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市场经济论文

2022-04-15

摘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是企业的命脉和源泉,运行良好的管理环境是企业发展和运营的灵魂。笔者此背景下进行研究,从企业管理模式的主要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得到企业管理模型需要遵循的原则与价值。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管理;创新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和市场经济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与多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模型市场经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模型市场经济论文 篇1:

市场经济模型的研究与分析

本文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No.70671088)资助

[摘 要] 在一个由原始设备制造商、合同制造商和原材料供应商组成的三级链中,简述了在市场需求不确定情况下存在成本信息不对称的整合外包模型,并对这个模型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市场需求不确定对模型的影响。

[关键词] 供应链 业务外包 信息不对称 需求不确定

一、引言

供应链管理理论强调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上,本着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业务的原则,与全球范围内的有利于发挥其优势业务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而企业的非核心业务由合作企业完成,这就是所谓的“业务外包”。在供应链中很多人都对业务外包进行了研究,但他们大部分只是假定在对称信息和需求确定的情形下的研究。由于供应链成员都具备个体理性,供应商或者是零售商往往会隐瞒其有价值的个体信息,以期获取更高的收益,因此,信息不对称的供应链协调问题随处可见,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研究供应链的文献中绝大多数文献讨论市场需求是确定的供应链体系,但是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供应链所处的市场环境具有极大的随机性。我们的研究试图揭示具有不对称信息的、需求不确定性的三级供应链运作应该采用何种外包形式。在文献[1]-[6]中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了在成本信息不对称和需求不确定性情况下的整合外包模型。

二、模型分析

假设该三级供应链是由原始设备制造商、合同制造商和原材料供应商组成。这个供应链按照三种外包结构运作。在这三种结果模型中,原始设备制造商是斯坦伯格领导者,也就是,由原始设备制造商制定订货数量,同时分别提供批发价格,给合同制造商,以及原材料供应商。假设市场需求D是一个随机变量,其分布函数与分布密度分别为F和,并且F可微且单调递增,F满足F(0)=0。记。由于存在市场需求随机性,原始设备制造商的订货数量,不一定就等于市场需求量。

S(q)是实际售出量的期望值,或称期望售出量,等于min(q,D),由文献[7]可知:。

整合外包模型结构如下图:

在这个模型中,(1)由原材料供应商(简写s)、合同制造商(简写为m)组成的联盟(alliance)提供给原始设备制造商(简写o)一个可能被扭曲的原材料供应商的成本分布,所以原始设备制造商就有一个关于整个联盟的成本分布的先验信息;(2)然后原始设备制造商向联盟提供一个合同,包括提供给联盟的批发价格和原始设备制造商的订货量q;(3)联盟决定是否接受合同。假设p为市场价格,在整合外包模型中, 合同的事前(ex-ant)成功率是。设是合同制造商被原始设备制造商观察到的成本分布函数,是合同制造商向原始设备制造商传递的原材料供应商的成本分布函数,其中由于合同制造商想获得更高的利润,有可能被扭曲。同时为了计算方便把原始设备制造商的成本记为0,不会影响最终结果。本文中认为成本分布函数是对凹函数,因为由文献[8]可知,大部分的分布函数都是对凹(log-concave)的,例如,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均匀分布等,所以在这里我们认为成本分布函数是对凹函数。

本文以市场需求为指数分布,其密度函数是为例。这时,原始设备制造商的事前期望利润可以写为: (1)

尽管上式(1)中存在两个变量,但是由于在给定的情况下,关于q是凹函数,这时必存在q的惟一最优解。因此,我们可以首先假设在给定情况下来求得q的最优解,然后把看成关于的函数,代入来获取的最优解。

因为公式(1)是关于q的凹函数,所以可以求得其惟一最优解:(2)

把公式(2)代入(1)中,再对公式(1)关于求导,使其一阶导数等于0,可以求得最优解满足下式: (3)

根据文献[2],上式的右边项是增函数,当其左边项的一阶导数:(其中)时,即等式的左边项为减函数时,(3)式中可以解出惟一解。

下面我们对联盟传递信号的最优解分析。在原始设备制造商设定,,联盟向原始设备制造商传递甚么样的来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对于联盟的目标,我们可以用下式表示: (4)

