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思想道德建设汇报材料

2024-05-06

学校思想道德建设汇报材料(通用6篇)

篇1:学校思想道德建设汇报材料

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汇报材料

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充分结合“实现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审美”的办学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强化学校德育为首的地位,加强学校德育课程的建设力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一、加强德育教育,加大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力度

学校利用每周一的班会时间,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开展“国旗下的演讲”、诵读《感恩词》及“争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小公民”宣誓活动,并推选品学兼优的学生担当升旗仪式国旗手、护旗手和少年先锋岗。学校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指导,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管理,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重点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相互督促检查。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让思想道德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将思想道德教育有机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成熟健康的心理。

二、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系列活动

1、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不仅能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而且对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每年4——5月学校组织小学部全体学生开展“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在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让学生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老师们帮助学生理解经典古诗文蕴含的深刻含义,使学生学到千古美文中的道德原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

2、深入开展“雷锋与我同行”主题教育。学校在县教育局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以“学雷锋”先进集体的标准激励和严格要求,紧紧围绕加强学生道德思想教育这一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组织各项活动,把雷锋精神落到了实处,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学校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营造学雷锋氛围,学习雷锋精神。每年三月伊始,学校全体师生积极响应“学雷锋”号召,营造浓厚的学雷锋氛围,掀起学雷锋热潮。学校通过国旗下的演讲、出黑板报、开主题班会、举行团队活动、组织师生学唱雷锋歌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带领学生走近雷锋精神、了解雷锋精神、寻找雷锋精神、体验雷锋精神。

(2)、组织学雷锋活动,体验雷锋精神。学雷锋就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实际行动,发扬雷锋精神。在寻找雷锋足迹、了解雷锋事迹的过程中,同学们被雷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深深感染,纷纷用实际行动向雷锋同志学习。同学们开展学雷锋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一系列活动中:各班认真开展“向雷锋学习”、“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主题班会,出主题黑板报;学校团委组织团员到文物景点清除杂物、打扫卫生、清洁学校周边卫生死角;每周二、周四到办公室帮助老师打扫办公室、清洗宣传栏;养成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习惯;各班组织学习小组讨论等。

(3)、学习雷锋好榜样,大家一起唱红歌。为学习宣传雷锋精神,弘扬雷锋精神,号召广大师生积极踊跃的投入到学习雷锋的热潮中去,同时为了丰富校园生活,展现我校学生风貌,我校组织开展全校师生“学习雷锋好榜样”唱歌及诵读感恩词活动。在活动中,全校师生高唱雷锋之歌,慷慨激昂,气势恢宏,展现了全校师生的风采。

我校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氛围和行动已形成长效机制,雷锋精神在同学们心里扎下了根,这将不断引导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发扬雷锋高尚的风格,弘扬雷锋可贵的精神。面对新世纪给予我们新的要求和挑战,我校将继续在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领导下,发扬自身优点,改进不足,同心协力、开拓创新,继续深入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让“雷锋精神”在校园里永远传承下去,让校园处处盛开雷锋之花!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而不懈努力!

3、开展学习《弟子规》系列活动。根据县教育局下发的〔贵政教(2011)15号〕《关于印发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学习〈弟子规〉系列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学校组织开展学习《弟子规》系列活动。

全校各班充分准备、集思广益,在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小品、故事会、录音范读、合唱、配乐诗等多种形式讲解、学习并深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弟子规》,使全体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弟子规》的现实意义,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日常行为规范,促使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懂礼仪、讲文明”的传统美德在学生中得以弘扬。学校制作以《弟子规》、《礼仪是文明的标尺》、《学习改变命运,态度决定一切》、《让文明与你同行,让爱心伴我左右》为题的大面喷绘,教育学生从美立言、从善立行、从真立身,通过校园广播播放《弟子规》诵读,以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

通过开展学习《弟子规》系列活动,教育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明白做人的道理、学会为人处世,进一步实现我校“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教育目标。

4、开展感恩教育活动。随着教育布局调整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完成,我校有了崭新的教学、学习环境和比较完备的生活辅助设施。为了让学生明确舒适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使学生心存感恩,学会感恩,深化学校德育工作,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学校2011——2012学年的教育主题确定为“感恩教育之年”,并从2011年9月开始,针对全校学生开展以“感恩、关爱、责任”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

为使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学校在全体师生中进行广泛宣传,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周密部署、精心安排,以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自然为主要内容制定了《学校感恩教育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目标和活动要求,并详细布置了自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每一个月的具体活动内容,目前各项活动按原计划已全部完成。

上学年,各班通过主题班会、升旗仪式上的演讲,学校通过播放感恩歌曲、开展演讲赛、组织观看感恩影片等多种形式,把“感恩”渗透到每一位学生的内心世界。先后组织开展主题演讲比赛1次,学生撰写升旗仪式上的演讲稿12篇,近百名同学赴大史家村、太平村帮助孤寡、残疾老人干家务活,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对感恩教育意义的深入领悟,同时也促使自己做一个知恩图报、有道德、有理想、有修养的新时代合格学生。学校先后收到了4封童玉桂等受助老人写来的感谢信,信中老人具体陈述了同学们帮助所做的家务活,并对这些同学、学校表示深深地感谢,受助老人们认为同学们的善举是学校教育、老师教导的结果,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和谐社会的温暖。这些活动,进一步激发和增强了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使他们深入体会到社会的关爱,深切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并在实践活动中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感恩是一种文明、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同时也证明了感恩教育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需要。

三、深化法制教育

学校法制教育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有直接关系。为落实法制教育目标,提高师生法制意识,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进一步促进校园法制建设水平的提高,我校坚持教育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扎扎实实开展学校法制教育工作。

1、确保法制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加强教师法制教育。学校将法制教育作为学校的德育工作的重点,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有条不紊地开展法制教育工作,要求全体教职工,进一步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意识,不断克服法制教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以身立教,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写出了学习心得体会,使教职工进一步提高对法制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2、切实做好法制教育工作。每学期,学校根据教育局和司法部门的要求,落实法制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结合学生实际,以年级组长、班主任、思品课教师为主体,精心选择一些法律法规材料,组织低年级学生学习“交通法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组织中年级学生学习“治安管理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组织高年级学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要求全体学生以《学校学生礼仪常规》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端正言行,礼貌待人。通过以上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3、建立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的教育网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充分发挥学校法制教育的导向作用。坚持组织好每周一次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精神学习和主题班会的开展。充分发挥常规值周的作用,督促学生自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并通过思品课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不断提高法制教育的质量。

