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设计

2024-04-29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

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教学重点:

1、议论文三要素在本课的体现。

2、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教学难点:

1、编写本文的结构提纲。

2、对文中难句的理解。教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请一学生讲《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的故事。

师小结:“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脱离实际。下面,我们就学习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他告诉我们科学发明创造应当靠什么呢?(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丁肇中----(点学生介绍)

三、检测预习:

1、生翻开这课的《导与练》,师找四名学生上台写出“基点梳理)1—4的答案,鼓励学生提出另外的生字难词,师生共同点评纠正。

2、师补充:根据所给内容在课文中找出相应词语写在括号里。(师说生答,师把词板书在黑板上。)A、形容非常顺利,没有阻碍。(一帆风顺)

B、置身于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袖手旁观)

C、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不知所措)

D、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

E、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彷徨)

四、感知文本:点生按座次朗读课文,一人一段,要求:不能添读、漏读、错读,声音要宏亮,吐词要清楚;读完后师找学生点评。

五、巩固铺垫:师生一起回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准备。(同学们可结合课文后边方框里的文字回答)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

2、什么是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3、怎样理解论据呢?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它又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4、那什么是论证呢?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归纳论证、演绎推理论证等,在议论文中往往综合运用几种论证方法说理,很少只用一种方法。

六、活学活用:那么本课的论点是什么?你能为本文列出结构提纲吗?利用刚才所复习的议论文知识,小组讨论完成。小组可推举一个代表把讨论提纲写在黑板上,其他人则写在书上或者预习本上。师生共同订正。(板书)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论点)

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

A、(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证明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B、(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C、(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七、师生互动:研读课文。

1、“格物致知“出自何处?是什么含义?

A、“四书”中的《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

B、含义是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而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应有这种精神?

A、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是通过接触事物和实地实验不断获得新知识。

B、如果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我们所学知识只能从书上获得,一旦面临真正的实验,就会不知所措,就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A、传统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B、a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功课成绩好,但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b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缺点使得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八、说古论今: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壤上至今还没有诞生诺贝尔奖?谈谈你的反思。你觉得一个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主动塑造自己为国争光?可畅所欲言。

九、走进文本:生自由读课文,进一步走进文本。

十、巩固提高:做这课的《作业手册》。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先生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探究一下他是采用什么论据和论证方法来说明道理的。

二、默读课文:学生默读课文在书上找答案。(事例论据,道理论据;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

三、师生互动:继续研读课文。

1、用文中语句回答什么是“实验的精神”?

实验的精神就是积极的探测,细致具体的计划。

2、第8、9两段都是论述“实验”的内容,删去一段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8、9两段分别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使论证严密,更有说服力。

3、将第10段中的“不常有”改为“没有”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不常有”说明“基本知识上的突破”不会经常出现,但不是不可能出现,如果改为“没有”就太绝对化了。

4、第12段中的“这样”指什么内容?

“这样”指“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5、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这段话怎样理解?你能举出具体的实例说明吗? A、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B、示例: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

6、哥白尼为了推翻教会的“地心说”,翻阅大量文史资料,经过长期的实践观察,最终提出了“日心说”,除了以上这些实例,你还知道哪些能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重要性的实例?说出来大家听听。

例:A、以前流传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而达尔文长期考察通过化石发现人是由类人猿演化而来;B、以前人们认为天圆地方说,而通过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人们发现地球是圆的。

四、探究语言:本文限制性修饰词语的运用及关联词语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连贯性,试找出文中这些词语句子和你的同学一起探讨。

1、“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惟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去掉?

“惟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只有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别无它路,强调了实践,探索的重要意义。

2、“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眼光、勇气和毅力”这三个词语位置能互换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地选择正确的目标,当选好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勇气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这三个词位置不能调换。

3、试比较下面两句话的异同。

A、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B、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两句话内容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A句关联词“不是……而是…….”列出两种实验态度作比,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到怎样才能取得实验的成功,强调了“积极的探测”对于实验的重要意义。B句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五、拓展阅读:课外语段训练,见《导与练》的《作业手册》“小议传统教育”。

六、积累摘抄:见《导与练》“课堂小比拼”1“四书”、“五经”。

七、课后拾贝:欣赏文章《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

八、拓展延伸:预习15课,做《导与练》

篇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3)理解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一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2、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4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二、正

.默读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提出希望。

2、问:“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明确: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6、问:丁教授举了哪些事例、讲了哪些道理来证明中心论点?

