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孔子学快乐——读《论语》有感

2024-05-01

跟孔子学快乐——读《论语》有感(共7篇)

篇1:跟孔子学快乐——读《论语》有感

跟孔子学快乐 ——读《论语》有感

刘汉洪

半部《论语》治天下。此言几乎尽人皆知。但为什么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呢?不知道有多少人作过思考?又有多少人知道答案?本人在多次研读《论语》之后发现,这恐怕跟快乐有关。因为,快乐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终生不变的追求。只有满足人类快乐需求的东西,才会受到人类普遍的欢迎。而且,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古国,也是人类快乐的古国。关于这一点,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就连哈佛大学那位红遍全球的幸福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访问时都谈到,中国是世界快乐哲学的鼻祖。

总之可以说,孔子是一代圣人,也是快乐达人。《论语》开宗明义,讲的就是快乐。且从实质上看,《论语》就是一部快乐经。透过《论语》,我们完全可以向孔子获取快乐的真经。集中又体现在快乐的三大法宝上,即: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

一是知足常乐。

富贵快乐,贫穷也快乐;当官快乐,为民也快乐。“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贫而不怨,富而不骄”“乐而不淫,哀 而不伤”“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这就是孔子的“知足常乐”。

孔子说他的弟子颜回,是一个贫穷而快乐的人: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说:“品德好呀,颜回啊!一竹筒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狭小的巷子里,一般人都忍受不了这种困苦忧愁,颜回却不改变自己的快乐。品德好呀,颜回啊!”

而对他自己: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起胳膊垫着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如同天上的浮云。”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借,以六艺为活动范围。这就是孔子的快乐准则和快乐策略。”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了义却不能去做,对缺点错误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就是在家闲居,孔子也一样的快乐:衣冠整齐,容貌舒 展安详,脸色显出和悦轻松的样子。

二是自得其乐。

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者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损的快乐也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陶冶为快乐,以称道别人的优点好处为快乐,以多交贤德的友人为快乐,是有益处的。以骄奢放肆为快乐,以闲佚游荡为快乐,以宴饮纵欲为快乐,是有损害的。”

这就是孔子的快乐观。

而如何获取快乐,则完全要靠我们自己。

《论语》开篇第一则,则就是孔子的“快乐宣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明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读书学习快乐,有朋自远方来快乐。但当我们面对委屈、误解时,仍能始终保持平静,不怨天不尤人,岂不是君子的快乐吗?一旦我们在自己平静的内心中,发现自己是真正的君子,验正自己修养的境界,心里是何等的快乐!何等的自豪!何等的自信!

学习是天下第一快乐的事情,这是孔子的发现。鲍鹏山先生在他的《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谈到:好学是一种爱好,好学更是一种素质,好学才能有所成就。而且,好学才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读书不仅仅是长知识,它能够让我 们度过无聊寂寞的时光。很多快乐都需要有别人在场,有一种快乐只要有书就行,那就是读书!所以好学之人,等于说是给自己找到一条不需要外在条件的快乐之道。孔子一生最大的爱好,乃是好学。而好学,给他带来了随时随地的快乐。

同时,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成就了孔子的快乐,坚定了孔子的快乐,丰富了孔子的快乐,激活了孔子的快乐,提升了孔子的快乐。是内心丰富多彩而且坚定不移的快乐,让他一生坚持理想,哪怕四处碰壁,也决不放弃。孔子的快乐与理想,首先来自于兴趣,这是母庸置疑的。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人要快乐,就要培养正当有益的爱好。

孔子非常热爱自然,自然同样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常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他从大自然中找到快乐,得到教化。孔子不仅爱好自然,他还爱好人类的艺术。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吃肉都吃 不出什么滋味,说:“真料想不到,音乐竟然达到这么迷人的地步”。

他常常被音乐感动,感慨万端。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他如果听到一个人唱歌唱得很好,就一定把那个人拦住,求他再唱一遍,然后他跟着唱。

孔子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好古”。他一直把自己当作文化的传承者。

孔子在“六艺”上的成就,来自于母亲自小有意识的引导,以及他很小就对当时礼乐文化的浓厚兴趣。不知不觉中,有关理念就潜移默化到少年、青年孔子的意识中去了。可以说,是兴趣与爱好让这位古圣先贤成为了盖世的快乐达人。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叶公向子路问到孔子,子路没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说:他的为人啊,发愤时,竟忘记吃饭;快乐时,便忘记忧愁;简直连衰老就会到来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孔子为什么那么快乐?而且到60多岁时,还不知老之将至?

因为他有健康的身体,他有健全的精神,不偏执、不孤僻、不阴冷,很阳光。

在他的学生中,子夏有他的严肃却没有他的快乐;曾参 有他的沉重却没有他的快乐;子路有他的勇敢却没有他的快乐;子贡有他的智慧却没有他的快乐。冉求多才多艺却失之于算计,算计就不快乐了;子张才高志大却失之于自负,自负就不快乐了。能够得孔子快乐之旨的,大约有两个人,他们都受到了老师的特别夸奖:一个是曾皙,一个是颜回。

有一次,曾皙在谈志向时,却出人意料地说出一番和治国平天下毫无关系的话来: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翻译过来就是: 二月过,三月三,穿上新缝的大布衫。大的大,小的小,一同到南河洗个澡。洗罢澡,乘晚凉,回来唱个山坡羊。

没想到,这样的逍遥自在,却得到了孔子的由衷赞扬: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是助人为乐。

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己欲不施,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自然 仁者更加快乐,仁者也就是君子。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不会迷惑,实行仁德的人不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说:“君子困厄时尚能安守,小人困厄时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说:“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过贫困生活,也不能长久过安乐生活。”

孔子的快乐,最终来自于自己的德,来自于自己对于德的爱好与追求。在普遍的“好色不好德”的世道里,孔子发现,只有好德,才能给人带来一生的快乐。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君子也有忧愁吗?” 孔子回答:“没有。君子修行大道,在还没有修成的时候,享受修行的过程;等到终于达到了大道,又享受修行的结果。所以,君子享有终生的快乐,而没有一日的忧愁。小人则不然。他在没有得到所求之物时,为不能得到苦恼;等 到终于达到自己的目的,又担心会失去所有。所以,小人有终生的忧愁,却没有一日的快乐。”

