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直谏感言的意思

2024-04-23

魏征直谏感言的意思(精选11篇)

篇1:魏征直谏感言的意思

十三、魏征直谏(译文)

长乐公主就要出嫁了,皇上因为公主是皇后亲生的,特别宠爱她,(就)命令有关部门送几倍于(前朝)永嘉长公主(的嫁妆给她)。魏征进谏说:“以前汉明帝要封皇子时,说:‘我的儿子怎么能和先帝的儿子相比?’命令只给楚王、淮阳王的一半封地。如今送几倍于长公主的嫁妆给公主,恐怕和汉明帝的想法不一样吧!”皇上同意他的话,到后宫告诉皇后。皇后感叹说:“臣妾多次听到陛下赞扬、器重魏征,不明白原因,今天看到他用礼数来抑制您长乐公主的宠爱,才知道他是(忠心于)国家社稷的大臣。臣妾(虽)与陛下结发为夫妻,(但还是)屈服于礼数,情义深重。每当有话说必(先)看您的脸色,还不敢轻易的冒犯您的威严,何况人家臣子(关系)疏远,却能像这样直言,陛下不可以不听了。”(皇后)于是派人请来魏征,赏赐他四百匹丝绸、五百匹绢,并对他说:“(我)听说你很正直,今天看到了,所以给你赏赐。你应该保持这份正直的品性,不要改变啊!”(有一次)皇上退朝后生气地说:(我)今天非杀了这个乡巴佬(不可)!皇后问皇上(要杀)谁。皇上说“魏征每次(都)在朝堂上顶撞我!”皇后退下,(不一会)穿着(皇后的)朝服站在内庭,皇上很吃惊,问她原因。皇后说;“我听说皇上圣明大臣正直,如今魏征(如此)正直,是因为陛下贤明的缘故啊。所以我在这里恭贺皇上。” 皇上才高兴。

子思向卫国国君提起苟燮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车。”卫侯说:“我知道他是个将才,然而苟燮做官吏的时候,有次征税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所以我不用他。”子思说:“明智之人任用人,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用他的长处,舍弃他的短处;因此一根合抱的良木,只有几尺朽烂处,高明的工匠是不会扔掉它的。现在国君您处在 战国 纷争之世,正要收罗锋爪利牙的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了一员可守一城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一再拜谢说:“我接受你的指教。”

编辑本段 注释

①: 子思:姓孔,名伋,孔子之孙,战国初期哲学家。卫侯:卫国国君。②: 将:率领。乘(shèng):古代马车的单位名称。一车四马为一乘。③: 赋:收税。④: 鸡子:鸡蛋。⑤: 弗:不。

⑥: 圣人:明智之人。官人:用人.官,任用

⑦: 杞(qǐ):树名,即杞柳.梓(zǐ):树名.连抱:合抱 ⑧: 爪牙:指猛将。

⑨: 干城:保卫国家。干,盾牌,引申为保卫。城:城郭 ⑩: 再拜:连拜两次。表示尊敬。谨受:虚心接受

孔,字子思,向卫国国君提起苟变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车。”卫侯说:“我知道他是个将才,然而苟变做官吏的时候,有次征税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所以我不用他。”孔说:“圣人选人任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因此一根合抱的良木,只有几尺朽烂处,高明的工匠

是不会扔掉它的。现在国君您处在战国纷争之世,正要收罗锋爪利牙的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了一员可守一城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一再拜谢说:“我接受你的指教。”

卫侯提出了一项不正确的计划,而大臣们却附和如出一口。孔说:“我看卫国,真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呀!”公丘懿子问道:“为什么竟会这样?”孔说:“君主自以为是,大家便不提出自己的意见。即使事情处理对了没有听取众议,也是排斥了众人的意见,更何况现在众人都附和错误见解而助长邪恶之风呢!不考察事情的是非而乐于让别人赞扬,是无比的昏暗;不判断事情是否有道理而一味阿谀奉承,是无比的谄媚。君主昏暗而臣下谄媚,这样居于百姓之上,老百姓是不会同意的。长期这样不改,国家就不象国家了。”

篇2:魏征直谏感言的意思

享太庙乐章・永和

作者:魏征朝代:唐 于穆烈祖,弘此丕基。永言配命,子孙保之。

篇3:浅谈合成氨厂两气氢回收工艺技术

关键词:氢回收工艺,变压吸附法,膜分离技术,深冷分离法

合成氨生产过程产生一定量的合成放空气和液氨贮罐弛放气 (简称两气) , 大多数合成氨厂设有等压回收装置以回收氨, 回收后含大量氢和甲烷的两气一般或直接放空, 或送锅炉房作燃料, 或用作生活煤气, 这样既造成了有用气体的损失, 又造成了环境污染。众所周知, 氢不仅是合成氨的主要原料, 也是生产其它重要化工产品 (如双氧水等) 的原料, 将含有大量氢的两气用作燃料或放空显然是极不经济的。若将两气中的氢加以分离回收返回系统, 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而且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1 工艺技术方案

氨合成尾气主要由合成放空气和液氨贮槽驰放气两部分气体组成, 放空气组分、驰放气组分以及经过氨洗后的气体中均含有大量的NH3和H2。现在工业上氢回收方法大体流程为:加压下用水吸收气体中的氨, 预处理后得到氨水;出高压水洗塔的气体经气水分离器后送加热器加热, 然后送到氢分离器用于回收尾气中的氢。目前常用的氢回收技术主要有深冷分离法、变压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

1.1 深冷分离法

深冷分离法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冷激液化温度的差异, 将混合气体降温, 使冷凝温度高于此温度的气体液化而达到气体分离的目的。深冷分离法回收氢流程 (见图1) 大致为:弛放气经过氨洗塔用水将氨脱除后再通过分子筛吸附器, 气体通过分子筛时压力下降到较低压力后进入冷箱, 尾气与产品进行对流冷交换后温度下降到-190℃左右, 在此温度下冷凝并分离除去CH4等杂质。离开第一分离器的气体含有约92%的H2, 在进入最终分离器前, 气体通过另外两个换热器, 在最终分离器得到纯度为98%的H2, 返回第三和第二换热器进行冷却后通过膨胀透平冷却端, 膨胀后气体通过换热器提供整个装置所需的主要冷冻量。

