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024-04-16

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精选9篇)

篇1: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八七会议等基本史实;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经过和井冈山会师的重要意义;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辟了井冈山道路,认识这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文字材料等方式获取有效信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井冈山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同学们学会面对挫折和失败,要不屈不挠,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体会井冈山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教学难点: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通过歌词中“红米饭”“南瓜汤”“干稻草”等具体意象,把学生带入井冈山艰苦而又乐观的生活情境当中。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1.自主学习

(1)播放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相关视频片段。

(2)展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3)学生自学教材,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找出两次起义的背景、时间、地点、领导人和结果。2.合作探究

(1)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有哪些成功与失败的地方?

(2)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这种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既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夲课知识线索的理解。

目标导学二:井冈山会师

1.井冈山会师经过

播放井冈山会师影视资料,让学生感悟那震撼人心的一幕; 学生讲述与井冈山会师相关的小故事、歌谣 2.井冈山会师的意义

让学生讨论理解(1)壮大了力量

(2)开辟了革命根据地的崭新局面(3)铸就了井冈山精神

目标导学三:工农武装割据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1)结合教材,举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武装斗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方面的具体表现。

(2)中国共产党为了能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在井冈山根据地是怎样做的?(3)怎样才能创造武装割据的局面?(4)什么是井冈山道路?

三、课堂总结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朱、毛井冈山会师,创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中国共产党展开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使中国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篇2: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我的爷爷、我的爸爸和我的妈妈都是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的爷爷还是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退伍军人。他们说为了响应党中央“重走长征路”的号召,也为了让我这个共产主义小接班人重复感受到革命先烈不怕牺牲、顽强拼搏,为了建立新中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2016年7月6日,我们来到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开启了今年暑假的红色革命文化之旅。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并不在井冈山上,而是坐落在井冈山市茨坪红军南路,一共有四层。博物馆的馆标“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朱德爷爷亲笔题的字,经过讲解员的介绍,我第一次真正了解了井冈山红色文化的来历:1927年10月,毛泽东主席、朱德元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精神”从那时候流传下来,直到现在。

一进博物馆展厅,我就看见了的一个铜铸雕塑,是一个老式油灯,上面有火苗在闪烁,不用我多说,大家估计都能猜到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几个大字铸在油灯雕塑的底部。雕塑背后的屏幕上一直在播放红色革命资料。博物馆大都采取屏幕播放的方式让大家体验当时场景,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朱毛会师”,虽然只是投影,但我觉得这比我以前看过的所有的4D、7D 电影都让人震撼,让人热血沸腾,毛主席和朱德爷爷是在克服了怎样的艰难险阻和敌人严酷封锁才能顺利会师?这个场景让我至今无法忘怀。

、对我来说最熟悉的就是“下山挑粮”了,还记得咱们课文里的那篇课文《朱德的扁担》吗?在博物馆里,我才彻底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原来敌人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对井冈山实施了严酷的经济封锁,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毛主席和朱德爷爷等人经常与井冈山军民一起往返一百多里到宁冈等地挑粮,课文《朱德的扁担》就是“下山挑粮”时候发生的一个小故事,充分体现了朱德爷爷与军民同甘共苦的革命精神。我们在博物馆里见到一根写有“朱德扁担,不准乱拿”的扁担,讲解员说那就是朱德曾经用过的扁担,可惜没见到那根他亲笔写的“朱德记”的扁担。

博物馆里不仅展出了根据地的红色革命文化,还有许多新中国成立后延续“井冈山精神”充满正能量的事迹,其中最让人感动的就是“九八抗洪”,讲解员说这个场景讲的是1998年咱们中国发生特大洪水,九江城决口,眼看要被洪水吞没,2.4万民人民解放军、武警和广大群众齐心协力,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奋力堵住决口的场景。虽然没有亲见当时的现场,可我还是感动的热泪盈眶。

篇3: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一、川籍大学生

1.陈毅 (1901—1972) , 字仲弘, 曾用名陈世俊、曲沃, 四川乐至县人。从小进过私塾, 9岁入初等小学, 1913年考入华阳县德胜乡高等小学, 1916年考入成都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受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影响, 1919年踏上了赴法留学征途。为了争取进入里昂中法大学求学的机会, 陈毅和其他留法学生一道, 同中法政府进行了长久斗争, 后被法国政府遣送回国。1923年秋, 陈毅到北京进入由蔡元培、李石曾等开办的“陆谟克学院”学习, 该校隶属于中法大学。同年11月, 经共产党员颜昌颐、萧振声介绍, 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底, 陈毅大学毕业。之后, 他成了一个职业革命者。1928年4月, 陈毅与朱德率部上井冈山, 实现了著名的朱毛会师。

2.王良 (1905—1932) , 字傅良, 曾用名王化赅, 重庆綦江县人。6岁入私塾, 继入綦江县立高等小学校, 1917年考入重庆华英中学。1924年秋考入上海持志大学。在叔父王奇岳 (中共党员) 的启发影响下, 先后阅读了《向导》、《中国青年》等进步刊物, 思想倾向进步。1926年夏, 受北伐战争的影响, 他毅然弃学赴广州报考黄埔军校, 成为第五期学员。1927年, 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参加了秋收起义, 三湾改编后随毛泽东上井冈山。

3. (1903—1930) , 名大经, 号立三, 四川邻水县人。自小曾进入私塾与高小读书, 1922年, 考入上海复旦大学, 1925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5月30日, 游雪程参加了上海反帝大游行, 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共产党员顾正红。1926年冬, 游雪程大学毕业后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 几经周折, 他随部参加秋收起义, 三湾改编后随毛泽东上井冈山。

