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井冈山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有感

2024-04-07

游井冈山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有感(共14篇)

篇1:游井冈山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有感

游井冈山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有感

2015年11月21日,怀着无比兴奋地心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神往的井冈山。期间,我们着重参观了井冈山烈士陵园和革命博物馆。

21日早上七点,我们在校门口集合,驱车两个小时来到井冈山,我们首先参观了井冈山烈士陵园。在这里,我们缅怀先烈,心情变得无比沉重和悲怆。讲解员介绍说:“共有四万八千余人牺牲,但是园内只记录下了一万五千多位烈士的名字。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没有留下姓名。任何一场革命的胜利注定是由千千万万无名英雄共同铸造的。虽然无法名垂千古,却也值得后人深深地敬仰。

想起电影《十月围城》中,那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浴血拼搏、不惜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只为保护孙中山顺利在香港商议革命要事。尽管电影里虚构成分居多,可是故事涉及的很多人物均有原型。他们一个接一个的牺牲,故事却并没有因为他们的丧身而放慢进程,战斗仍然无情的继续。对于这场救援行动而言,他们微不足道,很多人甚至没有完整的姓名,只是一个代号。看着他们一个个倒下,我开始怀疑:为了一个人,牺牲这么多的百姓,值得嘛? 或许在那个年代谁也不能给出肯定的答复,他们只是凭着一腔热血和对革命的热情,不顾后果得参与其中。但是,当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回过头去看看那段过往,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说“不值得”。之后重点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系 统,全面地记录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从1927年9月直至1930年期间的整个过程。我们在馆内一步一步走着,目睹着井冈山怎样从一块默默无闻的土地发展成为 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根据地。此刻,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铺垫而成的。我的脚步因此变得沉重而缓慢了,不愿放过这博物馆 里的每一个细节。可以说,参观后得到的东西远比我想象的要多,既看到了革命斗争的腥风血雨,又看到了根据地建设的欣欣向荣。两年零四个月,在历史长河里只 是短暂的瞬间,毛泽东在井冈山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却续写了跨世纪的辉煌;海拔不过千余米的井冈山,与 三山五岳相比,并不算巍峨挺拔,但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不断来探访。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现在我终于有了不虚此行之感,因为我终于明白了这种力量就是“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记录着英雄们当年改天换地的凌云胸怀,他们这支最初仅有几千人的队伍,20年后壮大成为数百万人的大军。眼前 肃穆的绿岭青山,似乎就在表达着对这些井冈英雄的深深思念。青葱的井冈山,红色的根据地,每一株树木都讲述着一个故事,每一条小路都记录着一段历史。

此次井冈山之行,让我受益匪浅,留下了三点深刻印象,一是坚定信念的精神;二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三是勇于胜利的勇气。我要将此次井冈山之行所汲取到的精神 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不断地鞭策自己要勤于思考,勤于学习,要以更高昂的工作热情,更认真工作态度,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长足进步,让我们弘 扬井冈山革命精神,做创先争优的楷模。

篇2:游井冈山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有感

在中国,井冈山这个名字可以说家喻户晓,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先后率领秋收起义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在这里创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进行了建党、建军、建政等一系列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经历了向井冈山进军、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恢复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揭开了中国革命史的新篇章,使井冈山享有“中国革命摇篮”的盛誉。自己有幸随团登上了巍巍井冈。

井冈山群山连绵,巍峨多姿,林海无际,翠竹葱茏。沿山路盘旋而上,山高路窄,弯多坡陡,我们到来的季节正是映山红刚刚盛开的季节。穿行在群山之间,看流云涌动,听溪流潺潺,观瀑布飞流直下,你不得不叹服井冈山的壮丽多姿。

井冈山有五井,即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皆因被群山环绕、宛若井状而得名,大井是其中最大的村庄,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首先到达这里。这里有毛泽东同志旧居,红军医务所旧址等,是当年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同志和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地之一。屋里有一堵被敌人枪炮打得伤痕累累的残墙,是1929年2月,这栋房屋被敌人烧毁时仅剩的,1960年按原貌修复,将残墙嵌入新墙之中。新旧对比,敌人对井冈山的疯狂烧杀和红军的殊死拼搏便昭然若现,成为历史的见证。

