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谏教案

2024-05-04

求谏教案(共6篇)

篇1:求谏教案

《求谏》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以及它的弊端。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3.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培养概括能力。4.能够把握文章所使用的论证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2、积累一些实词词义,特别是固定搭配。训练翻译技能。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课前准备

完成学案上的相关练习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个单元的专题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

中国古代政治是以君主为中心的,《诗经》中的“溥(博大)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沿着王土的边涯)”的诗句,是封建社会里形容皇权至高无上的惯用语,处在这一格局塔尖上的是地位无比尊贵的君主,包括立法权、政权、财权和军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权力都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一人听断,由此极易产生个人专断。为了防止君主个人专断的弊病,封建的思想家们为君主想出了一套行为规范,称为“君道”,包括个人修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方面。

《求谏》一文所论及的君主纳谏问题就属于君臣关系的范畴,而我们所熟悉的“君舟民水”的言论则是君民关系的范畴。这些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会避免上下堵塞、政务失常的产生,维护封建王朝的稳定。但这些思想毕竟要依赖于君主个人才能产生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当君主个人贪欲膨胀,任情喜怒时,这些思想就都成为脆弱无力的说教了。

二、文化背景(见课件)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思想

2、唐太宗的故事

3、《贞观政要》的相关知识

三、研习课文

(一)研习课文第一段

1、让学生读第一段,结合学案上的相关练习解决本段重要文言知识

2、师生一起疏通文言翻译

3、提问:唐太宗说这番话的主旨是什么?

希望忠臣发现君主过失就“极言规谏”。

(唐太宗在这段论述中道出了自己对于理想的政体运作模式的设想──君主开怀纳谏和臣子忠直敢言的相互配合,这对于君臣关系的论述是有一定说服力。但是,在皇帝占主导地位的古代政治格局中,皇帝和臣子的地位并不是对等的,这种政体运作模式能否顺畅进行,主要取决于皇帝一方。隋朝的灭亡虽然有“臣下钳口”的原因,但这种局面的造成从根子上讲是因为隋炀帝的“暴虐”。)

4、提问:唐太宗是如何阐明这一思想的?

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假设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

先以照镜比喻,提出“主欲知过,必藉忠臣”的观点;然后假设了“主自贤,臣不匡正”的情景,表明了臣不匡正君之过失的危害。接着从反面加以阐述,并列举隋炀帝君臣的例子作为佐证;最后提醒吸取历史教训,殷切希望臣子们“极言规谏”。

(二)研习课文第二段

过程同上

提问:(1)从这一段对话和做法的叙述,可见唐太宗君臣之间关系如何?请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关系融洽。君臣相遇,有同鱼水。

(2)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唐太宗怎样的形象?

唐太宗以“天下太平”为追求目标,愿意得正臣事己,希望听取诤谏,匡救政教过失,并能够付诸行动,真正虚心地采纳谏言。他是一个正直、有作为、虚心纳谏的开明君主。(三)研习课文第三段 过程同上 提问:这一节唐太宗的话主要有哪两层意思? 一是臣子规谏的必要性;二是纳谏的广泛意义。

唐太宗先列举了帝王“任情喜怒”的现象:“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指出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导致“天下丧乱”。为避免这种情况,唐太宗认为大臣们应该“尽情极谏”。

不仅如此,唐太宗还把纳谏的意义扩展到大臣身上,指出不仅我做皇帝的要接受劝谏,你们做大臣的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谏语”,不能因为“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接着又用一个反问做了进一步强调:“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这就使得求谏、纳谏的意义扩充了,泛化为听取意见和建议的意思,这对于今天我们每个人的为人处事无疑都有借鉴意义。

(四)研习课文第四段 过程同上

1、知识说明:“天心”该如何理解呢?

明确:虽然历代统治者都宣称君权神授,皇帝就是天的儿子,是“代天巡狩”,但封建王朝的理论家们也不忘给这种没有限制的皇权以一定的限制,方法之一就是借用天的名义。比如《周书》中说“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指出如果你没有德行,即使你是皇帝,上天也是不会辅助你的,相反却可能会惩罚你。唯恐“为百姓所怨”则容易理解。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有很强的民本主义的倾向,不管历代统治者在实际中怎么压榨百姓、摧残百姓,在口头上都是以万民父母自居的。中国的老百姓富有坚韧的精神,不到实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他们会一直忍耐下去,但这种怨滞不通的情况积蓄久了,一旦爆发出来,势必给君主专制下的国家致命一击,历朝统治者对此都有着清醒的认识,唐太宗更是多次引用“君舟民水”的比喻来说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2、提问: 为了得到“正人匡谏”,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

明确:为了得到“正人匡谏”,唐太宗采取了很多措施。在这一节的后半部分,唐太宗阐述了他的又一英明举措。唐太宗见到许多前来奏事的大臣,“多有怖慑”,使得说话语无伦次。对此,唐太宗表示理解,甚至更做了一层思考:“寻常奏事,情犹如此”,何况是抗言直谏呢?那一定要有很大的勇气,冒着掉脑袋的危险才行。想到这一层,唐太宗认为应该对臣僚多一 些宽容,只要有进谏的,纵然“不合朕心”,也不应该认为是忤逆犯上。如果马上就大声斥责,就怕臣僚心里战战兢兢,钳口不言了,这样反而堵塞了言路。从前面“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到“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为了求谏,唐太宗可以说是煞费苦心。虽然都是一些小的改变,却有着深远的影响,“贞观之治”局面的开创,不能不说与他点点滴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五)研习课文第五段

过程同上

提问:这段话说的也是纳谏的必要性,太宗论述的角度却有什么不同?

