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大学生毕业指导论文

2022-04-30

摘要:自国家高校就业改革后,就业问题一直都是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也是高校发展面临的问题。随着全国高等教育招生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就业环境也变得更加的复杂。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管理类大学生毕业指导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管理类大学生毕业指导论文 篇1:

指导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几点思考

摘要:文章针对近年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普遍存在的论文质量下降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几点思考:对于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把握好选题,针对不同类型毕业设计指导时各有侧重,且应加强论文撰写过程的指导,提高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积极性;学校管理部门应配合指导教师加强督促和管理工作,突出本科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强化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的“仪式感”,为培养优秀工科毕业生做好保障工作。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类型;毕业论文撰写;毕业设计仪式感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的质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1,2]。对于工科大学生而言,毕业设计(论文)是四年大学学习过程中时间最长也是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对其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次系统检验与评价。然而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整体水平不断下滑,造假、抄袭、内容注水等现象时有发生,广大教育工作者痛心且无奈,甚至出现“综合性大学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论调[3-5]。造成这一现状的客观原因包括[6,7]:学生在就业与考研压力下参与毕业设计的热情削减;高校扩张后师资受限,一名教师指导多名学生精力有限;学校监督管理力度不够,使得部分学生形成“毕业论文质量好坏不影响毕业”的错误观念,进而以消极懈怠的态度敷衍了事。

相比其他学科,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更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10,11],因此需要学生和指导老师都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毕业设计环节。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具有多年指导能源与动力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经验。我们教学团队里的多名老师也进行了相关的调研与商讨,并提出以下几点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

一、关于选题

选题是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的第一步,选题恰当与否可直接决定毕业论文的质量。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许多大学教育工作者都进行了探讨与说明[12-14],基本的选题原则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兴趣结合实践,选题难易适度。

对于工科大学生来说,特别是能源类专业,毕业设计内容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实用性强的题目本身就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但其相应的问题是开展此类研究计算需要的时间也较长。因此,许多老师建议本科毕业论文的开始时间应该提前[8,9,15]。在时间充裕的前提下,学生才可能通过毕业设计过程真正学习到一些技能,指导教师也有充分的时间来把握调整论文质量。

本科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此过程使得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本科生毕业设计的选题一般相对简单,但近年来本科生特别是能源类专业的学生选择读取研究生的比例逐年上升,因此,指导老师可在选题时有针对性地提高难度,既完成毕业设计的目标,也使得学生初步接受一些科研训练,为进一步深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过程指导

工科大学生,以能源与动力工程类专业为例,毕业设计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实验研究类、设计计算类、调查分析类和文献调研综述类。指导教师应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类型的研究内容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

(一)实验研究类

实验研究类的毕业设计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较高要求。实验设计类毕业设计的流程相对比较固定,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验,经重复验证后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所得实验结果为客观数据。该类毕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验研究过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简单分析问题的能力,适合于计划读取研究生的学生。工科类大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安排有一定比例的实验或实践课程,但一般学生在参加毕业设计前都未全面系统地接触实验操作培训,对于特定实验,即与选题内容相关的实验的完整操作流程并不熟悉。因此,对于实验研究类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在初期需进行较多的操作指导。一般而言,对本科生毕业设计所开展的实验研究的创新性要求并不高,但实验研究类课题在进行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由实验误差带来的数据准确性问题以及实验安全问题等。

(二)设计计算类

设计计算类毕业设计对于学生的计算分析及设计画图能力要求较高。该类毕业设计主要流程:指导老师选定相应的设计计算题目,由学生参考相应设计手册进行选型计算,最后将计算结果以设计图纸形式展示。设计计算类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课基础,教师应指导学生理解计算的目的、计算的依据、计算的方法等。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学生对于实际生产的了解不足可能导致计算选型偏差较大,教师应根据实际生产经验等及时对学生设计计算过程进行指导和修正,避免设计结果与实际不符。工科大学生一般都具有制图的学习基础,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期间完成制图课程的学习,到毕业前许多基础知识仍需要进行重复和加强。此类毕业设计适合于计划从事设计类工作的毕业生。

