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物

2024-05-12

人格物(精选8篇)

篇1:人格物

【成语】格物致知

【拼音】gé wù zhì zhī

【简拼】gwzz

【近义词】致知格物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连动式

【成语解释】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例子】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

【英文翻译】study natural phenomena in order to acquire knowledge

【产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生僻

篇2:论人类基因作为人格物的基本规则

一、人类基因作为人格物的一般规则

人类基因首先是一种物, 应当符合物权的基本规则, 并且人类基因又是人格物, 在人类基因物权规则的建构中, 亦须结合人格物规则进行合理设定。

(一) 基因物权的取得

物权之取得, 依其是否以他人既存权利为依据, 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 所有权的取得亦然。[2]当人体基因置于人身之中, 构成人身权的客体;而一旦人体基因从人身之中分离出去, 其相应地从人身组成之部分转化为独立存在的物, 作为基因供体的人也自然成为基因的所有权人。据此, 基因所有权并非与生俱来, 而是随着基因从人身分离过程的完成而即时取得权利。此种取得非以他人既存权利为依据, 属于原始取得。至于基因资源利用者对人体基因的占有、使用乃至收益, 多系基于合意而产生的基因使用权的移转而非所有权的移转, 其行使不得超出约定的使用范围或改变原来的使用目的, 亦不得任意处分作为研究对象的人体基因。

(二) 基因物权的权能

所有权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和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的权能。[3]人类基因的所有权也包含上述权能, 但与之不同的是其弹力性规则更为凸出, 基因权能的分离现象也更加明显。在基因研究中, 掌握基因分离技术的基因资源利用方在征得对方许可后, 通过抽取血液等形式将人体基因从人身中分离出来并最终提取出具有独立价值的人体基因或细胞株。基因资源提供者虽然处于所有人的身份, 但却缺乏事实上的管领力, 支配力被大幅削弱。而基因资源利用者, 无论是通过合意抑或是强占, 都在事实上占有并控制着基因, 并对在基因之上完成的研究成果享有收益权, 甚至在基因供体不知情的情况下享有着完整的收益权能。

(三) 人体基因的管理与处分

根据物权法及人格物规则的一般原理, 人体基因的归属确定后, 物的管理权及处分权由所有人行使。但反映在基因研究中, 人体基因的管理与处分又同普通物权存在较大差异:首先, 因基因物权形成之时, 对人体基因的占有权即为基因资源利用人所享有, 因此基因所有权人从一开始便丧失了对物的占有, 也丧失了对物的管理权和事实上的处分权。其次, 出于基因研究的需要, 基因资源利用者持有基因并负责妥善保管人体基因, 因而其负有管理基因的权利与职责, 并在合意的范围内享有对基因的处分权。再次, 因人体基因依附着人格利益甚至社会公序良俗的基本要求, 所以对基因的管理和处分必须顾及人格的尊重、个人隐私的控制以及善良风俗的维护;当人体基因的管理和处分涉及家族和社区利益时, 还应兼顾家族及社区对基因管理、处分的监督权及对其成员的扶持帮助权。

二、人类基因的人格物特殊规则

人类基因虽然属于民法上的物, 但因其依附着作为基因供体的人格利益, 并与公共利益、生物伦理及生物科技发展等息息相关, 故在民法体系中应当建立特殊的规则对其进行调整。

(一) 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原则

对基因占有的让渡是否产生所有权移转之效力, 无非存在两种模式:一是对占有的让渡视为所有权的转让, 而基因所附人格利益不随之转移;二是对占有的转移仅视为同意将样本作为研究之用, 而并未发生所有权移转之效力。鉴于基因资源提供者的弱势地位, 从保护弱势群体的角度而言, 第二种模式明显更为合理。同时, 从人类基因资源流转的实践来看, 基因研究的运作也是将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开来的。如在《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并公正和公平分享通过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波恩准则》提供的典型的共同商定条件指示性清单中, 并未涉及基因样本所有权的转移, 而是保留了基因供体对基因样本转让第三方的决定权。而在美国当前基于人体基因和人体组织材料转移的几种示范合同的安排上, 供应者保有材料的所有权也已成为一项共性规则。[4]此种已经成熟并能平衡各方利益的安排, 在基因权利制度建构中应确定为一项原则来指导今后的基因研究实践。

(二) 基因物权的特殊行使规则

因对基因物权的行使, 关系人格利益的维护和公共伦理的遵守, 必须确立特殊的规则加以保护和限制。首先, 有关人类基因的使用及处分必须符合公序良俗的要求, 不得违反人类的伦理规则。如不得利用基因及基因技术进行克隆人制造等挑战人类伦理的活动。其次, 基因研究必须充分体现知情同意规则, 充分维护基因资源提供者的知情权和自主权。此既为人体医学的伦理准则, 也应成为人类基因研究的法律准则。再次, 因基因信息反映着一个人的疾病、健康等生理信息, 可能导致对基因供体在就业、保险以及交际领域的歧视, 故对基因研究中涉及个人的隐私信息, 未经权利人同意不得擅自披露。最后, 对跨国基因合作项目, 除应征得基因提供者的同意外, 还须承认资源国的主权并征得主权国的同意, 此为双重同意规则, 以充分维护国家或民族的基因安全。

(三) 人类基因的收益分享

在基因研究中, 公正的含义包括补偿公正、程序公正和分配公正三重意义, 即作出贡献的个人、人群或社区应该获得回报, 资源和好处应公平分配和获得, 并且做出补偿和分配的决定的程序也应该是不偏不倚的。[5]

