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

2024-04-20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精选7篇)

篇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是什么?就是通过探查物体而得到知识。任何一个新知识的获得,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发明,都是建立在不断探察新事物之上的。

我国的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大学》中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天地,从而追求如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这早已不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个物质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不断推敲身边的物体,并学习好文化知识,要从探察物体中求知。

求知的方法有很多,可亲自动手实践,让事物的发展变化直观地呈现在你面前,是获得知识的最好方式。这便要求我们不能死学书本知识,必须在生活中潜下心来研究事物,从中获取知识。列文虎克曾是一名门卫,整日闲暇无事。他利用空闲时间做什么呢?他玩起了镜片。于是,他凭借着对事物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科学的精神,终于玩出了名堂,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放大镜和显微镜。

从列文虎克的事例中不难看出,探察事物的确是获取知识的好方法。可我们应该盲目地去观察任何事物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也不会有成效。永远也不要忘记,实践是与知识相结合的。诸葛孔明一生好学,在年轻时便游历四方。早在隆中时,她便精通兵法,三分天下。可纵有满腹经纶不去施展有怎能体现他自己的才华呢?他追随刘备,子啊连年的南征北战中,我相信对他自己是一种常人莫及的提升。正如他在破南蛮藤甲兵前说,“我早在隆中便知道南蛮有驱兽之法”,后用火攻破之,不正是实践的过程吗?诸葛孔明后来有发明了孔明灯、木牛流马,成为三国时期的一位发明家。

由此看来,亲自动手是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我在生活中也有体会。在物理课上学习电路,之上可以轻而易举地连接,而当一大堆电学原件摆在面前时,还真有些摸不着头绪。几次实验下来,才逐渐有所领会。

凭我这些年的亲身体会,只有不断地研究事物规律,并把书本中的知识广泛应用到实践中,有所变革,才能适应21世纪发展的需要。

篇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

这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为读者揭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告诉中国学生应怎样来学自然科学。

这个前的文章,现在读来仍然有它的教育意义,所以才会选到我们的课本中。照丁肇中先生所讲,是因为我们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以致于在功课方面十分好,但在研究或其他需要动手的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我看来,丁肇中先生所讲一点也没错。

确实,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育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它的弊病抑制了学生的自我创造创新能力。

动手是需要不断练习的。现在,我们学校教育大多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最后,我们父母学校只关心一样――分数。记得一个顺口溜“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分数固然重要,它能证明我们学业学得如何,关系到将来能否考上大学,将来的生活品质如何。

有时候,因为教学条件有限,做实验课时,老师在上面演示,我们在下面观察,很少有人人动手实验继而思考的机会。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它需要我们积极地参与进去。

如果我们一直围绕着考试分数转,很少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们就会像寓言《坐井观天》中的青蛙一样,以为天真的只有井口那么大。

其实,我觉得高分低能的人,不但指动手能力弱,也指交际能力差的人。

这几天,我听见阿姨在说,单位里新招进的几个大学生,上班都几个月了,每天上班不晓得主动打扫卫生不会去打热水,闷声找到自己的位子坐下,立马玩起手机当“低头族”,路上碰到了连招呼都不打,无视而过。

参加工作后,许多工作事情往往需要大家合作的,如果连基本的与人交往也不会,还谈什么迅速地融入集体,进而提高自己?

也许你做的一点点工作完成得不错,却举止不懂礼貌讲话不使用礼貌用语,你可能得不到他人的欣赏,反而会让人厌恶你。

亲爱的同学们,现在我们还在学校里学习,有些教育规则我们是改变不了,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篇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

一、现象分析

现象之一: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 让学生分别量出圆的直径和周长, 再计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探究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可是结果让我大感意外:大部分学生 (或许是课前已经预习了) 根本没有去实际测量和计算, 敷衍了事地在量出圆的直径后, 用直径乘3.14算出周长。结果在汇报交流时的数据都是惊人的一致。

现象之二:在教学完扇型统计图的内容以后, 我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 要求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家里每月的支出情况, 根据相应的数据制作一张家庭上月支出情况的扇型统计图, 学生第二天都把作业交来了, 但是当我问有多少同学是根据要求向家长询问得来的, 他们面面相觑, 无人作答。

