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健康促进

2024-04-27

社区老年健康促进(共8篇)

篇1:社区老年健康促进

**年社区健康促进计划

根据**市卫生局、**市**区疾控中心关于健康行为干预的工作意见,为更好的推进本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改善和提高居民卫生健康意识,形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特结合我社区实际情况,制定**的社区健康促进计划:

一、领导分工明确,网络齐全: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负责分管,中心社区科具体负责,内科、门诊科和医院保健科等协助,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共同参与。

二、持续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工作:

1、要加强培训:

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日常工作和行风建设,每年要有90%

以上的医务人员至少接受一次健康教育专业培训。

2、要开展健康咨询:

中心设有导医咨询台,接受各类健康咨询,发放相关的健康教育处方(50种以上)等资料;采用健康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住院病人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

3、要设立健康教育专栏:

门诊和病房均应设立健康教育专栏,面积不小于3平

方米,且板报每月更新,橱窗每二月更换一次,留有底稿和照片;

4、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

发挥中心在医疗保健方面的优势,每年组织人员开展

社区人群健康教育活动8次以上;倡导开展“创无烟医院”活动,有禁烟标志,医务人员要以身作则,带头不吸烟,为病人创造一个无烟的就诊环境。

三、持续加强社区健康教育

1、要扩大社区健康教育的覆盖范围,力争每个社区的健

康教育覆盖率都达到90%以上;

2、要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作用,和民政、残联、老年协会、村(居)委会、妇联、计生办等加强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全年举办各类大型健康教育活动>4次,知识讲座≥12次,各重大卫生节日均有宣传,资料齐全;

3、各社区村(居)委会有固定的健康教育专栏不小于3

平方米,经常更换,各服务站做好登记汇总工作;

4、全年免费发放各类健康教育宣传材料>20000份给社区

居民,入户率>85%,艾滋病防治宣传资料入户率>4%;

5、开展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行为干预:

确定以**委高血压病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病人100人为健

康行为干预对象,干预开始时间为**年**月,结束时间**年**月、评估时间为**年**月。

6、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组织医务人员以义诊、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教育工作,促进社区居民建立起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使得社区居民基本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80%。

7、加强对公共场所工作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管理。

8、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宣传健康知识,普及卫生知

识。

四、持续加强学校健康教育

1、与辖区内学校配合,落实好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对学校食堂、教具、厕所、教室采光等进行健康评估,对工作人员进行卫生健康知识培训

3、抓好学校健康教育专栏建设。每所学校至少建一块健

康教育专栏,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且定期更换一次。

五、做好资料收集工作:

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平时做好

工作的记录、相关资料的收集,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整理归档。对相关材料应进行单列整理

篇2:社区老年健康促进

第三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名词解释

1.健康

2.健康教育

3.健康促进

4.健康相关行为

5.A型行为模式

二、填空题

1.影响健康的因素可以分成2.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

3.健康行为包括、预警行为、、避开危险环境及戒除不良嗜好。

4.危险行为包括、不良疾病行为及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

5.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的步骤包括需求评估、评价标准。

6.婴儿期主要的健康教育对象是

7.依据对社区居民健康威胁的严重程度选择,应当优先进行健康教育的问题是、、相关危险因素影响面大者、与疾病转归结局有密切联系者。

8.进行任务分析时能力因素包括、态度,行为技能包括交流技能、与决策技能。

9.讲授法每次使用时间不宜超过

10.使用讨论的方法时每组讨论人数以

11.角色扮演主要用于改善

12.示教与反示教是培训

13.依媒介的特性不同,健康教育资料可以分为

三、单选题

1.个人的健康状态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属于

第三章1

A.行为因素B.生物学因素C.环境因素

D.生活方式因素E.健康服务因素

2.属于C型行为模式的是

A.吸烟B.酗酒C.缺乏运动D.高脂饮食E.情绪过分压抑

3.下列属于基本健康行为的是

A.平衡膳食B.定期体检C.预防意外伤害

D.保持情绪稳定E.戒除不良嗜好

4.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行为模式是

A.A型行为模式B.B型行为模式C.C型行为模式

D.D型行为模式E.E型行为模式

5.为了解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程度,某社区护士抽样调查该社区居民100位。回答正确率达到合格标准者60人,其中包括正确回答所有问题者20人。则该社区高血压知识合格率为

A.30%B.40%C.50%D.60%E.70%

6.为增加糖尿病患病高危人群对糖尿病的了解,某社区护士计划开展讲座1次。该护士共管理具有高危因素的居民50人,参加讲座者45人,则该次活动的暴露率为

A.50%B.60%C.70%D.80%E.90%

7.社区护士成功进行健康咨询的基础是

A.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B.宽松的沟通氛围C.敏锐的观察能力

D.丰富的专业知识E.解决问题的能力

8.健康教育中最常用的教育方法是

A.提问B.讨论C.讲授D.角色扮演E.案例分析

9.培训操作技能的最重要的方法是

A.讲授法B.角色扮演C.案例分析

D.提问与讨论E.示教与反示教

10.印刷类宣传品中最常用的是

A.标语B.宣传单C.宣传画D.录像带E.电视广告

11.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发表《渥太华宪章》是在A.1948年B.1968年C.1975年D.1986年E.1996年

12.能减少40%~70%的早死,1/3的急性残废,2/3的慢性残废的方法是

A.进行全面健康教育B.控制不良生活方式C.修改人类基因信息

D.消灭病员微生物E.改善自然环境

13.直接影响社区居民接受健康教育的动机与愿望的因素是

A.家庭经济条件B.居民职业状况C.受教育程度

D.生活习惯E.年龄状况

14.依据制定健康教育具体目标的要求,以下目标中合格的是

A.人人保持正常血糖

B.通过健康教育使居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C.通过健康教育使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0%

D.通过一年的健康教育,降低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E.通过1年的健康教育,使社区内体重指数超过28的老年人中有30%体重指数下降到24以内