唐太宗首先从人性的弱点出发阐述纳谏的必要性。他说“自知者明,信为难矣”,也就是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但这却是很难做到的。由此,他得出结论:“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这是他从自身的实际体会中得出的经验,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了君主专制政体的弊端。他当然不可能有这种超前的认识,因为他不可能否定自己的存在,因此只能在现有的体制内寻找合理的措施消除这种弊端,纳谏是他的第一选择。接下来,他想起了魏徵这位经常“随事谏诤”的忠臣,认为他的谏诤“多中朕失”,他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使自己的优缺点都显露无遗。唐太宗在不同的场合无数次提到过魏徵,无疑这是唐太宗树立的一个纳谏的典范,一个群臣学习的榜样。结尾唐太宗举起酒杯,赐酒给房玄龄等人以勉励他们。勉励什么呢?自然是期望他们能像魏徵一样“随事谏诤”。

(六)研习课文第六段

(1)唐太宗君臣对话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用一个成语概括。

防微杜渐

唐太宗援引了古时候的一个事例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 褚遂良回答说:造漆器、雕镂俎影响了农业生产,所以群臣会苦谏。更重要的是此种行为从性质上来讲是“首创奢淫”,而这恰恰是“危亡之渐”,因为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制造了漆器,还会要金器,有了金器,可能就想要玉制的器物,久而久之,小的错误就会发展成大的错误。因此,谏者实际上是从这些小事中发现了事物发展的苗头,才极力规谏的。唐太宗对自己的大臣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就是说不管是才有苗头,还是快要终结了,都应该进谏,即使不能防微杜渐,也要做到亡羊补牢。而皇帝本人,面对这种情况,也决不能以“业已为之”“业已许之”为借口搪塞大臣,而应该立即“停改”,否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这种认识是建立在唐太宗对历朝覆亡教训的深刻把握上的,体现了他的谨慎细致。

四、合作探究

1、唐太宗在论述“纳谏”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采用的论证方法有:

比喻论证──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类比论证──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假设论证──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对比论证──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

事实论证──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2、从课文中,我们可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1)勤于政事。他希望得到大臣的规谏,以匡救自己的过失,对此“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2)虚怀若谷。为了求谏,他放下架子,“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为了防止大臣因恐惧堵塞言路,“每有谏者”,纵使不合他的心思,也“不以为忤”。

(3)宽厚体谅。对大臣进谏时的心情和处境表示理解,努力创造一种君臣相得的良好氛围。(4)处事谨慎。时常将前代帝王覆亡的教训挂在嘴边,提醒自己和大臣。即使在“闲居静坐”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唯恐出了差错,“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古时谏者“及其满盈,无所复谏”,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目的在于不能防微杜渐,也要亡羊补牢。从善如流,屈己纳谏 居安思危,满怀忧患 爱才重贤,知人善任 宽厚爱民,恭俭节用

当然,由于唐太宗晚年居功自傲的情绪增长,逐渐“不悦人谏”,独断专行,留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历史遗憾。

3、往事越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遮掩明君贤臣的身影,如唐太宗一般凭借虚己求谏而成就大业的人还很多,我们能否找到几个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呢?

尧设“敢谏鼓”、齐威王——邹忌、鲁庄公——曹刿

秦孝公——商鞅、刘邦——樊哙和张良、朱元璋——朱升

4、相反,也有些君主拒绝纳谏,甚至对直言进谏的臣子怀恨在心,打击报复,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这样的君主呢?(闭目塞听、夜郎自大、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一意孤行、独断专行)这样的人最终难免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我们能否在历史上找出可以证明的实例?

夏桀——关龙逢、商纣王——比干、周厉王——召公

蔡桓公——扁鹊、楚怀王——屈原、吴王夫差——伍子胥

项羽——范增、隋炀帝

五、结语

虚心纳谏其实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对批评与建议。若我们能虚怀若谷,对他人的批评与建议抱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我们就能更大程度地认识真正的自我,做更好的自我。感谢苛刻挑剔你毛病的人,因为他们以残酷的方式让你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更感谢诚恳批评你的人,因为他们真心爱你!

六、教学反思

篇2:求谏教案

一、导入新课

史有“贞观之治”,开辟出盛唐王朝。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可以开创盛世,是因为他可以积极地听取臣下意见,集思广益。今天,我们就看一下他对于言官的进谏有什么看法。好,我们来学习《求谏》。

二、文学常识及背景介绍

1、吴兢:史官,唐代史学家(约699-749年)。生活于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唐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纪传体《唐书》、编年体《唐春秋》。与刘知几撰写《武后实录》。

2、《贞观政要》

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全书10卷40篇,8万余言。后来成了各朝皇帝甚至日本政治家推崇和必修的功课。

3、谏官制度

谏官制度的核心是向君主提出建议和批评谏官制度虽然“有可能”限制君主的胡作非为,但主要目的是在“以君主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政治中实现“君主的有效统治”

三、给加点儿的字注音

俨肃()谏诤()鲠议()王珪()刍荛()不讳()丧乱()........属文()芜词()诋诃()愆过()纂组()怖慑()罄其狂瞽()..........