求最优的,应满足对公式(4)关于的一阶导数等于0,即:(5)

对公式(5)的左边项是关于的减函数,又因为公式(5)的右边项为的增函数,所以存在且惟一。把代入公式(3)中,得到:(6)

所以联盟向原始设备制造商传递的应满足式(6),此时联盟得到最大利润。

三、需求变化的影响

我们考虑当需求指数λ变化时,如何变化。根据公式(5),当λ变化时,保持不变;根据公式(2),得到是λ的减函数;根据公式(6),又因为λ变化时,保持不变,所以也保持不变;因为是不变的,所以(1)式中的,部分也是不变的,我们可以得到部分是关于λ的减函数,所以是λ的减函数;根据公式(4)可以得出是关于λ的减函数。

四、结论

通过对需求不确定情形下存在成本信息不对称的整合外包模型的理论及实例分析,可以得出当市场需求增大时,订货数量、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利润、合同制造商的利润也随之增大,所以本文可以得出需求不确定对普通外包模型影响很大,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C. Corbett, and C. Tang. Designing supply contracts: contract type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S. Tayur, R. Ganeshan, M. Magazine, eds. Quantitative Models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MA, 1998

[2]A, Ha. Supplier-buyer contracting: asymmetric cost information and cutoff level policy for buyer participation[J].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1,(48):41-64

[3]A.H.Lau, H.S.Lau, K.Willett. Demand uncertainty and return policies for a seasonal product: An alternative mode1[J].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0, 66: 1-12

[4]姬小利:生产成本信息不对称下的供应链契约设计问题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1):64-67

[5]张江涛 崔文田:需求不确定对单周期产品的生产商—零售商供应的影响.商业研究,2005,315:103-106

[6]Pengfei Guo,,Jing-Sheng Song, Yulan Wang. Outsourcing Structure and Information Flow in a Three-Tier Supply Chain.2006,6

[7]Grard P. Cachon.The Handbooks in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Science.American,North-Holland,2003:10-11

[8]宾 成: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的统计分析。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11:54-55

作者:张丽娟

模型市场经济论文 篇2:

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的创新模型分析

摘 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是企业的命脉和源泉,运行良好的管理环境是企业发展和运营的灵魂。笔者此背景下进行研究,从企业管理模式的主要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得到企业管理模型需要遵循的原则与价值。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管理;创新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和市场经济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与多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下立于不败之地,是诸多企业普遍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而且还是一个企业命脉。而对于开放式的创新,不仅可以实现企业低成本运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而且是在世界市场取得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部分企业自身管理模式与其严重脱节,因此需要企业适应市场经济新要求,构建自身管理的创新模型。

一、国内企业管理创新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进入改革开放以后,国内企业在自身管理创新方面制定了诸多措施,尽管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与国外企业相比较,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国内企业还存在管理观念落后、改革力度不够、创新方法方式不足等诸多问题,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管理理念存有明显的差距

企业对于管理理念的更新与创新关注度较少,管理理念相对闭塞。加之企业生产产品落后于市场需求,产品无法及时更新,导致产品大量积压。国内很多企业亏损严重,甚至部分企业已经到了面临破产的边缘。

2.管理体制与竞争因素的盲目性

企业管理者思想落后,企业政企不分,权利大多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因此缺乏客观的管理思想。另外,部分企業激励机制落后,只是简单的用金钱作为激励的形式,缺乏对企业人员的精神关注,导致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效率低等。对于现代企业管理,面临很多不确定性的挑战。这些挑战来自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模式,但是最重要的因素是国内企业管理模式处于转轨、政企分开阶段,无形中加重了国内企业管理的压力。

3.社会背景因素的弊端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许多研究者已经提出了“双核心学说”。该学说是管理创新的雏形,指出企业发展的创新主要分为几个大类:

(1)技术创新,技术作为企业生存的灵魂,包括产品的创新和工艺创新,是企业在生产产品、企业服务、工艺技术如何将材料转化到产品等的重要因素;

