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提前退休的利弊

2024-05-25

分析提前退休的利弊(共6篇)

篇1:分析提前退休的利弊

延迟退休年龄的利弊分析

[导读]:是否应该延长退休年龄?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均表示支持延迟退休,认为可以继续在其工作岗位上发挥潜能;但诸多体力工作者表示反对,有超过90%的受调查者反对延迟退休呈现一边倒的趋势。其实延迟退休各有利弊,好处在于可缓解我国日益庞大的养老金压力,更大程度发挥人口红利;坏处比如挤占年轻人的生存空间加大成社会就业压力,同时扩大分配不公。

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争论未曾消停过,而退休年龄如何确定,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道难题。

10月1日起,上海开始施行“柔性退休”尝试:各类企业人才在自愿协商的前提下,可以延迟申办养老保险金。这部分人主要指具有专业资格的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将申领基本养老金的年龄推后几年(男性至65岁、女性至60岁)。此政策一出,质疑声一片。

在业内专家看来,勿搞“一刀切”的延长退休年龄已具备共识,这点和上海的“柔性退休”不谋而合,但如何使退休机制更具“弹性”,如何在延长退休年龄的潮流趋势中满足最多人的利益,的确值得思索。

现状——大量劳动者“不买账”

有关延迟退休的争论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日前,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了《关于本市企业各类人才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试行意见》,这让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可以“柔性推迟”。

一石激起几层浪。在部分人肯定相关政策的同时,更多人却将此联系到了“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型社会的城市”的事实,进而又联想到了百亿元左右的社会养老保障金的缺口。对此,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鲍淡如日前否认了“因养老基金压力试行延迟申领养老金”的说法。

《人民日报》日前的评论则鲜明地指出,“延领养老金≠延迟退休,别误读了上海的新政策。”该评论同时指出,“上海的探索精神值得肯定。不过,即使只是延领养老金,恐怕仍需考虑得更周全些。”

事实上,有关延迟退休的问题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提出,而今年,更是在全国范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9月10日,国新办发布了《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其中,“2035年,我国两名纳税人将供养一名养老金领取者”的说法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当时,人社部官员还表示,“是否延长退休年龄还在研究,需综合考虑人口结构和就业情况。”

对于这项议案,拥护者和反对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理由。而根据媒体报道,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相关人员均表示支持延迟退休,认为可以继续在其工作岗位上发挥潜能;但诸多体力工作者却表达了反对,甚至有声音认为,这或将成为既得利益者继续获取财富的工具。另据某网站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超过90%的受调查者反对延迟退休,支持者则仅占10%左右。

相关专家则认为,确实应该研究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以应对“人口红利”的消失,并减轻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面对种种非议,人社部最终在上个月对外作出了“目前不会调整退休年龄”的明确表态,这才暂时打消了人们的种种猜测。但在双向选择中的养老金压力及就业压力下,如何作出正确的决断,或许仍是相关部门值得思考的问题。利弊——延迟退休各有利弊

目前,我国公民的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特殊工种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退休。而在欧美国家普遍的退休年龄都为65岁,美国为67岁,日本为男65岁,女60岁。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的寿命不断提高,所以延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但关于延迟退休的利弊之争还在持续发酵。

崔新生(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延迟退休的利弊共存。好处在于可缓解我国日益庞大的养老金压力,更大程度发挥老一代人在企业中的经验作用;坏处同样存在,比如挤占年轻人的生存空间乃至造成社会就业压力,同时,这让一部分利益集团更加得益,而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却难得益,造成不公。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经验。因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在产业结构、人口压力等方面都情况不同。此外,延退也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养老金压力。

孙立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从积极意义上看,首先,延退确实可以缓解养老金压力,进而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毕竟,在金融危机尚未完全结束及土地财政政策备受质疑的情况下,国家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仍需要将大量的精力花在交易、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而延退省下来的资金可以用在这些方面。其次,相关企业的延退人员将继续为企业提高效率,并让企业继续充满竞争力。

从负面效应上看,这或将导致企业活力大打折扣,并限制年轻一代人才的发挥空间,进而不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宋颂兴(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目前坊间所流传的正反两方面的说法都有道理。缓解社保金压力是事实,但是否为根本性的解决方法还很难说。造成社会不公、加大社会压力等也是事实,但现在并未实施延退政策,相关的说法无从用数据等事实来考证。总之,一旦实施延退措施,是各有利弊。

实质——养老金制度“漏洞百出”

从养老金诞生开始,就伴随着空账。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现在的养老金空账大约为1。3万亿元。假若这些人到了60岁还继续工作的话,那么他们不仅不会领取养老金,还会继续缴纳养老金。有专家也算过一笔账,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我国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然而,在养老金亏空现象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玄机?

