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流动摊贩整治方案

2024-05-06

社区流动摊贩整治方案(共7篇)

篇1:社区流动摊贩整治方案

八一街关于开展校园周边食品流动摊贩

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

根据萍乡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局安源分局关于加强校园周边食品流动摊贩工作的安排部署,街党委办事处决定在全街范围内开展校园周边食品流动摊贩治理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通过集中开展专项整顿,进一步增强校园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规范生产经营秩序,净化学校的食品消费环境,促进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状况明显改善。

二、组织领导

此次校园周边食品流动摊贩专项整治由街科教文卫体牵头,创建、综治、巡防、城管等部门共同参与,成立校园周边食品流动摊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街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副组长:街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成 员:八一小学校长

街城管中队队长 街创建办主任

街综治办主任 街安全办主任

街巡防队队长

街科教文卫体办主任

三、整顿范围

全街中小学校周边(100米以内)流动摊点,学校周边餐厨垃圾,卫生死角等。

四、整顿重点

(一)重点区域:全街各中小学校园周边,主要是指学校校门两侧及街道对面两侧100米以内的范围。

(二)重点对象:一是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制售早点的餐饮流动摊贩等;二是校园周边的流动摊贩等。.五、整顿内容

1、查餐饮具消毒情况及消毒餐具使用情况。

2、校园周边流动摊贩、摊点:对流动食品摊贩进行集中整治,引导其规范经营,达到划行规市的要求。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排查部署阶段(2014年9月23日-25日)制定我街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分别召开全街中小学校长及食品安全专(兼)职管理员培训工作,落实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的主体责任,动员部署校园周边食品流动摊贩专项整治工作;各部门对学校及周边区域(100m范围)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隐患进行摸底调查,研究并制订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9月25日-10月15日)根据上一环节检查的摸底情况,由街科教文卫体牵头,组织创建、综治、巡防、城管、安全等部门对重点区域、重

点环节和重点内容开展全面、深入、细致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校园周边(100米以内)流动摊贩,抓好整改,确保整顿效果。

第三阶段:整改总结阶段(10月16日-10月20日)街科教文卫体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加强我街校园周边食品流动摊贩的管理意见。

七、责任分工

街科教文卫体办负责此次专项整治活动的综合协调,成立创建、综治、巡防、城管4个综合执法组,对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摊点开展执法检查。

(一)科教文卫体负责督促学校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校长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健全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食品安全应急方案,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和长效机制。学校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员要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知识宣传,引导教育学生不买、不吃不卫生食品,在上学、放学期间组织人员对流动摊点进行检查,严禁在校园附近摆摊设点。

(二)安全办负责学校食堂和校园周边餐饮服务单位的整顿,加强监督检查,严厉查处餐饮消费环节的违法行为。包抓整治中小校及校园周边100米范围内的流动摊贩。

(三)综治办负责学校周边食品经营门店摊贩进行监督检查。包抓整治中小学及周边100米范围内的流动摊贩。

(四)巡防队负责以学校周边食品加工门店的监督检查。包抓整治中小学及周边100米范围内的流动摊贩。

(五)创建办负责校园周边的食品流动摊点的规范管理,及时清理周边区域的卫生死角和餐厨垃圾,为学校提供

卫生、安静、和谐的外部环境。包抓整治中小学及周边100米范围内的流动摊贩。

八、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把校园周边食品流动摊贩专项整治作为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来抓,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抓出成效。要认真研究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制定具体整顿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的流动摊贩的监管,有效整顿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环境。要建立整顿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分解任务,明确整顿责任,落实整顿措施,加强检查督导,务求取得实效。

(二)形成监管合力。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校园周边食品流动摊贩的综合协调工作,整合监管力量、监管资源和监管信息,推行联合执法,形成合力。各部门各司其责,同时要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研究解决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问题。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形成渠道畅通、反应快捷、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长效监管机制。

(三)严格责任追究。各部门要严格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做到不推诿、不扯皮、不失职、不渎职,监察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对整顿工作中出现拖延推诿,消极应付和走形式、走过场等监管不力或失职,渎职造成学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加强信息沟通。各部门要详细记录整治各环节相关情况,建立整治档案,认真收集、整理专项整治工作信息。

2014年9月22日

篇2:社区流动摊贩整治方案

大力整治流动摊贩占道经营

确保市容整洁道路畅通

篇3:社区流动摊贩整治方案

摊贩, 作为一个与市民生活最为密切的一个商业形式, 从商业以物物交换为主要形式的阶段就已存在并且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着廉价、便利的服务。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进步, 摊贩在社会中的位置却越发的尴尬。一方面, 政府、社区为了经济、环境、治安方面的考量, 对摊贩的态度不再如以往那样的宽容;另一方面, 社会节奏的加快, 人们对于生活的便利程度的需求进一步加强, 使得人们更加依赖摊贩给人们带来的愉悦与便利。可以说, 正是摊贩的存在, 使得一座座由钢筋水泥建造的城市不在那样的呆板, 给高压力的多是生活的人们带来一点点的温馨, 一点点的惊喜。而学校周边的学生街这一典型的摊贩集合地更是为学生提供了饮食、购物、娱乐等生活所需品方便学生的生活。可以说, 学生街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生街由于所依附的学校的地理位置, 形式规模也各有不同, 一线城市, 知名高校等则形成较为规范的大型学生街如北京的学生街, 而二线城市, 校址较为偏远的则会形成不成熟出具规模的微型学生街如内蒙古大学学生街。今天, 我们便以内蒙古大学的学生街为例, 进一步解析微型非正式的学生街治理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一) 个案——内蒙古大学学生街的流动摊贩