(三)调查分析类

调查分析类毕业设计主要流程:学生根据选题内容开展相应的调查,可选用田野调查、问卷调查、地方统计数据调研等,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这类毕业设计的特点是需要学生开展大量的调查,调查样本少时所得调查结果的可靠性较差。因此,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特别是在样本范围的选择,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结果的分析处理等方面进行指导。调查分析类毕业设计涉及的復杂问题不多,所以难度相对较小,但其中涉及的琐碎问题较多,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耐心,同时,对于学生高度总结概括问题的能力也有一定要求。调查分析类毕业设计可以针对某一问题得到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进而了解某一行业的发展现状、潜力及存在问题等,有助于提高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可对其走上社会参加的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四)文献综述类

文献综述类毕业设计内容是根据选题内容,通过文献调研方式对该课题近年来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等进行综合评述。此类毕业设计实际要求较高,文献综述一般需要在阅读大量文献,且对这一课题有多年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发表于期刊上的综述性文章一般均为各个领域内进行多年研究的专家学者所撰写。相对于人文学科类,理工科研究方面文献综述的专业性要求更高。因此,一般不建议本科生撰写此文献综述类毕业论文。工科大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应严格控制此类毕业论文的比例,指导过程中应及时端正学生的态度,加强不同时间节点的督促工作等。

三、撰写指导

(一)论文内容

在指导学生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会要求学生列出论文大纲或基本框架,先对整体内容的撰写思路进行把握和调整,之后再逐步修改论文的具体内容。工科类大学生的语言组织及文字撰写能力较为薄弱。许多专家学者呼吁大学语文应像大学英语一样成为本科生的公共基础课[16,17],在指导工科类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我们深有体会,强烈支持这一观点。因为缺少相应的语言组织能力训练,工科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初稿中存在大量的基本语法错误,缺少主语、句式杂糅、语义重复等基本描述错误大量存在,这使得指导教师的论文批阅过程工作量大幅增加。建议老师在学生撰写论文前就进行相应的指导,但就具体到每种论文类型、每篇论文、每个段落而言,撰写前的指导可能收效甚微。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学校管理部门、指导教师和学生本身都共同进行长期的努力才可大幅改善。

(二)论文格式

本科生几乎都经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即掌握基本的办公软件操作方法等,这些课程的学习一般安排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对于工科大学生而言,大学二年级和大学三年级的课程学习作业一般为计算、分析和设计类,涉及文字描述和撰写的课程作业相对较少,这也导致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对于基本办公软件显得生疏,继而在论文中出现一些格式错误等。当然,这些错误较为简单,学生经过短时间的熟悉后即可纠正。需要注意的是,受到浮躁社会风气的影响,加上学生对于毕业论文重要性认识的不足,简单的错误反而更容易被忽视。指导教师需要使学生明白,简单格式错误的纠正恰好是正确态度的体现,特别是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社会工作中的容错性远小于学校,而及早端正态度则可以避免许多工作误区。

(三)答辩过程

答辩过程是毕业设计的最后环节,主要是展示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环节应该是毕业设计中最简单的部分,指导教师不需要进行过多的指导,但需要提醒大学期间较少参加报告的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突出毕业论文重点、熟练掌握报告内容并自信大方地展示。

此外,在指导工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不同环节都要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对于毕业设计中的关键地方应多次反复强调,使得学生对课题具有透彻的理解,通过毕业设计过程而掌握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把握论文的整体性原则,本科毕业论文虽然内容有限,但应是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通过毕业论文撰写过程提升学生的全面总结问题的能力。

四、对高校管理部门的建议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优劣在高校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18],因此,高校管理部门应配合指导教师加强本科毕业设计的管理与监督。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强毕业设计的“仪式感”。即使毕业多年的学生也清楚地记得自己参加本科毕业答辩的情形,这正是“仪式感”的作用所在。因为有着强烈的“仪式感”,才可以更多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即会得到提高。由此,建议学校管理部门应加强毕业设计中各个环节的“仪式感”,开题和中期考核不能只是简单地填写表格,应使得学生真正参与其中,通过稍显“隆重”的“仪式”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向学生传达毕业设计的重要性。