现象之三:在引导学生探究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时, 部分学生在操作时将圆锥容器里的沙子装得太满, 以至于在倒第三次之后圆锥容器中的沙子还有剩余, 但是在总结实验结果时, 所有学生都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二、原因分析

1. 学校教育长期忽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在小学阶段, 学校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课程, 却没有一门课程告诉学生“科学究竟是什么?”至于科学的价值意义、科学的目标指向、科学兴趣、科学方法论、科学态度、科学行为模式等构成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 甚至许多教师都感到非常迷茫, 更不用说向学生渗透这些科学精神了, 于是我们的教育走入了这样一个怪圈:学生的科学兴趣得不到早期的开发与培养, 科学知识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应试的手段, 奇妙的自然、缤纷的社会、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复杂的生命现象等, 由实践的对象转换为“背诵的对象”。学生从此不再好奇、不再怀疑、不再叩问开始, 只知道被动地接受那些现象、概念和定理, 于是就一点点失落了本来应该给他们带来无穷乐趣的科学精神。[1]

2. 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了学生科学精神的发展

在小学阶段, 科学精神的核心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质疑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但当前的教育模式仍将升学作为唯一的价值取向标准,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灌输知识而忽视对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的激发, 忽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片面地强调答案的标准化与书本内容的教条化, 在此影响下, 学生只知道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不肯动手实践, 错误地认为书本知识就是真理, 就是权威, 这极大地压制了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的发展。[2]

3. 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影响了科学精神的形成

小学生年龄小, 知识经验不够丰富, 处事往往没有自己的主见, 对成人的依赖性较强, 他们看问题多停留于感性阶段而忽视理性的分析, 我们只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从小提倡科学精神, 才能使他们养成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习惯, 形成敢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精神, 科学对待身边的事物。[3]

三、思考及对策

小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涉及各种因素, 这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努力,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教师从自身做起, 为学生树立榜样示范作用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的价值观可塑性强, 易受教师的影响, 教师自身严谨的科学精神与治学态度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反思我们的教学中作图随手而画的有之, 演示实验草草了事的有之, 甚至题目数据胡编乱造的也有之, 这些不严谨的作风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都会起到负面影响。在平时的教学中, 从一条线段的测量、一道题目的数据、一个概念的表达、乃至一个探究实验的操作, 教师都要以一种“像科学家一样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特别是引导学生实验时要做到准备充分, 细心操作, 认真分析。如果实验中有异常情况出现, 万不可主观武断地下结论, 要和学生一起讨论, 一起分析原因, 力求做到科学无小事。

2. 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探索、实践, 构建探究性学习模式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使原先获取知识的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 由“接受答案”转变为“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长此以往, 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逐渐升华为含有理性独立判断的、自觉探究问题的科学精神, 也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达到格物致知的境界。

3.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一旦走上讲台, 就很容易忘记自己要站在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顾问的立场上, 只专注于学科知识的强制灌输, 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全面培养。因此只有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勇于质疑, 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共享的关系相处, 学生才有安全感, 他们才会愿意把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不一样”告诉同学、告诉老师, 让大家来讨论。

正如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先生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所说:“在环境激变的今天, 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的确, 我们惟有从小抓起, 在小学数学教学乃至其他学科中渗透科学精神, 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 实现学生的自我积累, 才能将科学精神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 切实提高我们民族的科学素养, 使我们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曲铁华, 马艳芬.论当代中小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 2005 (2) .

[2]黄留炎.加强中小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 .

篇4:“格物致知”中的科学精神

四书之首的《大学》开宗明义,用第一句话概括出了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做一个对社会有担当的人,就是要随时彰显高尚的德行,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并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修养以使我们的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这就是《大学》所提倡的儒者精神。

明确了儒学的宗旨,《大学》接下来通篇阐述了要“止于至善”的总体方略,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所说的“平天下”是提倡通过每一位儒者的努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平天下”,也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进而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礼记》中所描绘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天下大同局面。

