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论文

2024-04-14

市场经济论文(共6篇)

篇1:市场经济论文

军队经济管理论文经济重建论文

中国与斯里兰卡军队在内战结束后参与

经济重建行为角色的异同

摘要:中国和斯里兰卡对内战结束后军队参与经济活动中的模式有共同点,但主要区别在于造血型和调节型,各自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中斯两国军队在参与经济活动领域的结构性差异,取决于国家活动和目标定位的需要,是自身在社会结构中功能发生变化的结果。

关键词:中国;斯里兰卡;军队;经济重建;角色

21世纪,和平发展仍是当代世界主题,但一些中小国家局势不稳,爆发内战的事件时有发生。内战后军队的军事功能下降,军人如何安置和使用问题普遍而棘手。在经济重建和军人冗余两类矛盾的合并作用下,一些政府将使用军队参与经济重建列为政府议题的重要选项。1949年国共内战结束后的中国在这一点上积累了丰富经验,而随着2009年内战的结束,斯里兰卡政府正在探索使军队在经济重建中发挥作用的形式,在这个问题上,中斯两国有共同点,也有较大差异。

一、中国和斯里兰卡模式的背景差异

内战结束后的经济重建,是这类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由于战争的需要,军人数量快速膨胀,战争结束后军人安置成了新问题。中斯两国由于国情、环境的差异,表现也有所不同:

1.计划导向和市场导向的差异。新中国成立后,由新民主主义革

命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型期,导向是学习苏联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军队在这一时期服从国家建设大局的需要,是一种特殊生产力,对经济重建、保障军队供给、完成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发挥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新时期,市场经济逐步成为导向,但军队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仍保留着建国后的传统定位,延续计划导向,并称计划管理是“整个军队经济管理的中心环节”[1]。而斯里兰卡内战前就是市场经济,这一点与中国有着根本不同。

2.内战中的角色与定位的差异。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取得了全国的政权,是作为腐败的国民党政权替代者登上历史舞台的,因此解放军从革命党领导的军队转变为执政党领导的军队,从推翻反动政权的定位转变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角色定位,必然在新国家的建设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这显然不同于革命时期对旧政权的“造反”性质。而斯里兰卡内战的胜利方——斯里兰卡军队本身就是国家机器组成部分,它在内战中的作用是解除分裂势力的武装,消灭分裂势力,带有“平叛”性质。在这两种差异下,必然催生出中国军队的建设型作用和斯里兰卡军队稳定型作用的不同。

从以上两个背景上的差异可以看出,中斯两国军队在参与经济活动领域的结构性差异,取决于国家活动和目标定位的需要,是自身在社会结构中功能发生变化的结果。

二、中国和斯里兰卡模式基本内涵的差异

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军队参加生产建设,禁止从事商业,属于造血型模式,而2009年内战结束后的斯里兰卡军队主动参与商业,平抑物价,干预交换和消费,属于调节型模式。在这一点上中国和斯里兰卡的军队在经济重建行为的内涵上有着重大的区别。

1.参与的经济领域差异。中国军队参与内战结束后经济活动有如下内涵:“生产项目应在人民政府允许之下,以农业、畜牧业、渔业、水利事业、手工业、各项建筑工程、各项可能从事的工业和运输事业为范围,禁止从事商业”[2]。因为从事商业容易滋生“以走私、囤积、投机希图暴利的思想”和行为。中国军队不仅成立了带有计划监督功能的生产委员会,建立军队的生产合作社,在公私之间公平合理地分配生产红利,还与农民合作种植,与当地人民政府生产计划相结合,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军队平等、互助、服从大局的思想。

斯里兰卡军队参与内战结束后经济活动的内涵不同于1950年后的中国军队,斯里兰卡的内战持续了三十年,如何赢得对猛虎组织的战争是斯里兰卡政府的首要任务,军费是最大开支,人力资源以军队优先,外国投资不敢进入,经济建设无从谈起。加上国内物价受2011年初全球食品价格高企的影响,军队对商业的参与顺理成章,也缓解了军人劳动力的安置问题。自2009年5月彻底击败“猛虎组织”之后,斯里兰卡军方不断扩大商业运营,对当地物价起到了平抑作用,特点有三个:(1)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初级产品,如蔬菜、小商品等;(2)

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居民生活成本;(3)使用国家资源提供运力和人力。

2.实现目标的差异。中国军队是在不妨碍军事任务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参加农业和工业生产,帮助国家的建设工作,一方面可以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另一方面弥补国家收入和开支的不足,增加财富,共度时艰。而斯里兰卡军方参与经济活动,目的为了抑制全球物价上涨对本国经济稳定性的冲击,避免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对政权的稳定性造成新威胁。

