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的风格

2024-05-11

译者的风格(精选四篇)

译者的风格 篇1

译者风格研究是文学翻译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目前的分析仅限于定性和内省两种方法。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从一定意义上可以弥补传统定性研究缺乏数据支持的缺陷, 语料库的使用可以使研究者通过对不同的译文文本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比较, 从中发现译者风格特征。“Of Studies”是英国著名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 1561-1626) 的《论说文集》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篇议论文, 目前中文译本目前有十多种。本文通过对现有语料库进行分析, 统计王佐良译文和曹明伦译文词汇、句式等数据, 进而比较和分析两译文的译者风格, 阐述译者的文体特征。

2. 数据分析

2.1 原文文本分析

Of Studies原文措词古雅庄重, 句式简约匀称, 文体正式, 论证严谨。全文仅有503词, 共19句, 里面采用多种修辞手法, 其中比喻及平行法居多。同时, 文章还使用了很多文言词和文言句子。如图所示:

从词频、句式统计情况看, 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反映了文章的朴素, 同时主题突出。文章句式结构并不复杂, 大多数为简单句或并列复合句, 通过使用被动语态句式和虚拟语气句式增强文章的客观性和严肃性。如图2

2.2 译文文本分析

2.2.1 文言词汇使用频率分析

根据原文文体风格特色, 译者翻译Of Studies时均使用很多文言词汇以体现原文的风格美。本文对比分析王佐良译本和曹明伦译文的文言词汇使用频率,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王译本和曹译本所使用的文言词汇总数相同, 但王译本所使用的文言词汇种类更丰富, 与此同时, 王译本中没有使用口语词汇, 而曹译本中有, 故我们可以看出两位译者在译文中均尽量做到与原文语体风格相吻合, 相比下, 王译本稍有优势。

2.2.2 句子层面

Olohan认为, 平均句长也是译者风格的一般标记。原文中每个句子平均长度为26.5个英文单词, 反映原文句式结构不复杂, 逻辑严密, 衔接紧凑。王译文从句数上与原文更非常接近, 平均句长既体现了汉语多短句散句的意合特点, 又接近原文节奏舒缓的风格。四字格的运用是两位译者译文的一大特色, 王译文使用71个四字格, 占总字数46.4%, 曹译文使用了81个, 占总字数43%, 体现了原文的文风美、节奏美和形式美。

如图分析, 在曹明伦的译文中, 四字格结构和用词既考究又文雅, 这体现出曹明伦先生文学功底之深。译文中长句使用较多, 语言略显复杂, 与原文庄重简略风格稍有不符。曹先生的译文有比较明显的个人风格。王佐良的译文在总体风格上与原文非常接近, 成为翻译界证明“风格是可译的”的很好例证。译文古香古色, 飘逸灵动, 整齐和谐, 排比结构, 琅琅上口。但是, 王先生的译作在个别字词的处理上有不妥之处。两篇译文对比分析, 王佐良先生的译文不仅语言通畅, 语篇庄重, 而且最大限度上保留了原作的风格。

结束语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不仅有对译者翻译文本整体的微观的语言描写, 还有对翻译宏观主体的量化研究, 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 这有助于更客观、科学地分析译者的风格, 避免了传统方法带来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基于语料库的译文对比研究, 是研究译者风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目前语料库建设尚待发展, 对比分析的原则尚需完善, 今后需在译本对比原则、方法、意义等做出更好的梳理和描述。

参考文献

[1]Baker, M.Towards a Methodology for Investigating the Style of a Literary Translator[J].Target, 2000, 12 (2) :241-266.

[2]Olohan, Maeve.Introducing 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Routledge, 2004.

[3]段晋丽, 李英杰.基于语料库的文体研究——以《围城》珍妮英译本为例[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

[4]冯丽芬.从《谈读书》看王佐良先生的译文风格[J].文学教育, 2010年第1期.

[5]黎昌抱, 王佐良.翻译风格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8年.

[6]苏伟伟.论名作Of Studies的风格传译——评培根Of Studies的两个中译本[D].福建师范大学, 2012年.

