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复习经验介绍

2024-05-05

初中物理复习经验介绍(共8篇)

篇1:初中物理复习经验介绍

中考物理复习经验介绍

----2014年中考复习备考会

一、分析【标准】,研读【说明】

首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河北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科考试说明》,清楚:考什么,考到什么程度,明确复习的广度。

其次,要研究近几年的河北中考试题和葫芦岛市中考试题,感知复习的难度。

通过研究这几年的中考试题发现:葫芦岛试题越来越接近河北省试题;无论是知识点的分布、难易程度、还是题型都是越来越相近,几乎就是姐妹题,说白了,就是从河北省的中考题中扒下来的一套题,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通过研究试题,就能明确考试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底。

再次,切实关注“三点”

(1)把握重点(突出四个理解)密度压强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

【惯性】【功率】 【机械效率 】

(2)关注热点(实验探究、新技术新材料方面、创新题型、信息题)

(3)弥补弱点(语言的表述、解题和作图的规范性、知识的准确性、数字的运算等)复习中的疏忽点也是备考薄弱点和失分点。比如:基本常识:光速、声速,密度、热值、电阻与比热容的物理含义,清洁能源,无线电通讯等。

第四:围绕考点,突出 “重点”

一是重要知识点:“力和运动”,“压强和浮力”,“功率和机械效率”,“欧姆定律”,“电功率”,“能量”,“内能”,等等。

二是重点实验点:“密度的测定”,“杠杆平衡条件的研究”,“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以及“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实验”“水的沸腾、比热容、熔化实验”等实验和部分重点演示实验等等,展开专题训练。

二、激发复习兴趣,改变知识呈现方式

复习的主要目标应该放在我们讲过练过的知识和方法在学生脑海里沉淀了多少,而不在于我们讲过练过了没有。

物理复习虽然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但也是不断地重复,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审美疲劳;再加上,物理知识点比较繁多,规律和公式的应用又较为困难,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队伍里几乎产生了厌恶感,因此,必须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乐于学习物理,那么怎样呈现才能更科学、更有效呢?这应该是所有老师想探讨的问题,也是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下面我说几种方法,与各位老师共勉;

第一、可以就某一核心问题、典型习题、重要实验等入手,然后逐一展开,也可以发动学生能够提出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样以点带面,从而形成知识网络,便于学生发现知识间的联系,便于掌握和应用,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可以将知识点通过口诀、简笔画、概念图等重新梳理,并且尽量的让学生展开,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物理成绩;

第三、教师在复习新知识之前,可以精心选择一套难度较小、有一定梯度,不要过多但知识面较全的习题事先发给学生,在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讲解习题,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点拨、启发、引导,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总之,在复习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复习备考采取四轮复习方法

第一轮:单元系统复习---抓双基(5月10日前)

第二轮:专题板块复习---抓重点(5月31日前)

第三轮:针对强化训练---抓应试(6月10日前)

第四轮:考前调整,稳定心态(考前一周左右)

第一轮: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考试不理想的原因:

 主要不是难题得分少,而是基础题和中档题的失分多。

 好的同学与基础弱同学的最大的差距就是基础题得分率高低。

 中考拼的就是基础,争的是细心。

从3月到5月初,单元复习阶段:紧扣“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要求抓纲务本,夯实双基;全面复习,单元过关.以“考试说明”为标准,按一定的单元顺序,抓好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规律的应用、基本公式的运用三大环节.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中考的重点,也是考生的主要得分点,在复习时要花时间、花大气力进行系统扎实的复习,要克制浮躁情绪,避免浏览式的复习。要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注意教材每幅插图、图表所蕴涵的物理意义。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深入理解和挖掘课本上的重要信息,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注意教材每幅插图、图表所蕴涵的物理意义。重视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大量的插图、图表、信息快递、演示实验、探究活动、生活〃物理〃社会、课后习题、综合实践活动、信息库等内容,地毯式扫描清查,不留漏洞!

方法一:将插图以问题的形式多方面、多角度呈现,充分利用插图的功能,进行扩展、综合性的复习。

方法二:精选考题,归纳集中,进行综合性的复习,也切实让学生认识它们的重要性。方法三:精选考题,联系对比,迁移升华,提升能力。

方法四:自编练习题或模拟考试题,查漏补缺,全面检测。

第二轮: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1.在扎扎实实的进行了第一轮全面复习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根据时间和学生实际,组织专题板块复习,按照中考内容所包括的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其中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两部分,通过集体备课,深入研究、总结。针对重点、难点、薄弱环节,整合单元知识,进行专题强化,紧扣主要考点,查漏补缺,力求全面,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练习、训练,突破难点,一节课一个主题,节节课有目标,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通过重点复习促使学生提高认识理解水平,提升分析应用能力。