宋颂兴:这是两个社会焦点问题的延伸。首先是中国养老金制度的不健全,行政机构、事业单位、私企雇员的养老金标准并不完全一致,有的甚至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其次,这是我国收入分配不公正、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的延伸

崔新生:这其实是我国养老难等诸多社会及经济问题的显现。不可回避的是,我国的养老金、退休金等甚至可以被称为“黑洞”,同时从纵向比较,我国的养老金实际上是处于不断贬值的状态,这才造成了相关缺口。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国的养老金、社保金等增值功能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其投资效益,更没有给我国的退休人员带来相关实惠。

从更深层次说,这也是我国深化体制改革中所遇到的阵痛之一,短时间或许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孙立坚:这背后无疑存在着我国经济结构方面的争论。与国外不同,中国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这就意味着延退不能充分发挥年轻人的作用。而像欧洲不少国家,其70%以上是以服务业为主,所以,其延退仍能充分让老年人发挥应有的劳动力价值。

解决——做大社保基金“面包”

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有约1。69亿。预计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占三成,达31%。更值得注意的是,养老难问题在农村更为严峻,更加无解。目前在农村有8000万至9000万60岁以上农民,新农保推进试点周期过长,难以全面覆盖,一些农村地区80岁以上老人生活相当困难。破解目前的困局已迫在眉睫。

孙立坚:首先,可以将“面包”做大,让社保基金充分参与资本市场,从中获取相关收益,并达到保值和增值的目的;其次,相关部门要大力打击挪用社保基金的问题,以充分保障普通民众的利益;再次,如果需要延退,可以先让国有企业进行试行,这也是其承担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最后,相关部门或可考虑,其中的一部分社保资金由国有企业来分担,以缓解越来越庞大的社保金压力。

宋颂兴:要做的第一步恰恰是健全我国的养老金制度,或可制定统一的标准,同时要尽量涵盖我国城乡所有的地区,且要解决部分历史遗留下的养老金问题,如在当年没有养老金的时候,部分员工的相关保障是“存”于国有资产中的,这部分人的利益不能忽略。第二步,面对越来越大的社保金压力,我国的国有企业应该主动承担其中的责任,甚至可通过分红来解决相关问题,这也是比较公正的解决方法。解决了这两个步骤,或许才可以考虑我国延迟退休该不该实行的问题。

值得说明的是,在注重社保金安全稳定的大环境下,我国社保金参与资本市场获得增值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此外,虽然“一刀切”的方式并不好,但想要通过行业和岗位来划分延退人员,暂时还难以实现。

崔新生:一旦真正在全国实施延迟退休的政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首先,要坚持政策的差异化,不能“一刀切”地将所有人都划归到延退范围。具体来说,可以以产业或行业来划分,从不同的岗位着手,制定不同的方法。尤其是,相关办法要细化到公务员和国有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应将其划分到延退范围之外,以避免出现更大的争议。

其次,就是建立在现行体制之外的相关独立机制,完善养老保障,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

再次,相关部门或可考虑建立“夕阳产业”或适合老年人的岗位,继续发挥可用劳动力资源的效用。

他山之石——国外养老制度一瞥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近几年,一些发达国家正在不断调整和制定退休政策。在探讨中国应该如何完善发展养老制度的时候,我们不妨来看看发达国家是如何实行的。

发达国家退得晚

很多国家参考的退休年龄都在60岁到65岁之间。目前,世界各国男性平均退休年龄约为60岁,女性约为58岁。不过,发展中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低于发达国家。

英国:法定退休年龄为65岁。但为了弥补270亿英镑的巨额养老金账户亏空,英国政府2002年12月17日出台举措:鼓励“老人们”延缓退休时间。新政策称,那些愿意坚持工作到70岁的人们在退休时将获政府一次性2万英镑的“奖励”。今年7月30日,英国政府建议从明年4月起取消65岁退休的规定,拟5年内调高退休年龄至66岁。

意大利:以前法定退休年龄为妇女60岁,男子65岁。在缴足35年的分摊金后,可在55岁时提前退休,或是在缴足37年的分摊金之后提前退休,不论年龄。今年6月10日,意大利政府宣布,女性公务员退休年龄将向男性公务员看齐,从61岁提高至65岁。

法国:在1982年以来,普通退休制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目前也拟将有资格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从目前的60岁提高为62岁,领足额退休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

希腊:在工作37年之后可退休。今年2月,希腊政府提出,在未来5年把平均退休年龄由61岁提升至63岁。退休金额不固定

在很多国家,退休职工领取的退休金并没有一个固定额,要视退休年龄、工作年薪和年限、供职岗位等情况的不同。少者,领不到原工资的50%;多者,可以领到原工资的100%以上。

美国:政府发放社会福利保障金的最低年龄是全额65岁左右,减额62岁左右,所以许多人都选择在这个岁数前后退休。但是,如果想在退休后过得舒适一些,许多人就会选择推迟退休。

日本:国民年金是日本养老金制度的基础,20岁以上60岁以下、在日本拥有居住权的所有居民都必须加入。个体经营者、无业人员等每月需缴纳1。33万日元,企业职工和公务员则分别加入包含国民年金在内的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缴纳金额为收入的17。5%,由职工和雇主各负担一半。

法国:工龄达到40年以上者退休后,每月可得到相当于原工资70%的退休金。不过,计算退休金的工资是根据年龄,按在职时工资最高的21年至25年的平均值作退休金的基数。

德国:男性65岁,女性60岁,工龄达到45年的退休者获得全额退休金,即工资的70%。在职德国人每月都要将工资10%上缴国家,同时雇主也要为雇员支付工资10%的退休金基金。