通过教师家访,定时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等,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充分发挥家庭在法制教育中的作用,起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针对毕业班学生各种思想问题相对较多的情况,学校组织召开毕业班学生家长会,向家长如实反映学生在校学习、思想状况,取得了家庭的配合,从而让毕业班学生愉快地完成毕业前的学习任务。另外,每学年学校邀请法制副校长开展以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为主要内容的法制专题讲座。通过讲座使全体师生对社会稳定、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为建设“平安校园”和创建“和谐校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学校已形成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常抓不懈的管理思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并取得了一定的的成效,但思想道德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还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把每一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为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作出最大的贡献。

篇2:学校思想道德建设汇报材料

海港区和美实验学校

和美实验学校位于海港区北部工业区,占地面积39亩,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9082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4个及附属学前班3个,在校生1536人,教师64人。学校布局合理,内部功能齐全,校内设有12个功能教室。有200米跑道体育场一个,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各一个。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教学环境,使师生们的工作与学习环境有了质的飞跃。

学校以 “教师幸福,学生快乐”为办学理念,“以一流的育人环境打造和美教育,以良好的行为举止塑造和美文明”为办学目标,以“和谐尚美”为校训,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通过五年多来的不懈努力,和美实验学校已经逐步成长为北部一所品牌学校。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央为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为了积极贯彻此精神,切实将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在认真细致地分析校情的基础上,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少先队工作为主要途径,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蓬勃开展。建校五年来,学校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工作业绩斐然,先后被授予“全国红领巾国学传承基地”、“全国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优秀单位”、“全国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示范校”、“河北省绿色学校”、“河北省家长学校示范校”、“秦皇岛市优秀乡村少年宫”、“秦皇岛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秦皇岛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秦皇岛市课堂改革先进校”、“海港区德育工作先进校”、“区文明单位”、“区优秀少先队大队”等各级奖励及称号129项。2014年,因为乡村少年宫工作实绩突出,被确定为当年中央彩票基金资助单位,充分体现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成绩。现将我校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郭玉林同志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德育处主任、大队部、全体班主任为成员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研究了本项工作,确定了工作目标,各项活动以润泽学生心灵为主。建立以班会为主导,思想品德教育及其他学科教学为主渠道的校内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格局。

二、加强队伍管理,夯实德育建设基础 学校始终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管理水平,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1、实际工作中,德育处要求教师树立“学生第一”的思想,班主任工作以学生为中心,德育处加强班主任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创新,实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服人,以制度培育人,以制度发展人的管理方式。德育处结合班主任工作沙龙及日常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德育处的引领和优秀班主任的带头作用,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抓好班级管理,辅助学校完成班级工作。表彰在工作中带头干、不怕吃苦、实绩突出的优秀班主任和班集体。几年来,学校先后有9个班级被授予“区优秀班集体”“区魅力班集体”称号。优秀班主任及班集体典范应运而生,为优秀班主任队伍的创建及日常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积极建设一支能够辅助班主任工作的副班主任团体,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学校、班级工作当中,实现自身价值,赋予主人翁责任感。班主任和副班主任两套班子能够协同合作,互有分工,保证了班级管理的有序开展,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也为班主任队伍增新提供了后备力量,为未成年人工作建设有效开展提供了人员保障。

2、优化少先队工作,发挥未成年人建设的育人功能。形成制度化、常规化,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健全组织,定期开展活动。充分调动少先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更多的队员参与到管理当中,引导队员在工作中相互学习、相互配合、相互监督,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优秀的少先队干部,在日常少队工作中,成为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协助大队部组织好升旗仪式和日常德育管理工作。建校五年来,先后有5人被评为秦皇岛市级三好学生,3人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学校被授予“区优秀少先队”称号,多人次被评为区优秀班干部。

3、强化养成教育规范月教育成效

对学生继续坚持“五个美”的训练,利用升旗仪式、礼仪培训、主题队会、“好习惯大比拼”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行规教育。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德育处都会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规范行动,形成良好的德育管理开端。针对楼道、队列、两操纪律;校园、班级、个人卫生等多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充分利用卫生检查岗、文明示范岗、“志愿者”、护书员、护水员,形成学生的自我管理体系,并以“争旗”活动为契机,以“GOOD币”奖励机制为促动,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学校先后开展了“楼道队列比拼”、“文明男生”“优雅女生”评选、一年级新生入学规范教育验收等多项强化活动,使学生养成教育习惯明显提升,形成了在校园内、楼道中鞠躬行礼、轻声慢步,列队中精神抖擞、阳光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开发课程资源,拓宽道德建设渠道

在实施德育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结合实际,大胆创新,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德育旧观念”,努力建构“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德育新理念”的活动原则,力求通过学科课程、社会实践活动、行为规范、社会环境育人四个平台,积极实施新课程,让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活”起来。

1.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课程中去。我们积极探索新的德育模式,实现德育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和渗透,切实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广大教师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制定并体现学科德育目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每学期开展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英姿少年” “文明班级”等活动,并对先进个人、集体进行表彰,起到优化校风学风的作用。

2.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教育作用,实现思想品德课程向社会延伸。

思想品德课程是对广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直接渠道,学生只有通过课堂引导,通过课外实践,才能将道德知识、道德体验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在生活的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因此,我们带领学生到光明孤儿院慰问,送去学生捐助的款项和图书;“学雷锋进社区”,组织学生到社区、到孤寡老人家“做好事”,让孩子们给他们带去快乐;组织学生为身患白血病的同学捐款等活动,真正实现了品德课程向社会的有效延伸。

四、发挥队会作用,凸显主题育人理念

我校每学期都要举行爱国、感恩、法制、行为习惯养成等教育为主题的队会,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寓德于教,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尤其注重抓住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宣传教育。通过板报、征文、主题队会等形式对学生德育进行渗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线,认真组织国旗下讲话、班级展示活动。选拔优秀学生作为护旗手,认真培训,以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升旗仪式,让同学们更加明确了报国之情、养育之恩,从而胸怀大志,发奋图强。

