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召中心小学德育

2024-04-26

东召中心小学德育(共7篇)

篇1:东召中心小学德育

东召中心小学“德育在行动”

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广宗县教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局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精神,认真实施《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校将紧紧围绕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中开展的“德育在行动”“校园文化建设”“魅力小达人”“最美教师评选”系列德育活动的要求,着眼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着眼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化,通过加强教师工的德育建设,以“班级文化”“校园文化”的内涵丰富为活动载体,推进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工作目标

1、实现教职工和学生德育、全过程德育,完善德育工作考评机制,开展系列德育教育活动,逐步形成以德育人、以德树人、以德服人的工作学习氛围。

2、大力评选表彰“德育先进工作者”“魅力小达人”。通过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和班级文化建设,评选出一批真正符合条件的“德育先进工作者”和“五好学生”。

3、通过加强德育常规管理,评选出一批班风好、学风正、行为习惯好的 “行为规范示范班”。

4、通过加强德育常规管理,使我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得到比较大的提高,争做德育工作的排头兵。

5、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使广大教职工达到卫局长提出的:“心里健康、人格健全、言行文明、品德高尚”的四个要求,在师生中形成“知廉耻、担责任、有爱心、懂感恩、讲奉献、善待人”的良好品格。

三、具体工作措施

“德育在行动”系列德育活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将此项活动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我校在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的基础上,专项开会研究,对此项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方案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

我校的领导小组由董同侃校长长任组长,黄世磊书记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小学校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与此同时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和班主任为主的领导小组。在统一布置的基础上,抓好细节落实。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学校将此项活动立入学校的工作计划,通过会议对全体教师进行活动精神的宣传,使每位教师了解县教育和我校对此项工作的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强化班级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班级规章制度,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

(三)规范德育常规管理制度,确保活动顺利有效的开展。今年是省级督导评估后的第一年,教育局适时、适势的提出的“德育在行动”工作要求,正逢其时,我校将紧紧抓住“德育在行动”这一重要契机,强化管理、规范制度,努力工作,及时考评,努力使我校的德育工作步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使评估工作的成果得到有效提升。并通过以下的各项具体的量化制度,加大德育常规管理,促进“德育在行动”的落实:

1、制定教师德育考核制度。

2、制定学生德育考核制度。

3、制定课校园文化考核制度。

4、制定校风、班风考核制度。

5、制定“魅力小达人”评选办法。

(四)作好规划、一一落实。

我校将高度重视,改变观念,积极研究,努力实践,遵照“德育在行动”要求作如下布置:

1、及时转发上级文件,制定“东召中心小学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要求。

2、学校将认真组织师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违反职业道德处理办法》解读好《小学生守则》和《规范》,在学校掀起新一轮的学规范高潮。

3、充分利用教育局《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文件的工作要求。通过“德育先进工作者评比”“魅力小达人评比”、“文明礼貌月”、“公民道德宣传周”、“安全教育周”等,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和班会及课余时间,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4、从四月份开始,要求全校班级对照“四个”要求,认真梳理师生和领导存在的不良行为表现,排查问题。在梳理排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存在的问题怎么办”的大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定行动目标,定整改措施,定自评计划;组织教师开展“自我剖析”“家长评议”、“教师互评”、等活动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5、学校将专门开设“行为规范训练课”,利用每周二下午30分钟全校统一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规范,努力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将我校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不足于以改变。

6、加强对学生知、情、意的教育,在教育活动中不但重视行为规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们还将重视学生的情感、意志和习惯的形成,要通过长期、反复的行为训练,培养学生遵守行为规范的自觉性。学校将通过朝会课、班队活动课对学生进行知、情、意的教育,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不走过场。

7、加强对争创工作的考核、评比工作。我校将紧紧按照县教育局的精神,制定出切实可行、有效的评估标准,形成班级常规天天查,课间行为班班比,小达人月月评。

8、学校德育在行动活动明细:

1月份:召开“德育在行动”活动年动员大会,征集各方建议。2月份: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方案,在下发各小学的同时上报教育局。

3月份:召开班主任工作培训会。4月份:祭扫东召村八路军革命烈士墓;组织教师学习两个文件精神,制定并下发“东召中心小学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知。组织召开“魅力小达人”学生大会,和学生签名活动。举办“校外杯”主题征文活动。

5月份:组织教育局关于端午节、母亲节等主题活动。

检查各学校活动计划记录上报情况。组织小学联合运动会。

检查各学校包括校园文化在内的各种方案、计划及“魅力小达人”活动开展情况。

6月份:进行校级“魅力小达人”总结评比工作。

组织并检查各学校“六一儿童节”活动开展情况。

开展“好人在身边”讲故事活动。

开展教师互评,教师自评等活动。

7月份:开展“我为国旗添光彩”树立远大理想活动。

开展假期“发现身边好人活动”。

推进版台集小学四A级学校创建工作。8月份:做好假期“发现身边好人”征文安排。

开展“亲近大自然”活动。

参加县级的中秋节活动。

9月份:庆祝教师节,评比德育先进工作者。

检查各校的入学礼工作。

阶段总结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观看“德育进校园”系列小品观看活动。10月份:举办“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演讲比赛

组织参加班主任培训工作。检查各学校班级文化开展情况。检查各个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情况。

11月份:开展“我为妈妈做件事”活动。

按照标准进行“魅力小达人”评比活动,开展“我”的风采评比。

进行校级班主任大赛,择优推荐到县级比赛。12月份:

进行法制、心里教育进课堂活动。

总结德育工作的得失,制定下一步德育工作。

2015.东召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实施方案

为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提升校园静态文化品位,丰富校园动态文化氛围,逐步构建具有个性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在依托去年文化建设的成果上,围绕“活动育人”这个目标去进行,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既充满生机活力又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学生求学、教师教学的温馨家园。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增强校园文化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小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营造文化气息浓厚、办学特色鲜明的育人氛围。

二、组织机构 组长:

董同侃 副组长:黄世磊

成员:

邓洪楼

赵景亮

孙英杰

景立浩 陈英士

三、建设目标

1、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相互补充,通过活动得以体现。

2、使校园文化起到鼓舞激励学生,影响熏陶学生,以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广大少年儿童潜移默化地了解社会、认识人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美德。

3、以学生和班主任为主体,使校园文化建设紧密联系时代特点,有机吸纳,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切实形成对学生的激励激发效果。

4、向行动要成效,向活动要效益,让文化建设从墙上走到师生心里,使其成为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师生的文明程度。

四、具体措施

1、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有关文件,深刻领会精神,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意义。

2、建立组织机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认真研究,精心安排,根据方案做好落实方

3、加大对校园文化活动经费保障,进一步校园环境整治和综合治理水平。

4、组织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突出活动的参与性、高雅性,益智性和趣味性,利用重大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教育。

5、以各个学校不同的主题为重点,组织师生开展与本校文化主题相关的活动。

6、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加强对师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化文化学习内涵。

五、基本要求

1、依托板台集小学的国学文化、东召小学的爱国主义文化、后魏小学的梅拳文化、四屯小学的感恩教育等加强文化活动的内涵,使校园文化同校风、教风、学风一起走进课堂,在以往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转向,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明风尚活动,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2、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开辟潜在能力和资源,凸现实效性。各学校要把文化建设落到实际细则当中,年终要针对计划内容进行总结评价。

3、高度重视,精心安排,认真实施,不走形式,不摆花架子,不走过场,每项活动都要有计划、记录、总结。

4、强化常规管理,严格制度建设,加强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建设活动不断发展,校区包片人员要定期对各项文化活动进行评比,不定期检查活动情况,并根据评比细则进行考核。

5、建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活动,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培养学生的特长,发挥学校、教师的优势,因地制宜的开展文化活动。

6、开发好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展好课间操,开好主题班会。

7、各小学也要在制定好班训、班徽的基础上丰富文化的育人功能,利用检查评比评比出七个优秀班级,并对优秀班级的班主任进行奖励。

东召中心小学“魅力小达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魅力小达人”的培养、评选、表彰等活动,树立学生身边的典型形象。把勇于创新、奋发向上、诚信友爱的品格融入学生的血液之中,倡导“孝敬父母,感恩亲情,在家庭做个好孩子;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在学校做个好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在社会做个好少年”,用先进人物的事迹感动学生,用身边的榜样打动学生,引导学生学习美德、弘扬美德、践行美德,从自我做起,用行动关爱社会、校园、他人,做一个有魅力的学生。

二、活动主题

争当“魅力小达人,展现当代小学生风采”。

三、活动时间2015年

四、评选范围 所辖小学一至六年级

五、魅力小达人名称

孝敬之星、劳动之星、勤俭之星、书香之星、学习之星、环保之星、诚信之星、文明之星 才艺之星。

六、评选标准:

1、孝敬小达人:

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亲人;在亲人有伤病、残疾等困境下,做到不离不弃,守护相助,尽心尽责。

2、劳动小达人:

热爱劳动,不怕累、不怕脏。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关心照顾他人。见到垃圾主动清理,并主动监督同学的不良卫生习惯。

3、阅读小达人:

生活节俭,合理消费,不互相攀比,不吃零食,不乱花钱。在教室、寝室、公厕等场所,注意节约水电。

4、书香小达人:

热爱看课外书籍,并乐于分享书籍,一起徜徉在书海中。高年级需要有读书笔记。

5、学习小达人:

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能按时独立完成各科作业,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善于自主学习。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6、环保小达人:

自觉保护卫生、绿化等设施。爱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主动爱护维修本班、学校的财物和设施,不随便刻划、涂抹和损坏。

7、诚信小达人:

言而有信,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万一不能做到,应及时说明并真诚致歉。拾金不昧,敢于揭露学生中出现的违纪行为,制止不良行为。向别人借东西,要先征得别人同意;对别人的东西要加倍爱护,按时归还。

8、才艺小达人:

树立远大理想,抱着“学好本领为社会做贡献”的价值观,发现发觉自身特长,展现自己风采,树立自信。

9、工作步骤:1.宣传发动

利用师生大会、展板、师生签名等途径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达人”魅力所在。

2.统计调查

班主任要对学生申报的“达人”名称进行统计,并按照标准进行登记。

3.评选评定

要定期对“达人”的创建进行评定,及时认定“达人”鼓励争做多项“小达人”

东召中心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领导小组

篇2:东召中心小学德育

惊喜一:德育充满诗的色彩

“你会写诗吗”在上庄中心小学的校园里, 随便叫住几位学生问一问, 他们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会!”再问问老师和学校的工作人员, 没有一人不会!上庄中心小学的学校生活, 是离不开“诗”的生活。

提到诗, 不能不提上庄中心小学的毛向军校长。这位血液中流淌着诗情画意的校长, 把他对诗的热爱, 对诗的情感和虔诚, 传递给了学校的每一位老师, 每一名学生。毫不夸张地说, 写诗、吟诗已是这所学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德育内容通过师生的诗作也处处体现。

