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正确处理学生之间关系的作文

2024-05-05

关于如何正确处理学生之间关系的作文(共10篇)

篇1:关于如何正确处理学生之间关系的作文

生活中冲突时有发生。假设你班同学苏华和李江打篮球时发生争执,导致关系紧张。请你结合此事,并根据以下提示,用英语写一篇短文,向学校英文报“Happy Teens”专栏投稿。

简要描述事情的经过:打篮球、碰撞、争执等等。

分析发生冲突的原因:

1、遇事不够冷静

2、缺少谦让的意识。

谈谈避免冲突的做法:请考生根据自己的经历或感想,提出至少两种做法。注意:

1、对所有要点逐一陈述,适当发挥,不要简单翻译;

2、词数120左右。开头已经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3、作文中不得提及有关考生个人身份的任何信息,如校名、人名等。

Conflicts with others are common in everyday life.During the

basketball game yesterday afternoon, Su Hua and Li Jiang bumped

into each other, trying to catch the ball.Then they started shouting

and yelling, and it turned into a horrible quarrel.To be honest,it was Su’s fault but Li was also to blame-they were

not calm enough and both said some really mean things.They cared

too much about winning and losing.As a matter of fact, blocking,pushing and bumping are just part of a tough game.To avoid such conflicts, we should be kind to one another, which

is essential to enjoying a harmonious life.It is also a virtue to forgive

and forget,especially in such a competitive and stressful society.instead of blaming each other ,we should communicate more and put ourselves in others’ place.Don’t be self-centered and try to be considerate.We must learn to handle conflicts calmly and wisely.

篇2:关于如何正确处理学生之间关系的作文

1.首先要学会互相尊重, 尊重是最基本的东西也是最真诚的.首先要有了尊重才会有感情.2.还会学会原凉和容忍.原凉别人做错的.做得不好的事.容忍对方.只有这样互相凉解容忍才会有更加坚固的感情存在.3.关心,应该互相关心对方.千万卟能我的世界狂风暴雨,你的世界欢声笑语.不能有这种情况发生.学会同甘共苦.4.帮助.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别人.在不需要帮助的时候问候别人.5.礼貌.礼多人卟怪.做人要讲礼貌.慢慢在一起久了.了解了.在以别人的性格为基础.在卟伤受别人的情况下开一些幽默的玩笑.这样有助于感情的调节.学会说对不起.在自己做错事.的情况下主动说对不起.6.送礼.做人大气一点.谷话说得好.吃得亏.打得堆.平时多吃亏.无所谓的.只要是感情到位了.就不存在.如何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

一个人不可能与世隔绝的过一辈子,必然要和人接触,要生活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在与人交往中,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像你的父母那样,对你宠让、迁就,总会发生摩擦、冲撞,尤其现在不少同学自我意识较重,在以我画圆意识支配下发生矛盾在所难免的。因此,切不可同学间稍有不愉快就委屈得了不得,也不要因噎废食,不再和同学接触,把自己封闭起来。

同学间发生矛盾,往往是因为一些学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时就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小磕碰、一次小接触,或一个道听途说,许多时候还是误会造成的。首先我们来看两个个案:

案例一:小明、小刚、小军是某中学二年级学生。有一天,他们在操场上上活动课,突然,一个足球“嘭”的一声打在小明的头上。小明问:“谁扔的,想找死!”这时,有两个同学跑过来忙向小明道歉:“对不起,请原谅。”小明说:“对不起就行了?”不由分说,上去就对这两个同学拳打脚踢。一边打还一边对小刚、小军说:“给我打,反正打人不犯法。”打人果真不犯法吗?其实不然,小明、小刚、小军的行为是不对的,都是违法行为。根据社会危害性大小即打人程度,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两种。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把人打成重伤,则会判更重的刑罚。打架斗殴是违法行为,既害人又害己。所以同学之间如果有矛盾或者有分歧,一定要冷静和相互谅解;如果同学之间难以解决,可找老师帮助协调,决不能打架斗殴。

案例二:今天下课,一个身材高大的同学故意把我的铅笔盒放在地上,狠命地踩。铅笔盒发出劈啪劈啪的响声,仿佛在说:“小主人,救救我!”我似乎听到了铅笔盒求救的声音,马上跑过去制止他。我问他为什么要踩我的铅笔盒,他却无可奈何地回答:“对不起,我踩错了。”说完,就要离开。我马上拦住他,说:“你别去踩别人的了。”他轻蔑地看了我一眼,嚷道:“关你什么事?”我理直气壮地说:“我就管!”我们争执不休„„终于他恼羞成怒,开始大骂起来,我丝毫不甘示弱。老师来了,看见我们脸都涨得通红,肯定认为我们犯了什么错误,于是,就把我叫到了办公室,对我说:“如果你再跟同学这样闹矛盾,我就把你的职务给撤消掉。”这句话像风暴,像霹雳,像闪电,使我五雷轰顶。我嘴张得大大的,似乎可以放进一个大馒头。顿时,我哭了起来,老师的语气马上和蔼下来,询问事情的由来。我把事情来龙去脉讲述了一遍。老师立刻对我语重心长地说:“你做得很对,是应该劝他。可

如果劝不了,告诉老师,老师会来处理的啊!”我使劲地点了点头。我想我以后做事再也不这样卤莽了,做事要懂得方法。

看了上述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与同学之间交往时,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小磨擦,小碰撞,俗话说的好:时间长了,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那么面对这些矛盾,如何正确处理同学们之间的矛盾呢?我给同学们提几点解决方法:

一、对于当事人而言

我想:如果同学间发生了矛盾,首先要冷静下来,想一想矛盾发生的前因后果,看一看这里边有没有误会,可以找其他同学了解一下,或直接找这位同学平心静气地谈谈,也许两个人的疙瘩一下就解开了,那时你会发现化解矛盾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具体而言:

(一)学会心理换位

中学生在人际交流上具有这样一种心理特征: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但同时又很少主动地去理解别人,在对待老师方面,这一心理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班主任,平时就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而在处理师生关系问题上,则应该学会理解老师,其具体的做法是“心理换位”,把自己当作老师,学着用老师的观点去分析看待问题,从老师的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出发,来理解老师这样做的理由,这样,许多矛盾便会被化解、消散了。

