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体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2024-04-25

北体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共9篇)

篇1:北体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04年人体生理学试题

名解:兴奋收缩藕联,局部兴奋,有效滤过压

简答:1,比较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2,简述组织或细胞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变化的特点。

3,简述心脏异长调节的作用。

论述:1,用实验方法剧烈分析生理学的研究水平有整体水平,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2,你是如何认识人体的基本生理特点(如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等)与体育的关系。05年人体生理学试题

名解:生物节律,基础代谢,呼吸商,新陈代谢,反射弧

简答:1,简述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

2,简述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其作用。

3,简述含氮类激素的作用机理。

论述:1,试述心血管活动是如何调节的。

2,试述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理。

06年运动生理学试题

名解:心指数,等渗溶液,氧脉搏,代谢当量,超量恢复

简答:1,简述肌电图在体育科学中的应用。

2,简述正常情况下心脏兴奋传导的途径。

3,简述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力量比较。

4,简述高原应激对机体心肺功能的影响。

论述:1,试述骨骼肌收缩机制与收缩速度和力量的关系。

2,试述有氧耐力与循环机能的关系。

3,试述运动恢复的生理特点。

07年运动生理学试题

名解:运动单位,运动性心脏肥大,最大摄氧量,乳酸阈,进入工作状态

简答:1,长期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

2,氧离曲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并以运动实践阐述。

论述:1,论述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2,论述高原训练的生理学反应和适应。

08运动生理学

一.名词

1. 晶体渗透压、牵张反射、代谢当量、运动技能、个体乳酸阈

二.简答

1.简述肌电图在体育科学中的应用。

2.简述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的影响。

3.简述乳酸阈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

三.论述

1.论述运动中人体是如何保持酸碱平衡的。

2.论述最大摄氧量的的测量方法及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

09年运动生理学

一 名词解释

1.无效腔

2.极化状态

3.积极性休息

4.运动条件反射

5.无氧功率

二.简答

1.简述运动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机制

2.简述运动时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

3.最大摄氧量与有氧耐力的关系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论述

1.论述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2.论述无氧工作能力的测试方法

04年运动解剖学试题

名解:腱鞘和肌腱袖,骨盆,气血屏障和滤血屏障,侧枝循环和微循环,迷路与壶腹嵴

简答:1,试从解剖学角度简述骨质的年龄变化及其在实际运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2,简述视网膜的构造,并说明黄斑和中央凹处感觉最敏锐的结构基础。

3,简述自主神经的概念,结构与分布特征及其功能。

4,简述类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在作用方式上的区别与联系。

论述:1,举例详细说明运动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分析全过程,并阐述体育实践中此方法如何与专项力量的训练相结合。

2,试述心脏各腔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并详述心脏内所有防止血液逆流结构的构造特征和作用机理。3,试述脊髓的结构与功能,并说明脊髓虽处于中枢神经系统较低级部位,却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至

关重要作用的原因。

05年运动解剖学试题

名解:关节面软骨和关节内软骨,多关节肌功能性“被动不足”和运动杠杆,房水循环和脑脊液循环,本体感受器和Corti器,下丘脑和神经垂体

简答:1,简述足弓的构造和功能,并说明静止站立时和运动时维持足弓的结构。

2,简述肌肉的大体构造,并说明通过改善肌肉的哪些结构可以有助于提高肌肉的力量。3,简述腹膜和腹膜腔的结构和功能,并举例说明其与腹盆腔脏器间的关系。

4,简述大脑皮质技能中枢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大脑各皮质机能中枢的位置与其功能间的对应

关系。

论述:1,请任选一个运动项目,为该项目设计发展专项肌肉力量的辅助练习,并通过该项目某个具体动

作进行的解剖学分析说明设计依据。

2,试述控制,调节和营养心肌的结构的名称和构造特点,以及各结构建的相互关系。3,综合分析中枢神经系统中控制控制与调节躯体运动的具体结构名称,位置和功能。

06年运动解剖学试题

名解:骨盆,睫状体和晶状体,硬脑膜窦与冠状窦

简答:1,简述影响肌肉力量的解剖学因素及发展肌肉力量的方法。

2,试比较肝,肺,肾血管分布的异同点。

3,简述心壁的构造,功能及体育锻炼对其的影响。

论述:1,试述确定原动肌的方法,并举例详细说明运动技术动作解剖学分析的具体过程及其意义。2,综合分析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概练,组成及其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并说明二者间的区别。

