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2007,2008年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查报告

2024-05-01

东源县2007,2008年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查报告(精选4篇)

篇1:东源县2007,2008年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查报告

东源县2007、2008年党政领导干部 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查报告

(2009年4月23日)

中共东源县委员会 东源县人民政府

市考核组:

近两年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以办人民满意教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贯彻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坚持教育优先战略地位,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我县基础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与智力支持。根据省、市《关于2007、2008年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实绩考核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将我县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工作基本情况

我县地处广东省中北部,区域面积4070平方公里,下辖21个乡镇,258个行政村,总人口52万人。2007、2008年我县GDP分别为41.8亿元、51.3亿元。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31所,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高中1所,高(完)中7所,初级中学25所,小学197所,在校中小学生6.6万人。幼儿园34所,在园幼儿(含学前班)8419人。在编教职工4595人。

二、2005、2006年基础教育工作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2005、2006年基础教育工作考核组在肯定我县基础教育工作成绩的同时,提出了两个方面整改意见:一是针对教育投入仍显不足,学校经费运转困难,资金缺口较大的问题,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继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抓紧校舍危房特别是D级危房的拆除重建,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加大偿还教育历史负债力度,促进学校持续发展;二是针对县城个别高中仍存在大班额现象,要继续推进普通高中“扩容促优”工程,增加县城高中学位。针对以上两个方面的存在问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讨论研究,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切实进行整改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从2006年秋季开始, 小学生每学期每人增加5元,初中生每学期每人增加10元,从2008年春季起, 小学生每学期每人增加13元,初中生每学期每人增加31元,本级财政承担部分全部到位。

(二)扎实开展校舍危改工程,2007年改造危房校舍15.5万平方米,基本上消除了危破校舍。

(三)支持各乡镇政府和各学校举办校庆、组织乡情联谊会、校友会,筹集教育资金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据初步统计,两年共筹集教育善款1400万元。

(四)投入4500万元,创办东源县高级中学,解决高中学位1000个;投入1000万元,支持东源中学“扩容促优”,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增加优质学位700个,县城高中大班额问题得到 较好的解决。

三、2007、2008年基础教育工作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领导和管理,积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

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认真落实“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治穷先治愚,兴业先兴教。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办好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和人才质量作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行动,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落实“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切实担负起教育发展规划、教育经费安排使用的责任,统筹解决教师工资、校舍建设与维修,支持县教育行政部门搞好教师的招聘、培训与交流。每年召开四次以上专门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每年办四件以上实事。重视对校园及环境安全的整治,两年来,端掉危害校园安全的社会团伙1个,取缔校园附近的网吧4个,给学校、幼儿园安装消防设施30多套。

2、确立了教育兴县战略,把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制定并努力实施《关于加快东源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东源县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强防流控辍工作,提高“普九”成果。大力开展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制定了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输送生源到珠三角地区就读的规划和措施,实行县内 中职学生全免费就读。重视幼儿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力促县内各类教育协调持续健康发展。每年政府承诺办好十件实事当中都有一二件有关教育问题的实事。

3、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切实加强校长、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校长和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培训,培训资金落实到位。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实行城乡教师交流。代课教师逐年减少,2007年184人,2008年减至114人。建立了适应教育发展规律的人事制度和师资队伍。把好教师准入关,通过公开招聘考试录用教师,2007、2008年共招聘各类全日制本科优秀师范生154名,进一步优化了我县师资队伍结构。

(二)加大经费投入,夯实教育持续发展基础。

1、依法保障教师工资福利按时足额发放。2006、2007、2008年财政承担的教职工(含离退休)工资总额分别为1.23亿元、1.47亿元、1.82亿元,在职教职工年平均工资分别为20458元、25493元、28862元,教师工资福利逐年提高。

2、加大高中阶段教育资金投入。2007年,通过县财政及其他渠道投入资金4500万元创办了东源县高级中学;投入资金1200万元实施东源中学“扩容促优”工程。2007、2008年共投入资金1100万元扩大灵通职业技术学校建设规模,加快职业教育发展。2008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建设东江中学,首期工程建设投入资金1亿元。