内蒙古大学地处玉泉区南湖湿地公园附近与呼和浩特市其他高校距离较远, 其周边的商业并不发达, 为了满足大学生的购买需求, 学生街这一商业范围就应运而生了。内蒙古大学学生街属于玉泉区社区管理, 它的存在为社区以及内大学生都带来了很多的影响。平心而论, 学生街真的给我们的大学生活带来了不少便捷与快乐。我们日常饮食中除了在食堂吃饭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吃学生街的小吃, 晚上下课后经常能看到人潮涌向学生街买夜宵。另外, 部门、社团开会往往也会到学生街的奶茶店变喝奶茶变开会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奶茶文化”。另外学生街也有许多学生开店或者在店铺打工, 他们一方面赚取自己的生活费另一方面也累计了社会经验, 为将来走向社会做了一定的锻炼。但是, 存在的问题仍然不能被忽略。每年都会出现的“板栗糕”小摊以高价逼迫不知情的学生购买;学生街有许多家店面没有经营执照。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将消费者、摊贩、社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突显了出来, 因此我们将由三者的关系中被人忽略的消费者出发展开研究。

(二) 数据处理

一般的, 社会研究方式主要有社会调查、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考虑到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地区等各自具有的特点及局限性, 为了深入研究消费者对社区治理中的摊贩的影响我们将在华侨大学学生街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这次调查研究将有三个部分组成, 即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收集法。

1. 访谈法:我们准备选择学生街几个在年龄方面、经营领域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摊主进行访谈。我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是考虑到摊主的年龄层次以及受教育程度不同, 如果进行问卷调查势必要进行分层设计, 这会给数据处理带来不小的麻烦。另外, 由于对文字的理解程度不同也会给我们的调查带来不必要的误差。而访谈法可以通过灵活的问题选择规避掉以上的问题, 也解决了因为摊主忙于经营而可能导致的问卷回收率过低的问题。

2.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的面向人群为华大学生。由于学生群体总数众多, 与学生街的联系也都较为紧密, 在平均水平上没有较大的差异。可以通过大基数的问卷得出消费者这一群体较为有代表性的结论。

3. 文献收集法:文献收集法的主要对象为法美花园居委会。如果我们尽限于对华大学生街的现状进行数据收集分析, 那我们只能得出在我们调查期间的学生街的现状。为了使调查内容的跨度变大, 具有长期的代表性, 我们势必要对学生街近几年的现状进行一个大范围的数据收集。而居委会作为一个正规的管理机构, 学生街的摊位的申请以及变更情况都会被清晰的记录下来。这就给我们进行分析带来了便利。

三、个案分析

(一) 总体

调查的总体是华大学生街摊贩治理的各个主题包括社区, 消费者, 摊贩三部分。

消费者:此处, 我们所定义的消费者并非法律意义上的以个人的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社会成员。为了研究的便利以及调查的有针对性, 我们在此特将消费者缩小范围到华大学生这一特定范围。

社区:是指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以居住环境为主体, 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 与行政村同一等级的行政区域。在此, 我们只强调其社会功能与行政功能, 以探讨与其在社区治理方面对消费者和摊位的影响。

摊位: (本意概念用文献综诉中的内容) 在此调查中, 我们特将摊贩分为流动摊贩、半流动摊贩和固定摊贩。

其中, 流动摊贩是指没有营业执照, 无固定位置, 出摊时间不确定, 且不向社区定期缴交管理费的不固定的小型, 流动性坚强的摊贩。

半流动摊贩是指没有固定地址, 以推车, 摊位形式存在的, 有营业执照, 有固定位置, 出摊时间较为稳定, 受社区管理的摊贩。

固定摊贩是指有房屋作为摊贩的商业范围, 营业形式较为正规, 有或者无营业执照 (如学生开的小店) , 受社区管理。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摊贩, 其面相的服务对象都是消费者,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都要受社区的监督, 管理。

(二) 社区管理模式

1、现有城市政府社区的摊贩治理模式。

内大学生街现在的社区摊贩治理模式明显走的就是政策化治理的道路。虽然政府对于摊贩治理有明确的规定而玉泉区居委会也在规则、政策上对学生街的摊贩进行了管理, 如:对半流动摊贩划定明确的范围、进行编号、处理摊位环境、摊位费用收缴等。但是, 在实际治理过程中还是对一些非法的流动性更强的摊贩予以妥协和包容, 而很多问题就出现在这种妥协上面。

玉泉区居委会目前的管理范围只是大体覆盖了固定摊贩和半流动摊贩, 对于不确定出现的流动摊贩可以说是完全处于放任不管的状态 (如每学期开学时都会出现的对学生进行强

买强卖的板栗糕) 而前一段时间所爆出的部分饭店无照经营的新闻也将居委会对摊位的管理不到位、管理“真空区”以及政府政策空传等问题再一次摆了出来。

另外, 消费者群体作为NGO作为社区的外部环境对于政府社区的摊贩治理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它制约着社区的活动方向和内容, 如:对学生街环境的管理, 摊位的安排。另外, 在学生街治理不到位的地方消费者作为外部环境也以“抵制”、“反馈”等形式督促社区对学生街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理。

