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谏逐客的历史典故

2024-04-28

李斯谏逐客的历史典故(共10篇)

篇1:李斯谏逐客的历史典故

【李斯简介编辑】

李斯,姓李,名斯,字通古。 战国末年 楚国 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早年为郡小吏,后从 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 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 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 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 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 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 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赵政所采纳,不久官为 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 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 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 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 分封制,坚持 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 诗》、《 书》、百家语,禁止 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与 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 始皇长子 扶苏自杀,立少子 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 秦二世二年(前2)被 腰斩于 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历史典故】

秦国虽然在邯郸打了一次败仗,但是它的实力还很强。第二年(公元前256年)又进攻韩、赵两国,打了胜仗。后来,索性把挂名的东周王朝也灭掉了。秦昭襄王死去后,他的孙子秦庄襄王即位不到三年也死去,年才十三岁的太子嬴政即位。

当时,秦国的朝政大权掌握在相国吕不韦手里。

吕不韦原是阳翟(今河南禹县)地方的一个富商,因为帮助庄襄王取得王位,当上了相国。吕不韦当相国以后,也学孟尝君的样子,收留了大批门客,其中有不少是列国来的。

战国时期有许多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历史上把这种情况称做“百家争鸣”。吕不韦自己不会写书,他组织他的门客一起编写一部书,叫《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还派人把它挂在咸阳城门上,还发布告示,说谁能对这部书提出意见,不论添个字或者删掉个字,就赏金千两。这一来,他的名气就更响了。

秦王政年纪渐渐大起来,在他二十二岁那年,宫里发生一起叛乱,牵连到吕不韦。秦王政觉得留着吕不韦碍事,把吕不韦免了职。后来又发现吕不韦势力不小,就逼他自杀。

吕不韦一倒台,秦国一些贵族、大臣就议论起来,说列国的人跑到秦国来,都是为他们本国打算,有的说不定是来当间谍的。他们请秦王政把客卿统统撵出秦国。

秦王政接受这个意见,就下了一道逐客令。大小官员,凡不是秦国人,都得离开秦国。

有个楚国来的客卿李斯,原是著名儒家学派代表荀况的学生。他来到秦国,被吕不韦留下来当了客卿。这一回,李斯也挨到被驱逐的份儿,心里挺不服气。离开咸阳的时候,他上了一道奏章给秦王。

李斯在奏章上说:“从前秦穆公用了百里奚、蹇叔,当了霸主;秦孝公用了商鞅,变法图强;惠文王用了张仪,拆散了六国联盟;昭襄王有了范雎,提高了朝廷的威望,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建立了功业。现在到大王手里,却把外来的人才都撵走,这不是帮助敌国增加实力吗?”

秦王政觉得李斯说得有道理,连忙打发人把李斯从半路上找回来,恢复他的官职,还取消了逐客令。

秦王政用李斯当谋士后,一面加强对各国的攻势,一面派人到列国游说诸侯,还用反间、收卖等手段,配合武力进攻。韩王安看到这形势,害怕起来,派公子韩非到秦国来求和,表示愿意做秦国的属国。

韩非也是荀况的学生,跟李斯同学。他在韩国看到国家一天天削弱,几次三番向韩王进谏,韩王就是不理他。韩非满肚子学问,没被重用,就关起门来写了一部书,叫《韩非子》。他在书中主张君主要集中权力,加强法治。这部书传到秦国,秦王政看到了十分赞赏,说:“如果我能和这个人见见面,该多好啊。”

这一回,韩非受韩王委派来到秦国,看到秦国的强大,上书给秦王,表示愿为秦国统一天下出力。这份奏章一送上去,秦王还没考虑重用韩非,李斯倒先着急起来,怕韩非夺了他的地位。他在秦王面前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大王兼并诸侯,韩非肯定要为韩国打算;如果让他回国,也是个后患,不如找个罪名把他杀了。”

秦王政听了这话,有点犹豫,下令先把韩非扣押起来,准备审问。韩非进了监狱,想辩白也没机会。李斯却给他送来了毒药,韩非只好服药自杀了。

秦王政扣押了韩非,也有点后悔,打发人把韩非放出来,可是已经晚了。秦王政十分懊恼。正在这时候,有个魏国人缭到秦国来,秦王政找他一谈,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就任用缭为秦国尉,后来人们称他尉缭。

篇2:李斯谏逐客的历史典故

吕不韦原是阳翟(今河南禹县)地方的一个富商,因为帮助庄襄王取得王位,当上了相国。吕不韦当相国以后,也学孟尝君的样子,收留了大批门客,其中有不少是列国来的。

战国时期有许多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历史上把这种情况称做“百家争鸣”。吕不韦自己不会写书,他组织他的门客一起编写一部书,叫《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还派人把它挂在咸阳城门上,还发布告示,说谁能对这部书提出意见,不论添个字或者删掉个字,就赏金千两。这一来,他的名气就更响了。

秦王政年纪渐渐大起来,在他二十二岁那年,宫里发生一起叛乱,牵连到吕不韦。秦王政觉得留着吕不韦碍事,把吕不韦免了职。后来又发现吕不韦势力不小,就逼他自杀。

吕不韦一倒台,秦国一些贵族、大臣就议论起来,说列国的人跑到秦国来,都是为他们本国打算,有的说不定是来当间谍的。他们请秦王政把客卿统统撵出秦国。

秦王政接受这个意见,就下了一道逐客令。大小官员,凡不是秦国人,都得离开秦国。

有个楚国来的客卿李斯,原是著名儒家学派代表荀况的学生。他来到秦国,被吕不韦留下来当了客卿。这一回,李斯也挨到被驱逐的份儿,心里挺不服气。离开咸阳的时候,他上了一道奏章给秦王。

李斯在奏章上说:“从前秦穆公用了百里奚、蹇叔,当了霸主;秦孝公用了商鞅,变法图强;惠文王用了张仪,拆散了六国联盟;昭襄王有了范雎,提高了朝廷的威望,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建立了功业。现在到大王手里,却把外来的人才都撵走,这不是帮助敌国增加实力吗?”