1-氨洗塔;2-分子筛吸附器;3-换热器;4-分离器;5-氢透平膨胀机

深冷分离法的特点是:产品回收率及纯度高。但在操作及管理上比较麻烦, 停车后再开车时间长, 开车时气量不足、压力较低, 操作比较困难, 并且投资较比较高, 故未能广泛应用。

1.2 变压吸附法

变压吸附法是用分子筛为吸附剂, 利用分子筛能选择性吸附尾气中的N2、Ar、CH4等组分实现氢分离。基本原理是利用在不同压力下各个气体组分在分子筛上的吸附与解吸能力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由于氢气在吸附剂上的吸附能力远远低于CH4、N2、CO、CO2等常见的其它组分, 当合成尾气通过分子筛层床时, 所有的杂质都被分子筛吸附, 从而得到高纯度的氢气, 当吸附床饱和后, 便将压力降低使杂质释放。

变压吸附分离具有过程操作简单, 能耗较低, 氢纯度高, 自动化程度高, 设备不需要特殊材料等优点。但缺点在于该流程再生速度快, 操作周期短, 对程序控制阀门的质量要求高, 切换复杂, 氢回收率较其它氢回收法要低。

1.3 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即中空纤维分离技术, 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一种高分子聚合物 (通常是聚酰亚胺或聚砜) 薄膜来选择“过滤”进料气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混合物通过高分子膜时, 由于各种气体在膜中的溶解度和扩散系数的不同, 导致不同气体在膜中相对渗透速率有差异。由此, 可将气体分为“快气” (如H2O、H2、He等) 和“慢气” (如N2、CH4及其它烃类等) 。当混合气体在膜两侧相应组分分压差的作用下, 渗透速率相对快的气体优先透过膜而被富集;而渗透速率相对较慢的气体则在膜的滞流侧被富集, 从而实现混合气体分离。

膜分离法的工艺流程 (见图2) 大致为:高压水泵将软水打到水洗塔塔顶, 尾气首先进入高压水洗塔进行水洗。设置氨水循环泵用于氨水循环洗涤, 使氨水中NH3含量达到较高浓度。离开水洗塔塔顶的尾气温度较高且带有少量液沫, 为更好除去尾气中的雾沫, 设置冷却器, 并在水洗塔下游安装气液分离器用于除去夹带的雾沫。离开气液分离器的尾气送入加热器将尾气加热升温, 然后进入膜分离器进行分离, 在渗透气侧得到高浓度氢气, 另一侧得到非渗透气。

膜法气体分离技术具有技术先进、工艺设计合理、占地少、开动灵活、膜寿命长、运行及维护费用低、性能稳定等特点, 且投资省、投资回收期短, 经济效益极为显著。该方法产品回收率与变压吸附相当, 但产品纯度则不及变压吸附。

2 三种工艺技术的比较

结合国内合成氨厂氢回收装置的生产业绩, 现综合比较三种氢回收工艺技术见表1。

1-水洗塔;2-高压水泵;3-软水贮槽;4-氨水循环泵;5-加热器;6-气液分离器;7-膜分离器

3 结论

综合比较氢回收三种方法后可知, 变压吸附和膜分离均可作为常规选择方案, 从投资、设备占地等方面而言, 膜分离均占优势;在操作可靠性方面, 两者相当。变压吸附由于切换阀动作频繁, 因而对其性能要求较高, 国内供货厂方保证其切换阀寿命可达10~15a;而膜分离法由于无转动设备和频繁的阀门切换, 可保证其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极高。

篇4:有感于东方朔的直谏

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不是戏说之作,其片首也已标明,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改编。剧中所演,大致都有史实的依据。也许是时尚难以摆脱,也许是习惯已成自然,其中仍有随心所欲之痕迹。比如让人上书封栗妃为皇后,这原是那位表面低调且与人为善的王妃(即以后的王皇后、王太后)之所为,在电视剧中,却成了出自处处锋芒毕露的长公主的损招,于史于艺,皆不可取,这且不去说他。因为太皇太后(窦氏)擅权,刘彻难以施展抱负,于是竟有6年时间在上林苑,明为游猎,实是考虑治国平天下的方略,并训练了一支八百人的羽林军,这却是捕风捉影,大有为汉武帝涂脂抹粉的味道了。

据史书记载,建元三年,漢武帝“始出微行,常入南山下射猎”,车马践踏了禾稼,当地百姓“皆号呼骂詈”,差一点被当地的官员抓起来;住客舍,又因为形迹可疑,如果不是老板娘“异上貌异”,还脱不了身。于是,汉武帝“又使吾丘寿王除(按:同治)上林苑”,使之与南山相连。上林苑原为秦代苑囿,西汉初沿用,供帝王休息、游乐、观鱼、走狗、赛马、斗兽、欣赏名花异木,(在今西安市西)。南山即终南山,(在今西安东南王曲镇南)。“夫南山,天下之阻,陆海之地也。山出玉、石、金、银、铜、良材,百工所取给,万民所仰足也。又有(按:同粳)、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给足。”可见这是渭水之畔的极其富饶之地。如今,汉武帝要把这一带圈进上林苑去,并叫吾丘寿王去开发,以满足他围场射猎的兴致。

站出来反对这一决定的是东方朔,他的理由有三:“绝陂池水泽之利,而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用,下夺农桑,其不可一也。盛荆棘之林,大虎狼之墟,坏人冢墓,发人室庐,其不可二也。垣而囿之,骑驰车骛,有深沟大渠。夫一日乐,不足以危无(按:同堤)之舆,其不可三也。”三条理由,归之为一,就是与民争利,而且为的只是自己的“一日乐”。不是么,要尽围场射猎之兴,把难得的“膏腴之地”,“开发”成“荆棘之林”、“虎狼之墟”,便不惜断了一方百姓的生命之脉,还要强行拆迁,“坏人冢墓,发人室庐”,这哪里还是想有一番作为的封建帝王的善举。