3、筹集资金搞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装备工程”建设。2007、2008年我县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装备小学语音室、初中理、化、生实验室、中小学“校校通”,使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基本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4、用足用好教育专项资金。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严格监管下,2007年县财政对省下拨的2835万元校舍危改工程款实行专户管理,全部落实到校舍改造工程。对2008年省下拨的439万元普及高中教育专项资金,县财政局及时划拨到东源中学、东源县高级中学,用于综合大楼装修和学生宿舍建设。

5、科学合理使用农村税费转移支付资金。县政府将每年省下拨的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教育缺额部分1715万元,30%用于偿还教育历史欠债,30%用于发展高中教育,40%用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资金全部用于发展教育事业。

我县是新建县、山区县,是省扶贫开发重点县,财政比较困难。但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两年来我们尽其所有,倾囊付出,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实现了教育经费的“两个提高”和“三个增长”。2006、2007、2008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付分别为14158万元、20290万元、25094万元,占生产总值比例分别为4.69%、4.86%、4.90%;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19.29%、20.82%、24.82%,逐年提高。2007、2008年,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率为43.68%、23.68%,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率为32.94%、12.58%,教育财政拨款增长率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收入增长率;2006、2007、2008年,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分别为1833 元、2079元、2489元,学生人均共用经费分别为350元、424元、472元,两项经费逐年增加。本级财政承担的公用经费资金、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全部落实到位。实行公办中职学校生均综合定额为主的预算管理体制,从2007年起到2012年,每年扩大中职学校学位400个,共计2000个,按每个学位2.6万元计,共需要投入资金5600万元。

(三)加快改革和发展,促进各类教育上水平上台阶。

1、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全县拆除D级危房162栋4.4万平方米,维修C级危房132 栋8万平方米,新建校舍90栋3.1万平方米,全县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基本完成。2007年撤并中小学35所,2008年撤并39所,及时完成了布局调整建设任务。全县中学装备了电脑室、语音室和理、化、生实验室等教学功能场室,乡镇中心小学装备了电脑室、语音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等教学功能场室,建有能满足师生体育锻炼需要的运动场。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各类学校实现了“校校通”,校舍、实验室装备和图书等基本符合建设部和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全县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均衡和优化。学位满足“普九”需要,小学大班额基本消除,中学大班额逐年下降。全县中小学四年级起开设信息技术课,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

2、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积极推行素质教育,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设重点校和 重点班。不断加大防流控辍力度,2007、2008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99.75%和99.84%,初中巩固率稳中有升,2007、2008年“三残”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92.31%、93.33%,2007、2008年“三残”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93.48%、94.44%。幼儿教育发展迅猛,管理较为规范,2007、2008年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分别达到69.56%、70.23%。

3、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夯实基础。2007年,我县创办东源高级中学,增加学位1000个。2008年,我县通过实施东源中学”扩容促优”工程,增加学位700个。目前,我县投入巨资兴建东江中学,今后三年可增加学位6000个。2007、2008年我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58.80%和64.72%。加大力度改善灵通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条件,两年内兴建了综合大楼1栋、学生宿舍1栋、教师宿舍1栋,装修饭堂,新建校门。对灵通职业技术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招生工作,制定了向珠三角地区输送生源的工作规划和方案,完成了每年省下达的向珠三角地区输送生源的任务。建立了资助贫困生的制度,县五套班子成员每人挂钩资助1-2名高中贫困生完成高中学业。

四、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近两年来我县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随着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原普通高中布局设点有待进一步调整,面 上完中高中部生源不足,而县城高中学位紧缺不能满足需求;二是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建设工作推进缓慢,配套资金不足;三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对于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将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正视问题,认真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教育发展方向,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办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力推动我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篇2:东源县2007,2008年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

2011年是XXX镇全面实施“十二五”的关键年,这一年XXX镇经历了工业园区建设和东南大道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为推进“强二攻三转一,着力三打造,推动三突破,实现一个新”战略提供坚强保障,我们按照教育部“巩固、深化、提高、发展”八字方针真抓实干,全面推行“三个优先”,即:制订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考虑教育优先;研究解决部门问题考虑教育优先;财政支付建设拨款教育项目优先。进一步推动教育的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和持续发展。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我们严格对照考评标准进行了认真的自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育概况