秦王政觉得李斯说得有道理,连忙打发人把李斯从半路上找回来,恢复他的官职,还取消了逐客令。

秦王政用李斯当谋士后,一面加强对各国的攻势,一面派人到列国游说诸侯,还用反间、收卖等手段,配合武力进攻。韩王安看到这形势,害怕起来,派公子韩非到秦国来求和,表示愿意做秦国的属国。

韩非也是荀况的学生,跟李斯同学。他在韩国看到国家一天天削弱,几次三番向韩王进谏,韩王就是不理他。韩非满肚子学问,没被重用,就关起门来写了一部书,叫《韩非子》。他在书中主张君主要集中权力,加强法治。这部书传到秦国,秦王政看到了十分赞赏,说:“如果我能和这个人见见面,该多好啊。”

这一回,韩非受韩王委派来到秦国,看到秦国的强大,上书给秦王,表示愿为秦国统一天下出力。这份奏章一送上去,秦王还没考虑重用韩非,李斯倒先着急起来,怕韩非夺了他的地位。他在秦王面前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大王兼并诸侯,韩非肯定要为韩国打算;如果让他回国,也是个后患,不如找个罪名把他杀了。”

秦王政听了这话,有点犹豫,下令先把韩非扣押起来,准备审问。韩非进了监狱,想辩白也没机会。李斯却给他送来了毒药,韩非只好服药自杀了。

篇3:李斯的法律理念与历史实践探微

一、以法家思想统一六国却致血流成河

李斯生活在战国末期, 此时正是中国从诸侯割据局面向中央统一集权国家过渡的时代。新兴封建生产关系已初步形成, 各个诸侯国的政权相继滑落到地主阶级手中。为了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进一步强化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以充实军饷、统一天下, 诸侯国相继对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对外进行军事征伐。于是, 广大人民长期处于割据混战之中, 饱受战乱带给生活的痛苦, 迫切要求结束割据、统一中国[1]64。李斯来到秦国后, 第一次被嬴政召见, 就开门见山提出了“欲成帝业, 必灭诸侯, 一统天下”的主张, 正好与嬴政的理想抱负不谋而合。此后, 李斯多次向嬴政论证由秦国统一中国的条件是否成熟, 他说:“周朝王室在秦孝公之后就日渐卑微, 关东六国诸侯相互倾轧, 秦国若趁乱出击必能让六国悉数降服。统一六国之后, 将原属六国之地辟为郡县, 归秦所辖。以如今秦国之强大、大王之贤能, 足以扫除一切障碍, 成帝业、灭诸侯、创一统天下之功。”嬴政在听取了李斯的意见和计策之后, 随即派出一批使者去六国, 以奇珍异宝、或明或暗的手段从事分化、离间、破坏活动。这批使者在出发前夕, 嬴政秘密召见他们说:“汝等在六国先以财结交诸侯名士, 如有不纳、不受、不从者, 当以利剑杀之。”经过十年运筹帷幄、呕心沥血, 秦国先后消灭六国, 终于完成了大一统霸业,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而李斯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是伟大、具有历史性的。

然而, 李斯在辅佐嬴政统一六国时所用的手段是十分残暴的, 所杀之人可谓“盈城”、“盈野”, 仅是有史料数据可考的就超过150万人。例如与赵国的长平之战, 秦国一次就杀害了已经投降、 手无寸铁的赵国军民40余万;在进攻韩国时也先后杀害了军民达50万之多[2]32。所以, 嬴政在李斯的参谋之下以滥杀掩盖了统一进程中的诸多罪恶, 李斯后来的治国理念与法律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血淋淋的征伐实践。

二、依秦皇之意, 定除盗之法, 立统一之规

统一六国后, 李斯全身心投入到为秦制定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性质的法律工作当中。他认为, 秦所获得的成功得益于法的运用。在随秦始皇一起巡狩天下时, 他经常看到路边有歌颂秦始皇“法治功德”的石刻。例如泰山上的刻石就有言:皇帝制明法, 天下未有不服者;治国治道、诸事皆宜, 夫由法式。琅邪刻石也有言道:法度乃万物之纲纪, 无明法则无所知。当然, 秦的法律具有封建国家法制的天然局限性, 所谓法律其实就是秦始皇的个人意志, 天下大事都要依照秦始皇的指令来办。

秦始皇认为, 战国时代律令异法的局面必须被彻底改变, 他命令李斯负责统一的秦律修订。李斯领命后首先以先秦诸子百家中法家的“一断以律”和“明法审令”为原则, 在秦国原有法律基础上加以修订、补充, 并在全国实施。李斯修订的秦法仍然保持了秦国时期的具、杂、捕、囚、贼、盗六个部分, 其中尤以对盗贼的惩罚条款最多。李斯将盗贼定义为侵犯属于地主阶级的财产和危及地主阶级性命的农民, 可见秦始皇对受压迫农民的恐惧。此外, 秦法还针对百姓生活、军事、政治、社会等各方面作出了严格规定, 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皆有法式”, 并强制要求全国一律遵守。

除了统一原来六国的法律条文, 李斯还建议秦始皇颁布统一度量衡的法令, 使书同文、车同轨、丈同尺,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文字异形、言语异声、田畴异亩、车途异轨的局面[3]237, 对促进统一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轻罪重刑”致民怨累积

