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工作总结社区

2024-04-11

流动人口工作总结社区(精选6篇)

篇1:流动人口工作总结社区

流动人口全年工作总结

我们老边街道办事处宁园社区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创建“流动人口示范之家”为主线,以优质服务为突破口,大胆探索流动人口工作新机制,构建起了“常住居民与流动人口同管理、同服务,以亲情服务促管理,以关怀关爱强服务”的流动人口温馨之“家”。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强化基础管理、狠抓措施落实,探索出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新路子,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

基本情况

宁园社区现有流动人口20人,其中流入11人,育龄妇女7人,查验率100%;流出9人,育龄妇女8人,办证率100%。

具体工作

一、强化领导,提高认识

牢固树立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意识,始终把流动人口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流动人口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体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其他部门配合抓,计生专干具体抓,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制定了信息登记、清理清查、合同管理等内容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制度。设立专人从事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成立了流动人口办公室,建成了集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等为一体的“流动人口之家”。社区与流入育龄妇女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合同》,与派出所签订管理协议,明确责任,加强协作,为流动人口提供维权、孕环情检测、“四术”免费等服务。全面落实流动人口随入住、随登记、随报告、随建档制度,摸清底数,夯实基础,坚持做到了核 查经常化。

二、以人为本,优质服务

一是温馨化宣传增强社区管理的影响力。依托社区活动中心,利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假日走访慰问流入人口,将各种宣传资料送到流动人口家中,广泛宣传了流动人口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制作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专栏,分发了《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联系卡》,及时为流动人口提供就业、用房、子女上学等方面的便民信息,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完善“流动人口之家”。在社区新建之初便预留出200平米单独作为“流动人口之家”,设立学习课堂、阅览室、图书角,现拥有各类书籍3000余册,供广大流动人口借阅。同时配置了电脑、电视、DVD机和音响和相关光盘。三是同管理同服务的真情承诺。始终坚持亲情化服务理念,全面落实了“坚持一幅笑脸相迎,把流动人口当客人待、把育龄妇女当朋友待,工作办事有耐心、帮助扶持用真心、跟踪服务献爱心”的“一迎二待三心”服务原则,认真开展优生优育知识宣传、避孕节育药具发放、环孕情服务、生殖健康知识咨询等服务,无偿为流动人口提供房屋租赁、就业和致富信息等。几年来,共举办女性生殖保健和健康知识讲座 期,发放生殖保健等宣传资料 份,为流动人口免费提供孕情服务 人(次)。

三、落实责任,规范管理

建立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长效机制,将流动人口全部纳入服务管理,及时查验《婚育证明》,免费提供基本项目的 计生技术服务,真正做到外来人员与户籍人口一样同宣传、同教育、同管理、同服务,真心诚意地解决他们在生育、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让他们真正享受到“市民化待遇”。全面掌握流出重点管理对象生育、避孕节育情况,提高了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实效性,实现了流动人口的动态管理和信息化管理。

四、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将流动人口工作纳入社区其他社会事务管理中,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协会会员、包街民警等力量,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流动人口计生属地管理机制。协调公安、城管等部门密切配合,以“以房管人”为抓手,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户籍管理和单位管理为辅的管理服务模式,努力解决人户分离、环孕情不到位、节育手术落实不及时、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不全面等突出问题。

几年来,在社区干部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配合下,我们宁园社区流动人口工作一年一个台阶,“流人口之家”也初具规模,我们有信心把我们的社区建成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服务优质、管理科学、群众满意的流动人口之家。

老边街道办事处宁园社区

2009年9月30日

篇2:流动人口工作总结社区

一、领导重视,统一思想。

今年,我们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贵州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清查清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情况为基础,以全面清理清查流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婚育状况,建立流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档案为重点,成立以乡党委书记熊宗朝为组长,分管计生工作的副乡长廖楷、何忠锦和人大副主席杨杰为副组长,计生站办人员和各村驻村干部为成员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清理清查工作动员会议,安排部署流动人口清理清查专项治理工作。同时,我们还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对流动人口清理清查重点和方法提出具体要求,使各级计生干部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通过采取由分管领导亲自带队,抽调计生组业务骨干参加,采取逐村逐户清查的办法,摸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情况,为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提供可靠准确的依据。