4.徐彦刚 (1907—1935) , 原名徐兴华, 四川开江县人。6岁入私塾, 1924年高小毕业, 之后考入重庆江北中学。1926年春, 他考入由吴玉章、杨誾公等筹办的重庆中法大学。在共产党员吴玉章、杨誾公的教育培养下, 徐彦刚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 徐彦刚自重庆到武汉, 毅然投笔从戎, 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 几经辗转, 他加入平江、浏阳工农自卫军, 后随部参加秋收起义, 三湾改编后随毛泽东上井冈山。

二、湘籍大学生

5.罗荣桓 (1902—1963) , 原名慎镇, 字雅怀, 湖南衡山县人。8岁入私塾, 1914年, 进本村罗氏岳英小学, 1916年夏, 高小毕业, 之后又在家乡读了三年私塾。1919年秋, 考进协均中学, 在校期间, 罗荣桓如饥似渴地学习, 汲取各种新知识、新思想, 其中, 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 对他影响最深。1923年夏, 来到北京补习功课, 1924年6月, 考上山东私立青岛大学工科预科。1927年4月, 罗荣桓考入武昌中山大学理学院, 后经好友彭明晶介绍, 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不久, 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 他毅然选择投笔从戎, 参加了国民革命军, 9月, 随部参加秋收起义, 三湾改编后随毛泽东上井冈山。

6.李却非 (1899—1932) , 曾用名李树彝、李焕业, 湖南酃县人。7岁入初等小学, 10岁进梅岗高小读书。1917年2月, 考入长沙岳云中学。1921年6月, 考入北京大学文科院。在校期间, 与湘籍早期共产主义者邓中夏、罗章龙、何孟雄等交往密切, 经何孟雄介介绍, 李却非参加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同年底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为最早的团员之—, 不久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初, 受中共北方区委和北京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派遣, 专门从事工人运动, 后中断学业, 成为一个职业革命者。1925年l0月, 李却非回到家乡酃县工作, 次年8月担任酃县特别支部书记。秋收起义后, 经湖南省委介绍, 李却非来到井冈山, 与毛泽东进行了亲密会见。

7.邝鄘 (1897—1928) 又名光炉, 字子一, 号爱陶, 湖南耒阳县人。7岁入私塾, 1915年考入县城杜陵书院读高小, 1919年考入省立一中。五四运动期间, 他在长沙积极投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罢课和抵制日货运动。1922年夏, 邝鄘考入北京大学师范科, 次年, 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 受党组织派遣, 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 因学习成绩突出, 毕业后留校工作, 兼政治、军事教官。1926年7月, 参加了北伐战争, 创作了《北伐军军歌》。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 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湘南暴动。1928年4月, 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

8.谭衷 (1902—1929) , 字笑余, 号金萼, 湖南耒阳县人。5岁时入私塾, 后入县立高等小学、省立第一中学就读。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在校期间, 开始大量接触马克思主义书籍, 思想进步很快。1919年6月, 参加了五四运动。1923年在北大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冬, 谭衷决定弃文从武, 考入黄埔军校, 不久, 因病退学回家, 在当地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8月随贺龙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2月参加了湘南起义, 4月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

9.周鲂 (1900-1929) , 字厚泽, 又名陈藩, 湖南耒阳县人。1917年入耒阳杜陵书院高等小学, 1920年秋, 入衡阳成章中学。在中学期间, 经常阅读进步书刊, 接受马克思主义, 积极参加“力争青岛”、“抵制日货”等社会活动。1923年春, 考入南华大学, 次年冬经伍文生、邝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学校南迁广州, 他又考入黄埔军校。1925年春, 因工作需要, 周鲂放弃学业, 经组织派遣前往湘南、粤北开展党的地下活动。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4月, 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

10.伍中豪 (1903—1930) , 又名昭弗, 字默深, 湖南耒阳县人。自小熟读诗书, 1914年入县立高小, 1916年考入长沙岳云中学。1920年, 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 在校期间, 学习成绩优异, 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在李大钊的直接教诲下, 思想进步很快, 曾撰文批判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 少谈些主义》。1922年, 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4年, 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 大学毕业。此后, 受党组织委派, 回到家乡开展革命活动。1925年5月, 经党组织批准, 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 毕业后, 被派往广东农运讲习所任军事教官。1926年7月, 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 随部参加秋收起义, 三湾改编后随毛泽东上井冈山。

11.曾士峨 (1904—1931) , 字迪勋, 号广泽, 湖南益阳县人。虽家境贫穷, 其父亲仍想尽办法让他读书。小学毕业后, 在族人的资助下继续完成了中学学业。1923年, 考入湖南益阳信义大学, 在校期间, 他思想进步, 经常阅读《向导》、《救国周刊》等进步刊物, 积极参加爱国的学生运动。1924年, 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 考入黄埔军校长沙三分校。1926年, 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 参加了北伐战争, 后随部参加秋收起义, 三湾改编后随毛泽东上井冈山。

12.刘霞 (1899—1937) , 字竹寒, 号家奇, 湖南耒阳县人。8岁入私塾, 1918年考入省立第三中学, 1919年在长沙参加了五四运动。1922年考取北京大学。在校期间, 受进步思想的影响, 1923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秋, 因家境困难, 被迫辍学, 回到耒阳, 他一面教书, 一面从事革命活动。1925年春, 中共耒阳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 任委员兼农运部长。1928年, 参加湘南起义, 4月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