07年运动解剖学试题

名解:骨松质和骨密质,肩袖,大唾液腺和鼻旁窦,心传导系,黄斑和视神经

简答:1,简述下肢骨的组成和数目,及下肢带和髋关节的结构并举例说明其运动。

2,简述心脏各腔形态结构特点,并简述肝内代谢产生多余水分排出体外的途径。论述:1,详述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的主要内容,并举例说明(以上肢动作为例)。

2,简述声波传导途径和听枪声起跑的神经传导通路。

08运动解剖学

一.名词解释

1. 颈动脉体和颈动脉球

2.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3. 腹直肌和

4.5.肾单位

二.简答

1.简述肩关节的结构及其运动。

2.简述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并举例说明。

3.试比较左右心室壁、同型动脉和静脉的特征并说明体育锻炼对其的影响。

三.论述

1.详述原动肌分析法在动作解剖学分析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2.详述两臂侧平举动作的传导通路,及调节控制这一动作的系统。

09运动解剖学

一 名词解释

1.肩袖和肩关节肌

2.肌间隔和房间隔

3.肝小叶和肺小叶

4.巩膜静脉窦和硬脑膜窦

5.节后纤维和投射纤维

二.简答

1.简述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及功能意义

2.简述骨盆的运动和肌群的关系

3.简述心脏的结构与血流方向和血液循环的关系

三 论述

1.举例详细说明运动技术动作解剖学分析的具体过程及其意义

2.简述声波传导途径和听枪声起跑的神经传导通路

篇2:北体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2011年05月13日来源:本站原创

一、院系概况

运动人体科学系成立于2004年,与运动医学研究所一套建制,具有独立的院系建制,是全国医学院校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最早的院系之一。有1个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和1个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教学机构有运动创伤康复教研室、营养学教研室、运动生化教研室、体育理论教研室、运动生理教研室、运动解剖教研室和运动人体科学综合实验室。

运动人体科学系在编教职工53人,其中教师中兼职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营养学分会委员以上职务3人,国家教育部运动医学研究生评审专家1人,山东省学术骨干与山东省中青年重点科技人才2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教学师资70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2人;博士9人,硕士36人,受聘运动医学硕士生导师12人。多名中青年教师到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及北京、上海等国内著名高校进修。外聘10余名北京、上海等地的专家(如:解放军总医院卢世璧院士、国家体育总局杨则益教授、复旦大学运动医学中心陈世益教授等)为名誉教授。

近6年来,教师在教学研究改革、科学研究、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专业课程中,省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7门。专业教师中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厅局级科研课题28项,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 项,厅局级科研奖励5 项,主编运动医学研究生教材1部,其他教材6部。培养指导硕士研究生20名。运动人体科学系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注重实验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综合实验室面积5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超过300万,拥有双能X线骨密度仪、功率自行车、运动录像解析系统等关键教学科研设备。

在“实习就业一体化”理念指导下,我系充分挖掘社会现有资源,通过与医院康复科、大型健身俱乐部、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等单位联合培养的途径,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能力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实习基地有我校12所附属医院的康复中心、山东中医药大学二附院、山东省交通医院以及国家体育总局、山东省体育局、济南市全民健身中心,上海一兆韦德健身俱乐部、济南黑骏马健身俱乐部、泰安市明珠健身俱乐部等,实验实习资源丰富,条件好,学生可按照将来的就业方向选择实习单位。

二、专业介绍

运动人体科学:本科,学制4年

主要课程:运动疗法学、作业疗法学、运动创伤学、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医学、运动处方学、健美运动、系统解剖学、运动解剖学、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化学、教育学

专业要求: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是医、体结合的交叉性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素质,掌握医学、生物学、体育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运动性伤病的预防与康复方法,掌握人群运动健身与训练的身体技能诊断与评价方法,掌握运动人群的体育保健、运动营养与科学运动方法,掌握一定的体育专

