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解读

2024-04-29

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解读(精选11篇)

篇1: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解读

让生命创造精彩

——文昌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解读

我校创建于1904年,至今已有106年的历史。曾涌现出以张耀南同志为代表的大批国家栋梁,这就是张耀南同志的塑像,他们为祖国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一、办学理念解读:让生命创造精彩。这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其意为:

生命:成功的本质是对生命的礼赞。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的成长动机和潜能,每一个生命都有获得尊重、选择学习、自主发展的权利,必须尊重、关爱、相信、发展每一个学生。

创造: 为每一个学生享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提供空间,创造平台。精彩 :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才能都得到充分发展和张扬。

二、校标解读

近年来我校围绕办学理念,积极构建人文生态校园。总结提升了校训、三风并设计了校标。这就是我们的校标。

选“文昌中心小学”第一个字“文”,变形为“正在奔跑的人”,寓意为正在成长的学子,另一个寓意为迅速发展的文昌中心小学。红色寓意为生命、动力;把他设计为奔跑之式,代表文昌师生朝气蓬勃、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的无畏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学校历经百年,生命长青。“文”字三划的寓意是学校师生学会学习,感悟生命真谛;学会生活,享受生命快乐;学会创造,彰显生命价值。红、绿、蓝三元色块,其意为学校孕育生命,让每一个人走向成功,让每一个人的生命更精彩。

它蕴含着我们对每个生命的尊重。人生的价值,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来衡量。我们应该培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有深度的学生。

三、“三纵三横”,校园文化解读

围绕办学理念,形成了“三纵三横”的走廊文化,以及各具特色的办公室和教室文化。“三纵”是指由大门通往操场这条路形成的生命教育长廊,以及教学楼的东楼道文化和西楼道文化。教学楼的三层,也就是“三横”。

今年暑假我们还要对校园整修,将会在墙壁上从各方面展示文昌师生是如何诠释精彩人生的。

(一)三纵

一纵(大门至操场)是生命教育长廊,通过行、说、写、读四个方面,八个板块。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书写习惯、诵读习惯。良好的习惯是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主宰人的一生。我们在点滴中促习惯养成,让良好的习惯成为学生精彩人生的强大助力。

二纵(东楼道),东楼道文化是学校百年历史及名人,他们是我们的骄傲。意在处处给学生以启迪,激发作为文昌师生的自豪感,期待他们的生命能像前辈一样绽放光彩。

三纵(西楼道)西楼道文化是学校小名士风采展示。这是每学年评比一次的 “学校小名士” 风采展示。意在利用身边榜样的力量带动全体学生,积极进取,张扬个性,释放精彩。另有两个版块,是学生油画棒画展示,看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其实就是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感悟和向往。

(二)三横:教学楼每层都有一个教育主题,一横(一楼层)一楼主题为学会学习,感悟生命真谛。告诉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要学会捕鱼和点金之术,让学生在学会学习和思考中感悟生命真谛。本楼层我们还能看到我校校本课程布贴画作品展示,每幅作品融入了学校师生对美的向往和对生活的追求。

二楼主题为学会生活,享受生命的快乐。本楼层围绕“会欣赏、会宽容、会感恩、会生存、会珍惜、会合作”在润物无声中,感悟生命多姿多彩,享受生命的快乐。

三楼主题为学会创造,彰显生命的价值。知识决定广度,体验决定深度。这里展示的是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作品,激励学生敢于创造和实践,拓展生命的深度。在创造的过程中彰显生命的价值。

四、教室文化:

每个教室都有自己的名字,这是名为梦想乐园的四年级二班。

我们创设教室文化的目的是以学生活动成长为载体,在细微处彰显个性,展示学生生命的精彩。

办公室文化:

我们每个办公室分别为自己创设了个性名片,充分显示了老师们张扬的个性和团队精神。

另外,我们围绕生命教育,致力构建生态校园。学校每学期开展“栽下一盆花,伴我共成长”的科技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进行爱护绿色,热爱生命的教育,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有责任的爱心。

每一株绿色都是一个生命,寄托着学子对生命的尊重、热爱和期望。

篇2: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解读

——办学理念“本真教育”的解读:

“教育” 《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本真教育”,是充分尊重教育对象,遵奉客观实际,依循客观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人为本,教人求真。

“本真”,就是“立本求真”。“立本”语出《中庸》“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和《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立本,就是要确立道德至上的理念,做道德崇高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立本就是崇尚美德,追求至善。

“求真”语出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就是要认识世界,探索规律,崇尚科学,坚持真理。立本是求真的归宿,求真为了立本;求真是立本的径由,求真才能立本;同时,也只有注重立本,方可更好地求真。

本真教育理念具有非常深的人文和理论根基,国外教育学界对此亦有十分丰富的论述。

德国著名教育思想家、哲学家卡尔 •雅斯贝尔斯就曾提出:“人类的将来,取决于本真教育的能否成功。”

这里的“本”,指客观实际和人;也是根本之“本”,回归教育的本源,皈依教育的本质,解放人的智慧,提升人适应未来、创造未来的能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惟一的过程,“本”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最终归宿。

这里的“真”,即规律与真实;既是真实客观的“真”,更是真理的“真”,又是真诚之“真”。

“本真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实践“本真教育”,首先是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的客观存在。学生们各具禀赋,各具个性,有各自的兴趣爱好,有着多元的发展走势。实践“本真教育”是对教育对象发展潜能的客观认同与尊重,在学生的现有基础、资质、兴趣、潜能及理想的基础上,因势利导,使其个性得到解放与张扬,特长得到培育与延伸,把良好的东西积淀成为素质。

所以说:“本真教育”是倡导务实求真的教育,是孕育高尚人格的教育。现代教育应该是养育人格的教育。人格的极致是真诚,“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本真教育”的要求

教育的核心是人的优化。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同时包含学校管理者及学校本身。因此“本真教育”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三位一体。

从教育目标上看,“本真教育”首先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关注自身的发展,引导学生关注身外的世界,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热爱文明。

在课程设置上,“本真教育”强调从根本上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既考虑学生的深造要求,更考虑学生与广泛的社会生活的契合点,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立足社会,找准生活坐标。“本真教育”必然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掘与建设;教会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

从教育过程看,“本真教育”更多地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因时制宜;它否定浮华,足踏实地,返璞归真。于是它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学生与周边世界的融合度,学生的实践程度与知识技能掌握的效度。它强调遵循教育规律,运用最好的教育方式,获取最大的教育收益。“本真教育”是对教育规律的真正认同与接纳。