对译者翻译风格的几点思考 篇2

(一)追求原作风格与译者风格的统一

从辩证的观点出发,原作风格与译者风格是矛盾的两个对立体。尽管在很大程度上,译者风格依附原作风格存在,但是,作为译作的润色剂,译者风格又是相对独立的。一件译作,既要保持原作风格,又要体现译者的个人风格,就需要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发挥其个人主观能动性,使二者达到高度统一。方梦之在其《译者就是译者》一文中曾经说过“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将原作提供的表象材料、知识经验等,凭着理智与直觉,组合成富有情感色彩的审美形象体系,然后把它再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部分心理要素特征与风格特征与原作碰撞而需自我克制,而另一部分心理要素与风格特征顺应原作者和原作得以舒展,因而可同时表现出原著风格和翻译个性。”因此,追求原作风格与译者风格的统一对于翻译作品是非常重要的,译者应该缩小与原作风格的距离,避免其风格与原作风格背道而驰。

(二)译者应该重视个人风格的追求

翻译的目标就是忠实地再现原作,所谓忠实就是指在另一种语言和环境中尽可能的接近原作及原作的风格。译者的主观性决定着译作的生命,而译者风格正是译者主观性完整的体现。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忠于原作而排斥译者风格,更不能否定它在译作中的重要作用。大家都知道,优秀的翻译家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翻译风格,而这种独特的风格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够练就,而是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累积起来的。我们所追求的个人风格也绝不是个人感想的随意发挥,而是在适当的空间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最终实现个人风格的展现。显然,译者个人风格的形成与培养是要付出辛苦劳动的,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译者个人风格的追求,并且尊重译者的这种主观性及其背后的努力。

译者的风格 篇3

1 译者风格的内涵

所谓译者的风格,即译者主体性风格。是指在作品翻译领域,译者通过对源文章本身的翻译,体现译者本身的风格,供读者品鉴。译者的风格直接影响读者的情绪与对文章的理解性。因此,译者的风格也可从以下方面去理解。第一,翻译过程本身。翻译过程本身会体现译者的风格主要体现在译者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文章本身的内容。翻译过程本身是译者风格的主要体现。源文章是我手写我心,译者便是我手翻我心。一篇翻译成很多版本的文章之所以会给读者呈现出不同的感受,完全是因为译者翻译过程本身导致的。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就有六十多种不同的翻译版本。就单单是题目静夜思就有非常多种的翻译版本。比如有人把静夜思翻译成Nostalgia,直译为乡愁。这是读者对于李白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概括,静夜思写的就是乡愁。所以译者题目就取名为乡愁。还有一种对题目更为直白的翻译,Quiet night thought。这一种翻译就是直接把题目翻译了一遍,称之为逐字逐句翻译。还有一种,对题目的翻译更为通顺一些,也符合西方的语法结构,如Thoughts in a quiet night。这就是将题目的意思更为通顺地表现了出来。现阶段,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是最后一种翻译方式,因为这种翻译方式显得更加地直接又客观。第一种方式,表现直接,直接把中心思想体现在了题目上,可能有些不符合我们中国文化含蓄的表达习惯。第二种翻译方式显得有点古板且脱离实际,因为逐字逐句翻译很容易曲解题目本身的意思,且不利于读者理解。更何况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很大,将文章逐字逐句翻译会使得文章变味,失去了文章本身所应该有的韵味。

第二,读者意识。翻译是一种利用译者自己的知识储备去对一篇文章进行再造的过程,其目的是让不同文化的人都能理解这篇文章,且有自己的体会与领悟。因此,这时候译者在对文章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读者的意识,也就是说需要考虑西方读者与我国读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在考虑读者文化差异时,译者应当充当两者文化差异的桥梁,通过他的翻译,让桥那边的读者理解桥这边作者的意思。这是翻译的上乘境界。举一个例子,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就有很多种翻译版本。In front of my bed the moonlight is very bright,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版本,直译过来就是床前的月光非常的明亮。对于这种版本,体现了译者的风格,但是却没有体现读者的意识。西方的读者大概只能想象床前照进来一轮明月,但是它周围的氛围以及作者的情感却体现不出。因此,笔者认为好的译者一定会考虑读者的意识,真正做那架沟通文化的桥梁。

2《红楼梦》中相关茶行为

《红楼梦》中,茶随处可见,更有学者提出《红楼梦》简直就称得上的半部茶经。茶在《红楼梦》中扮演的角色也多种多样,有日常饮品的功能,有交际的功能,有怡情的功能等等。笔者通过整理,发现《红楼梦》中经常出现的茶有普洱茶和枫露茶。而茶体现的文化主要有生活日常饮品,交际的工具以及等级符号的体现。

