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浒中心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2024-04-20

下浒中心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精选9篇)

篇1:下浒中心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下浒中心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2008年9月——2011年8月)

一、学校德情分析: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了深入贯彻这一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校依据自身特点,开展了主题月的宣传教育、实践体验等活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德育特色,学生逐步养成了明理、善学、合作、探究的好习惯。

二、指导思想:

继续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理论依据,以两纲精神为指导,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学校工作坚持以德育为核心,倡导德育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确立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在开展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中,要强调多途径、多形式,主张全员、全程、全方位。力求使学生通过参与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德育活动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在实践体验中实现自我发展。

三、建设目标:

1、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坚持“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努力提升全员的德育工作水平。加强德育骨干队伍的培养,三年内建设一支有爱心、有责任心、业务精、有创新意识的德育骨干队伍。(建设期:2008年2月——2010年12月)

2、以“责任教育”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展开系列性、针对性的德育工作。通过主题教育、学科渗透等途径加强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和尽责行为的训练。在主题实践活动中,引导全体学生学会为自己负责、为家庭负责、为他人负责、为社会负责,且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中能充分体现。

(建设期:2008年2月——2010年12月)

3、积极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新框架,建立纵横有序的德育建设网络,形成具有引导性、激励性、民主性的育人环境。

(建设期:2008年2月——2010年12月)

四、主要举措:

(一)学校德育队伍建设

德育领导小组

建设目标:

通过学习、研讨不断更新观念,使领导小组成员具有先进的德育理念,能在学校德育规划、德育管理、德育活动中发挥引领、辐射、示范、指导的作用,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军人。

保障措施:

每月一会。重点研究学校德情,学习借鉴先进的德育经验,研究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德育活动,以不断提高本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积极发挥领导小组成员的引领指导作用,深入一线,指导提高,整体提升。

班主任队伍

建设目标:

通过学习、实践,不断积累新经验,提高新认识;善于剖析、分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用适切的方法解决问题;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注重对偏差学生教育转化,不断提高育德水平与能力,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中坚力量。

保障措施:

一月一例会。加强理论学习,经验交流,工作研讨。着重研究教育中出现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

开展好班主任工作交流会,特色中队创建等活动,提高水平,提升能力。

加强对教育主阵地的宣传教育,做到专课专用,按计划备好课,上好课,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水平,使学生的受教育面达100%;积极开展少先队

主题实践活动,增加学生体验,提高学生感悟,内化学生心灵。

一月一考核,一学期一测评,不断推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全体教职工队伍

建设目标:

以师德建设为抓手,通过学习、交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通过制度的修订、完善来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搭建平台,主动交流,挖掘课程中的育人因素,贯彻两纲精神,提高育人实效。

保障措施:

加强师德专题学习,一月一场,充实内容,丰富形式,提高从教的认识,增强育德的责任,一学期开展一场师爱故事交流,一学期进行一场育人情况调研。

加强全员育德能力的培养。以“学科渗透”为研究实践的抓手,开展经验交流,方法推广等活动,整体提升学校育德水平。

(二)学校德育内涵建设

活动

建设目标:

以“责任教育”为核心,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宣传教育、实践体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实现自我发展。

保障措施:

每学期学校将围绕教育主题开展重点突出、形式活泼的“主题月”教育活动,教导处重宣传发动,大队部重实践体验,做到月月有活动,月月有反馈,月月有收获。

将学校“责任教育”延伸至校外,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依据学生年龄特点,与校外建立起长期教育实践基地,定期开展活动。

以少先队争章形式开展责任教育系列活动,并组织开展交流、评优活动。

课程

建设目标:

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完善德育课程结构;以学校“责任教育”为重点内容,进行提炼,逐步研发校本课程;开拓资源,积极构建学校德育社会化格局。

保障措施:

坚持专科专用、专人授课。严格按课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专题教育课、班队会课、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并依据学校统一内容备课施教,做到主题突出,引导性和指导性强,学校将强化该类课的过程性管理。

(3)继续实施校本课程,分年级推进,加强对其过程性管理和研究。校园文化建设

建设目标:

围绕“责任教育”这一主题,营造与之相称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和激励功能。

保障措施:

围绕“责任教育”主题活动,班班增设活动展示板,主题鲜明,带动全体;楼楼有宣传画,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发挥育人作用;学校展示厅开展“明星评比”,发挥榜样激励作用。

开展“责任教育”交流活动,升旗仪式宣讲,电视演讲,广播评优,全员知晓,全体参与。

积极参加学校重大节日和主要活动。通过活动,开阔视野,陶冶情趣,增强能力。

管理

建设目标:

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完善德育考核评价方式,促进教师观念的进一步转变,育德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师德修养的进一步提升。

保障措施:

(1)加强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的指导工作。一月一会,研制方案,诊断得失,考核反馈。

(2)制定班主任工作工作考核表,一月一反馈,积极鼓励工作中好做

法,经验推广,借鉴提高。

(3)修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加强全员教育。利用会议,日常交流等形式广泛宣传,提高全员意识,明确工作要求。一学期一测试,一学期一总结。

(三)学校德育评价体系建设

建设目标:

积极构筑学校新的德育评价体系,客观、真实、全面评价学生的现实思想状况;全员、全程评价教师的育人能力,充分发挥德育的评价功能。

保障措施:

教师层面

实行全员性评价:学校德育工作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力求“全员性评价”策略促进教师主动参与,积极践行“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

实行过程性评价:德育工作的评价中在过程,重在全员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以体现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学生层面

实行评价的多元性:为了达到对学生评价的客观、准确,学校将尽可能的让不同的主体参与到评价活动之中,力求从不同侧面反映学生的品行表现。

坚持评价的综合性: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反映在道德品质上,同时还将涉及学生的行为习惯等诸方面。

2008年9月

篇2:下浒中心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2011——2012学)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真正做到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需要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为培养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特制定《龙塘中心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作,也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德育人是教育事业的最大根本。坚持将小学德育纲要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之中;依据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形成以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养成为本的德育体系,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德育工作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二、德育工作宗旨

