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现实

2024-05-06

贴近现实(精选八篇)

贴近现实 篇1

一、贴近中学生的生活, 增强人文性

以往的政治课教学过于强调政治课的政治性, 忽视政治课的“人文性”, 政治课给人们一种只能讲政治的感觉, 缺少人情味, 远离初中生的生活, 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 在继承和发扬旧课程标准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强了“人文性”, 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 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 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 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 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 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让学生在鲜活的中学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 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 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贴近中学生的生活, 使之成为一门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二、加大品德教育的力度

1. 树立素质教育的全新观念。

应试教育的不良倾向使学校和学生忽视德育、体育, 脱离实际, 脱离社会, 不注意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一味应付考试, 长此下去势必误人子弟, 造成严重的后果。实践证明, 应试教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 它严重违背教育要使人得到全面全面、协调发展, 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因此, 必须彻底转变以应试教育为发展方向的中学政治课教学观念, 树立以素质教育为发展方向的中学政治课教学观念。

2. 重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人格品质。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 学生作为主体的意识、地位、作用、发展潜能被忽视了, 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受到相当程度的压抑, 对社会、对自己缺乏信心和责任感。这种社会现实, 要求中学政治课教学必须彻底改变忽视主体意识培养的教育观, 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体意识的培养, 使他们成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主宰。

3. 树立开放性的全球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是开放式教育, 是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教育。这种教育要求中学政治课必须具有开放性和联系性。然而, 长期形成的中学政治教育观念是封闭的、狭隘的,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 政治教育被限制在封闭的校园环境内, 不把学生看作社会中的一员, 与世隔绝, 关起门来让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 使学生对现实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难以理解, 又找不到答案, 陷入彷徨、困惑之中, 进而反过来对学校所学的理论产生怀疑, 厌倦政治课。

三、激发参与意识

教学中始终保持高度热情, 感染学生, 调动学生的情绪, 使学生思维活动处于兴奋状态。可以在课本实例的基础上, 补充一些有趣味性的例子, 深入浅出, 使学生感觉学习不枯燥、有趣味, 让课堂充满活力。这样, 师生之间才容易沟通感情, 产生共鸣, 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才会增强, 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在情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促进教学过程的良性发展。在兴趣的基础上, 配合教学,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创设教育情境, 促进教学, 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我们组织学生认真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义务劳动、走入自然, 还组织辨论会、演讲会、故事会、朗诵会等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 而且激发了兴趣。这些活动让学生体味到无限乐趣, 激发了参与意识。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政治课教学要从学校、班级、教材的实际出发, 考虑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 开展教学工作,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要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适当深化、合理拓展, 致力于发展能力, 提高思想觉悟, 形成综合能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 要狠抓基础知识, 在补好基础知识的前题下发展能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 要降低要求, 强调从基本概念入手, 加强基本训练, 力求学一点, 巩固一点。同时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 要尽量多采用启发式教学、点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同时要注重对现代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 创设教育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充分发挥师生的双边活动的作用, 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轻松学习知识, 自主发展自己。

五、重视实用性

贴近现实生活的小说:钓鱼 篇2

老刘的鱼塘根本没有他吹嘘的那么好钓,尽管随时都可以来钓,但一年500元的垂钓费,老张还是觉得不值,来这里钓鱼的人并不多,而且老张后来才知道,办年票的,就只有他一个人。

已经是亏了,再不经常来就更亏了。这不,一吃过午饭,老张又在老刘的鱼塘边撑起了遮阳伞。

今天的运气还算不错,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已经钓上来两条鲤鱼,虽然个头不大,每条不足一斤重,但老张还是很开心:是个好兆头!