西班牙:到65岁,要向国家社会保障委员会缴纳退休基金才有权领取退休金,基金必须缴纳15年以上。其中缴纳基金35年以上,可领取全额退休金。

资金源自专项税金

纳税人上缴的专项税金是欧美一些国家的基本养老金保障系统的主要资金来源。

美国:雇主和雇员各拿出工资收入6。2%的税收,形成专用“社安金”。其中85%用于支付养老金,15%则用来支付残疾金、遗属遗孤抚恤金等其他社会保障基金。

法国:基本养老金由雇主交8。2%,雇员交6。55%;法国对遗属遗孤补助的资金来源于由雇主按雇员收入的5。4%交纳,作为困难家庭补助金。

瑞典:将养老金分成两块,一部分是基本养老金收入,另一部分是“养老附加金”,这是瑞典特有的。“养老附加金”据退休前的收入状况和纳税情况而定,工龄越长,工资越高,“养老附加金”积累就越多。

法国:法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实施社会福利比较“慷慨”的国家。一般职工退休后可以领取原工资50%的退休金,公务员则按退休前工资的75%计算。法国法律规定,必须交满160个季度的养老保险金并满65周岁以后申请退休,才能全额按比例享受退休金。法国对一般退休者原工资收入的计算基数是由当事人收入中最佳25年的平均值构成。

篇2:分析提前退休的利弊

一、中国的现状

中国将在未来二十多年里,迅速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成为未富先老的典型代表,专家预测还表明,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19.3%,到2050年,比例将变为38.6%,就是说平均三个人里就有一个老人。目前,中国采用的是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制度,这种代际养老制度的实施因没有成形的养老保险转制支付机制,造成养老基金账户触目惊心的亏空数额,而亏空的名义账户要想做实也非一两日就可达成。

二、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分析 据以上中国的现状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延迟退休势在必行的结论,其必要性有两点:

第一,可以在中国进入老龄化后,补充市场所缺的劳动力。中国进入老龄化是必然的事,伴其发生的还有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紧缺的转变,庞大的老年群体去遗享天年了,市场劳动力迅速撤离,这个空缺因短期内找不到合适的人进而导致经济发展迟滞。可是现在很多行业还存在返聘的现象,这也提醒了人们,很多60岁依然精力旺盛,劳动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可以继续在岗位上工作,从这一现象分析,延迟退休恰恰只是应了人们的呼声和需求,而且对紧缺人才的劳动力市场形成补充。

第二,是弥补养老基金赤字的必要措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深入,财政赤字也进一步加大,亏空的个人账户很难做实,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延迟退休既能增加缴费年限,也能缩短领取养老金的年数,有专家预算,每延迟退休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加40亿元,减少160亿元支出,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从养老基金持续发展来考虑,延迟退休是无奈但十分有效之举。

三、延迟退休利弊分析

制度的改革通常都是从大局出发,损害少部分人的利益,维护多数人利益,延迟退退休制度也不例外。

延迟退休的有利方面体现在:

第一,补充市场劳动力,适应人口平均寿命增加的需要。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社会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使得人们的预期寿命显著曾加,延迟退休能增加在岗时间,正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并弥补了老龄化情况下市场劳动力紧缺的不足。第二,有助于缓解经济压力,弥补财政赤字。由完全的消费者变为生产者和经济利益的创造者,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且增加养老金收入,减少养老金支出。延迟退休的弊端主要体现在:

第一,损害了部分人的利益,一定程度上出现利益倒流现象。某些行业的职工工作危险性高、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如果延迟退休,延迟退休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噩耗;除此之外,延迟退休“造福”了那些少干活多收益的岗位群体,他们恨不能在岗位上“为人民服务”一辈子,而他们却享受这草根阶层人民所缴的税费,那么,延迟退休就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利益倒流的现象。

第二,未能在当前就业紧张的状况下,腾出就业岗位。老年人霸者岗位不退休,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延迟退休一定要在就业率有所提升的情况下施行。第三,不符合传统的中国家庭发展观念。中国的传统是老年人退休后居家带小孩,承包家里的家务,从年龄上计算,延退年龄刚好错过孩子上学前需要人看护的阶段,这就造成老人工作,年轻人不得就业而窝居在家的尴尬局面。

四、延迟退休弊端的解决对策

1、阶梯式退休与温和延迟退休相结合

阶梯式退休就是根据劳动者工作工种和个体工作者的意愿,设定不同的退休年龄标准,在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体现人文关怀和社会发展的统一性;温和延迟退休则给了延迟退休一个缓冲期,是每隔几年延迟退休一年,小步渐进、逐步退休的弹性退休政策,这样不仅比较容易被职工接受,而且可以在推进制度实行过程中发现制度转轨存在的问题。将阶梯式退休和稳和延迟退休相结合,大大地减少了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的阻力,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2、把缴纳养老金年限作为是否可以延迟退休的考核标准

从缓解养老金压力方面分析,可以将养老金缴纳年限纳入考核范围之内。比如,本应该延退的职工缴纳养老金年限满30年的,如果不想延退,可申请不用延退,如果缴费年限不够30年的,则按照条例执行退休。如果对全部职工规定统一延迟退休,那么缴纳养老金的年限明显超过享受养老金待遇年限,就会造成职工大量退保的现象,这将不利于养老基金的持续运行。

3、在延迟退休方面赋予职工更多的选择权 , 有关法律规定,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 周岁,连续工作满10年的,应该退休。对于此类工种相关行业,是否延迟退休应完全遵从职工个人意愿,且退休后的待遇与延退后的待遇差距不宜太大。这些岗位上的职工多是盼望提前退休,如果要延退,势必引起大规模职工的不满,只有遵从他们的意愿,政策执行阻力才会减小。

