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情感目标

2024-04-17

幼儿园情感目标(共6篇)

篇1:幼儿园情感目标

情感体悟催化目标达成

教师充满智慧的设计和充满激情的引导、点拨激起学生情感的变化,有了情感体验的学习,三维目标的落实不再显得刻板、枯燥。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会上有幸听了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外国语学校王自文老师执教的《古诗两首》――《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深有感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对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感觉较容易实现,但对如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真正落到实处,感到有一定的难度。从这节课中,我们在这一问题上应该得到多方的启示。

《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两首古诗都是南宋诗人的作品,反映的是相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生活情况。但是两首诗所反映的社会角度又是不一样的。《题临安邸》表现了南宋统治者们在南逃至临安后,依然穷奢极欲、置国耻家难于不顾而终日沉湎于酒色香风中的种种丑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原沦陷的原因及江南面临的命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现了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在侵略者铁蹄下苦苦挣扎、苦盼王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一腔忧愤与同情。若再联想到南宋统治者的种种作为,则更令人忧其所忧、愤其所愤。这两首诗正好是从一正一反两个角度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这些特征。

在引导学生学习两首诗的过程中,教师独具匠心采用了对比的学习方法,自然激起了学生胸中极大的愤慨,对统治者如何治理国家有了自己粗浅的认识,甚至会影响到他将来的发展。两首诗在学生眼前展示着两幅不同的画面――一幅是北宋遗民饱受战争的蹂躏,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但仍然望眼欲穿,苦苦盼望、等待祖国统一;另一幅画面是南宋的权贵整天花天酒地,过着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两幅对比强烈的画卷在学生心中引起了强烈的震撼。

创设情境 想象入情

王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一开始就给了学生播放了一段古战场车喧马嘶的音乐,并要求展开想象后回答:在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声中,在金兵战马嗒嗒的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学生借助在平时电影、电视中已积累的一些古代战争场面的画面,通过回忆想象,用语言再现了当时的战争场景和战后哀鸿遍野、生灵涂炭的悲惨情景。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句,学生情感自然入境,自然流露,对诗句的理解有了自己的初步体会。学《题临安邸》这首诗时,王老师出示了《清明上河图》,他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讲解,让学生看到了当时北宋都城汴州的繁华和兴盛。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看到昔日国泰民安的南宋,想到如今民不聊生的北宋,学生在感到惋惜的同时,更加深了对南宋昏庸的统治者的憎恶,强烈的“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质问声脱口而出。爱国主义对他们来说不再空洞。

理解关键 学中动情

对于饱含作者如此激烈情感的古诗,仅用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显得有些单薄。王老师在创设情景中,紧紧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精心设疑,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其中的涵义,体悟作者在诗中所蕴含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

王老师在两首古诗的教学中只重点抓了“游人”、“胡尘”、“遗民”、“又一年”、“醉”来引导学生进行重点理解,其独到之处在于不是仅仅引导学生理解字面意思,而是在理解诗句后再启发学生想象理解其中的内涵:这里的“胡尘”写出的难道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遗民”的“遗”仅仅是“遗留”的意思吗?这“又一年”你知道是多少年吗?“暖风熏得游人醉”这是一种怎样的醉态呢?读着这个“醉”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学生的情感由情境中的感性生成上升到理解后的理性激愤,这样的一个情感变化过程,其实就是学生那幼小的心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过程。

导语提示 以情融情

下面是王老师在课中的几段饱满激情的导语,既是对学生理解内容的提示,又是引导学生感情得以升华的点睛之笔。

“老人在流泪,小孩在流泪,妇女在流泪,北宋的遗民在流泪啊!这滴滴流淌的泪是怎样的泪啊?金兵横行,遗民泪尽,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这是何等凄凉,何等悲惨的生活呀!当你面对这一切,你的心情怎样?”学生在老师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语言感染下,表情严肃,心情激动地说着自己此时的心情。此时此刻,学生那种对人民的同情,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统治者的憎恶的情感被激活了,不吐不快的感觉使学生此时的表达、朗读情真意切,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在展示描述《清明上河图》后,王老师话锋一转回到了诗中所描写的`情景之中:这一切从金兵入侵,两个皇帝沦为阶下囚的那一刻起都已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城市萧条,金兵肆虐,遗民泪尽,锦绣河山就这样被断送。无论是汴州还是杭州,那些权贵不都是朝朝寻欢、夜夜作乐吗?他们已断送了一个繁华如织的汴州,难道就不会再断送一个锦绣如画的杭州吗?

