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宣传

2024-04-07

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共14篇)

篇1:未成年人保护宣传

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口号

1、维护青少年权益,撑起民族的未来。

2、和您一起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4、爱护未成年人是每一个成年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5、履行公检职责,维护青少年权益。

6、维护青少年权益,我们在一起。

7、传承文明,培育新人。

8、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9、保护青少年权益,呵护花季雨季。

10、纯真的笑脸,愿它永远绽放。

11、关爱青少年,重在维其权。

12、保护青少年从小抓起,依法维权从我做起

13、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哭泣。

14、青少年维权,多一个人的参与,孩子就多一份的"保护。

15、维护青少年权益,全社会责无旁贷。

16、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唱响祖国百年大计。

17、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关注下一代健康成长。

18、别让“未来”失落在今天。

19、保护青少年权益,就是关心我们自己。

20、把握青春年华,掌控权力利益。

21、我们用爱真诚把握,让青春之花四季绽放。

22、维青少年之权,权之重若山;监青少年之行,行之事必察。

23、维护青少年权益,检察需要您的参入。

24、给未成年人一片蓝天,一块沃土,一份关爱,一项权益。

25、小手拉大手,文明路上走。

26、维护少年合法权益,需要全民的努力。

27、关心和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亿万家庭的心愿。

28、教育与保护相结合,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9、青少年权益,需要检察维护,更需您的参入。

30、关爱未成年人教育,关爱我们的未来。

31、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需要用爱来慢慢修复。

32、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亿万家庭最大的民心工程。

33、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

34、尊重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就是最基本的遵纪守法。

35、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

36、关爱下一代成长,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37、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8、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给他们一片蔚蓝的天空。

39、我们关注的正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40、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41、防患于未然永远比后悔莫及要好。

42、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3、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44、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维护花朵我当先。

45、维护青少年的权益,就是维护人类的尊严。

46、照顾好青少年,努力促进自己的成长。

47、法律保护,社会关爱,共同托起未成年人的一片蓝天。

48、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需要全民的努力。

49、关心和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人人有责。

50、发挥检察职能,维护青春美梦。

51、检查在行动,为未成年人权益保驾护航。

52、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维护少年合法权益。

53、谁拥有了知识,谁就拥有了财富。

54、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55、孩子,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请记住我们在你身边。

56、保障青少年权益,给孩子们一片蓝天。

57、教育与保护相结合,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58、法律保护,社会关爱,共同托起未成年人的'一片蓝天。

59、尊重青少年人格尊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60、让未成年人安全成长,让青春梦想快乐飞翔。

61、维护青少年,守护我们的未来。

篇2:未成年人保护宣传

一是高度重视,及时安排。根据省交控集团活动要求,公司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普法方向,精心部署,深入开展宣传活动,营造学习《国防交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良好氛围。

二是突出重点,多途径宣传。采用“线上+线下”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法务小课堂”、展板、宣传彩页、横幅等方式宣传《国防交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法律知识,通过宣传视频、流动宣传车等群众易于接受理解的方式开展宣传,提高公众对《国防交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知晓率,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篇3:浅析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的涵义

青少年是按照年龄划分, 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的一个成长时期。姚建龙教授认为青少年应界定为“已经年满14周岁、但是还未满25周岁的人” (1) 。康树华、张小虎在其主编的《犯罪学》中指出“青少年”的年龄范围应界定为从一个人出生开始一直到25岁。而在《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报告》 (1992年) 一文中, 明确的界定“少年”的年龄是6岁到12岁, 青年的年龄是15岁到35岁, 故青少年的年龄应是6-35岁。综上所述, 从法律角度讲, 我国对于青少年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 关于青少年的年龄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未成年人”这一概念的出现是相对于“成年人”而言的。至今, 我国乃至世界都没有对“未成年人”形成统一的概念表述或界定。联合国在众多争论中, 最终对未成年人作出了如下规定:“未成年人, 系指依照各国法律制度, 对其违法行为可以以不同于成年人的方式进行处理的儿童或少年, 未成年人的年龄限度取决于各国本身的法律制度之规定”。 (2) 例如在美国,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而在日本,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二十周岁的公民。但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 未成年人为十八周岁以下公民。

由上文可知, “青少年”的年龄分布最大值定位于6-35周岁, 最小值定位于14-25周岁, 而“未成年人”的年龄则相对稳定的限制在了0-18周岁。因此, 在提到“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与“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时, 两者准确的含义是不一致的。比如, 在“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中, 其所涵盖的对象应该仅限于未满18周岁的公民。对于已年满18周岁的公民, 无论他 (她) 在读于幼儿园、小学、中学或大学, 或者已经参加工作, 都不在“未成年人”的范围之内。但是对于“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 如果按照其年龄最大范围来讲, 其中就包括了所有6-35周岁的公民。其范围就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小学、中学以及大学的学生, 此外还包括了很多已经参加工作、甚至结婚生子的青年人。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 “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表述较“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更为妥帖。这样一是可以更有利于从主体上区分法治教育与犯罪预防;二是因为青少年所涵盖的对象范围更为广泛和丰富, 有利于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效果;三是正确区分“未成年人”, 在刑事领域就更加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二、明确法治与法制的关系

2014年10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至此, 从“一五”普法到“六五”普法中期 (2014年10月) 所称的“法制宣传教育”已成为历史并载入史册。从“法制”到“法治”的改变,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却彰显了国家对法治建设理念的深刻认知与法治建设背后所追求的价值认同。