明确:举例论证:王阳明“格物”;研究竹子;个人经验

道理论证: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7、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8、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四、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三、堂延伸、讨论: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

2、你认为自己是否具备这种“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给大家谈一谈。

篇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设计

一、现象分析

现象之一: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 让学生分别量出圆的直径和周长, 再计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探究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可是结果让我大感意外:大部分学生 (或许是课前已经预习了) 根本没有去实际测量和计算, 敷衍了事地在量出圆的直径后, 用直径乘3.14算出周长。结果在汇报交流时的数据都是惊人的一致。

现象之二:在教学完扇型统计图的内容以后, 我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 要求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家里每月的支出情况, 根据相应的数据制作一张家庭上月支出情况的扇型统计图, 学生第二天都把作业交来了, 但是当我问有多少同学是根据要求向家长询问得来的, 他们面面相觑, 无人作答。

现象之三:在引导学生探究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时, 部分学生在操作时将圆锥容器里的沙子装得太满, 以至于在倒第三次之后圆锥容器中的沙子还有剩余, 但是在总结实验结果时, 所有学生都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二、原因分析

1. 学校教育长期忽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在小学阶段, 学校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课程, 却没有一门课程告诉学生“科学究竟是什么?”至于科学的价值意义、科学的目标指向、科学兴趣、科学方法论、科学态度、科学行为模式等构成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 甚至许多教师都感到非常迷茫, 更不用说向学生渗透这些科学精神了, 于是我们的教育走入了这样一个怪圈:学生的科学兴趣得不到早期的开发与培养, 科学知识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应试的手段, 奇妙的自然、缤纷的社会、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复杂的生命现象等, 由实践的对象转换为“背诵的对象”。学生从此不再好奇、不再怀疑、不再叩问开始, 只知道被动地接受那些现象、概念和定理, 于是就一点点失落了本来应该给他们带来无穷乐趣的科学精神。[1]

2. 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了学生科学精神的发展

在小学阶段, 科学精神的核心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质疑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但当前的教育模式仍将升学作为唯一的价值取向标准,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灌输知识而忽视对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的激发, 忽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片面地强调答案的标准化与书本内容的教条化, 在此影响下, 学生只知道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不肯动手实践, 错误地认为书本知识就是真理, 就是权威, 这极大地压制了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的发展。[2]

3. 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影响了科学精神的形成

小学生年龄小, 知识经验不够丰富, 处事往往没有自己的主见, 对成人的依赖性较强, 他们看问题多停留于感性阶段而忽视理性的分析, 我们只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从小提倡科学精神, 才能使他们养成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习惯, 形成敢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精神, 科学对待身边的事物。[3]

三、思考及对策

小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涉及各种因素, 这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努力,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教师从自身做起, 为学生树立榜样示范作用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的价值观可塑性强, 易受教师的影响, 教师自身严谨的科学精神与治学态度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反思我们的教学中作图随手而画的有之, 演示实验草草了事的有之, 甚至题目数据胡编乱造的也有之, 这些不严谨的作风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都会起到负面影响。在平时的教学中, 从一条线段的测量、一道题目的数据、一个概念的表达、乃至一个探究实验的操作, 教师都要以一种“像科学家一样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特别是引导学生实验时要做到准备充分, 细心操作, 认真分析。如果实验中有异常情况出现, 万不可主观武断地下结论, 要和学生一起讨论, 一起分析原因, 力求做到科学无小事。

2. 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探索、实践, 构建探究性学习模式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使原先获取知识的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 由“接受答案”转变为“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长此以往, 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逐渐升华为含有理性独立判断的、自觉探究问题的科学精神, 也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达到格物致知的境界。

3.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一旦走上讲台, 就很容易忘记自己要站在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顾问的立场上, 只专注于学科知识的强制灌输, 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全面培养。因此只有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勇于质疑, 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共享的关系相处, 学生才有安全感, 他们才会愿意把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不一样”告诉同学、告诉老师, 让大家来讨论。

正如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先生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所说:“在环境激变的今天, 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的确, 我们惟有从小抓起, 在小学数学教学乃至其他学科中渗透科学精神, 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 实现学生的自我积累, 才能将科学精神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 切实提高我们民族的科学素养, 使我们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曲铁华, 马艳芬.论当代中小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 2005 (2) .