红军小道,蜿蜒在树木茂盛的崇山峻岭中,是井冈山军民为运送粮食和枪枝弹药,披荆斩棘,踏出的一条羊肠小道。走在红军走过的小道上,我们无比激动和自豪。这条小道漫长曲折,起伏不平,虽被铺上了石块,在陡峭处修建了台阶,比当时的红军小道拓宽了许多,好走许多,但有的地方在悬崖峭壁上,只有一尺宽,稍不慎就会坠入万丈深谷,有的地方须弯腰驼背行走,因为头一抬,就可能碰到山崖。我们提心吊胆,小心谨慎,虽轻装而行,走走歇歇,但个个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花了一个多小时,才走回来。大家不约而同地感叹,我们在晴天丽日里,徒手走,就疲惫不堪,井冈山军民却更多地要在雨雪天气或天黑时,挑着上百斤的粮食或弹药上山,该是何等艰难。是呀,走过先烈走过的路,才真切体会到“崎岖”的涵义、“跋涉”的艰辛、“艰苦卓绝”的可贵和信念坚定的强大力量。

此次井冈山之行,我们还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黄洋界纪念碑、黄洋界哨口工事和小井红军医院等红色旅游景点。站在黄洋界的纪念碑下,好象听到隆隆的炮声在耳边回响;走在小井红军医院的走廊,好象看到硝烟中医务工作者在不停地忙碌。“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逍遁”。黄洋界处在深山狭地,因为有了红军,有了黄洋界保卫战,有了毛泽东的诗词而名扬四海。立于黄洋界哨口,眺望那伟岸雄浑、逶迤起伏的山势,自己仿佛置身于“鼓角相闻”的古战场。从这里,不仅走出包括毛泽东、朱德、陈毅、粟裕等人在内的许多开国元勋,成为璀璨将星升起的地方,还走出了多少我们不知名的井冈英雄,他们的鲜血播洒在共和国创建征程的山山水水中。

游览井冈山,聆听当年井冈山的故事,太多的震憾,太多的感慨。真的感觉井冈山精神的来之不易,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培育的一种伟大革命精神,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培育,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升华而成的。井冈山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也成为了后来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当前,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学习井冈山革命精神结合我们的实际就是要学习井冈山人的坚定信念,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就是要在井冈山革命精神指引下,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密切联系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人民排忧解难;就是要实事求是,开创新事业,永葆革命本色;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我们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井冈山之行,不愧为一次革命传统的洗礼,一次党性党风的教育。

此次红色之旅,与我们印象之中的井冈山老区交通闭塞、房屋破旧、人民生活贫困的印象截然不同,井冈山地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新型城市建设正在快速崛起,景区的游览设施正在同步配套建设中,井冈山人正靠良好的环境资源,以艰苦朴实作风,积极建设这个旅游城,逐步改变和提升着自己的生活。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们看到了井冈山人自改革开放以来,改变落后面貌的创业精神;目睹了所有这些,真是催人奋进,大开眼界,感受到伟大祖国蒸蒸日上,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新鲜气息。

篇3:游井冈山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有感

这是一堂特殊的党课。吉安市散预办是江西省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单位,支部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净化党员干部的灵魂,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

如今,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已成为宏扬井冈山精神的重要窗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吉安市散预办广大党员干部深有感触地说:“上井冈山缅怀革命先烈,在烈士陵园前上‘特殊党课’,让自己深深感到肩负着建设老区、发展老区的重担”。吉安市散预办主任、支部书记谢军说:“今天我们选择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在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面对井冈山革命先烈的英灵上一堂‘特殊的党课’,就是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牢记入党誓言,继承革命先烈遗志,进一步宏扬井冈山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把革命先烈不怕困难、不畏艰险、英勇献身的精神,转化为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抓住机遇、认真学习的精神,加快吉安市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又好又快地发展。”

篇4: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堂祭等

文/刘国藏

血铸宝剑倚长天,

血浴山河正气燃;

血沃松柏枝叶壮,

血写长征续新篇。

瞻仰井冈山烈士陵园

文/颜远怡

陵园瞻仰颂英雄,为国捐躯肝胆忠。

血化尘泥肥劲草,魂归日月耀长空。

生前楚楚崖边竹,死后葱葱岭上松。

先烈精神垂史册,井冈浩气贯苍穹。

南昌竹枝词(二首)

文/王业西

胜利路步行街

继往开来胜利街,行人车辆两分开。

南昌起义七十载,崛起华中不徘徊。

苏圃观鱼

苏圃观鱼景色新,晓风拂柳水粼粼。

西湖自古比西子,滕阁千秋一序文。

回 望——献给老年朋友的歌

文/张彩玲

生命在阳光中灿烂

青春在岁月中流淌

站在时光的隧道上

静静地回望:

生活的道路

曲折、漫长

生命的脚印

清晰、匆忙

是火红的时代

点燃了心灵的渴望

是高远的志向

放飞了年轻的梦想

是历史的长河

沉淀了曾经的美丽

是如金的岁月

铸就了昨日的辉煌

星星在银河中闪烁

往事在记忆中回荡

站在时光的遂道上

静静地回望:

人生旅途

有欢笑、也有彷徨

奋斗的历程

有快乐、也有忧伤

走过千山万水

历尽风雨沧桑

记忆已成为过去

往事也渐渐淡忘

唯有对生命的执着

像高山一样坚定

对生活的热爱

像流水一样悠长

当天空中一片晴朗

当大地洒满金色的霞光

生命变得轻盈而欢畅

步履变得从容而大方

让我们共同守候

那份宁静

那份安祥

燕赵杂咏

文/孙焕英(北京)

山海关怀古

雄关天地书,一砖一页纸。

弹痕斑斑处,写我民族史。

游长城

家国同思安,有城作长鞭。

挥舞赶胡马,不教窥燕山。

问候母亲河

文/顾文龙

回到故乡,总爱清清小溪

一泓绿水,流淌着母亲河的真情

远方的游子背回一身风尘

化作迢迢彩云归

沿着耕耘收获的野岸

青山叠起葱翠的梦幻

树林长高了童年记忆

我看见母亲河奔波的身影

载着夕阳归来的渔舟

装满了故乡融融温馨

我轻轻问候母亲河

你一路春风,画山绣水

把岁月打扮得波光粼粼

我问候母亲河

你张开笑脸,讲述许多童年的故事

不老的乡音,更添了几许的故园风韵

我想念你啊,母亲河

你一辈子追求大海的恋情

将心中那支唱不完的歌谣

编织起儿女们成熟的花季

当悠悠的牧笛牵来一串串牛铃

乡间的小路,让我读懂了人生的艰辛

天地间,走不出母亲河的尽头

儿女情,总在母亲河的九曲愁肠里萦

母亲河,醉了古典江南的风景

母亲河,滋润了故乡明日的梦境

我走过长长的思念回到母亲河边

走进母爱,走进了我的父老乡亲

风筝三题

文/罗云

虽然总也飞不上云端

虽然总也翔不到彼岸

张开的翅膀不是鹰翎鹤羽

须臾不可离却

那根绵长的生命线

但逆流而上的顽强终不改变

不管风向西北还是东南

赢得理解便赢得尊爱

看父孙俩一前一后

从古远放飞到今天

舒展斑斓的彩翼

抖擞老人不衰的希冀

迎风向上飞、飞、飞

去美丽这片

雁过留下的空寂

似初恋的情侣双双对对

借好风为媒一丝维系

让捕捉的孩童欢跃不已

那振翮蓝天的风筝

是老人年轻的心

也是这么个风和日丽天

也是柳条泛绿的小河边

你约我与你一起放风筝

说你是丑小鸭我是线

高高放你飞

飞到天涯海角边

几度春风吹开语中迷

雁字南翔告别苦与寒

山里的翅膀飞上了天

怎能忘记一筝一线一段缘

只是微微带点涩

开屏的孔雀落到了河那边

杨柳情思(外一首)

文/殷良

髫年朗读绿荫下,今日徘徊白絮边。

世事沧桑人已老,依然十里柳笼烟。

咏大树

年年月月绿葱葱,雪压霜侵未改容。

任他风云多变幻,巍然屹立亚洲东。

读诗(外一首)

文/詹龙生

秉性旷达爱静居,窗前伏案常读诗。

消受岁月任多少,个中情趣有谁知。

观梅

朔风卷雪满园中,老树疏影数点红。

清香暗放留不住,惟有多事是春风。

春雨

文/长青

才说麦苗青,

又见柳吐芽。

梦里犹然春早苦,

喜池上轻雷唤来春风漫天洒。

遮住林中路,

湿了庭前花,

醉了田中人,

逗得喜鹊叫喳喳。

染绿了旷陂,

染绿了山涯,

染绿了大地的海哟,

犁尖后翻起一条条绿色的浪花

趁着春雨好时发,

湿种、催芽、精耕、细耙,

一滴春雨一滴血,

待金秋,万担粮食献国家。

白头吟

文/赵金荣(石家庄)