2.1 生活日常

在生活日常中,普洱茶在贾府中随处可见。普洱茶还有一个别称,叫女儿茶。普洱茶清新淡雅,翠绿可爱。其用在《红楼梦》中正好合适。在书中,普洱茶随处可见,也和书一样特别富有诗意。在《红楼梦》中,第63回中写道怡红院有宴会,林之孝也来了,宝玉吃完喝完准备睡觉。林之孝问袭人等丫鬟宝二爷有没有睡觉。宝玉就说因为吃多了所以要多玩一会。林之孝就对丫鬟说,应该沏普洱茶给二爷吃。然后袭人和晴雯就笑道说已经沏了女儿红,并且二爷喝了两碗了。从文中可以看出,女儿红应当为普洱茶,且有消食的作用。在第3回中,讲述了林黛玉进贾府的情境。林黛玉进贾府到处显得小心翼翼,并且观察入微。和贾母一起共进晚餐,黛玉发现吃完饭后有漱口的茶,漱完口,还有饭后茶。可见茶在《红楼梦》中随处可见,并且是生活的日常饮品。在第62回合中,宝玉因为一心想着去参加怡红院的宴会,而用茶泡了半碗饭吃了。可见茶在《红楼梦》中还可以泡饭吃。第84回中,宝玉又用了茶泡饭吃。可见,茶在书中作为生活饮品随处可见。

2.2 交际工具

茶作为交际工具,在《红楼梦》也是随处可见。例如在《红楼梦》中,第63回中,林之孝来宝玉住处查房,袭人和晴雯等人就用茶来招待林孝之。林之孝吃了他们的茶也不好意思再逗留,就赶紧走了。第72回中,贾琏叫鸳鸯拿出贾母的珍宝出来应急,一面叫鸳鸯姐姐,一面叫人沏茶。而在《红楼梦》中,茶作为交际工具在妙玉身上体现得尤其淋漓尽致。妙玉用茶、茶具、茶话等与宝玉交好,典型地把茶作为了一种交际工具。妙玉在贾府中对每个人的茶味也了如指掌,因此才能跟贾母和宝玉等一干人交好。在第8回中,李奶奶虽然作为宝玉的奶娘,但是种种行为着实令人讨厌。在这一回合中,李奶奶偷吃了宝玉的枫露茶,令宝玉非常生气,大发雷霆,大骂李奶奶。这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心灵交际的体现。

2.3 等级符号体现

在《红楼梦》中,茶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意义,更是作为等级符号充斥全书。第24回中,林小红越轨给贾宝玉端茶便是体现了茶在书中的等级符号。在这一回合中,贾宝玉因为要喝茶,叫身边的丫鬟们倒茶来,然而身边的丫鬟们都不在,又嫌弃老妈子们倒的茶,这时候,小红恰巧经过,便上前给宝玉端茶。这件事被秋纹她们几个贴身丫鬟知道了之后,非常生气,大骂小红,说她下贱身子也配给宝二爷递茶。可见,在《红楼梦》中,只有贴身的丫鬟才配给主子送茶,这正是其身份地位的象征。这些贴身的丫鬟最有机会接近主子,也最有可能成为宝玉的妾室,袭人不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么?因此,当秋纹她们知道是小红给宝二爷倒的茶时,心中怒火万丈,因为她们认为小红这个行为不符合她下等丫鬟这种身份。或者另外一层意思,秋纹她们怕小红来和她们争宝玉,无形中相当于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3《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所反映出的译者风格

在英译《红楼梦》中,杨宪益和霍克斯最为有名。他们两一中一西集中体现了中西方译者的两种不同的风格,也体现了译者对于《红楼梦》的不同解读。

3.1 思维习惯

在《红楼梦》中,到处都是“端茶”、“递茶”、“沏茶”、“摆茶”等等字眼。而大多数这种递茶行为都由书中的女性角色完成。女性的这种角色被赋予了一些等级符号,也符合封建时代的特征。在杨宪益的翻译作品中,she字随处可见,根据统计其比例高于霍克斯的译本。在杨宪益的思维方式中,《红楼梦》本身就是一部关于女人的书,那里面的女性都很美且有艺术性。因此杨特别爱在翻译中使用she这个字眼。下面可以举个例子:第72回,有这样一句,一个小丫头端了茶来。杨是这样翻译的,She took her to the easternroom where a maid served tea.霍克斯是这样翻译的,A junior maid poured them both some tea.