我们应懂得,人生在世,各种矛盾冲突也是难免的,涉及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当然应该争出个是非来。在非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发生后,即便是自已有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如果因为自已有理就去“据理力争”,不愿退让,其结果必然是让对方、更让周围其他人难以接受,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应本着“有理也要有礼”的原则;若是在矛盾冲突中自己是无理的一方的话,那更应该主动认错,多陪不是。另一方面要引导双方心理换位,设身处地进行体验和思考,这样有助于理解对方,减少误会。这样,我们就会认识自身欠缺,主动与他人协作,在更高层次上恢复心理平衡。

(二)用理智战胜情感的冲动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在你和你的同学发生了争执时,不要一时昏了头脑,不吵个脸红脖子粗决不罢休,或许在你退一步之后,这场争吵便停止了。不要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让一步就是畏惧,是退缩,是没有本事的表现,相反,就在你忍让的那一时刻起,你周围的人会对你的行为发出无声的赞叹:你是一个不拘小节,心胸开阔的人。

矛盾发展到僵持的时候,不妨通过正确的途径,寻求老师、家长、学校的帮助。通过帮助,使得矛盾的双方从危机的边缘走向合作的、伙伴的境地,这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退一步,海阔天高”。

(三)心平气和的与其交谈

矛盾发展到一触即发的时候,矛盾的双方要保持克制,想尽千方百计的办法来挽救僵局。克制是一种自我控制和调控的心理行为,是只有像人类这样的高级动物才拥有的品质。

遏制矛盾进一步深化的处理办法就是静下心来与其交谈,可能在你先心平气和之后对方也不好意思在争吵下去,也会转“仇敌”为友好,与你聊起来。或许在这其中你和对方还会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呢!不打不相识嘛!

当发生矛盾时,矛盾的双方要保持冷静。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就是这个道理,冷静是处矛盾的最佳方式。冷静会使人们变得理智,冷静会化解一切矛盾的烟云,从而使人们成功度过矛盾的危机,从矛盾之中解脱出来。

当然,静下心来分析矛盾产生的过程是不可少的。只有搞清了错误在谁,才能有针对性地化解矛盾。

如果错在自己,要敢于承认,勇于道歉,取得对方的谅解。这样做不是“没面子”,而是在挣回面子。你可以大方地过去,诚恳地说:“我想过了,那件事错全在我,我真诚地

向你道歉,假如你能接受我的道歉,我会很感激你的,我想我们会成为好朋友的。”

如果错在对方,也没必要非要扭着劲等对方来道歉,你应该大度一点。你想想看,同学之间与其每天这样别别扭扭地在一起学习生活,倒不如化解矛盾,每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在一起学习生活。

你也可以私下里找到他谈谈:“同学一场,那是缘分。同学关系是现在社会上最纯洁的人际关系,我们将来走向社会,谁都会遇到困难的,说不定我们会成为互相帮助的朋友呢,到那时我们在回忆起现在闹的这点小别扭是不是很可笑的呢?”我想,他一定会认同你的看法,会和你握手言和的。相信精诚所至,对方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是都碍着面子,谁也不愿意第一个道歉罢了。这是谁要抢先大度了一点,是不是会很让对方佩服你呢。

二、对于旁观者或者知情人而言

对于旁观者和知情人,我们应尽量去对双方进行劝说、阻止,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在劝说基础上,再通过有效的途径,及时地把事情告诉班主任、老师或者领导,这样有利于事情早点得到妥善的处理与解决,而不能隐瞒事实,甚至包庇某方,使事情变得激化,这样就激化了双方的矛盾,其实你是在放纵他们的行为,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

同学们,解决矛盾的方法还有许多,这需要你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摸索和实践。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有当我们一个个地去解决它的时候,我们的素质也将一步步地提高;当我们的素质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将进入到一个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同时,愿我们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别让“哥儿们义气”害了自己,只有同学间做到正确相处,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只要我们遇事多从自身找原因,就会少一些抱怨;而当我们付出时,我们的心里就永远不会失去平衡。我们就会永远快乐地生活在集体里。

最后,我想送同学们几句话,和同学们一起共勉:

学会宽容,宽宏大量;

学会互助互爱,豁达开朗;

学会尊重别人;

学会弯曲;

学会道歉。

在恨的地方,播种爱;

在伤害的地方,播种宽恕;

在怀疑的地方,播种信念;

在黑暗的地方,播种光明;

这样,我相信:

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片宁静的校园;

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和谐的班级;

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份珍贵的友谊;

篇3:关于如何正确处理学生之间关系的作文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重数量, 轻质量。

部分高校党组织大幅提高学生党员在所发展党员中的比例, 导致党组织发展党员标准过于宽松, 从而使党组织吸收了一部分尚不具备一个真正党员所需思想政治条件的学生, 违背了“成熟一个, 发展一个”的发展党员的标准。

2. 入党前积极干, 入党后松一半。

有些学生党员入党前积极要求进步, 入党后松松垮垮, 表现平庸, 入党前和入党后的思想状态截然不同。因此不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不能很好地履行党员义务, 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3. 重硬指标, 轻软思想。

党章中对党员的政治标准的规定比较抽象, 以此标准来考察一个发展对象不好掌握, 尤其是学生党员, 基于其学生身份, 学习成绩就很容易成为一个硬性指标, 也非常直观, 把握起来也比较容易。学校往往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考察预备党员时将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平时各种考核表现等可见的、直观的成绩作为衡量标准, 进行确定发展对象的人选。这样常常会忽视了入党积极分子的日常言行、思想觉悟及入党动机, 忽视其政治理论思想水平。

二、剖析原因

1. 学生党建工作繁重而人员短缺。

近年来,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 学生人数激增, 学生党建工作也日趋繁重, 培养一名合格的党员, 往往要耗费学生党建工作人员大量的精力。在发展过程中数量和质量这一对矛盾体就凸显出来, 其间有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很难兼顾。同时, 专职党建队伍人数较少, 党务工作者身兼数职, 工作中常常陷于捉襟见肘的窘境。

2. 发展程序繁多, 过程不规范。

有一些高校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支部不能细致地开展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工作, 思想交流和引导教育不够深入、细致, 未做到对他们工作、思想、生活等方面的问题给予及时、必要的指导与关心, 不能认真地对待他们的书面思想汇报, 不能做到思想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季度思想汇报不能如实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思想状态。二是党员发展材料存在不规范书写、资料不完整等问题。一些党支部不能严格审核学生的入党材料, 存在材料漏、少、补的现象, 无法反映出考察对象的真实情况。三是在预备党员考察转正工作中, 以及预备党员已毕业离校的转接组织关系过程中, 存在手续不到位、材料不齐全的问题。四是对预备党员的转正, 程序过于简单化、形式化, 对预备党员不能做到严格地考核和监督。