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的志向就是“无伐善、无施劳”,不要夸耀自己的优点,不要把劳苦推给别人。其实就是化解自我,也就是无私。孔子的志向是什么呢?是“至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就是以个人的力量来替天下人服务,帮助天下人进入大同的世界。

篇2:跟孔子学快乐——读《论语》有感

读周勇教授的《跟孔子学当老师》,这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他把“孔圣人”头上的光环遮了起来,聊天式地带我们走进了作为一个教师的孔子的世界。结合着我记忆中《论语》的点滴感悟,我把读这个本书后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感悟理了出来。

一是有教无类——教育平等

子曰:“有教无类。”(15•39)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接收学生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不分地域、不分贤愚,只要虚心向学、只要“自行束修以上”,都来者不拒、“未尝无诲焉”。他打破教育的等级界限,使平民也能受教育,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最早提倡全民教育及教育平等。一生弟子三千,而绝大部分是出身“贫且贱”的人。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可见“有教无类”意义重大。现今,我们的教育思想也正是 “为了一切的孩子,一切为了孩子”。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贫富有悬殊、个性有差异、智力也有差别,但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学习孔子的“大爱、博爱”,怀有一颗善良、博爱的心,去关注每个孩子,去细心呵护每一颗纯洁的心灵,给每个孩子最适合的教育。

二是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1•22)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孔子的“因材施教”可谓独树一帜,令人敬仰。他不仅能因人施教,还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更神奇的是,他还可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思维状态的特点而施教。孔子承认学生有个性差异,针对不同特点,培养他们成为具有不同特长的人才。他能对学生的特点与个性作深入细致地了解,“柴也愚,彦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并能根据他们各自的情况,发展各人之长,主张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授与不同程度的教学,“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由于他对学生有深刻的了解,就能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切合实际的教育,如不同的学生问“仁”、问“孝”、问“政”,他都根据不同的身份、性格、程度和对人的态度给予不同的回答。

三是启发式教育——教育的灵活性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8)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就必须依靠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教育过程中,孔子十分重视学生处理“学”与“思”的关系。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应“学”、“思”并举、缺一不可。他主张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才会不断有所收获。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真正的教学乃是以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非得要师生之间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这就打破了我先前的认识,教学的任务并不是把讲义教给学生,因为讲义是我们教师的,是教育者的,把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让他们来学讲义,背讲义,原来这是错误的。因为这些讲义的经验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的。要他们很好地理解讲义的内容,必须把教师的求学经验与心得告诉学生,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教法,必要的时候,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一起来获得求学的体验。由此可见,孔子要授的“渔”,首先是教师的求学经验和心得体会。“授之以渔”和“教学相长”联系在一起,做了辩证的分析,学生学习了才知道学习的困难,教书了人后才知道教书的不足。知道了不足和困难,才能去反省,发奋去学读书,努力去学教书,这样才是“教学相长”。

四是诲人不倦——热爱教育和学习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7•34)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孔子谈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题,他感到,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诲别人。这是他的由衷之言。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好学不好学,而学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在能行。所以学而不厌,为之不厌,是相互关联、基本一致的。可见孔子像世人“追逐”金钱名利一样去“追逐”知识,他还活到老学到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以及他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等精辟言论,要学习他看到、听到、学到之后在心里反复琢磨、品味、消化、乃至吸收的毫不懈怠的学习精神。我们要象孔子那样,大胆质疑、合理探究,多读书又不惟书。孔子的学习态度值得我们去学习。他的态度“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勤奋、自励、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在这本书中,作者又再次强调了在孔子让我们明白了时间的珍贵时,又教会我应把时间用于学习,而在学习之后,又懂得思考,就在这些之后,他又告诉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还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可以看出孔子本人就是非常乐于学习的人,正因为把学习当作乐趣,才能学得进,学得好,成为博学多识的人。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年龄阶段的限制。这种学而不厌的精神,在当代被进一步发展成为信息时代最有价值、最富于创造性的教育理念——终身教育思想。尽管孔子在2500年前所理解的终身学习内涵也不可能象现在的终身教育那样全面、丰富而深刻,但是孔子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在这方面,我们提出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强调要加强学习反思。我们应该具有一颗进取的心。我们给学生的除了知识,还应有“求学和探索”的精神。

篇3:跟孔子学快乐——读《论语》有感

余映潮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位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研究丰富细致, 见微知著, 被誉为“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领军人物”, 号称语文教育界的“课堂教学设计之王”。这样高的称呼, 来源于他对教育的执著追求, 更来源于他那艰苦的磨砺。

一、多读

余老师为了上好只有37个字的文言文《夸父追日》, 从研究词典开始, 查阅了10万字的资料, 从而展示了一节40分钟的精彩课堂。如果说这仅仅是为了一节公开课所做的准备, 那就错了, 余老师平日都是这样去做的。他曾经花了三年的时间跟踪精读陈钟梁先生在《中学语文》上发表的一组文章, 这不是我们平时读书看报的一般性浏览, 而是长期的跟踪式研读。由于他研读了大量名师的著作, 因此, 对每一位大师的教学方法和精彩之处都如数家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他, 自然能较普通老师更容易成功了。

我平时也经常读书, 但在量上不能保证, 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另外, 读起书来走马观花, 更不用说研读了。因此, 很多书看是看过了, 可是没有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 读过一段时间也就忘了。这样的读书, 可以说毫无意义!

