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依据

2024-05-07

现实依据(精选十篇)

现实依据 篇1

我国理论界对于隐性采访的概念和定性各执一词, 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陈力丹认为隐性采访是“采访者不将真实身份告诉采访对象或者虽然告之真实身份但不告之采访意图的采访。”[1]蓝鸿文认为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藏起来的采访。”[2]从中可以看出, 构成隐性采访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采访者采访身份或采访意图的隐匿性。通常情况下是采访者隐去采访者身份而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现场。而“我在现场”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如果记者不在现场, 采访任务就无法顺利完成。而在隐性采访中, 采访者表面上不在新闻现场, 但事实上是身处新闻现场的, 只是被采访者不知道而已。但正是因为隐性采访是在被采访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 就存在一个可能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问题, 这也正是隐性采访合法性的争议所在。

二、隐性采访的现实依据与法理依据

关于隐性采访的合法性问题, 学术界争议较大。陈力丹就认为, “隐性采访不具有合法性。不论是我国现行法律, 还是多数外国的法律都没有明确赋予记者可以假冒身份、偷拍偷录等行为的权利。特别是其中假冒身份、偷拍偷录、说谎以及未经告知进入私人领域等行为, 即使是为了揭露坏人坏事, 有时也会构成法律与道德的悖论, 并且不受法律保护。”[3]在采访实践中, 也有许多被采访者以隐性采访未经过自己的同意, 侵犯自己隐私权为由, 认为其违法。但我认为隐性采访在我国具有深厚的现实依据与法理依据, 应该得到肯定与支持:

(一) 隐性采访的现实依据

我们知道, 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所以, 当采访结果对被采访者有利的时候, 采访行为当然很容易获得被采访者的同意。但是当采访结果对被采访者不利的时候, 如果采访者将自己的采访身份和采访意图告诉被采访者, 就很难取得其同意。即使勉强取得其同意进行采访, 所获得新闻材料的真实性都将大打折扣。在食品安全、矿难、腐败等问题非常严重的今天, 如果严格禁止隐性采访, 将不利于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因此, 出于舆论监督的现实需要, 我们必须允许隐性采访存在。

(二) 隐性采访的法理依据

(1) 法无禁止即可为。在法学理念上, 在公法领域, 奉行“法无授权即为禁止”的原则, 也就是说在公法领域, 国家行政机关实施某项行政行为必须要有法律的明确授权, 如果没有法律的明确授权, 即不能实施该项行为。而在私法领域, 奉行“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 即民事主体所从事的行为只要法律没有明确禁止, 即可以实施。陈力丹认为, “在我国, 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其对于新闻的发布关乎国家和社会利益, 记者采访时, 虽不是行使代表国家公权力, 但他毕竟是从公共利益出发, 有一定公权力的色彩, 而被采访者与它相比明显处于弱势。采访行为特别是隐性采访很容易侵犯他人的私人合法空间。总之, 他认为隐性采访权是一种类似于行政权力的关乎公众利益的准公权力, 应该适用‘法无授权即为禁止’的原则。既然法律没有明确授予新闻记者有隐性采访的权力, 那么新闻记者就不得实施隐性采访。”[4]对于这种观点, 笔者不敢苟同, 因为被采访者既有可能是手无寸铁的普通公民, 还有可能是掌握国家权力的党政官员, 与这些强势人物相比, 新闻媒体明显处于弱势。在现实中, 不是也发生了县委书记派警察跨省抓记者的事情嘛!另外, 媒体进行隐性采访是其行使舆论监督权的重要体现, 这种权利是从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延伸出来的, 其并不属于公权力的范畴, 而属于私权利的范畴, 应该适用“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

(2) 隐性采访是媒体行使新闻自由权和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的体现。由于我国还没有出台《新闻法》, 所以在法律上, 我国并没有明确“新闻自由”这个概念, 但是新闻自由所包括的知晓权和表达权在我国宪法的第35条和第41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 可以说媒体进行隐性采访是媒体行使新闻自由权和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的体现。

(3) 隐性采访是媒体满足公民知情权需要的重要手段。所谓知情权, 是指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 国家应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障公民获取信息的权利, 尤其是政务信息的权利。我国法律虽没有明确使用“知情权”这个概念, 但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 有权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和获悉一切与国家、社会、个人相关的信息。而新闻媒体无疑是公民了解和获取这些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 记者为了满足公民知情权的需要,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采访报道的权利, 这种权利的实现方式当然包含隐性采访这种方式在内。

(4) 隐性采访是媒体行使舆论监督权的重要体现。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或者普通公民利用新闻媒介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活动, 并运用舆论的力量对偏离和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依法实施批评, 促使他们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轨道运作的行为。由于社会生活错综复杂, 有时在对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进行批评和揭露时, 单纯依靠普通采访往往难以接触事物的本质。因此, 必须允许隐性采访存在。

摘要:通过对隐性采访的分析研究, 指出隐性采访在我国具有深厚的现实依据与法理依据, 它是媒体行使新闻自由权和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的重要体现, 是媒体满足公民知情权需要的重要手段, 也是媒体行使舆论监督权的重要体现, 应该得到肯定与支持。

关键词:言论自由权,知情权,监督权

参考文献

[1]陈力丹.新闻学小词典[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 1988:117.

[2]蓝鸿文.新闻采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377.

[3]陈力丹.试论隐性采访的法律意识和行为规则[J].现代传播, 1999 (5) :86.