15.A.具体B.可信C.可测量D.可完成E.明确方向

16.A.对谁

B.实现什么变化

C.变化程度多大

D.如何测量这种变化

E.在多长时间之内实现这种变化

A.卫生知识合格率B.卫生知识知晓率C.干预活动暴露率

D.行为流行率E.行为改变率

18.健康咨询基本步骤中实际上发生在咨询的每一个步骤当中的是

A.问候B.询问C.接受反馈

D.讲解基本知识及方法E.帮助咨询对象作出合理的选择

19.使用讨论法进行健康教育时应当保证讨论时间不少于

A.1分钟B.1~3分钟C.3~5分钟D.5~10分钟E.10~15分钟

四、多选题

1.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影响的特点是

A.变异性大B.广泛存在C.潜伏期长

D.特异性差E.协同作用强

2.下列属于基本健康行为的是

A.平衡膳食B.定期体检C.合理运动

D.预防意外伤害E.保持情绪平稳

3.依据危险因素的可干预性确认健康问题的依据是

A.优先选择明确的致病因素进行健康教育

B.优先选择可测量可定量评价的项目进行健康教育

C.优先选择能用最低成本达到最大的效果的项目进行健康教育

D.优先选择社区居民能够接受、操作简便的项目进行健康教育

E.优先选择可以预防控制、有明确健康效益的项目进行健康教育

4.下列指标属于健康教育效应评价指标的是

A.卫生知识合格率B.卫生知识知晓率C.干预活动覆盖率

D.干预活动暴露率E.行为改变率

5.提问与讨论适于培训

A.知识B.态度C.交流技能D.决策技能E.操作技能

五、简答题

1.简述健康的含义

2.简述健康促进的策略

3.简述制定健康教育具体目标的基本要求

4.简述健康咨询的基本步骤

5.简述宣传画的制作要求

六、论述题

1.结合工作实际论述社区人群评估的内容及意义

篇3:社区老年健康促进

1 社区健康老年人健康促进研究现状

1.1 社区健康促进和老年人健康促进行动领域

社区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和政策、法律法规、经济和组织等支持, 改变个体和群体健康相关行为、生活方式和社会影响, 降低社区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提高人民的健康素质、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4]。老年人的健康促进主要包括五大行动领域:制订促进老年人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支持性环境;强化社区行动 (健康教育) ;发展老年人个人技能;调整老年人卫生服务方向[5]。社区健康老年群体健康促进的顺利开展, 需要政府、社会多部门、健康老年群体共同参与, 在政策、环境、保健意识和行动、自我实现等方面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1.2 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相关研究

周菊芝等[6]以宁波市4所敬老院中438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干预组给予健康生活方式、日常行为能力和脑力训练、加强人际交往方面的护理干预, 研究发现, 干预组老年人的抑郁程度有所降低, 日常生活能力有所提高, 生活质量和身体质量得到有效提高;魏咏兰等[7]通过对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开展控烟、营养、定期测血压、心理健康、合理运动等一系列健康促进活动, 指出健康促进干预能有效地促进老年人的健康, 提高其生命质量;而林中等[8]在研究中也指出社区健康促进是促进社区老年人群健康、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发生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健康促进是维持和促进老年群体健康的首选策略。目前, 针对社区老年群体健康促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健康促进护理干预方法、身体活动和心理干预等方面, 同时也有对健康促进面临的问题的思考[9,10,11,12,13,14,15,16]。目前老年人健康促进的研究中, 人们更多地关注已出现健康问题的老年人, 对健康老年群体的关注度不够。

1.3健康老年群体健康促进开展方式

健康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对顺利实现老龄化社会具有重要影响。然而, 社区健康老年群体健康促进的关注活动大多通过健康教育进行, 主要内容包括饮食、运动作息制度、情绪调节、业余爱好培养、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预防以及如何改变不良的行为与生活方式等[6,17]。已实现在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上进行干预, 但对健康老年群体的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关注不足。

2 社区健康老年人健康促进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社区健康老年人保健意识相对薄弱

社区健康老年人对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相对缺乏, 致使自觉认为只要不生病就是健康, 而不愿意接受“防患于未然”的健康教育模式[18], 社区的健康促进工作主要依托于社区医护人员, 且社区护士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相对不足[19], 不能营造出良好的健康保健氛围。规律锻炼是维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措施[20], 但许多老年人的锻炼依从性并不理想[21], 健康老年人对相应的健康促进活动的参与度和接受度不高。

2.2 针对健康老年群体的健康促进训练用具缺乏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老年群体健康水平的下降, 健康促进训练器作为社区行动的重要干预措施, 对老年人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22], 尤其是以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主的健康促进设备将会更多的走向家庭、服务个体[23]。目前市场上存在的适合老年群体使用的训练器具主要以作业疗法训练器为主, 包括治疗性用具 (如木钉盘主要改善手指的精细动作和关节的活动范围) 、自助具和矫形器、球类用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用具等[24,25],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使病、伤、残者康复或使已丧失的功能得到恢复和重建。现有的健康促进训练器主要针对不同程度失能的老年群体进行康复治疗, 且大都是简单机械的肢体训练, 训练方式和内容较为单一, 缺乏趣味性, 无法满足老年人心理、情感和社会适应等层次健康水平的需求。同时针对健康老年群体的训练器则很少, 老年人健康促进行动领域中的强化社区行动环节不能得到有效干预和实施, 不能满足健康老年群体健康促进的需求。

2.3 社区医疗服务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作为健康促进的活动实施的主体, 目前仍存在医疗设施不完备, 医护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以及数量上有待提高等问题[26], 致使老年人对社区服务中心的信任度不够,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7]。老年护理医疗保障制度不全、保健体系不明确[28], 老年人是当今医疗消费的弱势群体, 目前虽然我国社会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已在大部分地区普及, 但一部分城镇老人和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仍然享受不到有力的医疗保障。医疗费用的上涨和经济困难是老年人未利用卫生资源的主要原因和就诊困难所在[29], 造成了部分老年人在健康体检、生病就诊等方面不积极主动, 对健康的关注度下降, 不利于健康促进的开展。