儒家的志向现实而高远,而对于实现的起点和路径,《大学》中则这样表述:先“格物致知”而后“诚意正心”以修齐治平。因此,既可以说“格物致知”是“诚意正心”的基础,也可以说它们同为儒学思想体系的两翼,以此来带动每一位儒者培养高远的志向和高尚的情操。正是儒家这种向内求诚与向外致知的兼修思想,使得自西汉武帝时的董仲舒开始,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所有其他学派对儒家的批评,都不足以对儒学作为治国理念的正统地位形成有效的撼动。

以《大学》为首的这次分类,将儒家思想的精要梳理得清晰而简洁,这是南宋大家朱熹的贡献。他将《大学》和《中庸》从《礼记》中提取出来独立成书,与《论语》和《孟子》并称为“四书”。朱子对儒学的理解可谓精深通彻,《大学》提炼出儒家价值体系和行为方略,从“格物致知”到修齐治平;《中庸》表述了儒家的内功心法,“诚者天之道”且“道不远人”;《论语》记载了孔子及门生的言行,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地理解和参照;《孟子》则论述了以仁为本的为政理念和常养浩然正气的做人风骨。因为这四部经典的直接作者或者思想源流分别出自先秦时期的曾参(即曾子)、子思、孔子、孟子,因而称之为“四子书”,简称“四书”。

儒学的另一位标志性人物——明代的王阳明也曾做过这样的评述:“尽心由于知性,致知在于格物,此语然矣。”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在他看来,如果不能通过格物而知性,则不能做到知行合一,即使所行之仁善义理等等都可能涉伪。由此可见,《大学》应该被称为儒学经典中的经典,而“格物致知”则可以说是其思想基础中的基础,这一点可以说是儒门学者们的共识。

儒家的“格物致知”精神与现代人所提倡的科学精神又是完全相融和相通的,它们都强调客观性和实证性,而与纯粹的科学技术上的科学精神相比,儒家的“格物致知”精神更多的是强调人的认识上的实事求是。在儒家看来,“物”是指世间一切有形的存在,包括人、事、自然物,同时也包括人与自然物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家眼中的“物”既可以是其大无外之天地万物的总和,也可以是其小无内之无限细分后的微粒,更可以是可察而不可见的人心。而“格物”就是通过对这一切的区分和辨识,从而实现对规律和本质的认知和领悟。

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在认知积累和价值观念上都有很大的差异。科技成果和应用的确应该实事求是地向西方学习,但在对于人的认知方面,中华文化也自有积累,甚至还涉及某些现代科技至今尚未深入研究的领域。比如:我们晨起抻筋活脉就会感到体泰身轻,但在现代医学的解剖学上却找不到筋脉的存在;又如我们形容极度体弱者“气若游丝”,而这种气虚的感觉目前也还不在西方医学的考量范围之内;再如我们见到兄弟相阋,无论起因是什么,但凡伤及了家庭的情感都会被认为两败俱伤,家人通常会担忧全家的体面,邻居则会看轻为长者的胸襟气度等等。中华文化在价值判断和取向上,提倡责任胜于利益,人品重于能力,认同甚于竞争,和谐大于对错,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文化传承下来的格物观,是客观的存在,也是无法通过简化其关联性就可以被忽视的。

儒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格物观既重视对物认知的客观性,也强调对人心和自我的感悟的实证性。可以说,格物致知作为儒学的认知基础,在现代科学十分发达的今天依然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刘诚龙

1911年10月31日,蔡锷领导的重九起义军“解放”了昆明,在昆明五华山两级师范学校宣告“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正式成立,蔡锷当上了云南军都督。

革他人的命好革,自己当家了,便知道油盐柴米贵。云南自来地远财困,素来是吃国家财政的。该省每年支出是六百多万两银子,而本省财政岁入三百万两,这个大缺口如何补上?

蔡锷到任,也没太多办法,也是向中央财政要钱,可是去年搞了革命,把给钱的政府都给推翻了,哪还有“部库”拨款?

