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论文写作指导

2024-04-20

大学论文写作指导(精选8篇)

篇1:大学论文写作指导

认识和把握选题意义的一般方式方法

选题意义即选题的价值或“有用性”。现在通行的开题报告要求研究者从理论与实际两个层面去认识或把握选题的意义。

就文科范围内的绝大多数选题而言,选题的理论意义,一般是指选题对选题所属学科或学科分支的理论建构价值。选题的实际意义或实践意义即选题的实际应用价值,亦即选题的研究完成、研究结果发表或应用之后产生的效益或积极影响。为了准确地认识或把握选题的意义,我们至少应当先做两方面的工作:认识、分析选题所属学科或学科分支的基本结构和本质特征,大致理解选题所属学科或学科分支的发展概况。下面,我们以文艺学为例讨论选题意义的认识和把握。

文艺学由文学理论、文学发展史和文学批评三大板块组成。这三大板块相对独立但又不能截然分开。为了准确把握自己的选题的意义,研究者必须对自己的选题所属学科或所属学科分支的基本结构、本质特点有着清醒的认识。我们假设某毕业生的选题在文艺学的分支学科文学理论的范围之内,那么,他在描述选题的意义之前应当首先弄清文学理论的内容与本质。

文学理论是以一切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个学科分支,人们一般认为其基本内容可分为观念论、作品论、接受论、源流论等几个方面。文学理论不像文学发展史和文学批评那样去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而是以美学、文化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为指导,从理论层面和宏观角度探讨、阐释文学的本质特征和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探讨、研究文学理论自身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因此,文学理论是既对文学进行形而上的理论研究又对文学理论自身进行研究的学科或学科分支。

接下来,我们还要大致了解选题所属学科或学科分支的发展况。对于一个准备做文学理论方向课题的本科生而言,他至少应该了解文学理论的基本理论研究的发展概况。例如,近几年又从国外译介或引进什么新概念、新观点,在国内文化转型的背景中人们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又有什么新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实际创作中.哪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等等。

1.论文写作指导教学

2.护理论文写作指导方法

3.sci英文论文写作指导

4.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5.最新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6.关于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方法指导

7.议论文写作指导教学教案

8.计算机专业论文写作指导

9.议论文写作训练指导

10.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篇2:大学论文写作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有效教学;路径

高校开设大学生指导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让大学生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调整,为大学生提供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同时让大学生了解自己在就业中的权利,不要盲目的为了工作而放弃自己的权利、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就业形式的分析,促进大学生积极的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并且适当的为大学生讲授一些就业的方法以及自己进行创业的途径,以便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的能力、近几年迫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但如何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还需进一步的探索、

1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对就业指导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虽然很多高校都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但是在认识层面上对就业指导课却并不是特别的重视,甚至认为该课程并没有设置的必要、主要是因为在一些高校中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单纯的认为是一种社会实践课,认为平时已经开设了实践活动的课程与该课程存在一定的重复性、还有的高校认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仅仅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帮助大学生完成就业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准备工作,不可能通过简单的一些知识讲授,几节课就完成的,一定要提高认识将大学生就业长久的抓下去、1、2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方式创新度不高虽然我国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课,但是都是各个学校自己安排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统一的教材,更没有统一的教学目的,还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而且在讲授的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讲述为主,缺乏学生互动的过程,无法满足大学生对于就业所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尽管开设了这个课程,但是大学生却不能从该课程的学习中获得任何有用的知识、而且开设的课时也比较随意,易造成教师和学生的不重视。

1、3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内容上来说,讲授的内容还停留在对就业形式的分析,如何选择职业等的范围,内容过于陈旧过时,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于就业的一些需要,总是进行一些空泛的理论讲述,而忽略了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大学生都需要不同的就业指导、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方法缺少个性化和多样性,应该努力扩大教学范围,将大学生的能力测试,职业规划等内容纳入课程范围之内,提高该课程的实用性。

1、4就业指导课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非常复杂的课程,涉及的知识面也非常的广泛,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公共礼仪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该课程的教师一定要具有很高的理论知识体系和丰富的社会经验、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中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知识体系,而且由于高校的教师长期没有与用人单位有接触,也会导致在就业指导的时候由于知识的过时而导致指导的效果不理想、为了让大学生指导课开设的有意义,国家特别规定该课程的教师必须具有职业咨询师的资格、但是由于职业咨询师在我国才刚刚兴起,人才的缺口还非常大,远远不能满足各大高校对于职业咨询师的需求、所以很多高校对于该课程的设置还是由本校的教师来兼任,由于这些教师没有专业的职业咨询知识和经验,仅凭借自己的一些工作经历来讲授,很难保证课程教学的效果。

1、5就业指导课德育教育效果不高由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的内容仅仅局限与就业的技巧等应急的方案上,而忽略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使得很多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出现了眼高手低的情况,只想着要求工资待遇,双休等的要求,而忘记了任何工作都需要自己的付出辛苦的劳动,导致了大学生就业与用人单位用人之间的一些矛盾,出现了待遇好的单位挤破头,而待遇一般或者是二三线城市却出现人才缺乏的情况、

2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路径

2、1构建就业服务体系,建立结构合理的指导队伍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所面临的最大的障碍就是缺少专业的就业指导的教师、而教师的专业能力又直接关系到该课程的讲授效果、所以建设一支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的就业指导的教师队伍,对于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高校要加强对于本校的就业指导的教师进行培训,丰富这些教师的就业指导的理论知识,并且让这些教师更多的涉猎一些关于就业心理学,公共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使得这些教师能够更加有效的解答和梳理大学生对于就业所存在的种种疑问和迷茫、并在这些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中进行选拔,选出一些有志向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愿意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帮助的理论基础较强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让这些骨干教师来带动其他的教师共同进步和提高、其次,积极聘请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的人,经理等涉及招聘人才的管理人员到高校做就业指导的顾问,让大学生可以获得关于就业指导的一些更加专业的回答,而且可以更多的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可以有意识的来培养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的缺点,对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都有一定的清晰的认识、高校还可以定期的举行一些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讨会,让一些专家与大学生进行直接的对话,提高其面试时的经验。