四、课文解析:

第一段

(一)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重点字词:威容:();俨:();肃:();百僚:()

失其举措:();若:();假:():颜色:();冀:();照:();藉:()。

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段

(二)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重点字词:若:();贤:();匡正:();全:();钳:();卒:();每:();极:(); 规谏:()。

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一】

(一)第一段中唐太宗的论述包含几层意思?

这一节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唐太宗积极求谏的态度,比如他“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第二是唐太宗对劝谏直言的的认识。他说:“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太宗以史为鉴,认为要吸取前人经验,积极地提取臣子的意见,只有如此才能保持国家长治久安。

(二)本段都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

类比论证,如“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假设论证,如“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再如“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举例论证,如“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第二段

(一)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重点字词:任:();致理:();事:();相遇:():数:();相:();匡:();救:()直言鲠议:()

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

(二)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直,后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若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磬其狂瞽。”

重点字词:从:();后:();开:();纳:();刍荛:()

讳:();磬:();狂瞽:()

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

(三)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重点字词:是:();平章:();随:();预:();开说:();虚:()

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二】

本段采用了什么论述方法?

对比论证,如“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 比喻论证,如“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类比论证,如“木从绳则直,后从谏则圣”;

举例论证,如“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若不用,则相继以死”。

第三段

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安能谏人?”

重点字词:任:();滥:();丧:();夙:();恒:();以:();安:()。

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三】

第三段太宗的话包含几层意思?请分析说明。

太宗的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期待群臣对于自己正直上的得失尽力提出建议、规劝。

二是不但皇帝要虚心纳谏,就是普通臣子要是别人给你提恰当的建议,也要虚心加以接纳。这就使得求谏、纳谏的意义扩充了,泛化为听取意见和建议的意思,这对于今天我们每个人的为人处事无疑都有借鉴意义。

第四段

(一)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

重点字词:省:();上:();称:();下:();为„„所:();但:();正人:();外:();通:(); 下:();怨滞:();比:();多:()怖慑:();致:();次第:()。

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段

(二)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言事?”

重点字词:寻常:();情:();畏:();犯:();逆鳞:()以为:()即:();嗔:()责:()。

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段

(一)贞观十六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知者明,信为难矣。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由是言之,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影,美恶必见。”因举觞玄龄等数人勖之。

重点字词:明:();信:();属:();若:();商略:()诋诃:();见:();愆,();虽:();复:();勖:()。

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四】

本段从什么角度论证纳谏的必要的?请加以分析。

唐太宗首先从人性的弱点出发阐述纳谏的必要性。他说“自知者明,信为难矣”,也就是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但这却是很难做到的。由此,他得出结论:“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接下来,他想起了魏征这位经常“随事谏诤”的忠臣,认为他的谏诤“多中朕失”,他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使自己的优缺点都显露无遗。结尾唐太宗举起酒杯,赐酒给房玄龄等人以勉励他们。勉励什么呢?自然是期望他们能像魏征一样“随事谏诤”。

第六段

(一)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重点字词:俎:();害:();伤:();渐:();已:();必金为之::()所:()。

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段

(二)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重点字词:或:();宜:();比:();业已:();许:()竟:();反手而待:()。

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五】

(一)唐太宗为何对古代的谏者的“及其满盈,无所复谏”的行为有所不满?他对大臣提出了什么要求?

“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就是说不管是刚有苗头,还是快要终结了,都应该进谏,即使不能防微杜渐,也要做到亡羊补牢。

(二)造漆器、雕镂俎,这都是无关国家大政方针的小事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苦苦规谏呢?

造漆器、雕镂俎影响了农业生产,所以群臣会苦谏。更重要的是此种行为从性质上来讲是“首创奢淫”,而这恰恰是“危亡之渐”,因为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久而久之,小的错误就会发展成大的错误。谏官对于小事的苦谏,正是为了防微杜渐,以防止不好的苗头酿成大祸。

【思考六】

(一)唐太宗在论述“纳谏”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如“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类比论证,如“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假设论证,如“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事实论证,如“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二)从课文中,我们可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勤于政事。如“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太宗希望得到大臣的规劝,进而使海内清平;

虚怀若谷,宽厚仁慈。为了求谏,他放下架子,“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 “每有谏者”,纵使不合他的心思,也“不以为忤”。

处事谨慎。古时谏者“及其满盈,无所复谏”,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目的在于不能防微杜渐,也要亡羊补牢。

(三)课文对于纳谏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什么借鉴意义?

