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演讲稿: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024-05-09

爱国主义演讲稿: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共10篇)

篇1:爱国主义演讲稿: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国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从来都是推动社会发展强大的精神动力。

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我们爱好和平,决不屈服于外来的侵略。如: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戚继光抗击倭寇保护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正是这种民族传统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走上富强之路。

今年奥运会将在我们祖国首都举办,这是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盛事,也是中国人民向世界人民展现我们的民族文化特色、精神风貌、建设成果的重要机会。可是,在法国巴黎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开始北京奥运火炬全球第五站传递活动的当天,由于极少数的xx分子干扰北京奥运火炬的传递,无耻的“xx”分子竟毫无人性地把黑手伸向了坐在轮椅上等待火炬传递的金晶!“xx”分子冲向金晶要从她手里抢走火炬!金晶面对突如其来的冲击毫不畏惧,用双手紧抱着火炬,同时脸上仍然流露出骄傲的神情。她在用她那残弱的身躯捍卫着奥运精神,这个画面打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弦。因此她被人民昵称为“最美的火炬手”和“轮椅上的天使”。奥运火炬在国外传递时,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自发地上街高举国旗、高唱国歌,表达我们中国人热爱祖国的强烈感情。所以极少数人想破坏祖国统一、分裂祖国的xx、xx分子的企图不会得逞,任何一个爱国的中国人都会谴责和抗议他们的分裂行为,都会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维护祖国的统一。

现在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锻炼积极有力的民族品格,增加民族自尊心的信心,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今天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篇2:爱国主义演讲稿: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爱我中华》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

班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我中华》!

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慢慢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知道在祖**亲身上,经历了一段段悲壮的历史,饱含着一曲曲动人的颂歌。

曾几何时,她曾是帝国主义倾销鸦片的场所;是军阀混战的战场;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赌场。她曾遍体鳞伤,千疮百孔。每一寸土地都被烙上深深的血痕,每一张容颜都布满了惊恐的阴霾。此情此景,山河在呜咽,松涛在哀泣,乌云笼罩下的中国在艰难的行进。为挽救沉沦的中华民族,无数先烈们折戟沉沙、浴血奋战----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烈火;刘胡兰宁死不屈的悲歌;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气吞山河的壮举,狼牙山五壮士撼天动地的豪情。数十年的期盼,数十年的煎熬,数万万同胞的奋斗,终于换来了天安门城楼,那响彻云空的一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啦!”

从此,炎黄子孙都有了一个新的家,她的名字就叫“中国”。改革开放的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更焕发出蓬勃的生机。看吧,田野里五谷丰登,那是农民献出的赤诚;城市里工业繁荣,那是工人付出的心血;校园中人才辈出,那是老师呕心沥血的成果。长江之上三峡大坝的旷世工程;2008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载人航天飞船的太空遨游。这,是中华民族划时代的壮举,这,是我们时代奏响的强音。

同学们!回顾过去,我们雄心激扬;盛世年华,我们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同学们努力吧,用我们自己的双手把祖国的明天装扮得更加灿烂,更加辉煌!让我们展开嘹亮的歌喉齐声歌唱《爱我中华》!

篇3: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 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杨叔子院士讲过一句话:“一个国家, 没有先进的科技, 一打就垮;一个国家, 没有民族精神, 不打就垮”。胡锦涛更是曾多次指出, 要增强“民族精神”, 巩固“精神支柱”, 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因此, 我们应当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长抓不懈。

首先, 经济全球化下文化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优势衍生出文化强势, 强烈冲击着发展中国家,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如何抵制不良的外来文化和错误的思想?惟有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其次,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一些人在思想、观念和精神领域开始迷惘,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蔓延。不同层次的社会主体其价值观念多元化, 新问题和新矛盾层出不穷, 在价值观上, 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价值导向的一元化。如何使人们区分良莠, 也需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三, 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这一思想保障, 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 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坚定我们的信念, 激发我们的斗志, 成就我们的伟业。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内涵丰富。鲁迅先生称中华民族精神为“民魂”。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一个核心, 四个组成部分。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四个组成部分。

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主线。爱国主义是人们“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班固“爱国如饥渴”, 曹植“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顾炎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他们以天下为己任, 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 可谓中华民族的脊梁!

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首要前提, 集中表现为凝聚力和向心力。团结统一以追求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为其精神特征。团结统一既是各族人民追求的共同理想, 也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动力。

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美德。“和为贵”, “合和”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新中国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勤劳勇取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勤劳, 要求人们勤奋努力, 吃苦耐劳。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勇敢, 要求人们在面临危难时, 临危不惧、勇往直前。勤劳勇敢, 是兴家之宝, 立国之本, 安邦之道。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要求。“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即天体的运行刚健有为, 君子起而仿效, 奋发向上, 永不停步。一个民族更应该锲而不舍、知难而进, 奋发向上、顽强拼搏, 放眼世界、经受并战胜各种风险和考验。

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既是庄严而神圣的历史任务, 也是时代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 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依托, 振奋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升华。要通过国史教育, 使人们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 培育国人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不断振奋民族精神!