在学习方法上,“本真教育”在关注教师的能动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自主性学习;认同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其自主发展为目标;

“本真教育”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强调对课程设置、教学规律、教学程序及教学效果的研究,变教书型为研究型,教中提高,教中优化。育人不仅是单向的育学生,也包括对教师的促进与提升。这是以人为本不可或缺的内涵,也是“本真教育”对教师的必然要求和期待。

“本真教育”要求学校的管理,必须一切从学生的成长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各种需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办学宗旨的解读:

“宗旨”即主要意图和目的。齐心小学的办学意图和目的就是“为教师育人服务,为学生发展奠基,为人民满意架桥”。这句话中的关系既是递进的,又互为因果;符合校长的办学理念,因为,兴教必强师,为教师服务是强师的有效方法;育人必注重基础,基础不牢的空中楼阁,当看不中用。育人的基础必须是“健康”的、真实的;前两点做好了,让人民满意的桥就会水到渠成。

——办学目标的解读:

“目标”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齐心小学的办学目标“践行 本真教育,营造温馨校园,养成良好习惯,打造窗口学校”!用心 践行本真教育是根本;营造温馨校园就是注重环境育人,这是重要 条件;养成良好习惯是本真教育之核心,习惯不好者决非好人、决 非有用之才!打造窗口学校是齐心人齐心向上的追求,只要前面三

方面工作做好了,这一目标一定会实现。

——学校特色的解读:体艺教育

“特色”指独特的色彩和风格。齐心小学确定“体艺教育” 特色是贴近本校办学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

——校训的解读:善教、乐学

“善教”主要对教师而言,只有“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之人才会善教 ;老师们要吃透办学理念的实质,努力在“善”字上,即育人方法与形式上作文章,就一定能出成果。

“乐学”是对学生的要求,希望学生能快乐、幸福地学习成长,其童真、童趣、特长得到充分展示;这全靠老师们教书育人有方。——校风的解读:齐心齐行齐乐

“齐心齐行齐乐”。这是对全校师生的总体要求。“齐心”:裕话说,人心齐,泰山移;齐心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心为齐心;“齐行”所谓步调一致才能打胜仗;一切行动听指挥,凡符合本真教育要求的事,要求领导、老师、学生和家长都要统一行动;“齐乐”指形成快乐工作、快乐学习之风;师生共同享受学校走向辉煌的快乐!

——教风的解读:善教严谨求实创新

“善教严谨求实创新”。善教(见校训中); 严谨是对老师工作态度和教书育人方法上的要求,要规范、要科学;求实指实在、真实,要遵奉客观实际,依循客观规律教书育人;创

新是指老师素质已达到一定高度后升华。如果连基础的、最常规的工作都未做好,就不要盲目去创新;希望老师们在做好某一方面的工作后,并有所创新。

——学风的解读:乐学善思好问勤练

“乐学善思好问勤练”。乐学(见校训中);善思指动脑,学习要善于思考,反对死读书、读死书;好问 指动口,学问是问出来的,善于思考的学生才好问,要鼓励、引导学生多问;勤练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是求真、学做真人的必要途径。

※ 关于教室使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条语录的说明,因为毛泽东主席这句话既精典、精炼,又通俗易懂。一万年都不过时。这虽然是对学生的题词,但是人都适应,活到老学到老,人人都要好好学习,学习对老师来说更重要!

篇3: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解读

围绕人文的校园,打造“生命成长墙”,让学校的文化特点在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浸染中自然呈现。围绕生命的校园,以“我的同学”、“我的校园”、“我的老师”、“我的家乡”、“我的祖国”为主题,引导学生学会爱,创造爱,感受爱,在挚爱中体味生命的价值。围绕创新的校园,让校园处处洋溢着创造、创新的气息。“模拟星空”、“美丽的鱼世界”、“八大行星仪”、“科学魔方”、“国际时区图”、“科技教育长廊”。从天到地、从地到天,我们尽其所能,创造条件诱发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敬畏,对探索的兴趣。

环境布局设计好后,学校就致力于“场的营造”,让新理念、新元素、新思维、新文化像磁力线一样充斥各个角落,弥漫于校园中,流淌于心间,让走进校园的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做什么都能得到良好的暗示,达到陶冶情操,提升自我的目的。

一、幸福、温馨的“场”

校园是学生温馨的“家园”,是学生学习、活动、成长的“场”。校园是学生体验的“氛围”,只有通过中心人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才能理解文化内涵,感受到真、善、美的力量。一楼大厅的中心“全家福”里,每个中心人的笑脸都那么灿烂,那么开心。校园中,每一处设计都由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是校园的主角,校园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表演的舞台。孩子们外出旅游的观光照片、校园寄语、手工制作、书法作品……走进教室,绚丽斑斓的色彩,充满童真童趣的设计使学生的天性得到释放,沉浸在童年的快乐与幸福之中。

二、睿智、求知的“场”

科技是中心的传统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声誉,校长将这一特色赋予了时代的烙印,各种天文地理的高科技设施无不吸引着学生们的眼球,让学生不断地汲取知识的养分,对未来充满好奇,对科技心驰神往。校园“科技之星”、“金点子”小发明吸引着学生开动全脑。当有客人来访,“小小讲解员”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天文地理知识,运用高科技手段向人们展示科技知识,来访者不由得交口称赞。

三、课程、学习的“场”

文化是动态的,是被利用的资源。先进的施设只有运转起来,做到物尽其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学校将这些资源与学生的课程和学习进行有效整合,安排“课程表”,根据年级特点,“错时”安排,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这些优质资源。课堂教学中,学生到校史馆参观学习、到美术室挥笔泼墨、到舞蹈厅翩翩起舞、到图书室畅游书海……校园中处处活跃着学生的身影,每一处校园设施的作用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四楼和五楼的“读书休闲区”是课间最受学生欢迎的地方,“我的家乡”展区,是学生们自主设计、自主创造的天地。

四、家、校、社会沟通的“场”

开放校园,与社会接触,与家长互动。家长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资源,学生的成长是家长、学校共同的职责,只有引进家长这一源头活水,才能使校园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家长开放日”,学校向各位家长展示了学校特色表演,气势磅礴,整齐划一的表演令家长们赞不绝口。“书香校园”活动又使亲子阅读成为一种需求和习惯,增进了亲子情感。家长通过校园文化认同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为校园文化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支持动力。

篇4: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解读

摘 要:以校园文化管理为出发点,对社会化趋势下基于动漫cosplay发展而形成的动漫cosplay文化进行全方位分析,旨在厘清社会化趋势下的动漫cosplay文化的发展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动漫cosplay文化对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共同繁荣校园文化。