二、多记

余老师不仅读得多, 做的笔记也多得惊人。他的读书卡片划分得极为精细, 仅仅阅读教学类就分为综论、记叙、说明、议论、小说等18小类, 每一小类都拥有大量的资料。在研讨课文的时候, 他记下需要深入品析、斟酌的内容;在研习名师著作的时候, 他做好细致的旁批;阅读专业杂志的时候, 他随手摘录自己珍爱的材料;听课之后, 他将优秀的课例浓缩为资料卡片;参加培训之后, 他将最有学术价值的内容整理到专门的文件夹中;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之后, 他提炼出能够启迪自己的思想内容……余老师就是凭着这样日积月累的教研资料库, 独创了“余氏教学设计36字诀”和“阅读教学设计的8大关键词”。

惊叹余老师的笔记庞大精细之余, 不禁羞愧于自己的笔记实在是委琐简陋——只简单地摘录从报纸杂志上看来的资料, 且内容稀少。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一句名言:“笔记使人准确。”善作笔记的人, 可以利用笔记梳理知识, 使自己的知识系统更有条理。看来, 我还得向余老师学习, 扩大笔记的范围, 向一切可学的事物学习, 充实自己的教研资料库。

三、多写

多读书多作笔记的余老师, 也是一位“写作高手”。由于有了大量阅读和笔记作基础, 仅2009年一年, 余老师就写了130篇文章, 还不包括十多个新课的教学设计。平均下来, 一星期要写两篇半文章!更令人敬佩的是, 他的写作不是为了发表评职称, 而是实实在在的自我磨练, 是一种研究和反思——既是对课堂、教学的研究, 也是对自我的重新审视。

反观当今一线教师, 会上课又能写的教师实在是少之又少。其实, 这两方面是相互促进的。研究了一节课, 可以从多个角度把它写出来, 可以写对教材的文本解读, 可以写教学设计, 可以就某一片断写案例分析, 可以写课后札记……而写的过程, 是对课文的再认识, 对课堂的再反思, 下次再教这一课或类似的一课时, 肯定会有更好的设计。而我总是以“忙”为借口, 除了写总结, 几乎不动笔, 身子忙忙碌碌, 而不用心思考, 又怎能有所进步呢?

篇4:跟孔子学快乐——读《论语》有感

一世界

——读《跟孔子学当老师》有感

泽国小学 江丹平

孔子的“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仍然是指导我们教师学习的准则。这些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这些深深卷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美好语词,蕴藏着一份宗教般虔诚、炽烈、隽永的“教学之恋”。做教师若不学孔子的精神乃是一种缺憾。这不单是因为他拥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更可贺的他可成为中国教师的“根”。如我们都能积极借鉴他的精神,日常学会“做人做事” 便都有一个中心,自己的职业生涯也会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上的熏陶,使他们更明瞭中国文化的“根”,而不只是让他们通过中考和高考的招生考试,然后就不知路在何方。

一、提倡“以人为本,大教教心”

大教教心,即是如何获得学生的“倾心”——对任课教师的仰慕之心,对所学文化知识的喜爱之心。“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或对学生的管理没有渗入到时下这些千姿百态的当代学生的内心深处,那我们所谓“生动”的说教也只好算是徒劳。因此。我们教育学生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流的学术养育,更是为了能让他们的心灵获得熏陶。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在朱熹看来,孔子堪称圣人。朱子所说的一切堪称完美再现了圣人孔子心目中的“大教”,他甚至将“圣人之心”、“圣人之教”与真正伟大的教育视为同一事物,认为教师教学、学生求学都必须“以人为本,先立大本”,即以圣人或孔子式的“仁心”,来统摄自己的教学活动。“吾之所以为学者,以吾之心未若圣人之心故也。”——朱熹。这种“仁心”在我们实际教学当中就是那种对学生无私的爱。中国式的大爱学生,就是用自己的努力求学与不息探索,为学生做求学、正心的榜样与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术与人生道路。这种大爱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最佳轨道。由此可见以人为本,大教教心,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一。

二、不懈追求 “学第一,教第二”

教书不等于教学。教书是教别人的书-----自己不了解的别人编写的教材。教学教的是自己通过学习撰写出来的书,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或者是把自己的“渔”送给学生,而不是弄一盘“死鱼”给学生吃。所以在思考教学的时候,与其为了“趋新”或想出更动人并且更新颖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建构新概念,还不如冷静下来,想一想教学的永恒之道,让自己一下子安心算了,然后就去实践。大量的教学实践恰恰可以表明了孔子用其教学实践诠释的“教学之道”支配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最喜欢的事不是“教”,而是“学”,他不停地“学”,藉此当上了教师,获得了快乐。孔子是把自己研读过的历史文化遗产变成了自己的“文”,换言之,他消化了自己所能学到的历史文化遗产,把它们变成了自己肚子里的“学问”。难怪他可以心情快乐、底气十足地站在他那座土堆起来的“杏坛”上。“学”就是孔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在确立人生第一乐事的过程中,孔子遇到的最大诱惑是“思”。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把“思”作为第一乐事。“思”必以“学”为基础,否则“思”与“学”都无乐趣了。因此可以说,孔子之所以能够当上教师,尤其是他之所以能够通过教学,通过与学生相处,品尝到类似与真正贴心的“朋友”或“知己”进行交流的幸福,全是来源于他的“学而时习之”。陶行知先生常说,当教师的,得先“学而不厌”,方可能体会“诲人不倦”的大乐。钱穆,朱自清们似乎没有这样说过,但他们的幸福教师生涯同样是建立在自己不断“为学”的基础之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不愠”与“乐乎”皆来自“学”,换言之,“学”实为教学或教师生活之本。只有先学了,才能教学,才能成为“不愠”与“乐乎”的教师。孔子即是先通过历史文化将自己所要教授的“义理”研究清楚,然后才来教学生。他是一位真正的以“学”与“思”作为“教体”的教师..。可见,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第一需要是: 要想赢得学生的钦佩与追随,哪怕只是少部分学生的钦佩与追随,都得有真才实学和拿得出手的品行。对教师来说,有学问,行,无需遮掩,是一件多么体贴、畅快的事;没学问,不行,还要“演戏”,是一件多么耻辱、难受的事。学”仍然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就会有很好的“心”与教。所谓的“艺高人胆大”一点不假。国学大师或那些真正有学问的教师如梁启超,章太炎等这些大先生,他们的底气实在太足了,以至那些不好学的学生也不敢诋毁他们的尊严,而那些好学的学生更是只能“仰之弥高”,心悦诚服地跟在后面,收获“从游”之幸福与快乐。“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