3.制度性差异。中国军队的生产建设有系统制度保障,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再到胡锦涛,军队生产建设思想一脉相承,军队不仅成立了各级生产和监督机构,实现了大量军用工业对民用工业的滋养,还产生了大量现代化城市。斯里兰卡军队参与商业,在制度、机构等方面尚无成形的系统,其长期性、稳定性尚需观察。

中斯两国军队在经济重建行为上的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很不相同,中国军队的经济建设对国民经济有无可替代的贡献,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而斯里兰卡军队的商业参与不直接创造财富,只是间接调节居民的消费支出和生活水平,现实政治意义较大。限于篇幅,对模式的差异乃至共同点,不做赘述。

三、中国和斯里兰卡军队模式的特点异同

中斯两国军队参与内战结束后的经济行为有着一些共同点,一是

军队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体现了对军队价值的重新认知和定位。二是国家使用军队参与经济,体现了对国家机器的信任和依赖。三是军队参与经济活动,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及力求自主决定经济活动的民族意志,立足于自己解决国内问题。四是都考虑到了民生的因素。但这两种模式又有着生产型和调节型之间固有的一些差别:

1.生产型比调节型具有稳定性,但调节型有一定灵活性。中国国情决定了和平时期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仍将是相当薄弱的。无论是经济建设为中心,还是专注于改善民生,人民军队参加生产,不是临时的,而是“长期建设”的需要。调节型措施在解放初也出现过,当时解放军进入上海后从外地调运大量物资,平抑物价,打击了投机商的猖狂进攻。这种参与经济的行为机动灵活但非常短暂,带有策略应急性。斯里兰卡军队在国内物价上涨后,直接从农民手中购买蔬菜,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向当地民众出售,由于减少了多个流通环节,价格要比商店的蔬菜价格低,缓解了居民的生活压力。

2.从成本收益来看,生产型比调节型收益大,而调节型更具有政治意义。生产型军队参加经济建设,开发本国资源,形成稳定生产能力,成本上投入大,但长期收益高。如中国军队参加生产建设,极大地推动了耕地资源数量的增长[3]。而斯里兰卡军队经营商业,提供的商品主要是一些当地人经常食用的绿叶蔬菜,价格比中间商少1/3,军方承担了人力、运输、保管等成本,因此从收益上看利润不高,也

没有长期对国民经济的“造血”功能。但这种商业经营对改善民生、缓解全球化时代国际市场对物价的冲击、稳定政府都有现实意义。

四、中国和斯里兰卡军队参与经济行为模式的启示

中斯两国军队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不仅可以互相借鉴,也能为那些保持着庞大军队的其他亚洲国家提供一定借鉴。

1.可以考虑军队在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不稳定性中对物价的稳定作用。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的核辐射恐慌导致中国内地的抢盐潮,这给政府提出了战略物资和重大民生物资的储备与应策问题。很显然,庞大的军队生产系统不仅能储备国家急需的民生物资,还能在经济面临波动的时期提供一定的帮助,帮助国家维持民生,保护国家政治经济稳定性。但军队参与物价平衡,只能是非赢利的和非制度性的政策型安排。

2.必须发挥军队生产在国民经济重建和生产力发展中的建设性作用。美国南北内战结束后南方经济重建,军队促使“从奴隶制向自由劳动转变的第一步”[4],改造了南方的经济政治结构,充当了制度创立者角色,没有生产作用,而是调节生产关系。中国军队直接参与经济生产不仅延续了中国古代军屯的传统,还为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作出了独特贡献。这种为国民经济造血的功能,不仅解决了军队的供应问题,还为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财富的积累作出了贡献。中国经验证明,军队不仅能自己养活自己,还能成为国家建设者。在这种情况下,内战结束后过度膨胀的军人安置就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去向,不仅在和平时期能参加生产,在战争时期也能直接打仗。

总之,中斯军队参与经济重建行为角色有相同点,不同点也很明显。对中斯两国军队参与内战后经济重建模式的研究,将不仅能探索亚洲当代历史和政治规律,研究军队和经济两者之间的各种关系,还能为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内战结束的亚洲国家提供借鉴,发挥中国历史经验在促进亚洲经济恢复和振兴中的作用,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

[1]冯志超,苏海杉,战长国.略论军队经济管理[J].军事经济研究,1988,(1).[2]毛泽东.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N].人民日报,1949-12-06.[3]封志明,刘宝勤,杨艳昭.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趋势分析与数据重建:1949—2003[J].自然资源学报,2005,(1).[4]王淑霞.论军队在美国南方经济重建中的作用[J].德州学院学报,2002,(3).