(一)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首先, 法制属于社会制度的范畴, 是一种与经济制度或是政治制度等同概念, 是服从于统治阶级的意志并维护其利益最大化的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法治是一种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 是相对于“人治”而言, 其倾向于对国家权力的限制与约束, 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 它不仅仅是一套制度, 更是蕴含着支撑这套制度运行的“民主、平等、自由”等价值理想与精神意义的概念。其次, 对于法制来说, 只要有法律和制度存在就有法制存在, 其所维护的是当前的统治秩序, 也就意味着“法制”中的“法”, 可能是约束权力、维护民主的“良法”, 也有可能是损害民主权利、妨碍社会进步的“劣法”。相比较, 法治则彰显着法律的至高权威, 其所维护的是保障自由与民主, 制约权力, 维护公平与正义, 因此就从本质上决定了“法治”之法必须是“良法”, 即必须体现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对公民人权的保障。

(二) 法治与法制的联系

第一, 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与法治相比较, 法制是较低层次的, 法制规定的好坏, 与法治能否真正实现有着密切而直接的关系。如果实现了法治, 则是以完备良好的法制作为基础。第二, 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因为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只有完备良好的法制才能更好的培育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 从而实现法律从观念走向现实、从精神走向物质的过程。第三, 法制与法治都是法律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因此, 要明确“法治”与“法制”的含义, 正确理解“法治”与“法制”的关系, 即“法治”包含“法制”, “法制”仅仅是“法治”的一个部分, 从而确保在法治宣传教育的过程中, 准确把握法治宣传教育的客体, 保证法治宣传教育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三、明晰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系

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指针对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宣传教育的对象集中于所有的中、小学校园, 宣传教育的内容应该包含法律、人权、民主等主题, 核心概念包括法律、权力、公正、自由、平等。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不仅仅是法律知识的学习, 更应该一种法治价值观的在教育和生活中的培养与树立, 其中应包括对研究法律相关问题的能力、思考和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的能力、用法治观念处理好个人与他人,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能力。广义的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而是泛指社会上一切对未成年人有影响作用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比如家庭法治宣传教育、学校法治宣传教育和社会法治宣传教育等。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根据对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科学分析, 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其他各种社会的手段和措施, 有效地控制、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比如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教育, 消除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和条件。加强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矫治, 对严重的不良行为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严加管教。充分发挥社区和未成年人管教所的矫正功能帮助未成年人改过自新, 重回社会。

由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七条规定, 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将未成年人法治宣传与预防未年人犯罪混淆, 即在学校在进行青少年法治教育时, 习惯性将预防青少年犯罪作为主要方向, 把法治教育课设成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课。但事实上, 一方面,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是因果关系。即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过程中, 必然包含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控制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要求和目标, 以期达到建立民主、法治和稳定的社会秩序。另一方面,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即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包含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换句话说,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在加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过程中, 要明确各自的含义以及彼此的关系, 才能确保工作开展时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康树华, 张小虎.犯罪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篇4:保护未成年人,还是保护凶手?

2016年1月18日,广州一个11岁的女孩在去上学的路上失踪。当晚,她被发现已经被人杀害在高速路的高架桥底。

案件发生后,警方很快就抓获了19岁的犯罪嫌疑人韦某。据其交代:他骑自行车途经高速桥底时,见被害人独自一人行走,便起了歹心,捂住被害人的口鼻拖到桥底的偏僻处实施了性侵,后将她杀害并逃离现场。

媒体报道说,这位韦某,2010年时,在其家乡就掐死过一名男孩,当时因作案时年龄未满14周岁,“依法不负刑事责任”;2011年,其在家乡又因持刀伤害小女孩被判刑6年。2015年11月,韦某减刑释放后来到广州市番禺区,至案发前无业。

看到这里,我实在坐不住了。湖南“杀师案”等,一幕幕地再现。

有天生的人渣吗?这个哲学、伦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多学科问题”且不去管它。但宽容的法律无法“感化”韦某,让他改邪归正,反而是杀心又起,却是血的事实。

我们看到了一个客观的,但有点让人害怕的链条:未满14周岁,韦某杀人了没有负刑事责任(收容管教了吗?)→1年后,已有命案案底的他持刀伤害一个小女孩,被判刑6年→获得减刑→出狱又1年多后,奸杀了11岁的女孩。

他杀害、伤害的,都是孩子。

法律保护了这位曾经的未成年人,结果,是3个年龄更小的未成年人,至少有两个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民间舆论对法律上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的规定早有不满,有人甚至认为这不是保护未成年人,而是保护“未成年人渣”。这种说法当然有失偏颇,应该被批评,但以韦某为代表,在很多案件中,保护客观上沦为了对某些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庇护”,却是不可否认的现象。它们导致了类似于本案的诸多恶果。而这些,代价都是由别人,特别是更弱小的人来承担。

这好像不太公平,不太符合我们关于正义的直觉。

有一些人戏言:在中国,有两类人惹不得—精神病人、未成年人。被这两类人伤害了,你只能自认倒霉。因为没有刑事责任能力或可以减轻、免除刑事责任,无形中,保护了他们,却使被他们伤害的人陷入到没人保护的境地。法律平等保护所有人的天平因此倾斜。这真的有点荒谬。

从法理上而言,对精神病人和未成年人可以不追究或减轻刑事责任,是因为他们没有“自由意志”或“自由意志”能力较弱,不能或只能在较少的程度上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这没错。但这样一来,预设了他们的监护人应该有责任啊。总得有人必须承担责任的,不可能让人们感觉到只能自认倒霉。

法律的启动是因为要给被害人一个说法,一个正义的说法。一个人被杀害了,如果是成年人干的,追究成年人就是了,但如果是精神病人、未成年人干的,他们所不被认为应该承担的那一部分责任,其实就是监护人的过错。在实践中,有多少这样的过错是被追究了?

