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记叙文中学作文

2024-05-04

萌芽记叙文中学作文(通用12篇)

篇1:萌芽记叙文中学作文

努力之路就像一座迷宫探险之路,漫长又易碰壁,但只要有恒心就能成功。

有一颗凤仙花籽,被风吹离了母亲的怀抱,随风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当它还在欣赏这美丽的蓝天时。突然有一阵大风把土无情地刮到了它的头上,将它掩盖起来。

我从小热爱体育,其中最爱篮球,打一年级起我就进了二线队,凭借我的努力成为了二线队的队长,三年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因为我的球绩优越,很快,我就被老师调到了一线队,心想要征服一线队。但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线队的大哥们,技术一流,很快便把我之前在二线队的优越感消灭得荡然无存。

花籽被泥土掩盖起来了,但它并不灰心,晴天它努力吸收着从土缝里射进来的微弱阳光,雨天它就拼命地吸取久违的甘霖。它一直在吸取着营养,等待着时机,终有一天它感到种皮松动了,它便使劲生长着,最终突破了种皮,钻出泥土,发出了新芽,又一次看到了蓝天。

虽然我从未被人看好,但我从未对自己失去信心,慢慢进步,逐渐成长的我终于迎来了证明我的那一刻——又是一场“恶战”。双方进入了白恶化阶段,目前比分34:35,我方落后一分,就在最后十三秒时,我抢断了对方一个球,急忙去上篮。接着,“唰”得一声,球进了!36:35我们赢了!让那些球队的大哥们都又惊又喜。

之后凤仙花便更努力得生长,最终开出了灿烂的花,结出了饱满的果实,在这广袤的草原上有了一席之地。

几年过去了,当年的他们已经上了初中,而当年的我已成了如今一线队的队长,在“球坛”中有了一点名气!

再回看努力时的汗水,显然配得上我现在的成就,前路如何不要紧,再努力些,对自己说:“加把劲,成功不远了!”

篇2:萌芽记叙文中学作文

一、指导思想: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挖掘本校写作特长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并为他们提供展示的窗口和交流的平台,促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特成丹凤中学“萌芽”文学社。

二、组织网络: 社长: 辅导老师:

三、社员来源:

七八年级中喜爱阅读和写作,具有一定文学基础的学生。

四、申请办法:

1、个人提出申请;

2、语文教师推荐;

3、文学社审核批准。

五、文学社岗位职责:

1、每一个月出版一份社报(月底前必须出好);

2、每周三对社员作一次写作辅导;(见安排表)

5、协助语文组及学校网站做好相关的宣传、交流工作。

六、文学社社员活动要求:

3、辅导老师要耐心指导学生写作,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要认真批阅学生的习作。

4、辅导老师负责相关学生稿件的收集、审稿工作,并积极做好向各级各类杂志、刊物推荐优秀习作的工作。

1、每位社员每一个星期至少上交一篇稿件。

2、对文学社稿件进行评审

3、社员要认真学习,积极投稿,不得抄袭别人的文章。

丹凤中学关于成立“萌芽”文学社的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挖掘本校写作特长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并为他们提供展示的窗口和交流的平台,促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特成丹凤中学“萌芽”文学社。

二、组织网络: 社长: 辅导老师:

三、社员来源:

七八年级中喜爱阅读和写作,具有一定文学基础的学生。

四、申请办法:

1、个人提出申请;

2、语文教师推荐;

3、文学社审核批准。

五、文学社岗位职责:

1、每一个月出版一份社报(月底前必须出好);

2、每周三对社员作一次写作辅导;(见安排表)

5、协助语文组及学校网站做好相关的宣传、交流工作。

六、文学社社员活动要求:

3、辅导老师要耐心指导学生写作,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要认真批阅学生的习作。

4、辅导老师负责相关学生稿件的收集、审稿工作,并积极做好向各级各类杂志、刊物推荐优秀习作的工作。

1、每位社员每一个星期至少上交一篇稿件。

2、对文学社稿件进行评审

篇3:萌芽记叙文中学作文

一、侧重写人的记叙文

范文:《音乐巨人贝多芬》《背影》《列夫·托尔斯泰》《孔乙己》《变色龙》等。

写作技法:1.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方式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如《音乐巨人贝多芬》中的第九段写道:“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这段肖像描写就写出了贝多芬生活的窘迫,压力的巨大,和对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坚忍无比的意志。《背影》中父亲替儿子买橘子的那段动作描写更是感动了无数人。《孔乙己》中的环境描写也加强了文章的悲剧效果。2.反衬,夸张,对比。《列夫·托尔斯泰》中用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反衬出他眼睛的精美绝伦、灵魂的高贵;《变色龙》运用夸张、对比等讽刺艺术刻画了见风使舵的小人物,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案例:学生谢某,记忆力、阅读理解能力都不错,每次写的作文语言流畅、重点突出、布局合理,但难以出彩,看过即忘,未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对他的作文面批了几次,主要是引导他将教材中的手法活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之后,谢某的作文水平明显提高了。一次期末阅卷,同事将谢某的试卷递给我:“看,这篇作文肯定是你们的学生写的,写潘老师的。”我一瞧,其中有这样的文字:

威严的脚步声会突然在教室门口停顿两秒,伴随着一声习惯性的清嗓,一个被西服包裹着的肚子先挺进了教室,全班鸦雀无声,迅速凝神死盯课本……他总会大吼一声:“是不是的啊,嗯?”……别为我们班的同学感到悲哀,因为“魔鬼”有时也很温柔。

应该说,这篇作文写得比较成功,因为作者在文章中并没有透露自己的班级、姓名,更没有提到所写对象的姓名,但读者却能从文字中准确地推断出被描写人为何许人。事后,潘老师喜滋滋地说:“先写我凶,再写我好,是不是叫欲扬先抑啊?”