3. 对预备党员的后续培养与教育不够。

一些党支部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严格把关、认真考核, 却放松了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培养、帮助, 导致支部对其考核、监督不严, 使其顺其自然。只要预备党员平常没有严重的缺点或过失, 就按期转正。这种做法, 不仅不能使预备党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反而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

三、正确处理发展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在大力发展学生党员的同时, 党员发展的质量与数量是一对矛盾。讲质量, 数量很难上去;求数量, 质量就很难保证。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党员发展中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 在党员发展数量不大幅下滑的同时, 更要讲求发展党员的质量, 这将成为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的关键所在。

1. 加强理论教育培养。

利用各班班团会时间和党校的学习时间, 给大学生讲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有关理论, 加深他们对党的认识, 使他们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 敏锐的政治鉴别力, 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理论素养, 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终身的人生目标。

2. 严格对申请入党学生的考察。

要严格对照入党条年级学生党员作为低年级班级入党联系人, 加强对申请入党学生的考察。不仅要看学习成绩, 还要注重了解他们的整个生活和工作的详细情况;既要考察平时的行为表现, 还要注重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认识水平以及入学后的心理变化, 及时发现一些不好的苗头, 并加以引导, 确保所发展大学生党员的质量。

3. 经常性地与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个别谈话。

谈话要做到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正式和非正式相结合, 谈话内容应包括政治、经济、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诸多话题, 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境界及入党的动机, 从中发现问题, 及时引导教育, 促使他们的思想成熟。

4. 坚持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思想汇报制度。

党组织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如实地撰写思想汇报, 及时向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变化, 这有助于党支部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 加强对其教育与管理;有助于支部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情绪、意见和要求, 以改进支部工作, 密切党群关系;有助于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增强党性观念, 使其接受党组织教育和监督的自觉性大大提高。

5. 加强现有学生党员的自身建设。

对于学生党员, 要求讲政治, 党性强, 在各方面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支部可利用每次组织生活的机会, 了解每位学生党员的学习、生活状况, 并不断地加以引导, 在学习方面, 严格对每位学生党员的课堂出勤率进行考核, 对违纪现象及时进行批评教育, 要求做学习的模范。

6. 加强党建工作人员的配备与培训。

大学生党员发业务素质水平。学校要重视支部书记的培养、考察与选拔, 并将培养青年党政后备干部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结合起来, 使政治辅导员成为学生党建工作的主力军。

7. 坚持质量第一, 严格把握好质量标准。

坚持团组织推优制、党的理论培训考试制、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定期考核制、发展党员公示制、民主推荐“票决制”等有效做法, 确保发展党员质量关。博士、硕士研究生经过多年的教育培养, 各个方面表现较好, 条件一旦成熟即可积极发展。本专科学生是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 本着一年级择优发展, 二、三年级重点发展, 四年级慎重发展的原则, 使得各个年级的党员比例适中, 避免毕业班党员集中的现象。

总之, 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 要坚持“数量和质量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原则, 做到“成熟一个, 发展一个”, 在大学生中培养出一大批政治立场坚定、思想作风过硬的学生党员, 这对于培养“四有”新人, 对于坚持党的教育方针, 对于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月娥.浅论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7) .

[2]张尚字.在探索与创新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 .

篇4:关于如何正确处理学生之间关系的作文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

1、所谓学生观就是教师怎样看待学生。即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认识‘生首先是人,虽然还不成熟,是未进入正式成人社会的“边际人”,但他们有作为人所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和尊严。对于这一点,我国在《宪法》、《婚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明确、具体的规定。规定中对青少年儿童的权利包括: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和安全的权利。教师在了解以上规定之后,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帮助他们在学校教育中健康成长。

学生是发展的人。作为发展的人,学生处于发展的过程中,是不成熟,正在成长的人。这意味着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从这层意义上说,教师肩负着学习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觀,培养他们成为积极上进,身心健康的有用之才,并在此过程中,始终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是能获得成功的。所以,也可以这样认为: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人。

另外,学生是独特的人。这一观点有两个层面。一是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到每个学生都有其与众不同的,不能为了某种目的,如考试成绩或升学率,将学生简单地进行整一化。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个别差异,让他们自由、自然地发展,把他们培养为具有独特人格的人。二是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在认知发展和自我意识等各方面都有异于成人。

最后,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头脑,他们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不能把学生看成是器皿,可以任意在其中注入知识和自己的意志,也不能随意控制、支配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只能引导和指导他们学会学习。一味地强制和代替只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或变成学习的机器。

2、所谓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其教学行为。

做为一名成功的现代教师应该有以下特征。

饱满的教学热情。教师对教学拥有饱满的热情,能使学习充满乐趣。教师对教学的热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可以感染他人,使课堂内外充满活力,有助于建立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合作氛围。

娴熟的专业知识。教师需密切关注自己专业的发展。不论是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还是有着多年教龄的老教师,请跟上您所学专业的趋势。假如您是幼儿教师,请定购一种幼儿杂志;假如您是化学教师,请积极主动参加当地大学的相关研讨会。

有组织的教学。教师有效组织教学能使学生拥有更多有效学习时间。教师需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处理每天的教学事务,如收集学生的作业,分发学习资料,布置任务,检查任务,交流班级信息等,并形成班级惯例,这样不仅能保证班级工井然有序,同时为教师和学生赢得充裕的学习和娱乐时间。有活力的教学

成功的教师对教学是投入性的。课堂上,他们不是站在某一个固定的地方,而是活跃于每一个角落。他们积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二、教师以德为本,身正为范。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影响力的大小,而教师的影响力丰要由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组成。身教重于言教,因为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极其重要,所以要求自己必须时时、处处用模范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二、要热爱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刚当班主任,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我一直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热爱念书。直到我发现一位老教师经常在放学后将那些学生请到办公室对他们进行认真地辅导,发现他总是让这些学生帮助他板书,并在其他老师面前表扬他们。慢慢地,让人惊喜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学生竟开始主动问老师问题了,迟到的现象少了,上课不再病恹恹了,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看到那些学生的进步我才发现原来爱学生虽然很难但它是多么的重要。

三、尊重学生

人都有自尊心,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那些有过错、有严重缺点的学生。对学生的尊重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冷落学生,不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而要做到这些,除了教师自身要有比较高的修养,比较睿智的育人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要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只有真诚的对待学生,才能真正的尊重学生。

