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024-04-16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共8篇)

篇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把握议论文的论点 二.重点、难点分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把握议论文的论点:掌握中心论点的提炼与判定的方法

三.新课讲解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词语积累: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通过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介绍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3.整体把握: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4.深入剖析:

(1)“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2)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3)《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5)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的。(6)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7)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地观察而是积极地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地观察。

(8)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9)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而不会做研究。

(10)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1)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2)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地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地有计划地探索。

把握议论文的论点: 1.关于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只有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论点,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结合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区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不难。中心论点是纲,分论点是目,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它们之间有主从关系。

论点要求正确、鲜明,必须正确、科学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要抓要害;要有的放矢;要根据读者的不同情况,从不同角度确立论点。论点必须是一个明确的判断。论点在议论文中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

2.如何找出中心论点:

(1)从定义入手: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论点不同于论题。论题是所论述的话题,而论点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论点不能是疑问句或是一个短语,不能使用比喻。例如《敬业与乐业》一文“敬业与乐业”只是论题,而论点是:“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这是一个明确的判断。

(2)从位置入手:议论文中论点的提出,比较常见的情形是在文章的开头,也有的在篇末或文章中间提出,也有的文章标题就是论点。(3)从论据入手:看看论据证明的是文中的哪一句话。

3.典型例题:

判断下面一段文字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事业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伟大的成就,必须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以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制造出来。”现代书画家齐白石90多岁仍然每天挥笔作画,一天至少五幅,他说“不叫一日闲过”。有一天过生日,客人多,没有作画。第二天又追画了几张,以补“昨日的闲过”。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领悟()彷徨()()袖手旁观()

2.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A.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B.格物致知 豪无选择

C.推之四海 传之万世 D.寻求真理 学术权威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实验的过程仅仅是消积的观察。B.解放军总部授与我一枚荣誉奖章。C.这件事让我不知所措。D.我很容幸被邀请去清华大学演讲。

4.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A.因为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所以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B.在环境激变的今天,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C.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并且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D.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

(2)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的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

彷徨:

(3)在环境激变的今天。

激变:

(4)新的知识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清谈:

6.选出填入空白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_______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发表声明,表示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______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_________派军队侵占台湾,_________抛出“台湾地位未定”等谬论,企图制造“两个中国”。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予以坚决反对。

A.尽管 可是 只是 才 B.如果 那么 不仅 而且 C.尽管 但是 不仅 而且 D.如果 那么 只有 才

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自从地球印下人类的足迹以来,地球的容颜逐渐由美变丑了。特别是迈入工业社会化以后,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大量财富的同时,也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污染着自己赖以生存的________,地球伤痕累累,公害频频发生,_________,人们感到生活在一个缺乏安全的环境中。

A.天空、河流和大地 “三废”的阴影像阴云在世界各地飘荡 B.沃野、蓝天和长河 “三废”的阴影像虎豹在世界各地肆虐 C.大地、水源和天空 “三废”的阴影像强盗在世界各地横行 D.空气、水源和土壤 “三废”的阴影像幽灵在世界各地游荡

二.语言运用:

1.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和阅读感悟,仿照下面语段中的两个画线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没有书,就像天空失去了阳光,鸟儿失去了翅膀。书籍给予我们的是无形的财富——知识和阅历。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我们学会了坚强;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我们增长了智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班级开展名著阅读竞赛活动,请你根据下面的关键词,分别回答相应的问题。

示例:花果山 孙悟空 大闹天宫 作品:《西游记》

①白虎堂 禁军教头 雪夜上梁山 人物:________ ②童心母爱 哲理小诗 《繁星》 作者:________ ③海难 荒岛 “星期五” 作品:________

3.班级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脚踏一方土》,一位同学收集了下面与“土地”有关的资料,请你阅读后归纳人们赋予了“土地”哪些含义?