在医药医疗领域, 许多新的药物和疫苗都是基于遗传研究产生的, 基因研究的商业利润极其丰厚。为体现公正, 明确利益分享, HUGO在《关于利益分享的声明》中提出了关于利益分享的6条建议, 旨在为基因提供者提供必要的人道主义补偿。当然, 作为人类基因的所有权人还可以通过契约的安排, 对权利的归属及利润的分配与基因利用人达成合意, 这更能体现当事人双方对收益分享的自主性, 并为人格物的司法救济与生物科技的发展提供保障。

三、特别法上人类基因的规则

(一) 人类基因的继承规则

根据继承法的基本原理,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基因利益作为一种物权, 具有财产属性, 自可归入遗产的范围, 但因涉及被继承人的人格利益, 其在财产继承上又受到一定的限制。首先, 人类基因本身因依附着被继承人特殊的人格利益, 其在法律上不具有可交易性, 故不适用继承规则。从理论上来说, 作为物质材料的人体基因可区分为基因人格权和基因财产权, 但因基因严格的依附属性和伦理性质, 基因提供人之继承人也无权对基因进行继承。[6]其次, 在人体基因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利润, 如双方自愿达成的关于商业利润的分配, 可以适用继承的基本规则。因为此时的财产内容已经完成从人格物到一般财产权的转化, 单纯的利润不再受到人格利益的限制。再次, 为维护基因提供者的人格权利, 有必要准许其继承人对基因研究活动中的管理和知情权予以承受, 此为死者人格权益的延伸。

(二) 夫妻财产制中人类基因及其收益的定性

基因物权, 作为一种财产权, 在夫妻财产制度中应当如何定性, 无疑是关系夫妻共同财产范围以及离婚时夫妻财产分割的重要问题。首先, 婚前一方的人体基因及其受益, 归属夫妻一方所有, 此为婚姻法的基本规则。其次, 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设立的基因物权及其收益则应区别对待:其一, 对人体基因本身的物权, 因附有基因提供者的人格利益, 且此种人格利益具有专属性, 不宜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的对象。其二, 对基因商业利润的分享部分, 因其属于一般性财产权, 应归夫妻共同共有。其三, 对参与基因研究所得的人道主义回报, 应当归属夫妻一方所有。因为基因研究的参与本身具有高风险性, 其与“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在立法趣旨上是同一的, 在于以物质形式弥补对精神损害的补偿。故在财产定性上, 应结合《婚姻法》第十八条的规定, 将其纳入兜底条款“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之中。

摘要:人类基因的法律定位为基因法益权利化明确了方向, 但人类基因的权利研究尚不能止步于此, 更为迫切和重要的是人格物基本制度的体系构建, 以为人类基因的法律保护提供实体法上的依据, 亦旨在为人格物理论的完善提供理论和实务支持。

关键词:人类基因,人格物,基本规则

参考文献

[1]杨光武.人格物视野下人类基因的法律定位[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2) .

[2]高富平.物权法专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3]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4]邱格屏.人类基因的权利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9.

[5]国际人类基因组织 (HUGO) 伦理委员会.关于利益分享的声明[J].中国医学伦学, 2001 (2) .

篇3:明德与格物

一直觉得港大很精英,香港的高官,就拿这一届的15名司局级官员来说,港大毕业的有11个。而香港那些著名的大律师、大医生,只要是在香港本地接受高等教育,绝大部分也是来自港大。香港大学曾经被称为香港的“东京大学”、一所培养“官员”的学校,最新的调查显示,香港的公务员当中,港大毕业的超过了一半。

已经成立了100年的香港大学,曾经是殖民地时期唯一的一所可以为本地华人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大学,到1961年,学校只有2000名学生,也因为这样,这些学生的履历都非常相似:如果中学不是名校,英文不佳,要考入港大,机会几乎为零。随着英国政府在香港管治的本地化对受过高等教育的本地华人产生需求,香港大学成了理所当然的选择,甚至后来,有人把政府内的高官们分出一个“港大帮”。除了公务员系统,这些港大的毕业生还垄断了香港的医疗和法律领域。

2006年,在接受了李嘉誠10亿捐款之后,港大校务委员会决定,把港大医学院改名为李嘉诚医学院,而医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887那年的香港中西医书院,孙中山就是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这个决定遭到很多医学院毕业生的反对,他们拿出港大的校训“明德格物”质问校方:“一个勉励学生进德修业的学校,这样做,难道不是在告诉学生们:钱才是成功的标准?”

让港大一直骄傲的是孙中山,1923年,他在陆佑堂——这次港大举行百年庆典的地方发表过演讲。当年孙中山的演讲,由港大学生会主办,在演讲结束之后,孙中山被学生们抬出了讲堂,要求他和场外师生们合影。对比当年的历史,再看港大百年庆典中的陆佑堂,人们发现,同样的地方,达官贵人高朋满座,学生却寥寥无几。一场讨论就此展开:港大曾经引以为荣的价值,还在吗?

篇4:“格物致知”(《礼记·大学》)

学者W曰:《大学》的“格物致知”,古来解说纷纭,弟子不知所从。近日读到章太炎引王艮之解曰:“‘格物’,即物有本末;‘致知’,知所先后,乃与‘诚意’‘正心’合,次第也相符。”请问师傅,王艮的解释是否恰当?

