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说

2024-05-07

孔子学说(精选6篇)

篇1:孔子学说

孔子学说正在成为世界哲学论文

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在图书馆好奇于两个美国人对中国古老文化的热爱,先后借阅过郝大维、安乐哲著,蒋弋为、李志林译的《孔子哲学思微》(江苏人民出版社9月),安乐哲著,滕复译的《主术——中国古代政治艺术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和郝大维、安乐哲著,施忠连译的《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江苏人民出版社9月)。这三本书就像一块敲门砖,使我有幸徜徉在郝大维和安乐哲的中西比较世界哲学里,并为他们推动中西文化交流作出的卓越贡献而深深感动和钦佩。

那时候中国大陆还没有掀起“读经热”、“祭孔热”、“儒教热”,更没有央视“百家讲坛”掀起的“读孔热”。有关孔子哲学研究著作,我在偌大的浙江图书馆只找到了郝大维、安乐哲著的《孔子哲学思微》这一本,可见那时候我们的学者对孔子还远远不够重视。《孔子哲学思微》一书,英文原名为Thinking ThroughConfucius,1987年在美国首版。这部杰出的著作,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西比较哲学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当时学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该书在中西思想对话基础上,不仅对孔子哲学作出了新解,更在哲学史的意义上,发孔子思想之微,以孔子的思想,来拓展对思想的理解。故而既展开哲学思辨传统与汉学考辨传统之间的中西圣哲恳谈,又穿梭在中西两种文化空间进行文化比较研究。其所涉及的课题和方面,既多且广。

美国哲学家郝大维、安乐哲的名字,就是当年阅读《孔子哲学思微》后,进入了我的心灵深处。真没想到,若干年后我竟能在北大课堂里见到安乐哲教授。这真是一种缘分。事情是这样,去年我女儿选修了一门外国教授的课,当我后来听说那个外国教授是夏威夷大学来的,便产生了兴趣。因为我在夏威夷大学东亚系做过访问学者,待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于是我问女儿道:“你老师叫什么名字?”她说:“安乐哲。”我说:“安乐哲这名字很熟悉,他是研究孔子的吧?”女儿说:“是呀,他是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你怎么知道?”

我知道女儿的老师安乐哲,就是“孔子哲学思微》的作者后,心里便想着去北京看望他。那时正是12月初,我刚从德国莱比锡回来不久。8月完成的《陈思和评传》,也以最快的速度在1 1月的《芳草》杂志上发表了出来。而此时,我与女儿也有近半年没有见面了,自费去北京就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于是,我从女儿这里要来安乐哲教授的邮箱,给他发了一封请求见面的信。他很快给我回了信。但我并没有告诉他我曾经读过他的著作,我怕我浅显的理解不甚到位。

我们约好月19日晚上,他课后见面。我一直在等待那个时光,以致于这天黄昏时分,Ⅸ世界文学》副主编高兴先生来北大看我,我们一起在“师生缘”进晚餐时,我生怕误了时间,不时地偷偷看表。其实时间很从容,饭后我送高兴先生出北大东门,才晚上七点零几分。这时离安教授下课,还有一个多小时呢!我突然想如此好机会,何不去听听安教授的课?于是在女儿解芳的引领下,我走进了安乐哲教授的课堂。

安乐哲教授个子很高,长得很帅,虽然年近花甲,却目光炯炯,精神抖擞,给人以年轻人般朝气蓬勃的感觉。12月寒冷的天气,他穿着紫色衬衣,红光满面地上课,让穿着羽绒服的我如沐春风。我坐在圆形的课堂里,英语语境氛围很快笼罩着我,让我仿佛回到了夏威夷大学的课堂上,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这堂课,安乐哲教授讲授《论语》。同学们手头都有一本绿色封面的英语《论语》打印稿。安乐哲教授举止潇洒,伴随着抑扬顿挫的英语语调,在讲台上显得很有风采和魅力。尤其在他微微的笑容里,折射出一种哲人的亲切和深邃之光。他不时地把阅读材料中的重点和难点以直观、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对一些重大哲学问题的解说,也是具体而微。同学们经他指点,似乎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课堂的气氛是轻松、快乐的。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都妙趣横生,时不时会引来一片欢乐的笑声。然而,安乐哲教授很严格。每堂课前,学生都必须完成一篇。

不知不觉就到了下课时间。课后仍然有不少同学围着安乐哲教授探讨一些哲学问题。而我却沉浸在安乐哲教授幽默风趣、别具一格的课堂风格里,体味着美好的感觉。同学们散去一些后,我走上前去与安乐哲教授打招呼。自然,他老早就发现我坐在课堂里了。我们就在教室里聊天,身边围着的同学又多了起来。那些同学与安教授真是依依不合呢!这让我亲眼目睹安乐哲教授对每个学生的提问,都是那么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

我捧上我的拙著《到莫干山看老别墅》和《陈思和评传》赠给安乐哲教授,而他亦赠我一部他与郝大维合著,何金俐译的《通过孔子而思》(北京大学出版社8月)。我捧着这部设计大气而厚重的书,心里想这就是九十年代末我阅读过的《孔子哲学思微》的另一个版本吧!