XXX镇距遵义县县城13公里,与南白、三岔、尚嵇、新民、三合等镇接壤,辖8个行政村,全镇面积78.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5390人。境内无崇山峻岭,亦无广阔平原。承沙冈山之灵气,得钩江河之孕育,人杰地灵,追源溯流,功在教育。

我镇现有小学9间,教学班级55个,学生1231人,有教师135人;初中2间,教学班20个,学生1090人,教师72人;小学附设幼儿教学班9个。中小学占地面积99504平方米,建筑面积19729平方米,学校重视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加强各项管理,取得了显著成绩,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

二、目标完成情况

(一)入学率 辍学率

小学阶段适龄儿童总数1670人,入学人数1670人,入学率100%;初中阶段适龄儿童总数1588人,其中三残失能4人,初中阶段在校生人数1815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14.58%,净入学率94.70%;7-15周岁三残儿童总数5人,三残丧失学习能力4人,入学率100%;16-18周岁总人数1544人,三残失能人数2人,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708人,高中阶段入学率45.91%;3-5周岁总人数345人,学前教育入园(班)人数305人,学前三年入学率88.41%,5周岁人口130人,学前班人数305人,学前一年入学率为234.61%。

15周岁总人口541人,三残丧失学习能力1人,小学毕业人数540人,完成率100%;17周岁总人口508人,仍在初中就读人数8人,完成率96.65%。

小学上学年初在校生1496人,年内辍学0人,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上学年初在校生1151人,年内辍学13人,中学辍学率为1.129%。

为了更好地促进控辍保学工作,政府采取了奖惩制度,从签订责任书之日起,到学期结束,如小学学生流失超过1%,中学流失超过3%,在年度考核时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则扣学校和村(居)总分1分。对辍学率超过小学 1%、中学超过3%的班级,教师和村干部不能评优。

(二)全力合作 控辍保学

1.制定措施 依法控辍

制定了《XXX镇中小学控辍保学措施》、《XXX镇人民政府关于转学 入学 升学的相关规定》,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教育副镇长为副组长的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宣、劝、助、爱、法”五字控辍策略,落实了“以质控辍、以德控辍、以资控辍”的具体措施,明确规定镇党工作干部、教师、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控辍保学责任,动员和组织社会、家庭、学生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控辍保学工作。

每学期开学 兴趣,使学习困难的学生“留得住,学得好”。

3.以德控辍 以情劝学

切实做好厌学生和有辍学苗头学生的思想工作,防止离校造成辍学。教师与学生结“帮扶”对子,传授知识有耐心,生活情感有爱心,控辍保学有恒心,做好“双困生”思想工作,用真心爱护辍学生,关心辍学生,经常家访,及时掌握“双困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双困生”的各种困难,让他们安心的上学,以真情实感把“双困生”留住。

4.以资控辍 帮困助学

学校加强了收费管理,坚决制止了乱收费现象,切实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通过民政、团委、妇联等职能部门对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多渠道筹措资金,经济扶贫控辍,动员社会力量,援助贫困生。

(三)履行职责 创造良好校园周边环境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的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XXX镇党委、政府一直以维护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为己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扰乱学校教学秩序、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大力整顿校园周边环境,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1.牢固树立“安全 2.统一了以建设“平安校园”,保障学校安全的关键在防范的认识。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管理,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利用每周一上午的政治学习时间,召集各学校校长到中心学校由分管领导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和相关文件精神,并安排该周的安全综治工作,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基本做到我镇各校青少年无违法犯罪发生,也杜绝了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3.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各学校认真学习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规定,每月对学校校舍、围墙及各种设施设备进行一次认真仔细的排查,定期和不定期对学生所带管制刀具进行收缴,并将有暴力倾向的学生纳入安全工作排查范围,随时进行教育和监管,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中心学校每月对各校的常规工作和安全工作进行一次检查,要求各校必须及时对排查出得问题进行整改。

4.化解矛盾纠纷。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做细做扎实,把问题处理在底层。工作安排责任到人,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建立了信访工作预案,认真摸底排查,找准原因,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处理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努力化解矛盾,坚持不稳定因素月排查制度,发现苗头及时做好疏导工作,加强政策法规宣传,使信访人员详细了解相关政策和法规,通过正确的方式和途径反映问题,表达诉求。

