评价要起到引申意蕴的功效。《老人与海鸥》 (人教版六上) 这篇课文中有一句外貌描写:“他背已经驼了, 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 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 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学生抓住句中的三个“褪色”体会到了老人的俭朴。教学仅仅至此, 必将浮于表面。如何引导学生“目”透纸背, 读出文字中包含着的意思, 真切地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呢?我这样评价:“你们从这短短的一句话中体会到了老人的俭朴, 确实难能可贵。但老师觉得这俭朴之中似乎还隐藏着很多不俭朴, 你们发现了吗?”从而将教学引向深入。你看学生的发言: (1) “我从‘褪色’一词中感受到老人来这里喂海鸥已经很长时间了, 他对海鸥的爱很持久。” (2) “我从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中看到了老人对待海鸥是很大方的, 这也和他朴素的穿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 “联系下文‘他每天步行二十余里’, 我感受到了老人对海鸥的爱很坚定。” (4) “我联系课外查找的资料, 知道这位老人的工资只有308元, 可是他却把一半以上的工资都花在了海鸥的身上, 为它买好吃的饼干, 做鲜美的鸡蛋面包。我感受到这是一位无私的老人。”这一评价能促使学生用心灵去体验文本, 借助文字与作者的灵魂发生碰撞, 将文本的解读提升到原有认知水平更高的层面。

五、引向表达

语文学习离不开让学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 评价语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表达。一方面由于祖国的语言文字极为复杂, 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如用词不当, 语句不通顺, 前后不连贯, 词意含糊不清, 违反事理, 不合逻辑, 等等。教师的评价语就要针对学生表达中的语病, 寻根究底, 对症下药, 为学生的表达指明目标, 引导方向。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表达中的有利契机, 充分整合文本内容, 就文取材, 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教学《清澈的湖水》 (人教版二上) 一文, 在学生谈了对“小洁回过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 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这句话的感悟之后, 教师这样评价:“听了你的发言, 老师很感动, 你不愧是小洁的知心人。如果让你把‘不满地看了他一眼’改为‘不满地说’, 你猜小洁会说些什么?”随即课件出示填空训练:小洁回过头不满地说, 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 心想。这样的设计促使学生透过“看”字来进行切己的体察, 零距离地解读小洁的内在心理活动和外化的语言, 把文句读出了厚度, 读出了深度, 读出了具象。这样闪烁着教学智慧之光的言语训练无疑是丰厚扎实的。

篇4: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

一、以净化语文课堂为前提坚持文道统一

语文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去芜存真,回归本原。要净化语文课堂,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这种解释是将“语文”定位于口头与书面这两种“语言”范畴的。语文的特质要求我们净化语文课堂必须从规范“言语”入手。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内容。语文同样,言语形式为言语内容服务,言语内容决定言语形式。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语文教材主要由课文构成。欲净化语文课堂,规范语言文字,实现文道统一,则研究精读课文,用好课文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在教学设计中,许多语文教师热衷于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备课照搬《教师用书》,上课演示多媒体,作业转抄教辅资料,恰恰忽视了对课文的精读理解。紧扣文本还原语境,揣摩语言,提炼主旨,仔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思考作者是如何驾驭语言达到作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的,这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自觉行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学习一篇文章不仅要获取这篇文章所反映的内容,更要引导学生通过语感实践反复诵读,再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语言鉴赏内容,进而掌握文本渗透的思想感情,提炼独特的语言文字。

从备课上课这两个层面上来说,有“语文味”的课堂最起码是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相统一的课堂。学生通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进而凭借对言语内容的把握,品味言语形式的妙处,以提高驾驭言语的能力,做到“因文解道,因道悟文”。让语文课堂回归她的本质,而其它与此无关的东西尽可剥离,以实现语文课堂的纯净化,这不但是语文学科发展的自身规律,也是素质教育的要义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二、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素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耳濡目染的渐进过程。要熏陶学生,对教师自身的文学文化专业素养要求更高。作为语文教师应广泛涉猎,博通古今知晓中外。语文教师如果常常读错、写错常用字,虽然不一定被讥笑为“白字先生”,但肯定是令人无颜的。乡贤李颙自学而立遍阅经史子集,广涉文史哲学,主持关中书院,交游岭南群贤,成为“海内大儒”关学翘楚,世称“二曲先生”。我辈虽然难望其项背,但作为后来学人,不耻下问,敦品励学,厚积薄发的“文人”本色是不可丢失的!虽然术业有专攻,但是作为一名有较高语文素养的教师,对音乐、美术、历史、地理甚至数理化等知识也要略知一二。我们不一定要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但是它山之石往往可以收到引商刻羽的奇效。语文教师还要不断地吸收新知识,关注新动态,特别是学生喜爱的一些青少年作家及其作品以及学生感兴趣的“天下大事”。如韩寒、郭敬明等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你必须有所了解,否则会与学生产生“知识上的断层”,甚至变为感情上的代沟,以致最终影响到课堂的“语文味”;“蒜你狠”、“豆你玩”、“油你涨”、“楼脆脆”、“给力”、“神马”……否则你总是用“老祖宗”的东西说教90后的学生,那么“语文味”就可能异化为“酸腐味”。