另外,“未成年”这个概念,在现在人的生理、心智都比以前提早,而且会越来越提早的情况下,是否需要重新界定?如何避免把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沦为溺爱式的好像是赋予了特权?

不幸的是,韦某的斑斑恶行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一个未成年人,残忍地杀害了比他更弱、年龄更小的未成年人时,到底是该考虑保护凶手,还是那个被杀害的更弱、年龄更小的孩子?更弱、更小的孩子的生命理应获得的正义回应,是否更应优先?

(摘自《南风窗》)

篇5: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宣传口号

2、维权今天,为了明天。

3、成长之路,与法相依。

4、家国天下,青少年未来。

5、维护少年,壮我中华。

6、少年维权,中华腾飞。

7、法制维权益,精彩享生活。

8、维护权益,关注成长。

9、法护未来,守望成长。

10、呵护未来,守望成长。

11、我们是孩子合法权益的维护者。

12、法律大无边,守护青少年。

13、执法新时空,守护未成年。

14、执法有尊严,保护青少年。

15、构建法律家园,保护孩子安全。

16、为孩子的合法权益,我们在努力。

17、蓝盾新时空,维权在行动。

18、维护少年权利,壮我中华发展。

19、法律知识记心间,关爱孩子定维权。

20、我们要保护,花朵明媚的未来。

21、维护青少年权益,从你我身边做起。

22、关爱青少年权益,从今天开始。

23、承担关爱责任,成就法制维权。

24、用心关爱下一代,法制维权向未来。

25、给我一次关注,给你无限春天。

26、齐抓共管为孩子,真心诚意护未来。

27、维权青少年,和谐为明天。

28、加强监督,护法维权。

29、大手牵小手,维权向前走。

30、社会的环镜维护,从祖国的花朵做起。

31、法制维权共拥有,身心健康每一天。

32、依法保护青少年 促进健康好成长。

33、护苗成长,托起明天的太阳。

34、加强法制教育 保护未成年人。

35、关爱青少年成长,关注青少年权益。

36、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7、关爱成长,人人有责。

38、还未成年人一个自由的空间。

39、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共建和谐社会。

40、全面总动员,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41、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神圣不可侵犯。

42、让明天更阳光,让孩子更健康。

43、保护每一个权益,爱护每一朵花朵。

44、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未成年人。

45、维护权益,健康成长。

46、关爱孩子,关注未来。

47、全民关注未成年人,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

48、法制维权浓情诚意,大手小手携手同行。

49、维权一颗心,关爱万家亲。

50、法律,孩子最好的监护人。

51、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共创美好未来。

52、贴心的法制关爱,握手的维权承诺。

53、同建维权沃土,扞卫祖国希望。

54、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关爱下一代成长。

55、为青少年维权,促大中华和谐。

56、加大管理检查力度,共创美好和谐未来。

57、维我消费权利,护我健康成长。

58、金盾护花花更红,精心育苗苗更青。

59、有一种责任叫维权,有一种义务叫关爱。

篇6: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总结2023

宣讲现场,罗律师以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鲜活、真实、典型事例为切入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和“法律责任”的相关内容,引导提醒同学们要提高警惕,切实增强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在遇到违法犯罪行为时要保护自己,做一个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好学生。

为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活动还采用了现场答疑的方式,详细解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课后,司法所工作人员还为同学们发放了自制的普法宣传材料,告知他们,如遭遇网络暴力、校园欺凌、家庭暴力等方面的问题,可以向老师、家长以及司法机关寻求帮助。

篇7: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宣传情况汇报

根据省市区关于刊播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公益广告的有关要求,xxx区多措并举刊播未成年人公益广告,全面营造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成效明显。

管理运行制度化。成立未成年人公益广告宣传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公益广告宣传工作的通知》,建立未成年人公益广告联席会议制度、考核激励制度和督促检查制度等,将未成年人公益广告宣传纳入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内容,为未成年人公益广告宣传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统筹部署有序化。组织召开全区公益广告宣传工作专题推进会x场次,制定实施方案,部署工作任务。区委宣传部、文区委明办负责总体协调,区教育局、区工商局、区文广局、区执法局等成员单位积极行动,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工作标准,落实主体责任,确保了未成年人公益广告宣传工作有序推进。

创意作品特色化。结合省委文明办下发《关于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原创作品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等主题面向全区征集未成年人公益广告作品共x多幅,遴选出“关爱下一代成长

保护青少年权益”等主题鲜明、内容新颖的个性化创意作品x多条刊播并上报。同时,从中央文明网遴选下载上百幅作品,供街道、学校、社区及单位统一悬挂。

刊播力度覆盖化。充分利用报纸、网络、微信公众平台、文化墙等展播关注未成年人系列公益广告,在《今日x》内刊等平面媒体共刊发未成年人公益广告x多条次,在《今日x》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公益广告x余条,在辖区主干道、建筑围档、社区、广场、车站等设置未成年人公益广告牌x多块、公益广告专栏x多个、宣传挂图x多幅,在各商场店面利用LED显示屏滚动刊播精选出的x多条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公益广告和关爱未成年人宣传标语。

xx县广播电视台关于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公益广告播出情况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党政群部门等方方面面,需要营造浓厚的氛围,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中来,形成工作的整体合力。县广播电视台积极创新整合各种宣传手段,开展“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公益广告进万家”活动,增强全社会关心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意识。以保护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目标,推动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未成年人服务体系。

