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法作品中的巧与拙

2024-04-20

论书法作品中的巧与拙(精选5篇)

篇1:论书法作品中的巧与拙

大作文

巧与拙

高三13班 胡鑫娟

这似乎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有言:“巧则事立成。”又有人言:“文以拙进,道以拙成。”有人追求“巧”成,有人愿取“拙”智,不同的人总有不同的行事方式,然而于巧于拙,何以择之?

其实你大可不必烦恼,巧拙并非对立相矛盾,巧是一种能力,而拙则是一种态度,守拙终成巧。

历史的车轮碾过,车声辘辘,把我们带到了这片大地之上,有一群人正在不知疲倦地前行,不错,正是那位胡须髯起,衣带飘逸,伫目远望的圣人和他的三千弟子们。他们在大地上踽踽独行,周游列国,没有奇特的方法,也没有大张旗鼓的宣扬,仅仅是一步步地向众生传播着儒家的思想,尽管屡遭世人的讥讽和笑谑,却依旧“知其不可而为之”,始终默默前行。这或许是一种笨拙的方法,但亦是这种拙持的态度,终究让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思想传诵于后世,成了“巧言”“巧句”,被后人奉为圭臬。

车轮碾过的痕迹依稀可见,在那“层峦叠嶂凌苍生”的庐山脚下,陶渊明更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地诗意地惬意而居,他才情满腹却甘心“守拙归田园”,不再踏足满是奴颜婢骨,尔虞我诈,唱着白花脸角色的官场,宁愿栖居于此,“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样守拙而已。可是他在这儿却一种隐逸淡泊的拙态,用心谱写出了田园似乎是拙愚的,但却是这种态度使陶渊明那隐逸的淡泊的品格巧然立于众人眼前,让众人无不吟诵他的“巧篇”。

历史已成历史,车轮依旧不停息,现今亦有无臂青年以一种反复练习,不顾世人眼光的态度巧成世界瞩目的钢琴王子刘伟;亦有瘫坐于轮椅,似拙而行的霍金;还有行乞儿谢海顺竟是用拦路人识字,靠刻章的看似笨拙的方法学会了世界上十几种语言巧成人们心中的不傻的“谢傻子”。他们都似是以一种拙的态度追求着,大巧若拙,终于守拙成巧。

是故,巧拙相辅相成,守拙终成巧矣。

巧与拙

高三13班 胡泽军

流水遇到顽石便会绕道而行,继续欢快的前进之歌,在汇入大海的过程,却不得不忍受漫长道路的艰辛,方才成就宽阔海洋的一部分。

如果说绕道而行是巧,那么长途而行就是拙,但你能说拙就无智慧可言吗?如果没有拙一样的坚持,就无法忍受前进的艰苦,但同时如果没有巧妙的规避,亦不能再续前进的脚步。

所以,在特定的时期场合,巧也能变成拙,拙则可能成为巧。有人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在拙与巧的抉择中,守拙打拼是基石,而巧胜则是出路。

一代电脑奇才比尔·盖茨创造了世界财富界的不朽传奇,成为了年轻人心目中的神话。

当年,他在世界顶级学府——哈佛大学就读时,便敏锐地察觉到世界网络时代的到来,于是他毅然决然选择退学,往信息行业果断进发。

如果当时他没有选择这条道路,一位奇才可能会就此消失,或者,甚至是为另一个比尔·盖茨效力,即使他以后再怎么努力也于事无补。

在选择人生方向的道路,他“巧胜”了——通过敏锐的观察和智慧的思考。

然而创业的道路绝非选择正确的方向那么简单。在创业的初期,由于资金的匮乏和人员的短缺,他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和常人看来愚昧的拙守,他也终将被竞争的浪潮淘冲走,就像卷走一颗微不足道的沙粒。

可是他终于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像愚公一样拙守,没有华丽的招式,没有绚丽的技巧,而是以纯粹的意志和一往无前的信念制成腾飞的翅膀,执着的飞向峰回路转的那一刻。最终他成功了,像胜利的雄鹰傲视群雄,闪耀着巧与拙智慧的光芒。

也许前方的路以被封死,你可以选择巧胜,但如果生命没有虚华,拙守则可以成为腾飞的利器。

巧与拙,一曲动人的生命智慧之歌。

巧与拙

理复(1)班 凌慧

巍巍中华,漫漫长河,伟大英雄,辉同日月,他们投鞭断流,功勋卓著,泽被后世。追寻他们的成功足迹,我们发现他们的成名史就是巧与拙的巧妙融合。古人如是,今人亦如斯。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细节能够反映你的为人处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因此“巧’能使我们趋近完美,领悟到成功的芬芳,然而拙也同样重要,在成功时,“守拙”能让我们获得谦逊从而赢得世人的赞赏。

巧与拙的巧妙融合铸就了菲尔普斯的神话。在陆地上,他是不完美的,他不仅有一双大耳朵而且患有口吃,因而他守“拙”,给自己一颗平常心。然而在水中,他却是一条完美的飞鱼。“在我的大脑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头脑控制一切,意志决定一切。”对于游泳,他精雕细琢,他说过“我希望成为菲尔普斯一世,而不是施皮茨二世。”最终他用“巧”为自己带来了光辉,在北京奥运会上,一人独得八金,铸造了游泳史上不灭的神话。然而掌声过后,他并没有因此而得意洋洋,相反,他守拙,将自己的光芒掩盖。巧与逊的巧妙融合,将菲尔普斯送上了一条光辉的道路。

在速成成为时尚的今天,巧固然重要,然而用拙来掩盖自己的光辉同样也十分重要。杨修恃才傲物,最终落了个被斩首的悲惨下场。我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应清楚地认识到,杨修的悲剧也是他自己酿成的苦果。如果他能守拙,他的下场也不会是这样。他的命运将被改写,那么历史也将翻开崭新的一页面。在高速发达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对所做的事做巧,同时也应守拙,这样能够避免不必要的灾祸。