我们处理教材,组织教学,选定教法,运用教学语言以及展示精神风貌等方面尽可以彰显独特的个人审美情趣和教学艺术。这种情趣和艺术隐含于教学全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并为学生在不经意间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多或少地影响吸引学生,必然会渗透出独特的个人魅力。不难想象,如果教师都在一个模式下照本宣科地教,那么,即使是“高效课堂”、“少教多学”之类的新模式也难以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这就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一般来说,再好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一旦蜕变成某种模式,必然走向僵化,这也许可以作为“教无定法”的旁证。“语文味”的生成乃至蔚成风气亦然。

笔者在既往教学及近年来的教研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当前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文体的淡化、异化乃至失落。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能不遗余力地提高自身素养,补给文化底蕴,使语文课堂时时处处洋溢着人文的光辉,散发独特的”语文味“,那么,语文课堂必将成为师生共同进步的本土,人文关照的策源地。

语文教师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导演”原汁原味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坚持文道统一,努力提高综合素质迫在眉睫。让语文活动像呼吸一样自然,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让语文教师彰显学科特色,这正是加强语文学科建设、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能的根基所在。

篇5: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晨读》教学案例

乔海燕

《晨读》是儿童文学作家葛翠琳对儿时学习生活的一段回忆。作为读书单元的首篇文章,就是要以作者晨读的感受,引发学生与读者产生共鸣,对读书产生极大的兴趣。因为那个时代离现在的学生生活比较远,所以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先是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对作者的了解,接着又出示了葛翠琳的图片,告诉孩子们这就是作者。又在音乐的伴随中叙述了葛翠琳的童年生活,这样拉近了孩子们与文章的距离,让孩子们体会到文中的学生对读书有着强烈渴望的原因就是因为又一位爱好文学的老师。接着抓住“这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中心问题,让孩子们读中感悟,认识到读书的乐趣,激发读书的渴望。

片段一:

师:这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这位老师很美丽。

师: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生:这位老师长着一副瘦小的身材,清秀的脸有些苍白,一双温柔而又善良的眼睛时时闪出甜美的微笑。从这句可以看出来。

师:还有谁想说?

生:这位老师很幸福。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因为有这么多学生陪伴她,所以她幸福。

师:如果这位老师就站在你面前,你想认识她吗?打个招呼吧!生:老师您好!

生:老师我是xxx,我很喜欢你。

师:带着你的喜欢读读这句话。

„„

教师为学生创设情景,教会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心问题的提出既注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又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学生的模糊映像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朗读体验,逐步深入进去,充分地与文本亲近,感受读书的魅力,体会读书带给孩子们也就是读者的乐趣。

片段二:

师:文中的老师给孩子们读了一本又一本有趣的书,都过哪些书?

生:冰心的《寄小读者》,《万卡》、朱自清的《背影》、《爱的教育》。

师:你读过这些文章吗?

生:没有。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冰心的小诗《雨后》(出示内容)很熟悉是吧?一起来和老师读读。(师生共读)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很高兴。

生:我也想玩水。

师:不同的文章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下面这封信是万卡写给

爷爷的,看看能带给我们什么。(师读节选部分)听完后你的心情怎样?