县广播电视台通过广播、电视和广电信息网站刊播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公益广告,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舆论氛围。

篇8:增强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意识

报道未成年人 (涉嫌) 犯罪案件应当使用并注明化名。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该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媒体报道未成年人 (涉嫌) 犯罪案件使用并注明化名, 既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也是通过向受众说明来向社会展示自身的守法意识和形象, 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并引导社会的法律意识和公众的行为。而省会都市类媒体对“1·31”案件的报道在这方面却佷不严谨。例如《河南商报》:“刘震如实交代出其伙同韩兴 (19岁) 、李宁 (17岁) 在管城区尚庄村抢劫杀人的犯罪事实。随即, 涉案人员赵媛 (化名, 女, 15岁) 和高龙 (化名, 男, 16岁) 被警方控制。”这里, 17岁的李宁也是未成年人, 也应当使用化名并予以注明。而《郑州晚报》在提及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 更是只在名字后加括号注明了各自的性别、年龄和籍贯, 却不注明是化名, 而且也未在文中或文后交代使用的是化名, 使读者完全可以有理由以为《郑州晚报》违法披露了他们的真实姓名。

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这条规定中的未成年人, 逻辑上是严密的, 也就是说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包括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甚至罪犯的个人隐私。法律所说的个人隐私, 指的是公民不愿让他人知晓的个人生活信息和秘密, 其外延是相当宽泛的。例如, “1994年6月24日出生的赵媛, 尚不满16岁。赵媛身高1.50米左右, 身材很瘦弱。她读完初二就辍学在家, 父亲和两个哥哥外出打工, 在家种地的母亲没有时间管她, 遂任其自由。” (据《河南商报》) 这里, 赵媛 (化名) 具体到日的出生时间, 她的身高和文化程度, 她的家庭状况都属于个人隐私;又如, “事发前, 韩兴和在郑州打工的16岁的高龙 (化名) 聊天时, 得知前女友、现在已是高龙女友的15岁的赵媛 (化名) 在饭店打工时, 因与老板吵架而被辞退。” (据《河南法制报》) 高龙和赵媛的恋爱关系、赵媛的恋爱经历也属于个人隐私;再如, “他 (宁宁) 说, 他两岁时父母离婚, 他跟着父亲长大。父亲脾气不好, 酗酒, 经常打他, 他说自己从来没有感受到什么是亲情。” (据《郑州晚报》) 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父亲的火爆脾气及不良嗜好, 这些仍然属于个人隐私。据此, 是不是可以说上述媒体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个人隐私的披露显得相当随意?

此外, 还有两个问题可能是所有报道“1·31”案件的省会都市类媒体都没有注意 (或者曾经注意过但认为无关紧要而在报道中予以割舍) 的。一个是招用并辞退15岁的赵媛的那家饭店涉嫌非法雇用童工。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正是“1·31”案件发生的诱因。《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六十八条规定:“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 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 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另一个问题是警方在侦破“1·31”案件的过程中, 是否严格执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六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询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 应当通知监护人到场”的规定。而这又恰恰是媒体的舆论监督最应当关心、关注的。遗憾的是, 省会都市类媒体中没有任何一家提及这个问题。

毋庸讳言, 犯罪的低龄化趋势和与日俱增的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早在1991年, 我国就制定并实施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并于2006年底进行了修订;1999年, 我国又颁布实施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但实事求是地说, 这两部法律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 从以上所说的省会都市类媒体对“1·31”案件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就可见一斑。对一起普通的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的案件, 几家媒体同时进行大肆渲染和炒作, 除了反映都市类媒体间的同质化竞争仍在继续外, 也暴露了媒体在报道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案件时价值取向的迷茫和未成年人权利保护意识的淡薄。我们不妨再看看几家媒体在报道“1·31”案件时所作的标题:《5个孩子一起干了件大傻事》 (《郑州晚报》) ;《看看对话, 就知5个孩子有多傻》 (《河南商报》) ;《年轻的他们为何手染鲜血》 (《河南法制报》) ;《“大伯会掏钱把我赎出去的”———15岁女孩参与抢劫杀人被刑拘后很天真》 (《东方今报》) 。

未成年人犯罪在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给他人带来不幸的同时, 也给他们自己的人生酿成了悲剧。但是, 他们并不是没有未来。媒体在报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 目的恐怕不应该是一味地展示、嘲笑这些还是孩子的犯罪嫌疑人的无知与愚昧, 让受众对他们除了痛恨就是唾弃和厌恶。这些孩子在接受了法律的审判和制裁以后, 将来终有一天是要回到社会中来的。就像今年春晚郭冬临在他表演的小品中说的, “心里能不能阳光一些?”作为媒体和社会, 能不能给他们更多一些人文关怀, 为教育、改造、挽救他们尽自己的责任和力量, 为他们的未来预留一片灿烂的阳光和蔚蓝的晴空?

