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科技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

2024-04-19

中国卫生科技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精选6篇)

篇1:中国卫生科技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

中国卫生科技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

一、前 言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分工大规模重组,资源配臵在全球范围进一步展开,世界经济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主导因素。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凭借其科技优势,利用科技创新即将出现重大突破的历史机遇,迅速抢占21世纪的科技制高点;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调整战略,加速科技发展,力争在未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处于主动地位。在这场新的国际较量中,科技竞争力将成为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因素,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所在。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十五”期间是实施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实现社会生产力质的飞跃成为新时期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21世纪是以生命科学为主导、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科技竞争力已成为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因素,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所在。

医学在生命科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卫生科技的创新和进步,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增强我国的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制定并组织实施卫生科技“十五”计划,对于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卫生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促进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形势与现状

(一)建国以来,卫生科技事业为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建国五十余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我国卫生科技工作为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科技自身实力得到了较大幅度地提高。

卫生科技建立了全国的组织体系,扩大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和造就了一支优秀的卫生科技队伍,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卫生科技的重点工作与防病治病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为我国实现用世界上最少的投入解决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健康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目前已拥有遍布全国、承担不同类型科研任务的县级以上独立卫生科研机构408所,高等医学院校附设的科研机构414所,专职科研人员67690,兼职参与科研活动的科技人员229260余人。在现有机构的基础上,先后建设了1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6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工业性试验基地,3个卫生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50年代,我国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分离培养沙眼衣原体的规律;1958年我国抢救大面积烧伤获得突破,打破了大面积烧伤治疗的禁区;经过30余年的努力,采用大剂量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使绒癌得以根治;60年代我国显微外科断手再植技术取得辉煌成果;一类新药青蒿素的发明,解决了恶性疟原虫抗氯喹的治疗问题;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递质基础的研究,阐明了镇痛作用的时空规律;始于70年代的小肝癌诊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小肝癌的5年生存率由2.6%提高到72.9%;食管癌高发区发现亚硝胺为潜在致癌因素,为食管癌的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发明了甲肝减毒活疫苗,不仅为甲肝的防治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也形成了科技产业;80年代,成功证明了EB病毒在鼻咽癌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并建立了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发现了新轮状病毒,证明它是成人流行性腹泻的病原并得到了国际认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新药联苯双脂的发明,为慢性肝炎的治疗提供了手段,目前该药品已进军国际市场;90年代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的研究,开创了治疗恶性肿瘤病的新思维;对食管癌高发现场综合防治研究获得突破,使早期癌症患者术后生存率达90%以上;基因工程干扰素率先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单克隆抗体体外诊断试剂盒的研制成功,为传染病的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乙肝疫苗的研制成功,不仅为解决乙肝预防做出决定性贡献,也成为80-90年代的生物制品支柱产业;开展阻断淋巴丝虫病传播的策略和技术措施的系列研究,为1994年实现全国基本消灭丝虫病(即阻断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预计到“十五”期末,可实现全国消灭丝虫病;神经性高频耳聋基因的成功克隆,实现了我国在疾病基因研究中“零”的突破,目前,我国已完成全长cDNA及基因组DNA克隆、测序的新基因20多个;针对多发于贫困地区的地方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有效遏制了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的发展;“科技成果十年百项推广计划”提高了基层和农村医疗卫生单位的科技水平。

在产出重大成果的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大师级的科学家。到目前为止,医药卫生行业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7人。

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极大促进了卫生科技工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卫生系统派出留学人员约五万人次,其中半数以上归国效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不仅缩小了我国与先进国家间的差距,也拓展了我国卫生科技人员活动的舞台,为世界人类健康做出了中国人民应有的贡献。

(二)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 “九五”期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家确定的科技体制改革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科技工作的战略重点正在转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多数科研机构的运作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科技资源逐步得到了优化配臵;宏观科技管理体制逐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正在逐步展开。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网上医疗服务咨询和药品销售成为可能。同时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医用设备、药物和基因技术将广泛应用。这一方面使群众看病更加方便快捷,一些疾病能得到早期诊断、早期筛查,提高治疗和预防效果;另一方面,新技术、新药物的昂贵价格也会导致医疗成本的不断增加和医疗费用的迅速上涨。因此,迫切需要卫生部门尽快研究制定既能推进医学技术发展,又能有效控制费用的新技术准入制度及相应的管理办法。

(三)防病治病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以防治急性传染病的“第一次卫生革命”和以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第二次卫生革命”并存的新时期。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卫生科技的发展,我国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相继被控制和消除。但是,防治传染病的任务还远未结束,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水平依然很高,有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如结核病、性病等死灰复燃;有的传染病如流感等病原体发生变异,可能导致新的流行;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军团病等仍将呈现上升趋势。

与此同时,由于社会老年化的到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在快速上升。如高血压在93年至98年五年间,城市上升了31.9%,农村上升33.9%,糖尿病和损伤中毒患病率上升更多。据99年统计,在城市,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中毒死亡构成居民前四位死因,占死亡总数的76.2%,与发达国家相似。而在大部分农村,虽然呼吸系统疾病仍然是首位死因,但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已列为2-5位死因,占死亡总数的60.2%。精神疾病和行为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精神障碍已占疾病总负担的1/5,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病。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据估计,我国每年出生各种缺陷患儿约100万,占总出生数的5%左右。由此可见,防病治病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农村卫生工作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一部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疾病已经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运用一些经济负担不重的适宜技术和综合防治措施来解决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问题,是摆在卫生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紧迫任务。

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所发生的环境污染、职业性危害、生活方式改变和营养失衡性疾病在不断增加,性病、艾滋病、意外伤害也呈上升趋势。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打工”,全国跨省流动和省内流动人口大大增加。这些人群生活条件简陋,工作岗位不稳,各种疾病和意外伤害发生率高,同时也是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居民卫生保健需要需求的变化,也对卫生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据98年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全国无论是反映疾病频率的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失能和残障流行率,还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每人每年患病天数,休工休学天数等等与93年第一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表明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由于我国人口逐步进入老年化和某些疾病患病率的增加,疾病对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的负担也日益沉重。1998年调查显示,全国因伤病失能的总人数达到8500万人,残障总人数达到1600万人。输血依然是不可替代的临床治疗之一,而经血传播艾滋病和其他疾病危险的严峻现实,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此外,性病、艾滋病、结核等疾病发病率的增加,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的大幅度上升,也对今后预防保健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21世纪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世纪,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对卫生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和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也对卫生科技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同样也是卫生科技的重要战略抉择。

然而,目前我国卫生科技的整体实力和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研究力量分散,多学科协作攻关不够;自主创新不足,可持续创新能力薄弱;成果推广程度较差;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人才缺乏,科研基础设施落后;体制、机制以及思想观念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利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因此,必须进一步落实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针对防病治病难点和重大科技问题,瞄准世界前沿,集中优势力量,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全面推动卫生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为保护人民健康,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卫生科技发展总的目标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卫生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卫生科技创新体系,使我国卫生领域重要学科和关键技术的科技实力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使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的防治技术明显改善,疾病的治愈率和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十五”期间,卫生科技应该重点发展疾病预防控制、重大疫情和职业危害快速救治、血液安全、社区卫生保健和健康促进、控制出生缺陷等新生儿疾病、环境与健康以及医药生物技术七大领域。各个领域的发展目标如下:

(一)疾病预防控制领域

未来五年在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理研究中,力争取得三个方面的突破,即在疾病与遗传背景的关系上有所突破、疾病与环境的关系上有所突破、疾病与心理和行为的关系上有所突破;在重大疾病防治手段上有三项创新,即微创和无创技术的创新、综合防治方案的创新、治疗手段和药物(包括生物制品)的创新,为常见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全面提升我国疾病防治的技术水平。

(二)重大疫情和职业危害快速救治领域

五年内构建重大疫情快速反应系统的框架,提出意外事故的首选快速救治标准化方案;建立不明病原微生物快速鉴别基地;对重大洪涝灾害和退田还湖工程造成的寄生虫等疫情新变化提供长远防治方案;对工农业职业危害提供低费用、高效率的防治方案,并有2-3种特殊解毒剂研制成功;提供高水平的寄生虫诊断试剂2-3种和寄生虫病治疗药物2-3种;开发控制某些传染病的疫苗1-2种。

(三)血液安全领域

五年内在我国全面实现无偿献血的基础上,完成全国一体化的输血机构现代化体系,以及相关的网络化及电子信息中心化管理。要在显著降低输血风险、减少和防止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相关的输血反应、发展新的输血和血液治疗技术及相关产品、发展新的血型鉴定技术和相关产品等理论和和实践的研究中,取得6-8项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相关制品实现产业化。要制定出我国输血医学工作者的输血医学基础教育和再教育方案,制定出全民的血液和安全输血的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方案。