2.要针对一些典型问题开展深入地研讨和训练,如估测、估算题,研究方法问题,图像分析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题等。为此我们学校制作了十个专题:

1、动态电路;

2、机械与效率;

3、密度测量;

4、力学实验;

5、电学实验;

6、力学计算;

7、电学计算;

8、估测与简答;

9、作图;

10、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第三轮:仿真模拟,体验中考

在这一轮复习中要达到的目的是:针对训练,查补漏缺,提高水平,培养能力。

1.精选练卷,最好备课组集体组合试卷;

2.严格要求;要有创新训练,并重点训练审题方法、分析思路、规范格式;

3.及时评价、反馈;针对个别进行训练;

4.习题设臵要有梯度,但最后一次要比较简单,给学生以信心。

5.加强模拟、提高能力。

6.要针对中考“热点”、“频点”,有创新训练,提高实效。要能够筛选和组编重要素材,结合本地特色,设计训练。例如:

(1)“频点”训练

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的知识覆盖面逐步扩大,考点逐步涉及到两年教学中的绝大部分重要知识点,频繁出现的有:1)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2)凸透镜成像规律;3)力的概念;

4)二力平衡;5)密度;6)压强;7)比热容和热量计算;8)串、并联电路的特点;9)欧姆定律;10)电功率等10多个重点内容。

在复习过程中要再现重要知识点、联系各知识点,但不是简单的重复知识,而是在学完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三大块知识后的再现,是在一定高度上的再现、是在一定知识层次上的再现。要围绕考点,突出“重点”,譬如:重要知识点中“力和运动”、“压强和浮力”、“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能量”、“内能”等;重点实验中的“密度的测定”、“杠杆平衡条件的研究”、“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以及“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的实验和部分重点演示实验等等,展开专题训练。

(2)“热点”预测

要时刻关注热点,让物理课堂更有活力和生命力。并精挑细选热点专题,让能力在专题讲练中提升。专题材料要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一定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或接近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相吻合;要和《中考说明》所考察的范围相吻合,要体现教材知识的重点,结合学科主干知识(基本概念、重要原理观点)引导学生分析热点问题,特别注意每个重大热点问题与教材中哪个知识可以联系起来;一定要和物理课所要达到的价值目标相吻合,对重大热点问题尽可能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注重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3)规范学生行为

填空要完整:绝对不写错别字,答完后要通读前后句,优先采用物理术语或按题中提示答案书写;留心题目中是否有单位或根据题中单位填答案;比例题可采用特殊值法。

作图要规范:按题中要求作图,不漏画不多画;关注题中的定量或相互制约等隐含要求;注意直角、虚实线、箭头、粗点等特殊标记

计算要分步:分解题干难点,分步书写计算过程;公式的选择和变形要完整规范;公式书写关注字母、下标、数值的对应;数据处理要注意单位统一,结果要准确

审题要细致:审题时要逐字逐句的看,要认认真真地思考,甚至要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和条件的用意,避免“会而不对”现象的发生,牢记“审对题是做对题的前提“!

第四轮:考前调整,稳定心态

 考前一周6月12日到6月18日左右

 要求:回归教材,自学为主,个辅为辅;

适度训练,轻装上阵.总之,中考物理专题的复习,要突出重点,更要突出方法;突出知识,更要突出能力。我想只要我们及时把握中考信息,研究中考命题趋势,通过精选、精讲和精练,使学生掌握思考方法和解题能力,以不变应万变,一定能在中考中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

谢谢各位!

商振华2014、4、29

篇2:初中物理复习经验介绍

社旗县城郊一中物理教研组高冰2014.2一、复习计划

第一轮:抓住课本,夯实基础.(本轮复习从2月17日至4月23日)

本轮复习以课本为线索,将逐章逐节教材中的知识点,实验,思维方法,基本应用等,回顾一遍。

第二轮:把握重点,专题复习(本轮复习从4月23日到5月31日)

由教师把近几年来中考中的热点,重点问题编成若干个专题进行复习。第三轮:针对考点,强化训练(本轮复习自6月1日至6月20日)

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或模拟训练,以提高同学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二、中考物理复习很讲究方法和技巧,那么怎么样才能使学生取得理想的成绩呢?