篇2:市场经济论文

现代经济管理分析

【摘要】宏观经济管理是一个由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手段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系统,要科学有效地提高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就必须对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系统要素进行协调配套的创新。

【主题词】经理;管理;分析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宏观经济管理工作面临新的环境。宏观经济管理是一个由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手段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系统,要科学有效地提高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就必须对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系统要素进行协调配套的创新。

经济管理的目标

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即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所要达到的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预定目的,它实际上决定着管理的内容重点和着力方向,同时也是评价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创新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随着宏观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不同,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重点亦不同。当经济过热时,控制经济增长速度就成了重点目标;经济不景气时,提高经济增长速

度就成为重点目标。重点目标的实现,能够带动其他目标的实现,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由此可见,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是相机抉择性的目标,只有进行不断地调整才有实际指导意义。人世后,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其次是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大体平衡,是实现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前提。历史上,每一次经济出现大起大落,都是源于经济总量平衡出现问题。在经济上升阶段,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欲望增强,合理把握总需求的增长尤为必要。目前,居民消费行为已趋于成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比较稳定,除个别热点产品外,不会出现排浪式消费热潮。因此,合理控制投资增长速度,特别是支撑投资增长的银行贷款增长速度,就成为保持总量平衡的关键之举。在总量平衡中,经常项目收支平衡尤为关键。因为短期内将会对我国的经常项目收支平衡造成一定冲击。一方面,对我国来说,进口必然会增加。此外,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增加我国的进口。例如,今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势必增加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又如,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国外投资的大量涌人,也会使进口大大增加。再如,我国持续采取的刺激内需的政策,也会刺激进口的需求。

经济管理的主体

所谓宏观经济管理主体,是指依法成立、履行着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组织机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创新的内容是塑造现代政

府主体.具体表现为组织创新和人员创新两个方面。其组织创新的实质是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改革政府职能、确立政府规模与提高政府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是监管市场运行,维护市场程序,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宏观经济发展中掌好舵,而不是去划桨,鼓励和调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划桨的积极性,掌好舵,不划桨的政府才是明智的政府。要按照政企分开原则.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实现由微观直接的干预向宏观间接调控的转变,按权责一致原则,调整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防止职能交叉,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互不负责的弊端,按照精简、统一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按照效能原则,确立最优政府规模,政府最优规模应是边际政府交易成本和边际市场交易成本、边际制度收益和边际制度成本分别相等的那一点上,按照效率原则,要以尽可能少的机构、人员去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以降低政府工作的成本,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关键是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要定位。

不仅要进行组织创新,而且要进行人员创新,即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高效运作。

经济管理的客体

宏观经济管理客体即宏观经济管理主体的管理对象。具体包括:

国民经济总量和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本建设投资的规模、结构和效益,消费基金的规模,结构和水平.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和再分配,生产布局和地区协作等。创新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窖体,首先必须重新界定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的权利范围与关系.特别是要明确政府应当具有的权力和不应当具有的权力的边界。对于政府应当具有的权力,必须优化配备力量确保其有效实施,而对于政府不应当具有的权力,则必须收回并完整地交还给市场和企业。从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世贸组织原则以及中国国情来看,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应当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与成熟而及时从市场的主要角色中退出,从商业性竞争领域中退出.使企业作为具有充分权利与完整义务的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法人,成为市场的主体和主角。经济管理的手段的

宏观经济管理手段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时所采用的有助干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一切手段,它包括软件方法.如经济方法、法律方法、行政方法,也包括各种硬件,如各种传媒和网络等。管理手段是决定管理效能的关键因素,能否进行管理手段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发挥水平。

我们进行管理手段的创新,就是要运用法律手段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原因在于:一方面。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要求主要依靠法律手段调节经济的运行。另一方面,关于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问题。人们一般的提法是:宏观经济管理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无论如何,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重要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一般都会采取法律的形式,以法律为依据.以相应的法律作保证。避免主观随意性。

篇3:市场经济论文

一、文化的经济化与文化产业

从概念上看,“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是指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文学和艺术等现象。在这里,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并列,但是一样蕴含着经济价值。广义的文化可以从不同学科进行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1)1871年,泰勒的描述性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具体包括知识、信仰、风俗、艺术、法律、道德,以及通过学习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2)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的历史性定义:文化是群体生活的社会遗传结构的总和,能够因群体人特定的历史生活和种族特点获得社会意义。(3)1905年,斯莫尔的心理性定义:文化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的人们使用的技术、机械、智力和精神才能的总和,以及其他为达到个人或社会目的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1]。

文化具有经济功能,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已经“经济化”、经济日趋“文化化”[2]。日本著名学者日下公人认为,在经历经济开发、社会开发和人才开发的时代后,开发文化经济价值的时代已经到来[2]。文化与产业相互渗透,必然出现文化产业化。所谓文化产业化,就是在保持文化原有功能和特征的前提下,以资产为纽带,以精神需求为方向,以相应物质为依托,把人类的知识、智力、信息、精神和艺术,加工成文化产品,并进行交换、消费和服务。