鹤发童颜亦风流,镜里银霜不言愁。

桑榆晚映夕阳美,喜放欢歌吟白头。

汉俳三首

文/李和荪

一、香港泰国游

越洋喜欲狂,白头相携游泰港,盛世享安康。

二、古稀感言

步入古稀年,往事历历在眼前,皓首乐尧天。

三、晨练

篇5: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导游词

纪念堂大门上方烫金横幅“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是彭真委员长1987年视察井冈山时为陵园题写的。纪念堂设有瞻仰大厅、陈列室、吊唁大厅。

瞻仰大厅正面汉白玉墙面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是毛泽东1946年为革命烈士题写的。正面玻璃柜存放的是井冈山革命烈士的名册。大厅内放置的花圈、花篮,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井冈山时向烈士们敬献的,有社会团体及旅游观光团敬献而留下来作为纪念的。当有人向烈士们敬献花圈时,瞻仰大厅就会响起哀乐声。

瞻仰大厅左侧陈列室展览的人物是建国后去世的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领导人的照片。他们当中有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彭德环、陈毅、朱德、彭德怀、陈毅、罗荣桓等。

右侧陈列室陈列的是建国前牺牲的革命先烈,其中有的烈士的照片是本人的历史照片,有的是根据他们的亲属和战友的回忆画下来的,还有的烈士没有照片,就用党旗和青松代替。当我们看到那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心里对他们不禁肃然起敬,他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这些牺牲的革命烈士大都是二十多岁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瞻仰大厅后为吊唁大厅。吊唁大厅四周墙面嵌刻的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烈士英名录。这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七个县市范围的烈士名录,共有15744位。在这些革命英雄的名字前,我们的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面对那一排排的名字,我们放轻了自己的脚步,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我们强忍住泪水,静静地一步一步地从这些写满英雄名字的墙前面走过。对在井冈山斗争中还有三万多人为革命而牺牲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陈列时就在这里为他们立了一块无名碑,以示对无名先烈的深切怀念。

篇6: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10.13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是以革命人文景观为主体与秀丽的自然风光相融合独特类型的风景名胜区。茨坪是风景区的中心景区,是一块四面青山环绕的山中盆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以下称“陵园”)是中心景区新辟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观。它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岩峰上。

1985年为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在茨坪北山兴建了这座“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1987年10月也就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60周年之际,烈士陵园坚持并对外开放。我们现在看到的陵园的园标是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战士上将宋任穷题写的。

(进园后)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茨坪北面的北岩峰,北岩峰山体犹如一座罗汉大佛像,座北朝南,端座神坛。陵园按“佛”型山体因山就势兴建,占地面积400亩。陵园整体建筑包括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像园、纪念碑五大部分。

陵园门庭

这是陵园的主大门!人们来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横式牌坊园标“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烫金大字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宋任穷同志题写。进门后,经过花坛园庭,顺山而上的宽阔平台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陵园后山东侧筑有小型公路,以备年老体弱者和残疾人登山观瞻之用。陵园的绿化配制主要是采用柏树、桂花、杜鹃、翠竹为主配以山体自生的松、杉、山椤花等。主大门前栽种的大树是日本冷杉,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台阶两侧林廊和雕塑园配制的是香柏、黄杨。全园四季绿树常青,素花点缀,显得庄重而肃穆。

纪念堂

登上宽阔的台阶即进入纪念堂。纪念堂大门上方烫金横幅“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彭真委员长1987年为烈士陵园题写的。纪念堂又分为瞻仰大厅、吊唁大厅、忠魂堂三部分组成。

瞻仰大厅正面汉白玉墙上刻着毛泽东1946年为牺牲的先烈们题写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烫金大字,在题字的下方,我们看到还有很多花圈,最里面的是中央政治局7位常委敬献给烈士的花圈,而花圈次序的摆放,和他们开会时的排名是一样。

在一楼瞻仰大厅大厅还有左右两个陈列室,右侧陈列室陈列的是建国以后逝世的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主要领导人的肖像,共有51位,最前面的四位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建国后的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军衔时,解放军的十大元帅中就有5 位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这里陈列了4位,他们是朱德、彭德怀、陈毅、罗荣桓,还有一位是林彪,因为是纪念堂,所以就没有陈列他的挂象。同时陈列的还有3位大将、10位上将、16位中将、4位少将和13位担任党政部门领导工作的同志。

左侧陈列室陈列的是建国前牺牲的革命先烈,他们都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的老红军、老干部,这里的烈士陈列有54位,其中有的烈士的照片是本人的历史照片,有的是根据他们的亲属和战友的回忆画下来的。还有的烈士无法征集到照片,这里就用党旗和青松代替。吊唁大厅的四周墙上刻着井冈山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烈士英名录,这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江西四县一市湖南两个县的烈士,共有15744位,那么我们说井冈山斗争时期总共是牺牲了4.8万烈士,还有许多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我们特地在这里为他们立了一块无名碑,表示对无名先烈的深切怀念。