务实创新 丰富多彩 与时俱进

三、德育工作目标

利用三年的时间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构建德育工作的平台,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力争创建德育特色学校。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强化全体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树立全新的教师角色——教师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全体教师时时实践“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教育家”、“老师是学生学习的道德书籍”。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德育工作必须认真抓并且要经常探讨才能收到积极效应。在教学工作实践中每个班主任都要总结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方法、新途径、新经验。加强对班级管理的指导,对先进班主任、先进班集体、先进经验进行大力宣传;对问题较多、管理困难的班级实行“蹲点制”。实行班主任交流学习制,制订《班主任岗位职责考核细则》,作为考核班主任工作的依据之一。

3、扎实抓好常规教育。言行举止代表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因此要严格要求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水平,逐步形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各班可结合纪念日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科教学活动、自主性班队活动的开展,班班都成为行为规范示范班,并积极争创学校文明班级。

4、认真抓好班委、少先队干部的建设。加强群体教育是形成良好班风、学风的关键。做到每周有例会,开会必须有学生关心的内容,并且要有记载,让每个学生都活跃起来,从中得到锻炼,受到教益,力争做到让学生从实践中受到自我教育和激励,增强自信心。

5、力争使学生能够自我教育,选拔培养优秀学生的典型,抓好学生干部的培训,为逐步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6、注重人性教育,尊重学生的成长特点,开发德育校本课程,逐步摸索出适合我校不同年级学生的德育内容和目标:一二年级以养成教育为主,三四年级以行为习惯教育为主,五六年级以责任心教育为主。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做到班班开设。另外,要完善并确定德育工作的有关制度和规定。

7、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和资源,开展好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艺体活动,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特长生,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奠定基础。

8、良好的心商、情商对智商的发展能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学校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创设使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的心理氛围,努力探索促进学生形成和谐健全人格的心理教育之路。

9、创建德育研究大环境,走德育科研之路,使德育工作步步为营,深入人心。

10、德育工作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⑴树立校荣我荣,班荣我荣的集体主义观念,集体成员之间能够团结协作,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懂得尊敬师长,学会理解他人。

⑶认真学习文化知识,遵纪守法,具备自尊自强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明辨是非能力。

四、德育工作思路

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素质为重点,力求做到:

1、求精:狠抓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工作态度认真、工作精益求精、能出精品成果的德育工作队伍。

2、求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德育工作思路,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开辟德育工作新天地,利用新观念、新方法、新形势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优秀人格,注重育人的实效性。

3、求真:根据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开展工作,抓好班级、少先队和其它学科的主渠道育人途径,强化学科德育功能,注重德育的连续性、系统性。

4、求实:解决实际问题,认真抓好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从小事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个性化,人性化的教育。

五、德育工作形式

深入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 主题讲座——请有关人员讲解安全、法制、国防、心理健康等问题; 研讨座谈——各级领导齐抓共管,教师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改革创新; 开展活动——开展学习名人精神、诚信教育等为主题的各种形式的少先队活动;

六、德育工作途径

教书育人——发挥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渠道作用; 管理育人——发挥管理干部的管理育人渠道作用; 环境育人——发挥校园环境的潜在育人渠道作用; 活动育人——发挥文体活动的熏陶育人渠道作用;

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与社会家庭密切配合,发挥校内外、课内外的教育功能,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共同育人。

1、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学科教学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途径,各科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

学校主动与社区、社会团体、单位机构联系,共同探讨育人的方式、方法及解决存在的问题。

3、班主任工作

班级是实施学校德育的基层单位,班主任是德育的直接实施者,班主任应有计划地开展德育工作,组织和建设好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对“问题学生”建立帮教档案,实施个案帮教;开展精心设计并富有创意的班级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协调好任课教师的教育工作;密切与家庭、社会联系,合作育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4、少先队工作

少先队大队部要通过组织多种有益活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深入开展八项班级系列德育教育活动和“说诚实话,做诚实事,当诚实人”的诚信教育活动,还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广播、闭路电视系统,使校园生活丰富而有意义。

5、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实践的习惯。

6、校园文化建设

篇3:下浒中心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一、盘点底子,系统规划,唤醒成员专业自觉

工作室不是“终点站”,只是“加油站”。为增强培养目标意识,工作室采用制订整体培养规划和成员个人规划的策略。首先,针对周期培养目标,工作室细分发展目标,全程安排阶段培养目标和每次活动目标,既有整体设计,又分段实施,系统推进“打造”工程。其次,工作室引导每一位成员,以年度为单元,从理论学习、教学实践、运动训练、科学研究、专业发展等多个维度目标,详细规划成长过程。工作室整体规划和成员个人规划,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形成有机的统一体(见图1)。经历,专业发展迷茫,基于此,工作室把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作为三年主攻的重点方向。

初期通过盘点发现,工作室成员人均教龄不足6年,60%无“梯级称号”,90%曾遭受教育理论考试的打击,除了1人之外,9名成员没有在体育学科期刊发表文章的经历,专业发展迷茫,基于此,工作室把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作为三年主攻的重点方向。

二、因才设岗,扬长补短,互补成员专业短板

工作室注重发挥成员智慧与特长,因才设岗,扬长补短(见图2)。首先,发挥成员的管理才能。工作室将日常工作进行了细致分工,成立了秘书处、教学协作组、科研协作组和宣传辐射组等四大机构,明确界定机构职责,每人分管1~2项具体工作,让成员在具体的管理事务中先成事、再成人。其次,发挥成员的技能特长。以成员特长为基础,工作室成立了若干指导小组。如让篮球特长成员组成“篮球指导小组”,指导非篮球专长成员,让体操特长成员组成“体操指导小组”指导非体操专长成员,让理论扎实的成员组成“科研指导小组”多承担指导科研工作,让教学扎实的成员组成“教学指导小组”多指导课堂教学……用成员的一技之长,启迪与弥补他人的弱势,优势与弱势在指导中互补相长,又使成员在相互协作之中凝聚力得到增强。

互补机制的建立与引领,也促进了领衔人的专业发展。在这三年中,领衔人一方面进行着专业引领,另一方面事事处处向有特长的成员学习,领衔人的专业素养得到快速发展。领衔人孙建顺于2014年获常州市评优课一等奖,2015年获江苏省评优课二等奖,2014年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三、名师示范,带头研究,事事处处力争标杆