(作者为河南省记协副秘书长)

篇9:国外如何保护未成年人

瑞典:世上首部《反体罚法》

“儿童也是完整的人,他们的权利应得到全面的保护。”1979年7月,正是在这种立法理念的推动下,瑞典全面禁止体罚儿童的《反体罚法》生效,意味着父母们关上家门打孩子——无论是扇耳光、打屁股、罚跪或是揪耳朵,都属违法行为。

瑞典是世界上首个立法禁止体罚儿童的国家,紧随其后的有芬兰、挪威、德国、西班牙、丹麦、荷兰、希腊等国。到目前为止,共有24个国家立法全面禁止体罚儿童。

父母体罚孩子,在瑞典曾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瑞典卡尔斯塔德大学研究儿童健康学的斯塔芬•詹森教授说,在瑞典,体罚孩子从宗教和道德传统上都曾被认为是父母应有的权利,也得到了教会的支持。“不过,在上世纪30年代,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学报告指出体罚给孩子生理和心理上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人们的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

詹森教授的跟踪研究显示,《反体罚法》实施30多年来,更多的瑞典孩子避免了皮肉之苦。上世纪60年代,90%的瑞典父母每年至少打孩子一次,到2006年,这一比例降到了2%。

针对学校儿童的调查也证实了这部法律的积极效果。孩子们普遍反映没有受到父母的体罚,平等意识也悄悄在孩子们心中扎根。一位名叫彼得的孩子说:“如果兄弟或同学打我,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还击,但如果爸妈打我,这就不公平了,因为我不可能还手。”

《反体罚法》也改变了许多父母的态度。詹森教授表示:“1965年,我们访问的瑞典父母中有65%认为体罚孩子没什么不对。这一数据此后持续降低,到2006年,支持体罚的父母仅占全国人口的7%。如果抛开移民的因素,大概只有5%的原瑞典父母支持体罚。”

(陈克明)

美国:忽视儿童吃官司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阿蒂西亚市一家汽车旅馆日前稀里糊涂地吃上了官司。一位入住该汽车旅馆的女顾客在洗澡的时候,其女儿打开了电视,收看旅馆的内部电视节目,无意中发现了成人频道。这位女顾客当即向法院起诉,追究旅馆的管理不善之责,要求旅馆承担赔偿责任。陪审团成员合议之后,认为汽车旅馆主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法院判决旅馆主人赔偿8.5万美元。

美国有完善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制度,但本案的特殊意义在于,未成年人在未经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就可以收看汽车旅馆内部的成人频道,显然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所以应该对未成年人消费安全权予以特别的保护。换句话说,假如是成年人收看了成人频道,向法院起诉,法院未必会追究汽车旅馆主人的法律责任。

在美国保护消费者的法律体系中,越来越倾向于将消费者区分为成年人和未成年人,针对未成年人的智力发育状况,制定专门的法律。譬如在美国图书馆,凡是成年人都可以自由地浏览网上信息,但是对于未成年人,图书馆必须购买并且安装过滤软件,防止未成年人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无意之中看到色情网站的信息。这种区别对待的制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成年人的需求,另一方面则可以防止未成年人在心智未开阶段,因观看了某些信息而误入歧途。

(周君)

法国:禁止 岁以下儿童使用手机

2010年5月,法国卫生、环境保护及数字产业发展等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宣布,由于手机的危害性尚难准确估量,将禁止12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以保护他们的健康。法国政府部门同时指出,要达到全面禁止12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的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希望能够得到家长和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支持,不再为孩子们购买手机,不再针对未成年人进行宣传推广活动。政府的禁令立即得到学校方面的支持。一些老师指出,尽管有的学校早已做出类似规定,但由于家长们不重视,规定形同虚设。此次政府部门做出决定,希望能引起家长的重视,使之切实达到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目的。

(杜马)

德国:给孩子订学习计划也犯法

表哥一家三口定居德国,春节回来探亲时,我和表哥聊起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表哥给我讲了一件不寻常的事——因为教育孩子,他差点儿被告上法庭。

去年秋天,表哥把正上幼儿园大班的女儿从国内接到德国。为了让孩子快些成才,他和表嫂制订了一套严格的学习计划。计划内容是:周一早上6点到6点30分练习德语口语,晚上7点20分开始弹钢琴,8点到9点学习绘画;周二早上6点到6点30分练习德语口语,晚上7点到8点学习数学……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周六和周日则外出参加各种学习班。为了计划能被严格执行,表哥把计划做成表格,打印出来放在书桌上,每天按照计划安排女儿的学习。

两个月后的一天,细心的德国幼儿园老师发现表哥的女儿有时闷闷不乐,似乎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通过和孩子交流,老师得知孩子回到家中要学很多东西,而且知道了有一个全面的“学习计划”,就让孩子把学习计划拿给她看看。

第二天,孩子把学习计划拿给老师看。老师非常吃惊,立即给表哥打电话,语气强硬地对表哥说:“先生,你这么做侵犯了孩子自由支配时间的权利。你已经违法了,请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否则我将去控告你,你将面临牢狱之灾……”

表哥一开始感觉可笑,我让我的孩子多学一点儿东西,这是好事啊,犯什么法了?怎么可能坐牢?但是,当他就此咨询法律界的朋友,发现自己这样做确实违反了德国的法律,如果证据确凿,就可能坐牢。表哥吃惊不小,连忙找到那位幼儿园老师,当众向她道歉,表示一定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那位老师才表示不再追究。(唐宝民)

澳大利亚:13岁以下不能独自在家

澳大利亚法律规定,13岁以下儿童不能独自在家,家长上班时,孩子必须有人照看。在校期间,学校提供放学后的儿童照看服务,以使家长能安心上班。学校向家长收取照看费用,家长则可以根据其收入水平从政府得到部分补贴。

