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思考

2024-05-05

现实思考(精选8篇)

篇1:现实思考

B0世上什么山最高?

挡住了眼睛的山最高;

世上什么最美丽?

看不清的最美丽;

世上什么食物最美味?

饥饿时的食物最美味;

世上什么语言最深邃?

母亲无语的泪眼最深邃;

世上什么最珍贵?

得不到的最珍贵。

B0谬论有时似是而非;

真理有时似非而是。

B03

人最容易输掉一场他最想赢的比赛;

也最容易惨败一件他最想成的事情。

B04

痛苦是智慧的成本;

愚蠢是幸福的代价。

B05

人非在痛苦的冰川前,没有一片纯净的思索。

B06

绝对光明,与绝对黑暗同样可怕。——

它会使人变成,被五颜六色的阳光挡住了眼睛的瞎子;

繁杂信息,与信息闭塞同样可怖。——

它会使人变成,被五花八门的声音堵住了耳朵的聋子。

B07

历尽坎坷,便生智慧;

走尽弯路,便有捷径;

熬尽沉默,便是绝响。

智慧是跌倒时的顿悟;

捷径是弯曲了的直线;

绝响是有声音的沉默。

B08

阳光无香;

母爱无声;

至人是常;

真味是淡。

B09

爱的深度依赖于等待的长度;

幸福的深度依赖于获取的难度。

B10

大多爱情悲剧来自这样一个事实:

自己片面,要求对方全面;

自己有缺陷,要求对方完美。

我只是在说爱情吗?

B11

可怕比可怕本身更可怕;

痴迷比痴迷本身更痴迷。

B12

大智者必谦和;

大善者必宽容。

小智者咄咄逼人;

小善者斤斤计较。

B13

永远不犯错误,也就永远不知道正确。

不犯错误本身就是最大的错误;

永远犯错误是不可饶恕的错误。

B14

什么叫民主?

就是人们像害怕暴君那样害怕法律;

什么叫人权?

就是人们像伤害自己那样伤害别人。

B15

无所企求的人也有乐趣,那就是没有失望和绝望。

B16

赚不了钱的文人,不是好文人;

赚了大钱的文人,不是最好的文人。

B17

人人都认为危险的地方,往往不危险;

人人都以为安全的地方,常常不安全;

人人都认为堵车的地方,反而不堵车;

人人都规避的地方,不一定有害;

人人都趋骛的地方,不一定有利。

B18

不能与小人打交道的人,是很难成就大事业的人。

B19

只靠一种方式生活的人,若要保住生活,就难保住灵魂。

B20

有的人看得清未来的路,却迈不动现在的步;

有的人正迈着现在的步,但看不清前面的路。

前者可能在今天死去;

后者必定在明日逝去。

B21

当有人将你高高举起时,不要欣喜若狂得太早了。

因为他也会随时松开手。

B22

只听到朋友的赞美,如同只听到敌手的诋毁,同样令人痛苦和烦闷。

B23

丰富的简单,是绚烂已极后炼成的牵动人心的平和;

是大悲大喜后炼就的处世不惊的宁静;

是登临险峰绝壁饱览壮景后的恬然;

是严父粗暴而爱抚的呵斥和抽打顽儿的鞭笞;

是慈母暗倚墙角期盼游子荣归的泪眼……

B024

感谢生活恩赐于我们的幸运和灾难。

前者可能让人安于现状而碌碌无为;

后者也许使人跃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B25

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这句话说对了一半。

另一半是:

苦难被你战胜,它就是财富;

苦难战胜了你,它就是灾难。

B26

没有威慑就没有缓和;

没有竞争就没有辉煌。

B27

专注目标时,目标挡住了眼睛;

无视目标时,目标闪现在身边。

B28

雪融化了是冰水;

雪融化了是春天。

想象的翅膀飞得多远,离恶俗的境界就多远。

B29

得与失,利与害,

好比翘板的两端。

一端加重了,另一端上升。

B30

施舍是带有侮辱的鼓励;

鼓励是不动声色的施舍。

B31

投机是无成本的投资;

投资是有风险的投机。

使投机成为有风险的取巧,投机才会变成真正的投资。

B32

身陷人生的囚室,窗外的蓝天比灰色的高墙更亮丽;

空中的小鸟比眼前的铁窗更生动。

B33

把“0”变成“1000000”,只需在后面再加五个“0”。

“一”转念是前面的“1”。

B34

人的容颜往往和磨难成反比;

人的魅力常常与磨难成正比。

B35

最可怕的是砍脑;

更可怕的是洗脑。

B36

不足中看到美,才能生存;

美中看到不足,才能发展。

对于生活、事业、家庭,这一法则同样适用。

B37

女人丧失了羞涩,就丧失了一切;

男人丧失了自信,就丧失了一切;

人类丧失了感恩,就丧失了世界。

B38

母爱,是世界上最温暖的炭火;

有时,孩子也被温暖炭火灼伤。

B39

超群的才智,有时是捆住手脚的桎梏。

勇敢地向前迈出第一步,

有时比才智本身更重要。

B40

白天因黑夜而美丽;

生命因缺憾而美丽。

B

我信任每一个怀疑自己的人;

我怀疑每一个过于自信的人。

B42

美自视清高,漂亮女子往往矜持;