一个小时后,窝子食(撒到鱼钩附近诱鱼的底料)开始发挥威力,老张接二连三地中鱼,都是一般大的鲤鱼,没有太大的挣扎力,却也足够让老张忙活一阵子。

正钓得兴起,远远地,老张看到老刘划着竹筏子向他这边走来。竹筏靠岸,老刘上来后,拎了一下老张放水里的鱼护(盛鱼的网兜),转身对老张说:“对不住了老张,这两天先别钓了,网箱破了,养的鲤鱼跑出来了,都不到一斤重,太小了,钓了也不好吃。”

老张不买账:“我可是交了年费的啊,再说你咋知道我钓的就是你网箱里跑出来的,这又没有什么记号。”

“真是网箱里跑了鱼,才这么大,钓出来都踢蹬了。”看到老张又开始中鱼,老刘有些红眼了。

“老刘你别不讲究啊,我钓鱼是花了钱的,当时也是讲好了的,随时都可以钓,你不能因为网箱跑了几条鱼就不讲信用了吧。”

老刘气得不说话,划着竹筏子走了。

不多一会儿,老张看到老刘又划着竹筏子回来了。这次,他径直划到老张的前面,对着老张鱼漂的地方,扔下了一把“炸弹”。

老刘扔进水里的,是樟脑球,这是鱼塘老板为防止别人来钓鱼最常用的一招,鱼最怕樟脑球这种怪怪的气味,被撒樟脑球的地方,方圆几米处好几天不会有鱼光顾。

老张的倔脾气也上来了,他偏偏不走,挪了一个地方,重新撒了窝子食,他不信老刘能有多少时间跟他耗。

老刘没有再过来找事,老张不多久又开始中鱼了。

鱼钓着过瘾,时间过得也快,当太阳藏到西山后头的时候,老张拎了一下鱼护,有点拎不动了,足足有几十斤!这可是在这个鱼塘从未有过的收获!

要是往日,这个时候老张得收拾工具准备回家了,可今天一直中鱼,老张就一直舍不得收杆,不觉中,天色暗下来了。

尽管老张习惯了走夜路,但他还是不得不收杆,因为眼睛已经看不清水中的浮漂了。收拾妥当,老张跨上了那辆跟随他南征北战多年的摩托车。

然而,无论是电启动,还是用脚踹,摩托车就是打不着火。有些着急的老张下车查看,他最担心的事发生了:拧开的油箱盖,手电筒照了照,油箱干干的了。

这可怎么办?几十里的路,黑灯瞎火,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难道还得推着回去?

就在老张一筹莫展的时候,水面上一团黑影在向他靠近,是老刘又划着竹筏子过来了。

“怎么还没走?”

“没油了。”

老刘没再说话,划着竹筏子走了。天太黑,看不清老刘的表情,但老张知道,那一定是满脸的幸灾乐祸。

老是在这里熬着也不是办法,老张决定先把车推到公路边再做打算。刚走出没几步,听到老刘在远处喊:

“等一下!”

再等到老刘上岸,他的手里多了一个油桶。

“刚才我不确定家里还有没有汽油,回去找了一下,桶里还有一些,足够你路上用了。”

想到白天发生的一幕,想到自己鱼护里的几十斤未成年的鲤鱼,老张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摩托车突突地响着,驮着老张一溜烟上了公路。

把握三个维度,贴近学生现实 篇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具体目标的第一个标志性的变化是从以“双基”为目标,发展到现在以“四基”为目标。也就是说,传统的数学教育仅仅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十多年的课改,我们却发现,学生仅有这两方面是不够的,学生还要学会思考和经历,需要有这方面的体验或感受,需要积累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因此,贴近学生现实,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着眼于新的知识内容,搭建两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的教学。

课前先在班级开展“短时(3秒)拍球赛”,收集相关的数据。上课时首先让学生观看当时比赛的场景;其次,出示第一组和第二组学生拍球成绩统计表;再次,让学生讨论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最后提出问题:哪一组拍球水平高些?哪一个小组能胜出?

第一组“短时拍球赛”成绩统计表

第二组“短时拍球赛”成绩统计表

生:第二组水平高些。因为第二组拍球总个数比第一组多。

生:不公平,因为两组的人数不一样。

生:第一组水平比较高。因为第一组吴天山拍的个数最多。

生:也不公平,因为李钰拍得最少,也是第一组的。

师:怎么办?