三、更新教学方式,构建生命课堂

由孔子缔造,并付诸实施的大自然中的“从游之乐”这一古典的教学形式其最基本的行动与观念乃是:置身于大自然中,这有利于师生美好的生命情怀得到释放与交融,进而又在天地之气的感染下,激发、巩固生命已有的美好情怀,或者养成更加美好的生命情怀。甚至连龌龊环境中污染的心灵都可以得到净化-----此即张载所说的“变化气质”。孔子之所以喜欢在大自然中教学,其最根本的考虑乃是通过对大自然进行审美,来达到其大教教心的目的。孔子总觉得,仁者、知者是那些爱山水的人,且能依靠对山水的审美来安端、加固自己的清澈仁心。在这一点上他就是榜样。他看见天体运行不止,就能体贴出其中的“健”美,看到大地的广袤无垠,就能感觉出大地具有滋养生灵、承载万物的至上仁德,所以要想成为 2

君子,就必须经常像他这样体贴天地之美。此即《周易》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实说到底,天地之所以美,是因为孔子的心美。长期来是带领学生做程式化的教学,实在难以将师生的生命情怀尽情展现,并达成交融。特别是现代学生知识面较宽,思想较活跃,对新事物渴求较高。因此,古板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学习的要求了。我们必须更新教学方式,创建高效生命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是故生命化教学势必成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课题。当然,对今天 “新式学堂”(即生命化教学),有的人会持怀疑的态度,但更多的教师与学生都在渴望乃至已在实践。他们都踊跃到大自然中去陶冶一下压抑已久的心灵。师生的美好生命情怀备受压抑的现代教学世界中创造大自然中的“从游之乐”, 曾经成为中国教师自19世纪末期就开始遭遇的一大难题。今天的教师同样无法回避它,因此它堪称教学领域的“世纪难题”。当代教师在面对上述“世纪难题”时,首先需要解决的依然是自己的心灵,要有一颗懂得欣赏大自然之美的心灵,这才是首要的功课,而不是将希望首先寄托于以技术的方式将大自然搬到教室来。能不能去大自然教学不是致命的问题,不过是为了品尝更好的教学形式。真正致命的问题仍是能否诲人不倦、授之以渔。所以,“学”仍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就会有很多的“心”与教。在此情况下,学生们也一定会谅解我们不能带他们投入真实的可以触摸到的大自然,而我们自己也不会为无法置身于大自然的审美熏陶而遗憾不止。

四、“授之以渔” 和“心灵的共鸣”

向学生传授真正能触及心灵的“渔”,并因此让他们更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的爱;反思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不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这至关重要。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才是教学时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另外,仅对学生的爱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教学内容,而且教学内容越多越好,越能显示老师对学生的爱。真正的教学乃是以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非得要师生之间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将自己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将要耕耘的“学”一句话,是教师先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让教师了了解教师的“学”,然后和学生一起“学”。,这样才能达到最大的教育效能。

五、教师“教学之恋”的终极命运

孔子对待教学的态度比喻成“孔子式的爱情”。“教学,有如柏拉图式的爱情”和“静心感受孔子的教学之恋”,认为孔子是把教学当作“恋人”一样看待的,孔子对教学的痴迷程度,就像柏拉图把自己的全部爱情奉献给真理。在没有职称、没有工资,甚至连固定的教学场所也没有的情况下,孔子还是全身的投入和付出,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柏拉图式的爱情”——也就是将灵魂中的爱,献给永恒的真理或美德,而不是世间其他任何可能变动、3

难以把握的存在。孔子曾有堪于柏拉图媲美的坚定执着、不畏孤军作战的英雄本色以及感人至深的师生情谊。孔子“终身坚持一种信念”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因为我们几乎从未像孔子、柏拉图那样,有着明晰坚定的信仰,更不要说曾用尽全部力量去追逐信仰,所以我们也从未通过求知、教学体验过什么刻骨铭心的爱情,即使我们将爱情寄托于求知、教学以外的人与事,也同样可能是失意而回。就内涵而言,孔子的教学之恋除了是以自己的爱学习、爱仁心和爱人生等等大爱作为基础,更表现为他对颜渊、子路、子贡等学生的无私忘我的大爱。孔子以其一生的经历证明,教学,绝对有如“佳人”一般,可以让深爱着它的教师体验到人间的极致情感。教师可能面对的命运有许多,但从孔子的经历来看,教师的终极命运乃是:倘若我们有幸能成为孔子式的教师,便可以体会到包含人间至情的教学之恋。除了我们的心灵需要坚定明晰的信仰,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的国家又何尝不是不能没有孔子或柏拉图式的理想来维系着,否则只有分数和琳琅满目的商品的话,也绝非真正文明、真正值得爱的教育和国家。而这种文明、可爱的教育和国家正需要每一位以传授文化为职业的教师一点一滴的努力。

六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情怀

孔子是一个极富感情的人,同时有懂得以“礼”来升华自己的感情,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而使自己的感情释放出来,可以达到超凡脱俗的美,此即所谓“发乎情而止乎礼”。“理”他们彼此的关爱、尊重、理解与体贴正是这些人性力量构成了可以升华的“理”。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孔子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从来没有一句教条,也全无道学气。他所有的教学之道,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等,都是以自己的赤子之心以及对学生的真实了解为基础。反观孔子,学问、人格与心意,这些能够赢得学生追随的“法宝”他一样也不缺,而且在学生面前,他历来都是“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所以他的教学以及孔门的师生关系实在值得长期地研究下去。倘若我们教了一辈子的书,连这样一点情怀都不曾真切地体会到,我们又有何底气可以让自己坦然地站在三尺讲台之上,更不要说去感受教学之恋的幸福与快乐。人除了吃饭工作之外,还要为爱而生。人活在世上,只要心灵不死,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安顿自己的爱。圣人孔子亦是如此。但孔子的非凡之处在于,他竟然将自己的生命之爱献给了被许多人忽视的教学,竟通过教学找到了让其心动的归宿,而且倘若真如钱穆先生所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职业教育家”,那么孔子还是第一位体验教学之恋的教师,因为所谓“职业”乃是“事业”,是可以视之为生命,将生命寄托于它。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孔子倾尽了自己的“深情”与“真气”,再倾下去,生命便要消失了,孔子的教学之恋即可以和人间任何一种之情媲美。