(2)企业管理创新,包括组织、文化、管制制度、激励机制等。只有当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协同发展,协调发展,才能使企业管理工作运行良好。

美国经济学家Ray Stat首次提出了企业管理创新的问题,并且将管理创新理论和生产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认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点就是管理创新。而且通过研究发现,日本与欧美企业的成功主要是依靠技术上的革命,尤其是日本企业更依赖于管理创新概念。严格的讲,日本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鼻祖,是依靠传统技术创新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产品质量的。

随后,经济学家Pierre-Jean Bengho将企业管理创新与企业技术改革两者分开,并且认为当今世界复杂多变,企业受到市场化、法制化、技术变革等诸多因素影响,需要解决的不仅是技术革新,还需要解决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这就把企业管理创新从市场经济和技术改革中剥离出来,进行单独的研究。

国内学者研究企业创新中认为创新是一种全新地合适的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各项目标、制定各种计划等的细节管理模式。换句话说,是一种具体的整合资源和目的的细节管理。包括五个方面:①提出全新模式,设计新的管理创新;②提出管理创新思路并且实施;③进行全新制度创新,研究其起源、发展、模型和主体;④提出全新管理方式方法,如何进行实践运行;⑤创新管理行为,对管理行为的研究背景、成长等有效运行。管理创新定义收到国内国外和企业的关注,对于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指出企业创新就是企业管理者运用新的思想、新模式、新文化对企业运行系统重新设计、布置、实施与评估,促进企业效率不断提高的目标。

但是,与国际上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发展相比,中国的企业管理模式无论是理论发展还是企业实践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当然,这与国内的企业管理思想落后于发达国家有很大关系。对于理论方面,国内虽然近些年对于企业创新的研究不断深化,发表和创新研究报道很多,不乏有一些很好的研究成果,但是专门针对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的研究还很少报道。基本上依靠国外文献翻译、研究,大部分是处于宣传的表面工作,所以缺乏一个系统完整成熟的企业管理创新理论模式。

二、企业管理创新环境的优势分析

1.企业管理市场环境变动

现代企业面对的市场,已经从原来主要依靠卖方市场转变到了买方市场。企业在经济市场上在卖方市场下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对于卖方市场条件下,购买者成了市场经济的优越方。如今,购买者的争夺成了企业管理的竞争重点,现代企业不仅需要跟多的满足购买方的现实需要,而且还需要想尽一切办法挖掘潜在购买方,从而达到对于市场份额的稳定控制目的。不仅如此,在买方市场环境下,现代企业需要提高自己的品牌效应,现代企业会更加加强企业产品的宣传力度。而且企业不仅需要关注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产品营销渠道和流通手段。对于这些问题,提高管理能力将是企业很重要的工作内容。

2.现代企业生产方式变动

随着现代企业对于技术的变革,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改变与更新。传统的企业都是以零散、单独的方式组织企业管理生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后,出现了以批量生产模式的大规模生产。到了21世纪,企业的生产工艺则以机动灵活的方式为主。换句话说,现代企业的生产工艺是从多元化生产职能取代传统落后的单一性生产职能。这种模式的变化,刺激了企业工作人员对工作的责任感、创造灵感和对团队协作的战斗凝聚性。

3.企业性质和规模变化

企业的性质可以从它从事的主营业务和承担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行定义。国内的现代企业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巨大的变动导致企业管理需要因地制宜,应用和传统不一样的企业管理模式,而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更加区域多元化、多样化,以中小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为主要代表典型。

4.企业战略资源的变化

在先前的高度计划经济制度下,企业管理的的资源主要依靠的是资本运作。而对于市场经济而言,主要依靠的是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技术的更新、信息的搜集等。这就是说,企业管理模式的开发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企业管理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实力。

5.人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的变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更新变化,对于教育水平的提高也随着不断提高,知识的掌握与多元化思想也越来越广泛,这极大的改变传统的人生价值体系。人们不单单为工资的多少而谋求职业,更多的关注企业更多的思想,因此,单纯的从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工资已经不在有更好的激励作用,需要企业管理更多的以人为本,更多的考虑激励方式方法。