这看似普通的教学过渡环节,实质上教师是在通过语言,通过情感帮助孩子们形成这样一种认识:昏庸腐败就要亡国,亡国百姓就要受欺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此可以说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整合课程 以情激情

40分钟的课,王老师不仅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了诗意,还深入领悟了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强烈的忧国忧民之心和爱国之情,这与其中三处适时地穿插了有关文字、音像资料不无关系。学习中,王老师巧妙地穿插引入了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悲壮的《满江红》歌曲,学生借助这些学习资料,进一步体会到了作者及广大人民丧失国土后的悲痛之情,激起了学生对南宋腐朽统治者的痛恨之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受到了熏陶,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四年级的学生体会诗中情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如果只靠学生查有关诗词解释材料,靠教师讲解,课堂上学生只能达到理解诗意的目的,不可能深刻体悟到诗中情,作者情,也就无法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教师对落实三维目标感到困惑、困难。王自文老师的这堂课让我们有一种及时雨的味道。他的教学中,没有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和学生无动于衷的学习,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教师充满智慧的设计和充满激情的引导、点拨以及学生认真凝重的思考,饱含激情的朗读、表达和情感的变化过程。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在这样的学习中逐渐形成了。有了情感体验的学习,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落实不再显得刻板、枯燥。

情感体悟催化目标达成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2:幼儿园情感目标

厦门一中

汪劲松

邮编:361003

电邮:woodyalen1@126.com 人区别于动物最大的特征是人是有丰富情感的。科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人的情感最丰富的阶段。中学生正好处在情感最丰富的时期,他们敏感,好奇,积极,乐观,好问,喜思,爱梦等。所以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单位非常重要。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注意运用情感策略,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杨开城博士在他的文章《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的理论、方法与经验浅谈》中指出:情感策略是一种学习者用以集中和维持注意、控制焦虑、有效使用时间的策略。比如,学习者在焦虑时向别人倾诉以降低焦虑水平。它表明,情感策略的运用非常有助于我们提高教学层次和教学效果。

情感策略不仅仅是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它而且是我们的教学目标。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英语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其核心思想是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外语的能力。英语教学必须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用结合,使学生的知识情感和能力等素质均能升华。

情感教学,就是通过创设愉悦的育人情境,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一种教书育人思路,它的实质是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更加有效地贯彻启发式的教育原则。现代心理学也指出,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使人们的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反之,消极不健康的情感,则会使智力活动受到抑制,影响学习效果。但他们强调的主要是其他各科中的情感教学,对英语教学涉及不多。而我们认为英语教学中也应该重视情感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实际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的初中英语教学也提出了创建高情感和高认知和谐统一的教学新格局——以情优教,就是在充分考虑教学中的认知因素的同时,又充分重视教学的情感因素,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以达到教学最优化,也就成了进行英语教学的一个出发点。英语中有句谚语:“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这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那么应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达成我们的情感教学策略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以情育情。

要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帮助他们培养和发展积极的情感,克服消极的情感。尊重和关爱是师生关系的灵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特点,对学生投以全身心的爱护,总是用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鼓励的言语、饱满的情怀来感化学生,把饱满真挚的情感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做到言之有情、声情并茂,使学生沉浸在课堂美好和谐的情感氛围之中。一位英语教师的教学如何围绕这个教学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是与情感因素紧密相联系的。试想,在课堂里,教师如果板着脸,一付严肃的神态已经使学生怕你三分,情感交流就无法进行。反之,教师自己情绪饱满,精神焕发地进入课堂,在课堂内始终面带微笑,学生们就会觉得亲切,受到感染,积极的情感随之产生。因此,借助于上课前几分钟的warming up activities 至关重要。通常对于初中低段的学生,教师以热情、和蔼的相关问候语句开始,进而回答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内容。如How are you feeling today? How are you? What’s the date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What’s up?等等,同时,穿插儿歌小诗的学唱背诵等,而初中高段学生们通常可采用一些谜语 国内外的新闻 笑话 校园文化 佚事趣闻等比较有深度的内容,那么在高中阶段,可用来调动学生情绪的手段更多了。如:影评、书评 体育新闻 时事评论等有深度的形式加入到原来已经熟悉的warming up activities之中。这样教师的饱满积极的情感通过以上媒介,手段,构成了一个弥漫积极情感色彩的场景,感染了学生,创设了一种优美、平静 和谐的英语学习环境,渲染铺垫了英语学习的气氛。置身于这样一个情景之中,学生们就会愉快地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学习---课文学习。可见,教师是英语学习课堂内情感的活化剂。为了真正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应该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渠道。不同的教育思想和不同的文化背景都会导致不同的师生角色和师生关系,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因此课堂上的情感问题不仅关系到课堂气氛,而且关系到课堂活动方式和学习效果。2.以行传情。

