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利弊

2024-04-28

信佛利弊(精选5篇)

篇1:信佛利弊

利处

一.佛教的“六和敬”能推进社会和谐

佛教“和”的思想,皆由“因缘和合”而成,认为“和”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用现代人的理解来说,即万事万物相互依存,需要和谐相处。佛法要长久地传承下去,须依靠广大真实的信仰者,尤其需要清净和乐的僧团。因而早在佛陀时代,僧团里就形成了“六和敬”的伦理要求。

“六和敬”,又叫“六和合”,即“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行、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其中“见和同解”、“戒和同行”与“利和同均”是和合的本质要求,“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和合的外在表现。“见和同解”指拥有共同认可的律治,“利和同均”要求社会财富公平分配,“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谐与团结。只有思想的统一、经济待遇的均衡、佛教戒律的共同遵守,才能有和合清净的僧团出现,才会有平等、和谐、民主、自由的团结,才能负担起住持佛法的责任。“六和敬”精神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完全相通的。和谐社会一定是民主、法制的社会, 是行为规范的社会。“戒和同行”体现的就是民主管理僧团的律治精神。律治意义上的平等,对立法者、执法者、守法者同样具有法律约束意义,否则必影响到大众的团结;和谐社会必定是有着共同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目标的社会,“见和同解”正是追求拥有一致的团体精神或公共精神的呼吁。一个团体或社会,虽然其成员的思想各有差异,从事不同的社会活动,但是必须有基本的伦理价值观和团体精神,才能保证团体的生命力与社会动态的稳定性。所以,道德、宗教、人文等精神所提供的超越性价值,可以引导人们在物质利益之外寻求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超越个人私利的局限,认同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形成最基本的公共精神;和谐社会肯定是利益分配均衡的社会,“利和同均”实现的就是财富的公平处置。在一个集团或社会中,必须防范人性的堕落与过于自私,必须对利益作出适当的调剂、节制。不但如此,更要提倡布施,即慈善救济的慈悲精神,扶危济贫、互相救助,使困难、弱势群体得到帮助。佛教的这些基本伦理道德与和谐社会的热爱集体、遵纪守法、爱心奉献、平等民主、造福人类社会等价值规范不谋而合,具有相当的一致性,有利于建立和谐安详的社会秩序,促进和维护社会安定

二、佛教伦理思想有利于人际道德和谐

(一)佛教的平等观为人际和谐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当今社会,以权凌人,巧取豪夺,贫富悬殊,不公正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佛教则主张众生平等,因果平等,生佛平等,要建立起一种人与自然融洽共存,人与人友好相处的关系,为和谐社会中的人际和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佛教所说的“众生”包括人与一切生灵,众生平等指众生的地位是一致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当然,佛教的平等观首先体现在人与人的平等。若世人只分善恶,不分等级,人人祛恶扬善,平等相待,天下必然太平。

佛教的因果平等,是指各人自造其因,自食其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会种因不食果,也不会无因而受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所以佛教以因果平等思想教育人们弃恶从善,多做有益于社会大众的事,不做杀、盗、淫、妄等伤天害理的事,这样社会才会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由此可见,因果平等思想造就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社会中的安定有序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佛平等是指众生与佛本来平等,只要众生精进修持,去妄存真,则终有成佛的一天。简言之,生佛平等的思想就是要众生明白要成佛先做人的道理。有了这种佛理指导,众生就不会妄自菲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二)佛教的“报恩心”推进道德和谐 由于因缘说的存在,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无不产生自因与缘的结合,万物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因此,对于恩的看法,相对于由长及幼的施恩观念,佛教更强调相互间的感恩与报恩。佛教强调报“四重恩”,即报答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和三宝恩。一个人来到世间,首先是父母的生养哺育,才能长大成人。因此,我们要报父母恩。有了这种观念,就会有和睦的家庭、孝顺的儿女;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来自众生之因,我们每天的工作、劳动,都是对众生的报答。有了报众生恩的思想,才会有人与人的平等观念,才会互相关爱,共建文明的社会;报国土恩,就是要爱国,报答生养我们的国家。对佛教来说,佛、法、僧三宝使人们取得智慧、证得菩提、获得解脱,因此,三宝之恩不可不报。从以上可以不难看出,佛教教导的报四重恩,与建设和谐社会也是一致的。

(三)佛教的善恶观促进人际和谐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善恶。佛教从法相本性来看待善恶,认为众生都有佛性,都含有善恶因子,今生福寿是众生前世行善的结果,今生修善积德,来生才能成佛。[⑤]佛教认为众生与佛都有善恶二性,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向善以求和谐,这是人际和谐得以实现的前提。同时,佛教教义最高境界的核心是善,倡导扶世助化,劝善止恶。佛教也始终强调要以善的宗教实践和修行来消除无明、摆脱贪、镇、痴等障碍,净化本心,进入至善境界。它指明善是诸法的根本、佛的本性,将向善定为人际和谐的最高境界和修行标准,认为人际若要和谐,首先要善,即弃恶从善,这就把人们追求解脱的途径落实在现实的修行实践中。佛教的修行过程是向善、修善的过程,修善即止恶,强调人心的内省、自律。人性中有向善的潜能,再利用宗教信仰使人趋善除恶,客观上走向了向善与人际和谐的伦理目标。