二、侧重记事的记叙文

范文:《皇帝的新装》《爸爸的花儿落了》等。

写作技法:1.通过完整的事件来突出主题。《皇帝的新装》中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比较明晰,在揭露皇帝、大臣等一些人的虚伪丑陋的同时赞美了无私的童心;《爸爸的花儿落了》用第一人称插叙了多件事,有详有略。2.写事有起伏,增加吸引力,有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如《皇帝的新装》;有伏笔、象征手法的运用,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中“花儿落了”既指爸爸种的夹竹桃的垂落,又象征了秉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学生容易将记事的记叙文与写人的记叙文混淆,以致作文偏题。的确,写人的文章无法离开写事,写事的文章无法离开写人,但教师必须让学生分清两者:要求写人,我们就要以人为描写对象,表现人物的品格特点等;要求写事,我们就应该以事件为叙述的对象,来揭示事件的实质和意义。

案例:去年,我们班的一名学生交给我一篇题为《变化》的作文,说是想参加作文竞赛。我粗略看了一遍,他写的是自己读九年级后思想行为的改变,真实诚挚,但没有什么新意。于是我让他将语文课本拿出来,找找叙事性强的文章,揣摩这些课文的写作技巧,他马上指出了《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心声》《杨修之死》等,并发现其共同点是运用了插叙的手法,过渡自然。接着,他将作文的结构作了调整,以日记的形式表述,分为“现在”“过去”“空白的将来”三大板块,其中,“过去”属插叙部分。两个月后,这篇作文为该学生赢得了第一张作文获奖证书,更为他赢得了自信。

三、侧重绘景状物的记叙文

范文:《春》《猫》《湖心亭看雪》《小石潭记》等。

写作技法:1.抓住景物的特征,景与情、物与情和谐交融。如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写春草,用一个“钻”字传神地写出了草的生命力;那花儿是“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色彩美丽;那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温暖柔和;“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比喻绘出了雨的细密。《湖心亭看雪》中“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洁白广阔的雪景让人拍案叫绝。这两篇写景的记叙文都没有直接抒情,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小石潭记》用鱼来写水清,“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又用“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来抒发贬官后失意的孤寂凄凉之情。郑振铎写了三只猫,每只猫的外形性格都不相同,三次养猫的经历给他带来了不尽相同的感受,有快乐,有辛酸,有愤恨,还有无尽的懊悔。2.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如《春》;也可以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来写景,如《湖心亭看雪》;还能移步换景(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如《小石潭记》。

案例:写绘景状物的记叙文,学生还是能抓住景物的特征的,但表达得还不够形象,描写欠深度。不久前,我在班上开展了一次“学教材,写美文”的活动,从课本中找了几篇例子后,我让学生进行随堂练笔。以下摘录部分优秀习作中的句子:

1. 春风一吹,把小草又吹活了。

2. 太冷了,太阳都躲了起来。

3. 我们学校的招牌松树早就秃了顶,但它依然执着地坚持着。

4. 抬头西望,今霞已逝,挥手间,纠结不再。

5. 这个暖冬,就像我亲爱的妈妈一样,不动声色地表述着温柔,偶尔严厉。

6. 我家的猫最喜欢在太阳底下练瑜伽,骨骼柔韧多好呀!

看到这样的句子,我倍感欣慰。

以上只是归纳课本中的一点点技巧,并不是说写人的文章一定要这样写,记事的文章一定要那样写,写作技巧可综合使用,也要就所写内容的需要而定。

篇4:低学段萌芽作文教学初探

关键词 说故事 编故事 画故事 写故事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066-03

小学中高段教师常常感觉学生写不出、写不好作文,造成这一现象当然有多个方面的原因。我认为到中年级才开始进行作文教学,起步还是比较晚,孩子没有写话意识,少了缓冲期。我们应该找到孩子的兴趣点,提早渗透——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作范本,非照本宣科,而是信口拈来、天马行空的故事,更能吸引孩子的兴趣。临睡前,如果爸爸妈妈能陪着孩子坐在床边,讲上这么一段,那么这个夜晚就会变得与众不同。

针对孩子的这个特点,我们就在思考,既然孩子这么喜欢故事,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运用故事这个资源,对一年级孩子进行习作萌芽状态的渗透?不必讲究习作的框架脉络,注重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组织语言的能力和语言的规范,让孩子在故事这么没有任何压力的特定环境下,达到想说话,会说话,能写话,从而对习作产生朦胧的好奇心。

一、阅读绘本故事,说想象故事

绘本具有图文复合的特点。在最初阶段,我们选择从绘本起步。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优秀的绘本,网上更有很多免费阅读的电子绘本,这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便利。绘本里面那些或美丽、或恐怖,或温馨、或滑稽的画面,配上短短的几行点睛之笔,都会让我们的课堂妙趣横生。