(四)加大投入 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浓郁的文化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体现一个学校的文化积淀和 底蕴,它不仅对师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XXX镇党委、政府一直重视学校育人环境建设,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XXX镇在2011年共投入21.5万元,完善了中心幼儿园的征地工作;利用各村级小学闲置教室改建“爱心食堂”,解决了全体师生中午吃饭难的问题;修建了回龙小学教学楼后的挡土墙,排除了安全隐患。

(五)营造氛围 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XXX镇党委、政府一直都关心和重视教育,一直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每年教师节都拨付专项资金开展庆祝活动,并表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单位和教师个人,2011年教师节,政府拨付1万的活动经费开展了歌咏活动,表彰了32名教师和四个先进学校。在党委政府的倡议下,全社会都十分关心和支持教育的发展。

1.富诚聚助学基金会

XXX仅是一个拥有2万多人的小镇,民间却成立了注册资金100万元的富城聚助学基金会。富城聚基金会由王克诚、吴光富老人发起。王克诚、吴光富系XXX镇人,2006年,两位老人萌发了为发展家乡教育事业做点贡献的念头,组织召开了“春晖行动”。两位老人会同XXX镇几位在外知名人士四处奔走,共同创办了基金会,募集资金100余万元。

该基金会建立长效运行的助学机制,对家乡学子扶优助贫,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成才,建设祖国,报效桑梓。自2006年以来,奖励品 学兼优的学生和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的学生560多人次。共发放资金72.3万元。

2.一代军人情系家长 一如既往关注桑梓

XXX老人系XXX镇钩江居人,少年外出从军,现任成都军区陆军学院上校军衔,从军半个多世纪;几十年来他老人家一直心系家乡建设,关心家长发展,特别关注XXX的教育。从1996年至今,每年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1200元资助XXX小学,多年累计共计捐资15600元,学校按照他老人家的意愿,用于贫困学生的支助和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在13年中资助贫困学生70人,奖励学生65人,被支助和奖励的学生中已有5人参加了工作,其中有4位学生从事教育事业;13人考入大专院校,其中刘太祥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徐媛媛考入四川大学,还有一些同学正在高中就读。

3.政府情系教育 社会齐汇爱心 师生共得实惠

为吃中午饭,每天来回数公里奔走在学校和家庭之间,这是之前XXX镇内很多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况,这不仅影响学校教育,更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学校开办食堂迫在眉睫。红山村著名企业家张冲进红山村人,主要从事铝土矿的开采,一直以来都十分关心学校,经常到学校看望师生,得知学校要修建食堂,出资4万多元利用回龙小学闲置教室改建为“爱心食堂”。

2011年六一期间,XXX镇党委、政府组织镇内各企业业主和其他爱心人士召开座谈会,在镇内发起“爱心食堂”建设捐款倡议。各企业业主和其他爱心人士积极响应,纷纷慷慨解囊,其中民营企业家王 克诚向XXX小学、双合小学、樟门坎小学分别捐助1.5万元,个体户张兴凯、周庆分别向XXX小学、同心学校捐赠8000元,XXX连发有限公司向同心学校捐赠了1万元„„就六一期间,共筹集11余万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项目建设资金难题,彰显了各爱心人士尊师重教、关注民生的高尚情怀。“其实我们做生意钱也不多,但为了家乡孩子们吃饭,我们花点钱,值得。今后生意好了,还要为家乡学校做更多的事。”个体户周庆在闲谈时压抑着内心的激动说。

二、职能部门教育目标责任完成情况

党委办 政府办

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定了全镇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教育目标责任制。定期不定期对全镇有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管理责任进行检查,并将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召开教育工作会议5次,研究教育工作。

镇中心学校

代表镇人民政府对学校实施教育法律、法规情况及政府有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以保证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定期对各校贯彻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情况进行督查分析,参与了全镇教育政策、教育发展战略、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等重大问题的调研,向镇人民政府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推进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落实。

组织开展了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的检查、评定工作,提出表扬、奖励或批评、处罚的建议。

