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导论》读书报告

2024-04-28

《视觉文化导论》读书报告(共8篇)

篇1:《视觉文化导论》读书报告

《视觉文化导论》读书报告

2018.3.9 本周阅读的书籍是视觉文化知识相关类的尼古拉斯的《视觉文化导论》。在本书中,作者全面介绍了视觉文化这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他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趋于把那些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觉化,视觉文化这个新的研究领域应运而生。作者认为视觉文化并不取决于图像本身,而是取决于对图像或是视觉存在的现代偏好。

根据我的个人阅读情况,我认为本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二部分中,作者分别从视觉、文化领域切入,详细分析了视觉的谱系和文化的谱系。在第一部分视觉谱系的叙述中,作者根据时间顺序,详细阐述了现代西方视觉文化中的三种表现现实的基本模式:绘画、照片和虚拟现实。在第二部分文化谱系的溯源中,作者以“刚果殖民历史”、“美国科幻电影”等实力,强调了种族和族群、性别和性,以及身体在视觉文化中的重要性。他指出,文化跨越是一个三向的过程,包含有对一种新文化的某些方面的获取,某些相对旧的文化的丧失,而第三步则是分解这些新旧文化的对骗,把它们粘合成一个完整程度不等的躯体。本书的第三部分,作者介绍了视觉文化的节点事件——戴安娜之死。作者认为,戴安娜的死,标志着摄影的中介和全球视觉文化的登基。

在本书阅读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作者在第三部分戴安娜之死中提到的罗兰.巴特提出的一个“刺点”,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知面”。罗兰.巴特把照片的那种能够唤起没有预料到也非有意要表达的意义的能力称为“刺点”,“刺点”是观看者完全不顾拍摄者原来的意图而给图像带来的某种东西,它完全存在于内含的层面上而非外延的层面上。而“知面”则表达的是很明显的、一般人都能领会的意义。联系我的选题来说,《花花公子》被市场定位为一本色情杂志,甚至在中国全面被禁。是否可以联想,在《花花公子》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者或是摄影师在生产这些“衣着暴露”的封面女郎时,其实最原初的想法,只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一场关于女性身体的视觉盛宴。但是,联系那个年代女性主义运动的背景,很多人将《花花公子》解读为一部西方世界关于“性与美”的变迁史。在这个过程中,“知面”与“刺点”共存。消费者们一边享受着《花花公子》女郎的视觉盛宴,一边又将其进行了深度的解读。而这恰恰又回归到了,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观点:视觉文化是把视觉聚焦为一个意义生产和竞争的场所。

篇2:《视觉文化导论》读书报告

——对废物与资源的转化理论的心得体会

学院:求是学部 姓名:吕哲 学号:3011207318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被我们引用了很多次的名言相信并不难懂,小到生活当中的一次旧物回收改造利用,大到企业对能源、排放物的二次使用,这种哲学上最基本的循环与转变的思想在我们身边俯拾即是,一个塑料瓶丢弃就成为垃圾,拿来稍作整理或许就是一件不错的桌前摆设,这一小小的举动不仅广延了塑料瓶的使用寿命还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点自然的乐趣。既然这种思想人人都明白,为什么我们依旧在提要做到废物与资源的转化,那就是因为虽然这句话很有哲理,但企业经营的视角却不会认同,在企业经营者的眼中,所谓的垃圾就是废物。理论上,一种废物当可以成为另一产品的原料,比如废报纸可以从新做为造纸的纸浆,而且符合环保理念。但即使是讲环保的废物利用也有个成本问题。管理学上,变废为宝的成本不合算,那废物就是废物,比如核能发电的废燃料棒,在新技术开发之前只能是危险性极强的废物,构成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生存威胁极大的核污染源。

提到这个问题,我们不如先来看一下什么叫废弃物,废弃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基本或者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无法回收和利用的排放物。从百度百科中我们可以看到废弃物主要包括城市垃圾、工业和城市建筑工程排出的废渣及少量废水。其分类有多种:按来源分为矿业废物、工业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等;按形状分为固体的(颗粒状废物、粉状废物、块状废物)和泥状的(污泥);按化学性质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危害程度分为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对环境的污染表现在:①污染水体,如垃圾、废渣随地表径流进入地面水体,垃圾、废渣中的渗漏水通过土壤进入地下水体,细颗粒固体废物随风飘扬落入地面水体,将废物直接倒入湖泊、河流和海洋等。②污染大气,如细颗粒的废物随风扩散到大气中,固体废物本身或者在焚化时散发毒气和臭气等。③污染土壤,如固体废物及其渗出液和滤沥所含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改变土壤性质和结构,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有碍植物根系生长。

我们重视废弃物,不仅因为它们的产生会对环境、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更是因为随着天然资源的日渐短缺和固体废物排放量的激增,许多国家把固体废物作为开发的“再生资源”加以综合利用。早在12世纪,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朱熹就提出“天无弃物”的观点。近二、三十年来,环境问题日益尖锐,资源日益短缺,处置固体废物并把它转化为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我们就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做固体废物资源化,它是指采取管理和工艺措施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①加强固体废物资源的管理。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有关固体废物的法规,在立法上可以看出由消极处置转到积极利用的发展趋势;并且建立了专业化的废物交换和回收机构,开展废物交换和回收的活动。

②采取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工艺措施。固体废物是一种资源,如城市垃圾中含有大量有机物,经过分选和加工处理,可作为煤的辅助燃料,也可经过高温分解制取人造燃料油,也可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制取沼气和优质肥料。固体废物除从中回收有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能源外,主要是用于生产建筑材料。

③通过化学或生物转换,释放废物中蕴藏的能量,并加以回收利用。如垃圾焚烧发电或填埋气体发电等

其中,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的清洁型能源, 是化石能源理想的替代产品。它以优良的环保性能被称为“绿色能源”, 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已有20 多年的历史。毫无疑问, 生物质能源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 必将发挥主导作用。