六二班王楠同学, 写了这首“幸福之门”:幸福之门为你开, 美丽校园让你爱。智慧果实让你采, 文明校园往外迈。赵振平老师用这样的诗句来表达感恩之情:感恩, 是一股温暖的清泉;感恩, 是爱的回报;感恩, 是人间最真挚的感情。毛向军校长在新年的第一天, 为全校师生写下这样的诗句:闲枝落叶枯黄, 生命如此凄凉。东方一抹霞光, 洒向人间万象。如何激情万丈?内心孕育希望。时光无情流淌, 吾辈难以阻挡。唯有起飞高翔, 操控心灵方向。一草一木依傍, 一山一水情长。何必犹豫彷徨!付出收获满仓。人生精彩别样, 不愧大地时光。

林语堂先生说:“诗歌是中国人的宗教。”文化名人于丹这样诠释了这句话:“诗对于中国人来讲, 它是一种特别深刻的血液里面的基因。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感性的、浪漫的, 适合去抓住一些暗示、比喻。”于丹认为, 林先生的这个说法, 不是把诗当作一种风雅点缀, 不是只有闲人才去写诗。她觉得越是在建功立业的时代里, 越是一个人要发愤图强的时候, 诗越能表现出一个人生命深处还带着什么样澎湃的激情, 还带着什么样对于生命的诚意。因为人在社会上更多的是要承担使命。

不难看出, 于丹提到的发愤图强、生命的诚意、时代的使命、顺应的规则、澎湃的激情……这些德育因素、德育情怀, 在师生的诗作中自然地流淌着, 这种融入生活, 融入生命的德育方式, 是上庄中心小学德育工作给我们的第一个惊喜。

惊喜二:全员德育, 为德育插上隐形的翅膀

在与上庄中心小学负责德育工作的程翠霞校长交流时, 一句平实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学生讲文明、懂礼貌, 我们要求学校中所有的老师和工作人员都首先做到, 比如要求学校的保安在接待学校的进出车辆、接人待物时, 都要使用礼貌用语, 这样能为学生起到文明的示范作用。”

很多学校把“全员德育”作为一个口号, 上庄中心小学把“全员德育”作为了一项行动。学校将德育统一于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中, 形成了人人育德的全员化教育氛围。学校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 德育干部、班主任、学科教师、教职工、家长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体系, 完善了具有德育导向的师生评价体系, 全面推动了德育工作的扎实落实。为了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德育的热情, 学校开展了德育培养目标为主题的大讨论, 确立了养成教育、感恩教育为主线的德育内容体系, 促进全体教师价值认同的达成。同时学校将德育任务细化, 落实到各个层面, 领导小组整体规划德育活动, 班主任、学科教师在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中落实学校德育培养目标, 教职工在工作领域内以注意安全等微小化提示践行德育精细化, 使学校工作做到了眼里有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的全程性德育。同时完善活动评价机制, 积极开展活动后具有德育功能的学生评比, 借助榜样示范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身道德意识与道德品质。在教师评价体系中, 增加了教师导之以行的德育影响力评价, 通过学生评价和教师自身评价, 强化教职工的育人责任, 保障全员德育的落实。学校还加强了德育岗位培训和理念引领, 在学期末开展德育培训, 强化人人都是德育实施者的教育理念, 借助优秀教师的案例示范, 引导全体教师更新育人理念, 创新育人方式。

惊喜三:养成教育成为学校德育的根基

学校生源80%以上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家庭生活背景使得很多孩子没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为此, 学校坚持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主线。在养成教育过程中, 学校坚持“三多三少”的原则:多一些落实, 少一些空谈;多一些脚踏实地, 少一些好高鹜远;多一些培养, 少一些指责。学校认为, 养成教育不应该是轰轰烈烈的, 而应是扎扎实实的。因此, 学校坚持从点滴做起, 从小事抓起, 坚持不懈, 逐步使学生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和飞跃。

学校把养成教育的总体目标分解, 制订各阶段分目标, 每学期乃至每月都有培养重点。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为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校开辟了“红领巾广播”——《德育之窗》栏目, 这个栏目由学生策划、主持, 同学们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 利用广播与大家交流, 由于是学生用学生的语言说自己身边的故事, 因此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道德意识。

每周一次的班会, 养成教育工作总结更是重头戏, 正副班主任一起, 或根据班级存在问题, 组织同学讨论, 寻找问题症结, 制订解决方案。学校德育处除了每周利用升旗时间表彰好习惯标兵外, 还进行中期评价和阶段性总结, 评选表彰好习惯标兵个人。一个小小的红袖标, 让进步的孩子欣喜不已, 让还存在些许问题的学生下决心努力改进。应该说, 小小的红袖标, 在孩子当中, 尤其是在低中年级学生身上, 起到了不小的促进作用。

惊喜四:自主管理成为学校德育的品牌

把校园还给学生, 让孩子成为学校的主人。学校是为孩子服务的场所, 孩子是学校一切活动的最终指向。为了培养学生的小主人意识, 并在活动中得到成长, 学校很多事情都请学生参与。学校建设新的校园环境, 环境里每一个地方的名字都是学生命名的,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 几乎每个孩子都说自己最喜欢校园。“同心椅是我和好朋友经常坐在一起聊天的地方”“每当心烦的时候就看看校园里的小鱼”“最喜欢开心农场”等等。“慧心石”“育心石”“连心石”“爱心石”等, 学校把立德树人的思想融入到学校环境建设中, 学生潜移默化地得到精神熏陶。

学校建立了15个社团, 涉及艺术、科学、体育、数学等几个领域, 社团成了学校独特的文化。学生们还成立了学雷锋社团, 自觉地、默默无闻地开展一些活动。校园里随处可见孩子们自发的宣扬道德行动。