从吊唁大厅后侧上楼为忠魂堂。忠魂堂是为安放老红军灵柩而设的。目前己安放五位老红军的骨灰,他们是张令彬、何长工、温玉成、贺敏学、陈云中。每年的清明节,他们的亲属、好友就会到这里来吊唁他们。

碑林

首先我们看到的“井冈山碑林”五个烫金大字,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名誉主席、原山东省委书记舒同题写的。他是江西东乡人,也是一位老红军。1998年去世。他的字体作为一种汉字字形已输入电脑,全球通用。井冈山碑林(下称“碑林”)为江西省建筑设计院设计,采用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分为碑廊、碑亭、碑墙三种碑刻陈列形式,因山就势,高低错落,配以亭、台、楼、阁相结合的整体建筑造型。

碑林分两期工程建成。第一期1989年建成。第二期1992年建成。两期碑林都是由黄河碑林、石家庄、苏州碑刻研究室几家碑刻单位支援,并代聘名家高手前来雕刻的,碑林的碑石全部用的是江西玉山县的罗纹石。此种碑石材质细腻、光滑;耐磨,属碑石中的上等石料。

碑林一共陈列有138块精湛的书法碑刻,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为党和国家领导入上井冈山视察时的题词;二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的题词;三为全国著名书法家、画家、作家和知名人士热心赞颂井冈山的题词。他们以不同的形式,从各个方面热情讴歌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和英雄业绩与壮丽河山相互辉映的独特的风景名胜。全廊寓革命传统教育于书法艺术之中,是集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雕刻艺术于一体的现代人文景观。她给人们启迪思想,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奋发向上。

雕塑园

井冈山雕塑园(下称雕塑园)座落于陵园东侧山头,于1987年10月兴建。她是全国第一座以革命历史人物群像为题材的雕塑园。雕塑园园标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肖克上将题写。园内塑造了—卜九尊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共井冈山前委、红四军军委、湘赣边界特委的主要领导和著名人士毛泽东、朱德、彭德环、陈毅、谭震林、陈正人、张子清、王尔琢、宛希先、李灿、何挺颖、王佐、袁文才、蔡协民、伍若兰、何长工、罗荣桓、滕代远、贺子珍等人的光辉形象。这19尊雕像分别由全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叶毓山、程允贤、潘鹤、曹春生等以青铜、汉白玉、花岗岩为材料创作塑造,集南北雕塑艺术之精华,再现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一代先驱的英雄气概和战将风采,具有历史观瞻和雕塑艺术的双重价值,是难得观瞻到的雕塑珍品。

纪念碑

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以下称纪念碑)位于“佛”型山体脸部,陵园的最上方。于1993年筹建,199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纪念碑造型为全国著名雕塑家程允贤、王中设计。

纪念碑由基座、碑座和主碑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一楼的休息室、会客室和二楼的展厅组成基座部分,全部采用本市长坪乡生产的花岗岩砌成。主碑是用镀汰的不锈钢制作的;它高达27米,意含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主碑的造型是突出“山”的形状。它有着几层含义:远看像一团火焰,寓意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视如林立的钢枪,寓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主碑的基座部分,采用“将军红”大理石砌成,高9.7米,表示1997年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七—卜周年建成。碑座的碑名“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是邓小平同志1984年在北京亲笔为纪念井冈山革命烈士题写的。碑座上:组反映井冈山斗争的汉白玉浮雕,为中英美术学院曹春生教授设计。

正面组浮雕的主题为“荟萃井冈”,展示井冈山红军于1928年4月名扬天下的“朱毛会师”和同年12月的红四军与红五军会师的情形以及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领导人的英姿气概。东面组浮雕主题为“红色割据”。展示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开创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即开展土地革命、军队建设、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的生动场面。

西面组浮雕主题为“浴血罗霄”。这组浮雕通过反映井冈山斗争著名的龙源口大捷等战斗和以茨坪为中心的井冈山军事根据地及其五大哨口以及九陇山军事根据地,展示红军以非凡的毅力,英勇奋战,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军事“进剿”和“会剿”以及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

篇7: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说明

1.设计思想

“革命之路”——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路走来,从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来到繁荣昌盛的今天,井冈山的革命传统、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精神,始终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精神动力,鼓舞我们向着光明的未来勇往直前。