二、突出重点,深化措施,确保质量。

流动人口管理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确保全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清理清查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在每季度清查时,我们抽调计生组干部分别组成数个工作小组,采取统一领导、统一时间、统一登记、统一管理的办法,按照宣传培训、清理清查、回访复查、建档立案,完善制度五个阶段,对全乡流动人口特别是重点人群进行全面的清理清查,摸底建档,完善管理,健全制度,清除管理“空挡”和“死角”,主攻重点管理对象和管理的薄弱环节,为我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计划生育氛围。在全乡清理清查专项治理工作中,先后刷写标语20余条,利用村务公开栏和学校广播站宣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100余次,散发宣传守则和宣传单1余份,使流动人口清理清查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是建立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制度。乡属各部门、各中小学、卫生院、各村支两委等纷纷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小组,对流动人口中的育龄人员及时进行登记,计生办及时查验外来人员的婚育证明,做好跟踪管理和服务。

三是严格执行政策法规,确保清理清查工作质量。在清查中,采取逐人逐项进行登记,务必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真正做到“四清楚”,即清楚流动人口底数、清楚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情况、清楚违法生育情况、清楚流动人口办理证、验证情况。

四是加大投入力度,保证各项工作实施到位。乡党委、政府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高度重视,积极从乡财政协调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同时,协调各相关部门,积极抽调部分工作人员参与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保障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五是明确职责、分工到人。制定相应的制度,明确各级计生干部的工作职责,严格考核机制,对工作开展不得力、畏缩不前的,对隐瞒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情况的给予严肃惩处;对工作积极,工作开展有新突破的给予适当奖励,并把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各级计生干部年终考核内容。

六是建立完善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做好基础工作。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我们从搞好基础性工作着手,克服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网络不流畅等困难,想尽各种办法,加班加点完成PIS系统人员变动信息的录入工作,本年度流入6人,其中育龄妇女3人,应验证3人,已验证3人,流入验证率为100%;流出3994人,已婚育龄妇女2295人,应办理证1677人,已办理证1631人,办理证率为97.19%。

七是建立流动人口登记台帐,及时对流动人口进行排查,对新增、离开人员信息进行完善,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查验流入人口《婚育证明》。计生办与房屋出租人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合同,规范房屋出租管理,各村委会与流出育龄夫妇签订诚信合同,定期对流动人口中计划生育家庭的在家留守人员进行上门访视慰问,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计生站还组织干部向流动人口免费发放避孕药具,为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免费提供国家规定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提供妇科病普查普治服务。同时,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规范和管理服务制度,宣传优生优育、生殖保健服务和帮扶奖励等政策,并落实到位。落实流动人口便民维权十项措施,使群众来电、来函和投诉案件得到快速解答和处理,本年度接受流动人口来访6人,已经妥善解决,无恶性案件发生。

八是加强完善信息共享工作。制定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登记和统计上报制度,在为流动人口办理有关手续时,核查登记流动人口基本信息,按照规定,及时、准确上报本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情况,通过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提交和反馈流动人口信息,与流出人口现居住地和流入人口户籍地建立信息共享,通过与公安派出所、学校等单位联系,实行资源共享,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九是抓好“三个坚持”,即坚持宣传教育为主、坚持避孕为主、坚持经常工作为主。及时掌握育龄妇女思想动向和变化,充分发挥各村计划生育协会的积极作用,做好育龄妇女的管理服务工作。坚持“一证优先、无证否办”的原则,加强属地管理,为流入人口提供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免费服务,实现流入人口与户籍人口同安排、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投入、同考核、同奖惩,强化属地化管理体制。本年度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提供孕情环情服务3人次,对流入育龄妇女定期进行“三查一治”免费服务3人次,为其及时落实各项长效避孕节育措施,使流入已婚育龄妇女能够及时、方便地得到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服务,避免流入口育龄妇女意外怀孕和生育。

十是对重点清理的对象全部建立《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基本情况档案》,真正做到流入流出地点清、从事职业清、婚育情况清、避孕措施清,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年来,我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基础还不够扎实、管理还有漏洞、服务还不细致、维权还不过硬、保障还不到位,这些问题仍然是制约着我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关键因素。今后,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市、县业务主管部门相关文件指示精神,加强管理,立足服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齐抓共管,狠抓落实,抓好当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意见,以“关怀关爱”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管理、服务活动,使计划生育政策和生殖健康科普知识深入群众,营造全乡“关怀关爱”流动人口的良好氛围,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

二是从源头上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做好外出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督促流动人口中的已婚育龄妇女流出前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和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配合流入地工作,及时提供、反馈流出人口相关信息。