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加大标准化学校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推进校点布局调整工作,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合理安排建设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在这一年里,建设了XXX中学、XXX小学班班通,增添了600套课桌凳,完善了各学校“爱心食堂”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加大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一年来,召开全镇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XXX镇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方案》、《XXX镇教师中高级职称评聘制度》、《XXX镇教师素质提升方案》、《XXX镇教师培训制度》等制度,采用一月定期检查制度,对全镇教育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加强了学校的常规管理。

镇财政所

汇集党委政府预算教育经费,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用于义务教育,不挤占和挪用。

镇国土资源管理所

在制定、审批镇建设总体规划及城镇改造计划时,将中小学、幼儿园纳入规划范围,按照《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做好学校用地布局规划。

认真执行了《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条例》中关于“学校用地必须妥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任意占用或改变用途”的规定,支持中小学、幼儿园校(园)舍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与中心学校一起指导教育工程建设工作,特别是幼儿园建设工程,做好质量监管和质量验收工作。

一年来,完善了各中小学校土地使用证及中心幼儿园前期建设。

镇城管办 司法所 工商所 综治办 派出所

指导健全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机构,把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评。开展“远离网吧 健康成长”系列宣传活动,让学生知道网吧对我们身心健康的危害性。同时要求学生和家长对发现的网吧进行及时的举报。2011年,对学生和家长反映的镇内街上和乡村的共两家网吧进行了查处,没收了所有的游戏机和相关设备。

建设了中小学校警务室和门卫室,完善了各中小学校的保安和门卫制度,确保全体师生的生命的财产安全。

成立了法制副校长制度,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派出业务骨干担任各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不定期开展法制讲座,对全体师生进行法制教育,2011年一共开展了6次法制教育讲座,教育学生要知法、守法,这对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人才以及预防与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有着重要意义。

镇科技教育宣传信息服务中心

汇同司法所、工商所、综治办、派出所加强了对中小学、幼儿园周边环境治理,清理学校周边营业性歌舞厅、游戏厅和网吧。加强了教育宣传报道工作,推广我镇教育工作经验,挖掘教育典型事迹。文化娱乐营业性文化活动的管理,杜绝黄色淫秽刊物流入市场,影响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汇同中心学校指导学校做好文艺体育工作,开展阳光体育活动。2011年,各中小学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保证了中小学每天锻炼一小时,完善了中小学大型运动会的相关制度。

镇农业服务站

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居)开展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相关培训工作,开展农民技术文化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11年里共培训2897人次,涉及种植、养殖、安全用电等多种农村实用技术。

镇社会事务办

镇妇联

镇团委

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帮扶特困学生,做好学生入学动员工作,关爱留守儿童,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对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中小学生,给予生活、学习上必要的支持和帮助。2011年共资助68人次,涉及资金10000元。

积极构建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子女教育平台,组织家长、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活动。2011年成立了XXX中学、XXX小学、同心学校三所家长学校,共同参与学校管理。

镇卫生卫生院

指导学校开展传染病、近视眼、龋齿等防治和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工作。与中心学校一同做好学校卫生服务、卫生监督指导工作,杜绝食品安全事故和食物中毒事件发生。2011年共到学校检查6次,对各中小学“爱心食堂”进行专项检查,共召开4次会议,培训查验补种等相关知识。

各村(居)

各村(居)均把教育优先发展列入本村(居)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促进辖区内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将教育工作纳入村(居)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村(居)主要领导是教育工作的 育工作列入镇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列入党委、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中,切实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工作中主要做到了三个到位。

1.认识到位

政府同干部职工签定《控辍保学责任书》,每年与各职能部门签订《XXX镇教育目标责任书》,中心学校同各校签订《XXX镇教育目标责任书》、《XXX镇“两基”工作责任书》。在全镇教育工作会议上,镇党委、政府明确提出“科技要进步,经济要振兴,教育必先行”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指出:学校教育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指出必须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结合起来,把扫除青壮年文盲与农技培训结合起来,把发展教育与振兴地方经济结合起来。切实转变单一追求升学率,轻实用技术传授的传统教育模式。

2.宣传到位

我镇党委政府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干部职工、教师认真学习涉及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教育工作政策、文件。利用出专刊、墙报、出动宣传车,利用赶集天向群众宣传涉及教育的法律法规,中心学校向全镇印发宣传资料2000多份,宣传教育改革的前沿思想,努力转变广大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质量观。