领衔人转变观念,在以讲座、报告和点评的形式向成员传授经验。同时,行动跟进,亲力亲为,亲身垂范,带头上下水课、研究课、公开课和示范课,“手把手”地传授隐性技能,增强了引领的实效性。三年来,领衔人坚持每学期的第一次活动,亲自执教“示范课”或“下水课”;坚持每月撰写1篇以上的学习心得体会文章,每月省级发表文章1篇以上;每次活动开设与研讨主题相关的“微讲座”;每年看成员课不少于40节。三年来,领衔人一共执教区级以上公开课18节,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74篇,主讲区级以上讲座59次。

为了增强专业引领的全面性与实效性。工作室还聘请常州市教科院王渺一教授、教研员刘成兵;特级教师李长志、谭文杰、蒋辉;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张勇卫、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的校长叶伟锋、杨文娟等作为工作室的专家顾问,不定期地邀请他们走进工作室,对成员的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给予指导。

四、理论导学,书面考核,夯实成员理论基础

工作室针对成员理论基础薄弱的短板、90%的成员没有在体育学科期刊发表文章的现状,每月有组织、有目的、有内容、有针对性、有效果地开展“理论提升”工程。首先,基于课题研究,我们组织成员系统学习了《走进新课程》、《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差异化教学策略》、《因材施教教育艺术》等专业书籍,同时还学习专业期刊如《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等。其次,针对多数成员年轻,理论水平、科研素养、执行能力进步不明显,工作室利用每次活动,采用书面理论考核的“非常措施”,要求每位成员每月读指定章节的《走进新课程》书籍和《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同时通过QQ群导读,书面考核,成绩进行网上公布,促进成员主动学习。这项工作一直坚持了两年之久。第三,每月组织成员参与《中国学校体育》“草根研讨”网络论坛,提前学习相关主题,工作室活动中研讨话题文章,帮助成员提炼论文。同时,工作室还申请主持了两次全国网络研讨,让成员在主持或参与全国网络研讨中,享受观点碰撞的激情,获取专业闪现的创新火花。

三年来,工作室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57篇,工作室主持的常州市重点课题《运用个性施导手段提升学生体质的研究》圆满通过结题验收,课题研究专著《个性化体育教学策略》,全文共35万字,由国家级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结集出版。工作室后续成功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基于SPARK理念改善小学生体育行为习惯的研究》,其中期研究成果《体育游戏的创编与案例》,全文23.5万字,于2015年11月由白山出版社发行。工作室成员通过自主申报,目前主持10项市级及以上课题研究。领衔人个人专著《科研路上的跋涉者》(35万字)出版发行。8人次主编或者参编专著8部,撰写文字达110余万。

五、前移后续,放大价值,帮助成员提升教艺

教师专业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工作室树立了“目标聚焦课堂,深度打磨教学,全面发展学生,提炼教学思想”的观念,要求成员有意识地追求教学风格,并将其打磨贯穿每一节课。工作室采用“前移后续”的课例研究活动,不断地提炼教学风格。所谓“前移”,就是正式研讨(公开课)之前进行的相关性、预备性、铺垫性研究。要求执教教师独立备课,校内磨课与试教,然后由工作室“教学协作组”会同“项目教学指导小组”介入磨课。所谓“后续”,就是正式研讨(公开课)之后进行的延伸性、拓展性和提升性研究。要求成员及时将参研活动小结、教学重建、成果提炼及时上传网站,由工作室秘书处和科研协作组负责追踪跟进。反思、重建、提炼是“前移后续”的核心。成员就是在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相互滋养与促进,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

同时,我们利用每次活动的评课、议课环节,将研讨课所涉及的动作技术进行讲解与演练。“如何进行讲解,如何进行示范,动作的易犯错误与如何纠错”,每次活动围绕着这些要点进行当堂讲演,确保每一个成员会“准确示范,精确讲解”,人人过关。这三年来,我们研讨课所涉及的项目遍布足球、篮球、排球、田径、体操、武术、健美操等领域,有效地将体育课程所涉及的90%的规定动作轮训一遍,既促进了成员动作示范与讲解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能力。

这三年中,工作室成员一共承担61节县区级以上研讨课或示范课(每年人均2节),其中市级以上53节。工作室成员在县区级以上基本功或者评优课比赛中,有19人次获奖,其中获得全国14城市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3人,常州市基本功比赛一等奖4人次,县区一等奖7人次。成员100%专业称号提升一级,100%的成员达到常州市骨干教师以上评审条件(见下表)。

六、播散种子,细化考核,带动全员快速发展

产生优秀群体的名师效应,是工作室的最终目标追求。一方面,工作室要求成员当好“战斗机”,自加压力,自我奋进。工作室研制了《工作室成员绩效考核综合评价细则》和《成员成长手册》,将师德师能、参研态度、专业提升、教学比武、论文撰写、成果辐射、课外辅导、网站建设等情况,列入考核项目,细化考核内容与分值,为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份“说明书”,引导成员通过“照镜子”审视自我、自纠个人行为。另一方面,工作室要求成员要当好“播种机”,“帮、扶、带”本校和本区2~3名青年教师,共同进步。工作室通过成员分担子课题(项目)研究任务,吸引一线教师申报实验基地学校等,更广泛地辐射到更多一线教师。工作室通过工作室网站、论坛平台、Q Q群、博客群等新媒体平台,与县区教研部门联合活动,通过同题会课、优课展评、学术讲座、经验分享等阵地,组织参与教师深入研讨。工作室每次现场研讨活动,都会有很多一线教师“不请自来”。工作室的Q Q群、论坛、网站成为一线教师获取前沿知识、教学经验的窗口,工作室网站上传各种资料1000余份,网站点击率达35万人次,数百项次成果被转载或运用,点击率日前列全市名师工作室网站第二名,已经成为体育同仁的精神家园。众多教师评价它“资源丰富、受益很大,是充电学习首选处所。”

同时,工作室“走出去”,赴镇江新区、浙江宁波、盐城射阳等,见识外面的精彩世界,还采用“请进来”,邀请安徽马鞍山名师工作室、南通市潘雪峰名师工作室来开展联合活动,教学相长。