3.2 文化认同

在英文中,it很多时候是没有具体的意思的,但是在中国人眼中,it是它的意思。因此在翻译中,也会因为不同的文化,导致翻译版本不一样。霍克斯的译本中it的比例就比杨宪益译本中的高。这里也可以举个例子:第47回,有这样一句,那小厮去了没一盏茶时,果见宝玉出来了。杨宪益是这样翻译的,Just now master bao told me he had noticed you as soon as he came in.霍克斯是这样翻译的,After about the time it would drink a cup of tea in,bao yu appeared.霍克斯的翻译中把原来的意思表达了出来,用it来做主语但是it却没有任何意思。因此,因为文化习惯不同,导致译者风格也大不同。

4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红楼梦》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是我国艺术作品中的上乘之作,更是我们古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茶文化和《红楼梦》一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在《红楼梦》中随处可见,除了作为一般的饮品存在于贾府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作为一种符号存在于整部经典作品中。不同的译者对于《红楼梦》中茶符号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不同的翻译风格。因此,本文以《红楼梦》英译为切入点,首先对译者风格进行了论述,其次阐述了《红楼梦》中相关茶行为,最后分析了《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所反映出的译者风格。通过文章的分析发现,译者的文化认同感、思维方式以及翻译策略等都能影响译者的风格。从不同译者的作品中,读者可以品出不一样的茶文化,也能看出不一样的《红楼梦》。

摘要:《红楼梦》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是我国艺术作品中的上乘之作,更是我们古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茶文化和《红楼梦》一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在《红楼梦》中随处可见,除了作为一般的饮品存在于贾府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作为一种符号存在于整部经典作品中。不同的译者对于《红楼梦》中茶符号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不同的翻译风格。因此,本文以《红楼梦》英译为切入点,首先对译者风格进行了论述,其次阐述了《红楼梦》中相关茶行为,最后分析了《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反映出的译者风格。

关键词:红楼梦,茶行为,映射,译者风格

参考文献

[1]王冰《.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映射译者风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2]夏贵清.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表现[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4(4):89-92.

[3]张劲松《.红楼梦》中茶之文化符号探微[J].贵州大学学报.2014(4):43-48.

译者的风格 篇4

当然中国学者近几年来在译者风格研究上也颇有成就, 如刘宓庆 (2005) 、肖红 (2001) 、黎昌抱 (2010) 、霍跃红 (2014) 等。肖红 (2001) 指出, 针对风格再现问题创新性地归纳出两种再现风格的方法——模仿和转换。黎昌抱 (2010) 都提出了翻译风格的可译性, 译者有自己的风格, 译文是译者个性与原作个性的融合体, 有力地驳斥了翻译的不可译论。

本文以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的散文Westminster Abbey的两个译本——夏济安译本和高健译本为研究对象, 以描述翻译学为理论工具, 主要探索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所隐藏的译者“声音”和“指纹”, 限于文章篇幅, 译者风格产生的背后原因不作进一步分析。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方法论主要采用描述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从自建小型语料库中提取语料比较分析两个不同译者高健和夏济安对Westminster Abbey的翻译译本, 从词汇和句法层面对译者文体进行比较研究。本文以高健和夏济安的散文译文Westminster Abbey为例, 对其翻译风格进行分析, 旨在为散文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为散文翻译提供一定借鉴。本文研究问题有以下两个:1.如何识别译者风格?2.译者风格在具体文本中是如何表现的?本文对两位译者的译本孰好孰坏不作评价, 只作描写性分析说明。

2 研究内容分析

刘宓庆 (2005) 认为风格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译的, 并系统提出翻译风格论。该理论强调作品的风格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形式标记, 二是非形式标记。形式标记主要包括音系标记、语域标记、词语标记、句法标记、章法标记、修辞标记等, 非形式标记只要是指作家的行文气质。同时, 刘还系统指出与原文风格一致的翻译策略, 主要是对应式风格转换 (Corresponding) 、重建式风格转换 (Recasting) 和淡化式风格转换 (Decolouring)