关键词:动漫cosplay文化;校园文化;管理解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323-02

Cosplay是英文costumeplay的简略写法。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的cosplay最早的中文译名意思是指角色扮演。就现在的cosplay而言,其形式及内容一般是指借助服装、饰品、道具等,通过化装来扮演acg(anime、comic、game)中的角色或是乐队和电影(又特别是与日本相关的)中的某些人物。当然,也可以是自我原创造型。简而言之,即游戏、动漫、视觉、原创的真人秀。

一、动漫Cosplay文化的特点

基于动漫Cosplay社团的Cosplay文化,属于一种典型的青少年流行文化范畴。有许多与其他青少年文化共通的特点:参与人群的“小众化”,属于“新人类”圈子的亚文化现象;地理特点的“后殖民时代”,属于“东洋”流行文化对中国的一种“文化输出”;生产特点上,打上了流行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间相互渗透的明显烙印,cosplay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动漫产业附属文化,它与动漫、游戏、电影业之间相互渗透影响;在心理特点上,完全具有“时尚”的因子;在意识形态上,明显体现了“思潮多元化”等特征。

二、校园文化管理中动漫Cosplay文化的功能

校园文化管理属于教育管理范畴,它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以师生共同价值观念和信念的塑造为核心,通过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组织文化,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增强群体凝聚力、亲和力和战斗力,从而达到提高学校管理效率与育人的目的。基于校园文化的管理,动漫Cosplay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的特殊内在需求

动漫Cosplay文化之所以受到青年大学生的欢迎,主要是适应了当代青年的特殊内在需求。首先,青年大学生渴望展现自我。他们独立、富有个性、思想开放、崇尚自我,动漫Cosplay文化以其独特的“show”的魅力切合了其特点和个性。其次,青年大学生又渴望塑造自我。当今社会,竞争日益,他们在学习、工作上承受着高负荷的压力与困惑,不满足于现实,也不满意现实世界中的自我,因此出现情志的转移,极力雕塑一个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的处于一种理想状态的自我。动漫Cosplay文化正是通过理想中的“角色伴演”,通过“移情”,舒解心灵的压力,达到自我认同的理想状态。

2.引领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动漫Cosplay文化通过价值观塑造,规范和规定着组织和个人的价值目标。作为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织部分,动漫Cosplay文化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其所倡导的开放、自由、创新、团队、实践、体验、参与等精神,对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当代青年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幸之,动漫Cosplay社团一般都是在学校各级党团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活动,这就使得社团活动可以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导向作用。一方面,通过打造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增加教育的内容和元素。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在各种价值观的冲击和碰撞中不断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达到陶冶大学生情操和砥砺大学生品格的目标。另一方面,借助社团文化的创建,以其为载体开展大学生“第二课堂”,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双管齐下,将自我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实现教育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加强对动漫Cosplay文化的管理,主要目标任务就是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辨析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助力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素质拓展

夯实专业基础、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动漫Cosplay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大学生素质拓展提供了可能。大学生,尤其是艺术类专业学生,通过参加动漫Cosplay相关活动,开阔新视野,接触新资讯,学习新知识,传播新文化,有利于专业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促进知识结构的更新和知识体系的完善。另一方面,他们在团体活动和与社会的交往中也不断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增长社会知识、提高社会责任,培养展现自我服务社会的真才实学。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除了专业素质的提升外,动漫Cosplay文化活动使得大学生的情感得到交流,为大学生不良心理的干预提供了自由空间,促进了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协调发展,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这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表征。

4.促进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社会角色的转变

借助高校社团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的时代激情,这已经成为高校社团管理中的“时代使命”。在社团文化的打造中,我们需要关注社会团的宗旨、社团活动和社会的“领袖人物”等等。这样,积极健康向上的、广泛参与的社团活动才能产生一种强大的“正能量”的内在动力。富有思想性、知识性和娱乐性的动漫Cosplay文化活动凭借着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活动为载体来激发关涉和参与学生的使命感、认同感、归宿感,在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强大的内聚力和激励力。这个过程,也就是学生不断进行角色认知和调整的过程,让学生在与社会交往中注意自身形象,注意言行的社会规范,注意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注意权利和责任的“博弈”,从了解自我,了解他人,到深刻了解和认识社会,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化程度,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

5.促进社团成果与校园文化良性互动、相互提升

以往动漫cosplay社团,其演出呈现的大多数为国外较成熟的动漫作品或游戏等,这是受我们动漫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以及国外该产业对我国动漫产业影响所决定的。而现如今,动漫社团可以探索在发展过程中,在创意与展示上更多地呈现本校动漫专业原创作品及成果。可尝试的方法就是将现在社团的原创和半原创Cosplay与本校原创动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Cosplay本身参与到创作中来,让它本身成为创作的一部分。Cosplay与本校原创动漫、游戏有机的结合,将会进一步提升和宣传本校动漫及游戏专业,提升其影响力。同时,动漫成果也丰富了Cosplay社团的表演效果,提升其原创能力,也积淀了社团的文化底蕴。以上的结合,既是宣传高校办学及学科发展的良好形式,也有利于社团成果与校园文化的良性互动,相互提升与提高。大学只有努力建设形成这种氛围的学科和师资基础,才能为学生以及动漫社团奠定这一学术文化底蕴,才能形成独特且具魅力与底蕴的校园文化。

三、动漫cosplay文化与校园文化管理的关系

研究动漫cosplay社团,无法回避“动漫作品”、“动漫游戏”、“动漫产业链”等概念和问题,加之中国动漫专业和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和地区学校的不平衡,这都为动漫cosplay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背景和新课题。大学只有努力建设形成与这种环境和氛围的相协调的学科和师资,为大学生动漫社团奠定好学术文化底蕴,才能形成独特且具魅力与底蕴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在高校育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当下而言,促进动漫Cosplay文化的建设,把握动漫Cosplay文化发展的方向,繁荣动漫Cosplay文化,必须改进和加强校园文化管理。厘清思路,把握关系,有的放矢。

1.加强动漫Cosplay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管理的重要任务

新时期,动漫Cosplay文化以特殊的产生背景、新锐的表现形式,多元的时尚内容,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挑战着当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建立规范、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形成学校、社会、社团“三位一体”资源整合动漫Cosplay文化模式,是校园文化管理的重要任务。