生: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拍球多少个,再比较。

教师匠心独具,从学生熟悉的“短时拍球赛”引入新课,设置认知冲突:由于两组人数不同,既不能用个人成绩代表整体水平,也不能用总数代表整体水平,原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无法比较出结果,从而产生学习“平均数”的强烈需要。教师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体会只有用平均数才能反映整个小组的整体情况,逐步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和应用意识。教师用心准备、精心设计将本课知识技能目标化作“短时拍球赛”的情境,主动贴近学生现实,得到学生热情的回应。

二、从“数学思考”维度贴近学生现实

学会思考是数学的一个核心目标。数学思考是指运用“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进行的思考。通俗地讲,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让学生学会抽象,学会推理,学会数学建模。教学上要注重贴近“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这一核心目标来组织和呈现学习素材,科学灵活地选择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小心求证等学习精神。

例如,在小学阶段“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早期教材把这部分内容编排在“数的整除”单元里。学生在生活中很少看到此类知识的原型,无法理解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有什么用处,因此学习时没什么兴趣,学过之后较容易遗忘。现在的教材将这部分知识编排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中,并放在“约分”之前,同时密切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教材创设了“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铺满长16分米,宽12分米的长方形地面,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多少分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小组合作,采取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活动,看能摆(画)几个正方形,从而发现这些正方形的边长既是地面的长16分米的因数,也是宽12分米的因数,进而抽象出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这里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不仅是纯数学概念,而且是被赋予生活的含义。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数学抽象、数学推理和数学建模等数学思考活动,逐步积累了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世界的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

三、从“问题解决”维度贴近学生现实

“问题解决”和“解决问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解决问题”是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解答相应的问题,本质上是一种“解题”或“做题”。而“问题解决”是数学课程具体目标之一,它从“两能”,增加为“四能”,要求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

例如,教学完成“圆的面积”一课后,教师可设计下面的活动。

话题:为什么生活中的很多容器,如口杯、水桶、酒瓶等底面大都制作成圆形?

这个活动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完整的方案,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相应的计算,并对计算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经过合情推理形成一般性的结论。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同样长的铁线围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围成哪一种图形的面积最大?

1.假定同样长的铁线长为314厘米(考虑到计算圆的半径)。

2.选择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为代表图形,分别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

3.列表整理三种图形的计算结果。(见附表)

4.分析、比较三种图形的面积大小,思考如果围成三角形或梯形时,结果又是怎样?

5.如果铁线为其他的长度时会影响结论吗?通过以上分析,你的结论会是什么?

6.你能用这个结论来解释为什么很多容器的底面都制作成圆形吗?

通过以上的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数学活动,让他们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经历数学知识的综合与实践:在生活现实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为什么生活中的容器的底面大都是圆形?分析和解决问题——利用所学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自己已有基础(包括知识技能、活动经验、生活背景等)之上的,教师要从数学课程目标的多个层面整体把握学生现实,才能对教材呈现的内容进行科学地取舍,对教学策略进行合理地选择,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附表:

贴近现实 篇4

一、挖掘现实素材, 初步认识负数

数学活动是引导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 经过自己实践探索与思考, 得出数学结论的过程。教学“负数”的重点是理解负数的意义, 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生活中有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如:气温的零上和零下;存折上现金的存入和支取;水位高度的上升和下降;海拔高度的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盈余与亏损的数量等等。这些既是负数产生的历史过程, 也是教学负数时可采用的素材。本单元提供了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冬天教室里和教室外的气温对比和存折上现金的存入和支取为素材,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1. 用负数表示低于零度的气温, 引导学生首次感知负数。