文化的产业化带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早在1944年,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发表《文化产业:欺骗公众的启蒙精神》一文,首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3]。西方文化经济的创始人之一大卫·索斯比认为,文化产业是通过具有创意的生产活动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具有知识产权,能够传递某些社会意义;文化产业实质上是指文化产品的经济功能,能够增加产出、促进就业、创造利润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4]。如今,文化产业已成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和经济增长点,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中轴。因此,有人将信息产业称为“第四产业”,将文化产业称为“第五产业”[5]。当然,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文化产业的称谓可能不同,如美国的版权产业、欧盟的内容生产、英国的创意产业、日本的感性产业,我国台湾的创意文化产业。但不论称谓如何,文化产业的核心在于从事文化内容生产,经营符号性和信息性的产品,并实行以创意为手段的产业化运作。1999年,深圳在国内率先提出“文化立市”,2004年提出打造“设计之都”,2005年将文化产业确定为继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之后的第四支柱产业。目前,深圳已建成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集聚效应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45个,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以及占全市GDP的比例逐年上升。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2004年3月29日,国家统计局颁发《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将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1)核心层。包括新闻、广播、电影、电视、书报、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文艺表演、文化演出场馆、群众文化服务、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文化研究、文化社团、其他文化等。(2)外围层。包括互联网、旅行社服务、旅游景点文化服务、室内娱乐、游乐园、休闲健身娱乐、网吧、文化中介代理、文化产品租赁和拍卖、广告、会展服务等。(3)相关层。包括文具、照相器材、乐器、玩具、游艺器材、纸张、胶片胶卷、磁带、光盘、印刷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家用视听设备、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等。

二、文化的商品性与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

文化承载着各种社会关系,塑造了社会的理想人格,提升了个体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不过,文化的价值内涵常常表现为外在感知,并且被符号化和系统化。无论是音乐、舞蹈、服饰,还是节庆、晚会、习俗,都通过媒体表现出来,从而表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鲜明独特的个性,正是文化的绚丽特征和丰富内涵,产生了经济价值[6]。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仅体现为文化具有的表层服务功能,而且说明文化本身具有经济属性。

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属性。在阿多诺对文化产业的界定中,特别强调:“文化工业的全部实践,在于把赤裸裸的盈利动机投放到各种文化形式上。”[7]1980年召开的蒙特利尔专家会议认为,一般说来,文化产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在产业和商业流水线上,文化产品和服务被生产或再生产,并且被储存或分销。由此表明,经济属性是文化产业存在的基础。

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首先表现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商品性。文化产品或服务是商品,具有商品的本质特征,在市场机制下通过竞争进行生产和交换,实现价值最大化。图1显示,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机制绝对有效,文化产业市场能够自发实现均衡,达到资源配置最大化。这时候,供给曲线为S,需求曲线为D,均衡点为E,均衡价格为P,均衡产出为OA。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文化生产企业的供给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处于平衡水平,即在均衡点上,既不存在文化产品或者服务的短缺,也不存在过剩。在这一框架内,文化产业只能依靠市场化运作来取得经济效益,没有其他途径可循。这是因为,如果出现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水平,文化产业的生产企业愿意提供的文化产品数量,将高于消费者即人民群众的购买意愿,就会出现文化产品或者服务的过剩,对价格施加向下的压力,直到达到均衡价格。同样,太低的价格会产生文化产品或者服务的短缺,消费者愿意出高价购买,也会促使价格上升到均衡水平。在这一情形下,文化产品和服务实行产业化运作,在利益的驱动下,生产者制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繁荣文化市场,带动经济发展。

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包括其“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经济效应。通过“区域联合”“产业集聚”等方式,分散的小规模文化产业生产体系相对集中,各个分散经营的文化企业被纳入统一有序的经营过程,形成强大的联合生产力,推动建立大规模文化市场生产体系。文化企业专业化联合体系,有利于形成专业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培育共同的劳动力市场,提高文化市场的经济效率。文化产业园是文化产业集聚的载体。20世纪90年代,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始起步,2007年后呈现爆发式增长。2008—2012年,我国共建成1 122座园区,年均增速为42.2%。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2 000多家文化产业园区,500多个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在这些文化产业园区,有336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具体包括以北京为主的首都创意产业集群,以上海为主辐射南京、杭州、苏州的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以西安、重庆、成都为首的川陕创意产业集群,以昆明、大理、丽水为主的滇海创意产业集群,以长沙为核心的中部创意产业集群。深圳市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明显,部分区文化产业集聚体数量分布(如图2所示)。