五、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多彩育人环境

学校自建成后,注重校园全方位绿化和人文装饰。柳树环绕校园四周,梧桐树沿校园内的道路两边伸展开来,寓意梧桐引来金凤凰;桃树穿插校园,预示桃李满天下;新绿种植社团的师生们亲手摘下的黄瓜、豆角、茄子、西红柿、向日葵等植物尽情地生长,展现着生命的勃勃生机。花坛、草坪等处的温馨提示语,简洁而富有童趣。学校紧紧围绕“和谐尚美”的校训,精心设计校园楼道文化,做到层层有主题,层层有特色,处处体现育人功能。让和美文化浸润每一名和美师生的心灵。一楼的“和文化”主题从“和乐”、“和谐”、“修心”、“修为”、“修福”、“修德”、“修身”等方面教育孩子们要做行为举止文明、身心健康的好学生。二楼文化长廊的墙壁上,挂满了孩子们自己精心创作的作品,有素描、水粉画、水彩画、吹画等。这些作品不仅为校园文化增添了色彩,也谱写着我校的“美文化”。三楼的“和美文化”主题更是引导孩子要成为仪态美、言行美、人格美、心灵美、科学美、艺术美的高素质人才。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特色的创建。学校鼓励各中队自设展板,自办板报、小报,设计个性化的班徽,通过书画展览等形式,以更大的成功激励学生。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增知识,长才干,明道理,在营建过程中凝聚人心,形成集体。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班级的目标内化为自己的追求和行动,一旦发现自己和班级的进步,获得成功喜悦,就会更热爱自己的班级,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

如今的和美校园,健康、向上、和谐,给师生以美的浸润和德的教化,给学生以快乐、动力和希望。

六、丰富德育活动,发挥活动育人功能

1、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 开学典礼,安全第一课;学雷锋主题教育;植树节开展“小手拉大手,共迎植树节”亲子植树活动;迎六一,开展校园社团文化艺术节;教师节,向教师献礼感恩活动;“迎中秋,庆国庆”和美体育节;安全主题教育月;法制教育月,邀请法制副校长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主题教育报告会。通过系列德育主题活动,丰富了师生校园生活,增强了师生道德品质以及精神意志的修养,将未成年人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学习先进典型,争做美德少年

学校积极推进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层层选拔,推荐优秀,每个班级中都产生了一名班级美德少年榜样。学校制作美德少年展板,大力宣传,弘扬真善美,发扬榜样示范作用。我校学生张鸿明被评为2014年市级美德少年,12月26日,以“勇挑重担的美德少年——张鸿明”为标题的新闻在今日海港区中滚动播出。2015年,王馨楠等被评为区级“美德少年”,成为同学们争相效仿的楷模。

3、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活动:在教育局组织的“走复兴路,圆中国梦,读书成就梦想”征文演讲比赛中,我校获得多项荣誉;组织学生参加“我的中国梦”诺亚舟杯征文活动,上报了83篇优秀征文;积极开展“网上祭英烈”、“向国旗敬礼”、“平民偶像”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创建省绿学校,打造绿色校园

2012年伊始,我校深入开展环境教育和环境建设,提升师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理念,积极创建省级绿色学校。学校扎实开展绿色环保教育活动,上好环境教育课,一系列主题活动彰显着我校绿色环保理念。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为创建省级绿色学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4年12月,我校顺利通过了省环保厅对我校省绿工作的验收工作,并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好评。

5、乡村少年宫,创建育人阵地。

乡村少年宫活动深受学生喜爱。经过五年多的实践和多方支持,和美现今已有19支优秀学生社团。为增强社团活动的内涵和生命力,社团教师以绿色生命课堂改革为依托,潜心研究,自主编撰教材10余种,并赋予文化的生命力,为社团活动向课程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015年6月,我校成功举办第五届“拥抱阳光,放飞梦想”魅力和美校园社团文化艺术节,全校师生家长共2000余人参加了这次体验式社团盛宴。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家长跃跃欲试;孩子们的精彩表现,更让家长赞叹不已。2015年,田径社团在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囊括B组团体总分第二名、道德风尚奖、最佳表演奖三项荣誉;魔方科技社团荣获区中小学科技节团体三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单位”;蓓蕾美术社团以全区独具特色的石头拼贴画艺术,连续四年参加区社团艺术节展示并荣获“最佳创意奖”,荣获省市区各级奖励38项。快乐足球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集体协作、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也锻炼了强健的体魄,我校被教育部确定为2015年全国首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作为海港区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分赛区,足球社团积极参加各项足球活动,金孔雀舞蹈社团足球啦啦队在海港区足球节开幕式上小试身手,展示了和美动感风采。由于社团活动开展实效突出,我校被评为秦皇岛市优秀乡村少年宫,区社团活动先进校,2014年被确定为中央彩票基金资助单位。

6、百千万读写工程,构建书香校园

读书慧人心智,让读书成为习惯是和美人永恒的追求。为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我们结合“百、千、万读写工程”,在图书馆定期开放,班级图书角循环借阅,开设阅读指导课,“诵读经典”的基础上,在各楼层增设开放书吧7处,充分发挥现有藏书37110册的图书利用率,极大方便了学生阅读。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喜欢读书,学会读书,我们请青年书店的老师为学生上绘本课,请来《意林》杂志主编韦娜老师,与学生近距离、面对面探讨关于读书写作的问题;通过市区文明办邀请河北省儿童话剧团为全校师生家长做精彩的话剧表演。将每周二下午定为家长读书借书开放日,鼓励家长与孩子共读。读书活动的开展,开拓了学生视野,收到良好的效果。

7、牵手博湖三小,民族之花开满校园

友谊来自于沟通与交流。作为被河北省教育厅、秦皇岛市教育局确定为与新疆巴州博湖县第三小学开展“千校手拉手”活动的定点校。我们与博湖三小互相学习,开展校际办学经验交流、学生书信交友、视频拜年等活动。学生间通过集体阅读并分享书信内容,拉近了两地学生间的距离,让书信共同传递着美好的友谊。