篇3:《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书报告

【关键词】资本主义;宣传思想;启示

丹尼尔贝尔是当代美国重要的学者和思想家。他在战后西方的社会学、未来学和发达资本主义研究诸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这本《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是他的主要代表著作之一。

贝尔在本书中集中探讨了当代西方社会内部的脱节与断裂问题。作者的主要观点是:“资本主义历经二百余年的发展和演变,已经形成它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内的根本对立与冲突。这三个领域相互独立,分别围绕自身的独立原则,以不同的节律交错运转,甚至发生逆向运转,而且这种冲突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将更加突出。”

在贝尔看来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资本主义的结构矛盾:在经济领域体现为经济活动中的“效益原则”导致了人性被压榨;在政治领域人人平等的观念vs日益庞大的官僚机构(官僚机构的诞生其本身的目的在于控制阶级冲突和对抗,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在文化领域表现为资本主义“自我表达与自我满足”与现代派文艺理论和作品中的返祖与反理性。(个人理解这可能由于文化在发展变革中的滞后性以及信念缺失导致的对传统价值的回归。)

②资本主义精神的裂变:法治社会下传统道德观念(禁欲与节制)被突破,因为“法无禁止即许可”,以及金钱作用下享乐主义的盛行打破了原有的道德基础,原有道德的约束力在降低甚至消失。

③现代主义与信仰危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打破了中世纪人们对时空的认识,将“人”从原来的对“神”的崇拜中解脱出来,这理应是人类社会思想文化的一大进步。但同时这种认识上的颠覆造成了人们信仰上的缺失,由于人超越神成为了世界的主宰,反而使人们难以把握自我。

④后工业化社会的新宗教:在思想观念上,人已经取代神成为世界的主宰,成为改造世界的主要力量。它既需要通过科学了解和征服自然界,也需要寻找自己的信仰,而宗教无疑成为这一角色的最好扮演者。无论生产力如何发展,人类生存面临的基本问题(生与死、善与恶、美与丑等)总是无法回避,因此宗教得以回归。

在贝尔看来,一个理性的人所应有的状态是有节制的物欲需求、以社会公共利益和文化为重和较发达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公德。但是在市场经济浪潮下,包括思想文化在内的许多要素都被绑上了商品经济的”战车”,深深打上金钱的烙印,都会被“物化”。

一、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必要性的思考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飞速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得以丰富。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实行,国门向世界洞开,一些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纷至沓来,这给我国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诸多挑战。邓小平曾经指出:“当中国打开窗户的时候,苍蝇蚊子都要飞进来。”一些资产阶级的腐朽文化开始冲击着原有的思想文化秩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资本主义思想在社会上泛滥开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迫切需要重构我们的价值体系,寻找我们的信念支撑。因为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是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由此可见发达的物质生活水平和丰富的精神生活条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二、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战略举措

首先,当前全社会正在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正是为我们构建一个理念框架,让社会各要素都在既定的“规矩”下活动。此外,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在充分运用市场规律的同时,不能忽略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诸如“群体价值超过个人价值”,“财富切莫转化为与之无关领域内的特权”,这就不仅需要道德方面的约束,更需要政府在宏观层面加以干预,以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最后,思想道德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固然可以通过建立“社会征信系统”的方式将其具体化,但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全民族道德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来实现,使社会全体成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至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更是要常抓不懈,时时防止资产阶级的“文化侵蚀”、“和平演变”。“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筑牢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主阵地。在影响国家安全的诸多要素中,笔者认为“意识形态”安全应该放在首位。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只有“阵地战”与“持久战”,而不是“游击战”与“速决战”。为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自觉落实到行动中来。我们要了解中国国情,也就是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和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中华文化的精髓修身养性,提升自身内涵,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当然,我们也要对外来优秀文化持包容态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古代东西方圣贤的许多理念存在共通性,对此我们都要自觉吸收借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

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从贝尔的视角来看,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容易导致两大系统产生相互冲突,但是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有着自身的优势,例如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为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三联书店,1989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89

篇4:环境学导论读书报告

中国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中国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居世界第3位,但按人均占土地资源论,在面积位居世界前12位的国家中,中国居第11位。按利用类型区分的中国各类土地资源也都具有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的特点。

中国土地资源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中国地形、气候十分复杂,土地类型复杂多样,为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要看到,有些土地类型难以开发利用。例如,中国沙质荒漠、戈壁合占国土总面积的12%以上,改造、利用的难度很大。而对中国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耕地,所占的比重仅10%多些。

中国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在我国北方地区,平原多,宜农耕地多,宜林土地多;在南方地区,平原少,宜农耕地较少,宜林宜牧土地多;在西北地区,沙漠广,宜农耕地少,宜牧土地多;而在西南地区,山地多,宜农耕地少,宜牧宜林土地多。

中国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由于中国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各地历史发展过程的特殊性,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情况极为复杂。例如,在广阔的东北平原上,汉民族多利用耕地种植高粱、玉米等杂粮,而朝鲜族则多种植水稻。山东的农民种植花生经验丰富,产量较高,河南、湖北的农民则种植芝麻且收益较好。在相近的自然条件下,太湖流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的部分地区就形成了全国性的桑蚕饲养中心等等。

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农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不同的利用方式,土地资源开发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土地的生产力水平会有明显差别。例如,在同样的亚热带山区,经营茶园、果园、经济林木会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任凭林木自然生长,无计划地加以砍伐,不仅经济效益较低,而且还会使土地资源遭受破坏。

中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这里所说的分布不均,主要指两个方面:其一,具体土地资源类型分布不均。如有限的耕地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草原资源多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等。其二,人均占有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中国林地少,森林资源不足。可是,在东北林区力争采育平衡的同时,西南林区却面临过熟林比重大、林木资源浪费的问题。中国广阔的草原资源利用不充分,畜牧业生产水平不高,然而,在局部草原又面临过度放牧、草场退化的问题。