三、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与现代经济的增长引擎

文化产业是现代经济的增长引擎。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文化产品日益成为居民消费的新热点,在生产、技术、投资、消费等方面表现出独具魅力的经济价值。可以预言,随着时代发展,文化产业终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高新技术的前沿产业。具体说来,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文化产业提升城市价值。在塑造城市价值方面,文化产业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文化企业发展,能够产生品牌效应,发挥城市经济价值;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能够提升文化氛围,发挥城市文化价值。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提升城市价值品牌,注入一股强劲的力量。一座城市拥有文化底蕴,就会拥有城市价值品牌,从而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占据制高点,为城市创造更多价值。例如,深圳大芬油画村依靠油画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龙岗区乃至整个深圳的文化品位和城市价值。目前,大芬村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国油画第一村”。有关数据表明,大芬油画村目前共有以油画为主的各类经营门店近1 200多家,居住在大芬村内的画家、画工1万多人,年产值近10亿元,约占全球油画市场份额的70%。

其次,文化产业增加经济增长点。城市日益成为文化资源聚集地,经济增长速度快,市场需求大。正由于此,文化产业以其独特优势,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文化产业体系大,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高,不仅能直接贡献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强大的辐射效应。如今,文化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文化产业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并且每年平均提高0.7~0.8个百分点。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全部高于经济发展速度。2009—2012年,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比同期GDP年均增速高2.9个百分点;1986—2010年,新加坡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9%,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1.3个百分点;2008—2012年,英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9%,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2.5个百分点;1995—2012年,中国香港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4%,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4个百分点[8]。

再次,文化产业调整经济结构。文化产业不仅能增加第三产业发展的总量,而且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文化产业是一种知识经济,属于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产业。通过文化产业,信息、技术、创意、知识相互融合,“资本”与“知本”协同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让文化资源融入经济运行,技术、知识、智力等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物质生产领域的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最终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0%以上。美国娱乐业成为仅次于航空航天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日本娱乐业的生产经营产值已经超过汽车工业产值,英国艺术业以170亿美元的产业规模与汽车工业不相上下。然而,我国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仅为33.6%,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迫切需要优化经济结构。根据霍夫曼系数等相关指标,广州、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需要考虑新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经济结构模型。

另外,文化产业缓解就业压力。文化产业对就业具有较强吸纳能力。发展文化产业,能够开辟新的就业空间,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从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率来看,该比率2013年全球为5.49%,约3/4的经济体为4%~7%,其中美国、俄罗斯、墨西哥、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超过7%[8]。目前,在深圳,文化创意企业约4万多家,从业人员约90万人,年度产品和服务出口额约30亿美元。

最后,文化产业辐射其他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尤其是风景名胜、文化遗址以及博物馆等文化资源,对旅游、餐饮、时装等产业拉动作用大。在很多国家或地区,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当地居民和政府的重要经济来源。2012年墨西哥的文化旅游对GDP贡献率约8%;2012年西班牙文化旅游入境人数达15.9万人次,占入境游人数的50.7%;2011年新加坡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产出的乘数效应为1.43,对国民经济增加值的乘数效应0.58。也就是说,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文化产业支出,就可以为新加坡全国经济增加1.43个单位的产出、0.58个单位的增加值[8]。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日趋“文化化”,文化日益“经济化”。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带来了文化的产业化,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属性,主要表现在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商品性,以及文化产业发展能够产生“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经济效应。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决定了文化的经济价值,这种价值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是现代经济的增长点,能够提升城市价值,增加经济增长点,调整经济结构,缓解就业压力,辐射其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需要注意三点。(1)营造宽容环境,实现文化产品的“包容性增长”。在保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减少对内容生产的干预,使文化生产者能够在更大空间实现思维、创意和形式的跨越,提供更多优秀产品。当然,宽容不等于纵容,要坚决抵制敌视社会主义、宣扬消极主义的精神鸦片,保持文化领域的纯洁性和先进性。(2)减少对重复性作品的支持,提倡原创和协同创新。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文化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文化产品的快速增长。但在支持的同时,要鼓励学术创新、表演创新、技术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加大对创新性和原创性的审查。对相同创意者要联合交叉,发挥各自所长,实现协同创新。(3)克服物质至上的思想,多出精品力作。精品的创作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文化生产者要不为眼球左右,不为物质利益诱导,平心静气埋首创作,一心一意创造精品,坚决反对造假之作、抄袭之作和平庸之作[9]。

参考文献

[1]郭莲.国外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J].大地,2002,(6).[2][日]日下公人.新文化产业论[M].范作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56.

[3]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89.

[4]大卫·索斯比.经济与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165.

[5]赵子忠.内容产业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2.

[6]施惟达.民族文化的价值及其经济化[J].思想战线,2004,(3).

[7]阿多诺.文化研究:第1辑[M].高丙中,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96.

[8]世界主要经济体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课题组.世界主要经济体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特点[J].调研世界,2014,(10).