七、搭建家校桥梁,共建教育合力

学校工作离不开社会、家长的支持。家长开放日、艺术节、“三严三实”征求意见、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活动的开展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拉近了学校与家长的距离,从而更理解支持学校工作。五年多来,我们以用心的工作换来方方面面的支持与认可,与家长、社区、村委会、派出所、交警支队、工业区关系融洽,暑期学校招生工业区派出所所长、指导员与干警连续五天到校维护秩序,工业区政府更是对学校大力支持,对校园环境进行改造,帮助解决师资短缺问题,为学校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5年因家校共建工作突出,我校被评为“省家长学校示范校”。

篇3:对学校思想道德建设模式的探讨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如何增强学校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性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学校是对青少年实施教育的重要场所,教育的实质是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成果,通过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教育途径传递给学生,经过学生的内化、积淀,使其成为学生人生发展中持久的禀赋。因此,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就要做到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在德育活动中运用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即时性教育与制度化教育相结合、思想性教育与实践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采取“渗透式、时代性、制度化”的德育模式,努力规范学生行为,完善学生人格,美化学生心灵,使学生做到人格上自尊、精神上自强、学习上自主、生活上自立、行动上自律,从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渗透式”教育润物无声

德育渗透已是“老生常谈”,但它确实是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目的是达到教育无痕,使学校德育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德育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做到全方位育人。

任何一所学校都不能忽视校园文化建设,从学校的“三风一训”,到校园的一草一木,不论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还是制度文化都体现着学校教育的鲜明风格。而每一种文化建设都应发挥全校师生的聪明才智,使他们在参与中得到启迪。同时也使身在其中的广大师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

2004年我校搬入了新校区,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校重新修订了“三风一训”,并给楼宇和人工湖命名。这些都是全校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我校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班集体文化建设评比,从班训班风的制定到教室环境的布置,从仪态仪表的要求到言谈举止的表现,无不体现着学生的自我教育。

2. 引导广大教职工承担起育人的职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教师的教育是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以精神感染精神,以行为引导行为。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和道德水准,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德育的主阵地,把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为此,我校要求教师在教案上要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在课堂上要体现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课下要严于律己,做学生的表率。其他员工要为教育教学服务,做好本职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做到服务育人。

为提高全体教职工实施德育的能力,我校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具体做法是:第一,抓全员培训。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名家讲座”,如魏书生“谈德育”、金正昆教授主讲的“教师礼仪”;学习《机关文明礼仪》《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利用升旗仪式为优秀教师颁奖并请优秀教师做国旗下讲话;对全体教职工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知识测试,以提高广大教职工的自身素质和育人水平。第二,抓青年教师的培训。学校组织教龄在5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在每周一晚间接受教育教学培训。通过严格的考核,七十余名青年教师的教学和育人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第三,抓好班主任和德育教师的培训。我校已经形成“单周全年级、双周全校”班主任理论学习、学期末班主任经验交流的培训制度。在班主任培训中,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内部挖潜及新、老班主任“结对子”等方式,收到了良好效果。我校还制定了《宝坻一中教师礼仪常规》《宝坻一中教职工考评细则》《宝坻一中班主任考评细则》,其中都把德育工作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

二、“时代性”教育激励来者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为此,我校采取“时代性”教育的方式来激励学生。所谓“时代性”教育是指利用历史性材料和现实性材料,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这类教育的关键是对历史性和现实性材料的挖掘和利用。

1. 利用历史性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如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历史上的今天”等契机开展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使命感、道德责任感。

2. 及时捕捉现实性材料,对学生实施有效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会发生一些特殊事件,教育者要有教育的敏感性,及时挖掘其中的教育元素开展教育活动。例如: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通过组织师生为灾区人民捐款,来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充分体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通过组织学习地震中的英雄学生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的大爱精神。通过组织观看”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北京奥运会期间,我校以此为契机适时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如开展“迎奥运、树新风、见行动”和“火炬模拟传递仪式”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奥林匹克精神和国家荣誉感。

三、“制度化”教育彰显特色

所谓“制度化”教育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二是使各种教育活动制度化。

1. 一个学校要想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制度规范人,使制度引导人,使制度激励人。

这是一种有形的教育。我校在建章立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逐步制定了《学生量化考评细则》《班集体量化考评细则》《学生宿舍管理规定》《校门口管理须知》《宝坻一中学生守则》等规章制度。通过制定准则规范学生的行为,为每一个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2. 德育必须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和感悟,这是德育最有效的方式。

为了避免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在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同时,也使各项活动制度化。例如升旗制度、军训成果巩固制度、主题班会和主题团会制度、劳动实践制度、成人仪式制度、开办青年党校制度、校园之星评选制度等。

活动月制度也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为了使学校教育既突出重点又不失全面,增强针对性,避免随意性,我校在不同时期确定相应的教育主题,以活动月的形式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如确定每年三月为“感恩教育活动月”。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一般在每年二月举办,此时正值学生寒假期间,而三月又是毛泽东同志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的日子。因此,我校安排学生在新学期开学后,观看《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学习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和雷锋的感人事迹,观看邹越教授“让生命充满爱”和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电视讲座;开展“五个一行动”,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常思感恩之情,常做感恩之事。每年四月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心理压力增大而抗挫能力减弱,为此,我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给以高度的重视。一是加强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我校成立了启慧心理健康中心,配备专职教师团队、班级心理辅导教师团队、心理委员(心灵使者)团队。二是开发心理健康中心功能。中心设立心理教研室、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室、心理阅览室、心理训练室;指导教师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团体心理训练课;举办面向学生、家长、教师的心理辅导讲座;提供当面咨询、热线咨询、信件咨询、网络咨询服务。三是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召开心理健康工作研讨会,聘请专家来我校开办讲座,开展团体心理训练和现场咨询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及时解除了学生的心理困惑,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每年五月为“校园文化艺术月”,届时将开展合唱比赛、个人才艺展示、社团成果展示、书画作品展示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学生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全面发展。每年六月为“诚信教育月”。各种大型考试多在此月份举行,而“诚信应考”又是摆在学生和教育者面前不可回避的课题。我校以此为契机,开展“诚信考场”等活动,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每年九月为“行为规范教育月”。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九月是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新生对新学校和新学段的要求不大清楚,九月又是在校生走入新学年的开始,此时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是及时和必要的。在“行为规范教育月”中,我校组织学生学习学校各项制度、《宝坻一中学生八荣八耻》,观看“学生礼仪”电视讲座,开展“行为规范表演和抢答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在行为上进一步得到规范,形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每年十月为“体育活动月”,通过开展田径运动会、各种球赛、拔河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增强其集体荣誉感,从而达到以体育德、以体辅智、以体审美的目的。每年十一月为“法制、安全教育月”,届时将开展法制报告、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消防安全知识讲座、避险知识讲座、紧急疏散演练、模拟法庭等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法律和安全知识,提高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