四、教师要信任学生

作为教师应信任学生,如果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进步就失去教育的意义了。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可塑性很强,经过正确的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人。即使有了过错,只要引导得法,也能改正错误与“昨天告别”。一个教师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后进生则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有许多缺点,而缺点是不可爱的。中学生处在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正在形成和发展,情感也日益丰富,但自觉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的发展尚不成熟,都是应善于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再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慢慢改正缺点。教师应用父母兄长般的关爱去抚慰他们的心灵,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或导之以引,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

只有这样出自会出现爱师尊生、民主平等、心理相容、教学相长的情感氛围。

篇5:关于如何正确处理学生之间关系的作文

石寨铺镇中心小学 张念恒

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学校各种关系的基础。一定意义上讲,这种关系决定了学校的教学关系和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建立、健全符合时代的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

尊重教师的尊严和品格。校长要把教师视为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而不能只把教师视为未来的驯服的工具、恭敬顺从的奴仆或“教学的机器”。长期以来,由于受以“礼”、“仁”为核心的封建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中小学中的校长与教师的关系大多属于比较典型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学校校长说了算,而教师最基本的人格却得不到尊重。当前,不尊重教师人格的现象相当普遍,主要表现为:讽刺和挖苦,对教师漠不关心,甚至予以冷落,其实质也是对教师人格尊严的忽视与权力的侵犯。民主、平等是现代学校关系的基础,离开了这一点,新型的学校关系也就无从谈起。校长是领导与教师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处理好学校关系的关键,因而自然在建立民主、平等新型学校关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为此,校长要做好下列工作: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第二,要建立、健全现代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建立正确的教师观。关于教师观,要明确下列观点:1.教师渴望独立与自主;2.教师主动发展的心愿是强烈的;3.承认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大小之分,多数教师是能顺利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4.教师具备自我教育与主动发展的能力;5.教师的个性倾向、心理特征及其特长各有所别;6.教师是教学的主人,应该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第三,处理好严格要求教师与尊重教师的辩证关系。严格要求是尊重的表现,尊重又是严格要求的前提。正如马卡连科所说,教师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第四,校风民主、平易近人。校长就要抑制自我中心意识,并主动接近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敢于和领导辩论;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当意见有分歧时,应尽可能同教工代表商量解决,切忌指责、埋怨或强行命令。

二、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

学校各项工作是一种多边合作过程,只有“合作”默契,才可能有高的工作效率。合作的必要条件之一是领导主动与教师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相互信任是建立朋友关系的前提。其实,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信任。这种信任,既包括社会、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也包括教师对领导的信任。教师信任领导是有条件的,其一,校长要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所谓奉献精神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所谓敬业精神,即精益求精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两种精神,校长才有可能成为水平高、能力强、教师信赖的优秀领导。其二,校长心灵的窗户要始终向教师敞开着。如果校长的心灵对教师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教师就不可能主动靠近校长,更不可能与校长交朋友。校长应该经常同教师一块开诚布公地探讨对社会、对人生和教学工作的看法与认识。只有教师信任了校长,才会接近,才会和校长说真话,说心里话,才能和校长交成知心朋友。大量实践表明,成为朋友的校长与老师之间,才能缩短教师与校长之间的距离,才能增强教师教好学的信心。校长不要吝啬自己对教师的爱,因为来自校长的爱在教育教学中是其他任何方面的爱所不能替代的。

三、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作为被服务者的教师要尊重作为服务者的领导,同时领导要扶持和爱护教师,二者相辅相成。从职能上讲,校长劳动的价值体现在教学效果上,而教学效果又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内容内化的程度上。也就是说,从一个角度看,校长行为决定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从另一个角度看,教师的教学效果是衡量和评价校长决策水平和能力的标准。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每一个校长都希望自己具有高质量、高效率的领导效果。为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校长只有把教师视为服务对象,并全心全意地为教师服务,才能有高效率的教学效果,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也是现代教育对校长提出的又一项基本要求。

四、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它包含下列几个方面的意义:第一,作为校长应该勤于钻研,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能力。“闻道在先,术有专攻”,掌握着教学的方向、内容、进程和质量,自然成为教师教学的指导者。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和艺术,是校长在教师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权威地位和示范作用的第一因素。第二,身正为范。在学校生活中,校长要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教师的楷模。校长许多高尚的品质,如集体主义观念、待人热情、正直、诚实、准时守约、乐于助人、勤奋以及公开承认和纠正自己工作中的错误等都会给教师留下深刻印象,成为教师学习的榜样。在此基础上,校长要逐步引导教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指导教师个性健康发展。指导教师身心健康发展,特别是培养和强化教师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校长工作的重要内容。自信是人的一种十分可贵的心理品质。但自信心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以能力为媒介后天逐步习得的。一般地,能力强的教师,自信心就强,能力差的,则往往缺乏自信。能力是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经常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创造条件让教师参与并取得成功,是培养和强化教师教学自信的有效办法。只有自信,才有自尊,才有自强。另外,强烈的上进心和顽强的意志又会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的勇气。只有参与,才能发展能力,才有成功,才会进一步增强自信。第四,强化教师人格建构意识,促进人格结构不断完善。人格是客观现实与人的心理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具体的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不同的人,由于其人格要素的心理倾向、品质以及要素组合方式不同,形成不同的人格。运用心理学方法对教师的世界观、理想、信念、性格、气质等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的塑造与改造,使知、情、意、行协调统一,形成一个心理活动和谐、均衡的心理系统,是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篇6:正确处理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意义

一、有利于医学事业的发展

当代医学发展呈现出显著的综合特征。临床医学各学科之间的综合,基础医学学科之间的综合,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之间的综合,医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相互间的渗透,使融洽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与其他学科人员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适应综合化趋向,一方面医务人员要尽力“以博促专”,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背景;另一方面不同专业的医务人员之间必须加强协作和互相配合。攻克医学上的难题、复杂手术、危重病人的救治需要这样,而普通性疾病的诊治也如此。否则,会影响正常诊疗活动的进行和医疗质量的提高。这种协作和配合除依靠医院的规章制度外,主要还是靠医务人员的自觉和建立在共同医德基础上的良好医疗人际关系。