七、“科学的思维”“理性的思考”

从事教育生涯近20年,总是不时听到同样的问题:“你会喜欢每一个学生吗?”,我便会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爱每一个孩子是教师的职责。要全身心的把爱无私的奉献给每一个孩子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让我感受到了清新与自然,诚恳与真实,科学的思维方式下“爱”的理解。同 时也不禁令我感触:“区分职业的爱和私人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主要是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但得有选择,有重点的,“博爱”不仅会把人累死,更把教师的职责范围扩大。职业的爱是必须做到的,但私人的爱是无法强求的。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作为教师不可避免的会有私人的情感选择倾向,但站在教师的立场上,就必须用教师的职业的爱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在孩子有困难时,在孩子做错事时,在孩子得到进步时,作为教师都能一视同仁的对待,教师的爱就是渗透在平时的点滴中,我曾经看到一则寓言:一只蜈蚣在路上自由地爬行,爬着爬着,遇到了哲学家青蛙。青蛙非常惊讶,瞪大了眼睛愣愣地盯着他,还自言自语地说着。蜈蚣很奇怪,就问:“青蛙哲学家,你在干什么呀?”青蛙说:“你真了不起,能指挥几十只腿走路。我正在思考走路是先迈左腿还是先迈右腿好?”蜈蚣一听,也愣住了,心想这个问题我怎么就从没想过?想着想着,自己也琢磨起来:是先迈左腿好呢还是先迈右脚好?谁知越想越复杂,号称百足之虫的蜈蚣平时走路灵活自如的像蛇一样快,这一刻里竟然再没几只脚能听使唤的。折腾了半天也没能前进一步。过了一会儿,青蛙哲学家恰巧又转了回来,看到蜈蚣在那里伸胳膊踢腿,就很奇怪:“蜈蚣先生,你在锻炼身体吗?”蜈蚣急了:“那里呀,我在思考你的问题,可是我越想越复杂,如今怎么也迈不出步子来了。”乍一听觉得这个故事很好笑,但是仔细体味起来,就能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教师的角色就好像是故事中的青蛙,蜈蚣是被青蛙给教坏了。如果联系我们的工作,教学中可曾有过类似的将简单浅显的问题教复杂了?可曾有过将现成的问题肢解细化,细嚼慢咽的灌输给学生?可曾有过“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渠沟”的感慨呢?在今天,教师的角色似乎变得越来越复杂了,时常难免不知所措。好在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它既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明朗的道路。又给我们这样在教育一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人们曾给予教师许许多多荣耀的称誉: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尤其是中国儒家将尊师敬孔的思想发挥到极致,“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影响浸润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然而今天教师也不再拥有令人真正崇敬的荣耀和光环。重塑教师形象,还教师与教育最本真的面目,是我们每一个人民教师神圣的职责和不可推卸的义务。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 5

篇5:跟孔子学快乐——读《论语》有感

2008-12-09 22:09:26 来自: 本草知無(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缘起

一直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思想保持着浓烈的兴趣,虽然,在某个时段也曾经跟随那个年代的风气,疯狂的批判传统之思想文化,深究国民之劣根性格。然待到狂热之褪去,仍然回复了对传统之思想文化之热爱。吾虽热爱中国传统之文化,然吾非文科出身,亦没有国学功底,说来惭愧,也未系统读完任何一部国学入门性读物,我对国学之概念,全来自吾零零散散读的一些资料,在加上自己的一些思索,此正应了孔子之“思而不学则殆”,危殆矣!

去年寒假,闲暇之余,终于下定决心将《论语》通读一遍。四书中的其他三部的阅读亦列入了议事日程。今年看到吴震老师讲述王阳明的《传习录》,又从网友comos那里知道吴老师讲述的不错,遂决定来听。一学期的课下来,可以说学到的东西很多,但真正理解领悟的概念又几乎可以说无。毕竟阳明学是中国传统儒学的集大成,亦是现代新儒学的直接的源头。所幸吴老师所留的作业并未说一定要写关于阳明学的心得,只要是关于中国哲学方面的即可,遂吾还是写我比较熟悉的读《论语》的心得吧。

通读《论语》之感觉完全不同于读《论语》中的只言片语,亦可避免断章取义之理解。孔子上承上古三代之传统,特别是周公制礼作乐的重文之传统,从繁复的礼乐制度中发掘其人文内涵,开出中国之人文精神。《论语》一书记录着孔子一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编撰而成,读此书可见孔子之全面之人文精神,健全之人格,圣人之气象。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全面”二字,人文精神,中国之学者多有之,然大多有偏颇不足之处,唯孔子可当得起“全面”二字,亦是后世儒者和孔子的最大差别,亦是孔子之精神之难以企及处,如孔门弟子子贡所说“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张》)。

在这篇短文里,我想谈谈孔子之全面之人文精神的几个方面,并试图分析全面之人文精神之身心来源,吾认为这殆是后世儒者所忽略的地方或是没有言说的地方,难免幼稚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

孔子之论仁与人心

欲了解孔子之教,则不能不了解“仁”之含义,然了解“仁”的含义则必须通读《论语》方有所感悟。孔子虽然通篇都在讲“仁”,但是并不是抽象的讲,也没有给“仁”下过任何的定义,孔子总是当下从生活中指点“仁”。孔子讲“仁”往往因人而宜,随机而发,未有定说,导致千百年来人们对“仁”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今人也试图给“仁”这个概念做一个明确的解释。更有人甚至认为既然“仁”可以是这个也可以是那个,那岂不是给当权者一个翻手为云俯首为雨的机会么?(实际上,中国当权者统治中,这个现象是广泛存在的,只是这个和“仁”的概念无关,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产物)。

我认为,如上的两个想法都是错误的,他们认为既然“仁”是个概念,那么就应该像西方哲学中的那些概念一样,应该有明确的定义的。他们这样想是忽略了中国哲学系统和西方哲学系统的不同。