2、2以全过程就业指导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丰富复杂的课程,由于在我国这门课程才仅仅是刚起步,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这方面的教师进行刻苦的钻研,以便建立一套完整而全面的就业指导的理论体系、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对于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包括毕业生在就业之后的任职情况进行收集,明确毕业生在就业和就业初期最容易遇到哪些问题,需要哪些帮助、还要积极与用人单位和招聘部门进行沟通,了解企业更看中大学生的哪些素质,需要怎样的人才、这些信息的收集都可以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帮助教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对我国就业形式,本专业就业情况,包括大学生能力的分析,职业的预测等方面的研究,来提高就业指导课对于大学生的实用性、这两方面的努力都可以为就业指导教师的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支持作用、而且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应该仅仅在快毕业的时候才开设,而是应该在大学生入学之初就开设,然后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的教育,长期对大学生就业进行指导、

2、3通过互动式教学提升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的丰富教学模式,进行多样化的教学、由于就业指导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使得单一的教师的讲解模式不能完全的满足大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需要,尤其在一些公共礼仪,人际关系这样的问题上,要尽可能的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值得学习的良好的榜样,也可以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礼仪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运用演讲,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的实践性,教师可以更多的在课堂上运用情景模拟来进行教学、比如,将大学生就业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拿来当作案例,让大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个情景进行模拟,可以模拟面试的过程,也可以模拟入职后的一些场景,让大学生对于就业时的情况有个更加真实的体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社会体验,让大学生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避免将社会想象的过于美好、总之,教师要通过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来让学生参与到就业指导中,真正在这门课程中有所收获、而且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对大学生进行分班教学,因为专业不同在就业指导上运用的方法必然也存在着差异、还有对大学生反馈回来的问题认真分析和解答,除去大学生对于就业的困惑、

2、4实施校企合作提升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性高校要积极利用校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的机会,增加大学生对于企业的了解,对于自身专业的认识、同时,通过这个平台也可以让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就拥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方便大学生在毕业后就业时的择业选择、而且在校企平台上,大学生可以得到企业中的专业人士的知道,更清楚的了解工作岗位的职责,有效的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成社会需要的经验和能力、高校还可以积极主动的走出去,去了解与自己所设置专业相关的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情况和对于人才能力的要求、根据企业的需要来对本校的大学生进行培养,包括思想上的教育也包括专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可以将企业请到学校中来,让企业中的专业人士来为大学生讲解有关职位的技能需要,通过学生与企业的之间交流,让双方都对彼此的需要有所了解。

3结语

篇3:大学论文写作指导

一、在范文中理解英语文章主题的表达

范文阅读和分析的过程中, 学生不难看出, 英语文章篇章组织发展是“直线型”, 习惯于开门见山, 把主题句放在最前面, 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即直载了当地陈述主题, 进行论述以引起听话人或读者的重视。其语篇结构的特点是, 篇章按照一条直线推进, “起笔多突兀, 结笔多洒脱”, 习惯于“果”在前, “因”在后。美国学者卡普兰 (Kaplan, 1966) 认为汉语学生作文方式呈“螺旋型”, 即不直接切入主题, 要有一个由次要到主要、由背景到任务、从相关信息到话题的发展过程, 层层铺垫, 最后进入主题, 且语篇的推进具有一定的反复性, 如作者在谈到几个问题时, 谈完后面的问题后, 可能又回过头来涉及前面已经讨论过, 但自己认为有必要强调或没有分析清楚的问题。这种逐步达到高潮的归纳式的篇章结构, 只在文章的最后才画龙点睛, 可以说是“起笔多平铺, 结笔多圆满”。基于中英篇章模式的差异, 范文阅读和分析时, 教师的引导有益于学生感性地了解并接受“直线型”篇章组织发展模式, 逐渐培养英文的写作习惯, 即“段落起笔主题句, 而后分点说明。分点说明的目的是展开主题句, 并为在以后的段落中增加其他意思做好准备”。

二、在范文中认识英语语篇的衔接手段

衔接作为构成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范文阅读、分析的过程中不可忽视。澳大利亚的韩礼德和哈桑认为, 任何一段能成为语篇的语话必须具有语篇性。他们所说的语篇性包括两方面的特征:一是结构性特征, 另一个是非结构性特征。结构性特征指的是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非结构性特征指的是话语内部的上下衔接——所谓衔接, 说到底就是语篇内部两个不受句法结构制约的成分在意义上相互关联, 衔接手段可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韩礼德和哈桑 (1976) 把英语中通过语法手段实现语篇连贯性和完整性的衔接手段称为语法衔接手段 (reference, substitution, ellipsis and conjunction) ;把通过词汇实现语义统一, 衔接语篇的衔接手段称为词汇衔接手段 (lexical?cohesion) (重复、泛指词、相似性、可分类性和搭配) 。

在大量的范文阅读、分析中还可以发现, 以语法衔接手段为基础, 在篇幅相近的英汉语料中英语的照应、连接手段出现频率高于汉语, 汉语替代和省略出现频率高于英语;衔接手段之所以在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共性和异性, 从文化和语言自身的特点以及语言思维与逻辑关系上来分析,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所以汉语中的照应和连接都不如英语多, 而汉语的替代和省略又多于英语;主要是汉语的名词性替代出现率多于英语, 也就是汉语的“的”字短语和“者”字短语多于英语的“one/ones, the same”用作替代时出现的频率。这一点主要从“的、者”的渊源看是由于汉语和具有衔接作用的“这、那”有同根性。

但所谓的“形合”和“意合”都是相对的;由于每种语言在语法衔接手段的运用上有它们各自的倾向, 这就要求学习者在范文阅读中对此应有较为清楚的认识, 旨在避免汉语负迁移现象出现在英文写作中, 例如:“He was ill yesterday, he didn’t show up this morning.”许多学生在英文写作造句时, 由于受汉语“意合”句的影响, 忽略了连接词而写出这样的病句来。所以王力先生评价英语是“法治语言”, 汉语则是“人治语言”。