教学可分三个层次进行。 (1) 用不同的数分别表示零上气温和零下气温。例1精心选择同一天教室里和教室外学生利用温度计观测温度的场景:教室里学生观测到的温度是零上16℃, 而教室外的温度在温度计上显示的还是16℃, 但这个16℃是在零度以下, 紧接着, 鼓励学生交流怎样读温度计上的读数:以零度刻度线为基准, 温度计上的零上温度要从零度刻度线往上看, 每小格表示1度, 每大格表示10度;温度计上的零下温度要从零度刻度线往下看, 也是每小格表示1度, 每大格表示10度,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教室里观测到的气温比0℃高, 教室外的气温比0℃低, 教室里和教室外的气温是零上与零下两个不同概念的16℃, 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零上与零下16℃该如何区分呢?由此在学生内心产生一种需求, 寻找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 表示并区分教室里和教室外的不同气温。 (2) 讲解正数与负数的表示方法及读、写。在教学时, 可由教师讲解, 也可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认知。正数与负数的表示方法:人们规定零上16摄氏度记作+16℃, 零下16摄氏度记作-16℃。正数与负数的读、写:强调“+16”也可以写成“16”, 初步把以前学过的那些大于0的自然数与正数联系起来, 从而突出负数的意义与表示方法。 (3) 通过补充一些与温度有关的内容, 巩固例1的教学。如, 水结冰的温度是0℃, 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88.3℃, 月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183℃等等, 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 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2. 用正数或负数表示存折上明细表中的存入和支取, 丰富对负数的感性认识。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是通过他们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主动建构的。”实践证明, 学生通过其已有的生活经验, 与学习内容进行交互作用, 能使课堂教学真正得到深化, 学生的学习也更加积极、主动、有意义。教学例2时, 首先出示存折明细的示意图, 引导学生观察存折, 并介绍“存入”、“支出”等具体概念, 为学生体会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做铺垫。让学生明确原来学过的数像2000、500这些数表示的是存入的钱数, 而这里新出现的前面有“-”的数, 像-500、-132这样的数表示支出的钱数。再结合具体的数据500和-500, 体会它们的含义正好相反, 一个是存入, 一个是支出, 从而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分别表示存入与支出这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这样, 学生又一次联系现实生活体会到正数与负数的意义, 使他们对负数的认识更加丰富。

3. 初步揭示正数与负数的概念, 深化对负数的认识。

在学生经历了例1、例2的学习后, 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16、-16、2000、500、-500、-132是两种意义相反的量, 如果把这些数分成两类, 那么可以把+16、2000、500分在同一类, 把-16、-500、-132分在另一类。像前一类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后一类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并强调正数前面也可加“+”号, 也可省去“+”号, 而负数前面的“-”号则必须写。同时引导学生在分类中发现“0既不是正数, 也不是负数。”

二、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 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学习数学知识, 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书本上已经处理过的数学问题, 更重要的是学生能自觉地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从数学的角度加以分析、研究, 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1. 从生活中的统计情况了解正数与负数表示的具体意义。

出示统计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虽然都是2个球, 但上半场是进球, 下半场是丢球, 它们两个的意思正好相反。另外, 像转来和转走、赚与亏, 它们的意思也正好相反。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具体的数。 (如下表)

然后告诉学生“通常情况下, 进球、转来和赚钱用正数表示, 丢球、转走和亏损用负数表示”这个规则, 再由学生依据规则对统计表里的每个数据做出具体的解释。从而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2. 在练习的多样性中体验正数与负数能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材中没有出现正负数的意义, 主要是通过一些现实生活情境实例, 引导学生概括出正负数在事实上所需要的性质。例题和练习题中选取的内容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例如, 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上升与下降、盈利与亏损、上车与下车、转进与转出……都是一对意义相反的量。为了区分它们, 我们习惯上约定高于海平面、上升、盈利、转进等为正, 低于海平面、下降、亏损、转出为负。学生能解答这些约定俗成的问题, 并不能说明真正理解了正负数是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这些典型的生活情境事例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势。因此, 在教学中可通过多样性、开放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 出示光明小学校园平面图:校园在平面图的中心, 它的东、西两个方向1800米处分别是少年宫和公园, 南、北两个方向1500米处分别是医院和超市。问题:明明从学校出发, 沿东、西方向走1800米, 到了什么地方?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 即明明如果向东走, 则到达少年宫;如果向西走, 则到达公园。同样, 明明从学校出发, 沿南、北方向走1500米, 到达的地点也有医院和超市两种可能。引导学生思考:向哪个方向行走的路程记作正数, 向哪个方向行走的路程记作负数, 一般来讲没有约定, 而是在解决问题时临时规定。如果把向东行走的路程记作正数, 那么向西行走的路程就记作负数;也可以把向西行走的路程记作正数, 那么向东行走的路程就记作负数。由于标准不定, 问题在学生中引起了争议, 通过讨论使学生感受到在相背运动时, 如果一个方向行走的路程用正数表示, 那么另一个方向行走的路程就可以用负数表示。这样学生对正数与负数能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就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再创造及自身潜能的发展。