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土地资源全部分布在东南沿海及四川盆地暖温带及亚热带平原和盆地区,这是中国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也是人口密度、土地资源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我国国土面积虽大,但适合人类生存的五、六、七级的土地资源面积仅占了我国土地资源面积的 29.48%,即不足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的土地资源面积养活了我国 80% 以上的人口。我国人口众多,而易于人类生存的高等级的生态环境下的土地资源面积占了不足三分之一的中国国土面积,故我们应该科学利用和保护好这部分土地资源,更应保护好这部分土地资源上的耕地,因为这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上海气候中心

2、《关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评述》 王明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1998年第二次战略研讨会

3、《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人民网

4、《臭氧层破坏》 中国经济信息网

5、《我国土地资源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邓红蒂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6、《土地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7、《中国的资源及其环境状况》 中国农业重点实验室网

8、《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教育论文网

篇5:《视觉文化导论》读书报告

未来时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读书报告

姓名。学号*********(**学校 **学院,**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班)

1.引言

现实与比尔盖茨的梦想之一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即计算机在家家户户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在这个科技普及速度相当快的年代,我们多数学生或多或少的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如今我进入了计算机专业,这与榜样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兴趣。不过这计算机专业现实情况与外人的认识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面对庞大而繁重的数学,渺小的我,还好有老师的指引和同学的鼓励,我当然会坚持下去。现在,网络的速度可以达到几何的速度,而且它的速度还会进一步的增快。看看我们过去十年的数字生活方式和数字工作方式,这意味着这些工具已成为主流。计算机是当今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自问世以来一直走在科技前沿,几乎个领域都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无时无刻不在推动者社会发展。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充满了信心与斗志!“计算科学导论”这门课为我们敲开了专业之门,我从中受益匪浅。

2.我对学习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几点思考

关于基础课程,我们现在的课程主要是数学。虽然现在这三门数学课对计算机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作用还没有体现出来,但是据老师说,必须要学好数学才能学好专业课,所以我要努力学习数学„„学习“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知识,可以为我们今后学习“计算机自动控制基础”课程和从事自动化领域的技术工作打下一个必要的基础。除数学外,英语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也很重要,因为英语是人与计算机交互的基本语言,而且目前大量先进的计算科学文献是用英语描述的。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普通英语课程,通过四级考试,之后还要注重“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促进对专业的理解与全面学习。总之,数学,英语,计算机专业课,就像是木桶,一个板也不能少。

通过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我对计算机发展史又有了新的认识。例如,20世纪30年代是计算模型取得突破进展的时期,哥德尔、丘奇、图灵、波斯特等人分别有了建树,为计算科学技术奠定了基础。1966年美国还设立了计算科学大奖——图灵奖,以纪念这位杰出的科学巨匠。图灵和冯·诺伊曼贡献了存储式通用电子计算机,人类使用自动计算装置代替人的人工计算机和手工劳动的梦想成为现实。在此基础上,才吸引了大批人才开展对计算机的研究,这为后来的比尔盖茨成为传奇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基础。学习这门课程之前,一直以为除了发明者,只有比尔盖茨才是对计算机产业贡献最大的人。后来才知道,原来图灵、冯·诺伊曼和乔布斯等人在计算机发展史上也是有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的。

通过课堂的学习,老师的讲解,我们开阔了眼界,知道了好多计算机领域的著作和奖项及名人等,这对我们人生道路也很有指导意义。他们就像我们的指路

《计算科学导论》读书报告

明灯,引领着我们不断前行。其中,还有一些有趣的东西如悖论等,激发着人们的兴趣。

计算科学是一门有相当深度的学科,对于计算机科学系的学生来说,学习计算科学知识,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而且,计算科学学科知识组织结构庞大,大量的知识在结构上呈现出层次结构和半序结构的特点,没有先修课程或前驱课程的支撑,学习后续课程将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多学习,勤思考。

在计算机科学导论课上,我们还学习了大名鼎鼎、耳熟能详但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二进制,怀着崇高的敬意,我发现二进制还是比较有趣的。此外,在实验课上还学到了十六进制和八进制。计算机的世界永远都那么吸引人。这些基础中的基础,我们必然要熟练掌握的。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们初步接触了布尔代数。布尔代数本身是一种代数系统,但更是一种逻辑系统。当人们将电路与布尔代数建立联系之后,从计算模型到技术支持,存储程序式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可谓真正建立在数学基础之上,建立在了逻辑与代数的基础之上,特别是数理逻辑的基础之上。刚刚解除了一点点布尔代数基础,这可以为今后学习计算机逻辑代数,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二进制运算以及数理逻辑等课程提供一个基础。

我重新阅读了《计算科学导论》一书,书中提到了进行计算机导论研究的意义:①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学科中所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②有助于总结和提升就是学科中所积累的可中方法与经验。③有助于促进学科的发展。④有助于确立正确的思想原则,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⑤有助于计算机导论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深入地体会,准确地把握这五点意义对我们认识、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是非常重要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特点:①本课程的概括性很强,课程对学科中涉猎的各个领域的各个问题都有整体上的概括性的说明;②严谨,其中的定理结论,甚至程序逻辑,都是经过严格合理的规则论述推理而来的;③课程除了让我们学到专业知识外,还在一些别的方面让我们受益匪浅。譬如:这门课似乎在努力为我们这些计算机初学者打造一种思维体系,是一种与我们以往十二年学习截然不同的思维。譬如:对问题的思考方式,现在面对的不是这个问题,而是由此问题抽象而来的一种模型,使我们看问题的眼光更多地落在问题的本质上,而非表面。再譬如:整门课贯穿始终的严谨思维严密论证的态度也对我们今后的学习都有所启示。