用赤色岩石铺成的台阶拾级而上,通向绿树苍翠的高山,通向广阔无垠的蓝天。这段路不仅记载着中国人民革命重重的历史,更指引着我们奔向美好的革命前程。

“革命之门”——井冈山革命是中国人民大革命的起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第一个革命军事根据地。自井冈山革命始,中国的工农武装斗争进入了面貌一新的时代。以“门”的形象来喻示革命的起点,象征井冈山革命在中国人民大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共和国奠基石”—— 井冈山的斗争,奠定了中国人民大革命胜利的基础。——朱德

作为伟大革命的基础,必然是坚实而又厚重,如大山中凸起的岩石,顶天立地,气势磅礴,可比悠悠之南山,可比巍巍之昆仑。

“赣南围屋” ——江西赣南地区的客家围屋不同于福建的圆形,其形制为特有的矩形。博物馆的屋顶汲取传统赣南围屋的意向,用现代的手法重新建构,在历史与今日之间建立起一条纽带。

2.设计理念

(1)创造出体现革命精神,同时能融合井冈山风土文化,并且不乏现代魅力的井冈山新景观。

(2)创造一个代表二十一世纪井冈山的标志性建筑。

(3)利用井冈山的风土、气候条件,建成节能、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

(4)构成以参观者为中心,流线清晰、使用安全的功能体系。

(5)充分考虑残疾人的使用,实现无障碍设计。

(6)结合地形条件,将博物馆与纪念广场融为一体。

(7)建设多元化博物馆,达到教育与文化休闲的目标。

(8)提供维修、管理方便、经济运营合理的省力型博物馆。

(9)创造适应时代变化、对未来发展趋势能作出灵活应变并具有高度持续性、有扩展余地的新

一代博物馆。

总建筑面积

容 积 率

绿 地 率

建筑层数

篇8:读《井冈山革命故事》有感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 谢小梅

近期,我品读了《井冈革命故事》一书,我主要有以下二点收获:

一、深刻理解了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80多年前,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形成“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勇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井冈山斗争时期,环境非常恶劣。但井冈山根据地军民凭借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以点滴星火燃起燎原之势,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成为井冈山军民坚持斗争、夺取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他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创新之路,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伟大创举,实事求是、敢闯新路,这是井冈山精神永葆生命力的法宝。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制定颁布了“三项纪律”、“六项注意”,以实际行动向群众证明,共产党和群众是一心的。历史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法宝。

二、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篇9:参观革命烈士陵园有感的小学

进入烈士陵园,一块墓碑映入我的眼帘,墓碑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大队辅导老师给我们宣讲祭扫活动的意义,紧接着,少先队员代表们一个个秩序井然地为烈士墓献上花圈,阳光下的花束,显得格外肃穆,随着悲伤的哀悼乐曲响起,我含着泪花默哀,音乐声停止,少先队员代表致悼词,听着一句句话语,我浮想联翩: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许多革命英雄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他们多么勇敢,多么值得我们学习。许久,少先队员代表带领我们宣誓。在宣誓中,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奋发图强,不能辜负烈士们的期望!

最后,我们瞻仰了烈士纪念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幅画,那张画上,祖国再创辉煌,祖国山清水秀,祖国经济发达,天空是青的,没有了火花,山是绿的,没有了昔日的荒凉,城市是新的,没有了战争,人山人海,百姓的脸上乐呵呵。这不正是革命烈士的心愿吗?如果没有这些烈士,怎能让我们这些后辈看到中华民族的繁荣与昌盛了?

篇10:游井冈山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有感

沿着山路向上攀,惊异于山崖的陡峭与险绝,扶着崖壁向上,行至一半,我已精疲力竭,哀声叫苦。但半高处于云雾间看红叶,艳丽夺目,仿佛是巍峨井岗胸前的装饰,是铁血井岗内心的柔情。

心想定要攀至山颠之上观红叶,体悟红色精神,岂可现在轻言放弃。

整顿一番,我寻着一个略缓些的山坡开始向上攀爬。几个疾步跨上一个阶梯,着急着向上去。一会儿,便已气喘吁吁。

此时有风拂过,红叶发出哗哗的声响,伴着山涧的流水,唱着空灵而又自然的和谐之音。远眺间,那峰上一条白练垂挂而下,轰然落下崖来,恢弘大气地展示着自己的力量。定睛看才发现,那崖上蜿蜿蜒蜒盘旋的皆是细细的白流,它们填平山间的凹坑,慢慢积蓄着力量,汇聚到山巅,才有了“银河落九天”的气势。