(四)社区卫生保健和健康促进领域

五年内提供城市和农村不同社区、不同模式的综合防治优选方案;在社区内控制重大疾病上升趋势,力争实现稳中有降的目标;提供可供不同人群选择的、易接受的2-3套健康促进方法;提供社区保健的目标、策略、技术、标准、规范和评价指标。

(五)控制出生缺陷等新生儿疾病,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领域

五年内脑瘫、先心、神经管畸形等缺陷儿出生率下降两个百分点;提供无创性产前诊断试剂方法2-3种;为残疾儿童提供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方案;提供少年儿童心理卫生教育和综合失调训练方案;制订适合我国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标准。

(六)环境与健康领域 五年内阐明我国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危害的基本状况,确定我国主要健康危害的环境污染因素;探索重要环境化学污染物的致病机理,寻找有效的预防、监测、诊断与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建立和发展环境与健康关系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提高环境卫生领域的科研水平;逐步建立我国主要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并开发相关的监测技术和设备。

(七)医药生物技术领域

五年内取得8-10项创新性的、可在临床上实施的基因治疗方案;1-2项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基因治疗研究成果;1-2项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体细胞基因治疗研究成果;每年增加2-3个基因工程药物新品种,有10个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上市;在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出血热、流感等基因工程疫苗和联合多价疫苗研究方面,进入小规模人群试用阶段,为研制出新型有效的基因工程疫苗打下基础。

四、指导方针与基本原则

“十五”以及2010年卫生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贯彻新时期科技和卫生工作总方针,紧紧围绕卫生改革和发展大局,统筹规划、积极推进医学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卫生科技水平,通过深化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构筑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合科技发展自身规律的卫生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臵,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资源效益,实现全国卫生科技的持续、协调、快速发展,为带动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

为实现以上发展战略,必须坚持如下原则:

(一)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分类指导,协调发展

突出我国卫生科技优势领域,实现重点支持、优先发展,力争实现局部高水平突破。针对全国卫生科技发展的地域及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现区域卫生科技的快速发展。

(二)以国家目标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卫生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根据国家目标和市场需求,确定卫生科技的发展目标与任务,使科技进步满足经济和社会的需求,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根据我国卫生技术发展的需要,在加强技术引进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卫生科技的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原始性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创造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四)以人为本,提高科技竞争力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人才培养,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机制和环境,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五)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者的关系

重视基础研究,积极支持当前科研机构和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创新,加强应用研究,鼓励各级卫生科技人员结合技术实践,积极开展应用研究,提高应用研究水平,加大开发研究比重,以企业为依托加强对开发研究的支持力度,使更多的卫生科技成果与技术进入市场,提高卫生科技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处理三类研究关系时,要加强不同部门、单位和不同类别研究项目之间的联合协作,提高攻关能力和研究水平。

(六)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适宜技术推广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加大成果转化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力推进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基层及不发达地区要加强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努力提高卫生科学技术水平,全面推进医学科技进步。

(七)扩大对外开放,增进科技交流与合作

把握科技国际化趋势和国际科技动态,扩大科技领域的对外开放,提高国际科技合作水平,充分利用国际智力资源,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

五、重点研究领域和关键技术

(一)疾病控制方面的重点研究领域和关键技术 ⒈以疾病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为基础,阐明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

阐明健康与疾病的转化关系,全面解释生命现象;以重大疾病为龙头,带动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深入研究,探索综合防治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

⒉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研究

监测疾病发展的趋势和动态变化,确立发病的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建立预测的方法和指标;开展分子流行病、宏观流行病学的预测和对策研究。

⒊血液安全技术方面的重点研究领域和关键技术研究 ⑴“输血机构”体系的研究

中国输血机构的合理布局,血液资源和稀有血型血源的调查、贮存、调配和合理使用,以及全国网络化、电子信息化管理技术的研究。

⑵减少和防止“传染性相关”输血反应的研究。

⑶减少和防止“非传染性”相关反应的研究。各种血液成分的同种免疫反映的机制;中华民族血型抗原的遗传结构特点、功能、免疫原性和在同种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各类同种免疫反映的逆转和调节技术在预防输血反应中的应用;各类细胞因子治疗技术;血型改变的技术;血型遗传基因检测的新方法和相关试剂的制备;输血反应动物模型的建立,以及上述研究的产业化等研究。

⒋输血医学教育体系的研究

医学院校学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和输血医学专业工作者的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及专业考评的方案;血液和安全输血的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方案。

⒌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模式、规范、标准和康复方案研究

对已有的研究成果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进行严格的、大规模的、多中心的评估验证,寻找最有效、最经济、最简便的方案,以便在社区大规模推广应用。

⒍老年病、精神病的防治研究

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糖尿病、骨质疏松、老年性痴呆等老年病的防治康复手段和措施;老年保健及其评估;精神病的防治康复手段和方案等。

⒎高新技术和方法在重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基因治疗和其他生物治疗技术、干细胞治疗技术、组织工程技术、器官移植技术、介入治疗技术、无创和微创外科技术、现代影像技术、核医学和物理医学诊疗技术等在重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高新技术和方法的评价技术和评价方法的研究等。

(二)重大疫情和职业危害快速救治方面的重点研究领域和关键技术

⒈新生病原体的快速识别、鉴定技术和方法研究; ⒉减少和防止“传染性”相关输血反应的研究; ⒊意外损伤的病理、生理、发生和转归机理研究; ⒋寄生虫病、地方病防治方案和技术研究; ⒌工农业职业危害的预防和救治研究;

⒍重大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快速救治方案的研究;

⒎各种污染物的现代分析技术研究;

⒏艾滋病、性病、结核病、新发传染病的防治技术研究。

(三)社区卫生保健和健康促进方面的重点研究领域和关键技术

⒈社区预防保健组织结构与服务模式的研究; ⒉社区卫生保健模型、目标、策略和技术标准研究; ⒊社区疾病综合干预措施、防治策略和人口健康策略的研究;

⒋社区卫生保健效果效益评估体系和双重负担问题的评估技术研究;

⒌高发现场综合技术应用的研究;

⒍提高健康教育依从性的方法以及适合不同层次人群需要的健康教育计划方案的研究。

(四)控制出生缺陷等新生儿疾病,提高人口素质方面的重点研究领域和关键技术

⒈控制出生缺陷等新生儿疾病的对策和方法的研究; ⒉产前诊断技术和遗传疾病预测技术研究; ⒊残疾儿童的治疗和康复技术研究; ⒋辅助生殖技术的研究;

⒌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评估指标的研究; ⒍少年儿童心理卫生教育和综合失调训练方法的研究。

(五)环境与健康方面的重点研究领域和关键技术 ⒈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研究

空气污染的健康危害现状及其对人群死亡率的影响;空气污染所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病理学特征和生物标志物;空气污染对健康损害的危险性评价方法和指标;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和设备的研究。

⒉饮水现状及其健康影响研究

城市水源水和管网末梢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频率及其安全卫生评价;生活污水和粪便污染造成湖泊、水库污染及其对健康影响和控制技术;各种饮用水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机理及相关的检测方法;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对地下水源的污染及控制技术研究。

⒊地方性砷中毒和环境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对人群健康危害及防治技术的研究

砷、镉、氟慢性中毒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及影响因素;中毒的健康危险性评价指标和方法;中毒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方法;镉、砷污染对人群健康危害现状及发展趋势;砷中毒定量流行病学和致癌机理;高效、经济、无害的除砷剂、除砷技术和设备研究。

⒋环境激素对健康影响的研究

环境激素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环境激素暴露的生物标记物的筛选和测定方法;常见环境激素的种类与人群暴露水平,其生态效应和人群效应及联合作用时的雌激素水平效应机理,生殖与发育毒性机理;我国潜在的二恶英污染来源、污染途径及其通过食物污染程度的监测;环境因素导致出生缺陷和生长发育异常的机理和防治措施研究。

⒌职业环境因素健康危害的防治研究

职业性致癌物的致病机制和防治措施;农药和除草剂中毒的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

(六)医药生物技术方面的重点研究领域和关键技术 ⒈基因治疗的研究

目的基因在人体内的高效长期表达和靶向性表达;人工染色体、噬菌体显示肽定向转移基因技术的建立与应用;腺病毒与逆转录病毒杂合载体的构建与应用;基因枪、电刺激、超声波等辅助技术的建立与应用;以干细胞为对象的携带目的基因的基因治疗技术路线;同源重组定位整合技术、嵌合体修补术的建立与应用的研究。⒉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

重大疾病防治的新型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制;重组蛋白质的研制开发;DNA药物和寡核苷酸药物的研制开发;基因工程药物新剂型的开发研制;“中下游”关键技术(细胞发酵、产品分离纯化)相应仪器设备和新工艺的研究;基因工程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重组导向药物和多功能新型融合蛋白的研究。