在本研究中, 笔者将借鉴以上学者的所提出的语言层面特征来研究文本, 提出以译文词汇和句法层面为主要研究层次的翻译正文研究模式。

2.1 词汇层面

Westminster Abbey是短篇散文, 共有3924个英文单词构成, 笔者自建语料库分别按照原文译本、高健译本 (以下简称“高译) 和夏济安译本 (以下简称“夏译”) 清晰呈现具有译者风格代表性的名词及其词组共93个, 形容词及词组共72个, 由于篇幅有限, 无法一一呈现, 以下语料是从自建语料库中选取的相关典型例子来考察译者风格特征。

1) 名词

语料一:带“of”的名词

原文: chambers of death, a treasury of humiliation, the last beams of day, the wilderness of tombs

夏译:死人之室;一部警示宝鉴;残余的日光;荒凉的坟地

高译:幽冢;警示宝鉴;残照余晖;荒坟

观察语料一, 可以看出两位译者在名词的处理上各有千秋。英语重形合, 需借助显性的语言形式和词汇手段来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而汉语重意合, 不借助语言形式, 而多借助于词语或句子所含内在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语篇内部的连接。语料一中关于带有“of”名词短语的译文, 夏译多采用汉语中与之对应的名词结构“的”字结构, 这样处理十分符合汉语的表达。高译在“of”名词短语中表达多样化, 避开了中文常用的“的”字名词结构, 大胆地译成了其他不带有“的”字的名词或四字词, 不仅形式上有对称美, 而且读起来富有韵律和节奏美。无论是夏译还是高译, 他们在译文的选词和理解上都是个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操控。

2) 形容词

文本的情感在形容词中最能体现, 所以形容词是散文中出现频率最高、最常用的词语, 形容词的翻译关系着散文译作的成败。原文Westminster Abbey中四处弥漫着忧郁和低沉的气质, 那么译文中是否也忧郁如初呢?

语料二:原文消极情感和积极情感表达形容词

消极情感形容词

原文:sober, gloomy, empty, fleshless, sounding, vague, solemn

夏译:气象肃穆, 黑暗的, 空洞的, 枯槁的, 虚夸的, 模糊的, 凄凉方面

高译:气象萧肃, 阴暗, 无补实际的, 骨露, 徒噪一时的, 淡漠, 端肃

积极情感形容词:

原文:touching and pleasing, virtuous, brave, kinder and fonder

夏译:赏心悦目, 贞, 勇, 更为亲切的情爱

高译:动人悦意, 贤淑, 勇武, 亲切得多与热烈得多的

从语料二可以看出, 两位译者在重现原文时采用了大量情感形容词。译文中消极情感词多于积极情感词, 由于篇幅原因, 还有大量消极情感词无法一一呈现。从情感词的使用来看, 原文中作者深沉抑郁的情绪得到了体现, 译文中“气象肃穆”“黑暗的”“空洞”和“徒噪一时的”等, 无论是色彩上还是气氛上都渲染了这种庄严沉重的历史感, 两位译者的译文在风格上与原文等值。

高的译文在形容词处理上倾向于归化, 译文选词大多表现原文形容词的内涵, 而非形式。高译用词古雅考究, 潇洒自如, 但用词对语境依赖性大, 一旦脱离原文语境, 很难让读者在译文中完全感受到原文的情怀。夏译趋向于更直接明了的再现原文意思, 从形式上和意义上达到了对等, 忠实原文但不拘泥于原文, 用词简洁、清新、质朴, 比如“勇”和“贞”等。夏的译作减少了读者的阅读加工过程, 达到了译作与读者的最佳关联, 让读者一目了然, 译出了真情原意。

2.2 句法层面

英语句法结构包含并列, 连续, 修饰, 定语从句, 复合句等, 形式复杂多变。汉语可以用一个词, 几个词或一个短句表达一个句子。英语与汉语在语言结构上大相径庭, 所以很难达到形式上的对等。那么两位译者是如何处理文章的英语句子呢?