三、在范文中掌握英文句子的写作技巧

句子是文章的载体, 范文分析中精彩的句子常常层出不穷。英汉思维角度的不同体现在英汉句子结构上的差异也是十分显著的。英语造句, 注重句子形式, 注重结构完整, 注重以形显义, 句法结构呈显性接应, 即, 关系词和连接词经常用来连接句子成分, 同时还有其它连接手段, 如形态变化形式, 包括词缀变化, 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形态变化以及广泛使用代词保持前呼后应得的关系, 使用“it”和“there”做替补词起连接作用等等。

而且, 英语的语句主干明显, 即主、谓、宾结构突出, 有如一棵树的主干。在表达比较复杂的思想时, 英语句子往往开门见山, 在主语和主要动词的基础上, 使用各种形式手段或连接词把分句、短语或从句连接到句子上去, 恰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因而被称之为“树形句式”。相形之下, 汉语句子中动词用得多。在思想表达时, 汉语句子借助动词, 按时间先后顺序或逻辑顺序推移, 层层铺开, 句子的结构有如一根竹子, 一节一节连下去, 靠语义彼此相连形成流水句的形式, 这种“竹形句式”没有英语所常用的那些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连接副词, 介词等, 所有多余的形式连接手段在汉语中均被最大限度的删除掉。词语之间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 因此, 注重隐形连贯是汉语句法的突出特征。这里以两个句子为例就可清楚地体会到句法结构的显性接应和隐形连贯: (1) We will not attack unless we are attacked. (2) 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受汉语流水句形式的影响, 中国学生写英文句子往往句式单一, 缺乏形式上的变化, 文章单调乏味, 毫无生气。所以, 教师在范文阅读分析的过程中, 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英文句式 (简单句, 并列句, 复合句, 长句, 短句, 平衡句, 松散句, 圆周句, 反诘句等等) , 以“达意”为目的, 充分调动不同的句式结构, 长短结合, 形式多样, 文章就会生动有趣, 充满活力。

再有, 西方文化把客观事物看成主体, 并以此为中心, 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他们习惯于以客体为中心的思维模式, 把客观世界作为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的核心。而汉民族视人类为宇宙的主体。反应在语言形态上, 其明显标志之一就是在描述事物和阐述事理过程中, 特别是当涉及行为主体时, 英语常常用表示人或生物的词 (animate) 做主语 (或潜在的主语) ;汉语则常用非生物名词 (inanimate) 做主语。

英文范文欣赏的过程中, 对比英汉语两种语言句式上的差异无疑有助于学生转变固有的母语写作习惯, 快速掌握英文句子的写作技巧, 使文章语句行文流畅, 结构规范、语义清晰, 符合英语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

四、在范文中领会英语词汇的使用

西方文化具有较强的抽象性, “尚思”;中国人则见长于具象性的语言描写事物特征, “尚象”, “象形”文字就是典型的具象思维的结果。这种差异反映在词汇使用层面上则是, 英语文章中的抽象名词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汉语, 常使用大量的涵义概况、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 从而使英语具有“虚, 泛, 暗, 曲, 隐”的感觉。相反, 汉语习惯运用具体、形象的词语表达抽象的概念, 给人以“实、明、直、形、象”的感觉。例如, “一件鸡心领毛衣”, 英语为“a V-necked sweater”, 体现了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再者, 受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表述复杂抽象的概念时, 英语文章多采用平实质朴的词汇阐释问题;中国学生则偏爱用比喻或成语。由于成语多来自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历史轶事、小说、戏剧或古诗词, 若直译为英语, 英美人无法理解其间的隐喻、明喻内涵。例如, 一位中国学生在英语作文中这样写到:“Therefore if you can not drive in United States, you may just like the one who don’t have feet to walk.”“No matter they are good or not, we can take them as mirror, to see what we can improve and what we can keep.”这里的两个比喻“像残疾人一样寸步难行”“像镜子一样是我们的参照”难住了英美读者, 他们的文化里没有这样的象征用法所以很难理解句子的意思。试想将“胸有成竹”译作“There is a bamboo in the heart”, 英美读者一定是一头雾水了!因此, 范文阅读分析中, 注意中英词汇的使用差异, 不断增强语言差异的敏感性, 日积月累, 一定能为英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4:指导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从何入手

先说“新”。出新应该是对一切论文写作的要求。一般来说,这个“新”是指观点新。如果这样要求大学生实在有点勉为其难,他们本身的理论建构还没有形成,还处于向别人学习知识的阶段,要他们站在宏观点上提出比前人更进一步的新观点,对大多数大学生而言,是不可能的,所以把“新”仅仅定在“新观点”上在实际中是不好操作的。笔者认为,论文写作还可以在方法上出新,比如学中文的同学会发现许多有价值的文学理论都是借鉴别的学科的成熟理论而提出来的,比如乐黛云借用物理学上关于“熵”的理论来阐述比较学的相关理论,这样讲,学生很快就会明白。曾经就有学生借用物理学上关于“场”的相关理论,用到文学理论的系统建构上,写成了一篇近万字的优秀论文。还有,在边缘学科也容易找到论题,比如前人将写作学科和心理学科相交叉,进行写作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的探究,就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在方法上出新,还有一种做法行之有效,那就是思维学上讲的逆向思维法,简单讲就是挑毛病。专门挑别人学术文章中的毛病,大学生写论文苦于找不到目标,把别人的文章作为标的,马上就可以收拢思绪,这样训练学术论文写作,好处有二,一是能够仔细研读别人的文章,一般而言,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大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这样,无形中学生学到了别人思考问题的方法,知道面对一个问题,该从哪里找到一个切入点,要怎样组织论证过程,因为是要挑刺,学生会读得格外仔细认真,学到的东西也就格外多。第二个好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既能挑出毛病,又能有理有 据地自圆其说,这种辩驳能力的训练,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也是极为重要的。学术论文出新还有一个做法就是写综述,比如一年当中某一学术期刊就某一学术问题陆陆续续发表了好些文章,那么到年底将这些文章放在一起归纳综合,一是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二是梳理其中有用的原始资料和第一手材料,三是对这一学术问题的研究前景、方向作出展望。这种综述文章需要扎实的专业功底,对综合能力、鉴别能力的要求也很高,学生通过写这类文章,把握材料的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所以说,学术论文出新除了观点新,还可以在方法、思维方式、材料整理等方面出新,而这些方面大学生是能够胜任的,并由易到难逐步学会学术论文写作。