1、要重视基础练习(忌重难题、偏题)

很多同学在物理复习中,把主要精力、时间用在解题上,特别是用在解难题上,忽视了对课本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复习,其结果是:难题解不对,基础题解不好,概念混淆不清。适量的做题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做题后,要学会反思,善于总结,尤其是做错了题,要去寻找,分析做错的原因。同时还要尝试对各种题目进行归类,要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切记不要稀里糊涂做题。

2、要重视理解分析(忌呆板机械记忆)

部分同学在物理总复习中,无论是物理概念、规律、实验一律要求自己死记硬背,其结果使自己学习物理味同嚼蜡,没有兴趣。从近年中考试题中,可以看到以往那种靠死记实验步骤和实验原理的程式化试题,如今已很难看到,取而代之的是富有特色、注重考查学生能力的试题。

3、要重视课堂学习(忌课外题海练习)

现在书店复习资料有很多,实际上不少都是习题集,部分同学不加选择地购买,老师上复习课时却不认真听讲,头脑中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根据近年中考试题的分析可知,基础题其中源于课本或略有改动的试题占很大比例,在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中几乎都可见到这类题目。当然,我们不反对在复习好课本基础知识后,适当地做一些针对性较强的习题以及提高的练习。

中考物理复习策略

九年级物理复习备考成功的关键何在?我以为中考物理复习成功的要诀是:准、精、薄,再加上科学的时间安排。

要诀一:准

“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①中考大方向把握准;②教学重点、难点、热点瞄得准;③学生的心理与兴趣摸得准,知识缺陷、思维障碍抓得准。

保证“准”的措施:认真分析研究考试说明、近几年的中考试卷、权威学校的最新中考模拟题;广泛搜集本学科的中考信息;深入学生之中,通过交谈,作业、试卷的批改洞悉学生的问题所在。

要诀二:精

“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精讲。中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与学生困惑易错的地方详讲,其他知识略讲。

②精练。针对中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与学生困惑易错的地方多练。根据中考的能力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练习,不搞撒大网捕小鱼,不搞题海战术,浪费学生的精力和时间。重点知识要多练,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形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对中考的热点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并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精选。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资料不如无资料。因此老师对众多的复习资料不要照搬照抄全盘接受,更不能被资料牵着鼻子走,不要做资料的奴隶,而要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结合学生的实际,去粗取精,增删修改,取我所需,为我所用,这样才能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有效性。

④精评。对试卷和模拟套题考后、练后,不要从头到尾逐个讲评,甚至每个题详细讲评。所谓精评就是画龙点睛,有代表性、典型性、迷惑性的问题着重评,学生都会的题目只需蜻蜓点水,一笔带过。讲评并非老师唱独角戏,形式以多样化为好,可以老师评,也可以学生评,还可以师生一起评、相互评。

保证“精”的措施: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学生、相信学生,不要总不放心学生,复习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站得高,看得远,从本学科知识结构的整体上来分析研究中考的要求,从而更有效、更准确地把握中考的重点、难点、热点;潜心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复习心理与考试心理,只有针对学生的思维障碍与困惑易错的地方对症下药,我们的备考复习才能真正做到精讲、精练、精选、精评,实现高质量、高效益。

要诀三:薄

读书学习有两个飞跃,一是从薄到厚,二是从厚到薄。第二个飞跃更为重要,它代表着知识的升华、能力的提高。中考前的复习,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从厚到薄:理线索、清思路、立足核心,突出主线,便于记忆,有利发散,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和能力结构。

要诀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进行系统复习(两个半月)

本阶段主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要求师生扎实地把中考所考知识全部复习一遍。以《堂清》为依据,突出双基,培养能力。适当做一、二次综合套题训练。

第二阶段归类复习(专题复习)(一个月)

以备课组为单位,认真研读中考说明,研究近两年中考试题,做好任务分配,明确分工,通力合作,提高复习效益。本阶段要求教师对重点知识作归类复习,加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以近两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为载体,以复习资料中的中档练习题为主,兼顾教师自选习题作必要的补充。每周至少自行组织一次模拟考试。

第三阶段中考仿真演练(6月1日-------6月18日)

本阶段主要是综合训练,教师仍以近两年中考试题作随堂讲练,用收集到的信息题作适当的补充,以考促练,通过讲评,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并针对学生掌握知识及综合能力的不足,及时进行补缺补漏。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迎接中考。

要想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对学生备考的心理辅导。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当有意识地针对学生的学习焦虑、厌学情绪、学不得法,从学习态度、学法指导和考试心理等方面进行心理辅导。结合课堂教学着重讲: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焦虑心理的典型表现及自我调控;学习兴趣的激发

篇3:初中物理图象复习

一、图象的一般画法

首先建立直角坐标系, 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相关象限内, 根据实验过程中记录在表格中的数据, 确定相关的点, 然后采用描点法, 用平滑的直线或是曲线将相关的点连接起来。

例1画出水的沸腾图象。通过加热水的实验我们知道, 在加热水过程中, 在水沸腾之前时, 水的温度随加热的时间而改变。在沸腾时, 水的温度保持不变。因此用上述的办法我们可以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如图1。