惊喜五:德育融于真实的体验之中

“看到的记忆不深, 听到的容易忘记, 只有亲身体验的才刻骨铭心, 终生难忘。”这句颇有诗意的话成为“体验教育”的生动宣言。体验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 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模式, 是一种有效的德育载体。德育的过程通过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的体验环节, 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1.岗位体验, 培养主人翁意识

赋予孩子一定的具体实践岗位, 让他们在为集体工作和为他人服务的岗位实践中, 感受义务, 学习服务, 体验责任。

学校精心设置了多种岗位, 努力为学生创造锻炼和体验的条件和机会,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在班级中, 有值日班长, 卫生班长;在学校, 设立了值周班, 有值周员、领操员、主持人、播音员;学校还有升旗手的命名员。各种各样的岗位为大部分学生提供了锻炼的舞台, 让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体验。

2.情感体验,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 直接体验和感受情感的冲击力, 诱发和唤醒其道德情感。

上庄中心小学的道德教育中, 非常重视传统美德的教育。学校认为, 孝悌之义, 是做人最根本的起点, 如果所教的学生不知体谅父母, 不知孝敬老人, 就失去了做人最朴素的情感, 所以学校把“敬老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头戏”。学校还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敬老教育体系。

3.职业体验

职业体验课近年在中学, 特别是高中较为广泛地开展, 上庄中心小学大胆地在小学开展职业体验, 因为他们认为情感教育是学校德育的生命, 若把情感体验在学校德育中加以落实, 德育就会更具实效性和科学性。学校曾组织学生到职业体验中心进行体验活动。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参加消防灭火、医疗护理、食品加工等十余种不同职业的体验。随着活动的进行, 孩子们由最初的好奇, 逐渐体会到每项工作都肩负着不同的责任, 每一项工作都有着不同的职业要求, 要想完成好, 都需要艰辛的努力。

篇3:东召中心小学德育

“读”为基础

学校在每学期初制定各年级读书计划及考评制度。计划包括每位学生必读书目(包括名人传记、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蕴含哲理的寓言故事等,主要由教师搜集材料,学校集体印制)、读书进度、读书时间、各种读书活动的安排等。制度明确校长为各班第一责任人,班主任为第二责任人,出现延误读书进度、影响读书质量的问题,校长首先自我检讨,班主任做深刻反省。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接受“美德”的熏陶,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精读自身感受最深、最能引起共鸣的文章。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大,所以通过读书,大部分学生心中已经贮存了大量的“美德”信息,这些道德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

“说”来提升

这里的“说”有两个层次:口头的说,讲给同学听;书面的写,记录自己的感悟。教师在对孩子们的阅读及时跟进指导、反馈、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活动,如交流会、讨论会、竞赛活动,来强化、内化学生的道德认知。“您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相互交流,我们都有了两个思想”,让学生清晰地、印象深刻地认识到道德的力量。通过“说”,在校园里、班级内形成健康向上的德育氛围。学校在读书计划中规定:一、二年级每学期举行6次年级读书报告会,三、四、五年级每学期举行10次年级读书报告会,责任人为各级部主任;学校每学期举行3次全校读书报告会,1次学期末读书成果汇报展示会,责任人为校长。在年级读书报告会、学校读书报告会上,学生们精彩的发言、真诚的感悟,无不深深打动着每一个人,在这样的氛围中,每个人都被优秀的品质鼓舞

着、激励着。

“行”成习惯

任何教育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上,品德教育尤其如此。懂道理的目的不是为了把道理讲给别人听,而是要做给别人看;尊敬父母,就是要常常怀有感恩之心,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尊敬老师就是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尊重老师的劳动;团结同学不是只团结要好的同学,而是把友好分给所有人。经过“行”的检验,孩子们的品质在“行”当中改变,在“行”当中提升,在“行”当中变成习惯。对于做得好的学生,学校定期发现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宣传,因为学生们自己身边的故事更具教育性、影响性。而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一定弄清错误的缘由,找出错误的根源,然后耐心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我们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帮他们回忆:“你还记得某某书里的某故事吗?”这样的方式首先把学生从负罪感里解脱出来,然后再用平和的方式帮助他反省自己的作为,学生更容易弄清错误的缘由,找出错误的根源。在此基础上,采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形成从道理上、心灵上能够接受的忠告,切不可简单粗暴,否则前面的一切努力都会白费。

自实施“‘读’为基础、‘说’来提升、‘行’成习惯”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以来,学生们变得关心他人,关注环境,在学习生活中也正在由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追求。在他们的笔记本里闪亮着毛泽东、周恩来、林肯、华盛顿、海伦、盖茨等一个个催人奋进的名字。有一位四年级同学,崇拜盖茨,却眼高手低,各科作业不认真完成,学习成绩和生活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通过“读”、“说”,他在笔记本中写道:学生时代的比尔·盖茨对学校的任何功课和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管是演奏乐器,还是写作文,他都会倾其全力,花上所有的时间来完成。自此以后,这名同学无论是在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劳动态度和学习成绩上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这样的例子在校园里非常普遍,每位班主任都能如数家珍,例举一二。实践证明,“读”为基础、“说”来提升、“行”成习惯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行之有效,学校德育因此而鲜活有力,从源头上解决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软肋,从根本上培养了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为学生的一生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篇4:东召中心小学德育