再说“小”。将论题划小,恰恰是大学生最不好把握的环节,而论题越小,学生写起来越好把握,成功的系数就越大。眼高手低是大学生写学术论文最容易犯的毛病。如何帮助他们克服这个毛病,我认为,首先强调功夫在平时,教导学生在学习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思考问题,比如在西部地区的学生对西部地区的方言可以多角度探讨,比如第一个角度对某一种方言的分布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第二个角度同一地区不同县市对同一物品不同称谓调查;第三个角度对某一种方言的演变过程的调查;第四个角度对某一方言受强势语言影响的现状调查;第五个角度对方言影响沟通的现状调查……总之,平时就教会学生对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去调查,并写好详尽调查报告,最后再选取一两个第一手材料最可信、资料最齐备、分析最透彻的角度来做文章,才能保质保量地写好学术论文。其次,强调对材料的条分缕析,这方面,季羡林老先生介绍了一个极好的方法,他的方法是:如果我们意识到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取一张比较大的白纸记下这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把能想到的相关数据、材料记在白纸上,然后到图书馆找相关资料查寻,并在白纸上记下那些有用的资料,回到家中,开始回视那些资料,不断记下由阅读这些资料而激发的新的思想,对材料进行新的整合,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慢慢地想这些资料、问题,并理清思路,到第二天、第三天都不忙着动笔,依然在那张纸上填填写写,直到觉得所谈问题都是实质性的,解决方法都是切实可行的,结论水到渠成时再提笔,这时候,论题自然就小了,同时也不必担心论题太小,没东西可写。其三,强调小处着眼,大处落笔。小并非无价值、无聊,比如有同学为出新为求小,对《红楼梦》,他拟出一个“宝钗、黛玉谁的脚更小”的题目,虽然他收集到许多历史上有关小脚的文字记载,但我们还是否定了这个题目,原因是认定没有研究价值。周汝昌先生研究红学,有一个切入点很小,就一个数字——108,他提出108这个数字,并非“八”为考证当初曹雪片芹中《红楼梦》是多少回目,他还引出在中国人的哲学观念中有一个108情结,他说,女娲炼石,这石头高十二丈,脂批说这是照应十二正钗,这石头成正方形,每边二寸‘四丈,是高的一倍,相乘是九十六,十二加九十六恰恰一百零八,这是其一;一排正钗,八排副钗,正好九排,九是古老的中华文化品评人的格,叫上中下,上里边又分上中下,中里边又分上中下,下里边又分上:中下,共九品,古画叫做九品中正,这里面又是一个108,这是其二;《东周列国志》108回,乾隆年间的《歧路灯》也是108回,108是我们中华文化里最喜爱的一个数字,庙里撞钟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还十八,撞钟节奏一共是108下,曹雪芹的原稿是七十八回,脂评说后至三十回,七十八加三十还是108,这是其三。总归一句话,重要人物就是108位女儿,针对《水浒传》的一百单八将,这都是文化内容,不是文字、数字游戏,内容深刻得很。看似简单的数字108,却包蕴着如此深广的内容、博大的思想。由此可见,从小处入手,层层深入,方见功力。

最后说“实”。这个实包含这样几层意思,一是切合自身实际,选题时一定要选自己熟悉的内容和平日里常常关注、思考的问题,不能看什么是热点就抓什么,必须立足于自身实际,量力而行。第二层意思是要能解决实际问题,做学问不能像晋人谈玄,尚空谈,它必须是能解决现世人生的一些实实在在问题的文章,仅仅只为考证而考证的工作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大学生一方面努力学习书本知识,另一方面也应走出书斋,走向社会,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地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尤其是文科生,更应立足于脚下的土地,对本民族、本地区的民俗、文学现象、历史传承、地方风物等进行有目的地搜救、整理、研究的下作,这项工作不但意义重大,而且极容易出成果,因为很多方面都是全新的工作,也因此做起来有相当多的困难,唯其困难,更能磨炼学术意志,所以,无论是从学术成果、研究方法还是学术意志等方面都能锻炼人。第三层意思是诚实,做学问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做人,在学术领域,也讲诚实守信,不剽窃别人的学术成果,不弄虚作假,哪怕是平日里写的小论文,也不能到图书馆一抄了事,而大学生当中这种现象屡屡可见,我们在图书馆甚至读到这样的奇文,在一些刊物中夹着纸条,上写:敬告某某专业某某级同仁,这一册书从第某页至第某页已被全文抄录,请勿再用。所以,必须从品德上严格要求大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一个做学问的人最起码的道德标尺。

总之,大学生撰写学术论文是一件艰苦而重要的工作,必须想方设法教会他们从何处入手,如何去研究,如何行文甚至于如何保证自己的学术品格,从“新、小、实”三个字生发开去,是可以对他们进行有效指导的。

篇5: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一、明确任务………………………………………………1

(一)经济论文的概念

(二)经济论文的种类

(三)论文的必备条件

二、确立选题………………………………………………5

(一)选题的重要意义

(二)选题的原则

(三)选题应考虑的因素

(四)选题的方法

(五)可供选择的论文题目类型

(六)选题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三、搜集资料………………………………………………16

(一)、材料――论文写作成功的基础

(二)搜集资料的途径

(三)资料的选取

四、拟定提纲………………………………………………26

(一)、编写提纲的意义

(二)做好编写提纲的准备

(三)编写写作提纲

(四)提纲的基本要求:

五、撰写初稿………………………………………………34

(一)执笔顺序

(二)撰写初稿

(三)对初稿的基本要求

六、修改定稿………………………………………………38

七、毕业论文的项目与装帧………………………………41

(一)论文的基本型

(二)毕业论文的构成项目

(三)毕业论文的装帧

篇6:就业指导大学规划论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遭受着“就业难,难就业”的困扰。尤其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机制的引进,在某种程度上使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步得到大家的重视。可以说,开展系统全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研究,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实施迫在眉睫。因此,在就业形势颇为严峻的今天,让大学生认识、了解、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现实意义