关于计算机,我对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应用方面兴趣浓厚,曾经做过Flash、视频等等,对WORD、EXCEL、PowerPoint等的基本操作比较熟练,喜欢应用它们。但作为此专业的学生,我更要重视专业课程对我们的指导,对不感兴趣的东西也要提起兴趣,毕竟它们都是我爱的计算机领域的东西。计算机领域是一个飞速发展的领域,发展潜力巨大,要想学好计算机,仅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注重与时俱进,积累经验,不能忽视从课外的途径充实自己,不断丰富和尽量完善自己。计算机科学是一种平台,在它之上,我们能够做很多事情来造福经济、刺激行业业务发展以及解决很多悬而未决的技术性问题。

关于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问题,老师也提到过,貌似是比较严峻的,但同时,只要基础过硬,操作能力强,人才也不会被埋没的。我认为各行各业都会有计算机专业人士的涉足,计算机技术是几乎每个领域都不可或缺的,所以我们的选择面还是比较广的。我们要掌握坚实的基础并能够应用出来,能够创新,这样才能

《计算科学导论》读书报告

实现自己的意义。毫无疑问,知识经济型社会的人力资源核心就是知识型人才。知识人才是经济社会的第一资源,在现在这个年代,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科学与人才的竞争。这也就格外的显现出知识人才在竞争当中的地位。知识工作者,并不是按部就班把资料输进计算机即可,而是能够善用信息的人。高科技人才往往具有更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全面的素质。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唯有创新才能突破;唯有创新才能保持自己的优势;唯有创新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唯有创新才可以让自己立足于不败之地。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争当高科技人才,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3、对学习这门课程的总结

目前我们正在学习或将要学习的各门课程,对我们今后的专业学习都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注重全面均衡发展。

自计算机诞生以来,大量的人才前赴后继的投入计算机研究领域,举世瞩目的成果不断被推出,计算机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我们要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努力做创新型人才。

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对计算科学学科的定义、基本问题、发展主线、主流方向、学科方法论、历史渊源、学科特点、发展变化、知识组织结构与分类体系、学科发展潮流与未来发展方向等学科发展历程和学科范型理论知识的介绍,使我们对计算科学学科有了一个正确、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虽然我们目前对许多知识不能深入理解或根本不能理解,但也不影响我们对本学科整体上形成初步的认知。

学习计算机专业要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这是实践与创新的前提。

二进制、布尔代数等等,以后的专业课程中我们将会用到,所以一开始就要有足够的重视,以后更要认真学习。

“计算科学导论”这门课是我们专业学习的敲门砖,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简单初步认识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以后的学习有启发作用,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明确目标,努力走好这条路。

参 考 文 献

篇6:《视觉文化导论》读书报告

本尼迪克特认为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无数的可能性,不同的文化通过选择和整合形成了各自的模式。在此过程中,原先没有关系的两个文化部门之间的结合会使两个领域都发生变化。

以艺术和宗教的关系为例。西方的艺术传统深深地受到宗教思想的浸润,艺术描绘宗教故事与教义,使其家喻户晓,如果中世纪的艺术完全是装饰性的,与宗教无关,那么当代西方人的审美趣味就会完全不同;如果我们将艺术定义为对形式美的追求,它可以与宗教无关,美国西南部的印第安村庄中,陶器与纺织品的艺术形式十分精美,而用于宗教活动的祭钵却装饰粗糙而没有风格,祖尼印第安人认为宗教上的苛求排斥了任何艺术追求;因此,艺术与宗教各有自己的宗旨,相互独立,本无必然联系,在文化整合的过程中,西方艺术因为与宗教的结合而染上了独特的色彩,本尼迪克特认为应该去探究宗教与艺术相互渗透的程度,以及这种交融给宗教和艺术带来的后果。

类似的,中国儒家传统将音乐与政治、道德结合,这种礼乐传统使得礼与乐都发生了变化。如果乐的元素没有加入到礼的领域中去,周礼的面貌会大不一样;若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模式中,音乐只是起娱乐作用,我们今天很可能拥有更多的音乐传统,历史上很多风格各异的“淫词艳曲”就可以安然无恙地流传下来了。

礼是中华文化中十分活跃的一个元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皆着礼之色彩,政治、艺术、生产、教育、仪式无不与礼结合,礼对文化的整体面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即是以礼与乐、礼与教、礼与物的结合为例,来探讨礼与不同文化特质的融合及其意义。

礼的内涵十分丰富,在以下的讨论中,我们将礼主要界定为纲常伦理,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家庭、宗族、国家等不同层面上的社会秩序。

二、礼与乐

从音乐的本质看,感于物而后动即成音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音乐本身包含了音色、节奏、旋律等,它只是有组织的音,其艺术感染力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与思想无必然联系,故音乐的一个天然作用即是娱乐;同时,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符号,其所指是任意的,本无善恶之分。

正是音乐的这两个特质——艺术感染力与声音符号——分别为政治与伦理与音乐的结合提供了空间,最终促成了礼乐的形成。

音乐的巨大的感染作用,可以改变社会风气,“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这是音乐与政治的一个交叉点;“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惑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而人化物”,人被事物所迁化,物善则人善,物恶则人恶,连结物与人的音乐因此可以成为社会控制的工具,“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乐从心中出,无法矫饰,“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所以,乐可以成为社会民生的晴雨表,知其乐,知其政矣,此为历代统治者采风的理论依据。

其二,乐与伦理的交叉点在于,音乐同样是区别人与禽兽、庶民与君子的标志,“禽兽知声而不知音,众庶知音而不知乐,唯君子为能知乐”;音乐是语言之外的另一种文化载体,特定的声音符号一旦被用来代表某种伦理思想,音乐就有了道德内涵,“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符号与意义之间的联系一旦固定,音乐就成了一种濡化方式,音乐因其直接的感染力,有着比语言更优越的教化功效,“故乐行则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至此,当音乐因为与政治、伦理的结合而面目一新时,我们终于可以说,“知乐近于知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礼与乐相遇了。