(四)佛教的慈悲观念有利于人际和谐

佛教提倡大慈大悲、普度一切众生,其中大慈大悲是大乘佛教最根本的伦理原则。慈悲是佛教之根本,是佛教的特殊理念,但它与某些流派所提倡的仁爱、博爱相通又不尽相同。慈悲是不受等级、阶级限制的,也是排除狭隘的偏私性的一种境界。应当说,虽然孔子也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但佛教的慈悲观念、博爱精神,在思想上更具有感召力,在实践上更具有驱动力。因为佛教的慈悲富有实践性,重视对人的关怀、对动物的关怀、对社会的关怀,由此而大力从事社会福利、民间公益事业,在历史和现实社会中都发挥了滑润剂的作用,为弱势群体,为下层劳苦大众缓解了困难,减少了痛苦,带来了希望。这种慈悲观念是偏重于祈求佛佑和请菩萨解决实际困难,提倡大公无私,助人为乐,要为救济一切众生而施善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佛教慈悲观念是以菩萨偶像的人格化身作为载体的,将人际和谐的理念以人格典范的形式展示出来,是社会性的人际和谐的一种体现。

弊端

一、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借佛敛财现象比较严重。

佛教寺院是传承佛祖清净法脉,清净戒脉,以戒定慧三学培育继承法脉僧才的场所,是宏法、修戒、修禅的场所,是远离红尘物欲的人间净土。体现的是一个离贪离欲的高尚道德原则。而今,佛教寺庙圣地反成了富人游玩之地,贪僧敛钱之所。从寺院出售门票延伸到一炷高香要数千元,甚至10万元。四川宝光寺的头炷香拍卖到99万元。高额的门票,昂贵的香钱,将贫苦的众生拒之寺门之外了。

俗话说“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难进来”。过去穷人无钱进衙门讨公道时,还可以进佛寺向佛菩萨诉苦。现在却变成了“天下寺门朝南开,有信无钱难进来”了,把穷苦人进寺烧香拜佛的这点权利也给剥夺了。这种做法符合佛教的教义吗?

二、经济因素冲击了佛教信仰。

随着佛教世俗化的不断加强,寺院也成为一个经济色彩较浓的场所,经济利益掺杂进佛教生活之中,使佛教信仰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如助长了一部分僧人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加重了他们的名利心。不少中青年出家人更多地注重个人世俗利益,集聚钱财,享受生活,淡化了修持和佛教事业心。部分信教群众功利心比较强,受社会商品经济意识的影响,其信教倾向只是在保佑发财致富上,有功利色彩,由此也出现了不论神佛上帝,逢庙就叩头,见像就烧香的泛宗教信仰。佛教的世俗化,使传统佛教面临着信仰淡化、腐败侵蚀的危机,损害了传统宗教的声誉,不利于佛教事业的发展。

和谐社会,是一切幸福的保证,是全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但它并不是乌托邦,而是要以自己的道德,人格,并以慈悲,平等的胸怀去做而实现的。这就为佛教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契机。佛教的许多思想理念与和谐社会的需要高度契合,非常有利于佛教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对佛教界来说,应充分挖掘佛教中有益的思想资源,并根据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不断发展的需要,及时作出合乎时代发展要求的调整和改革,努力使佛教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对党和政府的宗教工作来说,则要充分认识并高度重视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依法管理,为佛教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实现“双赢”。

篇2:信佛利弊

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自幼接受的是唯物主义教育,对于那些佛教道教,我把它统统归于迷信一类,从不沾染。

现在家中有了“香火”,口无遮拦的我自然也要装出一付虔诚之态,在妻子面前不敢乱说乱做,唯恐有违佛教戒律。可是,心底里仍然觉得自己是个伧夫俗

子,对于佛的禅意,难以“会心”。

在我的印象里,佛总是和寺院和(来源:好范文 http:///)僧人联系在一起的,而那些佛教寺院全在佳山秀水之间,松柏苍翠,云雾飘渺,游人如织。此刻,我有点惘然,佛竟然有这等力量把市井中的芸芸众生吸引到秀美的山水中来,吸引到自然中来。佛教难道让人认识到人不过是自然的一分子,体会“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意境?那高山秀水一定就是佛所说的自然法则了。高山象征尊严,松树象征坚毅,湖泊象征静谧,花朵是谦卑和温顺的典范……这一切的自然景物,一定是为人而生,为佛而生,都在含蓄唤起我们内心的觉悟。p>可是,有几人能如此觉悟呢?不要说埋首市井的芸芸众生,或在名利场上的衮衮诸公,即便是披裟执杖,出入宝殿的坐禅僧人,会心的也极少。本是清静的佛家寺院,也被那些庸俗的功名利禄所消融,功德箱变成了募捐箱,出门化缘变成了送钱上门,靠着一二尊泥塑菩萨,日进斗金,与坑蒙拐骗何异?