(二) 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国民教育是全民教育和全程教育的统一, 坚持养成教育, 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 有“知”才有“行”, 让民族精神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

1、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要把民族精神教育贯穿到从幼儿园直至大学的全过程中, 进课堂、入教材、内化到头脑。让学生接受民族精神, 并成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内容。

2、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途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要对子女实施民族精神的启蒙教育,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注意防微杜渐。同时家长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 成为孩子的榜样。

3、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渠道。民族精神教育要进社区, 进企业, 进村镇, 进城市,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要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三) 公众传媒要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尽职尽责

公众媒体是宣传阵地, 起着舆论导向作用。江泽民曾指出:“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要通过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剧、音乐、舞蹈等各种文艺形式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 使先进人物的“爱国忠心、凛然正气”震撼人心。

网络也是媒介之一, 要成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新阵地。建立高质量、大容量的“红色网站”。此外, 还要以节日、纪念日、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为契机, 不断掀起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热潮。

(四) 共产党员要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发挥表率作用

伟大的民族精神不会自发地产生和传承, 必须通过先进分子坚持不懈地倡导和实践。中国共产党作为先锋队, 要率先垂范, 身先士卒地实践民族精神, 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时至今日, 民族精神仍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发、腾飞的精神力量, 对于全国人民仍具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教育作用。因此,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参考文献

[1]、《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35页

篇4:爱国主义演讲稿: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关键词:弘扬“东汽精神”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高度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最大限度地形成全社会的价值共识和思想共鸣,对于增强国家和民族凝聚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彰显了社会风尚风貌的时代要求。近年来,在大力弘扬“东汽精神”的过程中,东汽始终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注重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加强企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推动企业塑形铸魂。

一、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国家社科重点课题研究,不断强化企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是推进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在东汽发展历程中迸发并在抗震救灾中彰显的东汽精神,是东汽人共同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东汽的具体体现,得到了东汽员工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2010年以来,为传承和弘扬“东汽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寻求理论依据,东汽以研究创作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东汽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传承与弘扬》[2]为契机,通过对企业发展、文化培育、危机应对等方面的理论探索,加强对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研究运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东汽的形象化、具体化,凝聚员工的思想共识。2012年12月25日,经过3年研究创作,“东汽精神”国家级社科重点项目——《“东汽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传承和弘扬》,经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严格审核,顺利通过国家鉴定。2013年5月8日,在汶川大地震五周年之际,东汽隆重举行课题成果发布暨出版发行仪式。这既是“东汽精神”理论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东汽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先进文化做出的一份宝贵贡献。

二、坚持把“三基地一窗口”建设作为企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大力推进爱国爱厂教育,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三基地一窗口”是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成就的集中缩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以“三基地一窗口”为载体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国有企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和重要阵地。5.12汶川特大地震使东汽汉旺基地成为龙门山脉断裂带上唯一一个工业地震遗址。汉旺东汽工业遗址作为《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确定的地震保护遗址,被中宣部于2009年5月21日确定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作为四川省“三基地一窗口”建设的龙头项目之一。近年来,为持续深入打造东汽爱国爱厂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对汉旺工业地震遗址的保护和利用,突出发挥厂史馆、汉旺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进一步增强全体干部职工铭记历史,弘扬精神,用实际行动和优质产品感恩人民、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东汽精神”深深根植于员工心中。另一方面又向社会进行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热情,培育民族精神。自地震以来,作为爱国爱厂教育的示范基地,东汽汉旺工业地震遗址、厂史馆已接待来宾共2500余批次,人数超3万余人;先后到此接受教育的东汽青年员工亦超4000余人,不仅让社会各界、青年员工见证了东汽不屈不挠、艰难创业的发展史,同时也见证了东汽人挺直脊梁、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英勇壮举。

三、坚持把弘扬“东汽精神”作为企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塑造员工普遍遵循的价值准则和价值追求,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东汽生根落地

近年来,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东汽按照“弘扬精神育文化”的工作思路,用“东汽精神”引导人、鼓舞人、凝聚人,通过弘扬“东汽精神”的大力推进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行化于品、品化于形”的有效载体,让“东汽精神”展现在每一个东汽人的言行中,使员工成为“东汽精神”的弘扬者,“东汽精神”的实践者,优秀品质的追求者,一流企业的建设者。公司为规范员工行为,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精简会议、改变会风、文明就餐、文明用语、文明乘车、行车、廉洁从业、光盘行动、厂区控烟、厂容厂貌政治等方面制定系列举措,加强对员工行为的规范和约束,积极打造文明东汽;创作、发布、传唱《东汽之歌》,彰显东汽人的精气神;开办东汽文化大讲堂、道德讲堂,启动“东汽蓝精灵”微博微信等,打造文化品牌、传递正能量;参与灾区救援,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央企形象;举办弘扬“‘东汽精神”典范人物”评选活动,宣扬典范人物在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方面的先进事迹,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东汽的落地生根。