依牟宗三先生在《中国哲学十九讲》中的说法,我来谈谈我的看法。中国哲学发源于对生命的关注,而西方哲学则更关注自然,这个可能源于地理环境和生存状态的不同。从这里发源出两套哲学体系来。相对应的真理也被分成了两种,外延的真理(extensional truth)和内容的真理(intentional truth),外延的真理大体上是指科学的真理,西方哲学这套体系则大体上属于外延的真理,外延的真理是和认识主体,即我们自身无关的真理,而内容的真理则和认识主体密切相关的,中国哲学因为是关注生命,关注人本身的,所以这套体系则属于内容的真理。相对应的,外延的真理具有抽象的普遍性(abstract universality),而内容的真理则具有具体的普遍性(concrete universality)。所以我们说,虽然真理都应该具有普遍性,否则就无法称其为真理,但是两套真理所对应的普遍性是不同的。

孔子所讲的“仁”是个普遍的原则,但是你不能说“仁”是个抽象的概念。“仁”是不能和科学、数学、逻辑里面所对应的抽象概念相提并论的。所以孔子讲“仁”并不是抽象的讲,也不可能那样讲,“仁”是可以在我们的真实生命里具体呈现的,所以孔子当下从生活中指点“仁”。

比如,孔子谈“孝”,不同人问孔子的回答是不同的,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

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为政》

显然孔子不给“孝”一个定义,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当下从生活中指点“孝”。“孝”也是“仁”的表现,也具有普遍性,只不过“孝”这种表现是在对父母亲的特殊关系中表现。这情形本身虽然是特殊的,但是表现出来的是理,是普遍的真理。而且“孝”的表现是无穷无尽的,它是在一个具体的强度里随时呈现,并且有不同程度的呈现,它是在动态的弹性状态中呈现。它不是一现永现,不是一成永成。(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第二讲)。

如上所说,我觉得有些人总想给“仁”这个概念下个西方哲学似的定义是行不通的,恐怕也没这个必要。对于“仁”这样的命题即不能用科学语言,也不能用文学语言,而只能用启发语言(heuristic language)(唐君毅)。而有些人看不惯不给“仁”下定义,无法接受“仁”既是这个又是那个,显然是受了西方科学和哲学训练的影响,而忽略了和中国哲学和文化传统的区别。

通读《论语》之后,深感人心之重要。孔子之教,大多直指人心,有些章节须从人心处着眼,方能领悟孔子之深意。如“无友不如己者”一句(《学而》),初看之原意是与不如自己的人为友,没有益处只有害处,然细想若是每个人都追求比自己强的人为友,那么比自己强的人将不会与自己为友。想来孔老夫子肯定不会这样教导他的学生的。如果从人心处着眼,则可得正解。师友皆可辅仁进德,故择友如择师,必择其胜我者。能具此心,自知见贤思齐,择善固执,虚己向学,谦恭自守,贤者亦必乐与我友矣。况苟我心常能见人之胜已而友之,即易得友,又能获友道之益。人有喜与不如己者为友之心,此则大可戒。(钱穆《论语新解》)

孔子之教,虽有因时代变迁而不能用者,然大多数仍为古今通用,有些对现代社会之人生亦有很大之帮助。我们看这一句,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子张》

世人皆追求功名,(孔子并非反对功名,“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碰到此种情形,大多数人会有一点成就感,难免内心喜悦一番,此时孔子之门人曾子告诫大家不要自喜,而要怀有哀矜之心。

再看一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世人只在乎做事之效果,然人心比效果更重要。人道本于人心,人心之尽与实以否,有他人所不能知,亦非他人所能强使之者,故必贵于有反己省察之功。(钱穆《论语新解》)

孔子“中庸”之方法论—中正平和之心态

孔子教人做事,往往会举其两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然后让人明白中庸之道理(“允执其中”。《尧曰》)。这样的文本,在《论语》中处处可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述而》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孔子通过举其两端,教人中庸之道理,教人做人做事情要“过犹不及”(《先进》),避免走极端。然孔子之中庸的道理,又绝对不是要一团和气,绝对不是没有原则的无是无非。孔子其实最反对两者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乡愿,德之贼也。”《阳货》。)

由孔子“温、良、恭、俭、让”(《学而》)但绝不失原则之性格,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于名,利,富贵,爱欲之态度就显得比后世之儒者客观中正的多,吾认为这亦是孔子全面之人文精神之体现,亦是孔子圣人气象,后世儒者之不可企及处。

我们读孔子对管仲之评价,有四处,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八佾》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

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

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宪问》

我们再读《孟子》对管仲的评价,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 曾西蹙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

„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

也。尔何曾比予于是?‟”

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公孙丑》

比较孔子和孟子对管仲的评价,可知孟子之气象已和孔子有一定的差距了,亦可知中正平和之心态之难为。

孔子对名利,对爱欲,对富贵都能保持中正之心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

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述而》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

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泰伯》

通读如上之文字,可知孔子对富贵之态度。比较后世大儒对诸如此类事物之态度,中庸之道之不可得,难免让人徒生慨叹了!

孔子之活泼生动之人格

通读《论语》之另一深刻感受是,孔子决不是一死板之人,决不摆出像后世某些儒者那样的卫道士的姿态。我们读此章,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

我,无所取材。” 《公治长》

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这样评述此章:此章辞旨深隐,寄概甚遥。戏笑婉转,极文章之妙趣。两千五百年前圣门师弟子之心胸音貌,如在人耳目前,至情至文,在《论语》中别成一格调,读者当视作一首散文诗玩味之。

孔子行事也绝不是呆板一块,亦不像后世的一些儒者,这里仅举一例,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子罕》

我们在上面说过,“仁”这个理必须在动态的弹性状态中呈现,这个动态的弹性状态,在《论语》中,是用“权”来表示的。(“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

后世儒者鲜有夫子之活泼人格也!