生:我很伤心。

生:我为万卡着急。

师:文中的孩子们和老师也和我们有着同样的感受,回到文中我们一起去感受。

„„

篇6:听《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有感

厉山镇三河小学 汪匆

本次培训听了王珺校长的《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感触很深,现汇报如下:

一、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这一理念在我国学术界的正式提出,最早是广东深圳的程少堂先生。他认为“‘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们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漂亮,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爱好,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

二、辨别课堂改革方向

1、传统结缘太深,单向传授被动接受。老师讲台上讲,学生下面听,老师同学生交流互动非常少,主要教学用具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案。“综合”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根据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新的熟悉与定位,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大语文”的理念也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推崇,于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其他课程的沟通,这也好似基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提出的,但实践中,一些老师的把握却颇有些偏失。如教学《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教学的重点应该在: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但是有的老师上课时却花了许多时间津津乐道的讲了宇航和月球的知识,把语文课上成了自然科学课或综合课,这就必然导致了语文味的缺失。语文不能“包打天下”,假如搞泛化教育,“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不仅使语文课程负担过重,也失掉了语文独有的真味。所以,语文教学切莫“肥人田”而“荒己园”。

2、“多媒体”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多媒体进驻语文课堂,这已成为事实。其宽泛的资源环境,动感直观的画面,便捷简易的操作,颇受广大老师的青睐。非凡是“公开课”,对于多媒体的运用更是不可或缺的。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在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但笔者认为要区别看待。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苏州园林的景致,但我们无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人独钓寒江雪”所涵蕴的意境。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它具有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因而直观的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有时候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内涵。所以多媒体得慎用,因此,在新课标下如何使语文教学中日渐消失的“语文味”回归,便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三、注重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表现

课堂形式应当丰富多彩,可以书声琅琅,可以议论纷纷,可以高潮迭起,还可以写写练练。最主要的还是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孩子们的表现应该小脸通红(大脑兴奋),小眼发光(点亮智慧的火花),小手直举(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小嘴常开(能够表达自己所想、所疑、所感)。如果课堂上能达到上述所说的两点或以上,那么这堂课可以说成功了一大半。因此,重视孩子们的表现十分重要。

四、夯实基础字词教学

1、激发兴趣--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2、动作表演--“演”中学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表达动作的生字时,让学生运用身体的部位、面部表情,在表演中识字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学习“摇、推、摆、挂、找”等字时,引导学生创造合适的动作表情进行表演,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都记住了这些字。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但记得牢,而且加深了对汉字的含义的理解。

3、变换形式--“玩”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在引导学生变换形式时,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识字教学中游戏法的使用倍受儿童的青睐。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始终处于一种愉快的心态,我在识字教学中采用的游戏方式有:猜谜语、编顺口溜、给字娃娃找家、找朋友、送信、摘苹果、开火车、跨栏等等。如区分已巳己三个字,可选顺口溜已半巳满不出己。在灵活运用的多种游戏方式中,学生从中享受到知识的乐趣,从内心激起了学生的自主识字的愿望,从而达到了识字的目的。

五、教师的发展道路

1、“专业化道路”。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种熏陶的过程,而要熏陶给学生,教师自身的文素养就要求就比较高。作为语文教师脑海中没有几百首诗词,几百篇古文,几百部中外近现代的闻名作品的印迹,没有几个自己所钟爱、崇拜甚至痴迷的文学作家,自身的语文味恐怕是难以浓烈的,要使得课堂布满语文味,学生布满语文味恐怕更是难矣。针对目前青年教师的现状,我推崇一下古典文学。经几百年的大浪淘沙,流传于今的古代文学,无论是章法、语句的锤炼还是文意的蕴含,均堪为后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试看中国近代名人,哪一个不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这对于他们清楚、严密地构建思想体系,准确、生动的表情达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语文专业知识不仅仅是文学,还有诸如字、词、句、章等方面,语文教师假如老是读错拼音,写错字,讲解知识点错位等也是另人汗颜的。此外,由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语文教师除了“专”外,还最好还是杂家,其知识构建中各方面的知识都最好都能有所了解,如音乐、美术、天文、地理等。而在杂的同时,还要能不断的吸收新的知识,新的动态,非凡是学生做喜爱的一些青少年作家的作品,如:寒韩、郭敬明、满舟等,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你必须有所了解,否则与学生会形成“知识上的代沟”,甚至变为情感上的代沟,以致最终影响到课堂的味儿。

2、“个性化道路”。语文教师应该倡导“个性化”的教学。我们说,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语文教师。即使年龄、学历相同,但是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才情、特长等总是有千差万别的,所以不同教师的语文课也该是千差万别的,不能按照一个模式去套用,每个教师该找出自己的个人特色,凸显在语文教学中。