与安乐哲教授聊天,是非常快乐的。他虽然是当代中西比较哲学界响当当的领军人物,亦是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西方思想界中国哲学研究权威、西方汉学权威和全球比较哲学研究的巨擘,但你丝毫不会因为他有那么多头衔,而惶恐胆怯。因为他是那么地亲切和平易近人。他浑身散发出来的哲人气息和中国古典情怀,使你不得不对他产生一种浓厚的兴趣。当然要真正走近他,深入到他的哲学世界中去并不容易。他的世界,就像一片哲学的海洋。在那片海洋里,他与郝大维关于中国哲学合著的三部曲:《孔子哲学思微》(Thinkingthrough Confucius)、《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Thinking fromthe Han)、《期望中国:中西哲学文化比较》(AnticipatingChina:Thinking through theNarratives Of Chinese andWestern Culture),最为著名。

时光就像流水一样。短暂的见面、听课、聊天,让我度过了一个非常丰富愉快的晚上。告别时,我们在课堂里合影留念,那感觉就像认识了多年的老朋友一样。回到北大48楼招待所后,我迫不及待地阅读了《通过孔子而思》书中附录的对话。安乐哲在与译者何金俐的对话中说:“如果你一直往前走,你最终就会很自然地到达某个地方。我的秘密就是,坚持做一件事情,不要不停地换马。我是始终骑着一匹马走路的。”这是作者几十年的经验之谈。我想无论什么行业的人,只要思索都能从中受到启发。接着安乐哲又说:“我是一个过程性思维的坚决维护者。过程性思维是没有国界的。怀特海是过程性思维,杜威是过程性思维,孔子是过程性思维,《道德经》也是过程性思维。……因此,让中国哲学与美国实用主义进行某种程度的结合,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筹划中国哲学获得更好传播机遇的可能性。”美国哲学传统与中国儒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安乐哲觉得中国传统哲学有着巨大的价值,自己作为一个外国人可以将其介绍到西方,从而提升西方文化。事实上这项传播工作,安乐哲已经做了几十年。他早年翻译的中国哲学经典有:《论语》《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淮南子》《道德经》《中庸》等。其对中国哲学独特的理解和翻译方法,改变了一代西方人对中国哲学的看法,从而使中国经典哲学的深刻含义,逐渐被西方人所接受。

回到杭州,我从书橱里找出《期望中国》和《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加上安教授馈赠的《通过孔子而思》,我就有了他和郝大维合著的这三部著作。于是我在写小说的空隙,开始重温和阅读。也许与安乐哲教授见过面了,我在字里行间能更加正确地呼吸到作者的精神气味。当然我不是搞哲学研究的,但我非常喜欢哲学。我知道安乐哲是伦敦大学的博士,他带有英国中国思想史专家葛瑞汉一派强调语言特性的风格;而已故的郝大维是耶鲁和芝加哥训练出来的哲学家,熟悉分析传统和当代哲学。他们优势互补,保证了比较哲学研究和孔子概念讨论的严谨。在《通过孔子而思》一书中,他们提出了三个预设——即“内在论的宇宙”、概念的两极性和以“传统”作为阐释问题的背景。他们认为孔子的思想不依赖严格的超越性原则,没有神与世界、存在与非存在、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本质与现象等方面的二元对立。孔子倾向于把问题放在语境和传统的背景中,以相互依存的两极性概念来进行说明和表达。

在书中作者强调道:“我们面临的是最耐人寻味的两难处境:该书的写作源于认识到盎格鲁一一欧洲文化急需孔子思想所体现的这种赋值性哲学。另外,孔子思想确然有助于鼓舞西方哲学家创造新的思维模式。”因此我想该书思考的问题,是作者面对各种问题之一。作者努力从西方文化背景中,找出一些问题,然后尝试以孔子思想作为一种手段,阐明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而该书实际上还包含两个方面:一、力图证明孔子对西方哲学反思重构的价值。二、进一步探求对孔子思想作出新的阐释。其次,同样重要的是,作者提供了一个以孔子为媒介的思想演练。正如美国儒学家南乐山在英文版编者前言中对该书评价道:“谁都不能忽视,它对我们人类经验世界所具有的如此锐敏的关注。”

我非常喜欢Thi n ki n g Through confucius这部结构复杂精妙、思考深邃的书。它跳出了中西哲学的地域框架,真正以一种汇通东西方的独特眼光研究比较哲学。而无论我早年阅读的《孔子哲学思微》,抑或是今日阅读的《通过孔子而思》,这两个中译版本都让我在作者对孔子思想的.阐释下,寻求能开启我在创作上产生新思维的东西。

《期望中国:中西哲学文化比较》,是我的朋友学林出版社曹坚平先生责编的书。205月出版时,曹先生就赠我一本。然而该书对我而言读起来比较吃力,有些地方一知半解,但我还是断断续续地把它弄懂读完了。该书对哲学思维,提出了新的圆形与方形框架理论,并且分别介绍了“从混沌到宇宙”、“静止和永恒”、“从静观到理论”、“人性和上帝的意象”、“理性精神的执著”、“中国与第一问题框架”等内容。作者认为,中西哲学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最重要的一步是要明白中西哲学在基本“前提预设”方面的差异。他们提出两种思维模式:即第一问题框架思维和第二问题框架思维。第一问题框架思维,即因果思维,它是西方哲学的“前提预设”;而第二问题框架思维,即类比的、关联的思维,它是中国哲学的“前提预设”。当然安乐哲和郝大维的“思维”,不仅是知识论意义上的,它有更为宽广的内容。也就是说,在他们视野中的“思维”,与宇宙论、本体论、知识论、语义学甚至政治社会洞见,紧密相关。

郝大维、安乐哲的第三部重要著作《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也是我九十年代末读过的书。这次重温,我对“西方思想中的自我问题框架”和“超越性与内在性:文化的关键”等篇章,仍然颇有兴趣。书中围绕自我、真理和超越这三个核心问题,逐个透彻分析中西双方的不同认识,展示各自的价值和不足,及其在文化发展中的重大不同后果。作者在两个不同的传统中,既以中国传统的眼光审视西方文化的基本假定,又借西学的精深素养对中国文化进行犀利的分析,并将中西哲学的区别,归结为三个范畴:自我、真理、超越。