三、数形结合, 感悟正负数

贴近现实生活,注重数学应用意识 篇5

一、发挥想象,拓宽教学空间

如今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接收着来自外界的大量信息,数学课堂也同样不应满足于书本上教学的内容,而应当多联系生活,大大拓展教学空间。

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元一次方程”时,我出了一系列的应用题让大家思考,其中有一题是这样的:“老师想给学生买笔作为小礼物,一支笔的价格是2.5元,但是如果他买20枝以上的话,超过20枝的部分就是一支2元钱,这个老师带了40元,那么他能买几枝笔呢?”“现在也不知道他买几枝,那么笔的单价还不知道呢?”学生苦恼地说。“所以要我们一起来算呀,咱们看,买20枝以上才能便宜,那他买20枝的时候应该花多少钱呢?”“2.5×20=50(元)!”学生很快算了出来。“那么这个老师带了40元,40<50,所以他买的笔单价是多少呢?”“还是2.5元!”

“那么,他能买几枝笔呢?”“40÷2.5=16(枝)”“对啦,那么,如果现在他带了96元钱,那他能买几枝笔呢?”学生陷入了沉思,我顺势引导大家:“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列一元一次方程啦,将超过20支笔的枝数设为x,即2.5×20+2x=96,解得x=23(枝),那么老师一共能买几支笔呢?”“20+23=43(枝)!”学生很快明白了。

二、创设情境,发现生活资源

纯粹的数学理论知识略显单一、枯燥,况且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有限,有时候很难快速地理解和接受。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情境设置,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的“轴对称”时,我拿了一个万花筒,并将它的画面用投影仪投射到大屏幕上,慢慢转动万花筒,不断变换着图案,然后问大家:“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万花筒的图案是由好多相同的形状组成的!”学生兴奋地说。“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轴对称图形。许许多多的轴对称图形拼在一起,可以形成非常美的图案。”我趁势问大家:“大家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万花筒图案啊?”“想。”“那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画的轴对称图案最美!”

三、挖掘教材,理论实践结合

生活处处有数学,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会发现在生活的不同时刻可以用到不同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做到的就是深入挖掘教材,将书本上的理论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这一章时,我给学生看一个家庭一周的收支情况,周一:进账300元;周二:支出150元;周三:进账425元,周四:进账120元;周五:支出350元;周六:支出225元;周日:进账250元,然后问大家:“这个家庭一周的总结余是多少?”学生很快算了出来。“300-150+425+120-350-225+250=370(元),增加了370元!”“那么总支出和总收入是多少呢?”“总支出是150+350+225=725(元),总收入是300+425+120+250=1095(元)。”

用这种方式,学生更好地体验了有理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我们作为数学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学理论的同时,同样不能忽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应当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的魅力。