4、男性延迟退休和女性延迟退休错开实行

延迟退休一经提出,各文人学士就议论纷纷、众说纷纭,延退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不小的冲击,如果男女退休同步施行,政策执行难度加大,因此,笔者认为,男女延退可以错开进行,这里错开进行包含两方面: 第一,延退互补错开。比如,家里两位双职工老人只要保证其中一位延迟退休即可,剩下的一位老年职工即可下岗回家照看小孩、料理家务,把家里年轻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这比较符合传统家庭发展的观念。

第二,延退执行错开。在制度执行的初期,可以先对女性延迟退休而男性保持不变,待政策执行稳定,就业形势得到改善,再对男性延迟退休,而具体的退休年龄和政策开始执行年份还需进一步预算调整。

篇3:延长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的利弊分析

一、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制度现状

我国目前执行的法定退休年龄是根据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 《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职、退休的暂行办法》所规定的退休年龄, 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9年3月9日发布了《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 通知指出, 企业职工男性年满60周岁, 女性年满50周岁, 女干部年满55周岁退休, 对于从事井下、高温等特别繁重体力和危害身体健康工种的职工, 男性年满55周岁, 女性45周岁均可办理退休;对于因病或非因公致残者, 经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由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 男性年满50周岁, 女性年满45周岁, 连续工龄满10年, 应当给予退休。我国1999年出台的通知中对于女性干部的退休年龄延长了五年, 对于其他一线工人和重体力劳动者仍然享有提前退休的待遇, 可以说这一制度是合情合理的, 既保证了弱势群体的利益, 也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推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原因

目前, 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仍然沿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制定的标准, 时至今日, 我国的社会经济格局, 人口结构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原有的法定退休年龄的制度缺陷在逐渐暴露。

(一)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 加上出生率的下降,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一共有177 648 705人, 占总人口的13.26%, 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 占总人口的8.87%3。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老年人口抚养比在2000年9.9%, 到2010年则达到11.9%, 老年人口抚养比增长速度如此之快, 给养老基金的支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这也反映出了我国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 及日益严重的老年人赡养问题。我国目前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较弱, 并且养老金的待机转移支付能力减弱, 过多的老年人分享年轻人的奋斗成果, 加重了在职职工的缴费负担。

(二) 养老金支付危机的加剧

我国目前老年人人口状况是老年人基数大, 步入老龄化速度快, 据测算:2000年, 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金总支出21.5亿元, 2005年为4 040.3亿元, 年均增长率为12.94%。2010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金总支出将达到8 385亿元, 按这个速度推算, 2020年将增加到28 315亿元。预计从2015年起, 我国养老金收支开始出现赤字, 约为68.83亿元, 到2040年缺口将高达9 683.43亿元, 显然养老保险制度的持续运行面临着严峻挑战。造成养老金支付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 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我国人口出生高峰期, 在未来十年即将面临大量退休人口, 而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虽然有效地抑制了人口过快增长, 但同时也减少了劳动力的供给, 使得缴费人数降低, 而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增多;其次, 我国目前存在着非正常退休现象,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我国部分国有企业存在着企业职工“内部退养”政策并没有得到严格地执行。

(三) 男女退休年龄不统一

我国退休机制中还存在一个特殊的现象也就是男女退休年龄不统一, 男职工达到法定年龄60岁, 女职工法定年龄50岁, 女干部达到55岁即可退休。目前国内有学者称男女退休年龄差距这种规定导致了女性权益的受损, 潜意识把女性当做弱势群体, 是变相的性别歧视。笔者同意这种观点, 由于建国初期, 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偏低, 妇女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条件较差, 既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工作, 又要生养大量子女从事家务劳作, 当时的制度充分考虑了妇女的权益, 将妇女从的大量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回归家庭。但时至今日, 女性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 并且女性的平均寿命与男性相差无几, 因此应逐步转变现有的退休年龄安排, 可以提高女性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的积极影响

(一) 利于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

首先,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 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普遍延长, 人均初始就业年龄也相对推迟。对于法定退休年龄“一刀切”忽略初始就业年龄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2010年我国人口每十万人中, 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8 930人, 比2000年增多了3倍;拥有高中学历人口14 032人, 初中学历38 788人, 小学学历人口26 779人, 比2000减少了8 922人。同时, 我国的文盲人口总数 (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 为54 656 573人, 文盲率为6.72%, 比2000年减少2.64%。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延长意味着进入就业市场初始年龄的延后, 如果统一法定退休年龄, 那么18岁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与本科毕业 (25岁左右) 或者研究生毕业 (30岁左右) 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相比工作年限相差5—10岁, 这无论对哪一方来说都是不公平的。受教育年限的延长说明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 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目的在于人力资源可以更好地回报社会, 而现实是退休年龄的统一性和法定退休年龄较早导致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低, 无形中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其次, 对于特殊行业, 例如教师、医生、高级技术工人等对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要求非常高, 可以说劳动者在退出劳动领域时是技术最娴熟, 经验最丰富的时候, 这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况且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仍然有继续工作的愿望, 无处发挥余热, 老年人心里也产生了失落感, 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二) 有利于增加养老基金的积累