纳谏指的是上级接受下级的意见,抛掉等级的外衣,它与我们接受别人的意见是同一个意思。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别人的意见。这些段落对于纳谏的论述告诉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人贵有自知之明,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有时候自己很难发现,别人发现并指出来了,这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绝不能因为别人的话不中听,或者认为别人的话揭了自己的短,而拒不接受。【课堂练习】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窕窈之章 ..C.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防微杜渐 ..D.惟君臣相遇,如同鱼水 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 ..E.随事谏正,多中朕失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B.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C.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D.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上不称天心 B.下为百姓所 C.欲令耳目外通 D.上不称天心 ....4.“其”字的含义不同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B.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C.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D.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5.下列各项,均能表现唐太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一项是 ①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②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人,预闻政事 ③公等亦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 ④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⑤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A.① ② ④ B.② ③ ④ C.① ③ ⑤ D.① ② ⑤ 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求谏”就是鼓励臣下提意见,《求谏》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唐太宗积极征求建议批评的主张。B.唐太宗从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了大臣进谏的必要性,他恐人不言,导臣使谏,降低了君主一人专权弊端产生的可能。

C.唐太宗重视谏官作用,他诏令宰相入阁商议军国大事时,必须使谏官随入列席,以便他们预先听闻政事。

D.唐太宗勉励臣子极言规劝,勿担心触犯龙颜,而他也深切自我反省,虚心求谏。7.翻译下列语句

(1)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2)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答案】

1.C. A凭借/垫着;B写作/劝酒;C征兆,苗头,开端D对待/际遇,机会E切中/符合

2.D.A举措,古:手脚放置,今:措施;B相遇,古:相互对待,今:遇见彼此;C颜色,古;脸色,今:色彩

3.D.使动,其它为名词作状语 4.B.自己,其它为他的

5.A ③为太宗劝臣子纳谏⑤为褚遂良之语 6.C.预为参加非预先

篇3:求谏教案

针对这种情况, 经过反复调查研究, 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我们决定对传统的教案进行改革, 实行“动态教案”。

“动态教案”的提出, 是相对于传统的“静态教案”而来的。传统的教案, 从教学目标到教学过程, 每一个细节都要工工整整、详详细细地写在教案本上。写好后, 不论发现什么新情况、再有什么新设想, 都不能改动。因为改动就要在教案本上“乱添、乱画”, 就会影响教案的整洁与美观, 检查时就有可能影响得分。所以, 教案一旦完成, 就成为一种“静态固定的工艺品”, 姑且称其为“静态教案”。

所谓“动态教案”就是改变传统教案“一次成形、万事大吉”的做法。教师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吃透教材、钻研教参、分析学生的基础上, 设计一个教学基本思路, 制定出上课的基本框架, 框架内的每一个环节都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教师预设, 二是课堂生成。上课前, 教师对课堂进行充分的预设, 填写到相应位置, 如果需要, 可以随时改动;而生成部分则是空白, 这一部分填写的是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成情况, 是要在课堂之上甚至是上课之后才能完成的。这样, 教案不再只是课前由教师独立完成的“静态固定的工艺品”, 而是一个包含了课前教师预设、课中教学生成、课后教师反思的“动态过程实录”。

与传统的“静态教案”相比, 教师使用“动态教案”上课, 有以下几方面的优越性:

一、改变了教案与课堂脱节的现象, 让教案回归引领课堂的本来要义

没有教案的引领, 随心所欲是上不出好课来的。但再高明的教师也不可能预见到课堂上发生的所有情况, 课前撰写出一个完美无缺的教案。只要课还没有进行, 就随时可能会发现新情况、新问题, 教师就会不断有新的课堂设想, 这些新设想在传统的“静态教案”中是无法再添加的。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上课时不得不更改甚至背弃事先写好的教案, 于是上课不依案而行就成为很正常的事了, 再加之业务检查的需要, 久而久之, 就导致了教案与课堂的脱节。

“动态教案”则不然, 它不是一蹴而就、一次完成的。教师随时可以把自己的新思路、新设想写进教案, 教案可修、可补、可改, 甚至是在课堂的行进间。这就使得课堂教学过程可以在教案的引领下依序而行, 让教案和课堂教学保持高度的一致。学校检查教案的标准也不再只看表面上的整洁、美观, 重视的是教案的实用、使用情况, 是否真实地记录了备课、上课的情况, 是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动态教案”体现了课堂的预设和生成, 既避免了教师“独霸课堂”, 也避免了学生“无政府状态”的出现

教案就是上课的方案, 如果严格按照传统的“静态教案”上课, 所有的程序都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 教师有新的设想也不能及时实施, 学生的新思想也要无情地被掐断, 唯有此才能使课堂按原有的设计进行, 这就剥蚀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得教师独霸课堂, “照案宣科”, 导致了课堂教学的僵化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低下;反过来, 如果不照教案上课, “脚踩西瓜皮, 滑到哪里算哪里”, 则往往会迷失教学方向, 造成学生主体地位的绝对化, 导致课堂教学的“无序状态”和“无政府状态”, 难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动态教案”每个环节都分为预设和生成两个部分, 教师课前对课堂进行充分的预设, 上课时按预设顺序进行, 课堂的生成如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师就要及时地给予引导、挖掘、拓展, 并实时记录到教案 (来不及记录的可在课后补写) ;如果课堂生成偏离教学目标, 教师就要及时地引领、疏导、纠正, 让课堂始终朝着教学目标的方向前行。所有这些, 都是教案需要记录的内容。如是, “动态教案”能够让教师稳步地实现课堂的预设并及时捕捉课堂的有效生成, 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也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使预设和生成相得益彰, 打造出动态的创新课堂。