项技能。毕业时,如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例》,将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注重专业特色建设,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已凸现医体结合的专业特色。

篇3:北体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中开展SRTP的社会意义

将研究性学习纳入高校本科生培养计划, 可以提高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产生具有一定学术和社会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 初步建立大学生科研训练评价制度。成立本科生科研基地暨本科生科研基地立项并设立学生科技专项经费, 可以进一步规范本科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管理并资助本科学生课外科学研究和创新科研项目。此外, 积极拓宽资金渠道, 广泛争取社会捐助, 可使学生科技专项经费逐年增长。

开展SRTP的对策

1. 让本科生推进“教学和科研互动”工作

学校应该要求每位教授、副教授均有自行设计或参加的本科创新教育的课题和项目, 主要吸收运动人体科学本科学生参加;各院系也将组织教授提出适合本科学生创新教育的课题, 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鼓励二、三年级学生通过两种途径参与科研, 一种是在教授的指导下做科研创新开放实验。另一种是学生自己提出项目方案, 包括研究型项目、创造性设计工作以及公共服务性项目。参加创新活动的学生经指导教师认可, 可获得创新学分, 通过这样的锻炼使部分学生能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专业课学习和参与实际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开发, 以适应现代化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这一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设计项目、制订项目可行性计划、预算经费使用、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撰写项目总结报告和论文、结项答辩等, 了解熟悉科研的基本过程, 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探究精神, 最终为体现科技创新成果, 多个角度、多种形式完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依托高校优势, 开发特色项目

高等院校应以校内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各学科的科研机构、工程基地为依托, 将创新教育融入科研训练。各系院应提供2套~3套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向本科生开放, 包括配套的教案或实验指导书。在各研究所、实验室申报的基础上, 学校将根据对本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申请者研究力量和基础、学生的覆盖面和受益面、预期成果等因素综合考虑, 以立项的方式建设校级“教学与科研互动示范基地”、若干个院级“教学与科研试点基地”, 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

对策

设立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任选学分、实施优秀科技社团示范活动支持制度、对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学生实行弹性学制等十大政策, 鼓励、支持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创新。全面推动学生课外学术活动的开展, 并及时将学生的课外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 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

学校重点资助学生进行前沿性、交叉性和应用性科研项目的研究。学生课外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初审、研究进度及经费管理由各院、系、部负责, 各院、系、部应当为学生课外科研项目研究提供各种物质条件, 并指派教师予以指导。经费来源主要是学校专项拨款, 基金重点支持学术思想新颖、立论根据充分、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课外学术科技项目, 学生课外科研项目由学生处、教务处、科研处负责并与团委共同管理。基层学生课外科研项目由各院、系、部主管科研工作的主任负责具体组织与实施。

4. 加强对体育院校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和管理

素质教育和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具有较完备的知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既能就某些特定选题进行研究, 又能指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就对今后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管理中可以采用研究生与本科班级结对任本科生科研助理的方式来实行对本科生科研助理的管理。在科研资料查阅的方法、科研小论文、读书报告、毕业论文、课题申报、专业学习、考研等方面对本科生进行具体指导。此外, 在开放性实验设计、数学建模、科研课题等方面, 研究生与本科生也打破“井水不犯河水”的固有思维界限, 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

另外, 应加强院系间、导师间的沟通交流工作, 同时加强学生间的学术交流, 使更多的学生可分享他们的收获。

参考文献

[1]赵永东.发达国家本科教学改革的趋势及其特色[J].江苏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05 (7) :20~23.

[2]张树平.科学实践对增强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探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2006 (2) :14~17.

[4]严冰.免疫学综合实验课程的设计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4) :82~84.

[5]刘波.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提高大学科技创新能力[J].复旦教育论坛, 2004 (6) :36~40.

[6]刘建国.创新型人才类型与个性结构的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 2004 (3) :27.

[7]孙天明.体育专业本科生实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 2003 (5) :76~78.