读完郝大维、安乐哲著的以上三部书,前些日子我又去图书馆借来了郝大维、安乐哲著,何刚强、刘冬译的《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江苏人民出版社,5月)。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给人以思考的书。它赋予历史人物以哲学风度,赋予哲学问题以跨文化解读,赋予中国问题以中西融会式的智慧阐释;而行云流水般的叙述语言,仿佛太极云手般翩翩起舞。当然全书最关键的是,它挑战了以往有关中国与西方之关系的思考,更具体入微地从杜威的“individuahty”和孔子的“仁”,这两个概念加以分析,指出了它们的内在关联,即:人不是先天完整的人物,而是参加丰富的社群生活关系而成的“仁物”;人因沟通而成其为人。

中国古代是一个集权专制的时代,没有民主气息。这似乎是毫无疑问的。但在该书中,美国的杜威十分推重孔子的民主。也就是说,中国古代曾经是有民主的,但后来渐渐衰退了。所以作者进一步阐释道:“杜威的实用主义无疑是民主的,让人惊讶的是儒家思想中,也包含着与杜威的民主有着惊人相似的民主思想。”然而作者又不无忧虑地认为,中国在当前的民主化进程中,不应该抛弃自己的传统把洋人的民主包上一块布拿到中国来。换言之,不向美国式的自由民主转型,中国才有增进人权和自由的希望。

《先贤的民主》给了我许多思考,这使我有信心面对未来世界的文化冲击。正如安乐哲教授在一次访谈中说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和政治大国,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的重要地位将更加凸显。孔子的学说正在走向全世界,从中国的哲学变为世界的哲学。这就像当人们提到贝多芬的时候,他们所想到的不是德国音乐,而是音乐。当前,世界正处在一个转折期,孔子的哲学正在像康德、休谟和其他一些著名哲学家的学说一样,成为世界的哲学。”

安乐哲教授现为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美国东西文化交流中心亚洲发展项目负责人、国际Ⅸ东西方哲学》杂志主编、英文《中国书评》杂志主编,曾长期担任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并为北京大学、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武汉大学客座教授。这位世界一流的汉学家,有着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学术状态,还将会挖掘到中国最有价值的传统成分,产生更多的新思想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因为在他看来,如今只有中国的经济在健康持续地增长,这必然会给儒家带来一个机会,让世人注意到中国的发展。这就是安乐哲教授的眼光和洞见。我相信安乐哲教授还将继续在中西比较哲学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2:孔子学说

孔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汉代成为定于一尊的官方哲学后,孔子教义不仅深刻影响看中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走向,而且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国民精神。因此,对孔子功过是非的评判,一直是中国的一个文化难题。二千余年来,虽不乏振聋发聩的批孔之论,却又丝毫不曾动摇他的“素王”之尊,尤其是在当代中国正处社会转型的历史巨变之际,近20年来对孔子的推崇和颂扬却愈来愈甚,而对孔子的批判声浪也愈来愈高。如何评判孔子功过,是以历史实践为唯一标准,还是以“六经注我”的字面意义为据?这也是文化研究者绕不开的历史难题。

儒术治国的形象说法是“半部《论语》治天下”(《鹤林玉露》卷7)。此说始见于南宋,据称是北宋权臣赵普所言。然而,与其说是赵普之言,不如说是约定俗成之论,它认定这样的历史“事实”,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中国基本实行的是儒术治国。那么以“儒术治国”的各代王朝是否国运亨通呢?

汉武帝虽“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汉书*武帝纪》),仅还停留在口头提倡上,并未认真实行。如所用之臣或是文法酷吏如张汤、杜周之流,或以经术润饰吏事如董仲舒、公孙弘之辈,绝非纯儒。汉章帝白虎观会议正试确立了儒术治国,其时社会危机四伏,儒术治国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儒术治国是救世良方吗?汉章帝至汉灭国仅144年,其后几个统一王朝,晋为154年,隋101年,唐289年,宋319年,元108年,明276年,清267年。儒术治国何曾园过帝王们的家天下传之万世的美梦!尽管孔子设计了一套封建社会的乌托邦蓝图,以“仁”、“中和”、“孝”等政治设计限制帝王们的权力于一个“度”内,这都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呓语。历史上一些开国之君或中兴之主只是鉴于前朝的颠覆所有所收敛而已,他们给人民一点好处就大力宣扬,而榨取人民时却不露痕迹。这便是《管子》中为他们总结出的一套“仁政”-----“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频繁,恰恰证明了孔子设计的那套“自我调节机制”只徒具文字意义,对任何一位封建帝王都无约束力。历史已经无情地证明,儒术治国每每留下失败的记录。

儒术治国使中国在历史上一直处于保守落后的政治生态环境中,因此,所形成的历史惰性,使任何改革、那怕是改良都未能逃脱失败的命运,如王安石、张居正以及戊戍变法等等。马克思曾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指出:“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然而出自中国的这三项伟大发明,并未率先将中国由封建专制主义社会推进到资产阶级社会,倒是将火药普及为焰火炮竹,罗盘成为风水先生的法器,而印刷术普及后,结伴而至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文字狱!

孔子儒学中没有为中国人提供枳极的进步的思维方法和思想方法。孔子强调“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把国民的思想禁锢在等级名分的“礼”的范围内,使国民的思想思维得不到充分的伸展。中国长期的保守落后与孔子儒学的保守落后密切相

关,这不由得令人想起德国。德国人认为,德国之所以能在科技、生产力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能从两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迅速恢复,应归功于黑格尔、康德这些哲学家把德意志民族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哲学是能真正改变人的思维和思想的,巨大的精神力量能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强盛的民族总有强盛的哲学,而强盛的哲学一定能滋养出强盛的民族!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积贫积弱、保守封闭,这也说明了孔子儒学不是“强盛的哲学”,它又怎能滋养出一个强盛的民族来呢!又怎能哺育出千千万万个“君子当自强不息”的强盛的个体呢!