材料一:《说文解字》指出:“土者,是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上,地之中;‘丨’,物出形也。”意思是“土”是“吐”生物的,凡是有植物生长的地方就有“土”。“土”字的二横(“二”)、一直(“丨”)形象化地表明了“土”与植物二者依存的关系。萧启宏经文:土音通吐,万物之母。

材料二:《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洹泥中,举以为人。”

材料三:在北京中山公园内,有一座保留至今的明清时代的社稷坛。社稷坛,就是祭祀社稷时所用之坛。社,是社神,是土地之神;稷,是稷神,是五谷的代表。这种对社稷的祭祀,是出于古人对乡土国土的深厚感情。坛上的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分填着青、红、白、黑、黄五色的泥土,它大体上符合我国土壤分布概况。社稷后来成为国家的代称。

材料四:中新社西安4月30日电(记者张珂)今天下午,在兴致勃勃地游览了秦始皇兵马俑后,连战先生又愉快地接受了吴永琪馆长代表秦俑馆赠送的一块秦土。这块弥足珍贵的秦土,取自秦始皇兵马俑考古现场的坑道遗址。此间人士表示,由于西安是连战先生的出生地,这是两千多年前的故乡泥土,将这块秦土赠送给连战先生,十分有纪念意义。

“土地”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 文段一:

①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②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③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④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⑤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注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⑥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老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选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语段所要论述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自然段在语段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说:“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其原因有三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其具体表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段第⑥自然段说“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其中的“这方面”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语段第⑥自然段联系个人的经历进行论证,目的是为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语段后,你受到怎样的启发?请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二: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①日常生活中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恶语相向,甚至动起手来;有的人缺乏同情心,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无动于衷;还有的人能关爱家人和朋友,但对其他人却漠不关心„„这些现象都是缺乏友善之心的表现,既有悖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生活和工作中对人友善,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把“友善”作为20字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全社会倡导友善。

②友善,意味着宽以待人,不苛求于人,不强加于人。友善待人,表明人胸怀宽广,精神境界纯洁高尚。友善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代贤哲对这个问题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孔子明确提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荀子则更强调了友善的重要,他说:“与人善言暖若锦帛,与人恶言深于矛戟。”一个人友善待人,人必友善待他,这样,才有助于成就大事业,整个社会氛围才会和谐,社会总体效率才会提高。可以说,一个充满友善的世界才是最好的世界。

③友善,还意味着乐于助人,互爱互助。对处于困境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发扬友爱互助精神,人间就会充满美好的真情。近年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各种互助活动,如“希望工程”“送温暖”活动等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和谐人际关系,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④对亲人、好友、同事友善,也许不难,但能以友善之心对待陌生人,却并非易事。我们倡导的友善,其理想境界是广具爱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之内皆兄弟”,只有推己及人,普施善心,广推善举,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温馨。

⑤友善是和平的使者。在经济全球化、人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取得谐调的发展。

1.从上文看,“友善”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文的观点是什么?这种观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①上文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提出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②③两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结合本文的道理论据,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友善的理想境界是广具爱心”的认识。

【试题答案】 一.1.wù páng huáng guān 2.B 3.C 4.D 5.(1)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2)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3)激烈变化。(4)不切实际的谈论。6.C 7.D 二.1.参考示例:在巴金的《家》里,我们懂得了自强;在伊索的《伊索寓言》里,我们学会了思辨;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里,我们明白了真情。(写出对作品感悟,句式符合要求即可)

2.①林冲 ②冰心 ③《鲁滨孙漂流记》

3.①土地孕育万物 ②土地孕育人类 ③土地是国家的象征 ④土地是故乡的象征 三.文段一:

1.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得的。2.提出观点,总领下文。

3.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②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③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的目标的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

4.中国学生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5.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考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注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6.实验的重要性。7.略 文段二:

1.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广具爱心。2.①我们有必要在全社会倡导友善。②先列举社会上种种缺乏友善的不良表现,然后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有关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观点。3.引证法 例证法

4.认识;本文的道理论据;生活实际。(共三点)略

篇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学习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学习时间:2

预习学案

一、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 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2、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幸地接受<臁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3、“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二、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1)注音

肇()

埋没()

彷徨()(2)理解词义

格物:

致知: 彷徨:

修身: 清谈:

诚意: 正心:

齐家: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讲授学案

一、预习检查

二、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怎样解释“格物致知”?

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3、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方法指导: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找出本文论点,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三、合作探究、精读精练

聚焦论证方法,重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相结合的说理方法。提问: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课堂检测:

(一)达标训练: 1.“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这“四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格物”一词的含义是()A.合格的事物

B.推究事物的道理

C.探讨自己

D.追求最高理想 3.从课文中找出与下列意思相一致的词语,写在后面括号里。

(1)船挂满帆,一路顺风行驶。()(2)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

(二)能力提高:阅读下面几节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思想。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1.第1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2.第2段主要讲的是什么道理?