首先, 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可以使老年人在一定时期内从养老金的消费者变成养老金的缴费者, 改变保险人领取养老金和缴费时间的长短, 进而改变养老保险体制内的年龄结构, 缴费的人会增加, 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会减少, 这一改变不仅可以降低我国目前过高的抚养比率, 缓解在职职工的压力, 还可以增加养老金的积累, 提高养老金抵御风险的能力。其次, 在人均预期寿命不变的前提下,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意味着老年人领取养老金年限的缩短, 从而可以减少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 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缺口。

(三) 可以增加退休人员的退休金

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给付标准是与职工退休前, 同一统筹地区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相联系的, 基础养老金为在职职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资的20%。目前, 我国在职职工工资的年增长率是10.5%, 也就是说, 劳动者延长1岁法定退休年龄, 其获得的基础养老金就会增加2.1%。目前, 我国法定退休年龄过早, 职工退休后养老金水平较低, 目前, 我国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50岁, 而预期人均寿命72岁, 男职工法定退休年龄60岁, 预期人均寿命68岁, 延长法定退休年龄, 既能提高劳动者退休后养老金收入, 又可以降低老年人退休后继续工作的欲望, 减少老年人和青年人竞争就业资源的现象。

二、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的消极影响

(一) 易造成就业压力

在全国发起的两次延迟退休年龄的网络调查中, 引起网友关注最热烈的问题就是对就业形势的冲击。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张车伟副所长曾指出, 目前中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超过1.1亿人, 每年大约有300万左右的人退休, 占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3%。虽然经济的增长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但是我国每年所提供的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岗位的增加, 首先是近几年各大高校频频扩招, 其次, 经济体制改革, 城乡差距模糊, 大批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 加上国有企业的改革造成大量隐性失业现象的存在。因此, 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在短期内也许会对我国的就业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

(二) 可能会加剧行业间不平等

对于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影响对于不同行业的就业者来说是具有不同的效果, 对于那些对资金收益需求大于闲暇时间需求的劳动者来说, 赞成提高法定退休年龄, 而对于对闲暇时间需求大于对养老金需求的劳动者来说, 则反对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开放后, 我国对公务员和企业职工实行两套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 国家公务员退休后, 其养老金由国家财政统一拨付, 个人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 而企业职工养老金则由社会统筹支付, 与缴费年限和工资水平挂钩。企业职工与公务员不仅在退休后养老金待遇水平有差异, 在职时的工资待遇水平与公务员群体也有很大不同, 公务员的工作性质相对轻松, 并且有国家做保障, 而企业职工工作性质对年龄和体力要求比较高, 尤其是基础岗位和一线工作工人, 且养老金的多少取决于个人的贡献。因此, 对于机关公务员来说更倾向于延迟退休年龄, 而对于企业工人来说, 延迟退休年龄无疑加重了他们的生活负担。因此, 延长退休年龄我们要考虑到那些身体状况欠佳, 体力劳动强度较大, 预期寿命短的劳动者, 避免加重其生活负担, 造成更进一步的不公平。

(三) 短期内加重企业财务负担

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对企业的影响是双重的, 目前我国企业存在大量的退休职工“返聘”现象, 尤其是在医疗和教育领域, 因为他们技术更熟练, 相比需要培训的年轻人来说, 企业可能更需要老职工为企业做贡献。但是, 法定退休年龄的延长也意味着用人单位要为年老职工缴纳更多的社会保险费。目前, 我国企业的养老保险缴费水平比例较大, 约占职工工资额的20%左右, 而且我国企业职工的养老金缴费水平与其工龄和工资水平相关, 年龄越大的职工其所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就越高, 相比雇佣相同工作能力的年轻人来说, 企业所负担的财务压力越大。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则意味着企业需要继续为其老龄劳动力缴纳更多的社会保险费,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的财务负担。

四、缓解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弊端的政策建议

笔者认为, 虽然延长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存在着一些弊端, 短期内可能会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一些压力, 但是养老保险制度本身是为了分散老年风险, 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因此, 延长退休年龄所带来的就业压力的风险和生活压力应该由政府来解决, 不应该由制度承担, 应从发展经济、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和保障困难群体的角度出发, 来尽可能缓解延长退休年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 注意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到, 目前反对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的声音中, 有一部分是企业的一线工人, 或者是个体工商户和手工业者, 大多是生活水平较低, 或者是重体力工作者, 这部分人群年老后, 身体素质下降较快, 需要国家的保护。因此, 若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应照顾着部分利益群体, 使其免受改革的负面影响, 使其安享晚年。笔者建议实行弹性退休制度, 对于不同的工作岗位制定不同退休年龄, 对于医生、教师、高级技工等对体力要求较低的工作可以适当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对于从事体力工作者及个体灵活就业人群依情况执行现有的退休制度。李小平 (2013) 建议, 2020年以前我国老年人可采取资源延迟退休, 2020年以后, 每两年延迟一岁, 2030年实现65岁退休, 采取渐进式的延迟路径, 降低改革的阻力。

(二) 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在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的负面影响中, 最重要的应该就是对于就业的冲击, 也是广大学者讨论最激烈的问题。笔者认为, 要想保持良好的就业状况, 最重要的是保持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为充分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 而不是让老年人提前退休。例如,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法定退休年龄最晚的国家, 但是其失业率仅为5.5%, 而意大利是目前法定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 但是其失业率在90年代一度达到20%左右。要保证中国的就业率, 就要先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 这需要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否则, 即使不延长法定退休年龄, 也会给我国的就业带来不小的冲击。