四、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引擎,不断助力于公司的发展改革大局,助推企业健康稳定科学发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基础,关键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充分说明,只有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才能推动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近年来,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东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的实践要求融入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秉承“绿色动力 造福人类”的企业宗旨,大力实施“多电并举”发展战略,引领企业改革创新发展,做优火电、做强核电、做精气电、做好风电:目前东汽已研制出世界最先进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形成了100万千瓦等级全系列的核电产品,核电机组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东汽研制出了国内最大功率重型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实现了从E级到F级的系列化生产,并在燃机高温部件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东汽目前已掌握各种类型1MW—3MW风力发电机组成套技术,并自主研制出5.5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东汽还在新能源、新材料方面进行着不懈的追求与探索。截至目前,东汽发电设备产量也累计突破3.5亿千瓦,持续为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与此同时,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东汽近年来不断苦练内功,大力开展精益制造推进工作,致力精益思想落地,专注客户价值提升。通过6S、TPM、班组建设、生产管控、质量、KPI、SAP、研发、供应链、财务十大模块的整体推进,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形成全员参与质量改进的氛围。员工工作规范化、班组质量精细化、可视化工作得到广泛开展,逐步形成了东汽产品“质量好、技术优、价格合理”的市场竞争优势。如今东汽蓬勃发展,已形成了立足德阳、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发展格局,并为把企业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内一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做出应有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求是》杂志第23期[J],2012.12,第32页。

篇5:爱国主义演讲稿: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鼓舞各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推动国家进步的精神支柱。在历史长河的洗练中,爱国主义体现了每个时代,中华儿女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也是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随着时代的进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可以分别表现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惜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精神,也是为本民族大部分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和精神气质的总和。

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期发展中,曾经经历了许多大风大浪,遭遇了许多艰难险阻,也同时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为国为民族奋勇战斗的民族英雄。西汉霍去病的那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短短数字,道出了当时无数华夏儿女的心声,激励着世世代代的后人。近代林则徐,虎门销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革命时期的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抗非典、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和世博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体表现,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细细看来,不难发现,爱国主义始终贯穿与整个民族发展之中,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只有通过全面的改革创新,走创新型国家发展的道路,全面提高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而逐渐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的时代精神。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才能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均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民族精神是一定社会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源泉;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体现和延续,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交融,统一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凝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改革创新、爱国主义是我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主旋律,这种主旋律越鲜明,越突出,人们的思想就越统一,力量就越凝聚,人民就越团结,社会就越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越有保障。因此,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

篇6:爱国主义演讲稿: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海南州第一高级中学 何玉瓶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能力目标:使学生懂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的作用及表现,并掌握其基本内涵。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三.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民族精神我传承

四.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例证法、情境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1、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活动一:【用人物或事例说明对“中国的脊梁”的理解】

设计问题: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 列举对中华民族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及其伟大的民族精神。(交学生讨论)

请用具体的人物或事例加以说明。

当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和欺凌的时候,那些不甘屈服、奋起反抗的人们,是民族的脊梁(学生举例)

为保卫祖国的安全,无数远离自己的父母而守卫在祖国边陲的解放军战士,是民族的脊梁(学生举例)

为了振兴祖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是民族的脊梁(学生举例)

坚守自己的岗位,奋力拼搏的千百万工人,是民族的脊梁;

千千万万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父老乡亲们,是民族的脊梁„„ 教师:不要以为只有英雄人物才是民族的脊梁,千千万万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中华儿女,都是民族的脊梁。

(1)知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

(2)掌握: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活动二:填表感受中华民族精神(见课件)

(3)了解:民族精神的作用。

活动三:通过百姓话题,说说长征精神是什么?

长征精神,可以说是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也可以说是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等。

(4)知道: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

古代时期:尧舜禹、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精神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新时期: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会精神、志愿者精神等。

教师小结: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

2、民族精神我传承

活动四:设问体验:当雄壮的国歌奏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略)

(1)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我们要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在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点上,有共性的东西,也有个性的东西。从一般性的意义上讲:

第一,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只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才能明确传统文化中哪些是应该抛弃的,哪些是应该继承的,应该从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也在于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灿烂文明,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宝库,孕育了极富生命力的优良传统。只有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优良传统中吸取营养,才能陶冶情操、塑造民族性格,使民族精神得以代代相传。

第三,要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之所以五千多年绵延不绝,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们既不能因为它带来机遇而丧失警惕,更不能因为它带来挑战而畏缩不前。任何强大的民族精神都不是从温室里培养出来的,而是在风雨中经受磨炼而不断发展的。只有大胆地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吸取其他民族的长处,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不断发扬光大。

教师还应启发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思考,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加以分析。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心骨”作用,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等。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加以发散、扩展,如培养自身的刚健有为精神、正义自省精神、勤俭务实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青少年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A.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民族精神不断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B.要了解和领悟民族精神的内涵,感悟民族精神的伟大。

C.我们要从具体事情做起,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六.课堂小结

一、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是时代精神?