美不甘寂寞,漂亮女子往往风流。

这两种因素相混合又相制约,即成魅力。

一味矜持的冷美人,或者十足风流的荡妇,便无此等魅力。

B43

人生是铺垫的过程。

寒冬是金秋的铺垫;

黑夜是白昼的铺垫;

耕作是收获的铺垫;

磨难是幸福的铺垫;

弯路是捷径的铺垫;

坎坷是智慧的铺垫;

失败是成功的铺垫。

每个人都是:

铺垫一辈子;

辉煌一瞬间。

但不少人总是:

不肯辛勤耕耘;

却要收获硕果。

不烧九十九度;

却要满壶开水。

B44

凡是你焦急等待的东西,都来得慢;

凡是你竭力挽留的东西,都走得快。

B45

对于一个好的读者,世上没有一本烂书;

对于一个能把持自己的人,世上没有不能经历的事情。

B46

对于美女,保持恰如其分的距离才能产生美感。

过远的距离,只能看到模糊的身影;

过近的距离,只会看到疤痕和毛孔;

世上万物何尚不是如此?

B47

有时,失败是成功之母;

有时,成功是失败之母。

B48

地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没有了路。

B49

一个好男人+一个好女人=?

一个好男人+一个好男人=?

一个好女人+一个好女人=?

就好比1+1=?

它是生活上的“歌德巴赫猜想”。

B50

结了很多果实的幼树,易被自己的果实压断。

少年得志未必是好事;

大器晚成可以更长久。

B51

假如人生必须经历失败,那就让失败来得早一点。

以便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把失败变成成功的资本。

B52

我不赌钱,我赌的是人生;

我不喝酒,我喝的是生活。

生活之酒是醇厚人生本钱。

B53

鲜花在光线较暗的地方更漂亮;

明星在五光十色的舞台才光鲜。

我见过一些名主持人和歌手,在私下的场合,他(她)

们的美丽外表都逊色得多。

朦胧的东西总是最美的。

B54

讲民主、人权的美国时有非民主和人权的事发生;

非民主、人权的朝鲜也有合民主和人权的事出现。

前者是阳光普照下的一团乌云;

后者是乌云密布中的一缕阳光。

可怕的是,把一团乌云看作乌云密布;

把一缕阳光误为阳光普照。

这样的错误我们犯的还少?

B55

就思想而言,比极端更可怕的是平庸;

比片面更可怕的是全面。

B56

旅游度假时,最好是带一位情投意合的异性知己;

其次是独身一人;

最糟是情意不投的异性。

婚姻也是;

寻求合作人也是。

B57

终点又回到起点,不是简单的循环;

而是生活的历炼;

更是睿智的开始。

B58

信息化使人变成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让我们成为一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吧!

——胡说!!

B59

文化变成了科技是倒退;

科技变成了文化是繁荣。

B60

机遇,来时像深夜飘落的雪,无声无息;

走时如呼啸的午时风,使稻子颗粒无收。

B61

很多幽默是笑话;

很多笑话是幽默。

但,幽默不等于笑话;

笑话不等于幽默。

笑,是幽默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笑,是笑话的起点但也是终点。

对一对夫妻来说,性若不是幽默而是笑话,爱也就到达了终点。

我还想说点什么?

B62

无功便是过;

无过便是错。

B63

把可能变成不可能;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这是魔术还是人生?

我不知道。——

只缘人生有时像魔术;

魔术有时像人生。

人生是什么东西?

——你也不知道?

那就好。——

这就是人生。

人生是一本浩繁的天书,无人能说清道明。

道可道,非常道也。

B64

人生就是在不断地做选择题。

不同的是,有的是深思熟虑的;

有的是随机而行的;

有的是被迫无奈的。

B65

有的像人样活着,像动物样思考;

有的像动物样活着,像人样思考。

B66

若要在两件坏事间作选择,

B67

所有错误之和,就叫人生经验。

B68

从不同的角度看,优点可以是缺点;

缺点可以是优点。

B69

只有遭遇不幸后,才有真正的幸福。

B70

最让人不能轻松的事情是,和一帮熟人一起轻松一下。

B71

最美好的回忆,常最令人伤心。

B72

最使人感到空虚的莫过于如愿以偿。

B73

真正的乐观主义者,出太阳时希望下雨。

B74

回首人生旅途常使人感到诧异的是,历尽艰辛获得的竟是根本不想要的。

B75

宁要有限的不幸;

不要无限的好运。

B76

看法可有不同;

真理只有一个。

B77

平均主义最不公平。

B78

最不懂礼貌的表现莫过于坦诚。

B79

停了的表与不准的表相比,一天中有两次得意的机会。

B80

人人都扫他人门前雪,这世界就干净美好了。

B81

有人很容易被感动;

而且是被自己感动。

B82

若知道对方反正总是无理,就能够避免不必要的争论。

B83

有人狡猾得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自己骗了。

B84

勇敢打破旧的条条框框,让我们更快地原地踏步。

B85

勇气是被逼到顶点的害怕。

有些人之所以被看成很有思想,是因为他总喜欢和别人唱反调。

B87

有些东西只是因为较难消化,所以还没有被视为营养食品。

某些超前思想也有类似遭遇。

B88

很少有人懂得怎样让别人相信自己,所以才会有这么多自信和自傲的人。

B89

骗子须做得像个骗子,才不会被人当成骗子。

B90

小丑闻可以用来掩盖大丑闻。

B91

从来不冒险的人最幸福,幸福得不知什么叫幸福;

从来不冒险的人最痛苦,痛苦得不知什么叫痛苦。

B92

迷信自己是一种很可悲的迷信。

B93

无法反驳的不一定就是真理。

B94

人越来越聪明;

人类越来越愚蠢。

B95

一个不许外传的秘密还算什么秘密?