1.阅读图画,渗透故事接龙

开始绘本阅读之旅时,我们先引导孩子阅读图画,用引人入胜的画面吸引孩子,让孩子沉静在教师营造的故事情境中。在教师讲完几组图片文字内容后,试着让学生来猜猜接下来的故事。

例如,绘本《蚂蚁和西瓜》中,一只蚂蚁在路上看见了一块红红的大西瓜,它就回到老巢召集同伴,于是四通八达的地下宫殿里,涌出了一大群密密麻麻的蚂蚁。它们快马加鞭地来到现场,可是使劲所有力气都搬不动西瓜。我们便引导孩子说说该怎么办?当蚂蚁化整为零把红红的西瓜囊瓜分完后,剩下的皮又该怎么办呢?孩子们这时坐不住了,各种各样的办法都出来了,有的说做大伞遮雨,有的说可以做桥当船,有的说做跷跷板、滑滑梯,还有的说给小宝宝当摇篮……孩子的想象力在故事中高高地飞扬着,孩子的语言在故事中无拘无束地表达着,孩子们也在不知不觉中从一个看故事的人变成了一个编故事的人。

2.品味语言,感受文字之美

绘本的语言具有重复现象,往往也很简洁。这对一年级识字不多的农村孩子来说,也不会造成阅读上的困难。我们通过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带领学生感悟文字的故事性。在朗读中,给予学生想象的时间,让故事内容在孩子的脑海里形成一幅生动形象的活动画面,并与绘本上的图画相互碰撞,相互补充。同时,逐步引导孩子与教师共读,感受语言的魅力。

记得我给孩子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一看到这个奇怪的名字,孩子们就被吸引住了。当画面上出现一只捧腮的鳄鱼,睁着一双痛苦的眼睛,他们马上就猜到这只鳄鱼牙疼(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掉牙,有这方面的经历)。这时,我模仿鳄鱼的样子痛苦地说:“我真的不想看到他。”让学生猜猜它为什么不想见到牙医?而牙医会怎么想?画面转换出现了一个躲在屋子里胆战心惊的牙医,和那句“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通过孩子惟妙惟肖地朗读,课堂上霎时充满了欢快的笑声。当鳄鱼和牙医一模一样的对话和表情一一展现:“我一定得去吗?我做好最坏的打算了。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哎哟!明年我真的不想看到他!所以我一定不要忘记刷牙……”学生已经会不由自主地模仿我的语气进行角色对话。这真是一次开心又成功的阅读和习作的双启蒙课。

通过听老师读、和老师共读以及自己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语言,积累语言。

3.整体阅读,合作编说故事

绘本的故事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节奏性。故事情节的高低起伏,情节不断发展变化,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通过情节推想,让儿童的思想与绘本所包含的内容进行碰撞,擦出思维的火花,从而感悟作者的奇思妙想,领悟故事的结构美。

例如《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一直围绕着“小毯子”的变化,不断地制造悬念。教师可以选择其中的一次变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推想画面内容进行想象,从而感受爷爷的心灵手巧。当约瑟的小背心变得又破又旧后,他向爷爷提出帮助的时候,爷爷将布喀哧喀哧地裁剪起来,并说“这块料子还够做……”,让学生想象这小毯子在爷爷手中会变成什么。在学生充分想象后,共同朗读“一件奇妙的外套”。还可以想象妈妈、邻居、同伴看到他穿上这件外套后,会说些什么。适度的情节推想,可以让学生获得创造语言的愉悦。

二、同题异构故事,编新奇故事

所谓“同题异构”故事,就是指根据同一个故事题目,要求孩子们说出不同的故事内容来。我们尝试着让孩子把故事录制成MP3格式,在故事整体、具体情节、说话节奏等环节进行点评和指导。

1.同一主题,同一材料

这一阶段的练习是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和材料,指导孩子在一些情节适当进行添加来展现这一故事。教师重点指导和点评学生对情节的添加是否合理,说话节奏上是否合乎讲故事的要求。如我们曾以《小猴子捞月亮》为题进行“同题异构”说话训练,有些孩子在内容上适当做了一些添加,虽然不多,但是添加的内容使故事更加完整,更加有趣。有些孩子由于在幼儿园时期听到过小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在说故事中大量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语言,虽然比较啰嗦,但是很多语言形式都是孩子独特的视角,我们也特别珍视这样的作品。同时在播放一些孩子的作品时,我们又加入适度的问题,使这些作品更加完善。endprint

在这样的练习中,学生不仅认识到自己说话的不足,还无意识地学到许多写作的技巧,这样的形式必定为孩子将来的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2.同一主题,不同材料

在第一阶段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我们尝试进入第二阶段(一年级第二学期):“同一主题,不同材料”的练习。即只给孩子提供一个主题,要求孩子自己展开想象说一个好听的故事。如时下流行的动画片《熊出没》,我们就让孩子自己设想一个故事《熊出没——到光头强家作客》(此故事电视中没有的),通过自己语言的组织,完成一次故事比赛。我们尝试先让孩子们录制成MP3;而后筛选出几个作品,通过让孩子现场展示自己的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来评一评,哪个故事更动听,哪个故事你最喜欢。在每个故事讲完后,教师适当对语言的一些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从而强化语言的规范性。

这二个阶段的训练,第一阶段是基础,重在训练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表达方法和技巧,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二个阶段是拔高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表达能力。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进行训练,避免全班“齐步走”,以达到因材施教,逐步提高的目的。