篇4:落实三年规划 促进纺企党建工作

去年中纺联的党建工作开展得成功,主要因为政研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一批非常成功的、以抓党建促经营发展为典型的企业案例,像红豆集团就是让人印象最深的一个。在此基础之上,政研会还在行业内评选了十家民营企业党建单位,并对这批企业给予了表彰。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2日,中纺联在红豆集团召开的党建工作会议得到了中组部、国资委等单位领导的重视,江苏市委、无锡市委都派出了主管领导参与。事后,政研会把红豆集团的党建经验编订成书籍资料,在全行业内进行了宣传推广。

去年下半年,中组部在全国企业中组织号召学习红豆集团的党建经验。年底,国资委系统召开了行业协会经验座谈会,中纺联党委副书记陈伟康代表中纺联介绍企业党建工作方面的经验。在刘慧兰看来,可以说中纺联的党建经验为其他行业协会开展党建工作树立了一个标准。

从去年的经验看,抓企业党建已经和纺织强国建设密不可分。根据中纺联党委的建议和意见,政研会对纺织行业的党建工作做了三年规划。刘慧兰说:“在三年中,我们要开展相关的企业党建经验调查研究,推出先进典型,树立示范企业,从而引领纺织行业企业的党建工作,走向正规化、规范化。在此基础上做到党组织在行业内的‘双覆盖’——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今年是中纺政研会实施党建工作三年规划的第二年,在总体延续去年中纺联党建工作的基础上,政研会启动了“2013深化推进全国纺企党建活动”。和去年有所不同,今年的党建工作要在全行业开展。从范围上而言,扩大到了纺织产业集群(名镇)、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

今年,中纺联开展企业党建的工作重心仍然是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务于纺织强国建设,加强和创新企业党建工作,提升企业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纺织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有效发挥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和职工队伍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刘慧兰强调,事实上抓党建、促发展这项工作的落脚点和实现纺织强国建设目标完全一致。(赖松)

篇5:下浒中心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2013年9月—2016年8月)

少先队组织是党团结、教育、引导少年儿童而建立的群众组织,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支最有生气的力量。面对新的形势,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促进我校少先队工作的新发展,促进少年儿童素质的全面提高,特制定《芦草沟中心小学少先队工作2013―2016年发展规划》。

一、少先队工作的现状

(一)我校少先队发展现状优势

我校少先队组建机制健全,由领导小组、大队辅导员1人、中队辅导员23人、学生大队部36人组成。少先队力求以质量求生存,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少先队的领头人作用,为学生服务。我校先后举办过多次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之余丰富了课余生活,受到了良好的爱国、爱党教育。

(二)我校少先队员现状分析

我校现有学生六百余人,其中少先队员五百余人人,新招收一年级学生即将发展。学生来源于农村务农子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约有80%的家长没有受到高中以上的教育,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文盲,家长的整体素质不理想,加上忙于打工,做生意使学生长期处于放任状态,没有深化学生在思想上的意识。

(三)我校少先队存在问题

1、我校少先队整体较为年轻,没有具有学校特色的少先队品牌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面较窄,没有更高一层次的思想意识,学校在培养这方面的意识中还有欠缺。

2.许多辅导员只注重于学科教育方面的知识积累,而忽略了对少先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开展少先队工作,或开展的活动准备不充分,活动过程仓促,达不到活动目的,活动效果不明显。

3.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人对于少先队的基本知识了解越来越淡漠。学生们对少先队的向往和憧憬程度越来越淡化。这就更要求我们重视少先队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更好的了解少先队,在少先队组织内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二、指导思想

以学校德育发展规划为目标,以三年少先队工作基础为起点,充分发挥少先队的组织优势和组织功能,结合队员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实现学校培养目标。

三、发展项目

(一)重点发展项目

(1)责任部门:少先队大队部

(2)工作目标:

坚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少年儿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把少年儿童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1.培养少先队员热爱少先队的情感。让少先队员清楚了解并不断加深对少先队章程的理解,熟悉少先队组织生活,深切感受自己是少先队的主人,珍爱红领巾,热爱少先队,愿为少先队增光彩。

2.培养少先队员的全面素质。组织少先队员开展评选阳光少年

活动,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细节,从日常的学习、生活的具体环节入手,分阶段为自己确立新目标,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做阳光少年。

3.培养少先队员的爱心。结合慈善捐款、捐物等活动,培养少先队员无私奉献精神品格。

4.培养少先队员对生活的正确态度和行为习惯。组织少先队员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开展体验活动,每一次活动都要帮助他们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学习一种本领,培养一种习惯。

(3)具体措施

1.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辅导员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辅导员是基层少先队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抓基层、抓落实的重要执行力量。未来3年内我们将努力使我校的辅导员队伍提高一个档次。加强完善少先队校外辅导员队伍。在未来3年内继续聘请家长、退休老干部以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加入到校外辅导员队伍,结合学校的实际,充分发挥时间和空间的优势,组织学生多接触、多参与社会实践,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使学生全面认识社会、人生,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要求、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

2.抓好少先队各阵地建设。

对校园广播、红领巾监督岗等各种组织进一步健全,规范各种管理制度、队干部轮换等各种工作形成制度或操作流程,便于少先队员自主活动。对于还未建立的阵地进行积极的开发和完善。如红领巾广

播站、红领巾督察岗等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讲座、开设心理辅导室等。

3.更新理念,拓展时空。

少先队组织将邀请社会上的有关人员进校举办交通法规讲座、法制教育等。每年的“清明”、“五四”、“六一”、“七一”、“十一”重要节日期间将少先队员重点开展丰富多采的体验教育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对升旗仪式、校园广播、文体活动、主题队会等尝试由学生自主策划、自己主持,总结经验,推广到所有队活动中。通过自主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推动少先队活动的全面开展。

(4)目标

第一年(2013年9月——2014年8月)

完善少先队基础建设,加强组织队伍建设。

1.抓好中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和校外辅导员建设,提高中队辅导员的管理能力和工作艺术。

2.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认真开展队风、队礼、队纪教育,提高少先队员的“领巾意识”。

3.以“红领巾督察”为抓手,加强少先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

4.开展校园小明星活动,为少先队员成长提供平台,营造轻松愉悦的成长环境。

第二年(2014年9月——2015年8月)

1.中队辅导员能掌握一定的主题教育课的教学能力。

2.红领巾社团成为学生锻炼自己,展示风采的舞台,校园生活丰富,学生自主活动能力强。

3.大力开展养成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将养成教育形成“家校合一”的模式。

4.发展更多的学生参加红领巾社团活动,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指导学生独立策划活动。