三是依法落实流出人口及其家庭应享有的奖励优惠政策。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加强对流动人口,特别是计划生育家庭留守人员的上门访视慰问工作,帮助计划生育留守家庭及子女解决实际困难。

四是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纳入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全局。为流动人口提供国家政策规定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基本项目免费服务,逐步做到使其与户籍人口享有同等服务。

篇3:流动人口工作总结社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 选取在该社区居住3个月以上的流动儿童200名以及本地儿童200名为研究对象, 所有儿童的年龄均≤7岁, 200名社区流动人口儿童中, 男120名, 女80名;随父母经商100名, 随父母打工者60名, 因其他原因来此地的有40名。本地儿童中有男孩110名, 女孩90名。流动人口儿童以及本地儿童均为健康儿童, 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上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200名该地儿童以及200名流动人口儿童及其家庭进行免疫规划调查, 首先应核对儿童的基本信息情况, 包括出生年、月、日, 是否存在预防接种记录, 是否办理免疫卡证等情况, 了解儿童家长对计划疫苗接种的知晓程度。了解该地儿童、外来流动人口儿童“五苗” (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 的单苗接种情况及全苗覆盖情况, 仔细分析、探讨社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制定有效的管理对策。

1.3 统计方法

选用软件SPSS18.00软件对所有查实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χ2检验, 接种率=疫苗实际接种人数/应接种人数×100%。

2 结果

外来流动儿童的流动性较强, 流动儿童家长对免疫计划知晓率较低, 基层防疫医生服务不周等因素是影响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较低的主要原因。该地儿童的计划免疫建卡率 (98%) 明显高于流动儿童 (30%) , 该地儿童的“五苗”接种覆盖率 (100%) 明显高于流动儿童 (52%) , 该地儿童“五苗”单苗接种率明显高于流动儿童, 该地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接种知识的知晓率 (98%) 明显高于流动人口儿童 (50%) , 见表1。

3 讨论

3.1 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管理问题

由于流动儿童居无定所, 与该地常驻儿童相比, 教育、经济、文化等背景相对复杂, 导致社区流动人口儿童的免疫工作一直是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发展的瓶颈。根据该次调差研究结果, 本社区流动人口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接种知识的知晓率, 流动儿童的建卡率、“五苗”接种率以及“五苗”覆盖率均明显低于该地常驻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该地儿童免疫接种率高出10~26个百分点, 与张凤玉等[5]对流动人口儿童接种率的研究结果相似。根据分析, 影响流动人口儿童免疫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1.1流动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意识淡薄

由于大部分的流动儿童家长主要来自外省的农村或偏僻山区, 家长的文化程度较低下, 家庭经济状况不理想, 家长平时大部分的精心都在为家庭的温饱问题而奔波, 很少留意孩子的疫苗接种情况, 对儿童计划免疫的知识了解不够。其次由于大部分流动儿童在异地生活, 儿童家长对现居住地防疫部门对于儿童预防接种的相关制度以及工作流程并不熟悉, 有的流动儿童家长认为自己长期在外打工, 而且居无定所, 觉得没有必要建卡、接种疫苗。

3.1.2 基层防疫工作不到位

由于基层公共卫生的服务工作较繁重, 免疫计划工作人员编制不足, 加上投资经费不足, 工作人员的待遇得不到保障, 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较低。同时部分基层计划免疫工作人员由于社会责任感缺乏, 并没有经常性的进行走访了解流动人口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 及时查漏补种, 导致很多流动儿童未能及时建卡、建证, 进而导致疫苗接种率较低。

3.1.3 流动人口儿童自身的性质

由于流动儿童的居住时间较短, 流动性较大, 很多接种通知会因为频繁的流动而流失, 导致基层防疫工作人员并不能及时全面的掌握流动儿童的动态, 难以实施长期规范的计划免疫管理机制。

3.2 加强社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对策

于洋等人[6]对该社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经过2年多的努力, 该地流动儿童“五苗”覆盖率已高达90%, 相较罗田发等人[8]在2009年对本社区流动人口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中“五苗”接种率, 高出10个百分点。经过该次对社区流动人口童儿免疫规划管理的研究, 总结出以下几点新的体会。