作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和忠诚的实践者, 李斯向来主张 “轻罪重刑”原则。他认为, 只有“轻罪重刑”, 并让人们都有这一原则意识, 才能杜绝犯罪。“轻罪重刑”并非李斯一人独创, 但却是由他第一个推及全中国。商鞅在秦国变法时曾说:要防止一切罪过, 唯有施以重刑。韩非子也曾说:为罪轻者治重罪, 则犯轻罪者不至、犯重罪者不来, 可谓是以刑去刑的最好方式。李斯援引了韩非子“严家无格虏、慈母有败子”的说法继承和发展了“轻罪重刑”思想, 他对此还解释道:轻薄的罪行都被重罚, 更何况那些重罪, 百姓更是不敢为之了。

李斯将“轻罪重刑”原则具体化在各项律令中。例如偷盗罪, 涉案金额超过1钱就要斩去偷盗者的左脚脚趾。即便是偷采他人的几片桑叶, 没有偷钱, 也要被罚服徭役一个月。“轻罪重刑”虽然表面上针对的是轻罪, 实际上是为了更加严厉地惩处重罪。然而在具体的实践当中, “轻罪重刑”更像是一种赤裸裸的国家恐怖主义政策, 它带给人民的并不是安全感, 而是无穷尽的灾祸, 以至于咸阳城内一条街道上的居民有半数以上被刑罚惩处过, 被判死刑的人与日俱增, 堆积于刑场的尸首都来不及被处理, 只能堆积如山。而那些判官仅凭判死刑的数量多寡即可被朝廷视为忠诚与否。由此可见, 李斯的“轻罪重刑”无疑是暴露了他法律思想过于严苛、助长秦始皇暴政的一面。

四、谏言纳士、推崇法治、独尊法家

正如前文所言, 在李斯所生活的时代, 结束诸侯割据、实现国家统一是时代的要求。经过商鞅变法后迅速走向强盛的秦国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具有了统一天下的有利条件。李斯专门在他的 《论统一书》中向嬴政进谏了武力统一六国的主张, 并在此文中高瞻远瞩地首创了一系列统一后应实行的国家政治、法律制度, 如郡县制等。李斯认为, 郡县制应该被强力推行, 过去的分封制使天下难为一家, 也为诸侯针对周室的谋反之心提供了藏污纳垢之所, 唯有郡县制方能消弭天下异议, 使社会稳定、国家安定[4]51。由于在法家当中颇有名气和号召力, 李斯还为秦国从六国招揽来了大量优秀人才, 他们从各个方面都为秦统一大业和后来封建集权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长年主管秦朝廷尉的李斯为推崇法治和刑罚极尽其能, 秦朝上下的政治活动无不体现着李斯的法律思想。作为最高司法长官和秦始皇最宠爱的臣子, 李斯首创学法令制度, 将其作为文武百官考核的重要标准, 从而将法治理念灌输到每一个秦朝官僚的脑中。他还非常强调法律的社会效果, 重视有法治观念的官吏在行政中的重要作用。统一度量衡尽管不是李斯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但也深刻反映了李斯法律思想的大一统性质。在《焚书奏》一文中, 李斯认为国家法令的统一, 为百姓发展农工商业、安居乐业创造了条件。可见他突破了秦国时期重农抑商的思想, 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李斯的这一进谏也属于其法律思想范畴, 是治国理政的政治法律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结合多年的仕途与生活实践, 深刻体会到国家的有效治理不仅在经济、文化领域, 更重要的是在于对法律的遵守和国家政令畅通。

李斯的法律思想强调禁绝私学、焚书和以吏为师, 并以强行的法令在全国施行, 他甚至为了用法来规定人们的日常言行和统治人们的思想, 而将法提升到宗教信仰的层面, 禁止人们学习除了法家之外的一切百家之学。在李斯看来, 诸子百家的学问造成了人思想上的混乱和诸多社会矛盾, 最为突出的表现在:首先, 诸子百家之学与秦朝尊崇的法家之学、国家强行实施的法令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其次, 厚古薄今的诸子百家理念经常能蛊惑人心、混淆视听, 致使朝廷政令不通, 上行而下不效;最后, 诸子百家显然与秦统一六国后的大一统局面存在矛盾冲突。毕竟统一的法令、统一的法家思想是政权稳固、君主专制顺利实施的保障。为此, 李斯在强调禁绝私学、焚书和以吏为师之外, 还将秦划分成36个郡, 每个郡下设置县, 形成以郡县制为主要特色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相比较于先秦的分封制, 郡县制不仅有利于秦朝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 更有利于统一国家的社会稳定, 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诸侯混战割据的历史悲剧重演。李斯的这些法律思想及其主张与秦国统一六国具有同等的历史价值, 为后世封建王朝政治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树立了典范。

李斯的法律思想纵然从法学的角度而言, 是统一的秦朝在短期内维护政权统治、发展大一统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制度保证, 也是封建国家法治发展的大幸, 但由于其过于严苛而致使秦朝仁政不存, 民心迅速向反抗秦朝的一面集中。即便李斯未被秦二世问斩, 其法律思想也难保秦朝统治能长久延续。

参考文献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

[2]高亨.赏刑第十七[M].中华书局, 1974.

[3]梁启超.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变迁史[M].中华书局, 1989.

[4]叶孝信.中国法制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篇4:李斯谏逐客

当时,秦国的朝政大权掌握在相国吕不韦手里。

吕不韦原是阳翟(今河南禹县)地方的一个富商,因为帮助庄襄王取得王位,当上了相国。吕不韦当相国以后,也学孟尝君的样子,收留了大批门客,其中有不少是列国来的。

战国时期有许多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历史上把这种情况称做“百家争鸣”。吕不韦自己不会写书,他组织他的门客一起编写一部书,叫《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还派人把它挂在咸阳城门上,还发布告示,说谁能对这部书提出意见,不论添个字或者删掉个字,就赏金千两。这一来,他的名气就更响了。