篇4:《马寅初经济论文选集》

这部书是编者从马寅初发表过的四百余篇论文中,选择能够较为集中反映马寅初经济思想的四十多篇文章编辑而成。其中的上册选入作者从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九年的论文二十四篇,反映了他在同国内外反动派的长期斗争中,怎样逐渐认识和靠拢中国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的。下册选收作者一九五○年到一九六○年的论文共二十一篇,字里行间,充溢着他对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挚爱。

马老是党的朋友。他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并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以主人翁的态度,发挥其学术专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积极进言献策。从一九五三年起,我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当时人们受教条主义的束缚,照搬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验,忽视轻工业和农业。马老当时提出建议,认为这样做的结果,会造成比例失调,商品匮乏,妨碍工农联盟的巩固。他针对当时的情况撰写的著作,强调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注意综合平衡和按比例发展,对于我们今天的四化建设仍然是有益的。

马老的《新人口论》,今天已经脍炙人口。可是当年在康生的唆使和挑动下,马老因而遭受了一场围攻,被扣上了“中国的马尔萨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帽子。然而,七十余高龄的马老却能够将个人荣辱得失置之度外,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接受来自教条主义的挑战。他说:“我对我的理论有相当的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只得拒绝检讨。”“我从不考虑个人和名利,我只考虑国家和真理。为了真理,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马寅初经济论文选集》下册)

事实说明,一种新的正确的学术思想要为人们所接受,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要经受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的检验,要与旧的、错误的思想进行斗争。在学术争鸣中,必须坚持贯彻双百方针,使争论的双方都能充分发表意见。争鸣应当以理服人,应该让不同的学术思想去接受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的检验,相信真理总会愈辩愈明。

篇5:市场经济论文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加以发展,对商品范畴的外延加以扩大,对价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说明,对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做出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以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劳动价值论以及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石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方式与马克思当时所面对的情况有本质不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能直接解释和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全部经济问题。因此,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劳动价值论的思考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加以发展

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生产劳动”,生产劳动是生产新增价值的劳动,界定好了“生产劳动”,也就界定好了新增价值的源泉。所以从理论上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是研究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首要任务。

马克思在研究生产劳动时,从两个角度界定了两对概念。一是从是否生产出物质产品的角度将劳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一类是不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前一种劳动称为物质生产劳动,后一种劳动称为非物质生产劳动。二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角度界定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认为只有与资本相联系、能够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否则是非生产劳动。马克思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界定无疑是科学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对于马克思时代发生了很

大变化,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关系与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更有本质上的差别,加上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与换代,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各行各业的广泛运用,改变了生产劳动方式。在这些情况下,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的界定已不能反映现阶段生产关系的新特征。因而有必要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加以发展。

首先,必须把“生产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区分开来。我国理论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把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等同于物质生产劳动,这种界定既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又撇开了特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这样的所谓“生产劳动”可以套用于所有的社会形态,从而失去了界定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意义。马克思在界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时,不是从劳动成果的物质规定性来界定,而是从劳动过程能否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来界定。只要劳动过程能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不管该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还是非物质生产劳动,它们都是生产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四章说过:“如果可以在物质生产领域以外举一个例子,那么,一个教员只有当他不仅训练孩子的头脑,而且还为校董的发财致富劳碌时,他才是生产工人。校董不把他的资本投人香肠工厂,而投入教育工厂,这并不使事情有任何改变。”马克思还说:“例如一个演员,哪怕是丑角,只要他被资本家(剧院老板)雇佣,他偿还给资本家的劳动,多于他以工资形式从资本家那里取得的劳动,那么他就是生产劳动者。”可见,马克思把不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教员和演员的劳动也算作是生产劳动,这说明,马克思已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明确区分开来了。我们在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时,虽然不能完全照搬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范畴的具体界定,但可以运用马克思的界定方法。对应马克思在界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时是从劳动过程能否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来界定,我们在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时,就应当使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也能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从而也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区分开来,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范畴在“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加以扩大。

其次,必须使“生产劳动”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四章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它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工人不是为自己生产,而是为资本生产。因此。工人单是进行生产已经不够了。他必须生产剩余价值。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或者为资本的自行增殖服务的工人,才是生产工人。”马克思还说:”一个自行卖唱的歌女,是非生产劳动者。但同一个歌女,如果她是由一个企业家雇佣,在企业家的指挥下卖唱,而以赚钱为目的的她便是一个生产劳动者。因为她生产资本。”这两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榨取剩余价值,马克思把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者才算作生产劳动者,这就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与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了。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也必须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这样才能使前后两个“生产”一致起来。就是说,进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来达到。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里有两种需要,一种是物质生活需要,一种是文化生活需要,物质生活需要只能由物质生产劳动来满足,文化生活需要只能由精神生产劳动来满足。所以,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来考察可以发现,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两个部分,如果把生产劳动仅仅说成是物质生产劳动,那么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只能说成是不断满足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了,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不能算作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反过来说,如果你要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算作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一个方面,那么你就必须把精神生产劳动也算作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范畴,因为仅仅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是不能满足文化生活需要的。虽然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行业的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其劳动成果也能满足人们一部分文化生活需要,但这并不是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产品本身直接满足的,而是由文学艺术工作者、各种理论工作者生产的精神产品满足的,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产品不过是人们消费精神产品的工具或媒介。总之,如果仅把社会主义生产劳动说成是物资生产劳动,就无法回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由什么劳动来满足。