三、赣籍大学生

13.邓贞谦 (1907—1928) , 又名邓中坚, 江西上栗县人。自幼入私塾, 后上高小, 1923年秋, 考入萍乡中学, 次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秋, 考入北京师范大学, 在校期间, 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暑假, 他毅然选择中断学业, 并以特派员身份回到萍乡从事革命运动, 同年底, 被安源市委派往萍乡湘东区担任区委书记, 同时, 还担负着安源市委与井冈山根据地的联络任务。1928年4月, 邓贞谦到井冈山茨坪与毛泽东交谈情况, 返回途中不幸被靖卫队逮捕。

14.朱亦岳 (1892—1931) , 字首云, 江西莲花县人。小时曾入私塾读书, 1912年, 从莲花县琴水高小毕业, 后考入吉安白鹭洲中学。1915年, 进入北京私立国民大学读书。一年后因家里经济困难, 无法继续坚持学业, 便辍学求职。1916年在北京外交后援会工作了一小段时间, 1917年至1922年, 在江西省实业厅、教育厅谋得了点小差事。1926年春, 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7月, 参与创建了中共莲花小组, 同年11月来到井冈山, 参加了由毛泽东主持的象山庵会议。

四、皖籍大学生

15.谭梓生 (1898—1930) , 原名谭德贵, 学名谭栋, 安徽旌德县人。7岁入私塾, 10岁入下洋日新小学, 15岁进凫山书院, 之后考入芜湖弋矶中学、安庆中学。1918年考入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受老师恽代英、萧楚女的影响, 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1年12月, 转到徽州休宁县万安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就读。次年9月, 师范毕业后回到家乡下洋日新小学担任校长。1923年秋, 考入南京南方大学, 次年转入上海法政大学。在校期间, 积极参加由共产党人组织的革命活动, 并与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林伯渠、彭德怀等有着亲密接触。1925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大学毕业。1927年参加了秋收起义, 三湾改编后随毛泽东上井冈山。

五、陕籍大学生

16.何挺颖 (1905—1929) , 字策庸, 号科生, 陕西南郑县人。8岁入私塾, 1915年, 进入南郑县高等小学。1920年高小毕业后, 考入汉中联立中学读书, 在校期间, 大量地阅读了《努力周报》、《改造》、《独秀文存》、《胡适文存》等进步书籍, 并在同学中发起了应用白话文活动, 同时还创办了一个图书阅览室。1924年中学毕业。1925年春考入大同大学数学系, 几个月后经共产党员刘平衡介绍, 转入上海大学社会系, 同年6月, 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在校期间, 与共产党员教师邓中夏、瞿秋白、蔡和森、恽代英、张太雷等接触密切, 受其影响, 何挺颖经常阅读《响导》、《新青年》、《中国青年》等进步书刊, 思想进步很快。1925年底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初因革命工作需要, 他毅然选择中断学业, 开始走上一条职业革命道路。1927年, 参加了秋收起义, 三湾改编后随毛泽东上井冈山。

摘要:井冈山根据地大学生群体总计16人, 分别来自四川、湖南、江西、安徽和陕西五省。他们都接受过比较完整的中小学、大学教育, 思想要求进步, 最终选择中国革命。

关键词:井冈山根据地,大学生,求学

参考文献

[1]黄仲芳.井冈山斗争时期人物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2]王旭宽.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两个北大生[J].党史文苑, 2008, (9) .

篇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器来源

在著名的黄洋界战斗中,红军的布阵也说明武器的短缺:红军共修筑了五道工事:第一道是竹钉阵,第二道是竹篱障碍;第三道是滚木礌石;第四道是壕沟;只有在第五道工事,红军才布置枪械,但每个红军战士只有三至五发子弹。

购买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后改称红军)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后,当务之急是补充武器弹药。但由于国民党的封锁,武器很不好购买。根据地虽然几经周折,获得了一些购买武器的渠道,但价格普遍很高。比如买一支汉阳兵工厂生产的“汉阳造”七九式步枪,价格在25块银元,而一支驳壳枪的价格高达120块银元。

后来,红军改为从国民党士兵手里购买“二手枪”。“二手枪”价格相对便宜,其来源主要是国民党的逃兵。当时因为军阀多贪污士兵的军饷,导致士兵经常携枪逃跑。开始时,一支半新的二手步枪在根据地最多可以卖到20块银元。后来,更多的国民党兵发现了这个生财秘诀后,都“积极”把枪卖给红军,拿到钱后再投靠其他军阀的军队,领了枪后再卖给红军,如此循环不已。此生财之道逐渐传播开来后,前来卖枪的国民党兵越来越多,“二手枪”的价格急剧下跌,最低的时候红军花3块银元就能买到一支步枪。

缴获

由于国民党开始对井冈山“围剿”,缴获成为红军补充武器弹药的重要手段。

早在秋收暴动之初,工农革命军内部规定:缴步枪一支赏银洋一元,缴驳壳枪一支赏银洋两元,缴重机枪一挺赏银洋五至十元。不久这个规定就被毛泽东取消了:革命队伍打仗靠的是战士的阶级觉悟,不是物质刺激。

红军夺取敌人武器的热情并没有因此减弱。龙源口一仗,红军歼灭国民党军一个团,击溃两个团,缴获步枪七八百支,重机枪一挺,取得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以来最辉煌的胜利。

自制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初期,红军武器维修全靠一个修械所。修械所能用榔头、老虎钳等造出鸟枪,但这种枪只能打铁砂子,不能打子弹。