是啊,积蓄力量的喷发是有排山倒海之势的。欲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积蓄一切可能成功的条件和力量,最后一鸣惊人。革命先人们,便是在井冈山一步一步地积蓄力量,韬光养晦,孕育着革命的星星火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喘着粗气的我了悟了积蓄革命力量的意义,原来一味地图快是没用的,越是心急越会将力量浪费在了别处,只有积攒力量,将其集中在一处,越可一举成功。还记得,是革命先人们的努力,让井冈山成为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胜利的起点,成为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精神传统的源头,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篇的丰碑,成为一代伟人毛泽东崛起的圣地。

我停下来,望着大片的红叶,调整着呼吸。渐渐地,力量又重新恢复了,并不急着攀岩,而是将先前攀爬的经验重新总结一下,积累着经验。而后扶着山壁,身子向前倾斜,把力量集中到前端,伏在陂面上,一步一步向上爬去。

啊,到了!看清了!从近处看,那红叶从峡谷的石缝之间顽强执著地攀岩而起,居然全都生长得树干粗壮、枝桠纵横、遒劲有力、蓬勃茂盛。每一根枝条都延伸出无数只椭圆形的红叶,在轻柔的山风中轻盈而坦然的飞舞,摇摆出它们生命最后的热情。

那鲜红如火的树叶是它生命的最后华章,此前它是黄色的青春,粗根深扎于险壁之中,汲取生命所需的每一丝养分,沐浴每一寸阳光,将一点一滴的营养积攒起来,以致现在,比比皆是,深渊沟壑,溪涧断壁,陂陂崖崖间,艳红如火,目及浪漫。

想起,井冈山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留下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红军官兵艰苦卓绝的斗争故事,许多已为人们耳熟能详。他们在这片土地创立了井冈山革命精神,让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是啊,江河经过日夜的流淌与汇合,经行万里才聚合成海洋;昙花不计时日的酝酿,只为午夜那一瞬的绽放而苦心积蓄;土石经过万年千年的积累沉淀,才有了今日让人惊叹的高耸。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无数的失败伴着革命先人的努力,凭着不断进步和奋斗才有能力登上撷取革命成功果实的山崖。