篇4:学校思想道德建设汇报材料

几年来,笔者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的前提下,在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面,就更新德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做了一些探讨。

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能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要健全教育阵地,充分发挥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团员活动室的作用,在校园和教室张贴校风、教风、学风,张贴《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以及名人名言等,让每一块墙壁说话,让每处景点育人,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演、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等,这些活动都能充分体现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二、加强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实行中小学政治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劳动技能素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形成稳定的个性特征为目的的教育,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把握这一教育活动的基本指向。在政治课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尝试:

1、转变教育观念,使教育与育人相统一。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使政治课成为脱离实际的纯理论灌输,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没有表达个人想法的机会,加之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思想政治课面临严峻的挑战。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把传授知识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加强对学生进行“五爱”、“三观”教育。要选择典型事例和材料,凭借感人的榜样,凭借教师的激情讲授,去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去推动学生相信和追求一定的思想政治倾向和道德倾向,从而达到知行合一,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同时,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2、注重心理调适,改善师生关系,以塑造学生的完美个性。

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应该学有专长,还应是一个精神饱满、情绪乐观、人际关系谐调、言行举止受人欢迎的人,为此,我们的课堂应营造一个安全而温暖的学习氛围。教师要以诚恳的态度与学生交朋友,设身处地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帮助他们自我分析、自我评价,使师生彼此心理相融、产生思想上的共振,要杜绝“我教你听”的信息单向传播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让每一位学生领悟到自我价值并产生积极进取的动力。

3、注重课外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做到自强自主。

政治课教学不仅仅是学理论,更重要的是实践,要改变过去重理论灌输而轻实践教育的不良倾向,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摆脱被动接受和服从的地位,达到自强自立。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体现思想道德建设的多途径特征

中小学各学科所担负的德育任务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教师要根据各学科的特点,以科学性为前提,渗透思想道德建设。同时,教师要以严谨的治学风格、平等的师生关系、高度的敬业精神体现教育的示范性、有效性和教育性,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中,使每位教师都成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者。

如:在语文教学中可用插图激趣法、语句激情法、情境再现法、生情法、人物赏析法等不失时机地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在历史教学中,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用先进历史人物的言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培养他们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革命事业心;在地理教学中可渗透国情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激发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总之,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教师应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德育教育看成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科之间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障人才培养起着主导作用。

四、以班团队活动为手段,激发学生的德育情感,促进德育目标全面落实

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教育。德育工作者在落实德育目标时,也应以此为基础,组织一些有意义的班团队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应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劳动实践”为载体,以“跨世纪雏鹰行动”为活动中心,以团队的基础工作为重点,结合实际,注重实效。

比如:开展以学英雄为主要内容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缅怀革命先烈,抒发爱国情怀,继承革命传统,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开展以爱国主义为起点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爱祖国、爱家乡,学好知识,保卫祖国,建设家乡;开展“我是集体小主人”、“我为班级添光彩”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主人翁责任感,乐于助人、无私奉献……要将德育寓于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之中,从中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出发,做到道理从大处讲、要求从小事提、训练从行为起、效果从实处求,扎扎实实,有的放矢,切不可空洞说教和盲目“拔高”。

篇5:学校美育建设汇报材料

在新的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指出,教育力求调整培养的目标,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关注学生经验和多样化发展的课程内容,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本学期,我校在开学初就拟订了美育工作计划,并在一学期来的工作中严格执行,我校的美育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思想重视,计划明确

思想是指导工作的根本源头。我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的美育工作,开学初就安排我们术科组策划好本学期的美育工作,制定好工作计划。因为美育教育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面比较大,是一项不好抓的工作。所以我们在制定计划时把各项工作都安排得非常细致。这为本学期的美育工作能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有机结合,把美育工作渗入各科、各项教学工作

为了确实能提高学生的美育,利用美育工作多面性的特点。我们把美育工作渗透到各项各科的教学工作中去。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完成课堂教学,学生通过听录音、看投影、组织主题班会等多位一体的教学手段中学习就能提高美的意识,树立美的思想。特别是音、体、美的课程,又特别是美术课。我们学校领导规定术科的教学一定到各功能室上课,并严格要求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绝对不允许出现“放羊式”的课堂教学。

三、开展多形式的比赛,给学生提供表现美的舞台

要让学生把自己对美的理解表现出来,就要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为此,我校在本学期中组织了一系列的比赛活动。如:组织“、校园普通话演讲比赛”、“学生文艺演出”、“学生艺术作品展”、“一二·九歌咏比赛”等,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美育方面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美育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着学生对社会、生活、人、事、物、的正确理解,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同时,美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将不懈努力,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思想,把美育工作做得更好。

**九年制学校

篇6:道德建设十佳汇报材料

自02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抗非典先进集体、市级先进基层党校、市青年文明号、教科研先进集体、舟山市“十所社会满意学校”、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级青年文明号、舟山市卫生先进单位、市级治安安全示范单位、舟山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舟山市教育考试工作先进集体、市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市文明单位、区文明单位、普陀区模范集体等。

我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依据法律法规及学校实际确定办学方向及各项政策。保障学生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稳中有升,2003年高考上重点线为211人,重点升学率为47.3%,郑舟同学获市文科状元;2004年高考重点升学率为48.2%,大多数学科平均分列全市第二,三线率超过94.2%,并有6位同学进入全市前十名;2005年高考上重点人数为213人,理科上重点人数创历史新高,应届有174人,市文科状元又落我校,是高三(10)班的丁旭同学,这是不容易的,社会各界再一次公认我校的文科在本市还是有优势的;2006年高考上重点线总人数创历史新高,总共有267人,上重点升学率为53%,理科上重点人数创历史新高,总共有205人,突破200大关;2007年高考我校上重点线人数为263人,继续保持06年的良好的高考态势,并有两位同学挤入全市前十名。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优化体制,锐意创新