B96

令人气愤和迷惑的是,竟然还有人大智若愚。

B97

为拯救一向美好的名声,干再大的坏事也是好事。

B98

金钱买不来理智;

也让人丧失理智。

B99

宁要君子责骂;

不要小人夸奖。

B100

谎言和真话的区别是,谎言听起来更像真话。

B101

有人受了很多罪才过上舒服日子;

可过舒服日子又让他受了很多罪。

B102

宁愿远离自己想接近的人;

不要接近自己想远离的人。

B103

想象能激励人忠贞不渝;

但也能诱蚀人背信弃义。

不诚实最易使爱情毁灭;

而诚实也有同样的效果。

B105

凡是能用钱解决的,算不上是倒霉的事。

B106

机会和金钱总是在人需要它的时候不到位。

B107

能够享受一切的人是富有的;

放弃一切享受的人更富有。

B108

贫穷不是件不光彩的事;

不过富裕也不见得丢人。

得到一个好主意要付出大代价;

得到一个馊主意要付更大代价。

B110

与人倾诉的结果有两种:

要么排除烦恼;

要么增加烦恼。

B111

一部电影不应该仅因为观众喜欢它就一定是劣作。

B112

雄辩胜于事实。

B113

我永远不会对你失望,因为我从未相信过你。

B114

当满世界只剩下机巧时,人类才会再去寻求本真。

篇2:现实思考

“见义勇为”与“见义智为”哪个比较好呢?以下这个事例引发了我的思考。

2007年7月26日下午放学后,同学张蒙建议:“不如去河边看看洪水。”此时的乐安河因几天来连降暴雨而水位疯涨。突然间狂风大作,一个浪头卷过来,张蒙被卷进了河中。慌乱的她大叫救命。其他同学见状,吓得一边往岸上跑,一边大叫救人,但这个时候附近并没有大人。稍微会一点水性的徐乐琴见张蒙在水中一沉一浮扑腾,一把抓住张蒙。徐乐琴个头较小,难以撑住张蒙。风浪越来越大,徐乐琴和张蒙渐渐沉了下去。这时,听到喊声的村民徐汉生划了一只小船前来施救,但由于他是肢残人,无法下水救人,只得用竹竿扔向落水的孩子,遗憾的是,转眼间两颗生命被激流吞噬。

正义是什么?字典告诉我,正义是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可是,随着时间的飞逝,这种解释已经不适合用在现在了。以前,普希金说,正义之手不应当为了贪婪或者畏惧而稍稍姑息。现在,引用《增广贤文》的一句话,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我认为,人要有一颗正义的心,但坚持正义却要讲求方法,要量力而行,不能单凭血气之勇。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难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不能对自己的“壮举”负责。如果不顾自身条件而奋勇搏斗、英勇救人,这种有“勇”无谋和有勇无“力”的见义勇为行为多半会造成无谓的牺牲。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孩子在“见义勇为”、“挺身而出”之后,都会遭受不同程度得伤害甚至死亡。就像徐乐琴一样,毫无思考地就跳下去救人,最终落得死亡人数增加至2人。不过徐乐琴舍身救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政府提倡,我们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个英雄。但是,引用《为人民服务》中的一句“我们要尽量地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我们在平常的情况中,能做到以生命为第一原则来救人吗?其实有些时候,面对某些情况,我们都束手无策,都没有能力,那么如果是明知,又何必做无必要的牺牲呢?我们作为未成年人,在救人前要学会自救,才能做到一举两得:既救人成功,又保全生命。何乐而不为呢?

而作为成年人,社会上是赞成“见义勇为”的。因为大部分成年人有理智的头脑,健壮的身体,生理和心理都比较成熟,而且社会阅历也比较丰富,所以处事方法也比较成熟。对于“见义勇为”和“见义智为”,都是成年人比未成年人更适合,而且更主动,更成功。

而作为政府,应该要设立有关“见义勇为”的法律和奖励,鼓励成年人要量力而行地多做好事:例如设立“见义勇为”奖励基金,建立有关“见义勇为”的机构等等。对于未成年人,应在教材中设立专门课程,教会孩子们救人先学会自救,要量力而行,不要逞能。

篇3:激励哲学的现实思考

一、对西方激励哲学的理悟

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 通过内部刺激, 使人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状态中, 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反应, 并达到一定目的, 满足个体的需要。激励是充分发挥企业各种生产要素的效用, 使企业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手段。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仅是高精设备和高新技术的组合, 更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因此只有把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同人这最活跃、最基本的生产要素相结合, 才会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才能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得到持续的发展, 才能顺利地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激励手段反映到管理实践中, 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各种措施。激励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 激励哲学的管理学解析

基于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20世纪初, 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怎样激励人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激励理论。按照研究激励侧面的不同与行为关系的不同, 可以把管理激励理论划分如下:

1、内容型激励理论。

该理论以研究需要为基础, 说明激励人们行为的特殊因素以及它们如何激励起或引发人的行为, 它着重研究激励诱因和激励因素的具体内容。其代表理论有:马斯洛 (Maslaw, 1943) 的需要层次理论, 阿德佛 (Alderfer, 1972) 的ERG理论, 麦克利兰 (Mcclelland, 1961) 的成就需要理论, 赫兹伯格 (Herzberg, 1957) 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

2、过程型激励理论。

该理论着重探讨激励的心理过程以及行为的指向和选择, 说明行为怎样产生, 怎样向一定方向发展, 怎样保持下去以及如何结束的整个过程。它主要包括休斯 (Hughes) 和洛克 (Locke) 的目标设置理论, 佛鲁姆 (Vroom, 1964) 的期望效价理论, 亚当斯 (Adams, 1965) 的公平理论。

3、改造型激励理论。

该理论是说明怎样引导人们改正错误的行为, 强化正确的行为。其代表理论主要是“挫折理论”和“强化理论”。

4、综合激励模式理论。

它是由罗伯特 (Robert) 、豪斯 (House) 提出的, 主要是将上述几类激励理论综合起来, 把内外激励因素都考虑进去。

(二) 激励哲学的水土不服

纵观繁多激励哲学, 由各个侧面阐述激励本质和手段, 体现了较强的科学性, 从而让现实中的管理者更好地参透人性, 抓住员工心理特征, 从而采用各种具体手段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从科学角度而言, 各种哲学为中国的管理者在实践过程中提供了很多的理论指导。但是我们又无奈地发现, 此类哲学对于具体的管理实践来说, 实在存在极大的硬伤。

1、重定性分析, 轻定量分析。

上述4大类激励理论基本毫无例外的偏重定性分析:以马斯洛之需要层次理论为代表的内容型激励理论为例, 该理论基本侧重人的需要和欲望, 鲜有对人需要和欲望的量化。虽然该理论在人的需要的重要等级给出了序数分析, 但未加入初等的数学理论分析。假设引入百分比分析, 比如说企业各阶层员工对不同需要重要在其心中的百分比程度给出具体分析, 如高层员工认为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在其心中基本占到80%左右, 操作层员工认为安全需要在其心中重要程度占到80%左右。诸如此类数学解析, 更容易让管理人员理解和操作。比如让高层员工多去从事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让其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更多满足, 给操作层员工以长期有保障合同和定期加薪, 更能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所以, 在上述各种激励理论中, 多引入定量分析, 能使理论更具有逻辑, 更具有说服力, 更具有可操作性。

2、厚全盘西化, 薄内外兼修。

对于中国的管理者来说, 西方的激励哲学蔚为经典, 其中的一招一式都很精妙, 都可采用拿来主义, 学来用在自身的企业。但是, 虽说改革开放以来走西方市场经济路线, 确实从理论到实践很多是照搬西方市场经济那些套路, 毕竟中国泱泱千年文明古国, 完全西化肯定会消化不良。20世纪90年代初, 西学东渐,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中国开始引入国外的MBA教育。“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借着这股春风, 很多人进入大学学习企业管理知识。当中就有很多人认为激励理论非常重要和实在, 因此回到实践中就开始大展身手。某企业的一位部门负责人读完两年EMBA后, 回来对老板说, 自己知识水平、办事能力提高了, 应该升职, 而且可以用学来的激励哲学应用到各个部门, 老板后来把他的申请邮件及对各部门的建议转发各部门负责人, 然后亲自召开大会。于是后果可想而知, 该部门负责人遭到各部门负责人的口诛笔伐, 最后该负责人只有辞职走人。还有某单位的总经理, 把学来的双因素激励理论用于实践, 让各部门把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列为细则用来指导工作, 引来各层员工不满, 因为工作量的加大并没有带来福利的提升, 最后, 该经理的激励计划也是不了了之。因此, 可以认为, 西方的激励哲学并非完全适合中国国情, 所以应该注重内外兼修, 既要借鉴西方先进的激励哲学, 又要关注本企业具体实情。还有, 企业界也希望本国管理学家及企业界人士提出可行有用的激励哲学, 不要老是“热闹总是别人的”, 毕竟, “月是故乡明”。

二、激励哲学的金字塔型模式

其实激励哲学的百家争鸣并未让人摸不清头脑, 如果从组织角度而言, 其实是可以化纷繁为简单的。组织结构可以简单的用金字塔型结构来说明, 最上层的高层管理者, 中间的中层管理者, 基层的操作层管理者及员工, 因此, 针对这3层管理者及员工适用各种合适激励哲学, 激励会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而且更易于理解 (见图1) 。

如果您将时间、精力、金钱和人事优先花在前面的20%, 优先的20%会销售您80%的产品。这种排定优先和朝向明确目标迈进的能力, 对领导者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有名的巴雷多原则, 或20/80原则。20/80原则代表一个人或组织花费时间、精力、金钱和人事在最重要的优先顺序上, 结果是生产力的4倍回报。因此, 综合激励的图1, 我们也可得出论断, 对占员工人数20%左右的高层管理人员加大激励力度, 因为他们可以为企业带来80%的贡献, 而对占员工人数80%左右的操作层管理者及员工就尽可授权让中高层管理者去采取具体措施进行激励, 毕竟这部分人员给企业带来的贡献大约为20%, 所以根据这种“二八原则”, 我们应该抓住主要矛盾, 进行重点激励。