成功是建立在巧的基础上的,因为做事,我们要精雕细琢,力求完美,这样光辉才会洒落在我们身上,同时成名之后,我们也要守拙,将自己的光辉掩盖,这样,我们将赢得更多的敬仰。

再看外面,风光依旧,阳光正好,何不现在开始,坚守巧与拙,为自己迎来一片辉煌和掌声。

巧与拙

理复(1)班 彭鹏

人生犹如一座山峰,攀登的路径有无数条,有捷径也有弯路,但不是每条路都直通山顶。捷径也许通向悬崖,弯路也许只是徒劳。人生不能只走捷径,也不是坚持弯路。巧与拙的结合,人生才能踏实,才能最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生活节奏飞快的今天,人们都喜欢取巧,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达到目的,最终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大巧若拙”并非闲谈,而是人生的智慧。“拙’是努力与奋斗,“巧”是途径与方法,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唯有“巧”与“拙”的结合,才能拥有辉煌。

乒乓球世界冠军张继科,几岁开始在父亲的严格指导下练习乒乓球。十几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让他站上了世界赛场的最高领奖台,可如果没有父亲的指导,他的努力也只能付诸东流。父亲的指导是“巧”,刻苦训练是“拙”,在巧与拙的互补之中张继科征服了世界。我们的人生亦当如此,一味的艰苦奋斗只能是徒劳,因脱离实际而一无所用;一味的取巧也只是守株待兔,在美好的幻想中被残酷的现实击败。拙巧互补,才能顺着社会发展的轨迹走向成功的终点站。

面对日趋激烈的残酷社会竞争,我们将迎来的挑战可想而知。千帆竞发,万壑争流,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也要学会扬长避短,取巧而胜。乔布斯在车库中奋斗数载,终于开发出“苹果”系列产品所有努力才堆砌成人生的成功;鲁迅学医救死扶伤只是徒劳,最终凭借一杆笔在黑暗社会发出呐喊;新中国积贫积弱,因一场改革开放和人民的数十载奋斗而重振雄风……前行路上必有弯路也必有捷径。利用好捷径再加上风雨兼程的不懈的努力,便能达到梦想的天堂。人生路漫漫,靠毅力和智力并行才能在人生路途上越走越远。“有志与力有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此相助之物便是“巧”,志与力便是“拙”,巧与拙是人生的双翼,唯有双翼齐飞,人生才能翱翔九天,领略海阔天空。

拙,是人生途径的基石;巧,是人生奋斗的动力。巧与拙相辅相成,人生便在两者的点缀中璀璨万千。

巧与拙

高三14班 王明珠

人活着,自然是要有所追求的。生活犹如攀登,前方崎岖坎坷,悬崖陡峭,路就在脚下。成功属于攀上山顶的人。而这艰险的路途,应如何去面对?投机取巧者,或择平坦之路而行,或借于物而行。这样也许会轻松一点,但这是我们需要的吗?

我们从小都看过《西游记》,总是为里面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贪吃懒做的猪八戒不亦乐乎,也总爱看师徒四人与各路妖怪斗智斗勇,惊险刺激。而小的时候,却总有个疑问:孙悟空会七十二变,无所不能,更何况他的筋斗云,一翻便可行十万八千里。而这西天取经之道,恰好十万八千里。为什么不让孙悟空直接翻个跟斗,去如来那里把经书取回来呢?何必历经千辛万苦,屡次险些丧命,长途跋涉地走这十万八千里,度那九九八十一难关?

儿时的想法总是简单的,而今成长了些,却似乎懂得了。

这漫长又艰辛的取经之道,自然是饱受苦楚的,之所以有那样看似十分巧妙又聪明的想法,无不是因为思维进入了一个误区。

原来要的并不是那胜利终点之处的经书,而是那路上艰苦困难的经历。唯有“守拙”地走好脚下的路,经历不同的人生,方是成功。成功不是在终点的奖赏,而是那路途中不断丰富的内心,不断稳健的脚步。

生活亦是如此吧!人们似乎总是误把登上山顶视作成功,而因此忽视了过程。于是想尽办法,甚至投机取巧,为达到那个目的地而前行。当这些投机取巧的人尽可能轻松地到达终点时,,亦有一些“笨拙”的人,他们脚踏实地地,每一步泥泞中陷进他们沉重的脚印,道路洒满了他们的汗水。当这些人笨拙地到达终点时,或许精疲力尽,伤痕累累,但他们收获的决不是登顶的那一刻。

成功从来不需要投机取巧地到达终点,成功亦不是终点,而是勤拙地走好每一步。成功便是那艰辛路途中不断丰富的收获。拙,亦是一种智慧。

巧与拙

某人

小时候读《西游记》,在惊叹故事奇幻之余,便有不少不解之处,觉得十分纳闷可笑。

一笑如来无知人之智。试看取经团队,诸弟子中不乏精兵强将。且不说凭一己之力将天庭搅得鸡犬不宁的齐天大圣,还有会腾云驾雾的天蓬元帅,也有能上天入地的卷帘大将军,最不济的也是可翻云覆雨的龙宫太子,可如来偏偏选中了手无缚鸡之力、胸无降妖之智的唐朝和尚做取经班子的领导。你说,唐僧何才何能可任此职?何以服众?

后来读了《红楼梦》才慢慢看出些端倪。荣宁二府中,最巧之人莫过凤姐。此人巧足以得宠,善于花言巧语讨得贾母欢心,从而奠定自己贾府中“一从二令”的地位,又机巧善变,在众人间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又智足以牟财,才足以服众。集三者于一身不可谓不巧,然而“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去卿卿性命”。最拙之人莫过刘姥姥,人拙于智,嘴拙于言,身拙于行,但最后却能勇救巧姐,不枉凤姐托付,令人击节赞叹。

于是叹服如来目光犀利,选人之准,因为“巧诈不如拙诚”。

二笑如来太多事,不知化繁为简。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到西天易如反掌,不如让他取得真经送回大唐。既可一蹴而就使取经大业功德圆满,又可免除众和尚一路风餐露宿,跋山涉水之苦,不遭陷入妖魔鬼怪之手几成其下酒之菜的凶险,可如来偏偏要他们一步步走向西天,经历许多艰辛,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才肯授予真经。

放着现成的捷径不走,却笨拙到多走弯路,着实令人费解。

到后来亲眼目睹考场种种光怪陆离之怪现象,方才悟得如来此举的良苦用心。

诸君试看,考场之中,有宋国农人,用守株待兔之法等待答案撞上枪口;有山寨雷达,左顾右盼搜索每一点讯号;有善用兵法之良将,或瞒天过海(传纸条),或暗度陈仓(夹资料),或李代桃僵(换试卷)……种种“巧”法,不一而足。此等捷径固能暂享不劳而获之逸,得蝇利于一时,可一旦可滥竽充数之日终结,则以不学无术之身何能自立于竞争激烈之社会?