在假期中,澳大利亚的孩子会去参加各种兴趣班和夏令营、冬令营活动。澳大利亚各州府所在地均有较大规模的少年宫、科技馆、运动场、游泳池和博物馆等设施,投资建设及后期维护费用由政府承担,也接受商业机构和个人捐款。各类场所基本采用收费制度,以补充日常运行费用。目前,澳大利亚政府正在进行社区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建设,预计将新建一批青少年中心,供学生在课余时间使用。

此外,商业机构和个人提供的课外活动构成了提供儿童看护、教育的另一支力量。最常见的是各种文艺体育活动、文化补习班等。比如,各个体育俱乐部都招收青少年会员,定期提供训练和比赛活动。这类活动的提供者以赢利为目的,因此参加者需要付费。青少年课外活动提供者可以获得其他商业机构和个人的赞助,还可以获得政府的补贴和支持,例如,可以以相对低廉的价格租用学校教室、运动场、社区活动中心等政府公共设施。

(顾一)

日本的“香烟护照”

走在日本东京的大街小巷上,经常可以看到自动售烟机。这种售烟机看起来和一旁的自动售货机没什么两样,但仔细一看,机器的投币口上方还有一个读卡区,上面写着“taspo”字样。原来,这是一种身份卡识别装置,只有成年人才有资格申请这种被称为“香烟护照”的卡。如果没有这种“香烟护照”,自动售烟机不会提供服务。这种“香烟护照”已于2008年7月起在日本各地的自动售烟机上全面应用。

日本早在1955年就出台了《禁止未成年人吸烟法》,此后进行了多次修订。这部法律严禁不满20岁的未成年人持有烟草和吸烟用具,规定零售商在出售香烟时必须确认购买者的年龄,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否则将被罚款。

(山本)

加拿大的儿童健康记录卡

加拿大有许多保护儿童健康的社团组织,如儿科学会、公众健康协会、儿童健康协会和家庭医生协会等。这些组织几年前共同制作了儿童健康记录卡,用来记录孩子的接种疫苗情况、就医情况、过敏史、受伤史、家族病史等重要健康资料。当孩子遇到突发事件,如食物中毒、急性外科创伤等意外伤害需要接受治疗时非常有用。

加拿大学校在对未成年人的健康保护方面也有许多具体措施。例如,加拿大中小学规定,禁止在学校自动售货机出售可乐等不利于学生健康的饮料。此外,为了让学生轻松学习,加拿大中小学生的学业都不重,每天上课时间为上午9点至下午3点半,而且作业不多,学生没有太大的学业压力。(胡光耀)

篇10:黄圩中学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周总结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宣传周活动总结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关于开展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2年全省教育系统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我校开展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宣传周活动》活动,引导青少年依法行使权利和义务,自觉预防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现将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一、进行宣传

学校悬挂横幅《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人人伸出关爱之手,共同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二、开通校园广播站进行宣传教育及法制知识学习9月1日,开通校园广播站,对全校师生进行了法制知识宣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学校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言行,违者最高可追究刑事责任;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否则也将被予以惩处„„校领导针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认真解读与阐述,要求每位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未成年人优先保护”的理念,营造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要求大家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大力支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委要发挥作用,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通过大力宣传学习,加深了师生对新《未成年保护法》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站在对民族兴旺、国家昌盛负责的高度,突出了儿童利益优先化、最大化的特点,它的实施必将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关心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同时大家也清醒的认识到,作为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小学教师,率先学法,在知法懂法的前提下,自觉改正一些过去惯用的教育学生的口语和行为,带头做法律的维护者显得十分重要。老师们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学法、正确用法,做到依法执教、依法治教。

三、加大法律知识教育与防骗教育

9月3日,镇司法所讲解有关预防毒品的知识。9月5日,团委对学生进行防骗教育。

9月7日,举办《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知识》竞赛

四、各班开展了“反传销”主题班会活动。

为了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我校利用校班会时间,9月8日,我校开展“争当法制宣传员”主题班会。使广大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应该怎样正确地保障自己的权益,避免受到伤害。

六、倡议学生做小小法制宣传员,向家长宣传法制知识,不仅提高自身的法制意识,也更大范围的影响身边的人学法懂法。通过本次宣传周活动让学生知道了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法律知识,了解了怎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在学校这一方面,会一如既往地认真贯彻落实相关制度和规定,保护学生的安全,关注学生的健康,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篇11:未成年人保护宣传

活动在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斜塘站举行。工作人员和小志愿者们结伴来到地铁站出入口,向乘客发放宣传资料,让他们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性。随后,小志愿者们登上地铁列车,拿着制作好的题卡,以有奖问答的方式对乘客提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法律法规。回答结束后,他们把写有答案的题卡送给了乘客。

乘客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法律法规有了更多了解,今后也会更多地关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更好地关爱身边的未成年人,一起努力为未成年人创造更优化的成长环境。

篇12:未成年人保护宣传

活动现场,昌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立足自身职责,向市民解读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政策。工作人员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宣传手册的方式,向广大市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现场还有学生志愿者参与活动。活动当天,累计发放各类宣传页1000余份。

昌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人员通过进商场、进文身店等方式,向广大未成年人、家长、文身从业人员宣传解读工作办法,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充分认识文身可能产生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理性拒绝文身。