学者Q附和道:关于“格物致知”的解释确属纷繁,恳请师傅开示。

师者欣然答曰:“格物致知”一语,在儒家思想发展史上,确实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理学兴起以后,《大学》被列为“四书”之首,成为理学思想的主要经典依据之一。朱子甚至认为,《大学》的八条目有两个关键环节:“格物致知”为“梦觉关”—过得了这一关则思想清明,过不了这一关则思想永远处于沉睡之中;“诚意”为“生死关”—过得了这一关则道德生命勃然而兴,过不了这一关则道德之门永远关闭着。

解释“格 物致知”, 关键是如 何理解“格物”。训“格”为“来”“至”“通”“正”“扞御”等,皆有所本。训“物”为“事”“亲亲之伦物”等,也都有根据。可是,如果“格物”即“物有本末”,则“格”字当为何解?

学者W曰:师傅教我们解经要有根据,不能“张孔子”“李孔子”“王孔子”地乱弄一气。对于王艮解释的依据,章太炎也没有多说。学生现在就查字书去……查到啦!《广韵》上说:“格,度也,量也。”王艮之解,大概与此义相一致:“格物”即衡量事物之本末。

师者曰:“格”字自可有“度量”之义。释“格物”为衡量事物之本末,则“物”为事物之本末矣,通乎?

《大学》所谓“物有本末”,即“格—致—诚—正—修—齐—治—治平”,简言之即“修己—安人”之本末。“格物致知”乃此本末之一节,何可以一节而概全体?更何况“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二句本一义。何可以一为格物之事,一为致知之事?

学者W曰:那么,“格物”与“致知”是什么关系?

师者曰:《大学》不是说“致知在格物”吗?意思是:致知即在格物之中。

学者Q质疑道:那是否也可以说,修身即在正心中,正心即在诚意中,诚意即在致知中?

师者曰:请注意《大学》自己的表述。只有在讲到“致知”与“格物”的关系时,《大学》表述为“致知在格物”,意在表明:致知即在格物之中,致知与格物是一体两面之事,而非一先一后之关系。“诚意”以下,皆由末以探本,《大学》表述为“欲……,先……”,如“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等。意在表明,致知与诚意,诚意与正心,正心与修身等,都存在着先后、本末之关系。

学者W曰:如何理解“致知”与“格物”为一体两面之事?

师者曰:这就涉及中华圣哲之世界观。今人解《大学》所以不明此理,主要是不了解先哲之世界观。

根据我的研究,这一世界观由“一体”“感应”与“生生”三大关节组成。所谓“感应”,是说世界是在人与人、人与物的一体联动、相互感应中生成的。“感应”有内感,有外感。譬如,人之“眠—觉—眠—觉……”即属内感:人疲劳了,自然要入眠;在睡眠中,身体得到休息,精力得以恢复,又自然会由眠而觉。眠与觉如此循环往复,即是内感。在正常状态下,人之眠与觉又是与昼夜之交替相一致、相应和的:入夜即眠,天明即觉。记得宋儒程颢曾有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心境安定从容之人,其内在生命之节律与昼夜四季之节律,恰到好处地相互契合:人感日明而觉,感夜来而眠,即是外感。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明白“格物”与“致知”何以为一体之事了:“格物”就好比是眠与夜相感应,觉与昼相感应;“致知”就好比是眠极而觉。简单地说:格物者,感之于外也;致知者,觉之于内也。

一个“学 ”字 ,《说文解 字》释为“效”,《白虎通》亦释为“觉”。“效”呈现的是交之于外,犹如学者与教者的相互感应;“觉”表达的是应之于内,学者本有其觉,教者只是通过自己与学者的交相互动,唤醒其本有的生命节奏而已。

唐宋人解“格物致知”虽众说不一,但大致都明白其中的感应之理。故孔颖达疏“致知在格物”云:“言善事随人行善而来应之,恶事随人行恶亦来应之1。”朱子也明白这个道理,故他在为“格物致知”补传时说:“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2。”整部《大学》,讲的其实也是一个感应之理。其开篇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明明德”即觉之于内;“亲民”,即交之于外。“明明德”与“亲民”也不是两件事,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正如王阳明说:“明明德必在于亲民,亲民乃所以明明德3。”

学者W曰:师傅说到这里,我大概知道“格物”与“致知”何以为一体两面之事了。那么,具体说来,“格物致知”的要义到底是什么呢?

师者曰:我觉得,在古往今来的各种训释中,明了感应之理而又字得其训、句契其旨者,当为近人严立三先生的《礼记大学篇通释》。严先生说:“知者,情之感也;物者,感之应也;致者,极也;格者,通也。通物而感,极感而实有诸己[1]。”

“格物”即“通物”,亦即同进入人的生活世界的人和物相感应,以相互通达。在感应过程中,让内在于自己的天德良知充分呈现出来,即是“致知”,严先生所谓“极感”是也。

学者W曰:如此说来,“致知”之“知”乃如孟子所谓“良知”,非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

师者曰:看来也是如此。孟子首倡“良知”“良能”。“良知”即“性之知”,如宋儒所谓“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相对;“良能”即“性之能”,与通常所说“才能”不同。简言之,良知、良能即人之所以为人的知与能,它们隶属于价值、意义范畴。《大学》所谓“明明德”,即明而又明此良知、良能之天德,反映的基本上是思孟一系的思想。严立三先生说“知,情之感也”,人依其本性与世界相感应,即生“情”。“情”与“性”相对,所谓“情者,性之动也”。故《大学》所谓“格物致知”之“知”,即是此“情”;不仅包括知善知恶,也包括好善恶恶。

“明明德”从哪里开始?从“亲民”开始。《大学》的“亲民”,其实就是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简略表达。所谓“止于至善”,即内依止于天德良知,外依止于亲亲之家,故传中会有“邦畿千里,惟民所止”之语,意即:千里邦畿,皆为百姓安居乐业之所,为百姓之家!

