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形势下弘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重要意义

2024-05-04

论当前形势下弘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重要意义(精选2篇)

篇1:论当前形势下弘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重要意义

论当前形势下弘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重要意义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团结带领人民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我们党凭借艰苦奋斗精神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3月5日,在中国革命即将胜利的前夜,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提出了“两个务必”思想,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又把艰苦奋斗提高到艰苦创业、勤俭建国的高度,将艰苦奋斗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全国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当前,改革开放、经济社会的发展给中国带来了越来越富足的物质文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更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之有人对艰苦奋斗这一传统美德和勤俭节约的传统消费观提出了质疑,认为现在还提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不合时宜。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错误的。必须看到,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经济社会有了一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前进道路上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仅不能放弃,而且更要发扬光大。

一、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需要

坚持一切从国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基本思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教育科技相对落后,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矛盾日趋突出等,决定了我国长期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我们必须继续弘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面临的国情和形势:

75%至85%。

现在我国660座城市中有约400座城市缺水,10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绝大多数河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城市河段90%以上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在农村有3.6亿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水。

我国人均耕地、草地面积只有世界的三分之一,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每年人口增长1000多万的同时耕地面积减少1000多万亩,耕地锐减直逼18亿亩红线。总之,我国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二、艰苦奋斗是盛国兴邦的必要条件

一个国家的崛起和强盛、一个民族的振兴与发展,需要诸多条件,但艰苦奋斗这一条是不可缺少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国古代思想家们把艰苦奋斗看成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种思想境界。《周易》有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旧唐书》有“夫俭,德之恭;侈,恶之大。”等警世箴言,陆游在《放翁家训》中告诫后辈,“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历史上朝代的兴衰往往与艰苦奋斗和奢靡腐化呈对应关系,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在总结唐朝由盛世走向衰败的历史教训时写下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名言。中国几千年来的发展史已经表明,中国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充分发扬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把艰苦奋斗作为政治本色,将其融入到党的宗旨、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之中,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大力倡导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并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毛泽东同志指出: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邓小平同志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提倡高尚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艰苦奋斗、勤俭朴素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我们党先后创立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蒋筑英精神等,渡过道道险关,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今天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我们要实现下一步的奋斗目标,仍然需要这些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三、艰苦奋斗是落实科学发展、坚持节能降耗减排的具体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成为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明确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作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约

束性指标。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要继续抓好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关键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上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把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正确理解艰苦奋斗精神在当代的表现形式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环境中,艰苦奋斗虽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内涵是相同的,本质是一样的。这就是知难而进,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工作作风;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自强不息,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革命风格;励精图治,克勤克俭,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当前,许多人之所以将艰苦奋斗视为过时观念,其根源在于对艰苦奋斗作了肤浅的、片面的理解,似乎一提艰苦奋斗就是要吃差的,穿破的,不能有丝毫的个人享受,这一思想严重歪曲了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决不是目的,而是要立足于客观现实,通过奋斗、抗争,去获得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和享受需要。艰苦奋斗不等于不讲享受,而是要尽可能满足享受,但享受与享乐主义则是有严格区别的,享受是人正常的需求,享乐主义则是不顾客观条件,贪图奢侈,沉醉于物欲之中的行为。正常享受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促进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享乐主义则会坐吃山空,引发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明确艰苦奋斗与合理的个人享受之间的关系,就能完整地理解艰苦奋斗精神。

今天,我国已基本摆脱了贫困现象,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了艰苦奋斗的原始意蕴。在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的同时,提倡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决不是让人们的生活恢复到过去的水准,而是要提倡一种不畏困苦,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它要求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必须立足现有的客观条件,脚踏实地去生活和工作,这一精神决不会因任何条件变化而过时,它是一种永久的精神之源,它只能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今天提倡艰苦奋斗,既不同于人类早期的必然性,也不同于建国初期的形势所趋,具有其特有的时代特征。足于现实条件,在人力、物力、财力许可的限度内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层次,如果超越现实,将正常的享受转化为非现实的铺张浪费,则有悖于艰苦奋斗的精神,陷于享乐主义泥坑,那是吃祖辈饭,断子孙粮。计,截止7月2日全国洪涝灾害受灾面积是3048千公顷,受灾人口是5033万人,因洪涝灾害造成人员死亡252人,失踪64人,倒塌房屋20万间。