1928年7月,由于戰斗频繁,武器损耗大,井冈山根据地成立了军械处,地址在茨坪店上村农家,从军中和地方上调集30余名工匠,利用简单的设备修理全军的各种武器,以及时供给红军在战场上使用。由于工匠们的努力,军械处不久就能修理各种武器,制造梭镖、大刀和鸟枪,而且还能制造出单响枪和松树炮(把松树干中间挖空后填满火药、石砂和碎铁片,点燃火药后向敌人发射的简易武器),制造土手榴弹。工匠们日夜不停地工作,修理好或制造出的武器,都要到后山上进行一次试放,经过检验合格后,才派人送往前方。

1928年8月30日,黄洋界保卫战中使的那门有名的迫击炮(朱德从军阀许克祥部队手中缴获的)就是在这个军械处修理后抬上黄洋界参加战斗的,而三发炮弹据说也是由军械处工匠们制作的,前两发由于受潮成了哑弹,第三发则准确击中了敌人的指挥所。

经过购买、缴获、自制,井冈山红军的武器装备有了很大提高。1929年,在井冈山革命主力红四军攻占福建长汀后,中共福建省委向中共中央的报告中说:红军第四军部队已经发展成为一支拥有“3000余人,好枪一千七八百支,驳壳枪100余支,轻机关枪8挺,重机关枪4挺,迫击炮两三门”的强大革命队伍。

篇5:参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心得体会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是党的基本法、总规矩,党员要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必修课,自觉学党章、守党章、践党章、护党章,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坚决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党规是对党员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和指引,守好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三严三实”要求体现到修身律己、干事创业、勇于担当上来。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在当代最新的发展,也是广大党员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党员要原原本本学原文,全面掌握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党员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必须强化理论武装,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以之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经济建设的时代,党员更多的关注于事务性工作,而忽视了理论和指导思想的学习。作为一名教师,在注重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同时,更应该强化自己的理论和指导思想学习,增强自己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这样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党员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参与者、推动者,也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直接受益者。要常怀忠诚之心,自觉遵守党章,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在思想、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始终传播正能量。

篇6: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背景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国民党中央“分共”会议,并开始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大逮捕、大屠杀,至此,国共合作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而毛泽东“上山”思想即是渊源于大革命时期,形成于大革命失败前后的6-8月期间,并在随后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步实现。毛泽东所说的“上山”,实质上就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将党的工作重点,从敌人统治力量较强的城市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较薄弱、发展革命较有基础的农村、山区去。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以前委书记的身份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第一次公开亮出了共产党的旗帜——工农革命第一军第一师,但是秋收起义很快就失利了。9月29日,从文家市出发,开始向湘南退却的工农革命军1500余人到达江西永新三湾村。毛泽东当晚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史称“三湾改编”。此次会议主要涉及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组织缩编、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实行军队内部的民主制度,初步解决了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体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一支无产阶级的新型人民军队问题,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架构了党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的组织体系,是人民军队发展史上的伟大里程碑。至10月7日,工农革命军到达了茅坪,设立了后方留守处和后方医院,27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进驻茨坪,从此,开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二、毛泽东为什么选择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罗霄山脉中段转移退往湘南的途中,在一路深入了解、认真探索、反复比较的过程中,最终选择了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区作为革命根据地。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实的群众基础。

井冈山区各县的民众深受大革命运动的洗礼,这里曾经广泛地成立了工会、农会、农民自卫军和共产党的组织,在国共两党合作的前期,这里广大民众的革命热情相当高涨。虽然大革命运动失败了,但这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性依然很强,他们拥护和支持革命运动。此外,这里过去长期有“山大王”,现有袁文才、王佐两支绿林式的农民武装,王佐部驻在山上的茨坪和大小五井等处,袁文才部驻在井冈山北麓的宁冈茅坪,互

相配合,互相呼应。这样坚实的党群基础是红军和根据地存在和发展的依靠力量。

第二,丰富的物产资源。

井冈山上的茨坪、大小五井等地都有水田和村庄,周围各县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这里可为革命队伍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

第三,地理位置优越。

首先,井冈山区地处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四省相交的罗霄山脉中段,尤其在湖南、江西两省的结合部,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可以扩大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其次,井冈山山高林密、群峰峻岭、悬岩峭壁、道路崎岖、地势险要,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要地,可以成为红军的军事堡垒。

最后,井冈山区是在湘赣两省的边陲地带,这里离中心城市较远,交通不便,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而这种反动势力薄弱的山区边界,却可以成为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弱小红军的立足点。

总而言之,湘赣边界是“地利人和之边界”。毛泽东在井冈山区建立革命根据地是一个睿智的选择。

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功的原因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从1927年10至1930年2月,历时两年零个月,经历了创立、巩固、曲折发展和坚持斗争这四个阶段。井冈山的斗争,代表了中国革命的新方向,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而在当时的困境中,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何能走向成功呢?