贴近现实 篇6

关键词:贴近现实,融入生活,推陈出新

信息多元化的时代,面对五彩缤纷,变化急遽的世界,处在花季的学生们既激动又茫然。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直接升入高校的机会已经很少,半只脚等于是踏入了社会,对即将投身的社会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探求欲望。在校学习期间不会像普中的学生那样一头扎进课本,埋入题海中。尽管现在的语文教材所选的仍都是佳作名篇,但与职校学生的特殊性不相一致。如古文、鲁迅的杂文等,学生都觉深奥,难懂,也觉得无聊,有些同学竟然慨叹:古人的“陈词”对今天这个网络数字时代还有用吗?他们觉得课堂太乏味了,课堂的东西太少了。接触和好奇使他们想跳出书本,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也就面临着如何适应形势,适应学生的新课题。我在职业学校任教有20多年了,多年的教学中我坚持进行探索,在教改方面得到一些粗浅的体会。我认为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贴近现实,融入生活,在理解、吃透课文的基础上,综合纷繁复杂的社会现状,深化文章的现实意义,从而可使知识的养料,文化的精华牢牢根植于青春的脑海中,又使这些远离我们的古老文明在今天仍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学生通过学习也陶冶了情操,对“社会大学”的众生相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上《谏逐客书》这篇课文时,一上课,我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有哪些?”同学们抢着回答“美国”“日本”……“那么,中国崛起最快的地区、城市又是哪里?”“海南”“深圳”……请问,他们如此迅捷发展,赶在前面的原因是什么?“重视教育”“发展科技”“引进人才”“计划生育”……教室里热烈地讨论着。“大家回答得都非常好,但总而言之,这些国家和城市的发展是否都关起大门,只依靠自身的力量?”这次的回答既一致又肯定“否!”“好,今天我们就要讲讲利用外在力量,利用人才的问题,看看古人是怎么给我们阐述的?”于是师生翻开课本,在李斯洋洋洒洒、气势恢弘的论辩中,细心求证,认真分析,最终被秦国历史上“用外来人才兴,弃外来人才衰”的道理所折服。在课堂讨论时,我请同学谈谈美国引进、利用人才得益之处,大家根据平时在报刊资料中所得的信息,畅所欲言:美国是一个仅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国家,它却跑到了世界的前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网罗”并“善待”全世界最优秀的科技、教育等各界的人才,以其优厚而独特的自由发展空间使各国的“精英”竟相前往。由此可知,山高不让细土,海深不辞百川,纳才用才是振兴经济的关键举措。在课文总结时,我再次作了启发:李斯认为“用客有功,逐客为过”,而秦王也恰恰在他这个客卿的辅佐下,“跨海内,制诸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古人尚明了这一点,我们处在改革开放的冲浪时期,更应注重广揽人才,引进外资力量来发展自身。假如你们毕业后自创企业,担任了厂长、经理,千万牢记古人的诫训,吸取他人之长、招聘能人,礼待贤士,用天下之士,展己之宏图。同学们听后发出了兴奋的笑声。

《谏太宗十思疏》一文的主题思想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唐太宗为了不蹈隋亡之覆辙,使国家长治久安,把魏征的话当做“金玉良言”,因此也使他统治之期出现了唐代历史上最兴盛的“贞观之治”。上课的时候,我联系当今全国范围内“三个代表”的学习活动及声势浩大的反腐败运动提出了“三个代表与十思”“惩治腐败之我见”“奢与俭,荣与耻”等问题分小组展开讨论。这些问题是同学们比较敏感和关心的问题,他们七嘴八舌地列出了在报刊杂志上披露的党内腐败问题,意见一致认为中央之所以倡导推崇“三个代表”的学习,就是为了纠正党内的不良风气,大力惩治腐败,使人心向归,保持全国人民的团结力、战斗力,加强综合国力,使国家早日富强。如此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到个人都应“戒奢以俭”,况且“十思”中列举的立身行事的准则,对同学们也有教益作用。有些同学还举了自身的例子,职校学生中盲目追求高消费,追求享受,奢侈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与我们这个仍然贫困、落后的国家或某些一贫如洗的家庭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学完课文,同学们深深懂得了,历史像一面镜子,给我们清晰地再现了过去的一切,也常常告诫我们安身立国必须痛定思痛,三思而行。

《包身工》描写了被卖身在日本纱厂的一群少女的悲惨生活。她们在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奴役下,生活在条件恶劣的环境中,劳作在噪音、粉尘和潮湿的环境中,多重的压榨几乎剥夺了她们生存的权利,使她们始终处于麻木状态。课上,师生联系到商品经济大潮推动下涌现的“打工妹”的现象,大家通过列举身边感受到的打工妹们的诸多信息,得到了共同的看法:既欣赏“打工妹”们在新时期为生活而奋斗的精神,也理解她们在城市的夹缝中生存的艰辛。但是比较两种不同的时代和社会制度,同学们同情包身工的遭遇,也明确只有建设富强的国家,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包身工”的土壤,旗帜鲜明地表示:现今“打工妹”是我们的姐妹,是城市建设的生力军,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者,是城市美化的装点师,保护“打工妹”的合法权益是新时代对企业和每个城市人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改革开放的今天“打工妹”不可能变成“包身工”。