3.措施到位

印发了《XXX镇各部门教育工作职责》,与各职能部门签订了教育目标责任书,对各职能部门相关工作进行具体化。

严格落实责任制,继续实行齐抓共管,承包责任制的控辍保学措施。一是制定控辍保学责任制,领导干部、校长、教师都一一对在校生进行包保,对自己包保的学生,要及时了解动向,若发现学生未到校,要及时了解原因,并报告政府,政府将下发复学通知书,并敦促学生家长或监护人送孩子到校;二是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做好调查研究,建立完善贫困生长期救助机制;三是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对全镇“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监护情况等信息有全面的掌握,定期开展“留守儿童”关怀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关怀。四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努力提高教育质量,采取措施努力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使每一个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一是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敦促教师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随意增减课时;二是努力提高教师素质,主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2011年,共派出教师外出培训172多人次,用于教师培训资金占生均公用经费的11.7%。同时要求每位教师读六种书和一种技术,即①读专门为中小学生写的书和中小学生写的书、②读教育专著和教育期刊、③读人文书籍、④读法律法规、⑤读课程标准、⑥读教育理论,掌握现代信息技术。2011年,每一位教师共写读书笔记近1多万字,教育理论得到提升,教育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三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如XXX小学成立舞蹈组、美诗文朗诵组、美术组等。

四、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发展方向

尽管我们竭尽全力,努力谋求我镇教育又快又好的发展,但是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仍然严重制约着我镇教育的发展,相当一部分老师年龄偏大,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工作显得力不从心,不能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需求。

2.农村学校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差距较大。

3.部分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还没有彻底完善,还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

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想法设法尽快解决我镇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迅速完善办学条件。同时,继续加大管理力度,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使我镇教育真正让群众满意,让领导放心。

篇3:东源县2007,2008年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查报告

我于2008年7月任遂溪县县长。上任后,我积极履行政府主要负责人的教育工作职责,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把教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发展基础教育为目标,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2008年下半年做的主要工作

(一)优先保证教育经费

1、切实加大对教育投入。我县按照国家和上级政府的要求,把本级政府财政应承担的各项教育经费全额纳入年初预算,我到任后,优先保证教育所需经费的投入,努力保障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例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去年,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县财政对教育事业投入29589万元,比上年增长9.8%,占财政总支出的28.93%。

2、确保教育专项资金全部用于教育。严格按照湛江市人民政府的要求,及时将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用于教育发展资金和教育费附加划入专户,实行封闭管理,确保“三项”政府投入教育经费的安全运作。不截留,不挪用,确保教育专项资金全部用于发展教育事业。

3、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我注重加强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规范对“三项”教育经费使用的审批工作,由县教育部门根据教育发展建设项目和设备设施配套建设的需要做出经费安排方案,经财政部门审定后联合上报县政府常务会议审批,确保教育专项资金的规范运作。2008年安排生均公用经费专项254万元,在9月份全部到位;教育费附加713万元,全部用于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转移支付补助1484万元,用于学校危房改造528万元,剩下部分结转2009年用于教

育发展支出,切实做到教育专项资金按上级规定的使用范围、用途及标准安排使用,努力发挥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抓好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

1、督促抓好教师师德建设和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我上任后,第一时间到县教育局调研,明确向教育局领导班子提出要切实抓好教师师德建设和培训,强化教师求真务实、勤奋严谨的教风,弘扬教师敬业、爱生、奉献精神,要求广大教师比师德、比业务、比态度、比业绩、比贡献,同时,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学历提高和继续教育学习,不断充实知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2、努力按编制补充老师。根据省编委关于中小学教职工配备的有关规定,按编制配足教职工总人数。一是及时补充缺额教师。针对高中发展和教师外流、退休的实际,2008年及时招聘114名优秀本科生,在全县范围内招考选拔86名教师,充实我县教师队伍。二是认真解决代课教师转正问题。今年2月,我县拟录用227名考试、审查合格的代课教师。三是建立教师有序流动机制和坚持实行教师支教制度,从教师富余的学校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边远的农村学校支教,解决农村学校部分学科教师紧缺的问题,合理配置教师资源。2008年我县新招聘的初中、小学新教师全部分配到农村学校支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学校教师欠缺的问题。