篇7:语文味,语文教学的本真

钦州市第一中学

李爱红

【摘要】多年来语文教学存在这样的弊端:追求热闹、追求形式、小组讨论虚设,多媒体滥用等等,掩卷而思,到底怎样的教学才是语文课堂的本真?程少堂老师提出的语文味课堂就有力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本人从四个方面来谈怎样上出语文味的课堂。

关键词:语文味

课堂教学

十年之久的语文课堂经历了追求形式的多样、热闹、十八般武艺呈现之后,近几年又回归沉静,反思如何上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其实早在2001年12月程少堂老师就提出了“语文味”的教学,2003年在一篇论文对“语文味”下定义为:“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当时这个观点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和讨论。

程老师经过七、八年理论与实践探索,对“语文味”的界定又有了新的补充:“语文味,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我通过学习《程少堂讲语文》这本书,结合多年的实际教学的反思,更坚定“语文味”教学是语文课堂的真正回归,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对教师而言,是凸显个性、师生互学互享其乐融融的课堂;对学生而言,是语文素养和思想境界不断提升的课堂。

如何让语文课充盈浓浓的语文味呢?

一、教师个性化的授课

作为一位语文老师,首先他的语言要有语文味。“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老师文化底蕴越深厚,语文素养越高,他的语言感染力越强,越会评价、鼓励学生,越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他的课堂越有语文味。其次,他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对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那么爱不释手,就像“情人”那样热爱每一篇文章。即使是枯燥的文章也上得生气盎然。上课时将自己完全融入到教学情景中去,通过语言用自己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心与心的交流,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第三,对教材的大胆取舍,善于选择最适合某种文体或语体的教学方法,选准价值点,灵活授课。如程少堂老师上的说明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纪念碑》,在细读文本的环节,从四个角度研读。(一)从文章角度细读;

(二)从文学角度细读;

(三)从文化角度细读;

(四)在“反英雄”的时代呼唤英雄。一般教师都能做到第一第二点,从文化的角度讲到汉白玉的特殊意义穿插讲了中国的玉文化,第四点应该是程老师在备课时自己的独特思考(价值点),所以这一课上课的主题为:在“反英雄”的时代呼唤英雄。由什么是英雄到呼唤全民族的不朽意识,提升学生对英雄的理解和认识。看完他的教学实录,实在震撼!原来说明文也可以这样教。程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勇敢的一课。

二、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全身投入的朗读。

语文素养永远不是靠老师细致全面的分析,而是主要靠读出来的。这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的确,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朗读是唯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学习方法。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在琅琅书声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有选择的范读,声情并茂的范读更能感染学生,更能尽快走进课文的意境中。教师指导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化,如引读、范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默读、重点读、反复读、配乐分角色读等。无论哪种朗读,都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或悲伤或欢快,或沉郁或悲壮。学生全身心投入朗读,重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和不同的语气、语调,让学生从声到形,从形到境,因境生情,缘情动声,使语言中蕴含着的丰富思想感情。巧借朗读手段与文本内容的有机融合,这样才能读出语文味,语文素养在读中悄然培养。如读《出师表》追忆先帝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这一段,要读出诸葛亮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亲贤远佞”这一段要读出诸葛亮长辈对晚辈的恳切叮咛之情。如读冰心的《母亲》,要读出母爱的宽容和博大。

三、细细嚼词赏句,品味词句之妙。

许多老师在课堂上把这一环节变为可有可无,如时间紧就把它删了,认为太繁琐。其实,如果不品味字词,就不知道文章的精妙之处。所有教学细节无一不是文本的文字引发,并紧紧围绕文字形成波澜,语文课要关注文字。如何体会词句的精妙呢?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品昧比较是阅读文章,悟其神妙的重要方式。语言的赏析,就引入了对文本思想、情感、形象、韵味体悟的源头活水,课堂的出彩与灵动可能就在这里呈现。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选择课文的精湛词句与其相近词句进行比较,采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式,仔细解析它们在一定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序、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让学生比较,推敲感悟课文语言,对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起到熏陶作用。如《孔乙己》中孔乙己到店喝酒,两次掏钱各用“排’字和“摸”,“排”字把孔乙己装阔绰,回击对方的那种神气活灵活现表现出来。“摸”字写出孔乙己举止艰难以及穷困潦倒的穷酸相。陶渊明的《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引导学生把“见”与“望”进行比较品味:“见”是不经意而见,无意之中,表现诗人田园生活的恬静,悠闲;而“望”字则有意而望。这一“见”字,意境全出,置一“望”字,神气素然。