二、有利于医院整体效应的发挥

医院是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如果医务人员相互关系和谐,每个人都会心情舒畅,工作兴趣受到鼓舞,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同时,再通过群体之间的互补、师承和控制,使每个人的潜力得以充分展现,从而使群体产生一种超乎个体能力简单相加的集体力,这种集体力具有任何个体不具备的性质和功能,是一种质的飞跃。因此,医院不用花资金,也不用增加编制,就可以产生整体的正效应,即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管理效益得以提高。相反,医务人员之间相互关系紧张、松散就会矛盾丛生,是非不断,相互间难以配合和协作,这样不但不会产生超乎个体能力总和的集体力,而且内耗增加,每个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因受到压抑而调动不起来,其个人的潜力也只能发挥百分之二十至三十,这是整体负效应的结果。因此,要发挥医院的整体效应而提高医院的各项工作效益,正确处理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三、有利于医务人员成才

医学人才的成长依赖于社会的宏观条件和单位的微观条件以及个人的主观条件。在社会的宏观和单位的微观条件中,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单位内的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是医学人才成长韵重要环境。良好的医务人员的关系是自己在同行中保持主动和获得信任、支持、帮助的前提,它有助于事业的进取、心理健康和才能的发挥,由此带来的积极作用成为医学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土壤。不可否认,也有少量医务人员以我为中心,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使自己失去了与其他人员关系的和谐,由此带来的消极作用制约了个人技术、才能的发挥,在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了一个个障碍,最终可能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在一个整体中,每个医务人员都应经常反省自己的人际关系,从组织上也要加强协调并促进人才流动,使医务人员能够健康成长。 网站整理

四、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正确处理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篇7:学生干部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一)正视人际关系的认知偏差

学生干部在人际交往中常出现以下五种心理障碍和误区:

1、自负。一些学生干部独断专行,漠视他人,不能容忍他人和自己有不同意见。进入大学后加入学生会以后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部分学生干部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仅仅只是一个人独断专行,自负又自大,处理起事情来就很没有效率。

2、自卑。有些学生干部在某些方面低估自己,在工作中畏首畏尾,有诸多顾虑。自卑的心理谁都有,但是作为学生干部,克服自己的自卑心理尤为重要。一个自卑、畏手畏脚的人谈不上管理他人,更加不能把工作做好。

3、猜疑。少数学生干部总觉得别人在背后对自己议论纷纷,甚至将同学或老师的善意提醒当做恶意,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冲突。在校3年期间,我加入的学生会就多次发生学生干部正面冲突事件,其实事情本身不算大,都是互相猜疑,互相勾心斗角导致的。

4、孤独。由于个人性格孤僻或耗费在工作和学习上的时间过多,与同学的沟通时间较少,有些学生干部经常感到自己被同学孤立,对别人怀有戒心,与同学谈话时只注意自己。自己体验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一些同学想借助学生会提高自己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但是性格内向,行驶孤独的他们并没有真正学到些什么。从加入学生会到离开学生会几乎没有对于他们比较明显的印象,可见一个“孤独”的学生干部多么的悲哀。

5、有些学生干部担心别人在工作和学习上超过自己,缺乏足够的竞争勇气,因

此会对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心生嫉妒。同届的一个学生会成员,在招新中故意让优秀的面试者落选,他就是不愿比他能力强的人加入学生会。这种极大的嫉妒其实简单来说也是自卑。

这些都是我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的学生干部中存在的一些人际认知偏差或偏见。这些方面学生干部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只有正视它,才能克服它,只有形成正确的人际认知,才能很好地协调人际关系。

(二)提高人际协调素养是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学生干部要具备协调人际关系的素养,首先应提高个性心理品质,需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自我健康的个性心理

在交往中,具有良好思想品质的人,别人乐于与之交往,也容易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培养自我健康的个性心理,无疑是消除人际关系障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先决条件。

2、努力提高知识和经验水平

高校学生干部已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但由于人际交往的深度与和谐会受知识、经验水平差距的制约和影响,要想与周围的同学或其他干部良好地沟通并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经验水平。一个才是丰富的学生会主席带给我很多受用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在他八面玲珑的个性熏陶下,我觉得我们整个学生会都充满一种好学上进的积极思想。

3、端正建立人际关系的态度

这要求学生干部待人处事抱有一种宽容的态度,不苛求于人;以高度重视的态度来对待交往关系中双方的差异,以一种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态度来建立人际关系。这样,很多障碍因素就容易消除,人际关系的和谐也更容易成为现实。

4、要对对方抱有基本的信任和尊重

信任和尊重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许不是万能,但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信任与尊重,却是万万不能。一个学生干部如果没有诚意与别人交往,不懂得尊重别人,是很难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

5、真心、真诚、真实不可缺少

在对待人际关系问题上,尤其需要真诚。这就是与对方相交要真心;表达自己、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态度要真诚。把一个集体当做一个真正大家庭,对待同辈就像亲人一样无间。这在所有途径中我觉得是最重要的一点。彼此之间同为学生干部,能成为好友,发展友谊另一方面来说也是为自己人际关系网编织,不断的扩大了自己人际关系网络,也更有利于自己以后的发展。

(三)学生干部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1、谦虚谨慎,摆正位置。一个谦逊礼让的人不仅让人尊敬,更加能结识到真正地好友。在什么职位就做什么事情。不要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学生干部,不是主席,部长这些领导就对工作不认真。摆正自己的位置,从事什么职位就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这也是一个人对待工作对待自我的一种态度。

2、平等相待,真诚相处。每个人在学生会里都是平等的,对待他们坚持平等的原则也是人际关系中一个重要的点

3、打开心窗,主动开放。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性格,不断克服认知偏差,才能做一个自信开朗阳光的学生干部。在对待他们的时候多交谈多理解多关心彼此就能很好的在一个组织里发展。

4、心理互换与相容。作为学生干部,彼此间互相体谅多方,能够做到角色互换的为对方为整个集体着想就能包容彼此,一起为集体的进步努力。

5、合作协助,友好竞争。共同处在一个大集体中,为了同一个集体的发展应该做到团结合作,包容并进。

罗斯福曾说过“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作为加入学生组

篇8:关于如何正确处理学生之间关系的作文

一个企业的成功, 既与企业管理者的正确决策有关, 又与设备、技术先进有关, 还与资金雄厚、管理制度严格规范有关。然而, 在企业所有重要因素中, 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如何正确处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

二、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处理

(一) 关于工资及晋升

工资是员工维持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保障。以往的工资及晋升, 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工龄长短来决定的, 而不是取决于工作业绩的好坏。这种方式看上去似乎很“公平”, 但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近年来,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这种取酬方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在工资及晋升方面, 必须妥善处理好年轻的与年长的员工之间、干部与工人之间、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使他们除了获得满足生活需要的工资外, 还觉得受到了公平的待遇。