五、结语

本文针对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中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为了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提出若干建议,包括结合不同的毕业论文类型与毕业生就业动态等进行分析,阐述了指导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把握好毕业设计的选题、指导和撰写的各个环节的指导原则;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应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加强监督与管理,即提高毕业设计的“仪式感”等。目的是使得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过程切实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为继续深造和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亦华.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阐释与建构[J].现代大学教育,2009,(02):101-106.

[2]王德朋.本科毕业论文的功能应重新定位[J].中国大学教学,2017,(05):49-52.

[3]杨卓娟,杨晓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废之辨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9):160-162.

[4]饶家辉,张乃生.综合性大学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辨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4,8(03):100-104.

[5]任森春,李菁楠.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与改革思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145-147.

[6]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07):89-90.

[7]黄萍.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01):192-193.

[8]陈友华,丁远坤,高华,胡波.提高认识 强化管理 确保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6,(01):42-43.

[9]沈赤兵.提高理工科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02):49-51.

[10]曾桂生,罗胜联,童永芬,罗旭彪,邹建平.理工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困境与提升策略——以南昌航空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17,(06):57-62.

[11]赵玉英,王二兵.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论文教学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36):54-55.

[12]李代红.毕业论文选题原则[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S1):94-95.

[13]郑周明.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探讨[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98-100.

[14]郑琳.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04):51-53.

[15]楼盛华.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與实践[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8,(03):309-312.

[16]廖旭东.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及教学现状分析[J].群文天地,2012,(10):144-145.

[17]张蕾.大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6,(10):218.

[18]马敬峰.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7,(06):36-37.

作者:赵淑蘅 李攀攀 陶红歌 荆艳艳

管理类大学生毕业指导论文 篇2:

农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自国家高校就业改革后,就业问题一直都是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也是高校发展面临的问题。随着全国高等教育招生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就业环境也变得更加的复杂。虽然农科类大学对人才的培养随着形势和社会发展不断调整,更加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深度的培养,农科人才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的同时,农科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依旧不容乐观。

关键词:农科;毕业生;就业

据报2008年国家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办发布的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农科专业大学毕业生平均待业率超过20%。农科毕业生现阶段就业情况依然存在相当大困难。本文对农科类毕业生就业难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农科院校毕业生就业方向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农科毕业生就业难原因

据调查,全国每万亩土地仅有0.8个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每万亩森林仅有0.53个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为万分之一,而发达国家是万分之三十至四十。应当说,我国农科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依旧很大,但农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依旧存在。农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除了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数量巨大,岗位竞争激烈之外,的还有如下主、客观方面的因素:

(一)求职稳、求薪高,职业期望、自身素质与现实状况不符

1、职业条件差,岗位待遇低,有业而不就。工资待遇低和工作条件差是造成农科毕业生“有业而不就”的主要因素。但综合其他方面来看,这一现状将是很多农科毕业生的“必经之路”。对于农科毕业生来说,应正确地面对这一现实。

2、岗位要求高,自身能力低,有业而难就。这归根到底是毕业身体自身素质的问题。而自身素质不够高的原因更多的则是因为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适时的积累工作经验导致的。这不仅和学生自身有关,同时也和学校的教育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给学生所灌输的思想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必要动力。只有正确的引导并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才能真正改善农科毕业生工作能力差的问题。仅有专业知识的农科毕业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地方需要具有全面知识体系的人才,即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如管理、经济、法律、语言等多方面的能力。这种人才需求趋势以后将更加明显。

3、岗位数量少,职业要求高,岗位数量与谋职人数严重失衡。就业行业选择对于农科大学生未来发展来说很重要。考虑到大学教育成本、预期收入、未来地位和发展前景等,公务员、企业管理等白领工作备受农科大学生关注。但这同时也是绝大多数毕业生的第一选择,以致出现几百个人甚至上千人争一两个岗位的现象。

