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觉”到“视觉化”:重新理解视觉文化

2023-01-23

一、“视觉方式”作为观看、理解世界的角度和方法

与视觉文化、方式有关的一切事物的前提即是观看,它是我们感知世界的前提。英国著名的艺术评论家约翰·伯格说:“观看先于语言。儿童先观看,后辨认,再说话。”[1]他又说:“正是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正如新生婴儿一样,他们的视觉观看如同接收仪器,自动接纳外界的一切事物,一根线、一个糖果或是一只毛绒玩具,只要能在视觉上引起新鲜、刺激的感觉便能进入他们的视线范围。在这个阶段,婴儿还未形成正确的主观判断,他们不存在正确的视觉审美方式和原则,只是单纯的从事物外观判断。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童逐渐在接收教育及社会活动中储备知识,也有了各自不同的审美需求和一定的辨识度,从而能对外来事物进行自主判断。

此外,人们的视觉认知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诸如随着社会文化发展所带来的视觉暴力和冲击在某种程度上而言,需要我们发挥视觉方式的思维作用。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视觉活动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的特点,它强调人们通过视觉认知方式参与社会活动,体现在观看主体与被观看对象进行互动。同时,视觉认知通过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之间的相处,确立了人作为视觉主体在社会中的地位。阿恩海姆说:“所谓视觉,实际上就是一种通过创造一种与刺激材料的性质相对应的一般形式结构,来感知眼前的原始材料的活动。”[2]对此,我们可以认识到视觉活动也可以算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种创造性根据认识主体的学识、信仰、习俗所决定,并在我们的社会文化实践基础上对世界产生新的认知方式。

综上可知,视觉认知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吃穿住行等一切社会活动都以视觉观看为前提。因而,观看作为生活中的普遍日常行为是无法避免的,由眼睛产生的观看行为是一切活动的基础,而不同的人因不同的视觉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二、“视觉方式”作为艺术审美的运用方式

当下社会,随着物质需求的满足和人们精神需求的提高,艺术审美和愉悦成了新的追求。相关的政府、文化部门更加重视城市公共景观的建设,走在街上我们发现城市公共空间中充斥着大量的城市雕塑、建筑等景观。虽然,大部分的公共景观并不是真正的符合艺术审美的要求,或者也可以认为是政府部门展现其城市建设成果的一种方式。即便如此,“视觉方式”作为满足当下社会艺术审美的需求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城市公共空间中陈设的艺术品不论是雕塑、建筑或是广告插画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追求艺术进步以及更高世界观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这也是考察本民族与社会文明联系的紧密程度,也是民族文化选择的结果。

今天,“视觉方式”对于艺术审美判断而言是社会化的,社会大众在艺术审美上更追求真实的视觉感受,我将其总结为三点:可视、可触、可感。我觉得,无论是什么样的视觉方式,首先在视觉认知上要给人基本的视觉冲击,给人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这样才有可能进一步对视觉文化产生理解和进一步接触的欲望。其次,通过视觉感知获得的基本信息需要触碰实物带来进一步的互动。无论是外部的城市公共景观还是内部的艺术品展览,当今越来越多的艺术强调与观众的互动性,尤其是雕塑作品。不考虑专业观众和业余观众,我们在通过最初的视觉直观体验还应有更深入的接触,当然,这种接触不一定是肢体上的接触。最后,我认为,所谓“可感”更多的是指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根据视觉对象的不同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或许,专业的艺术受众会在观看之后产生思考,并进一步探寻更深的艺术文化,而普通的观者会更希望艺术给他们带来共鸣,更追求视觉审美愉悦。

因而,通过对艺术中视觉方式的考察,我们更能理解视觉方式的转变带来的变化。同时,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也会呈现不一样的时代特征,但都反映出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三、正确理解当下“视觉文化”与“视觉方式”

如今,视觉文化正蓬勃兴起,我们正处于数码图像的鼎盛时期,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视觉文化的内容。因此,我们也面临诸多的现实困境和挑战。

当下视觉文化具有四个特点,首先,视觉文化更加重视“视觉性”,也成为当下文化的主导因素;其次,图片成为更快捷、更直观的传播载体;再者,人们的观念变化影响了生活世界的外观变化;最后,人们的视觉享受随着视觉技术的进步不断提高,视觉花样也层出不穷。

所谓“视觉性”在德国艺术理论家康拉德·费德勒看来就是“可视性”。我们从只需从视觉角度出发,不考虑其他因素,使视觉文化希望传递的内容“被看见”,也就是视觉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在电子化媒介的今天,则通过图像来呈现,而图像化也成了最显著的特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周边充斥着各种媒介,如电影、电视、报纸、书刊、广告平面、网络空间等等,都离不开图像。现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占据生活主流的是电视、电影、网络等图像化媒介,各种博物馆、展览等主要传播艺术文化的场所也通过直观的图像绘画和影像展现。而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字形式的纸质印刷媒介似乎走向边缘化,其影响力不如电子图像媒介。我想,这意味着,当下社会的文化形态正在转型,人们正从文字印刷时代走向图像时代。当然,这并不代表文字印刷这种文化形式会被淘汰,因为还有一部分受众如老年人等还是习惯并需要通过纸质媒介进行阅读。

可以确定的是,“视觉文化”这一名称和观念正日益被人们所普遍接受,但也因此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先,由于科技进步和电子图像的发展,我们现在看到的视觉图像相比早期原始人的洞窟壁画更具视觉冲击力,这让我们在观看的同时也引发思考,具体什么样的视觉文化才是最恰当的。其次,当下社会充斥着大量的视觉文化,巨大的信息量和以往不同,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大量、迅速的图像信息。最后,对于如此冗杂的图像信息,采取什么样的视觉方式观看也十分重要。一部分人认为,视觉文化是用来满足审美需要,还有一部分人纯粹是为了娱乐消遣的用途,因而,正确的视觉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接受视觉文化讯息,避免由于技术、形式等阻碍真正的接收内容,应有一定的辨识度。

总的说来,我们对于视觉方式的理解始终不能脱离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我们必然要把视觉方式看作是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的一种思维方式。当今,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学者对当下视觉文化和视觉方式研究,试图对原有的视觉方式进行创新,去寻找更具前瞻性的视觉感受来表达艺术创作。我想,在这样的过程中,无论是艺术家、学者或是普通的受众,我们应该端正正确的审美动机,用符合视觉审美的眼光进行观看,因为视觉所能到达之处也是心灵的感觉。

摘要:从睁眼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无时不刻的在观看这个世界。究竟我们在观看什么,为什么观看却几乎没有思考过。视觉文化在今天强调视觉性,即我们眼睛所看见的东西,从表面上看,观看是一种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认知活动,与观看主体的意识、社会经历等相关。但是,从艺术中运用的视觉方式考虑,视觉方式又受文化模式的影响。因此,如何理解当下视觉文化以及用什么样的视觉方式观看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视觉文化,视觉方式,艺术

参考文献

[1] 《阅读城市》,张钦南,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 《图像与符号——艺术史和视觉文化》,刘晋晋

上一篇:对《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分析下一篇:理念引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以摩托车专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