篇4:北体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 实验教学 改革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更好的实现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培养目标,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在体育院校中,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思维方法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运动人体科学作为体育科学中的二级学科,其实验教学内容是运动人体科学完整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内各体育院校正在进行各种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也取得了初步成果。本文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适应社会发展”为原则,提出了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内容,为提高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参考。

1 更新实验内容,建立完整实验课程体系

重组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改变对理论教学的过分依赖,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逐步建立独立的适合本专业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是指在原有实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方法新颖、涉及多学科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实验,删减那些验证性强、方法陈旧、内容单一的实验项目。把这些实验项目科学归纳后建立适合本专业的新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2 合理设计实验类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本着打好基础、加强实践、提高能力、统筹兼顾和整体优化的宗旨,实验类型应该由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合理组成,将实验教学内容按功能模块进行有机整合在新的实验教学内容中,基础性实验主要考察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所占比例较大。综合性实验主要考察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与增加主要为了改变学生按实验步骤机械操作,只动手不动脑的实验习惯。这样即可改变原有按部就班的旧实验教学模式,又增强学生的实验主动性与创新性,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因此在完成基本实验技能培养的前提下,应适当增加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3 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

原有的实验教学模式往往是学生按照老师的讲解、书本的内容按部就班进行实验操作,这种“封闭式”实验教学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而“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就是要打破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使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汲取多方面的长处和经验,更加具有生命力。“开放式”实验教学包括两个方面: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对内开放是允许学生有组织地在课余时间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实验操作,也可以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更高水平的实验操作。对外开放主要是指与学校内外进行各种形式的实验室人员交流和实验资源共享,充分吸收其它专业所长,充分利用本校资源。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培养,极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4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实验课教学空间

随着各个体育院校学生人数不断的增加,实验设备和经费极大不足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大力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把一些实验设备量不足、尚未购进的贵重设备和需要采用活体动物的实验内容制作为多媒体课件,可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缓解师资矛盾。利用多媒体手段不仅可将抽象的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而且还可通过动画的方式演示机能的动态变化过程,给人以直观的感受。此外,也可以根据实际条件进行网络教学,拓展实验课教学空间。在完成实验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全面了解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素质得以全面发展。实验课教学空间的拓展也要求全面提高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实验教师是高等体育院校教学、科研中的一支重要队伍,是教学环节的关键,是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实验教师业务水平,可以多给现有实验教师提供进修交流的机会,也可将科研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教授、副教授引入实验教师队伍。另外,也可以选择实验能力强,有一定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研究生充实实验教师队伍。

5 改变考核办法,多种形式进行学生实验成绩考核

实验教学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理论课教学。它既有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又与理论教学密切相关,因此建立和完善实验教学的考核机制,制定合理的考核内容和标准非常重要。实验考核应坚持全面、客观、公平的原则,在全面考核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在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成绩考核与评定可采取实验技能操作、实验报告批改、实验设计和理论考试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考核办法,以提高实验考核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使考核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实验考核、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模式等各个方面。面对21世纪的挑战,我们应及时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查珍,周元祥.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0,(4):23—25.

[2]陈克敏,林明栋,王竹立,等.机能学科实验教学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3):21—25.

[3]常春耘,陆南.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2):235—238.

[4]周叶中,陈学敏.综合性大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0,33(5):75—82.

[5]尤桂杰,钟兴明,顾丽燕,等.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3):103—105.

[6]邱红霞.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理论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体育科技,2005,26(2):77—81.

[7]姜涛,黄海,高新友,马艳.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2):116—119.

[8]范学辉,胡柏平等.高等体育学科实验教学改革思路的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103—106.