⒊基因工程疫苗和诊断试剂的研究

对疾病病原体进行全基因序列分析,调查我国的基因型、血清型分布,找出涵盖所有基因型、血清型抗原表位;选定基因片段,整合入真核细胞表达出特异抗原,研究其抗原性强弱和特异性,以及其抗感染保护功能及持续性;改造疫苗载体,研究新型佐剂,改进和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将不同疫苗混合在同一载体中表达多个抗原,制成多联多价疫苗;疫苗大批量生产所需的大规模发酵及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

⒋干细胞工程技术的研究

胚胎干细胞的识别分离、体外培养,扩增和定向诱导技术的研究;成体干细胞的识别分离、体外非分化扩增和横向诱导分化技术的研究;干细胞移植免疫排斥调控技术的研究;基于干细胞技术的基因治疗和器官构建技术的研究。

⒌组织工程技术的研究 特定组织细胞体外大量培养技术的研究;血管导入大器官及骨软骨和关节,并与之共生共存技术的研究;可生物降解的基质和支架的研究。

⒍转基因动物的研究

基因工程药物转基因动物繁育及产业化技术的研究;可用于人体器官移植的转基因动物的研究。

六、管理和措施

(一)加强领导和宏观调控,建立有利于卫生科技发展和创新的环境

重视和加强卫生科技工作是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在卫生工作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任务。医学科技进步是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各级卫生部门、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卫生科技工作的领导,切实提高对卫生科技在卫生事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继续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卫生工作方针,制定和落实加快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技术创新、发展高技术、创造有利于卫生科技进步和科技人才施展才华的政策环境,真正把卫生事业发展转移到依靠卫生科技进步和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素质上来。

(二)深化卫生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卫生科技创新体系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按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的总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全面优化卫生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臵,通过优化结构、分流人员、转变机制,进一步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合理配臵科技资源。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实行企业化转制;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别不同情况实行改革:有面向市场能力的要向企业化转制,以提供公益性服务为主的科研机构,有面向市场能力的也要向企业化转制,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或提供公共服务、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确需国家支持的科研机构,仍作为事业单位,按非营利性机构运行和管理,其他科研机构要向中介服务方向发展。

“十五”期间通过体制改革,建立起以科研机构,高等医学院校为主体的科学研究体系,以企业、医疗卫生单位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和以中介机构为主的科技服务体系,实现医、教、研、产更广泛、更紧密的联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高校、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连动的卫生科技创新体系。

(三)引入竞争机制,完善项目管理

要充分发挥政府决策作用,加强管理创新,进一步加大“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力度,建立和完善以竞争机制、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大力推行项目招投标制度,对国家科技计划的实施逐步实行课题制管理,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建立中介评估和监理制度,加强对项目的监管。

(四)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建设整体优化的卫生科技队伍

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人才资源配臵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人才激励、合作竞争的有效机制,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和创业创新。实施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选拔培养一批杰出学术学科带头人、创新型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特别是要加强对有重大项目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领域发展前沿开拓引导能力的将帅型人才的培养。“十五”期间,通过专门培养和重点支持,使一大批中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起来,培养出一批在国际学术界有影响的优秀科学家,在抓好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科技队伍结构,建设好技术创新、科学研究、科技企业、科技管理、科技中介服务等几支队伍。

(五)拓宽投入渠道,加大全社会科技投入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的投资机制和激励机制,努力拓宽科技投入渠道,形成政府、单位、企业及全社会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卫生科技投入力度,在“十五”期间要把科技投入引入预算,并力争科技投入高于同年事业费的增长幅度。有条件的省市可从医疗卫生单位结构调整后技术性收入的提高部分,划出一定的比例集中用于当地科技重点建设,各单位要加大自筹经费投入,从业务总收入或财务预算中支出一定比例,用于单位科技开发、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科技人才培养和其它科技活动,为单位科技创新与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要面向市场,以需求为导向,加强政策性引导的支持,扩大卫生科技与企业和社会的联合协作,利用融资、风险投资、科技信贷等资本市场,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产权明晰的双边、多边协作机制,实现卫生技术资本、人才资本、产业资本的优化组合,逐步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

(六)加速卫生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提高成果转化效益

进一步强化卫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转化意识,有效地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工作,加快卫生科技成果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实现卫生科技与防病治病和卫生保健工作的有机结合。科研机构要把成果开发、转化和推广应用作为重要任务,将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结合起来,使科研成果尽快得到开发转化,进入市场,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各级各地卫生科技发展服务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要在成果转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卫生科技主管部门指导下,积极从事科技成果转化、验收和评估工作。卫生部门要制定进一步促进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加大成果转化工作力度,设立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国家卫生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要以中西部科技发展为重点,落实西部开发战略,在“十年百项”科技成果中筛选适合农村和基层的适宜技术,向西部推广和 倾斜。组织和支持卫生科学技术和成果向有较大需求的中西部省市推广,加快西部卫生科技水平的普及、提高和科技进步。各省市要面向农业和社区大力开展成果转化推广工作,将成果转化推广作为基层卫生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抓实抓好,要制订卫生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实施成果转化的制度对在卫生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予以重奖。加强卫生技术评估,通过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科学评估进行市场准入,对落后的诊疗技术予以淘汰、更新,不断提高卫生服务的科技水平,根据卫生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支持科技企业开发、转化、推广卫生科技成果,形成有市场需求和竞争力的产品,提高卫生科技成果转化的规模效益。

(七)转换科技支撑体系运行机制,加强卫生科技支撑条件建设

要加强对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技术开发中心等科研基地建设,引入竞争机制,有重点地对现有研究基地进行优化,实施跨部门、跨地区共建,提高重点科研基地的装备水平和科研能力。紧密结合卫生科技发展需要,加强医学实验动物、基因库、细胞库等资源性条件建设;支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卫生科技信息网络系统和数据库建设,建立统一的信息采集、处理、贮存和传输网络,实现国内外科技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卫生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与运营要强化市场意识,转换运行机制,转变服务方式,扩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管理企业化,通过向社会提供高标准、高水平的服务,取得社会认可和支持。

(八)加强卫生科技法制建设,完善卫生科技法制体系 围绕贯彻落实《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等法律法规,结合卫生科技发展实际,制订相应的卫生科技政策、法规和规章,进一步完善卫生科技法制体系,提高卫生科技科学化、法制化管理水平。建立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开发中心等重点科研机构的审定认可和定期评估制度,不断提高重点机构的建设水平;实施卫生技术准入管理,推行卫生技术评估制度,完善科技成果评估、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健全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力度,制订更为积极有效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政策,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工作,发挥好回国人员的作用,鼓励留居海外科技人才以多种形式为卫生科技创新服务。各级卫生科技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确保卫生科技活动中的公平竞争和卫生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

(九)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开展卫生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与国际组织、世界各国及民间的科技合作关系,不断扩展新的合作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国际卫生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全球性、区域性、科学研究合作项目。

优先支持以我国为主、国际协同的科技项目;加强有一定实力、国际合作开展较好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开发国际卫生科技人才资源,特别是海外华人智力资源;支持国内科研机构与海外科研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要进一步拓宽与发达国家及国际医学学术组织的交流渠道,扩大共同研究领域;加强科技信息交流,鼓励和支持卫生科技人员特别是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国外专业培训,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跟踪国际卫生科技发展前沿,努力赶超国际卫生科技先进水平。

篇2:中国卫生科技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

2002-11-05 11:09:31 全国卫生信息化工作会议文件之四

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

(2003-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征求意见稿)

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信息化的重要决策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的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保障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要求,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适应卫生改革与卫生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特制定《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简称规划纲要)。

一.规划背景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要求我们抓住机遇,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顺应世界经济发展,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促进我国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将信息化建设贯穿于各个层次与领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卫生工作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一些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客观上要求卫生改革不断深化。卫生改革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有限卫生资源,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要。卫生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不仅能促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也能推动卫生改革的深化,已日益成为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卫生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九五”以来,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实施国家卫生信息网建设项目,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见成效;积极加强“三网一库”建设,电子政务逐步推进;医院信息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国近半数医院进行了网络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卫生、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妇幼保健、远程医疗、远程医学教育等信息系统建设有了进一步提高,为全面实现卫生信息化奠定了基础。但应该看到,卫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与其他行业和卫生事业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有相当的差距。今后,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力争在2010年前,建成比较完善的以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为重点的国家卫生信息系统,进一步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和其他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向更深、更广、更高的方向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远景目标》提出的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战略任务,围绕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提出本规划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面向市场、安全可靠、务求实效。

要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规划、分布实施、一网多用、资源共享。确立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要科学论证,讲究实效,充分利用国家公用数据网络资源,切忌各自为政、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卫生信息化建设具有公共产品特征,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增加投资力度。在政府引导下,在加强市场准入和监督的同时,开拓思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二).基本原则