七.【延伸拓展】

1.中小学生可以通过哪些形式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

升国旗仪式、组织主题班会、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圣地和遗址、祭扫烈士墓、评选道德楷模、听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征文和演讲比赛等。

2.请你为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篇7:爱国主义演讲稿: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的荣幸,能够站在庄严的国旗下为大家演讲。我讲话的题目是《弘扬爱国主义,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最美的花朵。爱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在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中,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人民所崇尚的。爱国主义已经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是我们战胜重重困难的强大力量.

2008年9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庆招待会上说:“2008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2008年的中国多灾多难,大悲大喜。

2008年,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不期而遇、接踵而至。春节前夕,史上罕见的低温冰雪天气肆虐了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严重扰乱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秩序;3月14日,以**集团为首的藏独分子在拉萨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打砸抢烧事件,企图分裂祖国,破坏和平;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突如其来的8.0级特大地震,无情地夺去许多同胞宝贵的生命、摧毁了他们美丽富饶的家园;6月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又遭遇洪水的侵袭,淹没了农田,冲垮了部分房屋……

范文网

悠悠华夏,正接受着一次又一次严峻的考验!灾害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是爱国主义精神给予了中国人民强大的力量,让我们战胜困难,重建家园。在灾难面前我们没有畏惧反而更加坚强,我们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

2008年8月8日,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中华民族的百年奥运梦想终于实现了。当罗格向全世界高声赞誉:北京奥运会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时,意味着中国以优异的成绩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魅力。奥运会让中国向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让世界了解中国,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神七的圆满发射,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了我国的综合国力,预示着我国的航天技术跨入了新的领域,也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之一。

在这样一个不平凡的一年里,亿万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更浓了,我们的心被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我们为我们的祖国而骄傲!

同学们,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培育民族精神。你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要有时代感、紧迫感、责任感,你们现在是学生,应把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爱学校、爱班级、爱学习的热情,应高扬民族精神的大旗,增强民族自豪感。

篇8:爱国主义演讲稿: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一、在学校注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意义重大

在今天, 无论世界还是中国, 都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 只有具备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民族精神, 才能成才。而当代青少年学生是社会的精英, 是先进文化、先进知识的接受者和传播者, 他们能否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 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华民族未来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

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 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如讲个人道德修养和搞好工作关系的“修身养家治国平天下”, 关于抵御诱惑的“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以及勤劳节俭、诚实守信、廉洁奉公、团结友爱等优秀品质, 对于今天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 形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良好氛围, 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要紧密结合实际, 在青少年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从新的时代要求和新的实际出发, 而不能将其作为一朝一夕的事情, 一蹴而就的成果。尤其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 还应该结合其自身特点和所处的环境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1. 学校的党团组织应通过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 让其充

分意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学校要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党团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学校在规划、决策和实施监督的全过程中, 要注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使民族精神在学生教育的各个阶段得到继承和发扬。

2. 加强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使教师真正成为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直接引导者

学校要通过继续抓好师德建设, 即进一步开展职业道德建设, 使教师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 以培育人才, 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同时,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将教书和育人相结合, 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疏导和清理青少年学生在各种利益关系调整中出现的思想认识问题与消极倾向, 为培育和建立进步思想和道德观念提供更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3. 在青少年学生中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各种活动, 将其真正落到实处

(1) 要在青少年学生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不断振奋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离不开对民族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离不开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树立与加强。尤其近代以来, 中国人民为争取独立解放、实现民族振兴的奋斗历程, 能让学生从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高尚品格和感人事迹中汲取力量。因此, 教师要以鲜活的事实、亲切的话语、生动的形式,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 (2) 要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团的工作, 积极探索适合其特点的教育形式, 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依托, 以各种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纪念日为契机, 以各种活动如体验教育、知识竞赛、演讲赛、歌咏赛等为载体, 大力加强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3) 要继续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青年志愿者行动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活动, 成为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 同样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

三、在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注意的问题

1. 民族精神是具有实践和发展性的

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理想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共同信念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 不仅包含传统意义上的民族精神, 更融入了新的价值观、新的共同理想和现代行为准则。各民族为建设小康社会所焕发出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不仅成为中华民族新的民族精神内涵, 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内涵, 成为21世纪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2. 民族精神是具有开放性的

我们要用世界的眼光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内涵, 因为脱离时代发展和世界文明大道的民族精神, 只能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任务, 同时要有世界眼光, 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文明成果, 贯彻“洋为中用”方针, 善于汲取别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在这一学习过程中, 我们要积极吸取先进的科学的东西, 坚决抵制有害的东西。并且, 在学习中不能妄自菲薄, 不能丧失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不能丧失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