1912年1月,蔡锷都督云南开局之年之正月,按理要给自己挂红才是,要给革命分红才是,可是蔡锷却拿自己开刀:“吾滇自反正以来,整理内治,扩张军备,经费骤减,入不敷出,深恐财政支绌,不足以促政治之进,则唯有约我同人,酌减经费,以期略纾民困,渐裕饷源。”话说了一大箩,其实是一句话:干部要减工资。

这段话里,有“酌减”两字,好像是让将帅们放心,将帅九牛只须拔一毛,及到“酌减”表格下来,吓了将帅一大跳。蔡锷之减薪计划,是按级别来减的,分上等、中等与次等;级别高,降幅大;级别小,降幅小;级别很低的,如排长班长及士兵,不加也不减。高官减薪幅度是蛮吓人的:上等正都督,原先是月薪六百两,直降到一百二十两,降幅为百分之八十;上等副都督,原先是月薪四百两,也直降到一百二十两,与正都督一个样,降幅是七成;上等协都督,原先是月薪二百五十,降到一百两。中等的,次等的,原先工资低,降的幅度也就小了,如中等的正都尉,原先是二百两,实行新工资制后,是八十两,削减六成;次等的协校尉,原先是月资二十两,只降四两,为十六两——正都督是降八成,协校尉是保八成。

说起来,也并不能赞蔡锷品德高尚,还得说蔡锷之前的都督们太无耻。一方面是财政那么困难,他们却享受高薪;另一方面,基层干部薪酬那么低,他们却安享超高收入。原来都督是月薪六百两,而次等的(也是有级别的)司书生却是十二两,省部级是科股级的三十倍。工资的含金量又何止三十倍?都督们吃穿用度,要自己出钱吗?工资基本不用的。而越到下层,越是靠工资吃饭。若如此去计算,当年的都督与司书生,可能不是三十倍的差距,或是百倍乃至三百倍,一切皆有可能。

蔡锷的减薪,首先是从自己减起,他是一把手,却跟二把手三把手一个样。蔡锷减工资,最底层的人是不减的,他在下发的文件里白纸黑字写明确:“弁护目并匠夫,饷银仍照旧章支发。”这里可知,蔡锷革命,革的是自己的命,革的是大官、中官之命,小官与无品的公务员,他是不革的。底层公务员工资并不高,若把他们也“革”了,那革命的意义何在?

蔡锷革命成功,打了土豪,却不给官僚分田地,反而大降官僚们的既得利益。官僚们尚没适应,距首次降薪仅五个月,到1912年6月,蔡锷再次颁发降薪文,蔡锷自己的工资再降了五成,由最初的六百两猛降到六十两。

蔡锷降薪,确是因政府“经营巨额亏损”,也源于国民整体贫困。他自我革命,是出于良知。良知在人品序列里,是处于第一层的,说人有良知,并不是很高的评价,与高尚之评,很有距离。但设若社会连良知都缺乏,那么,有良知,也值得我们举手敬礼。

蔡锷除给自己减薪外,还有其他规定,如:一,不得请客送礼;二,兼差人员概不得兼薪(抽调到各种工程指挥部,不能领两份工资);三,不得受贿和侵吞公款;四,不得侵吞缺额饷银;五,不得挪用教育经费……看看,也看不出蔡锷之治政,有太高明之处,蔡锷所施政者,也不过是平常举措。

把平常举措常态化了,带头执行了,那就是好领导了。蔡锷确是带头廉政的,“公费所入,衣食而外,一以佐军,不欲使家有盈余。”朱德后来也回忆,(在云南)“廉洁成为了一时风尚”。

有人将人品与制度对立起来,好像二者是水火不容的,有我无他,有他无我,有制度须斥人品,依人品则没法建制度,是这样吗?蔡锷以其人品与良知,建立了减薪制度,不正是“人品与制度齐飞”?

(作者单位:湖南邵阳双清区科协)

篇5:《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文化上并没有太重视实践精神,只是注重书本上片面的知识,没有真正的实现格物致知精神,相比下,在西方国家,他们更注重在实践中探求新的知识,因此导致了中国学生与西方国家的学生在实践上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中国的传统教育与古代《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的道理在轨迹上有些偏离。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在一次物理课上,我没有好好看老师做实验,只是背会了书上所写,老师所说的内容,并没有太过在意怎样做实验,第二天,去了实验室,老师让做一下“滑动变阻器”的实验,在看到别的同学都在满脸期待的做着实验,当时的我,不得不后悔,没有好好看,才明白只是背会知识点没有用,相反,另一组同学因为上课好好看了老师做实验,在自己的实践下,完成了老师所交代的任务,开开兴兴地去做另一组实验。在这种情况下的我,不仅没有理解其中要点,反而将之前的知识忘的一干二净。相比之下那组同学已经理解透彻,反而很轻松。在近代的化学家中,俄国的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后,在一次次对其探索中,编制了元素周期表,为后代学习元素而奠定了基础。可见,实践出真知。

