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与文化

2024-04-08

视觉艺术与文化(通用9篇)

篇1:视觉艺术与文化

论文关键词:民间艺术 文化 传承 发扬 艺术教育

论文摘要:民间艺术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它既蕴藏着整个民族文化精神,同时又历经了时间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无可替代的生命活力。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教育相融合,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能广泛吸收优秀现代的艺术的营养,通过规范的艺术教育途径,使其不断得到发展,创造出更高级的艺术形式。

文化变迁,是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任何一个民族都在不断的发展并变化着,它所体现的民族特征的文化特点也会随之变化。文化变迁无关个人情感,而是一个不以人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过程。作为文化艺术中的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也是世代人民所创造、所传播并表现他们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同时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蕴涵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着质朴的审美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所以需要我们珍爱、继承和发扬。

谈到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就说明它有可发展的艺术价值,那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民间艺术,同时它有什么可发展的艺术价值。提起民间艺术我们都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如农民、乡土文化、祭祀;具有清新、质朴、稚拙特色的劳动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等内容。例如:装饰建筑物的图案、彩绘、木石雕刻、、陶瓷器皿、竹木器皿;、印染花纹、刺绣、剪纸、织锦、年画、泥塑、皮影、木偶、花灯、风筝、版画等。也可以说民间美术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通俗美术。民间艺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它既蕴藏着整个民族文化精神,同时又历经了时间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无可替代的生命活力。民间艺术所存在的艺术价值。实际上不但是“审美”意义上的艺术,更是“实用”意义上的艺术,所以它不应被时代所取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下去。下面是我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关系的几方面阐述。

篇2:视觉艺术与文化

在高校的艺术教育当中,江苏大学较早的在民间艺术方面有所研究,在2002年,江苏大学成立了民间美术研究所,该研究所以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和研究中国民间美术为宗旨,致力于民间美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将民间美术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绝活技艺融入到教学之中,并以此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各高校在教学中对民间美术保护和发展的认识会较好一些,但也有待于我们重新正确的认识民间艺术的传承在学校艺术术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与价值。

二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的责任

民间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优秀的民间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踪迹。挖掘整理、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现代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推动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许多的民间艺术都在逐渐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所谓“遗产”也正说明了这些艺术文化的传承所面临的严峻问题。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的年青人对民族民间文化有所忽视,普遍认为在改革开放推进现代科技社会进程中.我们丢失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许多民间艺术被冷落,由于后继无人,已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

保护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是学校艺术教育把民间艺术对现代年青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学校艺术教育中介绍民间美术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不同地域文化的艺术品反映出人类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信念及观察世界的特殊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保护与继承本土特色文化的同时提高认识多元文化的意识。同时,学校的艺术教育也是培养一批民间艺术爱好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继承和弘扬优秀民间艺术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高校更有责任通过艺术教育的形式担负起这一重任。

三 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是民间艺术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发展途径

民间艺术做为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一,它保持着物质与精神未分化之前的原始状态,包含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并不是要建立在丢失与变异的基础之上,而是要最高限度地保护其原有的面貌。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艺术既要生存,也要有所突破和发展,从而去适应人们不断发展的精神和审美的需求。这就需要学校在艺术教育中挖掘整理,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体制相结合生成更佳传播形式,使民族文化注入新的生命从而得以新发展,在这方面,高校可以利用艺术教育课程的开放性.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长期以来,由于地域性、民俗性、民间化等地方局限性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普遍不被各个时期的主流文化所接纳,基本靠口传和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承繁衍发展到的今天,大量的民间艺术珍稀资源,依然为少数民间艺人所掌握,往往难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因而,面对面地向学生进行传授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某一艺术形式的精髓。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环境,开展对民间艺术文化的调查,挖掘可开发的民间艺术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寻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与民间艺人或民俗专家讨论它们的艺术内涵;学习创作具有符号性的作品,并将这种艺术与该地区的现代文化联系起来,加深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深入了解。

民间的文艺活动是民间艺术集中展现的最大平台,一般都由群众自发组织、演出的节目,开展的活动,基本为当地有代表性且为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形式,基本包含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地方戏曲、当地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学习研究这一地区民间艺术的最佳时机和最大平台。对于艺术教育工作的展开应充分利用到这一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活动之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对民间传统文化进全面的了解,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形成对某一艺术表现形式的改进和创作见解,促进民间艺术与现代文化生活的有机融合。

所以,民间艺术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做出顺应潮流的改变,在学校艺术教育中要重视民间艺术的民族形式,继承一切优秀艺术的传统,在不改变其原有面貌的同时,将其精华列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在继承的前提下去发展,去革新。同时,也要坚持民间艺术的开放性,积极应对文化变迁,努力加深同现代艺术教育的融合,广泛吸收优秀艺术的营养,使其不断得到发展,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间艺术。

参考文献:

[1]王平,中国民间美术通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

[2]杨恩寰,民间艺术教育 人民出版社, 2008

[3]刘道广,中国民间美术发展史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篇3:声乐艺术与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则是指一个人对这些人类精神活动的创造物认知多少, 把握多少, 运用多少。

人创造了文化, 而文化又影响着人, 渗透于人, 塑造着人, 所以我们无论是在精神还是在物质的实践活动中, 都必须格外注重文化修养这一问题。文化修养是声乐艺术的灵魂。

一、声乐演唱情为重

声乐演唱中, 情感是不可或缺的, “情感是歌唱的灵魂”, 古往今来, 一直如此, “情为声之本, 声为情之形”是我国传统唱法中重要的美学思想, 著名的诗人白居易就是这一美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主张以情为基础而进行歌曲演唱, 与我们今天探讨的“情之所至, 音之所生”的观点不谋而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社会需要的主观心理反应”。哲学上讲的情感是人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表现的两个方面是基本情绪和精神特征, 前者是外在表现, 后者是内涵。在演唱实践过程中, 演唱者是表演者、创造者, 这就要求歌唱者要有丰富的情感投入以及对情感要准确地拿捏。而演唱者的情感表现是来源于对歌词和旋律意境的理解和对作品中传达的情景的联想和想象, 通过联想和想象唤起生活体验, 使情感表现的精神特征激发出来, 渗透到优美的声音中去, 把整个作品演绎的更加真实丰满动人。这就是歌唱艺术中情感表达的重要原则。

二、情感的表现:真情实感

正如前面所述, 声乐演唱过程中, 情感是不可或缺的, 但在情感的选择方面也非常讲究。明代张琦说过:“如果以为情而情止矣, 如果之情以为歌咏, 声音而歌咏声音止矣!”这说明了情感的真实性在歌唱表现中的重要地位。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在“天音论坛”全国声乐学术研讨会上说:“歌唱审美的标准应该是以真为先, 这里的真指真情、真美、真心。”真情实感不是虚情假意, 是不能装腔作势的。歌者应从作曲家创作的作品中寻找情感基调, 表现内在的喜、怒、哀、乐。在演唱过程中, 用真情去体验情感, 从而点燃听者内心的情感火花, 使其产生共鸣。这和演唱者的气质、个性、心情有着密切的关系, 并且同时要求演唱者有深刻的思想、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尽可能多的文化艺术修养等这些产生真情实感的可靠依据。

三、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正因为音乐有以上的属性和特点, 围绕着它就产生了大量的声乐作曲家、歌唱家, 产生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浩如烟海的作品, 使之独自成为一个完整的声乐艺术体系, 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成为一个音乐王国, 具有了深厚而巨大的文化内涵。

既然声乐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又有浓烈的文化内涵, 那么, 作为一个声乐艺术的实践者, 要想驾驭这门艺术, 就必然要有强大的艺术能力, 而这强大的艺术能力除了有过硬的技术, 主要来源于文化修养的深厚广博。歌曲或声乐作品是文学艺术和声乐艺术的二合体, 声乐作品大都以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文学性强、艺术性高的诗词或歌曲音乐创作的文学基础, 形成了声乐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学特征。歌唱与文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歌词的文学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歌曲的艺术性, 而对歌唱中文学性的认识也同样反映出一个歌唱者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要唱好任何一首歌曲或表现好任何一个声乐作品, 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理解透彻, 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 才能运用声音正确表现出歌曲作品质的内涵, 表现作品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的艺术境界。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知识, 像《玫瑰三愿》、《红豆词》、《阳关三叠》等歌曲, 就可能出现内容理解上的难度。另一方面, 声乐演唱不只是对作品的一种传达的再现, 更重要的是一种创作性的艺术活动, 即所谓的二度创作。因此, 在对声乐作品的演绎中, 就需要通过自己所具有的和掌握的文学知识和文化修养, 对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特征、艺术手法、民族特色等, 进行分析和掌握, 这样才能根据声乐作品的文学内容、音乐风格和表现特征进行最佳的设计和安排, 从而使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 更加合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本意。

所以, 文化修养对声乐艺术的实践者来说, 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我们不能认识这一点, 并身体力行地去提高文化修养, 那我们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单薄乏味, 在博大的声乐艺术的瀚海中只能停留在表面或不深的层面而显得华而不实, 或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 我们可以说, 深厚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思想的高度、人性的高度去触摸声乐艺术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 引领我们从声乐艺术的必然王国走进声乐艺术的自由王国。

篇4:与文化共舞 与艺术共享

杨兆华:富安娜在历史里面创造了很多的第一次,1995年第一家品牌专卖店,第一家品牌直营店,第一个做艺术家纺,也是第一个做SAP,很多都书写了历史,交出了非常好的业绩。去年有人问过,富安娜为什么增长这么快?账是怎么做的?我说因为富安娜的管理好才能利润的增长超过销售额的增长。从现在已经公布的富安娜一季度的数据来看实现了双增长,也引起了行业极大地关注,对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信心。