今人解《大学》,常以现代性的工程思维先入为主,把“三纲领”和“八条目”理解成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不知道“条目”实是“纲领”的细化和具体化。明白了八条目是三纲领的具体化,就不难理解,“格物致知”与“亲民”是有紧密联系的。故张祥龙先生解“格物致知”为“格其亲亲之物,而致其自明之知”[2]。张先生真是知言之人!

学者Q曰:师傅能把张祥龙先生之语所包含的道理讲得更清楚一些吗?

师者曰:简单地说,就是:在亲子之伦的充分感通中,让亲亲之情与知充分朗现。它意味着:亲亲是形成健全意义世界之根基。也就是说,作为八条目起始环节的“格物致知”,并不是泛然去格物、去致知,而是从格亲亲之物、通亲亲之情开始的。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4。”所谓“亲亲,仁也”,当然不是说仁民、爱物非仁,它仅仅意味着:亲亲乃意义生成之根。故孟子接着说:“无他,达之天下”—由此出发,即可走向世界、通达天下。

儒者何以视“亲亲”为意义生成之根?盖因亲子之伦具有不期而遇却又必相关涉之性质,乃人与人之间原初而本己之关系,故为天伦、天位;具有不言而喻、自我透明之性质,它超越了人与人间的功利性关系,纯真、自然而又牢不可破,故为天德良知。人能通其亲子之伦而致其自明之知,即拥有了认同世界的情意之根。

在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上,人们曾把儒家的“亲亲”“仁者爱人”等说,视作宗法社会的产物,认为它们是过时之物,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其实,即使在高度工业化、信息化的社会里,人生不也是从亲子关系、家庭生活开始的吗?现代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众多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世界观、意义世界出现问题,往往与不健全的亲子关系和家庭生活密切相关。亲子关系一旦出现裂痕,亲亲之情一旦有所缺失,一个人在亲近和认同世界方面就会出现严重障碍。

学者W曰:可是,司马光等人为什么要把“格物”解释成去物欲呢?

师者曰:史上力主以“格物”为扞御外物或去物欲者,北宋有司马光、张载等,清代名儒刘沅(1767—1855,字止唐)亦沿其说。

司马光在《致知在格物论》中说:“人情莫不好善而恶恶,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盖寡,恶且非者实多。何哉?皆物诱之,物迫之,而旋至于莫之知;富贵汩其智,贫贱翳其心故也。”他的意思是说,人都有好善恶恶、慕是羞非之心,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辨别是非善恶并不难;问题常常出在人们虽知善知恶、好善恶恶,却不能将它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是因为人们抵御不住物欲的诱惑,外物的胁迫。于是,司马光训“格物”曰:“格,犹扞也、御也。能扞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

郑玄曰:“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5。”郑氏以“格”为“来”,故“格物”即“来物”,意思是说:善物、恶物之来,是由人的情志与行止所招致。孔颖达亦以郑玄之说疏之。这说明,汉唐人讲“格物致知”,还是明白原始儒学的感应之理的。只是由于其格其来,尚未达于“亲亲”之本真源头,故来善来恶亦无定准,无从奠定诚意、正心的纯情至善之根。司马光说他“犹未尽古人之意”,自然是有道理的。可是,司马光等人置体认、感通纯情至善之情意于不顾,而仅从“扞欲万物”入手,吾恐其已落于第二着,终非究竟之论。

学者Q曰:朱子以“穷至事物之理”训“格物”,影响后世最大。师傅不取其说,不知其得失何在?

师者曰:读书穷理在朱子思想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朱子曰:“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以“穷至事物之理”释“格物”,实际上是在用自己的思想改铸《大学》。

朱子的思想,是在与同时代各种思潮的交锋中形成的。在南宋理学思想内部,朱子最反感的,就是陆九渊的心学。陆氏继承了孟子的“良知”“良能”思想,并以“发明本心”“扩充良知”为说。朱子虽亦承认“四端”从而“良知”“良能”之存在,但他认为,若不读圣贤之书以明其理,良知与私欲便无从分辨:你自认作良知者,却很可能已是物欲。因此,他不把入手工夫放在发明本心上,而是把工夫的重心放在读书穷理上。或者说,他希望在读书穷理的过程中,推致其知识,以尽其心之全体大用。故他在“格物致知”补传中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而朱子解释“致知在格物”,明显是把自己的理论关怀反推到经典本身:“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以“格”为“至”,如同以“格”为“来”一样,本无不可。因为物我感通是在物我相遇、相互到来中展开的。可是,他既以“格”为“至”,又把“至”引申到“穷至”,已夹杂太多私意,并多所转折。离“格其亲亲之物而致其自明之知”之义日远。这就把《大学》的入手工夫变成了极致工夫,反不如扞御物欲之说来得亲切。故刘沅批评朱子之说曰:“按诸身心,验诸日用伦常,物物而格,实有难行……且‘格,至也’‘穷至事物之理’,作二三转折以训‘格’字,其实仍是‘致’字之义。天下之事物,何可胜穷?6”

更何况,人伦日用之理乃“情理”而非“物理”。情理须因情以见理、通情以达理。在这里,有情斯有理,无情必无理。若不本之于亲亲的真纯之情,必以物视人、以物理为情理。如此穷理,吾恐其所知益多,益不知所从,且陷入各种观点的纷扰争辩之中;而朱子欲以此求得“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怎么可能呢?《大学》引孔子之言曰:“无情者不得尽其辞。”无情则无诚。无情者申其辞尚且不可,更何况想以之穷而明其理乎?