第一,毛泽东超群的智慧与谋略。

首先,毛泽东天才的军事才能。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主要的工作是以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统治,建立红色政权。毛泽东率部进入井冈山地区,以游击战争开创割据区域,实是别开生面的创举。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不断壮大,最终成为工农红军的主力部队,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控制区域最大,毛泽东与朱德也成为红军的象征符号。毛泽东的军事指挥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毛泽东的政治才能。在毛泽东领导地位渐趋提升并稳定的过程中,他在党绝对领导地位的确定、处理红军与地方的关系、红军的发展与根据地的建设所作的贡献方面表现了他突出的政治才能。毛泽东在建立红色割据区域时,明确提出红军战斗力有赖政治工作的支撑,党的核心地位自基层即开始确立,防备红军混同于一般军阀部队;对于部队中可能存在的农民、小资产阶级习气,毛泽东也是不遗余力地教育、整顿与斗争„„毛泽东的政治谋略、对革命前途的乐观精神和坚定信仰、对军队与农民关系的处

理,赢得了共产国际的支持与下层士兵、民众的拥戴。

最后,毛泽东的领导能力。毛泽东在领导秋收暴动时,仅是中央特派员,到上井冈山时,毛泽东任前委书记也是颇费周章,但毛泽东妥善处理与王佐、袁文才的关系,得以在罗霄山脉站稳脚跟;对于后来上山会师的朱德、陈毅、彭德怀等,也很快取得他们的信任,在古田会议后,朱德、彭德怀成为毛泽东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此外,对于与其有领导关系的上级之间的矛盾、分歧,毛泽东亦讲究策略,在不变化根本战略方针的前提下,有限的让步、策略的争取与风险的化解,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井冈山根据地独树一帜的建党实践。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独树一帜,从组织、思想、作风上等方面,开创了一条新的建党之路,成功地解决了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下党的发展和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

首先,组织建设。三湾改编成功解决了党在军队中的建设和发展问题,从组织上、体制上奠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建立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的原因。1828年10月的中共“二大”上,毛泽东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的红色政权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中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问题,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1928年11月,井冈山前委重组为边界各项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其次,思想建党。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建党思想中最明确、最突出的贡献,就是论证了物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强调着重从思想上建党,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思想建党的精辟论点,也是后来毛泽东建党学说的核心和基石。

第三,井冈山革命之路的理论创新。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的经验从实践上升为一种理论,冲破了国际教条主义的束缚,并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最具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井冈山道路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举。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并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红色政权的理论,探索道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之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从“工农武装割据”到以农村为中心的红色政权理论,再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毛泽东的理论创新,将中国革命带领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把井冈山的红旗插在了天安门广场上!

第四,有赖于一批杰出的、忠诚的共产党人的支持与帮助。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思想虽然是毛泽东最先提出来的,并且他也是根据地的最

主要创始人,但是在他逐渐确立军事领袖地位的过程中,他的周围聚集了一大批杰出的、忠诚的共产党人,如朱德、彭德怀、陈毅等人,这些杰出的共产党人,对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展并成功作出了十分重大的贡献。他们与毛泽东有过分歧、争执甚至严重冲突,但一旦问题得到了解决,他们就坚决执行党的决议、方针,在严酷的环境中自觉维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使他在革命与个人命运的关键时期能够正确地、较为顺利地选择中国革命的正确发展道路,并最终走向成功。

四、弘扬井冈山精神,推动企业发展

井冈山精神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产物。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极其严酷的环境下,靠独立自主、艰苦奋斗搞革命。井冈山精神就是在共产党独立自主搞革命的初始阶段——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的,就是革命根据地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军队养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拼搏向前、不怕牺牲、勇于胜利的精神。井冈山精神究其精髓: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是党领导武装力量的基本原则;四是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五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井冈山精神后来经过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延安精神。这些精神是革命战争年代党和人民克敌致胜的法宝,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场,如同战场,将井冈山精神运用于现代企业的管理发展过程之中,如何求立足,如何谋发展,将井冈山精神延伸至公司,势在必行。

第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一个企业、一个团队若是没有远大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没有精神支柱,就缺乏支撑其奋发向上、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企业建立之初,会面临市场拓展缓慢,技术人才缺乏等方面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拥有坚定的共同理想信念,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引下,我们在困难和挑战中前行,在考验和磨练中成长。

第二,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思想路线。“新路”是一条理想之路,创新之路,科学之路;“敢闯”体现的是一种勇气、胆量和智慧。邓小平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从实际出发制定正确的策略,是企业谋求发展的核心。针对目前芯片设计研发行业现状,公司高层高瞻远瞩,秉承“创造就是价值”的企业理念,将打破芯片进口局面作为企业发展目标,研发高质量和高性能的嵌入式芯片,谋求企业的发展。这也的企业发展目标,正是从行业实际情况与公司现状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地适合企业发展的策略。同时,把握到芯片制造研发的发展规律,从而实现企业发展思路的创新、管理方式的创新以及员工技术能力的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合我们企业的发展道路。

第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艰苦奋斗”体现了一种耐力、一种毅力,而“勇于胜利”,体现了一种勇气,一种魄力,体现了永不言败的决心、信心、锲而不舍的执着。正是有了这种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气魄,我们才能不仅在战争年代,而且还在和平建设年代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毛泽东曾在《西江月·井冈山》中写道:“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正是这一精神的集中体现。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越是顺利、安逸的时候,越要保持警惕。虽然,公司从建立之初到现在,各方面的实力已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我们的发展进程仍落后于预期。深刻认识到公司现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进一步加强忧患意识、勇于吃大苦、耐大劳、跟同行拼收率、拼消耗,将自身与公司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公司取得阶段性的胜利贡献出一份力量。

第四,骨肉相连的干群关系。

古语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由此可见,企业的根本永远都是以人为本。当今时代,现代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愈显重要。倾听员工的心声,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为员工谋福利,建立公平公正、奖罚分明的管理机制,从而形成一种自身特有的企业文化,才能充分激发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员工真正地与企业血肉相联。企业应该从打造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专业的技术队伍以及岗位操作队伍来推进企业发展战略的落实;整合企业有限的资源,建立各部门联动机制,以此来推进企业人才的培养。这些举措有助于促进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人性化的管理愈趋成熟,最终一种充满朝气与活力,带着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会悄然形成,并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五、结束语