孔子儒学在其伦理学说中为国民提供了一种非善即恶的二元对立的认识论,国民持这种认识论,每每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例如国家政治本是极复杂的糸统,我们竟简单化为清官贪官、善政弊政等等;又将官僚队伍分为清流浊流,而正邪两方又水火不同器,冰炭不同炉,于是便形成朋党,互相对立,激化了许多社会矛盾,也毒化污染了政治空气。这种认识论无视价值中立原则,不允许国民持中间立场,这势必使国民的思维容易情绪化、情感化,同时也造成说假话的风行。

孔子教义中确有一些有价值的成分,有的甚至至今还有生命力。然而孔子儒学是一个非常封建的学说,与马克思主义是格格不入的两个相互对立的哲学体系,尽管他的教义中有些是颇有价值的,但绝不是超时代、超阶级的永恒真理。二千余年来儒术治国虽每每留下失败的记录,但仍有不少人鼓吹只有儒学才能救中国,只有儒学才能拯救世界。儒学创立之初,其文化品格就是以“法先王”为政治导向的,所追求的乌托邦社会,在本质上是与时代潮流相互错位的。儒家们的理想存在于过去,而不在于未来;他们生活在现实之中,却孜孜以求在未来中实现“过去”。因此在社会历史观方面常表现出“今不如昔”的病态心理,这种心理不仅已成为一种社会弊病,而且与社会总体发展的趋向和进程相背离。如果说儒学这个非常封建、保守、落后的学说能够救中国,五四运动的锋芒何以要指向孔子及其学说?许多自幼曾受过孔子儒学熏陶的革命志士和先驱者们,何以还要历尽千辛万苦去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呢?

篇3:孔子学说在美国的接受

美国人最初是通过欧洲人间接了解到孔子的。而欧洲人与孔子的第一次对话, 要追溯到16世纪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这位“基督教的孔夫子”把《四书》翻译成拉丁文, 随后被译成法文、英文等多种语言出版。北美洲殖民时期, 欧洲人又将其带到了美洲大陆。

殖民时期的北美对孔子的了解, 主要来自东印度公司的报告和一些旅行者的只言片语。1735年某期的《纽约周报》用整个头版刊登了一篇读者来信, 主要介绍了中国人儒学的崇拜和孔子对中国人无处不在的影响力, 文末还引用了近十条孔子语录。这是目前可以找到的在美洲大陆最早提及孔子的出版物。

从北美洲殖民时期到1776年美国建国, 再至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 在中美直接交流几乎空白的背景下, 虽已有极少数美国人了解到了孔子的存在, 但孔子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仍十分遥远神秘, 更多的只是一个东方文明的抽象符号。

一、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传教士的儒学研究

美国对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直接接触开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当时新教传教士和商人、驻华官员等开始来到中国。他们成为了美国人直接了解中国的窗口, 后来更成为美国汉学的奠基人。

在传教过程中, 传教士们深刻体会到了儒家思想对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影响。为了以“孔子加基督”的手段达到“以儒释教”目的, 他们开始较为深入地研究儒家思想。以早期传教士们的研究工作为起点, 美国的汉学研究蓬勃地发展起来。一批传教士成长为中国学家, 著名的有裨治文 (E.C.Bridgman) 、卫三畏 (Samuel Wells Williams) 、丁韪良 (William A.P.Martin) 、林乐知 (Young John Allen) 等。

公理会教士裨治文 (E.C.Bridgman) 1832年在广州创办了《中国丛报》 (The Chinese Repository) 。其主要内容除中国历史、地理等, 还介绍儒家典籍, 旨在帮助在华外国人了解中国人的思想。

传教士出身的中国学学者卫三畏 (Samuel Wells Williams) , 于1848年出版了《中国总论———中华帝国的地理、政府、教育、社会生活、艺术、宗教及其居民概览》, 这是美国学者介绍中国的第一本专著。

与此同时, 一些汉学教学及研究机构相继成立。1876年卫三畏在耶鲁大学开设中文课程, 设立汉语教研室和东方学图书馆。加利福尼亚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先后开设中文课程并建立了图书中心。1842年, 裨治文、卫三畏、顾盛等人组织的美国东方学在美国正式建立, 被认为是美国中国研究学术组织形成的标志。国外传教联谊会 (1888) 、美国亚洲协会 (1898) 等相关机构也相继成立。

这一阶段的美国人对儒学的研究, 是在中美两国国力相差较大的背景下发生的。虽然也有为学术而研究的目的, 但强国对弱国经济掠夺、文化侵略的目的更为明显。正如费正清在评述美国“东方学会”时所指出的, 美国的中国研究“从一开始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使命感。”[1]

孔子的儒家学说对于世俗生活的指导性, 是早期的研究者们基本认同的。卫三畏在他的书中写道:“孔子的著作同希腊和罗马哲人的训言相比, 它的总旨趣是良好的, 其鲜明的实用性和对当时社会的适应性方面, 则超出了西方的哲人”。[2]

另一方面, 儒学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 直接影响到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这又是为传教士们所恼火的。“数十年来, 信 (基督教) 者因不乏人, 不信者仍指不胜屈, 推其故, 则中夏所尊者士, 士所拘泥者儒书也。”[3]因此林乐知提倡“以儒释教”, 以儒家学说为工具宣传基督教, 其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达到“以教代儒”, 其实质还是一种文化侵略。