我们的调查发现,一味的大红大紫实际上重复利用率很低,也是一种浪费。从循环经济和环保的角度来看也是不理想的。我觉得富安娜现在做了这么一个尝试,我们期待它是一场革命。今天看到富安娜的东西,我觉得有突破,这是从产品的角度。我期待产业充分肯定。因为最后谁说了算?消费者说了算,市场说了算。

希望富安娜能够通过今天这个活动作为切入点,花更多的时间研究家纺文化,从家纺文化去考虑。我们看到了婚庆的变迁,就可以从五千年的文化里面学习、传承,我们才有发展,才有不断地创新源泉。第二,我期盼富安娜通过今次的活动能够引领家纺行业在细分市场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创新,因为很多市场细分是市场行为,靠行政是不能办到的,我们非常期盼行业的领头企业带这个头,能够进行市场细分,达到产品特色,实现品牌忠诚度。如果品牌没有忠诚度,今后很容易落到行业的恶性竞争,因为你的客户群是不固定的,要维持增长,维持消费只有靠价格竞争。只有维持了品牌忠诚度,你的增长才是可持续的。所以我们相信富安娜有这么好的基础之下,在林国芳董事长的带领下会办得越来越好。

李当歧:刚才富安娜发布会上已经非常清晰从历史的踪迹做了一个总结,我觉得富安娜不光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文化研究机构,对于中国传统婚庆文化做了深入的研究。

各朝代不一样,像汉唐,我们平时知道的凤冠霞飞,这里有凤冠没有霞飞,这些东西一直延续到五四运动前夕,甚至于60年代初的时候,因为我生长在农村,农村的婚礼上我还见过凤冠与霞飞在婚礼中。红色有很多象征意义,我们知道红色象征着烈火,红色从色彩的角度看是一个特别能够令人兴奋的颜色,我们之所以感到喜庆,红色跟人类当时认识的时候、最初的感觉是有关系的,因为红颜色来自于血,而不是火。我们知道五星红旗是革命鲜血染成的,所以红色是辟邪、去除妖魔鬼怪的,过年用红色辟邪,于是红色在婚庆的角度也是这样的作用,这是中国文化,这个文化可以说根深蒂固。当然我非常高兴的是我们富安娜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还颠覆性的发展,并不是老老实实把中国龙的文化,中国传统的红颜色,按照古典式的文化原封未动的搬过来,而是非常、非常时尚,这是每个设计师都应该这样做。传统不是凝固的,我们的传统一直都在变化,未来的发展我们既要继承传统,更重要的还要发扬传统,特别是创新新的文化,为未来留下一些文化元素。我们今天的创新就是明天的传统。

到富安娜来受益匪浅,参观了富安娜产品,我非常感慨,我进入了一个艺术殿堂,我觉得林董带领富安娜这个品牌,确实为中国的纺织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富安娜抓住了婚庆文化这个主题来深化设计,在现代市场上是非常高明的。而且对婚庆文化的研究,一头拉着时尚,一头拉着风俗,一头拉着传统文化,我这样才理解了为什么杜钰洲会长给富安娜题词“艺术家纺”的含义。

李松:我觉得有些东西是超越时空的,比如说家庭,结婚意味着家庭,也意味着家庭背后的家族,也意味着社会。即使是现代社会和过去的历史,本质意义上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形式上看文化符号上发生了非常剧烈的变化。决定这些变化的主要是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一方面是文化的。如果说企业决定权在市场,市场是由消费者决定的,谁决定了消费者?决定消费者是文化。中国红非常重要,包括辟邪,我们有名词,或者俗称红红火火,过年红红火火、结婚红红火火,因此中国人在传统上就颜色而言,大致分为红事和白事,这是中国人颜色的文化符号,这个符号是由文化沉淀的。就中国现代以来的西方文化的接受,出现了很多白色的婚礼,但没有人能够接受一点红色都没有,一定会有红色,哪怕贴一幅红对联,囍字一定是贴红色的,不会是白色的。所以与文化的契合肯定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追求,企业的产品价值和文化价值是能够同步的。从婚礼的角度来看,在广大的民族地区还看到很多传统的婚礼,中国还有非常传统的,非常坚守文化传统的区域,一般都是欠发达地区还追求传统。

我希望整个社会能关注传统文化。婚姻就意味着责任,两个人的责任和两个家族的责任,和整个社会的责任。以人为媒介,这时候才有很多形式,所有婚礼用品都跟这些有关。几乎所有的婚姻用品,没有哪一种没有文化指向,没有故事的。我觉得富安娜做了很好的尝试和坚守,无论从审美和文化意义上。我觉得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更多的文化思考在富裕起来的区域,在城市化的条件下,传统文化要素的使用会越来越多。这方面富安娜是在培育一种有益的文化导向,我觉得是非常欣慰的一件事。