本规划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标准统一、保证安全、以法治业、经济实效、因地制宜。

1、统一标准,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进行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基本前提。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强调“统一规范、统一代码、统一接口”。政府部门要加强指导,组织协调,规范卫生各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功能、业务流程、数据模型和数据编码等信息标准,逐步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2、安全性和系统运行保障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卫生信息系统开发和建立,涉及居民健康和生命,必须坚持安全可靠原则,保证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3、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要有法律法规作为依据。要把制订卫生信息化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市场进行具体运作,防止因个别人决策和认识上的错误,影响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

4、卫生信息化建设投入,是国家卫生总费用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居民卫生总费用的相对比例还不高,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经济实效原则,注重投入产出效益,不盲目追赶技术超前,防止大起大落,力图以较少的投入,产出适宜的效果。

5、我国地域范围广阔,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信息化建设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不搞一刀切。要注重加大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促进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地区的技术援助和对口支持。

(三).建设目标

本规划期卫生信息化建设,将通过进一步重点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加速推进信息技术在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卫生监督、科研教育等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建立适应卫生改革和发展要求,高效便捷,服务于政府、社会和居民的卫生信息化体系。

1.2010年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到2010年,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建立起功能比较完备、标准统一规范、系统安全可靠,与卫生改革与发展相适应的卫生信息化体系,经济发达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余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要处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2.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

围绕国家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开展以地(市)范围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工作,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化示范区。区域化卫生信息系统包括电子政务、医保互通、社区服务、网络转诊、居民健康档案、远程医疗、网络健康教育与咨询,实现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一体化的信息化应用系统。

3.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目标

在国家卫生信息网建设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网络覆盖面。依托国家公用数据网,完善预防、保健机构的网络功能。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逐步将网络延伸到乡镇,在城市地区,实现预防、保健机构之间和与卫生行政、医疗机构之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加强公共卫生领域信息资源的收集、开发和利用。制定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传输和利用的标准和规范,建立和完善国家和地区公共卫生资源、健康与疾病、预防服务、妇幼保健数据库,通过公共卫生信息网站,向社会和居民提供信息咨询、健康教育等服务,不断扩大信息资源利用程度,充分发挥公共卫生信息资源的价值。

4.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目标

加快卫生系统电子政务建设。按照国务院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建成中央、省、地市三级卫生行政部门电子政务系统,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网站和数据库建设,促进信息发布,政务公开,网上办公,咨询服务,增强透明度和公正性。

5.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目标

三级以上医院在全面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重点突出临床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如电子病历、数字化医学影像、医生和护士工作站等应用。有重点的建立一批国家数字化示范医院,跟踪世界医院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二级医院实现医院信息网络化管理,有条件的医院应向临床信息系统过渡;有条件的街道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加强医院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网络化建设,尤其是急救信息网络系统建设。逐步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功能规范、信息标准,为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应用软件模块化发展奠定基础。加快国家和地区人体生物资源、医疗服务资源等数据库建设。

6.卫生执法监督系统建设目标

依托国家卫生信息网,建成覆盖全国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网络系统,互连互通,实现卫生监督信息数据收集、信息共享。加强卫生监督信息系统的基础建设,开发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功能规范和信息标准体系。省级以上卫生监督机构建立网络化信息系统应用,实现受理审批,监督信息公布查询等网络化应用目标。省级以下卫生监督机构,建立内部卫生监督网络化办公,全面使用计算机处理卫生监督业务。

7.发展中医药信息系统建设

根据中医药信息系统应用特点,建立适合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医疗、保健和康复信息系统。利用人工智能、信号处理和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发展中医理论研究和应用。

8、完善医学科技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完备的网络化医学文献情报数据库系统,发展医学数字图书馆系统。进一步推进医药信息学研究和应用工作,开展生命信息学研究,推进分子医学,包括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和基因工程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工作。

三.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卫生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是重复投资建立各种独立的通讯网络,而是坚持以应用为目的,以经济效益为原则,依托国家公共数据网络和利用现有系统,实现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重点抓好卫生政务信息网络、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医疗服务信息网络、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建设,以及医学教育、医学科技信息交流、卫生专业文献检索等应用网络平台建设,扩宽网络覆盖面,实现互连互通、资源共享。

(二)加强卫生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

标准化是卫生信息化建设中一个重要基础,建立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信息标准化建设中坚持引用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关注国际信息化标准化的发展,等同等效应用国际标准,宣传贯彻国家标准,开发和研制行业标准,推广和普及现有各项标准。

根据建立卫生信息标准体系要求,逐渐形成卫生标准化研究开发和组织管理体系。围绕卫生信息化需求,有针对性地研制、推广普及和管理各种卫生行业或地方性标准。加强信息化建设工程中标准化实施情况审查工作,对重要信息技术产品进行标准符合性测试。开展卫生信息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

(三)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卫生电子政务是卫生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先导,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在政府机关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政府与其他卫生机构之间建立网络化信息沟通渠道。适应政府机构改革和发展要求,以转变职能、政务公开、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目的,发展卫生电子政务应用。

依照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发展卫生政务应用。完善卫生部和各地卫生管理部门政府网站建设,全面、准确、及时地向社会公开卫生政务信息。开展各种交互式办公活动,完成行政审批、行政监管和对公众服务等政务的网络应用。

加快政府内部办公应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管理制度,在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实现公文网络交换。逐步推广电视电话会议应用,提高效率节约资源。

(四)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建设

组织和引导卫生信息资源开发,信息资源开发采取统筹规划、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多元融资、风险分担、资源同享的发展策略,逐步建立卫生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框架模型。着重建设一批信息资源数据库群,包括卫生技术标准类数据库群、医疗类数据库群、医学教育类数据库群、医学科技类数据库群、疾病监测防疫类数据库群、妇女儿童类数据库群、食品卫生类数据库群、卫生统计信息类数据库群、卫生政策管理类数据库群、卫生经济类数据库群、卫生机构类数据库群、卫生人员类(含专家库)数据库群等。

(五)进一步推动医院信息系统发展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医院服务模式的改变,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医院的基础。医院信息系统要逐步实现从以经济财务为主线的管理信息系统,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拓展,实现与医保系统的双向交互,利用远程医疗技术,为病人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对传统医院管理模式重新规划、定位和标准化、规范化过程。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要以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功能规范》为指导,避免单纯模仿手工作业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应用特点,改造和规范医院管理流程。降低医疗成本,增强管理效率,提升医院的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信息标准建设,完成HL7和DICOM3的汉化和推广,实现医院内部应用模块之间,应用与设备,医院与医保,医院与社区以及医院之间的信息交换,以便于医院系统应用模块组合,促进软件质量提高,避免重复开发,加快医院信息化发展。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厂商参与医院信息系统开发和技术服务工作。

继续支持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研究,开展医院信息系统基础建设与实现方法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促进开发和应用理论水平提高。

(六)大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系统软件的开发和研制

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建设是当前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也是目前卫生信息化的难点,各级卫生主管机关要下大力气做好、做实、做出成效。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要突出“以人为本”,以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要涵盖公民基础健康档案以及预防免疫、就诊记录、健康检查记录、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健康档案信息,逐步实现“多档合一”,体现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的一体化。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设要突出网络化,以城市为单位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集中管理。要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站点多、分布广、计算机基础薄弱和技术人员不足之间的矛盾,避免重复投资和无效投资,充分保证投资效益。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软件设计开发中,要作好与防疫、妇幼、计划生育等主管部门的协调,使用符合各项业务功能需要的统一软件。

(七)推进卫生系统各专业领域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完善科技教育、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等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为相应领域的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在医学科技信息和图书出版工作中加强计算机推广应用,推进电子版医学图书的出版和发行。

积极推进各类高科技电子信息产品在卫生领域的应用。

(八)大力加强医药卫生信息学的研究和交流

逐步赶超国际医药卫生信息技术发展,加强医药卫生信息学的研究和交流,以适应医药信息系统应用的要求。

发挥国内医药卫生信息学术团体作用,促进医药信息技术研究水平提高。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体系的建设

加强各级卫生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力度,发挥其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宏观调控和决策的作用。根据国家和各地一些重大的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需要,在领导小组下成立必要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加强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的信息化组织建设,广泛实行信息化建设的“一把手”责任制。各单位要由“一把手”亲自挂帅,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各级卫生主管部门都要设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信息化工作指导、监督和协调的职能。

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建立卫生信息化专家顾问组,在制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以及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认真做好规划,抓好规划落实

各地区、各单位应根据本规划纲要的精神,制定出本地区、本单位的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

在规划的制定中,要注意系统的整体性、综合性和科学性,采取充分论证、试点运行、分步实施、全面推广的方法,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讲求实效,提高效率。

卫生部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各级卫生主管机关应做好规划的实施和监督检查,建立每年10-12月份卫生信息化工作定期检查制度。