朱子之说,若不与《大学》“格物”相牵强,自可成一家之言。若必牵而强之,终不能相合,我因此不取其说。

学者W曰:看来领会先贤经解,不仅要知其所言,亦当知其所以言。这是我今天受教的最大收获。

“格物致知”究旨

日用道理本平明,物欲致昏灵境封。

温公格物训扞物,物欲不侵天德明。

朱子唯恐理欲混,急训格物为穷理;

物物而穷日日精,一旦豁然而贯通:

表里精粗无不到,全体大用无不明。

非唯解经夹私货,欲潜穷理亦难明;

众物虽知群相殴,吾恐格者无所从。

扞物近理未究竟,亲子天伦感遂通。

亲亲天德万事根,登此康庄道不穷。

篇5:格物者方雷

格物者,专注工业设计!我是格物者方雷,总结一下2014年,一个格物者深耕工业设计的一年。

当年高考语文几近满分,但现在已经想不起上次提笔是什么时候,真是感慨万千,在感慨我们每天的忙碌,在感慨我们每天的奔波,在感慨我们创业的脚步。在创业路上的伙伴们,是不是和我一样,需要一个给自己的2014年的总结?现在我来和大家分享我们格物者的故事。

格物者是我第二次创业,为了让格物者更好的的生存下去,我几乎每天都和员工在一起,早晨6点出门,第二天凌晨到家。每天围着偌大的京城跑很多圈。就这样反反复复,一天一天的熬过,我就一个感觉:创业之路何其艰难!尽管如此,每一次的惨败都没有让我丧失信心。在很多人看来,我就像一个“疯子”,屡战屡败,可屡败屡战。但是在我看来,每一次失败都代表自己离更大的成功更近一步,更了解市场,也更坚信这一点:吸取教训,失败了从头再来,才是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心态。

很多时候,辛辛苦苦熬了几个通宵做完设计项目,客户一句轻飘飘的:“不是我想要的风格”,我们就需要从头再来。甚至还有客户拖欠尾款不肯结算,有的时候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我曾经有2年没有买过一件衣服,一双鞋。但是,我告诉我自己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去付出最大的行动,去做最对的事情,得到最好的结果。但我可以大声的说:“创业,我走过了,创业的酸、甜、苦、辣,我品尝过了。”

经历了前两年的积淀,这一年,我们格物者在各方面都有了爆发式的增长。我们摆脱了在创业初期无人问津的窘境,得到了不同领域企业的垂青,接到了很多项目。但是我们依然如同刚起步阶段一样,对每一个案子都做到全力以赴,力求使客户满意。虽然为了完成目标,我们有过很多次加班加点的设计和修改,但是每当看到自己的方案被客户采纳,得到了客户的赞许,这一切的辛苦就都是值得的。

也曾遇到过一些不靠谱的投资人,一副对你的项目感兴趣的样子,等他琢磨透了你的项目,扭头离开,自己去开发,就这样将你的创意和你的想法窃取。

创业的过程总是充满各种意想不到的东西,总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们,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创业路上的酸甜苦辣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没有办法理解和体会的。这一年,虽然遇到了一些不靠谱的投资人,不可理喻的客户,但是更多的是帮助我的贵人,同时也有默默支持的家人,鼎力相助的朋友,一同奋斗的同事,还有建立了合作关系的的客户等等,正是这些贵人的支持和帮助,成为我在创业路上的前进动力。

为了让格物者更好地发展,我甚至没有时间去陪儿子,每天儿子还没有醒我就离开了家,等我回家儿子已经睡熟了,甚至一度儿子已经对我陌生了。牺牲了那么多,才换来了今天的格物者。

告别2014,就进入了我创业的第四个年头,回望这一年,既有成功的欢欣,又有失败的苦闷,这些过往都已成为我前进路途上的宝贵经验。

“格物致知原来是作为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格物者的含义延到设计师,就是追求极致设计的人。”这是格物者所独有的特殊意义。我认为,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追寻事物根本的过程,立足于格物者公司,我希望穷究设计的原理法则,追求真正意义上的格物,通过积极探索打开设计的新局面,让创意设计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进入2015年,我依然会秉持着这样的目标,带领格物者公司攻坚克难,走向辉煌的未来。