于是懂得如来此举的深意,因为“没有妖魔的取经之途是一条南辕北辙的路”。

拙而能诚,故能礼佛不懈;拙而能守,故能宏佛不辍。

巧与拙

某人

如果生命是一次无法灿烂的绽放,我愿是一树朴实的无花果,摈弃巧饰的繁华而后收获丰硕饱满的果实;如果人生是一次没有返程的远足,我愿是一条汹涌的河流,机巧地绕过重叠的大山最终以笨拙的姿态奔向大海;如果梦想是一段缺少翅膀的飞翔,我愿是那只自缚的茧,拒绝揠苗助长式的捷径,用艰苦而笨拙的守候等待成蝶的那刻。这一切,都因为我深知历尽巧的繁华,生命最终还是要回归守拙的本色。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大浪淘沙,留下的是那些像金子一样熠熠生辉的名字。一个个迈过落英缤纷的季节,用笨拙的前行的方式书写着自己的传奇。

常常会吟诵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怎样的一种气定神闲的悠然和淡泊。但可曾想他也曾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他少年时决心“大济苍生”,十三年间奔走在仕途,沉浮于宦海。终于看透官场污浊,厌弃尔虞我诈的投机取巧,弃官隐居。他像那只羁鸟,挣脱“巧”的牢笼,于田园“守拙”中重获内心的宁静和生命的自由。摈弃机巧的伪饰,他的生命便有了拙的宁静古朴。

心中总会默念着一个名字:弘一法师。他曾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可谓“巧”之极也。但他最终却遁入空门,由“翩翩之佳公子”而“为戒律精严之头陀”,由绚丽至极归于平淡。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历尽人生途中似锦繁花,终归于拙守清明如圆月的内心。吹走巧智的浮华,他的人生就增添了拙的单纯明亮。

现今也不乏以拙法追逐梦想的智者。农民作家莫言便是在高密黑土地上孤独的守望者。当商品经济的大潮涌动时,不少作家便耐不住书斋的寂寞,纷纷面向市场创作,通过走迎合市场需求的捷径来获取名和利的丰收。但莫言却以“面向苍生背对文坛”的“笨拙”姿态在方格纸上默默耕耘,凭没有技巧的笨拙写法荣膺了XX年诺贝尔文学奖。拒绝取巧的捷径,他的传奇就书写出拙的饱满厚重。

想起那个古老的比喻,如何穿过一片荆棘?可以灵巧如风,穿越无痕,但我愿意笨拙如鸟,当苦难击中我的胸膛便催出泣血的歌唱,用痛苦谱写生命的辉煌。

篇2:论书法作品中的巧与拙

5、加减法中的巧算

(一)两个自然数相加,如果它们的和恰好是整

十、整百、整千„„那么就称其中的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补数”,这两个数称为互补。如果两个加数互为补数,那么可以先求出它们的和,使计算迅速简便;如果题中没有互补的加数,那么可以设法分出互补的加数,以便凑成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例1计算:

(1)31+58+69;(2)325+28+675;(3)7475+847+525+153;(4)323+9677+92+108

例2计算:(没有互补的数、拆成互补的数)

(1)97+4+99+98+3+9;(2)2999+299+29(3)355+198

练习(1)75+26+25(2)72+67+28(3)116+625+84

(5)536+541+464+459(6)125+428+875+572

(8)495+697+5+303(9)443+485+567+245

(4)321+679+52(7)12345+87655+234 10)1999+2582(数 学 创 新 思 维 · 专 题 训 练 三年级

(11)75+35+90(12)223+156+77(13)9+19+29+39+49+59

(14)33+82+61+18+67(15)(39+22+84)+(41+16+20)(16)897+333

(17)496+75+104+125(18)43+1630+61+370+57(19)133+69+48

(20)3999+399+39+9(21)593+487+407+513(22)1999+2582

6、加减法中的巧算(去括号)

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号仍然是“+”号,“-”号仍然是“-”号;如果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号变“-”号,“-”号变“+”号; 数 学 创 新 思 维 · 专 题 训 练 三年级

例1计算:

(1)31+58+69;(2)325+28+675;(3)245+97+55(4)2574+1998-1574

例2计算:(去括号)

(1)1090+(143+10)(2)110+(59-10);(3)196 -(96+75);(4)753-(743-60)

练习:

(1)75+26+25(2)72+67+28(3)116+625+84(4)321+(679+52)(5)2187-(1432-3113)

(6)1797-(797-215)(7)354+(256-198)(8)489-(253+189)(9)328-(287-172)(10)723+(411-323)

(11)246+97+754+8033(12)342-(297-158)(13)653+(164-253)(14)328-(277-72)

去括号练习题

723-(247+423)947+(372-447)832-(454+332)1928-(267-72)

数 学 创 新 思 维 · 专 题 训 练 三年级

1797-(797-215)537-(543-163)295+(214-195)348+(252-166)

174-(41+74)5623-(623-289)452-

7236-(247+4236)

190+(2143+10)1110+

6219+(320-1219)

(352-211)723(599-110)5196-4628-(2628-1290)-(247+423)29+299+2999(256-198)489(3196+750)

662-(315-238)

-(253+189)-(753-60)