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我们又把它与当今国门大开,“西风”猛吹进来的现象加以比较。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以它迈步世界前列,独领风骚的发展势头为我国的建设引路指航,西方优厚的资金和综合力量也给我们借鉴和利用。

在贴近现实,融入生活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同学们提高了兴趣,明辨了是非,更深刻地领会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原本模糊的想法清晰了,原本偏差的导向被纠正了。尽管同学们不再有升学的机会,但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好这些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再古再远的东西也是有用的。职校学生只有扎实掌握基础,提高文化素质,端正品行,才会具备适应时代,应付社会的本领,也才能立住脚跟,不被社会所淘汰。

贴近现实 篇7

关键词:为民直抒,审美趣味,《杨三姐告状》

《杨三姐告状》是评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创作贴近时代生活的戏一直是戏曲界面临的难点课题,从《杨三姐告状》中我们也许能获得一些启示。

一、将人民性融化在全剧的创作和编排中

(一)作者在作品中倾注了对人民的深厚感情。该剧根据发生在河北省滦县狗儿庄的真人真事改编,全剧揭露了恶人的贪婪、淫乱、残暴和旧中国法制的黑暗,最终归于民众的反抗。成兆才生长于民间,心系贫民是其创作演出的出发点。基于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作者把最多的同情、最好的描写都给了受压迫者,贯穿着源自内心并真诚抒发出来的对底层弱者的关爱,他是真正用他的心灵、感情来写作的。

(二)时代性强,矛盾突出。《杨三姐告状》中对各个阶层各色人物活动的描述都彰显着时代特色。首先,人物以时装出演,更贴近时代,丰富了评剧表现手段。其次,使用方言并采用当时流行的白话体形式。此前评剧道白基本用“京白”,《杨三姐告状》首次使用地方方言道白,突出故事发生地的真实性,活跃了语言运用,提高了观众兴趣和表演效果。再次,戏剧结构特点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迂回曲折、骤然结束。从始至终,冲突不断,矛盾的铺陈与烘托使得主题更加突出、有力,剧情更加合理、完善,冲突越多对观众吸引力越强,虽然是正剧但情节设置并未“一苦一悲到底”,剧中用幽默手法嘲笑恶势力,让人笑中有深思。

(三)创造性融合角色的行当,成功塑造典型人物。剧中典型人物不论主次,都有明显的时代、阶级和个性特征。

杨三娥的角色涵盖了青衣和花旦行当,人物形象真实、丰满、感人。她的智慧、胆量和顽强的意志贯穿于每次出场活动中,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高占英的角色涵盖小生行当,念和唱完全是大嗓,使人听起来字字入耳。杨母涵盖了老旦与彩旦行当。明显的地方口音和独特的程式化表演,塑造出既善良淳朴又不乏憨厚幽默的人物形象。高贵和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滑稽丑角儿形象。杨厅长融合了花脸行当的表演元素,他纯正的天津做派也是天津观众喜欢他的原因。

(四)遵循声腔音乐特点,精彩唱段频出。《杨三姐告状》中较多地运用了慢板、反调慢板、流水板、散板。以成兆才为首所进行的改革使“莲花落”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起板过门的基本曲调是四小节组成的乐句,节奏特点为弱起强收,这一定则在实际运用中会根据情绪的不同加以调整,但弱起强收和落音不变,只是节奏上加以紧缩而已,产生以情带声、以情促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这也是产生“尊厅长”“杨母哭灵”“哭二姐”等经典唱段的音乐基础。