“同学们好!欢迎收看本期‘小百灵电视台’节目……”每到周四的晨会课时间, 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的校园里都会响起这样充满童真稚气的声音。全校学生都聚集在各班教室, 通过校园电视兴致勃勃地观看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大事小事, 时而发出会心的笑声, 时而感慨地皱眉伸舌……在这些笑与感慨里, 学生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假丑恶。而通过“小百灵电视台”这个载体, 借助这种新兴的现代化教育手段, 浦前中心小学也以新奇、时尚、深受学生喜爱的形式刷新了传统的理论说教, 将学校的德育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为此, 我们专门走访了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

“朋友一生一起走, 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 一生情一杯酒……”周华健的《朋友》把我们带到了浦小小百灵电视台2007年新学期开播的第一期节目中。节目中讲述的是六 (3) 中队一个叫董炎的女孩, 在寒假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 不小心在菜园里摔了一跤, 竟摔断了三根肋骨, 脊椎六处发生了骨裂。同学们得知这个消息后, 心情十分沉重。大家决定行动起来为董炎送去温暖, 有的制作了精美的贺卡, 有的挑选了美丽的鲜花, 有的带来了礼品, 有的送上了水果……更重要的是, 老师、同学还以朋友的身份录下了一段段感人肺腑的话语。这真挚而朴实的情谊, 使电视机前的每一个人都感动在冬日的暖阳里。据校长曹伯鑫介绍, 这期《永远的朋友》也感动了常州电视台的记者们, 并将此节目在2007年4月的《常州新闻》栏目中播出, 一时间, 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难想象, 这样的人间真情曾怎样感动着浦小学生, 在他们稚嫩的心田上播下了爱与真情的种子。

记者:这些节目都是学生自己录制的吗?节目内容都来自学生身边的真实生活吗?通过这些校园电视节目, 学校在提倡一种怎样的精神和道德导向呢?

曹校长:小百灵电视台的节目都是由学生自主命题、撰稿、组合、编排的, 各班轮流制作。当然, 教师也会具体指导, 引导电视节目向直观、形象、亲切、感染力强、富有教育意义等方向发展。在制作电视节目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是导演、制片人、主持人, 还是演员, 能够时不时地在屏幕上“秀一把”, 还能够“用自己的眼光来看生活”, 因而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通过校园电视节目, 我们倡导一种弘扬真善美、摒弃假丑恶的价值、道德取向。比如, 三 (1) 中队的电视节目《西游外传》, 是由学生扮演的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小品。这个小品很好看, 可贵的是, 其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电视节目中同学们惟妙惟肖的精彩表演让人印象深刻。观看节目后, 全校师生进行了文明礼仪的大讨论:作为龙的传人, 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体现中国人的有礼、有节, 为将来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做好准备呢?讨论过后, 全校上下掀起了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共同奏响文明礼仪之歌的浪潮。

再比如, 小学生爱买零食、花钱大手大脚、浪费粮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为了让学生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小百灵电视台制作了一期《焦点访谈》节目, 小记者们拍摄了一些同学浪费粮食、购买无证小摊上不卫生食品的画面。接着主持人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中国还有许多贫困生因交不起几元钱的学费而失学的现状, 并通过图片、影像等资料让学生真实感受、体会。电视台小记者还到农村拍摄了一些农民伯伯在田间辛苦劳作的画面, 让同学们知道一粒粒粮食的来之不易。最后, 电视台小记者就以上问题采访了一些同学、家长、医生, 让他们也来谈谈感想与体会, 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期节目在全校引起了强烈反响, 学生就“该不该买零食”、“吃零食有哪些危害”、“如何节约”等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了共识。之后, 学生乱买零食的现象明显减少了, 不随意倒饭菜的孩子明显增多了。

记者:这真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德育, 寓教于乐, 能让学生在自我反思、自我觉悟中完成道德的重塑。这是一种新的德育形式, 这种新形式背后一定有着新的工作机制在做支撑, 在这方面, 学校一定做了不少工作吧?

曹校长:是的, 我们建立了一种新的德育工作机制。学校成立了校园电视网络领导小组, 并列入学校工作的主要议事日程。校长亲自挂帅任校园电视网络领导小组组长, 教导处负责检查监督, 总务处做好后勤保障, 大队部负责电视节目具体工作, 信息技术组负责电视节目的技术工作, 班主任负责本班节目统筹安排。校园电视台还成立编辑部、播音部、报道部、公关部、摄像部、制作部等。全校上下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机构, 为校园电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 学校落实专项经费, 为“小百灵电视台”提供财力保障。2004年暑假, 学校在经费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建成了校园闭路电视系统, 将信号通过二级放大传送到每个教室, 同时将学校三套自办节目的信号与有线电视信号相连。学校又在多媒体教室的天花板上安装了球型摄像机和监听话筒, 不出教室就可以收看到多媒体教室举行活动的现场直播。为提高电视节目的编辑速度, 学校在2006年初添置了一台DELL Precesion 380工作台, 作为视频编辑用机。

记者:小百灵校园电视台利用闭路电视系统创造了一个潜移默化的文化、德育环境, 这与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否一致?贵校又是怎样利用校园电视这一特色教育来实现办学目标的呢?