3.第5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4.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篇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现象分析

现象之一: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 让学生分别量出圆的直径和周长, 再计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探究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可是结果让我大感意外:大部分学生 (或许是课前已经预习了) 根本没有去实际测量和计算, 敷衍了事地在量出圆的直径后, 用直径乘3.14算出周长。结果在汇报交流时的数据都是惊人的一致。

现象之二:在教学完扇型统计图的内容以后, 我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 要求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家里每月的支出情况, 根据相应的数据制作一张家庭上月支出情况的扇型统计图, 学生第二天都把作业交来了, 但是当我问有多少同学是根据要求向家长询问得来的, 他们面面相觑, 无人作答。

现象之三:在引导学生探究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时, 部分学生在操作时将圆锥容器里的沙子装得太满, 以至于在倒第三次之后圆锥容器中的沙子还有剩余, 但是在总结实验结果时, 所有学生都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二、原因分析

1. 学校教育长期忽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在小学阶段, 学校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课程, 却没有一门课程告诉学生“科学究竟是什么?”至于科学的价值意义、科学的目标指向、科学兴趣、科学方法论、科学态度、科学行为模式等构成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 甚至许多教师都感到非常迷茫, 更不用说向学生渗透这些科学精神了, 于是我们的教育走入了这样一个怪圈:学生的科学兴趣得不到早期的开发与培养, 科学知识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应试的手段, 奇妙的自然、缤纷的社会、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复杂的生命现象等, 由实践的对象转换为“背诵的对象”。学生从此不再好奇、不再怀疑、不再叩问开始, 只知道被动地接受那些现象、概念和定理, 于是就一点点失落了本来应该给他们带来无穷乐趣的科学精神。[1]

2. 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了学生科学精神的发展

在小学阶段, 科学精神的核心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质疑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但当前的教育模式仍将升学作为唯一的价值取向标准,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灌输知识而忽视对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的激发, 忽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片面地强调答案的标准化与书本内容的教条化, 在此影响下, 学生只知道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不肯动手实践, 错误地认为书本知识就是真理, 就是权威, 这极大地压制了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的发展。[2]

3. 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影响了科学精神的形成

小学生年龄小, 知识经验不够丰富, 处事往往没有自己的主见, 对成人的依赖性较强, 他们看问题多停留于感性阶段而忽视理性的分析, 我们只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从小提倡科学精神, 才能使他们养成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习惯, 形成敢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精神, 科学对待身边的事物。[3]

三、思考及对策

小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涉及各种因素, 这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努力,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教师从自身做起, 为学生树立榜样示范作用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的价值观可塑性强, 易受教师的影响, 教师自身严谨的科学精神与治学态度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反思我们的教学中作图随手而画的有之, 演示实验草草了事的有之, 甚至题目数据胡编乱造的也有之, 这些不严谨的作风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都会起到负面影响。在平时的教学中, 从一条线段的测量、一道题目的数据、一个概念的表达、乃至一个探究实验的操作, 教师都要以一种“像科学家一样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特别是引导学生实验时要做到准备充分, 细心操作, 认真分析。如果实验中有异常情况出现, 万不可主观武断地下结论, 要和学生一起讨论, 一起分析原因, 力求做到科学无小事。

2. 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探索、实践, 构建探究性学习模式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使原先获取知识的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 由“接受答案”转变为“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长此以往, 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逐渐升华为含有理性独立判断的、自觉探究问题的科学精神, 也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达到格物致知的境界。

3.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一旦走上讲台, 就很容易忘记自己要站在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顾问的立场上, 只专注于学科知识的强制灌输, 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全面培养。因此只有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勇于质疑, 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共享的关系相处, 学生才有安全感, 他们才会愿意把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不一样”告诉同学、告诉老师, 让大家来讨论。

正如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先生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所说:“在环境激变的今天, 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的确, 我们惟有从小抓起, 在小学数学教学乃至其他学科中渗透科学精神, 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 实现学生的自我积累, 才能将科学精神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 切实提高我们民族的科学素养, 使我们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曲铁华, 马艳芬.论当代中小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 2005 (2) .

[2]黄留炎.加强中小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 .