[2]黄留炎.加强中小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 .

篇4:“格物致知”中的科学精神

四书之首的《大学》开宗明义,用第一句话概括出了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做一个对社会有担当的人,就是要随时彰显高尚的德行,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并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修养以使我们的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这就是《大学》所提倡的儒者精神。

明确了儒学的宗旨,《大学》接下来通篇阐述了要“止于至善”的总体方略,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所说的“平天下”是提倡通过每一位儒者的努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平天下”,也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进而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礼记》中所描绘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天下大同局面。

儒家的志向现实而高远,而对于实现的起点和路径,《大学》中则这样表述:先“格物致知”而后“诚意正心”以修齐治平。因此,既可以说“格物致知”是“诚意正心”的基础,也可以说它们同为儒学思想体系的两翼,以此来带动每一位儒者培养高远的志向和高尚的情操。正是儒家这种向内求诚与向外致知的兼修思想,使得自西汉武帝时的董仲舒开始,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所有其他学派对儒家的批评,都不足以对儒学作为治国理念的正统地位形成有效的撼动。

以《大学》为首的这次分类,将儒家思想的精要梳理得清晰而简洁,这是南宋大家朱熹的贡献。他将《大学》和《中庸》从《礼记》中提取出来独立成书,与《论语》和《孟子》并称为“四书”。朱子对儒学的理解可谓精深通彻,《大学》提炼出儒家价值体系和行为方略,从“格物致知”到修齐治平;《中庸》表述了儒家的内功心法,“诚者天之道”且“道不远人”;《论语》记载了孔子及门生的言行,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地理解和参照;《孟子》则论述了以仁为本的为政理念和常养浩然正气的做人风骨。因为这四部经典的直接作者或者思想源流分别出自先秦时期的曾参(即曾子)、子思、孔子、孟子,因而称之为“四子书”,简称“四书”。

儒学的另一位标志性人物——明代的王阳明也曾做过这样的评述:“尽心由于知性,致知在于格物,此语然矣。”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在他看来,如果不能通过格物而知性,则不能做到知行合一,即使所行之仁善义理等等都可能涉伪。由此可见,《大学》应该被称为儒学经典中的经典,而“格物致知”则可以说是其思想基础中的基础,这一点可以说是儒门学者们的共识。

儒家的“格物致知”精神与现代人所提倡的科学精神又是完全相融和相通的,它们都强调客观性和实证性,而与纯粹的科学技术上的科学精神相比,儒家的“格物致知”精神更多的是强调人的认识上的实事求是。在儒家看来,“物”是指世间一切有形的存在,包括人、事、自然物,同时也包括人与自然物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家眼中的“物”既可以是其大无外之天地万物的总和,也可以是其小无内之无限细分后的微粒,更可以是可察而不可见的人心。而“格物”就是通过对这一切的区分和辨识,从而实现对规律和本质的认知和领悟。

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在认知积累和价值观念上都有很大的差异。科技成果和应用的确应该实事求是地向西方学习,但在对于人的认知方面,中华文化也自有积累,甚至还涉及某些现代科技至今尚未深入研究的领域。比如:我们晨起抻筋活脉就会感到体泰身轻,但在现代医学的解剖学上却找不到筋脉的存在;又如我们形容极度体弱者“气若游丝”,而这种气虚的感觉目前也还不在西方医学的考量范围之内;再如我们见到兄弟相阋,无论起因是什么,但凡伤及了家庭的情感都会被认为两败俱伤,家人通常会担忧全家的体面,邻居则会看轻为长者的胸襟气度等等。中华文化在价值判断和取向上,提倡责任胜于利益,人品重于能力,认同甚于竞争,和谐大于对错,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文化传承下来的格物观,是客观的存在,也是无法通过简化其关联性就可以被忽视的。

儒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格物观既重视对物认知的客观性,也强调对人心和自我的感悟的实证性。可以说,格物致知作为儒学的认知基础,在现代科学十分发达的今天依然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刘诚龙

1911年10月31日,蔡锷领导的重九起义军“解放”了昆明,在昆明五华山两级师范学校宣告“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正式成立,蔡锷当上了云南军都督。

革他人的命好革,自己当家了,便知道油盐柴米贵。云南自来地远财困,素来是吃国家财政的。该省每年支出是六百多万两银子,而本省财政岁入三百万两,这个大缺口如何补上?