现实依据 篇2

关键词:

正文:科学技术、理论依据、现实依据、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社会生产力是人们发行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理论形成上有着一定的依据。

首先,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主要有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显然,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掌握,便成为劳动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科学技术物化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就成为物质的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现代科学为生产管理提供了崭新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使生产力诸要素更有效地组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其次,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最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有关专家认为,根据当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的作用机制,可以将科学技术同生产力各要素的关系用下列公式表示: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上述公式表明,科学技术不仅是现实的直接生产力,而且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具有特殊地位。科学技术的乘法效应,有力地表达了在生产力中的首要地位和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它在现实中也是有一定的依据的。高科技及其产业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据统计,我国现阶段高明科技产业的人均产值,是传统工业人均产值的5~10倍,是手工业的50~100倍。当代产品中的科技含量高度密集,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商业价值,有资料表明,如果以产品的单位重量价格比来计算,钢材为1,小轿车为5,彩电为30,计算机则为1000。美国微软公司于1972年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投资总额为2.7亿美元,而第一年就回收了14亿美元。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飞轮。为此,党中央相继提出了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

科学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什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早在2001年7月1日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就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报告针对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生产力,又进一步指出:“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强调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争取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还指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认为,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不仅再次拓展了先进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而且进一步明确了科学技术与先进生产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现实依据 篇3

对外直接投资;IDP理论;综合优势理论

[中图分类号]F75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1/2-0094-02

一、引言

随着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中国已成为新兴对外直接投资的来源地。2002-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为49.9%①。但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失败率很高,2009和2010年中国企业跨境收购的失败率分别为12%和11%,两年失败率均为全球最高。现阶段继续加大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现阶段的对外投资还是比较初期的,而且这也是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根据瑞士洛桑管理学院世界各国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在2011年的排名为19,而2000年排名为30。因此现阶段以及未来很长时间对外直接投资都是大多数中国企业扩大规模和向海外发展的必经之路,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

中国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其独特的特点,既顺向投资于发展中国家,又逆向投资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大、中、小企业都已经开展了对外直接投资。因此大多数传统理论都无法解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但其中有也不乏理论是可以解释现阶段的对外投资。

其一是在20世纪在80年代初期邓宁在折中理论基础上引入宏观经济变量和时间变量而形成的动态模型(即IDP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的直接投资流量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很多学者都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实证检验,认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符合IDP理论,并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处于IDP第三阶段。在第三阶段中,FDI的流出迅速增长,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都在逐渐变弱,而转向资本、知识型优势。这也就正好与中国当前的现状是相符合的,所以现阶段中国加大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二,在《资本国际化运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一书中,孙建中提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中国所具有的优势并不是传统主流学派的三种优势,而是一种大国综合优势。这种综合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投资动机的多极化、差别优势的多元化和发展空间的多角化。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形成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优势,取得综合效益。

三、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意义

1.带动产业升级,争取国际分工中的有利地位。中国传统优势行业都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以及一些高污染的行业,但是随着劳动力、原材料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中国这些传统优势行业所面临的局势愈加严峻。在金融危机以后,一些发达国家也提出了“再工业化”政策,重点发展新兴产业,以扩大出口来带动经济复苏,缓解就业压力。这些都迫使中国要想在未来的国际分工中处于有利地位,就不得不集中资源、集中精力发展新兴产业。中国企业必须通过产业升级,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以避免遭遇“中等收入陷阱”。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将传统的一些行业转移出去,以便释放资源为新的发展做准备。

2.保护出口贸易,扩大市场份额。2005年我国开始实行汇改,自此人民币呈现持续升值状态,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人民币升值压力更大。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使得中国出口贸易受挫。中国的出口产品一直都是凭借廉价劳动力、低成本而深受海外市场消费者青睐,但是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使中国出口产品价格提高而失去比较优势。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的外汇储备,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而且到海外目标市场直接投资生产,更加接近于目标市场,更便于采取措施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3.降低顺差,缓解国家间矛盾。中国从1993年开始实现持续的贸易顺差,其主要来源地是欧洲和北美地区。经济危机爆发后,这些地区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但是中国经济仍保持了高速增长,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使得中国出口变得越加困难,国家之家的关系也有所影响。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适当降低我国贸易顺差,带动当地就业,因此而缓和国家之间的矛盾,降低各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围堵,而保持中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增长。

4.寻求新出路,维持企业竞争优势。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大量涌进中国,他们凭借其品牌优势、雄厚资金实力、技术垄断优势以及其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而瓜分了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另一方面,由于计划生育和人口老龄化,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用工荒”导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中国人口红利将消失。这些都使得国内企业无法与跨国公司相抗衡,为了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一种必然。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可以在全球进行资源配置,获得更加廉价的要素投入,这样不仅可以在国内市场上拥有比较优势,甚至可以在海外市场占据优势地位。

四、结论

中国企业现阶段不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有理论上的依据,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分工不断加深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虽然现阶段对外投资的机遇是很多的,但是我们企业对外投资必须考虑必要的风险。只把握住机遇,控制好风险,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会出现质的飞跃,解决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才能促进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全球影响力,真正成为国际上的经济强国。

注 释:

①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1]杨先明.发展阶段与国际直接投资[M].2000年.

[2]吴先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论[M].2003年.

[3]杨建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市政与战略[M].

[4]鲁桐.WTO与中国企业国际化[M].2000年.

[5]杨嘉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有权优势分析[J].2010年《经济研究》.