篇5: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论文提纲

Abstract 第4-5页

1 引言 第8-14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8-10页

・理论综述 第10-14页

・体育网站 第10页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现状 第10-11页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体化建设现状 第11-12页

・运动人体科学学科专业方面网站的建设情况 第12-14页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14-16页

・研究对象 第14页

・研究方法 第14-16页

・文献资料法 第14页

・专家咨询法 第14-15页

・逻辑分析法 第15-16页

3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整体设计 第16-29页

・建设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成员组成 第16-17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设计人员 第16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开发人员 第16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评价人员 第16-17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选题 第17-19页

・选题的依据 第17页

・选题的过程 第17页

・选题的范围 第17-18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选题原则 第18-19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整体设计策略 第19-20页

・加强运动处方与相关知识的有机融合 第19页

・在网站的建设过程中重视内容的整合与拓展,体现知识的价值建构 第19页

・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 第19-20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整体设计 第20-23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总体设计图 第20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教学设计 第20-23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系统设计 第23-26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系统设计原则 第23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功能结构设计 第23-24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导航策略设计 第24-25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界面设计 第25-26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结构设计 第26-27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主题知识库 第26-27页

・主题资源库 第27页

・协作学习的平台 第27页

・主题论坛 第27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内容设计 第27-29页

・知识结构化重组 第27页

・构建有利于浏览者学习的信息资源环境 第27-29页

4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构成 第29-35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结构 第29-32页

・网站域名的申请注册 第29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栏目设计 第29-32页

・运动处方的概念 第29-30页

・运动处方的科学机理 第30-31页

・运动处方的制定 第31页

・运动处方的分类对运动人体科学网站栏目设置的启示 第31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系统结构 第31-32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内容 第32-34页

・学科简介 第32页

・运动治疗 第32页

・运动健身 第32-33页

・运动保健 第33-34页

・运动营养 第34页

・运动康复 第34页

・运动训练 第34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特点 第34-35页

5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应用与展望 第35-36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应用现状 第35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存在的不足 第35页

・运动人体科学网站的持续发展 第35-36页

6 致谢 第36-37页

篇6:北体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亲爱的同学,你好!首先很高兴您能抽出您的时间为我们填写这份问卷,在此真诚的向您说声谢谢!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翘课与挂科等学习状态欠佳现象,我们认为形成此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大学生对自己目前所学专业缺少热情与信心。特设此问卷,旨在通过此次调查研究大学生对自己当前所学专业的满意度,进而考察大学生当前学习状态形成的原因以及大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设计。真诚感谢您的合作!

1、专业:年级:性别:

2、你是否是班干部或者学生干部?()

A、是B、不是

3、你是否是通过体育加试考入的本专业?()

A、是B、不是

4、本专业是你高考的第几志愿?()

A、第一志愿B、第二志愿C、第三志愿以后D、调剂

5、你曾经或者以后有转专业的打算么?()

A、从没打算过转专业B、曾经有过C、以后可能会转专业

6、你对自己专业的态度如何?()

A、无所谓B、可能是自己将来的生存之本,认真对待

C、未考虑和自己将来的职业挂钩,但为了好成绩认真对待

7、你曾经有过翘专业课的经历么,如果有是什么原因?()

A、从没翘过专业课B、老师讲课内容不符合自己的需求

C、不喜欢专业课,对自己的前途另有打算

8、你曾经有过专业课不及格的经历么?()

A、从来没有B、罕见的有过不及格

C、有过,但是客观原因D、有过,没认真对待

9、会是什么原因使你对自己的专业课不满意。()

A、很满意自己的专业B、不是主动选择的C、课程内容和自己想象的相差太多D、老师讲的不好

10、你对所学专业课程安排满意么?()

A、满意B、一般,有些课程安排应该调整

C、不满意,课程安排不科学

11、你对所学专业教材配备满意么?()

A、满意B、一般、有些课程没有教材

C、不满意,很多课程没有教材即使有教材,教材质量不好

12、你会怎么向低年级的学生介绍你的专业?()

A、认真学习,今后肯定对就业有帮助

B、最好是学点其他的专业技能,本专业不太好找工作

C、本专业基本没什么用,不用太认真。

13、通过入学以来的学习你对所学专业更了解了么?()

A、更了解了B、基本和以前一样,没什么了解

C、有了一些了解

14、你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有什么看法?()

A、非常看好B、就业前景一般,可能会选择其他的职业

篇7:北体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论文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 课程设置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新兴的边缘交叉专业。由于多种原因,开办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各院校之间在整个专业的建设上交流很少,尚缺乏统一的指导,专业建设还不够规范。通过对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在借鉴其他院校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找出专业建设方面的不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首都体育学院姚鸿恩教授等曾对我国12所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各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总的来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中人文类课程比重偏低,外语、计算机、科研方法等课程学时相对较少。