对于东方朔的这一通话,汉武帝倒是听进去的。“上悦,乃拜朔为大中大夫,给事中,然遂起上林苑”,没有翻下脸来训斥,没有给他穿小鞋,也没有我行我素,让吾丘寿王继续“开发”下去。请注意,这是建元三年的事,窦太后是建元六年五月去世的。即使在纳东方朔之谏“遂起上林苑”之前汉武帝都在上林苑,也只是3年时间,说是6年,先就有误,至少是夸大其词。而且,更重要的是,连当时的汉武帝刘彻也并不认为这是于国于民有益的好事,没有想到两千余年后的人,却要将这当做是汉武帝雄才大略的一个侧面加以渲染,这就着实使人费解了。

篇5:魏征直谏感言的意思

享太庙乐章・长发舞

作者:魏征朝代:唐 F哲惟唐,长发其祥。帝命斯v,王业克昌。

篇6:魏征直谏感言的意思

五郊乐章・舒和

作者:魏征朝代:唐 千里温风飘降羽,十枝炎景媵朱干。

篇7:魏征直谏感言的意思

五郊乐章・肃和

作者:魏征朝代:唐体裁:四古 律周玉g,星回金度。次极阳乌,纪穷阴兔。

篇8:语文课文中的故事与影响分析

语文教材所选择的课文大多是文学作品, 如诗、词、曲、小说、散文、戏剧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渗透着人文主义思想美学观念, 情感价值体验, 它们构成了语文学习的思想体系, 引导同学们在美的意境中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 识别假、恶、丑, 培养同学们高尚的思想情操。如八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一课是朱自清的叙事散文《背影》, 有的学生认为这篇文章远不如《春》写得好, 原因是情节太简单, 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 语言也不优美、动听;故事本身也不离奇, 没那么生动感人。其实大家只有想一想为什么《背影》会作为传统教材长期保留在中学课本里, 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学生, 这一切不都说明了作品所具有的强大的力量吗?如今大多数年龄在13~14岁之间的中学生朋友们, 正处于无忧无虑的年龄阶段, 家庭生活的富裕, 使得同学们无法体会出作者所处的社会和家庭状况, 因而也就不可能深度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所以同学们认为故事本身是平淡的。另一方面, 有的学生还有一种偏见, 认为好的文章一定要有优美的语言做装饰, 所以对文章口语化的朴素的语言也不能接受, 认为它缺少艺术魅力。那么, 先让我们看文章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标题。《背影》第一次在中国文学史上塑造了一个正面父亲的形象, 是一个肩负沉重负担, 任劳任怨的优秀父亲。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其次, 就是它朴实的口语功底了, 作为已经享誉文坛的散文大师, 他没有借助华丽的辞藻哗众取宠。可以说整篇课文, 很难看到雕琢的痕迹, 平淡的语言, 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父子之间深深的感情。父亲几乎成了在艰苦的逆境中, 为了儿女, 不屈不挠和命运抗争的坚强形象。我们应先从题目入手, 想象一下:作者为什么写一个并不太引人注意的背影形象, 深刻的意义是什么?这个带有悬念的题目一下子引起我们的兴趣。课文中描写背影的句子, 一共标出四处, 其中爬月台买橘子一处最为详细。一篇不长的文章, 为什么反复写这个背影, 我们能在书上找到答案:写这篇文章时, 正是作者家中祸不单行的时候, 祖母死后, 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他典卖家产, 借债丧母, 家庭情况一落千丈, 面对如此艰难的处境, 为了支持正在北大读书的长子完成学业, 为了维持摇摇欲坠的家庭窘况, 他勇敢地站了起来, 用自己宽广的肩膀担负起这副千斤重担。背影, 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而这些行为表现了父亲的什么品质?——无私奉献的精神!对, 这不正是千百万正直、善良、勇敢的父亲形象的真实写照吗?他也许不同于母亲的细腻、温柔, 但它绝不逊色于母爱的无私, 伟大。《背影》中所描写的不是普通的背影, 它包含的是深深的父子之情。文章的主题也就揭示了出来。作者为什么详写父亲的状况如何呢?我们看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那段话“他用两脚再往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同学们也会在文章里找到答案:当时父亲年迈, 腿脚不灵便, 但为了给成年儿子买几个在路途上解渴的橘子, 爬上了高高的月台。也只有此时, 同学们会深深理解文章里描写的作者的感情“……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此时感到我们不仅仅是作者被父爱深深打动, 同学们也会陷入深沉的父子情深之中。的确, 如果不是出于对儿子的强烈深沉的爱, 做如此危险的动作很难在一个年老体衰的老人身上找到, 那样详写背影, 正是由于此时父亲的背影已经成为作者记忆中永恒的丰碑, 难以磨灭。许多学生都已经被文章中表现出的父爱深深打动了, 但是它的语言并不华美啊, 为什么?文章的感人之处并不在于外在的因素, 而在于文章内容所产生的力量。文章语言不能简单说精美的语言是好的, 朴素的语言是不好的, 也不能反过来说朴素就好, 优美就不好, 而是要看内容的需要。《背影》表现的是人间最真挚的父子之情, 又发生在成年人身上, 使用华丽的辞藻反而有矫揉造作之感, 再就是根据文章所表现的特定背景, 也不适合使用过于华美的语句, 字里行间的教育意义却是不言而喻。

语文学习不需要整天的题海战术, 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学期趴在桌子上写几篇作文, 应该是时时处处体现到人们的生活中的学问和语言。当你听到一首动人心魄的歌时, 沉浸于歌词所描绘的幽然意境中流连忘返, 这就是语文;当你看到一幅雄浑俊雅的书画后, 立即被其吸引, 于是你搜肠刮肚, 想尽华美辞藻来赞美它, 这也是语文;当你发表演讲、主持会议, 甚至一个饱含深意的眼神, 别忘了, 这是深一层的语文, 也是语文学习的广泛性。