2.把握动漫Cosplay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校园文化管理的根本要求

校园文化建设引航着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方向。作为“舶来品”,动漫Cosplay文化更加需要把握方向,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传承创新,发扬光大,要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原则,体现社会主义主旋律,体现党的人才培养的方针,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这样动漫Cosplay文化的建设就离不开校园文化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和把握。

3.促进动漫Cosplay文化的繁荣是适应时代的必然需要

随着动漫产业的发展,动漫Cosplay文化作为产业链条中重要的一环,对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和锻炼动漫人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校园文化管理,就是要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动漫Cosplay文化的发展,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创意产业和动漫产业培养优秀的人才,营造良好的氛围,以适应当今时代和社会的需求。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分析和研究动漫cosplay文化的发展规律,既可以促进动漫cosplay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繁荣,也可以不断加强和繁荣校园文化。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且只有这样才能走上共同繁荣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伍叶琴.组织管理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陈玉琨.学校文化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杨寅平.现代大学理念构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5]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单大明.组织行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7]王乐.大学生社团—理论、管理、案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篇5:镇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我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我校校园文化朝着正规化、多样化、群体化、艺术化方向发展。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

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争取校园设施出精品、文化活动出成果、制度建设有特色,使校园文化成为教育、激励全校师生和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使育人环境得到全面优化,为创建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优美校园、江苏省绿色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要求和工作任务:

(一)校园环境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处环境都育人。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

1、我们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扇橱窗充满传统文化气息。张贴名人画像,修缮增设橱窗,板报等。

2、每班教室的布置要体现浓厚的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班级黑板报这块主阵地,营造读书的氛围,力争触动学生心灵激起学生读书兴趣。

我们的校园建设,努力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努力为师生员工创设一个整洁舒适、竞争合作、文明向上、创新进取、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的工作学习环境,营造一个“祥和、快乐、健康、幸福”的工作学习生活氛围。

(二)校园文化活动:

1、开设特色活动。

目标:改变单调的学习、工作、生活模式,使文体活动生动活泼,使团队工作有声有色,使课间活动形成风景线,使校园文化生活呈现出异彩纷呈、百花齐放、健康向上的繁荣景象,学校开展以下特色活动。

(1)人人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2)人人写一手规范的汉字。

(3)人人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2、活动具体实施实施。

(1)注重学科渗透,形成特色文化。

语文教学中渗透古诗文内容,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古代文化经典,开展小学生古诗文,经典诵读竞赛;在写字教学中加强书法教学,开发编写书法校本课程.体育课加强武术以及自编拍手操的训练。

每天课余注重学生特长培养,在大课间中根据教师特长在书法、手工、武术、棋类、舞蹈、合唱、表演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特长培养。

(2)走进教育经典,构筑书香人生。

我们举办以“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营造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人生的特色读书活动。专门开辟读书时间,阅读方式上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阅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活动中要求做到“八个一”,即:

1、每班每天保证1小时的自由读书时间(早晨各20分钟、下午40分钟)。

2、每人读好一本书(选一本好书,读完,读懂,读透彻)。

3、每人做好一件事(做好读书笔记)。

4、每人设计一张小书签。

5、每名同学自愿参加一项读书竞赛活动。

6、每名同学保证上交一份读书作业(4—6年读书笔记、1—3年课文续写)。

7、每名同学向其他同学传递一本好书(读书节交流)。

8、每名同学上交一篇主题征文(读书节专题)。

(3)聆听大师声音,追随名家足迹。

1、邀请教育专家来校讲座、学术报告等活动,借机开展教师论坛、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丰富校园文化。

2、购买经典,名家的书籍、磁带光盘等相关资料,供教师学习。

(4)学习说普通话,促进健康发展。

要求师生在校园内坚持说普通话,利用课间活动时间师生展示普通话,每周评选普通话先进个人和先进班级,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篇6: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经验材料

增强校园文化内涵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整体发展的一个突出特色,它能提升学校办学的软实力,能对师生产生持久的影响力。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乡各小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德育建设,提高了学校的发展层次,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基本形成了具有该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此,我乡各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乡各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基本情况

排先拜巴扎乡中心小学建于1935年7月,具有79年建校历史,排先拜巴扎乡共有5所小学及3所幼儿园,总校园面积74507平方米,总绿化面积1285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172平方米,现生均占地面积43.8平方米。校园内绿树成荫,整洁、美观、舒适,真可谓小巧玲珑,是县级绿色学校,2011年开始,学校实施了打造“优美校园”,“优美教室”工程,使校园更加优美。

全乡小学教师总数146名,其中专任教师136人,工人10名,幼儿园教师20名,特岗教师5名,保安8名。

全乡有60个教学班,在库木库勒小学有1个学前班,三所幼

儿园有15个幼儿班,小学生总数1700名,学前班58名,幼儿园508名,共2249人。

全校师生的努力下我乡各学校前后获得以下几种荣誉: 阿热买里小学获得区级“文明示范校”荣誉。中心小学2013年12月获得县级“德育示范校”,“依法治校示范校”荣誉。五个学校的党支部五年以来都获得县级“五好党支部”荣誉。

二、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及措施

1、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是学校的形象工程,它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工作,走进我校,给人清爽,洁净、舒适的感觉,在校园内见不到一点果皮纸屑,我们的做法是:(1)每天实行“两扫”。(2)每班每天都有卫生值日巡逻人员,课间进行随时巡查。(3)学校利用集会、班会、国旗下的讲话等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教育。(4)校园内合理设置垃圾桶。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师生形成了“视校为大家,视班为小家”的爱校护校思想,形成了“到校先洁校,在校必护校”的良好习惯。

2、校训

校训是对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和办学精神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是一所学校校风、教风、学风的集中体现。历届领导班子和广大教师秉承 “团结勤奋

求实创新

求真尚美

和谐向善”的校训,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敢为人先,务本求实,实现了学校教育的健康跨越式发展。并将校训悬挂在校园

内最醒目的地方。

3、绿化、美化、亮化

在绿化工作上,我乡各学校及双语幼儿园坚持有花、有绿、夏有荫、秋有果的绿化原则,在操场上建有草坪,里面绿树成荫,花草树木各有形状,学生在绿树成荫的校园里吮吸着知识的甘泉,享受着环境的幽雅,心情舒畅,师生们步入校园犹如置身于美丽的大花园,真感赏心悦目,教学楼后有各种形状花坛,所有的这些构成了一幅美丽无比的图案。

4、围墙文化

在教室前有两块橱窗,安全宣传栏、飘扬的红领巾及素质教育成果展示图片,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民族团结抵制宗教渗透宣传栏,师生仪容仪表规范栏,学校介绍栏。围墙文化就更丰富了,有各种书画作品、黑板报、五讲四美标语。

