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教师要更新理念论文

2024-05-05

探究式教学教师要更新理念论文(精选12篇)

篇1:探究式教学教师要更新理念论文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学习观念,提高教育研修能力。

依据国培网络远程培训指导精神和上级教育部门关于中小学教师专业技能和师德水平进一步提升的要求,顺应时代的教育需要,我们广大教师要借助网络远程教育培训的宝贵契机,认真学习,珍惜机会,也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个人的自我发展与完善,积极进取,努力工作,特制定教师个人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汲取网络培训带来的优秀精神食粮和专家们的科学引领,以学校的数学教研工作为指导,立足课堂、革新教学方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重点,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学研修工作,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个人素养,努力服务于教研教学工作而努力。

二、研修目标借助网络培训的强大优势,以“求真、求实、求效”的工作理念做后盾,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前提,开展个人研修。

1、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围绕“有效性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积极探索,参与课题研究,积极响应学校参加每次的教研活动,能够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

三、研修内容

1、研读课标依据网络培训专家的解读,认真研读《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目标要求,交流课标研读体会,以便准确把握各学段教学目标要求。

2、钻研教材钻研本学段教材中习作内容,整理归类,总结出本学段阅读内容的共同特点,找出难点问题并交流研讨,以便全面把握初中教材中的学习探究方法及掌握的难点。

3、课堂教学结合自己的教研主题设计一节本年段的公开课。

4、案例分析 对自己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和再设计,以此锻炼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5、撰写经验撰写关于课堂教学的经验论文,提高自己的反思总结能力和写作能力.6、研修总结在年末时把近一年的研修历程,把自己在研修过程中的学习、进步和体会结合起来写一篇个人研修分析与总结。

四、保证措施

1、坚持认真做好网络培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多看数学方面教育教学专著,并认真做好笔记,努力提高个人专业素养。

2、把网络培训学到的业务知识学以致用,认真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平时要做到:用心备课、上课要有激情、及时撰写课后反思、精心设计作业、耐心辅导学生。

3、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各种教学教研活动,配合教导处做好每一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

4、通过教师个人自学,网络远程培训学习的方法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自己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5、积极主动地上好研讨课,认真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

6、虚心向同行教师们学习,争取多听课,取众人之长,弥补自己学科知识的不足,本学期听课绝不少于20节。

7、认真撰写教育教学心得体会,争取有质有量。

五、时间安排一 阶段:网络培训,名师学习二 阶段:网络培训,师德学习三 阶段:网络培训,新课标解读四 阶段:心理健康教育 五 阶段:网络培训,教学理论的研修六 阶段:课堂教学七 阶段:科研能力的研修总之,我一定按计划认真学习,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不断更新教育教学、学习观念;认真反思,提高教育研修能力。我将带着自己的激情和规划步入这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促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

篇2:探究式教学教师要更新理念论文

一、把握教材改革方向

要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教育工作者就要不断学习,认清形势的发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新编高中英语教材是一大进步。新教材也要求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现行高中英语教材(SEFC),采取听、说领先的结构功能教学法,精心设计,语言地道,图文并茂,是一套集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为一体的教材,它打破了旧教材以语法为线索的编排体系。句型、课文以交际功能为主线,以语言的功能意念和话题为一体而编排语言材料。使学生通过学习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学生学英语并不是纯粹为了应试,而是为了成为符合改革开放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二、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

为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于起草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的高中新课程计划增加了英语课时,英语教学在高中的地位更重要,这也是对广大英语教师的一个新要求。该标准明确规定了英语课程的目的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英语课程被列为我国基础教育必修的课程之一,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标准》将面向全体学生,把注重素质教育作为英语课程改革最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的核心思想,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事实上,素质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的教育。一定的词汇量是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必要基础。教师要根据这一变化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法。新时期英语教学目标的提出要求广大英语教师认真研究英语教学动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适应英语高考题型的变化

使用新教材后的一九九九年至二OO一年的英语高考题,较以前的题目难了,是一个质的飞跃。它注重语言是一种工具这一事实,增加了听力这一题型。阅读理解题中的文章注重实用性,很有时代感。文中有些句子很长,也有一些超纲单词。词汇量过少不但无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反而使学生由于可利用的单词太少而无法充分发挥运用语言的潜能。《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普通高中毕业生应掌握3000个左右词汇和400至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新的标准是英语课程实施的依据。 GUIDED WRITING (书面表达)一题的评分说明也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大胆运用较高级的表达法。所有这些表明,英语教学要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运用探究式教学法

在提高课堂质量的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新课程计划在增加英语授课时数的同时,还增加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重视的是过程,让学生掌握研究学问的方法。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就是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负责介绍实用的语言材料给学生。教师应精选相应的内容推荐给水平不同的学生,让他们自学、探究,所选内容要有时代感。如《英语辅导报》、《英语通》等。学生通过自学,知识面扩大了,英语水平提高了,自学习惯也逐渐形成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彻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摆脱“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乐于探究,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在英语教学中起到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的作用。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参与、实践、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形成语感;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探究并掌握语言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用英语做事情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