蔡锷到任,也没太多办法,也是向中央财政要钱,可是去年搞了革命,把给钱的政府都给推翻了,哪还有“部库”拨款?

1912年1月,蔡锷都督云南开局之年之正月,按理要给自己挂红才是,要给革命分红才是,可是蔡锷却拿自己开刀:“吾滇自反正以来,整理内治,扩张军备,经费骤减,入不敷出,深恐财政支绌,不足以促政治之进,则唯有约我同人,酌减经费,以期略纾民困,渐裕饷源。”话说了一大箩,其实是一句话:干部要减工资。

这段话里,有“酌减”两字,好像是让将帅们放心,将帅九牛只须拔一毛,及到“酌减”表格下来,吓了将帅一大跳。蔡锷之减薪计划,是按级别来减的,分上等、中等与次等;级别高,降幅大;级别小,降幅小;级别很低的,如排长班长及士兵,不加也不减。高官减薪幅度是蛮吓人的:上等正都督,原先是月薪六百两,直降到一百二十两,降幅为百分之八十;上等副都督,原先是月薪四百两,也直降到一百二十两,与正都督一个样,降幅是七成;上等协都督,原先是月薪二百五十,降到一百两。中等的,次等的,原先工资低,降的幅度也就小了,如中等的正都尉,原先是二百两,实行新工资制后,是八十两,削减六成;次等的协校尉,原先是月资二十两,只降四两,为十六两——正都督是降八成,协校尉是保八成。

说起来,也并不能赞蔡锷品德高尚,还得说蔡锷之前的都督们太无耻。一方面是财政那么困难,他们却享受高薪;另一方面,基层干部薪酬那么低,他们却安享超高收入。原来都督是月薪六百两,而次等的(也是有级别的)司书生却是十二两,省部级是科股级的三十倍。工资的含金量又何止三十倍?都督们吃穿用度,要自己出钱吗?工资基本不用的。而越到下层,越是靠工资吃饭。若如此去计算,当年的都督与司书生,可能不是三十倍的差距,或是百倍乃至三百倍,一切皆有可能。

蔡锷的减薪,首先是从自己减起,他是一把手,却跟二把手三把手一个样。蔡锷减工资,最底层的人是不减的,他在下发的文件里白纸黑字写明确:“弁护目并匠夫,饷银仍照旧章支发。”这里可知,蔡锷革命,革的是自己的命,革的是大官、中官之命,小官与无品的公务员,他是不革的。底层公务员工资并不高,若把他们也“革”了,那革命的意义何在?

蔡锷革命成功,打了土豪,却不给官僚分田地,反而大降官僚们的既得利益。官僚们尚没适应,距首次降薪仅五个月,到1912年6月,蔡锷再次颁发降薪文,蔡锷自己的工资再降了五成,由最初的六百两猛降到六十两。

蔡锷降薪,确是因政府“经营巨额亏损”,也源于国民整体贫困。他自我革命,是出于良知。良知在人品序列里,是处于第一层的,说人有良知,并不是很高的评价,与高尚之评,很有距离。但设若社会连良知都缺乏,那么,有良知,也值得我们举手敬礼。

蔡锷除给自己减薪外,还有其他规定,如:一,不得请客送礼;二,兼差人员概不得兼薪(抽调到各种工程指挥部,不能领两份工资);三,不得受贿和侵吞公款;四,不得侵吞缺额饷银;五,不得挪用教育经费……看看,也看不出蔡锷之治政,有太高明之处,蔡锷所施政者,也不过是平常举措。

把平常举措常态化了,带头执行了,那就是好领导了。蔡锷确是带头廉政的,“公费所入,衣食而外,一以佐军,不欲使家有盈余。”朱德后来也回忆,(在云南)“廉洁成为了一时风尚”。

有人将人品与制度对立起来,好像二者是水火不容的,有我无他,有他无我,有制度须斥人品,依人品则没法建制度,是这样吗?蔡锷以其人品与良知,建立了减薪制度,不正是“人品与制度齐飞”?