二、分析图象, 理解图象的物理含义

物理图象的含义一般包括: (1) 弄清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 (包括单位) 、原点, 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零开始及坐标上一些特殊点的含义。 (2) 图象中每一点都对应着两个数, 沿着图象上各点移动, 反映着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的函数关系。 (3) 弄清曲线与坐标轴的交点 (截距) 、曲线的斜率、曲线上点的切线的斜率的物理含义:斜率是联系各变量的纽带, 它反映一个物理量对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率。应用斜率可以求出某些物理量, 而且还可以直观地比较物理量的大小, 分析物理量的变化。不同的图象里, 斜率所表示的物理量有所不同。例如, s-t图象中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m-V图象中的斜率表示物质的密度;G-m图象中的斜率表示g的大小;U-I图象的斜率表示导体的电阻;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 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电磁感应图象的斜率反映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等等。 (4) 图象曲线所代表的物理过程是什么?其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例2在某一温度下, 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2所示。

(1) 由图2可知, 元件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遵循欧姆定律。

(2) 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0V的电源两端, 求元件A的电功率及通过A和B的总电流。

解析: (1) 在图2中, A的图象是一直线, 表示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例函数关系, 所以A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遵循欧姆定律。 (2) 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0V的电源两端时, A和B的电压都为2.0V。从图2中可得, 这时A和B的电流各为0.4A、0.3A,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通过A和B的总电流为0.7A。根据P=UI, 可求A的电功率为0.8W。

三、常见的物理图象

1.常数型图象。如图3所示, 有静止物体的s-t图, 匀速运动的V-t图, 匀变速运动的a-t图, 恒力F-t图, 气体等压p-V、p-T图, 等等。这类图的特征是图线垂直于某一坐标轴, 表示某一物理量不随另一物理量的变化而变化, 是一个常数。

2.正比例型图象。正比例图象。如图4所示, 有重力和质量的G-m图象, 质量和体积的m-V图象, 匀速运动的s-t图, v0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 同一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V-I图象, m一定的F合-a图, 气体等容的p-T, 等压V-T图, 等等。这类图的特征是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3.一次函数图象。如图5所示, 有v0≠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 路端电压与电流U-I图等等。

4.二次函数图象。如图6所示, 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s-t图。

5.正 (余) 弦函数图象。如图5所示, 有简谐运动的位移X-t图, 正弦 (余弦) 交变电电压v-t、电流I-t图等等。

篇4:给你介绍一种物理章末复习策略

1 建立本章结构,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章末复习就是要把学生的知识重新科学地进行梳理和组织。提示共性,个性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后,以一个问题为中心编织知识网络,构建一个个系统的知识组块,而这些组块相对于孤立的知识,无疑具有更大的功能。如复习《测量》一章时首先指明测量的意义,然后用所有测量概念的共性:“测量就是把被测物和标准进行比较为线索,把长度和体积测量串联起来,使这一章知识形成一个网络”。又如在复习《电和磁》这一章时,以电现象和磁现象的相似之处入手,紧紧抓住电和磁内存的本质联系这条线索,指出磁能生电,电能生磁,电和磁能发生相互作用,使这一章知识形成了一个十分明了的知识网络,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在建立知识网络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应以同学为主体,首先让学生说一说这一章学到了那些知识,说一说这些知识点之间有那些联系,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知识结构,教师再加以肯定和鼓励,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2 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物理学中有的概念在学新课时一时难以全面掌握,在复习时有必要强化和加深。下面举一些例子,并介绍一些突破方法。例1:在复习《光的折射》一章时,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同学对会聚的理解是个难点,教师可以再做一次凸透镜对光会聚的实验,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出射光和入射光的方向,让他们说一说出射光的方向有什么特点。从而加深对会聚的理解。例2:复习《液体压强》一章中的“深度”和《机械与人》一章中的“力臂”这两个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画图的方法讲解突破。例3:在复习有用功和总功这两个概念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做功的目的,多举几个做功的例子让学生体会,最后概括形成经验结论:人对机械做的功是总功,机械对物体做的功是有用功。例4:在复习额定电压和额定电功率这两个概念时,教师要抓住额定的含义,指出额定电压就是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也就是用电器上标着的电压。例5:在复习惯性这个概念时要抓“保持”的含义,从而使学生理解得更深更透。例6:在复习温度、热量、内能这三个概念时,可以从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上进行理解。特别要注意它们的说法:“温度不能传”,“热量不能含”,“内能不能无”。

3 全面理解物理规律,总结经验结论

在章末复习时要让同学从不同的角度,全面而深入认识物理规律,以便在运用时选择合适的公式。如复习电功的计算时,让他们把电功的所有公式全部列在一起,说出这些公式的物理意义,区别它们的适用条件。这样对知识掌握更灵活,更全面,达到融会贯通。在复习时不仅要掌握教材上已有的公式,还要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形成经验公式或经验结论。如:在学习《电功率》之后可总结出:在串联电路中:U1U2=W1W2=P1P2=Q1Q2=R1R2,在并联电路中I1I2=W1W2=P1P2=Q1Q2=R2R1。在学习了《压强》之后,可总结出:对于“上大下小”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液体的重力,对于柱形容器,液体对底部的压力等于对液体的重力,对于“上小下大”的容器,液体对底部的压力大于液体的重力。公式p=ρgh不仅适合液体压强的计算而且也适合柱形固体的压强的计算,这些经验性公式或结论,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4 注重知识的运用,注意总结解题方法