文化上价值体系是否还能够认知我们自己传统的价值?我觉得床上用品从某个角度不能简单的看成一个用品。当然,过去的婚礼我个人体会,有很多不是作为日常用品,是作为纪念的,传很多代的。在现代社会里面不能都压箱子里面,婚礼有大量的传承,一代一代往下传的,有一些嫁妆传好几代的。所以这方面要有新的设计,要与时俱进。还有过去婚礼给人文因素留了大量的空间,比如说很多都是女孩子自己做的、父母做的更有纪念意义。总之,婚姻在人类社会上最具有人文关怀的东西,工业虽然很发达但依然有空间,要加强这种联系和创新。

王剑冰:我今天翻杂志,翻出来林总在杂志上写的前言,企业家应该是艺术家。这句话非常认同,一个企业家能把一个产品当做艺术作品来对待,我觉得非常了不起。在作品的描写当中,婚庆产品或者床上产品,床上的描写是我文艺作品当中最不可或缺的。从古代描写床上用品,首推李煜,李煜的诗大家都知道,表现了当时李后主被俘以后忧郁的心情。国家没有了,山河没有了,睡不着觉,被子里面的寒冷,床上用品首先展示出来,后来我们还能看到在红楼梦里面对金陵十二钗的描写,其中对宝钗的展示,构成了宝钗这个人的性格,与贾宝玉截然不同的,所以屋子里的拍摄、床上用品不一样。到了《西厢记》,张生对莺莺有一个心里话说得非常直白,但非常有艺术性:“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鸾帐,怎舍得叠被铺床。”如果有一个多情的小姐,再加上富安娜任何一个用品盖在身上,就真的不舍得起来了。

后来进入到明清时代,文学作品基本上写剧本,写剧本在舞台上展现,就出现了驸马和皇帝女儿结婚了,隆重的结婚仪式,红红绿绿,披红挂紫,甚至出现了金色,这种在舞台上展现以后就成为了大部分民间的婚庆礼仪样式,出现了清代文学作品当中的《乔家大院》,乔致庸结婚的时候什么样的帐子,什么样的被子,什么样的褥子,什么样的枕头,非常奢华。这些东西给我们的感觉,文学作品离不开这种东西,显示着人们的性格、人们的命运,人们生活的时代,生活背景都展现出来了。

所以我说文学和艺术对生活用品的需求、重视、需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如果富安娜这个品牌继续做下去,长期从事下去,今后的文学作品当中必然也会出现富安娜的产品。“富安娜”这三个字很重要,因为是富贵,富多种层次,不光是富贵,富代表生养、代表爱情、代表生活多姿多彩,这是一种富。还有安,平安、家庭平安、生活平安,最主要的是你我的平安、爱情的平安,这个字很好。

林国芳:无论从色彩的感情和素材的感情,都需要细致的研究。刚才杨会长也讲到,一年有1000万对的夫妻结婚,那1000万对结婚,平均3000元就是300亿,这个数字很大。我两年前要改变原来的婚庆用品,但是我没有成功,因为我们的设计印染技术达不到。作为我来创新和改变婚庆现在的格局和现状,我们现场展示的婚庆产品营销都得到消费者的肯定。今天召开这个会议,就是我们成功了。80后现在所追求的时尚感不一样了,今后80后、90后他们需要什么?这就是我们关注的核心。所以我们在婚庆产品设计中,必须要做到各个家的父母满意,要推出一个系列的。婚庆有各个标准,比如说我们做的请柬、对联,这些都包括在里面,我们要尝试这些东西。我相信,我对美的执着、对美的追求,能够欣赏这些更美好的东西。

实际上富安娜的创新并不是无中生有,我们需要破除传统的消费观念,要改变这些老的观念,我们年轻的时候就几种颜色,现在多少种颜色?我们吸引了很多中国传统因素,比如说龙凤呈祥,我们用的是时尚的花型和素材,我们把它融入进来,包括有一些花型一点点的龙、一点点的凤,让消费者看到有这样的元素在里面。我们要紧跟国际市场的潮流,形成独特的美学,这些婚庆产品的创新,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跟大家分享:一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变革创新,我们保留了千百年的龙凤呈祥元素,同时结合现在社会文明的时尚化。第二,婚庆产品定位和色彩定位,只不过流行结合现在传统的元素结合在一起,让大家更时尚。我们实际上三大元素,用面料等等方面。所以富安娜的品牌定位是“艺术家纺”。

篇5:当下文化与艺术创作思考

当下文化与艺术创作思考

与过去较为单一的社会文化景观相比,今天的现实面貌、文化境遇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只有处于完善过程中的语言是最有生命力的,因为它总是向着生活与生命的现时展开,而一旦完善则标志着这种语言行将在现时环境中的失效.一种语言越精致,也就是它在表现力上越贫乏的时候,这时只有实现语言的重构才能恢复它的`活力.目前,我们拥有了一个最有选择空间的文化艺术时期,而国际国内的这种活跃状态,也会象今天的整个世界文化格局一样多样、丰富并极有意义.