5、冰雹袭击。4月8日湖北、湖南两省部分地区遭遇春季罕见雷雨大风冰雹天气袭击,此后,河南、浙江、重庆等省市不断有冰雹灾害出现。

6、干旱接踵而至。去冬今春以来,辽宁、河南、青海、内蒙古等省部分地区降水量持续偏少,导致粮食产量减少。

的新形势下,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头脑比较清醒,不为金钱、权力、女色所诱惑。但也确有一些人意志薄弱,不自觉地解除了思想武装,他们的理想信念动摇了,沉醉于“灯红酒绿”之中,对共产主义、无私奉献不那么感兴趣了,而对那些宣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东西却津津乐道,一味追求所谓“潇洒”、“派头”。思想上的蜕变必然会引起政治上的质变,发展下去是十分危险的,我们要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其次,生活上要艰苦朴素,坚决反对贪图安逸的享乐主义。每个党员领导干部是否克勤克俭、艰苦奋斗,务实进取,不仅关系个人和企业的威信和形象,而且关系党和国家的命运。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还没有条件搞高消费、高享受。即便是将来步入小康、富裕起来,也不能在生活上放纵享受,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决定人们需求欲望要有节制性。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像周恩来总理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物质生活方面,知足常乐,使艰苦朴素成为我们的美德。

篇2:论当前形势下弘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重要意义

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对

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内容提要:

通过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基本概念、当代价值、基本特征和内容的论述,简述学生对于弘扬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在论述的同时,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现代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当下与潜在意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

道德传统、当代大学生、社会、内容、意义、正文: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泽被春秋、影响深远。几千年来,哺育了炎黄子孙、激励了所有奋发有为者、造就了千千万万中华民族的脊梁,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法律政治逐步健全的今天,传承千年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依旧不失去其对当代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影响力。

二、推崇“仁爱”与人际关系和谐原则

在人与人的相处中,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特别强调要“推已及人”。孔

子曾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这些都是积极的着处世态度。在今天,这种思想仍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仁爱”就是要求我们保持一颗怜悯、同情和爱护的心,能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人际关系和谐历来为传统道德所强调。传统道德要求我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人要谦和,但事事屈从;要尊重他人意见,但随声附和;要能容纳朋友缺点,但不任其堕落;要乐于助人,但不一切包办。仁爱原则确立了我国传统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三、弘扬人伦价值,讲究个人在人际关系中道德主任和品格

四、追求精神境界完美,宣传个人修养的持之以恒。

第三、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内容及意义

一、爱国主义传统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我国的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从屈原的“上下求索”的忧国忧民思想,到范促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不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芒。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永恒主题。但无可否认,现代爱国主义教育随年级增长逐步淡化是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应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以保证大学生在成长乃至成才后对祖国做出更大贡献,并以此为目标向更高要求发展。

二、敬老爱幼传统教育

其特点是重视人伦关系,提倡人伦价值。中国传统道德重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人伦关系,并使其成为社会家庭共同遵守的道德要求。我校开始实施的“献五心”活动中就包含有“孝心献父母”、“关心献他人”等内容。鉴于大学生在年龄层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及作用,传承敬老爱幼的传统教育不仅可以使当代大学生认识自身行为对自己成才与思想道德修养完善的重要性,也可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发展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推动社会向文明社会加速进步。

三、廉洁奉公传统教育

其特点是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崇尚做人的德性。面对中国当代庸腐成风,党内推起的清廉的浪潮,不仅着影响着在职的公务人员,也为成长中的大学生敲响警钟。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理中,一直主张重“义”轻“利”、“见利思义”、“先义后利”的价值观,特别提倡“以身殉道”、“舍生取义”、“公正无私”、“两袖清风”的浩然正气。如今在当代社会中突显其重性。加强廉洁奉公传统教育成为遏制庸腐成风治本的有效方法。

四、诚实守信传统教育

其特点是推崇仁爱原则和“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以心换心”的人际关系。中国的传统道德把仁爱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提出了“仁者爱人”、“人和”、“和为贵”的思想。为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必须讲“诚”讲“信”。彼此之间地“责已严、待人宽”,提倡“助人为乐”、“成人之美”、“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在当今社会诚信成为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真诚待人还成为新的社交标准和社会准则。当代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为我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并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及意义。

五、文明礼貌传统教育

其特点是把“礼”看作修身、做事、治国的根本。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文明礼貌是一种美德。中华民族以利益之邦著称于世,人和人的关系讲究“礼尚往来”,待人处事讲究“非礼勿动”、“非礼勿言”。可见“礼”成为一张必备通用名片。当代社会向多元化发展,需要一大批既具有专业技术,又具有礼仪的高精尖技术人才。礼仪对大学生的社交乃至社会文明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严于律己、热爱劳动、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谦虚苦学、不耻下问、尊师重教、礼贤下士、刚正不阿、见义勇为等都是我国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瑰宝,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史中起着不可忽略的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

上一篇:外展中心开放活动方案下一篇:什么是QC小组及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