二、为民直抒和表现社会美是宝贵创作经验

(一)为民直抒。有钱有势的高家向出身寒门、性情懦弱的杨二姐痛下杀手,三姐决心为姐姐伸冤,踏上了艰难而漫长的上诉之路,历经曲折最终使杀妻害女的高占英得到了应有惩罚。杨三娥面对邪恶时弱者对强者的勇敢反抗,是对天理和良知的急切呼唤,是怀有正义感的群众的共同心声。观众对戏剧作品寄托的就是这种情感直抒、洗雪冤仇的审美诉求。有了这种直抒,《杨三姐告状》才能够轰动全国,成为经典作品。

(二)表现社会美。曾经有言论说现在社会上不需要《杨三姐告状》这样尖锐反映社会对立矛盾的剧目了,实际并非如此,有待文艺作品发掘表现的复杂民生事件比比皆是,只是创作者不愿深入生活,不以满足观众社会美诉求为己任,甚至脱离观众,种种怪现象令人汗颜与深思。

《杨三姐告状》中包含着具有传世价值的主题特征——剧作满足人民惩恶扬善的诉求,而我们的某些正剧恰恰缺少这种意识。这种意识我称其为社会美,这种社会美升华了评剧艺术对真善美的追求——“评古论今,警化世人”。评剧《杨三姐告状》符合全国观众对社会美的诉求。社会美以善为前提,表现为人的内心和行动之美,人的献身精神、智慧和力量等等都是社会美的重要表现。

当前心灵鸡汤式的戏剧创作观随处可见,“没有绝对的坏人,没有绝对的好人,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极尽煽情地为恶的强势者辩解,好人则一定要给他设计不光彩的过往甚至不堪的一面。塑造是非不分的灰色人物的热潮反映了当今社会崇高道德的缺失,浮躁纵欲以人性复杂为借口是时代的悲哀。文艺作品是现实的投射,人物性格的丰富性颠覆了脸谱化的大忠大奸,但是非不分不免落入新的俗套。《杨三姐告状》中传达的亲民和正义之气才是评剧创作应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个理念是经得起时间和观众检验的。

贴近现实 篇8

[关键词]贴近 现实 培养 数学素养 学科现实 生活现实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5-01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和应用。而且,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突显,不仅表现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还表现为学习内容与学生自身的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数学课堂应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其他学科现实、数学现实进行教学,以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进一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贴近学生生活现实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同时,《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许多内容都可以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发现与利用来自于自然、社会中更为广泛的数学现象和问题,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趣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能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又能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24时计时法”后,教师布置学生回家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生活情况设计一个“作息时间表”,并提醒他们要科学、合理地安排一天的学习、生活、家务劳动及课外活动时间。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他们讨论交流,并指导他们进行适当的修改、调整。这样教学,有效引导学生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知识,增强了时间观念,同时有利于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贴近数学学科现实

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同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学生所积累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就成为他们的‘数学现实。”要贴近学生的数学现实进行教学,既要求学生具有较为坚实的数学知识基础,又要求教师找到旧知与新知的结合点,实现两者的有机联系。这样不仅能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而且能引导他们学习新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揭示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数学,构建完整的认知结构。

例如,教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然后放手让他们自由探索、验证,自己得出结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分数加法中同样适用。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在今后的计算中少走弯路,而且使他们自己得出了知识的结论,形成了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三、贴近其他学科现实

文化知识具有学科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的许多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就成为学生的‘现实。”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内容早已不再是传统的那种狭隘、单一的学科知识,而更多地表现出综合性等特点,体现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甚至相互融合的特性。联系其他学科现实开展数学教学,既有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又有利于他们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学“认识多位数”时,教师出示这样一道练习题:“上个世纪,地球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约有1000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第二次世界大战约有5700万人丧生,13000万人受伤。请你把上述数据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比较一下两次世界大战的人员伤亡情况,并思考:这说明了什么?”这道题的特点是把数学知识与历史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这一练习题,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多位数的相关知识,而且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感受到和平生活的宝贵,逐步产生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这恰恰契合了《数学课程标准》“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的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贴近学生的现实开展教学,利于他们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贴近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其他学科现实进行教学,进一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

上一篇:皮层电极脑电监测下一篇:体育产业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