根据前面的论述,我们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定义如下: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就是能直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劳动,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中工人、农民及管理者的劳动商业部门中的包装、保管劳动运输部门的货运劳动教育部门教员的劳动科学家、文学家、各种理论工作者、各种艺术工作者的劳动旅游、医疗卫生、美容美发、与生活或生产有关的修理服务等部门劳动。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需要对商品范畴的外延加以扩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考察的商品属于物质产品,考察的价值是凝结在物质产品中的价值,考察的价值创造也就是物质产品生产部门(马克思区分为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包含三次产业中的第一、二产业)的价值创造,而将非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获得的价值归结为价值让渡和再分配。这在马克思生活时代,第三产业不发达且所占比重不大的情况下做这样的处理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在当今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我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越过40%,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超过第一、二产业总和的情况下,再不承认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已无法解释现代社会价值的来源,也会使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失去理论依据。

承认了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就需要从理论上将第三产业的成果纳人商品的范畴,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商品区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也可以在将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区分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将商品区分为物质商品和精神商品。

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商品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品,属于有形商品,商业部门中的包装、保管和运输部门的货运劳动生产的商品是一部分有可能被损坏而因为商业部门的包装、保管和运输部门的及时运输而没有被损坏的产品,这部分产品如果失去了包装、保管和运输劳动,其使用价值就会消失,从而其价值也就不能实现,所以这部分产品应当算作包装、保管和运输劳动生产的商品。教师、科学家、文学家、各种理论工作者、各种艺术工作者生产的商品属于无形商品或精神商品。旅游、医疗卫生、美容美发、与生活或生产有关的修理服务等部门生产的商品属于无形商品。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价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说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就意味着进人交换领域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非劳动产品进人交换领域成了商品,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这里遇到了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如农贸市场的野生动植物、旅游市场的自然风光、矿产开发市场的各类矿产资源等等,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些自然资源都不是劳动产品(将这些自然资源变成商品需要付出的开采、运输等劳动相对于其实际应有的价值小得可以忽略不计),都没有价值,没有价值就不能成为商品,因为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可见,大量非劳动产品成为商品的事实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对“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和“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两个判断的一个做出修改,要么改变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要么认为商品可以只具有使用价值一个因素。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改变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否则,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的判断又会遇到矛盾:如果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不具有价值,那么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在交换中事实上获得的巨大的交换价值又是什么的表现形式呢?

不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除了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理论上产生上述矛盾,还会在实践上促使人们不加约束地掠夺自然资源,破坏水生态环境,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就必须对价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说明。本文认为,可将特定时期社会总商品的价值区分为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的价值、物化劳动的价值、活劳动创造的新增价值三部分,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改为“劳动是新增价值的唯一源泉”。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的价值的大小可以通过假定人类活劳动生产与进人交换领域的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等量的相同使用价值所需消耗的一般人类劳动来换算。于是,我们在这里得出一个新的判断:劳动始终是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依据。

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做出合理的解释

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是劳动创造的新增价值,我们已经认定劳动是新增价值的唯一源泉,那么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的合理性是什么?本文认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在于:生产要素是劳动创造价值的物质条件,也是前提条件,是劳动创造的价值的吸收器或物质载体,离开了生产要素,劳动作为一种活动就无从产生,劳动也就无法创造价值。这里的逻辑是:生产要素所有者通过提供生产要素创造劳动条件,使劳动得以产生,然后劳动创造价值。

篇6:汽车市场经济论文

1.我国汽车的发展情况。

我国加入WTO是我国汽车行业开始蓬勃发展的标志,而且随着汽车领域的不断壮大,汽车的营销手段以及策略的建设与改进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第一,在汽车市场规模不断壮大的背景下,营销手段显得愈加重要和关键,国内汽车领域也呈现出了愈加多元与规范的营销机构。举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而言,国内呈现出了愈加稳定和技术成熟的3S与4S店,并且它们也有着极为可观的经济收益,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汽车销售机构的发展与完善;其次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吸引了愈加多国际汽车公司的入户,这些国际知名公司的入户,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管理与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汽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改进;再者,随着汽车市场呈现出愈加激烈的竞争态势,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大众的迫切需求,汽车的营销理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创新与改进。