3 展望

老年人的健康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探讨影响健康老年群体健康水平的危险因素, 探索促进老年群体健康的干预措施, 包括生理、心理、情感和社会支持等因素, 为开展该群体的健康促进活动提供理论依据;此外, 帮助改善健康老年人不良生活方式和嗜好, 促进社区健康老年群体采取明智的行动, 有效预防疾病、维持和促进自身健康水平[30,31]。有研究显示, 应更多关注健康生活方式, 并在充分了解老人生理和心理特质的基础上给予健康促进内容和形式上的个体化适配[32]。健康促进策略是提高社区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6], 在关注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 要加大对健康老年群体社会适应能力和个人技能、健康需求方向的关注, 注重针对健康老年群体的健康促进训练器具的研发, 开设更多的老年群体特长班和老年学校, 以满足老年人自我实现的需要。社区健康老年群体的健康问题需要政府、社区和健康老年人长期共同努力, 在政府的主导下制定健康老年群体的健康促进公共卫生政策, 规范医疗体制建设, 完善老年医疗保健制度。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载体, 健全养老设施和保健设备, 普及健康保健知识, 创造出良好保健氛围, 动员健康老年群体共同参与追求健康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健康生活习惯, 提高生活质量, 实现健康老龄化。

摘要:综述社区健康老年人健康促进的研究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研究展望。

篇4:社区居民健康调查与促进策略

【关键词】社区居民;健康调查;慢性病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172-0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被赋予越来越重的社区责任,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的,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方便群众就医,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满足社区居民基本卫生保健需求[1]。为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对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特作此调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对成都市金牛区金泉社区居民(包括罗家社区、侯家社区、小金牛社区、迎宾路社区、涧漕社区、富家社区、跃进社区、青杠社区、跃进社区等12个居民社区)20102人进行慢性疾病筛查,

1.2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测血压、测血糖、询问、卫生服务中心数据系统抽样调查等方式。

1.3观察指标 包括被调查群体的慢性疾病患病率,老年群体的患病率,疾病类型分布等。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excel录入电脑,SPSS16.0分析处理。

2结果

2.1慢性病患病状况 共普查20102人,检出慢性病患者1893人(其中检出高血压1253人,糖尿病检出557人,慢阻肺34人,冠心病9人、脑卒中10人、恶性肿瘤30人),如下表1所示。

2.2老年人健康状况 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6791人,体检总人数3441人,其中有疾病386人(患一种疾病273人,占70.73%,两种疾病104人,占26.94%,三种疾病9人,占2.33%),如下表2所示。

3讨论

3.1慢病管理情况分析 ①慢性病检出率不高:在2015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社区共普查20102人,检出慢性病患者1893人(其中检出高血压1253人,糖尿病检出557人),如下表3所示,分析发现通过社区医生义诊和全民免费体检是检出慢性病的主要途径,而35岁首诊测血压的检出率不高,应进一步加强35岁以上首诊病人常规血压测量制度。

②慢性病管理率不高:截止目前中心共管理高血压患者4548人,管理率为35.7%;糖尿病2054人,管理率为31.29%,如下表4所示。均未达到应管理标准。在管理比例上发现楼盘的管理比例最高,其主要原因为楼盘人员较为集中,宣传到位,居民素质较高,健康意识较强,配合度高;而管理率较低的社区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健康意识不高,参与义诊和体检的积极性不够,人员居住较散,社区医生义诊体检宣传不到位等[2-3]。

3.2老年人体检原因分析65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为8.26%,已经成为老年型社区。2015年1月-2016年1月社区老年人的体检人数累计为3441人,体检比例为50.67%,分别抽取已参加体检和未参加体检各40名65岁以上老年人及家属进行调查,如下图1、图2所示,发现来院参加体检中原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参加体检率最高,老年人的健康体检意识逐年提高,在未参加体检的原因分析中,不知道中心在开展体检和体检项目没有针对性以及社区环境差设备不齐占大部分比例。

3.3实施社区居民健康促进策略 ①以老年人、慢性病人群为重点干预人群;针对社区主要卫生问题,以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为先导。改善环境,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式。②各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以社区医生为责任人,完善健康促进网络。中心与街道、居委会积极配合,发挥健康促进组织的协调作用,中心由社区医生与居委人员一起,定期讨论研究,将改变居民不良生活习惯纳入社区文明建设考核内容,并制定标准。③健康教育宣传和开展讲座,利用社区活动场所、社区服务场所开展宣传。在楼群、小区悬挂印有卫生宣教内容的布标以及居民中发放[4]。④开展社区居民良好生活行为和方式的健康教育,利用大众媒介宣传。⑤加强健康运动干预:结合全民建身活动,对患有慢病的重点人群开展有效的体育锻炼,制定减肥计划,合理的膳食指导。⑥慢性病早期发现病人:按居民小区管理划分,设立居民血压测量点;加强门诊35岁以上首诊病人常规测量血压;病人就诊、社区义诊、体检以及疾病报告等各种渠道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⑦对65岁老年人进行有组织的健康照顾。利用社区活动场所以团队组织的形式,到居委会为老年人免费查体,指导用药和心里咨询;对空巢老年人定期入户、免费查体、免费送药。指导老年人,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养成健康卫生习惯[5]。

参考资料:

[1]张永建,季建隆,谢成渝,周海云,刘青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慢病管理效果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9(01):130-132.

[2]卢智胜,赖秀荣.关于社区慢病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和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12,8(04):476-477.

[3]刘莉莉,孙子林,金晖,鞠昌萍,韩晶,陆青松.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01):59-61.