(二) 奖金

奖金是用来奖励工作表现优秀的员工, 以此激励员工进步。因此, 企业奖金制度就成为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得当, 则会成为提高、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强大动力;相反, 如果使用不当, 则会导致士气低落, 人心不稳, 工作效率下降。这就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在考虑奖金发放问题时, 要认真处理好激励进步和有益于团结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其重点应把奖金同工作业绩的考核挂钩。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 严把考核关, 力争做到以真服人、以实服人、以公平服人。

(三) 福利

福利是每个企业员工都十分关注的物质方面的问题。有些福利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 具有普遍性, 如免费午餐;有些可能只是部分人受益, 或对享受福利的对象加以一定的附加条件, 如规定需达到一定职务者才能配备专用公务车等。薪水与福利虽然有明显的区别, 但二者的界限有时也比较模糊, 而且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对此, 企业要把福利待遇方面的情况通过各种形式或渠道, 向全体员工解释说明, 使他们了解企业的福利情况, 并给予理解和支持, 并应经常听取员工关于福利方面的意见, 结合本企业实际及时加以改进。

(四) 工作环境

企业员工都渴望有一个安全、轻松、优美的工作环境, 因为好的安全工作环境, 可以给他们带来好的工作心情和身心健康。但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 而使一些企业工作环境建设的速度和标准受到了制约。有些员工不理解或不了解其中的原因, 产生了不满情绪。因此, 企业应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各级组织的作用, 大力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以求得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同时, 在工作环境建设上, 应坚持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改善:一是确保工作环境安全可靠, 这是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的基本需要;二是努力营造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 这将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兴趣, 增强员工的工作干劲。

(五) 激励员工

作为一名企业员工,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 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 其根本原因是为了获取物质需求, 由于自己努力工作而受到晋升、表扬或受到重视等, 从而产生一定的荣誉感、成就感、责任感, 进一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随着员工工资收入水平的提高, 员工的需要层次也水涨船高。把员工的需要归结为五个层次, 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当人的生理需要满足后, 就会产生安全需要和归属需要, 员工就会更加重视工作的成就感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 企业的领导应当尊重员工, 肯定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创造积极性, 虚心采纳员工合理化意见。通过面对面形式或以其他传播方式表扬员工时, 应当注意是否能够起到激励作用。如表扬中着重肯定员工的努力和创造性, 不要过分强调员工的运气和天生的体能, 表扬中要针对员工的某一项具体工作或贡献。另外, 表扬不能太多、太频繁, 只有适当的时候给予员工表扬, 才能起到精神鼓励作用。企业可以借助于通报、授予荣誉称号等形式来激励为企业和社会作出贡献的员工。

(六) 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是融洽企业与员工间的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应适当地组织一些文化娱乐活动。如郊游、运动会、文艺联欢等。企业领导不论工作多么繁忙, 每年也应若干次放下手中的工作, 参加文化娱乐活动, 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同员工一起娱乐。作为企业领导应了解员工、理解员工, 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帮他们之所需, 要经常深入员工家中走访和慰问, 和他们交朋友、谈心。这样一方面可以令员工觉得企业领导平易近人, 是可以交流感情的;另一方面可促使企业领导了解员工的情感、意见。

(七) 员工培训

员工培训工作是企业所有工作的基础。加大员工教育培训力度, 转变员工学习理念, 就要充分利用好我们手中的员工教育经费、培训费, 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职业技能, 转变员工意识, 树立“比学赶帮超”的竞争理念,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采取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手段, 将“学习先进, 争做贡献”的工作理念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评价一个企业的好坏, 不仅看有多少资产, 更要看有多少人才, 企业的真正财富是员工的创造力是否能得到有效发挥。成功的企业背后依靠的是人, 不是机器、设备, 再先进的设备也要由人去操作、去管理。如何使用和配置人才, 是体现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当把企业员工看成是有理性、有需要的人。认识到这一点, 就能从思想上树立新型的人力资源观念。同时, 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如何开发好“人才”资源, 把人才工程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 亲自去抓、去实施, 制定出“人才工程”的长期、阶段性实施目标及考核细则并加以落实, 形成一个横抓协调、纵抓指导、纵横结合、上下联动的“人才工程”发展格局。

三、企业与员工间的沟通

沟通———可以让员工了解企业的情况, 关心企业的事务, 信任企业的领导, 支持企业的各项工作。

第一, 介绍企业各方面运作情况, 如生产经营指标、生产规模、利润及财政情况, 让员工全面了解企业。

第二, 介绍上级主管部门和企业的各项决策, 让员工了解做出这些决策的原因和背景, 有什么好处, 有利于让员工支持这些决策。

第三, 介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面临的困难和占据的优势, 从而增强员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鼓舞员工的斗志。

第四, 经常性介绍公司人事安排情况, 特别是公司领导、中层、基层管理干部的工作情况及工作业绩, 使员工了解公司各层管理人员的能力和作为。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是让员工了解领导, 增强领导的影响力;二是让员工监督企业的管理。

第五, 介绍与企业有关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 让员工不断接受这方面的新知识, 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第六, 介绍安全生产知识, 各种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要不断进行普及, 深入人心, 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这样既有利于员工的切身利益, 也有利于企业的正常发展。

第七, 宣传公司开展文体活动情况和员工生产、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等。这些虽是日常活动和小事, 却能增强企业同员工间的感情交流,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第八, 开展遵纪守法教育, 以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 系统地介绍与企业和员工生活有关的法律法规。员工遵纪守法, 将给企业带来好的声望和好的工作秩序。

四、结语

篇9:关于如何正确处理学生之间关系的作文

摘 要: 如何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是高校青年教师面对的难题。本文归纳了高校青年教师处理教学和科研关系时面临的困惑和问题,分析认为要处理好这一问题,不仅需要青年教师自身的努力和提高,还需要更为科学合理的学校管理政策的引导。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 教学 科研

1.引言

高等教育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教学几乎是大学的唯一职能。后来,英国、德国和美国的大学经过不断发展和转型,其职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1810年,德国人洪堡创办柏林大学,并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大学办学理念[1]。经过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的三项职能——“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最终形成。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经说过:“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2],可见科学和科研对高校教师的重要性。