1) 重建句法信息

汉语不像英语受严格的语法结构限制, 汉语也不能像英语一样加屈折词如“ed”或“ing”表示现在和过去的不同表达。所以译者会采用切分句子, 打破句子本身的逻辑顺序等重组信息方法等翻译中使句子连贯自然, 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语料三:

The sharp touches of the chisel are gone from the rich tracery of the arches; the roses which adorned the keystones have lost their leafy beauty;

夏译:弧顶布满雕刻花纹, 可是斧钻的痕迹, 也已模糊;拱心石上面雕有玫瑰花, 可是当年枝叶茂美之状, 已经不可复见。

高译:拱端窗顶的繁缛雕饰花也早丧失其昔年的华美;流光似乎一切在一切方面都渐渐留下它的印记,

两位译者都调整了文本的语序, 使整个句子连贯, 表达自然, 合乎汉语的语言表达习惯。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这种顺序的改变可以解释为“主位”与“述位”的对调。译文中笔者发现夏利用“主位”与“述位”的进程发展加强汉语的黏着性。夏把英语中的状语部分全部译成汉语小句, 如“弧顶布满雕刻花纹”等, 在英语中充当“述位”的成分在汉语中作为“主位”处理, 放在小句句首, 着重强调所表达的信息。和夏相比, 高的译文迥然不同。高的句长与原文类似, 没有像夏一样拆分为多个小句, 但信息同样完整, 言简意赅, 明意抒情。

2) 采用增译

译者为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翻译认知, 增加单词或小句, 以便更好地向读者呈现原文的信息。一些评论家认为夏和高翻译时放任自我, 不忠实原文, 真的是如此吗?

语料四:

And in considering them the imagination is apt to kindle with the legendary associations, the romantic fiction, the chivalrous pomp and pageantry which poetry has spread over the wars for the sepulchre of Christ.

高译:因而在我们这么凝神默想之际, 过去在围绕着基督圣地之战士·诗·人们所尽情讴歌过的那种种圣徒轶事、浪漫传奇、豪侠精神、盛装场面等, 必将与我们自己·的·想·象·点燃一处, 蔚成奇彩。

以上语料描写的是作者站在目前的所思所感。然而在原文中, “the wars”仅仅一带而过。夏在译文中把“the wars”细化扩展为“十字军东征” (1096-1291年间宗教侵略战争) 。这种增译“提起十字军东征, 人们就想起……”增加了读者的认知能力, 让读者进一步详知西方文化和历史事件的关系。高译把“the wars”译成“基督圣地之战”, 这种把一般具体化的处理引起了读者兴趣, 去了解此战争非彼战争, 增加了文章表情力。

3 小结

不同的译本都具有其存在价值, 因此在对某一部译作评价不能陷入主观上对译文“优劣”评价和“正误”判断, 笔者并不打算对两位译者孰好孰坏作出论断, 只做客观地描述性分析说明。研究发现:两个译本与原文相比, 译文与原文的风格高度一致, 译文用词风格与原文所塑造的庄严和肃静的氛围契合;高译本偏向归化, 大胆地打破原文表层结构, 译出原文真意和高氏古雅之风, 夏译本对原文的忠实度更高, 善用小句, 并善于利用汉语特点作结构转换, 使译文毫无翻译痕迹, 读起来自然流畅。这种动态的、宏观的研究, 有助于我们理解译文如何被译入语文化接受、产生作用以及译者为此而做出努力, 从而对译者的翻译风格作出客观的描述和评论。

摘要:传统译文往往会陷入“正误”和“好坏”评价误区, 过分关注原文文本域译文文本在形式和意义上对等, 而很少关注译者风格。该文采用描述与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两个不同译者Westminster Abbey的汉译本, 以著名翻译家夏济安和高健译本为主要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风格标记中的形式标记。研究发现:两个译本与原文相比, 译风与原文风格一致, 用词风格与原文塑造的庄严肃静的氛围契合;高译偏向归化, 译出原文真意和高氏古雅之风, 夏译对原文忠实度更高, 善用小句, 灵活运用英汉结构转换, 译文自然流畅。

关键词:译者风格,描述,比较

参考文献

[1]Baker M.Towards a methodology for investigating the style ofa literary translator[J].Target, 2000, 12 (2) :241-266.

[2]Hermans T.The Translator’s Voice in Translated Narrative[J].Target, 1996, 8 (1) :23-48.

[4]Toury G.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5]高健.英美散文六十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3.

[6]霍跃红.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比较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 (2) :111-115.

[7]黎昌抱.风格翻译论述评[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0, 30 (2) :58-62.

[8]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5.

[9]肖红.风格特征及其再现方法[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 17 (5) :77-80.

上一篇:《计算机技术的未来》下一篇:涉密信息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