二、20世纪初至50年代:儒学研究的转型时代

早期的美国儒学研究沿袭了传统的欧洲模式, 多以中国的历史、地理等为研究对象, 到20世纪开始则更侧重现实问题的研究, 呈现出自己的特色。这与当时美国在远东进行扩张的政治动机有着密切关系。鉴于中国在远东地区的重要地位, 美国在这一时期显著加强了对中国的研究。各种学术团体、政府机构纷纷成立:1919年的“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 (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y) 、1923年“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1925年太平洋学会 (American Council of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1927年“布鲁金斯研究所”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28年哈佛燕京学社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等不胜枚举。

这一时期的研究的重要成就之一, 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大学和公共图书馆开始建立中文图书中心, 一大批中国古典著作被译成英文, 为下一时期美国汉学研究的腾飞做好了准备。

三、二战后至70年代:儒学的民主之争

美国汉学研究在这一时期突飞猛进, 成为海外汉学的后起之秀。这一时期的汉学研究者开始大量借助史料和考证, 构建了一种区别于欧洲汉学模式的新型美国汉学。不仅如此, 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 对于儒家学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论调。

顾立雅被认为是最早从事儒家研究的美国学者。顾立雅 (Herrlee Glessner Creel) (1905-1994) , 曾任芝加哥大学东方语文系主任、美国东方学会会长、亚洲学会会员等, 是西方著名的汉学家, 同时也是孔子研究的权威。曾著有《孔子与中国之道》、《孔子真面目》、《从孔夫子到毛泽东的中国思想》、《传说中之孔子》多书。

顾氏认为, 孔子哲学中蕴含着民主的思想。在他看来, 美国民主思想的构建和发展, 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而儒学对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是学术界早已认同的事实。顾立雅在《孔子与中国之道》中, 发现并承认了美国民主思想中的儒学影子, 他指出:“孔子哲学对美国民主思想之发展的影响, 主要的并且只可能是通过这种法国影响表现出来。”顾立雅的这番论述, 对于五四时期中国人把孔子思想当作民主的对立面而打倒的那段历史, 不啻为一种讽刺。

以费正清为代表的哈佛学派, 则提出了与顾立雅相反的论调。

哈佛学派认为, 儒家家长统治是专制主义的温床, 儒家学说中本就缺乏自由民主的基因;且由于近代西方入侵, 中国国内马列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所以儒学作为一种思想已经死亡。这一悲观论断明显受到了两极社会冷战的背景影响。

比较顾费两家言论, 看似矛盾实则不然。顾立雅的研究以早期孔子思想为蓝本, 挖掘其对早期西方世界的影响;而费正清的研究重点是孔子思想对于近代中国发展“停滞”现象中所扮演的角色。深究下去, 二者的研究其实都表现出了“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四、七十年代以降:走向世界的孔子哲学

70年代, 中美关系破冰;90年代, 苏联解体, 冷战宣告结束。这一时期, 中美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特别是中国改革之后的三十多年间, 经济飞速发展, 使世界开始以全新的眼光看等中国。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在中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以至孔子学说直到21世纪初, 基本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状态, 但到本世纪, 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带来的困境让更多的学者们开始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美国学术界也受到这一时代大背景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学术论调较之上一阶段明显转向。墨子刻 (Thomas A.Metzger) 在《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1977) 一书中, 把目光投向新儒学, 认为困境是儒学自身发展从而改造传统的动力, 对新儒学促成民主精神在中国的生成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

此外, 儒学的普适精神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的关注。西方人引以为豪的价值观所面对新时代产生的诸多问题表现出了它的局限性, 1988年1月, 在巴黎召开的第一届诺贝尔获奖者国际会议提出:“人类要生存下去, 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 去汲取孔子的智慧”。[4]美国学人们也逐渐放低以前居高临下的研究姿态, 以更为平等、平和的态度重新认识孔子和他的学说。

安乐哲 (Roger T.Ames) , 美国著名汉学家, 曾长期担任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他的代表作包括《孔子哲学思微》、《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先哲的民主:杜威、孔子和中国民主之希望》等。

安乐哲深入研究了儒家的教育思想, 并指出其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在他看来, 要让当前的多元世界实现有效的民主, 必须建立和谐的家庭, 而孔子的教育就是要使个人成为家庭中尽责的成员, 进而成为社会尽责的成员。

这一时期, 美国研究者们更倾向于将孔子学说回归到哲学本身。他们改变了他们的前辈一贯的居高临下的姿态, 开始以一种平等的眼光分析比较孔子哲学和西方哲学。他们注意到了美国和中国哲学体系中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 如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也正是美国这个移民大国之所以发展成世界强国的哲学基础, 也是多元世界共生共长的一个哲学基础。

结语

孔子在美国的接受经历了从肤浅到深入、从贬到抑的过程。正如顾立雅指出, 孔子思想曾为美国这个民主国家的建立起过推动作用, 但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美国学界对孔子的研究始终没能完全脱下有色眼镜。事实证明, 学术平等的实现也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

近年来, 国内国外的儒学研究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对儒学之重新定位、儒学的现代性、儒学发展的前景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美国著名的儒学研究者白诗朗 (John Berthrong) 认为, 儒学实际上已经成为国际性的运动, 它将成为欧洲思想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安乐哲则以为, 儒学未来终将成为世界级的哲学。

然而, 在美国一般民众对于孔子的认识大多是模糊而又肤浅的。虽然孔子的雕像在一些高校和城市都可以见到, 提起孔子, 人们也普遍把他作为一个智者而尊敬有加, 但他们倾向于用自己熟悉的宗教概念来理解孔子及其儒家教义, 一个普遍的误解就是把儒家称为“儒教”。甚至在在有的书店里, 《论语》也是被放在“东方宗教”一栏的。多数人只知孔子是个中国哲学家, 至于他的哲学思想很多人并没有基本的了解。由此看来, 美国学界对于孔子虽然已有相当认识, 但孔子思想要真正为大众所接受, 还有相当的一段路要走。正如波士顿大学的南乐山 (Robert C.Neville) 教授所说, 儒学为了能够成为一门“世界哲学”, 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保罗·埃文斯:《费正清看中国》, 陈同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2]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传教士评传》,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220。