2、现有非正式组织的摊贩治理模式。

在摊贩治理中由于非正式沟通具信息交流速度较快, 信息比较准确, 效率较高, 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有功能。成为非正式组织通过非正式沟通传播人们所关心的信息, 它的信息公布主体一般来说不是某些具有一定公信力的正式组织而是摊贩密切相关的消费者。

内大学生街各个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 这种社会网络关注的是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 社会互动会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此处, 社会网络会具体化为消费者之间通过人脉 (如:朋友、同学、社团) 、网络 (人人网、QQ、微博) 等沟通手段所构成的信息流动网络。在这个网络中, 信息流动量大、速度快, 可以产生极大的舆论效果。社会网络的理论基础就是六度分割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 也就是说, 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以此看来, 一个人所掌握的信息完全可以通过其社会网络传播、扩散出去, 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对事物产生影响。例如学生通过人人网页中可以发送学生街摊贩违规行为, 获取相关的消费指南, 消费偏好收到身边同学言论的影响, 学生街摊贩社会关系网正在每时每刻输送着正能量和负能量。潜。社区中非正式沟通以及社会网络, 用公众舆论, 消费者行为对摊贩在政策无法触及的方面进行移默化的影响, 弥补摊贩治理的不足。

(三) 要素分析

消费者, 流动摊贩, 社区关系图

1. 消费者的客观需求是摊贩得以存在的根源, 需求带来了市场和新的就业机会, 来自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为了寻求机会摆脱生活困境选择进入专业要求低, 生产资料投资少见效快的摊贩行业。是潜在的动力。

2. 摊贩为了更好地生存就要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及时的生产调整, 改进自己的技术, 服务。向社区输出生活所需的各种产品, 方便并丰富社区的生活。

3. 消费者同时也是社区治理存在的依据, 作为社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行为, 诉求直接左右社区治理, 推动其改进方法, 采取措施, 构建良好的生活环境。

4. 社区治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公共环境, 为什么营造在良好的公共环境究其原因还是为了社区中的人, 所以社区在被赋予权力的同时肩负着责任, 一切以民生为出发点应成为行使权力的准则。是潜在的助推力。

5. 社区既然肩负责任就应积极的履行义务, 形式对摊贩的监督管理职能, 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生活有序。

四.对策建议

内大学生街现有的城市政府社区的摊贩治理模式正好可以从相应的中国公共政策实施中的三个过程 (策文本的运动过程、政府职能部门执行过程和社会参与实施过程) 、三个视

角对政策实施过程展开分析:利益分析视角、政策情景视角和政府间关系视角。这三种分析视角分别对应着三种政策实施的“流”:资源流、政策流和过程流。我们可以推断:如果“三流”通畅协调, 政策实施就容易开展, 政策空传不易产生;如果“三流”短缺且不能适时合一, 政策实施过程中就容易产生政策空传现象。政策情景信任的缺乏 (政策目标未能具体化、文本内容未能落实) 导致政策流的直排;政府间关系不顺畅导致的过程流阻滞;行动者利益受损、激励不足导致的资源流的短缺是造成政策空传的主要原因。

而这些都是策略化治理的主要问题所在。现在, 随着政府的管理力度和管理能力的增强, 我们应该适时的将强制性强的、不兼顾“治人”和“治事”的策略化治理向有章可循的更注重摊贩合法且合理的自利动机和摊贩现象自身规律的规则化治理。具体建议如下:

1.设计摊贩的管理政策时更加注重可行性和操作性。

2.制定政策时尽可能的细化, 尽量在政策的制定将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纳入。

3.政府对于政策的修改、增加可视不同地域的特定情况进行。

4.完善政策反馈体系, 真正做到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要充分的听取群众的意见。

5.坚决杜绝管辖“真空区”的产生。

6. 加强社区的“服务”功能, 结束社区单纯的只是管理没有服务的现状。

增强社区、摊贩、消费者三者的互动, 使彼此相互了解, 减少因为政策传达不到位而导致的不必要的摩擦。

摘要:贩夫走卒, 引车卖浆古今中外皆有之, 由于“摊贩现象”兼有积极和消极效应, 属于颇具争议性政策议题被众多学者关注。目前大多数学者的对此研究方向集中于政府与社区的事权划分, 城管与摊贩的冲突与平衡。依据不同领域学派的深入研究寻找形成原因, 现有形式下如何治理。

关键词:流动摊贩,社区治理,消费者,利益均衡

参考文献

[1]李瑾.论城市化进程中的低端需求——以城市摊贩问题为例[J].城市问题, 2009, (3) :54-57.

[2]曾伟, 丁振国, 田深.论构建和谐社区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选择[J].理论月刊, 2007, (12) :118-120.

[3]田必耀.“整编”流动摊贩是民生命题[J].中国人大, 2009, (15) :8-9.

[4]盛钿添.流动摊贩视域下的城市社区治理——以皖东南W市为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6 (1) :33-37.