有一类佛家僧人,穿着不净,但六根清静;大字不识,却世事洞明;经书翻得少,事情做得多;保谦恭之态,不生嗔恨之心;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这类僧人可谓真正成佛了,只可惜,只能在娱乐影片中见到了。

穿越名山秀水之间的我等众生,步入宝殿,双手合什,在佛面前,也不过是装模作样的虔诚和忏悔一番,内心中的“三戒”和“五行”,在走出佛殿后,便烟消云散了。

篇3:信佛利弊

证券市场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兼具资金融通、体制培育和资产重组三大功能。眼下有很多传媒公司寄希望于上市, 以图摆脱“拐点”的压力, 获得更新、更快和更好的发展。问题在于, 很多传媒人对上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并不清楚, 也不了解上市对自身到底意味着什么。其实, 企业上市 (go public) 就意味着向公众开放, 在接纳公众融资的同时, 将放弃作为非上市公司的一些权利, 包括经营决策权和收益权。在全球500强企业中, 也有超过5%的企业是非上市公司。可见, 上市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有效手段, 但并非所有公司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 上市对有的企业也许并不适合, 甚至反而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传媒业由于其特殊的属性, 在政策规范和运作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 在上市融资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些特殊的矛盾和困难, 上市之后还会有一些特殊的风险, 这些都应纳入拟上市传媒的考虑范围之内。

本文试图通过利弊和风险分析, 为传媒机构提供一个上市选择的目标与风险的谱系, 以期传媒机构在选择上市的操作上更加理性和成熟, 趋利避害, 从而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一、传媒上市的价值谱系

1. 大规模融资能力

上市不但能够为传媒企业筹集到大量资金, 而且也能够为传媒后续的发展提升其进一步债权融资的能力。

筹集资金是证券市场的首要功能, 证券市场以证券形式为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融通资金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机制和场所。传媒业是一个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产业, 进入门槛随着产业的发展而日渐其高, 所谓“大投入大产出, 小投入不产出”, 又由于媒体独特的盈利周期, 在开始阶段甚至还会出现“只投入, 不产出”的“烧钱”现象。因此传媒的发展比其他企业更加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支持。

与其他筹资方式相比, 上市融资在财务上有如下优点:无到期日、不需要归还;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筹集的资金可作为其他方式筹资的基础, 尤其可为债权人提供保障, 增强公司的举债能力。

2. 化敌为友的资源整合能力

传媒企业上市后, 可以通过并购、换股等手段, 进行资本运营, 实现传媒发展中价值链延伸的有效资源的整合和合理配置, 并且, 其成本代价相对而言是比较低的。

数字化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性潮流就是, 媒介业固有疆界被渐次打破, 越来越多的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资源整合的要求摆在人们的面前, 人们缺少的将不仅仅是大笔的资金, 更严重缺少不同地区、不同媒体、不同行业的操作经验。在传统方式的竞争发展中, 传媒价值链的打造往往是靠自有资金、自身力量独立完成的。但是试想, 如果在我们的产业价值链的延伸中需要一个新浪、搜狐这样的门户网站, 如果仅凭自身的力量去打造的话, 所需要的资金是一个天文数字不说, 而且还要面临现有的新浪、搜狐们的强势竞争, 其代价之大、产出周期之长是不言而喻的。而如果是上市企业, 则可以通过资本市场上的并购、换股的方式化敌为友, 使相关资源在资本纽带的作用下融为一体, 并且借助于成熟合作伙伴的巨人高度和力量, 迅速形成自身发展的价值链效益。

3. 规范管理机制、完善治理结构

从管理方面来看, 传媒上市不仅可以融得资金, 而且可以借资本社会化的契机, 转换经营管理机制, 建立起现代公司治理架构, 从而迅速提升市场竞争力。介入证券市场, 将使传媒企业成为公众性的上市公司, 有利于其在经营理念、股权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实现质的转变。首先, 传媒上市后, 要按照证券市场监管原则,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规范管理流程, 实现从经验管理到专业管理的飞跃;其次, 上市可以明晰传媒的股权结构, 并适当降低其股权集中度, 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第三, 上市将大大提高企业运作的透明度, 将股权安排、经营模式、财务状况、重大事件等公之于众, 接受严格的外部监管, 有助于传媒企业在当前复杂的经营环境中正确决策。

4. 市场估价与价值发现

传统的媒介运营者, 往往并不十分清楚自己下辖的资源在价值分量上的孰轻孰重。而资本市场的估价机制则可以为传媒经营者提供一个较为清晰、敏感的媒资价值量表。在这样一种市场价值尺度的观照下, 传媒的经营运作——其资源的使用、工作的重心及行动的逻辑——将更加清晰、自觉和理性。

5. 提高知名度, 提升公信力

许多企业在没有上市之前, 在同行业中的知名度是差不多大的, 但是上市后, 企业名称每天在交易所的股票牌里面不停地翻, 相关媒体每天都要对当日股票进行评价, 这相当于面向几千万的投资者做免费的广告, 能够很大程度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也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地位, 企业的品牌效应随着上市的成功而得以推广, 品牌价值迅速提升, 影响力大大增强。