章末复习一定要把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通过适当的习题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大气压的有关知识后,问大气压这么大为什么没有把人压瘪?在分析解决问题中,强调过程分析,注重培养能力。对于那些无需解答过程,只要确定答案的选择题,用思考的办法求其答案在效率上要优于用计算的办法。通俗地说:想出来的答案,比算出的答案快。例如:在右图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杠杆两端各减少一个钩码时,问杠杆还能是否平衡?若不能平衡则向那边倾斜?如果用计算来解答此题,相对比较麻烦,但如果采用极端法就比较简单:假设两边同时减去三个钩码,则左边还有一个钩码,而右边就没有钩码了,显然左边下沉,杠杆不再平衡。所以教者应当做到教育有心,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中,把多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学到手。

5 让同学提问,教师当场解答

章末复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情况,走进学生心灵,尊重、关心、理解他们,要让学生把这一章中没有学懂的知识提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切忌急躁,更不能训斥学生,即使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幼稚,也要鼓励学生这种敢问的精神。也可以开展“出错”比赛,那就是把平时练习中做错的题说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分析讨论,找到做错的原因在哪里,通过大家的交流讨论,问题在争论中很快得到正确解答,即使个别问题学生不能回答,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也更容易理解,这样让学生因真正解决了学习上的困难而高兴,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篇5:简单介绍二建复习经验

二级建造师共有三门课:《建筑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专业考试为《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一个科目,该科目分为6个专业,即:建筑工程、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矿业工程、机电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考生在报名时根据工作需要和自身条件选择一个专业进行考试。应该说这些内容都是工程技术人员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点,因此考生每一章、每一节都要通读理解甚至多读多做练习以加深印象。因为是基本知识点,任何一个章节都是可以拿出来命题的,考生再忙也要看书做题,不能有侥幸心理,不能押宝,那样风险太大。当然,由于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复习可以有所侧重,凡是书上要求掌握的一定要看,有时间尽量多看多做,因为这部分内容考试的分值占到70%以上;书上要求熟悉的内容可作一般了解,这部分内容考试的分值占到20%左右;书上要求了解的内容分值占10%以内,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掌握。了解分值比重很重要,这样才能把握重点、难点,保证考试及格过关。

其次是掌握考题类型,考前做些练习题对于熟悉题型临场发挥是有实战意义的。建造师考试以选择题为主,单选题与多选题加起来共占总分值的80%左右,难度不大,只相当于课堂测验的难度,只要听过辅导课,做过课堂练习,应该不用紧张。选择题的范围全部在书上,不要去做参考书,更不要去做书外的题目,时间有限,把课本多看看。除了170道单选题之外,还有55道多选题,由于多选题的要求是选对给分,选错不给分,因此对没有把握的题目应该放弃,才能保证尽量多拿分;此外多选题给出5个选择答案,既然是选择题,就不可能选5项,最多4项,这在以往的考试中有过教训,要注意审题。

再就是如何应对《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里3道案例分析题的方法。这是考核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题目有一定的难度,考核考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考生在遇到这样的题目时,一定要冷静,充分调动、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点加以分析论述,即使有些地方不够正确也不用畏惧不写,要大胆地写。改卷老师,对着一张空白卷子是绝对不敢给分的;但对着一张写得较多但错得较多的卷子也不敢不给分,因为里面可能有个别地方是对的,虽然只占20%左右的分值,但考生不能轻易放弃。

法规:首先要熟悉课本,跟着老师帮重、难点划出来,然后将历年真题好好做2~3遍,包括一级建造师的法规也要做,他们的知识体系都是相同的,无非一级比二级多了10分左右的新知识点,这些可以无视,不需要再做其他什么习题了,将真题做好就稳过啦!