五、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

学习一种语言,环境十分重要。课堂英语教学要尽可能地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英语课堂运用多媒体是最方便、最直观的教学手段。课前,搜集素材,构思教学思路,制作适用的课件,调动学生听觉和视觉,上课时让学生边看生动形象的投影画面,呈现新的单词和新的语言点,边看投影片边听课文、对话的录音,学生能触景生情,不自觉地进入了对话的角色,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疑生思,使学生能自然地在课堂教学情景中超越原思维状态,跃入新的思维领域,产生强烈的探究意向。在帮助学生复述课文时,借助图文,生动形象有助于联想,同时学生学得也轻松愉快,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践证明,学生非常喜欢这些直观性教学所创设的英语学习氛围,并大大改革了课堂教学手段,增大了课堂容量,扩大了传播的知识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六、运用英语口语教学, 向课堂要质量。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交际性注定了英语课必然是参与型的课堂。英语课堂是学生接触英语的主要场所。美国著名学者ROBERT W. BLAIR曾指出,只要学习外语的人沉浸在丰富的、强化的、持续不断的外语环境中,就会达到最有效的外语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必须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为学生学习创造一种浓厚的英语气氛。教师应从第一节课开始就用英语授课,不能迁就学生,这也是一种听力训练。教师用英语教学,学生也会用英语回答问题,用英语去思维。英语课前三分钟让学生用英语进行演讲也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全体学生参与,提前准备。题材不限,可编可抄。演讲时提倡脱离讲稿。让演讲者提问同学,或翻译某一句子,或回答某些问题。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和参与欲,教师提供机会给学生,学生自然会热情投入。教师应该创造性地备课。必须创造出一种轻松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运用各种直观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这样才能创造出轻松的氛围。

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关键是我们的教师要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让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理理念,为把自身素质提高到一个更新的层次而努力吧。

篇3:更新语文教师教学理念的思考

一、教学理念更新

目前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都得以日新月异的发展,这就要求有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才,以此方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站在国家的高度,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实现语文教学的本质;落实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升自身素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让学生在未来的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更新教育理念的内容

(一)“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

素质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所以教育的整个活动要围绕学生进行,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只有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了,教学就会产生好的效果,就能够让学生学有所得。一是新时期的高中学生是具有思想的独立个体,有一定的个性特点和学识基础。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可以学好语文 ; 同时要认识到不同的学生由于学识水平的不一致学习语文的水平和速度是不一样的。二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学习语文,并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打造和谐的教学课堂。三是新时期的高中学生认识新生事物的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是很强的,都有在认知过程中的创新潜力,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对全体学生,给每一位学生创新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都能在学习过程中加以创新。

(二)“引导、合作”的教师观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是“师道尊严”,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教师的课堂讲话就是“圣旨”,学生只有听的份,没有发表自己言论的“资格”,这与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是格格不入的,长此以往会给学生的“惰性增色”,不利于素质教育教学下学生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创新因素和学习的“情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新时期教师必须做好角色转换,这是素质教育教学的基础。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摆正自己当前位置,确保发挥自己“导疑、导思、导问、导学”的引导作用,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二是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建立和谐有序的教学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鉴于以上两点,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观念,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探索、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有效,让学生学到有趣、学有所得。

(三)“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观

一是高中语文教学必须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会学生运用改进的学习方式,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二是素质教育教学要求学生的学习语文必须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将新知识同化吸收的过程,为此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是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教学才是有效果的,所以说高中语文教学的知识应该基于学生对学识经验的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让学生通过参与周围环境的交流和反省来主动建构,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三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改进教学教法。比如运用时下较为流行的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学有所得的同时,感受新生事物,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坚持教学研相结合,用教学研究的理论更好的指导教学,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四)“与时俱进”的评价观

素质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认可,这就需要教师有“与时俱进”的评价观念。因为对学生的评价要有时代性,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不仅有管理、诊断功能,而且具有导向、调控和激发学生“进入状态”的功能,评价运用的结果就是能否充分发挥学业评价的教育功能。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水平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一是激发他们饱满的学习激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二是通过评价让学生的认知冲突能够在“调节”中有所受益,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数学思维,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思维方式。三是在评价过程中要考虑学生个体的原有水平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促进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

篇4:中学历史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

学习过程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暴露学生学习中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也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学生在中学历史上是否有所发现、有所体验,在于研究知识的过程是否有思考,是否经过自己的探究发现了中学历史结论。只有这样,对中学历史的体验才是自信和愉快的,否则就是自卑和痛苦的。

一、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由重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过程的教学

回顾笔者过去的教学实践,最先是只重视中学历史结论,不重视过程教学,教学时尽量缩短知识的形成过程,而通过大量的模仿、记忆和练习,让学生快速地熟悉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这种教学忽视了得出结论的思想方法和探索过程,学生的学习变成了“记中学历史”,这就造就了“课堂上学生听得明白,课后作业不会做”的现象,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对外在信息的独特理解、感悟、体验和特定情境下的心理加工过程。过程是和一些具体的知识、技能或者方法联系在一起的。它会带给学生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实践的机会和发现的能力,这些比那些具体的结果更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活动,学生在“操作、思考、交流”上花了很长的时间和精力,似乎没有学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甚至要时时面临问题和困惑。其实,这个过程符合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会带来不可量化的长效回报,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极为有利,所以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值得的。因此,对于“课题学习”、“想一想”、“做一做”的内容,教师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想、去做。

二、教师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由重终结性的评价转向重过程性的评价

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中学历史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和改进教师的教。因此,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教师要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中学历史活动的情感态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独立思考的习惯、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等方面都纳入评价的范围,在评价中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把学生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由被动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