礼与乐原先是两个独立的文化元素,当它们都为贤者所用,成为施政工具时,二者的目标就一致了,礼与乐因此结合,密不可分;礼与乐用于政治,可以说一个是外在化控制,一个是内在化控制,“礼者,动于外者,乐者,动于里者”;晓之以理,为礼,动之以情,为乐;礼乐合一,才是情理兼备,天下归心。

礼与乐的功能相反,“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而饰貌者,礼乐之事也”,在等级制度下,使人民团结,社会和谐靠的是乐的力量;礼与乐各司其职,这两种相反的力量一旦协调,便是天下大治,“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

古人还为礼与乐的结合找到了更深的原因。礼与乐皆从道出,“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礼与乐的基本精神是相同的,“礼乐之情同”;礼乐与天地四时的运转相通,“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而礼与乐的来源有异,“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这便是礼乐结合的哲学根基了;礼乐就有了两层含义,

既指合礼而成的音乐舞蹈作品,又是一种哲学思想。

音乐在与礼结合之后,发生了几方面的变化。

音乐的娱乐性变得次要,教化作用成了它的主要价值,“乐之隆,非极音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与礼结合之后的乐就有了德音与溺音之分,礼形成了对音乐形式的限制;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形式的创造、音律的排列本无善恶;郑卫之音为何放肆无规矩、桑间濮上之音又如何亡国,我们已不得而知,从艺术角度讲,那些地区的民间音乐很可能是另一种流派,只是其风格创新不合古制,故贤者非之。

综上我们看到,礼与乐的结合是考察中国音乐美学与政治思想的一条线索。

三、礼与教

教育本身的功能是培养人的能力、塑造人的性格,教育的方法本应不拘一格,但是由于礼对教育的渗透,中国的教育方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从制度化的学校教育来看,学习本应该允许足够宽广的空间去尝试、犯错、冒险,待到充分全面地发展了自己的天性能力之后,才可能成为齐家治国的君子。总是在一种小心翼翼的恭肃气氛中长大,束手束脚,难以活泼开朗,违反了儿童天性,中国的孩子才畏畏缩缩,被动,“不问不敢对”。

符合自然的成长,应是放而后收、动而后静、野而后文;浪子而后圣徒,这一现象历史上也有,往往日后最文质彬彬的恰是童年时代尽情疯过的野孩子。

从日常的濡化来看,以礼乐的教化作用为例,一般认为德音催人向善,溺音使人沉沦,实际上,这是光注重“好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而忽视了“坏音乐”对人不良情绪的释放作用。今日的摇滚乐便可看作是年轻人发泄不满的一种途径,这种仪式中的叛逆、暂时的反结构反而成了工业社会的一个安全阀,最终对维持原有结构有利。

如特纳所说,荒谬和矛盾可以彰显规律,过度和暂时被允许的违法行为会带来极大的满足感;破坏性仪式有着强大的整合效果,它可以释放社会结构中固有的压力,具有清洗社会结构的效果;可以说,儒家对仪式是正利用,荒废了反利用。

不管从哪方面说,礼对教育的影响都是极大的,礼为教育设定了目标,礼规定了师生双方的行为规范;直到今天,在当下的教育制度的改革中,仍然应该考虑教育之中礼的元素,才能触及其根本。

四、礼与物

礼最初是一种精神存在、看不见的社会秩序,它的表达必须要借助物质手段,比如人们的日常问候语言和鞠躬招手等仪式,从甲到乙,再从乙到甲,任何一个环节的中断都会引起社会关系的波动,礼的流动是传播意义上一个信息流(语言、动作)的完整循环,与器物无关。

当礼的往来借助物的流动来表达时,便是礼物。“礼物”是一个偏义词,重在“物”,“礼”这个形容词界定了这个“物”的内涵;“礼”是“物”的象征含义,赠予的是实在的“物”,传达的是象征的“礼”;礼物的流动实际上完成的是社会关系网的编织。

从人们平常无意识的语言习惯来看,我们明明是“送物”,却说是“送礼”,真正送的是“礼”;别人收下的是“物”,却说是“收礼”,真正收下的还是“礼”。

“礼物”之“物”的象征含义突出的表现在“千里送鸿毛,礼轻情义重”;宝玉将自己平时用的一块旧帕子托袭人给黛玉,袭人不解,这又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宝玉道,你只管送去,林妹妹自然知道。——林妹妹当然知道,重要的不是帕子,而是它的象征含义;与此“情物”相对的是“利物”,为了直接利益关系而给医生、官员送的礼,便是直接的钱财,完全是重实用价值。

礼的物质形态极其复杂,鸿毛、旧帕子是一端,直接的钱财是另一端,二者之间是物质实用性与情义并重的其他形式。我们看到,双方的关系越亲密,往往礼物的实用价值就越小,只是借助物的形式来含蓄的表达情义,如鸿毛代表的君子之交,旧帕子象征的纯真爱情;反之,双方的关系越疏远,礼物的实用价值就越大,直至完全成了买卖。讽刺的是,在中国的人情文化中,明明是钱权交易,却仍然要借助礼物的形式,仿佛双方只不过是礼节来往,真是一种掩耳盗铃。

不管是情物还是利物,都还归于礼物的范畴之中;与礼物相对的是商品,后者交换的完全是物的实用价值,没有礼物中丰富的象征含义。

礼物的往来之中至少包含了三个礼的元素:器物文化、仪式与社会制度。送的物是礼。最后,送礼这件事本身是礼,礼物往来的背后是社会秩序,包含着请求、尊敬、友好等多种含义,例如聘礼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开始,节庆时亲友之间的礼物流动是既有关系的巩固与延续。

礼尚往来,该送礼不送礼,非礼也,收礼不回礼,非礼也;为什么“礼”像是长了翅膀的性急的精灵,有了某种自主性,崇尚往来?为什么“礼”像是一位风风火火的信使,不可久留?