作 者:李虹 作者单位:昆明医学院图书馆,云南,昆明,650031刊 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35(4)分类号:G0/J120.2关键词:文化 艺术 艺术经验 语言 内涵 审美形式

篇6:菜肴命名艺术与饮食文化

菜肴命名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手法.菜肴名称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面镜子,它折射着中华民族对菜肴色、香、味、形、器整体美的追求,折射出汉民族丰富多样的烹调方式.

作 者:刘凤玲 LIU Feng-ling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刊 名: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4(2) 分类号:G04 关键词:菜肴   命名   饮食文化  

篇7:罗马文化与建筑艺术论文

罗马文化与建筑艺术论文【1】

摘要:千百年来,罗马对于西方人来说一直是个震撼人心的名字,西方古典文化起源于希腊,而发扬光大于罗马,如果说希腊人是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话,罗马人就是军事家、政治家、法学家和工程师,独特的民族精神成就了罗马独特的建筑艺术,罗马人不但创建了古代世界最完备的古奥家机构,建立起完善的军事组织和政治制度,而且把古代建筑艺术发展到空前完善的程度。

关键词:罗马文化;民族精神;罗马的建筑

古罗马通常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与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

到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西罗马帝国亡于476年,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变为封建制国家,1452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一、罗马文化――质朴与雄伟

罗马人是拉丁民族的一支,强大的罗马帝国的根基正是希腊人与东方人的后裔所建立起来的“永恒”的罗马城。

早在王政时代(公元前753~公元前509),罗马人就开始采用希腊字母,后来略加变通创造了拉丁字母。

在共和国初期的数百年中,他们主要以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为主。

由于忙于对外战争,他们在文化上似乎没有建树,但自从登上历史舞台以后,罗马人就以勤奋好学的执著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坚强毅力,在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兼收并蓄、东西相融。

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可以说是较早地、也较好地体现了“全球化”特色。

所以说在希腊文化与中世纪文化以及现代西欧文化之间,罗马文化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纵观全部的罗马史,罗马文化可以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一,建立城邦之初,罗马人在各方面都是落后的,他们从模仿、吸收的角度,开始城市建筑和公共工程,比如伊达拉里亚人是能成为建筑工程师和城市设计师,他们对罗马文化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生产技术、建筑风格、城邦制度、凯旋式、角斗表演等方面。

第二,从公元前4世纪起,他们随着对外扩张,一方面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工作,加固和扩大城池,构筑广场、会堂、市场、道路、码头等公共工程,另一方面开始接触外来的东方文化、希腊文化,逐渐表现出既注重坚固实用,又追求美观造型的倾向。

第三,共和后期到帝国初期,以拉丁文学为标志的文艺创作开始起步,并走向繁荣,罗马人迎来了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

二、罗马民族精神与建筑艺术

(一)罗马民族精神

随着奴隶制经济繁荣,罗马人开始越出传统的地中海范围,走向欧、亚、非更广阔的活动舞台。

他们在为罗马文化繁荣提供物质基础的同时,也使罗马文化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除了法律之外,包括文字、语言、宗教、建筑、艺术、礼制以及手工业和商业在内的一切,或多或少地都利用了被征服民族的优秀成果。

当罗马人通过军事征服统一意大利半岛,登上古代世界霸主的地位时,他们在不自觉中形成了以虔诚敬神、粗犷豪放和阳刚血气为美德尚武精神,以淳朴求实、纪律严谨和讲究实用为特征的社会风尚,以忠诚正直、甘于牺牲和热爱祖国为理想的民族气质,这一切构成了古罗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罗马之所以能从一个小城邦发展为一个大帝国,是与这个民族的尚武精神分不开的。

战争是他们的一项神圣而高尚的事业,它不仅是财富与地位的源泉,更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保证,可以说相比希腊人士崇高精神的创造者和思想深刻的理想主义者,那么罗马人则理所当然的成为物质世界的建设者和注重实际的功利主义者。

(二)罗马筑的特点

希腊人建筑追求的是典雅与和谐,而罗马人崇尚的是庄严与豪华,所以有“希腊的光辉与罗马的宏伟”一说。

希腊建筑的特点是以水平线为基线,水平线与垂直线形成黄金分割的四六之比,加上阔大平整的造型,给人的感觉是明快、稳定的。

而罗马筑的特点,从建筑风格上看,主要体现为圆拱、拱顶和圆屋顶的样式;从根本内涵上看,明确体现了军事性与实用性的统一;从整体艺术效果上看,中部向上隆起,垂直线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质,产生一种崇高、轻巧的感觉;从功能上看,古罗马筑可以分为城防建筑、宗教艺术、公共设施、纪念建筑和娱乐场所5种类型。