[4]谢波,汤仕忠,鞠昌萍,韩晶,金晖,王艳,孙子林.以医学院校为依托的社区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构建[J].中国全科医学,2012,13(34):3894-3896

[5]仲学锋,Edwin B.Fisher.糖尿病自我管理影响因素及健康教育干预研究进展[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2,10(02):133

篇5:城乡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社区健康教育(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是指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发动和引导社区人民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身、家庭和社区的健康问题,积极参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养成良好卫生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群体健康水平。

社区健康促进(community health promotion)则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和环境支持改变个体和群体行为、生活方式和社会影响,降低本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社区健康促进的两大构成要素是:健康教育及其他能促使行为和社区环境有益于健康改变的一切支持系统。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落实初级卫生保健各项任务的集中体现。社区卫生服务是基本的综合的连续的卫生保健服务,以家庭和社区为服务对象,为人们提供包括促进健康、预防保健、合理医疗和社区康复等全面服务。围绕“建设健康社区”这一目标,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从整体上对社区群众的健康相关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其范围和内容极为广泛,涉及个人、家庭、群体身心健康,贯穿于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的各个方面。它既适用于急、慢性疾病的防治,又适用于社区生态和社会环境的改善;既可促进社区居民对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的利用,又可促进社区医疗保健服务质量的提高,为社区人民创造健康的社区环境。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健康教育内容

社区卫生

健康教育任务

目标人群

具体服务项目 服务职能

常见病、多发病诊治

健康咨询

全体居民

预防保健知识传播

系统教育

全体居民

知识传播、技能培训

行为矫正

高危人群

患者

随诊教育、解答就医疑问 家庭病床

患者

家庭、自我保护指导

慢性病综合防治

控制危险因素

全体居民

多种形式教育

健康咨询

全体居民

坐堂、电话或上门服务

健康指导

全体居民

坐堂、电话或上门服务

行为矫正

高危人群、患者

门诊或上门服务

就医指导

患者

门诊或上门服务

家庭病床

患者

上门服务

临终关怀

晚期患者

门诊或上门服务

死亡教育

妇幼保健

系统教育

青春期、婚前、孕期、围产期 分阶段知识传播、技能培训

哺乳期、更年期妇女

老年保健

健康指导

60岁以上老年人

定期教育与自我保健指导

就医指导

社区卫生信息管理

健康教育计划

重点人群、家庭

需求评估、危险因素监测、评价

二、社区健康教育与促进的意义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在基层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越来越重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初级卫生保健,是由整个卫生保健系统的基层组织提供的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直接服务于社区群众,又有赖于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通过健康教育,把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的意义、方针、政策告诉广大群众,同时人人明确自己在健康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服务范围,以社区健康为目标,实施以预防为主,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层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

健康教育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方面起着防患于未然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疾病谱、死亡谱的变化,一些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我国城乡人民的健康。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导致这些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不断增高的主因。解决行为和生活方式问题不能依靠医药,只能靠综合性社会干预。我国人群中心理卫生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不仅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开展基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健康需求的有效途径。

(三)节约卫生资源的需要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事业,一分投入可以获得百分收益。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花1美元用于患者健康教育,就可以节约6美元的医药费用。在我国这样一个卫生资源不充足的国家,基层健康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四)提高家庭和群体自我保健能力的必要途径

自我保健是指人们为维护和增进健康,为预防、发现和治疗疾病,自己采取的卫生行为以及做出与健康有关的决定。自我保健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人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责任感。然而,自我保健不能自发产生,只有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才能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

(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克服社会习俗中存在的愚昧落后。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社区群众的卫生文化水平,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城乡基层健康教育的使命,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六)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之一。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时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健康素质,增强体魄,提高劳动生产率。要让尽可能多的人民群众去掌握健康知识,并付诸行动,我们就必须强调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三、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

(一)社区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

健康教育工作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决定了组织管理工作是社区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社区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具体有以下内容:

1.建立政府领导,卫生、文教、宣传、广电、农业、妇联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社区小组,统筹基层健康教育工作。

2.建立和完善基层健康教育组织网络。

3.指导、协调网络内各单位的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各单位积极参加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4.制定健康教育工作的职责和工作制度,建立健康教育工作档案。5.制定有益于社区群众健康的公共卫生政策和规章制度。6.制定社区健康教育计划(规划),制定实施和评价方案。7.开发利用社区资源,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筹集必要的工作经费。

8.建立健康教育示范区。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是日常工作中普遍应用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培养和发现健康教育先进典型,建立健康教育示范区对于总结经验,指导全局,推动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二)社区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

组织实施健康教育活动是基层卫生机构和专业人员的基本职责和义务,基本途径有以下几点: 1.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健康教育

2.以“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为平台,开展农村基层健康教育 3.围绕卫生中心工作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4.做好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 5.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动

6.卫生纪念日、活动日(周、月)的健康教育活动

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的基本程序

(一)需求评估

开展活动之初,通过定量和定性调查,对当地社会文化环境、增长和发展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卫生政策,人群文化风俗习惯、卫生服务状况,目标人群健康知识和行为状况、主要健康问题和群众对卫生知识需求等进行分析评估。

(二)找出主要健康问题,确定教育策略

通过调查分析,针对危害当地人群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慢性病、突发传染病,影响健康相关行为的身体、社会、情绪和智力因素,以及与健康问题密切相关的经济、环境、生活方式、卫生服务、个体行为、文化风俗等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

(三)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目标

结合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以及当地村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卫生知识需求、主要健康问题等,动员基层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参与者支持和帮助制定项目计划,并确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工作目标。

(四)确定核心信息

根据国家重大卫生问题和上级部门制定的核心信息,结合当地居民健康知识需求和主要健康问题,确定本地的核心信息内容。

(五)选择传播形式

在基层不同地区开展健康知识传播,要适应当地居民的文化程度、风俗习惯、年龄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法;要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作用,对编发的健康知识传播材料,按照分析需求(确定信息)、制定计划、形成初稿、进行传播材料预试验、制作发放、评价的步骤进行。

(六)开展人员培训

(七)执行工作计划,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组织协调多部门,共同合作,积极参与工作计划的实施,充分利用当地现有条件和资源,面向广大群众和特定的目标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八)进行督导与评估