传媒上市后, 要按照资本市场的规则和要求进行规范改制、信息披露, 各项指标状况更加透明, 评价标准规范统一, 使投资者对未来的投资风险可以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和预估, 银行等贷款机构对传媒公司的信任感也大大增强。因此, 上市在增加传媒企业知名度、提高媒体声誉的同时, 还能加强传媒上下游产业链上广告主、相关企业以及贷款人、投资者对传媒企业的信心。

上市后股票价格的变动, 形成对公司业绩的一种市场评价机制。那些业绩优良、成长性好的公司的股价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使公司能以较低的成本筹集大量资本, 比如更易得到银行的贷款, 更易使用增发股票、债券等融资手段进入资本快速、连续扩张的通道, 不断扩大经营规模, 进一步培育和发展传媒机构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实力, 增强其发展潜力和发展后劲。

二、传媒上市的约束与风险

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 上市也不例外。在选择融资方式之前, 传媒应充分了解自身的情况、证券市场的规则以及相关政策的要求和限制, 在看到上市带来种种好处的同时, 还要认识到上市潜在的风险, 综合权衡、评估各方面利弊之后, 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以下便是伴随传媒上市所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

1. 高额的融资成本

上市融资获得资金是有成本的, 资金的使用也需要支付成本。企业上市融资必须迈过股票发行条件和股票上市条件两道门槛。对于一些传媒企业来说, 在迈过两道门槛之前, 还面临着改制问题。企业改制、股票发行、上市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企业必须聘请若干中介机构进行辅助。凡此等等, 都要付出费用。

企业在上市之后仍需就股权资金的使用支付成本, 除日常的中介机构费用、市场运作费用之外, 公司盈利的相当一部分要用来支付投资者的股息红利, 这种资本成本通常要高于银行贷款的成本。

因此, 传媒上市首先要权衡上市融资与私募、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相比成本的高低, 还要权衡上市融资本身的成本与收益, 只有收益高出成本时上市才是合算的。要做到这一点, 关键是传媒企业要有好的招股项目以及由此形成的良好成长性与盈利能力, 否则以不上市为宜。

2. 多种经营风险

传媒上市后面临众多经营性风险, 包括盈利能力风险, 也即增长性风险;盈利周期风险;盈利模式单一的风险;股价下跌的风险等等。

①盈利能力风险。证券市场有一套特殊的评价标准, 其中, 投资者对公司投资价值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所谓“炒”股票, “炒”的就是预期, 是股票的未来, 股价取决于市场需求, 即变相取决于投资者对以下各项的期望:一是企业的最近表现和未来发展前景;二是新推出的产品或服务;三是该行业的前景。因此, 保持稳定的增长, 是每个公司的需求, 也是每个投资者所渴望的。但是由于受到能迅速圈到钱的诱惑, 使国内一些企业突击上市, 许多上市公司都演绎出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绩差, 几年后面临亏损开始重组的局面。

②盈利周期风险。一般来说, 资本市场的盈利周期计算是以会计年度为标准的, 各项盈利指标以年度为周期, 一年一结算。而传媒上市公司由于产品、运营的特殊性, 其盈利周期往往未必与其周期性的要求相一致:传媒品牌影响力的形成、广告回报的滞后效应等等, 这些都需要较长的市场培育及时间检验, 使资金投入的最初阶段往往没有回报, 处于“烧钱”的状态。这种无法立即见到可观收益的情况往住无法满足投资者的要求, 使投资者对传媒公司长期的增长性产生怀疑, 上市传媒由于无法在当期提供有说服力和竞争力的回报, 很可能会得到股市恶评。能否顺利渡过这一危险期对传媒上市公司有很大挑战性。

③盈利模式单一的风险。传媒类上市公司盈利模式单一, 普遍缺乏内生性的成长动能和竞争能力。长期以来, 我国大多数传媒的广告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很大比重, 其他经济来源微乎其微。目前A股的传媒上市公司经营规模小, 大多数报业上市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报纸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 增值服务还没有得到体现, 其他经济来源也微乎其微, 经营的整体支撑点几乎全在广告上, 这给传媒上市企业的经营带来极大的风险。

④股价下跌以及集团诉讼的风险。企业上市只是第一步, 公众股东对于短期业绩往往非常在意, 如果上市后的传媒企业缺乏长期的盈利能力, 投资者将用脚投票, 导致股价不断下跌, 使公司股票沦为垃圾股, 公司还可能被收购, 甚至被摘牌。股票价格的下降也给公司带来经营风险, 因为企业的债权人、客户、供货商、大股东等利害关系人都会关注企业股票价格的变化, 并以此推断企业的经营状态, 从而做出影响企业经营的决策。按照普通的逻辑, 股价持续下跌, 表明投资者不看好这家公司的前景, 此时, 股东会进一步减少持有的股票, 债权人会停止对公司的贷款, 上下游供应商会停止提供商业信用。股票价格下降还会影响公司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信心, 影响到市场占有率, 这样的话, 上市初树立的企业形象就会丧失殆尽。所以传媒在上市之前, 必须对自己的长期盈利能力有一个冷静的预测, 在没有较大把握之前, 匆忙上市孕育着很大的风险。