为了应对日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及早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职业生涯规划这种在西方国家职业指导中的常见方法,于近期被应用到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中,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有利于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择业观。

从大学生角度看,有两种倾向都将导致就业成功率的下降。一种是缺乏自信,“饥不择食”;另一种是“好高骛远”,脱离社会需要。[1]不管承认与否,大学生的第一份职业从广义上讲就是择业的结果,但这种择业很大程度上可能只是父母的意愿,学校的推荐或者社会单方面需求的结果,与大学生自身的条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等)可能并不完全相符。而我们提倡的是科学择业,即求职者依照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兴趣,凭借自身能力挑选职业,使自身能力素质与职业需求特征相符合的过程。面对日趋紧张的就业压力,不少大学生在入学时选择学校和专业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就是――毕业后好找工作,缺乏主动择业的观念。大学生毕业时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盲目自信,脱离实际,对求职单位和职业有盲目的要求;另一种是纯粹的现实主义心态,“只要社会需要的就是我们要选择和考虑的”。[2]这与科学择业观显然是背道而驰的,科学的择业观倡导的是建立在知己知彼基础上的“人职匹配”,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建立这种观念。

2.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有利于缩短不断就业的时间。

经过系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大学生一般都有明确的职业定向,对第一次择业往往都很慎重,在真正双选的基础上能够找到一个相对适合自己的职业,从而降低了因人职不匹配而导致的处于失业状态的可能。

3.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有利于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从而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

一个有效的职业规划设计与就业指导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专业的职业测评,来确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个性特点、天赋能力、缺陷、性格、气质、兴趣等影响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所以,大学生的第一步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因此,一定要慎重考虑所选的职业是否与自己的性格、兴趣相符合,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是否有利于今后的长远发展。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对社会的发展也有巨大的功用。

有了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择业就业不再那么盲目,而是根据自己的理想职业,有计划、科学地进行适合的选择,给自己合理的定位,在社会中尽量发挥自己的才能,提升自己的价值,这就使得社会分工有了最大程度的资源优化配置,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社会国家的就业情况。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和理解上的误区

1.众多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和重要意义尚不明晰。

笔者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没有任何概念。通过对所带班级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中对自己将来如何一步步提高没有设计的占29.2%;有设计的占60.8%,而其中有明确设计的仅占9.9%。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缺乏职业规划。即使对职业规划有设计,也未免又过于理想化。有关专家认为,由于缺乏对行业、职位详细信息的了解,体验不到真实的职业环境,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还停留在理想层面,目标远大,但缺乏可操作性。[3]

2.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认识比较薄弱。

有些人认为如今的社会发展太快,许多事情无法预料,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正是因为社会发展飞快,我们才应该未雨绸缪,为即将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有备而来应万变之势,因为机遇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正确看待职业生涯规划,并坚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将期望值较大的职业发展目标从理想变为现实。

3.大学生普遍存在自我评价过高,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同时对自己职业发展期望值过大。

主要表现为择业过程中就高不就低,只注重“钱”而忽略“前”,只看好东部而鄙弃西部,只想着城市而忘记乡镇,只期待进大企业而不考虑小厂家,这无疑给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同时给社会带来了无比的压力。[4]

4.对学历和能力的问题不能有效地区分,误将现在所学的专业等同于职业。

学历从某种角度讲就是表现为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和所接收的知识量,而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必须通过实践的考察才能见得分晓。而能力牵扯的方面就太多了,不单单只是学习能力,还有诸如社交、运动、协调、组织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对策

高校就业指导作为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会不断地遇到新问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当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新课题,积极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就业指导进一步科学化发展的标志。

首先,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思想上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形式表现得越来越丰富。而大学生的职业意识,高校的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并不协调,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困难重重。这就迫切需要高校改进就业指导的方式,运用科学的手段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建议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目的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学习,使大学生明白今后职业发展方向,确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制定出有序合理的学习计划,全方面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5]

其次,各高校应引进职业测评的体系,兼顾专业讲师的授课,从而让学生能够准确地定位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是做好职业测评。职业测评在不同场合也叫人才测评、素质测评、心理测评等。职业测评应用现代心理学、行为科学、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心理测试、面试、情景模拟等技术手段对人才的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进行测量,从而对其素质状况、个性特点、职业倾向、发展潜力等心理特征作出科学的评价,同时根据工作岗位要求及企业组织特性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其未来的业绩表现,从而实现对人才的准确了解,将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

通过职业预测,大学生可以认知自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求职择业中经常面临的“我是谁”的问题。让受测者了解自己个性特点以及适合的岗位特质,职业测评能针对大学生给出一定的指导意见,助其扬长避短,从而促进自我的发展。随着就业指导逐步向专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大学生也应不断提高对职业测评技术的认识,在坚持理解和实践原有的好的就业指导方法的同时也充分利用职业测评工具,使自己的择业和就业观念更科学、更理性。

再次,从高校层面来讲,高校要主动谋求与社会资源的对接,共同促进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如何有效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是搞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重要突破口。

一要与用人单位强强联手开展职业教育。除了为大学生争取专业实习和就业机会外,学校还可以与用人单位共同开发大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课程,聘请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经理担任客座讲师和职业导师,为大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和接触业内人士提供方便;二要加强与人才市场或第三方职业生涯教育单位合作,建立沟通平台,争取有利的政策环境和信息支持;三要盘活校友资源。校友是我们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很重要的资源,特别是其中的成功人士,他们的经历和经验对在校大学生非常有说服力,他们的建议对学校改进职业指导工作也有实际意义。此外,校友创办的或任职的企业也不失为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总而言之,秉持一种开放的、合作的态度,充分利用和开发广泛的社会资源,不断探索新路子,是我们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必要前提。[6]

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个人目标的真正动力和加速器,有效的就业指导会让学生明晰职业生涯规划中应遵循的原则,分析当前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保障措施,以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龙立荣,李晔.职业辅导思想的历史嬗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

[2]孟宪军.关于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之理论探究.黑龙江高教研究,,(3).