秦王政年纪渐渐大起来,在他二十二岁那年,宫里发生一起叛乱,牵连到吕不韦。秦王政觉得留着吕不韦碍事,把吕不韦免了职。后来又发现吕不韦势力不小,就逼他自杀。

吕不韦一倒台,秦国一些贵族、大臣就议论起来,说列国的人跑到秦国来,都是为他们本国打算,有的说不定是来当间谍的。他们请秦王政把客卿统统撵出秦国。

秦王政接受这个意见,就下了一道逐客令。大小官员,凡不是秦国人,都得离开秦国。

有个楚国来的客卿李斯,原是著名儒家学派代表荀况的学生。他来到秦国,被吕不韦留下来当了客卿。这一回,李斯也挨到被驱逐的份儿,心里挺不服气。离开咸阳的时候,他上了一道奏章给秦王。

李斯在奏章上说:“从前秦穆公用了百里奚、蹇叔,当了霸主;秦孝公用了商鞅,变法图强;惠文王用了张仪,拆散了六国联盟;昭襄王有了范雎,提高了朝廷的威望,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建立了功业。现在到大王手里,却把外来的人才都撵走,这不是帮助敌国增加实力吗?”

秦王政覺得李斯说得有道理,连忙打发人把李斯从半路上找回来,恢复他的官职,还取消了逐客令。

秦王政用李斯当谋士后,一面加强对各国的攻势,一面派人到列国游说诸侯,还用反间、收卖等手段,配合武力进攻。韩王安看到这形势,害怕起来,派公子韩非到秦国来求和,表示愿意做秦国的属国。

韩非也是荀况的学生,跟李斯同学。他在韩国看到国家一天天削弱,几次三番向韩王进谏,韩王就是不理他。韩非满肚子学问,没被重用,就关起门来写了一部书,叫《韩非子》。他在书中主张君主要集中权力,加强法治。这部书传到秦国,秦王政看到了十分赞赏,说:“如果我能和这个人见见面,该多好啊。”

这一回,韩非受韩王委派来到秦国,看到秦国的强大,上书给秦王,表示愿为秦国统一天下出力。这份奏章一送上去,秦王还没考虑重用韩非,李斯倒先着急起来,怕韩非夺了他的地位。他在秦王面前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大王兼并诸侯,韩非肯定要为韩国打算;如果让他回国,也是个后患,不如找个罪名把他杀了。”

秦王政听了这话,有点犹豫,下令先把韩非扣押起来,准备审问。韩非进了监狱,想辩白也没机会。李斯却给他送来了毒药,韩非只好服药自杀了。

篇5:李斯谏逐客的历史典故

——读李斯《谏逐客书》有感

当尉缭子走出残败的客栈的时候,天空已经是乌云密布欲求下雨的模样了,他抬起头,深邃的目光分外宁静地遥望着墨黑的远方,自言自语:“天要变了„„”

风冷彻过白间黑的发尖,安抚过青青的小草,抚慰过黑习习的华夏大地,动作轻轻的温柔,无声无息,只是意外的宁静,但是,谁晓,这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昏暗的客房内,豆大的烛火跳跃着寂寞的秦舞,弱光下,刻刀在坚决挥洒,豪情里尽情着千万分不甘心,李斯依旧是不甘心的李斯,府下客卿受尽白眼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深埋心底的野心应该在战乱的年代得到实现了,他的帝王之术,他的法治构想,一切仿佛就在眼前,仿佛只隔着一重薄薄的轻纱,只要,只要一挥手就能拨开了,可是,谁想到一书逐客,就能摧毁李斯一展毕生所学的梦想?现实仿佛残忍,梦想仿佛遥远,但李斯怎么甘心离开呢?尉缭子走了,留下了一席话,使李斯在茫茫的苦海抓住了一个救命稻草,使身处黑暗的李斯看到了烛火般微弱的希望,希望在刻刀下,奋书谏逐客,作最后的努力了!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余宛,迎蹇叔于宋„„难道泱泱强秦就不能容忍一个卑微的客卿李斯,屋檐滑落的雨线好像脸庞滑落的泪一般忧伤,雨滴还是泪滴殒落在憔悴的心坎上使人痛彻心扉,成汤得奴隶伊尹成就帝业,文王得平民姜尚终败纣王于牧野,成就一统,分封天下,难道才华横溢的李斯就不能助秦转战天下?刻刀在勾画利害,道理环环入扣,事例动题惊人,试问成大事者,谁不是心胸宽阔,海纳百川之辈呢?李斯曾经是沉默的李斯,在沉默中爆发之前,可以十多年默任客卿,闲磨笔尖,担任文书,但天下风云变幻不测,谁晓,才华横溢的谁相助起海纳百川的国度一统起战乱的天下?天忽然下起雨,仿佛在为谁哭泣,或者笑。

一笔一划的苦心,豪情,谏词在竹笺下一点点深刻,一书谏逐客,成则上上人,败则休以生命,历史云战国,秦国最终力克山东六国一统天下,终成帝业,开创起中央集权的大秦帝国,一切切的因果,分不开秦王起读一书谏逐客,重起重用李斯,海纳四方之言,容八方之士。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故言,成大事者,不缺海纳百川的胸怀,故能容天下之大,收为己用,以天下之资筑垒起垫脚石,俯瞰天下,起拥苍穹之下,剑指宇内,成就历史第一人。一书谏逐客,若秦王不受,恐秦王只是坐拥着祖辈基业等待颓败的命运了,心胸狭隘的君王恐怕只是猜忌与怀疑了,那里眷顾上战火纷飞的天下呢?刻刀划过黄色的肌肤,鲜血的液体潺潺溢满了显凹面的字体,没有疼痛的感觉,却忽然,有一种一挥方遒的快感,风左右摇摆起残败的窗户,雨点飘洒落满地竹屑的秦国土地上,最后一笔勾提起,一篇影响千古的文章在残败的客栈里迎着风雨一笔一划诞生了,秦国的历史也掀翻了崭新的章节。