陈源(1991.3—)女,汉族,重庆梁平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在读。

现实依据 篇4

一、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

宗教信仰,是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们对所信仰的神圣对象(包括特定的教理教义等),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这种思想信念和全身心的皈依表现和贯穿于特定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中,并用来指导和规范自己在世俗社会中的行为。

中共中央制定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中发[1982]19号)指出:“宗教信仰自由,就是说: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这是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比较全面的规定。

二、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理论依据及现实依据

从根本上说,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于宗教问题的阐述及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伟大实践中宗教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我个人认为,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原因有二: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宗教理论的阐述是制定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理论依据;二是我国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有其现实根源和特点是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现实依据。

首先,宗教信仰自由首先是资产阶级提出来的一个革命口号。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把宗教作为一种麻痹人民斗争意志的工具。宗教观念“都是在一定社会内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的或近或远的枝叶”。无产阶级在推翻了剥削制度之后,主要任务就是要团结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因此宗教自由政策也就成了一个必要条件。

马克思、列宁等革命导师都主张实行宗教信仰自由。马克思在《歌达纲领批判》中指出:“每一个都应当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宗教需要,就象实现自己的肉体需要一样,不受警察干涉”列宁也曾指出:“每个人不仅应该有相信随便哪种宗教的完全自由,而且应该有传布随便哪一种宗教和改信宗教的完全自由。……一切宗教,一切教会,在法律上都应该是平等的。”宗教存在的根源在于现实社会,而现实社会的矛盾斗争和不平衡发展的长期性,决定了宗教根源存在的长期性。

其次,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是基于宗教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有其现实根源和理由。第一,我们党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与我们党长期以来对宗教问题的认识深化和长期探索、实践分不开的。通过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那种认为依靠行政命令或其他强制手段,可以一举消灭宗教的想法和做法,更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的,是完全错误和非常有害的。”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宗教产生和发展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将作为一部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和文化现象长期存在。第二,我国是一个多宗教、多民族、多信仰的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和基督教等,约一亿多信教群众。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是有着宗教信仰的。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宗教信仰渗透到各民族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及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中。党和国家进行民族工作的基本政策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坚持民族平等,就必须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没有宗教信仰自由,各民族就不可能团结,各个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和文化上的平等就不可能实现。

三、结语

我们党对于宗教政策的制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宗教发展的规律,形成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们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是否信教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结合我国宗教问题的实际情况,对宗教自由政策的内涵和外延做了全面、科学、正确的解释,从而使得在处理宗教问题上也具有了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

关键词:宗教信仰自由,理论依据,现实依据

参考文献

[1].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402页

[2].国家宗教局政策法规司.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Z].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第55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96-97页

现实依据 篇5

【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成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必备素质之一,而大学生普遍使用的社交网络,基于网络意识形态的重要性、社交网络所具有的特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局限性、9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等理论与现实的多种因素,应该成为辅导员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关键词】社交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50-02

2014年3月25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教党〔2013〕9号)精神,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能力标准体系,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知识”中明确提出辅导员应具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并且与党的创新理论教育相关知识、大学生党团、班级建设的相关知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相关知识等“传统”的辅导员必备知识并列,足见其重要地位。而大学生普遍使用的社交网络,基于理论与现实的多种因素,更应该成为辅导员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一、网络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凸显了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网络意识形态(Internet Ideology)是人类社会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是基于虚拟的网络社会而产生的。网络意识形态是网民看待网络世界的有机的思想体系,代表着网民的阶层利益,指导网民的“行动”,并通过虚拟社会反作用于与之对应的人类现实社会。在网络意识形态对社会稳定的作用日益明显的同时,……占领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控制网络传媒,已经成为我国当今时代的一个政治课题。”[1]

在网络维稳工作日趋重要的新形势下,网络不应该仅仅作为收集民意信息、观察舆论导向、发现不稳定因素的平台工具,更应该成为粉碎谣言、引领风气、引导舆论、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其中,我国利用网络载体开展思想政教育工作已具有一定成效,在理论建设、载体建设、队伍建设已达到了一定规模[2],而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利用社交网络开展思政教育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二、社交网络所具有的特点,使其担负思政教育的具有明显优势

社交网络具有技术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技术方面,带来了速度和效率的变化,消除了交往的障碍,增加了开放性、透明性和自由性,丰富了个人的人生体验,实现自我认同和价值认同;社会层面,社交网络则通过关系、文化、价值观和资本存在等形式表现了自身的社会属性,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网络的、社交之中[3]。

以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2014级学生为例,经调查统计,约 98%的同学使用包括腾讯微博、QQ空间、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微信朋友圈在内的网络社交产品,约93%的同学每天都会使用网络社交产品。而对于思想政治辅导员群发、班长团支书转发的飞信通知,只有约63%的同学会认真阅读;对于时政要闻每天都能关注的同学只占到31%。基于社交网络的覆盖面广、使用量大,其优势显而易见,如果能够合理利用,思政教育无疑会产生受众群体增多、覆盖影响范围扩大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局限性,使其需要拓宽传播渠道、增强接收效果

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外在的文化冲突”和“内在的环境现实”两个方面,“在文化冲突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文化帝国主义对包括我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全面的文化输出,是造成大学生意识形态模糊的重要原因。在环境现实方面,非主流意识形态扩展,文化自卑心理蔓延和社会复杂现象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负面影响”。而传统的“第一课堂在教材和教学上都存在不利于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问题,第二课堂存在边缘化、自由化和矛盾化倾向”[4]等问题。

以某工科思政课堂为例,在教室中,能够做到专心听讲的同学只有72%的同学;能够达到“入脑入心”要求的,只能占到33%。而在对第二课堂的主要组织者,学生团委和学生会的指导教师、学生干部的采访中,也存在对大政方针理解不具体、无法将重要精神联系到具体日常生活等问题。这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和组织者,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利用社交网络,不拘泥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拓宽思政教育的传播渠道,增强学生的接收效果。

四、9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使网络思政教育的开展潜力巨大

90后大学生群体对网络思政教育持两种现实立场,一方面是对思政教育的理解过于消极,认为其枯燥、实际作用小、缺乏现实针对性。如对学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认真,重视程度较低;对学院举办的政策宣讲、中央系列会议精神学习活动兴趣较弱。而另一方面,是对网络的功用过于依赖,尤其是手机移动端的大学生用户,对其依赖性特别大。手机不仅是查阅资料的重要工具,而且成为娱乐和社交的重要平台。