1、城防建筑与宗教建筑。

罗马早期建筑造型庞大,结构简单,工艺粗糙;而晚期建筑富丽堂皇,渗透着奢侈豪华、强大无比的地王之气。

罗马城访起初是建立在土垒、壕沟和石墙的基础之上的,城墙用长方形大块岩石制成的石砖垒砌起来的。

从共和国后期起,由于军事上的成功,他们开始以各种建筑形式炫耀其强盛的国力。

恺撒和奥古斯都市带,他们开始用庄严高雅的大理石代替粗糙笨拙的砖石建造城墙。

宗教建筑(神殿和神庙)方面,罗马人多模仿伊达拉里亚式和希腊样式的庙宇建筑。

伊达拉里亚建筑样式几乎是正方形的,而且有很深的柱廊,如卡庇托林大神庙;而希腊样式多为长方体柱式建筑,柱廊于柱廊之间的距离缩短了。

相比之下,罗马筑属于混合型,没有固定的样式。

共和国晚期以后,罗马人受希腊风格影响日甚,其宗教建筑也有许多高大的石柱环绕,并由正方形向长方形过渡。

他们还从亚洲以及埃及带回了拱形建筑风格,以拱门、拱顶和圆顶为标志的建筑样式,唤醒了长期受正统的希腊直线形压抑的早期朴素传统。

这样,他们不仅崇尚大理石材料,还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曲线式建筑,实现了实用、力量与美3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罗马的建筑风格既粗犷野蛮,又极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权力、宣扬战功的民族精神。

他们偏爱庞大豪放、崇尚骄傲与堂皇典雅融为一体的帝国风范,供奉朱庇特等神的万神殿就是神庙建筑的杰作。

2、公共设施(道路、桥梁、水道、集议场和浴池)在罗马筑中享有盛名。

由于长期战争和国内政治的需要,罗马人非常注重公共工程建设,其建筑风格不尚美丽典雅,而是考虑朴素严谨、坚固实用。

早在公元前3,他们就开始用硬石灰石砌成第一条长达16公里的地下引水道工程,把泉水从东郊引至罗马城内,解决城市用水不足的问题。

为了农业灌溉的需要,他们又在城郊修建了最有特色的市政馆设施――地上引水道工程(水道桥),形式如同一般建筑,下面有许多半圆形拱门,上面是一条带凹槽的水沟,可以将水从一地输送到另一地,有效地解决灌溉用水问题。

罗马人还十分重视道路建设,过去为群山和荒野阻隔了的大陆,现在开拓出无数条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罗马大道”。

借助于连接各地和跨越欧、亚、非3大洲的公路大动脉,罗马成为向四周辐射的交通网络的中枢。

西方谚语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本意就是指罗马大道把整个帝国连成一个整体。

罗马人非常重视集议场(城市中心广场)建设,公元前7世纪末就修建了罗马广场。

广场南面的帕拉丁山石贵族聚居区,平民们经常在广场东北角元老院附近的一块空地上举行集会,所以“广场”一词便有了“论坛”、“讲台”的含义。

浴池是一种典型的罗马发明和富有特色的公共设施之一。

人类有着悠久的沐浴历史,罗马人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几乎每一个城市都修建了公共浴池,而罗马城一地就有16座大型公共浴池,这是古代罕见的。

罗马浴池不仅仅是沐浴的场所,它往往是一座结构复杂而又豪华的建筑,具有多重功能。

如它有供沐浴前运动或游戏的回廊,有湿度不同的暖气房,供洗浴用的浴池和日光浴室,还有酒肆、茶馆、餐厅、图书馆等,是健身、休息、与朋友聊天的绝佳去处。

由于罗马贵族和平民都把公共浴池当作生活享受、社会交际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它更像是一个俱乐部。

3、纪念建筑和娱乐场所。

成熟时期,罗马筑具有实用、坚固和美观3个基本要素。

罗马人好大喜功,他们用冰冷坚硬的大理石建造神庙宇和公共设施,既表现出庄严雄伟的艺术特色,又体现出重要的军事价值,因为高大坚固是绝好的战时工事。

他们在很大程度上秉承了斯巴达人崇尚武力的遗风,在欣赏角斗场中残酷的肉搏厮杀的同时,不惜人力物力,建筑象征权力和威严的宏观纪念物(凯旋门和纪念柱),为凯旋的将士举行隆重的入城仪式,为远征归来的军事统帅歌功颂德。

篇8:文化缺失与艺术失落

一、金钱至上导致文化的缺失

文明催生文化,在不同的文化中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文化与艺术是一种共生关系。如同文明带有地域性特征一样,文化也有自身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将艺术贴上了不同的民族标签。当代中国的社会形态是经济型社会的早期阶段,突出表现为:消费社会和商业社会的混合体,新型都市文化和城镇的兴起,人口的大规模迁移,传统文化形态与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等。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精神危机,物质性窒息了精神性,过度地追求物欲和功利,使人的情感、直觉、感受力受到了压制,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精神的家园。如今,经济至上的观念压倒一切,现代生活方式的巨变导致传统文化与思维方式不断发生变异,传统文化的消亡速度越来越快,新的文化由于根基薄弱显得苍白无力,而这种“异化”和“焦虑”并未真正引发人们的反思。