篇6:浅析熊十力的格物致知思想

《新唯识论》是熊十力最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 而此大作的写作背景正值国内传统价值体系的崩溃, 意义结构的解体, 和自我意识的迷失的转型时代。而熊十力的全部工作就是“面对西学的冲击, 在传统价值系统崩坏的年代, 重建本体论, 重建人的道德自我, 重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 (《熊十力全集附卷下》第1046页, 以下均简称《全集》) 所谓的“先立乎其大”就指的是其本体论的重建;既是他对“宇宙之基原”、“人生之根蒂”的体悟。他声言哲学应当“以本体论为其领域”。而熊先生所建立的本体到底指的是什么, 他有如下言论:“仁者, 本心也, 即吾人与天地万物所同具之本体也” (《全集》卷三《新唯识论》卷下) “本心即万化之实体, 而随意义差别而有多名” (《全集》卷三《读经示要》卷一) 可见, 熊先生所立之大即其最高本体就是“本心”从这里也显见他的本体论是对阳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正如熊先生所言:“阳明以良知释致知之知, 其所谓良知者, 吾人与天地万物共有之本体也, 在人亦名为心” (同上) 。当然, 熊先生的本体更有自己的独特内涵, 正如郭齐勇先生所言:“本心不仅是自身的主宰, 而且遍为万物之主, 遍为万物实体, 本心不是理智之心, 亦不仅仅是道德之心, 而是一个绝对的本体, 是生命, 是万化之源, 万有之基, ” (《熊十力全集附卷下》第1050页) 本体论的确立是其分析和解决一切哲学命题的起点, 无疑, 熊氏对格物致知关系问题的思考必然也是基于此良知本体之上的。

二、融通朱王

熊先生以良知为本, 重训格物致知, 其于致知之解释宗阳明, 于格物之解释宗朱子。先看其对致良知的诠释。丁为祥教授在其论著《熊十力学术思想评传》中指出:“无论从哪一方面看, 王阳明都是熊十力的思想先驱。熊十力年年对本体的体悟即是通过王阳明的万物一体之仁实现的, 其体用不二的架构也是对王阳明体用关系直接继承的产物, 而他反求实证的见体之路也可以说就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现代表达” (《熊十力学术思想评传》第201页) 所以, 在良知与知识的关系问题上, 熊先生首先是从良知本体立足的, 而一切格物之事及其所得之知识皆“良知之发用”, 如其言:“致知之知, 即是良知, 何以云然?如非良知, 则必训此知为知识矣, 若是知识之知, 则经言正心, 诚意何可推本于致知乎?……此知决非知识之知, 而必为良知也, 断无可疑。孟子言良知, 盖自此出, 而尤未张之一立教, 至阳明子超然神悟, 始发明心体即是良知, 印之于经而无不合, 于是, 专提致良知为宗旨, ” (《全集》卷三《读经示要》卷一) 当然, 熊先生的良知本体并非只是对阳明的翻版, 其发展之处亦十分突出;阳明之本体乃是道德本体, 而熊先生之本体则是在道德本体的基础上, 推致到了超道德, 超心性的宇宙本体, 因此, 在对物的看法上, 熊十力对阳明亦有批判:“如此推去, 乃以视听言动为物, 而不以声色等境名物, 则几于否认物界之存在, 此非大易及群经之旨也。夫不承有物, 即不为科学留地位, 此阳明学说之缺点也, ” (同上)

再来看熊十力对格物说的解释;由于熊先生对心性本体的张大, 使得其在对本体的规定上与阳明有了不同, 而从此本体论出发, 落实到格物说时, 此不同显得更加明显。熊十力说:“余以为, 致知之说阳明无可易, 格物之义宜酌采朱子, ” (同上) 他认为, 在格物之旨上, 阳明以为善去恶言格物, 不免偏于道德实践方面, 而过于忽视知识, 且非〈大学〉言格物之本意, 但是, 结合其超道德, 超心性的宇宙本体论而言, 注定其虽宗朱子之格物而又不能不对其有所发挥;他说:“训致知之知, 曰知尤知也, 推及吾之知识, 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夫人之知识是否可推及以至于无不尽姑置勿论, 而知识多者遂可诚意正心乎?此则吾所不敢苟同者。 (同上) 这说明, 熊先生虽然注重科学知识, 虽然吸收朱子之格物之说, 但其为学头脑仍是“致良知”其思想体系之立足点仍在于“本心”故其重格物也只是使格物与致知互相融通, 不落一边, 但他还是侧重认为, 格物只是致知之辅助, 知识应该由本心来支配。

三、重训格物致知

熊先生在融通朱王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格物说, 以此来统一以良知为头脑的致知与以成就知识为指向的格物。熊先生立足于其超越朱王的宇宙本体论之上, 以体用不二的思维模式来点评和融会朱王。他认为:“朱子说理在物, 阳明说心即理, 二者若不可融通, 其实心物同体, 本无分于内外, 但自其发现而言, 则一体而势用有异, 物似外现而为所知, 心者内现而为能知, 能所皆假立之名, 实非截然有二物。” (《全集》卷三《读经示要》卷一)

首先, 他认为, 阳明格物致知之说有累赘重复之嫌。如果按阳明说以为善去恶来解释格物则格物与致知便成了重叠关系, 因为, 为善去恶本身即是致知。如此, 则无所谓致知格物了。其次, 熊先生结合时代背景立足于其本体论基础之上重训格物。他认为, 虽然朱子明确了格物的知识指向, 而其格物之意未免狭窄, 他说:“朱子训格不知取量度义, 而以穷至言之, 于字义固失, 然即物穷理尤守大意” (同上) 由此可见, 他虽然在格物上宗朱子, 而只是宗其知识指向, 对于格物之格熊氏释之为'“量度”以量度事物而悉得其理, 既是“以致知所明之本体来量度万事万物, 从而形成关于物理世界的知识” (《熊十力学术思想评传》第209页) 而熊先生对格物的诠释性表达是:“良知之明周通于万物, 良知以其条理熔融事物之条理, 而无所阂, 故物得为知之所量度, 是云格物, ” (《全集》卷三《读经示要》卷一) 具体解释为:“于事亲而量度冬温夏清, 晨昏定省之宜, 此格物也, 入科学实验室, 而量度物象所起变化, 是否合于吾人的之设臆, 此格物也……” (同上) 然而不论其对格物有如何的定位和诠释, 其立足点总是放在其所设立的良知本体之上的。最后, 他对致知格物之关系作了重新规定, :“夫经言致知在格物者, 言已致其知矣, 不可以识得本体便耽虚溺寂, 而至于绝物, 亡缘反照而归于反知, ” (《全集》卷三《读经示要》卷一) 熊氏认为致知格物不可偏执一方, 若能兼致知格物之功, 则知格物即“良知之发用”, “则其格物也, 即良知之应物现形, 随缘作主, ……是则良知之自然之妙用, 乃不可遏绝者, 故曰致知在格物也” (同上) 此二者之关系正如丁为祥先生所言:“如果格物不指向知识, 便会使‘识得本体’的致知成为‘耽虚溺寂’的绝物, 与‘亡缘反照’的反知, 只有指向知识, 成就知识, 才能既避免与致知含义的重复, 又避免了绝物与反知的弊病” (《熊十力学术思想评传》第209页)