3.2.1 加强流动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 加大宣传力度

正确的思想是规范行为的前提, 可以定期在社区开展计划免疫知识讲座, 仔细讲解计划免疫工作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让家长明确计划免疫的最终受益者是儿童, 讲解计划免疫的接种相关知识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同时应该加大对儿童计划免疫规划的宣传力度, 以“进社区”、“进户”、“进外口办”以及“进报纸”等“四进”为载体扩展免疫规划的覆盖面, 进而提高流动人口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同时由于流动人群具有较强的联动性, 免疫工作者可以利用手机短信提醒儿童家长之间相互通知, 并免费为所有的适龄儿童家长免费发放预防接种通知。

3.2.2 完善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

目前, 很多社区对于外来流动儿童的相关信息报告仅仅包括儿童的出生年月以及疫苗接种情况等内容, 信息报告比较单一, 导致经常出现流动儿童联系不上的现象, 不便于掌握流动儿童的动向, 应尽量将流动儿童的信息报告综合化, 国家政府部门应积极与卫生部门合作, 根据不同地区社区外来流动儿童的情况成立相关的流动儿童管理小组, 并将职责落实到居委会以及当地派出所等片区管理部门, 居委会以及派出所应定期进行地毯式的调查方式来掌握本辖区外来流动儿童的动态, 并将具体情况定期进行整理、汇报, 以便政府及免疫工作单位制定当地适宜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方案。同时应该不定期的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小学、幼儿园进行集体接种的计划免疫活动, 每周指派专人深入流动儿童密集地区调查流动儿童的状况, 建立完善的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卡的转索和接种报告制度, 尽量避免接种的漏接状况。

3.2.3 应加强流动人口儿童的办证管理

为了提高社区外来人口计划免疫建卡率, 社区工作者应积极鼓励辖区内流动儿童家长当当地的防疫部门办理免疫规划接种卡, 同时应建立完整、全面的档案信息以便日后查阅, 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应将每名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建立独立的信息账户, 并及时输入信息管理系统。预防接种部门应定期走访社区, 向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流动儿童接种情况, 便于预防接种人员定期核实, 并更新接种信息, 一旦发现有漏种现象, 应及时上门补种。

3.2.4 提高接种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

接种的医务人员是最直接的执行者, 首先应加强整个计划免疫队伍的专业素质、法律意识以及职业道德素质, 加强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 多与流动儿童家长多交流、沟通。对于计划免疫工作人员不仅应要求充分掌握流动儿童的动态, 同时应该随时了解工作的进展,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定期开展上门接种、拉网式接种等多种免疫服务形式。

综上所述, 一直以来, 外来流动人口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工作是我国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免疫规划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以该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接种管理以基本投射点, 总结出流动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较低, 基层防疫工作不到位以及流动人口儿童特有的性质是导致流动儿童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 应加强流动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 加大免疫规划宣传力度, 及时掌握流动儿童的动态, 完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管理制度, 努力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服务质量, 进而实现全方位的管理, 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

摘要:目的 分析该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探讨有效的管理对策。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 选取该社区8周岁以下的200名流动儿童以及200名该地儿童为研究对象, 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所有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进行调查。结果 该地儿童的计划免疫建卡率 (98%) 明显高于流动儿童 (30%) , 该地儿童“五苗“单苗接种率明显高于流动儿童, 该地儿童的“五苗”接种覆盖率 (100%) 明显高于流动儿童 (52%) 。结论 加强流动人口教育是提高流动儿童免疫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社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宝永, 陈英, 李斌.疫情报告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11, 10 (3) :228-229.

[2]刘庆山.西湖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江西医药, 2012, 44 (3) :1710-1711.

[3]万春, 吴菊芳.上海市南汇区外来儿童免疫预防管理模式探讨[J].上海预防医院, 2011, 19 (5) :23.

[4]温丽琴.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状况分析及思考[J].亚太传统医药, 2011, 5 (3) :48-49.

[5]张凤玉, 王玉霞.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5) :763-765.

[6]于洋.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3 (11) :214-215.

[7]艾卫旗, 白洁.陕西省子洲县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管理初探[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2010, 12 (4) :314-31.