曹校长:我校的办学目标是——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和谐校园, 赏识、激励、关注每一位孩子;鼓励学生发挥特长, 增强对学生的榜样教育;树立典型, 在全校学生中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激发他们勇于争先的进取精神, 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每学期开学初, 学校就利用小百灵电视台的七彩荧屏拉开了评选“校园之星”的序幕, 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积极行动起来, 人人争当“校园之星”。让大家从同学间找长处、找差距、找榜样、找典型。全校学生通过收看小百灵电视台节目《让我们的校园星光灿烂》, 真正感到学习的榜样就在身边, 真实可亲, 实实在在。人人都可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少先队员, 自尊自爱、自强自立, 为树立良好的校风而努力。通过榜样的带动作用, 我们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力, 寻找自身优势, 找到自己的位置, 使他们有进一步努力、前进的目标和方向, 让更多的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找到成长中的自信, 进而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另外, 我校历来都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少先队大队部每学期多次通过校园电视台组织班级进行育人环境检查评比。跟随着摄像机的镜头, 各班围绕教育主题精心布置的教室都一一在荧屏上亮相。学校大队部组织全校学生观看电视节目后进行讨论、评比、打分, 选出心目中的“最佳班级”。这样的班容班貌评比活动, 充分加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合作精神, 各班出现了你追我敢的争先场面, 班班为争创“最佳育人环境”而努力。

记者:校园电视打开了一扇德育之窗, 也使学校的方方面面都沐浴在向上、奋进、生机勃勃的春风中。对于校园电视台工作, 您有什么展望与思考?

篇5:东召中心小学德育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德育教育 服务教育观 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坚持育人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市场经济、科技迅猛发展浪潮的冲击下,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摆脱目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困境,实现德育教育的本真?本文试图从以人为本、符合教育规律的角度出发,来探讨“以学生为中心” 的中职学校德育教育。

1. 中职学校德育的现状与困惑

1.1教育理念的偏差,使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地位丧失

社会上“唯经济主义”、“唯科学主义”的盛行,也深深地影响了中职学校,使中职学校教育变得很“功利”,也很“工具化”。“所谓的唯经济主义是指视经济为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将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道德等等精神活动被排除在人们的视域之外。” 读书“志在赚钱”,个人在为出人头地、发大财、找好工作而读书,教育的其他功能被无情地抛在了脑后,只剩下躯壳而已;“唯科学主义认为,科学和技术不仅使人主宰自然,而且能解决任何社会的一切问题。” 那么“道德等的价值自当归于虚无。”德育在中职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被“虚化”、“弱化”甚至“异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实训实习阶段出现德育教育空白。中职学生的学习变成了纯粹的专业技术的学习,中职教育也就变成了专业技能教育。重“技”而轻“德”,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完全变了味。

1.2专业教育和德育结合不够,使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残缺不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学科分化加大,中职学校学科也在不断增多,学科也在不断地细化。这样遮蔽了本学科的部分功能,即德育教育的功能,致使人們认为知识传授是一回事,德育教育是另一回事。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上,德育教育和专业教学被人为地相互分离开来,这实际上是曲解了教育。

1.3方法途径的单调,致使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功效甚微

讲授法、灌输的方式是中职学校当前德育教育所采取的主要方法,有的甚至是单一的方法。有的就是采用了一些其他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也显得十分呆板,缺乏自然性、协调性和系统性。德育途径包括施教和接受教育时所经历的两种途径和过程,中职德育教育以往只看到前者而忽略了后者,这是错误的。前者中,施教者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辅以一些课外教育活动的途径,比较单一。

1.4忽略了“以人为本”,使中职学校德育教育针对性、时效性不强

中职教育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活动,“人才”是以“人”为基础的“才”,中职学校教育不能目中无“人”。中职学校总是习惯把学生当作一个 “有欠缺”的个体存在,把他们作为一个被加工和塑造的对象,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总是预设一个德育目标,然后再围绕这个目标去选定教育者以为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就以为学生一定会朝着教育者既定方向发展,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存在多样性、内在自主性和发展多元性。

2.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德育?

2.1什么叫“教”?东汉时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义理解释得非常精辟。“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本质就是要以身作则;“育,教子使作善也”。教孩子使他能够做善人,所以这个“育”当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善”,而“善”要有标准,孩子才懂得他做人的分寸。以前的读书人是“志在圣贤”,现在的读书人“志在赚钱”。圣贤与赚钱差很多,这样“育”出来的方向是偏颇、是错误的。

2.2什么叫“德”?随顺自然规律(道)的心念和行为就是“德”。德,是做人的态度(素质),就是要懂得尊重、爱护一切人事物,德育的本质,就是爱的教育。

2.3学校教育怎样做?学校教育应紧紧围绕做人、做事的正确态度、观念予以强化,使之养成、内化为素质和能力的同时,进而延伸到更好的做人、做事、服务社会大众所需的知识、技能领域内的教育。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更应如此。因为中职学生占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的一半。他们毕业之后,大多直接步入社会,走到工作岗位,充实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至关重要,因此,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未来事业兴旺发达的大问题。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刻不容缓。

3. “以学生为中心”,做好中职学校德育教育

3.1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教育服务”观

世界范围内,学校的功能已经历了三大转变:即由追求内部效能到追求外界效能,再由追求外界效能到追求未来效能,现在学校教育由人才培养正在走向为学习服务。正视现实,转变学校教育功能,树立教育的服务观,这是时代的呼唤。新世纪学校教育为学习服务,这是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中职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跟上教育的发展步伐,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切实把德育的中心转变到为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服务上来。

“服务教育观”认为,教育就是向学生提供“服务”的过程。教师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学生是“教育服务的接受者”,学校的产品是“教育服务”,学生是学校的“顾客”。教育的决定因素,不是学校和教师,而是学生自身。一切教育资源,包括教师,都是“外因”因素,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才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和根本,教师只是,也只能是“服务者”。

“服务教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以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价值追求的新的教育理念。

3.2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

人性化德育,要求在对人的态度上从“物化”走向“人化”,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需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来对待。“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是一种赋予人自身以发展动力的教育,而不是使人只是受动于社会、受制于客体。”教育是为了人的教育。因此教育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充分尊重人的前提下进行,即“以人为本”。换句话说,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才能真正地反映教育的本质,才是真正的教育。