[3]孙越生、陈书梅主编:《美国中国学手册》增订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

[4]SW Barnett, J K Fairbank, ed.Christianity in China:Early Protestant Missionary Writings[M].Harvar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5]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林同奇译, 中华书局, 1989年版。

篇4:孔子学说

关键词:大学英语;孔子与老子;中西合璧

一、西风东渐致邯郸学步

我国大学本科的学生都会受到至少两年的大学英语教育。他们除了学到英语,还受到英语国家的文化与价值观的影响。但从整个社会风气看,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一些大学生不但没有表现出西方优秀品德的一面(如诚实、勤奋、守法、自立、礼让等),还把中华民族本身的传统美德弃之于不顾。在海外备受推崇的孔子、老子学说终于引起国人的关注,希望中国人数千年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精神支柱能够抵制日趋逾重的功利风气。据《新京报》报道,去年年初在天安门广场(后迁入历史博物馆)亮相的9.5米高孔子像引发外国媒体高度关注。英国《独立报》文章称:“这座雕像标志着这位学者、思想家以及教育家在中国的高调复兴。”该报记者认为,随着中国快速进入物质社会,中国的领导层日益担心:一些传统的儒家价值观,诸如荣誉、尊严等,正被自利、拜金等价值观所侵蚀……加拿大《环球邮报》援引学者丹尼尔·贝尔的分析称,“人们越来越呼唤社会责任感,同时,他们也日益感觉到某种道德的空白”。布鲁金斯学会一名中国问题专家对一家美国媒体称,中国已经意识到某种社会价值体系的缺失,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体系……它要求中国人言行更为适当、勿得势气盛、更不要倾向于暴力”。而此前英国路透社在分析中国2011年百万报考公务员(最热职位竞争创下4961:1的记录)现象时称,在对“稳定”的追求之外,权力现在也成青年人热衷“考碗”的重要原因。尽管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私人投资创造了很多的就业机会,但在这个国家中,权力和地位的光环仍令政府职位深深吸引着很多人,包括一流大学毕业生。(据《法制晚报》2011年10月28日)

外国人对我们的分析入木三分。人们越来越感叹:如今很多的大学生表现出个性解放、超级自我、功利心重、对人冷漠倾向。刚过去的一年发生了令国人深思的大学生案例:一名大三学生在驾车撞伤人后竟手刃伤者致死,只为怕其纠缠讨要补偿;复旦大学的学生违规登黄山被救后竟对舍己救人的警察表现出令人发指的冷漠。难怪曾有国家领导人提出要“以德治国”,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更早就指出:“最大的失误是教育”。

笔者曾被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林徽因及著名学者钱钟书的言行所感动。前者在抗日战争艰苦的避难岁月中拒不应邀去美国治病而要与国人共患难(这无疑导致她英年早逝)并准备一旦后方也失陷将蹈江殉国(如屈原所做);而后者在改革开放之初他人对其提钱时笑谈: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要钱做什么(如孔子训富贵如浮云)?这两位是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代表,学贯中西,报效祖国高风亮节令人动容。

然而他们的言行在当今的年青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难怪不久前热映的陈凯歌影片《赵氏孤儿》要从根本上颠覆原剧的主导思想。陈凯歌留学美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也很有研究,但他以为程婴舍弃自己儿子的做法不能为今日百姓所接受(以西人之目光,《史记》或元剧中献子救人的行为都是不人道的),故改为程妻害人不利己,程婴陰差阳错被逼成了仁义之士。其实西学与国学皆凝聚了各民族的千年智慧与美德,哪一种学到家皆可成完人。问题是:被“文化大革命”破坏的传统美德一下子被扑面而来的西方花花世界所取代,大多数人趋利趋易,不见本质,结果只学得眼前肤浅的过洋节、性解放、金钱就是一切,等等,忘记了自己本属于一个连西方人也研究学习的古老而优秀的文化国度之一员。不言而喻,多年的应试教育所获得的学识自然比不上母语文化的自幼熏陶。而大多学生一入大学就放松放纵,少有刻意修养提高自己的动机与使命感。中国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需要一代一代人的传承,我们能否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为这一宏愿做出实际行动呢?笔者以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孔子与老子等学说的教育,在中西文化的结合上,第一,在英语水平提升方面可收立竿见影之效;第二,为国民素质之提高将惠及后代。

二、中西合璧可致和谐发展

要做到如林徽因、钱钟书等人那样学贯中西是不容易的:家学渊源、良好的名校教育、个人的钻研并且一定要留洋。但做到粗浅的学贯中西还是有条件的: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的优秀青年通过课堂学习可对中华精粹有大概的印象。在大学的前两年学习中,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要接触精心编撰出来的大学英语教材,虽然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时较少。而英语专业与涉外专业的学生则有至少每周6课时的英语精读课。优秀的大学英语精读课教材不但承担着语言的学习与提高之责任,还应在内容上重视它们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重视其思想上的潜移默化作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杨利民自言“我们在选择这些课文时尽量做到总体上比较全面地介绍西方文化,尽量结合新世纪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当今社会的各种热点,力求通过这些教材不仅使学生学到语言知识和技能,同时激发他们的心智,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分析批判的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理性思维的习惯。”

西方优秀的文化、价值观通过这样的优秀教材对我们的学生应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以当今青年的开放与聪敏,大部分学生(优秀的少数以及一般水平的大多数)能够接受或欣赏透过大学英语教材所传达的人类应共有的美德、价值观等。以笔者任教的涉外专业学生的英语精读课最近一次期末考试作文的结果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少数不爱学英语且基础很差的学生除外)取得相对理想的分数(两个班58人中35人得第一等成绩14-15分,占60%)超出笔者预期。教师不能放弃优秀的历史文化对青年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即所谓教书育人。