此外,90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行为还具有多元性(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多样性、思想道德素质结构的层次性)、矛盾性(认知冲突、知行不统一)、自我性(自我中心倾向明显,个人感觉、自我喜好是重要的价值判断标准;足够自信,相信自我是成功的重要依赖;独立自主,自我意识强)、务实性(学习行为、活动参与目的明确、现实,个人实用取向凸显;政治追求多元务实,层次性明显,有淡化信仰的趋势)、不确定性(价值评判上的“说不清楚”、精神生活中信仰的迷失)[5]的特点。这些都可以成为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巨大潜力。

在此认识基础之上,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烟台大学的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团委学工组,便将以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开在了手机移动终端上,对移动互联网络的思政教育进行了初步探索。在“智能文化节”上,通过“创青春”烟台大学第二届APP应用大赛等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以致用,将掌握的现有专业技术融合进手机app的应用设计中,打造出多个服务校园学习生活、激励青春成长的应用作品。不仅活跃了科技创新第二课堂的生动氛围,更培育了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科创精英,实现了品德育人的重要目标。

该院微信公众号“烟大计算机与控制工程”作为烟台大学唯一经过官方认证且全功能开发的院级微信公众号,开设固定栏目十余个,拥有粉丝8300余人。该微信公众号极大地扩展了大多数思政教育公众号单纯推送阅读文章的功能,不仅能查阅课表、查询空教室,还能查询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党课成绩;不仅能接收最新鲜的新闻、对设定的事情进行投票,还能收到学校、学院、学团、教务的通知。在服务育人基础之上,建立起覆盖全院的受众群体,使其成为宣传的窗口、通知的渠道、互动的平台、服务的门户,保证了思政教育的覆盖面,最终成为计控学院移动社交网络思政教育的微课堂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宽裕.网络意识形态的特征与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06.

[2]谢振桦.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3]李建华.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研究——一种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视角[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3.

[4]杨洪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敎育实效性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的现实依据 篇6

关键词: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现实基础

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是按照具体的教学要求,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德育案例转化为互动可视的模拟情境,并以实验的方式运用于教学,学生在实验中通过角色扮演和人—机互动的方式,完成特定的任务或解决特定的问题,以此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悟”和理解,并突出提高理论应用能力。把情境教育模式与模拟实验方法相结合,运用于德育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这种尝试的现实依据可以从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计算机和网络硬件设施、适用对象特点等方面得到说明。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以上几方面的现实基础,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才是可行的。

1 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当前,多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通信、办公、娱乐和教育原有的含义,使我们充分享受到了它所带来的便利和精彩。

对于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而言,它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情境德育,就是因为它借助了现代计算机与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情境认知与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进行道德体验并完成道德学习。这个阶段工作的重心是实现文本化的德育案例向模拟、互动情境的有效转化。这是建构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的核心部分。在这里需要分析的是,现实中是否具备这样的“转化”技术?

就目前而言,开发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教学软件所需要的技术基本都已成熟。作此判断是基于对多媒体互动模拟情境最终实现形式的客观考量。也就是说,单纯以将枯燥的文本、静态场景与角色通过程序设计整合成一个情节连贯、画面流畅的动态情境的要求来说,目前大多数网游或单机游戏所采用的Flash、VC、Direct X、Open GL、Java、3D等开发语言就能完全实现。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教学软件的开发并不存在技术性障碍。真正需要思考及探索的是,如何组合利用这些成熟技术去创造出逼真的、互动的、符合德育教学所需要的德育情境,这是重中之重。倘若处理不好这个问题,难免会使德育多媒体互动模拟情境教育走向庸俗化或形式化。

2 计算机和网络硬件设施

由前可知,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是以电脑为平台开展的,而这一特性也决定了其对配套的外部设备要求很高,而这些方面在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首先,从电脑普及情况来看。据信息产业部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1996-2000年间我国家庭电脑的拥有率以年均38.2%的速度递增。而从2002年的调查结果看,全国家庭电脑普及率为15.5%。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拥有率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达30%左右。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家庭电脑的普及率不高,但这也恰恰预示着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事实也证明的确如此,2001年至2008年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庭电脑的台数逐年上升,由2001年的13.31台,到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不含港澳台)59.26台。而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庭电脑则高达74.86台。这些数据表明,电脑已进入我国千家万户,成为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这些年随着电脑的普及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电脑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38亿,已经超过了美国总人口数,居世界首位,并有望在年底突破4亿。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09年7月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1.75亿,占总网民数的51.8%,是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需要说明的是,他们对电脑与网络的熟知度非常有利于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的开展。

其次,从校园网及多媒体教室的建设情况来看。中共中央国务院1999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曾明确指出:“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下转第51页)(上接第38页)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这使得我国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各级各类学校不仅充实了大量的多媒体与计算机设备,建立了多媒体网络教室,更致力于校园网的建设以配合“校校通”工程的实施。(1)“根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等机构的统计,截至2002年年底,全国平均生机比为每35名学生一台计算机;而2004年这个数字达到18.9∶1。校园网建设情况也是类似,2002年年底全国已建成的中小学校园网为2.6万个,而到2004年分别有约90%、60%和40%的城市、县镇及农村学校建立了校园网。”而就高等院校而言,我们知道,其早先推进的教育现代化与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不少可喜的成绩。如各院校基本规划与建立了多媒体教室,搭建了校园网,而且将计算机网络延伸到学生宿舍等等。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室的普及、“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以及校园网的开通,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的具体开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 适用对象特点

一般来说,衡量一种教学方法或手段是否可行、有效,最简单实用的评判依据就是看其是否符合学生的成长特点与他们的需要。这在考量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的可行性时,同样适用。(2)