篇4:社区流动摊贩整治方案

一、无证流动摊贩的主体构成

所谓无证流动摊贩,是指无固定经营场所、无营业执照、无注册资金,也没有合法摊位证、流动性大的摊位。其主要由以下五类人员组成:

(一)无业、下岗或待业人员;

(二)外来流动人员(文化素质偏低);

(三)部分“两劳”(劳动教养、劳动改造释放)人员;

(四)部分退休人员;

(五)本地农民(自产自销)。

二、无证流动摊贩的经营内容

其经营内容品种多,门类齐,应有尽有,以日常生活用品、水果、蔬菜、早点、熟食、油炸食品为主。经营工具多以自制手推车、自行车和人力三轮车为主,机动车较少(卖水果时有)。流动摊贩对市场的需求变化有极强的应变性,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快速地调整自己的经营内容,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三、无证流动摊贩的产生原因

(一)集贸市场建设滞后,布局不合理。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目前城区特别是有些社区生活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方便群众就近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市、场”等极度缺乏。而流动摊贩以其商品价廉、经营方式灵活、购买方便,能满足一定消费群体的需求等特点而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三)获利大,即便取缔或处罚效果也不理想。据统计,流动摊贩秤量工具90%以上使用的是“二八、三七秤”,甚至“四六秤”,概率达98%以上。因此,投资少、成本低、风险小、收效快,成为低收入家庭和外来流动人员的首选,加上其对市场的适应性强,经营内容调整快、无税收,只要经营者头脑灵活,肯吃苦,其收入养家糊口没问题,收入好的流动摊贩甚至不低于企业白领。如此大的利益驱动,就会使他们在一次又一次受到取缔或处罚后,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无照经营,难以彻底根除。

(四)复杂的人情关系加大了执法难度。城市小,而城管执法人员90%以上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本城的人算来算去都能攀上点亲戚关系,说情者多;执法时间一长,队员们天天在街头转,与流动摊贩天天打交道,熟识了,有时对他们进行取缔、管理处罚时也就不好意思了。

四、无证流动摊贩的主要危害

流动摊贩的存在,虽然暂时缓解了就业压力,对市民来说价格低,购买方便,但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讲,却存在更多弊处,主要有:

(一)倾占道路,影响交通安全。流动摊贩主要在热闹路段、工厂门口、学校门口、小区门口等人群多的地方设摊,且摆摊时间又正是车流、人流高峰期,使道路更加拥挤,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二)污染环境,影响居民日常生活。流动摊贩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沿街叫卖,噪音严重超标,油烟飞扬、污水横流、果皮和垃圾等遍地狼籍,严重污染了环境,更有不雅的是食客在草坪、居民楼边随地大小便,臭气熏天,路人为之尴尬,居民为之愤慨。

(三)坑蒙百姓,危害其身心健康。上面已讲过:流动摊贩所出售的商品虽价格低,但缺斤少两,以次充好,尤其是出售的食品往往未经检疫,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卫生状况之差不言自明,为细菌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最佳途径,对市民的身体健康极为不利。更有一些“少数民族”流动摊贩竟然在景观路段席地设摊,兜售假冒伪劣的饰品、刀具等物,他们不仅态度蛮横,还对过路行人纠缠不清,强买强卖,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流动摊贩不交税,无营业执照,所售商品往往是“三无”商品,且任意定价,严重扰乱了合法经营单位和个人的利益,为假冒伪劣者提供了市场,影响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城管部门经常会收到合法商店的举报电话和投诉。

(五)浪费和摧毁公共设施。流动摊贩占用了本应属于全社会的公共空间和道路,据报载,因占道等原因,一般城市道路的保用期已由过去的10年左右降低为3至5年。

(六)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品味。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城市环境越来越优美。但是无处不在的流动摊贩使原本宽敞、整洁的街道广场拥挤不堪、肮脏不堪,使城市魅力大打折扣。

五、整治流动摊贩的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要从根本上解决无证摊贩,应采取疏导为主、治理为辅、堵疏结合的方针,以城管为主,各个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一致,齐抓共管。

(一)加大宣传力度,激发群众共同参与。“非典”、“禽流感”能够得以有效控制,与全球范围加大宣传力度有很大关系。整治流动摊贩也应如此。一是加大报刊、电视、广播等形式的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对城管执法的认同度,进而激发参与度,在扩大群众参与度的基础上做文章,在调动群众积极性上下功夫。二是加大现场教育宣传力度,通过现身说法,摆事实、讲道理,发放宣传单、通知书、提倡议等形式宣传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使群众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充分认识流动摊贩的危害性和整治的必要性,营造市民自觉守法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内外便民联系卡,架起与群众之间的友谊沟通桥梁,重视群众反应的意见和问题,及时落实到位,争取群众的支持。四是要借助各街道、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等社会力量开展对群众的宣传,告诫广大市民购买流动摊的食物在安全、卫生等方面得不到保障,不仅使市民认识到城市管理为他们着想,也使流动商贩的经营活动失去民心。

同时,通过宣传教育,使摊主不断提高认识:贫穷绝不是违反法律法规的借口,弱势也不是拒绝管理的理由,一味以弱示人,用自己廉价的可怜相赚取他人的同情心,只会暴露出自己的浅显与无知,让人更加瞧不起。

(二)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妥善安置下岗人员。从城市发展内容来看,城市发展可划分为外延和内涵发展两个阶段。当前,在城市发展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快城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按照城市可持续发展产业需求,在大力发展附加值高、能耗少、排污少、占地少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既拉动了城市经济发展,也为社会创造数以千计的再就业岗位。

2、积极推进再就业工程。通过开办家政服务、早点服务、公用电话、自行车管理、清扫队、送报队等新行业,使劳动就业与发展社区服务相结合,走出一条拓展再就业的新路子,安置下待岗人员。

3、全面发动,多方挖潜。利用闲置土地,打时间差,采用政府补贴,街道、社会共同投资的方式,实行谁投资谁受益,调动社会力量,加快新市场的建设,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安置适龄就业人员。