(一) 高层激励

1、报酬 (主要是金钱) 激励。

可以实行风险年薪制, 企业经营得好, 可以拿到全额年薪, 包括基本年薪、风险年薪和奖励年薪;企业经营业绩差, 可视具体情况拿到部分年薪。通过实行年薪制, 可以使经营者的灰色收入明朗化, 同时可以激励经营者提高风险意识。就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 金钱绝对是激励绝大部分高层管理人员的不二首选。

2、股票期权 (stock option) 。

股票期权是以股票为标的物的一种合约, 期权合约的卖方通过收取权利金将执行或不执行该项期权合约的选择权让渡给期权合约的买方。持权人将根据约定价格和股票市场价格的差异情况决定执行或放弃该项期权合约。股票期权给予经理人员购买本公司股票和选择权, 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措施。当然受权人行权需满足一定的条件, 如从受权到行权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等等。

3、MBO (Management Buyout) 。

管理层收购 (MBO) 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 从而改变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 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 并获取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MBO能够有效地激励和约束管理层。

4、经营者持股。

即管理层持有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并进行一定期限的锁定。激励对象在拥有公司股票后, 成为自身经营企业的股东, 与企业共担风险, 共享收益,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管理层的短期行为, 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5、虚拟股票 (Phantom Stocks) 。

它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一种“虚拟”的股票, 激励对象可以据此享受一定数量的分红权和股价升值收益, 此时的收入 (即未来股价与当前股价的差价) 没有表决权, 不能转让和出售, 在离开企业时自动失效。这样经理人员就会做长远经营的打算。

6、业绩股票。

它指公司根据被激励者业绩水平, 以普通股作为长期激励形式支付给经营者。通常是公司年初确定业绩目标, 如果激励对象在年末达到预定目标, 则公司授予其一定数量的股票或提取一定的奖励基金购买公司股票。

当然针对经营层的激励方法远不止上述所列, 不同的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

(二) 中层及操作层激励

操作层在具体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指的是除经营层以外的所有人员, 主要是普通员工。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 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因此对操作层的激励不容小视。

1、员工持股计划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 ESOP) 。

由公司内部员工个人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股票, 并委托公司进行集中管理。员工持股制度为企业员工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提供了制度条件, 持有者真正体现了劳动者和所有者的双重身份, 能够激发员工主人翁精神。

2、股票增值权 (Stock Appreciation Rights, SARs) 。

它是公司给予激励对象的一种权利:经营者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获得规定数量的股票股价上升所带来的收益, 但不拥有这些股票的所有权、表决权和配股权。

3、目标激励。

企业目标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 它体现了员工工作的意义, 能够在理想和信念的层次上激励全体员工。企业要使员工了解企业目标, 了解自己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作用及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是如何结合的。

4、工作激励。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山嘉宽在回答“工作的报酬是什么”时指出“工作的报酬就是工作本身!”因此管理者在激励员工时要较多地考虑如何才能使工作本身更具有内在意义和更高挑战性, 给员工一种自我实现感。

5、参与激励。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 现代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 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6、荣誉激励。

荣誉是众人或组织对个体或群体的崇高评价, 是满足人们自尊需要, 激发人们奋力进取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

7、情感激励。

加强与员工的感情沟通, 尊重员工, 使员工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加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是情感激励的有效方式。

8、组织文化激励。

篇4:基于现实与写实的思考

[关键词]现实主义美术;现实;写实

[中图分类号]J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2-0094-02

论及我国当下现实主义美术作品,我们脑海里迅速地展现出沧桑的农民工兄弟、可爱的子弟兵以及一系列生动体现我们生活中真、善、美的诸多典型形象。似乎我国现实主义美术已经习惯以一种正经、庄严甚至有点崇高的姿态展现于大家面前,同样的写实,稍有点不正经或无聊情结,就被视为“玩世现实主义”,其境界与宏大的现实主义美术作品相去甚远,不堪并论。那么,现实主义到底是什么样的现实?写实如何成为可能?

一、 现实的面目

众所周知,19世纪是西方现实主义绘画的黄金时期,尤其以法国现实主义为代表。一部分具有进步思想的艺术家认为艺术应以实际生活为基础,提出了“为生活为民众而艺术”的口号,产生了现实主义艺术思潮。现实主义艺术家赞美自然,歌颂劳动,将艺术视野转向社会下层的普通劳动者。由此可见,现实主义美术从一开始产生,其现实就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今天我们以继往开来的姿态展开对现实主义美术的探究,那么就必须有勇气对现实作一番细致的考察,这种考察是学术层面上的寻真,旨在继承与发展现实主义艺术创作风格。只有充分认识了现实,现实主义美术才成为可能,才能在与多元艺术风格的交流中避免尴尬。

(一)社会现实的多重视角

社会现实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认识对象,它由各种社会生活组织、生产关系、社会阶层等组成。既然社会现实是客观存在对象,那么在认识论层面就势必存在不同的认知结果。不同认知结果的产生源于不同的视角,视角的主体是不同阶层的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得以迅猛发展,社会群体不能再以简单工、农、兵、学、商来划分了,我国社会群体进入多元以及多元交叉的状态。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但我国仍然是个农业大国,农民还是主要社会群体。但我们是否这样思考过:我们一直以他者的身份来观察农民这个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民自身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的认识我们是否清晰;工人阶层作为我国社会第二大社会群体,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担负着主要角色,尽管地位很重要,但工人群体生活状况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受到各自经济组织市场效益的影响较大。