三、画画、说说故事,作故事日记

前二个方面,我们重点以学生练说为主,而进入一年级第二学期,我们尝试采用画、说、写三结合的手法进行训练,推行《我的故事》三步走:

1.画画图片,讲有趣的故事

第二学期伊始,我们便重磅推出让孩子画自己的绘本故事。可以是单一的图画,也可以是连续的图画。但必须要求孩子做到心中有故事,能完整表达心中的故事。并在家中把这些练习及时说给家长听,让家长记录并进行点评。坚持每周一画,练说自己的故事。

如一个孩子在参观了杭州野生动物园之后,就画了一幅很有趣味的图画,同时情不自禁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话:

今天,我去杭州野生动物园,看到了很多动物,有脖子长长的长颈鹿,有大熊猫……你看,这二只长颈鹿伸着长长的脖子,真可爱啊!

又如一个孩子在奶奶家看到可爱的大公鸡时,也画出了美丽的图画,说出了这样的一段美文:

奶奶家养了几只大公鸡,又高又大,翘着五颜六色的尾巴,整天追着虫儿跑来跑去。

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的语言活了,语言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后续的真正意义上的习作开好了头。

2.看看照片,写生活的故事

写话、习作,必须要从中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为此,进入第二阶段后,我们让孩子们收集和留意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将一些自己印象深刻的照片拿出来进行冲印,贴在《我的故事》中写生活故事。从而真正让孩子们接触生活的事儿,生活的语言。例如,一个孩子有一天掉了人生的第一颗乳牙,他的妈妈就用手机拍了留作纪念,孩子也兴致勃勃地写下了这样的文章:

消失的乳牙

那天,吃完晚饭,我又吃了个桔子。突然,“咯噔”,桔子籽儿嗑了我一下,牙齿就动了。

妈妈看见了说:“天哲的乳牙要掉了。”我用手掰了一下,发现有血。爸爸妈妈就送我去了医院。医生拿来一把小钳子,抓着我那一颗小小的乳牙,只一下就把它给拔了。

妈妈看着拔掉的乳牙,高兴地说:“天哲,你长大了!”

3.关注生活,写自己的故事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会活泼地流个不歇。”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去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周让孩子梳理生活中发生的有趣的、开心的、伤心的等不同的事例,从而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我们提出选择最值得你写的内容写进《我的故事》中。同时,在这一阶段,适度放宽了要求:画画,配上照片,可以凭自己兴趣,只要有文字记录,即达标。因孩子有了前二步的练习,写自己的故事时可以说是精彩不断。

当然,低学段的作文渗透教学是一项艰辛而长远的工程,它需要教师倾注满腔的热情,也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也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条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篇5:萌芽的作文

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

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

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题记

生命犹如一条河流,有湍急也有平缓;生命犹如一朵鲜花,有盛放也有枯萎;生命犹如一曲交响乐,有高潮也有低谷。命运变幻无常,我们该如何应对?

我,深深地埋藏在黝黑的泥土里。漆黑中,我沉睡了很久。泥土里的水传送到了我全身,渗透到了我的内心。瞬时,我的肌肤开始柔韧起来,四肢也舒展开来。

“我将要长成小苗了!”止不住内心的狂喜,我积极地吸取着土地里的养分,想早些离开这不见天日的牢狱,看看外面的喧嚣。

“快要破土了。”我兴奋地叫嚷着。

一丝轻风顺着缝隙吹了进来,冷冷的,我打了个哆嗦,“好冷呀,真不想出去,也许外面还是冬天呢!”可是,若不出去,我将永远被束缚在这个黑暗的世界里,我的生命永远见不到阳光。

“枫叶是在霜天里自己变红的,你不主动些,怎么知道外面是冬季呢?”一阵责问声在我耳边响起。

“是啊!我不主动,也许将永远看不到外面多彩的世界了。”

我努力地,一点一点地挤开身旁的小沙砾,伸长脖子,轻轻抖落身上的最后一层尘土,抬头间,阳光灿烂,细丝般淡绿色的风,轻拂我柔嫩的脑袋,柳枝长长地垂摆着,桃花在远处浅笑,空气中传来阵阵细细的甜美。

“原来和煦而生机蓬勃的春天早就来了。”我不禁感慨。

倏然间,我看到生长在这肥沃的土地上的生物们,月季顶着一丝小小的蓓蕾,牡丹花枝招展,还有一些野花沁着花香,招来蜂蝶。我既羡慕又有些沮丧。“我大概不能像他们一样,开出绚烂的花朵吧!”内心一阵酸楚。

“枫叶是在霜天里自己变红的,你不主动些,把握时机,怎么会知道不能绽出美丽的花儿来?”耳旁又响起一阵质问声。

“是啊,我不主动去开放,怎么能放弃自己美好的梦想呢?”我若有所悟。

每天,我早早地睁开双眼,迎来第一缕朝阳,汲取第一滴甘露。等待着,奋斗着。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清晨,我从睡梦中醒来,愕然,我变得高大挺拔,挺立在花草丛中,绽放着淡红色的花朵,与淡绿色的春天相映r,我微笑,迎着阵阵暖暖的春风……

篇6:寒假作文--萌芽

春天是一位漂亮的姑娘,她穿着薄薄的轻纱,戴着鲜花般的帽子,每一步都很轻巧地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啊,到处都有她走过的痕迹:地上,天上,水里,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闻到花儿的香味,泥土的芬芳。