(二)骄傲与自卑,浮躁与盲目,不当择业心态对就业造成制约

1、“精英”心理。如今的大学教育已不再是从前的“精英”教育。越来越“平民化”的大学生最需要认识到的是不能再把自己当作“精英”来看待,依旧抱着高就业期望的毕业生将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虽然现在社会对农科大学生的需求依旧很高,但是真正认识自己的能力,找到适合的工作才是正确的出路。

2、自卑心理。这是农科大学的毕业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是和社会上“轻农,弃农”的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样中社会现象不仅给农科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更多的是影响了毕业心理等其他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

3、浮躁和盲目性心理。这是“精英”心理和自卑心理的结合产物。由于这两种心理因素所造成的农科大学生就业现状使得他们在面临择业时心浮气躁,不知道改如何去正确的选择。这些心理和问题都导致了毕业生心态浮躁、盲目跟从,最终不能顺利就业。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每一名大学毕业生都应破除传统的择业观念,尤其是农科毕业生,要切实调低“唯高唯精”的就业期望值。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产品,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必然要经受市场的检验。农科大学生择业时不妨先把自己放在与普通求职者同一个起跑线上,先就业后择业,然后再把握发展的机遇,尽显自

己的潜能。如此,自己的择业空间和就业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二、农科毕业生就业去向

据2008年最新资料,农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大致可分为以下4大类。其中包括升学或公务员,基层和西部,各种企业、事业单位和自主创业。

(一)升学和考公务员

升学和公务员方向作为很多农科毕业生首选。一般往该方向发展的毕业生都是希望得到工作环境好、薪金待遇好、事业前途好的“三好”工作。但是能够走这一条路的往往是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过高,是导致这一方向不能容纳大部分毕业生的原因。而大部分农科毕业生主要还是选择其他就业方向。

1、升学和公务员去向的优势。此类方向的优势在于能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就业。对于成绩好、能力强并且善于从事研究性工作的学生来说,这个方向是比较理想的。优秀的大学生就要争取考研读博,考公务员,做社会的接班人。因为国家经济要发展,科技要进步就必须有一批优秀的大学学生进入到高校和科研领域。国家在该领域才有后备力量,国家才能发展,才能进步。另外,优秀的大学生继续深造不会埋没人才,高回报符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国家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才华,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利国利民,国家和个人都双赢。

2、升学和公务员去向的劣势。相比之下,升学和公务员的劣势在于缺少工作经验。在没有足够工作经验的前提下,自身的才华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尤其是在领导方面,能否建立起自身作为领导者的威信只能靠不断的努力,在实践中去取得。多数普通学生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可最大限度地去选择适合个人发展和生活的工作,做好社会的劳动者。

(二)到基层和西部去工作

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基层对农科人才的需求一直都是很大的。但是基层的农科工作人员却在不断的流失,并且基层工作者年龄老化现象日益严重。其中原因除了基层条件差外,更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竞争机制和外界更好条件的诱惑。虽然到基层工作的思想在近几年内通过学校教育已经得到了相当的改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农科人才不断流失的现象却依旧没有得到改善。

1、到基层和西部去工作的优势。对于基层工作而言,表面上看来并无优势可言,但从历史发展上分析,经历过基层工作的人在将来的工作中都会有相当优异的表现或者得到重用。其原因包括:一是在基层练就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基层的工作环境能够磨练人的意志。二是锻炼了自身的耐心。在基层工作,大多接触的是当地的农民,由于本身的素质差别,交流的时候自然需要很大的耐心,但在和这些人的交流的同时也让这些基层工作者的细心和耐心程度得以提高。三是锻炼了基层工作者的发展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层工作者在和民众打交道的同时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到基层和西部去工作的劣势。无可否认,到基层和西部的工作的劣势确实很多,但并不应该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障碍。作为一个大学生,要能够客观地分析事物的好坏,要能够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更何况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在国家的不断努力的协调工作下,基层和西部的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改造基层和西部的就业环境是一件浩大的工作,这不仅需要国家和社会来改造,更需要我们大学生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改造。和谐社会的步伐就是只有靠有奉献精神的人才能迈动。