我校领导坚持邓小平理论为指针,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在教育过程中进行科学的管理。我校领导班子本着管理出效益的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始终把学校的发展作为管理方向和管理目标。管理上努力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营造宽松愉悦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教育上大胆解放思想,充分解放学生,争创学校教育教学特色。1.优化理念,完善机制

几年来,在全校教师中积极倡导“质量是硬道理,人才是硬道理,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教育教学既要出一流人才,又要保证大面积丰收;对优秀学生实行“四解放”——解放时间、解放空间、解放作业、解放心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他们自主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整体协作的思想,坚持有效教学的思想,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天才来培养”,注重学生的未来。

着力完善“四种机制”:健康的竞争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规范的工作机制和有序的流动机制。学校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各种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努力倡导积极进取、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金牌意识,以教学为中心,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的思想,不断优化师资质量,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2.强化制度管理,实施依法治校

学校在管理上重视完善制度,努力规范管理,强化校务公开,实行依法治校。我校是全市最早实施校务公开的学校,具体制定了校务公开实施办法。增加学校管理透明度,学校各部门自觉对照要求,规范自己的工作,努力营造民主科学的管理氛围。我校率先实行“校长负责制”、“结构工资制”和“岗位聘任制”,制订并完善了《结构工资条例》、《教职工奖励条例》、《考勤条例》等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改革方案。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我校还制定了《教科研奖励条例》、《骨干教师聘任办法》、《青年教师考核方案》、《班主任、助理班主任管理条例》、《普中低评高聘条件》等一整套学校管理的章程和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极大地提升了我校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发挥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强化民主管理与监督

学校积极推行校长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制和教师代表民主参与的“合三为一”模式。学校党总支狠抓思想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教师中大力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教育,带领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紧密团结、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工会坚定不移地以学校大局为办事出发点,和教职工一边想问题、参政议政、办实事,积极维护校长和教职工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并促成这一关系日渐成熟、牢固、持久。

几年来,校长每年向教职工代表大会作述职报告,并接受考核评分;召开半年一次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评议,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学校每年开好四个会——骨干教师座谈会、老教师座谈会、民主党派座谈会和学校领导与学生对话会,让他们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学校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重大制度必须经教代会讨论通过,让教职工置身于治校办学的管理诸事之中,不仅大提高了管理效率,更强化了“我是普中人”这一主人翁意识,增强群体的凝聚力。4.大胆改革,积极实行双聘制

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自愿平等的新型人事劳动关系,完善竞争上岗、人才流动、队伍优化组合的用人机制,促进学校管理科学民主化进程。我校全面实施全员聘用制和教师聘任制,由学校教师双向选择聘用和被聘用关系,学校确定聘任岗位,竞争上岗,合理流动。几年来,学校聘任了外校二十多位优秀教师,同时也有四位教师流动。这样,大大激活了学校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同时,逐渐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职工队伍。

5.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倡导团结、和谐、协作的工作作风

学校建设的关键是建立一个勤政廉洁,素质过硬的领导班子,为此,我们把领导班子建设作为学校的基础工作来抓。

在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各级领导深入群众,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师情况和学生情况,强化对教师和学生的服务意识,努力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同时,他们还严以律已、以身作则,在人格上努力做到洁身自好。学校通过制定《普陀中学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反腐倡廉的若干规定》和《普陀中学关于学校经济活动中的若干规定》,坚持重大事情在校长办公会议、党政工联席会议、行政会议集体决定的原则,在制度上、管理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正是这种求真、求实、求是的工作作风,使学校领导班子的威信不断提高,全校凝聚力进一步加强。

二、思想道德风尚良好,开展群体师德创优活动

厚积优秀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场作用我校一直着力挖掘、积聚优秀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场的作用。

一是精神文化。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普中已经积淀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任劳任怨,甘为人梯的敬业精神;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开拓进取,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苦心砺志,负重前进的坚韧精神。

二是教育文化。学校形成了严谨的治学思想、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崭新的教育理念。这些优秀的教育文化,内化为对教育独特的领悟力、理解力和情感。

三是人文文化。学校通过各种活动载体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营造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人与人平等,人与人民主,人与人包容;尊重个人观点、个人利益、个人性格、个人发展;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坦诚相见,宽以待人,使校园内形成了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近几年来,我校根据上级部署,结合学校的特点,开展了以“敬业奉献、为人师表、依法治校、服务育人”为主题的群体师德创优活动,通过宣传发动,在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大力弘扬尽职爱岗,乐于奉献的精神,把群体师德创优与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激励群体创优。普中人延续着普中的精神。在普中有这样一个说法,“老年教师看家,中年教师当家,青年教师发家”。在普中的工作日还是夜自习,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苏元淞、顾大男、张忠骅、马致良等一批老教师默默奉献的身影,是他们在传承着、延续着普中的精神文化。中年老师已成为普中的顶梁柱,程永清校长和方咏菊书记不但在学校管理上力求最好,而且在教学上更是兢兢业业,深入教学第一线,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节课,履行着一位省特级教师的职责,在工作纪律上更是高标准地要求自己,每个夜自习结束,最后离开学校的往往是他们;我校已有十位中年教师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在各学科起着很好的领头及示范作用;我校的女工会主席又于06年被评为普陀区首届职业道德模范之星。

在学校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在“普中青年教师教科研中心”的具体指导下,普陀中学青年教师群体的成长是令人欣喜的。青年教师中先进人物不断涌现,已成为普中教坛一道崭新的风景线,青年教师都能积极地承担学校组织的优质课,教学水平得到了教研员和有关教师的认可,在几年来进行的市语文、政治、数学、物理、历史、地理、英语、化学等优质课竞赛中均获一等奖,还有三科被推荐参加省优质课比赛;青年教师的论文人均已达四篇以上,有100多人次论文获市一、二、三等奖,并已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教科研力量。东港的夜空下,最亮的就是普陀中学的教学楼,最令人欣喜的是每间灯火通明的教室里如饥似渴的莘莘学子,而最感人的则是那些以校为家的青年教师了。