篇9:从师旷直谏谈起

一次,晋平公感叹师旷眼瞎,饱受昏暗之苦。师旷则说,天下有五种昏暗,眼瞎不在其中。所谓的五种昏暗是:其一,君王不知臣子行贿,百姓受冤无处伸;其二,君王用人不当;其三,君王不辨贤愚;其四,君王穷兵黩武;其五,君王不知民计安生。这等于是借自己眼瞎说事,劝谏晋平公要任用贤者,重视民生。还有一次,晋平公说:“做国君最大的快乐,就是说的话没人敢违背。”师旷觉得这话不该出自国君之口,竟然操琴撞向晋平公。

话说公元前547年,秦景公派其弟嬴鍼到晋国来请求结盟。秦晋两国在历史上恩怨纠缠,此时晋国虽是名义上的霸主,但实力已不够强大,因此,秦晋两国的外交关系复杂而微妙。当时晋国的执政官是叔向,他命人召唤外交官子员来接待嬴鍼,结果引起了另一位外交官子朱的不快——这天原该是子朱值班。于是,子朱道:“朱也当御。”但他连着说了三遍,叔向都没有回应,依然坚持要召回子员。子朱怒了,说:“我和子员级别一样,且该轮到我当班,你为什么非要召子员回来却不用我?”说着就用手按剑冲向了叔向。叔向说:“晋国、秦国不和睦已经很久了,今天的会盟如果能有幸成功,对晋国好处极大;若会盟不成功,两国的军队就要在战场上杀得尸横遍野。子员是个优秀的外交官,他发表外交辞令不违背国君的意思。而你子朱却经常改变国君的意思。身为执政官,我别的能耐没有,罢黜奸邪之人的权力还是有的。”说罢,也撩起衣服冲了上去。

眼看着两位大臣就要在朝堂上動武了,别的大臣赶紧连拉带劝,阻止了他们。

此事发生后,晋平公居然说:“晋国治理得差不多了吧!我的臣下为了国家大事,都争执起来了,可见他们多么忠于职守!”应该说,晋平公的这种解读并非毫无道理,若碰上阿谀之臣,他们一定附和:“领导看问题就是高屋建瓴呀,太伟大了!晋国现在确实比任何时候都更强大!”但师旷不这么看,他开诚布公地回道:“我看晋国的公室(皇族)会衰弱。臣下不是一心想着尽忠,却动辄用暴力相争;臣子不尽力于德行却自以为是,他们太放纵自己的欲望了,晋国恐怕要衰落呀。” 师旷说出真相后,晋平公也意识到晋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并没有对师旷进行打击报复。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往往会影响他观察世界的角度,这种视角上的偏差,“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若不经他人劝谏、提醒,自己再不有意克服偏见,身居高位的领导是极易“感觉良好”、好大喜功的。明明是坏事,可到了位高权重者那里,就“坏事变好事了”。原因无他,人们见到的,往往正是他们所乐于见到的事物;而对于那些坏事,人的潜意识往往会将其“装扮”成好事,以便让人们更容易接受。这是一种隐秘的心理欺骗现象。晋平公错误地理解子朱与叔向两人在朝堂之上的争执,就是这个原因。身居高位者,权威显赫,会自觉不自觉地将一些“坏事”屏蔽掉。因此,高位者很容易听到“颂歌”和谀谗,而不容易听到规劝和批评。鉴于此,清人汪祖辉曾说:“居官时不患无谀词,患无规语。”今日的为官者宜铭记此语,时时警醒。

阿谀成风,是历代官场都有的恶疾,今日之官场亦不能免。近年来,在某些地区或某些行业,当主政者大权独揽、飞扬跋扈之际,我们就会发现,在其势力范围之内,欺上瞒下、阿谀奉承、“报喜不报忧”等官场痼疾就会出现。官场风气恶化之下,下级官员之于上司,就不再是正常的同事关系,而是近乎奴仆,“下级官员奴才化”现象就此产生。

“奴才化”的官员唯上司马首是瞻,有一个段子把这类官员描述得很形象:“领导的要求就是我的追求;领导的脾气就是我的福气;领导的鼓励就是我的动力;领导的想法就是我的做法;领导的酒量就是我的胆量;领导的表情就是我的心情;领导的嗜好就是我的爱好;领导的意向就是我的方向;领导的小蜜就是我的秘密;领导的情人就是我的亲人。”可以说,“奴才化”官员当官的唯一目的就是把上司侍候好,以便自己能升官发财,指望这样的官员“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无异于与虎谋皮。

身为官员,自然要遵守下级服从上级的官场秩序,但这绝不意味着就要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甘当上级的奴才。师旷是晋平公的臣子,在君臣秩序森严的体制下,还能直言进谏,以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纠正君主的错误,可见,个人的选择还是很重要的。正如美国电影《蜘蛛侠》中那句掷地有声的台词:“任何时候,你都可以选择做个好人。”

(作者系文史学者)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4年第8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10:读《直谏中学语文教学》

读孙绍振教授的《直谏中学语文教学》之前,我对这位我并不熟悉的作者曾以上网“百度之”作了初步的了解。很有意思地发现,这虽是一本针砭中学语文教学的书,其作者孙绍振却并非是中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的工作者。百科名片上他的身份是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和中国文艺理论协会副会长。再看他的生平简介,除开主编过初中语文教材及其配套的教学参考,再无其他与中学语文教学有关的经历。读完本书的自序我不由得惊叹,一个大学教授怎会将中学教学里的陋习弊病看得如此明晰,将应试教育重压下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少年的痛苦感受得如此透彻!待读完全书,更是为孙教授精辟独到的见解、幽默风趣的语气和细致深刻的剖析深深折服。我想,这或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罢,绝大多数在中学语文教学一线奋斗多年的教师们,乃至苦读多年即将走向教育岗位的我们,都已在因循多年的模式里形成了习惯性教学思维,也就是在本书中被批判的,使语文教学沦为纯粹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的教学思维。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还没有教学经验的师范生来说,“沿袭”是最为稳妥、最为安全的一种接受方式,倘若跳出前人的模式,且不说取得的实际教学效果尚未可知,首先在自己心理的一关便是过不去的。俗话说:枪打出头鸟。真正敢于将自我心中的独创性思维付诸教学实践的人少之又少,当然,大家都有一颗负责的心,害怕自己还不够丰厚的知识积淀和不够成熟的教学水平会误导了学生,按以往固定的模式教学,至少路子不会偏,这是对的。