这里抽象的、非物质的礼,是一种观念的存在,一旦人们普遍相信它的存在,它就作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了;中国人的“礼”的概念可以与毛利人对“Hau”的信仰相映成趣,不过与后者主要受宗教观念的强制不同,礼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习惯法,不管是周天子给诸侯的赏赐还是附属国给宗主国的朝贡,礼的往来清楚地来受到社会秩序的推动;送礼、收礼与回礼,这一过程同时包括了看的见的物质交换和看不见的社会契约,受到互惠法则的强制;小小的礼物,一来一往,搅动的是背后一整套方方面面的社会关系,人们对它的遵守也是基于非常复杂的心理和社会动机。

五、结语

最后,让我们回到礼本身来审视礼的存在,礼是什么?

礼是一种社会制度,一套知识体系,一个施政纲领;礼既是理想,也是一种实践;礼是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也是正式场合的仪式。

礼既实又虚,既可以是周代的器物文化,又是周代贵族的精神追求与日常修养;礼上达天子,下至庶民,它是历史上大小传统的不断互动;礼可大可小,可以相当于人类学“文化”的概念,又可以只是一句话语、一个动作。

礼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礼是情感的,也是理性的。

正因为礼的内涵异常丰富、礼的概念很有弹性,礼可以与文化中的很多不同元素结合,构成许多复合词组:礼貌、礼义、礼仪、礼法等等;这种融合是一个历史过程,最初不下庶人的礼逐渐融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种结合也反映了作为文化主体的人的创造性。礼的内涵随着时代而改变,礼的词组中沉淀了太多的历史变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礼总是带着深厚的岁月痕迹。

在现在萌发的回归传统的呼声中,在将来可能出现的中国的文艺复兴中,礼都将占有一席之地;礼,时至圣者也,具有强健的生命力,为了需要,历史上人们不断创造出新的语言与观念,将来礼又将与什么结合呢;老树发新芽,礼作为中华文化的一条线索,一个在历史流转、文化变迁中异常活跃的元素,必将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陈莉选注,2008 礼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露丝·本尼迪克著;何锡章、黄欢译1987 文化模式。北京: 华夏出版社。

[3]李安宅2005 《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篇7:视觉文化背景下雕塑的视觉化转变

关键词:视觉文化;雕塑;转变

罗丹曾对图像时代发出警告:现代社会是平面的时代,雕塑的技艺面临失传。他说:“今天对于雕塑的感觉力已完全消失,不只是欧洲,也在每个人中间,这是一个平面的时代,人们对圆雕已一无所知,人们得意于自己做的事,直到他被迫看到结果并不完美,可是这要耗费多少年月才能使他们意识到这一点。”[1]

1 文化的视觉化

罗丹的预言已成为今天的现实,雕塑也的确在视觉文化的背景下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国学者波德里亚曾以符号表征系统的变化将文艺复兴以来的文化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模仿为主要范式的古典文化时期,这个时期从文艺复兴持续到工业革命,强调对自然的模仿;第二阶段是以生产为主导的范式,存在于工业革命时期,此时的符号已不单纯局限于对现实的模仿,而是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性;第三个阶段是拟象阶段,数码控制是当前的主导范式,符号拥有了完全的自主性,按照自身的逻辑生产复制从而形成了虚拟现实。[2]这里的第三阶段就是当下艺术家从事创作的文化背景,也称作视觉文化阶段。

视觉文化可以被理解为文化的视觉化,不仅限于视觉艺术领域,视觉现象被扩充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小到印刷品、电视影像、手机界面,大到建筑样式、城市视觉形象等。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主流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并不是接触真实的世界,而是通过观看体验图像来间接地认识世界。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从本质上看,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3]

2 雕塑的视觉化转变

传统的视觉艺术遇到这样的问题,单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已经不足以应对社会的发展,从印刷媒介到影像媒介再到如今颇有市场的交互媒介,从标志设计到品牌设计再到服务设计……造成了由“语言”向“视觉图像”过渡的“视觉文化转向”,并形成了“文化大众”。以流行主义和大众化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已然将以精英主义为特征的现代艺术解构在当下日常生活的话语体系中了。文化大众要求一切艺术品都如绚丽的图像那样赏心悦目,而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是难以提供这样的视觉经验和刺激的。当一双具有图像依赖性的眼睛来看雕塑时,会因为其缺乏色彩而感到索然无味,会因为复杂的視面,多变的轮廓而难以把握。而丧失了现场的体验也就无法体会空间艺术的魅力在这种背景下,当代雕塑不论是色彩、体量、材料运用还是对传播方式都产生了和以往不同的风格特色。图像在对雕塑某些传统观念和特征进行消解的同时,也筛选并强化着其中符合图像传播特点和当下视觉习惯的方面。具体的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雕塑表面的色彩表现

色彩在雕塑上的运用成为当代很多雕塑家的自觉。传统概念中的雕塑被定义为空间和材料的艺术,而单色往往能更好地突出材料的肌理和质感,并能促使观众把注意力完完全全地集中到“形体”上来,因此,色彩一直不是雕塑关心的主要问题。虽然在雕塑上设色古已有之,比如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最初都是上色的,中国古代的陶俑亦是如此。但是从文艺复兴开始,雕塑就很少上色了。雕塑以舍弃大千世界缤纷色彩的代价而获取的这种单纯的形式,恰恰体现了古典主义的精神诉求,即要求观众诉诸一种静观、细品、深思、冥想的状态。这种理性的审美无法适应以图像迅速复制和消费为代表的当代大众文化即时性、一次性、视觉性的审美习惯。所以色彩在现当代雕塑中的广泛运用满足了三方面的诉求:一方面反映了当代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感官欲望;也符合了当代视觉图像文化传播的趣味和要求同时从雕塑摆放环境的角度看,五彩斑斓的彩色雕确实更能适应今天充斥着五光十色图像的城市氛围。如陈文令创作的《红孩子》和周春芽的雕塑《绿狗》等作品从名字就可看出色彩在作品中的作用。