3. 机制缺陷存在的风险

传媒上市公司改制不彻底, 运行机制存在漏洞和缺陷, 内部机制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风险。如一些传媒上市公司准备不足, 匆忙上市, 由于上市之前改制不彻底, 没有建立起符合资本市场要求的内部机制, 组织机构不能适应上市公司的需要, 为以后的经营运作埋下了隐患。

上市公司应该是市场化的产物, 而不应该是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预的结果, 在准备上市的企业内部, 必须要有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监督机制, 先把自己内部的问题解决好, 再择机上市。

4. 信息公开化带来的风险

上市就意味着公开化。传媒上市前, 其经营风险由个别的所有者承担, 上市后, 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由社会公众投资者来承担。因此, 传媒上市后必须定期按照规定公开披露经营管理信息和财务资料, 以便让投资者了解公司和确立对公司的信心。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规定, 上市公司应当及时披露所有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 并确保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没有虚假记载、严重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这对许多传媒企业来说是一大考验。上市公司不得不承担以下风险:

①传媒上市后要按照监管要求担负起信息披露等义务, 不可避免地将企业的部分商业机密公之于众, 这可能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②上市后, 上市公司尽可能多地公开公司战略、业务经营数据和市场策略等接近商业机密的经营细节, 公司的各项指标和经营计划都更加透明, 容易让竞争对手易于了解企业动态和重大决策并采取相应对策, 这意味着公司难有黑马式的举动。

③企业上市后成了公众公司, 许多以前属于内部事务的消息就要对外公布, 不公布就是违规, 会受到公众谴责和证监会的制裁, 企业信誉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而在极其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体系下, 经营管理状况一旦出现问题, 将迅速被公众了解, 企业声誉也会大大降低, 一旦股东认为公司的现状及前景糟糕, 就会抛售公司股票, 导致公司市场价值降低, 影响传媒公司再次从资本市场上融资的可能性和融资的金额。

其他的风险还有管理方面的问题、壳资源的遗留问题以及媒体行业所特有的政策性风险等等。

篇4:我经商,我信佛

场景二:某寺庙大雄宝殿。A一脸虔诚,点烛烧香,跪地叩拜,随后进入禅房,听法师讲经……

一个是红尘万丈的生意场,一个是清心寡欲的化外之地,历来相隔遥远,风马牛不相及。一个是叱咤商场的商人,一个是崇信三宝的佛徒,原本是毫不相融的两种人。然而,这一切却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

毋庸讳言,中国商人的精神世界正趋于多元化,其中“皈依我佛”或“对佛门心向往之”的人也越来越多。事实上,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佛教一直以不同面目不同程度地渗透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近几年来我们甚至发现,越来越多的商人行则有度言必颂经,已经将佛门教义当作其经商与做人的精神准则。

商业精神与佛门教义之间,是和谐,还是冲突?是能够交融,还是根本背离?这是中国当代商业生活中一个“水面下”的热点活题。为此,本刊特地邀请了几位“商、佛中人”,就此话题进行现场对话。

嘉宾:

王元晖,元晖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红玲,中美合资芬妮化妆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袁正,广州海邻塔吊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玉刚,沈阳柏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常山,某投资咨询公司总经理

空门之门

主持人:在大数人的心目中,出家或者向佛都是因为人生遇到挫折,或者基于某些无法把握的原因,“遁入空门,看破红尘”,从此以后连父母妻儿之情都尽数舍弃,更不要说钱财之类的“身外之物”了。而商人可以说是最现实的人群。他们有坚强的神经,屡败屡战,很少有放弃的时候。佛家讲因缘,马克思主义也讲因果联系,那么,各位今天潜心向佛的“果”,是由什么“因”造成的呢?

常由:很简单,最开始就是为了求财,跟求菩萨保佑长命百岁儿孙幸福的文盲老婆婆没有区别。那时我还在做期货,我的老板每次做行情前,都要夜里开车到庙里烧头香、吃素斋。烧到了头香之后,大家的心情都格外的好,好像佛、菩萨真的会保佑这次行情一定能赚钱一样。你说心里是不是真相信有神,有菩萨,会保佑谁发财?好像也不是真的信。要真有,你也拜,我也拜,大家都发财,就没人亏了。期货这个东西,没人亏就没人赚了。但要说不信呢,心里头还是隐隐约约有个畏惧的东西,拜了菩萨之后,心里就坦然了。

杨红玲:生意人拜佛原因都差不多,无非是求财、求平安。我二十几岁就开始做生意,做生意就开始信佛。开始不虔诚,和司机在车上挂个东西避邪一样,就是求个心理安稳。我是离婚后开始真正信佛的。是在八九年前了,当时我在莫斯科做服装生意,遇到金融危机,一下子亏了近千万,好不容易回到家,兜里只剩20块钱。生意亏了,家庭又破裂了,对一个女人来说打击真是没法说。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要么崩溃,疯掉;要么自己开解,走出来。我自己想啊想啊,怎么也想不通,便到庙里烧香。一到庙里,我就清静了,不烦了,不痛苦了。你说也怪啊,好多人找我,让我信这个教,信那个教,我都不信,我就信佛。2000年,我正式拜了个五台山的师父,成了居士。我现在还做生意,还经常碰到不顺心的事,还是单身一个人,可我心态挺好的,可以非常平静地对待这一切。