作文题目采编自第8课“We’re Only Human”(我们只不过是人类)作文标题是:“Would You Pursue Pleasure or Happiness?”(你是追求快乐还是幸福?)3个小提纲为:Which one is worthwhile? 那个更值得追求?/ Do you admire character, courage and conscience? 你仰慕好品德、勇气和良知吗?/ Do you have to justify your egoism? 你不得不为自己的自我辩护吗?以两个学生的作文为例,一个记忆力超群或是复习到位的学生大量采用了第8课课文的内容,几近完美地阐述了自己对这三个小题目的积极正面的看法;另一学生几乎没有引用课文,但她结合现实,列举了大把花钱、闲混或者吸烟、酗酒、吸食毒品这样的快乐,又举出比尔·盖茨及其孩子追求幸福并显示其好品德、勇气及良知的例子。关于“自我”的观点,她除了与大家有共同的看法:自我太过会危害他人及社会,还说出唯一的看法:自我主义者看不到自己的缺点错误。

以上两个例子表明好教材的渗透力与大部分学生的可塑性。如果我们双管齐下,以中国传统精神在大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影响(策划得当使之与英语教学相辅相成),则可收亡羊补牢、一箭双雕之效果。

三、大学英语课堂之实践探索

亡羊补牢、一箭双雕的具体效果应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通过将中国文化之精华渗透给学生以弥补他们在中小学时被应试教育所造成的文化遗漏。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将中国圣贤之精辟语录的英译版教授给学生,无疑是对他们英语学习的莫大裨益。

具体操作的两个方式:常规渗透与重点对比。

常规渗透的做法:6课时以上的英语精读课可在每课之后在课件上打一段孔子或老子等名言的中英文,可要求学生背诵,也可让学生以此为题写作文做为作业。例如The Master said,“It is these things that cause me concern: failure to cultivate virtue, failure to go more deeply into what I have learned, inability, when I am told what is right, to go over where it is, and inability to reform myself when I have defects.”(刘殿爵译)再看一下英国人A·Waley 的译文:“The Master said, the thought that ‘I have left my moral power untended, my learning unperfected, that I have heard of righteous men, but been unable to go to them; have heard of evil men, but been unable to reform them’——it is these thoughts that disquiet me.”(《论语》述而篇第七之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而非英语或涉外英语专业的英语课堂时间较少,可给学生较短的语录英文,即使不能背诵或写作文,作为欣赏资料也很有裨益。例如The Master said,“Unbending strength, resoluteness, simplicity and slowness of speech are close to benevolence.”(《论语》子路篇第十三之27: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重点对比:以《现代大学英语》第三册为例,在讲到第8课《我们只是人类》时,可将孔子对“仁、义、礼、智、信”的观点与作者人类应高于其他动物的思想相比较,如Zi-lu asked about the complete man. The Master said,“A man as wise as Zang Wu-zhong, as free from desire as Meng Gong-chuo, as courageous as Zhuang-zi of Bian and as accomplished as Ran Qiu, who is further refined by the rites and music, may be considered a complete man.” Then he added, “But to be a complete man nowadays one need not be all these things. If a man remembers what is right at the sight of profit, is ready to lay down his life in the face of danger, and does not forget sentiments he has repeated all his life even after having been long in straitened circumstances, he may be said to be a complete man.”(《论语》宪问篇第十四之12: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再如第10课Diogenes and Alexander(《戴奥真尼斯与亚历山大》),可将老子的思想与Diogenes的犬儒主义作比较——有趣的是,这两位显赫的历史人物一个力主出世,一个被奉为入世的楷模,正对应我们的老子和孔子。引用的名言如:老子说:“Which is more dear, fame or life? Which is more valuable, life or wealth? Which is more detrimental,gain or loss? Thus an excessive love of fame is bound to cause an extravagant expense. A rich hoard or wealth is bound to suffer a heavy loss. Therefore he who is contented will encounter no disgrace. He who knows when and where to stop will meet no danger. And in this way he can endure longer.(《道德經》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贷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另外,据《中国国防报》(2011.1.18)报道,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圣彼堡(去年6月)举行的国际经济论坛上建议,应该遵循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老子的教诲来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他引用老子的这段话,暗示金融危机的根源是消费主义引发资本和人的欲望膨胀,如果能做到知足和适可而止,那么,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危机的发生。比起戴奥真尼斯矫枉过正的偏激做法,老子的理性克制更为可取。

笔者的做法是:结合教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本学期上完第一课后,笔者在多媒体屏幕上放映《道德经》四十四章(见上文)中文时,学生们发出惊喜的呼声(因为他们没有学过或读过老子的作品)。以下是笔者的实践方法(用时约8分钟):

A.让一个高水平的学生将中文版译成英文。她错译了两处:“身”译为body(应为life);“藏”译作hiding(应为hoard),余皆正确。

B.让大家看英文版,让举手者朗读一遍(举手者众),该学生读得很流畅,只一个生词卡壳:detrimental。

C.回放中文版,逐句对比中英文翻译。学生说英文比中文更好懂。

D.再让一个学生读一遍英文版。举手者更踊跃,读得更流畅。

笔者认为,这种方式持之以恒(每学期10次)必然使学生获得英文水平、传统道德的双丰收。即使教授一学期也会有触动学生的影响,何况两学期至四学期呢?为学生开启学贯中西之世界大门,使之可能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善莫大焉。高校如能将代表中国文化的主要源流、位同西方《圣经》的孔子与老子的英语教学设为必修课,则民族甚幸,国家甚幸。退而求其次,在大学乃至中学开设此类选修课,教者与学者也必将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杨立民主编.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刘殿爵.英译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英)Arthur Waley.译论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王柯平著.老子思想新释[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8.