篇7:中国革命新道路是如何开辟的

2摘要: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关键词:艰苦探索、民族独立、自身解放、武装反抗、土地革命、农包城、武夺权

1927年七一五政变以后,12月29日张学良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北洋军阀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继续存在。这样,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就变成了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规定十户为甲,十甲为保,分设甲长、保长,负责征税、摊派等;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大批进步书刊被查禁,许多进步作家被监视、拘捕乃至枪杀。国民党政府通过这些方法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巩固自身统治。因此,中国人民要争得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就必须同这个反动统治作坚决的斗争。正如宋庆龄所说:只有以群众为基础并为群众服务的革命,才能粉碎军阀、政客的权利,才能摆脱帝国主义的枷锁,才能真正实行社会主义。而怎样坚持革命,即坚持革命应当走什么道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长时间的艰苦的探索。

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整顿改变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的战争兴起的转折。经过了革命的失败,等到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中国革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就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从此,中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篇8: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从曾经最简陋的农村小学到现在全山办学条件一流的村小, 谁也没想到, 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 源于一封颇具传奇色彩的信……

早在 2010 年, 学校还叫做下七乡杨坑小学。当时的杨坑小学是典型的农村薄弱学校, 办学条件落后, 校舍陈旧, 常常是外面下大雨, 教室里面下小雨。受经济条件限制, 虽然当地教育部门每年都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进行修缮, 但毕竟是治标不治本。面对在漏雨中挪动课桌上课的学生们, 校长罗根全心疼不已。

一次偶然的机会, 罗校长从电视新闻中, 听到了北京市副市长程红“用爱心回报社会”的讲话。受其鼓舞, 他报着试一试的心态, 向程红副市长发出了求助信。

2010 年 4 月 29 日, 这封来自井冈山革命老区的信件几经周折, 摆在了北京市副市长程红的办公桌上。在信上, 一名农村小学校长用质朴而又热切的语言, 讲述了学校教学条件的现状。程红副市长阅完来信和照片后, 心情十分沉重, 当即签署了“核实情况, 抓紧落实!”的办理意见。

接到电话的罗根全校长惊呆了, 他万万没想到, 几个月前自己写的一封信竟然真的有了回音!

随着援建任务的层层落实, 6 月 22 日, 北京市工商联光彩事业办公室与朝阳区工商联的同志一道来到杨坑小学进行援建前的实地考察。6 月28 日, 北京市朝阳区工商联开展了“传承井冈精神火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活动, 发动朝阳区非公经济企业家们解囊捐助。短短几天时间, 便筹集到了50多万元善款。

“捐资助学德传千秋, 情系井冈爱留老区。”经过 10 个月的工程施工, 2011 年 6 月, 面积达500 多平方米的主教学楼, 以及食堂、厕所和操场建设、美化等一系列工程全部完工。7月7日, 程红副市长专程来到井冈山参加学校新教学楼落成剪彩仪式。仪式上, 孩子们第一次穿上了首都非公经济企业家们为他们定制的漂亮校服, 带着幸福的笑容和稚嫩的童音表达了感恩之情;罗根全校长更是几度哽咽、频频鞠躬。

在程红同志的关心支持下, 朝阳区非公企业把学校作为光彩事业的示范点, 建立了长期的对口帮教助学机制。4 年来, 北京市非公经济 22 位企业家先后共捐助 73.8 万元, 使学校的硬件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 教师队伍得到充实和加强, 教学成果也有了质的飞跃。

今年 9 月 18 日, 程红副市长在百忙当中, 又一次专程来到学校看望师生。为了让孩子们得到更多的关注, 她还特意邀请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 河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尹晋华,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梁静等领导来到这个偏远的农村小学看望、慰问大家。程红一行不仅给师生们送上了问候和祝福, 还给全校 120 多名学生带来了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品和崭新的课外读物及文体用品等。

时隔3年, 再次来到师生们中间, 看着孩子们热切和欣喜的眼神, 程红同志饱含深情地说, 四年前是一封信把首都人民和井冈山人民紧紧连在了一起, 通过大家的努力, 现在我们的孩子们不仅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吃上干净、营养的饭菜, 还能和城里孩子一样通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学习新知识, 了解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希望同学们一定要铭记社会的关爱, 珍惜美好的学习时光, 争当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漫步在精致、优美的校园里, 仰望着教学楼顶熠熠发光的“朝阳楼”铜字牌, 聆听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让人心生惬意, 满怀感恩。相信有首都人民一如既往的关爱和帮助, 有罗根全校长等教育人不懈的坚守和努力, 光彩小学的孩子们一定能插上理想的翅膀迎空翱翔, 光彩小学的明天一定能更加绚丽多彩!







篇9:谁开辟了“横店抗日根据地”?