篇6:物理中考复习经验交流

纵观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可以发现中考物理命题重在考查同学们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考查同学们运用物理概念和原理,分析解决生活、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特别注重与实验探究有关内容的考查。下面就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简单谈谈,望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明确中考物理命题的特点和趋向后,在中考复习前和其他有经验的老师领导进行经验交流,在此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复习方法和计划。中考物理复习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紧扣课本,夯实基础——专题复习,优化网络——仿真模拟,体验中考”的三轮复习法。第一轮:紧扣课本,夯实基础

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中的技能和方法等基础内容是中考的重点,也是所有中考题的来源。分析中考成绩显示,无论是成绩差的同学,还是成绩好的同学,都有基础题失分严重的现象。第一轮复习就要依据教材,落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掌握。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按照中考指导的要求,以章为单位复习,注重每章知识的网络化,最好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这样有利于提高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控能力。

2.对基本规律的理解,复习时老师可以给以适时的引导,帮助理解。

3复习课堂上适当的渗透一些简单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刻度尺的测量中,最后结果必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好多同学考试时就会忘掉。

4复习时还可以利用学习小组间的互帮互助,使基础差的同学迎头赶上来。

5注重知识点的当堂落实,可以通过提问抽查,上黑板检查等方式。

6最后通过中考指导中的基础题和能力提升题进行练习,达到巩固知识和查漏补缺的目的。

总之,第一轮复习一定要以课本为主,对课本上的每一段话、每一幅图、每一个实验都要认真思考其中所包含的物理原理和基本规律,要特别注意发现自己尚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问题,在复习中及时向老师提出,或向同学请教,以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目的,真正做到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既全面又深刻。

第二轮:专题复习,优化网络

物理知识点间存在着“纵”与“横”的相互联系,某一知识点可能是为另一知识点引桥铺路,而另一知识点又往往是前一知识点的深化与延伸。在第一轮复习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第二轮复习时应打破章节的限制,完善并梳理初中物理知识结构,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要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系统巩固知识,形

成一个由知识点到知识面、最后到知识网络的综合体,使复习具有系统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专题复习:

1、按照知识点可以将初中物理分成力、热、声、光、电等版块,用知识树的形式把每个版块涉及的内容展现出来,建立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这样将有助于同学们将第一轮复习的零碎知识进行整合,有利于弄清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建立由点到面的知识网络。

2、按照中考题目类型,可以分为选择、填空、实验探究(包括操作实验)、计算、信息综合等专题,进行专门练习,体会每种题型常见解题方法,使复习纵横交错,既练习了解题技巧,又能从整体上掌握复习重点。另外平时要注意观察思考社会或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因为这些热点常常也是中考的热点。

3、通过对某些特殊知识点的深挖细究,达到对某一类知识或某一专题的融合、深化。例如电学中的滑动变阻器,是“探究欧姆定律”、“测定小灯泡的电阻”、“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等实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仪器。同学们可以总结滑动变阻器在每个实验中的用途,深化对电学实验的理解。

第三轮:仿真模拟,体验中考

篇7:初四数学复习经验交流介绍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

大家好,首先在这里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发言的机会,下面我将我们莱西四中初四数学备课组在2013年中考数学复习中的一些做法向在座的专家老师做以汇报: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并不是对以前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对知识系统复习,使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变化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一、团结就是力量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事实证明,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只有团结协作,才能优势互补,事半功倍。集体备课一直是莱西四中的教学特色,教学武器,也是四中相对于其他学校比较成功的一条经验。一学年以来,我们备课组7位老师在工作上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提高。坚持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这是我们最爱参加的活动,每次都有中心发言人,大家踊跃发言,有问有答,毫无保留,这个集备,对我们一周的工作进度,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开展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教师知识方法成长最快的方式。上课前多数的时候我们再次讨论可能遇到的问题,课后我互相交流上课心得体会,以便下节课改进。每双周进行教研组集体学习。我们都从中受益良多,既可以从年轻教师身上学到很多先进的思想方法,也可以从老教师那里学到他们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如,年轻教师刘文晓,赵艳丽为代表,精力旺盛,方法新颖,学生欢迎,亲其师信其道,这点胜过老教师,对我们岁数大的教师压力较大;但是,我们老教师石翠玲,史本伟为代表,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对试题抓得准,讲的透,举一反三,讲一题学一类,学生记得牢,用的活。我们都知道教学相长,但是三个臭屁匠顶个诸葛亮,我们7个人的教论相长更胜过教学相长。在这一年中我们做到统一进度,统一测试,轮流命题。通力协作,分工合作,精选题目,精讲精练,出好每一单元的复习检测卷。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四中一直坚持下来的还有一个好的做法是:我们一直是两个团队教毕业班,一个团队是我们初四7位数学老师,另一个团队是整个数学组。我们定期请近几年送过中考的优秀老师给我们7位老师讲课,他们把自己最优秀的,最先进的方法毫无保留传递给我们。我们都迅速的成长,包括我自己,无论多大岁数,无论经验多么丰富,都必须学习,与时俱进,没有四中,就没有我的今天成绩。这是我们四中数学组多年来成绩一直在全市领先的经验。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分阶段安排好复习

第一轮双基复习,进行归纳复习。主要是“依标据本、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在复习时,需要按照知识体系,把学过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以使知识系统化。以《升学复习指导》为依托,全面巩固知识点,适当系统归纳,每单元复习完毕,编制相应的基础知识检测卷,以检验复习效果,再有选择地讲评。