教师在授课中注意身体语言的运用将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表示认可的点头 鼓励性的微笑 肯定的手势等。同时在课堂内的适当走动 认真倾听学生们的发言 帮助他们解决个别词或词组问题,都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以上这些都能使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学生们会认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了老师的注意及尊重。当然,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发挥调动班级活力,同伴之间通过了解对方而相互认同和吸引。这就要求教师培养英语学习积极分子,经常在班级里表扬他们,朗读他们的优秀作业, 把他们的佳作张贴,推荐给英语刊物。同时,鼓励大家交流学习方法,榜样人物的力量是无穷的。责任心强,对功课好,又肯帮人的学生榜样,学生会有跟随,模仿的倾向。特别是当教师给了一个词组或句式的例句,要求学生练习时,榜样同学的作用是很大的。随着示范,同学们的思路打开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加强了。3.运用语言材料本身。

情感的调动不仅可以靠直观的教学形式,也可以通过语言描述来实现。教师利用课文这个语言载体,捕捉相关的语言信息,通过描述或提示,学生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相关的情景。这个方法我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得到了很好地运用,特别是在句型模仿及整段仿说中。为此,教师应该:(1)努力寻求与创造被学生所熟悉的相关语言场景,教师通过明示或暗示,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机会表现自己。

(2)引导学生构造情景,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地探求知识。那怕有些学生的思想游离了主题,也不必指正,因为在一定的情感驱使下的言语表达正好达到了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That was a fire scene in London in 1666.A fire suddenly broke out and lots of people tried to get their things out of the fire,but it was too late.1、Yugoslavian people set fire to a house in Washington D.C.some time ago.Lots of people are watching the fire.They are so happy because they are burning their enemy’s house.2、The fire took place in my neighbouring house last night.I was woken up from my dream.I got up and looked out of the window.Wow.The house was burning.I hurried to the telephone and called 119.4.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1)运用歌曲,寓乐于教。

通过歌曲可以引出所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前运用一些英语歌曲导入课题,这样既可使学生锻炼了听说能力,又增强了自信心,鼓舞了学习英语的热情。2)运用简笔画,寓乐于教。

简笔画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有趣的简笔画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兴高采烈。3)运用多媒体,寓乐于教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以最佳的情景,画面音乐,色彩和语言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实物对话

作为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资历尚浅,词汇量有限,所以教师在运用实物对话时应用一些词汇,句法较为简单而又明了的句子,使学生听到的和努力去说的英语具有强烈的真实感。这种具有强烈真实感的实物既利于理解有关课文内容,又有助于学生的形象记忆,以便达到运用英语的目的。

5)动作对话

动作对话的根本作用在于对动词的运用上面。通过动作对话掌握动词的用法与时态的运用的同时,还可以增加情景中的新信息即新的词汇。同时还可以把动作对话发展成哑剧或者小品的表演形式,让学生用适当的语言来描述所扮演的动作,猜测表演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使活动成为一种有相当竞争性的游戏,内容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6)图象对话

教师可根据课文设计一个情景,在课前画成一幅画,上课时,就请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假戏真做描述图中情景,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激发他们听英语的欲望,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去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当然在这种对话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应复用或活用所学过的语言,锻炼表达的联贯性,培养学生用简单的日常英语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的习惯。

7)连锁对话

连锁对话是一项具有广泛趣味性的练习形式。学生在对话里可以应用所学过的各种表达方式及其语言结构。教师可让学生把课文作为起点,然后发展成为各种形式的答问句,采取分组分批的方式进行连贯性的对话。在适宜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凭借自己所想象的情景编制出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故事情节,以活跃课堂气氛。

篇3:“情感目标”的尴尬

未必正确的周博士 (以下称周博士) :哪里不对劲?

王老师:知识目标、过程目标都还好, 可是这个情感目标, 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写。比如, My parents这个单元, 我设置的情感目标是“关爱父母”;Friendship这个单元, 我设置的情感目标是“学会关心、爱护朋友”;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这个单元, 则是“讲卫生、勤收拾”。可是这些情感目标都是道德品质方面的, 感觉英语课都快变成德育课了。

周博士:从您的教案来看, 的确存在这个问题。

王老师:可是我也想不出跟英语有关的情感目标啊!其他学科老师的教案也存在这种问题。

周博士:我曾经听过一节课, 一位数学老师讲四则混合运算, 实在想不出什么情感目标, 于是问学生:“如果没有新中国, 我们能坐在教室里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吗?”“如果没有现代化建设, 老师能用多媒体给大家演示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吗?”