(三)到企事业单位工作

大部分的农科毕业生,在就业时都倾向于选择的到企、事业单位工作。这一类的工作涉及面广、人员需求大、竞争相对较小。但是社会上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依旧让人们能感受到这条就业道路上的坎坷。

1、到企业单位工作的优势。企业单位工作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就业岗位容量大。并且在企业单位工作,不仅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解决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更能够锻炼社交和为人处世的能力。

2、到企业单位工作的劣势。由于农科毕业生就业的企业大多是私营企业,就业者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之间总是有矛盾的。一方面就业者想要自己的收入越高越好,另一方面企业想付出的代价越少越好。这种情况导致企业多发“跳槽”现象的原因。没有时间的保证,工作经验就得不到积累,而工作经验的积累也是将来事业发展的一个必要保证。更严重的一点在企业单位工作容易使人产生安逸思想,安逸思想会让人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思想的落后不仅导致自身水平落后,更严重的是导致自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不了需求,自然就会被淘汰。

(四)自主创业

根据资料显示,农科专业的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在近几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除了一些先天家庭条件比较好的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外,真正通过自主创业并成功的人并不占多数。社会环境中依旧存在的“轻农”、“弃农”思想和并不成熟的都市化农业体系,是导致农科毕业生自主创业艰难的主要原因。

1、创业的资本是自主创业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有一部分创业的人家庭条件就比较好,能够提供一个基础的创业资本,但是绝大多数想要创业的人并没有这样的条件。他们的资本来源更多的来自于薪金积累或者融资。对于通过自己工作来积累资本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而对于农科方向的融资回报率对于商家来说又太低。这样就意味着大学生刚毕业想要创业非常困难。

2、工作经验的积累和领导能力。刚刚步入社会的农科大学生最缺少的就是工作经验。工作经验越少,创业的风险就越大,所要遇到的问题也就越多。这也是阻碍农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原因之一。另外,作为创业者一定要具备领导能力,要能组织好身边的力量来进行创业。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一个人很难完成的事情如果由多人合作,则会变得简单很多。但前提就是要一个领导者来组织和策划。

3、灵活的市场经济头脑和分析能力。创业的成败就在于所开创的事业能否持续的向有利的方向发展。而保证事业发展稳定的前提就是要有灵活的市场经济头脑和分析能力。没有市场,一切创业都将走入死胡同。不能分析现状并加以解决,创业中的矛盾就会变的越发激烈,最终导致创业的失败。

总的来说,创业的路能走,但是却不好走。我们需要具备的条件过多,并且过于复杂。想要增加自主创业成功的几率,一种可行方法是先工作积累经验、锻炼能力、积累资本,在具备上述条件的时候再去创业,相对成功率会高很多。

三、农科毕业生就业新方向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不断扩大的都市化农业、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将给农科毕业生就业带来新的出路。

(一)都市化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都市化农业所体现出来的特点,给农科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很多新的就业思想。如宠物、园艺、城市化农业生产基地等等。农科专业在都市化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更多的主要是在服务性行业。如宠物顾问、饲养栽培顾问等等。更主要的是城市化农业生产基地在国外已证明是可行之举。城市化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不仅为城市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农产品,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利用开发出了新的领域。在这些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涌现出的新“农业”存在这很大的人员空缺。并且对大部分的农科毕业生来说,在城市工作和自主创业的可行性,大大的增加了他们自主创业动力和信心。另外,在农科的高端领域里,随着都市化农业的发展,相关的新课题也将大量涌现,对农业专业科研人才的需求也将不断的增加。这对从事科研和建设方向的农科人才来说也将是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施展本领的舞台