篇4:流动人口工作总结社区

[关键词]社区流动人口;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6-213-03

儿童卫生保健属于较为基础的一项工作。针对0~3岁的婴幼儿,其属于体格发育以及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并且此阶段会对终生产生影响。在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属于较为基本并且重要的一项内容,属于社区健康服务工作中的关键工作。为了探索新路径促进社区流动人口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本研究主要针对我竹村社康中心所辖社区0~36个月儿童,采用“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适宜技术进行健康管理,最终获得的管理效果极为明显,现将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竹村社康中心所辖社区面积总达5.8平方公里。总人口共约4万人,流动人口占比95%。选取我社区2012年1月~2013年1月年龄为0—36个月的儿童实施常规管理,儿童平均年龄为(17.7±2.1)个月。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月年龄为0~36个月的儿童针对其实施全程健康管理,儿童平均年龄为(17.6±2.1)个月。两个期间的儿童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所有儿童均为正常生长发育的健康儿童,排除先天性及遗传性疾病的儿童。

1.3方法

2013年2月开始,对本社区流动儿童采取新的儿童健康管理措施,为期一年,具体如下。

1.3.1主要参考《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规范》准备实施健康管理 具体的健康管理流程、随访流程、管理程序和管理内容、管理技术以及健康档案格式全部按照管理方案中的具体要求准确执行。

1.3.2创建社区儿童健康管理团队 要求社区每一健康服务中心需要安排对应的儿童健康管理人员。可以选择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等人员担当此项职务。有效创建社区儿童健康管理团队。团队主要由全科医生、产后访视人员以及计免护理人员组成。

1.3.3统一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管理进行明确规范 针对社区儿童健康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理论培训,保证所有工作人员完成1周的实习后,允许工作人员上岗。每年对所有工作成员进行为期2次的培训。对全科医生以及社区护理人员针对儿童健康管理理念进行不断提高,将最终的管理技能有效提高。

1.3.4健康管理同计划免疫工作捆绑操作的有效实施 同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进行比较,计划免疫工作要提早开展,使儿童家属有一明确认识,因此在对儿童实施接种的当天同时对儿童进行体检。当家长带领儿童于社康中心准备实施免疫接种过程中,社区健康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为儿童准确建立健康档案,在准备对儿童进行接种前,为其进行体检。

1.3.5畅通儿童保健双向转诊渠道,实现健康管理的无缝连接 针对流动人口儿童,在准备进行预防接种过程中,有效完成健康档案的建立。一经发现异常情况,对儿童进行有效处理或转诊。

1.4评价方法

以2012年1月~2013年1月流动儿童健康管理情况为研究对照,对2013年2月~2014年1月本社区流动儿童健康管理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研究;选择模糊数字评分方法对健康管理满意度进行评分。评定分数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针对健康管理满意度越高,并同实施前进行对比。

1.5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6.0完成本次研究临床数据分析,以(x±s)形式表示级联资料,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儿童健康管理率变化情况

“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适宜技术的有效应用和开展,我竹村社区儿童健康管理质量获得显著提高,儿童健康管理人数获得显著增多,流动儿童有效纳入到系统管理范围,在儿童保健技能以及健康管理意识两方面,提高程度明显;在儿童系统管理率以及保健覆盖率两方面,均表现为明显提高。见表1。

2.2健康管理评分比较

抽取30名儿童家属,通过模糊数字评分方法对健康管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同实施前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社区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成功开展,有效保证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管理人员的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医务人员具有的保健意识和全科知识获得了有效强化。能够积极开展进行儿童保健的相关工作。此外,儿童家属的思想观念和保健意识也获得了有效转变和提高。

对儿童完成体检后,儿保医生可以对儿童进行全面健康评估,对儿童家属详细介绍儿童当前的发展情况。针对儿童的营养喂养以及日常护理等系列工作均进行详细指导,从而有效确保儿童家属针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程度获得了显著提高。

此外针对社区居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在其心中的地位获得了显著的提升,医患关系获得了有效改善,居民针对社康中心的满意程度获得显著提高。项目的顺利开展,保证流动社区儿童能够有效进行社区儿童的健康管理,有效反映出社区健康服务具有的公平性以及方便性,最终有效确保社区儿童的健康安全。

本次研究中,“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适宜技术的有效应用,我竹村社康中心所辖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质量获得显著提高,儿童健康管理人数获得显著增加,流动儿童有效纳入到系统管理范围,在儿童保健技能以及健康管理意识两方面,提高程度明显;在儿童系统管理率以及保健覆盖率两方面,也均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提高。有效证明‘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适宜技术的应用价值。

篇5:社区流动人口管控工作

----区环卫局 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驻东风教育社区工作组

一、概述

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的异地居住的人员,也称暂住人口,是指常住户口不在其生活所在地的外来经商办企业、探亲、旅游、从事劳务和生产经营,以此谋取职业,年满16周岁,在暂住地超过三日的人员。