(三)拓展卫生信息化建设筹资渠道

卫生信息化的资金保证是系统建设的基本条件,对于公共产品特征的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要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各地卫生事业经费中应规定适当比例投入卫生信息化建设。为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信息化建设实施应仿照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采购管理办法,建立审批制度,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在适当增加国家预算的同时,应注意拓宽投资渠道,采用单位自筹和引进社会资金方式,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通过挖掘信息资源利用价值,换取外界资金投入。在医疗服务领域,信息化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单位自筹,特别要提高单位领导认识,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各单位应按总收入2-4%的比例投入信息化建设。

(四)加强与卫生信息化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的建设

卫生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离不开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的支持,要逐步研究和完善发展相关法规和政策,如信息技术人才政策、信息设备采购政策、行业信息应用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政策。

加强卫生信息化发展软科学课题研究,提高信息化建设决策水平。发挥有关学会、协会、机关、团体的作用,请一批专家、顾问和有专长、有经验的科技人员深入研究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思路、模式、体制、机制和法制,以及系统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加强计算机和网络安全培训,防范、打击计算机与网络犯罪。在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要进行信息安全的总体设计和信息系统安全工程建设,在系统验收时必须对信息系统安全进行测评认证。对于已建的卫生信息系统,要采取信息安全加固措施,进行系统安全测评认证。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中信息安全投资应占系统投资的一定比例。

(五)加强卫生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

大力抓好卫生信息化宣传教育工作,将信息技术应用列入医学教育领域,建立多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的信息化人力资源培养制度,建立考核、评估制度。当前宣传培训重点是提高各级人员卫生信息化观念。

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对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和计算机应用人员进行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培训,普及信息化知识,提高认识水平,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建立持证上岗、业务考核和职称考核制度,以促进在职人员计算机培训工作。

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培育出一批精通信息技术和卫生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保证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稳定发展。建立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吸引稳定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不断加强对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岗位培训,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要求。

逐步开发各类实用的信息化应用培训教材体系,创办《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开办现代远程教育,提供网上卫生信息化教育资源。

(六)规范卫生信息系统开发市场秩序,为企业提供服务

加强对卫生信息系统开发企业和软件质量的规范化管理,避免地方保护,维护市场秩序。

卫生部将以《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为依据,统一建立卫生信息系统软件行业准入制度和审核制度。

引导软件开发企业向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篇3:中国卫生科技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

一、关于《规划》的编制过程和主要特点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规划》编制工作自2014年下半年启动,历经两年时间完成。针对“十三五”期间事关商务发展全局的13个重大课题,商务部组织开展了前期研究,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先后召开专家座谈会和《规划》论证会,听取专家学者意见;2015年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就《规划》初稿进行了讨论;组织召开三次地方商务部门座谈会,广泛听取各省级商务部门意见,最终经商务部党组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实施。

《规划》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之际的五年规划,对于商务事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规划》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更加注重体制机制改革,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加注重贸易与产业、内贸与外贸、投资与贸易的衔接和联动,更加注重区域协同开放和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创新驱动引领、市场统一规范、开放水平更高的商务发展新格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二、关于“十三五”时期商务发展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和新特征

《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商务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更加坚实,也面临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只有坚持“两点论”,才能准确把握国内外大势的新变化、新特征,才能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开拓商务发展新局面。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深刻演变,跨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加速整合,各国机遇共享、风险共担、命运与共的利益交融关系更加紧密。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深入调整、复苏曲折;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短期内难以改变,全球贸易增长乏力,跨国投资波动较大,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深刻调整,围绕市场、人才、资源的争夺更趋激烈,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多变,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正在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增添新动能;“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正在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空间。与此同时,我国要素供求关系趋紧、成本持续攀升,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传统比较优势明显弱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

从商务发展自身看,“十二五”时期商务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为消费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为流通升级提供了新动力;丰富的人力资源、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创新累积效应,将进一步夯实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基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持续上升,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明显增强,比以往更有条件主动谋划新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更有条件为国内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与此同时,流通效率低、成本高问题仍然突出,消费环境亟待改善;外贸转型升级难度加大,利用外资面临的竞争加剧,对外投资合作产业结构和市场布局还不尽合理,贸易和投资互动性不强,东中西区域开放协同性不高,商务发展依然面临不少体制机制障碍。

三、关于“十三五”时期商务领域将如何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按照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全篇,是《规划》的突出亮点之一。《规划》对商务领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着眼点、着力点进行了系统梳理,作出了全面阐述。

坚持创新发展,着眼点是增强商务发展新动能,着力点包括加快传统商业转型升级,以电子商务引领流通变革创新,走创新驱动的外贸发展道路,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促进开放式创新等。

坚持协调发展,着眼点是优化商务发展格局,着力点是正确处理商务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包括坚持内外需协调,加快构建内外一体、城乡统筹、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促进东中西互动开放,助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际市场和对外投资产业布局,提高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要素资源的能力等。

坚持绿色发展,着眼点是提高商务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点是打造绿色商务,包括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发展绿色流通,引导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发展绿色贸易和投资,加强节能环保国际合作,积极参与绿色发展国际规则制定。

坚持开放发展,着眼点是实现合作共赢,着力点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包括全面推进双向开放,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坚持共享发展,着眼点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商务发展成果,着力点是强化商务服务民生的功能,让人民群众中有更多获得感,包括充分发挥商务扩大就业功能,保障生活必需品安全稳定供应,努力为百姓创造便利实惠安全的消费环境,推动商务扶贫等。

四、关于《规划》设定的“十三五”时期商务发展主要目标

《规划》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目标相衔接,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商务发展的主要目标,力争未来五年内贸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国际经贸关系全方位拓展。同时,《规划》提出了14项具体指标,在此就几个重要指标作简要说明。

关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程加快,城乡居民商品消费更加注重品质、安全与个性化,服务消费需求快速发展,消费保持快速发展的基础仍然比较坚实。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利润下滑影响居民收入,抑制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再加上中高端商品和服务等有效供给不足,便利安全的消费环境亟待完善,消费潜力难以充分发挥。《规划》提出,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8万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略低于“十二五”时期13.9%的年均增速。

关于货物贸易指标。“十三五”时期,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困难和风险明显增大,国际市场需求仍持续疲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内要素成本居高不下,传统优势弱化,结构调整难以一蹴而就,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因此,货物贸易没有设量化指标,只提出“努力实现货物贸易出口增速高于世界贸易增长水平,进口规模扩大”的定性目标。

关于服务贸易指标。我国服务业发展潜力较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为服务贸易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三五”时期,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规模将继续不断扩大,金融保险、信息和计算机、研发设计、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贸易将快速发展,服务贸易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因此,《规划》提出服务贸易超过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0%左右,占对外贸易比重明显提高。

关于吸收外资指标。“十三五”时期,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经济全球化路径深刻调整等因素影响,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难以再现危机前蓬勃发展的态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把吸引外资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国利用外资面临的国际竞争加剧。我国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仍然明显,服务业开放领域不断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保持稳定增长,但受国内要素成本上升等影响,制造业利用外资压力较大。总体来看,保持利用外资规模稳定的难度不小。《规划》提出利用外资规模不低于“十二五”时期水平,更加突出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

关于对外投资指标。随着我国企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企业走出去的能力和意愿增强,对外投资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一段时期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全球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多变,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对外投资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加大。《规划》提出,对外投资五年累计达到7200亿美元左右,比“十二五”时期增长2000亿美元,突出优化对外投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布局。

五、关于《规划》提出实施流通升级、外贸优进优出、国内外市场一体化三大新战略的主要考虑

《规划》着眼于推进商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实施流通升级、外贸优进优出、国内外市场一体化三大新战略及相关任务举措。

一是实施流通升级战略。流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和神经,是影响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业现代化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不高的问题仍然突出。当前,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和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正在对流通方式产生革命性影响,传统流通业态发展空间受到挤压,新型业态蓬勃发展,线上线下加速融合,物流体系重新整合,流通格局面临深刻调整。必须顺应流通业变革新趋势,大力推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创新流通方式和业态,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做强现代流通产业,更好地发挥现代流通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改善民生的功能,更好地发挥现代流通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和先导性引领作用。

二是实施外贸优进优出战略。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贸易结构不合理、大而不强的问题仍较突出,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不多,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重挤压。当前,我国外贸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既与外部需求不振密切相关,也是外贸结构调整滞后等深层次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迫切需要转换增长动能和竞争优势,推动对外贸易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的竞争力,壮大装备制造等新的出口主导产业,推动出口产品从消费品为主向消费品和资本品并重转变;积极扩大进口,提升进口效益;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提升服务贸易战略地位,促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融合发展,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进贸易强国进程。