256+87+744+813 354+ 6753 数 学 创 新 思 维 · 专 题 训 练 三年级

175+626+125 172+67+28 16+625+84 331+(669+528)

187-(432-813)2797-(1797-1215)1354+(256-200)1489-(1253+189)

728-(287-172)1723+(411-323)246+97+354+803 2342-(1500-3158)

4653+(164-2653)1328-(400-72)1999+199+19+9 1999+2582

7、加减法中的巧算(添括号)

添括号法则:如果添上小括号,括号前是“+” ,括号里的“+”仍然是“+”,“-”仍然是“-”; 括号前是“-”号,添上括号后括号里“+”变“-”,“-”变“+”; 例1计算:(添括号)

(1)400-89-11(2)960-102-98(3)240-63-137

数 学 创 新 思 维 · 专 题 训 练 三年级

(4)325-90-80-20-10(5)723-(247+423)+147

练习:

(1)625-75-125-28-72(2)1273-282-19-81-118(3)947+(372-447)-572

(4)832-(454+332)+654

(7)1273-198+98

(10)2600-1347-253+1593(11)537-(543-163)-57(12)171-62-38

(5)1928-(267-72)-33 8)1797-(797-215)(6)3547-569+22(9)1407-479+79(数 学 创 新 思 维 · 专 题 训 练 三年级

添(去)括号练习题

178+229+122 295+(214-195)618-243-157 174-(41+74)

997-574 + 274 628-642+372 348+(252-166)

629+(320-129)

462-(262-129)

632-385+285

612-375+275+(388+286)

29+299+2999

662-(315-238)

368+1859-859

736+678+2386-(336+278)-186

756+1478+346-(256+278)-246

1234-998

8、加减法中的巧算测试题

582+393-293

2756-2478+1478+244

5623-(623-289)+452-(352-211)

723-(247+423)+147

数 学 创 新 思 维 · 专 题 训 练 三年级

计算下列各题:

(1)246+97+754+803

(2)342-297+158(3)653+164-253

(4)348-176-124

(7)328-(287-172)(8)723+(411-323)(9)902+599-402

(10)2600-1347-253+1593(11)433+485+567+215(12)7523+(653-1523)

(13)567+558+562+555+563(14)675-(11+13+15+17+19)(15)464-545+99+345

5)354+(256-198)

(6)489-(253+189)(数 学 创 新 思 维 · 专 题 训 练 三年级

(16)537-(543-163)-57(17)947+(372-447)-572(18)2198-1005

(19)1928-(267-72)-33

(22)298765-(98765+34769)

20)1999+199+19+13(23)736-127-73-15-85(21)6276-998

篇3:论书法作品中的巧与拙

1S3C6410处理器SD卡启动原理

1.1选择实验平台

ARM-Linux嵌入式系统包括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两大部分。笔者在学习和研究ARM-Linux嵌入式系统时使用的平台如下:硬件平台采用Samsung公司的S3C6410处理器128 MB SDRAM、 2GB的SD卡及其他外部接口设备软件平台系统包括引导程序、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文件系统。由于Linux的开源和使用的广泛性,实验中笔者选择了U-boot引导程序和Linux内核。 S3C6410是三星公司生产的一款基于ARM11架构、兼容性较好的通用嵌入式处理器,支持有多种启动方式,包括Nor Flash启动、 Nand Flash启动、Modem启动、IROM(Internal ROM)启动等方式,其中IROM启动方式可以支持Movi Nand、SD/MMC、 i Nand、One Nand和Nand等设备,SD/MMC接口模块可以兼容MMC卡4.2协议和SD卡2.0协议。

1.2设置硬件管脚

S3C6410处理器启动方式的选择由XSELNAND、OM[4:0]、 GNP[15:13]管脚控制。表1为启动时设备工作模式的选择。 如表所示,XSELNAND用于选择Nand启动或者是One Nand启动,其中0为One Nand,1为Nand。OM[4:1]用于选择启动设备,为1111时表明系统从IROM启动。GPN[15:13] 用于识别所支持的Nandflash的类型,包括Page的类型和地址周期, 为000时表明SD/MMC设备从CH0启动;为111时从CH1启动。OM[0] 用于选择时钟源,为0选择XXTlpll,为1选择XEXTCLK。为确保U-boot从SD卡顺利启动,笔者在实验中设置相关管脚如下:XSELNAND = 1、OM[4:1]= 1111、GNP[15:13] = 111、OM[0]= 1。

1.3 SD卡启动流程

S3C6410处理器SD卡启动流程分为BL0、BL1、BL2三个阶段。整个系统上电或复位后,PC指针指向IROM的起始地址0x08000000,运行一个固件程序,这个程序是由Samsung公司固化到芯片IROM中的,被称为Boot Loader0(BL0),主要进行禁用看门狗和中断、关闭Cache以及初始化时钟、栈堆等一些必要的初始化工作。而后,从SD卡的指定位置读取U-boot的前8 KB代码到内部Stepping Stone中,这段代码是由用户自己编写的代码并存储到SD卡中的,被称为Boot Loader1(BL1),PC指针指向Stepping Stone的起始地址0x0C000000,主要进行初始化系统、串口、SDRAM等工作,随后从SD卡中加载Boot Loader2(BL2,即整个U-boot程序)到SDRAM中,并跳转到相应地址处运行,进而加载Linux Kernel。具体启动流程如图1所示。

2U-bootSD卡启动的软件实现

2.1 SD卡中代码存储空间分布

从SD卡启动时,S3C6410处理器中BL0是从SD卡所有扇区的最后18个扇区(每个扇区512 Bytes)开始读取8 KB的BL1程序。因此BL1代码必须放置在预先约定好的位置上。SD卡中代码存储空间分布如图2所示。如图所示,SD卡最后的1 KB分别为0.5KB的Signature和0.5KB的保留区,要使用SD卡启动系统,必须将BL1的8KB代码烧写到从SD卡末端起第18个扇区的起始地址处,同时将BL2紧邻BL1放在其前面的数据块中, 依次向前分别为Kernel(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User File System(用户的文件系统)。