看!温柔的春姑娘轻轻的抚摸着柳树,嫩绿的新芽冒出来了,一颗、两颗…数也数不清,如同刚出土的竹笋一般,长在碧绿的柳枝上,过不了几天,一个个小芽苞就会顽强地长成嫩绿的小叶子,尖尖的、细细的,就像一叶扁舟,在春风的吹拂下一天天长大,颜色也在一天天加深,最后变成了油绿色的大叶子,把整个柳树装扮得就如同美女的秀发,当春风吹过得时候,柔软的枝条就会在风中摇曳,婆娑起舞,小鸟也将飞上枝头,“叽叽喳喳”共同演奏着春天的歌谣。

如果你在春天里看到这令你陶醉的柳树,也许你不会想到它在寒冷的冬天孤伶伶的站在冰冷的岸边;我会为它的顽强呆呆地站在风中,与风雪作的`斗争;我们会从它光秃秃的柳枝里看出,它一直盼望着春天的到来。可是,当我再次回到现实世界看见那株被春风无数次抚摸的柳树时,我恍然大悟:其实,我不就和这春天里的萌芽一样吗?它在春天的抚摸下长成高大,粗壮的柳树;我在父母,老师,等长辈的关怀下,心中那颗早已埋下的种子,此时已开始萌芽,开始像那株柳树的芽苞一样萌发了,无数双眼睛都盯着它创造意料之外的奇迹!

篇7:萌芽作文

早上11点多起床,大家不要惊讶我为什么起这么晚,因为新疆比兰州时差上晚两个小时。我穿好厚厚的衣服,打算去后院玩一会儿,即使是2月份了,这里的雪却丝毫没有要化的意思,我戴着厚厚的手套,在后院里滚雪球,滚着滚着在接近围栏的时候,我看到一点点微微的嫩绿,我好奇地走过去,用手指轻轻地拔开周围的雪,天哪!居然是一个小萌芽,这后院白茫茫的一片,再加上零下16C那寒冷的气温,它显得那么脆弱、渺小,轻轻一碰就会坏掉的样子,慢慢地,周围的雪被我刨掉了一大片,这小东西还真是顽强!它用它弱小的身子穿过坚硬的泥土,穿过冰冷的雪层,我根本无法想向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钻的,我实在不敢想……此时此刻,我只有静静地看着它,它也一动不动的,仿佛也在注视打量着我这个陌生的面孔。

在新疆的这段日子,我几乎每天都会去看它,为了不让它受到伤害,我还特意拿草护住它,直到我要走时,心里依然惦念着那个小东西。

前一阵子,姨妈给我发了个视频,是关于那个“小家伙“的,它已经长成大半个墙体高了,依然像小时候那样生长的不卑不亢!瞧……还开了几朵小花呢!嘿嘿……我知道你是故意给我摆姿势呢。

篇8:萌芽记叙文中学作文

当然, 刚入写作之门的中学生与之无法比拟, 但这些名人的个性张扬却值得我们借鉴。“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句话不仅内涵丰富, 而且适合时代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为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现实中, 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千人一面、人云亦云之弊端:题材陈旧、结构呆滞、语言贫乏、抒情生硬等状况令人担忧。记叙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种文体, 它是学习写作其他文体的基础, 写好记叙文对于学生来说, 意义深远。因此, 记叙文写作个性化教学势在必行。如何精心雕琢作文园地中的这枚“瑰宝”, 我浅谈以下见解:

一、真实是根本

真实, 即写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看法, 不胡编、乱造。真话、实话不仅要求学生心里怎样想, 就怎样说、怎样写, 还要求有客观的标准, 即准确性。求真既是作文的准则, 也是做人的准则。学生作文现状却与之背道而驰。《我爱我家》六十多位同学写实的寥寥无几, 抄袭、编造现象屡见不鲜。针对此现状, 我们一方面应予以抑制, 另一方面要极力赞赏写真实之事的作者。在作文教学时, 为了使学生写作遵循真实原则, 应极力创造有利条件, 使他们先有感性认识, 做到胸有成“竹”, 然后才让同学们动手去写。如教同学们写《我喜欢的一部书》。首先要学生根据要求选择一部精彩的书, 在看中知晓书中情节、内容。通过几天的充分准备, 先要求大家上台述说, 让学生作文做到看、说、写的统一。通过训练, 本次作文同学们都能将情节描绘得如临其境, 将作文写得明明白白。

二、“新颖”是关键

题材是作文中所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 如果已用过多次的材料, 别人一看就知其庐山真面目, 如果学生仍套用, 即使感情很真挚, 也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课文《驿路梨花》一课, 以其新意突破窠臼。作者把雷锋精神作为一种不断发扬、不断传播的过程加以展示, 展现了这种精神经久不衰的生机和世代相传的生命力, 并且把方便过往客人的深山茅屋作为雷锋精神的见证, 把洁白、朴素的梨花作为雷锋精神的象征, 使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技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在这种情况下, 老师结合课文, 讲授作文的选材、构思等, 学生便容易接受, 学得也就轻松。再加以适当的练习如《童年忆趣》使作文题材新颖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上树捕鸟雀, 下水捣龙虾;野外当家家, 户内扮鸡妈……奇景异趣, 妙处横生。