这些五花八门的抗战剧相当部分诞生于“中国好莱坞”——浙江横店。2012年一年,横店影视城共接待剧组150个,而其中48个剧组涉及抗战题材。每天,他们在横店13个拍摄基地里接踵摩肩,為中国的百姓荧屏提供着题材单一但又让其乐此不疲的产品。

这个热闹的中国抗日剧“代工厂”的背后,是一条成熟而有效的营销生产线和一个正义凛然的爱国生意场。它是文化导向和资本追逐共同的产物,同时借力于民间特殊的审美志趣和历史观——这远不是一场单纯的娱乐围观。

“抗日"最安全

横店本是浙江金华一个交通闭塞的小镇,1996年因拍摄了《鸦片战争》而闻名。随后17年间,随着一大批拍摄基地的兴建,这里一跃成為号称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城。横店曾经是古装剧的“梦工厂”,全国三分之一的古装剧都诞生于此。但随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期间《亮剑》等抗日剧的成功,投资抗战剧成了一盘稳妥而赚钱的生意。

横店抓住机遇实现了转型,随着广州街、香港街等一批民国场景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资方和剧组青睐于此。这里提供了重构“历史”的一切可能:洋行、酒馆、钱庄、客栈、村子、军营。无论飞檐走壁、街头巷战还是三光扫荡,都有施展之地。

在横店成為“抗日根据地”之前,中国电视剧题材曾“转战”过多个战场。在2002年到2003年间,引领收视奇迹的是《黑洞》《大雪无痕》,到2004年《重案六组》暴红,涉案剧成為最当红的类型片。影视制作单位那时纷纷瞄准这个投资靶心。但转折点恰在高峰到来,2004年《电视剧审查管理规定》下发,同年涉案剧不再允许在黄金时段播出。

当下的案子不好破了,“帝王将相”借尸还魂。从2005年开始,古装剧火爆荧屏。在《大宋提刑官》里,演员何冰换上青衣小帽,扮演了一个来自一千年前的“世界法医学之父”,干的还是破案的事儿。

古人破案的速度在狂飙一年后终于慢了下来。2006年,古装剧被限制播出,按照规定,在每年播出总量中,古装戏只能占10%,各地方卫视每晚黄金档只能播出两集古装戏。当年内地古装戏开拍量应声降到9部。

那一年,全国电视观众开始跟着一个叫“安在天”的我党情报人员破译敌特的密码。《暗算》在古装剧之后引领了谍战剧风潮。“保密防谍”的高潮随着孙红雷和姚晨在2008年年末联袂打入“军统”而到来。谍战剧、反特剧纷纷上马,黄金时段打开电视机,几乎每个地方卫视都有情报人员在斗智斗勇。

2009年,谍战剧、反特剧及情感剧被批评“格调不高”、“价值混乱”,终于由高调转入“潜伏”。

眼见着几年下来整个行业转战各条战线,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江回忆,自此每投拍一部剧,他都会找相关行业部门的领导仔细咨询政策。最终得到的结论是:抗日剧最安全。

编剧和导演们想到了四年前(《亮剑》的火爆,于是重回抗日前线。(俄的团长我的团》《我的兄弟叫顺溜》在2009年应运而生。投资者们也认准了这个战场,2007年之后,受房地产不景气、股市低迷等因素影响,大量资本进入电视剧制作行业,但圈外老板不了解这个行业,谍战火就拍谍战,抗战火就上前线,每部戏再砸上一两个明星,百万抗日大军就这样拉出来了。

黑色的符号

剧组如潮水般涌来,横店迎来了又一个“春天”。一个更有利的背景是:国家影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鼓励。2005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一批表现抗战的影视作品被组织拍摄。

統计数字表明,从1949年到2004年,我国拍摄的抗战题材的电视剧為150多部,平均每年3部左右,而2005年完成并播出的就有20多部,2012更有70多部。

这股热潮首先催生了最底层的群众演员群体。现在,“横漂”演员的数量较往年增加了数万之多,在演“炮灰”和“死尸”之余,他们终日泡在一个演员公会的官方论坛上,等待任何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通告。这里龙蛇混杂,以至于2011年,横店还揪出了8名逃犯,甚至有人混成了小明星。

但刘志江并不认為横店是“抗日根据地”,在他看来,“横店仅是抗日剧的‘代工厂’而已,真正的设计与策划者,是我们的整个文化生产机制”。

让抗日剧生产者们头疼的远不是演员的数量和素质,还有繁复的修改意见,尽管这个剧种目前来说是最安全的。

2009年,导演徐纪周曾在自己的第一部抗日剧嫌虎口》中,尝试还原更真实的历史,比如适当展现日军的懒得再费心刻画反派人物,剧中反面一号日军军官山下奉武从冷静逐渐陷入癫狂。徐纪周说,他参考了日本漫画《浪客剑心》的角色斋藤一,依样画葫芦就编出来了。

导演颢然记得,在拍摄《枪神》时,也曾想在结尾加入一个带有反战色彩的细节:主人公的妻子想要用弹片,為孩子做一把枪,主人公回答:“还是用弹片做把长命锁吧。”

这个方案最终被否决掉了,理由是:“与主题不符”。

让徐纪周最為痛苦的,则是修改标准的不确定,“有时候一句格调灰暗,就把整部戏毙掉了”。几番挣扎后,他摸清了一些大致的禁忌:中国的国民性、日军的人性、具体的战斗情况……

编剧余飞也最终确定了悬在头顶的那根红线:“我不会把日本人写得多好,他们只是一个符号性的人物,他们是黑色的符号,没必要让这个颜色有偏差。”

利润滚滚而来

手撕鬼子的《抗日奇侠》二期已经卖出,达到了一集200万高价,利润翻倍,随后还要推出海外版和数字电影版。

最近三年,每年都有约50部抗日剧在横店诞生。这里因而变得空前繁华。这里有昂贵而环境一般的酒店、廉价的出租房、夜市和大排档,出租车和摩托呼啸着竞逐,争抢着下一个赶往片场的临时演员。