五、社区健康教育策略

(一)社区组织与动员 1.开发领导,实现行政干预

2.动员社会力量,建立健全组织网络 3.依靠家庭力量,实施健康教育 4.广泛动员群众,促使人人参与

(二)开发利用社区资源

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直接相关的社区资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力资源 2.财力资源 3.物力资源 4.信息资源

(三)健康信息传播

1.信息传播在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的作用与意义 2.社区中的健康传播过程 3.传播策略的选择

(四)社会教育与培训

社会教育(social education)属非正规性的普及教育,系指学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措施对社会人群的各种教育活动。社会教育的对象是城镇、农村居民中的成人群体,一般是通过系统的组织学习小组、举办讲习班、专题讲座等形式来完成。

培训(training)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对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进行系统培养与训练的过程,是对社区人才资源进行开发的一种活动。其目的是提高学员执行健康教育工作任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六、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心。城市的卫生状况是反映一个地区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方面。随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多。由于现代化城市大都具有工业发达、人口稠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特点,形成了许多社会卫生问题。因此,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已成为现代城市管理和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内容 1.社区常见疾病防治的宣传教育(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防治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重要的致死、致残原因,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与生命。总结世界各国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经验,最有效的方法是开展控制慢病危险因素的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慢病社区防治中,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行为危险因素。②普及慢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主要包括: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早期症状及表现,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的意义,家庭用药及护理知识,心脑血管意外的家庭急救等。③增强从医行为,提高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如定期体检,积极参加健康咨询、疾病普查普治,遵医嘱坚持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等,做慢病社区三级预防的积极参与者和接受者。(2)提高警惕,防范新老传染病

由于国际间交往的快速增加,城市过分拥挤,缺乏安全的饮用水,处理和加工食品的方式变化,社会人群中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多元化,以及滥用抗生素而出现抗药性等诸多因素,造成新出现或重新出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及HIV感染者、性病、乙型肝炎、戊型肝炎、结核病等,这些病已构成对居民健康的极大威胁,应加强对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的宣传教育。(3)加强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害

意外伤亡,如交通事故、劳动损伤、溺水、自杀等,是当前造成青年人死亡和病残的最常见的原因。教育居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青少年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2.家庭健康教育

(1)家庭饮食卫生与营养。包括膳食的合理搭配,食物的合理烹调,定时定量饮食,炊具、食具的简易消毒方法,碘盐的保管与食用,夏季食品的简易冷藏和贮存方法,暴饮暴食、偏食、酗酒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常见食物中毒的预防知识等。

(2)家庭急救与护理。家庭急救知识应包括烧、烫伤、触电、跌伤等意外事故的简易急救方法和处理原则,人工呼吸操作方法,家庭中常用药物的保存与使用方法,以及血压计、体温表的使用方法等。

(3)居室??合理布局,居室装修的卫生问题;居室采光照明的卫生要求及对健康的影响;冬季取暖应注意的问题如预防煤气中毒、减少煤烟污染等。

(4)生殖健康教育。包括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优教,妇幼保健,性生活知识等。

(5)家庭心理卫生教育。家庭生活周期(family life cycle)是家庭心理卫生教育最基本的理论框架。家庭的发展经过创立期、生育期、学龄期、创业期、空巢期等不同阶段,每一阶段有其特定的角色和责任,如果家庭成员适应或处理不当,便会产生相应的健康问题。根据家庭发展阶段与问题,适时提供咨询和指导协助家庭成员正确解决面临的问题。例如,独生子女教育,正确对待与处理夫妻之间、婆媳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睦的家庭气氛,防治和消除社会心理紧张刺激,促进家庭心理健康。3.创建健康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宣传与动员

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城市创卫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途径。4.社会卫生公德与卫生法规教育

学习、掌握有关城市卫生管理的法规,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法制意识,提高搞好城市卫生管理的自觉性和自治力。

(二)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与方法 1.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健康教育

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如下途径:

(1)建立完整的个人、家庭健康档案,包括医疗保健记录、双向转诊纪录、健康教育培训记录等。

(2)进行社区主要疾病高危人群监测及健康教育。

(3)建立驻社区单位(学校、工厂、机关等)定向健康教育服务。(4)开展家庭病床健康教育。

2.利用各种传播渠道,普及医学科学知识 由于城市社区的居住活动范围相对集中,经济,文化,娱乐条件较好,社区居民文化水平较高,适合城市社区的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

(1)积极争取当地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的支持和配合,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及闭路电视等开辟健康教育专栏节目和公益广告,向群众普及医学科学知识。

(2)建立固定的宣传阵地,如卫生宣传橱窗、卫生宣传栏,结合社区中心卫生工作和季节性疾病防治,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制作活动的卫生宣传展牌,到各街道和居民小区流动展出,方便灵活,经济可行。

(3)组织文化、教育部门开展健康教育和全民健身运动。

(4)利用街道老年活动室、文化活动站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与培训。3.开展“卫生科普一条街”活动

4.结合城市爱国卫生运动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5.建立健康教育示范小区

健康教育示范小区的组织实施如下:

(1)建立社区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或社区健康促进委员会,将健康教育考评纳入目标管理。(2)建立健全社区健康教育网络,培训骨干人员,宣传与动员群众。

(3)创建文明卫生的社区环境,提供健康教育设施、场所、健康教育材料,营造健康教育氛围。(4)完善社区健康教育管理制度,以行政、组织、社区规范、评an>

篇6:健康促进社区资料清单范文

一.组织管理(2016)

1、上级相关文件

2、社区简介。

3、健康促进社区/申报表

4、成立主要领导参与的健康社区/村工作协调机制(工作小组),并有职责分工。

5、健康促进社区/村工作实施方案。

6、制定健康促进社区/村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

7、倡导全体居民参与健康促进社区/村建设的公开承诺书

8、制定健康促进社区/村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二.环境建设

1.建设无烟环境。(含建设无烟环境方案,制度及措施,主要公共场所及醒目位置禁烟标识,开展禁烟相关活动的资料,标识、宣传、活动等相关影相资料等)