篇4:“格物致知”中的科学精神

四书之首的《大学》开宗明义,用第一句话概括出了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做一个对社会有担当的人,就是要随时彰显高尚的德行,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并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修养以使我们的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这就是《大学》所提倡的儒者精神。

明确了儒学的宗旨,《大学》接下来通篇阐述了要“止于至善”的总体方略,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所说的“平天下”是提倡通过每一位儒者的努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平天下”,也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进而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礼记》中所描绘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天下大同局面。

儒家的志向现实而高远,而对于实现的起点和路径,《大学》中则这样表述:先“格物致知”而后“诚意正心”以修齐治平。因此,既可以说“格物致知”是“诚意正心”的基础,也可以说它们同为儒学思想体系的两翼,以此来带动每一位儒者培养高远的志向和高尚的情操。正是儒家这种向内求诚与向外致知的兼修思想,使得自西汉武帝时的董仲舒开始,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所有其他学派对儒家的批评,都不足以对儒学作为治国理念的正统地位形成有效的撼动。

以《大学》为首的这次分类,将儒家思想的精要梳理得清晰而简洁,这是南宋大家朱熹的贡献。他将《大学》和《中庸》从《礼记》中提取出来独立成书,与《论语》和《孟子》并称为“四书”。朱子对儒学的理解可谓精深通彻,《大学》提炼出儒家价值体系和行为方略,从“格物致知”到修齐治平;《中庸》表述了儒家的内功心法,“诚者天之道”且“道不远人”;《论语》记载了孔子及门生的言行,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地理解和参照;《孟子》则论述了以仁为本的为政理念和常养浩然正气的做人风骨。因为这四部经典的直接作者或者思想源流分别出自先秦时期的曾参(即曾子)、子思、孔子、孟子,因而称之为“四子书”,简称“四书”。

儒学的另一位标志性人物——明代的王阳明也曾做过这样的评述:“尽心由于知性,致知在于格物,此语然矣。”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在他看来,如果不能通过格物而知性,则不能做到知行合一,即使所行之仁善义理等等都可能涉伪。由此可见,《大学》应该被称为儒学经典中的经典,而“格物致知”则可以说是其思想基础中的基础,这一点可以说是儒门学者们的共识。

儒家的“格物致知”精神与现代人所提倡的科学精神又是完全相融和相通的,它们都强调客观性和实证性,而与纯粹的科学技术上的科学精神相比,儒家的“格物致知”精神更多的是强调人的认识上的实事求是。在儒家看来,“物”是指世间一切有形的存在,包括人、事、自然物,同时也包括人与自然物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家眼中的“物”既可以是其大无外之天地万物的总和,也可以是其小无内之无限细分后的微粒,更可以是可察而不可见的人心。而“格物”就是通过对这一切的区分和辨识,从而实现对规律和本质的认知和领悟。

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在认知积累和价值观念上都有很大的差异。科技成果和应用的确应该实事求是地向西方学习,但在对于人的认知方面,中华文化也自有积累,甚至还涉及某些现代科技至今尚未深入研究的领域。比如:我们晨起抻筋活脉就会感到体泰身轻,但在现代医学的解剖学上却找不到筋脉的存在;又如我们形容极度体弱者“气若游丝”,而这种气虚的感觉目前也还不在西方医学的考量范围之内;再如我们见到兄弟相阋,无论起因是什么,但凡伤及了家庭的情感都会被认为两败俱伤,家人通常会担忧全家的体面,邻居则会看轻为长者的胸襟气度等等。中华文化在价值判断和取向上,提倡责任胜于利益,人品重于能力,认同甚于竞争,和谐大于对错,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文化传承下来的格物观,是客观的存在,也是无法通过简化其关联性就可以被忽视的。

儒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格物观既重视对物认知的客观性,也强调对人心和自我的感悟的实证性。可以说,格物致知作为儒学的认知基础,在现代科学十分发达的今天依然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刘诚龙

1911年10月31日,蔡锷领导的重九起义军“解放”了昆明,在昆明五华山两级师范学校宣告“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正式成立,蔡锷当上了云南军都督。

革他人的命好革,自己当家了,便知道油盐柴米贵。云南自来地远财困,素来是吃国家财政的。该省每年支出是六百多万两银子,而本省财政岁入三百万两,这个大缺口如何补上?

蔡锷到任,也没太多办法,也是向中央财政要钱,可是去年搞了革命,把给钱的政府都给推翻了,哪还有“部库”拨款?