2.2修改U-boot代码支持SD卡启动

本文选用的U-boot是为三星定制的s3c-u-boot-1.1.6版本,这个版本支持SD启动,不过默认是nand启动。但是U-boot代码里不叫SD卡启动方式,而是叫movinand启动方式,在incluede/configs/smdk6410.h中就有这个选项,所以在这个文件里关闭nand启动,“//#define CONFIG_BOOT_NAND”; 打开movinand启动,使U-boot支持movinand的操作“#define CONFIG_BOOT_MOVINAND”、“#define CONFIG_MOVINAND”。U-boot的入口在start.S这个文件,cpu/s3c64x0/ start.S中有这样一段代码:

这段代码是实现SD卡启动的关键。movi_bl2_copy这个函数负责将SD卡内的uboot代码完整地复制到SDRAM,这时候完整的U-boot代码也叫BL2,而这个函数实际上是调用了以下函数:Copy Movito Mem(HSMMC_CHANNEL, MOVI_ BL2_POS, MOVI_BL2_BLKCNT, (uint *)BL2_BASE, MOVI_INIT_ REQUIRED);HSMMC_CHANNEL这是SD/MMC通道号,由于笔者手中的开发板使用的是CH1,而代码默认的是CH0,所以将incluede/movi.h中HSMMC_CHANNEL修改为1,使SD卡通过CH1启动。MOVI_BL2_POS是需要拷贝的数据位于SD的起始扇区,其计算方法是先得到这个SD卡的总扇区数TOTAL, 再减去256KB的BL2和8K的BL1所占的扇 区数, 最后减去0.5KB的Signature和0.5KB的保留区所占的扇区数,总扇区数TOTAL是从 (TCM_BASE - 0x4) 这个地址读取到的。MOVI_BL2_ BLKCNT是需要复制的扇区数目,代码中定义为256KB,因此必须把u-boot.bin转换成256KB的文件。BL2_BASE是目的地址,也就是SDRAM中的地址。这里定义为0x57E00000,就是128MB SDRAM的最后2MB,因为到这里为止MMU尚未打开, 因此这里使用的是物理地址。BL1复制完BL2后便会跳转到BL2的start_armboot这个C语言函数中运行。

2.3烧写U-boot代码

将修改好的U-boot进行编译后烧写到SD卡中的相应位置。一般而言u-boot生成二进制代码是大于8KB小于256KB的u-boot.bin文件。由于BL1只有8KB,所以需要把u-boot.bin转换为8KB的BL1和BL2代码。具体实现可以把u-boot.bin的前8KB的代码放到SD卡的BL1位置上,然后把整个u-boot.bin文件写入到SD卡的BL2位置上。通过cat命令u-boot.bin重复写入bin文件,使文件大小超过256KB(如果这个bin文件更小,需要重复执行多次cat命令,直到超过256KB为止),然后将前256KB制成u-boot_256k.bin,再将前8KB制成u-boot_8k.bin(即BL1),最后将u-boot_256k. bin +u-boot_8k.bin合并成一个256KB+8KB大小的文件u-boot_mmc.bin(即BL2),这个文件前256KB就是u-boot_256k.bin而后8KB就是u-boot_8k.bin,也是u-boot.bin的最开始8KB代码。 具体运行以下命令进行处理:

笔者选用的烧写工具为开源软件IROM_Fusing_tools,该软件的下载和使用非常方便。为此先将SD卡格式化为FAT32格式, 然后将这个u-boot_mmc.bin烧写到SD卡,开发板上电后,成功启动 , 串口输出信息如图3所示。

3结束语

篇4:浅论鲁迅小说作品中的“我”

浅论鲁迅小说作品中的“我”

浅论鲁迅小说作品中的“我”

【内容摘要】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杂文等作品,尤其以小说代表了他的文学最高成就,他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共收录了其创作的25篇小说,其中共有l2篇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主人公——“我”。

在这些小说中,有的“我”包含着作者自己的故事,有些则未包含,仅仅是作为小说故事的叙述者,而有的并非以“我”出现的人物则又有鲁迅的影子,这些“我”构成了一个别样的世界,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散发出异样的魅力。

【关键词】鲁迅作品;“我”;作用;特征

【正文】鲁迅是喜欢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的一位大家,通过突破单一的“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小说模式,变换叙述观点,运用第一人称来叙事,增强了小说的亲切感与真实感,较好地反映了自己的思想意识,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在他包含有“我”的小说作品中,其中“我”的类型又有区别,有的“我”就是小说的主人公,有的“我”只是小说的叙述者。作者创造性的采用第一人称来写作,这对传统小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同时更显得真实可信、亲切感人,读者在感情上也更容易亲近、更容易接受,这些“我”都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爱与人道主义的低婉告白者、立国立人理想的实践者、国民性的见证与思索者。

一、鲁迅小说作品中的“我”的类型

1、“我”是小说的主人公。

这类“我”,大多是知识分子,带有鲁迅的影子。如《社戏》中的“我”——迅哥儿,不但名字让人产生联想,而且经历和生活环境与鲁迅都有诸多相似之处。而在《孤独者》这篇小说中,虽然也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但中心人物却是魏连殳。周作人说“这是著者自己的事情”。据胡风回忆,鲁迅当年曾直言不讳地对他说:“那是写我自己的。”小说中的魏连殳,“他是一个矮小瘦削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夜里发光,”对照许广平笔下鲁迅给学生的第一印象:“突然,一个黑影子投进教室里来了。首先,惹人注意的便是他那大约有两寸长的头发,粗而且硬,笔挺地竖立着,真当得‘怒发冲冠’的一个‘冲’字。”就不难看出两者的相似。而小说中的“我”的名字叫申飞,这也正是鲁迅的笔名之一。小说的第一段详细地描述了魏连殳在人们异样的眼神里回来给祖母送殓、尽孝,没掉一滴眼泪,当人们准备散时,他却像受伤的野狼一样长嚎„„