[3]刘晓君.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发展.高教论坛,.6.

[4]周一届.实行完全学分制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3.

[5]孔垂谦.从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谈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教育与职业,2004,(14).

篇7:大学生择业指导论文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择业指导选修课的学习,使我对就业信息的获取,就业的技巧以及简历,求职信的制作有了初步的了解。此外我还重新认识了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方向。对于大一的我来说,可谓是笨鸟先飞了。大学生毕业,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打有准备的战,才更有把握取得胜利。

(一)知己方能荐己

只有了解到自己专业的特点和自身的特点才可以更好的推荐自己,更好的就业。我就读于数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专业是以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和运筹控制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或计算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本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初步具备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某个方向上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就业前景:主要到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上海、江苏、广东、北京、浙江。

学生毕业后适合在企事业单位、高科技部门、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信息与计算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而且本专业的学生具有丰富的编程经验,扎实的C++基础,有着丰富的项目经验及实习经验,并且掌握多种编程工具及编程语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业容易么?非常复杂,因为学的是基础学科,所以很多职位都可以在稍微熟识以后胜任。主要方向:银行,经济管理,软件,继续数学研究工作。

除此之外自身的素质也要提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学习能力,才能在就业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才能更好的得到自己满意的职位。这也为我以后三年多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动力之源。除了课堂教学的东西之外,还要自主学习一些对自己有用的技巧,如photoshop,视频处理等„„„„

(二)心态很重要的初步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大学生一般存在以下几种心理:

(一)功利心理

这种谋职心理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或其他知识分子身上常常可以看到。他们谋职或择业的动机既有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的强烈愿望,也有获取高收入、高地位的渴望。

(二)安全心理

所谓安全心理就是指在选择职位时有些人往往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而选择那些国有制的企业单位。这种心理在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的谋职者身上常常遇到。

(三)竞争心理

市场经济的竞争是人们竞争心理产生的源泉。

(四)求闲心理

求闲心理是指在谋职择业中追求舒适、清闲的心态。在一些大城市里常有这样一种怪现象,即有些工作无人愿意干,而有些人无工作干,大批农村打工者填补了无人干的工作空白。在一些招工见面会现场,常常看到许多手持谋职证的人在“挑肥拣瘦”地寻谋职业

(五)奉献心理

这种心理常见于那些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的谋职者。例如,放弃到国外继承万贯家财,立志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战士;甘当螺丝钉的国家机关干部;愿意做“蜡烛”燃烧自己而照亮别人的教师;甘为人梯的科研人员;为了国家的需要甘当“无名英雄”或自愿到边疆工作的人们等等,他们以过硬的思想素质和对人民、对祖国、对事业强烈的献身精神,义无返顾地选择国家急需的工作,这些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往往更能做出较大的成绩。奉献心理是我们在择业指导中应大力提倡的一种职业品德。

(六)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在谋职择业时也会常常遇到。一些大学生在谋职现场寻找热门职业,报考的人数越多,他们对那些热门职业的渴求越大。谋职择业是一项严肃郑重的大事,一定要认真考虑,谨慎从事,决不能“跟着感觉走”,盲目从众。

(七)依赖心理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反映部分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即使毕业分配制度已经发生了巨大变革,仍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盼望国家继续“统分统配”。他们一方面也希望找到称心的工作,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自己到处奔波。于是有的向千里之外的家长寻求帮助,有的对职业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以致贻误选择。在择业过程中,把希望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上,有的甚至要由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这些都是毕业生缺乏自信的表现,殊不知,这些思想危害甚大。本校的招聘会是十分有限的,况且还有外校的学生前来公共竞争一个岗位。我们可以直接去需要人才的单位推荐自己。这样做的结果恰恰让用人单位对这些毕业生产生缺乏开拓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差的印象。

在求职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艰难的选择和难以预料的挫折,选择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只是我们不能以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去应对它们!警惕这些不良心理的产生,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方可树立正确的就业心理,才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树立信心,获得自己想要的职业。理性的认知自己,进行自我评价。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多变的社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却没有正视这个现实,却是更多的寻求更加稳定的工作。一次性就业决定终身命运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所以更多的人愿意去国有企业,但目前已经没有不被淘汰的制度,就连师范生所面临的教育行业也更多的是民办教育机构的聘用制度。随着人才市场制度的建立和用人制度的改革,终身职业的观念逐渐会退出历史的舞台。找到的工作将会从一个部门转到另外一个毫不相关的部门,或者从一个行业转到另一个行业,一切皆有可能。更多的会锻炼一个人的能力以及在遇到不同问题时候的应对措施,提高他在社会上的竞争力。据有人调查过,大学生必要后最终从事的行业有50%是与大学所学的专业不相关的。大学锻炼的是交往能力与学习方法,而不仅仅只是专业知识,“正如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目前很多专业毕业生都供过于求的情况之下,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方面,可谓无孔不入的去寻求更加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吊死在一棵树上。

(三)就业市场的了解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而逐步建立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使得大学生资源能够在市场机制下得到有效配置,使得双方能够共赢。目前的就业市场方面却不是特别完善,也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大学毕业生还是处在学生的阶段,虽然在热情和思想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目前市场需要在短时间出现效果的情况下,并不能使得用人单位很满意。所以在同一个招聘会上,用人单位宁愿选择熟悉业务有经验的人才,而不愿去尝试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因此我们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在就业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用人单位给予你的一定不会只有

金钱,更多的收入取决于自身的认识和感受,以及未来的成长和发展空间。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其次,择业方向的选择要根据个人所学的专业,所具备的能力以及本身的志向、愿望、兴趣和社会需要,这几个方面在确定择业方向只要相互结合,缺一不可

(四)自我就业准备及方案

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社会很关心的问题,从大学生本身来讲,自身应该从哪几方面做准备呢?放低心态,先找份工作积累经验.首先,应当做好硬件方面的准备,即在学校期间要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

其次,在求职招聘前要做好自身的定位,不要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也不要妄自菲薄,要实事求是的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品,客观的为自己制定就业计划。