1912年1月,蔡锷都督云南开局之年之正月,按理要给自己挂红才是,要给革命分红才是,可是蔡锷却拿自己开刀:“吾滇自反正以来,整理内治,扩张军备,经费骤减,入不敷出,深恐财政支绌,不足以促政治之进,则唯有约我同人,酌减经费,以期略纾民困,渐裕饷源。”话说了一大箩,其实是一句话:干部要减工资。

这段话里,有“酌减”两字,好像是让将帅们放心,将帅九牛只须拔一毛,及到“酌减”表格下来,吓了将帅一大跳。蔡锷之减薪计划,是按级别来减的,分上等、中等与次等;级别高,降幅大;级别小,降幅小;级别很低的,如排长班长及士兵,不加也不减。高官减薪幅度是蛮吓人的:上等正都督,原先是月薪六百两,直降到一百二十两,降幅为百分之八十;上等副都督,原先是月薪四百两,也直降到一百二十两,与正都督一个样,降幅是七成;上等协都督,原先是月薪二百五十,降到一百两。中等的,次等的,原先工资低,降的幅度也就小了,如中等的正都尉,原先是二百两,实行新工资制后,是八十两,削减六成;次等的协校尉,原先是月资二十两,只降四两,为十六两——正都督是降八成,协校尉是保八成。

说起来,也并不能赞蔡锷品德高尚,还得说蔡锷之前的都督们太无耻。一方面是财政那么困难,他们却享受高薪;另一方面,基层干部薪酬那么低,他们却安享超高收入。原来都督是月薪六百两,而次等的(也是有级别的)司书生却是十二两,省部级是科股级的三十倍。工资的含金量又何止三十倍?都督们吃穿用度,要自己出钱吗?工资基本不用的。而越到下层,越是靠工资吃饭。若如此去计算,当年的都督与司书生,可能不是三十倍的差距,或是百倍乃至三百倍,一切皆有可能。

蔡锷的减薪,首先是从自己减起,他是一把手,却跟二把手三把手一个样。蔡锷减工资,最底层的人是不减的,他在下发的文件里白纸黑字写明确:“弁护目并匠夫,饷银仍照旧章支发。”这里可知,蔡锷革命,革的是自己的命,革的是大官、中官之命,小官与无品的公务员,他是不革的。底层公务员工资并不高,若把他们也“革”了,那革命的意义何在?

蔡锷革命成功,打了土豪,却不给官僚分田地,反而大降官僚们的既得利益。官僚们尚没适应,距首次降薪仅五个月,到1912年6月,蔡锷再次颁发降薪文,蔡锷自己的工资再降了五成,由最初的六百两猛降到六十两。

蔡锷降薪,确是因政府“经营巨额亏损”,也源于国民整体贫困。他自我革命,是出于良知。良知在人品序列里,是处于第一层的,说人有良知,并不是很高的评价,与高尚之评,很有距离。但设若社会连良知都缺乏,那么,有良知,也值得我们举手敬礼。

蔡锷除给自己减薪外,还有其他规定,如:一,不得请客送礼;二,兼差人员概不得兼薪(抽调到各种工程指挥部,不能领两份工资);三,不得受贿和侵吞公款;四,不得侵吞缺额饷银;五,不得挪用教育经费……看看,也看不出蔡锷之治政,有太高明之处,蔡锷所施政者,也不过是平常举措。

把平常举措常态化了,带头执行了,那就是好领导了。蔡锷确是带头廉政的,“公费所入,衣食而外,一以佐军,不欲使家有盈余。”朱德后来也回忆,(在云南)“廉洁成为了一时风尚”。

有人将人品与制度对立起来,好像二者是水火不容的,有我无他,有他无我,有制度须斥人品,依人品则没法建制度,是这样吗?蔡锷以其人品与良知,建立了减薪制度,不正是“人品与制度齐飞”?

(作者单位:湖南邵阳双清区科协)

篇5: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1.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阐述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3.结合文本分析摆事实、讲道理以及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做一名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掌握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以及对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精神有多么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讲述实践精神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开头点出“格物致知”就是“科学实验”。

2.速读全文,找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的特征:表判断的陈述句;高度概括、统领全文的观点。)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三、文本分析。

1.作者在文中探讨了哪四个问题?初步了解各节大意及写作思路。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4)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的题目即是中心论点。课文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

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样把这种精神应用到科研实际中去,最后诚挚地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3.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因为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四、论证方法。

1.引用古语。

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3自然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

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的说理方法。反面事例:

(1)列举明朝大理论家王*明“格竹子”头痛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错误态度。

(2)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实际工作却束手无策。

(3)作者在念大学时,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正面事例:通过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了解竹子的性质。