王老师:这个的确比较夸张。可是这堂数学课的情感目标应该是什么呢?数学课又不像语文课, 每篇课文都有一个中心思想。

周博士:您说得对, 数学课并不是每节课都有一个中心思想。因此, 它的情感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和严谨的数学思维方式。但这个目标, 显然不是一节课能够完成的, 而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王老师:那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情感目标应该是课程目标而非教学目标, 要通过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是一个学段来完成, 而不是在短短的课堂40分钟里实现?

周博士:您只说对了一半。情感目标未必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 像德育课、语文课, 可以在讲一个故事、一篇课文的时候提出相应的情感目标, 但像数学课、地理课之类的, 就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我说的是“体现出来”, 而不是“教出来”。这两者也是有区别的。

王老师:区别在什么地方呢?

周博士:比如地理课, 你觉得是教给学生们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的相关知识, 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更好, 还是直接“教”学生们要热爱祖国的山川、热爱祖国的土地更好?

王老师:显然是前者更好啊!如果非要把这种思想感情直接“教”给学生, 估计课堂气氛会有些尴尬吧。

周博士:没错。如果我们把情感看作和知识一样可以直接追求的目标, 让教师去“教”, 让学生去“学”, 就有可能导致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

王老师:又要有情感, 又不能把情感直接“教”给学生, 那该怎么办呢?

周博士:中国有句古话, 叫作“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我觉得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情感不是“教”出来的, 它应该是知识教学的副产品。学生掌握了关于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的相关知识之后, 往往能自然而然、由内而外地产生一种热爱祖国的情感态度, 这就是知识学习的副产品。教师没有“教”情感, 但学生却收获了情感。这就是“不教之教”“无招胜有招”。教师需要把学生的情感往正确的道路上引领, 这就是“师傅领进门”, 但学生的情感能够达到什么状态, 就要靠自己去“悟”了, 这就是“修行在个人”。

王老师:我大概明白您的意思了。情感目标不是每节课都有, 而且即便有了, 也要靠学生去“悟”, 而不能直接“教”。不过这样一来, 我的教案该怎么写呢?

周博士:那有什么难的, 有些不适合体现情感目标的课, 在教案当中不写情感目标就行了嘛。我一直觉得, 非要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硬性拆分为三个方面, 是一种比较机械的做法, 可以说是教案写作中的八股遗风。这样不仅会束缚教师的手脚, 也会导致前面您所说的那种一提情感就成了道德教育的尴尬局面。教案的撰写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风格来灵活处理。这样的话, 也许您备课和上课都会轻松很多。

王老师:嗯, 或许我可以尝试一下您的建议, 谢谢您。

篇4:幼儿园情感目标

《纲要》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形成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并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出了三维目标的要求。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它们的关系可比喻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根本,过程与方法是手段,知识与技能是目标。在三维目标的达成中,情感目标往往最容易被老师忽视,又或者在目标的设定上出现空泛、针对性差的现象。音乐教育是以艺术为载体,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它的特点是寓教于自由活泼、生动愉快之中,给幼儿直接感知、情绪体验,使之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音乐教学的特质决定音乐教学无论是唱歌、节奏、舞蹈,在目标的设定上都应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首位。那么,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如何设定恰当的情感目标,并通过什么策略来达成情感目标呢?

一、情感目标的设定方法

1.结合音乐内容而定

在情感目标的设定上,我们要避免只是停留在“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等空泛的层面上。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每首作品都有它独特的情感表达,我们可根据音乐内容而设定适宜的情感目标,如小班音乐活动《小树叶》是一首能够表达母子亲情的歌曲,旋律轻快、歌词富有感染力。根据其歌曲内容我们可设定情感目标为:通过师生共同表演,进一步感受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的深厚情感。

2.结合活动环节而定

情感目标的设定可根据每节音乐活动的某个环节设计而定,如小班音乐活动《兔子和蜗牛》在幼儿熟悉音乐旋律,感知快和慢的音乐变化后,老师设计了用自制锤子和画笔在纸上表达音乐的环节,根据这个环节设计,我们可设定情感目标为:体验美术与音乐结合的乐趣。

二、情感目标达成的策略

(一)创设游戏情节调动幼儿的情感

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情感指向的事物比较单纯,音乐活动往往受环境、气氛的影响。因此,适当的情境渲染、游戏情节的融合更能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情感为之而动,联想为之而生。如小班音乐《森林舞会》以“森林动物开舞会“这样一个游戏情景贯穿整个活动,从观看动物造型课件---给自己的手化妆去参加舞会----在森林舞台中表演,让幼儿在每一个游戏化的情景中,不知不觉的感受了音乐的快和慢,并调到起幼儿爱动物的情感,且乐于在游戏中去表现音乐。又如在音乐欣赏《穿靴子的猫》中,教师根据音乐串编了“想穿大鞋子的猫”的故事,让幼儿模仿猫去偷偷拿主人的靴子穿,再结合音乐的特点,表现了可爱又滑稽的猫的形象。小朋友们都乐在其中,同时调动起幼儿积极的情绪。