篇13: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对策研究

我国未成年保护法实施以来, 对于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毋庸讳言, 虽然目前我国在未成年人保护上进步显著, 但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一, 在立法方面有些法条的规定在实践中比较难以操作。这类法条所规定的内容多为提倡性的条款, 实际操作起来缺乏强制性, 对行为的约束缺乏针对性。有些条款只规定了行为的违法性, 但没有具体规定如何惩罚。例如, 规定了不许在学校百米以内开设网吧, 不许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但法律实施的主体在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 谁来管, 怎么管,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都没有明确下来, 这样的法律规定没有实际意义。

第二, 有关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主管部门不够明确, 缺乏专门的未成年人保护政府机构。有教育、文化、工商、公安、法院、妇联等多个部门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结果是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推诿和救助不力的情况时有发生, 致使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难以落到实处。谁都可以管, 谁都可以推出去不管, 导致未成年人权益受到侵害时, 在实际上处于求助无门的境地。

第三,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规定的监护制度还不够科学完善。我们国家规定的关于未成年人监护的制度还不完善, 对监护人的能力规定不明确, 对公权力介入的规范也不明确, 对监护人履行监护义务的行为没有一个监督的制度, 对有过失的监护人的惩戒措施操作性也不是很具体, 导致了在实践的过程当中由于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 或者说监护行为发生了偏差, 而使未成年人权益不断地受到侵害的现象发生后, 失职的监护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同时, 缺乏关于监护权恢复的规定, 导致在监护不利的情况消失之后, 监护人的监护权还不能有效恢复, 直接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四, 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力度还不够。例如, 关于虐待罪的规定不能从实质上保障受害儿童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虐待罪主体仅限于受害人家庭成员, 目前暴露出的典型案例很多为非家庭成员的儿童看护人、照料人实施对儿童的虐待行为, 不能按照虐待罪处理。忽视、虐待儿童造成的重伤和死亡案件屡有发生。但法律规定, 虐待致死也只有最高7年的有期徒刑, 难以起到威慑作用。

第五, 对未成年受害人的综合救助服务系统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我国虽然已建立起对未成年受害人的比较完善的法律援助制度, 但是与其密切相关的对受害未成年人的心理辅导, 精神抚慰, 医疗救助, 家庭监护支持与服务还没有形成体系, 这就直接影响了对未成年人利益最大保护的发挥。

2 解决当前未成年人保护所存在问题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针对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解决。

第一, 全社会应共同关注, 齐抓共管未成年人保护问题。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 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国家机关、有关人民团体、学校等单位要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尤其是教育、民政、公安、司法等部门应当共同努力, 不断改善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的状况。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强化对师德规范的要求, 民政部门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救助, 公安机关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公安执法执勤工作各个环节, 就能够强有力地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开展。司法部门从重从快对侵犯未成年人权益违法犯罪的惩罚, 全社会齐抓共管、坚持不懈, 努力营造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社会环境。

第二, 应适时研究设立未成年人专门保护机构。建立全国统一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系统, 协调落实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我国政府就有必要整合有关部门的职能, 成立一个全新的专门机构, 统一管理、协调落实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工作, 从而有效避免未成年人权益被侵害后难发现、难受理、难获罪的尴尬。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站, 对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予以解答, 让其成为未成年人自己的组织团体。

第三, 应当设立儿童暴力案件的强制报告制度, 以早期发现儿童受暴的案件。规定家庭成员、教师、医生、医护人员这些与儿童密切接触的人员负有当发现儿童发生伤害案件之后进行报告的义务, 应当鼓励社会大众勇敢地拿起自己的手机和电话报告身边正在发生的儿童暴力案件。

第四, 建立遭受侵害的未成年人紧急庇护所。当未成年人遭受侵害, 其生命、健康可能继续受到严重威胁时, 紧急庇护所可以临时安置保护他们避免再次受到侵害, 使他们能够暂时拥有一个栖身场所。

第五, 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 在程序上关注未成年受害人的权益。一方面, 要加强对儿童保护相关责任人的培训, 使他们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另一方面, 还要加强对司法人员进行培训, 使他们了解侵害未成年人暴力案件处理的特殊性。同时, 在法律程序上应当明确对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调查与处理的具体的流程, 并且在司法程序当中要关注儿童受害人的权益, 减少二次伤害。

总之, 未成年人保护应当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这不仅是保护其本身的问题, 还关系到每个家庭, 关系到民族的未来, 国家的未来, 甚至人类的未来。因此, 必须结合实际深入研究解决好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 使其健康成长, 使他们每个人在将来都能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有用的人才。

摘要:对未成年人保护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保护未成年人责任意识亟待增强, 有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等, 依法保护未成年人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要充分认清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对家庭、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大意义, 着力加强对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的保护, 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推进综合治理体系建设, 推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紧密衔接, 形成合力。

关键词: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对策

参考文献

[1]陈向聪.信托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7.