第二轮分类复习,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题复习。以《一本必胜》为主,根据学生实际,前1-8套,按1-8,9-13,14,15,…逐题逐类进行,9-16套题逐套做、讲、评.对重点题讲完后必须整理,并跟上巩固练习.在本次中考复习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轮综合模拟,及时查漏补缺

综合能力的训练是个难点,它既是基础知识点的交叉和综合,又是初中阶段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综合运用。综合能力训练既能提高学生临场的解题能力,得到把真实水平如实反映出来的机会,同时也是一次发现问题,查

漏补缺的机会。根据以往的实际,综合能力训练都要集中一段时间加以训练。这只要体现在三方面训练:

(1)系统地、分类地做一些综合题。综合题主要有方程类、函数类、几何类,或者前面几方面知识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2)做适量的模拟中考题。模拟训练要按考试规律办事,这样有利于考生把稳定的情绪带进考场,进行最佳竞技状态的发挥。模拟中考题教师不要只追求题的数量,而应担负起教学与教研双重任务,根据教材应考的知识点,按照市中考数学试卷题的结构框架,精心选编考题。每套综合题考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是以什么方式出现的;考查了学生哪几种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给学生设置了哪些数学思维障碍,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3)适量地做中考新试题。因为近年来,中考命题都注意了创新试题的命制,特别是近几年,创新试题大量涌现,例如探索题、阅读题等。

三、着眼细节,落实解题规范。

(一)强化基础教学,重视能力培养

中考中不难发现,不少学生在基础题上失分,在基本运算上出错。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基础,夯实基础。刚刚毕业的2013届毕业生初一进校时优秀学生不突出,整体素质不高,所以在开学伊始,我们经过商议,提出两个要求:1.在一轮复习中,一切复习围绕基础知识进行,重点训练基础题型。2.对各类试题的解题步骤进行的规范,不该省的一个字也不省。该省可以适当省略。一题讲解时练习时可以解法千变万化,发散思维,拓展思维空间,但最后必须归结到习惯解题的最好方法,最佳步骤。为什么说习惯解题,因为我们7位老师分析题的时候经常说到:命题老师的命题意图,阅卷老师的批题习惯。比如,我请教过阅中考卷的老师,在批阅最后24题的时候,一般先看结果,再看主要步骤,最后看看个别细节,如辅助线的交代是

否清楚等,基本是倒着批得,时间比较紧张怎样写步骤,我们都对此做出相应的步骤要求。所以要求学生考试解题时不能用偏法怪招,平日可以。

我今年中考取得这么高的成绩,说明我们基础抓得牢固非常对头。因此,初四虽然有特殊性,但仍要重视基础教学。学习新课时,要把基础放在首位,当作重头戏,复习时更要重视“双基”。无论是中考的需要还是教育形式的要求,基础都不可忽视!

(二)抓好高效课堂,劳逸结合1、给学生点自由,我们没有权力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但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我们的数学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我们的学生全身神的,快乐的投入到学习当中,他们才是真正的主角。懂得给学生留空白,让我们的学生去“悟”,去“省”,坚持下去,他们记得更牢,悟的更透,思维更活跃,更有发展的潜力。

2、给学生点方法,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学好数学必须的,但要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落实到每一节课中,是很难把握的。我们组一直把思想方法的教学当作集体备课的重点,讲课的时候我们也特别留意这一点的落实。我们数学常用的思想,如相互转化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代入求值中的整体打包的思想,24题动点问题以静制动的思想等等。常用的方法,如应用题的列表法,画图法,解方程的配方法、图象法、换元法,填空题选择题的特殊值法,排除法等等。

四、深入研究,科学复习

首先,章节复习——善于转化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指出“学习有两个过程,一个是从薄到厚”,前者是“量”的积累,后者则是质的飞跃,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不仅应该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典型的例题进行反思,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这一转化过程。按常规的方式进行复习,通常是按照课本的顺序把学生学过的知识,如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和性质等原本地复述梳理一遍。这样做学生感到乏味又不易记忆。比较好的做法是:基础知识试题化,文字语言符号化,综合知识系统化,典型问题趣味化等等。

其次,例题讲解——善于变化

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应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应能突出重点,反映大纲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最后是达到一题多用的目的,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在例题的基础上作系列的变化,达到能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实现复习的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变。

第三,解题思路——善于优化

一题多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可以优化学生思维,因此要将一题多解作为一种解题的方法去训练学生。一题多解可以产生多种解题思路,但在量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质的提高,要对多解比较,找出新颖、独特的最佳解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优解思路。在数学复习时,我不仅注意解题的多样性,还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提炼出最佳解法,从而达到优化复习过程,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在复习的过程中加强对解题思路优化的分析和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和思维发展,能为学生培养严谨、创新的学风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习题归类——善于类化