在情景设计中,我们还可以根据音乐内容,赋予幼儿一定的角色,通过角色的扮演增强幼儿情感的投入。如在音乐欣赏《小狗圆舞曲》中,教师在活动室创设音乐氛围:让幼儿扮演小狗的角色,一边找骨头吃一边欣赏《小狗圆舞曲》,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来体会小狗找骨头的焦急和滑稽的动作,找到骨头后又狼吞虎咽吃骨头的情景。由于有了动物角色的带入,增强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

(三)生活经验的铺垫搭建情感阶梯

幼儿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稍弱,是否具有已有知识经验是一个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带歌词、剧情的纯音乐类的欣赏活动,更需要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与需要。因为,音乐的想象和感受与幼儿的个人生活经验,体验密切相关,幼儿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离不开生活实践和认知能力,丰富幼儿有关知识经验是幼儿对音乐产生想象力和联想的基础。如在欣赏乐曲《鞋匠之舞》前,教师让幼儿通过观看修鞋子的录像或结合平时生活中的经验,了解鞋匠的工作及修鞋的工具和程序,而后进行欣赏教学,幼儿的内心情感得到了升華,想象力也充分发挥,为接下来的音乐动作创编打下基础。

(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幼儿情感

《纲要》指出“教师的角色既是支持者、引领者,还是合作者”小班的幼儿年龄较小,尚不敢大胆地表现自我,对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往往不能领会,老师可适当借助生动的语言、夸张的动作来帮助幼儿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使之产生情感体验。如 小班音乐活动《大嘴巴》中,教师运用到了夸张的肢体动作、形象的语言将幼儿带入了游戏情境,很好地激发了幼儿欣赏和表现音乐的情绪情感,感受到与同伴一起活动的快乐。

另外,在音乐活动中,教师的情绪是影响幼儿情感的主要因素,尤其对于小班的孩子,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强,情感单纯而丰富。因而,在音乐活动中老师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情感。教师要努力用自己的情感去带动、感染幼儿培养幼儿丰富细腻的情感,使之能与音乐产生共鸣,进而积极去欣赏、感受和表现音乐,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如音乐《鱼儿鱼儿水中游》旋律优美,意境美,教师与幼儿一起听着音乐模仿鱼儿在水中游的情景,教师表现出很享受在水中游的感觉,直接感染到孩子的参与的热情。

(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活幼儿的情感

1.多媒体的运用

在音乐活动《森林舞会》中,教师利用各种动物手绘图片,制作了一段课件,并把舞会音乐作为背景加入到课件中,同时刺激幼儿的听觉和视觉。幼儿在欣赏图片的同时感受音乐的变化,动态的课件让幼儿直观地感受音乐,很多孩子一边看一边跟着音乐扭动,有的还尝试用手表现各种动物。在接下来的动物造型创编时,很多孩子能够迁移之前“手影”游戏的经验和在课件里看到的动物做出造型,并能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做动作,增强了幼儿审美的体验。

2.道具的运用

音乐活动中巧妙地运用道具,能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如音乐活动《大嘴巴》教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特点,选择了大嘴巴动物手偶,当教师带着可爱的“大嘴青蛙”出场时,幼儿对大嘴青蛙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近感,由于动物道具的吸引,使幼儿自然地融入到动物的角色中,大胆地模仿动物的大嘴吃东西的情景,孩子们有的用手指模仿大嘴,有的用手掌,还有的用手臂,孩子们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来模仿动物形态,这是他们对音乐最直接的感受和表现,充分体现幼儿对音乐的愉快体验。

篇5:幼儿园情感目标

江苏省铜山县柳泉镇中心中学 王传果 邮编:221136 内容摘要:

一、背景分析:落实情感目标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是学生可持续发展走向成功的需要;是激活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

二、情感教育目标的内容,将化学教学中基本的情感目标按由低到高 的层次列为5个方面。三.如何制定情感目标。四.情感目标的实施策略。经过一学期的试验实施阶段,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情感仍然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落实、情感目标、实施、情感教育

一.背景分析

1.落实情感目标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录的一代新人。”据此制定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也“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2]

[1]并将课程目标划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 目标。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感到传统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容易理解、把握,也能注重过程与方法,而对于情感目标不甚了解,感到无从着手。本人开始实施新课程时,也是仅有知识与技能目标,逐渐增加过程与方法目标,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情感目标。情感目标的缺失,不符合课程改革的精神,也不能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2.落实情感目标是学生可持续发展走向成功的需要。