5、优美教室打造

在打造优美教室方面,力求做到整体布置规范、美观、和谐、内容健康、有教育意义,彰显了温馨教室建设理念,为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我校从2011年开始实施优美教室打造以来,受到各级领导及兄弟学校的好评,很多学校到校参观,在教室的前面悬挂了国旗,两边墙上悬挂了古诗词,门口墙上是学习园地,墙角有图书角和班班通设备。讲台上有讲桌,讲台的两边放有花草,最为特色的是学生课桌上钉有规范的桌布。这样的布置,潜移默化的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在这样的环境中,师生感觉赏心悦目,心情舒畅。

6、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活动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血脉,它丰富活跃着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我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

(1)搞好每年的庆六.一文艺汇演和每年的阳光体育春东季运动会,让学生展现风采,陶冶情操。

(2)坚持主旋律,多年来,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开学典礼、学生表彰会及重大节日、重大纪念日、重要活动为契机,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3)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手抄报、比赛、法制安全、交通知识讲座、主题班会等活动,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4)扎实开展每周的升降旗活动和每天的“两操”及大课间活动。

(5)每年开展一次教师运动会和间周一次教职工排球友谊赛,丰富教师文化生活,提高教师工作激情。

7、努力提升校园文化育人魅力

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形成源于水滴石穿的不懈,源于润物无声的细致。为此,我们着眼于学生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各种课内外(校内外)活动,努力寻

找教育契机,深化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着重培养其良好的行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1)养成教育

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转折阶段,处在道德形成的重要养成期。引导学生走好人生这一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我们致力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养成教育入手,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实抓好开头、抓好细节,促进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与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对学生一言一行进行引导。坚持从日常的言行、习惯、道德、公德、纪律等常规入手,促进了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这些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

(2)感恩教育

为了继承和发扬“孝敬父母”、“尊长爱幼”、“尊师重道”、“传递爱心”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教育。

随着学校感恩教育的深入开展,学生逐步认识到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得到的帮助太多了,需要感激的人和事也太多了,必须努力学习,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报答父母的恩德,报答老师的培育,报答所有关心自己的人,将来要积极为他人做好事,为社会做贡献。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只要我们真正做到思想重视,大胆探索,不断实践,及时整改,时刻拥有“以文化经营学校,让环境成为隐性课堂”的理念和做法,校园文化建设一定会做得更好。

2014年校园文化建设经验

材料

增强校园文化内涵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排先拜巴扎乡中心小学

篇7:东桥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努力创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既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又能承担起培育新人任务的校园文化体系,使学生在新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精神下健康成长。

二、总体目标

(一)正确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

新时期的校园文化不仅应有传统文化精神,还应体现时代精神,和指向未来的本质。它要求我们教育者用发展的眼光、未来的标准来对待今天的校园和校园中的学生,我们要在审视传统文化的进程中寻找新生长点,要研究现代或外来文化中我们迫切需要的、最有助于我国当前发展的内容,加以融合创新,给传统注入生命的活力,创建具有现代意识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明天,为学生走向社会、面向世界作好准备,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还是要立足提高师生的文明程度,能够站在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高度上。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改变师生把学校简单地看成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改变大家一谈校园文化就是唱歌、跳舞、参加体育活动等片面认识,而是要通过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构建新的校园文化体系,通过深入挖掘校园文化精神,提高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和看法,使师生通过对校园文化的重新认识来进一步认识学校的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办学特色以及学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实现学校硬件设施为载体的物质文化和以师生精神为核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

(二)以校园文化建设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本目标是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习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优良的学风校风,带动和促进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科学进步的价值观和导向正确的舆论氛围,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校园文化建设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追求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是以学校文化价值观形成强大的文化场和文化力,我们就是要在紧抓教学主渠道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道德规范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通过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校园文化真正发挥育人功能,从而造就社会发展的有理想、有抱负、有特色的人才,使学校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高层境界,也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从本质上实现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实施原则:

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与当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密切结合起来,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

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紧紧体现时代精神,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在功能中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

四、建设重点:

1、物质文化方面

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我校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教学楼、运动场尽显雄浑之美;花圃、草地,又不失灵秀之美;校门给人的形象高大沉稳,目标笃信,给人一种执着进取、勇于开拓的力量,催人奋进;步入校门,给人一种异彩纷呈的愉悦,穿行其中,又让人尽享柳暗花明的惊喜;电脑房、多媒体教室等,无不散发着浓浓的现代化气息。

2、制度文化方面

学校的发展,需要人文管理以德治校,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学校得以健康和谐发展的源泉。以德治校与以法治校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学校必须创新有利于师生、学校健康发展的老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总务管理、学校设施管理等各种管理制度,使各项教学管理活动有章可循,在一个有秩序的氛围下良性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要进一步完善《东桥中心小学教师教学常规》,使教学活动向着更科学的方向健康发展。把各项规章制度加以修改、整合,装订成册,成为支撑学校发展的一根重要制度支柱。

进一步完善《东桥中心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充分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教育管理思想,我们的管理应该是尊重的管理,应该体现激励的原则,通过各种教育管理形式,使各项管理内化为学生的自主活动,变纪律为自律,体现教育管理的人文性,做到情感管理、人文管理和制度约束的统一。

3、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层次的、隐性的东西,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我校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和完善学校的精神文化。

(1)塑造“协力、负责、多元”的独特文化,培育校园精神。所谓协力,就是强调在“为每一个学生搭建发展阶梯”的办学理念的统领下,全校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挫折,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最终使我校成为一所令所有人向往和羡慕的学校。

所谓负责,就是每一名教师都要为自己的工作负责,每一位学生都要为自己的学习和学业负责,每一位教职工都要积极参与学校事务,为学校的前途和命运负责,一所负责任的学校一定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一所向全社会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承诺的学校,也一定是负责任的学校。

所谓多元,就是以相互尊重和宽容为前提,提倡每一名教师和学生都要努力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大胆张扬个性,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一所主张多元的学校才真正有自己的未来。

(2)校风、校训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最重要内容。它包括学校的教风、学风。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我校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了具有东桥中心小学特色的校风、校训和学风、教风。