除了上述两大基本社会阶层在对社会现实的观点与态度上有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空间,给于社会现实最大关怀的还是知识分子群体,这个群体是广泛的,也包括艺术家自身。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并引发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他们关注社会各个阶层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他们的生存状况,这是一种人文式的关怀,也有一定的理想成分。

(二)艺术家眼中的现实与现实的主题

艺术家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眼中的社会现实必然反映到他的作品之中,不论其是否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路线。

从创作发生的角度来看,社会现实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一切艺术现象的产生离不开现实生活。艺术家眼中的现实有两个层面,一是现实的图景,二是基于现实图景的思考并提炼其典型形象与情节。现实图景是一种现象的存在,艺术作品总是反映特定的社会思考,即使是强调形式主义的现代艺术也否定不了艺术的社会性,所以对现实图景的提炼是艺术生产的必然过程。作品的现实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包括客观社会现实、艺术家眼中现实、作品表达的现实以及观看者对艺术品所反映的现实的体验与交流,对于艺术创作而言,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艺术家眼中的现实。

艺术作品的现实通常具有一定的主题性,这种主题不外乎是对于人、社会、生存空间以及艺术的反思。现实主义美术侧重对社会现实的人文关怀,这种关怀反映了艺术家的社会思考。现实的主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生活中真、善、美的表达以及主旋律的弘扬;生存环境与空间的思考(包括反讽与灰色幽默);个体生命的特殊体验。艺术家通过眼中的现实并将其对现实的理解最终反映到现实的主题中去。

(三)现实主义美术的现实

“现实主义艺术,比如古典时期希腊人的艺术,是艺术,而不是生活的一瞬间的摹写。它通过人的形象来体现对于生活现实主义的思考,这些形象又是结晶于通过劳动使之成形的材料之中的。”美国艺术理论家芬克斯坦认为现实主义从一开始就是艺术发展的动力,并认为现实主义与非现实主义之间存在一种对立。现实是基于人的形象来体现的,所以现实主义美术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芸芸众生,从唯物主义历史观来看,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而人民群众是抽象化了的普通社会群体。

尽管我们认为人是现实主义美术集中思考的对象,但同时人所构成的社会环境也是现实主义美术现实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现实主义创作大抵可以看作是生活现实主义,社会生活环境体现在诸多生活细节上,感悟生活的真滋味。

二、 写实的形状

与写实相对应是抽象,很多人认为20世纪是抽象艺术的时代,抽象艺术从发生到发展一开始便着力于颠覆写实的经验。然而艺术抽象了之后,却越来越远离大众,人们普遍怀念作为写实的艺术,这就是为什么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有必要讨论写实的意义。

(一)作为真实的写实

要分析写实,首先必须搞清楚写什么、怎么写。写什么主要指所要描绘的对象。在现实主义美术创作题材中,人是第一要素,其次某一情节的再现,最后是自然风光。怎么写主要指艺术表现的手法。一般写实是指再现客观对象,包括造型、色彩、比例等因素,是全方位的客观表达。

在写实过程中,艺术家努力追求一种真实氛围的营造,真实是写实的灵魂。真实如何理解,包括了两层涵义:其一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其二是艺术创作的真实。现实生活的真实是艺术家对现实的感悟与观察,大千世界,光怪陆离,艺术家在其特定的生活环境中观看世界,去伪存真。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艺术家因个体差异以及生活阅历的不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也有明显的区别。由此,所有现实主义美术作品同样采取了图真求实的艺术手法,而作品所表现的思想、风格却大不相同。艺术生产不仅仅是纯粹的技法表现,艺术的真实是艺术家艺术情感与思想情感的真实。真实也有隐讳的一面,艺术、艺术家也有失语的可能。真实的存在与感知的真实可能存在偏差,如何在这里寻找平衡也是艺术家艺术品格自修的重要内容。

(二)写实的意义

写实是对客观对象的描绘。“描绘是指对世界的临摹和绘取。描绘的特性归结纪录的功能,记录是描绘的基本目的,是人类平面或立体地模仿现实世界的可视形相,以记载和登录这些形相”。在现、当代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现实主义在与其碰撞过程中仍然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写实具有现、当代艺术替代不了的艺术魅力。

写实是客观描绘,当画面上的视觉形相与大脑里面的视觉经验相吻合时,势必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认同,并由此而生成感官与心理上的喜悦。现实主义具有特殊的记录功能。尽管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影像的数字化存在越来越便捷,但作为艺术作品对现实的记录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它是任何数码机器替代不了的。另外,写实作为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技巧与难度,写实中惟妙惟肖本身就有一定审美价值,它的技法性是独特的,没有一定基本功训练是无法实现的。它不像一些当代艺术仅仅就是一个观念与方案,然后找人实施,也就是说现实主义的写实绘画是有一定门槛的。

(三)写实的反思

在中国绘画理论中写实与写意相对应,即形与神的对立统一。中国画强调作品的意蕴,意蕴是对形的超越,是审美境界与绘画者超然品格的折射。现实主义美术秉承写实的艺术手法,形似通过一定绘画能力的训练,似乎很多人能够解决,但形象似乎又不完全是作品的惟一。现实主义美术作品的思想性和作为艺术审美的意蕴相比较而言,作为艺术家追求艺术自身审美价值还是值得认可的,而不是一味强调附属在作品上的其他功能。

现代主义美术的写实主要致力于形象性,形象是表象性质的,是对客观现象的描绘,但主观世界的把握又是如何,写实能否成为心灵的一种观照,心灵的写实能否以形象作为载体,抽象可否写实内心世界,这些问题是现实主义美术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现实与写实是现实主义美术的基本命题,现实是多重视角下的现实,写实不仅仅是客观表象的描绘。只有解决这些基本问题,现实主义美术才能不断地蓬勃发展,才能在与其他艺术流派的交流中具备一种自信与从容。

[参考文献]

[1]美·芬克斯坦.艺术中的现实主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42.