最后,要做好招聘前的准备工作,认真设计自己的简历,在招聘过程中不急不燥,从容应对招聘方的提问。可以自己创业,为自己的以后打算

投简历、跑招聘会,一个字:累,但结果却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好。大学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可以说迈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产业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尤其是在2008年经济发展遇到挑战的时候,就业形势确实不容乐观,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让自己从需要就业的人才队伍脱颖而出。

先就业再择业?零工资就业?托关系就业?毕业就失业?这是很多应届毕业生正困惑的问题。本期职场讲坛,商振将与您共同探讨大学生如何顺利就业。

现在大学生毕业,要读很多年的书,这其中花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是个很大的数值。当付出那么多之后,才发现换来的那几张纸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值钱,有点怨言也就难免了。曾经有人总结出了80后的十大尴尬,其中有几个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如辛辛苦苦小学六年勤勤恳恳初中三年废寝忘食高中三年,眼看要走进考场却赶上国家扩招,任他猫猫狗狗也都能混个大学文凭,现在大学文凭算什么葱啊!还有一个就是稀里糊涂大学混了四年,使尽浑身解数拿到英语(Q吧)四级、计算机三级证,毕业证、学位证二证在手却怎么也找不到如意的工作,有的连工作都找不到——刚毕业就失业。

就业难,难在何处?我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对大学生需求增加的速度赶不上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从资源的角度来看,就是毕业生资源在市场中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这样就使得毕业生在应聘某一职位的时候,存在很多的竞争。这无疑就提高了对毕业生自身水平、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要求。其次是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问题。一方面毕业生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在招聘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其有更多的选择,因此其所开出的薪资待遇,并不能让毕业生满意。

有的人把问题的根源向上追,有社会的问题,有教育体制的问题,有企业的问题。我不想就宏观环境继续讨论下去,因为引导就业、开拓就业机会是需要政府主导的事情,大部分身在社会之中的人对其所能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在对上层建筑、生存环境影响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作为身在其中的我们所能做的事如何去适应环境,实现自我增值,在能力达到一定条件下再反补社会做出更有利于发展的影响和改变。因此,身为其中的我们,要考虑的是在宏观中的个案——我们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来改变自己的境况!

就个人而言,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做到以下:

1转变就业观念。毕业生要彻底解放思想,发挥就业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并且坚持与时俱进,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摈弃“等靠要”的被动思想,规避向优势地域、高薪岗位集中的“就业扎堆”观念,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确立目标以提升就业的稳定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对工作也有不同的要求,要分析、弄清自己对职业的需求,想从工作中得到哪些收获,从而确定自己的方向,选择想投入的工作,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的稳定性。

3改变求职态度及坚持。把刚进入职场的前几年,当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找第一份工作时,不只着眼在职位及薪资福利,更应思考的是能从工作中学到什么东西,及这份工作对于自己日后的生涯规划是否有助益。无论学到的是专业素养、人脉关系或敬业态度,都是比薪水好坏或职位高低更重要的个人资产。

4不要因为所学而自我设限。大学生在找工作时也不要画地自限,应该着眼在职务内容所要求的能力与本身是否相符,不要拘泥于“仅限本硕博”的迷思之中。

5加强第二专长。大学生具备的能力愈多愈强,愈不会被职务内容及工作条件所限制,就愈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尤其是语言能力、程序设计能力、业务销售能力及财务报表阅读能力,更是永不失业的法宝。其实还应重视自我投资,无时无刻为职场生涯做好准备,才能弹性因应变化快速的社会。

6就业前培养自信心。面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大学生应该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专长,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对于工作的选择就能量力而为,以免眼高手低或大才小用。此外,还建议除了本身已有的能力及学识外,不妨多方探索自己拥有哪些其它的潜在能力,如此一来,工作的可选择性也会因此宽广许多。7对薪资福利不要有过高的要求。刚入社会的大学生不该太在意职称与薪资的高低,工作中所受到的完整训练及经验累积,比起漂亮的职称具有更大的实质意义。

8用心并完整地填写自传及履历表,切忌夸大不实。刚入社会的大学生最好能够完整地填写自传及履历,尤其是“应征项目”,一定要注明清楚,否则容易被求才企业忽略。若履历表中诚实强调明确的求职目标、专长,并加上可以符合公司需求的说明,再附上具有职涯规划方向与目标的自传,不但可减少企业的疑虑,也能提高得到面试的机会。

9面试过程注意礼仪。在面试时穿著得体、谈吐有礼,不但会让企业有受到尊重的感觉,也会让人直接感受你重视这份工作的心意,绝对有加分效果。

篇8:大学论文写作指导

一、高校身体写作美学指导的必要性

梅洛庞蒂有一个命题:“世界的问题从身体开始。”上个世纪80年代,法国作家西苏号召身体写作,其观点秉承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和美国学者布鲁德斯的身体动力学创作理论一脉相承,强调被政治历史强行遏制的身体开始说话,从身体“潜意识的巨大源泉”开始,写出自己的生命和历史。遗憾的是这种强调感性的写作,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因而在90年代的中国文坛被反复定义,在消费主义的陷阱面前逐渐简化为“肉欲”、“躯体欲望”,并且逐渐狭隘地局限于少数女作家的作品。当人类与生俱来的“身体”不再受到尊重,而坠落于消费主义陷阱的边缘,我们要警惕当下大学生写作教学中身体美学指导的空缺。国内,“身体”创作的实践,主要集中在三个群体:第一,作家的优秀身体写作文本。比如,贾平凹、墨白、王安忆的小说作品等。第二,网络空间商业化的身体写作,如竹影青瞳等。第三,大学生(女大学生为主)的身体写作。其中,大学生身体写作群体长期受到忽略,笔者以为,大学生涉世尚浅,是处于青春期和求学期的特殊群体,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大学生身体书写已经悄然兴起,点击率颇高的《女大学生一夜情》,四川某女大学生借身体写作文字达成身体交易,招嫖买富,以及有出版社高价征集女大学生私密日记等商业行为,告诉我们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当中将身体写作简化为肉体甚至黄色小说的误读大有人在,高校课堂对身体写作的美学指导势在必行。