篇9:爱国主义演讲稿: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自2007年北京市召开德育工作会议以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2004年中央8号文件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畅通育人渠道,创新工作机制,把握教育契机,凸显活动特色,服务学生成长,首都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以畅通渠道推动育人,搭建全方位育人平台

我们夯实学校主渠道,抓《学科德育指导纲要》的引领,抓德育课程和学科德育的建设,抓《我爱北京》、《志愿服务》、《北京精神》等地方课程教材的编写和实施,使课堂成为系统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阵地。我们强化实践育人,积极建设社会大课堂,整合社会资源1276家,初步形成八大类课程体系,推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深度融合。我们大力推进家长教师协会、网上家长学校的建设,搭建家长和教师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让家校协作逐步走上制度化的轨道。我们努力拓展育人新阵地,大力打造中小学数字德育平台,建设沙燕心理网、数字博物馆、班级博客联盟等网络阵地,让网络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又一空间。

2.以机制创新强化育人,增强德育工作活力

我们通过举办德育观摩交流周、校长谈德育论坛、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搭建起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我们通过“三走进”的方式,发现和推广基层好的做法和经验,宣传身边的好学校、好老师、好榜样。我们通过完善“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表彰奖励机制、举办优秀班主任事迹报告会、建设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在全社会营造愿意做班主任、做好班主任的良好氛围。我们通过持续开展全市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监测,形成年度测评报告,建成累计1200万数据的在线数据库,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有效依据。我们通过开展实施素质教育综合督导,引导区县加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与督导工作力度,使全市中小学德育有了系统的质量分析体系。

3.以教育契机抓实育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007年以来,我们先后迎来了北京奥运会召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国庆60周年、建党90周年、雷锋逝世5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社会活动。这些都是难得的教育契机和生动的教育课堂,为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我们大力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感受改革开放30年成就、“祖国发展我成长”、“党在我心中”、“学习雷锋,践行北京精神”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唱响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在全市中小学掀起一轮又一轮的爱国主义教育高潮。我们引导全市中小学生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各种大型纪念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学做志愿者、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树立首都中小学生十个文明形象。

4.以品牌活动优化育人,凸显首都德育特色

我们整体推进,分段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小学德育的核心内容,落实到各学段教育中。小学强化基础养成,抓文明礼仪教育;初中关注中小衔接,抓青春期教育、同伴教育;高中重视“三观”形成,抓生涯教育,形成了小学生传唱“新童谣”、中学生“寻找身边的道德榜样”、高中生“模拟联合国”等一系列层次清晰且富有特色的德育品牌活动。我们面向全体,重点关注,让每一个学生都成长成才,面向来京人员随迁子女,开展手拉手活动和融入教育,以兴趣特长强自尊、树自信,针对行为不良学生,推进专门学校课程教学改革,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启动学困生帮扶项目,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5.以实事工程服务育人,助推学生健康成长

2008年开始,我们用三年时间,累计投入1亿元建设学生社会大课堂;2010年又启动了“牵手计划”,两年投入2000万元,推动农村山区学生和打工子弟走进社会大课堂;2012年又投入2个亿,保障所有中小学生每学年至少有两次外出开展社会实践和课外学习。我们采取措施将奥运会、国庆60周年、音乐史诗复兴之路等系列先进文化成果的光盘以及《“三个北京”校园读本》、《青少年党史丛书》、《感动青春》系列书籍、《北京精神新童谣》等,免费发放至中小学校,为师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我们先后举办德育科长、德育校长、骨干班主任、心理教师研修班,提升德育工作者的专业水平、智慧和魅力。

五年来,首都中小学德育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郭金龙市长亲自启动的社会大课堂、坚持近10年的学生思想道德测评、拥有26个特色栏目的北京市网上家长学校等都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特别是2012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社会大课堂作为典型经验在会上向全国作现场展示和经验交流。

五年来,全市各区县和中小学校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了一批具有首都特色的德育品牌,如东城区的蓝天博览课、朝阳区的同伴教育、海淀区的教育资源联盟建设、丰台区的融入教育、通州区的传统美德教育、延庆县的班主任队伍建设等,以及宣师一附小的新童谣文化、中关村三小的民族团结教育、北师大实验中学的生涯教育,等等。这些鲜活的经验是推动工作发展的宝贵财富,

最令人欣慰的是,根据坚持近五年的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监测显示,首都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整体得到提升,这也在历次首都重大活动中得到了印证。近年来还涌现出一批在全国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优秀学生典型,如见义勇为获得教育部“舍己救人优秀学生”称号的付冬梅,热心公益、立志做环保先锋并获得“全国十佳杰出志愿者”称号的袁日涉等。先后有48位优秀中学生在北京市优秀中学生事迹报告会上向同伴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

■ 认清当前面临的形势,努力把握首都中小学德育发展的新机遇、新要求

在充分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首都中小学德育还面临着一些困难、问题以及艰巨的任务。比如,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育人水准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还需要进一步全面提升,学校德育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社会大课堂建设和应用需要进一步深化,学校、家庭和社会全员育人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等。当前,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准确把握首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机遇和新要求。