中国当代社会反映为经济主宰社会生活、文化娱乐、文体科技,商品化变成支配现代人的主要力量。在这样的制度下,一方面是人性面临着物化的危机,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在制造自身利益权势的同时,也在日益制造着文化的边缘化。实际上,文化价值观的衰落最终归结于利益的分配,在被商业化控制的现代社会中,利益分配即经济上的不平等是一切矛盾的根源,文化矛盾最终也围绕着经济利益而展开。因此,人性的回归、文化价值观的回归和商业化所造成的文化的边缘化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成为现代文明与经济型社会之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人们都在追求经济利益、金钱几乎可以“左右逢源”的时候,艺术家也不能免俗,艺术创作自然也成为“牺牲品”,变成追逐名利的手段,艺术与生活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当然,艺术家是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和单元,生存是首要问题,但是如果将艺术行为或艺术作品作为换取经济利益、获取名望的手段时,它的独立性、批判性和文化功能必然失落,这时“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也成为邀功请赏的噱头。

传统文化及其审美价值的边缘化也可理解为利益的边缘。在经历了20世纪文化的多次洗礼与磨难后,中国传统文化与审美价值本应抛开沉重的包袱和制度的束缚,在重新整合后呈现在多元化的文化形态中,通过视觉和听觉,在特定的空间中展现出崭新的创造力和思维深度,对艺术的价值与文化内涵进行再次界定,文化与审美的核心力量才会得到增强。而现实情况是,面对市场经济和商业文化,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价值观与理性思维被商业利益操纵的大众传媒所异化,自主性和理性让位于金钱交易,评判立场被经济利益和幕后操作所垄断,金钱至上原则在以利益为核心的社会中拥有了比以往任何力量都强大的地位。

二、评判原则及其公正性的扭曲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剧,宽松的政治环境激活了封闭僵化的文化形态,使新一代的油画家对艺术现状产生强烈的不满与反抗,他们希望打破旧有的艺术规则,来自西方的现代艺术观念拓展了油画的艺术表现内涵,与此同时,艺术创作逐渐走向自觉与自律,艺术界也在寻找新的“权威”。此时,“学院派”适时地进行了填补,国内艺术界被美术学院、媒体杂志及少数批评家、理论家等各种力量所控制,每一种力量都在各自领域拥有一定“权威性”,它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形成了微妙的平衡状态。如果将掌握艺术评判标准的“权力”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话,不管是艺术院校、各种文化机构、媒体或个人,他们首先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行使的“权力”还是可以具体到个体行为。不论持何种艺术观念和评判原则,个人在行使职权时必然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从而在评奖、入选或出版著述等方面出现价值原则的扭曲。不能免俗的是,作为社会化存在的评判标准,“权力”在行使过程中也会有形无形地反映出一种拜金主义倾向。

当代社会,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具有现实性的基础。然而,在经济社会的大潮中,艺术行为乃至作品均被披上了艺术炒作和艺术投机的外衣,它担负的使命与功能不再只是唯美或“自娱”,而是添加了获取名利的功能,不仅形形色色的艺术家如此,那些掌握评判原则与话语权的单位和个人也是如此,如果如此循环往复,艺术的“真善美”和深层的文化内涵将会被冷落一旁而无人问津。艺术越来越远离文化功能与审美内涵,文化的缺失,使评判标准产生混乱,在这种双重作用力中,艺术和文化仅剩下一副空架子,会成为名利的“牺牲品”。因此,艺术界的“异化”现象值得深思,趋利现象侵蚀了艺术行为及相应的评判立场,使那些已经成功的艺术家不断重复自我以获取稳定的利益回报,而急于成功的艺术家则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本应公正的评判原则也拜倒在金钱交易的脚下。在此,功利性成为压倒一切的因素,金钱交易和幕后操作主宰着一切,表面欣欣向荣,但在这种繁荣的另一面,却是精神价值的缺失与文化的失落。

篇9:视觉艺术与文化

关键词:民间艺术;文化;传承;发扬;艺术教育

文化变迁,是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任何一个民族都在不断的发展并变化着,它所体现的民族特征的文化特点也会随之变化。文化变迁无关个人情感,而是一个不以人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过程。作为文化艺术中的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也是世代人民所创造、所传播并表现他们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同时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蕴涵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着质朴的审美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所以需要我们珍爱、继承和发扬。