三是实施国内外市场一体化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化程度和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等原因,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影响着我国市场活力和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推进国内外市场一体化,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向,是我国体制机制改革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要把国内市场体系建设和国际市场开拓结合起来,推动国内各地区市场的一体化、国内国际市场的一体化,培育一批内外贸结合、经营模式与国际接轨的商品交易市场,建设一批带动性强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建设境外营销、支付结算和仓储物流网络,构建内外相互联动、要素有序流动、规则有效对接的贯通国内外的价值链和大市场。

六、关于“十三五”时期商务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规划》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以提高商务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围绕商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商务发展九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一是形成商务发展新体制。强调改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突出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内贸流通体制、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力争在构建内贸流通新体制、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和公正透明的法律政策环境。

二是提升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在流通信息化建设方面,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促进电子商务进社区、进农村,加快传统商业转型升级,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健全流通标准体系,强化流通标准实施应用,以托盘标准化为突破口,推进商贸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和重要产品追溯体系标准化。在集约化发展方面,开展智慧供应链创新行动,引导流通企业向供应链综合服务转型,发展专业化供应链服务企业,鼓励优势流通企业兼并重组,引导中小企业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

三是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突出增强消费的有效供给,加快培育消费新增长点,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结构升级,促进品质消费,发展绿色消费,努力营造实惠便利安全的消费环境,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巩固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

四是实施优进优出战略。在千方百计稳定对外贸易增长、巩固和提升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坚定不移调结构、转方式,做强一般贸易,提升加工贸易,促进外贸新业态发展,进一步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外贸商品结构、经营主体结构和贸易方式,加快货物贸易优化升级,提升外贸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五是完善跨境投资布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扩大开放领域,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发展,积极有效引进境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益。优化对外投资市场布局,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不断提高全球资源和市场配置能力。

六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推动与相关国家战略、市场、产业、项目有效对接,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推进贸易、投资、区域一体化等经贸各领域务实合作,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七是加强区域协同开放。把扩大对外开放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结合起来,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加快沿边开放开发,扩大内陆对内对外开放,全面提升沿海开放水平,推动沿边、内陆、沿海地区协同开放。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

八是深化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关系。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对外工作新理念、新方针,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积极参与和推动区域次区域合作,深化双边经贸合作,加强和改进对外援助,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九是统筹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安全风险防控和应对,完善出口管制和产业预警体系,加强贸易摩擦应对和贸易救济、反垄断和外国投资安全审查、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等工作,提高境外风险防控能力,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提升国际竞争力,切实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七、关于《规划》提出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的政策主要考虑

围绕促发展、上水平、补短板,在深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规划》提出了26个重大工程项目,作为“十三五”时期商务发展的主要抓手。

重大工程项目强化对六个方面目标任务的支撑。一是强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支撑,突出综合性改革试点和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商务综合监管执法体系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二是强化现代流通发展的支撑,围绕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商贸物流标准化、智慧供应链创新行动等重大工程项目。三是强化消费升级的支撑,实施居民生活服务业转型发展和质量提升行动、国际消费城市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四是强化贸易强国建设的支撑,实施培育外贸品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等重大工程。五是强化跨境投资发展的支撑,实施国家级经开区创新发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创新等重大工程。六是强化区域协同开放的支撑,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京津冀市场一体化建设、长江经济带商务引领、沿边开放合作带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

篇4:中国卫生科技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

《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的重要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入,推动卫生事业加速发展。

各地要根据《规划》所确立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管理及业务需求,制定并完善相应的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要严格遵守:“标准统一,保证安全,以法治业,经济实效,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既要满足近期的目标与任务,又要兼顾未来的开拓与发展。

《通知》敦促各单位及时将卫生信息化工作要点、工作步骤和进展情况上报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保证《规划》所制定的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完成与实施,应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强各级卫生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力度,明确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负责卫生化对于降低整个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明确需求、做好规划的基础上,要加大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要把信息化建设投资纳入卫生事业经费预算,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专项投入,专项使用。同时,为确保资金使用效益,信息化建设投资应仿照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采购管理办法,建立审批制度,选择先进、适用的软硬件产品,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努力实现以信息化投入促进效益增长,以效益增长加大信息化投入的良性循环。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标准,适应政府机构改革和发展要求,以职能转变、政务公开、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目的,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网站和数据库建设,集成和优化卫生信息网站资源,全面、准确、及时地向社会公开卫生政务信息。

篇5:中国卫生科技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

二十一世纪初叶是我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 院明确指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护理是以维护和促进健康、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服务的工作。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医学技术进步的形势,促进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护理事业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主要表现在:

(一)护士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领域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截至2004年底,护士数量发展至130.78万名,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29.8%。护士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达到25.6%,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广大护理工作者在医疗卫生战线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辛勤工作、勤勉敬业、锐意进取,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刻,护理工作者勇于冲在最前线,不顾个人安危,不畏艰险,忠诚地履行救死扶伤、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责任,彰显了广大护理工作者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职业风貌。

(二)护理理念、工作内涵、专业技术和服务领域得到一定发展。

现代医学模式和新的健康观念对护理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丰富了护理工作内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以保障病人安全和诊疗效果为目标,满足病人身心健康需求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高新技术在诊疗工作中的运用,临床护理专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护理在急危重症、疑难症患者的救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护理服务不断向家庭、社区延伸,家庭护理、临终关怀、老年护理、日间病房等多样化的社区护理服务有所发展。

(三)护理教育发展迅速。

自1983年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以来,护理教育从单一层次的中等护理教育逐步转向为中专、大专、本科及本科以上多层次的护理教育体系,为提高护士队伍素质奠定了基础。

(四)护理管理得到加强。

为保证护士队伍基本素质,保障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卫生部于199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建立了护士执业准入制度。各级各类医院在健全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工作标准和规范,建立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我国护理事业发展成绩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护理工作与医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存在差距,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逐步解决。

(一)护士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

一方面,医疗机构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数量少,由于临床护士数量不足,护理工作不到位的问题突出。据卫生部对全国400多所医院的调查,病房护士与床位比平均为0.33:1,95%以上医院住院病人的生活护理工作依靠家属或者护工承担。有的医院为降低护士人力成本,以临时工的方式和待遇聘用护士,严重影响了护士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护士的服务意识、服务理念、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能力与临床医疗技术发展和人民群众多元化健康服务的需求存在差距,护士的专业化发展与临床医学相比相对滞后。

(二)临床护理工作需要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专业技术水平。

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与患者需要、临床诊疗工作要求存在差距:一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尚未很好地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临床护理工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全面、不主动、不到位的问题,与患者和临床工作需求存在差距;二是护理的专业技术水平需要适应诊疗技术的发展,对疑难症、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护理工作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向家庭、社区和社会延伸。

(三)护理管理的科学化水平需要提高。

护理管理工作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护理管理的职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医院护理管理工作需要围绕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主线,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临床护理质量。二是护理管理人员职责需要根据组织层次科学划分和界定,建立责、权、利统一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优化组合,提高效率。三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以客观、全面地反映和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我国护理管理人员大部分是从临床护士中选拔到管理岗位,管理素质和工作能力需要有新的提高。

(四)护理教育需要进一步发展和规范。

护理教育的发展是建设高水平护士队伍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护理教育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社会经济、医学科学和护理专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仍存在差距:一是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二是护理教学的办学质量有待提高;三是缺乏系统、规范的护士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四是缺乏针对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对专科护理岗位和护理管理岗位护士的规范化培训。

三、护理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全民族健康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不断增长,要求得到更好的健康服务以获得较高水平的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同时,医学模式的转变丰富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内涵,高新技术成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促进了诊疗技术的发展。这些都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对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作用与功能、护理服务理念、工作内涵、服务模式以及护理专业人员素质、能力和技术水平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一)指导思想

坚持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宗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事业发展道路,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推进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适应医学科学

技术的进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二)基本策略

1、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卫生部负责制定护理事业发展的总体 规划、配套政策,进行业务指导和实施情况检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全面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护理事业发展,重点是遵循“增加总量,调整结构”的原则,加强对临床一线护士人力资源的管理;遵循“巩固基础,提高水平”的原则,在保证临床基础护理质量的基础上,以提高临床若干专科领域的护理技术水平为着力点,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促进护理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3、依法执业,科学管理。宏观层面要制定和完善护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评价标准;微观层面,要完善医院护理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建设职责明确、责权统一、管理到位、监督有力的护理管理体系,提高科学化护理管理水平。

4、拓展服务,面向社会。发展护理事业,核心在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以健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护理服务模式,拓展工作内涵,大力发展立足于社区和家庭的老年护理、慢性病护理、临终关怀等护理服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规范培养,形成体系。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和对护士知识、技术和能力的要求,改革和发展护理教育,建立和完善包括岗前培训、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适合护理工作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规划目标和任务

(一)总目标

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规范护士执业行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拓展护理服务,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教育,促进护理事业与社会经济和医学技术的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二)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