2、自然环境整治(整治方案,整治活动影相资料,整治后整洁环境影相资料,不能有露天的垃圾堆或垃圾)

3、健康教育(健康设施(3种以上)、免费体检场所及设备、健康活动室及其活动器材、健康阵地、健康文化活动中心、宣传栏、橱窗、横幅等影相资料)

4、健康活动室(有电视机、DVD。提供5种以上健康折页,有身高体重计、腰围尺、壁挂BMI转盘、膳食宝塔图等设施,有控油、限盐等支持工具展示,室内设有相关的宣传内容、管理制度及相关措施等,影相资料)

5、健康阵地(相关设施,室内设有相关的宣传内容、管理制度及相关措施等上墙的影相资料)

6、健康文化中心(相关设施,室内设有相关的宣传内容、管理制度及相关措施等上墙的影相资料)三.活动开展

1、健康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活动情况

2.开展健康素养促进互动,活动形式至少3种。3.组织开展健康家庭评选。4.健康生活方式知识讲座。

5.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宣传活动小结。6.主题宣传日宣传活动。

7.举办2次以上健康为主题的特色活动。8.开展健康管理签约式服务。9.群众健身活动团结及活动。

10.社区/村居民健康知晓率75%,健康行为形成率65%,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70%,健康行为形成率60%。

篇7:社区健康教育与促进 论文

关键词:社区卫生教育促进

健康教育是所有社卫生问题的首选途径,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以及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领会如何通过倡导,促成和协调三个主要策略促进健康的进展.一. 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

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进行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增强人们的健康,使个人和群体实现健康的目的;提高和维护健康;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发生;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破除迷信,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由于社会由不同结构的成员组成,所以,我们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必须按照各类人群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起点,设计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既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学习,如家庭护理、婴儿养护、紧急救护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也要开展较纯粹的自我提升、养生修性式的学习活动,如健身操、书法绘画、花卉培植、读书学习等。许多时候,通过学习来获取快乐,也是促使人们愿意进行学习的目的 2)3)

二.社区与社区健康

社区健康教育是指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发动和引导社区人民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身、家庭和社区的健康问题,积极参与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群体健康水平。

一般农村社区单位是县、镇、管区、村;城市社区单位是市、区、街道、居民委员会。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各地的经验,农村以行政村、城市以街道居委会为社区健康教育基本干预单位。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和社区所辖企事业单位、学校、商业及其他服务行业的职业人群。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是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在于:一是范围大、单位多;二是对象广,有各种人群;三是可利用资源多,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场所以及行政支持,并具社区凝聚作用。由于这些特点,也就使社区健康教育既有复杂性和相当的难度,亦为健康教育工作者具备了发挥的空间。

社区健康是指社区居民这一特定群体的健康状况及其围绕这一群体健康所创造的综合健康环境状况。社区健康已成为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和社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二. 影响社区健康的因素 1)生物学因素 包括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某些遗传或非

遗传的内在缺陷、变异、老化而导致人体发育畸形、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和免疫功能异常等。在社区人群中,特定的人群特征如年龄、民族、婚姻、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遗传危险性等,是影响该社区健康水平的生物学因素。

2)环境因素 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所有人类健康问题都与环境有关。污

染、人口和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社会问题。社区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住房条件、基础卫生设施、就业、邻居的和睦程度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区的健康。社会环境涉及到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教育、人口状况、科技发展等诸多因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人民健康的根本保证。

3)卫生服务因素 卫生服务的范围、内容与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4)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包括危害健康行为与不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生活意识和生活行为习惯的统称。不良生活方式和有害健康的行为已成为当今危害人们健康,导致疾病及死亡的主因。

三. 社区健康教育的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2011年我们将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调整充实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加强健康教育志愿者培训;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加大经费投入

计划2011年购置新的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3)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的内容。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后附健康教育讲座安排表)

2、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

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

3、向居民播放健康教育光盘

在输液室设电视及DVD,每周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光盘内容以居民的需要为原则,做好播放记录、播放小结等。

4、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

计划上半年、下半年各开展一次居民喜欢的健康知识竞赛,专干提前认真组织,设计试题、配备奖品,让居民在娱乐的同时学习到日常所需的健康知识。

5、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栏

按季度定期对中心的3个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内容。将季节多发病、常见病及居民感兴趣的健康常识列入其中,丰富多彩的宣传健康知识。

6、发挥取阅架的作用

中心大厅设健康教育取阅架,每月定期整理,将居民需要的健康教育材料摆放其中,4)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对辖区1%的人口科学规范的进行一次健康知识知晓、技能掌握、行为形成情况和健康需求等内容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估。健康教育专干主要负责设计调查方案、调查问卷、评估总结等工作。

5)健康教育覆盖

篇8:社区老年健康促进

当今全球人类健康问题日趋严峻,影响人类身体和精神健康的疾病呈逐渐上升趋势。

在身体健康方面,以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疾病已经成为人类的重要敌人。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慢性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占人类死亡总数的60%,且呈迅速增加之势,今后10年将增加17%[1]。

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2.6亿人,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是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2]。

而在精神健康方面,世界范围取样调查发现,常见的精神疾病,如抑郁、失眠和焦虑等,已达世界总人口的10-20%[3]。我国目前精神疾病患者约1600万人,精神疾病以约20%的比例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4]。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 至202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1/4[5]。

不难发现,人类身体与精神健康问题已愈演愈烈,产生的后果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抗击健康问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刻不容缓。

2 不良的现代生活方式是诱发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

人类身体与精神健康问题的产生,虽与遗传等因素有关,但社会压力加大、体力活动和社会交往减少等不良的现代生活方式才是其直接诱因(图1)。从医学角度看,虽然慢性与精神疾病不会立即致命,却是人类健康长期的潜在隐患。