首先,学生好奇心理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学生处于成长阶段,具有好奇、好动的天性。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集合了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的优势,具有超文本,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灵活、交互性等特点,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环境和认知方式。让学生在虚拟情境中体验学习,不仅能够满足强烈的好奇心理,而且可以摆脱理论授课的枯燥,在更大的自由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可以说,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具有传统德育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必然会受到学生的喜爱。

其次,学生主体性意识增强,渴望自己得到尊重。他们希望自己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器”,而是一个鲜活的主体,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吴康宁教授曾指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已从顺从的学生转向选择的学生,他们具有以下三大特点:其一,日趋明确地表达自己选择愿望;其二,日趋明确地强烈地主张自己的选择权利;其三,日趋明确地自愿地承担自己的选择后果。”面对学生的这些特点,道德教育必须关注和维护学生的主体性需要,从而把道德教育由社会对个人的外在要求转化为个人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以此来审视以“学生为中心”所建构的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它彰显着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这是符合学生特点及发展需要的,势必能够得到学生青睐。

境教学模拟实验探索”(课题号09jdszk047)和深圳大学重点教改项目

注释

(1)注:“校校通”工程是教育部2000年底开始实施的,计划用5-10年时间使

全国90%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师生能够共享网上资源,目前

该工程已接近尾声。

(2)注:这里的适用对象特定为处于青春期成长阶段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祝智庭,顾小清.如何突破教育信息化应用瓶颈?[J].山西电教,2006(2).

现实依据 篇7

二氧化碳污染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失灵”, 严重制约并且阻碍着低碳经济的顺利运行, 我国当然也不例外。我国作为一个积极响应世界呼吁且负责任的大国, 早就在二氧化碳减排中作出了实质性的承诺:到2020年, 如果以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为衡量标准, 相对于2005年的排放量中国要在此基础上减少大约50%的排放量。我国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将会采取许多有效措施, 征收“碳税”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

我国开征“碳税”的理论基础

“庇古税”是指针对排污者或排污企业造成的污染, 政府根据其污染造成的危害对其征税, 以税收的形式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额, 也就是将污染的成本加到产品的价格中。这种思想对我国现阶段减少碳排放、征收“碳税”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庇古税”思想的经济学原理是 (见图1) :

在图1中, 假设MB曲线代表的是边际收益曲线, MC代表私人边际成本曲线, MCSOC代表社会边际成本曲线, 纵轴上标出的MED部分表示的是因二氧化碳排放而造成的边际外部性损害。假设环境质量因二氧化碳排放而受到了损害, 根据MB=MC的均衡条件可知此时的均衡点, 也就是市场自发的产出量将是图中的Q0点。然而, 为了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 社会要求的产出却是MB=MCSOC时的Q1点。为了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私人边际成本 (MC) 与社会边际成本 (MCSOC) 必须相等, 这意味着对二氧化碳排放征收了一个相当于边际外部性损害即MED的税收。

从图1可看出, 通过征收一个相当于MED的税收, 使得社会福利增加, 即净收益B为环境改善的收益 (A+B) 减去税收效率的损失A。从而可得出结论:征收“庇古税”使得环境污染这个负外部性问题变成内部化了。

在解决因二氧化碳排放而造成污染这种负外部性问题上, 庇古理论为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正如图1所示, 如果不对二氧化碳污染征收“庇古税”, 那么这种负外部性的行为就不会使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从而造成效率的扭曲和经济的损失。这意味着可以反过来理解, 即二氧化碳污染造成的效率的扭曲和经济的损失, 可以通过征收“庇古税” (即二氧化碳税) 予以弥补和纠正, 进而提出税收在改善被污染的环境质量的同时可以提高经济效率的理念。所以,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待“庇古税”, 可以得知其较偏重于效率原则, 这样可使资源更有效更合理地配置, 最终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此外, 与采取罚款等控制污染的手段相比, “庇古税”更节约成本, 对经济发展正处在上升期的我国来说, 征收“碳税”是一种更合理的指导理论。[1]

从庇古理论对二氧化碳污染造成的负外部性的解决途径可看出, 我国开征“碳税”已具备了理论上的可行性。因为征收“碳税”不仅可以把能源消耗所带来的一系列负的外部成本内部化, 而且可以把其带来的一系列成本比其他诸如管理或许可等方式的成本低。

我国开征“碳税”的现实依据

“碳税”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种, 是以保护环境为目的, 通过削减二氧化碳排放, 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本文从三个角度, 分析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情况, 进而说明现阶段我国开征“碳税”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1.从总量角度分析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情况

人类大量使用化石能源被认为是造成二氧化碳浓度连续升高的最主要因素。201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了3%, 达340亿吨, 其中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美国、印度、欧盟等。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并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

2.从区域角度分析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情况

根据二氧化碳排放量多的现状, 我国无论是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 还是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设计等方面, 都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一刀切”。因此, 有必要了解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和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行业, 这样才能在采取措施时做到有的放矢。

从1986~2007年, 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区域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随着能源消费量的增加 (以煤炭为主) , 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长。2000年之前, 三个区域二氧化碳排放量虽然呈上升趋势, 但是较缓慢;2000年以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才呈现明显加快的趋势, 其中东部地区增长最快, 中西部地区增长速度大致趋于一致。分析碳排放的区域结构, 2007年以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衡量标准, 东部地区占总量的49.4%, 几乎达到了全国碳排放总量的一半。这主要是源于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从而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三个区域中最高。此外, 2007年在建筑业的碳排放区域差异是最为显著的, 因为在全国建筑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中, 有近50%的排放量来自东部地区;并且东部地区的其他行业如仓储业、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的碳排放量占所在行业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1.6%。通过分析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业区域分布差异和相关的高碳排放行业, 可更好地指导我国制定相应的更加有效的减排和治理措施。[2]

3.从EKC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角度分析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情况