三、描写是技巧

记叙文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手段, 而文章写得生动、形象, 给人身临其境的主要手段却要数描写, 它是把对象的状貌、情态进行具体、细致、形象的刻画和描绘, 把描写对象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学生作文不生动, 很大程度上就是缺少了细腻的描写, 叙述的成分占大多数, 究其原因缺乏对人、事、景的细心观察, 没有抓住其特点, 语言枯涩、陈词滥调、空洞无物。看上去叙述不像叙述、描写不像描写、议论不像议论。要使描写成功, 必须抓住特点, 围绕中心, 贯彻“具体、生动、形象”原则。如课文《羚羊木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 冷冷的, 我不仅打了个寒颤。”运用环境描写恰当地用冷冷的月光烘托出我心情的哀伤, 寓描写于议论。这样, 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描写技巧。

篇9:萌芽作文

――题记

梦里花落知多少

小时候的大学,是一所梦中的学府,是天堂的源泉。进入它,就可以获得欢乐,获得自由。于是,小伙伴们经常讨论的话题,早已从玩耍的欢乐变为了知识的起点――梦想。

“牙牙,你听说过大学吗?”

“当然,听大人们说,大学里是很好玩的!有书、有球、有老师……”

那时的我们,心中充斥的,是喜悦、是欢乐、是对未来的憧憬。

很快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进入了小学,天真的我们梦想从未改变:折一朵花,当做大学的标志,把花别在胸前,便成为的自豪的大学生。

“我是大学生!”“我也是!”

但终究,这时的梦想,还没有在心中牢牢地生根发芽。这个大学梦,便像折下的花一样,枯萎、消逝,最终落入了泥土。永久的埋了起来……

往事如烟愁更愁

光阴似箭,很快,我进入了中学,有了新的老师、新的朋友。

刚刚上中学的我,回想起小学时的我来,只觉得可笑又幼稚。小时候的那些丑事,也如烟般,在我的嘲笑中消失了。

但,求学的路并不是好走的。在全新的生活里,我有着激动,也有着欣喜。更是在良好的状态中学习着。可深深地反思起来,心中总有一片泥土,空空的。

再次听到大学梦,只是下课后的一个偶然:

“可可,你今后准备考什么大学?”

“可以的话,当然想考清华北大了,但那可能是实现不了的,可我不会放弃!”

“是啊,大学……我的憧憬。”

篇10:萌芽作文

一片小叶子怯生生地探出头来,黄黄的,嫩嫩的,一条条叶脉清晰可见。它长出了第三片嫩叶。

还记得,这棵向日葵种子在机缘巧合之下,掉在了这里。第二天,下了一整夜的雨,它的附近已是一片泽国,也就是在这一天,它醒了过来。它决定要破壳而出,生长壮大。

它从那一天的雨水中吸收了很多养分,它由此更加坚定了破壳而出的勇气。它继续努力着,第二天,第三天,……

第四天,它继续吸收着养分,做破壳而出的准备,它觉得自己就要破壳而出了,但是似乎还少了点什么。

第五天,晴。太阳把最后的水分蒸发得一干二净,它吸收到了太阳的养分,它可以破壳而出了。

第六天,晴。它聚集了这么多天来所有的力量,向外壳发起最后的冲刺,一点一点,又一点,壳的压力已经到了临界值了,再一点,再一点……壳破了,它高兴地探出头来。

之后的日子里,它经历了无数道难关,寒冷、干旱、动物的啃食……它的根越扎越深,终于,在第一声春雷过后的清晨,它探出了脑袋,嫩嫩的、绿绿的,青翠动人,如同雨后的一道彩虹,是春天最美的风景。

又经历了许多风雨,它冒着随时可能被孩子连根拔起的危险,生长着,根越来越深,叶子越长越大,有了第二片、第三片叶子了,它完成了目标,战胜了重重难关,它战胜了自我。

篇11:萌芽作文

在那个漆黑寂静的世界里,它饱受寒冷与孤独,但它毫不气馁,为自己的梦想而勇敢的与黑暗对抗,在土中默默的汲取养分,静静地等待机会……终于破土而出,在地面上露出小小的嫩芽,它不断的使自己变大,变强壮。真像是一个未见过世面的孩子,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心。还来不及干别的事情,只想多看一眼这个令它盼望已久的世界……

弱小且外貌丑陋的它遭受周边花草的耻笑和排斥,但这事它都全然不放在心上。因为它知道自己也会开出漂亮的花,结出硕大的果实。于是,自信的它又为自己的新目标而不断努力。

为了汲取更多的养分,它把根深深的插入地下。终于在微风的吹动中,幼小的身躯逐渐强壮起来……身上慢慢出现花蕾,开出鲜艳的花,花凋零后,又结出了诱人的果实……就这样,一颗平凡的种子以它的毅力征服了大地,征服了世界!

温暖的阳光洒在它的身上,让它生成万物中最耀眼的光环!