2.选修课的比例偏低。

3.必修技术课不够重视。

4毕业实习的学期和周数安排不够合理。

二、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及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课是由思想政治理论、交流与表达、健康与体育和国防教育、计算机技术四个模块组成的。选修课是由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模块组成。公共基础课平台按六大板块构建。总共50学分,904学时,与原培养方案比(43学分,758学时)加大了理论学时的比例,同时,也增加了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等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基础教学的内涵,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

2.学科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共61学分,其中,选修课学分占学科基础课总学分的1/3左右,总学时为1098学时,共26门课程。比原培养方案(67学分,1206学时,22门课程)虽然在总时数上有所减少,但课程门类增多了,增加了内科学基础和外科学基础、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概论等课程,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3.专业方向课。专业方向课总学时为1098,共61学分,加大了选修课比例,提供专业辅修平台,增设了如细胞生物学、体能训练法、身体锻炼原理与方法等课程,为学生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新的培养方案还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实践教学和课外创新与技能培养模块。

5.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共16周。能够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将学过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学以致用,而且,可以有效地与毕业求职挂钩,并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提高论文质量。

三、加强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的对策

1.优化专业课程体系。⑴加强学科的基础理论教学,可以通过推迟学生转入专业方向学习的时间和是在学分的配置上加以控制。使学生能够对未来的学习与工作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减轻专业学习分化过早、基础薄弱的不良影响,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中增大人文类课程的比重,使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得到加强。⑵课程结构需要有相当数量的必修课以确保学生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也需要有相当数量的选修课,以便为学生知识能力的组合提供多种可能性,开阔学生眼界与思路,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⑶对于外语课程和计算机课程给予充分的重视。

2.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过于依附于理论课的状况。在教学计划中建立与理论课相协调、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改变过去实验课主要限于验证理论、单纯掌握操作技术的做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自拟题目的实验内容,以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3.完善运动人体科学教材体系。现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借用医学院校和体育院校的教材,而本专业的教材建设却由于多种原因而相对滞后。由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规格、要求和课时的限制,对学生在医学知识方面的要求较医学院校有所不同,教材在借用过程中,难免造成了课程的不连贯,影响教学质量。当前,专业教材建设问题已成为所有院校共同关注的问题,所以,我院将专业教材建设规划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编写出适应本专业特点的精品教材,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此外,还应适当引进国外的原版教材,组织编写“双语”教材,以掌握国外相关专业的动态,介绍国外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并推动本专业双语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姚鸿恩:《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办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体育学刊》,2006.1。

[2]黄汉升:《体育院系课程设置国际比较》,《中国体育科技》2002.12。

篇8:北体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朱是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J].当代教育论坛, 2005

[3]姚鸿恩.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现状[C].第六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2

[4]滕青.医学院校培养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探析[J], 2007

篇9:北体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关键词]医学院校 运动人体科学 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王小敏(1962- ),男,赣南医学院康复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临床医学;谢小青(1973- ),女,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临床医学;李伟(1980- ),男,赣南医学院康复学院运动人体科学教研室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运动人体科学。(江西赣州341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7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省级立项课题“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之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XJG-07-12-7)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6-0118-02

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是利用生物学与医学知识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既涵盖体育科学中的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保健与康复、运动生物力学等课程,也包含生物科学和医学等学科中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1998年教育部将运动人体科学设置为本科专业,属于教育学的体育学类。2004年普通医学院校开始招收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但因该专业招收的对象是“普通理科生”并且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再加上该专业是一个新专业,缺乏办学经验,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上,基本上套用体育专业和临床医学等专业的相关课程,难以体现“以运动的方式和方法去解决人的健康问题”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导致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上产生了偏差。为了更好地促进运动人体科

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笔者就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现状