5.深化“手拉手”活动,把“手拉手交朋友”作为中心环节,交流信息,交流学习生活,交流情感,培养交往能力和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

第三年(2015年9月——2016年8月)

1.队干部具备较强的自主工作能力,少先队活动能蓬勃有效地开展,形成“快乐、向上、团结、创新的”少先队群体氛围。

2.中队辅导员能掌握较强的主题教育课的设计教学能力,能在一定范围内展示。

3.继续加强对中队干部的培训,并指导他们独立设计组织中队活动,用观摩队会的方式促使班会的质量跃上新的台阶。

我校的少先队工作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学校领导的重视下,将始终坚持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相结合,狠抓常规工作,特别注重观念更新,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争取通过三年的建设取得更大成绩。

芦草沟镇中心小学

篇6:中心小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

(2015年9月——2018年8月)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高台县教育体育局关于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校园文化,深化学校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快学校内涵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以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丰富学校内涵,彰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发展“软实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文化品位和社会影响,促使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行为品牌化、特色化、系统化,特制订本规划。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基础分析

一、学校概况

宣化镇中心小学现有完全制小学一所,教学点6个,附设幼儿园6个。中心校是2013年10月改建的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学校以“校风优良、质量一流、环境优美、特色彰显”为办学目标,秉承“让每一个学生在发展中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坚持“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办学宗旨,努力形成“经典诵读、书蕴飘香、体艺并进、个性发展”的办学特色,优化组合、综合培养,实施涵盖师德建设、专业发展、形象宣传方面的“名师塑形”工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队伍日益壮大。至此,学校形成了一校多区的新格局。

近年来,学校办学成效显著,先后被授予“张掖市标准化学

2校确立的美育的出发点,又是我校美育的终极目标。因此,立德、博学、尚美的校训是我校积极践行教育改革中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和专业人生追求。

二、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在发展中获得成功。每一个学生都有思想、有个性、有发展潜力,他们在思想品德、知识技能、人格智慧等诸方面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存在着差异。我们要尊重、关心、激励、唤醒他们,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潜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获得成功。

三、办学目标:校风优良、质量一流、环境优美、特色彰显 优良的学校风气,一流的教学质量,优美的育人环境,鲜明的办学特色,倒灶农村寄宿制品牌学校,是我们学校长期办学目标。

四、学生培养目标:培育“心有爱,品有格,行有度,学有趣,习有法,成有长”的“六有”优秀学生。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以德为先,既让学生“成人”,又让学生“成才”,这是办学最基本的要求。

让学生“成人”,就要培养学生心有爱,品有格,行有度,具有诚实守信,温和善良,心胸宽广的品质;

让学生“成才”,就要让学生学有趣,习有法,成有长,成为学识渊博,见识深远的学生。

五、学校三风:

校风:以生为本,育人为先

教风:敬业、爱生、高效 学风:勤学、善思、求真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项目策略

一、构建课程体系

(一)目标

以“笃厚诚实,见识深远”为核心,遵循课程的基础性、发展性、多样性原则,构建课程体系,实现“六有”育人目标,促进学生在发展中获得成功。

(二)措施

1.加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研究

开齐开足国家课程,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学科,根据学校育人目标,将“魅力高台”理念渗透在教育教学中,并转化为教师的教育主张和教育行为,充分体现课程价值。从目标、内容和途径等方面进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系列实践研究。

2.开发研究校本课程

根据学校实际和师生发展需要,挖掘和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和研究多元的“宣化”校本课程,深化学校课程文化建设内涵,使学生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1)必修校本课程 ①德育课程:

A:小学生礼仪教育课程:礼仪是一个人道德修养和文化修

6第二阶段(2016年9月—2017年8月)

编写宣化镇中心小学各类艺术特色《校本课程》,包括乒乓球、跳绳、空竹、绘画、剪纸、书法等。

第三阶段(2016年9月—2017年8月)1.总结校本课程研究的实践经验。2.校本课程成果展示。

二、探索高效课堂

(一)目标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学习情绪,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学法指导,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追求以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来获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努力实现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协调发展。

(二)措施

1.开展主题研讨活动

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科,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如何进行学法指导”两个主题进行专题研讨,提炼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师能将之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使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无缝链接,实现真实、高效的课堂。

2.制订高效课堂教学基本范式

学校成立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研修小组,分析和梳理学校原有课堂教学的优势和问题,制订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研究提炼高效课堂具有的基本要素和特征,逐步将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

3.修订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针对新课程理念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对原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修改,科学设计评价方法和手段,制订出具有导向性、可操作性强的、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三)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15年9月—2016年8月)1.制订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2.修订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第二阶段(2016年9月—2017年8月)1.分学科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邀请专家论证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3.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第三阶段(2017年9月—2018年8月)1.汇编语文、数学、英语课堂教学案例。

2.编印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3.开展县级课堂教学研讨展示活动。

三、培育宣化教师团队

(一)目标

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石。培育一支深研笃学、宁静致远的教师队伍,力求让教师萌生发展的自觉,点燃教师的教育激情,激活教师的潜在教育智慧,促使其不断审视教育理想和

10第四部分 学校发展的保障措施

学校发展的保障措施是学校内涵建设不可或缺的支撑,良性运行机制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保障。实现内涵发展三年规划,必须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围绕并服务于学校愿景的全面实现。

1.实行人本管理。管理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人本管理和科学管理相结合。一是强调管理过程的民主化,以教师、学生参与制度的制订,参与管理的过程;二是强调管理过程的自主性,努力给教师、学生创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契机,以达到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的目的;三是强调管理过程的合作性,注意调动师生在管理中的积极性,通过合作让管理目标实现。

2.加强内外监督。一是学校党支部的监督。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条件下学校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有关成员,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确保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学校行政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学校教代会的监督。学校要建立灵活的管理机制,健全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学校教代会对重大事情的决策审议制度,保障教职工代表大会对重大决策的知情权、参与决策权和行使对学校决策的审议通过权,体现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的原则,倾听师生呼声,关注师生关心的问题。三是鼓励并自觉接受家委会、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学校通过家长接待日、热线电话、家委会、家长学校,及时了解家长与社会人士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学校管理工作。