李玉刚:我是学科技哲学的在读博士研究生,也是软件公司的老板。听说我信佛,很多人都会惊奇:哟,博士还信这个?这有什么好奇怪的,爱因斯坦还信基督呢,信仰跟学什么、多高的义化水平没有关系。但我说的信跟求神拜佛的迷信不是一回事,我是把佛学当作一种精神、一种思维方法在研习。我不反对别人烧香拜佛,宗教仪式对一个人的心性还是有益处的。

我说说我怎么结佛缘的。我的成长轨迹跟大多数年轻人差不多,根正苗红,从小接受正规教育,毕业后卷入经商的洪流。我们这一代人,对物质的追求比上一代人多,我也不例外,开公司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争取50岁退休,享受生活。但有时我很迷惑,做生意为赚钱,赚钱为享受,享受是为什么呢?这样推想下去,不知道人生还有什么意义,赚钱还有什么意义了。可能是因为喜欢研究哲学范畴的问题,更容易想到终极问题,我开始研究宗教哲学,看了一些讲佛经的书后,我觉得茅塞顿开,就这么与佛结缘了。

门里门外

主持人:不好意思,我还得提到“空门”,或者说,是“佛门清静之地”,它讲的是“四大皆空”、“苦集灭谛”,认为人生就是受苦,人世就是秽土,追求的是死后前往西天极乐世界。因此,它要求教徒厌离尘世,戒贫、嗔、痴,要忍,寡欲修炼,勘破生死,大彻大悟。在历史上,佛教根本就与商业不沾边。这且不说,从商业本身的特点来说,它是社会生活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充满了冒险、野心、不合常理。它追求现世的物质财富,某种意义上说,利益最大化的本能就是要贪,要争,经营管理就是要疑,要痴(执着),这和佛教的教义格格不入。佛教讲六道轮回,因果报应,一切都是注定。而商场如战场,一切靠争取,甚至是掠夺,带着破坏性的力量。

如今,商人、居士,两个完全不同的身份集于一身,往来于红尘俗世与佛门净土之间,槛里槛外,各位如何协调把握?

袁正:我认为你对佛教有偏见,有误解。信佛并不就是消极避世。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两个流派。小乘佛教讲究的是个人的修行,不主张积聚财富,主张苦修、斋戒和虔诚默祷。佛教传人中国,又跟儒、道思想相互融合,以大乘为主,主张以积极的态度济世,并不反对积聚财富,相反认为只有财富越多,救世的力量才会越强大。它只是要求出家人守清规戒律,因为他们是“法布施”,而不必占有财富进行“财布施”。佛教主张众生皆佛,佛其实就是一种钭慧的境界,成佛并不一定要出家当和尚尼姑。相反,佛教认为在家众生更有能力行善,修成菩萨道。你看大多数菩萨都是俗家装束,也要享受物质生活,连观音菩萨也要穿绫罗戴耳环戒指。

你说佛教弟子修来世,这也是误解。这个要看怎么理解。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认为,如果把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时期相当于前生,中年时期是今世,晚年是后生,修来生,就是修因果。你年轻时候种下的因,中年种下的因,都要一一显出结果,所以要修这个因。任何行业,任何人,都离不开这一规律:有因,必有果。商人也不例外。任何个业的成功(果),都离不开勤奋的耕耘(因),正所谓“天道酬勤”,这也是我们许多企业老总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王元晖:还有就是说佛教戒贪、嗔、痴,跟商业精神相悖,这个我也不同意。谁说做生意一定要削尖脑袋去钻营,去争,去斗,碰得头破血流?我们古人都说,和气生财,这个和,就是不贪,不嗔。至于痴呢,生意场上痴迷于钱财的人太多了,按佛家的说法,他们着了相,一旦钱财散去,他们就会迷失自我。不痴,就是不过分迷恋财富,有一个正确的财富观。

不过,佛并没有让我们在做生意时不坚持原则,不追求利润。佛只是让我们用正当的手段谋取财富,八正道中的“正命”就是正当的谋生手段。对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自己的利益一定要争取,比如搞一个房地产项目,假如我可以修80层楼,因为不贪,因为行善,因为容忍,我让别人去做了,而他只有修60层的能力。那我不是积德,是存作恶。佛教最基本的要求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没做倒先做了恶,这就犯了大戒。

再比如,经常有员工在车间抽烟,怎么说都没用。这个时候是不是还要忍下去?当然不会,冉忍下去又是害人,又作恶了。怎么办?惩罚。你要说你信佛,你菩萨心肠,怎么还罚款呀,怎么还批评人呀。我告诉你,佛有三十二相,佛也有怒相,佛怒不是真怒,是让你觉悟。所以我一方面对员工非常宽容,一方面又有严格的制度来进行管理,这不是“嗔”,是“怒相”。