(三) 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

首先, 我国目前面临着大量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目前我国失业群体主要是传统行业人群, 其知识老化程度较高, 在产业化知识更新较快的今天, 一旦失业不利于其重新就业;其次, 我国存在大量的退休人员返聘现象, 尤其是教师, 医生等高技术含量职业人群, 因为其经验和知识储备量不是年轻人所能替代的。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延长退休年龄对就业压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不是很大, 政府应该积极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 增强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同时拓宽就业渠道, 增加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行业的吸纳就业能力。

(四) 扩大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

我国目前之所以存在就业难, 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过窄。我国目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健全, 福利制度完善;而有一部分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过窄, 福利待遇缺失, 不同部门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倾向。这也就出现了为什么很多大学生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去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现象。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 逐步完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 既有利于减轻就业压力, 又可以促进我国经济体制发展多元化。

摘要:目前, 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结合人口生命周期理论和公平效率理论对现行法定退休年龄进行分析:由于普遍的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缓解人口老龄化的迫切需要, 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是比较可行的缓解养老金收支缺口问题的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数据分析法, 在已有的学者提出观点的基础上, 研究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对我国带来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虽然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势在必行, 但是还要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 采取分行业、分地区地弹性退休制度, 避免“一刀切”, 激化群众矛盾。

篇4:延迟企业退休年龄的利弊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不断攀升,退休年龄作为养老保险制度中重要的变量,已经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密切关注。本文以延迟退休年龄的利弊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对延迟退休年龄的利弊分析,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我国延迟退休年龄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延迟退休年龄;利弊;对策

一、我国延迟企业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延迟企业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金支付压力骤增,我国养老金支付压力将面临骤增处境,“收不抵支”不再是一句耸听的危言,延迟企业退休年龄已成了缓解我国养老金支付压力的必然之举。

(二)延迟企业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与新中国成立之前相比,我国人均寿命显著提高,这为我国延迟企业退休年龄提供了前提条件。

其次,西方国家已开始实施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这将为我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再次,我国目前正由一个劳动密集型社会向技术密集型社会转型,繁重的体力劳动逐渐减少,劳动人员的劳动条件不断改善,高龄劳动者可以不用付出过多体力劳动就可完成工作,这种劳动条件的改善为高龄劳动者参加劳动创造了可能,也为我国延迟企业退休年龄提供了条件。

二、 延迟企业退休年龄的利弊分析

(一)延迟企业退休年龄的有利影响

第一、能够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新增劳动人口和青壮劳动人口继续下滑,社会可用劳动力也大幅衰减。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社会可用劳动力仍能满足现时需求,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用工荒”终将成为不可消除的社会性难题,退休年龄的延迟则可为社会带来更多劳动力,从而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危机。

第二、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延迟企业退休年龄,将增加个人账户的缴费年限,也就意味着养老金缴费增多,同时,在人均寿命既定的情况下,延迟企业退休年龄,将缩短个人账户的支付年限,也就意味着养老金支出减少,缴费的增多和支出的减少可以有效缓解养老金的支付压力。

第三、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目前,由于我国的退休制度所限,使得我国的老员工过早的离开工作岗位,延迟企业退休年龄,可以增加劳动人员的工作时间,进而可以充分调动老年人力资源,最终实现社会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二)延迟企业退休年龄的不利影响

第一、加重就业压力。就目前而言,我国劳动力市场仍处于供大于求状态,在就业岗位不增加的情况下,延迟企业退休年龄,则会进一步减少就业岗位,使高居不下的就业压力“雪上加霜”。

第二、扩大社会两极分化。延迟退休年龄意味着增加了劳动人员的工作时间,对于高收入群体而言,工作时间的增加会带给他们远超养老金的收入,而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工作时间的增加仅能给他们带来微薄的收入,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这种收入的差距会逐渐扩大,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也将更加明显。

三、我国延迟企业退休年龄的实施对策

(一)实施“弹性”退休制度

“弹性”退休制度是目前各国普遍采取的一种退休制度,通过设定弹性的退休年龄,来提高退休制度的灵活性,以此实现延迟企业退休年龄的目的。

1.合理设定退休年龄区间

“弹性”退休制度是以劳动人员意愿为主导,合理的退休年龄区间可以极大地契合劳动人员意愿,从而有效保障延迟退休年龄的实施。在设定退休年龄区间时,应以法定退休年龄为基准,结合我国劳动人员的人均寿命状况和健康状况确定退休年龄的上限。

2.确定差异化退休年龄

目前,我国劳动人员在工作时间上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公平问题。为消除这种不公平性,我国在制定“弹性”退休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劳动人员的个体差异,确定差异化的退休年龄,适当延迟学历较高的劳动人员和女性劳动人员的退休年龄。

(二)采用渐进策略延迟退休年龄

1.选取合理的时间进程

国外许多国家在延迟退休年龄时,都是通过一段较长时期来完成这一举措,同样,我国在延迟退休年龄时,也应选取合理的时间进程。在选取时间进程时,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民意调查结果,合理的将延迟退休年龄的计划分步、分段的完成。

2.采用以点向面的渐进方式

目前,我国在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位差别,如东西部差别、大中小城市差别、城乡差别等,正是因为这些差别的存在,我国在延迟退休年龄时不宜一概而论,而是应有区别的推进,在具体执行时,可以在一些经济发达、文化开放、政治集中的城市进行试点,采用以点向面的渐进方式,逐步完成延迟退休年龄这一工作。

3.避开就业高峰

就业压力是我国不可避免的社会性问题,退休年龄的延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我国的就业压力,因此,为减轻延迟退休年龄给就业所带来的压力,我国在推进这一制度时,应根据未来几年就业情况,避开就业高峰期,选择适当的时机,有缓有序的来延迟退休年龄。

参考文献:

[1]马金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利弊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 2011.