一是准确把握北京城市发展战略新要求。今后五年是北京市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这既为首都中小学德育工作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契机,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世界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实力和人才培养能力的竞争,体现在人的综合素质提升上。为此,我们要主动适应“三个北京”对人的素质提升的要求,适应世界城市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仅引导学生“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更要引导学生做首都的北京人、世界中的北京人,整体提升百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是准确把握首都教育发展阶段性变化和特征。国家和北京市先后出台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了素质教育的主题,明确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对于首都教育来说,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的目标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优质均衡成为发展的重心,集中体现在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上、效益上,因此育人为本、德育为首、能力为重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为首都中小学德育工作发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引领,也提醒我们要顺应教育改革的趋势,适应首都教育的阶段性变化,及时把教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均衡发展上来,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用在推动育人质量的提升上,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

三是准确把握首都中小学生发展新特点和新需求。随着北京城市发展,我们的教育对象体现出新的特点:总体基数大,基础教育阶段在校学生116.16万人,特别是近年来开始出现人口生育高峰,未来几年小学入学人数将持续上升;非本市户籍学生群体大,目前仅义务教育阶段的非本市户籍学生就有47.8万人,且数量和比重还在上升;独生子女群体大,本市户籍学生普遍为独生子女,他们有自己的优势,也有天然的不足。我们的教育对象来自全国各地,差异性大,层次多样,需求多样,加上信息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发展侧重点不太一样,工作策略也有所不同。这些都是首都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把握的基本情况,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我们要更加敏锐地捕捉时代社会的变化,更加准确地把握教育发展的需求,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增强服务意识,把优质的公共教育服务以更加适宜的方式惠及到所有学生,努力让校校精彩、人人成才。

四是准确把握首都的特殊要求和独特优势。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既有历史的优势,又有现实的优势。从历史来看,文化底蕴深厚,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优秀的革命传统;从现实来看,文化场馆密集,教育资源丰富,人才优势明显,可借助的外脑多,能够为首都中小学德育提供智力支持。学生参与重大社会活动的机会多,能够经常在亲身实践体验中得到历练和洗礼。可以说,在北京,事事都是鲜活的素材,时时都是教育的契机,处处都是生动的课堂,我们要充分用好。同时,中央和社会对首都教育寄予厚望,又对德育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此,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首都教育的工作职责和神圣使命,高瞻远瞩,总揽全局,立足北京实际,发挥北京优势,体现北京特色,把“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传承好、发扬好,把北京建设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善之区。

■ 以培育和弘扬北京精神为重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统筹谋划今后一个时期首都中小学德育工作

为切实推动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我们着眼现实、面向未来,研究制定了《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行动计划(2012-2015年)》,并已正式印发。《行动计划》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今后三年推动首都中小学德育工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今后三年,首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大力培育和弘扬北京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学校管理等各个关键环节,着力培养体现北京精神的首都青少年。与时俱进,在研究解决德育新情况、新问题上有突破;创新机制,在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育人上形成保障;转变方式,在增强学校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上下功夫;服务学生,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幸福感上见实效。

围绕弘扬和培育北京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今后三年的重点任务就是实施八项工程。

1.课程德育构建工程

全市将把27个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的学习纳入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通过德育课例和案例评选,每年推出一批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典型;从今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北京精神》地方课程。各区县和中小学校要落实好国家课程,让德育课程更具有吸引力和实效性,开发出一批有首都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鼓励和扶持一批高中学校开设市情、国情教育选修课程。

2.学校文化示范工程

今年开始,全市将启动学校文化建设工程,到“十二五”期间推出500所中小学学校文化示范校。各区县和中小学要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展示交流活动,推动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校本文化三大文化实践活动,推动中小学主题教育活动系列化,推动体教、艺教、科教结合,打造一批德育特色活动。

3.综合素质提升工程

市教委将加强红领巾学校、少年团校和中学生党校建设,实施中学生领袖培养计划,强化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化社会大课堂建设和应用,推进“学生教育计划”的实施,通过开设第二课堂、举办“博物馆之春”、公共服务周、公益创意设计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各区县和中小学校要创造条件,搭建多种平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要组织落实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对学生社会实践的各项具体要求。

4.家校社协作育人工程

市教委将着力完善青少年校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团教工作沟通机制,推动各系统德育资源共享。各区县和中小学校要通过家长教师协会的普遍建立,使家校协作完全走上制度化轨道。要以社会大课堂建设为抓手,调动起社会各行各业服务教育、服务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起全社会育人的有效机制。

5.德育队伍建设工程

市教委将继续加强德育工作协作团队建设,加强以班主任、政治教师、心理教师、德育干部为主体的德育骨干队伍建设。未来三年将建立市级骨干班主任和市级班主任带头人制度,首先在高中阶段实现心理教师定编定岗,并将学校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中。各区县和中小学校要进一步强化全体教师的育人责任,建立起和市级配套的政策机制,推动德育队伍建设,做好德育骨干队伍的区本、校本培训,完成一轮德育管理干部培训。