2.高校青年教师处理教学和科研关系时面临的困惑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教师的重要职责。但是,对于高校教师尤其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说,限于精力和时间,二者难以兼顾。高校青年教师处理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时遇到的困惑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近年来高校招聘的青年教师基本都具有博士学位,一部分还有留学背景。这些青年教师在读研究生和做博士后期间,已经习惯了做科学研究的节奏,对于做实验、分析数据、写作和发表科研论文、甚至撰写各类科研项目的申请书是比较熟悉和擅长的。但是,当青年教师接受了教学任务后,面对不太熟悉的工作领域,往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准备课程。而且,对课堂节奏的把控、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等都可能成为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高校会安排青年教师上岗培训等系列活动,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言传身教,从而迅速有效地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这个不太熟悉的业务领域花费极大精力和时间后,留给科研工作的精力和时间就会大幅减少。很多青年教师在角色切换时会遇到较大困难,一些教学任务较重的青年教师甚至绝望地发现,在教学任务的挤占下,科研工作不知不觉已经处于半停顿状态,难以实现二者和谐发展。

其次,学校的评价制度让青年教师处理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时无所适从。目前,高校对职称晋升和评价考核的条文均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了要求和限定。其中,对于教师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往往着眼于讲授课程的学时、学生和教学督导的评价情况,以及指导学生的创新项目及获奖情况等。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完成规定的教学课时数并获得良好的课堂评价已经花费了较多精力。而精品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及教学成果奖等均需要多年积累和沉淀,基本与青年教师无缘。对于青年教师科研成果的考核主要包括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SCI、EI检索情况、影响因子、分区等)、国家发明专利的受理和授权情况及主持和参与的纵、横向科研项目情况等。青年教师对发表学术论文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等较为熟悉,但是要想以此为基础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纵向课题的资助,仍然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面对职称晋升这个横亘于青年教师前进路上的第一道障碍,教学和科研孰轻孰重,在哪个方面付出更多精力是难以抉择的。

最后,社会导向会给青年教师处理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带来困惑。大众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各种排行榜了解高校水平的。排行榜中,高校被分类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那些排名靠前的“一流大学”、“知名大学”等无一不是“研究型”大学。于是乎,大众当然会认为科研水平决定了大学的好坏。各高校努力向“研究型”大学靠拢,从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等方面向科研倾斜。诚然,这对提升高校的科研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这种思想的导向下,高校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轻教学、重科研”的倾向。而且,相比于科研成果的易于量化,教学水平很难轻易分出伯仲。以国内某著名高校外语系讲师方某某为例[3],由于科研成果未能达到学校要求,在类似“PublishorPerish”的学校制度下,方老师只能离职或转岗。但是,方老师的教学水平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这个消息一经公开,该高校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毕业生的上百封请愿书。这些来信都希望学校能将受到学生爱戴、教学效果优秀的方老师留在讲台上。可见,教学水平的高低是难以量化衡量的,一些全身心投入教学的老师由于没有足够的科研成果,很有可能需要面对“非升即走”或“非升即转”的压力。

3.高校青年教师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关系的途径

高校青年教师自入职以来,就承受教学和科研带来的全方位的巨大压力。面对前面所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青年教师需要调整好心态,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之间的平衡;同时,外界的积极引导和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青年教师要调整好心态和状态,积极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勇于面对教学和科研的双重挑战。青年教师应认识到教学工作是根本,必须对承担的教学任务负责,要从心底热爱教学,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不能把科学研究丢弃。虽然在科研方面付出的精力和时间较入职前会有所减少,但是时间减了,热情不能减,坚持不懈才有收获。

此外,高校应针对青年教师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例如:为保证教学质量和青年教师成长,新教师第一年不应安排教学任务,要让新教师多听水平高的老教师的课,尤其是自己将承担的课程。在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言传身教下,一年的学习时间更有利于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利于新教师适应工作节奏。同时,入职后第一年由于没有具体教学任务,能投入科研的时间相对充足。新教师可以边学习教学技能,边继续科学研究,从而顺利完成从研究生或博士后到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

4.结语

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平衡,一直是困扰高校教师和管理部门的难题。目前国内高校在细分教师系列、改进评价体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尝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目前状况离教学和科研二者互为支撑、互相促进的理想状态还有很大差距。对于高校青年教师,这一矛盾则更为突出。青年教师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时,应当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接触更多本学科知识,以开拓自己的科研思路;并思考如何把自己熟悉领域的前沿成果融入教学中,使科研反哺教学,促进自己全方面进步。同时,高校管理者应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避免简单粗暴地把某些指标列为职称评定和考核评价的必须因素,以更为弹性化和人性化的政策引导高校青年教师处理好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岳宇君.教学与科研:关系、融合、分析及展望.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36(1):92-96.

[2]赵婀娜,葛亮亮,邓睿.教学与科研,一碗水如何端平.人民日报,2015年4月27日,第012版.

[3]邱东,鲜思东.大学数学教学与科研关系探讨.教育教学论坛,2015,(23):136-137.

篇10:如何正确处理战友之间的矛盾

前些天,在菜地劳动时,有两名战士为争一把铁锹发生了争执,还动了手脚。这件事虽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影响却很坏。在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问题,大家可能会经常遇到。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引发矛盾,甚至酿成案件。一些兄弟单位和我们旅都有过这方面的惨痛教训。所以,今天我想专门讲一下,如何正确处理战友之间的矛盾这个问题。

1、《一口咸菜引起人命案》。某部三连战士小李,一天早上打饭时,用自己的筷子夹起连队菜盆的咸菜闻了闻,又放了回去。炊事员小刘看到后,批评小李不讲卫生。由此两人发生口角。事后,小李感到丢了面子不死心,小刘觉得自己有理也不示弱。于是,两人约好时间、地点,进行单独“较量”。结果,导致了一场悲剧,一个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一个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以上这个案例,起因是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通的小事,本来说一声“对不起”、“我错了”,就过去了,却因为处理不当,酿成了严重后果,教训极为深刻。

由此可以看出,正确处理战友之间的矛盾显得多么重要。我们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个人修养、生活习惯、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天天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难免会因为一些小事引发矛盾。比如,有的同志与战友开玩笑时把握不好分寸,无意间伤害别人的生活习惯、个人隐私、缺点痛处,让对方难以接受;有的同志尤其是干部骨干批评人不讲究方式方法,不注意时机场合,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使对方在众人面前丢面子;有的同志在平时工作生活中,把个人和小集体利益看得过重,打扫卫生、集体劳动时抢工具,文体活动时争器材,争场地;有的同志,为打饭打水的先后,执勤站哨的顺序,节假日外出的机会,争你先我后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产生磨擦,发生矛盾的诱因。如果处理得好,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伤害战友感情,影响内部团结,甚至酿成事故案件。因此,我们大家一定要汲取他人的教训,正确处理战友之间的各种矛盾。那么,战友之间发生了矛盾究竟该怎样来妥善处理呢?我想先请大家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根据刚才几名同志的发言和我自己多年来的体会,我感到正确处理战友之间的矛盾,主要应当把握好“八个字”:重情、冷静、宽容、化解。