人不是机器,人的行为也不是机械运动,人是有血有肉的,有着复杂的意识、思维活动,而人的行为无不受情感支配,一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往往决定了他今后的发展方向。周恩来少年少时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奋斗不息,终于成为一代伟人。

任教多年的教师,我们经常发现,许多当年在班上不显眼,甚至被忽略的学生走向社会结果大有出息,而那些当年在学校曾经辉煌一时的学生,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后来却杰如黄鹤无声无息,在此,智商就无法解释。为何聪明人不都是成功者的事实。心理学家提出了情感智商即情商的概念。智商更多用在于预测一个人的学业成就。情商则更多被认为是用于预测一个人能否取得职业成功或生活成功的更多有效的东西。心理学家认为高智商+高情商=成功的人生。因而,我们的教学要适应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指导过程与方法,也要进行情感教育。

3.落实情感目标是激活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认识与情感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关系。认识是情感产生的理性基础,情感在认知活动中产生,沉积和发展。认识越深刻,情感越深刻,认识越浅薄,情感越浅薄,认知不正确则产生错误的情感。同时情感又反作用于认知,积极的情感促进认知,消极的情感阻碍认知,情感越强烈,其动力或阻力的作用越强。

根据以上规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落实情感目标,教师还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能极大的促进认知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具体方法请看下文情感目标的实施及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二.情感教育目标的内容

情感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新课程培养目标均可视为情感教育的内容,本人将化学教学中基本的情感目标按由低到高 的层次列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兴趣---志趣---志向

兴趣是一个人为求知识并趋向某种事物所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志趣是趋于稳定的兴趣,是行动或意志的趋向。志向是个人所确定的发展方向,是行动的意图或决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现代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使心里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不断的对他们进行人生观和理想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经历“有趣----乐趣—志趣”的体验。只有这样

[3]才能让兴趣之草扎根于人生观和理想的沃土之中,并长成志趣的参天大树,并发展成为学生的志向,学习并从事研究化学。

2.资源与环境意识

曾几何时我们的参考教材均宣称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储量多多,引以为自豪、骄傲,又由于我国处于发展初期,造成了资源惊人的浪费。今天,要继续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由资源短缺所引起的瓶颈作用已经凸显出来。是的,我国是地大物博,但我国也是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量较小。无论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均已呈现出较大的供不应求的矛盾。以水资源为例,我国的水资源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分布都很不均匀。南方地区降水多,广大北方地区降水普遍较少,特别是西北地区,有些地方的年降水量仅50毫米,从时间上南方降水多集中在4---8月,北方则集中在6—9月,并且出现了40多个缺水城市。以石油资源为例,目前我国的石油产量,除新疆油田能保持高产稳产外,其他油田的产量已大打折扣,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保证我国的能源供应,目前我们主要从伊朗、苏丹、埃塞俄比亚、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进口石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将可能达到4亿吨左右,而2005—2020年我国的石油产量则维持在1.8—2.1亿吨的水平。有人预测,到2010年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将达到50%,2020年将达到60%。如此大量的进口,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安全,甚至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当然,国家正在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其中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决策,需要每一位公民身体力行。为响应党的号召,我们应树立资源意识,并让孩子们从小树立 以节约资源为荣,以浪费资源为耻。

环境问题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三大问题之一,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我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到地方性环保法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环评法的通过实施,使环保事业更上一个新台阶。尽管我们的环保法律体系已比较完善,环保执法队伍也得以加强,环境污染事件仍时有发生。问题在于一些企业或部门负责人环保意识淡薄,个人素质有待提高,见利忘义,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寻找各种借口,采取各种手段,躲避环保部门的检查,偷排污染物,最终酿成大的污染事件。当然,其个人也必然受到法律的惩罚。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将来要走入社会的各个岗位,从小树立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关注环境,关心自然,意义深远而重大。在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将改变人们对化学的错误看法,也将影响着他们今后的发展,促使更多的人加入环境保护的行列。

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中有一项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我曾对学生说,我没有宗教信仰,如果说我有信仰的话,我信仰科学。科学的灵魂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它至少包括: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实证的求实精神,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互助合作的协作精神,自由竟争的宽容精神,敬业牺牲的献身精神等等。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主张以人为本,强调对人本身的价值和尊严的尊重,是对人类自身的关爱。归结到一句话就是:人文精神就是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4]《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均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而科学与人文精神是科学与人文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能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完整的人。既崇尚科学,具有科学精神,又关注社会,关注他人,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人。