[2]唐兰叶.中国延长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分析[J].现代营销, 2012.

[3]郭颖川.关于延迟退休的看法与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3.

篇5:延迟退休背景及利弊分析

摘 要:2016年2月28日,人社部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表示延迟退休方案将在明年正式出台。出台后会有五年左右的过渡期,到2022年正式实施。该消息一经发布,便在社会中引起了密切的关注与讨论,本文将从就业以及养老金的缴纳与支付等视角对延迟退休的背景及利弊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延迟退休;背景;利弊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医疗技术进步,我国的人均寿命已由建国初的40.5岁增至目前的75.5岁,老年人口的数量与日俱增,加之计划生育的影响,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重。由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养老金压力加快了延迟退休方案的制定步伐,日前人社部研究所所长已经表示延迟退休方案将在明年正式出台,延迟退休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改革问题之一。

一、延迟退休的背景

(一)人口老龄化严重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中国13.67亿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人2.2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6.1%;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44亿人,占比10.5%。按照国际上通常说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人口老龄化。按照这个标准看,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的门槛,处于老龄化逐步加深的阶段。

(二)养老金缺口巨大

2014年一份名为《现行统账结合模式下隐形债务预测与测算》的报告称,以2012年为基准,社会统筹账户的隐形债务为83.6万亿元,个人账户的隐形债务为2.6万亿元,合计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度下的隐形债务为86.2万亿元,占2012年GDP的比率为16.6%。实际上,我国的养老金长期以来都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拓宽资金的来源已经迫在眉睫。然而在当前经济发展不景气、养老金收益率较低的情况下,延迟退休年龄自然就成弥补养老金收支缺口的一剂“灵丹妙药”。

(三)劳动力年龄人口开始下降

我国规定男子16岁~60周岁,女子为16岁~55周岁,这部分人口被视为劳动年龄人口。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于2011年达到顶峰后便开始走“下坡路”。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劳动力年龄人口总量已从2011年的9.4亿减少至2015年的9.1亿,且依然有继续减少的趋势,预计在2030年以后劳动力的供给将出现严重不足。

(四)延迟退休已成国际潮流

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女职工50岁,女干部55岁,男60岁)的规定于1978年5月2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原则批准,至今已将近40年。

目前世界上大多国家都在推行延迟退休,发达国家的退休年龄已经普遍达到了65岁,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最低退休年龄也以达到了60岁。考虑到我国目前的人均寿命延长的国情以及国际上普遍延迟退休年龄的潮流,我国政府应该加快出台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案。

二、延迟退休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1.减缓养老金支付压力

据《201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76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征缴收入21100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3326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5645亿元。从账面上看,养老金并无缺口,而且还“绰绰有余”,这明显与学界对养老缺口的担忧形成巨大反差。不过据业内人士分析之所以会出现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规模不断扩大的现象,是因为《社会保险法》出台实施以后,全国各地的社保部门扩大了对养老金的征缴范围并加大了征缴力度,同时国家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出台了允许部分人群一次性补缴的措施,这才导致基金征缴收入剧增。

实行延迟退休一方面可延长劳动者养老基金的缴费年数,另一方面也可推迟劳动者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从而增加养老金的积累量。按照“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课题组的测算,若退休年龄每推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就可增收40亿元,减支达160亿元,合算起来仅一年便可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大大减轻养老金的支付压力。

2.应对劳动力人口减少现状

在我国劳动力人口开始减少的背景下,保留现有岗位上的劳动者就成为了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重要方法。延迟退休既可增加劳动者在岗位上的工作年限,也能发挥“老人”在工作岗位上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因此不仅能有效应对劳动力减少的现状,而且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3.提高劳动者退休后的养老金收入

目前我国人民领取养老金的条件为:一是达到领取养老金的法定年龄,二是缴费年限满15年,且这两个需要同事满足。根据现行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规定的月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月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其中: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本人缴费年限×1%=全省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款÷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

由公式可以看出,基础养老金与缴费工资的高低以及缴费年限的长短挂钩,缴费年限越长,计算基础养老金这一部分的比例也就越大,并且计算比例没有封顶。个人帐户养老金部分,个人帐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是以社会的平均预期寿命为依据,按照退休年龄的时间来分别对待,退休年龄越晚对应地计发月数就越小,个人帐户养老金就越多。

经过以上分析可得出:延迟退休不仅能增加基础养老金的收入,也能增加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收入,进而使劳动者能够在退休后领取更多的养老金。