1、依法加强护士队伍建设,维护护士合法权益。颁布实施《护士管理条例》,完善护士准入制度,加强护士队伍 建设,明确护士的权利、义务和执业规则,维护护士合法权益,明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在护士的使用、培养、待遇和管理方面的责任。

2、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总量,实现护士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根据诊疗技术的发展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合理设置护理岗位,统筹护士人力资源,保证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备,扭转目前医院临床一线护士缺编的状况。到2007年,全国的三级医院的编制护士应达到护士的配备标准;到2010年,全国85%的二级医院的编制护士应达到护士的配备标准。各级各类医院在达到国家规定的护士编制标准的基础上,遵循以人为本、能级对应、结构合理、动态调整的原则,按照护理岗位的任务、所需业务技术水平、实际护理工作量等要素科学配置护士,逐步在医院实施以实际护理工作需要为基础的护士配置方法,加强对护士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

3、合理调整临床护士队伍结构,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

根据临床护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技术水平要求,调整护士队伍结构。将护理岗位工作职责、技术要求与护士的分层次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

逐步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到2010年,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30%,三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50%,二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30%。

4、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贯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病人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正确实施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为病人提供基本的生活护理服务,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保障病人安全和护理工作质量。建立医院内部护理质量管理与外部护理质量评价相结合的机制,明确护理岗位职责,完善工作标准、技术规范,建立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开展对医院的护理质量评价工作。2005年,卫生部颁布了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南,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开展评价工作。到2007年,全国85%的三级医院应达到评价标准;到2010年,全国100%的三级医院应达到评价标准,85%的二级医院应达到评价标准。

5、根据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建立和发展临床专业护士。2005年至2010年内,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包括:重症监护、急诊急救、器官移植、手术室护理、肿瘤病人护理等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业护士培训,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建立和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护士队伍专业技术水平。

6、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加强医院护理管理工作,推动护理管理体制的完善和机制创新,建设职责明确,权责统一,层级合理,管理到位,监管有力的护理管理体系。重点加强三级综合医院护理管理体制建设,发挥三级综合医院示范作用。加强护理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并实施护理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制度,开展对护理管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尽快培养一支既精通护理业务又具备科学管理知识、能力的护理管理队伍。2006年,卫生部组织制定全国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材,确定培训基地,制定培训计划,并负责培训各省三级医院护理部主任和师资骨干队伍,到2010年,全国100%的三级医院护理部主任完成岗位培训。各省制定本地区护理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工作,到2010年,全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省内培训工作。

7、发展社区护理,拓展护理服务。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大力发挥护理服务的作用和功能,提供符合社区人群健康服务需要的多样化护理服务。社区护理服务应当关注老龄人口、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患者、残障人群、妇女和儿童的护理服务需求,丰富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贴近生活的护理服务。提高社区护士队伍的业务素质。一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护士规范化岗位培训制度,依托高等医学院校,开展社区护理继续教育;另一方面,建立社区与医院之间的护理业务协作关系,发挥医院的护理专业技术力量,对社区护士进行经常性的业务指导。

8、推进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

进一步调整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到2010年,各层次护理教育的招生数量比例应达到中专占50%、大专占30%、本科及以上占20%的结构目标。以适应护理工作发展趋势、密切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为目标,加快护理教育的教学改革。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在护理基础课程设置中,增加社会学、心理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美学、礼仪等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知识的比重;在专业知识中,增加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知识、康复指导、保健、老年护理、心理护理等内容;在能

力方面,注重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9、发展中医护理。

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要根据中医护理防重于治、注重养生的思想,发挥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突出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护,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

10、加强护理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护理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护理服务理念、专业技术经验、教育和管理模式,积极争取国际社会在护理人才培养、业务技术、管理和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促进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将护理工作纳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整体框架中同步、协调发展。切实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本《规划纲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以点带面,推动落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组织实施《规划纲要》的过程中,要注重抓示范点的建设,发挥示范点的指导作用,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带动本地区护理工作分步骤达到《规划纲要》的各项目标。

(三)加强交流,共同提高。加强各省、各地区间护理工作的交流,建立协作机制和年会制度,发挥东部地区资源优势,带动和促进西部地区护理工作的发展。

篇6:中国卫生科技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

第一节“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时期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十

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五”时期,我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积极抢抓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中央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扶持力度、州委、州政府“创优升位”四大机遇,围绕建设经济强镇的发展目标,结合xx实际,抢抓机遇,自我加压,克难奋进,开拓创新,突出抓好“创优升位”,着力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增强后劲,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向上势头,综合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跃上新的台阶。全镇生产总值2005年完成32301万元,年均增长10以上;2005年财政收入达到592.39万元,基本实现了翻番目标,年均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43元,年均增长10以上,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3.17亿元,比“九五”期末翻1.86番,年均增长25.89。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集镇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新阶段扶贫开发扎实推进,“两基”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科技普及与创新能力逐步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实施西部大开发“五年打好基础”的目标基本实现,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奠定的良好基础。

第二节“十一五”发展环境和条件

“十一五”期间是我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我镇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出台优惠政策的机遇,积极争取小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资金、技术、物质扶持,借助外部力量加快自身的发展。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中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工业项目在本镇实施的机会,拉动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中央加大对民族地区扶持力度的政策机遇,积极向上申报民族发展项目和资金,推动全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十五”期间,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烤烟、茶叶种植已具备相当规模。烤烟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005年共种植烤烟4578.9亩,收购烤烟126.8公斤,完成产值685.87万元,税收132万元,烟农直接增加收入685.87万元(含补助),烤烟户人均现金收入8164元。我镇茶叶具备良好的内在品质和xx毛尖的品牌优势,未来几年将培育发展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另一个主导产业,畜牧养殖已逐步形成规模,形成气候,市场前景看好,发展潜力巨大。小城镇的发展已拥有一定的规模,对周边县乡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聚集效应进一步凸现。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促发展、争跨越的愿望强烈,是进一步改变经济社会面貌的强大动力。“十一五”期间,我镇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基础更加扎实,我们已经站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新的起跑线上。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镇经济总量偏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乡镇企业发展后劲乏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和后续产业任务仍然艰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群众思想观念尚待进一步更新,农民增收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镇级财政收入不够雄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城镇人口规模较小,集聚功能不强,缺乏按功能和空间布局的内在合理性,缺乏相关配套的政策支持,发展水平与潜能不相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部分党员和干部自身素质与形势还不够适应,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知识、业务水平、工作方式方法等还需更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

第三节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经济强镇为重点,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和改革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抢抓争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兴镇战略,突出抓好乡镇企业、畜牧业、烤烟、茶叶、文化旅游等五大产业的发展,抓好“创优升位”、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xx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努力把我镇建设成为黔南经济强镇、xx市明星乡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节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平均增长15以上,比2005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达

到1114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以上。用两年时间,使全镇五个省级一类贫困村全部脱贫,达到中等村发展水平;用5年时间力争5个村达到小康村;用5年时间建成城镇人口达1万人以上,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用5年时间把烤烟、旅游业、茶产业、畜牧业培养成为农民增收支柱产业。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新发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

第二章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沃土工程”,提高耕地质量,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增加粮食种植科技含量,继续全面推行良种化、规范化种植,不断推广应用科学、高效的新种植模式和适用技术,尽力缩短新技术应用的推广周期,不断推进粮食种植由粗放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认真贯彻落实免除农业税的有关政策,进一步降低种粮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第二节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

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一是立足优势,围绕特色抓调整。在现有基础上,实施北烟南移战略,巩固老烟区,发展新烟区,到2010年,力争烤烟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重点抓好田烟生产,提高中上等烟比例,促进农民增收。用好用活退耕还林(茶)政策,依托xx毛尖品牌优势和建设“西部茶都”机遇,在现有茶园的基础上,继续发动鼓励农民发展茶叶种植,扶持各村茶叶协会,到2010年,力争建成优质高产茶园10000亩,把我镇建设成为“西部茶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二是立足市场,按照供需抓调整,发展订单农业。在坡脚、样畦、坪洋等公路沿线发展订单蔬菜生产,通过企业的介入,实现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直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力争在2010前,将xx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镇订单蔬菜种植突破3000亩,西瓜、红枣、辣椒、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规模化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实效。利用本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促进农产品的就地增值,拓宽销售市场,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第三节培育壮大畜牧产业,建设畜牧大镇