篇11:游井冈山有感

《一》 井冈面貌换新颜,林立高楼云彩间。胜地奇观览不尽,迷人环境忘连返。

《二》 秋上南山兴正浓,登高眺望览无穷。千峰秀色连云汉,一径林边去暑风。

《三》 先烈英名载史章,功勋卓著业辉煌。忠心报国洒鲜血,奉献精神万代扬。

《四》 龙潭瀑布一奇观,游客纷纷驻足看。仰望飞流如玉带,水帘千丈垂丹崖。

《赠世裕先生》 世兄创业绩辉煌,裕后光前名远扬。李秀桃红结硕果,兰馨桂馥溢华堂。荣归梓里仿陶令,安度晚年享小康。壮志已酬完夙愿,家声丕振誉乡邦。

60周年》中华崛起六十年,大地沧桑喜变迁。经济腾飞惊海外,神州处处换新颜。

《登滕王阁有感》 滕王阁上望洪都,一览无余眼底收。古老名城今胜昔,繁华都市旺千秋。

《登长城有感》

(一)万里长城气势雄,贯穿南北与西东。沧桑几度烽烟里,锦绣依然怀抱中。

(二)长城万里如金龙,气势恢宏贯碧空。浩瀚工程惊日月,良工巧匠智无穷。

《颂改革》 辉煌成就三十年,硕果芬芳溢满园。经济腾飞惊日月,中华崛起胜堯天。九州喜奏兴邦曲,百姓高歌颂党恩。

执政为民谋福祉,丰功伟业载新篇。

《贺两岸三通》

《一》 海峡两岸喜三通,四九冰封今岁融。抛弃前嫌再合作,互赢互利共繁荣。

《二》 两岸同胞一脉亲,汝余都属龙传人。搁开争议谋发展,携手并肩创共赢。

《三》 彩云不锁乡关情,大海难分骨肉亲。溯本从源同一脉,炎黄后裔心连心。

(四)本属同根手足情,云山难隔故乡音。

春风终化千层雪,海水长连两岸心。

《国策英明》

公司家电下村乡,物美价廉给补偿。拉动内需求发展,拓宽市场保增长。措施有力目标准,决策英明效应强。抵御危机部署早,旗开得胜绩辉煌。

《自勉》 告别出斋度晚年,潜心研读古诗篇。学无止境献余热,老有作为报党恩。伏枥犹存千里志,展翅再上九重天。未酬素志不回首,跃马扬鞭勇向前。

《赠建新先生》

(一)建功立业绩辉煌,新老雄才著绵章。一片丹心培俊杰,满腔热血育贤良。梓楠吐秀千山翠,桃李芬芳万里香。造就精英作奉献,德高望重誉乡邦。

篇12:游井冈山有感

2011年5月5日,单位一行19人组织了一次很有意义的旅行——井冈山红色之旅。

井冈山在党的历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核心和武装力量,正是在井冈山逐步成长起来的。它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亲手开创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冈山因此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我们来到了黄洋界。黄洋界海拔1343米,居高临下,扼守山口,极为险要。当年红军就是在这里大摆“空城计”,以一个连打退敌人一个团的进攻,如今这里还有一尊红军当年使用的火炮,站在这里,仿佛让人闻到当年战场上的硝烟,进入到“黄洋界上炮声隆”的境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为这些革命烈士的民族气节、英雄气概、百折不挠的意志而赞叹不已。

井冈山烈士陵园,主要由纪念碑、纪念馆、雕塑园、碑林等组成,整体建筑风格肃穆、凝重。每走一步,都充满着一股悲壮的气息,看着每一组雕像、每一面写满烈士名字的墙壁,我们被震撼、被感动,默默地祝我们的英雄永垂不朽!

接着我们参观了井冈山博物馆。这里记录着井冈山从初建到发展成为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程以及革命先烈使用过的物品。井冈山革命者,在中国共产党武装革命斗争的初期,在物资极其匮乏、生活极端艰苦、革命力量如此单薄的情况下,面对强大的反动势力的围剿,坚定信念,殊死斗争,使井冈山革命的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在中国大地熊熊燃烧。没有井岗山革命者和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哪有我们日益发展强大的祖国。

井冈山精神使我们对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新的认识,井冈山之行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课,井冈山精神激荡在我们心中,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对党的信仰,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立足岗位、勤奋工作、报效祖国,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篇13:游井冈山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有感

那一双双疾恶如仇的眼睛,那一声声满腔忠诚的呐喊,那一次次英勇无畏的奋不顾身,扩大,扩大,烈士们的英雄形象映现眼前,回荡耳际;占据大脑!眼前鲜艳的党旗在胜利的凯歌中迎风飘扬,凝视着,恰似那一抹抹鲜血染红了黯淡的天空,点亮了亿万中国人的心;眼前耀眼的纪念碑在激情的阳光下熠熠生辉,仰望着,正是那一颗颗赤子之心诠释了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撼动了华夏儿女的心。

站在这用无数烈士的鲜血砌成的纪念碑前,肃然起敬。高耸的碑身屹立于天地之间,永远为通州人民指明正确的道路。毛泽东亲笔题写的六个镏金大字“死难烈士万岁”遒劲有力,刻满对内外敌人的愤怒,就如最锋利的匕首直刺敌人胸膛。

聆听着南通人张慎修的英雄故事,感受着中国人无私无畏的赤诚热血。那纵身一跃,淹没湖底的躯体,但他的灵魂,他的精神却化成一抹鲜艳的红色,为国旗更添一道亮丽,为国人更增一股力量。再多哀伤的眼泪,悲痛的呼唤也换不回那些逝去的生命,但他们的精神却永世长存,谱写着中华民族不朽的篇章,激励着华夏儿女不断前进。坚信,我们的不懈拼搏定能筑起希望的城墙,绘出宏伟的蓝图,撑起祖国的明天!

篇14:游井冈山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有感

同学们乘车来到了烈士陵园。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醒目的石碑和石碑上周总理刚劲有力的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看到这几个大字,我想,革命烈士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却永存在我们心中!

我们怀着崇敬的`情绪,进行了一系列的仪式:献花蓝、同学代表讲话、老师讲话、宣誓、默哀……这使我想起了我们平常在学校的升旗仪式程序,除了献花蓝和默哀,其它环节都差不多。一开始,我想不清楚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但当我想到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才明白:那鲜艳的五星红旗正是千千万万的烈士用鲜血染红的呀!

我们来到了烈士的墓地。这里有许多无名烈士的墓,我们每到一个烈士墓前,都要敬队礼和鞠躬,表达我们对烈士们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我感受最深的是那些无名烈士,真的是他们没有名字吗?不,他们以前有过名字,他们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自我宝贵的生命,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他们的姓名无法为人得知。但是,“烈士”就是他们的名字,我们会永远记住的!

上一篇:医保接收函下一篇:新特殊生产工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