2.1 缺乏体力活动对健康的影响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人类体力活动量逐渐减少。已有越来越多证据显示,过长时间伏案工作、不参与运动、缺乏体力活动、依赖机动车出行等生活习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是产生慢性疾病快速增长的直接原因之一[6,7]。同时,冠心病和癌症等许多身体疾病,也与过长时间伏案工作、不参与运动的生活习惯和一些慢性疾病有关[6]。

2.2 缺乏社会交往对健康的影响

交往是人类基本需求,人们通过相互交流在精神上获得满足。人在工作学习中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加之城市未能构筑有吸引力的公共交往场所,使人群的情感交流逐渐减少。已有研究表明,缺乏正常的社会交往,往往会引发诸如癌症、早产、抑郁症等疾[8]。这种危害甚至超过吸烟、肥胖、高血压、肺结核、冠心病等疾病,增加自杀、精神分裂症、婚前怀孕、醉酒等不利健康的行为[6]。长期以往,不但会严重影响精神健康,还容易引发矛盾与冲突,给社会安定带来极大隐患。

2.3 过度社会压力对健康的影响

压力导致的失落、抑郁、烦躁、焦虑或紧张情绪已成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研究表明,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压力加大,是引发失眠、抑郁症等精神疾病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个体及社会群体生活安宁的重要原因[9]。与此同时,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高楼林立,人不易亲近自然环境,心理压力难以释放,往往容易罹患精神方面的疾病[10]。

由此可见,不良的现代生活方式给人群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亟需我们从人居环境的角度出发,探索促进人群健康的有效途径。

3 促进人群健康的社区环境研究

基于现代生活方式对人群健康影响机理的分析研究可知,人群体力活动的增加、社会交往的增加以及精神压力的缓解将会对健康有积极的作用。社区作为人群居住生活以及参与社会交往活动的基本单元与空间载体,其环境的优劣会对人群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3.1 社区环境的构成要素

探寻社区环境促进人群健康的作用需要对环境整体把握,要涵盖构成社区环境的核心要素,这些要素从物质空间的角度可以归纳为交通环境、游憩环境、建筑环境和绿地环境。

1)社区交通环境是能够影响人交通出行活动的空间环境要素,即现代人群采用徒步、自行车、小汽车和公共交通等方式出行所必需的车行道路、步行路径、交通设施等;2)社区游憩环境是人群在闲暇时光参与休闲游憩活动的空间环境要素,主要包括户外运动场地、体育健身设施、以及社区公园广场中的活动场地、嬉戏水体、游戏沙坑等;3)社区建筑环境是建筑及其周围或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空间环境要素,是人由社区公共空间到建筑室内环境的过渡空间,反映了建筑与街道、公共空间的相互关系;4)社区绿地环境是社区以植物绿化为主体的公共开放空间以及景观绿化环境要素,主要包括社区公园绿地及立体绿化设施等。

3.2 社区环境促进人群健康的作用机制

社区环境促进人群健康的作用机制即通过有针对性的规划手段指导社区环境建设,从而有效影响和引导人群的行为活动,并最终促进人群的健康。

健康促进作用的指导性目标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通过创造更多的活动机会来实现增加人群体力活动的目标,从而促进人群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通过创造有吸引力的交往空间来实现增加人群的社会交往活动、缓解精神压力的目标,从而促进人群的精神健康。在这一作用过程中,社区交通环境能够发挥为人群创造活动机会的作用,而社区游憩、建筑和绿地环境则能在为人群创造活动机会和创造交往空间两方面都发挥积极的作用(图2)。

3.3 社区环境促进人群健康的作用效果

长期以来,大量关于社区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研究也证明,良好的社区环境对于促进人群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并在一些方面有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3.3.1 社区交通环境促进人群健康的效果

社区交通环境方面的研究表明,适于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等慢速出行方式的环境能为人群创造更多体力活动机会,增加人群日常体力活动量,促进人群的身体健康。调查显示,居住在街区连通程度更高的社区,以及具有适于步行及骑车的道路设施的社区,人们趋向于步行和骑车的频率更高[11];而如果居民在通勤中主动选择步行或自行车,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会下降11%~31%,患糖尿病的几率会下降31%[12]。国际间的比较同样印证了这一点:在德国、丹麦和荷兰等自行车相关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的国家,有更多的人选择步行、自行车和大运量公共交通出行,其国内肥胖人群的比例就相对较低[13,14]。

3.3.2 社区游憩环境促进人群健康的效果

社区游憩环境促进人群健康的作用效果体现在创造活动机会与交往空间以促进身体与精神健康。一方面,完善的社区游憩环境有利于人群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等体力活动。研究表明,休闲设施、娱乐设施和公园在增加人们体力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因此使人变得更健康[15]。社区公园等休闲游憩设施的布置与环境设计能够帮助人达到健康专家建议的每天3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量[16]。

另一方面,社区游憩环境也是促进不同人群相互交往的重要外部环境。如果社区游憩环境设计考虑不同人群对于游憩场所和设施的不同需求,将有利于提高人群对环境的使用频率与时间,增加人群交往的机会。

3.3.3 社区建筑环境促进人群健康的效果

社区建筑环境促进人群健康的作用效果也体现在身体与精神健康两方面。现代生活方式使我们每天大量时间是在建筑内或临近建筑的室外场地度过,然而当前社区比较关注建筑本身的开发与建造,对建筑环境主动建构的意识不足。

事实上,已有证据表明在建筑尺度上的一些环境优化措施能够促进人的体力活动,例如在建筑内外增加便利的运动设施、设计美观的楼梯以及有针对性的提醒标语[17];包含街道照明、长凳、喷泉和自行车停车架在内的建筑场地步行便利设施也能够促进步行活动[18]。

而在人群交往方面,建筑布局则会发挥作用。如新城市主义所倡导的建筑面向街道和公共空间,能够增加人偶然相遇的机会,从而创造人群交流活动,培育彼此之间的亲切感,提升社区整体活力。