3.强化安全机制。加强领导,建立学校安全主体责任以及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学校安全工作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机构建设,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监管体系,加强学校日常安全督查,建立学校安全工作日常督查队伍,实行不间断、综合性的安全督查,能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整合社会力量,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深入开展法制教育、生命教育,积极化解矛盾,维护校园稳定。

篇7:农村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办百姓满意的现代化学校”为基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扬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崇尚知识,崇尚情感,崇尚奉献,为教师创造适合他们的舞台;逐步丰富学校的办学特色,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学生,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优质的生源。

二、现状分析 1.学校概况

秀水乡田坝小学位于海拉乡和斗古乡交界处。生源来就只来自田坝村的农家子弟。现有6个教学班。近年来,学校依法治教,获得秀水乡第二片区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

2.发展基础

(1)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学校的硬件建设跃上了新台阶。拥有教学楼2栋、篮球场1个、露天操场约500平方米办学规模,拥有学生图书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

(2)学校有一支素质较好的队伍。领导班子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求真务实,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教师队伍也越来越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广大教师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有着为学校的发展努力奋进的精神。教师中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3人,大专毕业4人,本科生2名,中青年教师达80%左右。

(3)学校有着扎实开展教学教研工作。增强了教师教育科研的意识,提高了教师的研究与实践能力。

(4)家长与学校教育指导工作在有一定影响,且影响日益扩大,我们正努力形成自己的品牌,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较扎实的基础。

3.制约因素

(1)学校地处秀水乡边缘,距乡镇中心17千米左右,给教师带来了交通、生活的不便,造成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扎不了根。教师与学生比例不够合理。

(2)部分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教育发展要求存在差距,尤其是教育思想与教育行为的落差使教育质量难以达成较高的目标。

(3)学校的组织管理还是以传统的刚性静态管理为主,管理的思想行为层面整体转化不太大。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的教育管理机制,以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意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4)学生来源不理想。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子女较多,家庭教育盲区多,带来了德育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上的一系列问题。

(5)学校的硬件建设虽有改观,但由于财力有限,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差距。校园文化建设尚未形成一定的格局。学校网络尚未形成。

三、学校的两训三风: 校训:勤学 守纪 求实 向上 班训:文明 自信 合作 向上 校风:团结、进取、创新、奉献 教风:厚德、敬业、务实、创新 学风:立志、乐学、自主、求新

四、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学校未来一年的发展,将努力构建爱心和谐校园,以“培养有用人才”为办学理念,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立足基础,循序渐进,发展特色。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最近限度地发挥我校的优势。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质量,完善硬件建设,增强校园文化底蕴,把学校办成设施合理,管理高效,师资优良,文明和谐,特色鲜明,家长、学生满意的现代化学校。

2、办学目标:

通过不断的努力,使学校的环境进一步美化,校园文化浓厚,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管理更精细,教育质量在全乡的二片区排位提升前三位以上。力争2014年创乡二片区示范性村级小学。

3、管理目标:

注重制度建设,坚持以制度管人。制度制定要精细化,做到逢事有人管;规范化,坚持党政方针,体现校园和谐;全员化,每个师生都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可操作化,做不到的事不要写进去。各项制度的执行要民主化,公开化,及时公布执行结果,作为以后教师晋升晋级、评先评优以及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

4、育人目标: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不同年龄段有所侧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狠抓养成教育与文明礼仪教育,培养文明守纪,健康向上的校风,注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优秀”的人才。

5、队伍目标:

(1)学校党员干部首先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是教职工的楷模、典范;努力发展新党员,充实学校教师力量。

(2)学历目标:40岁以下教师100%达到大专文化,30岁以下教师100%达到本科学历。

(3)培训目标:全体教职工必须积极参加学校派出的培训,达到人人都参与的目标。

五、主要措施:

1、学校管理

(1)充分发展学校领导的政治核心作用,完善各项制度,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2)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校长领导下的行政班子,分级落实,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的方针,建设“团结、进取、创新、奉献”的优良校风。

(3)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度执行要公正、公平、公开,切实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4)加强团结协作,注重精细化管理和目标管理,采用对实施过程与结果考核并重的做法,做到职责明确,实现学校工作的良性循环。

2、队伍建设

学校领导坚持“和、学、树、管”的干部管理思路。

和:加强领导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团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坚信“人和事定成”。

学:学习经贯彻“科学发展观”学好政治理论,领导策略,科研理论及业务知识。

树:不断树立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的意识甘当人民公仆,树立良好形象。

管: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坚持民主评议制度,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3、德育工作

(1)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格局。

(2)完善评比,实行流动红旗制度,突出先进集体和优秀学生典型,促进潜能生转变。

(3)进一步完善学生素质,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的考评激励制度。

(4)加强对少先队的引导,培养大批负责的“小小管理者”,逐步树立“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的思想意识,培训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鼓励学生利用校园文化长栏加强学生的文明教育,使学校成为学生的乐园,文明的净土。

4、教学工作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努力提高教学管理实效,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完成各项教育教学目标。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树立学生课堂主体,教师主导的思想,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习惯与能力,优化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3)完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要求教师要充分用好“二本”备课本,听课本。

(4)加强学科竞赛辅导,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重视特长培养,逐渐形成“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

六、安全维稳工作

(1)完善门卫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意识,如建起围墙将全面实行学生在校时封闭式管理。

(2)定期进行校舍安全排查与不定期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4)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与遇险自救知识培训,广泛利用班会、墙板、进行教育,请校外法制副校长到学校上课。

(5)完善防汛、防水、防地震等紧急情况处置预案,并严格按预案执行。

六、后勤

(1)建设好后勤工作队伍,强化后勤部门制度,建设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和职工考核制度。

(2)完善财务管理和校产管理制度,管理好资金,做好设备的添置工作。

(3)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争取在2015年底完成学校围墙的建设。

(4)进一步办好学生食堂,保证学生食堂能为学生提供质优价廉的饭菜。力争安全事故率为零。

篇8:城郊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2008年9月---2011年9月)

素质教育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的教育。它有赖于高规格的办学质量,高效率的管理水平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因而,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建设一支素质精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群体是关键,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在原三年规划全面落实的基础之上,将对新三年发展予以重新规划,规范管理,促进学校持续、稳步发展,使师生的生命焕发出新的活力,使学校逐步实现现代化教育。