上世纪90年代, 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和克鲁格提出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倒U型”的关系, 即EKC。EKC是指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 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 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 环境污染由低趋高, 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 也就是说达到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 随着人均收入进一步增加, 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 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 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也就是说, 环境污染变动趋势与经济发展变动趋势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 (见图2) 。[3]

(资料来源:李涛、刘汉湖等《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间和谐发展探讨》)

EKC随着国家、地区的不同其表现形式也不同。如图2中的A点即转折点是不一样的, 包括达到转折点所需要的时间跨度等问题都有很大的区别。当经济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可能会呈现出“倒U型”的关系, 但同时也可能会呈现出水平或弯曲的形状。[4]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对我国近20种废弃物排放指数、固体排放指数与GDP增长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我国的环境质量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态。目前,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倒U型”的左侧, 离环境质量较优的右侧部分还有一段距离。[5]

在现阶段, 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均GDP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即二氧化碳排放量随着人均GDP的提高在不断增加, 目前依然处于EKC (“倒U型”) 的上升阶段, 拐点还未出现。从发展趋势看, 我国如果不主动采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 其自动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有必要采取积极的“碳税”政策。[6]

结论

根据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现实情况, 开征“碳税”是必要的, 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发展, 而且还会使经济发展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重要的是可以使我国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重任协调进行。

从近期目标看, 开征“碳税”是积极迎合“十二五”规划设计的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

从长期目标看, 开征“碳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政策保障。

从国际上看, 开征“碳税”是我国从容应对“碳关税”, 变被动为主动的重要举措。WTO已认定, “碳关税”是合法的, 美国正在积极地做这方面的准备。但是双重征税又是违反WTO协议的。所以, 我国要先开始征收“碳税”, 变被动为主动, 打破美国等国限制我国经济发展的图谋。

参考文献

[1]司言武.环境税理论创新——基于庇古税率水平的分析[J].人文杂志, 2007 (04) :81-86.

[2]徐大丰.我国碳排放结构的区域差异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 2010 (04) :79-82.

[3]李涛, 刘汉湖, 王立猛, 鲁璐.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间和谐发展探讨——由EKC曲线引发的思考[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10) :164-166.

[4]A riaster B.Ch ime l, i John B.Braden.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the environm enta lKuznets curve[J].Journa l of Environm ent E conom ics andM anagem ent, 2005 (49) :366-380.

[5]王珊珊, 潘晓东, 刘学敏.积极推进中国的低碳发展[J].中国发展, 2010 (02) :18-22.

现实依据 篇8

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

(一) 国际产业级差与产业梯度转移

当前, 在知识经济的大潮席卷全球背景下, 发达国家正处于由一般技术密集型向高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而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其工业部门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其他一些更为落后的国家, 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很小, 社会仍处于传统经济阶段。

一个由发达国家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到半工业化国家最后到落后国家的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已经形成, 国际产业转移作为国家间经济联系的主要纽带正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重大作用。

(二) 对外直接投资是新战略

国外主流对外投资理论大都是以跨国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出发点的。这些理论都是以一定的优势为前提的。但是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半工业化国家而言, 这些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如果一味照搬只怕永远也无法摆脱目前的地位。因此, 我们必须立足我国的实际条件, 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主动获取现国外先进技术并促进国内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我国应该按照以下两个目标, 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1、产业提升目标论

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特别是科技术含量大、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从资金利用方面来说, 只有扩大技术和市场开发深度, 才能有效利用外汇资源, 才能改正国内产业结构不平衡问题。我们应加大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产业, 并带动本币资金和其它要素的投入。

2、有限优势利用论

国家产业结构优化有两个方面:第一, 开辟新兴产业;第二, 改造或淘汰落后产业。

我国要大力发展对贫穷落后国家的投资。而且要立足于我们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 并为国内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留出资源, 扶持我们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

二、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意义

(一) 对国际收支的意义

对外直接投资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使本国的出口贸易增加, 对本国国际收支产成有利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对收支的波动进行调节。因此, 进一步鼓励国内企业增加对外直接投资, 可以减轻高额外汇储备的风险, 缓解我国经常性项目账户中的逆差, 从而达到国际收支平衡。

(二) 促进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

国际直接投资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很大, 当前形势下外国资本华独资经营增加, 我们过去的以市场换技术方式难以实行。因此, 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技术向本国内转移, 纷纷通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 将技术带回国内进行消化吸收。我国的一些企业例如华为、联想到海外市场投资并不是为了获得产品上的优势, 而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 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的研发水平, 学习了国外的先进技术, 另一方面将这些技术带回了国内, 达到了与时俱进的目的。因此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就业

对外直接投资对就业具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 一方面因对外直接投资而使本国企业的部分国内生产活动停止, 导致的国内就业机会减少, 另一方面由于建立海外公司而带来了额外的就业机会。但是鉴于中国目前的人才结构, 很多高科技人才流入国外的现状下, 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对于防止人才外流和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上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四) 对外直接投资加强南北合作, 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建立跨国公司, 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使得中国在国际活动中的作用加强。这对于加强南北合作, 提高我国的国际的地位, 具有重要意义。

(五) 对外直接投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企业跨国投资就必须改革不适应国际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 与国际相接轨, 这给国内企业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同时也给于国人很多管理方面的经验, 对于促进国内企业中的改革, 建设并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六) 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可以取得国内短缺资源。

我国尽管地大物博, 但石油, 铁矿是我国急需却短缺的资源, 我国大力促进对外直接投资, 在被投资国获取原材料来源, 对于解决目前资源不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七) 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有效的优化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逐步下降, 第二产业趋向稳定, 第三产业迅速上升是当今全球的共同趋势, 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能够缩小国内相对劣势的产业的规模, 给国内新兴产业让出资源, 使我国的产业结构更为完善。