3.3.4 社区绿地环境促进人群健康的效果

社区绿地环境同样能够在身体和精神两方面促进人群健康。一方面,社区绿地环境可以增加居民体育锻炼的几率。据统计,自然环境良好的住区居民参与身体锻炼的概率,比自然环境不太好的住区居民高3倍,发生肥胖的概率低40%[19]。

另一方面,绿地环境在增进社会交往、缓解精神压力、改善情感方面也有积极作用。蕾切尔·康普兰与斯蒂芬·康普兰的注意力恢复理论和乌尔里希的压力缓解理论分别从恢复注意力、缓解疲劳和在缓解精神压力方面出发,提出自然环境对人群心理与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对于公园绿地使用者的调查同样显示,60.47% 的人认为绿地在消除疲劳(注意力等精神疲劳和体力疲劳)方面效果较好[20],97.4% 的人认为绿地对改善心情有积极影响[6];也有研究显示绿地环境有利于增进社区交往,促进社区归属感的形成[21],改善人群精神健康水平[22]。

可以发现,从交通、游憩、建筑和绿地环境出发建设促进人群健康的社区环境能够在人群身心两方面起到积极的效果,通过规划手段合理引导社区环境建设是促进人群健康的有效途径。

4 促进人群健康的社区环境规划策略

促进人群健康的社区环境规划将根据其促进人群健康的作用机制与效果,着力建设以人为本的交通环境、功能完善的游憩环境、友好开放的建筑环境和多样和谐的绿地环境,为促进人群参加体力活动、增加社会交往、缓解精神压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图3)。

4.1 鼓励慢行优先,构建以人为本的交通环境

促进人群健康的社区交通环境规划应当注重人性化的交通环境感知,鼓励慢行优先,缓解人车矛盾现象,实现社区交通环境的便捷性、安全性与舒适性,其规划设计主要有以下要点:

1)连通的慢行网络:建立相互连通的步行路径和自行车道,提高慢行网络密度;串联小块的绿化和活动场地,合理布置广场与街道空间。2)便捷的慢行转换:合理布局便捷的公共交通换乘点,建立与步行、自行车的无缝对接。3) 人车协调的设计:协调人车关系,利用街道家具、树木植被作为缓冲地带分离行人与机动车,提供按安全的过街通道;通过交通稳静化措施降低机动车速与噪声; 考虑弱势群体需求,完善无障碍设施。4)舒适的慢行设施:选取适宜的慢行路径铺地材质,布置景观绿化;沿路布置路灯、长凳、环艺小品、垃圾桶等便利设施;设置足够的自行车停放设施。

4.2 满足多元需求,营造功能完善的游憩环境

促进人群健康的社区游憩环境规划应当摒弃展示视觉美感的规划目标,注重游憩功能的实现,强调人性化、参与性的场所营造,同时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和地域文化特征,其规划设计主要有以下要点:

1)可达的游憩场地:游憩场地与设施要方便人群到达和使用。2)多元需求的设计:布置针对儿童、老年人的公园广场、活动场地,利用丰富的地面标记和喷涂激发群体参与性活动。3)地域特征的设计:游憩空间要满足居民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偏好;尽量保留和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态元素与景观,如树林、草丛、池塘,甚至是可供攀爬的岩石与草坡。4)完善的游憩设施:布置路灯、喷泉、卫生间和座椅等便利设施,提高人群使用舒适度,增加逗留时间。

4.3倡导运动健康,营建友好开放的建筑环境促进人群健康的建筑环境规划应当注重环境的开放性,营造有吸引力的建筑室外空间,倡导运动健康的理念。建筑环境规划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建筑布局、建筑空间、建筑设施等方面:

1)面向街道的建筑:社区建筑应该尽量面向街道和公共空间,增加建筑入口数量,以增强建筑吸引力,引起居民对街道生活和社区公共交往活动的关注。2)倡导运动的空间:将无实际功能的室外空间改造成为活动场地,摆放体育锻炼设施;将庭院、露台设计为人群活动空间。3)倡导运动的设施:重视楼梯良好的可达性与可视性,增加自然采光,设置标识系统来鼓励楼梯的使用;设置安全的自行车停放设施;建筑沿街外立面增设遮阳棚、雨棚、透明装饰等,改善街道步行环境。

4.4 亲近生态自然,塑造多样和谐的绿地环境

促进人群健康的社区绿地环境规划应当注重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避免生态环境建设停留于社区美化。在满足人群需求的同时引入参与体验式设计,拉近人与自然环境的距离,使自然环境融入社区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实现和谐相处,发挥自然环境对人群健康的促进作用,其规划设计主要有以下要点:

1)可接近的绿地环境:提供人群参与式绿地空间,如园艺花园、屋顶农田。2)原生态的绿地环境:保持地区原有自然生态要素,绿化种植选取乡土植物, 增进环境的亲和感。3)多样化的绿地环境:改善建筑屋顶、墙面、阳台、庭院的绿化环境,增加人群接触绿化环境的机会。4)多功能的绿地环境:结合绿地布置步行路径、活动空间、休息设施等,实现绿地环境与人群活动的功能复合。

5结语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已经证实良好的社区环境在促进人群健康方面的作用与效果,并为建设促进人群健康的社区环境提供了切实的支持与指导。不可否认, 从物质环境角度出发,通过有针对性的规划手段引导建设促进人群健康的社区环境,是有效缓解当前严峻健康态势的重要途径。

图表来源

图1-3:作者自绘

摘要:现代城市环境给人类健康带来严峻挑战,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呈逐步上升趋势,城市人群面临的身体与精神两方面的健康困扰日益凸显。本文认为不良的现代生活方式是其重要诱因;同时在分析社区环境促进人群健康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果的基础上,提出良好的社区环境建设是促进人群健康的重要途径,并从交通环境、游憩环境、建筑环境和绿地环境四个要素出发对促进人群健康的社区环境规划策略进行了探讨。

上一篇:零点国际商贸物流港沙盘讲解词2016-5下一篇:门窗加工制作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