篇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1

学习了丁肇中先生写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不仅认识到了一个新名词“格物致知”,还得到新思考。

这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为读者揭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告诉中国学生应怎样来学自然科学。

这个20年前的文章,现在读来仍然有它的教育意义,所以才会选到我们的课本中。照丁肇中先生所讲,是因为我们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以致于在功课方面十分好,但在研究或其他需要动手的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我看来,丁肇中先生所讲一点也没错。

确实,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育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它的弊病抑制了学生的自我创造创新能力。

动手是需要不断练习的。现在,我们学校教育大多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最后,我们父母学校只关心一样——分数。记得一个顺口溜“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分数固然重要,它能证明我们学业学得如何,关系到将来能否考上大学,将来的生活品质如何。

有时候,因为教学条件有限,做实验课时,老师在上面演示,我们在下面观察,很少有人人动手实验继而思考的机会。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它需要我们积极地参与进去。

如果我们一直围绕着考试分数转,很少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们就会像寓言《坐井观天》中的青蛙一样,以为天真的只有井口那么大。

其实,我觉得高分低能的人,不但指动手能力弱,也指交际能力差的人。

这几天,我听见阿姨在说,单位里新招进的几个大学生,上班都几个月了,每天上班不晓得主动打扫卫生不会去打热水,闷声找到自己的位子坐下,立马玩起手机当“低头族”,路上碰到了连招呼都不打,无视而过。

参加工作后,许多工作事情往往需要大家合作的,如果连基本的与人交往也不会,还谈什么迅速地融入集体,进而提高自己?

也许你做的一点点工作完成得不错,却举止不懂礼貌讲话不使用礼貌用语,你可能得不到他人的欣赏,反而会让人厌恶你。

亲爱的同学们,现在我们还在学校里学习,有些教育规则我们是改变不了,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学着多动手,让自己各方面都有所发展,因为你终将走上社会,与不同的人去交流合作。记住,不是社会来适应你,而是你去适应社会。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2

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知识是成功的基石,智慧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实践肯定是成功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了。

诺奖得主丁肇中在文章中多次提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也列举了古时名家的事例阐述这一论点,对于我们而言,在如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是否也该有一颗积极探索,敢于实践的心呢?

拿爱因斯坦的例子来说,他的伟绩无疑是推翻了经典力学,使物理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当时的物理学家说过,物理的大楼已基本建成,后人只需添砖加瓦便足矣。当时的爱因斯坦只是专利局里的一名小职员,但他很喜欢思考,一个偶然间的想法,使他为之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去证明,实践,从而也铸就了他传奇的一生。试想,若他只是灵光一现,并未反复推敲。历史的长河中,可能并没有这个名字。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生活的我们,很多时候只是一味接受,但不曾想过究竟是对是错,认为真理完全正确,可往往真理之中会存在很多小的纰漏,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在学习的同时,更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即不断探索追求实践,多问一句为什么,收益肯定多多!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3

格物致知精神,是使人在做任何事情上都会成功的动力;它,也是能让人在面对困境中得以解救的力量。但是,格物致知精神不是想有就有的,它要拥有二个要求,二个条件才能实现。这二个要求与两个条件,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这篇文章中有讲诉。

文章中讲诉了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别。中国传统教育是以“死记硬背”一词来形容,而西方教育是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句来形容。文章还讲到中国人的成绩虽好但是动手能力太差,这也就相当于“纸老虎”,只能说一推大道理但却不能动手做。

那该怎么才可以使自己拥有格物致知精神呢?其实这很简单,要想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必须要有推究探讨事物原理的精神,这是第一个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要求。文章中举出一个“格物”的例子,让我从中知晓了“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证明了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的。所以,我又发现格物不能是消极的观察研究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这是第二个要求。