重情。就是要珍惜战友情谊,这是我们化解矛盾的基础和前提。大家可以想一想,当我们和自己的父母产生不快,会针锋相对吗?当我们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发生争执,会大动干戈吗?当我们和自己的挚友有了矛盾,会争个你死我活吗?我想每一个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为什么?就是因为父母对我们有生育养育的恩情,兄弟姐妹之间有血浓于水的亲情,知心朋友之间有心意相通的友情。我们人民军队是一个革命大家庭,战友之间历来就是同志加兄弟的关系。正如《战友之歌》中唱的那样:“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到一起”。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正是这种亲如兄弟的战友情谊,使我们这支人民军队始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无往不胜的战斗力。平时,我们喊一声战友,就感到十分亲切,十分温暖。许多同志听到战友这个字眼,眼前会不禁浮现出这样一幕幕情景:在出生入死的战场上,大家一壶水轮着喝,一份干粮分着吃;在生与死的危险关头,干部掩护战士,战士保护干部;在跋山涉水的征途中,你帮我背背包,我替你扛枪支;在日常生活中,方便总是让给他人,困难总是留给自己。这里有说不完的动人故事,有道不尽的战友情谊。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看,在赴滇轮战首次拔点作战中,139师突击队队员顾金海在身负重伤、生命垂危时的一段感人情节。革命先烈为了战友的安危,连生命都可以献出。现在,为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难道我们还用得着斤斤计较吗?说到底,还是个感情问题。因此,处理战友之间的矛盾,首先要把感情放在第一位,用真情、真心对待战友,做到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就是要对战友充满真诚的同情心,一事当前先替他人着想,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时刻把战友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相互爱护,就是要对战友饱含深厚的友爱心,象爱护自己的亲人一样,对战友付出无私宽厚的爱,不计较任何得失。相互帮助,就是要对战友尽到高度的责任心,当战友遇到困难时,要伸出友爱之手,尽最大努力为战友排忧解难。我想,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我们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设身处地地为战友着想,就不会为一些小事闹别扭,即使有了矛盾也能够心平气和地解决。

冷静。就是遇事一定要理智、沉稳,不能一时冲动,做出简单粗暴、盲动无忌的蠢事,这是我们避免矛盾激化的基本方法。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告诫人们:“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德国哲学家康德讲得更为深刻:“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清朝著名爱国将领林则徐更是把“制怒”作为座右铭,悬挂于堂,用以自鉴。我们青年战士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年龄,遇事容易冲动、失去理智,做出傻事。所以,更需要冷静。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就是因为短短几秒钟不冷静,鲁莽行事,结果伤了别人,毁了自己,也害了家庭。前面讲的两个例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血的教训警示我们,战友之间发生矛盾,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千万不能义气用事,要学会“冷处理”。首先,要缓解冲动情绪。当自己心中不快、怒火上升时,要及时进行心理上的调节和缓冲,给自己泼冷水,浇灭心中的火气,平静急躁的情绪,疏顺内心的不快,分散“横眉冷对”的注意力,防止把一般的小磨擦激化为水火不熔的对立情绪。其次,要进行换位思考。当战友之间出现矛盾时,不要总觉得是对方跟自己过不去,而要首先想想自己有没有过错,如果我是对方,遇到这样的事,也会不会象他那样,这样想的话,就会克制冲动的情绪,也就不会迁怒于别人。第三,要多想后果危害。俗话讲,“世上没有后悔药”。一个人一生中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有些错误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事情是不能干的,否则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后悔也无济于事。所以,当我们与战友发生矛盾时,眼光一定要看得远一点,多想想后果,多想想危害。这样,你就会冷静对待,避免出现过激行为。

宽容。就是要心胸开阔,能容人容事,这是我们处理矛盾必备的素养。古人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法国作家雨果讲得更为形象:“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因此,我们既要允许别人犯错误,也要理解别人的过失,给人以自我反省、纠正错误的机会。我们中华民族历来讲究宽宏大量、礼让三先。这方面最著名的古训,就是“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典型的故事也很多,比如,春秋战国时代的“将相和”,汉代大将军韩信受“胯下之辱”而不怒,还有朱德元帅“开心才见胆,破腹任人钻。腹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的高风亮节,都体现了他们待人处世的宽容豁达。作为一名士兵,我们与战友相处,就应该象他们那样胸怀坦荡、虚怀若谷,对人不求全责备,不计前嫌,不报私怨。这样,就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磨擦和纠纷。相反,如果小肚鸡肠,斤斤计较,就可能产生矛盾,引发问题,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在处理战友之间的矛盾时,一定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要有容人容事的涵养。大家作为集体的一员,天天在一个锅里吃饭,时时在一起工作,要时刻牢记:人人都有长处,要互相学习;人人都有不足,要互相包容;人人都有困难,要互相帮助;人人都有苦衷,要互相理解。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三个字:一是忍,二是让,三是忘。忍,就是要能忍受委屈,忍受误解,忍受愤怒;让,就是要有理让三分,能够吃亏,乐于吃亏;忘,就是要忘掉不愉快,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再计较。

化解。就是要主动沟通,解开疙瘩,消除隔阂,这是处理矛盾、增进感情的重要环节。在日常生活中,化解好战友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坚持做到三点:一是要相互主动化解;二是要战友帮助化解;三是要通过组织化解。有的矛盾通过一种途径就可以化解,有的矛盾则需要多种渠道才能解决好。有的问题当时从表面上看解决了,但要真正从思想深处消除积怨,还需要一个互相沟通、互相理解、逐步升华的过程。那么,具体到我们每个战士,应当怎么办呢?一要主动接近。放下架子,主动邀请与自己发生过矛盾的战友一起下棋、打球、唱歌,在娱乐中沟通感情,自然而然地消除对立情绪。二要真诚交心。当我们与战友发生矛盾后,应找适当的时机与对方谈心交心,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敞开心扉,交换看法,真正把思想疙瘩解开。三要热心帮助。如果曾与你发生过矛盾的战友,训练掉队,要耐心指导;身体有病,要细心照顾;家有困难,要尽心帮助。以实际行动,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真心和诚意,从而忘掉私怨,增进友谊,携手共进。

上一篇:如何让促销深入人心下一篇:企业销售主管个人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