6.德育管理规范工程

未来三年,市教委将出台《北京市中小学德育指导纲要》、《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规程》,完善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状况和学校德育发展状况监测制度等机制。各区县和中小学要以出台的《纲要》和《规程》为依据,推动德育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建立起中小学心理教师教研制度。

7.特殊需要关爱工程

今后,将关注随迁子女、独生子女两类群体的教育,加强专门学校布局调整研究。各区县和中小学要针对这两类群体开展校本性、区域性的教育教学试验,逐步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随迁子女、独生子女教育模式和实践策略,要探索专门教育学生转送、接收机制,推进专门学校课程教学改革。

8.德育科研引领工程

今后,将完善市、区县德育研究网络,完善德育研究交流研讨机制,加强德育领域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各区县和中小学加强德育现实问题研究和实践成果提炼,每个区县都要有专门从事学校德育研究的部门和人员,引导学校积极开展校本德育研究。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首都中小学生是未来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我们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高度,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育人工作,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以良好的姿态和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

篇10: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要.第二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材内容共设两目,分别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民族精神我传承”.第一目“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依次讲了四层意思.首先,从一般的意义上,让学生体会到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其次,具体阐述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及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之间的血肉联系.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讲了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支撑性作用.最后,讲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第二目“民族精神我传承”,主要讲了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两层意思.就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材重点强调了2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出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二是指出“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材指出:“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认知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重要作用及各时期的具体表现.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感悟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从古典史籍和现实生活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伟大作用;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体会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情感态度价值目标: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巨大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

精神.重点是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各时期的具体表现;难点是对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巨大作用有深刻的认识,知道如何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突破策略是对比犹太民族,日耳曼民族,大和民族和美利坚民族的成功,从身边的小事一点一滴

做起.说教法: 1.导入: 以犹太民族在二战前后的历史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感悟到一个民族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有

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多媒体演示)犹太民族在二战期间被德国法西斯施以种族灭绝的政策,大批犹太人被抓进集中营,惨遭杀害,少数幸存.另有一小部分人逃亡美洲.但犹太民族并没有被消灭,战后他们分散在世界各地.1948年,部分散落各地的犹太人回到中东故土,重建以色列国,实现复国宏愿.问:犹太民族经历无数考验,成为今天全球公认的优秀民族,依靠的是什么

答:犹太人的共同努力 犹太民族精神 问:犹太民族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一个民族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2.过渡: 问:中华民族是不是也具有这样伟大的民族精神呢

答:有.(多媒体演示:民族精神代代传)问: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肯定是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那么中华民族精神包括哪些内涵呢 我们

首先通过一些图片文字材料来分析一下.通过四组图片文字资料的展示,形象感受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多媒体演示)拼搏十七年,今朝梦又圆——女排雅典奥运会夺冠

百年沧桑,今终回归——香港,澳门回归 问: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答:团结统一.(多媒体演示)照片:杜照宇,郁建兴——中国和中国军队捍卫世界和平

问: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答:爱好和平.(多媒体演示)温州精神 问: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答:勤劳勇敢.(多媒体演示)神州载人飞天,中华千年梦圆

问: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答:自强不息.(多媒体演示)女排,杜照宇,温州人,杨利伟的图片

问: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分别找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四个基本内涵,但是同学们发现了吗 他们的身上还存在着一个共同点.一个贯穿始终的核心.那就是,他们如此努力拼搏的付出都是他

们什么精神的一种体现呢

答:爱国主义.3.民族精神的内涵

我们总结一下民族精神的内涵.(多媒体演示)

4.民族精神的作用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各种自然灾害和外族入侵后,非但没有沉沦和屈服,反而在不屈不挠的奋斗中奋起.问:你能结合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一次又一次地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悲壮历史来说说民族精

神所具有的伟大力量吗

(多媒体演示)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抗日战争的相关图片 四个大组各分析一个历史背景,学生思考后各大组派代表发言.答: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抗日战争等等.通过大组代表总结发言结合史实感受近代历史上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5.民族精神的丰富发展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精神有了丰富和发展.我们先来看看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民族精神.(多媒体演示)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体现了共产党人身上革命的民族精神.(多媒体演示)井冈山会师

问:大家知道井冈山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吗

答:坚定的革命信念.(多媒体演示)红军长征

问:大家知道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吗

答:革命英雄主义.(多媒体演示)新中国成立后所形成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中华民

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问:你们能来说一说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内涵吗

答: 通过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两大块内容5个精神的简单归纳,使学生对共产党领导下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不可否认,现在我们很少提及民族精神.因为我们之中的大多数并不理解民族精神的真正意义.当中国“神六”顺利升空时,我们会有欣喜;当中国保钓人士被日本被无理扣留时,我们会有愤怒;当中国申奥成功时,我们会有自豪;当中国台独势力日益猖獗时,我们会有震惊.这证明了在你我的心中,都潜存着一份冲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不是没有民族责任感,民族自豪