农村基层和西部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问题一直以来都很难得以解决。虽然在各方努力下,支援基层和西部的思想不断灌输于当代大学生是意识中,而且对改变旧有的错误思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只有真正解决基层和西部就业条件差的现状,才能使基层和西部吸纳更多新鲜的血液,才能保证这些下到基层和支援西部的人员不轻易流失。而国家正在采取的新农村建设,正在不断地改善基层就业的环境,这对广大愿意支援基层和西部的农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件相当值得关注的事情。

对于一个基层工作者,工作是否能体现自身价值和事业的发展前景一直以来都是被其关注的问题。而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显现的科技需求和信息需求成为了一个基层就业的新渠道。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信息、新的思想都是基层和西部所强烈需要的。支援基层和西部的工作人员在新农村里所能体现的价值也不再仅限于本专业的知识。基层建设中优化的管理、信息交流和采集等方面对人才的需求更能够体现出知识体系全面和各方面素质过硬的农科大学生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小娜,施敏锋.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弱势分析及对策[J].沧桑,2007(5).

2、王晟.从大学生就业看高校就业指导[J].消费导刊,2007(6).

3、代花,陈世庆.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7(10).

4、龙妍,陈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比较研究[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7(3).

5、胡广华,白云,孙西跃.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5).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潘子豪 闫相伟 倪丹梅

管理类大学生毕业指导论文 篇3: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践教学指导书的设计

[摘要]本文以商场营运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指导书设计为例,表明了指导书在课程实训环节中起到的作用,规范了专业实训课堂教学管理,进一步优化了实践教学内容及结构,解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了专业技能实训效果。

[关键词]工学结合模式实践教学指导书设计商场营运与管理

商场营运与管理课程是高校连锁经营管理、商场管理等与零售业相关专业的职业核心领域中较为重要的课程,它是以商场营运与管理为研究对象,学习核心内容为导购管理、商品管理、服务管理、商户管理、安全管理、运营作业流程等商场、百货公司、超市各类业态的营运管理知识。该门课程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两大基本能力,即商场营运与管理的理论与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学生掌握门店营业、商品陈列、理货、收银、商品销售等标准化营运程序;根据目标顾客群需求的变化进行门店经营定位、 商品结构调整、卖场布局、商品陈列、商品促销,提高门店盈利水平。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的学习和工作方法,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008年2月21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未来的重要国家区域经济合作区身份,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区外的大型零售企业,如沃尔玛超市、百盛百货、巴黎春天百货、国美电器、苏宁电器、广州友谊集团、万象城购物中心等纷纷进驻广西,很好地推动了广西零售业的发展。然而2007年开始,由于北部湾经济区零售业的迅猛发展,导致用人量一直持续增长,广西零售业开始面临严峻的人才问题,众多零售企业招聘不到适合的员工,尤其中小型零售企业,他们的岗位缺编率高达15%-20%,主要的原因是社会无法提供足够的合格零售人才。零售企业严重缺人的现象导致许多企业在招聘时,即使应聘对象达不到工作岗位职责的要求,许多零售企业只能降低用人标准,特别在零售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中,人岗不匹配的情况表现的尤为突出。企业渴望得到合格的零售业人才。

商场营运与管理作为当今和未来零售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技能知识之一,其自身发展和改进的速度也是飞快的,这将对我们未来的大学毕业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还是比较匮乏的阶段下,如何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有效地提高商场营运与管理授课尤其是实践授课过程中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如何让学生能够更为方便地吸收和消化学习当中的重点和难点,培养零售业合格的人才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将是本文开展研究和分析的最终目的。

一、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的要求

实践性教学是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高职经管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其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进行构建,而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尤其重要。通过学生参与各项目的实践锻炼,在操作中熟悉各类管理技能所涵盖的理论知识,真正懂得实施和管理,从而培养职业岗位技能。因此,学生的自身体验是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性教学有效的实现条件。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在设计编写指导书时要满足体验性特征,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达到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