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在工作之余谁不想轻轻松松,谁不会玩玩乐乐,而丰富多彩的夜生活更是年轻人的乐园,但这些都与普中青年教师无缘。许多青年教师吃在校园,住在校园,他们的生活是教室、办公室、寝室三点一线。备课、批改、下班辅导、做练习、学习,干得不亦乐乎?对他们来说,爱情、婚姻、家庭都不如事业重要,因为他们领悟了“笑对人生”的真谛。

大庆实验中学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事迹材料

大庆实验中学始建于1985年,1992年晋升为省重点中学,2000年首批晋升为省级示范性高中。校园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5000余人,教职工401名。

学校始终坚持和谐创建主题,深入挖掘“以人发展为本,激发生命核能”的教育哲学理念,全面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建校24年,培养出21名省、市高考状元,305名清华、北大学生,1.6万人考进本科以上大学,在全市遥遥领先。学校先后获得了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卫生先进单位”、大庆市“先进集体”、“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校党委被评为大庆市“先进党组织”,校领导班子被评为全市“好班子”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自身建设,坚持民主管理,以求真务实的领导队伍引领和谐

学校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校领导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决策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特别是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都经过职代会讨论决定,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确保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同时,工作中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形成了“兴三风”(兴学习之风、兴团结之风、兴奉献之风)、“讲四性”(讲原则性、讲系统性、讲预见性、讲创造性)、“促三合”(促思想上合心、促工作上合力、促言行上合拍)的良好工作局面,领导班子在职工中得到了拥护、树立了威信。

学校高度重视《劳动法》的贯彻实施,建立健全劳动用工制度,在招工、用工以及劳动合同签订落实等问题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大力推进社会保险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提高社会保险运作水平,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较好地维护了稳定稳定,促进了学校各项改革和发展的进行。

学校不断探索管理队伍建设特色,采取制度规范、学习提高、考评促进等方式,加强中层领导、教研组长、班主任、学生干部四支基层管理队伍建设,使四支队伍理论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工作落实力、执行力进一步提高,能够做到“工作讲方法、办事讲程序”,学校各项管理得到有效落实。

二、坚持立德树人,创新德育模式,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中体现和谐

学校坚持从德育的前瞻性和现实性出发,加大对现行德育的多元整合研究力度,突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形成了 “五化”育人格局。

德育日常生活化。把学生常规管理融入日常活动中,学校组织起草了《校园一日常规》等学生管理制度26项;在校园布置富有教育意义的宣传版、宣传牌、宣传标语,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德育校内课程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思想教育内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积极开发富含德育内容的校本课程,使德育教育更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容易被学生接受。

德育校外社会化。以中学生团校、业余党校为纽带,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建立了大庆铁人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大庆高新科技园科技教育等6个育人基地,组织学生进行了社会实践、军民共建、青年志愿者、与贫困地区学生结成“手拉手”对子等一系列活动。

德育家庭同步化。学校成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网络,鼓励家长为学校献计献策,特别是涉及到学生利益的决策,如订校服、订资料等,都由家长委员会和学生会代表集体考察决定。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定期聘请专家对家长进行现代家教知识培训。学校还设立家长学校咨询日、教学开放日,为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搭建平台。

德育资源系列化。结合我校德育工作实际和学生培养目标,整合优化现有教育资源,总结出“八大系列”德育工作体系。打好一个基础(良好文明行为);弘扬一个主旋(爱国主义);体现一个特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抓好两个阵地(团校和中学生党校);培养健康人格(心理健康);搞好三个实践(劳动、环保、社会调查)。围绕每一主题,组织系列教育活动,确保教育效果。

三、提升师德修养,塑造阳光心态,使教职工以主人翁角色践行和谐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个人修养。学校出台了《大庆实验中学师德师风建设考评办法》、《大庆实验中学向社会八项承诺》等文件,全体教师向社会做出了承诺,诚恳地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开展“三查三看”师德师风专项治理活动,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的教师,情节严重的给与校内待岗一年处分。广大教职工把学校的前途和命运与切身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增强了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广泛开展文体活动,倡导阳光心态。学校成立各类职工文体协会10余个,积极开展舞蹈练习、合唱排练、围湖健步走活动以及各种球类比赛,既丰富了教师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使教师们在相互合作交流中增进了友谊,促进了相互了解,摒弃了庸俗的人际关系,使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切实关心职工生活,为职工排忧解难。学校全面贯彻人本理念,为教职工做好事、办实事。每年为教职工免费体检、购买保险、组织“教师心理健康”、“女性健康知识”等主题讲座;连续三年组织青年教师集体婚礼;食堂长期设立关心职工代购点;工会帮助教职工在婚丧嫁娶上做好了力所能及的工作;每年春节,校中层以上领导都走访慰问离退休、有贡献、有困难的教师代表,等等。真挚的关怀为广大教职工解除了后顾之忧,使他们积极地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学校管理和建设中,为学校发展作贡献。

四、落实制度约束,突显文化引领,用实验精神促全体师生共建和谐

1.完善制度建设。在学校管理的各个领域均建立了完备的制度体系,使全校师生的各项教学学习活动均有章可循,使全校各项评价工作有法可依。

2.坚持校务公开。制定了《大庆实验中学校务公开实施方案》,完善了校务公开体系,公开内容涉及学校发展规划、重大工作安排、教师的职称评审、绩效考评、评优评奖、大宗购买、收费标准、财务收支、招生工作等情况,校务公开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提高了办学效益和管理效率,为学校的和谐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

3.倡导文化管理。加强人文景观、文体设施、宣传媒介等显性文化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以环境育人;加强教风、学风和校风等隐性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团结互助、友善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引领全校师生健康成长;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教师形象、学子形象讨论活动,总结提升《大庆实验中学教师形象标准》、《学子形象标准》,努力形成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共促的核心价值体系,逐步实现了从“靠制度约束人”到“用文化引领人”的转变。