1.培养方案。运动人体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我国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到2007年止,全国拥有该专业的本科院校达27所,其中,已招生的医学院校就有5所。各院校的总体培养目标与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所提出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即“培养具备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实验研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高级专门人才。修业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2.课程设置。因该专业缘起于体育院校,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方面,招收的是普通理科生,并且他们的体育技能素质又较差,再加上大部分体育院校缺乏临床医学专业作支撑,导致在课程设置中基础课程偏多,而医学知识过于简单,特别是“在神经系统、骨关节、心血管、慢性疼痛等疾病的康复方法和手段,以及心理学方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就更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院校在医院实习的时间偏少,不能很好地适应运动康复的要求。

3.教材建设。教材是规范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教材建设严重滞后,大多是使用临床医学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中的相关教材,在教学内容上难免造成不连贯性,影响教学质量。教材与培养目标不相匹配,就很难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

4.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因所学课程大多为体育方面的知识,而大多数学生的愿望又是想成为康复治疗师,再加上目前社会上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了解和认识不足,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就业前景不尽如人意。

总之,随着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发展,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不拓宽专业培养口径,不改变招生对象以及学位授予方式,不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则在医学院校的发展道路将举步维艰。

二、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前景

中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由此而带来的老年人身体锻炼和病后康复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此,学校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为培养社会所需的既懂医、又懂锻炼的复合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而努力。

1.培养目标应与市场需求相统一。在现代生活方式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核心问题的背景下,体育运动在这类疾病防治上的重要作用已初显端倪,作为主要培养专门从事“体疗”人才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已成为社会紧缺专业。为此,医学院校应根据其独特的资源优势,灵活把握培养目标,既不能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混同于体育教育学专业,也不能将它类同于康复治疗学专业。应根据市场需求,认真探索体育与医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如何运用体育的方法解决人的健康问题”这一主线,制订培养方案,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市场需求。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业务培养重点应是:掌握体育、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各项基本的体育训练方法以及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学会运用运动处方解决人类健康问题,即在掌握医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运动量和运动形式来促进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的一系列积极变化,提高患者免疫能力。

2.凸显医学院校特色。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始建于体育院校,“落户”于医学院校,为了与体育院校互补,凸显医学院校运动康复的特色,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较好地从事保健康复工作的“体疗师”,应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要求,采取前期公共教学模块与后期专业分流的方式,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具体来说:第一,要将招生对象由“普通理科生”调整为“体育生”,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或理学学士学位。第二,在大一和大二期间,采取公共教学模块,让学生掌握体育学及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干课程除大学公共课外,应有系统解剖学、功能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基础医学概论、中医骨伤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心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创伤学、运动处方原理等课程。第三,在大三开始进行专业分流。一为“体育保健与康复”分流方向,主要是将学生培养成从事保健康复工作的“体疗师”,主干课程为医用物理、临床医学概论、医学影像学、康复评定等,授予其理学学士学位;二为“休闲体育”分流方向,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休闲体育发展所需的学术研究、技术指导以及教育、组织管理与策划的能力,主干课程为教育学、休闲体育概论、休闲体育社会学、休闲体育管理学以及体育技能实践系列课,授予其理学学士学位;三为“体育教育”分流方向,主要是将学生培养成懂得康复保健知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主干课程与师范院校的类同,授予其教育学学士学位。

3.合理安排毕业实习。实习是学生即将工作前的一个培训阶段,为学生向职场转变做准备,非常重要。专业分流为“体育保健与康复”方向的学生,主要安排在医院康复科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6~8个月左右;专业分流为“休闲体育”方向的学生,主要安排在健身俱乐部或中学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2个月左右;专业分流为“体育教育”方向的学生,主要安排在中小学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2个月左右。所有分流方向的学生在第8学期返校后,针对实践中出现的知识和技能空白,有所侧重地进行补课。

三、对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的建议

为更好地促进、规范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深化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改革,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应组织专家编写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教材。

把握人才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的培养方向及人才培养目标,在招生对象方面,应将普通理科生改为体育生,以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因普通理科生体育技能稍差,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浓。

同时,要瞄准人才市场需求,加大宣传力度,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性,使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裕和,罗兴华,黄治官.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能力结构调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4).

上一篇:和姐姐玩过家家作文下一篇:沉浮作文600字_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