每天清晨6点,一辆辆大巴车就会准时出现在宾馆门前,满载着群众演员与军服,开往某个阵地、山头、村落或牢房。而到了夜晚,导演和演员又让横店度假村和星级宾馆的入住率常年维持在九成。在最高楼东磁大厦里的98酒吧,最易脱销的是650元一瓶的蓝方威士忌。

nlc202309031012

灯红酒绿之下,数千名横漂则攥着可怜的工钱,回到位于灯笼街、万盛街的廉价出租屋里,也有一些坚守着拍夜戏,挣每小时10元的加班费。

每天,这里都有建起又被炸毁的“建筑”,洗衣房日夜轰鸣,冲洗着小山般军服上的血浆和泥巴,数以千计的道具手榴弹和越发逼真的枪支被造出,它们共同组成了当下中国影视工业最完善和专业的配套产业。

生活在这里的人虽然各怀际遇,但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抗日剧给所有人都带来了财富和希望。

首先,投资方直接从播出平台上获益。贵州卫视负责电视剧购买的张女士表示,由于收视率有保证,抗日剧每年都是其购买的首选。而坊间戏称為“抗战台”的江苏卫视2012年黄金档共播出电视剧22部,其中抗战剧就有9部。

有“手撕鬼子”情节的《抗日日奇侠》走红后,在山西、江苏、广东、北京都成為收视冠军。《抗日奇侠》二期已经卖出,达到了一集200万的高价,利润翻倍,随后还要推出海外版和数字电影版。

抗日剧的热播,也催生出了一批身价暴涨的“抗战明星”。导演徐纪周介绍,演完《永不磨灭的番号》后,主演黄海波身价高升,单集片酬已超10万元;《向着炮火前进》播出后,吴奇隆的身价也涨到50万一集,由于长期驻扎横店拍戏,他甚至把经纪公司开到了横店。

而由于《士兵突击》《我的兄弟叫顺溜》连续两部剧飘红的王宝强,在2009年一集电视剧的叫价已达15万元,直逼陈宝国、陈建斌等老牌演员。

情绪的出口

在导演金韬眼中,抗日剧的勃兴,不仅缘于政策鼓励,也根植于民间情绪的起伏。

2007年起,金韬曾准备拍摄一部名為《大遣返》的连续剧,故事以抗战胜利后中国遣返三百多万日俘日侨為背景,体现人类如何抛弃成见并消弭仇恨。但随着2009年后中日一系列事件导致的关系紧张,拍摄计划—再搁置。

金韬现在担任中国电视剧导演协会常务副会长。6年来,他经历了中日关系的复苏、动荡再至激化,真切感受到民族情绪如何影响着整个文化产业。他认為抗日剧仍将会是未来中国影视剧的主流:“真正的脱离政治是不可能的,人民的情绪总要有—个出口。”

演员金胜宇的爷爷曾是国军,小时候总反复对他说起日本鬼子如何一刺刀扎进战友的身体里。去世前,老人留给孙子最后的要求是:“你不能演日本人。”金胜宇如今演了五部抗日剧,都是“特严肃的正面角色”。

上一代的仇恨难以消弭。金胜宇痛恨日本人。表演时,金胜宇总会幻想“爷爷的魂灵附体”,有时他会偷偷改台词,比如讲“打日本鬼子”改為“我下山斩妖除魔”。

同样的情绪,贯穿在抗日剧的整个生产链条中。

2012年,编剧九年创作了《箭在弦上》。為不落窠臼,九年选择“冷兵器对抗热兵器”的思路:徐氏三姐弟依靠祖传神箭,报国恨,杀鬼子。在戏中,两个反派均被几支弓箭钉在树上射死。“就是想告诉大家,日本人就是变态的豺狼,必须赶走。”达到了9.04%,北京卫视由此在二十多个城市的收视份额一举增长100%;搜狐视频高清影视播放榜数据显示,该剧上线21天,总播放量达到4亿多次,到11月份,总播出量已经超过9亿次。

作為导演和编剧的徐纪周,花了10个月创作剧本,并一早就和北京华录百纳影视公司签约,采用和以往单纯拿片酬不一样的分成方式来操作,在创作前期就确定了预售方针,并按部就班照方针进行产品的营销推广。“‘番号’投资两千多万元,利润率达到300%。”徐纪周说。

作為抗战剧风潮的源頭,《亮剑》从2005年至今已重播超过3000次,甚至超过中国电视剧的里程碑式作品《西游记》;而目前正在横店同时开拍的抗战剧组一共是48个。

抗日剧的红火,横店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仅2012年上半年,横店入驻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4.97亿元,同比猛增了1.4倍。

2011年,横店旅游人数达到1080万。横店影视城已成為国家5A级旅游区。10平方公里的横店镇,无论是高档酒店,还是基地宾馆,游乐园、夜总会、桑拿中心、演艺中心、健身中心、保龄球馆等设施配套齐全。

2005年,横店投资上亿元,修建了横店红色系列景区。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战争戏需要,横店影视城打算再增建一批民国场景。

在这个占地面积1万余亩的红色旅游区里,游客可在白洋淀景点的芦苇荡,模拟雁翎队在船上“射杀日本法西斯”;也能在红军长征博览城观赏体验式情景剧《地道站》。

2012年,仅红军长征博览城一地就迎来近8万名游客。情景剧演出时,导演洪文婷常会邀请一些游客,扮演八路军、民兵、伪军以及“花姑娘”。

(摘自《南方周末》本刊有删节)

上一篇:语文教育教案下一篇:历任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