但是,我们不能因这种害怕,就使自己变成“装在套子里的人”。王小波在《思维的乐趣》中说到:愚蠢是一种极大的痛苦;降低人类的智能,乃是一种最大的罪孽。以愚蠢教人,那是善良的人所能犯下的最严重的罪孽。孙绍振教授将这句话引用为“炮轰新编中学语文课本”一节之序,便是这个道理。孙教授对由来已久的字、词、句意义分析和划分段落并分析段落大意这两项教学步骤尤其深恶痛绝,他认为,事物没有绝对的界限,对于文章来说更是如此,一篇文章往往具有多种划分标准的可能性,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却以一种标准的划分扼杀了学生的思想,于是便有了接下来的“满堂灌”,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麻木沉默地听。“在课堂上无谓的消耗时间,无非是把僵化的东西说成是天经地义的。这对于青少年实在是一种精神浪费。”对于一个正是从这种语文教学定式中经历过来的人,我对孙教授的观点深表赞同。

既然不采用死板的按段落划分分析的方式,那怎样去分析一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和情感脉络呢?对此,孙教授首先提出了“分析”的真正意义。

“从思想方法上来说,什么叫做分析?分析就是把本来统一的,水乳交融的,天衣无缝的东西的内在矛盾揭示出来。”

孙教授在本书的自序中说道:“„„一切经典作品,都是完整的、天衣无缝的,以形式和内容的水乳交融的统一为特点的。而要分析则要从统一的作品中提出问题来,问题不是摆在表面上的,而是在文章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深处的,这就是难度的所在。中学语文课堂上许多浪费时间的纠缠(如段落大意的划分和字词句的孤立解释)都是由于没有从文章深部提出矛盾,而不提出问题,也就谈不上分析问题。”

这正是爱因斯坦所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而具体怎样提出问题、再怎样作解决问题的分析呢?对于这一点,孙教授在本书的第三章第二节,“通过还原和比较进入分析”中做了具体阐释。他将操作步骤分为以下几点:

1、证明和证伪。主要是针对议论文的写作和理解来说,提倡爱因斯坦所倡导的“两面神”思维方法,亦即总是把事物放在正反两面中检验,通过正例肯定论点,通过反例发展论点。

2、应该这样写和不应该那样写。弄清为什么作者不该那样写,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他要这样写。在本书中举了托尔斯泰《复活》中聂赫留朵夫在监狱中探望玛丝诺娃一段的原稿和定稿为例,明白为什么采用修改后的定稿而不采用原稿,才能体会定稿在这一段描写中的妙处。

3、不同艺术形式的不同规范的比较。就比如诗中描写的爱情都是从一而终、至死不渝的美好情感。而小说这么写却会流于平庸枯燥,毫无看点。本书中具体取白居易赞颂永恒不变爱情的《长恨歌》和鲁迅曾构想的李隆基和杨玉环“被出卖的爱情”为例。

4、艺术感觉的“还原”。要求把作者省略了的,被感知和想象排除了的,用自己的推理和想象还原出来。本书中举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例中“千里江陵一日还”中不实之处,来推理李白流放“中道遇赦”,急于回家见到妻儿的心情。

5、情感逻辑的“还原”和比较。情感逻辑不像理性逻辑那样统一,它可以自相矛盾。理性的一个特点是分析全面性,不能片面、绝对化。而情感的一个特点恰恰是绝对化。正如严羽所说:“诗有别才,非关理也。”要抓住情感逻辑,则必须舍弃理性逻辑。本书取《三国演义》中关公放走曹操这一情节,展示了人物不合理性的情感逻辑。

6、审美价值的还原和比较。提出将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区分开来,再求超越日常审美价值的优势。本书以《红楼梦》中薛宝钗这一形象为例,她的为人处世很有实用价值,在人事关系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她并非恶人,但因她对人没有强烈的感情,缺少了一种审美价值,所以是“丑”的,由此引申到真善美的既统一又矛盾的错位。

7、历史的还原和比较。不管对什么样的作品,要作出科学的评价,光是从今天的眼光去观察是不行的,只有把它们放到产生这些作品的时代(历史)背景中去,还原到产生它的那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艺术的氛围中去。尤其强调通过历史前后比较,发现文学作品内容、形式上对比之前的突破。本书以《西厢记》中表现爱情双方内在的曲折和痛苦对比之前诗化完美爱情的超越来体现历史比较下文学作品的进步。

8、流派的还原和比较。一切审美语境都不但与形式(文类)而且与流派分不开。要真正理解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奥秘,必须分析其流派的艺术特征。本书取中学课本入选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闻一多的《死水》为例。前者受欧洲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抒情相当潇洒优雅;而后者则符合象征派“以丑为美”的原则,把本来很强烈的情绪提炼成一种统一的情绪。这就是两首诗风格迥异的原因了。当无法回答艺术本身的问题时,只有还原到艺术形象的流派的分析和比较中去才有希望。

9、风格的还原和比较。要在相近风格的作家作品中找出个人独创性下的不同点,特别提出,要真正抓住作品的特点,就要把作者作为一个个人,和他所属的阶层区别开来;把作者一般的个性和一时一事的感兴区别开来。本书中取王小波为例,他与钱钟书、舒婷的散文都是幽默的,而王小波独创的特点在于智性和幽默交融,把思辨和幽默,正理和歪理,结合得相当独特。在这样的比较下,就将“幽默”大风格之下王小波的个人特点,精致地比较、分析了出来。

这些具体的步骤又可以抽象概括为两点:第一,对于个别的作品,主要是从艺术形象还原,抓住还原出来的原生感性现象与经过艺术加工的作品之间的矛盾,提出问题。第二,避免孤立地分析问题,尽可能把作品放在可比较的语境中,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提出问题。孤立地面对作品,由于缺乏可比性,是无从分析的。

掌握了“分析”的方法,接下来就回到这个问题了:如何在一篇文章中,不走分段落的老套路,来分析文章的层次?