不过光有这两个要求那是不行的,因为观察探究是建立在渊博知识的基础上,倘若你没有知识,即使你观察探究了,但终究也是没有任何成果的。既然有了知识又有了要求,剩下的就是应该有一种持之以恒的毅力。毕竟,每一件事都有失败与成功,不要因为失败而放弃,要迎难而上,这样成功才会出现在眼前。

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保持对事物的探索精神以及培养自己拥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这样格物致知精神终会得到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4

如是像呆若木鸡似的去看任何一件事,我想成果并没有想象中完美,反而,你用大脑带着双手一起上场,用大脑想想,再用双手实践,可能获得的成果会更美好些。

格物致知就是从探查物体而获得知识。但是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却并不太重视格物和致知。像国外那些人们,他们无论是什么事,都会格物,然而致知,他们的这种方法是完美的,脑力加手的劳动,从而使思考亦将是而变得简单。国外的那些人在小时候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用双手来实践获得知识,格物致知的意义并没有被那些爱动手的实践者所淹没,而对于中国传统教育,格物致知的意义就被淹没了。

明朝的理论家――明,空有一幅聪明的大脑,却没有爱动手实践的爱好,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又一次,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就决定要“格”院子的竹子,他就搬了一条板凳坐在院子里面,看着竹子硬想了七天,却并没有很好的答案,他并没有用自己的手去实践,只考自己的头脑去硬想,却什么也没有得到,最后因为头痛受不了,而失败。明显,他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明这样的做法,显然在当时社会是很多人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想要观察竹子的结构或它的生长过程,就必须得用手去把叶子切下来,然后拿到显微镜下进一步观察,绝不是像明那样坐在板凳上空想,袖手旁观是绝对得不到理想中的成果。

实践不是毫不选择的测量,它需要事先的准备与计划。要有一个正确的目标,以作为整个实验的明确中心,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实验者的眼力、毅力和勇气。

我们不能盲目的接受权威,我们要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力。格物致知的目的,是让人能大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目的,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格物致知的精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5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是什么?就是通过探查物体而得到知识。任何一个新知识的获得,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发明,都是建立在不断探察新事物之上的。

我国的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大学》中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天地,从而追求如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这早已不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个物质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不断推敲身边的物体,并学习好文化知识,要从探察物体中求知。

求知的方法有很多,可亲自动手实践,让事物的发展变化直观地呈现在你面前,是获得知识的最好方式。这便要求我们不能死学书本知识,必须在生活中潜下心来研究事物,从中获取知识。列文虎克曾是一名门卫,整日闲暇无事。他利用空闲时间做什么呢?他玩起了镜片。于是,他凭借着对事物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科学的精神,终于玩出了名堂,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放大镜和显微镜。

从列文虎克的事例中不难看出,探察事物的确是获取知识的好方法。可我们应该盲目地去观察任何事物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也不会有成效。永远也不要忘记,实践是与知识相结合的。诸葛孔明一生好学,在年轻时便游历四方。早在隆中时,她便精通兵法,三分天下。可纵有满腹经纶不去施展有怎能体现他自己的才华呢?他追随刘备,子啊连年的南征北战中,我相信对他自己是一种常人莫及的提升。正如他在破南蛮藤甲兵前说,“我早在隆中便知道南蛮有驱兽之法”,后用火攻破之,不正是实践的过程吗?诸葛孔明后来有发明了孔明灯、木牛流马,成为三国时期的一位发明家。

由此看来,亲自动手是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我在生活中也有体会。在物理课上学习电路,之上可以轻而易举地连接,而当一大堆电学原件摆在面前时,还真有些摸不着头绪。几次实验下来,才逐渐有所领会。

篇7: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经典

如是像呆若木鸡似的去看任何一件事,我想成果并没有想象中完美,反而,你用大脑带着双手一起上场,用大脑想想,再用双手实践,可能获得的成果会更美好些。

格物致知就是从探查物体而获得知识。但是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却并不太重视格物和致知。像国外那些人们,他们无论是什么事,都会格物,然而致知,他们的这种方法是完美的,脑力加手的劳动,从而使思考亦将是而变得简单。国外的那些人在小时候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用双手来实践获得知识,格物致知的意义并没有被那些爱动手的实践者所淹没,而对于中国传统教育,格物致知的意义就被淹没了。

上一篇:我的“百变怪”姐姐作文下一篇:新进教师自我介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