三、使用“动态教案”可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传统的“静态教案”实际上只是教师的一个课堂预设过程, 不要说很多教师不照此上课, 即便是使用教案上课, 教案与上课的实际过程也会有很大的差异甚至是大相径庭, 对以后的教学并无多少实际的参考价值。因此, 学期终了, 检查过后, 很多教师就把旧教案束之高阁甚至弃之纸篓。

“动态教案”实际上是一节课从设计到实践的教学过程实录。它实时记录了教师课前备课、课中师生活动、课后教学反思的所有情况。教学预设的正确与偏差 (甚至是错误) , 学生学习过程的顺利与阻滞, 课堂生成的创新火花, 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与体会等, 在“动态教案”中都一目了然, 这就为教师研究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为校本教研提供了最坚实的依据, 有助于教师总结经验, 汲取教训, 改进教法, 极大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为从“教书匠”升华到“教育家”创设了条件, 铺就了道路。

篇4:用个性化教案解决教师教案之惑

关键词:新课程;教案;个性化

新课程改革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气象、新的活力,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迷惑。很多不成问题的问题都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教师要不要写教案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我想没有人会提出来上课不需要备课,但却有人提出上课可以不写教案,这是对备课和写教案的关系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把备课和写教案隔离开了。其实备课和写教案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备课,就是上课之前进行教学构思(或称之教学设计)及做相关的准备工作,这是完成一节课的必备工作。写教案就是将“课之前进行教学构思(或称之教学设计)及要做的相关准备工作”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程序。

反对写教案的教师认为,我们可以在心中备课,提出了“心案”的概念。我个人比较羡慕这些老师,也许他们有着超人的记忆能力,我只知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教案不仅可以在教学时给我们思路的提示,也可以及时地把自己的智慧成果记录下来,便于日后回忆、总结。而且没有教案这一“工作历程”的物质化形式,谁能知道你是否真有“备”这一“工作历程”呢?也许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我们大部分教师还是能认真备课的。为什么又有这么多教师质疑写教案呢?

其实,大部分教师反对的不是写教案,而是旧的教案管理模式。教案是对备课这一工作历程的记录,照理说是如何思就如何写。但旧的教案管理模式不仅对教案的格式有规范化的要求,还要用各种要求来评判教师的工作:书写是否认真、是否提前几天完成等等。当写教案已经不是备课的需要,而变成了应付检查的无奈时,教师只能是想说爱你不容易。面对管理,我们无法不写教案,但是写的是什么,自己都不知道了,于是,胡写教案、抄写教案、教案翻新等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笔者认为,教案还是要写的,但大可不必拘泥于规范格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学思路写出来就可以了。我们可以通过写个性化教案的形式来提高教案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主管部门也大可不必非要对教案制定出个“子、丑、寅、卯”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不是更好?至于教学质量的监督,可以通过听课、调查、说课等方式实现。只有做到没有强制的规定,没有规范化的要求,写最适合自己的教案个性化教案,才是每个教师的心愿。那么何为个性化教案?

个性化教案是指教师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通过研究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参考编者的编排意图,在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从而创设出能体现学生个性、文本个性、教师个性的教案,并且依据课堂动态情境弹性灵活地进行教学;概言之,个性化教案是教师整合教材、学生、教学情境和教师自身等多种因素而形成教学活动的蓝本,其本身就是一种课程,一种基于人(学生和教师)、情境(教学过程)对学科课程进行二次加工的课程。个性化教案融入了教师对学生的具体分析,对教材的独特理解,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追求,使得教案不再是应付上级检查的“鸡肋”,而是教师个人的创造性成果,并通过课堂教学体会到教学的尊严与快乐,真正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师的专业素养。个性化教案的好处不用多说,关键是如何写好个性化教案,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个性化教案要体现学生学习个性

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教学的前提,我们必须以学定教,而不是以教定学。个性化教案设计应以“分析学习需要”为起点,而学习需要的分析主要包括“学习者的分析”和“学习内容的分析”,因此,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是科学进行教案设计的基础。了解学生,可分为了解共性和了解个性两类。了解共性指对学生一般心理特征的了解,是对学生共同的、规律性特点的认识;了解个性则是对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个性化了解。个性化教案就应该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以促进学生“怎样有效的学”为主要思考依据,重点以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式学”等问题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二、个性化教案要體现文本个性

文本是确定课堂教学内容和进行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文本是固定不变的,是客观存在的,但文本也是活的,是一个多面体,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教师对文本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处理。现实中教师写教案是用来应付检查的,但每个教师对文本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处理,真正的上课依据也是来源于这种处理。但不管如何处理,都应抓住该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也就是文章所独有的价值。华东师大郑桂华老师认为,确定文本的核心价值主要从“具有语文特点、具有明显特征、具有统领性、具有类概念”等方面考虑。只有掌握了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才能使我们的教案真正发挥其教育价值。当然,确定文本的核心价值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并且结合编者的编排意图,考虑教学内容的连续性。这样设计的教案才能体现文本的个性,否则很容易出现“把诗歌教成了散文、把散文教成了小说”的笑话。