(三)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为妥善处理市容与繁荣的关系,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营造良好的经营秩序,在周边集贸市场少、沿街摊贩聚集的路段,应当本着“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方便群众生活”的原则,结合居民小区的分布情况,由政府牵头协调有关部门选好场所兴建市场,就近引导零散、无序的流动摊点进入社区“统一规划定位,统一经营设施,统一摊点设置,统一经营时间,统一垃圾存放清理”入场入市,合法经营。在这方面,四川乐山城管部门“先安置再取缔”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值得借鉴。即通过在社区或城市人流较集中的地方多开辟集贸市场,挖掘社区就业潜力等办法,给商贩们提供经营场所,满足附近居民不同档次的购物需求;同时,降低乃至减免困难群众进场经营的赋税和管理费用,以吸引他们入市交易,获取正当合规的谋生之道。这一人性化管理方式带来了城市管理的良好成效,真正达到了摊贩欢迎、市民高兴、政府满意的共赢局面。

(四)以人为本,变单一执法为“五步法”,即一宣传,二服务,三教育,四管理,五处罚。行使行政执法权是城管部门的职责,而不是特权,执法人员必须端正执法态度,带着感情去处理和纠正违章行为。对少数屡教不改、蓄意闹事、干扰执法的当事人,也要坚持教育在先,提高执法技巧,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办案,耐心细致地做好调查取证工作,避免激化矛盾。

(五)加大巡查和执法力度,落实长效管理机制。首先根据季节调整工作时间,开展早7时至晚9时的不定时巡查,定人、定时、定岗、定责任,落实高峰岗、错时岗等;其次,通过疏导与服务的结合,仍不服从管理的,严格进行处罚或取缔。

(六)切实落实队员交流制度。

1、在本队范围内交流,队员管理一个区域或路段超过半年或一年,便进行交流,调换到其他区域或路段;

2、在队与队间交流,工作一段时间,就调换到别的队工作;

3、在区县与区县间定期进行换岗交流。通过定期的交流制度,制止说情风,达到公平、公正的严格执法,提高执法效能。

篇5:社区流动摊贩整治方案

餐饮摊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和餐饮摊贩的监督管理工作,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吉林省2011年下半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目标

通过强化执法排查,全面了解掌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餐饮摊贩的底数和现状,消除监管盲区;建立完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档案和信用档案,规范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行为;推行食品摊贩和餐饮摊贩准入备案管理制度;监督指导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和餐饮摊贩建立并严格执行食品生产经营自律管理制度,落实经营者主体责任;依法取缔非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餐饮摊贩,严厉打击各类不法经营行为,确保人民群众饮食消费安全。

二、重点任务及措施

(一)突出强化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质监部门负

责)。

1.全面深化执法排查。要对全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进行重新排查摸底,全面掌握小作坊的底数和基本情况,逐户建立小作坊监管信息档案和信用档案。要严格落实巡查、回访、开歇业申报、食品添加剂备案等各项监管措施,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日常监管。

2.强化打击查处力度。要严格依法取缔非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严肃查处和纠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对场地条件和设备设施不符合规定的,要限期整改;对屡教不改和涉嫌制售不合格食品的,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在第一时间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对工作中发现属于其他部门监管范围的问题,要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并积极配合、深挖细查,形成监管合力,保持高压监管态势。

3.强化落实主体责任。要监督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严格执行生产经营台账制度,认真如实做好原辅材料进货查验和原辅材料使用、添加剂使用、产品销售、产品检验、不合格及过期食品处理等各项记录,建立健全追溯管理体系。要全面推行小作坊食品安全承诺制度,监督指导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以质量安全承诺书的形式,向社会公开作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承诺,报监管部门备案并悬挂上墙,自觉接受政府部门监管和消费者监督。

4.强化质量监督抽检。要针对不同类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特点,科学制定监督抽检计划,认真依法组织实施食品质量监督抽检。对经检验确认的不合格食品,要及时发布消费警示、提示,并做好相关不合格产品的下架、退市和销毁工作。

(二)突出强化食品摊贩和餐饮摊贩整治(工商、食药监部门负责,住建部门配合)。

1.强化早、夜市等市场主办方主体资格和履行法定责任义务情况的执法检查。对无城管部门占道批准文件、无合法资质或者自发形成的摊群点,要配合城管部门坚决依法予以取缔。对市场主办方不认真履行入场资格、经营条件等审查及其他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义务的,要监督指导其认真整改;对拒不整改的,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2.全面开展备案管理工作。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食品摊贩、餐饮摊贩备案管理的具体办法,明确食品摊贩和餐饮摊贩申请备案时需要提交审核的证明材料,公开备案流程,接受社会监督。工商部门要组织对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具有简易的生产设备设施,现场制售或定点、定时设摊销售食品的生产经营者,全部进行登记备案。食药监部门要对有固定服务场所或者定点、定时摆设桌椅提供餐饮服务的小型餐饮点全部实施备案管理,彻底解决食品摊贩和餐饮摊贩准入监管方面存在的盲区。

3.突出强化日常监管巡查。要落实监管巡查责任,增加监管巡查频次。工商部门要以早、夜市食品摊贩为重点对象,以食品摊贩经营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是否符合法定要求、从业人员是否具有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等为重点内容,强化食品摊贩经营行为的规范整治工作,对销售假冒伪劣、含有毒有害物质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要依法严肃查处。食药监部门要以烧烤摊、大排档为重点对象,以餐饮摊贩餐具清洗消毒是否符合规定、加工制作食品是否生熟分开、煮熟烧透等为重点内容,加大整治规范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强化食品质量监管。要依法对食品摊贩出售的食品和餐饮摊贩加工制售的食品质量组织实施抽样检验,严肃查处加工、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违法经营行为。工商部门要监督食品摊贩下架、退市、销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药监部门要监督餐饮摊贩提高食品加工质量,严防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三、整治步骤