质言之, 对熊先生的格物致知之说可以唐君毅先生之概括作结:“是见熊先生之说, 实将人之求科学知识之事摄于格物一目下, 而再视格物为良知之发用……乃重归于以良知即德性之知为主、为体, 而以科学知识格物穷理为辅、为用之说, 是乃兼取阳明之意以立本, 取朱子之言以为辅, 以摄清儒所尚闻见之知, 及今人所尚之科学知识所成之说新说, 而亦非大学本文之原意所及, 朱子阳明之本旨所在者也。 (《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第217页)

参考文献

[1]郭齐勇主编:《熊十力全集》,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

[2]丁为祥:《熊十力学术思想评传》,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年。

[3]颜炳罡:《牟宗三学术思想评传》,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年。

篇7:初见“格物致知”

【关键词】格物致知 党日活动 纪实

第一次理解“格物致知”这四个字是在北京市延庆县的康庄中学的校门口的牌匾上,通过几次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格物致知”很好滴诠释了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 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在支部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中,我一点一滴地体会着格——物——致——知,感触颇多,本文是我对“格物致知”的一点肤浅理解.

一、开展活动升华心灵

为响应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春风行动计划”的号召,学校党委将以组织开展“春风”、“1+1”活动为契机,带领党员走进农村,奉献爱心,以达到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党员素质的目的。在有关职能部门的协助下,我所在的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党支部和延庆中学党支部建立了互助关系。几年来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我校党委都会组织党员积极投身“春风活动”中来,向贫困家庭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委书记亲自带队坚持专程看望贫困学生,相继与8名学生结成了帮扶对子。为这些孩子们送来温暖,送来爱心,使家庭困难的孩子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受助学分别汇报了学习情况和家庭的生活状况。党员们鼓励孩子们勤奋学习,全面发展,争取考上理想的学校。受助的8名学生中有3名学生先后考进我校,学校党委将组织党员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继续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爱心,收获希望,康庄之行成为党员们心里最感动最温暖的一段记忆,“春风行动”让参与行动的党员思想及心灵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增强了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他们将以良好的精神上面貌、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参观展览奉献才干。

基础教学科支部全体党员来到北京展览馆,参观了“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大型图片展览。本次展览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北京市委共同主办。展览共分为序篇、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生态、国防、港澳台、外交、党建等十个部分。该展览分为九个展厅,用照片、幅图表、件实物以及视频、电子相册等多种形式,从不同侧面生动展现了我国科学发展的成功实践,我们走进一个个展厅,在一张张照片、一幅幅图表、一件件模型和实物前仔细观看,认真听取讲解。天宫一号、神舟九号组合体,“和谐号”高速动车……展厅中央,一件件实物模型诉说着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充分反了科学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对中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3000米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模型,大家更是兴趣浓厚,纷纷驻足观看。教师们认为,这次展览充分反映了科学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过观看展览,再次深刻认识到只有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能继续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参观结束后老师们表示,此次展览图片丰富,资料翔实,反映了我国省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令人备受鼓舞。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勇于推进理论创新,提出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盼望着与时俱进的党的指导思想永葆青春般的活力,并表示一定要努力工作,积极投身到国家改革发展的伟大征程中,奉献自己的才干。

三、参加拓展成就卓越

为了发掘自我潜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基础教学科党支部组织支部全体党员开展了“释放无限激情,成就卓越团队 ”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组织之前,基础支部进行了周密的组织安排,并要求参加活动的党员认真学习《拓展训练安全须知》。为期两天的活动,使党员们忘记了年龄,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在教练和队长的带领下,党员们打着队旗高唱队歌喊着口号,开始了极具挑战的各项训练。整个训练主要包括四大项目:课程导入【破冰起航】、信任初体验【信任背摔】、个人与团体【合力过桥】、团队优化【海难逃生】,每次遇到困难和挑战,党员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没有责备,没有抱怨,没有放弃。最终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党员都顺利地通过了考验,获得了合格证书。通过参加拓展活动,党员们在实践锻炼中体验学习,在体验学习中不断改变,在不断改变中思考感悟,深刻的意识到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意识到作为团队中的一员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同时,在日常紧张的工作之余,亲近大自然,感觉青山绿水,也为提高工作效率,调动老师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格物致知”我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基础支部将继续认真组织党日活动,团结带领基础教学科党员锐意进取,拼搏奉献,为建设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篇8:人格物