孔子之全面之人文精神之身心来源

本文想简单的提一下孔子全面之人文精神的身心来源,至少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除了天赋的人格和时代背景以外,孔子之全面之人文精神来自何处?后世之大儒是否有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全面之人文精神,贵在全面二字,夫子“温、良、恭、俭、让”,做事情中正,心态平和,虽然孔子不敢和周公比,但他对于自己的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是看得很清楚,是很自信的。(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

孔子之全面的人文精神背后,依现代心理学用语,是其健全之人格,否则不可能有如此之表现。那么这样的健全的人格就非得有很好的身心锻炼不可。

读《论语》的时候,我很惊奇的意识到,孔子首先是个通才。孔子教授六艺(六艺者,礼、乐、射、御、书、数也。《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显然他自己是会的。我们看下面几章,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述而》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

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子罕》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八佾》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泰伯》

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

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

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子罕》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子罕》

从上面几章可以看出,孔子不仅精通乐、射和御,而且似乎生活也是很丰富的。夫子整理了他那个时代的典籍,礼乐制度,行了万里路,但绝不是死读书之辈。依现代之用语,孔子有很高的艺术素养,运动才能也应该不错的。(其实古代的思想家身体状态大都比现在的学者好的,比如柏拉图)。

依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一个人综合素质好,发展全面对于其健全人格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而孔子没,后世之儒鲜有孔子之全面素质者,后世培养儒者大多从读经开始,而忽略了其它领域的学习和训练。这样的结果是无法培养健全的人格,和中正平和的心态,做事情,看问题就难免失之偏颇了。

另一个相关联的问题是,儒家的身心关系如何,大学讲“修身”,但后世儒家的“修身”方法似乎失传了。显然身心之关系是互动的,一个人读了圣贤书,知道该这么做,但是情感上无法接受,勇气上不足以付诸实施,所以显然光读书是没有用的,所以说身心之修炼缺一不可。

宋儒学者很多是采用道家或佛家的那套方法“修身”的,很多人都有过静坐体验,文献上也都有记述。不过道家不讲身心,讲性命,性大体对应心,命大体对应身。道家的性和命也是分不开的,儒家学者按照道家的修性命的方法“修身”,难免染上道家的一些心思想法,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或许儒家的修身的那套方法也属于不可说的范畴,秦汉之际,战火频繁,后世儒者本身也只重视读经,久而久之就失传了,就像乐经的失传一样。

喜欢

2008-12-10 11:46:04 本草知無(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此文写于三年前,今读之竟有如隔世之感,看来对古典文本的研读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了。此文放在这里希望能唤起大家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我们一起来学习和领悟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世界。

当今之世界的危机,不管是环境危机还是金融危机,实际上这些危机不过是未来更大危机的序幕,说到底是西方文化主导的危机,是西方文化,包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危机。此时我们更需要从逝去的思想文化中找寻线索,而古代中国的经验则是尤为重要的。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如牟先生所说在于其主体性。中国文化的经验告诉我们,信仰是不需要彼岸世界的,孔子所信仰的天道是内化于这个现实世界的,而这个也是和西方文化的一个巨大区别。西方的或者说是非中国的信仰是必须要依赖于一个彼岸世界。随着科学的发展,彼岸世界力量被弱化,因此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的对立愈发严重,这个我认为是现代世界精神冲突或是焦虑的根源之一。但是在中国则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中国人的信仰是不需要这个彼岸世界的,因而和科学的发展也不存在潜在的冲突,当然中国有中国需要解决的和科学合作的问题。

许多人因为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往往一提起信仰,便是耶稣呀真主呀,言下之一便是当我们需要信仰的时候是

篇6:跟孔子学快乐——读《论语》有感

中餐烹饪组

李云来

放暑假前学校发了两本书,其中一本即是《教师要学孔子》,对于孔子我们并不陌生,出生于鲁国陬邑[1],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还是易学的创始人。[2]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晚年修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对其中的名句如“三人行,必有我师”、“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等熟捻于心。那么,是否这本书就没有新意了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打开了目录,根据吾学篇、吾行篇、吾思篇的顺序编写此书,从中看出编者的用心良苦,这不是提醒我们要学习,学问了要行动,行动后还要思考得失成败吗?

因为我是一名普通的老师,对于学校与管理部分看得极少,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事情足矣。而对教书育人、教与学部分阅读得很仔细,下面就详细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在吾学篇中,孔子强调了“温故而知新,性相近习相远,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告诉我们要善学与善善思,学习改变每个人的命运。身为人师,学当广博,不能局限于某一狭隘的领域;学当精深,直至乐境。联想到习近平主席在教师节前的讲话,说教给学生一滴水,我们应该具有一潭水。随着知识的更新,国家和社会对老师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唯有不断地学习,温故而知新,才能更好的胜任党和国家的重托,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其次,教师无须忧虑个人位置,而应该忧虑自己是否具有过硬的专业本领;不怕没人知晓自己,只求自己能否成为具有真才实学、值得人们尊敬的好老师。同样的习近平主席说老师要少考虑物质享受,要甘于平淡的生活,要多研究学问,少谈享受。

孔子还提出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我的理解是全纳教育。随着国家对教育越来愈重视,已经做到了零拒绝教育,所有适龄参加儿童,不分家庭、不分种族,都能接受到优质免费的教育。但每个学生的残疾程度、生长环境、性格爱好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走近他们,了解他们。这是因材施教的基础,我们要学习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还要学习《不同的人格 不同的教学》,没有了解,就没有教育!对于同一个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孔子的两个学生向他请教同一个问题“是不是听了道理就马上行动?”的问题,孔子对子路说,不行,要听听别人的意见。而对冉有说可以。我想起我们的学生,在教学时是否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教学行为吗?比如有的学生不喜欢背诵,我们是否硬要比他背诵?而不是采取别的方式考察他是否了解?再比如,有的学生喜欢认真看老师讲课,不喜欢发言,我们是否就把这部分学生视为不积极配合我们教学的呢?有的学生爱动,属于外轻型的,我们是否一再要求他遵守课堂纪律,不得乱动?因材施教虽然只有四个字,但是需要我们做的太多太多。