2、“我”是小说的叙述者。

当“我”作为小说的叙述者时,可以理解为是“我”给听众讲了一个关于别人的故事,“我”是全部事件的见证人,在情节线索上“我”起着贯穿情节的“串场作用”。这类作品以《孔乙己》、《故乡》、《祝福》、《酒楼上》、《孤独者》等为代表。

《孔乙已》中的那个“我”——二十二岁的小伙计,因为样子“太傻”和没有学会弄虚作假的那套市侩的生意经,不但遭到了掌柜的苛责,而且也受到了主顾们的歧视,因而,只好专管温

酒这一单调而无聊的职务。小说正是以“我”来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写了孔乙已的穷困、痛苦及死亡;又以“我”的生活的刻板及在“只有孔乙已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情况,进一步显示了孔乙已沦落为“使人快活”供人奚落的材料的可悲。“我”虽然不象咸享酒店的一帮人那样把孔乙已当作嘲弄的对象,但在大家嘲弄孔乙已的时候,“我”也“可以附和着笑”,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这就更叫人感到孔乙已的难堪成了人们精神上的满足的命运之惨。由以前“看”孔乙己到后来和大家一起“笑”的变化表现了“无主名无意识杀人团”的扩大,让人触目惊心。在其他几篇小说中“我”看到的是闰土的麻木,吕纬甫、魏连殳的沉沦,祥林嫂的死亡。从而向读者一一讲述有关他们的故事。如:

《孤独者》中写到叙述者“我”和主人公魏连殳的三次对话——关于“人的生存希望、生存状态和生存意义”的辩驳。这种对话其实是鲁迅内心深处的两个“我”的对话。小说结尾,受伤的狼再次出现,这深夜在旷野里发出的长嗥,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的长嗥,是魏连殳的心声,“我”的心声。也是鲁迅自己的心声。

在《祝福》中,祥林嫂三次到鲁镇,并被步步紧逼,求生不能,求死不敢,直至凄惨地倒毙地雪地里,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引出和展现的。《祝福》的主体部分分明流露出“我”对祥林嫂“哀其不辛怒其不争”的深深的同情及对鲁镇众生冷漠自私的愤激不平。结尾部分,那种祝福空气越浓,声势越大,甚至于连“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就更易反衬出“我”对祥林嫂的无限同情和对鲁镇人、事的极度厌恶。《祝福》 3

正是通过第一人称“我”的叙述,使得文章自始自终都渗透着作者浓重的情感色彩和心理活动,这一点,读者是很容易体会到的。

二、鲁迅小说中的“我”的作用

首先,作者采用第一人称来写作,这对传统小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鲁迅以前,旧小说主要是说书人采用章回体的形式客观地讲述故事,即使是四大名著,也没有逃脱此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千篇一律却不免让人感到乏味。而“我”的出现自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次,第一人称“我”的使用,作者是将故事当作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写的,这样就显得真实可信、亲切感人,读者在感情上也更容易亲近、更容易接受。同时,也更有利于作者使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

《一件小事》中“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寥寥几句话,点出这件事让我永难忘怀;“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这句极力渲染了车夫的人格;“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这句突出了车夫对“我”的影响和作用。

《伤逝》中“新的生路还很多,我必须跨进去,因为我还活着。但我还不知道怎样跨出那一步。有时仿佛看见那生路就像一条灰白的长蛇,自己蜿蜒地向我奔来,我等着,等着,看看临近,但忽然便消失在黑暗里了”等等。这些文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知识分子的希望和失望、追求和彷徨等。

三、鲁迅小说中“我”的共性特征

1、“我”是爱与人道主义的低婉告白者。

“我”为车夫精神所动,受到灵魂深处的震颤,车夫满身灰尘的背影,霎时显得高大,“我”同情孤苦无依的祥林嫂,愿她在自己的幻想中圆上最后一点梦,“我”爱兔憎猫,毫不隐讳,这一切不容置疑地表明,“我”是一个爱与人道的提倡者。“我”遵循“幼者本位,弱者本位原则”,对劳动群众、奋斗过的知识分子给予力所能及的同情和理解。“我”对闰土的留恋、期望与失望,伴随着毁墙找路的求索精神,“我”对闰土的感情当然也就超出私人感情的范围,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给予“多子多捐”的中国农民真诚的抚慰,即使对吕纬甫以“苍蝇”自嘲,“我”也没有摆出“道不同,不相与谋”的自命不凡,而是给予发自内心的理解,句句忠告发自肺腑。

《社戏》中为读者描摹了一幅水乡观戏、恍若隔世的画面,美好的人性流露,彼此间体贴关爱的精神,充分体现“我”爱与人道的处世原则,成人后,幼时的观戏场景成为此时的审美对象,带着距离感、假定性、超越感,“在丑的现实中追忆永远失落的美”。然而,“我”不是没有尴尬,对农民表现有意识的亲切却造成实际的悲哀,对知识分子更加强烈的批判却流露出惊人的沟通。“我”始终无法超脱自己,对底层劳动者以拯救者自况,不明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我”即使不配称“老爷”,也依然保留一份优越感,而在与之“同一层面”的知识分子对话时,他看到自己或自己的影子,共鸣由此而生。“我”同样明白,当时的世界需要爱与人道,却不能实行爱与人道。“我”在上下求索的战斗道路上深感爱罗先珂宣扬的“回归自然”、“自食其力”是天真的,“我”可以暂时保护弱小,却免不了别人各自往绝路

上走,魏连殳死了,“我”何尝没有替他出谋划策?祥林嫂死了,“我”一句“不知道”又能推卸掉什么?