有很多杰出的科学家,就是在前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感召下,走上了科学之路。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科学家的动人故事,折射出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供给我们精神力量。氩的发现过程,得益于瑞利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精神。居里夫妇历经艰辛提取到镭以后,面对着潜在的百万财富,居里夫人说过著名的一句话,“镭不应成为任何人发财致富的工具,它属于整个世界。”将她们的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无偿的贡献给全人类。居里夫人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高尚无私的人格,在困难危险面前毫无畏惧的勇敢精神,永远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当然,反面教材也有,黄禹锡因论文造假事件,违背了科学精神,由韩国民族英雄到受世人讨伐,声明狼籍。

强调人文精神,在教学中处处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与爱护我们的学生,充分尊重他们的个体性、独特性、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关爱。在这样的环境与氛围下所孕育的学生,必定也懂得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必有高尚的情操,这样的人会借助自己的能力给予社会更多的关爱,成为完整高尚的人。

4.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周恩来少年时 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报国情怀,我们的青少年应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能够以此为动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固然很好。即使不能成才,将来走入社会,也能‘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爱国主义素材比较多,俯拾皆是,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从中国古代的化学工艺,到侯氏制碱法,到建国以来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到‘神六’上天,到“外交为民”东帝汶、黎巴嫩的撤侨行动等等,均值得国人引以自豪。但自豪而不能骄傲,我们不能枕着先人的荣誉睡大觉,也不能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应当看到,在许多方面,我们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段距离,一些国外公司掌握着核心技术,巨额利润都让他们赚去了,我们只有很少的一点加工费。尤其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奖,虽有华裔科学家获奖,但至今仍无中国籍科学家获奖。能够看到落后,正视落后,才能奋起直追,才有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

5、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世界观,它制约着人的情感意志和对事物的态度,指导着学生的学习,也指导着科学家的研究。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晚年无法解释万有引力的存在,转而认为是上帝施加的,就再无重要发现。化学史中燃素说与生命力论也是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而没能站住脚。

化学科学中蕴藏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素材,许多化学原理、化学问题也只有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说明才能使学生正确和掌握。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蕴涵着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永恒的。其他如量变质变规律,内因外因关系、真 理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均可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理论已很成熟,前人之述备也,不再赘述。

三.情感目标的制定

制定情感目标是落实它的前提,有了目标也就有了方向,才会采取措施、设计教学环节去落实该目标。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教师(也包括本人)的教案就没有情感目标,教学中也忽略了情感教育。怎样制定情感目标呢,根据我个人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以下三点:

1.依据教学内容制定情感目标

化学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只要认真钻研领会,总能找到相匹配的情感教育内容。如开启化学之门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变化多端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兴趣—乐趣—志趣的起点。在活动与探究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合作与交流意识;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资源与环境意识;物质的化学变化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化学计算教学要让学生体会从量的角度研究物质及其化学变化的意义,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爱国主义教育则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随时可以进行。

2.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制定情感目标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完整的一代新人。这就要求我们 在制定教学目标前,多钻研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情感基础和情感需要,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制订情感目标。了解学生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如观察、聊天、谈心、问卷调查等,既拉近了师生间距离,又能了解学生的相关信息,何乐而不为。

3.根据形势需要,因时制宜制定情感目标

一些国家及社会上发生的大事,已经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完全可用于情感教育。如重大体育赛事上中国队夺得金牌,“神六”上天等,不用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只需几句话,学生就能无比兴奋群情激昂,充满了民族自豪感。然后再引导学生要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祖国更加繁荣富强,需要立足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成为祖国的脊梁,激发学生奋发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其他如九.一八纪念日,勿忘国耻。维护我国钓鱼岛主权、中日东海油气田之争,都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些重大污染事件,江苏的“阳光”工程、彩虹计划、发展生物质能源等,可发展学生的环境与资源意识。

四.情感目标的实施

1.创设情景,感染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起综合作用。我们也有这样的体验,在不同的情境中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强烈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个人,使在场的人产生相同的情感。此即情绪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与弥散规律。这一规律演说家或电视节目主持人利用的比较娴熟,如倪萍,很会煽情,片刻之间,能让人欢欣鼓舞,也能让人声泪俱下,或者是义愤填膺。在化学教学中,也要学会运 用这些规律,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例如在进行空气污染与水污染教学时,广泛搜集相应的文字图片资料,或播放视频资料,兰州的天空看不到蓝天,在这样真实的情境中,学生自然而然会认识到空气污染的危害,形成保护大气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学到化石燃料时,介绍中国石油资源短缺的现状,中俄石油合作项目-铺设西伯利亚到大庆的输油管道,日本向俄方投资50亿美元抢走了输油主管道,我方仅铺设较小的支线管道,输油量大为减少。中国的春晓油气田及日方的无理要求,中日东海油气田之争。在这一情景下,学生不仅能认识到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更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