在教育学生中。我们要充满爱心、要尊重学生,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孔子说:“仁者爱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天下归仁”是孔子的社会理想。《论语》中提到“仁”的次数多达到109次。”。“爱人”即是说要有仁德之心,要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爱人”是仁德的基础。孔子所说的“爱人”充分尊重了人性的需要。孔子提出了“恭、宽、信、敏、惠”等道德条目,“恭” 即恭敬,要以“恭敬”之心对待他人;“宽”即宽厚,做人宽厚,待人宽容自然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喜爱;“敏”即“敏捷”,做事要勤恳干练,“天道酬勤”,自然会取得成果。“惠”即“慈惠”,要有恩惠之心,经常资助他人,就能使别人幸福,自己快乐“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我们都能到此,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会早日实现。

可是具体教育活动中,应该怎样做呢?要理解他们,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要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情况,不仅要看他的所作所为,观察他行为的由来始末,还要了解他的心理寄托。如果做到了这几点,我们教育学生就得心应手了。但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做到了吗?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不是说教,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一种唤醒,是一种触及灵魂的活动。

总之我们要像孔子那样当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注意榜样的引领作用。在学习上,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了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好的自立于社会,我们要不辞辛苦,兢兢业业工作。要讲究教法,循循善诱,要通过谈话、游学等方式开启学生的心智。并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

篇7:跟孔子学快乐——读《论语》有感

一、指导态度重鼓励

肖复兴在儿子肖铁刚学写作文时, 让儿子对着录音机介绍印象最深的动物, 至于怎么说, 可没有要求。由于降低了难度, 肖铁把它当成了游戏, 对着录音机信口开河。在肖铁上学之后, “说”作文变成了“写”作文, 但肖复兴还是没有什么要求, 并在儿子写完后告诉他, 这就是作文, 让肖铁感觉作文不过仅此而已, 没什么难的。同时不忘记表扬他, 哪一句写得好。正是有了父亲的鼓励, 肖铁在作文的起步阶段就丝毫没有畏难情绪。

反观如今我们的作文教学, 老师们唯恐学生轻视了作文, 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作文的重要性。学生一听就觉得, 那么重要的作文一定很难, 心里首先害怕起来, 谈何对作文产生兴趣!好不容易克服了重重困难写出了作文, 教师这里改一下, 那里删一下, 一眼望去, 满篇都是红色, 仿佛无数的蚂蚁正在吞噬学生辛勤劳动的成果。学生拿到这样的作文, 感觉自己的劳动全白费了, 没得到教师的半点肯定, 于是再也提不起兴趣写第二篇作文了。这样的作文教学, 学生对作文只有畏惧的情绪, 说不定还要加上憎恶, 与新课标提出的“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这些课程目标是格格不入的。

二、内容选材重童心

在本书中, 每一篇文章的后面都附了一篇肖铁的作文, 取材广泛, 有描写动物的, 有描写风景的, 还有写人的……细细读来, 我发现他的文章不但内容具体, 语言流畅, 更突出的是所写内容极富童心。比如写《游无锡三个洞》, 按照成人的写法, 写“清风洞”当然要写风。可从一个孩子的眼光看, 他会觉得风并没有吸引他的地方, 他感兴趣的是一块像小熊爬竹笋似的石头。肖复兴认为, 那就应该尊重孩子的观点和感受, 让他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如果由我们教师来指导学生写作文, 也许教师会按部就班地教学生写动物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也许教师会以权威强迫学生放弃写石头, 告诉他“这是没有抓住特点来写”;也许教师还会好心地提供几篇范文, 让学生“参考”……也许教师们那“先见之明”的指导、那丰富的“教学经验”, 恰恰扼杀了学生纯真的童心, 毁灭了学生富有童趣的语言。于是, 学生的作文本上, 一派空洞虚伪的大话, 一副大同小异的框架, 仿佛是用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古人说:“言为心声。”我们教作文, 不正是要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吗?如果为了所谓的“模式”“特点”而缺失了心灵的参与, 作文再精彩, 也只是一个制作精致而没有血肉和情感的木偶。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珍视童心, 把童真童趣放在首位, 只有呵护了学生的真实感受, 学生才能敢写、想写, 真正做到乐于表达。

三、指导方法重修改

肖复兴在初三时写的一篇习作就得到过叶圣陶先生的细致修改, 后来在插队时写的十篇散文又得到了叶至善先生的修改。这些经历使他的写作之路迈得更坚实, 也奠定了他的写作教学理念——学作文就是学改作文, 并将这种理念传授给了儿子。在肖铁上高中之前, 可以说几乎每篇作文都经过了不止一次的修改。正是有了这一次次的修改, 肖铁才逐渐掌握了写作的方法, 领悟了写作的真谛。

我们如今的语文课堂上, 修改作文是最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不少教师觉得没有那么多时间指导学生修改, 就替学生一改了事。这样誊抄到作文本上的作文虽然看上去不错, 但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学生也不知道这样写好在哪里, 对作文水平的提高没有丝毫帮助。其实, 修改作文的技能如同写作文一样, 是需要教的, 从检查有无错别字, 到斟酌词语使用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 再到思考选材是否合适、表达是否清楚、描写是否具体, 都需要教师细致指导。这样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修改, 学生才会明白怎样的作文是好的, 作文水平也才会逐渐提高。

四、写作训练重方法

怎样训练孩子写作文?肖复兴认为, 单靠练习写作文还不够, 一定要坚持记日记。只有天天练, 才能由量变产生质变, 提高写作水平。肖铁从五岁起就开始记日记, 一直坚持到长大。虽然刚开始时写的日记很简单也很幼稚, 但却帮助他在作文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脚步。通过记日记, 增加了他的写作兴趣, 锻炼了他的写作能力, 这比单纯地教他一些漂亮的词要有用。

可惜, 我们的教师更愿意让学生每天做题, 也不愿意布置学生每天写日记。试想, 一学期仅靠写八篇大作、十几篇小作, 怎么能练好作文呢?特级教师管建刚就很注重让学生写日记, 在他的班上, 学生不光上学的日子写, 连放寒暑假都写。由于笔头练得熟了, 再加上教师给予了写作方法的指导, 学生的作文水平进步飞快。并且通过记日记, 学生养成了用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积累了大量素材, 写起作文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上一篇:东源县2007,2008年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查报告下一篇:14.2.05项目经理部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