“以学生为中心”认为:理解是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的,因而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构建的;教师不再维持自己作为“专家”的角色,而是通过帮助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承担着自我学习的责任,他们的角色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知识构建者,并将最终被培养成为具有处理信息能力的独立的终身学习者。

3.3增强中职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具体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1)注重以“学”为主,以学生为中心。我们要把学习的空间、学习的权利、学习的快乐、学习的自由以及人格尊严还给学生,才能帮助和促进学生良好的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和发展。教师在课堂上是“主持人”、“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课堂上,提倡的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欣赏、自我承担责任,让学生的学习主人地位落到实处。(2)德育教育與专业教学紧密结合。德育教育与专业教学(包括实习实训阶段)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德育教育中要有专业教学,专业教学中要有德育教育,二者不可分割。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是方法、手段和途径,而德育教育才是目的。因此,只有坚持德育教育与专业教学一体化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方能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3)德育教育方法途径要灵活多样。方法可以有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报告法;自我修养法、自我反思法、自我锻炼法、自我约束法等等。德育途径,是指教育工作者在通过一定的方法施教时,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的路径和过程。包括施教和接受教育时所经历的两种途径和过程。更应注重受教育者所经历的途径和过程。具体的途径可以有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学校生活、交往、案例研究、活动等等。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项目牵动计划重大项目《黑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整体性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批准号:QDB1211004

参考文献:

[1]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2] 鲁洁.德育教育的当代论域[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卢志文.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M].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2.

[4]何玉海.服务德育论[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6.

[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Z].

[6] 教育部.2010 .6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表彰会暨经验交流会刘延东讲话.

[7]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9]11号)[Z].

作者简介:刘文革(196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篇6:东召中心小学德育

在学校里,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处处都是德育工作阵地。在德育管理方面, 做到工作常组织, 每天常整顿, 环境常清洁, 事务常规范, 争取以出色的德育成效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1 以科学的管理,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实现“管理育人”

学校注重以德育为先, 而德育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校长任德育领导小组组长, 形成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德育处、班级三级管理和团委、学生会、少先队紧密配合的德育网络体系, 行政人员与各年级结成一对一帮扶制度, 为我校德育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上的保证。积极加强德育工作者的建设, 学校面向全体德育工作者定期培训, 定期做讲座, 定期进行强化教育, 增强他们的横向交流, 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德育工作目标。班主任工作以周为单位, 分部别分年级进行考核;进一步加强学生会干部的建设, 坚持每周的例会制度, 本着“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 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 实现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家长委员会的建设, 定期召开家长会, 实现家校合作, 让家长充分参与学校管理, 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2 以家文化为中心, 创造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 实现“环境育人”

我校着力打造以“温情校园、梦想家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建寝室之家、班级之家、留守儿童之家、教职工之家, 既教育了学生, 也感染了教师。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教育、凝聚、激励功能, 使校园环境建设成为文化意义上的教学管理、德育管理、美育管理、生活管理、环境管理。校园内建起诗词长廊, 将三字经、弟子规刻于校园内石碑上, 让学生低头、抬头都能读到经典。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每个班级有班级风貌展示牌, 做到教室的整洁、干净, 室内都张贴有名言警句, 励志标语。有班务公示栏, 班级量化考评表, 学生的作品展示等, 每周一次的文明班级评比活动, 对班上的每个学生都有着“润物无声”的渗透力, 从而增强学生热爱班集体的热情。加强宿舍文化建设, 要求学生寝室做到布置美观、制度上墙、床位卡上床、地上无污迹, 卫生打扫实行承包责任制, 环境卫生做到常态化。宿舍文化是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健康成长的“家”, 我们每间寝室都有一个别具匠心的名字, 一个健康向上的口号, 一个努力奋斗的目标。使得全寝室成员为创造一个温馨、和谐、舒适、向上的寝室之家而共同努力。宿舍实行星级评比, 将宿舍的公物管理、内务整理、环境卫生、午睡晚睡纪律等纳入“星级文明寝室”评比, 评比结果与班主任考核挂钩。“星级文明寝室”评比活动在学生当中引起了极大的积极性, 唤起了学生营建文明、洁净、卫生的“五星级寝室”的热情, 成为我校“和谐家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3 以习惯教育为主线, 注重良好习惯养成, 实现“习惯育人”

行为养成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教育触及学生日常生活的点滴之处, 为此, 我校努力从细微处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 把对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各学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行为习惯, 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卫生、饮食、语言、作息、交往等习惯, 学校卫生必须是全天保洁, 学生能够无意识地拾起地上的纸屑, 能够自觉地排队进出校门, 能够安静地在食堂用餐, 能够用心地在校园书吧看书、记笔记......争做学校的纪律监督员, 环保小卫士;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主动学习, 专心听讲, 积极思考, 大胆质疑, 勤动脑、动手, 学生学会了学习, 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 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

4 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载体, 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实现“活动育人”

育人先育德, 活动是育人的载体, 我校德育处根据本校的实际, 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 每月确定一个德育主题,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提高道德意识,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活动中育人, 在体验中成长。学校开展的各种节日庆祝活动, 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学生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爱家的热情;“校园之声广播”是用他们自己的故事感化着学生的心灵;主题班会、文明班级评比、星级寝室评比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积极进取的精神;读书活动、演讲比赛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 师生的心灵都受到洗礼;运动会的举办有利于学生增强健康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各种专题知识讲座及演练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增强他们的安全和法律意识;学校每年面向初一新生开展的军训活动, 培养学生“雷厉风行、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作风。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 培养学生善良、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设立心理咨询室, 对每个学生做到“不抛弃, 不放弃”;到学校附近的“猕猴桃基地”和“蓝莓基地”开展义务劳动, 让学生走出校园, 体验劳动的艰辛, 增强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情感。