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开始阶段,也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现在很多中学生未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只是被动式学习,学习基础不扎实,造成他们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心,从而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对外界存在强烈的依赖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生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就不会存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点是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举措,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判断和评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预留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自我探索的能力,并使其自我探索能力得到锻炼。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答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说出。中学历史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前人创造的知识精华,但学习活动也具有再发现和再生产的性质。学生不能只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还应知道可能是什么,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可能的世界,这正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所强调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让学生从简单被动地服从变为主动选择地探究,就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只有充分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才能培养好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奠定基础。

篇5:探究式教学教师要更新理念论文

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行为,那如何去备好课

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根本转变,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然而,以学生为中心,意味着教师转为合作者,那么一堂课,教师如何去备课,如何去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去主动寻找问题。

篇6:更新教学理念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以及“以教师为中”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心”的传统阅读教学,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主要从课内、外进行阅读教学改革:

一、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引导点拔的课堂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这就决定了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那么,阅读就应成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为了落实学生的自主阅读,我的做法主要是:

1、鼓励学生自主质疑

巴尔扎克说过:当一个人“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问题是思维的向导,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激起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提问。

刚开始,学生提的尽是些“鸡毛蒜皮”的问题,许多问题都不着边,尽管如此,我还是认真倾听,给予肯定。同时表扬一些问题提得好的学生,引导他们围绕课文重点来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起初由于问题提的多,课堂教学时间是会受到一些影响。为了避免问题重复或问题过于简单,我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质疑释疑,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记录下来,由小组代表在班上汇报,再由大家进行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提问水平提高了,往往能紧扣教学的重、难点提出问题,因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我在上《金色的脚印》一课时,先让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问学生:“看了这篇文章,你读懂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同学们纷纷举手谈了自己读后的认识,同时也提出了问题:“狐狸在人们眼中是狡猾的动物,为什么正太郎要给它们投送食物?”有的学生问:“狐狸在地板下做窝难道不怕正太郎的家人把它们给抓了吗?”“为什么说脚印是金色的?”“为什么课文要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看,这些问题不正是学习的关键吗?当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教学目的不也就达到了吗?

2、自读自悟,发表见解

有了问题,学生自然会急于寻求问题的答案,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探求真知,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问题,我并不急于分析、解答,也不马上进入讨论中,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进行阅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通过再次的读,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老狐狸冒着危险住在地板下完全是为了照顾小狐狸,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这种爱让老狐狸特别勇敢。”“老狐狸对小狐狸的爱感动了正太郎,所以他给它们投放食物。”“狐狸的脚印被阳光照耀所以说是金色的。”有一位学生说道:“这个脚印是老狐狸救小狐狸留下的,说明它们一家人生死在一起,这种亲情是非常珍贵的,和《金色的鱼钩》意义是一样的。”……这些不都是孩子们自读、自悟的结晶吗?当然,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体验、家庭社会背景的不同,对同一事物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为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我让学生在文中深有感触的地方作旁注,写上自己读后的感受、想法,或是发表议论。有的同学是这么写的:“其实人与动物是可以和谐相处的,只要我们善待它。”“不仅是人,动物也有亲情。”“亲情真伟大!”……课本成了同学们表达情感的舞台,记录下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3、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精神。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营造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课堂气氛,规矩少点,束缚少点,让他们思维动起来,语言活起来。在自主的前提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昧地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昧地讲解。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新课标要求学生“能运用合作的方式,”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有争议、答案多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我就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各抒己见,相互启迪。如,我在教《乌塔》一课时,让学生就“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么做对不对?”一问,发表自己的见解。由于学生阅历、视野的种种不足,站起来回答的学生所列理由并不充分,而且非常局限。于是我让他们在小组中相互讨论,集思广益。经过交流,在后面的小组汇报中有持赞成观点的,他们的理由是:“外出旅游可以增长见识”“自己外出可以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到各个国家去旅游可以看看外面的景色,了解当地的风俗。”……也有些同学持反对意见,他们的理由是:“乌塔毕竟还小,遇到危险怎么办?”“她虽然作了准备,但有些危险是她想象不到的,如果她能找个朋友一起去就更好了。”等等,面对如此充分的理由,我又何必再阐述自己的观点呢。

二、将阅读扩展到课外

凯勒说过:“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辽阔的海洋。”书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但如果把眼光盯在有限的课本知识上,那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因此,我注重把学生的阅读扩展到课外,让他们开拓视野,自觉地在书海里遨游,汲取丰富的养料。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向学生推荐优秀的童话、散文、小说及科普读物,利用晨读或阅读课时间向学生讲讲书中人物的先进事迹,精彩片断,当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之后,就适可而止,让他们去找原书来看。推荐了书目后还要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读报”、“成语竞猜”“读书交流会”等。或者从自己平时阅读积累的内容中确定一个主题,教他们制作剪报集、手抄报,这样既督促学生认真阅读又检验了阅读效果。

其次,背诵、摘抄优秀诗文,读练结合

从三年级起,我每周就向同学们推荐优秀的诗歌、散文,让他们摘抄在一本专门的好词佳句本里,熟读成诵,并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之后建议他们将平时阅读中看到的精彩片断、名言佳句摘录下来,制作摘录式读书笔记。到了五年级就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读后感式读书笔记,把自己本周看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心得体会写下来。既开拓了视野,又丰富了知识,同时还提高了写作水平。