专项整治从2011年6月份开始,到2011年12月末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排查整治阶段(2011年6月至11月)。各地、各部门全面部署专项整治工作,完成对本辖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和餐饮摊贩的调查摸底工作,掌握底数和基

本情况。按照要求全面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和餐饮摊贩专项整治工作,强力整治和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

(二)督导检查阶段(2011年10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本地区、本系统专项整治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组织对各地、各有关部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适时下发通报,推进各项整治任务全面落实到位。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1年12月)。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有关监管责任部门要对本辖区、本部门整治工作进行认真总结,研究制定进一步强化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和餐饮摊贩监管工作的具体措施,加快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要切实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保障支持,按照专项整治方案的要求,层层落实整治任务和责任,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日检查、周调度、月通报工作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日常督查检查,确保整治取得实效。

(二)各有关部门要明确任务,落实工作责任。要按照省政府确定的监管职责,明确各自监管范围,切实抓好

对职权范围内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和餐饮摊贩的监督管理,构建监管体系,完善监管制度,规范监管措施,落实监管人员。要密切沟通协作,及时通报信息,杜绝推诿扯皮,实现无缝监管。

(三)各地、各部门要及时报送信息,认真总结经验。各地、各部门要加强专项整治信息报送工作,及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认真总结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专项整治结束后,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省直各有关部门要梳理汇总本地区、本系统组织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和餐饮摊贩专项整治情况,形成书面总结材料,于12月20日前上报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省工商局联系人:(请工商部门填写)

联系电话(传真):(请工商部门填写)

电子邮箱:(请工商部门填写)

省质监局联系人:张猛

联系电话(传真):0431-85237076

电子邮箱:pray1978@163.com

省食药监局联系人:(请食药监部门填写)

联系电话(传真):(请食药监部门填写)

篇6:浅议流动摊贩的法律治理

摘要:对流动摊贩问题,目前相关政府部门所采取的严禁、严管和缺乏人性化的管理手段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只有在宪法的指导下,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通过法律手段规制和保护这一弱势群体的法律地位,以人性化的眼光去确定他们的经营资格,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中国法律制度的渐进过程。

关键词:法律治理;商主体;流动摊贩

中图分类号:D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121-02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社会出现下岗、失地、失业的人员不可避免。在这些人群当中,相当一部分人为了生存,出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特别是就业困难,选择了摆摊。对于这些人来说,街道是他们养家糊口的最佳场所。由于流动摊贩在经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问题,政府部门对此基本上采取反复取缔的政策。但是,由于这些街头流动摊贩具有无技术、无资金、无社会关系以及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等特点,属于弱势群体,完全取缔摊贩无异于断了这一部分人群的生活来源,所以如何治理分布在我国各大城市的流动摊贩,是一个长期困扰我国城市发展、管理的难题。

一、流动摊贩――规制对象的界定

流动摊贩,又称为小摊贩,是指那些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营业时间,没有营业执照,从事小规模商品销售和服务的个体经营者。该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流动摊贩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主要由社会弱势群体构成,生活在城市社会结构的底端;另一方面,流动摊贩是一种在社会中现实存在的经营形式,因为没有合法的身份,缺乏相关的规范和有效的管理而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从概念出发,可以看出流动摊贩具有如下特点:经营的流动性与灵活性;经营规模小,涉及行业面广;没有经营执照。由于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摊贩们即使进行工商等级申报,也会因为无法列出明确的经营场所而被工商登记部门以“不符合登记条件”为由而拒之门外。

要使流动摊贩的地位得到真正的合法化,首先必须要在法律上给其一个合法的地位,即承认其主体资格。目前,构成商主体必须满足两个要件,一为实质要件,二为形式要件。实质要件要求商主体必须符合以营利为目的,以自己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这是主体的自然属性。而形式要件则表现为相关的登记制度,商主体作为法律拟制的“人”,只有依照各自的形态被纳入登记管理体系才能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目前,我国对商主体的登记体制有设立登记和营业登记。对于公司等需要确认主体资格的大型经济实体采登记制,而对于经营规模较小的个体工商户,为了保障交易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对其自然的经营权予以确认,将其纳入工商登记管理范畴。流动摊贩作为经营主体已满足商主体的实质要件,剩下的就是法律确认的问题。在没有规制的情况下,流动摊贩不仅自身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而且还威胁着交易相对人,即广大消费者的安全。面对由流动摊贩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产品质量问题,受侵害的消费者往往因为无法找到相关的责任主体而诉求无门。因此,为了实现交易安全,有必要对流动摊贩进行登记管理,保证合理的经营秩序,使交易双方能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公平交易。

二、权利保障与利益衡平――流动摊贩治理理念的重新确立

立法目的往往指导具体的法律规则。要对流动摊贩进行新的制度设计与规划,就必须先从转变规制理念出发。从之前的概念分析中已经可以看出,流动摊贩并不仅是一种经营形式,其进行流动式经营不仅是出于以营利为目的的商自然人的本能,还有其作为社会弱势群体要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