实训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在教学要求、教学形式、教学实施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课堂理论教学更注重单科知识的系统性及对学科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而实训实践教学则有助于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职业技能的形成。比如门店促销、商品陈列、理货收银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在课堂学习中相对独立看似关联性不强,但这些知识都是企业运营管理流程中的各个节点,是有联系的。我们通过实践指导书中安排的实践项目把相对孤立的知识进行有机的联合,充分发挥实训实践的这一功能,使学生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参与实践项目的实际操作中,对企业的管理流程得到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在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时应注重知识的融合,即针对重点工作流程和营运管理程序,按照职业工作岗位所需技能设计对应的实践项目,将相关专业知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各实训项目要求,从而认识实际管理工作过程,培养职业技能。

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时,必须认识到实训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要根据课时的多少进行合理的安排,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地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因此,应注重知识的可获取性,即所设计的实践教学项目,学生能够通过现场观察、询问、操作等亲身体验方式来完成实践环节,避免指导书等同于课堂教学教科书。

根据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关于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意见》文件要求,实践指导书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在培养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编写实训教学指导书,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2)实训教学指导书要明确规定实训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及实训技术、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实训方法、考核办法,安排好各个实训项目的顺序和时间,处理好实训课与理论课的关系。(3)对基础实训、专项实训、综合实训三种类型实训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50%、30%、20%左右,在每个实训环节重视学生综合应用、灵活应变和创新发展等程序性知识(过程性、经验性、策略性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智力技能的训练。

学校规定了统一的实践指导书模板,内容包括:实训目的或目标,任务及要求,实训设备,项目安排(项目名称、重点、难点、讲解学时、实训学时),实训基本操作方法、要点,实训考核标准及方式,实训报告要求,习题,安全规范或其它注意事项等。

二、商场营运与管理实践教学指导书的设计

本课程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商场管理)专业核心课,54总学时,实践环节24学时。在设计任务指导书时,我们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职业岗位群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课程教学分析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多个任务,在实际实训中将根据校企合作单位及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实际情况开展任务,做到“学中做,做中学”,有效开展和实施实践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本实践教学指导书参照先进的、惯用的零售企业营运管理标准作业程序,结合商场营运与管理实训的教学目标、内容和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与编写。本指导书按照教学任务和步骤,将所有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其中,并配有通俗易懂的要点说明以及直观的工作样表说明,使学生轻松理解各类管理工作流程的重点和步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减轻任课教师的教学负担。还能够让学生提早接触和熟悉企业先进的营运管理规范和模式,有助于积累学生的企业经验,为毕业后更好地融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经专业教学团队、课程任课教师及本地零售企业兼职教师、行业专家研讨后,课程教学目的与将该课程实训内容设计为八个项目(见图1),实践具体内容设计以项目四、项目六为例(见图2、图3)。

图1:实训内容设计八大项目

图2:实训项目四

训项目四运营管理相关数据报表制作与分析训练

1.实训教学目的

1.1了解各类运营菅事相关报表。

1.2培养并巩固运营管理相关数据报表制作及分析的技能

2.实训教堂内容,教学要求及注意事项

2.1日常功能表格明细

2.2根据指导教师要求完成相关表格制作并能进行分析

2.2.1.按照课堂教学中讲授的各类数据报表,指导教师提供素材背景资料,学生分组在校内实训室开展完成报表的制作所需的前期记录、统计工作。

2.2.2以作业的形式完成,上交Excel格式表格。并分组在课堂上进行现场讲解分析。

2.3实训考核标准及方式

2.3.1按照作业完成质量。指导教师给予打分并计入实践考核成绩。

图3:实训项目六

实训项目六商品陈列方法及理货训练

l.实训教学目的

1.1了解商品陈列方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商品陈列的位置、运用商品陈列方法达至U销售的目的。了解理货,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商品陈列方法,能够使用专场主要设备、能够正确进行商品标价、正确补货等。

1.2培养并巩固商品陈列及理货工作技能。

2.实训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注意事项

2.1商品陈列:学生分组调查一家商场或超市各种商品陈列方法的运用,分析指出其商品陈列的缺点和优点。并完成调研报告、汇报PPT。教师课堂点评和总结商品陈列的原则和各种陈列方法的运用。