四、融入生命体验、幽默点染的课堂。

程少堂语:“一堂好课需要教师倾注整个灵魂的力量来进行,一堂好课在教学过程后面活跃着一个丰富、有力的灵魂。抽离了这个灵魂现场,语文教学是单调的、僵死的,它所创造的,也必定是一个没有智慧和生命的干枯世界。一堂有语文味的好课背后应该站着语文教师这个人。”课即人。语文课堂是课堂上的自由人,他要冲破昔日的条条框框,以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从另一新视角重新构建语文课堂,他会用厚积而薄发的智慧,大气的幽默贯穿整个课堂,学生身心愉悦、快乐学习、面带微笑。也许,语文味的课堂没有老气横秋的匠气和步步为营的模式化。

充满浓浓语文味的课堂是我们教师追寻的理想。我们相信:只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精神的品位,语文味定会在语文课堂飘荡!

参考文献

篇8: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一、传递语文信息———散发“语文味”

1. 善于捕捉。

小学生年龄小,对人对事对物的看法比较肤浅(尤其是低中年级学生),充满童真,但是他们想象力丰富,语言也很独特。很多时候,学生的发言中包含着语文知识点,但他们自己往往意识不到。教师在评价时应考虑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语言发展情况,多一份敏感,善于从童言中捕捉语文信息,并通过评价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以促进他们的学习。

曾听到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一位一年级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岩”字时,问:“谁知道什么是‘岩石’?”

一个孩子很响亮地说:“我知道,岩石没有嘴巴。”

“哦,没有嘴巴?”教师吃了一惊,“什么意思呢?我听不懂,下课以后你给我说说。”

“岩石没有嘴巴”这句话里面包含着孩子独特的观察和个性化的感受。这里面有拟人,有想象,富有童心童趣。从这位教师的评价来说,显然缺乏对童心童趣的响应,缺乏对语文信息的敏感,没有发现孩子话语中的语文信息。

建议教师这样评价:“‘岩石没有嘴巴’,孩子,你的观察真独特,你把‘岩石’当做人来说,说得真好!”通过这样的赞美,学生就会明白这是把“岩石”当做“人”来讲的,就会初步领会“拟人”的用法,诗一样灵动、优美的语言就会在更多的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语文味”也就充溢课堂,充溢在每个孩子心中。

2. 善于梳理。

课堂上学生围绕一个话题交流时,答案往往是多元的,各有侧重。这时就需要教师抓住时机,在评价中梳理各种信息,使学生的发言互为融通,帮助学生理清头绪,学会从多方面来看问题,逐步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时,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作者不愿意放弃这条鲈鱼的原因,学生的答案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教师在评价时就要提炼出学生话语中的关键信息并加以梳理,促使学生领悟到作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原因的,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学生在自读课文后交流)

生:“啊,好大的鱼!我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作者钓到了这么大这么漂亮的鱼很得意,因此舍不得放弃。

师:你从鲈鱼的大、美中发现了作者舍不得放弃的原因。

生:“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作者钓了很长时间才钓到了一条大鲈鱼,所以他不愿意放弃。

师:是呀,这条鲈鱼来之不易,这是作者不愿意放弃的原因之一。

生:“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四周无人,留下鲈鱼也没人知道,所以作者不愿意放弃。

师:你真会读书,从环境描写中发现了作者不愿意放弃鲈鱼的原因。

……

通过教师的评价归纳,把来自学生的信息串珠成线,使学生头脑中的答案有序化、条理化,组成知识环,从而使文本脉络得以清晰呈现,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二、渗透方法指导———释放“语文味”

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给予肯定或否定。评价要有启发性,渗透各种方法的指导,使更多的学生“豁然开朗”。这样,评价语言就转化成了课堂资源,展示学生思维过程和学习过程,使课堂呈现出一种循环式生成的状态。这样的评价能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的提升发展。

1. 渗透学法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把学习方法的指导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或在学习前传授,或在学习后总结。学习方法的指导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评价来渗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领学生学习。于永正老师在执教《月光曲》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你从“断断续续”这个词语看出了什么?