5 以学校学生八项礼仪规范和九条形象要求为抓手, 实现“制度育人”

我校专门聘请校外兼职法制副校长, 定期为全校师生开展专题法律知识讲座。积极完善德育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和规则制度:制定了《沙坝学校德育工作目标》《沙坝学校学生一日常规》, 做到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学校根据实际制定的《沙坝乡中心学校学生八项礼仪规范九条形象要求》涉及到升旗礼仪、尊师礼仪、诚信礼仪、集会礼仪、待客礼仪、谈吐礼仪、体态礼仪、家庭礼仪等, 要求学生做到正直善良, 志存高远, 严于律己, 勤奋踏实, 谈吐文雅, 举止文明, 仪表端庄, 朝气蓬勃等;要求学生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养成正确的观念, 并纳入日常的检查范围, 做到随时检查, 随时记录。在校园内营造悦目的视觉环境, 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而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校的每个德育工作者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学生快乐好学, 教师欢心乐教, 家长满心赞誉, 我校的德育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每个人都忠诚于沙坝学校这个大家庭, 家好, 社会好, 国家才好;国好, 社会好, 家会更好。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 才有富的家, 我爱我的国, 我爱我的家......

篇7:借助行为德育,推动小学德育工作

一、正面行为德育,激发积极情感

作为师者,我们应该用心捕捉学生们积极向上的德育行为,从学生们触手可及的生活入手,塑造他们看得到、感受得到、可信可行的德育典型,从而引发学生们自觉向学的蝴蝶效应。

如我在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时发现,班上经常有学生丢失铅笔、橡皮擦。我并不大张旗鼓地对学生们进行批评教育,把“小偷”、“偷盗”、“警察”这些强硬的词汇灌输给他们,而是反其道而行,通过一些学生正面的德育行为,间接地开展关于“诚实守信”、“拾金不昧”、“保管好自己的个人物品”等品德教育。如我们班的学生小杰捡到铅笔上交时,我对他“拾金不昧”的行为进行了表扬,并鼓励学生们向他学习,捡到东西要主动上交或者归还给失主。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发现班上“拾金不昧”的学生可多了,即便是一块小小的橡皮擦,或者是衣物上掉落的小饰品,学生们也能主动上交,从而“不拿别人东西,即便是捡到的东西”顺其自然地渗透到他们的大脑中,由外在的行为逐渐转变为内在的品德。

在两三个星期的正面表扬后,我又开了一个关于“诚信”的主题班会,在行为德育初见成效后,通过认知加以强化,并延伸“捡到东西要上交,别人东西不能拿”这个话题,将其升华至我们诚信层面。通过这种正面行为德育的教学模式,委婉地开展了关于“诚实”的德育教学,确保这些可爱的小学生们不会被“偷”这种粗暴的教育形式吓坏了,在呵护童心的同时,传递正能量。

二、反面行为德育,强化品德认知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巧妙地借助学生们的反面德育行为,将错就错,引发思考,让学生们明白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虽然说了对不起,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虽然知道自己错了,却还是知错不改。如在担任四年级班主任时,我发现,四年级的学生介于中高年级的分水岭,有的学生开始出现一定的攻击性,只要稍微一点矛盾,就容易引发争执或是打闹,而原因总是让人哭笑不得。因此,当我得知班上三名男生在“大闹课间”后,我并没有直接对他们进行劈头盖脸的批评,而是把三人先晾在一边,由他们自己去“自由发挥”想象,自己做了什么。随后,在少先队课中,我则召开了“民主评议会”,由他们三个人各自陈述,发生什么事情。通过情境再现模式,让学生们感受到“痛的相对性”,同时,让他们深刻地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而不是开口就把手指向别人,张口就是“他先打我的!他先骂我的!他也打我了!……”通过他们,我由此延伸,引导学生们重新认识你身边的小伙伴,想一想,最近你有什么地方误会他了,伤害他了,让学生们展开小组探究,给身边的小伙伴们一个爱的拥抱。

三、引导行为讨论,巩固德育成果

小学生思维活跃,想法独特,他们对行为的判断与理解和我们不尽相同,可谓别有洞天。在德育教学中,以其不厌其烦地教学生们怎么做,叫学生们这么做,不如试着听听他们的心声,并在听与说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般地给点引导,巧妙地让他们顺着我们预想的角度,尝试去思考如何做。

这个时候,我就会尝试开设一些以学生们日常行为为话题的“茶话会”,以少先队课为平台,创设轻松愉快的下午茶时间,以此激发学生们侃侃而谈、唠唠家常的积极性。随后,我常在“茶话会”中适时地插入一些具有冲突性的生活话题,如考试时,好朋友向我求助,我该不该帮助她?分发试卷时,我发现老师记错了分数,该不该告诉老师?好朋友把教师的扫把弄坏了,却嫁祸给他人,我该不该说出实情……通过角色扮演、情境再现的方式,引发学生们对这些两难行为的大讨论,引导他们在实践与合作的过程中,尝试合理地解决问题。

总之,德育虽说是个老话题,但教学则需要新意。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空讲道理,把学生们变成一个个能说会道却不会做的“小先生”,而要让他们虚心地做,在行动中感知品德的力量,在行动中内化前行的动力,从而实现知行合一,开创德育教学的新高度。

上一篇:关于开展2014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招标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下一篇:仓前镇防冻抗雪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