但是,随着色彩的进入,传统雕塑的量感、质感就会遭到消解。例如很多卡通雕塑造型夸张、设色艳丽、表面光洁、描绘精细,但整个作品显得无比轻飘,这些作品消解了传统雕塑的量感,只能算作立体的漫画。雕塑作品由于设色形成的对材料表面的覆盖,使得雕塑材料的肌理和质感失去了表现力。在这一类雕塑的“形”与“色”的相互关系中,形体甚至是依附于色彩的,是在为最终的色彩表现做准备。当我们通过照片来看这些作品时,已很难分清被拍摄的到底是一幅画还是一尊雕塑。

2.2 雕塑图像化的表达方式

在视觉文化语境下的雕塑作品呈现出一种“图像化”的倾向。不但雕塑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图像,甚至图像更近一步成为雕塑的材料。

首先是根据图像进行创作。作为空间中立体的形态,传统雕塑的创作灵感和材料都来自于现实世界,不论是自然界还是各种人工制品,比如罗丹对人体的迷恋,亨利.摩尔对骨头和海边卵石形状的沉迷,甚至直接对现成品的挪用,都体现了艺术家与第一现实的关系。然而现在情况产生了变化,雕塑家不再仅仅是面向自然或周遭的现实世界获取创作资源 ,而是开始转向大众传播形式中的各种影像和图像,从这种被改造后的第二现实中寻求创作的灵感,把平面的图像直接做成立体的形式。例如:雕塑家许鸿飞来自从看到《广州日报》刊登的“寻找最可爱大兵”系列报道后,就萌生创作“可爱大兵”雕像的想法,并且如照片一样完成了作品,简单的雕塑语言不会影响其因为照片的成功而引起的轰动效应。旅法雕塑家王度的作品就通过把报章、杂志中的特定形象,进行精确的三维空间的复制,甚至连照片中人物形象的透视变形,也不折不扣地在雕塑中进行了表现。

其次,图像直接进入雕塑作品。海量的图像经过雕塑家的筛选后作为一种雕塑材料,经过特定技法(如粘贴、转印等)的转换后,成为雕塑的一部分。例如苏立群老师为北京2008奥运创作的雕塑《历史铭记这一刻》在表面光滑的做胜利动作的大手上精心贴满了各种关于奥运会的宣传图片,清晰地传达了欢庆奥运的主题。因为粘贴图片需要平滑的表面,所以雕塑的造型就要牺牲掉形体的丰富性,保证表面平滑。这使得作品更像一个以雕塑为载体的海报。

2.3 雕塑作品呈现的方式借助图像

在当代艺术的大潮中,雕塑的界定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如罗伯特·史密斯的《螺旋防波堤》,海泽的《双重否定》以及克里斯托的作品《隐蔽的德国柏林国会大厦》等,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普通观众是无法进入,甚至是无法接近的,而且这些作品巨大的尺度决定了,即使在现场的人们也无法以正常的视角进行观赏,必须通过特定角度拍摄的照片或音像资料,才能感受到作品在自然环境中的全貌。因此,他们的作品在画廊和博物馆通常是以照片、录像和电影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这里,图像作为作品重要的诠释者,在整个艺术行为的呈现表达和传播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传媒和公共传播的强大力量面前,在当代艺术走向融合、交叉并呈现出更强的综合性的背景下,图(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像的视觉经验对传统雕塑样式的改造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传播的手段,它体现了视觉的优先性在当代文化中的强势地位和对其他媒介形式形成的压力。同时还应看到,图像时代带给我们形象内涵和意义的表面化,使得艺术原有的审美静观和对意义的体味也转变为对视觉快感的追求。

3 对雕塑图像化的反思

視觉文化语境下,当代雕塑呈现出一种“图像化”的倾向,在作品的题材和表现方式上更加追求视觉和感官的刺激性和陌生化,作品意义的丰富性正让于感官和欲望刺激的直接性。现代雕塑作品呈现出的结构简单、形式明确、效果单纯强烈但缺少韵味的特点正是当代雕塑在图像传方式的影响下呈现出来的符号化倾向的具体表现。

赫尔德在《雕塑论》中阐述了雕塑并非视觉艺术而是触觉艺术,“对于视觉来说,实际上只有平面图像或平面图形才是适合的,然而立体的和立体的外形却很赖于触觉”。[4]德加在晚年视力大减的情况下创作出以马、舞女、浴者为题材的雕塑名作。雷诺阿也在晚年创作的大量的雕塑。中国传统石窟雕塑是在很暗的情况下操作的,触觉可能更为重要。特别是中国的张明山可以在袖中塑人像,惟妙惟肖。

“反者道之动。”雕塑的触觉性在视觉文化的时代可以使人增加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纠正过分的视觉化带来的负面问题。通过形体思维和材料思考增加对世界的体验和对自身的关注,警惕图像霸权、视觉消费、文化快餐等视觉文化现象对大众审美的负面作用。

参考文献:

[1] 克莱代尔.罗丹笔记[M].迟柯,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04:144.

[2] Mark Poste,ed.Jean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M] .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Press,第135页.

[3] 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899.