二、高校身体写作美学指导的可行性

言及身体,中国人历来“谈虎色变”,“身”为何物,不就是用来“成仁取义”的吗?谢有顺先生在《文学身体学》中指出“身体专制的结果是瓦解人存在的全部真实性”,同时指出“肉体乌托邦实际上是新一轮的身体专制,如同政治和革命是一种权利,能够阉割和取消身体,肉体中的性和欲望也同样是一种权力,能够扭曲和简化身体”。高校身体写作指导,是一个全新而且敏感的话题,是对尊重框架模式的传统写作教学体制的充实完善,有其可行性。

首先,身体在写作中的正当性。在身体被专制的年代里,写作与身体无关,只和社会思想、人类道德有关,身体的一丝一毫的举动都被认为是罪过。身体写作突出的特点就是私人化写作,注重个体的感知和主体倾诉,在哈贝克斯的交往理论中,写作者既个体、私人,又是公众,个体私人性要受到充分尊重,这就是个体本体,我们没有办法想象没有身体的个体,将何去何从,身体这个承载我们生老病死,感受快乐和悲痛的忠实符号,经常戏剧性地游离在理性意志之外,然而,文学创作当中的优秀文本,“身体”从来不曾缺席。张爱玲笔下让几代人着迷的文字里游走在身体内外的情爱故事,鲁迅文字里“我手写我想”,身体的战斗和笔尖的战斗从来不曾剥离。“身体”这个我们与生俱来的名字有其肉身和由肉身感知世界的天分,一种人类最本能的创作。

其次,当代优秀文本的典范。著名作家墨白小说《欲望三部曲》在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范本指导作用,三个作品的主人公谭渔、吴玉西、黄秋雨的人生,将读者的阅读和鉴赏引入到多层面的感悟和深思。墨白笔下“身体”的运用在教学中的成功,表现在作家在作品中对身体概念的多层面解读。

名家优秀范本的解读是创作教学中最有力的支撑,身体描述和身体符号的欲望书写在名家文本中实现作品主题和人物欲望的统一,身体不再成为孤立的肉欲或者商业投机的企图,而成为教学中最有说服力的叙事动力。学生在鉴赏学习过程中,掌握身体描写在作品中的最终目标和审美价值,进而让指导阅读和创作成为可能。

再次,教学中文本训练的操作性。教学实践的开展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展开。笔者作如下几点考量。

1.在不同的语境中“身体写作”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作为本论题的大学生身体写作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火朝天,局限于几个女作家的“身体写作”有共通性和本质上的区别,学术界基于女性群体的创作“身体写作”被化约为女性主义文论的代名词,成为“第二性”突围男权堡垒的有力武器。而大学生群体的创作,和成熟的女性作家身体写作在技法和境界上区别甚远,更倾向于反对“虚假写作”的对立面,更偏重于从身体感觉出发,言为心声的反拨凌空的一种写作策略。这个定位也是该课题得以实行的基础。另外,在商业主义语境中,身体被看作是高扬肉体欲望和强烈性意识的写作定义却无孔不入的侵蚀大学生群体,“身体”这个神圣的字眼和下半身、肉欲、交易混为一谈。介于其中的大学生写作在实践操作上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也要看清商业陷阱的真面目。

2.从学生创作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步骤切合实际地把身体引入课堂教学创作。首先,文体训练上,大学生群体的创作沿袭基础教育,基本上停留在记叙、议论为主的散文体式创作中。在写作文体论教学过程中,考虑到散文是学习写作者最好的训练平台,可以较诗歌、小说、戏剧更加注重课堂实践。所以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侧重散文片段训练,开展指导情境作文训练。训练思路从“少女之韵”写作训练开始,让学生通过图片或者实景学习观察女子外貌形态和青涩娇羞的神韵融为一体的写法,之后,过渡到少女肢态和主题合二为一,如作家描写三月春色空蒙,春寒料峭的塞纳河畔几个姑娘一齐对着河口“眯缝着眼,噘着芬芳的嘴巴,亲吻着从河面上吹来的春天的风!”“风把她们的头发、围巾和长长衣裙吹向斜后方”,用心灵轻吻春天的少女和春天完美融合一起,少女的肢体和身体成为展示春天诗意画面的主角,少女融化在春天的画面,春天因为少女成为希望和爱。少女的姿态起到很好的表达效果,身体不仅仅是外在的形体,更成为意念中的情感主题。其次,在片断教学训练中,立足于人的五感:视听触嗅听。身体感官的发动和准确的运用,是身体创作最直观的途径。学会用身体的感官去感知世界,从来都是文学不容小觑的创作思路,散文片段训练的指导之外,诗歌小说和身体写作论述的学术论文的写作主要集中在课堂以外的一对一指导和评价,主要集中在对写作比较擅长的学生当中,也有多名同学完成短篇小说,有多名学生以墨白小说身体写作为切入口,完成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

最后,互联网空间的隐蔽性。说到身体写作,笔者在课堂散文公开教学课上,诵读学生习作书写女子的片段“宽大的睡裙里瘦小的身躯,泼墨的长发零星散落在胸前微隆的小山峰上———”招来哄堂大笑。所以,前期理论的铺垫,无法彻底褪去对“身体”的吹毛求疵。互联网空间的引入,对一些极具才情的学生创作指导,包括身体书写的有意义的真实大胆的指正非常有效。学生不用担心世俗观看的眼光,而变成老师和学生在虚拟空间的创作交流,让大学生身体写作美学指导更具可能性。

综上所述,高校女大学生身体写作美学指导具有可行性。在理论上和创作实践上都可以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完善传统写作教学对时下消费文化侵蚀的空缺。虽然,身体话题的敏感性和误读已久的事实给整个指导带来阻力,本着开诚布公的态度,让学生认识到“身体”在人的思想和创作中的价值,并借助课堂教学普及和互联网平台教学的便利,从大学生写作实际出发,这个特殊的成长中的写作群体的身体写作美学指导和创作实践的指导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谢有顺.文学身体学[J].花城,2001,(6):192-205.

上一篇:江南水乡教案下一篇:(表8)格式:从事会计工作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