二、流动人口的作用

(一)积极促进作用

1.填补了本市劳动力的不足。2.降低了企业单位的劳动成本。3.一定程度拉动了内需。

(二)消极作用 1.来源分散,成分复杂 2.居住分散,外来流动性大

3.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法制意识淡薄,给社会稳定带来较大隐患

三、流动人口管控措施

(一)结合“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深化流动人口排查力度

充分结合“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针对社区流动人口进行逐楼、逐户、逐人大排查,做到“区不漏楼、楼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走访排查中,全面落实出租房屋信息化管理,规范和强化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确保出租房屋登记率达100%,已登记备案的出租房屋中居住的暂住人口登记、办证率达100%,达到出租房屋间数清、承租人员身份清。做到掌握辖区内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基本情况,落实管理措施,逐一上门入户核对。

(二)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的同时,重视对流动人口的各项服务。

1.做好社区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美化辖区环境。积极掌握流动人口卫生服务现况,包括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量与分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状况、社区居民发展潜力以及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现状。向流动人口宣传卫生法律法规以及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及时传达贯彻上级的有关文件,做好辖区内各项卫生工作的组织和发动。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为契机,开展社区卫生宣传,搞好辖区社区卫生工作进展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反馈。

2.做好流动人口“法律援助咨询服务”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坚持集中宣传与入户宣传相结合的宣传教育机制,积极开展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政策法规宣传。走家入户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手册》和“369”限时工作法宣传单宣传单发放到出租房屋户主和流动人员手中,进行面对面宣传,确保分发到户、责任到人,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同时向辖区商业网点发放宣传“369”限时工作法宣传单。特别是对民语系商业网点少数民族协警用维语再次口头解释,同时入户核对从业人员信息 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的宣传教育,流动人员和出租房屋户主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意识明显增强。

3.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完善管理体制。按照“及时登记、科学管理、有序引导、周到服务”的工作方针,建立社区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服务、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相关办公室共同参与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一站式”办公机制,形成了多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切实做到了及时掌握辖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变动情况,及时登记,及时注销。

4.做好流动人口“公共租赁房服务”工作,及时掌握信息。实行片警、协管员协同工作,密切配合,严格执行外来流动人员到社区生活、就业,必须持有居住证的制度;定期召开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题会议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格落实“三无”人员的身份甄别制度,对“三无人员”逐一建档,并发函到其户籍所在地进行身份核实。

(三)加大治安防控,提高巡视力度

篇6:正街社区流动人口半年总结

管理工作半年总结

从开展流动人口工作以来,按照“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各方参与、资源共享、齐抓共管”的原则,我流动人口管理站高度重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街道流管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下达的目标和要求,并结合辖区实际,严格按流管工作的要求积极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上半年来结合正街实际总结如下。

一 组织领导 明确责任

成立正街社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社区主任刘昌杰为组长,牟军燕、甘露、贾荣丹、赵敏、朱大全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站,刘昌杰为站长,朱大全为工作人员,负责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具体工作。

二 加强外来人口的服务工作 积极主动的为外来人口搞好服务

本社区现共有流动人口1529人,其中男906人,女642人,其中今年上半年来已经录入84人,男女流动人员各42人。为居住在本辖区流动人口打流动人口居住证明和就业证明等。

依托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对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社会保险、计划生育、子女入学、劳动技能培训、职业介绍、户口迁移、维权等服务;依托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免费为流动党员、流动人员提供查阅资料的场所,使流动人员学习有书看,把党员之家建成流动人员之家,广泛吸收流动党员参加社区支部的各项学习和各项活动,为流动党员提供组织关心和体贴服务。

三 社会化与动态化的管理

在正街社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设立了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站,各居民小组明确一名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人员为辖区内的流动人口提供服务与管理,形成社区、小组二级网络;完善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服务项目及内容。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搞好服务、完善管理的原则,把工作重心由管理转向服务,实行人性化服务,实现流动暂住人口居民化、本地化服务。积极改善待遇,按内外同样、待遇相同的原则,强化维权服务,加强公共服务。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系统性强、头绪多、任务重的工作,为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应使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预到对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中来。以增强归属感为主旨,增强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认同感、归属感,营造和谐氛围。

南山街道正街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站

上一篇:自恋五年级作文下一篇:射箭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