(3)促进班级文化建设个性化。要重视班级制度建设,晨读、出操、值日、听课、作业、课外活动、干部职责等等,每一项都有明令规定,并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做到双向交流和相互传递,班主任变换传统角色,带领学生开展班级工作,每一件事都经过酝酿、讨论、实施、评价等几个步骤;班级以学校活动作为班级工作目标,全面铺开,逐一追求,活动中达成共识,凝成向心力,而活动成功,又能促进其他方面的进步,得到意外收获,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使班集体越来越趋向成熟。

(4)加强校园用语用字规范化建设。学校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课堂教学、纳入教学基本功训练、纳入学校常规管理,渗透到德、智、体、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目标是:教师和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基本达到规定的要求;普通话已成为学校的教学语言,即师生在教学中使用普通话;成为学校的校园语言,即师生员工在教学、会议、宣传和其他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教材(含讲义、教学辅助读物)用字,教学、公务和校园环境用字符合国家颁布的规范标准和要求。

(5)兴趣活动文化大众化。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文艺、体育、科技、学科兴趣小组形式的活动,可以发现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其特长的发展。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又是行为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既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及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多种技能,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还可以磨炼学生意志,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8: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解读

一、课程开发,透现兰艺内涵

2015年初,“兰艺”微课程的开发拉开了帷幕。经专家论证,教师反复尝试探究,“兰艺”微课程基本框架已见雏形。学校首先确定了“兰艺”微课程研究的基本领域,分别是知兰、植兰、赏兰、颂兰四个部分。为了便于操作,又拓展延伸出12个子项目:识兰、说兰、种兰、育兰、绘兰、咏兰、唱兰、赏兰、学兰、制兰、绣兰、售兰。例如“知兰”,可以让学生了解兰花的分布情况、生长条件、品种特点等。又如”赏兰”,包含的内容更丰富了,不但可以让学生探究兰花叶、花、香的特点,还可以让学生从形、色、味、韵等方面进行欣赏,提高鉴赏能力,更可以开展给兰花取名、造型设计、标签设计等深层次的探究活动。接下去就是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例如“颂兰”可以设置这样的教学目标:在阅读分享中品读兰诗,引导学生感悟兰韵,接受兰品熏陶,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抒发爱兰的情感,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对如何做一个具有兰花品格的人的一种思考。确定较为完善的教学设计后,学校就组织几个教师先上单一内容的课,然后不断丰富、完善、优化课的内容,确定课的教学三维目标,形成课的特色。一段时间后,通过对这些课的性质、目标、内容、要求、评价等方面的逻辑梳理,按照课程的理念,制订出课程纲要与实施方案,这样兰艺微课程就初步形成了。

为了确保课程开发少走弯路,良性发展,学校决定先在五年级进行尝试,然后推广到其他年级,最后覆盖整个学校。目标是围绕兰文化开发50门左右微型课程,让全校每一个学生有充分选择的自由。

二、实践体验,展现兰艺风景

围绕“兰艺”微课程的开发实施,学校还同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兰艺”微课程的内涵,让课程的开发建设不断地向纵深发展。

(一)知兰———擦亮智慧的眼睛

课程的实施不能只让学生从课堂上认识兰花,还应该充分发挥校园周边的丰富资源优势,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兰花丛中知兰、懂兰。“中国春兰样品园”与学校近在咫尺,课程教师时常带领学生信步前往,聆听专家介绍荷瓣、梅瓣、水仙瓣等春兰品种。“浙江省蕙兰样品园”的工作人员则让学生了解了春兰与蕙兰在根系、叶形、花期、花量等方面的区别。

尤其是“丝网花”的制作,更是让学生倾情。学校在网上了解到“丝网花”的制作工艺,就专门派遣教师到上海去学习技艺。学成归来的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普通的丝袜和铁丝等简单的材料,围绕“认识花、制作花、创造花”这一主题目标,制作出色彩艳丽、造形丰富、花形逼真的各种花卉。通过对花形感知,引导学生发现“花”的自然美和艺术美,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事物的能力,激发学生大胆尝试的勇气。同时,学生独立创作、不断创新的能力也在类似的实践过程中提升。丝网花作品在各种大型活动中频频亮相,受到围观与点赞。

(二)植兰———播撒希望的种子

学校开展了“我与兰花同成长”的活动。首先是教师讲解种植兰花的步骤和注意点。教师边讲解边演示,不一会儿,一盆兰花就亭亭玉立地呈现在眼前。同时,摄像老师把刚才的情景拍成视频上传至校园网,供学生课外学习。接下来,轮到学生开始大显身手。他们五人一组,时而专注地种植,时而相互交流一下种兰经验,时而对其中一盆评头论足。兰花种好了,大家各自捧着劳动果实,舒心地笑了。种植完毕,各班把花领回教室进行护养。学生上网查找或请教家长学习养护兰花的知识。每班养护两个月后,初步检查评比各班的春兰生长情况,开展兰花选美活动。

每年的阳春三月,学校均组织学生到兰文化基地去给兰花换盆。通过体验活动,使学生获得初步的种植技术,也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

(三)赏兰———追寻最美的风景

在“兰艺”微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对兰花的欣赏能力,有许多课例脱颖而出,《我给兰花取芳名》就是其中一节。那时正值一年一度的兰文化博览会开幕,展览地点就在学校附近。于是,执教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去赏兰,其中一个要求:把自己喜欢的兰花拍下来。回到教室,投影出自己喜欢的兰花,继而聚焦兰花芳名。经过学生的讨论、探究,发现有些兰花的名字是由发现者姓氏或名字来取名的,如宋梅、朱氏仙、张荷素等;有些是根据兰花产地来取名的,如漓渚第一仙、东山梅、龙泉素等;有些是根据兰花形态来取名的,如舞蝶、四喜蝶、端秀荷等;更有根据人们的意愿和理想来命名的,有大吉祥、如意素、长寿梅等。掌握了兰花取名的规律,就发给每个小组一盆兰花,比一比哪位同学取的芳名最动听、最有内涵。

给兰花取好芳名后,接下去就是制作标签。标签的设计又是一项挑战,既要考虑标签的材料和制作的形状,还要书写漂亮的字体。有几个学生在纸上练习了几十遍后才写到标签上。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得到了训练,鉴赏能力也提高了。

(四)颂兰———沐浴纯洁的心灵

咏兰诗是我国诗歌王国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知兰、植兰、赏兰后让学生了解颂咏兰花的诗歌,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兰花的认识,也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学校组织学生搜集咏兰诗,再精挑细选30首编印成册,发给学生,让他们诵读学习。还带领学生走进“兰文化研究基地”———诚信国兰家庭农场,开展“我咏颂兰诗”活动。从孔丘的《猗兰操》、屈原的《九歌》、郑板桥的《峭壁兰》,到鲁迅、朱德、陈毅、张学良等当代名人的咏兰诗,还有自己创作的儿童诗,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在兰苑回荡,表达出学生争做“清高不自傲·孤芳不自赏·自珍复自爱”的新时代“兰乡好少年”的美好追求。