篇8:《视觉文化导论》读书报告

【关键词】视觉文化 新闻报道 图像 视觉转向

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说到底,它是一种消费主义的文化,“它煽动人们的消费激情,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但是人们所消费的,却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①当前社会文化主要表现为以这种音响、图像、娱乐、时尚等为特征的视觉文化。在今天的艺术生产和文化消费中,视觉文化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它们成为当前绝对性的文化范式时,其内部的文化逻辑就具备了一种强大的辐射和吸附功能。视觉文化逻辑正引领着新闻生态景观和审美模式发生一场视觉化转型。

一、新闻的图像化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传媒必须重新审视视觉的重要性,更加重视对图像的使用。为充分适应“图像化生存”的受众阅读心理,媒体在图像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报纸开始更为充分、更为全面地运用它的版面元素,无论是在图画、图表、线条、色彩、空白的使用上,还是在版面的风格化、个性化的体现上,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信息的传递正越来越重视对图像的运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图表新闻应运而生。它利用细致的绘图吸引受众的视线,它不仅能陈述事实,而且还使整个版面充满生机,显得明快清晰,消除人们的视觉和心理疲劳,给受众带来阅读的舒适感。

图表的最大特点就是“用事实说话”。一幅好的图表可以用数字、图案等来表达新闻事实,更加客观地反映事实,起到文字、照片所达不到的效果。目前,它在我国各大纸质传媒的报道中也占据了越来越大的份额。1999年新华社就将图表作为一种新的报道形式,成立了专门的图表编辑室,利用计算机绘画手段,以图形、表格的方式解释新闻现象。2000年4月25日《北京青年报》开辟了《读图时代》专刊,大版刊出图表新闻。图表新闻具有直观、简洁、详实、准确等方面的作用,增加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提高了报道的说服力。

图像比文字具有更强的可参与性,这一文化特性在媒介上的表象就是新闻的图像化。美国艺术家格林伯格(Greenberg)指出:“每门艺术权限的特有而合适的范围,这与该艺术所特有的媒介特性相一致。”②媒介的图像主要是线条、色彩、构图与材料等,这些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具有争取受众的天然优势。消费社会的文化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追求视觉效果的最大冲击与诉诸人的情感心灵世界,而媒体的图像化就成了向其中任何一方迁就或归附的最直接的途径。

二、新闻的去深度化

德国媒介理论家史特姆(Strom)在对电视的研究中发现:“当收看电视的人面对着快速变化的图像和速度被加快的姿势和动作时他简直是被逼着从一幅图像换到另一幅图像……结果,看电视的人不能再保持良好的状态,在内心里也停止标识。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们发现个人是用更兴奋的、被唤起的胜利状态来行动并做出反映的,这反过来又会导致理解力的下降。”③史特姆的这一发现,不仅解释了图像文化的制作秘诀是“刺激——反映”的心理模式,而且让人们看到它对于受众“看客心理”和“无深度消费态势”的养成关系。这种心理模式和养成关系,也就是我国报纸目前特征呈现的深层次原因。

当前我国的报纸通过图像与信息,向大众展示了一个流光溢彩的消费世界,表现出消费文化的“无深度、片断性、重复性”的特征。大众媒介与消费主义这两个时代的宠儿,联手制造了以快节奏、无深度、片断性为特征的现代社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看到,广告充斥着报纸,它不停地教育着人们消费什么,怎么消费,而报纸的各种“时尚专刊”、“汽车专刊”等也宣扬着消费的快感。仿佛媒介是宣扬消费主义的天然工具,而且也有一些媒体依靠消费类或具有消费主义色彩的内容逐渐做大做强。人们听到与看到的是欢歌笑语、华衣美服,那些远离现实生活的新闻和时尚文章,让观众远离了生活的烦恼,享受着媒介带来的快感。通过消费主义,媒介得以笼络住更多的受众,而这也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消费时代的媒体是富有感性的媒体,它们热衷于报道最震撼的事件。但它只是把每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搬到版面或荧屏上,让人们的感官得到满足,在理性上一般不花费更多的注意力。我们在大众化媒体上通常看到世界发生了什么,但很少看到它们为什么会发生。商业炒作、广告和明星逸事穿插其间,花边新闻占很大的比重。接着,楼市专版、汽车专版和日用品分类广告,色彩纷呈,把都市繁华的景象衬托出来。生龙活虎的版面似乎缺少最重要的东西——思想的影响力。除了会议新闻中罗列着一些政治概念外,受众既看不到有生机、有创见的时事分析,也看不到启迪人们心灵的短评。

图像的泛滥使得“去深度”的文化逻辑在当今大行其道,它所制造的文化狂欢和消费盛宴,对大众传媒来说具有极强的蛊惑力,在这种文化逻辑的征服下,新闻开始追求感性化,平面化和狂欢化的叙事原则。他们不再充当现存消费性日常生活的批判者,而是有意无意成为这种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塑造者,他们也不再向社会公众提供一种对现存生活的批判,而是直接诉求人们该如何去享受生活。

三、新闻的震惊诉求

没有了“深度”的韵味,新闻和受众就自觉追求一种即刻的、平面的、生理方面的快感效应,新闻的竞争也就落到了视觉上的震惊效应。对惹人注目的效果的追求,是消费文化和视觉文化的生命所在。思想消解后,新闻就只有通过这种人为制造的轰动效应,来获得大家对它的关注和青睐。新闻对于震惊效应的追求主要体现为内容的低俗化和宣传炒作。

传媒低俗化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传播市场化、娱乐化蓬勃兴起的变异现象,主要是指大众传媒在传播活动中放弃自身社会责任、片面迎合部分受众低级趣味和需要,如炒作明星绯闻、迎合猎奇心理、专重感官刺激、渲染色情暴力不良倾向。近一段时间,低俗之风在一些报纸中呈抬头之势,传媒在追求“眼球效应”和经济利益的同时,忘记了自己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一股弥漫在新闻报道中的低俗之风,已与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一道,被公众列为中国传媒业的“四大公害”,并受到各界的强烈抨击。

总之,视觉文化时代的报纸,用私人空间来满足大众日趋强烈的窥视欲;男女之间暧昧的关系总被表现得那么富有魅惑力;文本的精神旗帜从严肃、正经走向调侃、嬉戏、狂欢,语言则追求图像式的重形轻质,语不惊人死不休,带上了明显的技术卖弄色彩。□

参考文献

①蔡骐、刘维红,《论媒介化社会中媒介与消费主义的共谋》,《今传媒》,2005(2):211-12

②格林伯格:《现代主义绘画》,转引自周宪:《视觉文化:从传统到现代》,《文学评论》,2003(6):89

③[加]德克霍夫:《文化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13

(作者: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上一篇:高考易读错的字音下一篇:青春校园诗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