常山:要说完全没有困惑,那也是假话。不要说有那么多的清规戒律,就是让你遵守朝九晚五的公司纪律,也会跟你的情绪和习惯发生冲突,人性就是懒散自由而且允满欲念的。

开始学佛的时候,我心里经常不能平衡。金融行业高风险,高收益,大起大落,很容易失去平衡。有时赚钱了,就忍不住得意忘形,做亏了,又忍不住情绪低搭。经常看到别人为争夺生意,打得头破血流。有时候,明明是我已经到手的生意,却被人家使个绊子抢了去。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运作一个并购项目,在运作过程中,各方尔虞我诈,使尽了手段,我没有办法,也使了偏招,最后总算没有白干一趟。但心里真的很惶惑,我想做一个好人,但商人的职业让我常常做小到,如果做个好人,损失的就是我的财富,我不愿意。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还没有看透财富,总之经常困惑。学佛是让人快乐,我却越学越烦恼,有时索性什么都不想了,白天照样去争去斗,晚上读读佛经,拜拜菩萨,求个心理安稳就够了。

杨红玲:我也有同感。平常日子还好,白天也还好,忙忙碌碌的,想不太多,一到晚上,特别是年节假日,就不行了,心里难过。看到别人一家团圆,自己孤孤单单一个人,家里有父母兄弟,有女儿,却因为忙生意不能团聚,心里真是苦。有时真想不通,我对别人都是宽宏大量,对自己刻薄,赚了钱也没怎么享受,拼来拼去拼成个孤家寡人。年纪也越来越大了,病痛也来了,做生意也慢慢力不从心了,心里很不平静。每当这时候,我就找师父,或者去见她,或者给她打电话,她无论说什么,有时只是听到她的声音,我这心里就像窗帘拉开了一样,特别明亮。回过头,我又能面对那些事了。

信佛与商道

主持人:商业一向是推动社会最活跃的力量,商业之于中国,更具有一种革命性的力量,它正在缔造一个新世界。当滚滚商流撞开农耕文明的大门,商业成为生活本身,原来单一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便变得丰富而不可捉摸。长期压抑之后爆发的力量和速度都是惊人的,呈现出来的状态和结果也是复杂多元的,各种业态并存,各种思想交汇。尚未完全解决生存问题,一些企业和企业家、商人已经开始关注精神层面。于是,构建新商业精神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西方企业很容易建立起包括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市场伦理在内的商业精神,因为在西方新教伦理的照应下,赚钱是“为上帝的子民积累财富”,是合理的。中国企业在学习西方企业先进经验的同时,却无法全盘移植其商业精神。于是,一些商人试图从传统文化挖掘新商业精神的内核。一些商人开始信佛,也许归根结底是这个原因。

袁正:商业精神不是在孤立的交换博弈中产生的,它一定有它的文化内核。中国其实也有商业文化,比如和气生财、童叟无欺等等,只不过没有形成体系。比如有人追求儒商的境界,其实也是在实践一种商业文明。

大乘佛教倡导的追求财富积累的思想,表面上看是为商人追求利益的行为提供了合理的借口,让商人们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获得心理支持,赚钱也变得心安理得起来。实际上,它更重要的是解决了财富的出路问题。佛家主张积聚财富,其最终目的是用来普渡众生。正好比刀子可以杀人,也可以救人。财富越多,刀子越锋利,杀人或者救人的威力也越大。如果商人不能明白追逐财富的目的是什么,将会陷入极端的困惑之中。他必然要寻找一个出口。西方新教认为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上帝工作,因此拼命赚钱,拼命捐钱,一切都那么合理,西方的企业家就没有这样的困惑。一些中国人向传统靠拢,企图为企业的终极目标寻找一条出路,于是,儒释道文化在商界盛行也在情理之中了。

李玉刚:对这一点我深有感触。东西方在文化、经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很难把现成的西方理论和经验直接应用,而我们的经历又很短暂,缺乏有竞争力的手段,这样就会给工作带来很多迷惑、盲从。现在流行讲“商道”,商也有道,但这个道,怎么去理解,怎么去把握?东方思维不可能全盘借鉴西方思想,还得从文化根子上去找。佛教的普渡众生,与商人之道所强调的社会责任感是一致的。

王元晖:即使是佛教的戒律,也可以类推到商业道德。佛教的修行法门“六度”,完全可以和商业规则对等起来。第一是布施,这个是解决人生观财富观问题,商人搞慈善捐赠、参加公益活动,都是布施。第二是持戒,这个戒,在商业上就是商业规则、商业道德、社会公德,作为佛子,做生意就要遵守这些规则。第三是忍辱,不是委曲求全,而是宽容。这个实际上是规定你怎么对待竞争对手,怎么对待矛盾的态度,以牙还牙肯定是行不通的。第四是精进,就是不断努力,不要固步自封,也就是我们说的“天道酬勤”。第五是般若,般若就是智慧,经商也需要经营智慧,这就具体到技术层面,包括很多方法、技巧、经验等等。第六是禅定,对商人来说,就是进入一种境界,通过思考,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事物,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用非正当手段,剑走偏锋去赚钱获利,如今是越来越不可能了。所以商人必须改变过去的做法,把经营管理纳入到规范的轨道上来。对于我来说,佛法可以作为经营之道。