篇6:谏逐客书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把握文章基本内容,明确中心论点和主要论据。2.学习本文的结构和主要主要论证方法。3.了解本文的铺陈手法与相关的语言知识。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严谨缜密的论证结构,提高学生论说文写作能力。2.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素质目标

通过本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若要国家强大广招人才应为不可少的一项政策,集招人才首先要不拘一格,再者应给予一定的奖扶政策。

二、重点难点

重点:解读本文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的论证方法;

难点:分析本文的严谨结构,了解本文的铺陈手法和语言特点。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作者与背景简介(结合“战国七雄”的争斗及逐客导火线谈写作背景)李斯(?—前208年)战国时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是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少时与韩非俱从荀况学帝王之术,成而入秦,得到秦王的器重。秦统一后,官至丞相,积极主张废诸侯,行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改革典章制度。秦二世二年,宦者赵高诬其谋反,被腰斩于咸阳,灭三族。秦代因其所历时间很短,没有留下更多文章,而李斯却有《谏逐客书》及《泰山刻石文》、《琅琊台石刻》传世,所以以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秦为统一中国,广揽人才;韩国为削弱秦国势力,趁秦国招揽人才之机,派水利专家郑国入秦,企图通过让秦国修灌渠来耗费财力,从而削弱秦国的军事实

力。计谋败露之后,秦国宗室大臣污蔑客卿都不可靠,纷纷要求驱逐客卿。公元前237年,秦王下令逐客,李斯亦在被逐之列。在被勒令出境的途中,李斯写下了《谏逐客书》一文,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劝阻秦王不要逐客。秦王采纳了李斯的意见,收回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二)熟悉课文(先疏通文字再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朗读课文,让学生找出难以理解的字词,板书纠正,然后播放课文录音,统一进行正音正字)

1.正音: 宛(yuān)

施(yì)2.重点讲授词语

(1)通假: 缪——穆

内——纳

从——纵(2)实词: 举、拔:攻克、占领

却:拒绝

(3)使动用法: 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遂散六国之从

..

充后宫,实外厩

娱心意、说耳目 ....(4)名词状语:蚕食诸侯

西并巴、蜀,北收上郡 ...(5)“者”字词组:为客者逐

王者不却众庶

(三)课文解读(先让学生思考本文的文体,再复习相关文体知识,然后围绕论点、论据、结论三方面的内容逐段进行解读,解读方法宜采用边朗读边提问边解答辨析的方法。)

问题1:本文是什么文体? 本文是一篇奏议,属议论文。

问题2: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三要素的。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

这是一篇非常典范的议论文,文章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论证有力,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是我们学写议论文的好教材。

(讲授方法:一边分析课文一边板书,把文章的内在结构,论证过程的逻辑关系体现在黑板上)

作者从秦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摆事实,讲道理,反复阐述驱逐客卿的利害得失,劝说秦王收回逐客令,情辞恳切,理直气壮,说服了秦王,也为后人留下一篇情文并茂的好文章。

议论文最好的开头是开门见山,本文正是如此:文章伊始,明确地提出了论 2

点:“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第一自然段),这是文章的第一个层次,是本议论文的绪论部分。

本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为第二个层次,从事实和理论两个方面论证逐客的利害得失,是本论部分。

摆事实、讲道理,是论证的最基本方法,因为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道理是最能折服人的。李斯先用历史和现时的事实,再用常理,来论证自己的论点,论证得确凿可信,无可置疑。

这一层次从如下两个方面论证:

第一个方面,文章的第二段,第三段,先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论证。第二段,从昔日先君之得着笔论证,以穆公、孝公、惠王、昭公四君任用客卿使秦成帝业的史实为依据,先分后总,论证任用客卿的重要意义。斩钉截铁地指出,四君的成就“皆以客之功”。然后笔锋一转,进入反面推论:无客卿会是“国无富利之实,秦无强大之名”,从而有力地证实了文章的中心论点: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第三段,从今日陛下之失着笔论证。首先极力铺陈秦王喜爱别国的珍宝、美色、音乐以满足自己欲望的事实,揭示了秦王喜爱和重视的是物,是为了“娱心意、说耳目者”,“快意当前”的自我满足,是一种唯我所用的态度。接着笔锋一转,指出“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用秦王在用人方面一味排斥客卿和取物方面唯我所用的态度作对比,紧接着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重物轻人的态度是和先君之道背道而驰的,是和秦国“跨海内制诸侯”统一天下的基本国策背道而驰的,因此,是错误的。

第二个方面,文章的第四段,从理论上论证逐客的错误的,作者列举地广、国大、兵强的常理,再以泰山、河海和五帝三王广纳人才无敌于天下为类比,说明王天下者必须能容纳万民万方,才能无敌于天下。其后将以上两个方面与今日秦王“却宾客业诸侯”进行对比,说明逐客之害,进而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揭示逐客要害,论证了逐客的错误实质及危害。

文章的第三个层次,即第五自然段,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在本论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得出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的结论,结束全文。在充分论证利害得失之后,一针见血地指 3

出逐客的实质严重后果,发人深思,催人猛醒,具有无法遏抑的强大力量。

(三)写作特点(学生先齐读全文,并思考本文的写作特点,启发学生从议论文三要素的结构安排及语言运用的特色等方面进行概括)

1.标准的议论文结构,“一、三、五”式结构:第一段:开门见山,亮出论点,为绪论部分;第二、三、四段:进行论证,为本论部分;第五段:戛然而止,结束全文,为结论部分。

2.多处运用对比论证方法,正反论证,利害对举,论述得透彻有力,无可驳辩。如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得失对举,先君的纳贤与秦王的逐客形成强烈对比,以及第三段的重物与轻人对比等,都是极好的对比论证。

3.文章采用铺陈手法,以形成文章气势,为避免铺陈的烦琐与臃肿,文中的句式、角度、用词都极具变化,特别是动词的选用,排比与对偶的运用都很讲究,使文章气势充沛,文字生动,词彩飞扬,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研究与思考(引导学生联系当代的社会现实进行思考)1.李斯的《谏逐客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2.评析秦王嬴政的用人政策