(三)积极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自任县长后,我努力强化政府行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认真落实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全面落实“普九”责任制。我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布置教育工作,仅去年下半年以来召开的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教育工作5次,解决了教师的教龄和班主任补贴、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学校建设、教师招聘、县城学位、学校安全、筹办遂溪县第四中学等方面问题。我多次深入县城和农村基层学校进行调研,全面了解我县教育的现状,掌握教育改革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想方设法为学校解决实际困难。我到遂溪一中调研教育工作时,了解到遂溪一中校舍建设资金不足,当场拍板由县财政拨款150万元支持该校建设校舍,及时解决了该校建校舍资金不足的问题。

(四)进一步完善教育发展规划

我十分注重加快我县教育事业发展,上任后,督促教育部门制定了

《2008—2011年遂溪县普通高中发展规划》、《遂溪县初中校长“三率”考核方案》,加快普通高中发展,加强初中的管理,不断提升“普九”水平。进一步明确职业中学的办学方向和目标。积极推进全县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持续发展。

二、我县教育事业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一)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1、高、中考成绩实现新突破。2008年全县普通高考上线5099人,其中本科上线人数居湛江市五县(市)第二;全县参加中考13529人,平均分481分,居五县(市)第一,及格率居五县(市)第一。

2、教育科研成果有新突破。目前我县有国家级课题1项,省课题5项,市课题5项,县课题37项。

3、素质教育成效显著。3人被推荐参评广东省“三好”学生,300多人被评为市“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团员;参加全国高中、初中数学、化学、物理知识竞赛,获全国一等奖7人,二等奖14人,三等奖26人。

(二)各阶段教育协调发展

1、城乡幼儿园办园条件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县有市一级幼儿园4所、市规范化幼儿园9所,全县3-6岁幼儿入园率达61%。

2、“普九”教育继续朝“双高”迈进。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升学率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6.4%,初中毕业升学率64.7%,“三残”少儿入学率98%。

3、高中阶段教育不断提高和发展。遂溪一中顺利通过了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和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终期评估验收。全县普通高中招生7476人,比上年增招2427人,完成计划任务的101.8%;职校招生1287人,比上年增招326人,完成计划任务117%。08年普通高中在校生17571人,职技校在校生2536人。

三、今后工作设想

(一)大力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成果。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努力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认真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工作,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切实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水平。

(二)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实施“扩容促优”教育工程,认真落实《2008—2011年遂溪县普通高中发展规划》,进一步规范高中阶段招生秩序,抓好高中校长招生工作考核,完成高中招生任务;充分发挥省、市优质普通高中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面上高中提高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争取职业教育项目和政策支持,努力提高职教招生在高中阶段教育中的比例。

(三)千方百计保证教育投入。我县目前财政困难重重,今年全县行政性经费预算支出比上年下调20%,但是我们依然确保财政预算中教育经费占财政总

支出的比例有较大的提高,由2008年的28.9%提高到38.8%,千方百计保障全县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

(四)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一是大力治理中小学教育乱收费。建立和完善规范教育收费的长效机制,大力开展创建教育收费规范县活动,坚持和完善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坚决治理学校乱收费。二是积极解决县城学位紧缺问题。加快遂溪县第四中学的建设,认真抓好一中、二中、三中及大成中学的扩建工作,扩大办学规模,通过“改、扩、建”,重新整合县城教育资源,增加县城学位,争取在解决县城初高中学位紧缺问题上有新突破。三是认真抓好中考高考工作。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加强考场建设和考务工作,严肃考纪考风,实施高考、中考招生录取工作 “阳光工程”,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招生考试环境,力争今年高考、中考工作取得好成绩。四是大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着力提高学校师生应急安全能力,减少学校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努力建设平安校园。切实加强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深入开展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和整治行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管和整治,突出抓好网吧、游戏机室的监管,净化学校周边环境。

(五)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抓好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加大农村校舍维修力度,抓好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教学设备配套工作,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加快推进中小学“新装备”工程,加强教育信息网络建设,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继续推进“班班通、堂堂用”,提高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让广大师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加大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整合教育资源。