(二)不利影响

1.挤占劳动岗位,增加年轻人就业压力

工会界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的大会书面发言透露,目前中国每年退休的人数约有700万人,延迟退休也就意味每年相应期间或减少约700万个就业岗位,而我国每年新增的劳动力达到2400多万个。虽然年轻人与老年人存在很小的岗位竞争和替代,但是对工作岗位的挤占都是从上级往下级的,需要一个中间层次的接续,而且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总量大于需求总量。因此,延迟退休仍然给年轻人的就业带来不小的压力。

2.加重企业养老金的缴费负担

在许多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会与工龄挂钩,所以临退休员工的工资会普遍比同岗位的新员工高出很多,相对应地,企业为这些员工缴纳的养老金数额也比同岗位的新员工大。延迟退休会使“老员工”延长自己工作的时间,企业也要依法为其缴纳更大数额的养老金,这无疑加重了企业的缴费负担。

3.损害不同层级劳动者的利益

对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的劳动者而言,因为他们工作压力大,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对身体损伤也大,到了60岁的退休年龄身体就很难负担起工作的强度。因此,这些劳动者都渴望着能早点退休领取自己的养老金,避免自己的身体再受到伤害。

对普通的低收入劳动者而言,他们不会因为延迟退休而获得较高的收入,自己在岗的工资与退休后的养老金相差不多。所以与延迟退休在岗位上辛苦工作相比他们更乐意选择提前退休拿着养老金惬意地生活或者找一份相对轻松的兼职工作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对高收入劳动者而言,虽然延迟退休会使其获得更高的收入,但他们在工作期间就已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由延迟退休所增加的收入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他们需要的是退休后的闲暇时间或是单位返聘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

总之,延迟退休的实行已经不可逆转,它符合我国的发展状况与国际潮流。政府应当早做打算,权衡利弊,充分听取民意,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努力将延迟退休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陈煜.延迟退休的利弊思考以及政策建议[J].时代金融,2013,(2).[2]朱聪芬.从人力资本层面论“延迟退休”[J].教育管理,2013,(9).[3]金刚.中国退休年龄的现状、问题及实施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2,(2)

篇6:办理提前退休的程序

(一)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作累计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温工作累计满九年的;

(三)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累计满八年的。

3.55岁可以退休。4.相关资料:办理退休手续须知

一、办理退休的范围:、养老保险关系在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社保部(以下简称社保部)档案关系在北京市人事档案社会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档案管理中心)的存档人员,符合退休条件,退休报批手续由档案管理中心负责办理;、养老保险关系在其他社保机构的存档人员,由本人及缴费单位向该社保机构申请办理退休。

二、办理退休的条件:、存档人员按规定参加了社会养老统筹,符合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并且连续缴纳期限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存档人员以存档前身份确定其退休年龄:干部身份的退休年龄为男 60 周岁,女 55 周岁;工人身份的退休年龄为男 60 周岁,女 50 周岁;3、存档人员申请因病或非因公致残提前退休,须经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退休年龄为男 50 周岁,女 45 周岁;、申请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必须达到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作累计满十年、从事井下和高温工作累计满九年或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累计满八年,退休年龄为男 55 周岁,女 45 周岁。

三、办理退休的手续:、申请办理退休须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前一个月由本人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1)委托代理单位介绍信;

(2)存档凭证及存档合同;

(3)本人户口及户主页原件和复印件一份;

(4)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一份;

(5)养老保险缴费凭证;

(6)2 寸照片一张。、申请办理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除提交正常退休所需材料外,本人还须提交以下材料:

(1)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机构确认的提前退休工种批件的复印件一份;

(2)本人《提前退休工种岗位登记表》一份及一寸照片三张。、申请办理因病提前退休的,除提交正常退休所需材料外,本人还须提交以下材料:

(1)劳动鉴定书面申请;

(2)与病情有关的详细病历资料,包括:住院、门诊病历、X 光片或 CT 片及报告书、化验单等材料;

(3)一寸照片三张,劳动鉴定费及服务费 200 元(代收)。、经审核符合退休条件后,本人到社保部清算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开出清算单,档案管理中心依据清算单计算退休金。

四、其他有关规定:、根据京劳社发(2000)150 号文件规定,存档人员退休后实行属地管理,退休费的领取到本人户口所在地街道(镇)劳动部门,人事档案同时转入街道。退休人员与我中心签订的档案管理合同自档案转入街道之日起自行终止;、档案管理中心负责发给退休人员全市统一印制的退休证;、本人凭退休证、户口本及身份证到户口所在地街道(镇)劳动科办理退休费领取手续;、已建立住房公积金的退休人员,可凭退休证到原公积金交存部门办理支取手续;、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退休后将医疗保险关系转往户口所在地街道劳动保障部门或街道社会保障所;

参考资料:http:///dangan_an_new/bslc/050801_16.asp

关于职工正常退休年龄、特殊工种退休年龄及超出特殊工种退休年龄的工龄能否承认的问题,有关政策规定:1.正常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2.特殊工种工作年限及退休年龄,从事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作累计满10年;从事井下、高温工作累计满9年;从事其它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累计满8年。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3.符合病退或特殊工种退休条件的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时超过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的病退或特殊工种退休年龄,但尚未达到正常退休年龄的,其超出病退或特殊工种退休年龄的缴费年限应予以承认,并相应计算有关退休待遇,其退休时间从

审批机关批准之月计算,养老金从批准的次月起纳入统筹。

上一篇:配音比赛主持下一篇:商务英语实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