生:她非常喜欢这首曲子。因为她不会弹这首曲子,可是还在练习。

师:很好。读书就应该像这位同学这样,通过词句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于老师以“点睛之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推进了学生的阅读活动,引导他们不断去发现、尝试和探究,让他们寻觅到了一条优化解读文本的“路径”。

2. 渗透说话指导。

阅读教学要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教师要把学生的每一次发言都视作一次语言训练,注重在评价中进行指导,以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促使学生在对话中得到提高。也就是说,教师要关注学生言语的形式和内容,如有错误,在评价时要及时指出并纠正;如学生发言不到位,在评价时可以借教师之口给予适当“拔高”;教师还要通过评价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具体、说得有条理等。

请看甲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师: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齐):喜欢。

师:都去过哪里呀?

生1:我去过青岛。

师:不错。

生2:我去过西安。

师:你还去过西安,真让人羡慕!

生3:我去过少林寺。

……

师:你们去过的地方真不少。

乙教师是这样和学生对话的:

师:同学们一定都喜欢旅游,跟大家说说,你去过什么地方?

生1:北戴河。

师:能把话说完整吗?

生1:我去过北戴河。

师:好,你把话说完整了。

生2:我去过上海。

师:你能在“上海”前面加上一个词吗?

生2:我去过繁华的城市上海。

师:瞧,添上一个词,就把上海的特点说出来了。

生3:我去过风景如画的桂林。

师:很好。给“风景如画”换一个词,你还会说吗?

生3:我去过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师:好呀!“桂林山水甲天下”嘛!

生4:我去过道教发源地武当山。

师:你连武当山是道教的发源地都知道,真了不起。看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也能增长学问呢。

虽然两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相同,但师生谈话的目的、内容和效果却大不相同:甲教师的评价只是引导学生罗列自己去过的地方,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乙教师在评价中渗透说话指导,把“谈话”变成了一个小型的语言训练。在对话中,教孩子如何运用语言,如何表达得更生动、更精彩,这才是语文课。这样的评价才有“语文味”,这样的评价才真正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此外,教师在评价中,还可以渗透朗读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引领学生在诵读中学词学句,体验情感,把握文章意蕴。

三、融合文本语言———浓化“语文味”

1. 融合文本语言风格。

追求评价的“语文味”要根据文本的语言风格,把握其语言特色。不同体裁的文本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提倡教师的评价语言与之相符。语言优美的散文,教师也可以用优美的评价语言;科学严谨的说明文就要求教师的评价语言也必须精当严密;而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教师也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古诗文或接近古诗文的语言来进行评价。当评价语言与文本语言风格相一致时,两者就融为一体,浓厚了文本学习的氛围,浓化了课堂上的“语文味”。

如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李白只看到“孤帆远影碧空尽”,一学生说:“李白和孟浩然感情深厚,虽然长江上百舸争流,但他只盯着老朋友乘坐的船,看着船越去越远。”教师接过学生的话,说:“是呀,这真是‘过尽千帆皆不见,眼中只有孟浩然’啊!”这样的评价语言,和课堂上学习的语言(古诗)融为一体,营造了更浓厚的学习古诗的氛围。

2. 融合文本语言内容。

评价语言要有浓郁的“语文味”,还要与文本语言内容相结合。设计评价语言时最好能置身于文本的情境,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把评价语言和学习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评价语言与语文学习内容浑然一体,针对性更强,指导作用就更明显了,其“语文味”自不待言。

朗读“西班牙的蟹灾”(《意想不到的灾害》中的片段)时教师是这样评价引导的:第一位学生朗读比较平淡,教师评价说:“感觉螃蟹少了点,灾害也不够严重。谁再来试试?”又一位学生来读,将“26000”“重大”这两个词语读成重音,但对比不够鲜明,强调的词句也不完整。教师点评说:“听了你的朗读,让我们感觉蟹灾严重多了,但离不计其数的螃蟹造成的重大损失还有点距离。”第三位学生读,修正了前面同学的不足,读得绘声绘色。教师评价说:“听了你的朗读,让人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稻田中,有不计其数的螃蟹,灾害的后果不可估量呀。”再引导学生谈谈为什么这样读,自然而然地感悟了说明类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上一篇:祝福500字阅读收获下一篇: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卫生专题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