三、文化建设,体现兰艺元素

兰文化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窗口,学校以“春兰”为校花,校徽设计也别具特色,以“漓渚”的第一个大写字母LZ变体,组成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寓意花乡少年在花园般的校园里茁壮成长。学校对楼、廊、厅、室规划建设亦具匠心———楼:从漓渚的花乡地域特点命名各个教育楼,分别为春兰楼、芝兰楼、蕙兰楼、育兰楼。廊:围绕“知兰、颂兰、学兰、绘兰”四个主题进行设计布置,培养学生识兰、爱兰、品兰的思想意识及高雅大气的人格魅力。厅:大厅是学校的文化窗口,也是展示学校特色创建的窗口,布局上突出学校的兰文化品质的特点,使进入校园的每一位来宾深深感受到学校的兰文化。室:学校的每一个教室都是学生进行学兰、研兰的重要场所,从班级命名到教室的布局充分体现兰文化的精髓。

课程应该以教材为支撑,在实施“兰艺”微课程的同时,学校在原来校本教材《儿童花文化》的基础上,着手编写“兰艺”微课程教材。利用丰富的兰花资源,以“春兰”为载体,深挖“少先队活动与兰文化”的内涵,把兰花素淡、雅致、洁净、默默无闻、甘于奉献、芬芳永留人间的无私品质融入到学校文化建设中,编写了《兰精灵扬帆课程》。课程按低、中、高三个学段,分上、中、下三册。低段《兰精灵扬帆起航》,中段《兰精灵扬帆远航》,高段《兰精灵扬帆领航》,分别通过“识兰乡,塑爱乡情怀;品兰诗,咏兰花品质;叙兰事,修身心立德;学兰人,扬清风正气”等板块,引领学生进行系统化学习,达到“学兰·树兰·尚德”的美好境界。

“兰艺”微课程的开发,让教师的研究有了抓手,由于探究的资源遍地开花,可以信手拈来,激发了教师研究的兴趣和动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摘要:为了跟上课改的节奏,漓渚镇中心小学根据“花木之乡”“春兰故里”的地域文化,种兰育兰、售兰赏兰的民间特色,以“兰艺”课程为切入点,推进微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知兰、植兰、赏兰、颂兰”,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点燃教师开发课程的热情,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兰艺,微课程,开发实践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Z].2015.03.

[2]单从凯,王丽.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13,12.

篇9: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解读

城市发展和学校扩张导致发展模式改变,于是大学城孕育而生。大学城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景观面貌雷同,对原生态环境破坏等。校园景观是塑造校园环境培育校风的最佳途径,而其建设的不理想很大程度影响了校园环境的认可度,曾经被喻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已在愈演愈烈的文化缺失中渐行渐远。

校园景观建设的文化载体语义

大学城新校区的建设通常是在市郊进行的,人文气息较为薄弱,要想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就要更加注重景观的文化传承作用。因此研究校园景观建设,探索适用于大学城发展模式下的校园景观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国外大学城的校园景观特征

纵观欧美大学城,可根据校园景观分为传统型大学城和现代型大学城。传统型大学城历经几百年发展物化在景观表面的校园文化往往是质朴、厚重、能够激发起对知识的向往。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最具代表。牛津大学城的景观以古老建筑著称,走进牛津城仿若走进了中世纪,饱经沧桑的建筑更加凸显历史分量。传统型大学城选址都是在城市周边的小镇上,风景宜人,学校与小镇社区共同发展,共同使用公共设施,两者完全融合;街道从学校穿过,整个大学没有大门和围墙,这些优美的景观衬托出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

现代型大学城从规划角度分为两种:一种是摒弃传统学院封闭式的四方庭院形,追求校园开放性。其形式是:建筑群围绕中心广场布置,主建筑位于中间,采用钟楼式突出其宏伟壮丽,严整轴线对称方式,以图书馆作为建筑的学术象征。此类规划手法在我国近代大学规划中运用十分广泛。另一种是指采用功能分区来规划学校。例如包豪斯设计学院,彻底体现功能主义的规划模式,将学校功能分为教室、画室和工作室,通过建筑连廊的设计将三个功能体结合起来。

2. 国内外大学城的差异

(1)大学城的形成方式不同。大学城的形成方式可分为自然演进型和主动构建型。我国大学城都是主动构建。基本用一种构建方式——將某城市多数高校迁往市郊集中办学,实际上迁往大学城的高校都是独立办学,有独立校园,教学等无异于之前。而国外大学城往往都是历经发展才形成,从而文化蕴意深厚。

(2)大学城的开放程度差异。大学城的开放程度主要体现在与社会产业的联系,与所在社区、学校间的联系。我国大学城从目前发展来看只是将高校办学地点集中,教学设施、资源没有共享。校际间交流没有实质性突破,只有地缘关系而已。

大学城校园景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 景观手法雷同、千篇一律,校园本身特色形象弱化

由于景观设计手法雷同而走进校园导致感受不到景观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一:校前区、中心轴线景观。该区域是展示校园景观建设的关键部位,校门前空间景观设计是体现校园文化的最佳载体,但很多学校没有把握住,建成了千篇一律的校前区,采取相同的空间围合手法与形态,中心轴线景观多以线形、水体组织整条轴线。二:设计元素的雷同。花坛、树池等相似设计元素,形态也极为一致;大学城校园景观的建设多采用居民区的设计元素,走进学校感觉不出校园景观的差异性,也就更谈不上校园本身的景观特质。三:校园景观文化的表达方式类似。以自己的校训来命名教学楼,以及各式各样刻有字样的景石,这些常见的校园景观文化,由于易模仿且教条而缺乏独特感染力。

2. 校园建设与生态环境循环规律间的矛盾

我国大学城的建设是属于大规模的搬迁建设现象,短时间大规模的建设破坏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目前大学城选址多在城郊,自然风景较为优美,地形较为复杂,校园景观的设计往往都脱离了所处场地的大环境,很多校园的景观都是先将校园与外部环境割裂开来,在此前提下对校园景观进行深入设计。这种做法一开始就使得校园景观设计方向发生了偏差,无论后期的景观如何营造,都是“死”景观,很难维持自然生态的面貌。试想一下脱离整体的部分如何能实现有效运转,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了。