孙绍振教授提出,以“找关节点”来取代传统的段落大意分析。所谓“关节点”,就是全文中比较关键的语句,也就是矛盾的端倪。其特点是,先把作者的思路和情感变化过程作阶段的划分,然后从其间的联系,全面地把握其特点。要害是把思想、情感作为一个发展、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曲折转化的临界点,就是关节点。孙教授对此这样说:“文章最为重要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的目标是内在深层的内涵。犹如以刀切瓜,全面分析和一点突破相辅相成。文章的矛盾隐藏于整体的统一性之中,但是,矛盾的端倪,在局部上可能是突出的。”

抓到了这一个突出的“关节点”,就是初步的成功了。而关节点不是孤立的,它的生命在于和其他类似的关节点的联系。找到多个关节点的联系,就不难找到其思绪的来龙去脉,其逻辑联系。

就《背影》而言,由叙述父亲买橘子背影的一段往上往下细读,不难发现,在此前后几个关节点组成的情感的脉络。

1、原来的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太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2、(他)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迂。

3、(父亲买橘子)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留下来了。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了,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眼泪又下来了。

4、(读父亲的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衣,黑布马褂的背影。

找出了这几个关节点,全文的情感脉络,基本上可以掌握了,完全不必在段落的划分上斤斤计较。

有了多个关节点,就可以看出文章的思绪不是一个静止的、僵化的、固定的平面。这种方法,与被动的划分的最大的不同在于,迫使学生追随作者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化被动为主动,使他们做出自己的判断。

孙教授提出的以关节点和思路发展的层次分析法,和段落大意的划分,在思想方法上是大不相同的。第一,它以文章的整体为目标,但是不拘泥于文章的全部,而是从中找出转折的关节,思绪的脉络,观念(关键词)的发展和深化。第二,它所注重的既不是简单的划分,也不完全是笼统的直觉。而是在抓住一个初始的观念、关键词,找出它和它派生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看它在一定条件下,发展,转化,深化,甚至走向反面(如《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中的“自信”转为“他信”)。就我而言,在读到孙先生这本著作之前,脑海中所根深蒂固的分析课文的方式,还是我中学时代所接触到的段落划分与段落大意。即便依旧记得当时对这种方式的抵触和厌烦,却依旧想不出怎样去打破这样的好似积重难返的僵局。可以说这种“关节点”分析法就像一盏为我指路的明灯,一支强有力的胳臂,将我从创新无望的深沼中拉了出来,能满怀信心和希望地重新审视阅读了无数遍却依旧从中找不出新名堂的语文课本,重新走上一条从僵化的、枯燥的工具性教学中解放出来,带着感受人文之美的心去从事语文教学的道路。

孙绍振教授在书中提出有关教学改革的另外一点也令我感受颇深。在我中学时期,很多老师讲解作品都采用的社会学的方法,讲解完课文的字词、分段、表现手法之后,总会在中心思想和情感倾向上给课文一个“升华”,那就是将作品的思想和情感与时政联系起来。这样的方法,也在我脑海中树立了一个坚不可摧的观念,那就是一篇文章,无论写人写景写物,只要在其中蕴含了深刻政治思想,强烈的政治感情,那便是一篇有价值,有意义的好文章。用如今的一个热词来形容就是: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

在建国初期及之后,这样的“高大上”却发展成“假大空”。于是有人说,最好的散文还是在民国时期,那时的散文家们,将国家动荡,忧国忧民之心恰到好处地融进如画一般的散文中,而不是赤裸裸地表白呼号。对此我之前竟也从未有过疑虑,就如《荷塘月色》一文,我还记得分析完朱自清先生美妙的写景之词后,老师这样告诉我们文中体现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在“四一二”大屠杀之后,知识分子不知何去何从的苦闷之情。不知是该在国民党的统治下继续苟且生存,还是投身共产党的革命。产生了不知“哪里去”的“惶惶然”。

而孙绍振教授指出,满足于把政治社会的形势和作者的心灵之间的统一作为最终目标,这并没有涉及矛盾,而是停留在表现对象和文学作品的统一性上。光是寻求作品社会意义是不够的,不能成为一种科学的,深刻的方法。

对这篇荷塘月色的中心思想,孙教授这样解释:这篇散文的矛盾中心是“自由”,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要传达的是一种“自由”,这种自由不是哲学的自由,也不是实用的自由,而是一种伦理的“自由”。这种自由是因为远离了妻儿,远离了沉重的家庭负担而生的,是一种暂时的心灵的解脱。

为了证实这一说法,孙教授以及他的学生对写《荷塘月色》那段时间,朱自清先生的个人处境做了详细的研究和调查,并举出大量的论据,来证实这一说法。

且不说这一说法的正确性与否,不说朱自清先生究竟是出于政治环境还是个人困境而生出这篇《荷塘月色》。孙绍振教授提出的这一观点,推翻了几十年来语文教学中的陈词滥调,能给学生带来新鲜的感受不是吗?这两项说法,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就是值得分析的地方,比让学生感受“高大上”更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况且,谁规定优秀的散文必须和民族、社会、国家联系起来?纯粹的个人感情抒发难道就不值得被肯定吗?过分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对学生自我的创作也是一种误导。