[5]陈学勇著.莲灯微光里的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篇5:孔子学说

孔子伦理政治学说的历史内涵及价值

孔子主张的以德治主义治国之道为核心内容的政治伦理学,是从人本主义意义上强调指出了为政者首先应强化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政治道德建设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历史表明,统治者的.政治道德,与社会、国家、民族的兴衰密切相关。因此,孔子伦理学说不仅具有历史内涵的深刻民族文化意蕴,而且亦有当代政治文化的借鉴价值。

作 者:赵连章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刊 名:长白学刊  PKU英文刊名:CHANGBAI JOURNAL 年,卷(期): “”(5) 分类号:B2 关键词:伦理政治   政治道德   党风建设   政风建设  

篇6:保险学说课

经济管理系:代美侠

一、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和作用

《保险理论及实务》课程是经管各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本课程阐述的是保险理论及实务的最一般规律、保险理论及实务的基本理论,介绍保险基本业务和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明确保险理论及实务的研究对象、树立对保险理论及实务的正确观念、牢固掌握保险理论及实务的最基本概念、初步了解保险的基本业务,为分析实际保险案例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习《保险理论及实务》也可以更好地完善经管各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保险学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保险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理论体系,并使学生掌握学习保险的基本方法。具体要求学生了解现代保险的概念及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了解现代保险的功能及作用,掌握现代保险运行的基本原则,保险合同的要素、订立与履行,熟悉保险的运作,理解保险实务的构成,掌握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运作。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管理学》,《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等课程。

后续课:《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证券投资学》,《财务管理》,等课程。

四、教学方式

本课程面向会计、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学生开设,具有授课学生多、理论性强、基础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在教学中,根据高职生人才培养要求和教学大纲,把国内外现代化的保险企业经典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剖析,将过去以知识单元为主线的专业知识融会于一个案例中。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融会贯通能力,拓宽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另一方面,保险案例中不断出现的新业务也引导学生将考虑问题的思路不拘泥于课本,而是独立思考解决方案,从而达到了预期目的。在授课环节之后,突出讨论课的作用。通过讨论,为学生搭建一个关注、参与专业热点的平台,选择最具现实意义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参与探讨问题的热情和语言表达、观点表述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能力。通过多媒体课件、影像和图表,以直观的形式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热情,将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后企业调查实践、课后作业及讲评等多种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形式巩固教学效果。通过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企业调查实践和自学等多元化教学方式,使学生正确地掌握保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了解保险发展过程与前沿问题,使学生初步具备保险操作和管理能力,将学生培养成符合21世纪人才战略要求和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四、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重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课程难点:建立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解决办法:

(1)针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课程重点内容,使用丰富音频、视频资料和案例分析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保险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理解。从总体上看,主要采取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基础,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后练习、课后能力培养、课后辅导答疑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互补的形象教学,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理论;丰富多彩的案例教学弥补课时的不足;课后练习温故知新;课后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课后辅导与作业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针对实践教学内容少的问题,从企业、行业保险的社会实践调查、案例收集与分析等方面,开展实践环节与其教学内容的建设。

五、参考资料

除了使用的教材外,至少向学生推荐3本以上的参考书,推荐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保险报刊杂志和网站,在教学中要介绍保险领域最新的知识,使学生学会收集、摘录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参考书:

1、《保险理论与实务》,郑玮华、迟美华主编,大连出版社,2008年4月

2、《保险理论与实务》,许谨良 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

3、《财产保险及案例分析》,曾明 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4、《人身保险》,池小萍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

5、《保险学》,钟明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参考网站:

1、泰康人寿 http:///life/

2、中国保险网 http:///

3、安徽保险网 http:///ahbx/

《保险理论与实务》 第三章 保险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损失补偿原则

一、本章节在教材中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我国的保险业在社会保障事业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在宏观经济中也已成为金融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保险业务深入人们的生活。对于人们掌握可以对什么买保险,保险时履行什么责任,什么原因造成的损失可以得到补偿,补偿的限度怎样至关重要,通过本章的介绍,这些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因此,本章节在《保险理论与实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要求:

本章属于保险基础的一部分,通过本章的教学,目的旨在要求学生了解保险的基本原则,包括保险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近因原则、损失补偿原则、代位原则和分摊原则;掌握这些原则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并能运用这些原则解决保险合同与保险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1、损失补偿原则的概念;

2、损失补偿原则的内容;

3、代位追偿原则的概念。

理由:

损失补偿原则在财产保险理赔中应用最为广泛,因此,要重点掌握损失补偿原则的概念和内容;为了维护保险公司利益,同时为了追究第三者的责任,产生代位追偿原则,要重点理解代位追偿原则的概念。教学重点的突破:

对“损失补偿原则”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大量的案例教学,简单明了且易懂,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

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环节设计

1、复习

由学生回顾上次课的重点内容

2、导入课题

通过实际的案例导入课题:损失补偿原则

3、教学内容

损失补偿原则概念,内容,例外,派生原则:代位追偿原则、重复保险的分摊原则,案例讨论评析。

4、课堂总结

本次课主要讲述了损失补偿原则概念,内容,例外,派生原则:代位追偿原则、重复保险的分摊原则。重点掌握的内容是损失补偿原则的概念;损失补偿原则的内容;代位追偿原则的概念。

5、布置作业

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损失补偿原则方面的经典案例。不用做在作业本上,但下次课组织讨论经典案例。

六、板书设计:

损失补偿原则

概念 内容 例外 代位追偿原则 重复保险的分摊原则

七、设计总结

上一篇:2009年河沙镇综治工作总结下一篇:赛课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