三、企业管理创新模式需遵循的原则

1.企业管理创新应遵循系统的原则

企业管理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对于当前的世界多元化发展,复杂多变,各种矛盾利益相互冲击,并且各自成了独立的系统。对于当前以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过渡,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从智能型人才转变到综合能力突出来。因此,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遵循系统的原则,这是市场经济凸显的因素之一。

2.企业管理创新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企业管理主要依靠人力资源和生产原料,所以企业管理模型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以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为模型的管理模式,并且产生的目的也是完全不同的。传统管理模式由于受到当时环境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约等传统因素影响,企业一直将生产资料作为企业管理模式的顶针设计,追求以生产资料为中心,往往忽视了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的发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更多的人看到企业企业管理模式的重点应该是以人为本,以生产资料为本的时代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如何不断满足企业员工的各项需求才是企业要考虑的。企业必须要立足于實际,着眼企业长远的竞争和发展,找到如何留住人才,建立完整的人才激励机制和竞争实力的提高,如何构建企业的管理,如何平衡企业利用与员工的全面发展等途径,以便实现健康发展。

3.企业管理创新需要注意的价值原则

对于管理创新价值原则的概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是一种能够迎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企业自身的要求,通过企业管理创新带来其产值最大化的现象。企业创新的目标就是创造更多的利益和更多的产值,无法得到回报的企业创新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总而言之,企业创新是个不断深化与变化的过程,带来的是先前没有的全新地价值,所以企业创新需要不断与时俱进才能永驻青春。

四、结语

提高企业的管理模式有效性,需要全面地进行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迎合市场经济特点与需求,在创新中寻求管理,在管理中探索创新,不断深化企业的内涵,而这也是是今后国内企业需要不断坚持和秉承的新原则。

参考文献:

戴卫东,刘新姝.管理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聂群华(1978.10- ),男,江西九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高职教育

作者:聂群华

模型市场经济论文 篇3:

市场经济下企业生产与销售的财务模型分析

摘要:生产与销售活动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大家有目共睹,通过对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果的分析,来揭示企业在产品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的成绩和失败,找出影响一个企业生产与销售成果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促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能够顺利完成,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计划;成本;生产;销售;企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条件和市场需求来确定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计划和方向。从企业内部来看,产品生产和销售计划是企业整体经营计划的基础,也是企业制订如财务计划、成本计划等其他计划的前提。生产和销售计划的完成进程将直接影响企业整体计划的实现。因此,企业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的完成情况是衡量企业生产和销售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衡量企业经营目标实现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能否满足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理论综述

财务分析主要是系统地分析和评价公司过去的财务业绩,并预测公司未来的财务表现,帮助经营者进行决策,其分析内容涉及公司盈利状况、资金使用、风险状况等等。本文将借助一些财务分析模型对公司本量利、财务比率、销售差异、微观销售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影响生产与销售的积极因素。

1.量本利分析

边际贡献=销售金额-变动成本总额

边际贡献=0,说明公司的销售只能维持变动成本支出,无法实现盈利。

边际贡献>0,说明公司的销售除了可以补偿变动成本外,还能收回部分固定成本,在不增加投资而引起固定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公司可扩大销售,直到收回固定成本而实现真正盈利。但在未收回固定成本之前,公司总体上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 ÷ 对外销售金额

销售金额=成本总额×(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2.财务比率分析

资金周转率=年销售额÷当年各期平均投入的营运资金

年销售额=当年各期平均投入的营运资金×资金周转率

其中,资金周转率可用来测算公司完成销售目标所需要的营运资金及单位营运资金所能贡献的销售额。

3.销售差异分析

这个方法是用来衡量各个因素对造成销售出现差异的影响程度。产品销售量分析:选择不同的产品,选择相应的时间,生成相应业绩分析数据。例如,某公司年度计划要求在第一季度销售4 000件产品,售价为1元,售额为4 000元。季度末却只销了3 000个产品,而且售价仅为0.8元,销售额为2 400元。实际比计划销售额少40%,差异为1 600元。造成这一差异的因素是销售额下降和价格降低,问题是这两个因素对造成销售额差异的影响程度如何,从计算结果可知,造成销售额差距主要是由于没有实现销售量预定目标。