谈到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就说明它有可发展的艺术价值,那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民间艺术,同时它有什么可发展的艺术价值。提起民间艺术我们都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如农民、乡土文化、祭祀;具有清新、质朴、稚拙特色的劳动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等内容。例如:装饰建筑物的图案、彩绘、木石雕刻、、陶瓷器皿、竹木器皿;、印染花纹、刺绣、剪纸、织锦、年画、泥塑、皮影、木偶、花灯、风筝、版画等。也可以说民间美术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通俗美术。民间艺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它既蕴藏着整个民族文化精神,同时又历经了时间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无可替代的生命活力。民间艺术所存在的艺术价值。实际上不但是“审美”意义上的艺术,更是“实用”意义上的艺术,所以它不应被时代所取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下去。下面是我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关系的几方面阐述。

一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民间艺术与艺术教育关系中,艺术教育更强调在可生成的环境中培养学生学习民间艺术所提升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民间艺术崇扬美善,对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和道德感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多种艺术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更活泼多样。    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民间的节日、庆典、联欢等活动,这些民间艺术活动都蕴藏着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民间艺术是各种不同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而艺术教育是这些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前民间艺术的传承是通过师徒、父子关系口口相传的传授方式。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技术经验传播给下一代。而学校的艺术教育有其自身的系统,通过学校艺术教育与民间文化的连接,艺术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民间艺术研究成果,根据培养重点,有侧重的选择本地域的民间艺术精华,编写校本课程,进行系统教授。 这样可以增进学生对本地区文化和地域文明的了解,加强热爱家乡的意识,对发扬地区文化,传播民间艺术有不可小视的价值。所以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学校艺术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高校的艺术教育当中,江苏大学较早的在民间艺术方面有所研究,在2002年,江苏大学成立了民间美术研究所,该研究所以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和研究中国民间美术为宗旨,致力于民间美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将民间美术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绝活技艺融入到教学之中,并以此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各高校在教学中对民间美术保护和发展的认识会较好一些,但也有待于我们重新正确的认识民间艺术的传承在学校艺术术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与价值。

二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的责任

民间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优秀的民间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踪迹。挖掘整理、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现代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推动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许多的民间艺术都在逐渐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所谓“遗产”也正说明了这些艺术文化的传承所面临的严峻问题。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的年青人对民族民间文化有所忽视,普遍认为在改革开放推进现代科技社会进程中.我们丢失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许多民间艺术被冷落,由于后继无人,已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

保护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是学校艺术教育把民间艺术对现代年青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学校艺术教育中介绍民间美术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不同地域文化的艺术品反映出人类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信念及观察世界的特殊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保护与继承本土特色文化的同时提高认识多元文化的意识。同时,学校的艺术教育也是培养一批民间艺术爱好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继承和弘扬优秀民间艺术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高校更有责任通过艺术教育的形式担负起这一重任。

三 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是民间艺术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发展途径

民间艺术做为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一,它保持着物质与精神未分化之前的原始状态,包含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并不是要建立在丢失与变异的基础之上,而是要最高限度地保护其原有的面貌。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艺术既要生存,也要有所突破和发展,从而去适应人们不断发展的精神和审美的需求。这就需要学校在艺术教育中挖掘整理,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体制相结合生成更佳传播形式,使民族文化注入新的生命从而得以新发展,在这方面,高校可以利用艺术教育课程的开放性.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长期以来,由于地域性、民俗性、民间化等地方局限性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普遍不被各个时期的主流文化所接纳,基本靠口传和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承繁衍发展到的今天,大量的民间艺术珍稀资源,依然为少数民间艺人所掌握,往往难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因而,面对面地向学生进行传授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某一艺术形式的精髓。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环境,开展对民间艺术文化的调查,挖掘可开发的民间艺术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寻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与民间艺人或民俗专家讨论它们的艺术内涵;学习创作具有符号性的作品,并将这种艺术与该地区的现代文化联系起来,加深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深入了解。

民间的文艺活动是民间艺术集中展现的最大平台,一般都由群众自发组织、演出的节目,开展的活动,基本为当地有代表性且为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形式,基本包含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地方戏曲、当地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学习研究这一地区民间艺术的最佳时机和最大平台。对于艺术教育工作的展开应充分利用到这一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活动之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对民间传统文化进全面的了解,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形成对某一艺术表现形式的改进和创作见解,促进民间艺术与现代文化生活的有机融合。

所以,民间艺术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做出顺应潮流的改变,在学校艺术教育中要重视民间艺术的民族形式,继承一切优秀艺术的传统,在不改变其原有面貌的同时,将其精华列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在继承的前提下去发展,去革新。同时,也要坚持民间艺术的开放性,积极应对文化变迁,努力加深同现代艺术教育的融合,广泛吸收优秀艺术的营养,使其不断得到发展,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间艺术。

参考文献:

[1]王平,中国民间美术通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

[2]杨恩寰,民间艺术教育 人民出版社, 2008

[3]刘道广,中国民间美术发展史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4]乔晓光,中国民间美术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7

上一篇: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作品分析下一篇:超恐怖短小的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