篇7:更新教学理念 巧用教学媒体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轻工学院

黎洪洲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将课堂教学带进了全新的境界。它图文并茂、动静皆宜和极强的表现力接近于现实。合理使用,可使知识融入学生头脑中的途径增多,记忆加深。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学校的教师几乎都会制作课件和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然而就在广大教师积极探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却陷入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种种误区.时下许多课堂教学几乎都演变成了PPT(powerpoint)展示课,出现了“现代媒体替代教师,电脑替代人脑,片面追求形式化”的现象。有些课甚至本末倒置,“教师”辅助“课件”,教师不是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而是执行课件程序,期望学生按课件的预先“设计”去从事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结果”。这种过分的依靠多媒体教学形式,致使学生成了“看客”,教师成了“放戏”者。“演戏”的却成了多媒体设备及软件,教师和学生都丢失了自己。还有个别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效果,比如动画、声音、特效等爱不释手,将它们都用到教学中去,使自己的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每次点击鼠标都会发出声音,产生动画,有的动画和声音跟自己的教学内容没有丝毫的关系,学生看的眼花缭乱,听的心烦意乱,这样不但没有起到呈现知识点的作用,反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无关的声音和动画上去。

我们说任何一种媒体,在应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的时候,都有它的特殊功能和效果,没有一种媒体对任何一种教学情境、任何特征的学习者都相当适合,都能发挥最优的教学功能与效果,正如施拉姆所说:“只有最恰当的媒体,而没有最好的媒体”。“一堂演讲是否吸引,并不在于你的多媒体做得是否精彩,而主要在于是否有精辟的思想。”美国国防大学军事战略系库尔博士说。

“只要使用教学媒体,课堂效率肯定会提高。”似乎很少有人怀疑这句话的正确性,因而在课堂设计中盲目的增加教学容量,求大求全,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往往留下相当的“尾巴”不能扫清,许多课堂教学最后给人的感觉是“用了多媒体,教学效果反而不一定好”。教学观念不改变,教学模式不更新,再多的教学媒体只不过是家中漂亮的花瓶,摆饰而已。如果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教学媒体软件的制作或其他方面,最后导致钻研教材不透,书面备课不充分。上课时,虽然有了现代教育手段,但是课堂教学模式陈旧,课的重难点把握不准,以致于教学任务不能很好的完成。课件在设计上的可操作性以及在灵活交互方面的欠缺也常造成被动,往往不能灵活应付课堂上的一些突发事件。因此,教师应把多媒体课件当作辅助教学的手段,当作一种材料。

选择教学媒体的目的是为了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从优化教学效果的角度看,教学媒体的应用设计是教学媒体应用的研究的重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法,需要采用什么样的媒体,呈现什么样的内容。学校应该把工作重点和精力放在媒体的应用研究上,开发挖掘现有媒体的教学潜能,开发和研制面向课堂教学,适应教学需要的音像教材和CAI软件,摸索出一条适合课堂教学,切实行之有效的媒体教学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模式,改造或重组现有媒体资源,使之发挥最佳效能。

篇8:探究式教学教师要更新理念论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更新

21世纪, 中国的教育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 对于如何理解新课程的选择性、如何理解模块的真正价值以及如何改变教学模式等问题存在着太多的疑问。作为教育者, 我们正在经历着一场隆重的洗礼。

一、以探究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方式

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并不是把探究当作唯一的学习方式。教学也是如此, 有效的化学教学要求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 不可能所有的化学知识都通过探究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这样做也是不值得的。所有化学知识只用一种方式教是低效的, 并且让学生枯燥无味。其实, 在教学过程中, 探究性的教学应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 这种结合方式本质上还是探究性的教学。

二、合作, 形式与效果要统一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上应注意合作与交流, 给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变得频繁了。但不可否认的是, 一些教师把构建新的学习方式当成外在的东西。即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的具体表现形式上, 以为课堂热闹, 学生合作、讨论了, 就是体现了新理念, 这是对转变学习方式的误解。1.有的交流虽然热闹、但没有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合作流于形式, 相当于走过场, 没有什么效果。2.只有当学生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处于跃跃欲试的“愤悱”状态时, 合作交流才有意义;也只有学生意见不一, 感到有必要争论探讨时, 合作才更有价值。3.某学生发言很精彩深刻, 其他学生一直在倾听、在欣赏、在接受别人学习上的闪光点, 这就是观察学习, 这实质上是一种本质性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尊重, 学会倾听, 学会欣赏, 学会共享, 并有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这才是最根本、最核心的理念。4.要把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质, 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讨旨在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 开发学生潜能,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 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三、深刻反思传统教学的误区, 认真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犹如紧箍咒一样紧紧地把老师们控制住, 很多教学行为已经在日积月累中形成了惯性。作为老师, 我们总担心我们讲的不够多, 不仔细;总担心学生听不懂, 练不够;总是细心地帮学生归纳、总结。不讲不放心, 不做不安心!于是“精讲多练”“讲记背练”把学生圈定在无边无际的“题海中”, 教学也走入了不断循环的“误区”。

我们的学生在知识、技能、解题能力、勤奋与刻苦等方面占尽了优势, 考试自然不在话下, 而在实践能力、创造性、情感体验、自尊自信、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却十分薄弱。因此, 实际教学中“多讲少做, 事事包办”的习惯一定要避免, 多腾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 在“做中学”, 在自主探究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例如, Fe (Ⅱ) 和Fe (Ⅲ) 互相转换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铁及其化合物多变的颜色, 深入掌握二者间的转化关系, 我特地把它设计成探究实验课。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 寻找合适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并设计实验方案。课堂上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设计成果, 教师再进行讲评, 分析, 探讨出最优方案。