篇5:一位贵夫人信佛的故事

年前,住在台北市我们十多个男女道友,远去台中慈明寺求受菩萨戒,先后经过七天,过著同出家人一样的生活,这是值得我回忆的一页。

有一天上午,我们正在寮房休息,和我们同来求戒的余老居士夫妇,陪同几天前向我们募款放生的那位贵夫人来我们寮房闲谈,她很健谈,在谈话中,说出她信佛的一段奇特因缘,内容有趣而感人,算是由十字路走上卍字道路的故事。

这位贵夫人是一个富有人家的淑女,又进了耶教创办的大学,接受了新科学训练,也参加过星期日耶教的礼拜。可是她的妈妈却是一位正信的佛教徒,且是佛教界的一位大护法,整天忙于佛教社会慈善事业。老太太的这些行为,看在这个时髦小姐的眼里,当然很是别扭,有时就要对她的母亲不礼貌的说几句讽刺的话,发发小姐脾气。偏偏对方又是她生身最亲爱的母亲,也是不敢过分的放肆。而老太太不管女儿说什么难听的话,她老人家只当耳边风一般,并且老太太有她的哲学,她老人家也有其一套乐观的想法,可以说是一种智见。她想著,一旦将来因缘成熟,相信自己的女儿,一定会改变信仰,投向佛陀,因为她认定她的女儿也是有佛性的。

有一次,她害了一场大病,也吓坏了她的妈,弄得老太太寝食不安,为她祈祷,求佛菩萨慈悲加被,只怕宝贝女儿,有什么三长两短。

那时她的病不但相当严重,简直到了与死神搏斗的光景,她好像已经走进鬼门关,也体会到一个人将要死的那种挣扎滋味。好似乌龟脱壳一般,身心上感受著无比的痛楚,陷于恐怖颠倒之中。当她快要死的时候,下气是接不了上气,她的妈看到这种情形,失魂落魄,心如刀绞,由于母女亲情,一心一意想救女儿活命,口里不断念著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心慌意乱,拼命地用拇指头,硬按住她的人中(嘴上唇),她是痛苦万状,心里很明白,却是口里喊叫不出。幸好,她糊里糊涂的又活转来。

这位贵夫人来台后,三四年来,不幸患了一种严重的恶疾—血癌,医师束手,当她被送入荣民总院时,经医师诊断后,即婉拒其住院的请求。我们知道,医院中除非患者是无钱或缺少病房,或是缺乏某科系的医师及设备等外,一旦拒绝病患者的住院诊治,岂不等于宣告等待死亡吗?据说患血癌者,每日全身都感到痛苦难挨!这是她第二次与死神搏斗的情况,心里无限悲哀!认为不易活命。

人莫不畏死,莫不有求生欲望,能够活下去,是人人所祈求的,尽管环境如何恶劣,总是想要活下去。所以,一个人能多活一些时,是不放弃活下去的机会。盖求生是人们的本能,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大概就是如此吧!她,被死神唤醒,在万般痛苦,无可奈何之下,一天,她忽然间心里生起一个念头,也许是她前生有善根,也许是她有了忏悔心,也许是她认为信奉上帝并不能解决她的病痛和死的苦恼,也许是她学佛的因缘成熟,突然会想到昔年她的母亲虔诚信佛,拜佛,念佛的情形,简直像电影般在她眼帘中一幕一幕映现著,于是自言自语说:我这个绝症,为什么不去求佛菩萨的加被呢?

她也曾听母亲说佛是最慈悲的,能拔苦与乐,只要人们有坚定的信心,自然而然会和佛菩萨的悲愿相应,业障病魔也就自会消除,得大解脱。她想著,与其这样等死,倒不如一心一意来称诵圣号,祈求佛菩萨的垂佑加被,或者可望解除痛苦,于是她决定放下一切,也不管身上的苦楚,日以继夜地虔诵观音大士圣号。

有一天晚上,她在朦胧中,做了一个稀有的梦,梦见万丈金色的光芒照耀著她,她在光中看见身高数丈,金色身,威仪相好观世音菩萨圣像,她很聪明,赶快地问讯趴在地上顶礼。庄严、慈祥的菩萨,竟摸著她头顶,并且向她说:“你的病是你多生业障,由于你信心虔诚,可以解除你的病苦,明天有位乡间郎中,会来为你医治。”说罢,一会儿菩萨金色身相隐没在光中不见了,那耀目的金光,也跟著渐渐消失,她受到菩萨的启示,感激之余,马上向著空中虔诚礼拜,待醒来时,原来是个梦境。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信佛利弊】相关文章:

利弊05-01

麻将利弊范文05-17

追星利弊范文05-18

权衡利弊05-02

科学分析利弊05-03

会议营销的利弊05-25

英国留学利弊05-27

安抚奶嘴的利弊04-07

化学利弊论文范文05-10

网络利弊论文范文05-11

上一篇:宽恕的名言事例下一篇:节操的作文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