不同时代的人对“格物”有着不同的解读, 朱熹认为“格物”是“即物而穷其理”;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视“格物”为“正心”;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之一的王夫之则把“格物”看成“博取之象数, 远证之古今, 以求近乎理”。因此, 需要综合“格物”的词源以及各种语境的用法, 去大致推断其最一般的本义。

《说文解字》中“格”的最初含义是“木长貌”, 即树高枝长, 后来用于指能将器物分置的木制用具, 如书架上的格子、窗格, 又引申为标准 (规格) 、品位 (品格、人格、资格) 、词汇的恰当位置 (主格、宾格、所有格) , 以及包含动词含义的阻止 (格格不入) 等。[2]将这些用法进行概括, 可以大致认为“格物”的本义为“让某种事物处于适当的位置上”。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迷茫表现及原因

(一) 大学毕业生就业迷茫表现

1、就业期望值高。

有不少大学毕业生存在着就业期望值高的表现, 不能根据自身的条件来选择合适的位置, 而是死死盯住大城市、大公司 (企业) 、高薪岗位, 不愿意屈就自己, 害怕吃苦受累, 更不愿意到一线基层去工作。部分大学毕业生盲目追求于本专业, 不愿意尝试去接触非本专业工作。这样故步自封, 只能限制住自己的择业空间, 造成了就业迷茫。

2、盲目择业, 违约不断跳槽现象严重。

很多大学生害怕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 从而在各大招聘网站以及各大人才市场, 海量盲目的投简历。当被多个应聘单位同时录用之后, 往往不知该如何做出选择。各种纠结选中其一进行实习时, 又很快放弃, 认为不适合工作岗位, 辞职再重新寻找, 以次往复。造成自己无法就业。

3、缺乏职业能力。

在毕业大学生群里中, 存在不少的人员缺乏必要的工作能力, 无法胜任工作。在校期间, 只顾享受来之不易的自由, 往往忽略了对自己的培养以及提高, 部分大学生则认为考证就万事大吉, 没有对其他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关注, 更没有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最终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二) 大学毕业生就业迷茫原因

1、外部环境原因。

从社会看上, 我国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通才教育, 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已经失去了竞争力。由于学校的不断扩招, 也使得劳动力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境况中。用人单位也因此提高了选择人才的标准, 对学历要求进一步提高。而我国的用人机制也不够完善, 使得缺乏社会知识和经验大学毕业生不知所措。

从学校上看, 学校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是工作能力, 重理论而轻实践, 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参与社会实践。而在课程设置上也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学习的内容在生活运用中并不需要, 也并不常见。

2、内部个人原因。

从观念上看, 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偏颇, 他们会好高骛远, 不愿吃苦, 不乐意去基层干活, 只是执着于追求“高大上”的企业以及“白富美”般的工作待遇。他们没有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寻求到一个合适的自我定位, 缺少一个切合实际的理想目标。

从能力上看, 大学毕业生在校只顾学习考证以及成绩, 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却严重的缺乏社会经验, 以自身的能力无法完成工作。综合素质能力较低, 没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团队能力等。

三、格物思想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迷茫的启示

“格物”思想—“让某种事物处于适当的位置上”, 给大学毕业生的启示就是让自身与工作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 社会环境允许你以自身合适的条件对接上恰当的工作。本文给出了一下几个建议, 供参考。

(一) 认清客观现实, 树立恰当目标。

古语有云:“天时, 地利, 人和。”大学毕业生想要摆脱就业迷茫的困境, 就需要认清并接受客观现实, 了解目前就业的外部环境以及学校教育的弊端, 不能因为人才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学校制度的不合理, 就怨天尤人, 从而失去斗志。大学生应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清楚自身条件如何以及工作岗位要求。树立一个恰当的目标, 为之努力, 不断拼搏。

(二) 正确自我定位, 匹配适当工作。

正所谓:“知己知彼, 方能百战百胜。”在面临就业时, 最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就是自身处于何种境况中, 自身的能力达到何种程度, 自身希望获得怎样的工作, 能够对自我进行正确的定位。不好高骛远, 一心追求于名企, 高薪的工作, 不盲目择业, 到处随机投简历, 重复实习-辞职-找工作-实习的死循环。大学生应寻求一个合适的就业期望值, 不过高, 不过低, 找到那个恰当的平衡点。

(三) 提升自我能力, 恰当匹配工作。

大学毕业生就业迷茫, 往往是因为自身的能力无法胜任工作, 或者只停留在理论水平上, 无法让理论与实际接轨。大学生想要顺利就业, 就需要不断的提升自我能力, 不管是学习的能力, 还是社交能力、团队配合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以及专业能力, 都是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的。时代在进步, 大学生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或者能够有机会走在时代的前列。当你自身具备一定的能力之后, 你就拥有了竞争力, 就可以摆脱“就业迷茫”的困境。

总之, 大学毕业生要想解决“就业迷茫”的难题, 其中一种方法就是懂得“格物”的道理—“让事物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

参考文献

[1]蔡铁权.“格物致知”的传统诠释及其现代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 2014 (6) :110-120.

[2]王前, 李贤中.“格物致知”新解[J].文史哲, 2014 (6) :129-134.

[3]王永强.“90后”大学生迷茫困境的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J].法制博览, 2014:396.

[4]卓玲.基于在校大学生就业迷茫心理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2012 (12) :213-215.

[5]罗剑英.大学生迷茫的心理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J].教科文汇, 2009:62.

上一篇:员工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心得体会下一篇:2011主题团日活动策划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