[2][德]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M].林荣远, 冯兴元,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篇14:论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完善

关键词:国家亲权;未成年人;制度完善

2013年5月,贵州省金沙县的杨某多年来虐待、殴打其10岁女儿的行径曝光。行为人用毒打、针扎等方式,致使女儿身心受到严重损害。2013年6月21日,南京民警在走访辖区内一吸毒人员时,发现其1岁和3岁两个女儿已经饿死在家中。“贵州父母虐童案”和“南京饿死幼女案”触目惊心,引起全社会极大轰动。2015年2月4日,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我国首例由民政部门申请撤销父母作为孩子监护人资格的案件。法院判决支持申请人铜山区民政局的申请,撤销被申请人邵某、王某对女儿小玲(化名)的监护权,指定徐州市铜山区民政局为小玲的监护人。此案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联合颁布并于2015年1月1日实施的《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典型案例。这一意见首次明确七类严重伤害行为的监护人,将被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同时意见第27条规定,有权提起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单位和个人,有未成年人的其他监护人、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未成年人住所地的村(居)民委员会、民政部门及其设立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妇联、关工委等。可见,国家亲权理念已经深入我国司法实践并走进了立法者的视野。

一、国家亲权理论的基本内涵

国家亲权理论是建立少年司法制度指导原则的核心所在。国家亲权,也称为“国家父母权”,是国家作为代替父母的监护人行使对未成年人的监管权力。国家亲权理论将未成年人看作国家的未来资产而非父母的私有财产,国家作为对未成年人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充分发挥其作为护卫的积极作用。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干预和保护不以父母存在与否为标准,而是以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管能力和监管的实际效果为依据。当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监管不周时,未成年人的权益被置于各种不利因素之下,国家出于“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并强制介入儿童的成长过程,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憾,使儿童利益得到最大化保护。

国家亲权这一术语最早可以追溯到罗马法时期。罗马法时期最早出现的“全人类的父母”,“公亲”之类的术语包含了国家对公民所承担的保护义务,在某一方面接近于国家亲权用来指称“国家对于人民承担的责任”的含义。罗马法时期出现的这些类似于国家亲权的术语可以看作是国际亲权理论最早的根源。

国家亲权作为亲权的现代化产物,经历了从“绝对亲权”到“国家亲权辅助绝对亲权”再到“国家亲权超越父母亲权”的过程。今天,国家亲权理论指导着各个国家关于未成年人司法的建立,扮演着保护未成年人的少年司法制度支撑者的角色,充分体现了国家作为最后监护人对未成年的监管和保护。

二、我国建立国家亲权制度的必要性

我国家庭自治观念源远流长,家族观念根深蒂固,这既是传统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法律特色,也一定程度上成为我国确立国家亲权制度的“绊脚石”。在一系列案件中,如果存在以“未成年人最大利益”为理念的监护干预法律法规,政府部门有效介入,就有可能最大限度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避免悲剧发生。因而,有必要在我国建立国家亲权制度来保证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

一是弥补我国法律意义上的亲权制度缺失的需要。我国法律虽然在不同的法律中都规定了一些调整父母对子女权利义务的内容,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亲权的概念,然而这些规定过于概括抽象,权利义务要求不明确,欠缺可操作性,而且现有条文不足以涵盖亲权制度的全部内容。

二是解决我国实践中日益增多的未成年人问题的需要。随着社会转型,社会问题增多,父母对未成年人的职责会出现一定的疏漏。对于未成年人不能从其父母那里获得应有依靠的情况,国家应该及时站出来对未成年人行使双亲职责,保障他们的权益。

三是发展我国已有的国家亲权实践的需要。我国在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法院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少年法庭,走出了国家亲权的第一步。我国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专属于未成年人的司法制度必然要以国家亲权理论为依托。《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颁布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亲权制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四是保证我国与保护未成年人权利义务的国际公约相呼应的需要。发达国家介入“国家亲权”的实践,其都有严苛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并以国家亲权为理论基础,这是《儿童权利义务公约》所规定的。我国也是此公约的签字国,但在实践中还缺乏一整套完善的法律制度与措施。

三、我国国家亲权制度的完善

针对我国当前未成年人保护现状,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

1.制定公法性质的未成年人监护法律

毋庸置疑,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的立法指导思想中存在着“重私法自治,轻公法干预”的立法理念。《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监护法律多数属于私法,很少有公法色彩的法律条款。然而,事实证明,完全依靠私法性质的家庭监护制度不足以有效保护未成年人,需要制定公法色彩的监护法律,来引导政府、司法机关、被授权社会组织干预和监督未成年人监护事务。当前迫切需要树立这样一种理念,未成年人保护不仅仅是“家事”、“私事”,还是“国事”、“天下事”。因此,要更新未成年人监护立法的理念,使监护法律逐渐从私法领域渗透到公法领域,进入未成年人监护的私法公法化进程。在世界监护立法公法化的背景下,我国可适度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制定公法性质的未成年人监护法律,在社会法、行政法中制定未成年人监护干预的相关条款,如制定《儿童社会福利法》,逐步形成完善、配套的未成年人监护的公法规范体系。

2.设立专门的监护法庭

要更好发挥人民法院在监护领域的司法干预作用,需要设立专门的监护法庭,培养专业的监护法官,让法院成为未成年人利益的守护者,让司法真正成为保护未成年人的最后防线。这既是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监护的司法干预制度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国际监护制度发展的重要趋势,典型的如德国监护法院。在我国现行法院体制下,设立专门的监护法院在法制程度、司法资源、财政保障上还有一定困难,但是设立专门的监护法庭还是可行的。指定有相关司法经验的监护法官专职负责调查、审理、裁决未成年人监护案件;明确监护法官的职责范围和行权程序;监护法官通过审理具体案件来确定、变更、撤销、恢复监护权,及时处理、宣判监护权纠纷案件;设立专职的监护法官,遴选有处理家庭纠纷或者监护纠纷的司法经验和法律修养较高的法官,使监护法官专业化、职业化。

3.建立健全被授权社会组织监护干预制度

上一篇:获奖中学生科技小论文下一篇:七标项目部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