感,而是没有意识到罢了.(多媒体演示)一个人一天可以换4套西服,却不能忘了骨子里的中国精神.德国和日本有着很强的民族精神,即使作为战败国,仍能顽强地站立着,成为现在的强国,我们同他们比,绝不缺民族精神传统,却应该学习他们如何传承民族精神.自然地过渡,使学生认识到比起记住民族精神的概念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传承民族精

神.19世纪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世纪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21世纪中华民族的创新精

[民族精神 生生不息] 2个箭头组成的时间图,清晰地表达了民族精神的发展历程.并引导学生去思索新时代的民族

精神是什么,由谁来继承发展.6.过渡: 问: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不能靠祖先,不能靠别人,要靠谁

答:靠我们自己来继承发展.(多媒体演示)民族精神我传承 7.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多媒体演示)材料一:据统计,在全球最大的300家传媒企业中,144家是美国企业.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节目占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而在美国,外国节目仅占1%—2%.美国电影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到80%.材料二: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结合材料回答:现在我国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让学生通过3则材料的分析来明确当今我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避免了直接讲述的枯燥.8.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则是什么

新时期民族精神必然具有新的特点,你觉得弘扬和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原则是什么

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9.具体怎么做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多媒体演示)从古到今,中华民族涌现了种种弘扬民族精神的感人事例,其实这一精神,同样贯穿着我们整个学习生活.对于同学们来说,首先要做“改陋习,树新风”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小组讨论:作为青年学生,你准备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校园生活场景

小结:弘扬民族精神,展示中华民族的风采,其实很简单,只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打好一切基础,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量.以学生熟悉的校园场景来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弘扬

民族精神,展示中华民族的风采.10.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必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媒体演示)红旗飘飘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爱国主义为核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基本上是15、16岁,正处于青春期,思维较活跃,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习过程

有积极主动参与的欲望;他们通过语文、历史等学科的学习,对中华民族精神已有了一些感性、零碎的认知,这

为本课学习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学生对民族精神缺少理性、全面、系统的认识,加上我所教的是农村中学 的学生,多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学习知识面较窄,信息相对闭塞,学生对于收集材料,筛选信息、整理信息的能

力较弱。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方法上的循序渐进和教学方案的可操作性。

二、教材分析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题的内容,主要分析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民族精神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问题。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知道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还学习了中华文化与传统美德,知道应该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这为本课学习作下了铺垫。本课是对中华文化与传统美德的进一步深化,同时又为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迎接挑战”作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激荡。一些中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如果不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就会导致一些学生盲目迷信外国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本课题又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教育意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明确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了解民族精神对于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作用。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能力目标

(1)能够从古典史籍、历史史实和现实生活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体会中国共产党 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作用

教学难点: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回顾2010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导入新课(多媒体自动展示与旁白对应的图片)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一)了解中华民族精神

多媒体展示民族英雄图片

请学生说一说:这四幅图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抽生回答

问:以上四种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生:(爱国主义)

请学生归纳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课件展示出来,学生齐读并且识记,师板书关键词

(二)感悟中华民族精神

出示69页表格,请学生讨论后完成表格。

抽生回答,师展示课件。

师进行小结

出示长征图片,请学生简单介绍长征的故事。

请学生思考在长征的过程中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展示长征精神的核心内容。

请学生思考长征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请学生看书思考: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民族精神有哪些丰富和发展?

抽生回答,师展示幻灯片。

师播放5月19日天安门广场默哀三分钟后民众自发喊出“汶川加油”的视频。

问:当我们再次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你想到了些什么?

生:„„

多媒体展示外国媒体的评论材料。问:外国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概?

学生:„„

问: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有什么重要作用?

生讨论后回答

问:我们作为这个伟大民族的一份子,对于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生:„„

师:是的,我们应当传承民族精神。

(三)民族精神我传承

出示“赵薇穿日本军旗服装”图片

问:你对这一事件有何感受?

生:„„

出示“大学生沦落为乞丐”图片

请学生讨论:民族精神还应增添哪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

生:„„

问: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 请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进行小结

三、课堂练习

四、总结——情感升华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她的伟大,不仅在于她勤劳勇敢的人民,壮丽秀美的山河,更在于她孕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儿女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之魂。

让我们沿着先辈的足迹,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五、板书设计: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七、教学反思

1、这节课上得比较活跃,我认为也非常成功。我开始用玉树地震等近期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导入,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紧接着学生在听了《我用残损的手掌》诗朗诵以后,到了民族精神、领悟到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在收集新时代新形势下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我采用学生比赛的方式,场景异常热烈,惟恐自己那一组落后了,也显示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本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爱国主义又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工具。还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在实践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3、这节课,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法如活动式、启发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变抽象的理论为活生生的现实,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上一篇:乡镇公务员工作鉴定下一篇:四川省电子政务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