实验中学有着辉煌的办学历史,这浸透着各级领导的心血,蕴含着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凝聚着广大教职工辛勤汗水。目前,实验中学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全体实验人决不辜负上级领导的信任,决不辜负学生和家长期望,上下一心,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努力创建文明和谐校园,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早日实现争创全国精神文明单位而努力奋斗!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职业道德建设年”活动汇报材料

为强化师德建设,推进渤海一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行业新风”活动的深入开展,按照基础教育管理中心工会《关于开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年”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工作实际,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扎扎实实开展师德建设工作,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在全校形成了浓厚的“树师德形象,展教师风采”的氛围。现将有关情况向领导和同志们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统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年”活动思想认识。

学校领导班子十分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多次召开班子和教职工大会,学习基础教育管理中心工会《关于开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年”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材料。通过学习,使全体教师进一步认清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明确德育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从而形成共识,把师德建设摆在学校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在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展开深入讨论,分析、研究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认真总结反思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学习讨论和深入分析研究,我们对学校师德建设的认识更加深刻,目标更加明确,责任更加增强,行动更加有力,为学校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健全组织,强化对开展“职业道德建设年”活动的领导。

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组长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渤海一中《“职业道德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召开了全校职业道德建设动员大会,对学校职业道德建设活动的各项工作作了周密安排,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活动中,学校制定了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制度和规定,自觉用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头脑,树立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办事公道、乐于奉献的良好形象,做好开展“职业道德建设年”活动的表率。

三、深入自查,认真整改,建立监督约束机制。

1、查找学校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在广泛开展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发动全体教师展开讨论,自我对照,全面排查,总结和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研究解决问题和不足的方法和途径。

2、制订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相关制度。根据市教育局和管理中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建立健全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制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师德建设监督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师德建设的标准、要求,增强规范师德行为的自觉性。

3、检查、监督、指导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为使广大教师自觉遵守有关师德文件精神,自觉约束师德行为,学校定期召开学生、家长、教师座谈会;向社会、家长问卷调查,同时设立了“校长信箱”,对学生和社会反映个别教师存在的问题,校领导采取集中学习纠正、个别诫勉谈话等措施,较好地规范了广大教师的言行。

四、深入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加强德育工作,首先要切实加强师德建设。我们以开展“职业道德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

一是组织开展“要以学习养师德、要以规章约师德、要以目标导师德、要以案例警师德、要以制度查师德”的“五要”活动。制订师德考核评议办法,树立师德标兵,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提出了“师德形象重于生命,教育责任重于泰山”的师德修养理念。开展了“知辱明耻”、“爱岗位,爱教育”的职业道德教育大讨论,使广大教师身受教育和启发。教师政治学习做到了有内容、有笔记、有检查、有讲评、有奖惩。

二是开展以“学校、家长、学生评教师”、“教师评领导”、“社会评学校”为基本内容的“三评”活动。在每学期期中、期末两次由学生家长对教师师德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结果纳入到教师考核之中,并与评优、评奖挂钩。对师德评分较低的教师提出警告,限期整改。对学生不信任、威信较低的教师调离工作岗位,改做其他工作。通过评议大大的提高了教师的师德行为,促进教师自觉遵守师德要求。

三是指导每位教师和学校签订了依法治校、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净化育人环境、杜绝乱收费、乱办班为主要内容的责任状。

四是组织党员教师开展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后感活动。

五是开展向身边的师德典型王书利、刘微微、杨锡昌等人学习活动。

六是在常规教育中灌输师德。学校为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校风,制订出《渤海一中一日常规》、《“七个一分钟”和“十二个学习习惯”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并做到及时检查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进一步利用好校报、党报、小广播、黑板报、宣传栏、“历史上的今天”、学校“辽河文化长廊”等,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

七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学校以“职业道德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构建一支政治素质高,能力修养强,作风朴实、道德高尚的德育工作队伍。严格考核班主任工作,对各项工作进行常规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每月以量化形式公布,并以数据的形式计入班主任考核之中。

八是创建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环境的统一。

学校在教学楼内建立德育教育长廊。共分四大主题:一是自我教育主题,展示伟人等文明诚信的故事。二是中华英才主题,展示的是中国科学家科技成果。三是自我教育主题,展示的是名人名言,激发学生学习和进步。四是科技创新主题,展示的是科技创新成果,增强学生的爱国思想。

以“辽河文化”为主题建设了一条文化长廊,以“辽河的历史”、“辽河的文明”、“辽河的教育”、“辽河油田”、“辽宁盘锦”为主要内容的五大版块,通过文字、图片展现出来,再配以小解说员的解说,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九是严肃工作纪律,建立师德师风建设规章制度,自觉提高与制度约束相结合,奖励与惩治相结合。领导、教师人人自查自摆,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处理师德方面出现的问题,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做实、做严、做细。

十是落实社会监督机制。社会反映,是师德师风成效好坏的一面镜子,近年来,渤海一中在社会上的反映较好,管理中心“养成教育现场会”到我校观摩,校长代表学校做了经验交流。特别是今年我校中考成绩突出,素质教育也成效显著。学校把校务公开橱窗展示在校门外,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社会对学校不信任的少了,对教师有成见的少了,关心学校,爱护教师,支持学校工作的多了,社会状态平稳,学校工作顺利、正常。

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全校广大教育工作者提高了认识,思想觉悟得到了升华,业务水平有明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向前进了一大步。有力促进了全校教育教学工作。

五、加大师德考核力度。

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校制定了师德考核细则。考核内容包括政治立场、遵纪守法、参加活动、同志关系、师生关系、行为规范、履行职责等多个方面。考核每学期进行一次,办法为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在此基础上,由学校师德建设领导小组进行综合量化评价,力求使考核测评工作科学化、客观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同时,做好师德档案的记录、归档管理工作。强化政策导向,把师德考核结果与教师奖励、评优、岗位聘任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挂钩,师德不合格的一票否决。对考核优秀的教师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弘扬正气。

由于学校十分重视师德教育活动,从而全校形成了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乐于奉献的良好风貌。涌现出盘锦市优秀教师王书利、盘锦市十佳科研标兵刘微微等一些典型。学校先后被授予管理中心先进单位、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盘锦市绿色学校、辽宁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学校上下先进典型层出不穷、德育教育活动精彩纷呈。

上一篇:想你,妈妈诗歌下一篇:未来的房屋小学想象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