篇12:论《萌芽》的期刊封面语言

封面是一本杂志的“脸”, 通常印有杂志的刊名、刊徽、口号、要目、期次、发刊日期和出版机构的名称、图像等。封面起着美化杂志和保护内页的作用, 但这只是其第一步, 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吸引读者, 产生市场效应。美国期刊界甚至有这样一句话, “掌握零售成功的关键, 在于杂志的封面设计。”期刊封面设计有个很重要的原则:“五步三秒”。“五步”就是读者在五步之外就能从众多期刊中发现你的期刊, “三秒”就是读者拿起你的期刊后, 仅通过封面就能够了解期刊, 并决定是否购买它。期刊封面是否能达到“五步三秒”的效果, 关键看它的设计制作是否精美、有没有特色和创意。对于《萌芽》而言, 封面设计具有独特的品牌效应, 对于期刊的识别和大众认同有很重要的作用, 那么, 《萌芽》在封面语言上是如何给读者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呢?通过研究《萌芽》封面的刊名、要目、封面图片等元素, 它的封面价值和意义就自然地凸显出来了。

一、刊名

刊名是一本期刊的名称, 是期刊的“眼睛”, 代表这一本杂志的总体风格和定位, 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 除了某些采用象征表现法的刊名之外, 期刊的刊名应该与内容有着某种相关性, 能够揭示期刊的内容。这样, 读者就能迅速从刊名上判断刊物是否是自己喜欢的类型, 刊物大致会讲述什么内容。比如《青年文摘》、《青年文学》、《文学少年》、《青春诗歌》、《青少年文学》、《快乐青春》、《青春潮》等这样的刊物名称就能让读者一目了然, 迅速吸引目标读者。《萌芽》办刊以来, 封面刊名就沿用20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在“左联”办《萌芽》时的手迹, 旨在继承和发扬鲁迅先生办《萌芽》的传统, 在文学战线上培养大批新战士, 提高青年学生的文学修养。这个诉求是符合刊名的原意的, 因而刊名与内容协调一致。《萌芽》这一刊名本身是有象征意旨的, 较为抽象, 在封面相关元素的配合下, 其内容才更为清晰。

刊名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市场规律、读者的需求和阅读习惯等, 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刊物的传播和宣传效果。1990年以来, 《萌芽》的刊名字体固定, 位置不固定, 颜色不固定, 笔者没有找到其变化的规律性。刊名的位置基本在左上角、右上角或正中间, 直到1999年, 刊名才固定在上方。《萌芽》刊名位置从不固定到固定的变化, 这正是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因为刊名处于这样的位置, 能在期刊市场上更好地吸引大众的眼球, 起到极好的传播效果。其次, 虽然《萌芽》刊名的字体从未变过, 但其设计还是很有创意, 独具匠心, 给读者以美感。线条凹凸不平, 形体活泼, 显示着青春的张力, 似乎膨胀着生命的力量, 呼应着他的名字。刊名的字号随着封面的整体设计不断变化, 颜色各异。有时是单一的白色, 有时是彩色, 有时填充图片, 有时填充水墨画等, 给人的整体感觉是轻盈、灵动和清新的。

二、要目

封面的要目能直接揭示期刊的主要内容, 有的刊物除了文章标题外, 还列出了部分内容概要或者精彩语句, 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本期的重点内容, 并决定是否要阅读本期刊。因此, 期刊要目的设计要求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 传达的信息要实用, 或者新奇亦或有趣, 给人独特的感觉, 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以往的期刊封面大多非常简洁, 大多不设要目, 《萌芽》也不例外。1995年以前的《萌芽》封面都是没设要目的。直到1996年《萌芽》全新改版, 封面上才有要目。《萌芽》封面上的要目选择是很讲究的, 读者感兴趣的内容会出现在要目上, 或者刊物着重推荐的内容也会出现在要目上, 都是一些最容易引起大众兴趣的要目, 反映了不同时期社会关注的热点或是能引起读者注意的故事, 也是期刊编辑主体创造性的表现。如《范志毅、谢晖、高佳的生活写真》 (1996年第1期) , 1995年12月, 在大连举行的中国足球甲A联赛结束, 最终以“申花”一花独放的热烈场面落下帷幕, 上海终于圆了33年之久的梦想。因此, 三名申花队战将———队长范志毅、前锋谢晖和铁门高佳亦是众人关注的热点。《“新概念作文大赛”倡议书》 (1999年第1期) , 自1997年末, 整个中国的舆论界对中学语文教育投以了极大的关注, 在语文教学领域希望提倡“唯理性教学模式”, “新概念作文大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而大赛更使《萌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刊物。《一边走, 一边暧昧》 (2006年第11期) , 这里的关键词“暧昧”两字, 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涉及到情感问题, 但又不明朗, 更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可以刺激读者的阅读欲和购买欲。

要目是从栏目文题中抽选出来的, 要目字数实际上是文题的一种复制。对于要目的字数, 不同的刊物有不同的要求, 就《萌芽》这类文学期刊而言, 适合用短要目, 平均字数8个, 短的有两个字的, 如《喊人》 (1997年第4期) , 但长的有18个字, 如《回归自然:日本新生代青年的一种生活时尚》 (1998年第12期) , 没有超过20个字的。《萌芽》一直尝试采用短标题, 文题的字数很少, 有三四个字的, 五六个字的。短标题有种视觉冲击力, 既能提纲挈领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又能制造悬念, 给读者保留想象的空间, 比较符合《萌芽》以文学故事为主的基调。比如《理科生》 (2002年第9期) 3个字, 《兄弟淘》 (2003年第7期) 3个字, 《献给赫本》 (2009年第4期) 4个字, 《五号楼里的小偷》 (2009年第6期) 7个字等等, 都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简洁明了, 让读者很容易把握大致的故事梗概。如《红·灵魂·歌声》 (2002年第10期) 5个字, 《相思门》 (2005年第11期) 3个字, 《黑白故事》 (2007年第1期) 4个字, 《三国不杀》 (2010年第6期) 4个字等等, 这些要目简练、明晰, 但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