其中有一个学生设计的方案是这样的: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 从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即可判断出Fe2+已经变成Fe3+。这是一个合乎情理的方案, 然而在现场实验中却观察不到这个现象。这令学生感到意外, 却也激发了大家探索的欲望。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黄色和绿色是两个很接近的色系, 如果浓度不够, 肉眼可能观察不出来。于是, 他们建议用KSCN溶液来检验Fe3+。而且KSCN溶液必须先于氯水加入, 才能有力证明Fe3+是后来生成的。在整个探讨的过程中, 我感受到学生思维的火花在碰撞, 这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学习的过程, 更是一个能力提升的过程。

实验探索的教学过程, 不仅传授了知识, 还充分发掘了学生的潜能, 也必将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做法, 它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还培养了学生实验、观察,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作为教育改革的践行者, 我们在改变他人观念的同时必先改变自己的观念, 这时一个极其艰难的蜕变过程。“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参考文献

[1].解读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湖北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3].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提升化学教师的教学智慧.王祖浩.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1-2

篇9:探究式教学教师要更新理念论文

关键词:新课改;用教材;自主学习

一、要“教(学)教材”,更要“用教材”

新课程改革前,语文教学往往停留在“学生学教材,教师教教材”的層面上,缺乏必要的拓展和延伸。诚然,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和理解教材,因为毕竟高考要考这些知识,但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更多的是要求在分析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在达到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这一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用教材”。

在最近的一次听课中,笔者听了一堂青年教师执教的课文《信条》(人教版必修四),这位教师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5分钟导入,20分钟分析课文,20分钟进行拓展研究。应该说,整堂课下来,亮点就在后20分钟的拓展研究上。他的拓展研究包含这些内容:其一,用幻灯片展示古今中外名人的信条(座右铭),其中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其二,让学生动笔写一写自己的信条(或者是自己最喜欢的一句人生格言)。

应该说这位青年教师的课是比较成功的,这堂课最大的亮点就在后20分钟的拓展延伸这个环节上。通过展示古今中外名人的人生信条,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的一生中是多么重要: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人生观能让人热爱生活,感恩生活,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相反,消极颓废充满龌龊的人生价值观会让人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甚至会对社会对他人产生危害。通过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人生信条,学生自然而然会把自己的人生信条和前面老师所讲的人生信条进行比照,从而可以切身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信条是高尚的还是低俗的,是切合实际的还是虚无缥缈的,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还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危害的。从而明白,一个人不仅要有文化知识,更要有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应该说,这堂课教师和学生不仅出色地实现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更出色地达到了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不仅做到了“教(学)教材”,更是在“用教材”。

二、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更要教会学生“合作探究”

我们一线教师常会对学生说:“在预习课文的时候,如果自己不能提出一两个问题的话,那么你并没真正看懂课文。”这话实际上是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独立思考。毋庸置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引路人。孔子也说“学而不思则罔”,古语亦云“学贵在疑”之类的话。

然而也有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新课改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合作探究。当然这里的“合作探究”的基础还是“自主学习”,也即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而且不仅在课外进行,还要把它搬到课堂上来。

在新课改的浪潮拍打下,笔者也尝试着上了一堂“课改课”,教学篇目《林黛玉进贾府》。

教师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的主要内容是设计学案。学案的主要内容有这么几块:

1.自主导学

“自主导学”主要是针对学生课前预习而设计的,包括“晨读积累”“阅读小说方法指导”“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前五回内容”“正字音、辨字形、解词义”。这些都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这就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2.课堂导航

“课堂导航”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主要包含两大内容:一是“小组合作探究”,二是“课堂练笔”。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笔者根据教学要求设计了三个探究问题:林黛玉进贾府,分别到了哪些地方?在这些地方又分别见到了哪些人?找出文中描写贾府环境的文字,说说你从这些环境描写中你看出了什么?研读文中描写王熙凤的文字,试分析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

在课堂练笔中,设计了一道这样的练习:林黛玉听母亲说过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进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进得贾府,一天下来,黛玉有什么感想呢?她找到“家”的感觉了吗?

请注意,这林黛玉可是心细如发,多情敏感的人哦。

虚拟黛玉的口吻,写下“进贾府”的“微博”。

3.课后练习

设计了两道练习题,供同学课后思考作答。

4.延伸阅读

摘录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及解析(部分),以便同学课后阅读,拓宽视野,使对《红楼梦》有更多的了解。

这节课的重点在于“课堂导航”,在“课堂导航”中的“合作探究”中,笔者要求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进一步进行合作探究,并以小组(学生已经按照座位分成了6个小组)为单位上讲台展示本小组的研讨成果。在学生讲完后,笔者及时地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拨,对错误之处进行纠正,并予以评分。在“课堂练笔”环节中,先给学生时间组织语言,然后也是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写作成果,教师进行点拨(主要在遣词造句,心理活动描写等方面进行点拨)并予以评分。

在这节课中,笔者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成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新课改的春风里,高中语文教学现状要焕然一新,必然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共同奋斗。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要敢于解放思想,不断学习,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并且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对学生来说,要主动学习,敢于质疑,转变学习方式方法(由“独学”转为“合作学习”),让自己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作者单位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篇10:教学理念更新并落实“四清课堂”