面对这样的弱势群体,生存权的保障应当被放在首要位置。生存权作为一个法律上的概念,不仅仅是指一个人的生命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而且还指一个人要求社会创造条件使其生命得以延续的权利。作为生存权的权利主体则是生活中的贫困者、失业者等弱势群体,所以生存权又被称为社会弱者的权利。我国宪法第33条第3款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生存权作为人权的一项重要权利内容,应当作为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受到国家的保护。而为了实现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国家不仅应当积极作为,给弱势群体提供社会福利为其创造劳动和社会条件,还应适当限制自己的干预功能,给弱势群体自主创业、自我发展、自我保障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间。现实中,成为不合法的流动摊贩往往也是摊贩们由于自身水平限制而进行的无奈选择,其没有从事其他行业的知识技能,也缺乏进行正规营业的资金投入,更无法负担因正规营业而产生的税收和营业风险。因此,在对流动摊贩的规制上,要进行的第一个观念上的转变,即是规制流动摊贩不仅仅是实现城市管理职能,还是发挥社会保障功能。

从社会层面上看,流动摊贩的存在能够有效缓解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方便城市居民的日常消费,降低居民生活成本,以其灵活性弥补城市规划中政府指导形成的消费市场格局的不足。但是,流动摊贩的经营也带来了一系列城市管理和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问题。占道经营,阻塞交通;乱弃乱扔,影响市容;售出商品质量不合格,食品卫生不达标;部分摊贩不讲诚信,往往在欺诈消费者后“人去摊空”,这些都极大地破坏了城市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秩序,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对流动摊贩进行规制,是要解决上述问题,而不是要消灭流动摊贩本身。流动摊贩是依市场和交易习惯形成的事实存在的群体,不可能将其完全抹杀。而不承认其存在的地位,不正视其存在的问题,不对其进行专门的规制,不仅会使流动摊贩自身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还会使城市管理进行得更加困难,使权益受到侵害的消费者诉求无门,加剧现实的社会冲突,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流动摊贩规制的第二个观念上的转变,就是要“变禁为疏”,给流动摊贩“定纷止争”,实现法律固有的衡平价值,化解矛盾与冲突,在流动摊贩的经营自由和生存保障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寻求平衡。

三、综合规制体系的建立――对于流动摊贩的管理和帮扶建议

新《个体工商户条例》的规定已经给流动摊贩的合法化起了基调,但对于具体的规制体系的建立却还是一片空白,为了有效保护流动摊贩这一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尽快建立起一套相对应的制度,使其扮演好自身的社会角色,与社会的经济建设相适应,不再被边缘化。

对作为弱势群体的流动摊贩的帮扶问题可以通过相关的保障措施得到解决,但是,究竟谁来担当帮扶主体,依据交易习惯所产生的流动摊贩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这就意味着,要想对流动摊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帮扶,必须由一个能适应该特征的专门主体对其进行专门规制。新《个体工商户条例》的规定表明对流动摊贩的规制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管理办法,也就是说,并不强制要求对流动摊贩进行专门规制的必须是行政机关,专门性的组织只要在合理有效的制度指导下,也能对流动摊贩进行管理。而要满足流动摊贩的区域性特征,既能在保证流动摊贩流动性的前提下对流动摊贩进行有效的登记管理,又了解各个流动摊贩的弱势状况并能对其进行有效帮扶的,可以考虑将社区管理引入流动摊贩的规制体系,以其为主导,建立起对流动摊贩的综合规制体系。具体来讲,要求社区发挥以下职能。

第一,充分发挥区域性特征,在所属区域内划定“经营区”,实现对流动摊贩的登记管理、税费征收。《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6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根据居民居住状况,按照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一般在一百户至七百户的范围内设立。”社区在一个城市中,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单位,归其管理的范围相对较小,对区内情况较为熟悉,即便面对数量庞杂的流动摊贩,能做到充分、完全的登记、也能较为轻松地完成税费的征收。并且,由社区来登记、收费不会带有很强的行政权力色彩,有自治规范的特征,其强制性较弱,登记的门槛较低,税费较为低廉,手续也相对简便,更能为区内的流动摊贩所接受,既减轻了流动摊贩的负担,又规范了对流动摊贩的管理。

第二,立足社区管理的互助职能,实现对流动摊贩的社会保障。社区管理的内容是社区的各项公共事物和公益事业。在社区内能够建立起配套的公共服务机构,对包括流动摊贩在内的所有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帮扶,通过落实多项就业扶持政策,提供就业岗位信息,组织技能培训等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公益性岗位援助。一方面,要求保证流动摊贩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提高其经营素质;另一方面,注重提升流动摊贩的个人能力,鼓励其向其他行业发展,成功摆脱自身困境。其次,要发挥社区自治的优势,将社区范围内的流动摊贩组织起来,建立流动摊贩的自治组织,让其参加到对其自身的管理活动中来,实现群体自治。

第三,充分发挥“沟通、管理、协调、服务”的职能,与行政处罚权互为补充,共同规范流动摊贩的经营行为。行政处罚作为一种依法执行的事后规制手段,其实施主体很难站在相对人的角度考虑相关问题,尤其不能够对其应有的一些合法权益进行考虑。要想实现对流动摊贩的良性规制,真正化解城管和摊贩的冲突,势必要将管理主体和处罚主体分离,从不同角度对摊贩的经营行为进行规制。由专门的管理主体站在流动摊贩的角度,为其经营活动设定合理的经营规则,再由行政处罚机关对违反该规则的摊贩进行处罚,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解决以往处罚所引发的冲突矛盾。有了社区职能部门的衔接,不仅能够减轻城市管理部门的工作负担,更重要的是,社区的参与能够有效缓解城管和流动摊贩的冲突和对抗,形成了对行政处罚权的有效约束,扼制了行政处罚权的滥用,消除“暴力执法”,“超职权执法”等不良现象。