这就不得不提到孙教授那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震动语文界的《炮轰全国统一高考体制》。孙教授炮轰的矛头尤其指向语文高考试卷中的作文部分。首先是,作文所占分数太低,作文是最能体现一个中学生文学素养和水平的项目,在全卷一百五十分里却只占了六十分;其次,作文命题的肤浅化、片面化、以及相当明显的政治和道德教化的倾向性,都大大限制了考生思维和情感的发挥,使他们很容易陷入一种“天真烂漫的愚蠢”,说着大片流传于世、烂熟于心的空话、套话,以迎合考官,求得一个稳妥的分数。

这一点,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直延续至今。不知这几年的高考作文是不是有些微改变,反正在我高考那一年,也就是三年前,我依旧是装着一肚子老师精心挑选给我们的“好词好句好论据”上考场,用四十分钟写完一篇毫无个性、过后毫无印象的“三段式”、最后估计评到了五十分的议论文。还记得刚进高中时,语文老师也曾提倡过一段时间的自由写作,不限文体,不限字数,甚至不限思想倾向。那是的语文老师是个挺有才气的小老头,给我们出的作文题也是花样百出又意蕴深厚,非常适合灵感自由地发挥。我记得其中一篇便是命题“以荷为衣”,取自屈原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那时我们刚刚学习了课本中的《离骚》选段,这样不设限制的作文写起来是相当顺手而且开心的。在那段时间,我们一个班写出了不少高质量的优秀作品。可惜好景不长,到了高二,我们便被强制灌输“标准议论文”的写作方式,还记得那时我的转变相当痛苦,每次月考的语文作文分数都在及格线下,当时的语文老师,一个刚从毕业不久的年轻姑娘常常将我唤道办公室,指着我的试卷惋惜道:“你的文笔还不错,可惜你把议论文写成散文了,不仅架构没有,对题目的理解也是错的。”

到后来,我经过长久的训练,终于能流利地写出一篇格式标准,而且与参考答案中题解相一致的议论文,可是笔下再也流淌不出多漂亮的文字,多独到的思想。

我看孙教授在其《炮轰》文中说,作文训练和考试最基本的目的是,让青年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的头脑复杂而丰富,而不是把他们弄得简单而幼稚。真正优秀的命题,应该有两个特点:第一,诱导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多方面深刻地思考;第二,冲破流行的套话,回到自身的个性,找到自我,讲出自己的话语,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而低水平的考题则是迫使学生不动脑筋,讲一些不经过自己经验检验和理性分析的套话。

结合我自身的经历,对于孙教授以上的观点,我再赞同不过。可是高考作文喊改革喊了那么多年,到我这一届,依旧没有多大的起色。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不敢多动脑筋,那对于高考来说是危险的标新立异。毕竟,高考的重要程度和评价标准摆在那里,能在固定标准内写出优秀作文的学生,除了有能力还要有运气,这无异于一场巨大的赌博。所以,就连不忍看到学生深受其荼毒的教师们,也不得不一遍遍苦口婆心地训练他们写出一篇稳妥的考场作文。

基于此,我对未来怎样教学生写作文,还是十分迷惘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一定会鼓励学生勇敢跳出约定俗成的套话、抛开那些迫使人放弃思考的流行话语,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事情,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再用自己的嘴表达出来。就如孙教授所提倡的“贴近生活不如贴近自我”。

“与其说贴近生活,不如说贴近自我。或者说得保险一点,贴近生活,离不开贴近自我。当然也可以说,要真正贴近生活,必须贴近自我,贴近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在作文中,却是没有必要的。只有自己私有的、独享的、他人所没有的东西,才是值得你去写一写,去挖一挖的。„„其实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的感觉都有不一样的成分,由感觉触发、调动起来的回忆、想象、经验和思想只有那些不一样的才是宝贵的。要把相同的感觉说出来,很容易,因为可以借用流行的、权威的、现成的语言,可是要把独特的感觉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就要从现成的流行的语言中突围出来,那可不是很容易的。这难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观念上的,以为越是用熟了的越保险;其实这很可能是用自己舌头唱别人的歌。第二,越是用熟了的越是有一种自动化的力量,不用动什么脑筋,就冒出来了。要把作文写好,就要想尽办法把不动脑筋就冒出来的那些现成话排除掉,努力把自己特有的感受找出来。”

这些观点,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会传达给我的学生。当然,是提倡他们畅所欲言,而不是肆意妄言。对于低俗的、恶趣味的、品位低下的话语,还是要坚决遏止。孙教授在《炮轰》一文中,对诗歌鉴赏一题的“炮轰”,也是十分发人深省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诗歌鉴赏曾以客观题的形态出现过,这是我们这一代未经历过的,可光看孙教授在文中的分析,便觉得整个命题和解答都荒谬至极。本来,“诗无达估”,可高考题却将诗歌鉴赏的答案标准化,这正如孙教授所说“暴露了出题者相当主观而且狭隘的思想”。这个状况到现在有所好转,至少标准的客观题改为主观的表达,可标准答案中的“关键词”,还是或多或少地限制着考生的思维。对于诗歌这一种特殊的问题,其思想和感情的隐含性、多元化,岂是寥寥几个“关键词就能给定义了的?