一、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教学“四清”的管理机制,努力让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达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优化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探索并形成学校科学抓质量的有效机制,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不断提升学校教学精致管理水平。

二、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

组 长:张 飞 麻栗坡县董干中学校长 副组长:李需友 麻栗坡县董干中学副校长

何明军 麻栗坡县董干中学副校长

姚达前 麻栗坡县董干中学党委书记

组 员:王琼华 麻栗坡县董干中学教务处主任

罗玉明 麻栗坡县董干中学教科室主任

李树勋 麻栗坡县董干中学总务处主任

昌华标 麻栗坡县董干中学德育处主任

(二)工作小组

组 长:李需友 麻栗坡县董干中学副校长 副组长:罗玉明 麻栗坡县董干中学教科室主任

王琼华 麻栗坡县董干中学教务处主任

成 员:吴世军 麻栗坡县董干中学教科处副主任 曾成飞 麻栗坡县董干中学教科处副主任 邓忠俊 麻栗坡县董干中学教务处副主任

雷永文 麻栗坡县董干中学教务处副主任 各教研组长以及各骨干教师

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教科处,由吴世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校本培训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指导工作。

(三)领导小组职责 1.制定四清教学培训方案。

2.安排平时校本培训检查,进行四清教学工作总结。3.严格遵守分工负责制,认真完成分管工作。4.认真组织、安排具体的培训内容,负责安排相应的专业辅 导教师或外聘专家讲座。

三、活动目标

1、要求学生切实做到“课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课后”、“今日事今日毕”、“适时温故知新,巩固提高”。

2、更加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坚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模式

(一)出示教学目标

(二)先学

1.出示自学学习任务。

2.教师提出学习方法的要求。例如:自学或者小组讨论等。

(三)练一练

1.可以多媒体出示练习题,也可以做课本、导学与配套练习。

2.完成练习后,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可以相互批改,然后议一议,最后进行汇报。

(四)讲一讲

对于学生汇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五)课堂检测

四、具体要求

1.“堂堂清”

堂堂清”是“四清”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求学生做到“课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课后”,每堂课所学的新知识必须掌握或基本掌握,为了让学生一堂一得,教师必须认真落实好新的教学常规,学生每堂课练习时间不少于25分钟,当堂完成下发的检测练习设计,及时批改,也可采取同桌互相批等形式,以保证学生的完成效果。每天布置的作业要合理,作业次日上午批改结束,要有批改记录,错题及时指导学生订正,要加强检查和督促,原则上教师应每一天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

2.“日日清”

日日清就是“今日事今日毕”,每天自习时间让学生对照教学目标搞好知识的整理和落实。每个班按好、中、差五人一组建立学习小组,小组间开展学习、讨论、竞赛,每个小组,无论是自学、讨论,还是知识检测,小组内成员都互帮互助,互督互查,充分发挥“生教生”的作用,小组内成员分工,组长负责小组成员过关,一次“清”不了,两次,三次„„。教师可定期对各小组间进行竞赛及奖励,促进小组学习积极性。使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能做到“日日清”,个别的不能“清”的,最后由老师帮助来“清”,从最后一名学生“清”起。

3.“周周清”

“周周清”可采用知识整理和书面检测等形式进行,由各科教师落实。每周用一课左右的时间,对主要学科本周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整理,检查发现有无未“清”的学生,及时指导帮助,同时对本周的清理情况作好记录。

4.“月月清”

充分利用好学校组织的月考,组织学生对一月所学的知识进行考试自查,每位教师要认真开展质量分析,上好试卷讲评课,同时对先进的学习小组进行表彰,对未达标学生进行补救,任课教师要根据检测的情况及时调整策略、改进教学,以及教学处组织的随机抽测,以保证月月清的效果。

五、保障措施

1.“四清”的关键是堂堂清,教师的引导必须主题明确、线索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直观生动,要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主动落实、主动清。

2.各学科要根据各学科特点提出学科课堂落实要求和建议。3.对不同基础、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目标应不同,应分层要求,分层落实。

4.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高效的落实机制是四清的保障,全体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持之以恒的抓。

5.加大检查力度,对练习本、考试本和月考分析进行监督检查。

六、培训形式

根据我校实际,培训采取学校集体培训、分部教师培训、教研“三维培训模式”等三种模式落实“四清”培训计划。

篇11:探究式教学教师要更新理念论文

【摘要】本文根据个人在教学实践中,对采用区别化教学这种新的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进行探讨。通过运用这种新教学方法,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证明了区别化教学方法是我们教育领域在适应新的形势下,有目的地培养适用型人才的一种创新教学方式。

【关键词】机械制图区别化教学探索与体会

一区别化教学是新形势下中职教育的发展趋势

现实告诉我们,中职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尤其对《机械制图》知识的领悟和掌握能力上的差距更加显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采用统一要求,同一方法来授课,必然不能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这根本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面对这些现实情况,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进行“区别化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

我校机械专业大胆地尝试了区别化教学,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针对我校具体情况,机械专业办在本学期,首先对机械4个班进行了区别化教学试点。将4个专业班,按照不同的培养目标,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为操作工人类,即培养的目标为工人,对他们的理论课知识要求难度较低,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B层次为技术工人类,即培养的目标为具有一定技术的工人,该层次对理论课知识有一定要求;同时,也注重一定的动手能力的培养。C层次为升学类,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并为以后升学做准备、打基础。