2、“我”是立国立人理想的实践者。

如《一件小事》中我哂笑“家大事”、“文治武功”;《祝福》中“我”对陈传老祖的金科玉律不屑一顾;《头发的故事》中我念念不忘昭示革命的“双十节”。但“我”所处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社会政治经济严重失衡,帝国主义操纵着国家政权军权,周内军阀混战,封建势力虽谄媚外主,对人民依然威风凛凛,文化教育事业极端落后,民族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难成气候,这是一块启蒙思潮难以生根发芽的土地。

在中国古代文人济世理想破灭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避世”——做高人或神仙,或“玩世”——不入地狱,怎见佛性?“我”意识到这两条路都不可取,于是选择另一条“默默前行”的道路,即使在立国立人精神烛照下躬行启蒙主义理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然无法回避失败,面对拯救话语的空缺,“我”充满矛盾,“我”的身上也纠结着传统与反传统的矛盾,当新道德蜕变成旧道德时,“我”也困顿了,所以《祝福》中“我”赶紧逃离是非处,“我”始终忘不了自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身份,也就常常暴露自己的软弱,启蒙主义者认为自己的声音能响彻世界,却没有听到世界各极发出的回声,于是理想与现实有了矛盾,“我”们处于困厄之中。

3、“我”是国民性的见证者与思索者。

“我”从旁知角度进行冷面的直观的观察,发掘中国人民的优根性和劣根性,贬恶扬善。有双喜美善的灵魂,爱罗先珂爱的灵魂,吕纬甫送花的真挚灵魂,也有杀死祥林嫂的无主名无意识杀

人团的灵魂,有市侩陋俗的大良祖母卑微的灵魂,尖酸势力的杨二嫂刻薄的灵魂。

小说中的“我”是国民性的发现者。“我”在小说中孤独压抑,多以思考者面目出现,“路”的思考包含了对革命道路的思考、对人的改造的思考,对未来的思考。“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又成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闰土不幸困苦,造成他悲剧的原因固然有官商盗贼,也怪他心中“神像”作祟,“在闰土身上压着的不光是贫困,比穷困厉害万倍的是那沉重的因袭的负荷”。阿Q精神麻木,被穷苦生活和封建礼教压迫得失去旧有的活力。祥林嫂的悲剧固然在于被政权、夫权、族权、神权压迫着,何尝没有被善心然而卫道的人们踹上一脚,奴隶就是奴隶,无理可申,女人就是女人,失节无救,若是奴隶再加上女人的身份,即使打人十八层地狱,也只是遭天谴,活该报应。罪恶完全可能在鲁镇的空气中以善者的面目向人们阴阴地笑,祥林嫂尽其一生,不得其解的问题也只是:“我只想安心伺候人,为什么不能? 我千辛万苦地赎罪,为什么总还不清”。她永远不会知道有“压迫”这个字眼的。“我”在国民性的思考中伴随着对进化论的初步超越。“如果孩子中没有坏根苗,大起来怎么会有坏花果? 譬如一粒种子,正因为内中本含有枝叶花果的胚,长大时才能够发出这些东西来,何尝是无端„„”在《孤独者》中“我”虽无力明言打破旧社会的正确途径是不懈的战斗,但已从往日的窠臼中走出,逐步模糊认识到求进步应有更彻底的行动。

【参考资料】

1、《鲁迅全集》人民出版社 北京1981年第1版

2、《鲁迅研究书系》 主编:袁良骏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年9月第1版15卷本

3、《回望鲁迅》 主编:孙郁 黄桥生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12月第1版

篇5:论书法作品中的巧与拙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不少企业在经营主业的同时期望通过多元化发展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以期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但是,市场风云变幻莫测,企业在行业选择、资金筹措、组织结构设计等方面稍有失误都有可能造成二次创业失败。基于这一原因,笔者从多元化发展风险规避的角度,对如何避免风险及使用风险规避工具作浅要探讨。

2 企业多元化发展风险定义

企业多元化发展是指企业在已有主业的基础上向相关或非相关行业拓展,以期获得新的利润空间,弥补主业发展短板或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企业的多元化发展相当于企业的二次创业。

多元化发展的风险是指企业因各种主观、客观原因而使发展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可分为共有风险和特有风险。

3 企业多元化发展的类型及其风险

企业多元化发展根据其所依靠的资源优势分为资金型、技术型、社会资源型等不同的类型,各发展类型的风险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各发展类型存在的共有风险和特有风险分述如下。

3.1 共有风险

共有风险是指所有发展类型都会存在的风险,主要是指外部环境、企业战略及公司治理方面的风险,例如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的约束限制,企业多元化发展方向与主业的相关性,以及企业股权结构等。

3.2 特有风险

特有风险是指各企业由于其自身资源要素禀赋的不同而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资金风险、潜在竞争者侵入风险等。

3.2.1 资金型特有风险

资金型的发展类型是指企业主要依靠充裕的现金流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其优势主要体现在资金实力上,该类型的企业流动资金充足,可完全满足项目的资金需求。按其资金来源可细分为权益投资型和负债型。

其特有风险主要包括项目的资金预算是否准确、资金的补给能否胜任项目后续投资的需求、不同来源的资金的回报要求与项目是否匹配、具有资金优势的同行的潜在侵入愿望等。

3.2.2 技术型特有风险

技术型的发展类型主要依靠企业技术优势实施多元化,一般而言,该种类型的企业拥有某领域或某种新产品的独特技术或发明专利,运用这种技术生产的产品能在市场上占据绝对竞争优势。

其特有的风险主要有技术的生命周期、技术的可复制和替代性、技术的壁垒是否建立等。

3.2.3 社会资源型特有风险

社会资源型的发展类型依靠拥有或掌握某个领域的特许经营权、特殊政策支持等社会资源实施多元化战略,以期在市场上获得同行无法拥有的竞争优势,占领市场、拓展业务、获取超额利润。

其特有风险主要包括资源的掌控程度是否足够高、政策支持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否有法律上的保障等。

4 各种多元化发展类型的风险规避方法和工具

4.1 共有风险的规避

共有风险主要是来自外部环境和企业战略的制定等方面的风险。对于产业政策等外部风险(比如国家对小煤窑的关停限制政策、对山区小水电的支持等),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避开政策限制的项目,投向政策支持的项目。对于多元化项目与企业战略的相关性方面的风险,企业可在进行企业战略规划时进行充分论证并对项目进行甄选,使项目尽可能地与企业战略相匹配。如果在进行多元化过程中吸收了新的投资人,则会存在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为规避这类风险,应在公司章程中对股东的权利义务、董事名额分配、退出机制等作出详细、明确的约定。