(五)能力训练:

1、文言文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与用法

2、课文重点句子的翻译

篇7:谏逐客书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谏逐客书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谏逐客书作文1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和好朋友王则强、任大伟一起坐上超时空宝马时光机穿越来到了秦朝。

一到秦朝我们就看见一群老百姓被官兵向外赶。我们三个顿时心里写了个大大的问号。正当我们疑惑不解之际,一位中年男子跑过来说:“我乃丞相李斯,你等休要拦我!”其中一名官兵大声说到:“我拦的就是你李斯,大王下令驱逐六国所有来客。”只见李斯被那位官兵一下推倒在地。那位官兵又拿着长矛指向我说:“你们鬼鬼祟祟,肯定是六国来客。”李斯冲过来说:“大人息怒,我这就带他们走。”我们刚刚走出咸阳,松了口气,只见李斯转身就走,我们一口同声地说:“请问您这是要去哪里呀?”李斯伤心地说:“世界那么大,总有可以容纳我李斯之处。”我们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因为只有靠李斯写的《谏逐客书》,秦始皇的《逐客令》才可以废除,如果李斯走了的话,历史就乱套了,我们赶快向李斯的方向追了过去。

夜幕降临,街上还是人群杂乱,我们好不容易在一个小河边找到了李斯。“不好”我大叫一声,一叶孤舟从安静的湖面上泛起了层层波纹,稳稳地停在了河边,李斯走下台阶,登上小船。我们一起大叫:“李先生,您先别走啊!”李斯看见是我们几个,便叫船夫停船。我们一下子跳到了船上说:“先生,您快回秦国写出《谏逐客书》啊!”李斯回答:“我有美酒和美景陪伴,为什么要回秦国呢?”李斯抱起酒坛子就往嘴里灌。我顿时抓住李斯的手说:“李先生,您不能再这么喝下去了,废除《逐客令》还要靠您呢!”王则强又劝到:“您只要写一篇《谏逐客书》给大王看,大王一定会废除《逐客令》的。李斯摇摇晃晃地走到船头,迎风而立。在我们的再三劝阻下,李斯终于写下了《谏逐客书》。秦国之所以富强,就是因为他们广纳人才,这才有魏国人商鞅,齐国人蒙恬等,他们代代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任务完成,我们开心的一下子穿越回了现在。

谏逐客书作文2

我听说官员们在商议驱逐客卿的事,认为这不该是驾驭天下的办法。

秦穆公之所以能使秦国称霸西戎,是因为他寻求贤土,在西边从戎那里得到了由余,在东边从宛地那里得到了百里奚。即使不生长在秦国,却仍然重用他们,最终吞并了二十个小国。也正是因为孝公采用商鞅的变法,才改变了秦国落后的风俗,使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国家依靠商鞅的功劳,至今还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由此看来,任用客卿是有利于驾驭天下的。

如果这两位国君拒绝客卿、闭门不纳,那么国家便没有丰厚的实力,秦国也不会有至今如此强大的威名。

正如藉寇兵而赍盗粮,拒绝宾客就是在壮大别国,长此以往,天下的能人智士便会退出秦园,为敌军所用。

泰山不拒绝土壤,才能成为高太,河海不遗弃细流,才能变得深邃;称王的人不抛弃民众,才能彰显出他的明德。五华、三王正因为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所以一年四季才会富裕美好,天地鬼神才会降赐福运。因此,统治者选用客卿,不仅有利于国家强盛,而且可以彰显自己的明德。

执意地驱逐客卿只会百害而无一利,甚至会因此使国家衰败。

用人的目的不是为了使眼前的心意快乐、适于观赏,而是个长期的有利于国家发展的过程。《郑》、《卫》这类新调都是别国的音乐,现在您抛弃属于秦国的特色,却去听郑国卫国的音乐。这是为了心情的愉悦。但用人的原则不该是这样的,应该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而不是站在个人的角度看待。

自身优秀的应当继续,那么别国突出的部分也可以去合理利用。

正如装饰在朝廷上的璧、用犀角做的器具、充满马棚的高大马匹,这些都不是秦国生产的,但陛下却很喜欢它们。那是因为别国生产的东西精美,是秦国不得不去称赞的一部分。

倘若拒绝他国的产物,那么秦国便会失去使人高兴的`部分。一味地固步自封,只会封闭更多创造性的想法。

这样看来,善用客卿确实是驾驭天下的好办法。

谏逐客书作文3

古有云:包罗万象,有容乃大,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现陛下欲完成统一大业,各国欲施疲秦之计,您听信他臣进言,认为客卿有负于秦,遂下逐客令,这是不可取的。

我们应该接纳、任用客卿。昔日秦穆公,因揽得五大贤士,所以称霸西戎;秦孝公因为才用了商鞅的变法,所以使得国富民强;秦惠王之所以能够瓦解六国的合纵,是因为他接纳了张仪。秦国之所以能够成就如此帝业,是因为昭王任用了范雎。

由此看来,客卿对秦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陛下您不接纳他们,会对秦国带来不可逆的后果。

如果陛下不接纳外国之物,那么陛下便不会看到昆山宝玉、和氏之璧、犀象之器,也不会有郑卫之女娱心意,名骥良马充实马厩。现在陛下抛弃了本国的地道音乐而去欣赏外国的快人耳目的音乐,是因为这些东西都满足了陛下的快意。

如果陛下不接纳外国的客卿,那么各国客卿就不会为陛下所用,那么我们国家的实力便不会增强,秦国也就不会有强大的威名了。更何况,客卿被陛下所推却,那必然会投奔于他国,为他国效力,从而助长了他国的实力。若是他国纳客从而强大,那么秦国还能制霸诸侯,驾驭天下吗?