我们按层次分班的依据:一方面是根据学生第一学期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是根据学生填报的志愿而定。经考核后,共分出一个A层次班级,两个B层次班级和一个C层次班级。这样既为基础差的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示动手能力的环境,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为想要学习的学生营造了一个较好的学习氛围。进行区别化教学试点后,也要求教师在教授不同层次的班级时,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制订出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同时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区别化教学试点的最大特点: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了不同的学习的平台和拓展专业知识的空间。

二区别化教学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效果

本人在这学期接受了2个层次、4个班级的《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不同层次的班级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材的适当处理,逐渐摸索出对不同层次教学方式和内容改变的体会与认识,供大家参考。 由于A层次的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不明确,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且理解问题的能力较差,上课睡觉的人数较多。因此,在该班的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每次上课,让同学们与教师讲解的内容一边听、一边练,达到互动的目的。在课堂上,教师在黑板上作图,让学生随教师的步骤进行操作,使学生的思路随教师的教学内容一起动。同学们通过亲手练习以后,较容易地掌握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同时,又避免了上课睡觉的现象,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B层次的班级,在教学过程中,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直观式”和“导入式”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解轴测图这一节时,为了树立同学们的空间概念,在教学中充分带领学生画基本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因为无论读图与画图都离不开立体,这就要求学习制图必须具备空间概念。开始时并不严格按照轴测图的要求画图,这是因为还处于培养学生的兴趣阶段,避开理论学生更易接受。但是也不能让他们任意发挥,而应在画图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画比较接近正等测的草图。学生在我的示范下能迅速画出棱柱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基本几何体,并很快转变为自己的技能。虽然这时学生所画的图形不规范,但是他们能通过线条的变化区别立体上不同的.表面,同时对各种基本几何体的轮廓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树立了空间概念。

通过对学生直观教学的引导,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单纯理论知识的抽象难懂,也消除了学生对制图的畏难情绪。在此基础上逐步深入,引导学生画一些简单叠加或切割的图形。通过训练,同学们的作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都有很大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充分运用动态教学模式,将点、线、面的知识和体的形成融合在一起介绍,这就降低了知识难度,还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08级的教学过程中,学习了几何体的投影以后,安排了一次手工制作模型的练习课。这堂课同学们兴趣浓厚,没有一个学生睡觉。同时,还制作出许多几何体的模型。这样既加强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亲手制作以后,大家都加深了对基本形体的认识,并掌握了几何体的看图方法和画法。同时,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并掌握了怎样下料、排料、剪切和拼接等方法的操作。

三区别化教学的考核方式

篇12:探究式教学教师要更新理念论文

内容摘要:传统的地理教学以封闭为特征,使学生的独立人格得不到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得不到保证,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得不到承认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不到培养,创新能力更无从提高。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已迫在眉睫。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开放式地理课堂教学的探讨。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 传统地理教学 开放的地理课堂

竞争的时代与社会迫切需要知识不断更新、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与习惯的人才。但是传统的地理教学往往是以灌输为核心、考试为手段、名次为杠杆、升学为目标,学生纯粹是知识的接受者,它的特征是封闭:教学观念封闭、教学模式封闭、教学空间封闭、教学内容封闭、教学方法封闭、教学形式封闭、教学过程封闭、教学评价封闭。一句话,课堂是封闭的课堂,教学是封闭的教学。

时代的开放性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迫切需要我们改变封闭式教学,与时俱进,建立新的开放性教学模式。开放性地理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和创造者,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它的典型特点是开放:教学观念开放、教学模式开放、教学空间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方法开放、教学形式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教学评价开放。一句话,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教学。

一、教学理念开放是前提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许多教师往往对开放式教学存在疑虑,担心影响教学进度,担心课堂上学生太活跃纪律乱,担心教学质量下降,故不敢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是非常关键的。开放性教学并不是放任自流的放羊式的开放,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活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开放式教学,是与传统教学相对的一种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全体学生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观,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不断激发学生的活力,引导学生理解、认知、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给学生留有积极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考的独立性,使课堂教学适应学生自主创新性发展的需求。同时利用课堂教学体系所具有的时间和空间的变换关系,实现教学的多元化和多向联系。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教师、学生与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的多向联系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教学模式的开放是基础

同样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把教师定位为“主导者”,学生成为“被导者”,学生只能跟着老师走。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不如说学生更像是一头被牵着走的“牛”。教师基本为知识而教,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和兴趣爱好等人格状况一无所知,很难发挥教学的教育性。开放的地理课堂,教师的着眼点不是放在如何把要讲的知识讲清楚,而是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地探讨问题、如何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如何在讨论中表明自己的观点和听取他人的意见,使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研究和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不再主宰课堂,师生双方都同时扮演双重角色,既当老师又当学生,构成了“师生互导、生生互导、师生互学、生生互学”的.多向互动模式,导中学、学中导,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个体活动,又有学生间、师生间的合作、讨论、交流的群体活动,在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中促进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适应了健全人格、多重人格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的开放是根本

1.树立新的教材观,灵活运用教材

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教学内容,专家学者们开发的教材可能是很好的,但就课程要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来说,教材又是无能为力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教材多样化使教材作为教学中“唯一”资源的法定地位逐渐动摇,教材的功能定位也逐渐由“控制”和“规范”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显然把教科书当作“圣经”一样来解读是陈旧的、过时的。因此,我们应树立“材料式”教材观,视教材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材料和工具,而非教学的全部。教学中不刻意追求原有知识体系的完整,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科学适当地增减教材、调整编排顺序、重组教学单元、整合教学内容。如学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时,可以把“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两节内容整合在一起,从两个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发展优势与劣势等诸方面比较。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或知识竞赛等活动,学生就容易掌握两个地区地理特点,并增长了能力。