2.2理货作业:在实训室进行模拟情景训练。由一名学生扮演理货员、一名学生扮演顾客,模拟在理货员理货过程中,应该如何正确地待客。模拟商品领货、标价、变价、补货等作业流程。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和总结理货的流程以及在理货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2.3实训考核标准及方式

2.3.1商品成列实训得分要素:调研目的明确,围绕主题展开调查;时间、地点、对象和调查内容陈述详细;严格限定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调查。不任意扩大调查范围;分析有理有据。结论正确;层次、段落清晰,语言通顺,无错别字。符合中文行文格式。符合以上要求为优秀。有欠缺酌情扣分。

2.3.2理货作业考核标准

清洁标准(20分):(1)负责区域的货架无尘土(8分)。(2)负责区域的商品无尘土(8分)。(3)负责区域的走道清洁且畅通(4分)。

商品价签标准(30分):(1)确保所负责区域每个价签与其所对应商品的实际情况相符,包括商品的品名,价格、规格、国际条码以及店内码(10分)。(2)熟知所负责区域内的商品价格(10分)。(3)熟知所负责区域内的商品保质期(10分)。

商品陈列标准(20分):确保所负责区域内的商品陈列符合陈列标准且整齐美观(10分)。(2)确保所负责区域内的商品补货及时。①将所负责区域内商品的排面补齐(5分)。②确保将所负责区域的排面商品补齐,如水和饮料等畅销商品。确保其排面商品丰满度在8n%以上(5分)。

顾客服务标准(30分):(1)使用礼貌用语。(2)通过与顾客的沟通,掌握顾客需求。有针对性地向顾客推荐商品,满足其需求,促进销售。

三、商场营运与管理实践教学指导书的使用

(一)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发展要求得到统一

实践教学指导书的编制和应用,其教学内容设计与企业岗位的实际要求相符,可以更好地将实践教学与社会发展要求进行融合,通过完成与课堂教学对应的实践项目,使学生对课堂上所讲授和学习的内容有了更新的认识和心得,在有限的实践教学中面对和解决实际工作的问题,以此获知企业相关的管理方法和相关知识,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职业技能。

(二)有利于推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规范化

高职经管类的实践教学很多时候过于强调实践教学的形式,而具体的实质内容往往没有落实到位。类似商场营运与管理这样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专业性强,任课教师一般为双师型教师或是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因而在实施实践教学环节中所表现出的随意性较为明显, 规范化相对薄弱。故课程实践教学指导书的编制和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实践教学的随意性和无计划性,加强规范性,有利于推动建设规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建设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实践教学管理,确保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落实到位,学校制订了相关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管理规定,规定要求:(1)任课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开学后第二周内上交实训安排计划及有关的授课要求。(2)每学期期末任课教师将编写的实践教学指导书电子稿上交,先由专业所属二级学院的教务科初审,再经学校教务处复审合格后,印制成册,在授课时下发给每位学生。(3)对于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成绩评价,由任课教师按照指导书中的要求、该门课程期评成绩构成项目及所占比例给予打分。

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目标所在,科学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人才能力培养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编写及使用实践教学指导书作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可以改进实训课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现过程性评价、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更好地培养职业技能达到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触。

[参考文献]

[1]王建民,杨靖,刘春奎,程传玲,李瑞丽. 《烟草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及应用[J].轻工科技, 2013,(4).

[2]胡凯. SOP 与数控机床实训指导书的结合及优化[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5).

[3]朱晶. 专业实训课的任务指导书设计与使用[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

[4]陈才胜,曾翔云.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指导书的编制与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0).

[5]付春雨.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12).

[6]武国栋.浅议体验式烹饪教学法的应用[J].华章,2011,(3).

[责任编辑:碧瑶]

作者:莫少红

上一篇: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会计论文下一篇:职教英语操作技能实训改革论文