2.我国汽车的营销渠道。

汽车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汽车营销的方式或者渠道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就现如今我国汽车的营销渠道而言,主要由以下4类渠道组成:4S店、一般经营商、个体经营商以及汽车超市。所谓的4S店就是我们熟知的特许的专卖店,在如今营销汽车的渠道中属于最普遍的一种,同时也属于技术最为成熟、规范度最高的一种营销渠道,它主要的职责包括给予销售与售后方面的相关服务支持,而且也可以提供汽车所需的各种零部件;汽车超市对于人们并不陌生,因为是最近几年才盛行的一种营销渠道,属于买卖汽车的一个场所,具体地说就是指通过于城市之中建立一个场地,专门出售几种类型的品牌汽车,为购车者提供了诸多的便利和亲身体验,但同时也在无形间造成了不同品牌经营商之间更加激烈的竞争;一般的经销商就是指借助一家专卖店的形式来对几个不同品牌汽车进行推广宣传从而达到出售的目的,这种营销渠道还提供了后期的售后支持;个体经销商的形式比较特殊,他们绝大数属于依靠私人的能力进行的营销,这种方式的特征就是灵活利用起来可利用的资源进行获利。

二.汽车营销现状中的不足之处

1.汽车营销没有明显的战略性。

纵观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的营销模式与理念没有明显的战略性,几乎没有几家汽车企业会在经过充分地调研未来汽车市场的需求工作之后再进行营销,根本没有给自己的企业一个准确的市场定位,没有很好的掌握目标群体,也未能充分预测出自己产品在未来的发展形势。个别的企业设计出了属于自己企业的需求战略以及发展体系,但是并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以及相关需求,从而造成了我国汽车领域日益下降的市场占有率。

2.缺乏完善的营销管理理念,竞争力不足。

我国汽车领域的发展之所以较慢,究其原因为没有一套完善的营销管理理念,未能很好地掌握目标群体,没有投入力度去把握消费者的心理与迫切需求,从而造成了整体较弱的营销能力。而且,我国的汽车营销模式竞争力不足,我国汽车销售业虽然了解到了汽车销售从规模经济之中得到了众多利益,同时也格外重视规模经济起来,可是纵观企业整体,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比较弱的竞争力,不能够很准确地设置一个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竞争优势与竞争能力目标,不能使企业整体集中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占据优势。

3.未能提供完善的汽车售后服务。

汽车的售后服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消费者对自己企业信任度的高低,综合目前我国汽车行业的售后服务水平而言,整体上呈现出较低的服务和管理水平,未能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规范和统一的服务标准。再者,就是售后服务员工的服务意识比较缺乏,企业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往往忽视了汽车的售后服务质量,只是站在了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当车主的车出现故障时,企业往往忽视了车主的需求,导致大多数车主的利益受到侵害。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诚信度,最终影响到了企业生存与发展。

4.不重视塑造自己的品牌。

如果品牌树立的较好,那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让自己企业的知名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并且有效地增加自己企业的销售总量。可是经调查国内的一些汽车企业后可以发现,绝大多数不能很好掌握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大部分汽车销售企业未能充分了解到目标群体的需求,不能够实时推出自己的品牌产品,整体品牌塑造只是简单地对产品进行宣传,力度远远不够。

三、我国汽车营销创新策略

要想让汽车企业的产品保持蓬勃的生命力,就必须投入足够的重视到消费者的价值上,实现汽车营销策略上的创新就必须建立在消费者最基础的价值的前提之上,围绕着客户这个焦点,使汽车产业链上全部的内部资源得到有机的组合,严格依据价值这个主题,设计和建立出一个新颖的管理与工作标准,使企业全部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应用,发挥出消费者最大的价值。对于市场推广而言,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区域性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围绕着客户,充分结合消费群体的因素进行十分有针对性的宣传工作,所以这就要求汽车经营商必须在宣传的时候要重点彰显出产品具有的特性,还一定要为客户展现出经营商为他们提供的便利性等优势,在现今社会,客户最关心的就是经营商为他们提供的售后服务以及服务的态度等因素,所以要在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上做到与一般企业不同的更加人性的理念。综合而言,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进行汽车营销策略的创新:1)为客户提供一个合理的品牌建设,让消费者从内心去接受经营商所提供给他们的服务以及理念,这样才能提高消费者整体的忠诚度,为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效应。2)使工作人员的整体服务理念进一步完善,提供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服务,从而使产品的附加价值最大化展现给消费者,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加关注的是服务水平,一个完善服务理念会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开拓一个更加敞亮的市场。3)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提供给消费者多元化的营销方式,因为随着汽车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为了在市场竞争之中取得优势地位,就必须让自己拥有与一般企业不一样的营销理念,并且结合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让自身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结语

综合而言,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的汽车业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的汽车业,我国的汽车业呈现出整体较低的营销水平以及较为滞后的营销理念,无论是哪种弊端都成为阻碍我国汽车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及客户的众多需求与心理,通过营销策略的与时俱进创新,才能使我国的汽车业最终在世界的汽车行业中独占鳌头,处于优势位置。

上一篇:议论文范文 诱惑下一篇:三叠泉真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