篇5:现实生活与思考的故事

一群校友,在其职业生涯中取得巨大成功,相约一起去看望他们的大学老教授。谈话很快变成对工作和生活压力的抱怨。教授要为客人们准备咖啡,去厨房拿回一大壶咖啡和各式各样的杯子:陶瓷,塑料,玻璃,有些杯子很不起眼,而有些则非常昂贵和精致,教授请他们随意喝点热咖啡。

当所有学生都有一杯咖啡在手,教授说,“是否你们注意到,所有好看而昂贵的杯子都被拿走,只剩下普通的和便宜的。虽然你们只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这很正常,但那就是你的问题和压力之所在”。

“你们大家真正想要的是咖啡,不是杯子,但你们有意识地去拿那些较好点的杯子并盯着别人的杯子看”。“现在,如果生活就是咖啡,那么工作,金钱和社会地位就是那些杯子。他们只是容纳和维持生活的工具,但生活质量不会因此而改变。有时,只注意杯子的好坏,我们就无法享受其中的咖啡”。

篇6:传统与现实:德治思想的思考

传统与现实:关于德治思想的思考

德治就是通过道德教化使国人对某些思想理念、行为规范采取认同态度,产生自觉心理,从而形成凝聚力,以达到稳定社会、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目的.德治的时代意义是:德治是市场经济发展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迫切要求,是重铸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新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德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一方面强调“官德”和“民德”建设相结合,另一方面强调德治和法治相统一.

作 者:任江华 任映红  作者单位:任江华(鹰潭市委宣传部,江西,鹰潭,335000)

任映红(温州师范学院社科部,浙江,温州,325003)

刊 名: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RAO NORMAL COLLEGE 年,卷(期): 22(4) 分类号:B82-051 关键词:德治   法治   传统   现实   思考  

篇7: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现实思考

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现实思考

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进程中,要以先进文化为精神动力,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因此,要从战略思想上高度重视先进文化建设,克服种种困难,对文化进行改革和创新,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篇8:群众路线的现实思考

关键词:群众路线,“革”官“厉”制

群众路线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并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结出的硕果, 一直以来指导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群众路线的“根”深埋在正处于变革时期的中国社会, 不断被滋养, 吐垢纳新。时至今日, 越发彰显其旺盛的生命力。

一、群众路线的由来及发展

马克思是首位勇于正视群众力量并用哲学视角来解读其力量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人类社会自我更新的决定性力量。一切政党都要依附于这股力量并为其服务。群众路线就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并结合中国社会变革实践结出的硕果。

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物中, 首次提出群众路线的是李立三, 在1928年11月与地方领导人谈话中出现群众路线一词。随后在1929年9月周恩来在给部队指示信中也提及群众路线一词, 但是都没有深入诠释。1942年《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 毛泽东同志科学地阐述了群众路线, 并与实事求是、独立自主一起被后人公认为毛泽东思想三大活的灵魂。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第一次将党的群众路线表述为:“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是党全部工作的目的, 也是治国理政合法性的基础;一切依靠群众是党开拓创新的力量之源, 也是凝心聚力的现实选择;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是党开展工作的具体方法, 更是实践群众路线的唯一途径。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上将群众路线写入党章, 成为党开展群众工作的总方针。

二、贯彻群众路线面临的现实挑战

随着国家发展从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转向, 经济运行模式中市场力量逐渐增强, 社会生态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党的群众路线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1、多元化思潮侵蚀社会主流价值共识

经过战争洗礼, 并在新中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一直是社会主流共识, 这不仅是我国发展方向的保证, 更是引领社会善良风尚的指路明灯。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乃至00后一方面享受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成果;另一方面也在承受着社会巨变所带来的冲击。这必然造就了他们更为强烈的物质渴望和精神追求, 一但自我实现受到压制往往会迁怒于外而不自省。加之开放所涌入的西方思潮搅乱了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平静心态, 致使构筑社会主流价值之基的群体成为了追求奢靡生活、享乐主义的急先锋。这对于维护我国现有价值体系构成严峻的挑战。

2、新阶层涌现导致对“群众”认知模糊

群众路线提出之初, 针对群众的范畴非常简单, 建立在工农联盟基础之上的革命军队是群众利益坚定的维护者和实践者, 身处社会底层, 拥有共同利益诉求的工人和农民就是群众。而今, 飞速发展的经济导致社会结构的急速裂变, 社会新兴阶层大量涌现, 其在物质、精神、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利益诉求越发多元化。每个阶层的利益诉求既有重合的部分, 也有相互冲突的地方。如何在开展工作中调和各阶层的利益诉求, 就要先分清群众, 然后统筹考虑。笔者认为群众应该是社会弱势群体, 这体现在社会地位、经济能力以及自我实现的能力等方面, 要多贴近社会弱势群体, 才是实践“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具体方法, 切不可以“群众”社会地位的高低、经济能力的强弱或者权势的大小来有区别的开展“群众”工作。