要目的个数, 不同的刊物要求不同, 情感类的刊物比较多, 而新闻类的刊物就比较少。就《萌芽》来说, 从1996年第一期采用要目至今, 每期要目基本上为7篇左右, 这样给读者一个选择阅读的机会, 也能够列出最优秀的文章来供读者阅读。而且根据文章分量的不同, 有时会作一些视觉上的调整。有时每个要目与其他的要目在颜色或是字体上不同, 或者在同一个要目里有时也采用了不同的字体或颜色, 还有横排和竖排的不同, 这不仅增加了《萌芽》在视觉上的美感, 具有青春的活力, 还让读者能够快速地扫描到标题, 进而注意到《萌芽》杂志。

三、封面图片

在期刊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越来越多的期刊把封面作为装帧的重要一环, 以现代营销理念来创新封面设计。作为“视觉文化”的封面图片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超越一切语言上的障碍, 以一种形象的符号向读者传达期刊的品味和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 越来越多的杂志走图像化的路线, 杂志的图像化倾向变得十分明晰。大众文化期刊采用妩媚动人的封面女郎者尤多, 放眼书摊, 花花绿绿, 甚是引人注目。《萌芽》作为青春文学期刊的一员, 自然不能免俗。但《萌芽》封面选择的图像, 在强调吸引力的同时, 十分注重内容的健康和积极性, 讲究美感与科学性的统一。《萌芽》的封面设计相对来说较有稳定性, 一年换一次封面样式, 而一年中每期只变换图片或色彩, 不过不同时期封面图片的风格有不同的特点。

改版前的《萌芽》由于读者群年龄、文化层次跨度较大, 所以一般选择一些画面优美, 人们喜闻乐见, 适应范围广的照片或图片作为封面图片, 如风景、绘画作品等是封面上常见的主题形象。总的来说, 封面图片比较单一、简明, 有时只是用一张简简单单的风景照片作背景, 有时只是用花纹或线条等组成无规则的图案, 有时封面上甚至没有采用任何的图片或图案。

1996年改版后, 《萌芽》的封面图片比较讲究, 日渐丰富。根据对杂志内容以及读者群的分析, 拓展了杂志封面形象的素材空间。笔者选取2000年至2010年10年的封面图片进行了分析, 从而可见其封面图片特点。2000年《萌芽》的封面图片设计采用写实的手法。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具体形象作为期刊的封面, 黑白建筑图片背景上, 有着各式各样的体育项目, 有红衣运动员在跳体操的、有白衣少年在滑滑板的、有高中生在打篮球的等等, 这种封面图片贴近现实、贴近生活。2001年的《萌芽》封面图片设计采用抽象手法, 由多幅图片组合而成, 其中包括人物、风景、静物以及图案等, 极富装饰性。2002年《萌芽》的12期封面图片分别由12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不同的图片组成, 节奏感很强, 增强了视觉刺激。2003年《萌芽》的封面色彩绚丽, 有两种不同的主色调, 外加一幅抽象的图片, 既能使读者感受到强大的艺术魅力, 也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思维。2004年的《萌芽》封面不再使用图片组合, 而是每期用3张生动的照片构成封面主体, 使得封面显得明净、单纯, 更易突出主调。2005年的《萌芽》封面图片看似非常简单, 每期的封面都只有几笔不同颜色的水彩, 可耐人寻味的是, 把整年的12本期刊摆在一起后, 竟然是一个大大的蓝色的“萌”字。2006年的《萌芽》封面图片各异, 有时是一副人物头像, 有时是一张手掌的照片等, 但却“暗藏玄机”, 因为只要仔细看, 就可以发现每期每张虚的图片下都有一株绿色小芽, 这也许就意味着《萌芽》的封面也在萌芽吧。2007年的《萌芽》破天荒第一次使用真人形象作为封面。封面模特的长相、年龄、身份和气质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与杂志的整体理念相统一。2008年《萌芽》的封面图片是由典型“80后”人左君绘的, 12期封面上都是同一个女孩, 每一期都有一点点情境, 都好像有一个故事在里面, 这种故事带有“80后”的特质之一———“情绪性”。2009年的《萌芽》封面设计者是与《萌芽》合作多年的庄梦雅。每一期封面都是一幅明快、清新、活泼的水彩画, 给读者一种轻松愉悦的美感。2010年的《萌芽》封面是由旅居巴黎从事艺术设计工作的王好好设计的, 每期封面都是一幅戏剧性的画面, 故事性十足。总的来说, 《萌芽》封面图片的选取大都美观、大方、精致, 较具吸引力, 贴近读者群。由此可见, 《萌芽》在努力寻找市场规律, 把握读者心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萌芽记叙文中学作文】相关文章:

萌芽作文初一04-07

萌芽初中作文600字04-17

铁树萌芽又一春作文04-29

看,那新生活正在萌芽作文05-03

萌芽阅读范文05-17

萌芽情感随笔04-25

萌芽的诗歌04-30

名著梗概萌芽范文05-30

资本主义萌芽05-04

营销思想萌芽管理论文04-20

上一篇:《漂亮男人》的经典台词下一篇:兰考县对照检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