好处:典型事例论证,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

如,中国传统教育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维护社会制度,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好处:正反互陈,发人深省。

五、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例证确凿,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长了人们的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们的思想

学完本文后,最重要的应在于积极培养这种精神上。

六、延伸、讨论。

1.讨论: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2.有人认为:丁肇中先生将中国学子的“不愿动手”归咎于王守仁,有失公允。

篇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这两个事例,在文章都是作者为了阐明观点所借以的事实论据。明的例证,很好地证明了,在我国古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的观点,明失败的结局,是由于他的“格物”并不是真正的实验,而是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是不理解“格物致知”真正意义的必然结果。“我”的亲身经历,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在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观点。告诉人们“格物”即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两个事例,都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中心论点提供事实论据。

四、总结、扩展

本文思路清晰,例证确凿,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长了人们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们的思想,学完本文后,最重要的应在于积极培养这种精神。为此,可放手让学生结合“书后练习二”展开讨论,重点讨论“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五、布置作业

篇7:《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1、提出论题: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第一自然段)。

2、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2~5自然段)

3、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6~12自然段)

4、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极其重要意义。(第13段)论证方法:讲道理、举事例

三、精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对话,评析文章

准备:课前预习给出下列三个问题:

1、怎样全面准确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2、怎样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教育和文化背景下格物致知精神的缺失?

3、怎样理解作者衷心倡导的科学实验精神──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深远意义?

指导学生仔细透彻地研读课文,自行提出问题,多渠道查找资料,编写短文或发言提纲。可以以同观点小组结合的形式,合作写文。

参考提示:对下列每一个问题,你分别持什么态度?是全部赞成、部分赞成还是完全反对?可以用举事例或讲道理的方法来清楚地阐述见解,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A、关于作者的论点:对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来说,格物致知的精神非常重要。

B、关于对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批判: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阳明格竹子的例子就是明证。

C、关于作者的论断: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课堂实施:

第一步骤:小组交流,选出见解最独到、观点最鲜明、表达最通畅的发言或文稿。

第二步骤:全班交流,相同观点的整合和不同观点的碰撞;鼓励求异思维,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以及批判性的阅读。

(课堂讨论、交流,辨明道理,把握文章命意)

教师介入讨论及小结。

四、延伸拓展

1、再读课文,思考一下:培养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篇8: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最早出自《礼记·大学》, 其本意是推究事物的原理, 方能获得知识。丁肇中先生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就是希望中国的学生从探察物体而获得知识, 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丁肇中先生的思想对今天的物理教学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程方案将“态度与价值观、过程能力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方面整合起来, 体现了以由知识为本向以能力为本转移。

众所周知,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教学更应该充分挖掘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 使之成为实现知识、能力、发展有机整合的载体。但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难以令人满意, 表现在受实验条件所限、受教师个人实验水平所限, 致使物理实验课出现了一些怪现象:一是由过去通过老师的讲解“想实验”, 演变为通过多媒体“看实验”;二是教师提一个实验箱在学生面前演示实验, 学生在课堂上“记实验”;三是通过做实验习题、写实验报告“‘做’实验”。。实验过程学生将信将疑, 实验结果学生似懂非懂。

新理念下的教育是以人为本, 培养有自我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发展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为此, 新课标对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大胆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使学生成为实验课堂的主人, 通过学生自己做实验, 学会探究, 获得知识, 培养能力, 从而使物理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必然性

新课改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物理教学更应把实验课完整地还给学生, 在可管控的课堂环境中, 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和自信, 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 探究发现, 掌握一些物理现象, 获得物理知识。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 笔者在教学八年级人教版下册课本, 做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时, 要求学生人人动手, 把乒乓球放在漏斗下, 从漏斗颈向下吹气。而有一位学生做完此实验后, 继续联想到把乒乓球放到漏斗颈上从漏斗体向上吹气, 这时乒乓球就悬浮在空中, 使实验现象更加具有挑战性。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 发现了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的物理现象, 获得了流体压强与流速方面的物理知识。而且, 学生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 从不同角度发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增加了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兴趣,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综上所述, 只有通过扎实的、人人参与的实验教学, 才能使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通过探索获取物理知识, 同时,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真正体现“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

摘要:中学物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使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知识, 真正践行“格物致知”精神。

上一篇:小学课文《秋天的图画》优秀教案下一篇:同方学校创卫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