三、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 建立一个完善的对外投资理论体系势在必行, 关键在于将国外现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既不因循守旧也不盲目创新。中国扩大对外投资具有很大的意义, 一些国内的优秀企业走出国门到海外投资, 带动了国内企业的发展。因此, 我们应该特别鼓励这些企业的对外投资。政府也应该要尽快建立和健全对外投资制度保障, 放宽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 完善对外投资部门的管理, 同时还要积极鼓励民营企业, 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在资金上对其提供支持, 让有条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让没有条件的企业安心在国内发展。这对优化国内产业结构, 提高就业,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等方面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谭介辉.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J].世界经济研 究, 1998;6

[2]杨建清.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及战略选择 [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01;4

[3]毛蕴诗.跨国公司战略竞争与国际直接投资[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7

[4] Kojima Kiyoshi.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A Japanese Model of Multinational Business Operations[M]. London:Croom Helm, 1978

试论税务筹划的现实依据及实施空间 篇9

关键词:税务筹划,纳税,会计,会计制度

1. 税务筹划概述

1.1 税务筹划的目的。

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目标不仅是直接减轻税收负担,而且还包括无偿使用财政资金以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保证账目清楚,纳税申报正确,缴税及时足额,不出现任何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罚等。

1.2 企业进行税务筹划需注意的事项。

税务筹划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应坚持一定的原则。首先,税务筹划必须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要明确税务筹划与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的区别。其次,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并不是以税负最低为出发点,而是企业权益最大化为目标。第三,税务筹划是一种事前行为,强调预见性,而税收政策、经济环境等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所以税务筹划与其他财务政策一样,收益和风险并存。

2. 企业税务筹划的现实依据

2.1 法律依据是税务筹划的基本依据。

合法是税收筹划的基本前提,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必须有相关的法律依据。纳税并不只是企业义务,也是企业的权利,税收筹划就是企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享受自己的权利。我国颁布实施的许多法律、法规中都明确规定了纳税人享有的权利,比如《税收征管法》、《经济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赔偿法》等,都详细指出了纳税人应该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并告知纳税人如何使用这些权利。

企业在履行纳税义务时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权利。第一,了解税法的权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纳税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政策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无偿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第二,延期申报权。《税收征管法》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不可抗力或财务会计处理上的特殊情况等原因,不能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或报送代扣代缴税款报表时,经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申报,但是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第三,依法申请减税、免税权。纳税人可以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税务机关书面申请减税、免税,税务机关应该按照规定予以办理。减税、免税的申请需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减税、免税审查机关审批。第四,享受税收优惠权。总之,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过程是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延期纳税、减免税与税收优惠等权利的过程,税务筹划是企业维护自身的权益的合法行为。

2.2 会计制度是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重要依据。

会计制度是企业开展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原则、方法和程序的总称。严格遵循《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各种具体会计准则的规定,提供能够正确揭示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是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一项基本要求。企业从发生一笔经济业务开始,到填制会计凭证、编制账簿、登记会计账簿、出具会计报表,无论哪一环节的账务处理都涉及税收。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以会计制度为标准,采用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会计信息进行核算和处理。首先,会计信息是计算确定应纳税额的基础。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严格遵循会计标准、将企业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转化为会计语言,使其具有客观性、可理解性的保证。同时,企业会计资料通常由第三方审计,这就更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信性,从而可以成为税务部门对企业征税的直接依据。其次,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企业良好纳税的保证。各国税法都规定,纳税人必须依法设置账簿,进行会计核算,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否则税务机关有权核定企业的应纳税额。此外,企业不仅要熟悉本国会计制度,而且要了解其他国家的会计制度,各国由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的差异,会计制度也存在一定差异,随着跨国投融资的普遍,企业在从事跨国经济活动时必须了解其他国家的会计制度。

2.3 税收制度依据是税务筹划的直接依据。

税收制度是企业履行其纳税义务的直接依据。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特征,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国家税收制度的要求计算并申报纳税。认真学习与贯彻国家的税收制度,既是国家对企业的法定要求,也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与效率的内在要求。企业履行纳税义务应该熟悉的税收制度具体规定有应纳税种种类和税制要素两个方面,其中税制要素是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必须掌握的内容。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主要须考虑四个方面的税制要素。第一,征税对象。企业发生的纳税义务应该明确属于哪一类征税对象,然后判断属于哪一个税目或是否属于某一税目的征税范围。第二,计税依据。计税依据是指企业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应纳税额直接影响应纳税额的高低。计税依据分为价值量和实物量两类,其中计税价格又分为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计税依据对不同的税种可能有选择性条款以及在收入、费用的确认上税法与会计有差异。第三,税率。税率是国家征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也是决定应纳税额高低的直接因素。因此,税率被认为是税制的核心要素,税率不同,纳税人的负担会不同;纳税人的性质、行业、产品、地区不同,税率差异可能会很大。所以,纳税人进行生产经营决策尤其要关注税制中税率的详细规定。第四,减免税、退税、税收抵免、延期纳税、纳税地点、纳税环节等,这些都是企业确定其纳税义务和进行税务筹划必须熟悉的重要要素,充分利于减免税和退税政策,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税收,显著提高企业利润。

3. 税务筹划的实施空间

3.1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企业的各种存货应以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各项存货的发出或领用的成本计价方法,可以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或零售价法等。在物价持续上涨期间,后进先出法所求得的期末存货成本小,相反,销货成本必定较高,这样就会产生较少的净收益和所得税,而此时采用先进先出法会相反。在物价持续下跌期间,则会得出相反的结论。企业可以在物价下跌时采用先进先出法,物价上涨时改为后进后出法,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从而实现税收筹划。