2.爱生如子,师生融洽

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5]试问,天下那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有几个父母为孩子真生气而不爱自己的孩子。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师若能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生如子,热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并将自己的希望与期待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无微不至的爱和关怀,学生亦会亲近老师,努力向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发展。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催化剂,能有力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3.融合渗透,润物无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此借用杜甫《春雨》诗句,是说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就像春雨一样,无声无息的滋润着学生心田。例如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当中,蕴含着丰富的辩 证唯物主义思想,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些内容,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是一致的,在学习认知目标时,自然而然的学习情感目标。再如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无须过多的说教,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在各方面处处为学生着想,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对学生关怀备至。在学习上耐心辅导,有问必答。有一次在三(4)班上课时,有位同学突然生病,捂着肚子疼得直叫,身体缩在一起,不能起来。情况紧急,我立即叫两位同学架着她上医务室,一边打学校电话一边叫一位同学告诉其班主任,自己也紧随学生下楼,见到其班主任后才又回到教室。几天后该生辉校上课,又询问其身体恢复情况,嘱其调养与加强锻炼等生活细节。教师真诚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并着力营造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氛围,无需多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也必定具备与发展人文精神,形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积极情感。

4.着力渲染,不惜成本

这里的成本是指课堂教学时间,遇到一些不可多得的重要素材,为扩大宣传效果,着力渲染,可让学生讨论、举手发言,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必珍惜课堂教学时间。先进的思想,积极的情感指导与调节着个人的行为,比多做两题的作用更大。如常见的盐中,介绍侯氏制碱法与侯德榜的简要生平。本人在辅导课上则增加介绍其留学时的刻苦,回国后帮助吴蕴初先生建天津塘沽天原化工厂,日本侵占华北前后,迁址四川重建天原化工厂,其间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建国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化工部部长,参与设计了小化肥碳酸 氢铵的化工工艺。侯德榜先生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他,历史不会忘记他。其中,着力介绍侯德榜先生的伟大功绩和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对侯先生怀有崇敬的心情,向往着科学家的伟大功绩和荣誉。其他如“神六”上天,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体育健儿在重大赛事上获得金牌,皆可极力渲染,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等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为祖国繁荣富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动力。当然,不能报喜不报忧,对一些重大污染事件,通过翔实的文字图片资料、数据,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境意识。之后,我会问他们,“如果将来你做了企业负责人,你会怎样做?”让学生发表看法,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观念,认识到破坏环境也必定受到法律的惩罚。

经过一学期的试验实施阶段,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较大发展,发展了学习兴趣,增强了环境与资源意识,崇尚科学与科学精神,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初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在调查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其一,仍有12%的学生认为环境污染是化学科的产生与发展造成的,可见这一错误观念根深蒂固,更有必要强化情感教育,删除这一错误认识,强化正确观念。其二,调查显示,许多学生在人文精神方面存在较多的欠缺,显示出这一代青少年从小因娇生惯养而形成的共同特点,对他人或社会漠不关心,只顾自己的感受,不懂得尊重他人。曾有媒体认为,抱大的一代只懂得享受,不懂得付出。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将是教育面临的又一重要任务,也是情感教育需要特别加强的领域。当然,人的情感形成是极其复杂的,具有长期性、反复性,这就要求进行情感教育、落实情感目标也要长期实 施反复实施。要落实情感目标,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有丰富的情感,适度的情绪,语言具有感染力,能够调控课堂的情绪情感活动。教师要做情感的主人,要善于以情感人,象节目主持人倪萍一样,能让人声泪俱下,也能让人喜笑颜开,能让人悲愤交加,也能让人欢欣鼓舞。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第297页

[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2页

[3]章志光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版第73页 [4]总主编钟启泉、裴新宁主编《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18页

[5]王翔主编《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与能力培训教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123页

(6)李学农、陈震主编《初中班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104页

(7)《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第7页

(8)周志华、周琦峰主编《生活·社会·化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2版第028页、231页

(9)[英]艾·陶莉著,孙雪垠、孙雪芹译《居里夫人》,少年儿童出版社,1985年5月第1版第105页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篇6:幼儿园情感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情感目标的课堂教学策略

本次课程改革提出很多新思想,但若要真正提高课程改革的成效,使每一个课堂有真正的变化,则需要清楚教学过程的`内蕴,明晰并践行有效的情感目标教学策略.

作 者:王荣良 李树培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心 刊 名: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G43 关键词: 

上一篇:纤细近义词下一篇:在资助贫困大学新生捐赠仪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