3. 校园建筑设施与景观的关系

校园建设密度低,一方面使得土地利用率低,而另一方面使空间失去归属感,亲切感,缺乏传统校园的文化氛围。建筑是构成校园形态的一部分,好的建筑往往能够促进景观发挥良好的教化功能。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要注重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景观的设计要在形态、色彩和质感上都与建筑相协调,与整个校园环境相协调,共同构成新的校园形态。当前校园建筑的建设趋向综合化,多功能化,对景观的设计提出新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机遇。总而言之,这种新的建筑形式不仅有利于将资源集约在一起,也有利于景观的渗透,形成建筑空间的趣味性。

4. 校园景观建设文化内涵薄弱、认识意义缺乏

新校区没能通过景观设计手法承载老校区的文化内涵,新时期高等教育关注的不应该仅仅是课堂上的教育,更要注重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培育功能。因此做好大学城校园景观的建设首先要正确认识校园景观的意义,提高促进景观建设的意识。

结 论

每一所大学校园都经历着从诞生到成长、发展的历史过程。校园的空间环境是这一历史进程的产物和见证,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强大学城校园景观的建设,是校园之所以为象牙塔的重要前提。

篇10: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解读

2012年5月20日

近期,湖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该校通过组织弟子规学习;校园文化建设主题研讨会;学生丰采展示等方式井井有条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通过这一主题系列活动把该校园建设提高到文化建设的高度,为完成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任务创造良好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创设一定的文化氛围,既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加有利于素质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

总之,该校校园文化建设真正地体现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篇11:中心小学校园网建设方案

我们以学校教育的信息化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提出了创建“数字化校园”的目标。校园网站是我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一项主要内容和重要举措。校园网站是学校为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服务,实现学校对外交流的一个平台。学校的网站建设应该为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教师教学服务,成为学校与家长、教师、社会联系的桥梁,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闪亮窗口。

一、学校网站的定位

1、信息交流的新窗口。通过它为学生、教师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提供一个交流对话窗口,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展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主动获得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2、教育和管理的新平台。通过网站建设,可集成教育优质资源,可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掌握包括网络教育技术在内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主动适应未来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通过学校网站这个平台,让学生参与进来,制作班级网页,编辑电脑小报,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生活、娱乐营造一片新的乐园,积极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楼德镇中心小学网站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设置

首页、学校、学生、教师、家长、资源、影视、留言板、校园博客

学校 学生

教师

家长

资源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班级新闻 教师文集 领导班子 校训校徽 作品展示 电子教案 规章制度 校园风光 校园动态 电子报刊 课题研究 学校工作 校长室 书画展示 工作计划 计划总结 重点工作] 手工作品 工作总结 通知公告 教导处 青藤作文 教学论文 日程安排 赛事信息 教研动态 欢乐学堂 教学随笔 通知公告 计划总结 电脑教程 案例分析 校本培训 学习资料 科学启智 美文推荐 教科室 科研动态 英语园地 学习资料 科研成果 课题研究 计划总结 趣味数学 教师风采

学习资料 通知公告 快乐语文 大队部 大队活动 轻松一刻 国旗下讲话 队知识 童话故事 德育阵地 三项竞赛 计划总结 影视剧场 学习资料 通知公告 益智游戏 总务处 安全保卫 安全教育 财产管理 校务公开 相关报道 本周工作 收费标准 作息时间 消防安全 公文流转 学校校史 交通安全 集体荣誉 教师荣誉 用电安全 校园明星 教师光荣榜 紧急护救

三、网站管理机构及信息员分工、楼德镇中心小学网站管理领导组:

家长学校 专家指导 前车之鉴 家教心得 家校联系 心理辅导

影视

课堂实录 中小视频 教育影片 校园歌曲

软件 教育软件 应用软件 课件 语文 数学 科学 信息 思品 音乐 美术 游戏 益智游戏 FTP

长:赵建彬

副组长:赵建龙、高国新、王太强、马刚 成员:贾娟、房长娥

2、网站工作组:

长:赵建彬

信息员:各级部、办公室负责人及全体教师

4、审核员:赵建龙(主要负责语病、错别字)

四、网站建设具体日程安排。时 间 2012.9 2013.10

建设进度

服务器建设、域名开通、栏目规划 网站主页建设、各栏目资料收集 网站信息录入 网站信息审核

五、学校网站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

作为一项综合全面的教育现代化基础工程,学校网站建设已经全面铺开,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网站的质量,完善网站的功能,使之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网站建设过程中应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目标考核”的要求,坚持师生共建、服务教育、反映生活的原则,采用以教学与管理应用为核心、软硬件并重、建设与应用并重的模式,来完成具体的制作任务。

1.要建设一支由学校领导带领下专兼结合的网站建设与管理队伍,进一步加强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成员可由各组室、年级负责人和教师、学生骨干组成。具体完成搜集内容、整理资料、开设栏目、形成框架、制作主页、维护更新的工作。信息组同时要承担发布网站、维护网站、推广网站的任务。

2.要有一套完善的站点设计制作评估体制以保证站点的建设质量和正常

负责人

网站领导组、工作组 网站领导组、工作组 各栏目信息员 审核员

运行与维护。学校应定期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分层培训,全面提高教师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对网站建设人员的制作工作进行合理的考核与奖励是学校网站不断发展完善的动力。

3.要有本地、本校特色。也就是说要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点,要体现本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目标和要求。

4.能为学生提供综合学习服务。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的教学研究模式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探索学校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课题。通过师生共同建立一个突破时间、地域限制的学习网站,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形成学校学习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习者全方位的综合服务。

5.关于学校网站的功能模块设置首页:网站的主要页面。在每周更新(必要时每日更新)的支持下,适时提供每周(天)的校园动态新闻以及其他突出学校特色的内容(如校长寄语,学校公告)。提供教师课件、学生作品教育法规等链接,集结发布学校的专题新闻。同时提供各组室网页、师生个人主页和国内教育相关网站链。

我们紧紧围绕“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的办学宗旨,在“实”上下功夫,在“新”上做文章,在“优”上创特色,以优美的教学环境,超前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敬业的工作态度,先进的教学手段,严谨的教学作风,纯正的学习氛围,一流的服务质量,来赢得学生的依赖、家长的信任、社会的认可。

我们相信,明天的明星小学,一定会群星闪烁,辉耀天空!明天的明星小学,一定会是教育百花园中一朵最亮丽的花朵,芬芳艳丽,香飘万里!

上一篇:中秋国庆促销活动方案下一篇:5教研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