而陛下欲制服诸侯,驾驭天下。就要像泰山一样,不推却一粒尘土。像黄河那样,不放走一支细流。只有注重量的积累才能成就大的功业。正所谓地广然后粮多,国大然后民众,兵强然后士勇。因此,纳客然后才能强秦。

陛下应该收回逐客令,接纳各国的客卿并使之为陛下所用。小到自身大到国家,陛下还应重视人民群众。用人更要分清是否,辨清曲直。只有如此,百姓才会安居乐业,客卿积极为国家富强进言献策。也只有如此,陛下能够制霸诸侯,完成统一大业。

篇8:谏逐客书读书笔记

文章一开头,李斯就表明自己反对逐客的观点,但措辞并不尖锐。他没有说逐客是“陛下之过”,而是委婉地说“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既表示自己不认同,又没有让君主难堪。

然后,李斯引用秦穆公、孝公、惠王、昭王用贤士而强国的例子。引例实在,具有代表性。在引例后,他适时地写道“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李斯由所引之例得出的结论便是秦若要强国,不能不纳客卿。而强国,称霸天下正是秦王所追求的,这一开始的话便已说在秦王的心坎上了。

再往下,李斯大篇幅地描述了秦王喜爱他国珍宝,运用反证说明秦王并没有完全抵制他国之物,由此过渡到如今逐客之况。文笔顺畅,合乎情理。李斯指出若是只重声色珠乐,轻视人民,这就不是驾驭诸侯,使四方臣服的方法了。虽然是指出秦王不当之处,但语调平和。虽然没有锋利的话语,却又一针见血。此段最后的焦点又集中到了称霸天下这一点上。

往下一段,李斯更说得巧妙。一句“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就能有效地勾起秦王的忧虑。逐客就等于让别国壮大力量啊,这是一心要称霸的秦王绝不容许的。即使秦王开始时有多么坚决,此刻也不得不动摇了吧。

最后,李斯写道“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表明逐客会令秦国处于危境。在说明的逐客的结果同时,又间接表明了自己的忠心:我反对逐客不是为了私利,而是因为这对秦国是不利的啊。这就引导秦王从李斯所希望的角度去看这篇文章。

篇9:谏逐客书读书笔记

秦王,就是后来统一天下的秦始皇。“客”,一是指来访客人,二是指的当时在秦国参政议政的外来官员。《谏逐客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分析驱逐客人的一些弊端,并且从许多方面来分析,得出这个结论。

《谏逐客书》是一篇论述文,其中心论点是“谏逐客”,即说服秦王不驱逐客人,或者是说驱逐客人是错误的。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提出总论点,“逐客”是错误的。

第二,通过叙述四大历史时期的秦国各位君王对于来客的态度,以及来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来说明问题。

第三,通过对秦王最喜爱的珍品,美女,音乐等大量事物的陈述,用对比说法说明唯独用人上排斥外来是错误的。

第四,利用隐喻的手法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关系,纳客能够无往而不胜,逐客是削弱了自己,强大了敌人。

篇10:读《谏逐客书》有感

——优秀文秘与伟大政治家思想交融的传世经典

李斯的《谏逐客书》堪称中国古代优秀文书写作的典范,这是读了这篇文章后最大的感触。文章开门见山,层层紧扣中心论点,采用各种写作手法加以论断,论点明确,论据充足,语言平实有力,字字铿锵,直击人心。李斯(约前284年—前208年),姓李,名斯,字通古。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未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琬、冯阶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这就是史书上关于李斯生平的简介,不可否认他一生所作出的贡献、成就可谓卓著,秦国若是没有他的帮助,虽不至于不能统一天下,但至少也会晚很多年,法家思想的指导,“废分封,行郡县”,统一度量衡,统一法度,“车同轨,书同文”一系列的思想观点为秦所用,直接推动了秦的大一统进程。

司马迁在《李斯列传》中曾这样叙述过李斯上书的前因后果:“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秦王乃除

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当时秦王的逐客令已下,李斯也在被逐之列,而凭此上书,竟能使秦王收回成命,由逐客变为留客、用客、重客,这就不能不承认《谏逐客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李斯“谏客”的语言艺术及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试想,如果当时被驱逐的人中没有李斯,他是否会上书这样一篇文章呢?答案是肯定的,他会,因为他是一个政治家或者说是一个“政客”,在某种程度上,他确实是一个“政客”,以自己的升迁前程为准则。他知道上书如果被秦王采纳了,自己会有一番大的作为,会被秦王重用。而政治家则是心系天下苍生,黎民百姓,他没有这样博大的胸怀,这个却又是韩非所具备的,而韩非又是重在理论思想的研究;李斯的实践,将法家思想用于秦的治国,韩非的理论,发扬了法家思想,一个是提出,一个是使用,韩非提出的理论绝大多数都为李斯采用了,在某种程度上说,韩非可谓是李斯的“军师”,而李斯也因此将法家的思想用在了实践,让后世的国家制度得以完善和发展。因此思想上韩非自然远高于李斯,而从政治和作为方面讲的话李斯远超韩非。同为荀子的弟子,虽师承儒学却成于法家思想,这可谓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儒学研究方面虽没有突出的成绩,却仍对法家思想有了一定的影响,在法家思想中也包含了儒学的一些影子,李斯对荀子的思想既有吸收也有摒弃,他强调人要接受教育和约束---韩非和李斯接受了他的“性恶”观点,才有了后来法家思想中用法律来约束人们,荀子的“性恶论”与李斯趋利的人生选择就有着密切的关联。因为涉及到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影响了仕途前程,他果断的写出了《谏逐客书》这样一篇经典名作,也因为这篇文章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

“斯在逐中,道上上谏书。”李斯在得知自己亦在被逐行列之后,可谓立即就上书秦王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意见反应给秦王,体现了一个优秀秘书对事情的敏感、重视,当然,很可能是因为事情涉及自己才会有如此迅速敏捷的反应。