篇4:东源县2007,2008年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查报告

(2)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

2007年1月实施小学校长岗位津贴。2007年教师工资调整全部按政策兑现。2008年1月实施中学校长岗位津贴。2008年1月实行中小学教职工绩效工资,所有在职在编教职工按财政统发工资提高10%,离休人员按在职人员平均标准的70%计发,退休人员按在职人员平均标准的60%计发。以上几项措施,较好地稳定了教师队伍。

(3)整合山区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用2-3年时间,投入3000万元左右,完善山区中小学校建设。2007年,投入1000多万元在市三中兴建教学楼、学生宿舍和进行信息化建设等,并把宅梧镇中撤并到三中,三中招收两镇小学毕业生。2008年,又在三中投入1500万元,兴建教学楼、学生宿舍和教师宿舍等,今年还将继续投入资金改造三中的运动场和完善校园环境与设备设施等。预计2009年9月,市三中将全面完成扩建改造工程,届时山区两镇全部中学生入读该校。

二、2007、2008年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落实责任,强教惠民

鹤山市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教育,对发展教育有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执政理念。一是落实

元,投入高中阶段学校建设经费达6800多万元,投入创建教育强镇的资金达1亿多元。

(三)改革创优,促进均衡

鹤山市以“创建教育强市”为目标,以中小学布局调整为基础,以“创建优质、规范化学校”和“创建教育强镇”为抓手,促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取得明显的效果。

鹤山市中小学布局调整起步早,力度大,效果好。在2006年基本上完成了学校的布局调整后,2007至2008年又撤并了1所中学和7所小学,使中小学校从1996年的178所撤并为现时的77所,基本形成“高中相对集中城区,初中一镇1校,小学规模布局适中”的合理格局,整合优化了教育资源。特别是政府采取资金倾斜措施,强力整合优化山区教育资源,把山区宅梧、双合两镇4所中学整合为一所中学――鹤山市三中,把鹤山市三中办成上规模、上档次的优质中学,以鹤山市三中为龙头,带动辐射山区教育,让山区孩子享受到城区孩子同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大大促进鹤山市教育的均衡、优质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在调整优化学校布局的同时,积极推进规范化学校和优质学校建设。一是大力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其中完成财政性基建项目11个,建筑总面积达37862平方米,另有在建项目7个。二是实施“新装备”工程,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制订了《2006-2008年农村中小学“新装备”工程规划》,重点加强功能室场、教育信

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本科率26.77%、大专率80.92%;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9.07%、本科率72.94%;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是98.48%和99.37%。全市共有名校长、名教师、名教育专家培养对象共59人,鹤山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78人;中学高级教师171人,中学一级教师889人,小学高级教师1238人。教师队伍结构明显优化,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规范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成就了鹤山高质量的教育,使教育成为鹤山的品牌。初中和高中教学质量的各项指标名列江门市前茅。2007和2008年高考,每万人口本科入围率分别为32.4人和33.88人,报考入围率、本科入围率和重点本科入围率等各项主要数据均名列江门各市区之首,跃居全省第三。2007年中考除摘取了总分900分状元的桂冠外,高分段人数、各科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均处江门市前列,2008年在保持上年水平的基础上,高分段(750分以上)人数和比例领先于江门各市区。2007和2008年,组织学生参加各学科和体育、艺术方面的各类竞赛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共获得国家级奖励19人次,省级奖励52人次,江门市级奖励200多人次。

三、对各考核对象的评价

(一)向斌市委书记

考核组对照《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实细则》逐项打分,2007年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情况如下:考核组评分为96分,民意测评得分为

一是继续加大用于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投入;二是加大对学前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确保城市教育附加费中30%用于职业技术教育;三是加快教师工资待遇“两相当”落实的进程,按广东省和江门市有关规定,尽快落实“两相当”工作,有效稳定教师队伍。

(二)进一步促进各类教育的协调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根据鹤山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的实际,制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和措施,适当扩大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提高“职普”比例,让职业技术教育真正为鹤山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二是加强幼儿园的规范化建设,提高幼儿教育质量。认真抓好每个镇一所镇中心示范幼儿园的建设,以点带面,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加强对私营幼儿园规范化建设的监管和指导,特别要重视幼儿的食物安全、活动安全。

江门市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组第二小组

上一篇:华容区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下一篇:跟孔子学快乐——读《论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