3、经济增长模式催生地方政府服务对象迷失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由计划为主向市场为主的经济模式发展的, 在经济领域政府的影响力过大, 管得过死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 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环节都有政府的身影。这不利于地方政府正确自我定位, 逐利性被强化而服务性退居其次, 不仅催生了一大批对GDP顶礼膜拜的地方政客, 而且还造就了一批贪腐之徒。他们完全忽视自己的服务职能, 将自己视为高高在上的管理者, 而将群众视为被管理者。原本作为父母官工作得失衡量标准的群众作为自己仕途的垫脚石。群众路线的主体由原来的提供公共服务的官员和接受公共服务的群众, 变成了掌握公共产品审批权的官员和需要公共项目的老总, 至于公共产品是否为群众所需要则无关紧要了。这种将作为主体的群众的利益, 直接输送给官员和老总的做法, 严重背离了群众路线的本意, 已将“群众”概念偷换了。此路线已非彼路线, 干群关系日渐疏离, 渐行渐远!

三、群众路线的现实路径

如今, 党的历史使命已从带领人民群众解决温饱的实践阶段向更高经济层面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让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更贴近群众, 及时解决群众的切身问题不仅是解决现实发展瓶颈, 构建和谐社会的要点, 更是关系到几代人为之奋斗的中国梦能否成真的关键。

1、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从思想上武装全党, 统一认知, 凝聚共识

一个国家发展的方向和进度取决于执政党的性质和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并迅速将其与中国社会实践需要相结合, 不断使这一理论中国化, 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理论成果丰硕。这引领和推动者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革。2012年底, 作为党和国家第五代领导集体核心的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地提出实现“中国梦”这一崭新的实践诉求, 是站在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的高度吹响的又一次在发展国家经济、实现人民幸福征程上的集结号。这使全国上下再一次清醒地认识到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强盛的前进方向, 凝心聚力, 众志成城。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不断武装全党, 才能在党内提高觉悟、统一认知、凝聚共识, 才能更好的促使每位党员干部始终坚守亲近群众、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基本工作方针, 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巩固和延续我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

2、“革”官“厉”制, 大力推动中国特色政经体制改革

纵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 政府在大力推动社会变革的进程中无不印有民族历史文化的烙印。所以, 中国社会的任何变革都不可能是无根之木, 必须有其适宜的土壤。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就是“特色”之处。政经体制改革尤为如此。

“革”官, 就是改革政府和党员领导干部, 将政府“简政放权”由管理型向服务性转变, 减少党员领导干部贪腐渎职的机会。首先, 政府是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而且消耗社会资源 (税收) 的机构, 其本质应该是服务。现实生活中, 政府为什么没有体现出服务性呢?原因很简单, 一是群众对政府没有强有力的制约机制;二是政府通过“管”能管出社会地位和财富;三是政府上下级的管理, 造就了下级只服务于上级。为此, 建设服务型政府, 强化党员领导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才是解决之道。然而建设服务型政府决不是出几个便民措施, 搞个行政服务中心吆喝职能部门集中办理业务就能完事的。它不能一蹴而就, 政府的服务性必须通过其公职人员的言行体现出来。通过健全社会组织, 推动政府抓大放小“简政放权”, 同时推动政治民主的深化, 进一步让群众参与政府决策、参与公职人员的政绩考核、赋予群众弹劾官吏的权限等, 这样服务于民的政府才能取信于民;“厉”制, 就是用完善而严苛的制度来实现政府的服务性, 保障公职人员的恪尽职守。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老虎’、‘苍蝇’一起打”的讲话精神, 从严治党、从严治吏。通过完善各项法律制度来落实政府的服务职能, 使其制度化。加强党内各项纪律的贯彻实施, 对贪腐、渎职等失信于民的行为强化打击力度, 将这种高压态势常态化, 使党员领导干部逐渐从不敢失信于民转化到不愿失信于民。

3、疏通并扩展渠道, 让群众更易清晰表达自己的诉求

现阶段, 是维护改革成果, 扩大开放共识, 促进社会总体和谐的关键阶段。政府的行为不仅要接受群众的监督, 同时要擅于接纳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要努力疏通和拓展群众表达自己意见的渠道, 使之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笔者认为渠道有三:一是开通互动式网络交流平台, 通过在线交流、留言的方式收集群众的诉求;二是扶持现代公众组织, 将其培育为特定群体代言的社会组织, 塑造成政府和群众之间加强沟通的纽带;三是党员领导干部实行定期下基层驻点, 通过党员领导干部被体验的形式拉近干群关系, 促进更深入的了解群众所需所想。要把群众当作政府施政智慧的来源而非毛病的挑剔者, 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和群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少一点坐在办公室的时间, 多一点接触式、体验式、走访式的创新工作方法。这样能创造出更多让干部倾听、群众倾诉的机会, 通过党员领导干部群众化, 才能保证施政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6/18/c_116194026.htm.

[2]孟庆俊.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6 (1) .

[3]李德, 等."群众路线"实践新模式探究[J].唯实, 2011 (8-9) .

上一篇:第五节磁生电及应用下一篇:苏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