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科学化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2022-09-11

随着科学技术和竞技体育的迅速提高, 运动训练的科学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运用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指导控制运动训练, 才能更有效地挖掘人体的运动潜力, 提高竞技能力.疲劳及其控制是现代运动训练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成为体育科学研究者和教练员的关注焦点,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心理学的主要阵地。在运动训练中, 如何科学的安排训练量, 使人体逐步适应大运动量训练和提高运动能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器官系统的机能潜力, 取得最佳运动效果, 这是广大教练员和体育工作者非常关注的研究课题.掌握在生理范围内的大运动量训练, 是提高运动成绩的一个关键。本文拟对大运动量训练和安排等问题, 从生理学, 生物化学和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 为运动训练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1 适宜大运动量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所谓大运动量, 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接近人体所能承受的最大生理负荷。运动量是由强度、密度、时间、数量和运动项目五个特性因数构成的。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 都会影响运动量和运动负荷的大小。不同运动量所引起的机能反应也是不同的。因此, 应该把人体由运动量引起的生理生化反应, 作为衡量运动量大小的客观标准。适宜大运动量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超量恢复原理

在大运动量训练的恢复过程中, 能量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而且能出现比原来水平还要高的水平, 称为“超量恢复”, 超量恢复大小和持续时间, 取决于能量物质消耗的大小。在生理范围内, 能量物质消耗的愈多超量恢复就愈明显。但是, 如果运动强度过大, 能量物质消耗过多, 不仅不能产生超量恢复, 反而会使恢复减慢;如强度过小, 超量恢复不明显, 因此, 运动量过大或过小都不适宜, 只有采用适宜的运动量训练, 对人体体能的提高, 才有明显的效果。

在运动中由于消耗了过多的脂肪, 时体重减轻;至于肌肉酸痛的原因, 可能是由于代谢产物积累过多。随着训练水平和适应能力的提高肌肉酸痛消失, 体重回升, 精力充沛,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则不断提高, 就需要不断的提高运动量。当运动量提高之后, 又会引起新的不适应过程。因此, 训练就是不断提高运动量和工作能力的过程。由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 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运动量的大小、身体状况、心理状态、训练制度和生活制度等。都会影响这一过程的发展, 如果训练安排的不当, 则会使这一过渡时间延长, 甚至由于过度疲劳的积累而造成过度训练。在开始训练时, 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在运动结束后, 要有适当的休息时间, 使机体恢复工作能力。

1.2 运动训练的生理学评定

评定运动量的大小, 常用的指标有两种: (1) 心律。反应运动量大小最适合的指标就是心律, 根据心律可以合理的调节运动量和休息。用心律控制和评定运动量是一种简单而可行的有效办法。 (2) 血压。通过血压的变化, 了解心血管功能对运动负荷的适应, 主要将运动负荷后的血压和负荷前安静状态的血压进行对比。

2 运动生化在体育科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和竞技体育的迅速提高, 运动训练的科学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运用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指导控制运动训练, 才能更有效地挖掘人体的运动潜力, 提高竞技能力。运动时人体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是机体对所承受运动负荷的客观反映, 通过这些化学变化, 可以正确反映机体对运动训练的应激能力。负荷过大, 不仅不能提高运动能力, 反而损害身体健康;负荷太小, 运动能力提高不明显。

2.1 监控运动员机能状态的客观指标

在运动训练中, 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对科学安排训练负荷至关重要。只有在运动负荷量和强度足够大、机体能够承受和处于最大应激状态, 才能有效地提高运动能力。由于机体在运动时其生理活动和代谢过程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因此, 从人体安静时、运动时和恢复期各脏器及血液、尿液、汗液、唾液中某些化学成分的测定和比较, 可为机能监控提供客观依据。譬如, 可根据血乳酸、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来监控运动强度, 可从血糖÷血脂肪酸;血氨等指标的变化掌握能源物质利用情况, 也可通过血尿素、血睾酮、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来判断机体对训练负荷的适应程度;还可从某些酶或激素含量的变化了解运动时机体的代谢调控能力。

3 运动性心理疲劳

心理负荷是指在人的活动中, 客观事件对人的心理过程产生的刺激, 这种刺激同人的主观状态交互作用后通过人的行为表现、生理变化和主观体验表现出来。运动训练中, 心理负荷常表现出与训练负荷和生理负荷的不一致, 具体表现是, 训练负荷和生理负荷很小时, 心理负荷可能很大。如运动员大赛前的辗转反侧, 夜不能寐;训练负荷和生理负荷很大时, 心理负荷可能很小, 如举重运动员用踢足球进行身体训练时汗流浃背, 但十分惬意。这种不一致导致了心理疲劳和生理疲劳的区别。运动员发生心理疲劳时常见的现象包括躯体症状、行为症状、动机下降、消极情绪等。调查结果显示, 有45%的运动员2~4周发生一次轻度心理疲劳, 32%的运动员2~3个月发生一次重度以上的心理疲劳, 一年中, 心理疲劳的发生时间在3天~6个月。出现过心理疲劳症状的运动员中, 70%的人心理疲劳的持续时间在1~2周。心理疲劳的发生时机并不稳定, 一般常见于长时间大负荷训练的中后期, 封闭式训练阶段和重大比赛前、后。

4 运动训练引起的疲劳和训练后采用的恢复措施

Urhausen等认为大运动量训练引起疲劳的情况一般可以分两种:交感神经兴奋和副交感神经兴奋, 前者是训练中采用大强度、重复次数少练习引起的, 产生的乳酸比较多;后者是训练中采用强度相对较小、训练数量多的练习引起的。所以在训练后的机体恢复阶段, 前者主要是克服机体的兴奋过程, 主要措施有: (1) 饮食方面:可以多吃水果和新鲜蔬菜等碱性食物以缓冲运动产生的乳酸, 避免刺激性食物, 有意识增加维生素A、B、C的摄入量; (2) 物理疗法:温水浴, 按摩, 轻松而有节奏的运动等。

5 结语

综上所述, 运动训练的监控与恢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训练必须要讲究科学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运动员的成绩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作为一个体育工作者, 一定要尽可能的掌握更多的训练科学知识, 才能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竞技体育的迅速提高, 运动训练的科学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运用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指导控制运动训练, 才能更有效地挖掘人体的运动潜力, 提高竞技能力。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运动能力,过度疲劳

参考文献

[1] 宗华敬.运动训练疲劳与恢复.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名体育出版社.

[3] 汪晓阳.运动训练的医务监督.

[4] 张力为.值得运动心理学家思考的六个问题[J].心理学报, 2004, 36.

[5] 张力为.运动中的心理负荷及其测定[J].四川体育科学.1992, 12.

[6] 林岭.运动心理疲劳的概念模型、多维评定、影响因素即干预措施[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上一篇: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小学考试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下一篇:“双元制”教育对应用型高校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