三、个性化教案要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

“教师即课程”,教师的个人修养、性格特点、知识底蕴等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参与并影响着教学。因此才有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会设计出不同的教案;同一篇教案不同的教师上出不一样的效果。教师创设教案在遵循学情、文本等重要因素的同时,还要尽可能扬长补短,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擅长思辨的设疑,擅长朗读的范读,擅长写作的多下水;在这一方面,很多有名的教师可以给我们启示:谈到于漪,我们会想到她的激情;谈到李吉林,我们会想到他的巧妙的情境设计;谈到朱震国,我们会想到他的天籁之音;谈到余映潮,我们会想到板块教学……总之,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才能实现自己的教学追求。

四、个性化教案要体现课堂的动态生成

课堂是动态的,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即时学习状况,机械执行教案,必然会使课堂僵化呆板,效率低下。那些通过多次排练而成的“示范课”是一种“表演课”,是上给听课者看的,而不是为学生的成长而上。因此,教师不管上什么课,都应依据课堂情境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成”教学。但是生成型的课堂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甚至是一定的不可控性,要想处理好,需要极大的教师智慧,难度很大。那么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如何用个性化教案来满足动态生成的需要?我们可以在教案设计时进行弹性预设,有了弹性预设,自然更有利于弹性地进行教学。所谓弹性预设是指教学方案为满足教学生成的需要而预备充分的空间,保留足够的余地。

参考文献:

杨啸云.教师教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5:《求谏》阅读答案

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贞观六年,太宗以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杜正伦、秘书少监虞世南、著作郎姚思廉等上封事称旨,召而谓曰:朕历观自古人臣立忠之事,若值明主,便宜尽诚规谏,至如龙逢、比干,不免孥戮。为君不易,为臣极难。朕又闻龙可扰而驯,然喉下有逆鳞。卿等遂不避犯触,各进封事。常能如此,朕岂虑宗社之倾败!每思卿等此意,不能暂忘,故设宴为乐。仍赐绢有差。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言语致失次第。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

贞观十五年,太宗问魏征曰:比来朝臣都不论事,何也?征对曰:陛下虚心采纳,诚宜有言者。然古人云:未信而谏,则以为谤己;信而不谏,则谓之尸禄。但人之才器,各有不同:懦弱之人,怀忠直而不能言;疏远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怀禄之人,虑不便身而不敢言。所以相与缄默,俯仰过日。太宗曰:诚如卿言。朕每思之,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冒白刃,亦何异哉?故忠贞之臣,非不欲竭诚,竭诚者乃是极难。所以禹拜昌言,岂不为此也!朕今开怀抱,纳谏诤,卿等无劳怖惧,遂不极言。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知者明,信为难矣。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由是言之,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窕窈之章

C.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防微杜渐

D.随事谏正,多中朕失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E.惟君臣相遇,如同鱼水 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

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B.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C.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D.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8.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上不称天心 B.下为百姓所 C.欲令耳目外通 D.上不称天心

9.其字的含义不同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B.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C.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D.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10.下列各项,均能表现唐太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一项是()

①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②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人,预闻政事

③公等亦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

④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⑤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A.① ② ④ B.② ③ ④ C.① ③ ⑤ D.① ② ⑤ 1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求谏就是鼓励臣下提意见,《求谏》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唐太宗积极征求建议批评的主张。

B.唐太宗从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了大臣进谏的必要性,他恐人不言,导臣使谏,降低了君主一人专权弊端产生的可能。

C.唐太宗重视谏官作用,他诏令宰相入阁商议军国大事时,必须使谏官随入列席,以便他们预先听闻政事。

D.唐太宗勉励臣子极言规劝,勿担心触犯龙颜,而他也深切自我反省,虚心求谏。

12.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13.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参考答案:

篇6:高二语文《求谏》2

教学目标:

1、了解《贞观政要》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

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3、积累一些实词词义,特别是固定搭配。训练翻译技能。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个单元的专题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国古代政治是以君主为中心的,《诗经》中的“溥(博大)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沿着王土的边涯)”的诗句,是封建社会里形容皇权至高无上的惯用语,处在这一格局塔尖上的是地位无比尊贵的君主,包括立法权、政权、财权和军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权力都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一人听断,由此极易产生个人专断。为了防止君主个人专断的弊病,封建的思想家们为君主想出了一套行为规范,称为“君道”,包括个人修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方面。

《求谏》一文所论及的君主纳谏问题就属于君臣关系的范畴,而我们所熟悉的“君舟民水”的言论则是君民关系的范畴。这些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会避免上下堵塞、政务失常的产生,维护封建王朝的稳定。但这些思想毕竟要依赖于君主个人才能产生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当君主个人贪欲膨胀,任情喜怒时,这些思想就都成为脆弱无力的说教了。