4.微观销售分析

通过对产品,销售地区以及其他方面考察来分析未完成销售目标的原因。选择不同的片区,选择相应的时间,可对选中的片区生成业绩分析报告。如假设某公司在3个地区市场销售,销售目标分别为1 500件、500件和2 000件,总数为4 000件,而实际销售量分别是1 400件、525件和1 075件。三个地区市场完成的销售量与计划目标差距分别为7%、+5%、-46% 。可见,地区市场差异是造成销售差距的主要原因。

二、实证分析

1.公司简介

??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机床、机器零部件加工、法兰制作。公司组织机构严密,经理层负责日常生产、销售,在全国较有名气,产品销往华北、华南地区,个别零部件远销海外。

2.??公司基本生产销售情况

??公司是一家制造业的企业,主要生产三种不同型号的机床零部件xa5012、xa502、xa602。下文中我们将分别以甲、乙、丙来代称。

在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产品产量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社会提供的产品数量,一般有三种指标来衡量即实物量、价值量、劳动量指标。所谓实物量指标是指用适合产品特征、性能并能够体现产品使用价值的计量单位计算的产量指标。他能够比较鲜明的体现产品的使用价值量,但是却不能综合反映整个企业的产量规模。价值量指标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表示的根据产品产量计量的指标,通常称为产值。劳动量指标是用小时表现的产品产量,一般用定额工时计算。

3.产品品种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由于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止一种,不同品种的产品之间是不可相互替代的,产品结构不仅影响企业对社会需求的满足也影响企业未来的销售状况。因此,对产品品种的分析也是产品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分析产品品种计算实际产值时,对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的产品按计划产值计算,不计算超额部分;对没有完成计划的产品,按实际产值计算,也就是不能用超产品种多完成的产值抵补未完成计划品种少完成的产值。下面将展开分析:

产品品种计划完成率 =完成计划产量的品种数/列入考核对象的全部品种数

品种计划完成程度 =按不抵补原则计算的实际产量/计划总产量

由以上模型套入相应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分析期三种产品全都在考核对象之列,可以清楚的知道甲产品、乙产品和丙产品哪个产品没有完成计划任务,哪个产品完成了计划任务。

4.全部产品销售完成情况分析

销售在传统的经济管理理论中被认为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三阶段之一,是企业能够保证连续运营的基本条件。因此,对产品销售的分析也就有着不寻常的意义。全部产品销售完成情况分析就是通过对销售收入总额是否完成计划,以及对产品各个品种销售的分析来为企业扩大产品销售,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率=不抵补销售收入/计划销售收入

=36 250 000/37 350 000≈97.1%

从上表可以看出,企业全部产品销售量和销售额都完成了计划任务。其主要原因是甲产品和丙产品的大幅超额完成计划,甲产品比计划增加540 000元完成任务,超额2.4%;丙产品实际比计划增加了950 000元完成计划,超额37.3%。总销售收入增加了390 000元,比计划增加1.04个百分点。但按不抵补原则,企业的销售计划完成程度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他的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率为97.1%,仅差2.9%未完成计划,但没有影响销售业绩。

三、结论及建议

总的来看企业在分析期内,虽然生产计划没有得到很好的完成,但是他的销售结果还是很好的。结合企业具体的情况进行更深一层的分析,可以找出使企业不能完成生产计划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同时也可以通过分析找出使企业最终能够在生产计划没有实现的情况下却有着比较好的销售状况的真正原因。以上模型的应用和分析,能够为企业在未来避免走弯路、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整个模型不仅说明生产均衡化能够为企业带来诸多的好处,还可以减少企业的库存,缩短各个产品的制造周期。

由于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对于企业生产与销售最为重要的是针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如果采用均衡化、小批量的生产,企业就能够提高对市场的适应性,随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幅度调整生产,降低产品的生产周期,以提高效益。

参考文献:

[1] 徐晔.会计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 陈友邦.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3] 马英麟.企业经济活动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杨文士.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5] 刘美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6] 陈汉文.管理会计[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责任编辑 陈丹丹]

作者:陈彦斌

上一篇:人体服装设计论文下一篇:小微企业财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