按照州市关于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畜牧产业调大,品种品质调优,经济效益调高,饲养方式调良”的原则,抓住xx市作为肉牛、奶牛、猪、禽基地县的机遇,大力发展畜牧养殖。积极争取项目经费的投入,结合州市畜牧行动计划,引导农民用好用足养殖信贷贴息政策,以贴息政策和政府支持增强农户养殖信心,激活部分群众手中资金,壮大畜牧产业,同时抓好项目带动,能人带动。大力支持和培育养殖专业户、养殖场,形成养殖规模,带动地方养殖业发展。大力推广坪洋“支部 协会”模式,全力打造养猪、养牛、养禽专业村,为养殖户提供必要的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持,使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加强畜禽品种改良,提高畜禽品质,强化畜禽疫病防治,推广种草养畜,全面推进科学饲养,提高养殖效益。创新服务机制,以优质的服务和过硬的技术推动畜牧业发展。力争到2010年把xx建成xx市畜牧大镇乃至强镇。

根据各村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养殖习惯,合理规划布局,充分发挥各村不同的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专业规模养殖。一是着力培育村为主的肉牛养殖专业村寨,重点发展存栏5头以上的养牛大户100户,以大量能繁母牛为基础,全面普及牛改冻配,提高养牛效益,各养殖专业村力争实现专业户均饲养2头牛的目标,辐射带动周边村组养牛业的发展;二是以龙场、甲沙等村寨为主发展二元母猪养殖。重点发展养猪10头以上的养殖户100户,把龙场、甲沙建成优质仔猪生产基地;三是在河东发展家禽养殖。重点发展养禽100只以上的养殖户100户,力争2010年全镇大牲畜存栏达7000头,猪年末存栏22000头,出栏35000头,家禽存栏50000只,出栏50000只,肉蛋产量45吨,畜牧产值2000万元。

第四节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和国有林业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依法合理流

第五节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大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及试点。合理布局,适度聚居,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沼气以及改水、改厕、改灶,多方面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整洁村镇环境,改变陋习,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田园村寨和民族文化村寨。加大文明生态小康村建设力度,为实现总体小康目标打下良好基础。“十一五”期间力争规划建设20个以上的文明生态小康村寨。

第三章加大招商引企力度,打造工业强镇

大力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树立亲商、护商、合同招商的思想意识,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引进来,利用展销会、招商会、媒体、信息网络等多种方式发布招商引企项目,运用一切人力资源,扩大招商引企渠道。力争“十一五”期间,在继续抓好铅锌矿采选业的同时,引进一批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企业入驻xx,增加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全镇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第一节村级道路交通建设

“十一五”期间,交通建设方面主要抓好各村村级道路的改造和维护、维修,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车能力;加强村级公路网络建设,争取用五年时间实现100村民小组通路通车;完善鸡坡公路,实现xx至鸡贾中巴线路恢复营运;积极申报或引资修建河东公路,解决制约河东片区经济发展的障碍,促进农民增收;力争建成至宣威泥青公路,xx至甲登公路的水泥路面硬化,建成甲登大桥,修通甲鸟公路,建成羊亚铁索桥,新建新桥至明英公路;结合文明生态小康村的建设,实施“村村寨寨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村寨路面硬化达90以上。

第二节村级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

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继续加大对各村的水利沟渠、小水窖建设,以及山塘、水库的维修维护,全面提高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完成早楼水库、高寨水库、白岩水库的险坝改造工程,提高蓄水、灌溉及防洪能力,新建甲双水坝,解决农业缺水问题;力争向上对接项目,加大希望工程的投入,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大力发展生态能源沼气池建设,努力在2010年前建成2500口沼气池及配套的农村改厩改厕;依托国家扶贫政策,争取项目引进,使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实现重点突破,建成甲登电站、团渔浪电站,形成梯级电站发电网络。整村推进,确保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全面完成新村办公用房建设。

第五章加快城镇化发展,繁荣农村经济

第一节科学规划城镇布局

按照2010年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以上,建成xx东部中心城镇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充分考虑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前提下,完善镇域总体规划和镇区详细建设规划,依托大项目的支撑,抓住桃花电站、明英电站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构建人流、物流、资金流中心。城镇建设重点突出“一高”和“四个相适应”。一高是就要高起点规划城镇布局,立足长远,超前考虑,对总规、详规、点规严格把关,指导城镇建设科学规范发展。“四个相适应”,一是小城镇的作用要与“连接城市,辐射农村”的宗旨相适应;二是小城镇的功能要与市东部中心集镇及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相适应;三是小城镇的发展速度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四是小城镇的规划定位要与辖区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和未来5-10年小城镇发展目标相适应。为此,城镇规划范围为:东起坡脚,南至坪洋,西至党垛,北起把朵,面积10平方公里,到2010年城镇人口目标为1万人以上。

第二节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实施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城镇经济发展的重点,要跳出抓小城镇建设就是抓基础设施建设的思维定势,利用小城镇建设构建经济发展平台,繁荣农村经济。一是继续做好项目库汇编,积极向上申请项目经费,同时采取盘活、置换等方式多渠道融资,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力争完成xx镇汽车场建设和民族广场的扩建,规划建设xx风情一条街。扩建改造镇自来水厂和管网供水系统,满足城镇居民用水和二、三产业发展用水需求;城镇道路硬化率100,完成镇行政办公大楼的改造扩建工作;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构建区域中心。要依托小城镇建设的带动作用发展第三产业,着力培育和建立商品交易市场或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广聚人源,凝聚人气,努力把xx镇构建成为xx东部区域的中心。三是积极探索和研究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集体土地内部流转制度,国有土地储备,多元化投资机制等,确保城镇建设快速发展,最终实现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促进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以及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六章做大做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大镇

我镇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人文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浓郁,民间文化繁荣。我们要因势利导,充分引用这些优势开发并壮大我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科学制定我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加速我镇旅游业与市场化接轨;二是加大投入,对我镇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三是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有的民族文化和人文景观,建成“xx苗族文化展览馆”和象征xx苗族的大型雕塑;四是以芦笙会为载体,举办好每年一届的芦笙艺术节,并以此扩大我镇民族文化和民族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五是研发我镇民族旅游商品;六是规范我镇旅游市场。力争将我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我镇经济发展后续产业之一。

第七章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

“十一五”期间,继续巩固“两基”成果,认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推进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和远程教育,进一步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力争达到100,在校学生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合理进行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提高xx的整个教育教学水平。

第二节狠抓计生工作,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继续围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目标,深入开展村民自治,巩固“村为主”,建立以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为重点的利益导向机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开展优质服务,实现少生、晚生、优生。

第三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健全社会治安长效防范机制,完善三级防范网络,着力抓好“文明xx”、“平安xx”的建设,巩固群防群治活动,健全周边联防机制,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法制意识,积极推进依法治镇、以德治镇进程,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各项安全设施建设,预防和减少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作和防灾减灾工作,完善救灾应急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和消防队伍建设,改善镇乡消防安全环境。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时消除治安隐患和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

第四节积极推进文化、体育和卫生事业的向前发展

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思想阵地,以“三个代表”重点思想为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倡导时代文明;加强卫生管理,提高从业人员医技水平,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在镇村两级医技工作人员中的比例,完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增强疾病防治能力和应对突发性卫生事件的能力。创建条件到2010年,全面建立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使广大农民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

第五节抓好民政救济,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

进一步完善规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严格低保金和救济款物发放,切实做好农村五保户的供养和扶贫济困,“十一五”五保供养标准力争达到全镇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贫困群众全部脱贫,继续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定期开展非农技能培训,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十一五”期间,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面达100,加强农村社会福利事业。

第八章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十一五”规划宏伟目标的实现

第一节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

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以州委、州政府在全州实施的“四线百乡千村万名党员示范工程”创建为拉动载体,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党委要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明确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措施、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科学谋划和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点,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发展事务的综合协调,不断完善、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统筹兼顾、注重协调,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找准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加强薄弱环节,努力解决突出问题,又快又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

第二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和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文明创建活动,抓好集镇“卫生与秩序”及农村“文明生态小康村”创建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形成有利于诚信建设法制环境、服务环境、社会环境。

第三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镇有机统一起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健全村务、政务公开,严格民主监督。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严格依法治镇。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维护法制尊严。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政,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严格按照法律界定,有所为有所不为,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权力制约法三章机制和对权力进行的监督,把勤政廉政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良好法制氛围,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切实推进依法治镇,以德治镇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四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改革和制度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廉政建设。完善权力监督制约制度、反腐倡廉法律法规规范国家工作人员行政作为、进一步健全违纪违法案件行为惩处制度和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财政资金运行等环节行使监督;充分发挥党政、司法、社会的合力作用,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为完成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第九章做好规划管理、实施及调整

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镇“十一五”期间指导全镇社会经济发展的纲领性中期规划。要使目标顺利实现,必须完善规划体系,加强宏观调控,提高产业竞争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态势。加强政府对全社会资金的引导和调控,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放宽投资领域,简化审批程序。通过计划任务的分解落实,以及分的实施,使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在制定和执行计划和财政预算时,分以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在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领域,政府要直接组织推动或直接配置资源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各村、各部门要把本规划作为制定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认真落实目标任务。

上一篇:供热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下一篇:药监局18年第二季度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