(作者单位:湖南邵阳双清区科协)

篇5: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阐述实验精神的重要性。3.结合文本分析摆事实、讲道理以及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4.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做一名有开拓精神的人。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以及对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求知,得到知识。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导语。

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精神有多么重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很多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

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讲述实践精神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教授的文章将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

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6.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7.提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的。

8.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9.提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10.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例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1.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2.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3.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4.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5.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有计划地探索。

四、论证方法 1.引用古语。

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3自然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

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的说理方法。反面事例:

(1)列举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头痛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错误态度。

(2)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实际工作却束手无策。(3)作者在念大学时,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正面事例:通过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了解竹子的性质。好处:

典型事例论证,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

如,中国传统教育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维护社会制度,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好处:正反互陈,发人深省。

五、课文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就中国学生的现状举事例、讲道理,极其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不光增长了人们的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们的思想,希望我们中国学生积极培养实验的精神。

六、延伸、讨论

1.讨论: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2.有人认为:丁肇中先生将中国学子的“不愿动手”归咎于王守仁,有失公允。为了强调自然科学而否定社会科学,有否定中华传统文化之嫌。你怎么看?请依据本文,独立思考,做出回答。

篇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

1、了解“格物致知”的的观点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学习过程

一、语文基础

二、整体感知

1.朗读全文,圈划文章的中心论点。

2.利用作者的观点说说为什么有的同学高分低能。

三、深入探究

1、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四、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

(1)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格物:

致知:

(2)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袖手旁观:

(3)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不知所措:

2、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什么问题?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篇7:《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议论文的阅读,重点是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思维层次,让学生在接受文本特点的同时,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并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强调学会运用,强调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因此,教学中,我从具体的事例入手,让学生感知课文,引导他们发现并抓住提纲性的语句,然后经过讨论、分析,并对文章特点作精要的概括,使学生学有所获。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对课文的处理过于传统,放不开。教师在课堂上还是讲的过多,教师的角色把握不够准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课堂气氛显得有点沉闷。课后我想:在议论文教学中除了重点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思维层次,让学生在接受文本特点,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的同时,能否多在形象性上去做文章,学会解读议论文中的一些抽象和概括的判断,使议论文教学不至于味同嚼蜡,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能力。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做的很不好。现将本课教学设计附上,以供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教。

篇8: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设计

“格物致知”最早出自《礼记·大学》, 其本意是推究事物的原理, 方能获得知识。丁肇中先生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就是希望中国的学生从探察物体而获得知识, 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丁肇中先生的思想对今天的物理教学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程方案将“态度与价值观、过程能力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方面整合起来, 体现了以由知识为本向以能力为本转移。

众所周知,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教学更应该充分挖掘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 使之成为实现知识、能力、发展有机整合的载体。但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难以令人满意, 表现在受实验条件所限、受教师个人实验水平所限, 致使物理实验课出现了一些怪现象:一是由过去通过老师的讲解“想实验”, 演变为通过多媒体“看实验”;二是教师提一个实验箱在学生面前演示实验, 学生在课堂上“记实验”;三是通过做实验习题、写实验报告“‘做’实验”。。实验过程学生将信将疑, 实验结果学生似懂非懂。

新理念下的教育是以人为本, 培养有自我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发展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为此, 新课标对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大胆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使学生成为实验课堂的主人, 通过学生自己做实验, 学会探究, 获得知识, 培养能力, 从而使物理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必然性

新课改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物理教学更应把实验课完整地还给学生, 在可管控的课堂环境中, 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和自信, 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 探究发现, 掌握一些物理现象, 获得物理知识。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 笔者在教学八年级人教版下册课本, 做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时, 要求学生人人动手, 把乒乓球放在漏斗下, 从漏斗颈向下吹气。而有一位学生做完此实验后, 继续联想到把乒乓球放到漏斗颈上从漏斗体向上吹气, 这时乒乓球就悬浮在空中, 使实验现象更加具有挑战性。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 发现了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的物理现象, 获得了流体压强与流速方面的物理知识。而且, 学生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 从不同角度发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增加了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兴趣,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综上所述, 只有通过扎实的、人人参与的实验教学, 才能使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通过探索获取物理知识, 同时,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真正体现“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

摘要:中学物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使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知识, 真正践行“格物致知”精神。

上一篇:打传票实训总结下一篇:2023年广州分公司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