考查同一知识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作出多种不同的命题,教师在复习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习题归类,集中精力解决同类问题中的本质问题,总结出解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例如在复习几何第一章时,我曾经选择过五道题,1是直线上有n个点可以确定多少条线段?2是从一个顶点发出n条射线,可以组成多少个角?3是n条直线最多有几个交点?4是有n个人,每两个人握手一次,一共握手多少次?这四道复习题,题

目表达方式不同,有的看似几何问题,有的看似代数问题,但本质基本相同,数量关系,解答方法基本一样。最后我又加了一道题,过元旦,同学之间互换礼物,n个同学共需要准备多少个礼物?指出与前面4个题不同之处。一般的同学是一生难忘的。通过这样的归类训练,学生便能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做有心人,加强方法的积累和归纳,并能分析异同,把知识从一个角度迁移到另一个角度,最终达到常规图形能熟悉、常规结论要记忆、类同方法全套用、独创解法受启发的层次,提高举一反

篇8:初中物理复习中的“五步”复习法

一、看书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和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每节复习课必须保证学生有20分钟的看书时间,这样做便于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便于学生初步记忆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也可以发现自己尚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问题。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看书理解,达到不同的要求。在学生看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课本的内容涉及哪些基本概念、规律、技能、技巧,这些技能、技巧是怎样在课本中的例题、练习题中反映出来的。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基本要求是通过看书,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能够记下来,对基本公式、单位能用、能写,对例题能弄清思路。基础较好的学生通过看书,要能正确理解概念的物理意义,看例题要掌握解题的方法。看书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收益。

二、解疑

在学生自己看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解疑,主要是讲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以分析典型问题为主。

例如,在复习《浮力》这一章时,学生看书后,初步掌握了浮力的产生,浮力的计算,紧接着出示两道例题:1.有一空心铅球重4.5牛顿,体积0.5立方分米,把它投入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一桥墩在水中部分是10立方米,则此桥墩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讲第1题用阿基米德定律,算出F浮=G排=ρ水V排g=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5×10-3米3=4.9牛顿,铅球重4.5牛顿,浮力大于重力,最终铅球漂浮在水面上,浮力为4.5牛顿。并指出认为浮力为4.9牛顿的错误原因。讲第2题时强调桥墩底部没有水,没受浮力,使学生对浮力产生的原因进一步理解。

三、练习

课堂练习是教师训练学生能力的手段,也是教师得到反馈信息的途径。同时,课堂练习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一种引导。练习平铺直叙,势必会引导学生死记硬背;练习过繁,对学生心理上是一个打击;练习过多,会使学生限于题海,难于应付。在总复习中时间紧张,如果各科都加重作业量,学生就会限于题海中不能自拔。所以复习课中的练习题必须要精心设计,所选练习题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一个题要达到解决一类问题的作用。

例如,复习《浮力》一章时,除教材中习题要求学生会做外,可补充设计几个小练习题:1.一装满水的塑料袋,挂在弹簧秤上其读数为9.8牛顿,若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是多少?2.船从河里开到海里,所受浮力如何变化?所选习题既要照顾各个知识点。又要有层次要求,这样才能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

四、讲评

讲评是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达到正确理解的手段之一。好的讲评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讲评:一评学生带有创造性的解答,二评学生混淆不清的错误,三评带有共性的错答。我们坚持每次单元测试后,及时讲评。教师重点讲规律、讲方法、讲思路,学生交换试卷相互讨论、评价:正确的得到充分肯定,错误的或混淆不清的通过相互讨论,在头脑中打下了较深的烙印。这样,学生学得活跃,比教师讲、学生对答案的评讲方法印象深刻。

五、命题

命题是复习到最后阶段进行的一环。提前一周内教师很据大纲要求、历年中考的题型、各类题型的比分、题量,要求学生每人编制一套试题。一般不允许照搬资料上的套题。命题结束后,组与组之间交换答题,评出分数,最后由教师进行最优试题评比。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所命的题能评上最优试题,积极性十分高涨。除自己钻研教材外,相互研究、相互争论十分活跃。通过自己命题要钻教材,要解答同学间的试题,也要钻教材。在这过程中,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解题方法的归类都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实践证明:采用五步复习的方法,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在中考中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所以,五步复习法是提高复习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摘要:物理在中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高低关系到中考的成绩。在物理总复习中,涉及的内容多、时间短,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满意的复习效果,达到学生提高物理成绩的目的,复习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五步复习方法倡导知识五层递进、训练五层递进。即“看书——解疑——练习——讲评——命题”,可有效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复习效率。

上一篇:语文老师学期末发言稿下一篇:父亲节收到祝福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