2.开发个性化课程

《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强调“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尤其是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体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地理教师应在兼顾新课程共性的前提下开发个性化课程,所选课程要从提高协调人地关系的广泛性和深刻性的角度出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社会需要为方向,既要广泛联系实际,考虑本地区、本学校的差异性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价值趋向等诸多因素,又能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特征,使地理课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如“我身边的环境污染与治理建议”,结合《交通》一章的学习,可安排“成都交通建设之我见”等内容,结合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可安排“水资源与巴以冲突”“从松花江水污染说起”“生物柴油与乙醇汽油”等开放性课程。

四、教学过程的开放是保证

1.开放教学时间

封闭的教学过程以上下课铃声作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结。而开放教学过程是没有起点和终点的。它包括下面两点。

①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即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学生可先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来预习新课。

②封闭式教学是把所有的问题解决在课堂,而开放式教学则提倡把问题带出教室,带向生活。因此,下课铃声绝不是教和学的休止符,而应成为继续探究的新起点。

2.开放教学空间

我们提倡地理课的开放,当然也包括教学空间的开放。毫无疑问,教室是我们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但如果每一节课都把学生封闭在教室里,不仅让学生感到无新鲜感,而且也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抑制了个性特长、禁锢了学生思想。让地理课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进社会是学生的呼唤,给学生一片蓝天、草地,还学生一方自由活动的空间是时代的要求!地理课实行空间开放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在什么地方上,应服务于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运动场、实验室、地理教室、电脑房、图书馆、博物馆、科技宫、气象站、科研院所、居民小区、工厂、农村、广阔的大自然都可以成为地理课堂。如学习《我国农业》时,可组织学生到郊区开展一次社会调查;在学习《地图》时,可以将全班分小组绘制校园平面图,在小组长带领下明确分工、密切合作,从测量长度、确定方向、记录数据到绘平面图,各项工作配合默契、有条不紊,学生在绘图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老师先引导他们去看书、小组内讨论交流,那些带有普遍性的疑难问题作全班解答。事实证明,学生自己动手获得的知识才记得更牢。

网络技术的普及为开放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手段来优化和丰富地理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3.开放思维空间

教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不断创造条件和机会,设计教学情景和开放性问题,不对学生思维预设任何框框,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表达,畅所欲言。教师还要敢于、善于打破原有的教学设计,鼓励、引导学生对教师、书本质疑,要“百家争鸣”,勇于对某个地理问题或观点进行争辩和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突发奇想,提出一些不合常理、稀奇古怪的问题,努力营造“敢想、敢说、敢问、敢试”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空间,给每一个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4.开放师生关系

没有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不会有开放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充分尊重、信任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关注其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在现代信息社会里,教师的学识不可能包罗万象,学生的信息和智慧完全有可能在某些方面超越老师,这就要求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和权威观念,勇于接受学生的发难和挑战,不怕被学生的问题“难倒”、不怕“卡壳”;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与他们一起自学、商讨、辩论、参观、调查、访问等,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朋友相处,甚至当作学生中一员。师生可以是共同切磋问题的学友,也可以是因观点不同而引起口舌之争的辩友。老师和学生一道在课内课外、书内书外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互教互学,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

五、教学方法的开放是支撑

随着知识增长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知识的学习越来越成为一个终身的过程,在学校教育阶段获得的知识再多,也无法追赶上知识激增和知识更新的速度,转变学习方式就成为本次新课程改革一大目标和重点,成为新课程焕发活力的关键所在。学是教的出发点和依据,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必然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开放的地理课堂打破了以布置“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封闭教学,形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发现新问题”的开放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年龄特征和学校条件,选择灵活实用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对话讨论式、参与体验式、演讲辩论式、问题情景式、案例分析式、角色扮演式、分组活动及演示实验式都是受学生欢迎的好形式。学习区域地理部分时,教师可重新组合内容,分专题学习,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学生分角色扮演本区的土地局长、气象局长、水利局长、环保局长、矿产局长、交通局长、工农业局长、宗教局长等,介绍各地的情况,或者让学生竞选旅游公司经理、导游,组织旅游,带领全班同学去学习和了解各区的地理特点。

探究式教学具有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双重变革,在我国教育界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它是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开放的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是一般的记忆理解和掌握,更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使学生的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因而十分有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主动性,更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评价的开放是保证与关键

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功能;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忽视过程的评价;评价内容过于注重成绩,忽视了对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

开放的地理课堂评价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开放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改革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开放的地理课堂评价应该体现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坚持评价标准全面化、(知识、能力、行为)评价操作过程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评价方法多样化(笔试测验、口头表达、作业、小论文写作、绘制地理图表、活动表现等),做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全方位提升评价的自我激励和科学导向功能,建立起学生成长档案。

主要参考资料:

1.杨新.地理教学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0

2.陈澄.地理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2

3.卞鸿翔,李晴.地理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8

4.毕淑芝等.当今世界教育思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8

5.王民.国外地理教育动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7

6.王树声.王树生地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9

7.肖云龙.创新教育论.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月

上一篇: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知识题下一篇:诵读《三字经》活动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