一、现状分析

我校是一所规模较小的中心小学。目前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60名,教职工20人。在过去的三年里学校创立了“文明、向上、健美、创新”的校风,树立了“诚信、协作、开拓、创优”的教风,形成“自信、争先、发展,探究”的学风,并圆满完成规划制订的目标,办学成效日益显著,学校的软硬件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社会声誉良好。具体表现为:

1、校本评价促进学校发展

根据学校校本发展规划,运用教育评价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在学习中摸索,在实践中探究,逐步完善学校管理。通过校本评价手段,学校逐年对发展目标的达成情况,作出价值判断和进行经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制定修正策略,改进工作,使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自主、能动的发展,进一步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形成了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2、制度建设规范学校管理

三年来,学校的制度建设保障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运作和规范管理,从而提高了管理效能,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学校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为建设一支富有事业心、责任心,有创新务实精神的师资队伍提供教育和实践的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整体处于稳 1

步发展阶段,各部门工作优势互补,使工作更趋于合理、师生互动更充分,工作的效果也更佳,学校各条块工作基本形成了系列。

3、德育教育形成关爱系列

学校德育工作挖掘德育资源,不断探索在新形式下德育工作新思路,以科研课题为载体,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育人能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的学校德育新格局。以“关爱教育”系列活动为重点,学生在校内外能较好地遵守社会公德,行为规范能内化为自觉行动,并能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二、面临的问题与不足:

1、学校硬件环境虽然得到改善,但教学硬件设施还很薄弱,不能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2、课堂教学虽然已有所变革,师生教与学的行为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整体发展不均衡,还需深度推进,积蓄发展后劲;

3、学校德育教育的分年级目标不够清楚,活动设计缺乏整体性思路,实施过程中开放意识强化不够,因此学校至今还未形成鲜明的教育特色。

4、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方式虽有所转变,但学习能力还普遍较弱,还需要加大培养力度;各层面主动发展的程度不平衡,激励机制滞后,需加大力度完善。

三、规划发展目标综述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不断推进课程改革,改进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将学校办成校风文明、教风严谨、学风踏实、学生喜爱、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农村完小。

(二)目标分解

1、建立民主、科学、简洁、高效的管理机制

依据现代化学校管理思想和技术,形成学校管理的有效层次与结

2构,建立完善的决策指挥系统,执行运转系统,监督反馈系统,使学校组织优化为一个结构合理,组织有效,信息畅通、协调、高效,运作有序,反应灵敏的整体。

2、构建全方位、立体的德育工作体系

树立与时俱进的德育工作意识,充实德育内容,拓宽德育工作的途径,形成多元有效的德育网络。凸现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功能。

3、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加强校本教研的研究与实践,以逐渐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及教学管理的特色,有效协调和指导教学工作。

4、凸现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以课题研究为途径,进一步完善学校科研管理、评价、激励工作的机制,以点带面,在行动研究中引领教师成长,提升科研工作的高效益。

5、创建学习型组织,实现教师个人和学校可持续发展

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以校本研训为形式,浓厚学习气氛,丰厚教师的修养,建立一支师德师风良好,富有朝气、活力、和谐团结的教职工队伍。

(三)工作重点

1、实行以人为本,科学高效的学校管理

以有序、激活、创新为治校方略,进一步理顺学校内部管理体系,形成“管理是支持,教育即服务”的管理思想。促使规范不断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使全体教工和热心的学生家长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参与学校管理,形成教职工参与管理,参与决策,实施监督的民主化管理体系。

对学校的领导与管理,首先是思想上的领导与管理。因此,学校领导必须认清形势,加强学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提倡新的工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全体教师要各施其职、各尽其能。学校推行分层责任管理,在学习实践中逐步树立科学、民主、开放的富有个性的管理思想,提高改革创新、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等意识和行为能力,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高效运作。

2、坚持教育科研,进行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

客观分析我校教育科研现状,把认识统一到“教改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上,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管理、加强活动的指导。以具备教科研课题的教师为主力,加强学校教科研队伍建设,在学校逐渐形成浓烈的学习、反思之风和学术研究之风

同时,理顺现有的各类课题的纵横联系,形成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总揽,各类课题兼容并蓄,开放而有序地课题框架结构,形成各种课题研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格局。

3、厚实德育工作底蕴,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完善德育管理体系,做到职责分明、分工合理、统一协调、管理科学,使全体学生明确德育规范内容,并自觉遵守。注重将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把新课程中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探究性学习和德育课程结合起来,构建有学科教师参与,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参与的德育学习过程。

(2)以抓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探索行为规范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树立“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的观念,精心设计德育特色活动,初步形成德育活动主题化、系列化。切实提高德育实效。

(3)将德育工作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发具有本校特点的德育校本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课题,注重德育的实践性、生成性;加强德育综合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成长。积极开发德育资源,努力创设学校、家庭、社区合作育人的氛围,构建全员、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4)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提倡特色化班级环境布置,各班根据各自的快乐中队活动宗旨,布置适宜的班级环境,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创设和谐的学生关系,形成良好班风。

4、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改革

(1)在教学运行和质量监控等方面逐渐建立规范的管理文件、条例和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规章制度、计划、4方案进行修改,使教学制度不断完善。为教学管理提供保障。

(2)加强教学质量的全程监控,完善质量监控机制(自我监控、学校监控)。要求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改善教学行为,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渗透新课标的精神。

(3)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新型的课堂氛围。积极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平等、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对话、活跃”课堂氛围,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主渠道。

5、完善师资培训的有效机制,建设和谐团结的教师群体

(1)加强师德建设,把职业道德建设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学校将通过在职培训,专家讲座,对外交流等方式,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团结合作,谦虚谨慎、严谨治学的新时代教师。

(2)实施全员培训,切实抓好继续教育。倡导“读名著,做名师”,支持、鼓励教师博览群书,吸取新知识,涉及新领域,增强文化底蕴,提高人文素养。大力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开展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

四、保障措施:

规划的落实,需要学校做好组织与保障工作。在发展与改革学校管理时,要抓好发展的速度,稳定的程度,改革的力度,要走好“三步”:宣传发动,制订方案,稳步实施。

1、从领导到教师,通过学习、反思与研讨,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形成新的教育观、德育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科研观与管理观,从而为规划实施提供坚实的观念保障。