4.2 资金型企业特有风险的规避

(1)风险一:项目的资金预算是否准确,资金的补给能否胜任项目后续投资需求。对于项目资金预算,要对项目的资金需求作准确的测量,因为如果预算过低,会导致投资不足,预算过高,会使筹资压力增大和增加财务成本。规避这类风险的方法是制定详细的财务预算,准确预测营运资本和现金流。营运资本包括可变营运资本和固定营运资本,可变营运资本是指满足季节性和周期性需要的资金,它不是资金需求中的固定组成部分,相当于满足日常支付的流动资金;固定营运资本是指创业初始购置生产设备、资料及有关管理成本,这部分资本在项目运营开始就必须投入,是整个投资计划顺利执行的前提。现金流的预算是指企业投入运营后对现金流进行估算,从而确定流动资金需求。

(2)风险二:不同来源的资金的回报要求与项目是否匹配。不同来源的资金所要求的投资回收期、收益率与项目本身的回收期、收益率是否匹配是企业进行项目投资时应重点考虑的问题,如果不匹配,必然导致没有相应的现金流来支撑项目的运营,这样势必使企业运作陷于困境。相应的风险规避方法是:对于自有资金,所投项目要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率,一般可参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对于负债资金,资金成本不能高于该项目预期收益率,偿还期限不能短于项目投资回收期限;对于股权投资资本,一方面要控制其股权比例,另一方面要对权益资本的退出机制作出合理约定,因为一旦有股东撤资很可能会使整个项目瘫痪。

(3)风险三:来自具有资金优势的同行的威胁。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是市场竞争的常态。因此,在今天具有资金优势的企业,明天就有可能遭到资本大鳄的挑战和威胁。为规避这样的风险,在进入行业后,必须从技术、产品开发、服务等方面拓展、延伸,逐步弱化资金优势,拓展市场竞争的着力点,实行多点竞争。

4.3 技术型企业特有风险的规避

(1)风险一:技术的生命周期。对于拥有技术的企业来说,技术的生命周期,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生命周期,因此技术的生命周期的长短自然成为企业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对于这种情况,企业应通过技术改良、再开发、技术延伸,尽量延长技术的生命周期,拓宽产品线。

(2)风险二:技术的可复制和替代性。对于依靠技术优势实施多元化发展的企业而言,技术能否成为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对于这类企业而言,应尽量保持技术的独特、新颖性和不可复制性,一方面要提高技术的保密性和防伪性,另一方面要不断对技术进行升级、换代,推陈出新。

(3)风险三:技术的壁垒是否建立。目前,由于民众的法制观念比较淡薄,很多拥有专有技术的企业缺乏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以至技术被仿冒盗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对于拥有技术的企业而言,应对专有技术申请专利保护,建立法律壁垒,确保自身在该领域的独占权利和优势。

4.4 社会资源型企业特有风险的规避

(1)风险一:资源的掌控程度是否足够高,政策支持持续时间的长短。对于以特殊政策支持实施多元化的企业,其风险主要来自对该社会资源掌控程度的高低、持续时间的长短。一般而言,这些社会资源都有一定时效限制,因此规避风险的方法着重在尽可能地延长时限和寻找替代项目。

(2)风险二:是否有法律作为保障。对于依靠掌控一定社会资源实施多元化发展的企业来说,所掌控的社会资源是否合法、能否获得法律上的保障是其发展能否持续、二次创业成功后能否长期守业的关键。其规避方法主要是投资项目要合法,要有法律层面的保障。

5 企业多元化发展风险规避模型

5.1 风险规避战略模型

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包括资金、技术和社会资源等,其特性见表1。

根据表1的分析总结可见,资金、技术和社会资源都是较难获取的,一旦拥有了其中的任何一项资源,企业也就拥有了发展的资本和优势,具备了占领市场的条件。但是,一旦企业拥有了某一项资源并获得了该行业的超额利润后,潜在竞争者受超额利润的诱惑很快就会想方设法地复制该企业的资源优势,然后寻找机会侵入、替代现有市场领先者,这也就是我们前面所阐述的各种发展风险接踵而至的原因。作为市场领先者,应设置各种壁垒,保持原有的市场地位。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分析可建立以下基于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模型(如图1所示)。

5.2 多元化发展风险规避的具体应用模型

根据前述战略模型,企业要想继续占领市场,并且获得新的发展,必须不断获取其他资源,弱化现有资源优势对企业的贡献度,从而使自己拥有综合竞争优势,开创企业新的蓝海。具体有以下应用模型。

5.2.1 资金型风险规避应用模型

在该模型中,企业以资金优势实施多元化发展,资金的权重是最大的,当这种优势取得多元化成功后,竞争者也会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复制该企业的成功模式,企图替代该企业。为规避此类风险,应寻求资源杠杆的平衡,增加技术等资源的占比,弱化资金的优势,为企业守业和开拓新市场寻求新的突破口,资金型风险规避模型如图2所示。

5.2.2 技术型、社会资源型风险规避应用模型

技术型、社会资源型风险规避应用模型运用原理与资金型风险规避应用模型相同。

5.3 企业多元化发展风险规避的综合应用模型

在风险规避战略模型和应用模型的基础上,为使每一种风险规避方法更具操作性和应用性,笔者归纳总结了前述所有类型的风险规避方法与工具,建立企业多元化发展风险规避的综合应用模型(如图3所示),供企业实际运用时参考。

摘要:文章从企业多元化发展所依赖的资源要素角度,对企业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并对各种风险的规避方法和工具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企业多元化发展风险规避战略模型和应用模型,以期为企业成功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元化发展,风险规避,模型

参考文献

[1](美)马克.J·多林格.创业学--战略与资源[M].第3版.王任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美)杰弗里·蒂蒙斯,小斯蒂芬·斯皮内利.创业学[M].第6版.周伟民,吕长春,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上一篇:带家电房屋租赁合同下一篇:旷操检讨书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