二、结合单元说明,介绍《贞观政要》内容。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的著作。它以唐太宗君臣论政的言论为主,全面反映了中国古代以“君道”为中心的治国理念,宋以后历代君王对此书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因此,它是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的一把钥匙。

吴兢曾上疏玄宗极言“夫帝王之德,莫盛于纳谏”,说 “不肖之主,自谓圣智,拒谏害忠,桀杀关龙逢而灭于汤,纣杀王子比干而灭于周,此其验也”。为了增强说服力,吴兢还就近举出两个例子,一个是隋炀帝,“骄矜自负,以为尧、舜莫己若,而讳亡憎谏,乃曰:‘有谏我者,当时不杀,后必杀之。’”大臣苏威欲开一言,不敢发,因五月五日献《古文尚书》,帝以为讪己,即除名。萧瑀谏无伐辽,出为河池郡守。董纯谏无幸江都,就狱赐死。自是謇谔之士,去而不顾,外虽有变,朝臣钳口,帝不知也。身死人手,子孙剿绝,为天下笑”;

三、学生阅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威容俨肃

贞观初

必藉忠臣

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

实愿罄其狂瞽

纳刍荛

是以天下丧乱

如属文之士

美恶必见

魏徵

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禹雕其俎

纂组伤女工

四、落实字词,学生答问。第一段

1、固定搭配的词语

太宗威容俨肃:庄重严肃

皆失其举措:举止

冀闻谏诤:直言规劝(谏指规劝君王或长辈。分“诤”和“讽”两种)

臣不匡正:纠正、改正

欲不危败,岂可得乎:危亡失败 至于隋炀帝暴虐:残暴

必须极言规谏:竭力陈说

2、试译几个句子

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译文:太宗知道大家这样,每次接见臣下启奏事情,必定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听到臣子的直言规谏,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译文:一个人想看到自己的面容,必须要有一面明镜;一个国君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借助于忠臣。国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怎么可能呢?

3、重点词语

必假颜色:改换脸色,和颜悦色 主若自贤:意动用法。以。。为贤 冀闻谏诤:希望 卒令不闻其过:终于 寻亦诛死:不久 第二段

1、固定搭配的词语

冀凭直言鲠议:耿直的议论

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能直言谏诤的大臣 陛下开圣虑,纳刍荛:粗野之人(的意见)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商量处理

2、翻译句子

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

译文:正直的国君任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忠正的臣子侍奉邪恶的国君,也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

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译文:我听说木头经过墨线就能锯直,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译文:陛下开启圣明的思虑,采纳我等鄙陋之人的意见,愚臣处在这个不避忌讳的朝代,实在愿尽自己愚劣的能力。

3、其它重要词语

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天下太平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对待 致天下太平:达到 言而不用:被采纳 愚臣处不讳之朝:避讳 实愿罄其狂瞽:尽;瞎子 预闻政事:干预,参与。第三段

1、固定搭配的词语

是以天下丧乱:时局动荡

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放在否定词前,表双重否定。

2、翻译句子

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

译文:自古以来,帝王之中多有放纵情性、喜怒无常的,高兴时就任意赏赐无功的人,发怒时就乱杀无罪的人。因此,国家遭受损失,造成混乱,没有不是从这里开始的。

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

译文:我现在从早到晚,无时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常常希望你们尽情极力规谏。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

译文:怎能因为别人的话不符合自己的心意,便立即庇护自己的短处而不采纳呢?

3、重要词语 任情喜怒:放纵

滥赏无功:任意、肆意。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因为 第四段

1、固定搭配词语

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内心反省 但思正人匡谏:匡正进谏 欲令耳目外通:与外界相通 下无怨滞:怨结不通 多有怖慑:恐惧 言语致失次第:顺序

寻常奏事,情犹如此:普通

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不满而责怪 深恐人怀战惧:恐惧

2、翻译句子

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译文:常怕自己的所作所为,上不符天意,下为百姓怨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译文:只想得到正直的人来匡扶规谏,希望自己的视听能与外界相通,使百姓不怀怨结于心。

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

译文:大都心怀恐惧,致使语无伦次。

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

译文:普通奏事,情况尚且如此,更何况想直言规谏的,一定会畏惧触犯我的威严。

3、重要词语

恒恐上不称天心:常

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近来 言语致失次第:致使

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冒犯

情犹如此,况欲谏诤。犹:尚且。况:况且。岂肯更言:再 第五段

1、固定搭配的词语

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写文章

一日万机:指当政者处理的各种重要事务 常念魏征随事谏正:随时随事

2、翻译句子

自知者明,信为难矣。

译文:能正确了解自己的人就明智,(但)确实很难做到啊。

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

译文:就像写文章的人和从事技艺的工匠,都自以为有超人之术,别人赶不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

译文:如果著名的工匠和文士,互相品评比较,诋毁斥责,杂乱无章的文词、低劣的技艺于是就暴露出来了。

由是言之,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译文:从这说来,国君必须得到辅佐、规谏的臣子,指出他的过失。

虽复忧劳,安能尽善?由一个人去听政决断,虽再三思虑劳神,又怎能件件事都处理得好呢?