3.2 盈亏弥补方法的选择。

弥补亏损的渠道主要有三种,用以后一年内实现的税前利润弥补;用以后一年后的税后利润弥补;用盈余公积弥补。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提前或延迟确认收入。提前确认收入可以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达到不纳税或少纳税的目的。延迟确认费用将列入当期费用的项目予以资本化,或将某些可控费用延后支付。此外,企业可通过收购、兼并亏损企业来弥补亏损,这是因为我国税法规定,企业以新设合并以及吸收合并或兼并方式合并,被吸收或被兼并企业不具备独立纳税人资格的,企业合并或兼并前尚未弥补的经营亏损,可以在税法法规规定的弥补期限的剩余期间内,由合并或兼并后的企业逐年弥补。

3.3 选择适当的收入结算方式。

企业结算方式不同,其收入确认的时间也不同,纳税月份也有差异。我国税法规定,直接收款销售以收到货款或取得索款凭证,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为收入确认时间;采用托收承付或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好托收手续当天确认收入时间;采用赊销和分期收款销货方式均以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为企业收入确认时间;而订货销售和分期预收方式,以交付货物时确认收入时间。这样,通过销售方式的选择,控制收入确认时间来加以筹划,可以合理归属所得年度,达到获得延缓纳税的税收利益。

3.4 融资租赁减轻赋税。

融资租赁也是企业用以减轻税负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对租赁双方都有好处。对承租人来说,租赁可以避免因长期拥有机器设备而承担的负担和风险,还可以在经营活动中以支付租金的方式冲减企业利润,减少税基,从而减轻税负。对出租人来说,可取得数额较高的租金收入,同时出租人的租金收入要比一般性经营利润收入享受较为优惠的税收待遇,有助于减轻税负。

3.5 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为了体现激励性税收政策,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不同地区税负存在差别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在选择企业的注册地点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贫困地区、保税区、经济特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可以节省大量的税金支出。

参考文献

[1]、刘念.税务筹划在企业理财中的运用[J].希望月报, 2007 (01)

[2]、范凌峰.企业税务筹划浅析[J].现代商业, 2007 (27)

[3]、王秋军, 李振怀.税务筹划的应用[J]时代经贸, 2007 (S9)

现实依据 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阅读能力培养

一、加强朗读训练的理论依据

1.朗读符合汉语文字特点 。 汉语具有很强的表意功能 ,还具有声音优美、音乐性强的特点。

2.朗读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 。

3.朗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加强朗读训练的现实意义

1.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现在语文课上大多是教师在唱独角戏,不遗余力地讲解分析,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其中。久而久之, 他们就失去了参与兴趣,渐渐疏远了语文课,疏远了语文这门学科,但有了朗读就大不一样了。当抑扬顿挫的朗读给人悦耳的感受时,当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人带入身临其境的意境时, 当富有韵律的朗读撞击人的心灵时,有哪位学生能对此无动于衷? 有谁能不产生尝试的念头?

2.朗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口诵心惟”,朗读不仅是对语言能力的训练,还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朗读要求不停歇地读一段或一篇文章,做到不掉字、不添字、不倒读、不误读,这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来说,不仅可以维持其注意力,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训练注意的广度和分配能力。

3.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学习一篇文章的基本要求, 学生只有对文章有了一定的体会和把握,才能从文章中找到活的思想和灵魂,从而更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朗读的要义就在于通过对作品音声节奏的感受,披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审美境界。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是理智的理解,而且是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4.朗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教育部颁发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朗读文天祥的《正气歌》会知道如何养浩然正气;朗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会珍惜朋友间深厚的情谊;朗读屈原的《离骚》会更添一腔爱国之志;朗读《背影》会体会父爱的伟大;朗读《爱莲说》会更坚守君子的高洁情操……

三、加强朗读训练的具体措施

1.保 证朗读时间 。 在语文课上给朗读留下充分的时间 ,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晰、不读破句、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让每个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作读书的样子,草草过场,像叶圣陶先生批评的那样“随口念一遍”就算了。还要给读后评价留下时间,让读完之后的学生对自己的朗读有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

2.坚持范读。教师出色的范读可以为学生正音 ,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范读传递教师本人的态度。范读时鲜明的爱憎和情感趋向强烈地影响学生, 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老师产生共鸣。

3.教给学生朗读方法。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地朗读称为“美读 ”,但真正做到“美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需要在朗读方法上加以指导和训练。

4.朗读一定要与点拨精讲相结合。再好的朗读也绝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朗读必须与启发式精点精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只讲不读,学生难知书中味;只读不讲,学生难以透彻理解文章内容,这一点无须赘言。

四、加强阅读教学中朗读作用

1.朗读能使学生吸取知识、丰富知识、发展智力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自有它的目的,主要在于真正理解所读的东西,从而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提高觉悟,丰富见识。”

2.朗读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形成的黄金时期, 又是感情容易激发的时期,最容易受到阅读材料思想内容的感染。

3.朗读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从而受到美的教育。语文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特殊工具, 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学语文教材大多是经典之作,在第五册《范进中举》一文中,胡屠夫在范进中举前骂范进是“现世宝”,说他是“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照照! 不三不四,想吃天鹅肉”。嘴里尽是污言秽语,把女婿骂得“狗血喷头”,然而范进中举之后,胡屠夫来了个大转变, 嘴里尽是颂扬之词:“我这个女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我小女在家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和我结亲,我自觉得女儿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吴敬梓通过前后鲜明的对比,把胡屠夫这一人物形象推上艺术的审判台进行无情鞭挞,从而让读者对他进行审美的正义裁判。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现实依据】相关文章:

指标依据05-14

依据高中模块04-20

团队建设依据05-01

执法依据05-14

员工晋升依据范文06-03

调查问卷设计依据06-26

军转干部政策依据07-07

生产计划制定依据07-13

设计项目编制依据07-15

论文选题依据范文04-22

上一篇:离退休老年男性下一篇:采购成本管理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