2、学校本着职权清晰、责任明确、组织高效的原则,组建完善的组织机构。各科室目标明确,职权清晰、责任到人。学校将确实给予各科室相应的权利,避免有职无权、有权无职的现象存在。

3、学校加大资金投入,调整经费使用结构,保障教师科研、教师培训、新课程改革、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合

5理使用学校有限的办学资金,避免资金使用上的无谓浪费与低效。

4、学校发展规划的落实、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学校所在社区的支持。学校将虚心听取有识之士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力争实现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

篇9:石湾中心小学师德建设三年规划

2010-2013

为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上级各部门的文件及会议精神,不断推进我校师德师风及德育工作,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根据《中心学校师德师分风建设及德育工作三年规划》,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及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坚持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作为小学生 德育的重要内容,以帮助小学生确立理想信念、培养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为重点,坚持 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不断强化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加强青少年学生的 养成教育,努力塑造富有特色和成效的德育学校。

三年中,我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开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教育;开展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的教育;开展学生文明礼貌和行为习惯的教育、遵守纪律的教育;开展意志、品质教育;开展法制观念教育。

在今后的三年里,通过扎实有效的开展中小学“德育促进工程”,全面推进“德育特色学校”“德育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重点抓好学生基本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基本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生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并初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小公民。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德育体系和工作机制。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形成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课外活动联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横向贯通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打造更加有助师生发展的人文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努力构建良好的和谐的学校德育文化,1、教育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初步养成努力学习、孝敬父母、关心集体、文明守纪、爱护环境的良好品德;培养自理自强、团结协作、辨别是非的能力: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2、以争创“示范学校”为契机,开展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和强化训练,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把争创活动深入到每一个师生的心里和行动上。

3、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结合我校实际,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层次地递进地向好的方面发展。

4、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

5、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少年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严禁一切封建迷信和其他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及物品传入校园。整顿并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

6、加强法制和公民基础道德教育,结合教师节、国庆节、少先队建队日、、元旦节等开展纪念活动,教育学生爱国、爱民、爱队,争做“文明小天使”。开展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以明确的规范为引导,以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以此内化为人人遵守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

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

心理健康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学校要利用好心理咨询室,设立“知心信箱”等为学生咨询解惑。负责心理咨询的教师,要理解、关爱学生,做到师生平等,耐心细致地倾听学生的烦恼,为心里有烦恼的学生说一句安慰的话,为孤独的学生说一句温暖的话,为迷惘的学生说句开导的话,为沮丧的学生说句鼓励的话

1、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学校强调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倡学生参予整个教学过程;要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主动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继续探索素质教育科目化与课程化的整和。继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一年级的必修课,并在高二开设心理选修课,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校每学年举办全校性运动会、校园艺术月、军事体能比赛、趣味军体比赛、队列口令指挥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校园文艺晚会等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会、在乐中成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继续抓好校容校貌、校风、校纪的建设,重视校园物质文化、活动文化的建设,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四)、抓观念,形成校内合力,构建整体德育

要把德育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形成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大力保证德育工作的资源配置,充分体现“德育为首”的理念。要确立全员德育思想,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发挥教师的人格力量的潜移默化作用。明确每一位教师的育人岗位和职责,在校内形成关心支持德育工作的强大合力。要牢固树立德育居素质教育核心地位的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牢固树立德育整体性的观念、牢固树立德育有效性的观念、牢固树立教师是育人关键的观念。

(五)、抓德育科研,走规范化、实效化管理之路

要引导、教育好学生,必须要走近他们、研究他们,要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来做好德育科研工作。、研究学校,规范德育各项工作。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要坚持以校为本,重视“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在现代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以形成本校德育工作的个性和特色。、研究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我们的德育工作取得最大的实效。、研究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德育的最大效果来自于教师的人格魅力。研究教师的着眼点有二:一是放在促进全体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学校要抓好以“弘扬一中精神,塑造一中人形象”为重点的教师群体形象建设,要根据已定师德规范细则,进行师德师风大检查;二是放在广大教师确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上,提高教师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这也正是当代教师应该具备的时代意识和本质特征。、研究家长,加强家庭教育。进一步落实建立家长、学校的联系,建立家庭访问制度,定期召开家庭教育总结表彰会,提高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水平。、研究社会,树立大德育观。要主动加强与社会各方的沟通和协调,争取支持,共同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周边环境和文化氛围。

(六)、抓机制,形成全员育人良好局面。

学校要健全德育工作管理体制,要切实把德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一规划。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要不断完善已有的德育工作制度,以法管德,以章理德,使学校德育进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要进一步完善考评激励机制,要建立对教师德育工作的指导与考评制度,要对教师的教书育人,转变差生等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每学期要对教师

进行师德考评。要对班主任进行考核,强调班主任工作规范化,完善班主任工作条例,做到月月有考核,期末有总评。要落实学生行为规范检查制度,完善学生一日常规,以达到激励的效果。

五、目标:――09学

研究师德建设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部署学校师德建设工程的各项工作;重点开展宣传发动和思想教育工作,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必要性,研究制订师德的底线要求,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开展师生调研活动,启动评选“师德先进个人”和学生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活动,宣传校内外师德典型和师德先进事迹。――10学

继续开展师德建设有关系列活动;制订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师德规范,修订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实现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更加深入研究师德建设新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特别在师德建设的奖惩机制和环境建设上有所创新突破;各班可在结合学校的总体要求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特色;固化师德建设的理念和行为,探索运行师德建设工作监控体系。――11学

总结前两年师德建设的经验,进一步改进创新,提升建设水平;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和相关政策,体现正确导向,为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师德建设长效运行机制。

六、工作要求

(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为依据,紧紧围绕全面加强素质教育、全面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热爱学校、业务精湛、素质优良、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二)构建师德建设工作的系统工程,将师德建设落到实处。学校领导要注意听取教师意见,解决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为良好的环境条件。

(三)广泛发动全校广大师生参与师德建设,各级领导干部应作为师德的表率,广大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学校教代会和工会、团组织紧密配合,形成加强和推进师德建设的合力。

上一篇:为失败喝彩议论文中小学作文下一篇:陆兴小学语文五段式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