无论如何,及时有效的反应都体现了秘书文书处理的时效性。重要事情是不容许拖延的,“时间就是生命”及早发现才能及早预防。

文章一开头,李斯便开门见山地指出秦王逐客的错误。然后用正面事实列举出秦往昔纳客而获得的种种好处:“遂霸西戎”“至今治强”“使之西事秦,功施至今”“使秦成帝业”……也就是说:纳客能令秦获得“称霸、治国、外交成功及成帝业”的益处,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反驳了秦王“客负于秦”的论据,同时,这些好处是与秦统一天下一脉相承的,既然秦王一心想统一天下,那么,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看到:李斯的这番话正说到秦王的心坎上去了,已收到了动摇秦王逐客之决心的功效。而紧接着,李斯说了句:“向使四君却客不内……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这是反面陈述不纳客的坏处,因此有加强语气,反衬秦纳客的好处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动摇了秦王拒客的决心。

接下来,用类比的方法指出,秦只有纳客才不会有敌,否则“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王身为一国之君,肯定不会眼看着自己的国家在自己手中毁于一旦,“功成名就”,“统一霸业”是每个君王的梦想并一生致力的目标和方向。李斯作为一个“政客”,一个政治家,他深知说话的艺术,他懂得察言观色,知道一句话怎样说易于被君王接受,清楚如何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要做到这点是不容易的,话要被人听进去,首先得了解这个人,古代的上奏文种是专门给君主的,对象最明确,这样的文书是属于上行文的。李斯上书是给秦王政这个具体的人看的,如果不熟悉这个人,不揣摩这个人的愿望、想法,不去迎合他的心理需求,那就很容易碰壁,谏言不被采纳倒是小事,一不小心搭上自己的生命就值不得了。“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韩非在《说难》中也如是说,可见此处的“逆鳞”就是君主的自尊了。魏征之所以直于进谏,是因为他遇到了唐太宗这样一个明君,“忠言逆耳”每个人都知道这句话,可是真正做到采纳每一个正确的意见就不容易了,当君主自己做出的决定遭到大臣的异议、否决时,都会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君

无戏言”的尊严受到了威胁。在暴怒和焦躁的情绪中肯定不会听进去大臣的话,即使他已经知道自己的决定是错的,可是因为那样的自尊心作怪,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立马就“收回成命”立颁新文。这时就需要一个时机、一个人来给他一个台阶下,说话的艺术在此时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你提出的意见既要让他觉得有道理,又要让他感到之所以有现在这样的解决方案是自己的功劳,最终的决定是需要自己肯定才可以实施的。

我们不妨设想,如果李斯只是一味地向秦王求情不要逐客,相信只会令秦王把客逐得更快,更决绝。李斯在这里就充当了这样一个“和事佬”的身份,这与秘书的工作是极为相似的,秘书在遇到一件事情时虽不至于“直言进谏 ”,但有些事情确实需要自己给出观点、意见时,此时必须站在上司的立场和角度来分析问题,就算是有最佳的解决方案,在未经过上司同意首肯之前都是不具有实施的效用的,在提出自己的方案后不忘加一句“这是我的看法,不知您是怎么看待的呢?”将最终的决定权交予上司,这是优秀文秘人员所应具备的品质,不归功于自己,不过分的显示自己的才能,其实你的才能上司是知道的,秘书的不居功,会让你在以后的工作中自然而然得到更好的机会,秘书应该耐得住寂寞,懂得默默无闻。

李斯无疑是一个优秀的秘书,他了解上司,懂得察言观色,在一系列的论证说理后,将逐客的种种弊端暴露于秦王面前,让秦王自己来抉择,无疑任何一个清醒的人都会选择接受谏言,秦王更不能免俗,因为他懂得趋利避害,也因为他想一统天下。李斯顺着秦王的感情、心理,引到统一六国的关键问题,符合主要任务的需要。当时秦王的最大欲望是兼并天下,凡是违反这一欲望,就难以立足,凡是利于达到这一欲望,就容易被接受。李斯紧紧抓住秦王的这一心理,把秦国的霸业作为整篇谏书的灵魂,贯串始终。在论说的开始以秦王政的祖先重用客卿造成“霸西戎”、“治强”、“散六国之从”、“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等成就去耸动秦王;在论说的次层则把用客卿提到“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的高度;再接着以古代五帝三王“不却众庶”

无敌天下去打动秦王。总之,每个层次都反复论述这样一个根本的利害关系:纳客就能统一天下,逐客就有亡国危险。以利劝之,以害怵之,这就紧紧抓住了秦王的心,深深击中其要害,使秦王顺理成章地接纳其意见,并收回逐客令,达到了上书的目的。

显然,在人际交往、察言观色、眼界、城府方面韩非明显处于劣势,因为才能卓著让李斯深为嫉妒,最终韩非终因自己的才能被李斯杀害。这也不无讽刺,有才能的人却不容于世!

在中国,古代就有“英雄不问出身”的说法,只要有才能,只要可以为我所用,一般都会有一个好的去处和归宿。当然,那些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贤人雅士就得另当别论了。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士族还是王侯都会有幕僚或是门客,这些门客、幕僚都是集聚四海的人才,王侯士族将其养在自己家中为自己出谋划策,这当中有的人是出于爱才,也有的人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将其作为一种工具,或权倾朝野,或统一霸业,而这些门客就是自己政路的垫脚石了。秦王要想统一霸业,当然就少不了这些人的帮助,这就存在一个双向的“利用关系”,秦王借助谋士贤臣的帮助实现了自己一统天下的梦想,谋士通过秦王的任用使自己的政治谋略得以实现价值,均让他们功成名就,各取所需,各得其所,最终得以“双赢”。

上一篇:草原初一语文课文语文教案下一篇:以沉默为话题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