要想真正解决流动摊贩的问题,实现对其良性治理,必须在对流动摊贩本身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树立全新的规制理念;站在摊贩们的立场,考虑其生存需要,设计出合理的方案让其生活在“阳光”之下,才能改变其原本混乱的经营状态,结束城管和摊贩的“猫鼠游戏”,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篇7:流动摊贩:一个去问题化的解读

从明清至民国,直到社会主义时期的新中国,小摊小贩作为市井文化土壤上所孕育的一种必要社会存在,不绝于文书记载,更深入民间记忆的内部。近代上海街头卖梨膏糖的小贩们所唱的“小热昏”,以及解放后回响于单位大院里“磨剪子来,戗菜刀”的浓重乡音——这些民间口头撩动着岁月情感,一面轻轻翻卷历史的边角,一面细数地域文化的交相往来。他们的存在与难民、流民、“下三滥”、“下九流”等概念一同沉淀在历史洪流的底部,虽经年月嘈杂,照旧不声不响地重构中国城市的生活与日常,其中不乏灌注着“人民”二字所称的乐观与坚韧。

小摊小贩在中国的历史上由来已久,自有市集开始,他们便如青苔般附生于市井生活的斑斓石阶之上,调节着街道生态系统的复杂稳态。宋代以来,自秦而有的传统城市空间管治体系,即“坊市制”,逐步被市、坊合一的形态所取代,市民与商民在概念上逐渐合一。市井,作为一个独立于宫廷、士林和乡土的文化领域和社会阶层,成为构筑城市生活和日常公共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市井之中,从商者甚巨;交易买卖,协商议价,各种口头和书面的规则成为行业细分的实践模板,“同业公会”及各种中国社会早期的民间商业组织形式应运而生。贩夫走卒,作为市井社会网络中的流动性节点有机地契入这些组织形式中,充当着活络城市经脉的作用。

小摊贩:纳入现代化流域

如此看来,小摊小贩似乎是市井生活必不可少的填充物,但他们却在城市迈着现代化脚步前进时承担着违法乱纪、有碍市容市貌的罪名。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矛盾。它并非在市场经济逐步深入和城市迅速扩张的今天才显现,而是一个伴随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长期存在并不断流变的历史性/历时性矛盾,其本质直接指涉城市空间和官僚体制的双重现代化意涵。

小摊贩通常在城市空间的边缘地带和破旧的城区聚集,这些区域通常人口混杂、设施落后、卫生条件差、犯罪率高发。小摊贩与城市“脏乱差”地区的暧昧关系并非现象层面的巧合,而是阻碍都市实现景观现代化和社会和谐目标的一次“合谋”。因此,这种人口和社会空间上的重合不断被纳入城市管理范围,作为被整顿和移除的对象。

梳理上海开埠以来的摊贩管理的历史,从公共租界和华界联合对商贩开征捐税,到民国时期发布取缔令与捐税细则,按月或按年捐,登记在册,划区管理等行政手段不断更新发展。解放后,摊贩管理由公安局逐渐收归工商局接管,并推行《上海市摊贩管理暂行办法》。治理措施在不同政治体制和社会背景下的推进勾勒出中国官僚体制和治理手段的现代化轨迹。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后,对城市街道的清理整治,对城市手工、工商业(包括小摊贩)的国有化、规范化管理,连同爱国卫生运动和之后的扫除“黄赌毒”运动一道,构成对市民身体的“规训”和空间行为的“规范”;政府更以宣传“四个现代化”和推崇新伦理观为路径,意图在市民阶层形成自发、自省的道德自律。

流动摊贩:城市更新的逻辑

改革开放后,经由对人口流动控制的放松和地方空间管治的放权,以流动摊贩为主的“城市非正规经济”问题再次进入官方和民众的视野。然而,此时的流动摊贩所赖以“流动”的背景已经不是均质隔离的社会主义单位社区,而是不断强化的社会空间分异的现实图景。在大城市里,城市改造和城市更新成为驱逐小摊贩“流动”的主要动力:居住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完备意味着居住区和临近商业区的租金上涨,社会人口构成和相应消费品位也随之向上攀升;摊贩经济则因势逐城市的“下只角”而聚,寻找新的栖身之所。

曾有外国专家到中国城市走访后惊叹道:“中国没有贫民窟”。然而,小摊贩的空间流动性和其职业的临时性,局部解释了这一表象下的隐秘——城市政府在不断谋取级差地租所带来的财政收入并不断侵吞新的农用地同时,总有一部分人处于被剥夺的境地,并再次流向下一个可能被实施改造的空间。因此,小摊贩的“流动性”成为解读中国城市空间绅士化和景观化的一个重要线索。

流动摊贩的去问题化视野

小摊小贩的兴衰直接反映的是城市的“治”、“乱”之象。针对小摊小贩的“问题化”常常借表象而见诸报端或政府的条文律令之中;“清理”、“整顿”和“规范化”的链条逻辑看似成为解决问题的必然途径。然而,小摊小贩的问题真的可以作为一个孤立范畴的城市问题被一劳永逸地解决吗?通常的情况是,短暂的治理之效最容易被看到,而观照深层问题分析的长效机制则严重缺位。

上一篇:生活中的小镜头作文下一篇:宣讲领导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