篇11:直谏名臣杨继盛阅读答案

杨继盛(1516~1555),明代容城(今河北徐水容城镇)人。七岁丧母后边放牛边读书,由于刻苦勤奋,学业极为优异。在国子监深造期间,得到祭酒(管理京城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官员)徐阶的赏识。嘉靖二十六年(l547)登进士,授官南京吏部主事。在南京,他向学识渊博的兵部尚书韩邦奇学习,不久,被提拔为兵部员外郎。

这时,俺答(鞑靼族的首领)围攻北京,帝都告急。嘉靖皇帝委派成宁侯仇鸾为平虏大将军,节制各路兵马,想依靠他击退入侵之敌。但仇鸾贪生怕死,只求保持个人的禄位,于是上疏主张与鞑靼通商,向他们购买马匹。他以为,这样一来,鞑靼从卖马中获得厚利,便会自动撤消对于明朝的入掠。这一愚懦的建议,却颇得到一批苟且偷安的大臣和昏庸愚蠢的明世宗的首肯。与此相反,杨继盛主张坚持抗击外侮,反对妥协辱国。他深知仇鸾、严嵩把握朝政,自己的主张是难以实现的,但为了国家利益,他毅然于嘉靖三十年(1551)上《请罢马市疏》,列举了向俺答互市议和的十不可和五谬。强调只有坚决抵抗,才可望打击俺答,保障边境的安全。

由于他的奏章论据充分,情真意切,使冥顽如石的世宗皇帝也“颇心动”,因而转发给仇鸾、严嵩、吕本、赵锦等权臣传阅。仇鸾恼羞成怒,那班腐败无能的官员于是随声附和。当此时,仇鸾利用皇帝的宠信,进密疏,诬告继盛有图谋不轨之嫌。这样,杨继盛就被投进“诏狱”,接着又贬为狄道典史。

不久,俺答毁约,又屡次进犯,仇鸾的奸佞暴露无遗,急病而死,被处以戮尸之刑。嘉靖皇帝这才想到杨继盛当日所说是正确的,于是把他稍为提升,作山东诸城知县。一个多月后,调南京户部主事。接着又封为刑部员外郎。

当时,严嵩专权,他痛恨仇鸾曾在世宗面前讲过自己的坏话,所以内心非常赞赏杨继盛带头对仇鸾发难,要迅速提拔他。于是又擢升他为兵部武选司。可是,杨继盛并没有受宠若惊,他痛恨严嵩比对仇鸾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上任一个多月后,冒死上《请诛贼臣疏》,弹劾严嵩“盗权窃柄,误国殃民”的“十大罪”和“五奸”,要求早加诛戮,以清朝政。疏中有“伏望皇上听臣之言,察嵩之奸。群臣于嵩畏威怀恩,故不必问也”。疏入,明世宗大怒。他十分宠幸严嵩,认为杨之上疏弹劾他,是因“谪官怀怨,摭拾浮言,恣肆渎奏”,又将继盛下予诏狱。

被投进特别监狱后,杨继盛遭受了毒打一百棍的酷刑,交由刑部定罪。刑部侍郎王学益是严嵩的死党,他根据严嵩的密令,要诈传亲王令旨处杨以绞刑,遭到刑部郎中史朝宾的抵制。严嵩怒而贬史朝宾为泰州通判。刑部尚书何鳌不敢违抗,根据严嵩的意愿判杨继盛死刑,但明世宗却没有马上杀死他的意思。

在牢房三年间,屡有正义之士设法营救,但严嵩必欲根除后患。刚好都御史张经、李天宠受诬陷入狱,严嵩揣摩皇帝必杀这二人,等到朝审时,就把继盛的名字一并附上呈批。这,杨继盛是清楚的。但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他从容不迫地给儿子写了信。在信中,他对儿子叮咛周至地训诫,要他们好好学习,不必迷于仕途,“若是做官,必须正直忠厚,赤心随分报国。不可因我为忠受祸,遂改心易行,懈了为善之志”。表现了与屈原一样“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气概。

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月一日,杨继盛在北京西市慷慨就义。临刑前,他口占一绝;“浩气还大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天下相与涕泣传颂之”。

不久,有以杨继盛为主人公的著名传奇《鸣凤记》问世,于是杨继盛的名字“虽妇人孺子亦知”了。傅维鳞的《明书》又把杨与沈炼、海瑞合传,列为明代著名直谏朝臣之一。赞美他的诗歌更是数不胜数,杨继盛以其正直刚强而长久地为人所传颂。

(摘编自彭妙艳《浩气常余百炼刚——明朝直谏名臣杨继盛》)

11、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杨继盛从小学习刻苦勤奋,学业极为优异,进士及第之后,加之得到国子监祭酒徐阶和兵部尚书韩邦奇的赏识,很快由南京吏部主事提拔为兵部员外郎。

B、仇鸾在俺答入侵时上疏主张与鞑靼通商,想让鞑靼人从卖马中获得厚利而自动撤消对于明朝的入侵,杨继盛则认为只有坚决抵抗,才可保障边境的.安全。

C、从仇鸾被处以戮尸之刑,而杨继盛则由一个典史提升为刑部员外郎来看,嘉靖这个皇帝虽然昏庸,但他还是认识到了杨继盛这位敢于直言进谏臣子的价值。

D、从杨继盛对儿子叮咛、训诫上看,他的内心是非常矛盾的,他既想让儿子做官“赤心随分报国”,又希望儿子不迷恋于仕途,怕儿子因为自己而受到连累。

E、文章写杨继盛死后不久著名传奇《鸣凤记》问世,《明书》又把杨与沈炼、海瑞合传,列为明代著名直谏朝臣之一,说明他死后得到了朝野的一致赞誉。

12、文章写仇鸾把持朝政、奸佞误国,对表现传主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3、从杨继盛弹劾严嵩一事,可以看出杨继盛是怎样一个人?请简要分析。(6分)

14、杨继盛因直谏而死,对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3、①看到严嵩误国殃民,便不计较个人升迁得失加以弹劾,有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大局(爱国)意识。

②不因严嵩迅速提拔自己就对他感恩戴德,有不依附于祸国殃民的权贵的正直品格。

③能够洞察严嵩祸国殃民的危害,并敢于冒死上疏弹劾,有敢于牺牲的精神。(一点2分)

14、观点一:杨继盛因直谏而死值得赞扬。

1、在奸臣误国的情况下,只有正直之臣直言敢谏,才有可能清楚奸邪,使朝政清明。

2、只有直言敢谏,指明奸邪“盗权窃柄,误国殃民”之罪,才能彰显正义。

3、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是古代正直的官吏的品格。

观点二:如果从变换斗争手段等其他方面谈,研制有理即可。

上一篇:霸气押韵的班级口号下一篇:缓慢的寂静散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