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译文:我经常想到魏徴遇事随时规谏纠正,许多事都切中我的过失,就像明洁的镜子照见自己的形体一样,美丑都全然显现。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译文:于是举起酒杯,赐酒给房玄龄等几人,勉励他们。3 重要词语 信为难矣:

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略:商量。呵斥指责,诃同“呵”。芜词拙迹:杂乱无章的言辞 举其愆过:过失

一人听断:决断、处理 多中朕失:切中

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照;显现

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酒杯;勉励 第六段

1、固定搭配的词语

首创奢淫,危亡之渐:奢侈放纵 遂答云“业已为之”:已经

2、翻译句子

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

译文:过去,虞舜制造漆器,夏禹雕镂案板,当时规谏禹舜的就有十几个人。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

译文:雕刻器物会贻误农业生产,织造五彩丝带,就会耽误妇女的工作。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译文:首先倡导奢侈淫逸之风,这是国家危亡的开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译文:所以刚正的臣子一定在事情开始时加以劝阻。等到过失已多得不能再多时,就没有再规谏的必要了。

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

译文:我所做的事,如果有不妥当的,有的可能才开始,有的恐怕已快结束,不管哪种情况都应进言规谏。3重要词语

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案板

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妨害;耽误妨碍。首创奢淫,危亡之渐:开端,苗头

五、简要分析

第一段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唐太宗积极求谏的态度;二是唐太宗对求谏的认识。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假设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

第二段 君臣围绕谏诤展开议论。

君:

反面论证:君臣都有正邪两类,正主和邪臣的组合、正臣和邪主的组合,都不能使国家太平。这是从反面做的论证。

比喻论证:鱼儿有水才能活,离开了水,就成了枯鱼。“鱼水”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唐太宗这个君主对于臣子重要性的认识。臣:

比喻论证:用木头经过墨线标定就能锯直,比喻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举例论证:古圣主有诤臣七人。发言的重点不在圣主,而在“争臣”“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的忠直精神。这番议论既颂扬了唐太宗,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为唐太宗所称赞,由此产生了一个积极的后果。

第三段: 一是臣子规谏的必要性;二是纳谏的普遍意义。先列举了帝王“任情喜怒”的现象:“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指出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导致“天下丧乱”。为避免这种情况,唐太宗认为大臣们应该“尽情极谏”。不仅如此,唐太宗还把纳谏的意义扩展到大臣身上,指出做大臣的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谏语”,接着又用一个反问做了进一步强调:“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这对于今天我们每个人的为人处事无疑都有借鉴意义。

第四段:唐太宗阐述自己希望得到纳谏的良苦用心。

中国的老百姓富有坚韧的精神,不到实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他们会一直忍耐下去,但这种怨滞不通的情况积蓄久了,一旦爆发出来,势必给君主专制下的国家致命一击,历朝统治者对此都有着清醒的认识,唐太宗更是多次引用“君舟民水”的比喻来说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唐太宗认为应该对臣僚多一些宽容,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第五段:唐太宗强调纳谏的必要性。

首先从人性的弱点出发阐述纳谏的必要性。他说“自知者明,信为难矣”。用了对比论证。又从实践之中得出经验,在一天之内要处理万件政事,而且只由皇帝一人“听断”,即使再三思虑劳神,又怎么能件件处理得好呢?接下来,他想起了魏徵这位经常“随事谏诤”的忠臣,认为他的谏诤“多中朕失”。

第六段: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制造了漆器,还会要金器,有了金器,可能就想要玉制的器物,久而久之,小的错误就会发展成大的错误。“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就是说不管是才有苗头,还是快要终结了,都应该进谏,即使不能防微杜渐,也要做到亡羊补牢。而皇帝本人,面对这种情况,也决不能以“业已为之”“业已许之”为借口搪塞大臣,而应该立即“停改”,否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这种认识是建立在唐太宗对历朝覆亡教训的深刻把握上的,体现了他的谨慎细致。

二、讨论

1、在现实生活中还需要“忠言”吗?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别人的意见。这些段落对于纳谏的论述告诉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人贵有自知之明,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有时候自己很难发现,别人发现并指出来了,这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绝不能因为别人的话不中听,或者认为别人的话揭了自己的短,而拒不接受。

2、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唐太宗是一位很英明的封建君主,他开创了“贞观之治”这样的封建社会少有的盛事局面,这与他的一些优秀品格是分不开的。

(1)勤于政事。他希望得到大臣的规谏,以匡救自己的过失,对此“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

(2)虚怀若谷。为了求谏,他放下架子,“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为了防止大臣因恐惧堵塞言路,“每有谏者”,纵使不合他的心思,也“不以为忤”。

(3)宽厚体谅。对大臣进谏时的心情和处境表示理解,努力创造一种君臣相得的良好氛围。

(4)处事谨慎。时常将前代帝王覆亡的教训挂在嘴边,提醒自己和大臣。即使在“闲居静坐”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唯恐出了差错,“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古时谏者“及其满盈,无所复谏”,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目的在于不能防微杜渐,也要亡羊补牢。

上一篇:买吊车按揭分期流程下一篇:老教授不顾选修课学生人数少 坚持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